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安溪

2024-10-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走进安溪(共10篇)

走进安溪 篇1

安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从境内考古发掘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表明,沿蓝溪两岸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辛勤劳作,在夏商时代已经孕育着古代文化,而且积淀相当丰富,其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主要来自中原文化南移。唐朝至五代南唐,河南光州一带有不少名士墨客避乱前来安溪潜隐定居。南宋抗金名将刘琦去世后谥吴王,葬在参内乡圆潭村。宋代理学家朱熹,见安溪山水幽奇,曾题咏“清溪八景”。他们对安溪早期文化起着启迪和传播的作用。特别是唐末“未有清溪县,先有寥长官”的廖俨、五代开先县令詹敦仁率先负起布施教化重任,劝勉诱导后人读书,对安溪早期文化的开拓、发展,贡献更大。

安溪是闽南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地带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明珠。近几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有公路总里程达2130.46公里,一个以省道为主动脉,县道和乡村公路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已覆盖全县。贯穿安溪西北至东南11个乡镇总长110公里的漳(平)、泉(州)、肖(厝)铁路已通车。邮电通讯迈向现代化,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和无线寻呼,可与世界五大洲的国家和地区直接通话。

安溪县城建设成效显著,先声、龙湖、尾寮、同美、后安、城西6个小区开发初具规模,城区面积由原来0.8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6.8平方公里。一个以蓝溪为中轴,西门大桥、龙津大桥、颖如大桥、铭选大桥、凤城索桥、清溪大桥、仙苑大桥、蓝溪大桥、铁路桥等九座座大桥为纽带,连结沿溪两岸10多公里长的防洪大堤的安溪县城,以崭新的面貌和矫健的雄姿,展示出越来越好的投资环境。安溪是全国著名侨乡。富有开拓创业精神的安溪人民,早在明末,邑民就开始到日本、菲律宾等国谋生。清代,安溪人带着种茶、卖茶特殊技艺和种田、经商等营生本领,到东南亚各国开拓发展。现分布在五大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居海外的安溪籍华侨、华人近80万人,尤以印度尼西亚为多,达22.3万人;次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各20万人左右。安溪又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从清初起,更有不少安溪人迁居台湾。安溪人定居台湾后仍保持家乡的风俗民情和宗教信仰,台湾现有的清水祖师寺庙达150多座。不少的宗祠、民居、地名与安溪一样。现在居住台湾的安溪后裔已达200多万人,超过安溪县人口一倍多。广大华侨、台胞在各居住地开拓创业,取得辉煌业绩,涌现出著名侨领林庆年、庄惠泉、刘梧桐、阿丙丁、唐裕、胡金钟;有王永庆、林挺生、许胜发、林梧桐、陈松基、林木荣、李尚大、李陆大、林生枝、钟铭选家族、罗美坚、林秀琼、陈金火家族、林天宝等举世闻名的企业家和财团。他们既为当地经济发展、福建繁荣作出巨大贡献,也为家乡的建设,兴办公益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在新加坡、安溪本土、马来西亚吉隆坡先后四次如开的世界安溪乡亲联谊大会,对凝聚海内外400万安溪乡亲的力量,加快安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门)漳(州)泉(州)金三角西北部,隶属泉州市。县域范围东经117°36′-118°17′,北纬24°50′-25°26′,东接南安县,西连华安县,南毗同安县,北邻永春县,西南与长泰县接壤,西北与漳平县交界。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460个村居,人口108万,有汉、畲等多个民族。

安溪县地处戴云山东南坡,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地形为丘陵、山地为主,河谷盆地串珠状分布在西溪、蓝溪沿岸,最高峰太华尖1600米,最低处城厢镇经兜村海拔32米。属南、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平均气温16-21℃之间,年均降水量1782.4mm,植被群落差异明显,生物多样性显著。拥有矿藏20多种,花岗岩、石灰石、高岭土、铁矿、煤矿等储量居福建省前列,水力储藏量37万千瓦,林木蓄积量235万立方米。

