机械专业毕业论文(推荐8篇)
在学校指导教育下,培养了我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品质。本人性格开朗,善于交流,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对新事物新知识有受能力,富于创新精神,乐于接受挑战。
当今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机械这门学科,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学科,它与计算机和电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机械更需要实践和动手的技能。所以,我除了在学习上狠下功夫外,还自学了有关电子和计算机方面的很多知识。
大学不但是一个展示自我能力和个性的舞台,还是一座通向社会的桥梁,为了能够使自己步入社会以后,游刃有余,我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将同学关系处理融洽。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多次为一些公司做过宣传员和业务员。这些活动不仅给了我提供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机会,也锻炼了我的一些组织和策划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精神,更使我的能力更上一层。
此外在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中和一定量的社会经历,使我养成了冷静自信的性格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并赋予我参加社会竞争的勇气。然而,所学知识是有限的,大学培养的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将在今后实践中虚心学习,不断钻研,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
关键词:毕业设计,专业特色,工程课题,改革与实践
毕业设计是在学生完成全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后所进行的一次综合训练, 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进行一次完整的机械工程设计的训练。通过毕业设计的有效训练, 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我校对机械设计本科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需要对毕业设计在选题方向、课题的内容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实践。
一、常规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传统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课题选择没有本专业特色, 并且不符合专业培养需求, 学生不感兴趣;二是设计内容不真实、内容单一, 设计方法太片面, 设计过程不完整, 学生工程意识得不到培养, 学生不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导致学生全方位能力达不到训练目标;三是设计内容复杂程度及难度不能达到训练要求, 学生的创造潜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激发和体现, 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效果。
二、专业特色毕业设计特征及选题原则
所谓专业特色毕业设计是指课题方向及内容选择要具有本专业特色并且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其最显著特征是面向海洋工程行业的生产实际, 提出典型行业加工技术及加工设备作为毕业设计课题进行训练。例如本专业设计类课题, 在选题环节上遵循面向海洋工程行业突出专业特色原则, 课题实施过程可以确保课题训练的系统性、真实性、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的完整性, 使学生得到全方位能力的训练。另外, 毕业设计采用工程实际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工程问题的能力。这种模式的训练, 为学生设置了一个现实的工程场景, 让学生直面一些具体、活生生、错综复杂的工程问题, 以工程师的身份分析、思考, 从中学会分析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总之, 专业特色毕业设计课题应具有海洋行业特色、工程实际性、典型性、系统性等基本特征。
三、专业特色毕业设计的实施
1. 专业特色毕业设计实施步骤。
(1) 毕业设计课题的选择及准备工作。毕业设计实训前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课题的选择。课题内容的选择对设计过程是否可行及设计成果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选题工作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 教师的选题工作包括课题筛选和编写选题报告。教师根据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学生本身知识的掌握和就业状况, 面向海洋工程领域对具有专业特色生产行业进行调研、筛选。例如调查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 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等作为选题依据, 制定符合毕业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工程课题供学生选择。比如可以选择水产加工行业、海洋渔业等行业, 课题内容可以选择水产制品的加工设备、捕捞作业机械与设备、渔货物保鲜机械与设备等, 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就业情况选择课题, 做到一人一题。课题选定后, 教师向学生布置设计任务, 提出设计要求, 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准备工作。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设计前熟悉课题的设计任务、设计内容和设计要求, 需要查阅与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到生产企业实地调研, 搞清课题的目的意义、课题的工程背景、功能原理以及设计思路和方法, 为后续设计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 课题的实施过程。在选题及准备工作完成后, 学生就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各阶段设计工作。设计实施阶段的过程一般为:开题→方案设计→设计计算→装配草图设计→绘制工作图→编写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开题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和准备情况, 论证课题是否可行。开题工作是按照课题类型分组进行, 首先由学生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设计思路、设计方法及设计内容, 然后老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解答, 最后小组评定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接下来是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分为机械原理方案和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这部分内容是设计的关键。方案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设计成果, 因此, 方案设计是在广泛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实现机械功能原理多种方案, 然后进行方案论证, 确定最佳原理方案和结构方案。方案设计确定以后, 要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和装配草图的设计工作, 装配草图设计过程是系统结构设计的重要阶段, 系统中各个零部件结构型式、尺寸以及零部件之间装配和位置关系均在这一过程确定。随后进行机械总装配工作图、零件工作图的绘制, 编制设计说明书, 修改和完善毕业设计, 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2. 专业特色课题实施注意事项。