安溪历史悠久,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置县,并以境内溪水清澈之意,命名为清溪县。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清溪县为安溪县,历代沿袭。

安溪房价涨停中 篇2

因为铁观音,安溪颇有些名气。

这个地处闽南金三角腹带的茶都,距泉州50公里,离厦门80公里,人口总数约112万。安溪是“中国乌龙茶之乡”,是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是全国茶叶的出口基地县。除了传统的茶叶产业,安溪工业近年来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连续跻身全国县城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

2000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加速,消费不断升级,铁观音价格扶摇直上。彼时,也正是茶产业发展最为迅猛的时候,安溪县GDP增长率连续几年高达20%以上。经济突飞猛进、居民收入的显著提高,为置业投资消费提供了强劲支撑。

得益于茶产业的兴盛发达,安溪茶农快速致富,安溪房价的上涨在泉州众多县城中起步最早。早在2003年,泉州的县(市、区)中,安溪房价就处于领先位置,甚至超过晋江、石狮等经济强县。

早在2003年,安溪县百片区3.72亩的用地挂牌出让,每亩高达736.56万元,而同期,泉州土地拍卖最高成交价每亩也只有500多万元;2005年末,安溪县新城区均价超过3500元/平方米,老城区新盘的价格则突破4500元/平方米,城中心地段的最高楼价接近6000元/平方米,而同期,即使是在泉州市中心的楼价也鲜有突破5000元/平方米。

经济实力的增长势必会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张,非城镇人口竞相进城,大量外来人口也涌入安溪茶市寻求商机,急副膨胀的县城人口给安溪的旁地产市场带来旺盛的需求。当时,这个仅有10多万人口、以茶叶著称的县级房地产市场,每年在售的楼盘也多达十数个,最高峰甚至有20多个楼盘同时在售。

1997年,县城人口总数仅为7万,县城规模为6.5平方公里;至2004年末,县城人口总数飙升至15万左右,城市规模为14.9平方公里。至2010年末,中心城区面积已扩大到25平方公里,人口达22万人。

然而,在2006年后,早前高歌猛进的安溪房价似乎陷入“涨停”。期间,无论全球金融危机、房地产复苏暴涨、国家房产调控,安溪房价始终波澜不惊。

有行业人士认为,安溪房价起步早,房地产市场开发也早,供应量大,因茶致富的茶农早前都已在城区置业,故而购房群体也趋理性。

据该人士估计,按照安溪县城每年新增1万人左右的现状,一年30万~50万平方米的供应量足够满足需求,而安溪县的年均住房供应量达65~80万平方米,目前的存量还有200万平米。在大供应量和国家调控的双重压力下,安溪的房地产市场前几年房价大涨的局面,已经很难再现。

美丽的安溪作文 篇3

安溪在祖国南方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有举世闻名的铁观音茶都,安溪铁观音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国符号。早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乌龙茶作为一种重要商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据史料记载,在宋代,与安溪有贸易关系的国家达58个,遍及今东南亚、西非、北非等地。安溪还有脍炙人口的小吃美食,还是旅游的好去处。

安溪是铁观音的故乡。漫山遍野的茶园可美了,让我带你们去参观吧!走进茶园,你能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这就是醉人的茶香。春天,下过几场春雨,茶园里的茶树抽出嫩绿的枝牙,一个劲儿往上长。过不了几个星期,茶树便长得枝繁叶茂,放眼望去,一排排茶树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

在安溪,人们可以尝到安溪本地特产。有湖头米粉、湖头鸡卷、龙涓大饼、官桥桔红糕……善良热情的安溪人引来许许多多的美食商家入驻,有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游客们可以大饱口福,因此,人们称安溪为“美食天堂“。

安溪还是一个旅游胜地:风景优美,古树参天的清水岩;俯瞰安溪全景的凤山公园;人们散步的好去处——河滨路;热闹非凡的龙津公园;为世人瞻仰的、谦逊有礼、纪念孔子的孔庙……。其中,小朋友最爱去的是凤山公园。凤山公园的大路上的两旁,有雕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机灵的老鼠;强壮的黄牛;威武的大老虎;可爱的兔子;张牙舞爪的飞龙;身体可以自由弯曲的大蛇;奔腾的骏马;成群结队的绵羊……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安溪就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龙湖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洒落人间。马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发出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像闪闪发光奔流不息的长河。高楼大厦的霓红灯光彩夺目,热情欢迎来自五洲四海的游客。

永安溪竹筏作文 篇4

永安溪竹筏作文

永安溪竹筏今天,万里无云,我和妈妈去永安溪坐竹筏了。我们来到竹筏旁边,看见竹筏是由好多根又粗又长的竹子并排扎在一起组成的,上面摆放了几张小竹椅。我们坐上竹筏开始观看永安溪的美景了。溪水有时比较深,竹筏缓缓的移动,岸边高耸的山峰也慢慢向后退去;有时溪水又浅又急,竹筏在水面快速移动,激起一串串浪花,像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又像水中精灵跃出水面欢迎我们的到来。老天爷好像想让我们看看永安溪的美景,不一会儿,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永安溪表面上好像飘着一层薄薄的轻纱把水中的事物变的一片朦胧。雨停了,金黄的太阳出现在空中。

这时,永安溪的水面上又变得金光闪闪,溪水里的鱼儿好像背着金子在游动。随着竹筏的移动,我看见永安溪边形态各异的岩石,有的像一匹蹲在岸边休息的.白马,有的像在水中游的小鸭子,还有一块岩石很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汉堡堡。随着我们的到来,青翠欲滴的山林里不时飞出一两只洁白如玉的白鹭飞过我们眼前,飞向蔚蓝的天空,让眼前的美景变得更美了。我坐在竹筏中,一会儿玩着凉凉的溪水,一会儿看着面前的美景,玩的不亦乐乎。

安溪乡多形式培养 篇5

安溪乡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把培养“科技型”党员作为新时期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科技致富的能力。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培训方案。年初,乡党委根据全乡蔬菜、雪梨、竹笋林等产业的发展项目,制定了农村党员干部的科技培训计划和方案,做到有计划、有安排。

二是运用载体,积极开展培训。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平台等载体,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市场经济、政策法规、科技种植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三是典型引路,激发创业热情。树立党员学习榜样,学习身边梅小平、高昌波等一批“科技型”创业党员典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为安溪铁观音支招 篇6

6月,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台湾茶叶学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海峡茶会在安溪主办,选择安溪作为主办地,就是因为它是中国的乌龙茶大县,也是强县,茶叶总量大,知名茶企业多。海峡茶会向两岸茶人展示了安溪县这几年为安溪铁观音产业的换代升级做出的诸多努力,比如改造老茶园,严格把关新茶园、退茶还林、严控农药使用等等,让安溪茶园生态环境产生较大改观。

对于安溪铁观音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朱永康认为,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2013年前往安溪调研茶产业时曾强调环保、品牌、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安溪铁观音调整、转型时期必须积极面对的问题。针对市场面临的“瓶颈”问题,朱永康指出,这两年铁观音市场虽受到一定的冲击,但这种冲击主要来源于高端茶,高端茶需求的降低目前只是个过渡期,社会提倡清正廉洁的风气也是必须的。但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真正有品质保证的高端茶还是会有需求。另外,原来的市场存在太多鱼目混珠的高端茶,市场也需要净化。

对于未来茶产业发展的方向,朱永康特别强调了在安溪海峡茶会论坛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院长张士康提出的“茶资源全价利用的产业价值理念”。此理念旨在突破传统的茶业空间,依托科技创新对传统茶叶进行优化,突破现代茶业发展瓶颈,对茶叶内含物进行全方位利用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茶的消费价值,它对传统茶行业的现代转型将产生深远影响。

王文礼:铁观音产业需要专注的力量

安溪铁观音产业发展至今,已经过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阶段,进人品牌竞争阶段,目前铁观音市场出现的“困境”,在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看来更像是调整期,是一场关于品牌的淘汰赛。他认为,未来的铁观音市场,小品牌将渐渐被淘汰,剩下有实力的知名品牌,这个调整无论是对安溪企业,还是铁观音产业的发展,都有好处。对于铁观音品牌的打造,王文礼强调了专注的力量。