(1) 好课题是提高毕业设计效果的基础和前提。在选择课题时一定注意课题的内容最好是能使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专业特色的工程实际课题, 这样能激发学生设计的主动性。 (2) 课题设计内容及复杂程度要符合本专业培养计划和毕业设计要求和标准, 这样能够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到达综合训练目标。 (3) 课题实施关键阶段的指导。由于初次进行机械系统的整机设计, 学生选择课题后还不清楚设计思路及设计路线, 为了各阶段的顺利进行, 老师应给予及时和有效的专业指导, 并且把控每个关键设计阶段的设计进度和设计结果, 指出修改建议与意见, 顺利高效完成设计任务。 (4) 要鼓励学生创新设计。机械的原理方案和结构方案设计阶段是实现创新设计的最佳时机, 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学生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例如原理方案确定, 只要论证充分、合理、有据、可行即可。采用多种途径设计, 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这一点很重要, 要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培养具有海洋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 毕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实训环节。多年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表明, 突出海洋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 其内容更具有工程实际性、真实性和针对性, 学生对课题充满了兴趣, 切实感到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学以致用。通过突出专业特色的毕业设计, 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 又能造就一批未来具有海洋特色的专业技术人才。尤为重要的是, 通过这种模式的毕业设计训练, 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会有全方位提升。
参考文献
[1]徐起贺, 刘静香, 程鹏飞.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李景阳, 康玉辉.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和优化[J].科技信息, 2013, (21) :251.
关键词:机械制造 本科 毕业设计
独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精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本科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进行全面检验。做好本科毕业设计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根据培养目标科学选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设计是唯一一项综合四年年来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教学环节,是距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时间最近的一个模拟训练过程,是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实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教学项目。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但是选题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目前学生题目的确定多数以教师分配题目的方式完成,题目评审环节中空洞的条目性选题规定和无操作标准的题目评审过程达不到毕业设计选题的预期目的。
(2)毕业设计选题大多在重复前几届学生做过的研究、实验或课题,学生自己立题的很少,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
(3)设计脱离实际,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使得毕业设计的模拟课题居多,真题真做的少。
(4)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
(5)毕业设计与社会生产实际缺乏联系,部分选题的实际意义不大,甚至没有实际意义。
因此在畢业设计题目选择的时候,应该遵循合理的选题原则,首先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并且应难易适度,工作量得当,既要具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经过努力能按时完成。
2.落实开题环节
学生选定题目之后要进行开题,这项工作是本科生第一次完全独立查阅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安排设计时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没搞清具体要求就匆忙下笔,有的人没有认识到开题的重要而敷衍了事。结果,开题报告只是把一些原理、算法拼凑在一起,没有比较和方案选定,没有计划和统一安排。
学生在开题期间,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考虑设计要求,合理安排好设计全过程。通过撰写开题报告,要求学生讲清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论文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
3.过程管理 一丝不苟
本科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相邻学科的知识,提高了他们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后将成为学生的一种稳定的、综合的个性品质及素质。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的阶段,老师责任心不强,学生就业不顺心,都会影响毕业设计质量,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过程管理。教师要言传身教,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除了有严谨的态度,还要有科学的指导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应该以激励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以启发法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指导毕业设计的全过程。
毕业设计阶段的过程管理十分重要,在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中,要对师生双向考核,首先要督促学生按照工作计划完成工作,经常组织所指导的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定期进行工作汇报。让学生定期汇报自己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毕业设计的内容,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非常重要,平常不好好抓,等答辩时算总账,毕业设计质量就难以保证。
4.毕业答辩不走过场
毕业设计成果考核阶段的指导非常重要,这是毕业设计质量的体现。学生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指导教师要对学生所设计的装配图和零部件图仔细检查,确保其图纸规范并符合标准。一般学生容易忽视的是标题栏、公差要求和表面质量标注。
毕业答辩是对毕业设计的综合检验和全面考核。科学、规范、严肃的答辩工作,可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毕业设计教学情况,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对毕业设计工作起到激励和约束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答辩工作的积极作用,我们在加强毕业设计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机制的同时,在毕业设计答辩工作中应在各系成立有权威的答辩委员会,由教授、副教授组成,其中可以外请专家,实行公开答辩。这样,既对学生增加了压力,促使学生平时踏踏实实完成设计任务,不走过场,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促使教师认真指导,把住了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
总之,毕业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强、较复杂的教学过程,科学选题,严把选题关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工作是毕业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同时,作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充实和丰富专业知识、专业基础课知识,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关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发展动态,以爱岗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耐心、热情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个工作细节,努力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国玉,早热木,周建平.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中的突出问题探讨与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3).