一直以来,安溪茶商对茶叶的营销都比较灵活多变,坚持以铁观音为主,多茶类经营的模式。但王文礼认为,在企业的初期阶段,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短时间的销量快速增长,但是对于想要持续发展的品牌茶企,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他列举了国际众多洋酒、服装品牌的发展案例指出,品牌需要专注地做好少数几种品类,做深做透,才能产生品牌影响力。他说:“许多人靠铁观音从一穷二白到有车有房甚至更多,但是我们对铁观音的‘反哺’太少,其中包括对铁观音科研、文化宣传、种植等方面的投入。有句名言是‘过去比未来更有未来’,一个行业能走向哪里,看看它的过去就知道。铁观音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销量仍占全国茶叶类17%~20%左右,如果你不能把铁观音做到最好,凭什么可以把其他茶类做大做强。”

八马也经营过各种茶类,王文礼将它们戏称为“历史的弯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茶品会逐步减少,最后只剩下几款有代表、便捷的产品,而将更专注地做好几款铁观音产品。今年,安溪铁观音在“备受质疑”的形势下,八马茶业在铁观音竞争最激烈的泉州地区,销量同比去年增长19%,而电商销量更增长300%。“我始终都对铁观音信心满满,我们的微信现在写上了‘专注铁观音278年’,我们有一直坚持下去的决心。”王文礼坚定地说道。

对于当前“唱衰”安溪铁观音的声音,作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会长的王文礼觉得这些声音偏向内部视角。近期,他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番调研后发现,铁观音“哀鸿遍野”的声音主要集中在原产地的周边,全国大多数地区的销量并没有受很大影响,各地对铁观音的认可度依然非常高,电商的销量依然在与日俱增。 “我觉得铁观音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专注,每一个行业都有出现危机,关键是危机面前我们更要共同呵护铁观音这个品类。因为有了王老吉、加多宝,中国的凉茶饮料品类才能冲出广东,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在中国的民族草本饮料可以对抗国外的工业饮料,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伟大产业战略。”

肖文华:铁观音要走精品化路线

7月26日,“茶产业转型华祥苑商业模式创新发布会暨第二届儒士精英荟”在厦门举行,此次活动华祥苑发布了新型的茶产业生态圈OPO商业模式,分解为大源头基地群、大会员服务平台、全渠道组合运营体系。作为安溪铁观音的国家级龙头企业,华祥苑重新定义了茶叶源头,不仅仅是种植地,更代表着安全信赖;提出了全新的门店模式,一个店就是一个精英商脉圈,是一个大会员服务平台的概念。“华祥苑儒士精英荟”APP的正式上线,也标志着华祥苑率先实现了线上销售与线下体验服务的打通。董事长肖文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创新已经成为华祥苑品牌文化基因,为牢牢占据闽茶品牌领导地位奠定着坚实基础。华祥苑商业模式的转型,正是企业长期经营所积累下来的经验,寻求整体商业模式的变革,全力聚焦于经营核心命脉——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和合作伙伴利益的最大化。

对于当下铁观音面临的“农残”问题,肖文华表示,从安溪县政府到茶农,再到所有茶企长期以来都很重视铁观音的“农残”问题,对于农残的管控,安溪县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消费者应该去实地看看,眼见为实。此次华祥苑提出大源头基地群代表着安全和信赖,正是希望通过源头体验、源头定制等项目让消费者对安溪铁观音更具信心。他表示,整个安溪铁观音的美誉度需要安溪人共同努力打造,茶产业是安溪的支柱产业之一,正所谓“一叶兴百业兴”,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在这一方面多加宣传与推广。

安溪县领导人简历 篇7

曾荣华 1949年9月生,福建省惠安县人。1980年毕业于泉州师专中文系,同年2月入伍。历任泉州师专团委副书记,泉州市委办公室信息科科长,安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副书记。1996年7月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

陈长昭 1941年9月生,安溪县城厢镇人。196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7系,同年8月入伍。历任安溪化机厂厂长,安溪糖厂厂长、党总支副书记,安溪县工业局局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代理县长、县长、县政协主席。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唐建华 1949年3月生,安溪县蓬莱镇人。1968年9月入伍,1976年毕业厦门大学中文系普通班。历任县委宣传部部务秘书、副部长,县教育局局长,安溪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职教处副处长,安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政协主席。

尤猛军 1962年7月生,福建省永春县人。1978年12月入伍,1999年12月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本科班党政管理专业,1998年9月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在职MBA硕士研究生结业,1999年8月获得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历任南安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员、办公室副主任,共青团南安县委书记,南安县(市)丰州镇镇长、党委书记兼镇长,惠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7年10月任中共安溪县委副书记。

林金发 1956年4月生,福建省永春县人。1979年2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福建省委党校第六期党政干部培训班(本科)。历任泉州市委组织部青干科副科长、科长,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8年11月任中共安溪县委副书记。

张镇国 1955年7月生,福建省永春县人。1974年12月入伍,1997年毕业于海军指挥学院(函授)。历任福州军区某师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永春县桃城镇党委委员兼纪检副书记,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湖洋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1992年到福建省建设委员会挂职任处长助理),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8年11月任安溪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苏宇霖 1955年1月生,安溪县湖头镇人。1981年毕业于泉州师专永春大专班中文专业,同年5月入伍。历任安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尚卿乡党委书记。1993年10月任安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吴金溪 1953年8月生,安溪县剑斗镇人。1970年12月入伍,199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现代经济管理专业。历任解放军某师排长、副政治指导员、参谋、中队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编余办队长,安溪县人民武装部部长,安溪县委常委兼人民武装部部长。1998年11月任安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谢保家 1956年6月生,安溪县城厢镇人,1974年12月入伍,1987年毕业于福建电视大学泉州分校法律专业。历任福州军区某部正排保密员、副连职、正连职干事,泉州军分区正连职干事,安溪县人民武装部政工科副科长、办公室主任,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检察院副检察长,凤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县人民武装部政委,安溪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1998年4月任安溪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林锦明 1962年5月生,福建省惠安县人。1983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农经专业,同年8月入伍。历任泉州市农委政策研究科副科长,泉州市委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副处级调研员,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9年1月任安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熊仕顺 1953年10月生,湖北省随州市人,上校。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党政干部基础专业。历任福州军区文化站干事,福建省军区某部电影队队长,宣传队干事兼俱乐部副主任、主任,安溪县人民武装部政委。1998年3月任安溪县委常委、县人民武装部政委。

陈加瑶 1959年7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1980年8月入伍,1992年公安大学自学考试毕业。历任福建省公安厅五处副科长、科长,刑警总队副总队长、一处副处长。1999年4月到安溪挂职任安溪县委常委。

谢志攀 1955年2月生,安溪县城厢镇人,1974年12月入伍,1998年毕业于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历任福州军区某部排长、副指导员、正连级干事,安溪县人民武装部副营职副科长、正营职科长、政工科科长,长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感德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国营安溪县茶厂党委书记、厂长,安溪县委办公室主任,安溪县委副处级调研员兼县委办主任、县委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政委及党委书记,1997年1月任县委副处级调研员兼县茶业总公司总经理。