[2]董翠敏.如何有效提高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考试周刊,2008(42).
机械制造技术是研究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服务乃至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工程学科,是以提高质量、效益、竞争力为目标,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的完整的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品种要多样、更新要快捷、质量要高档、使用要方便、价格要合理、外形要美观、自动化程度要高、售后
服务要好、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机械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 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
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2 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
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
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1.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 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5 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 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不断采用先进制造技术,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个
阶段性的整体上的差距。
(1)管理方面。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推出了准时生产(JIT)、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P)、并行工程(CE)等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多数小型企业
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2)设计方面。工业发达国家不断更新设计数据和准则,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CAM),大型企业开始无图纸的设计和生产。我国采用
CAD/CAM技术的比例较低。
(3)制造工艺方面。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的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
术等新型加工方法。我国普及率不高,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4)自动化技术方面。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实现了柔性自动化、知识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尚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
数企业使用。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进一步激化了国际间市场的竞争。这两个原因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球化制造业发展的动力,全球化制造的第一个技术基础是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使制造的全球化得以实现。
(2)网络化。网络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产品设计、物料选择、零件制造、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都可以异地或跨越国界进行。此外,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技术信息的交流、加强产品开发的合作和经营管
理的学习,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向发展。
(3)虚拟化。制造过程中的虚拟技术是指面向产品生产过程的模拟和检验。检验产品的可加工性、加工方法和工艺的合理性,以优化产品的制造工艺、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周期和最低成本为目标,进行生产过程计划、组织管理、车间调度、供应链及物流设计的建模和仿真。虚拟化的核心是计算机仿真,通过仿真软件来模拟真实系统,以保证产品设计和产品工艺的合理性,保证产品制造的成功和生产周期,发现设计、生产中不可避免的缺陷和错误。
(4)自动化。自动化是一个动态概念,目前它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制造系统中的集成技术和系统技术、人机一体化制造系统、制造单元技术、制造过程的计划和调度、柔性制造技术和适应现化生产模式的制造环境等方面。制造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制造全球化、制造
敏捷化、制造网络化、制造虚拟化、制造智能化和制造绿色化。
(5)绿色化。绿色制造则通过绿色生产过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设备、绿色工艺、绿色包装、绿色管理等生产出绿色产品,产品使用完以后再通过绿色处理后加以回收利用。采用绿色制造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制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使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
效率达到最高。结语
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在我国研究和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势在必
行。
1.1课题内容要尽可能多地涉及本专业的教学内容
(1)不同于科研和工程的实际需要,毕业设计的课题首先考虑满足教学要求。因为,学生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与实际生产接触机会很少。因此,课题内容要贴近本专业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通过毕业设计,来总结学生在大学四年内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把这些专业知识有效的结合起来,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课本内容基本上都懂,作业也都会做,考试也都不挂科,但就是不能做到应用的状态。(2)课题不能太大、太空。例如,提高机械效率的优化设计、世界先进机械的研究等,类似课题学生的经验和能力暂时还无法把握。
1.2难易程度适中、工作量适宜、适当提前毕业设计开始时间
黄河科技学院工学院的毕业设计安排的是12周时间。但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说,真正用来做毕业设计的时间也就一两个月甚至更少,因为在这个时间里,有的学生已经开始去找工作,或者进入工作实习期,不能很好地保证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因此,如果课题难度太难,或者工作量太大,会造成学生失去信心,进而出现随便抄袭应付的现象。不能达到毕业设计的真正目的。所以,为了保证学生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所选的项目难度、工作量要适中。毕业设计的开始时间,可以安排在机械设计的课程结束后。这时候,学生基本具备了设计的初步知识,可以选择适当难度的课题,让部分学生开始试住做些大体跟毕业设计内容基本一致的工作,到真正毕业设计的时候,一是可以把课题做深,二是学生也不感到时间紧张,三是有可能的话还做出实物。给学生的创造性的发挥空间,留够申请专利和论文的时间,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能力。近年来,我校每年有数十名学生,是用这种方式完成毕业设计的,毕业时他们已经申请好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并做出了实物。从创意、设计、制造到装配调试和改进过程,对学生来说收获很大,毕业后,学生在企业很快就进入岗位角色,企业也比较欢迎这样的学生。
1.3选题要灵活
课题所涉及的行业要多种多样。例如,装备制造、矿山设备、农业机械、食品加工及特种设备等。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要求,又减少了雷同现象,指导教师也可以把难度相对大的课题,按照工艺或结构分成几个小课题再分配给不同的学生,使他们之间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合作,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除指导教师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和要求命题之外,可以与企业联系,设计一些在现实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课题,增加项目实用性的同时,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爱好,由自己提出课题。部分学生已经参加了工作,也可以根据其所在的企业的行业性质和产品特点,设计有关产品。最后由教师和学生商议共同提出课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将来或现有的工作有着直接的帮助。
1.4减少论文在整个毕业设计课题中所占比例,增加机械结构设计的要求
国家教育部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600多所大学本科学校转向职业技术教育。因此,大部分大学本科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将是生产一线。因此,倾向于理论研究的论文题目在课题中的比例应当减少,更多地增加和体现生产实践中实际应用的课题。同时,也是由于论文内容是学生更容易抄袭,降低了教学质量,达不到学校开展毕业设计的真正目的。
2机械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几个具体问题
2.1参考资料的收集
拿到设计题目后,学生最直接想到的是从网络中搜集资料。学生无疑能够很快地找到与自己题目相关的各种资料,但涉及到具体技术问题和具体结构问题的内容,网络中可参考的资料很少,能够具体解答的更少,这时学生就会感到很茫然,无从下手,这就是现代大学生的通病。之所以有这种惯性的思维,是由于现代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不当造成的。在大学学期期间,学生们遇到问题后就去查找课本上的现在公式,只要套用就可以了,然后实际的设计却并非这样简单,要靠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查找相关文献。因此,在此期间建议学生到图书馆,到企业去,更广泛地搜集资料。另外,随着标准化的完善,有许多设备的设计制造都已经有了国家或行业标准和规范设计。例如,特种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制药设备和计量设备等其设计方法和过程,甚至结构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建议学生在查阅有关资料的过程中,学会查阅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2设计方案的确定
学生在经过了资料的搜集和总结后,根据自己的课题的要求,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然后对机构的运动部分进行初步的设计计算。此时,机构的选择,前提是要满足课题要求和机器功能的实现。但是,很多学生不重视这个过程,基本上在这个阶段都是画草图,懒于计算,导致在真正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出现返工的现象。而且在方案设计时,要设计出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甚至要做一些简单的模型进行实验比较。比较的过程中,不仅考虑机构是否达到生产率的要求,还要考虑机构的运动的平稳性,最终确定出更合理的方案,并绘制出正规的机构运动简图。
2.3设计计算
毕业设计中的计算主要包括执行机构和原动机所需的功率、运动学计算、动力学计算。
2.3.1类比法确定执行机构所需功率
首先,确定直接参与工作的执行机构所需要的力、力矩、速度、加速度和位置等技术参数,从而计算出执行机构的功率;然后,计算出整个传动系统中的传动功率。很多种情况下,执行机构所需的功率比较容易确定,例如,起重机起吊重物所需要的力、钢筋的弯曲切断所需要的力等。然而有时,这些重要的参数无法用简单的方法来确定,因为这些参数与其机器加工的`对象和加工工艺有关,例如,压球机的设计。压球机压制过程中的径向压力是要通过模型试验而测定的,对于学生来说,这个环节有困难。因此,这种情况下,就要去找似的工况所耗用的功率,总之就是要用类比的方法来确定执行机构所需要的功率。确定了使用功率就可以确定原动机的功率,按国家相关标准选取电机类型,如三相(或单相)交流异步电机、直流调速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其中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的主要参数是根据扭矩确定的。
2.3.2运动学计算
在确定了电机转速之后,设计者需要对传动系统的各机构进行速比的分配。在速比分配的过程中,学生一般是按照课本推荐的数据来分配的,例如,带传动,课本上推荐的传动比是2~7,但在大功率带传动的机器中,小带轮基准直径确定后,如果按照传动比2~7来设计大带轮时,大带轮的直径会很大,有可能不满足实际的结构要求。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速比的大部分应该是由减速器来承担,所以先确定减速器的型号。具体的步骤是:首先根据速比,对应的功率查到减速器型号,再根据型号(一般其主要结构参数是中心距)查得其联系尺寸。机器其余的速比部分再由其传动形式来补充。