许土炭 1942年10月生,安溪县龙门镇人。1977年4月伍。历任安溪县龙门公社党委副书记,尚卿公社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尚卿乡党委书记,凤城镇党委书记,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凤城镇党委书记。1995年8月任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秋菊 女,1944年7月生,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人。1967年毕业于华侨大学数学系,同年7月入伍。历任安溪一中数学教研组副组长,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安溪县政协副主席,1977年7月兼任泉州市侨联会副主席,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副主任。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耿忠 1943年9月生,安溪县长坑乡人。1964年2月入伍,197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历任安溪县计委副主任、主任。1996年2月当选为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林全福 1943年6月生,安溪县魁斗镇人。196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8月入伍。历任安溪十一中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安溪九中、三中、六中党支部书记、校长,泉州慈山财经中专学校党支部书记,安溪县教育局局长。1997年3月当选为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林炯泉 1959年11月生,安溪县魁斗镇人。1976年7月入伍,1995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治管理专业。历任安溪县感德镇党委副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祥华乡党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白清芬 1940年5月生,安溪县龙门镇人。1962年9月入伍。历任国营安溪茶厂工会负责人,安溪县侨办副主任、侨联主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9年5月任人大常委会助理调研员

林田平1961年2月生,安溪县魁斗镇人。1982年8月入伍,1998年毕业于湖北经济管理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历任安溪祥华乡副乡长、乡长,长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党委书记,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1994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廖皆明 1962年9月生,安溪县魁斗镇人。1981年毕业于泉州师专中文专业,同年8月入伍。历任安溪县金谷乡副乡长、感德乡副乡长,尚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城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安溪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兼城厢镇党委书记。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龚培毓 1956年9月生,安溪县魁斗镇人。1975年9月入伍,1993年毕业于福建省委党校第八期党政干部培训班(本科)。历任安溪七中副校长,安溪县委组织部组织科科长、县委副科级组织员,尚卿乡党委书记。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钟文成 1961年8月生,安溪县官桥镇人,畲族。1981年9月入伍,1989年毕业于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历任安溪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凤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党委书记。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吴开元 1963年10月生,安溪县湖头镇人。1980年12月入伍,1999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大专班党政管理专业。历任安溪县城厢公社管委会副主任、参内乡副乡长、蓬莱镇党委副书记,祥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蓝田乡乡长、党委书记,长坑乡党委书记。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宋丽珍 女,1949年10月生,安溪县城厢镇人。1968年9月入伍,1984年毕业于电视大学中文专业。历任安溪县文化局副局长、县文联主席兼文化局副局长、文体局局长兼县文联主席。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方 曦 1957年7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75年7月入伍,1981年毕业于福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历任福建省财政厅办公室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税政条法处助理调研员。1999年4月到安挂职任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黄海防 1957年5月生,福建省厦门市人,中校。1975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党政干部基础专业。历任福州军区某部军务处参谋,泉州军分区教导处队长,后勤部运输营房科副科长,安溪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1998年3月任县人民武装部部长。

吴柏东 1942年8月生,安溪县凤城镇人。1962年毕业于南安师范,同年6月入伍。历任感德公社学委副书记、副主任,龙涓公社党委书记,安溪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4年1月任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处级调研员。

黄荣降 1941年7月生,安溪县感德镇人。1958年1月入伍,196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机要党校。历任安溪县剑斗公社党委书记、长坑公社党委书记、安溪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县检察院检察长。1991年2月任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处级调研员兼计生协会会长。

叶宗希 1945年7月生,安溪县参内乡人。1969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化学专业,同年8月入伍。历任湖南省沅江某部学六连副排长、湖南省冶金工业局干事,福建省地质中心实验室组长,安溪县扶贫办主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政协副主席兼县委统战部部长。1998年5月任安溪县政协副主席。

郭扬辉 1953年10月生,安溪县官桥镇人。1972年1月入伍。1987年停薪留职创办安溪机电设备公司和三扬石材实业公司,历任福建省三扬集团公司董事长,安溪县商会会长、泉州市商会副会长,福建省八届人大代表,泉州市政协委员。1994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政协副主席。

黄环生 1958年12月生,安溪县参内乡人。1980年12年入伍,199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专业(自学考试)。历任安溪县湖头镇党委委员兼派出所所长,凤城镇党委委员、综治副书记兼派出所所长,长坑乡党委书记、兼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官桥镇党委书记、兼人大主席团主席。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政协副主席。

林秀成 1955年10月生,安溪县湖头镇人。历任福建泉州三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安溪县三安钢铁厂厂长,安溪县商会名誉会长,安溪县十一届、十二届人大代表,泉州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安溪县政协六届、七届常委。1999年1月当选为安溪县政协副主席。