2.3.3动力学计算
在载荷计算中有时候会遇到较复杂的力的分析,如风载荷,雪载荷,地震载荷等,学生有时候不能够很好地将这些力进行简化,做出受力分析。因此,在此时建议学生去查找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里有无所规定的计算过程要求,若设计题目属于特种设备的卷扬机,起重机设备等,国家标准里都规定有计算内容和推荐公式,以及各种参数的选择,这时学生就必须按照标准进行;若标准里没有规定的就得查阅相似情况有没有其他设计人员发表的论文或者专著等,作为计算时的参考;若没有标准规定的,没有资料的,就得做模型试验,来确定相关参数。学习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建议借助于分析软件进行计算,如Ansys、Creo、Adams、Recdyn等,其计算的目的是确定结构主要零件的尺寸,同时还是要保证机器运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与可靠性,为下一步的机构设计打下基础。在此阶段里,许多学生甚至个别老师误解地认为设计就是计算,也就是要把包括结构在内的所有零部件的尺寸都计算出来,才能开始绘图,其实这是错误的。计算是基础,有了基础计算数据,就可以开始绘制结构图,很多结构和一些零件的尺寸是在绘图的过程中去确定的。
2.4结构设计
作为机械专业的毕业生,常见机械和机构的设计与机械识图和制图的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但由于绘图过程相对比较繁琐,需要一定的三维透视能力,学生们害怕画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如果在此之前没有进行充足的绘图训练,所画的机械图纸问题较多,与正规图纸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虽然此阶段必要的计算已经结束,但大部分学生对绘图仍然感到茫然,无从下手。这个阶段指导老师应该在与学生共同分析结构的特点、视图的合理布置、标准件和外购件的选用、润滑的选用以及安全措施的应用等,重点指导结构设计和图纸的绘制。结构设计一般从执行机构先绘出,然后,逐渐向其他部分展开,边画图边修改,直到完成整个装配图的绘制。相对于装配图的设计,零件图的绘制设计、更多的要求是视图的正确表达、尺寸及加工要求的准确标注、零件材质的合适选择、合理加工工艺性等。所以,零件图要求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更高。大部分毕业生觉得零件图好画,但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有许多学生仍然还是画了几张在课程设计时的零件图,比如传动轴、齿轮、带轮等,反应出学生对零件设计工作的欠缺和不自信;也有一些同学,先用三维软件建立一个三维的模型,让软件自动生成二维的工程图纸,又不加于修正,致使零件图表达不完善,不能作为实际生产用图纸。所以,在整个结构设计阶段,指导教师要不断地检查学生的进度情况,及时指出图纸表达中的错误和不合理,避免设计出现重大的返工现象。
3结束语
1.CAD的概念是什么?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其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地发展中。1972年10月,国际信息处理联合会(IFIP)在荷兰召开的“关于CAD原理的工作会议”上给出如下定义:CAD是一种技术,其中人与计算机结合为一个问题求解组,紧密配合,发挥各自所长,从而使其工作优于每一方,并为应用多学科方法的综合性协作提供了可能。CAD是工程技档等设计活动的总称。
2.答:直接就是实体造型。
3.答:目前用AUTOCAD
4.除了AUTOCAD答:还熟悉CAXA,对于UG
5.首先,能让即将离开学校的我站在这里做公开答辩
毕业实习是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必要的基础训练, 是从业和创业的重要培养环节。 毕业设计是工科本科教育最重要、也是最后的教学环节, 对于学校完成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工程师基本训练至关重要, 是衡量每位毕业生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每一个学生能找到适合、满意的工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到,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 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
同时, 校内教育资源相对有限, 而我们看到, 校外社会教育资源是无限的。 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要求, 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2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现状
2.1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
随着我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每年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如2015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人数就增至66200人。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使得高校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变得越来越困难, 碰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导致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 虽然专业指导教师在长期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真实工程型设计题目, 但要实现近三届学生设计题目不重复且为一生一个真实的工程型设计题目, 其难度仍然很大。
2.2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毕业实习
国内由于生产工艺的大型化、机械化和智能化, 企业往往觉得安排学生毕业实习很麻烦, 需要专人负责, 而短时间的实习很难为企业带来生产效益, 从而不愿意安排学生毕业实习, 即使安排, 也只是让学生在实习单位以听报告和分组参观的方式进行实习, 获得的现场实践和学习时间很少, 直接影响了后期毕业设计的质量。
2.3就业难
在就业难这个问题上, 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从学生方面来讲, 第一个就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找工作过程中, 他们不清楚自己适合干什么, 能干什么, 目标不明确。 第二个问题是很多同学无法接受专业选择的职业工作环境。 他们不愿意去从事如加工、生产等一线的工作。 以上问题从另一方面来说, 就是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与学生期待的目标错位。 企业需要的是技术型人才, 比如说数控、加工, 都能够容易上手的, 非常讲求一个动手能力, 而我们的学生在动手实践方面是比较欠缺的。 深层次, 这也是对学校培养目标和模式的一个反问与挑战。
2.4现行培养方案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的 “断裂”
近年来, 应用型本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其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存在脱节和断裂, 实际效果不佳, 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肋。 在现行应用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都是安排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 其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教学工作, 由教学管理部门管理;就业作为学生工作, 由学生工作部门管理。 到企业生产一线实习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举措。
但落实到操作层面, 一方面, 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 企业怕干扰生产秩序, 影响经济收益, 不愿甚至拒绝接待学生实习;另一方面, 学校难于统一安排、管理和指导, 通常是有名无实, 致使校外实习环节被简化和弱化, 质量评价指标缺失, 学生得不到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 毕业设计是应用型本科专业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 实际操作时往往是由教师给出题目, 学生选题并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 这种方式存在较多问题, 如选择的虚拟设计项目未能与工程实际结合;题目偏小单一, 得不到综合性训练;题目重复, 多人同题;单师 (只有校内教师) 指导等。 由于学生多而专业教师少, 教师的指导工作量过大, 平均每位教师要带八个左右课题, 甚至十几个课题。 加之繁重的教学工作, 教师无暇基于学生及时指导;有些毕业设计课题缺少实践平台, 只能作理论分析;还有的学生的选题和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不一致, 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 同时学生又忙于落实工作, 造成很多论文不规范, 质量不过关, 没有起到培养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和提升科研水平的作用。 毕业生找工作难是普遍问题, 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使毕业生的质量降低, 更增加了学生就业的难度。 另一方面, 企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紧缺, 招不到合适的员工, 存在结构性失衡。
3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3.1一体化模式的目标
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是指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有机衔接、统筹安排, 将三个阶段的时间提前, 并融合为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整体,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状态, 负责完成8—10名学生三个阶段的全程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
实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目标是, 通过三者的有机整合, 提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 进而促进就业质量的提高。 具体来说, 通过毕业实习为毕业设计提供实践平台和支撑, 进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同时丰富毕业实习的内涵;通过毕业实习提前融入企业生产实践, 参与产品的研发、核算、管理、市场调查与开拓、对外业务处理等方面工作, 全面了解企业业务流程及工作要求, 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通过结合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的培养和训练, 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进而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3.2科学统筹安排教学与就业各环节工作
德国很多的应用技术大学工程类专业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必须在企业实习三个月以上才能开始毕业设计, 最好就是在企业先完成毕业实习后进行。 针对我国国情, 鉴于这种形式可以在第七学期期初启动就业工作, 根据各专业情况, 开设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或讲座, 帮助学生了解业界形势和各项政策。 学校组织开展“就业招聘会”或“实习招聘会”, 全面落实学生实习单位的安排问题。 同时, 第七学期期初开始毕业设计工作。 对于学生而言, 这是一个三向选择, 学校选择企业, 企业选择学生, 学生选择企业。 这就要求学校对企业进行考察, 从企业规模、核心竞争力、发展规划、用人需求及学生在企业的发展空间等进行综合考量和考虑。 在选定合适的企业后, 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 如果学校老师替企业为学生做宣讲这样更好, 因为学生对企业的认识不够, 往往只能简单从网络获取企业信息。 学生在了解企业后, 根据意愿, 投出简历, 学校做筛选后投给企业, 然后企业安排面试, 选择留下适合自己的人才。 有了前面合作的基础, 就是进一步推进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可聘期企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人员担任指导教师, 实现校企“双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 完成实习工作的同时, 必须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选题与企业的生产、科研和管理等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结合, 且契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 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与实用性。 具体开展期间, 采用校企双导师制, 联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设计。 考虑到学生时间问题, 需要学校老师会主动到企业, 了解学生实习及毕业设计进度, 答辩也可以安排在企业进行。 而正是因为企业与学生之间有深度互动, 给了双方充分了解的基础, 这也为双方就业意向的形成作了很好的铺垫。 经过6—9个月的时间, 待学生毕业设计答辩完后可签订就业协议或合同, 这样企业能够挑选优秀的学生留下, 学生也能通过这段时间对企业文化、理念、待遇等进行详细了解, 最终愿意留在企业工作。
3.3及时了解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进度
在企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学生应按时按量完成学校毕业设计进度要求和企业生产需求, 双方导师应加强沟通, 学生校内指导教师应多次前往企业指导学生按时完成学校和企业交待的具体任务。
4联合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注意事项
4.1学生应注意身份的转变
从学校进入公司实习, 第一个必然是身份的转变。 从学生到职工, 态度上需要改变。 在企业工作中是容不得半点失误的, 尤其是像机械性质的行业。 一个小数点的失误就能够带来巨大的损失。 那另外的就是学生应该为自己争取到利益, 在确定自己职业目标的同时, 也应该留心观察企业的文化, 发展前景, 生产状况以及考虑自身的发展空间。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要珍惜双方之间双选先机, 争取获得通行证。
4.2确保学生利益
学生应该为自己争取到利益, 在确定自己职业目标的同时, 也应该留心观察企业的文化, 发展前景, 生产状况以及考虑自身的发展空间。 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要珍惜双方之间双选先机, 争取获得通行证。
4.3注意选题难度
校内校外指导老师在确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时应考虑学生具体从事的技术工作, 不宜过难或工作量过大, 应比正式员工要求略低, 对学生保持宽容、足够的耐心。
5典型案例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于2008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 是一所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举办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校2014年9月开始启动机械类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 经过前期的走访企业, 最终与上海某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A公司) 、广州某啤酒有限公司 (B公司) 共安排了17名同学进行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试点。 其中A公司7名同学, B公司10名同学。 在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和选定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后, 开始实施一体化模式。 学校毕业设计的要求一般是学生必须每周见一次指导老师, 但考虑到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特殊性, 一般采用网络或电话联系, 校内指导老师定期到企业给学生当面提供指导, 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和毕业设计进度。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学生也不时培训, 在一些专业上的问题给出建议。 A公司毕业设计答辩安排在企业进行, B公司邀请企业领导及技术部门领导到学校参加毕业答辩, 最终大部分同学毕业设计成绩优良, 企业也对这些同学大部分满意。 最终在A公司和B公司实习的17名同学毕业答辩后有13名同学选择与企业签订就业合同。
整个模式试点完成后, 学生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 能够得到更多的历练, 学到更多新的东西, 更为学生挣得了就业机会。 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 让学生能够更加明晰自己的毕业设计方向, 对论文完成有完全的实际感知。 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这块, 由于企业给出的课题是一个比较新的项目, 之前没有接触过, 存在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去调动自身最大的主动性去思考。 因为这是一个实实在在, 引领生产实际的项目, 没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所以我们必须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 就是时间上的问题。尽管每天的实习与自己的毕业设计有一定的关系, 但还需兼顾上班实习, 着实压力不小, 对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考验和成长。 通过这段生活, 体验了社会, 并学着适应社会。
学生通过在企业学习后, 发现自身各方面能力都需要提升。 学习是培养自己的基础, 实践是加强自己动手能力的很好方式。 学生也意识到就业时选择企业的时候, 需要更多地考虑未来的发展空间。 比如学生在啤酒厂工作, 学生对于实习地点并不是很满意, 一线工作也比较单一, 但学生看到一些积极因素, 比如企业重视团队合作精神, 职工学习体系良好以及即将在嘉兴建造啤酒厂等。 除此之外, 就是觉得应该坚持。 因为对于机械, 汽车这些专业来说, 不去生产线上体验过, 学习过, 是无法从事今后的设计行业的, 所以从最基础做起很有必要, 不要承受不起最开始的辛苦。
与此同时也安排了十位同学进入某汽车公司整车生产线实习, 毕业设计题目并未与企业生产相结合。 企业经过简短技术培训即安排学生到操作较简易的生产线实际操作, 学生周而复始从事同一操作, 不轮岗, 不培训, 初衷是希望学生毕业后能留下来, 学生实习三个月后感觉没有受到企业重视, 企业以前从不不招未毕业学生实习, 企业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学生实习与企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学生一边要高强度的实习, 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设计, 最终10名同学在毕业答辩前都陆续跑掉了, 没有一名同学留下来。
6总结
时间必然会改变学生的身份, 每位学子必然会站在选择就业方向的十字路口;学生有学校知识的熏陶, 还少不了社会对学生的锤炼。 借助校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平台, 在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同时, 学生也在设计着他们自己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周庆元, 包文姝.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
[2]毕业武.安全工程专业野就业+实习+设计冶一体化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价值工程, 2014 (10) .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地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实践动手的能力,在实验测试、试验分析、数据处理等基本技能方面对学生进行初步训练。也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大学生的成长及适应社会需要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基本教学要求如下:
(1)通过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2)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通过完成具有一定理论或实践意义的科研性课题,使其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技术经济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4)通过对重点问题的独立钻研,使学生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
(5)使学生在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理论分析和方案制定、绘图、计算、实验、数据处理、使用计算机、外文阅读、撰写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要使学生达到上述要求,仅仅依靠在较短的一个毕业设计设计周期中完成是很困难的,我们的做法是在学生入学后抓住几个阶段做好相应的工作,使学生在整个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始终围绕着如何提高解决问题和动手的能力的教学环节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新生入学专业介绍
入学后的新生绝大多数同学对本专业(机械制造)不了解,尤其是对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体系、教学环节、实践环节以及大学毕业后做什么、三年的大学怎样学习一无所知。因此,我们在新生入学后军训结束,马上进行上课之前进行专业介绍。专业介绍由各个专业的牵头人负责。十几年的工作积累了一些较成熟的做法总结如下:
(1)学校总体情况介绍
新生入学后对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学校背景一概不知。尤其是我院2000年转制以后从2001级以后入学的学生对学校总体印象,特别是我校30多年办学凝练的“韶钢精神”和“宽厚平和精神”,是如何在办学过程中体现的更是一无所知。我们通过制作幻灯片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通过播放和讲解教育学生,让学生发扬这两个精神,为建设广东建设祖国努力学习。
(2)专业介绍
我院机械系建立的初衷,是为韶关钢铁现代化大生产培养技术人才。学生的生源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来自本省。尽管目前本专业的毕业生遍布全国,但是养育松山职院的“钢铁之恩”我们始终不能忘记。通过介绍专业的历史沿革及与韶钢的现代化大生产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此外,还介绍入学后对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不同课程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与就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注重综合素质的训练,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以便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改革金工实习与工艺实习的模式
金工实习与工艺实习是本专业两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本专业方向实践实习是在学院实训中心进行;工艺实习是在韶关钢铁集团公司、韶关轴承厂、韶关机修厂进行。以往的实训模式是实习时间固定、学生分组固定,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实习目的也只是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在对学院院办工厂与机械系资源整合改进后的金工实习,训练中心全天候开放,学生随时可以进行实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己设计图纸,自己加工零件自己装配机构,更重要的是参与到真正的一线生产中去,参与校办工厂的生产生活,提前进入工厂状态,为以后工作提前作好充分准备。
除此之外,我们系由系领导牵头,专业教师带队,学生为骨干积极参与广东省与全国的金工大赛和数控大赛,定期举行“金工操作大赛”,大赛题目学生自己拟定。实训中心组织教师对参赛学生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和论证,指出其中的不足指出。学生可自由结合组成若干小组,每一组派代表进行作品答辩。作品完成后专家组进行逐评判,评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等不同那个档次的作品。通过举行金工大赛活动,促进了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其中也得到各种锻炼。通过实习方式的改进,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习效果明显提高。
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培养学要双方的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其途径也有许多。我们只能先在在某一方面做一点好的改变和突破,更多个好的方法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也衷心的希望各位同行和专家多提出宝贵的意见。
【机械专业毕业论文】推荐阅读:
机械专业导论论文11-20
机械专业论文谢词09-23
机械专业毕业设计题目06-19
机械专业大学毕业实习周记07-05
机械专业课程毕业设计09-07
机械专业毕业生实习日志11-13
机械工程毕业生专业简历10-25
机械专业中专毕业生个人简历11-26
机械专业基础课课程改革的探索论文10-07
机械化专业毕业生的自荐信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