安溪县闽安医院请假制度 篇8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院工作人员请假的规范管理,严格劳动纪律,落实岗位职责,增强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医疗与管理秩序,保证医院的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运转,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严格请假审批手续:

第一条:一般工作人员请假三天以内的,由科室负责人审批。

请假三天以上、七天(含)以内的,由科室负责人签署意见后,医疗、医技人员报医务部主任审批;护理人员报护理部主任审批;行政后勤人员报分管副院长审批。

请假七天以上、十五天(含)以内的,由科室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分管副院长审批。

请假十五天以上的,有科室负责人签署意见并经分管副院长核签后,报院长审批。

第二条:中层干部(指行政后勤、临床、医技等科室正副主任、正副科长、正副护士长、负责人)请假三天(含)以内的,医疗、医技人员由医务部主任签署意见,护理人员由护理部主任审批,行政后勤人员由分管副院长审批。

请假三天以上、十五天(含)以内的,其中:医疗、医技人员由医务部主任签署意见,护理人员由护理部主任签署意见后,报分管副院长审批。

中层干部请假需离开失去的,一律由分管副院长审批。

第三条:院级副职领导请假,由主要分管领导审批;正职领导请假由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审批。

第四条:凡请假者均须办理正式书面请假手续。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并在安排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方可离开。

凡未按规定程序办理正式请假手续者,一律按旷工论处。

安溪闽南茶都观音韵 篇9

安溪茶有其悠久的历史:唐萌芽,宋发展,明兴盛,清著称,今辉煌。早在唐代,安溪就已经有种茶。时翰林学士韩僵有诗句“石崔觅芝叟,乡俗采茶歌”。宋《清水岩志》记载“其味更香,其功益大。”明《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还有“茶产常乐,崇善等里货卖甚多”,可见,明时溪茶已盛产并创造了新法,清铁观音茶种面世并推广得以显耀,众多茶树品种在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如今境内尚存着上千年的野生茶树,可谓“溪茶千古,景物无穷”。

自古以来,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教在安溪山水间曾经大放异彩,仅就一座清水岩就可以引申出安溪茶文化甚至是闽南茶文化的种种命题。当然,有着无上妙境的安溪茶文化更能把我们带进“铁观音”的参读品味里,呷出安溪茶文化的春夏秋冬、风花雪夜……安溪铁观音,不仅是杯中有山水奥妙,更是文人墨客入诗入画不可或缺的素材,引人无限遐想。

安溪茶的起源

安溪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之源,主要来自中原文化的南移。唐中叶以前,安溪人口稀少,茶史无考。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年间,北方兵荒马乱,战祸不断。福建东南沿海,特别是泉州一带,远离战乱中心,局势稳定,气候温和,物丰人稀。这个时期我国北方人口大量南下移居。据安溪民间族谱记载,在安溪,已有邱、黄、陈、刘、林、周、廖、詹、王、吴、安等诸多姓氏经荆楚、江淮入闽转而定居安溪,其中既有平民百姓,也不乏名人墨客,如唐末诗人周朴、五代越王钱俶幕僚黄夷简、上柱国廖俨、开先县令詹敦仁等。外来人口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带来了茶叶的生产技术,推动安溪茶业的发展。五代年间,与小溪场长官廖俨年龄相近、一朝为官、偕同入闽、一生视为知己的唐著名诗人、兵部侍郎、翰林学士韩偓在南安归隐期间,经常与廖俨相互造访,互赠诗文。韩偓留有诗句:“石崖觅芝叟,乡俗采茶歌。”足见当时安溪民间植茶已逐渐发展。

唐末,安溪的寺庙已开始种茶。在安溪县城西部的阆山(今为城厢镇同美村新岩山)上,有座始建于唐未的古刹阆苑岩,历史上曾以产白茶闻名。现存岩宇门联阴镌“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研究安溪茶史的重要例证。

五代时,安溪人在交往中已有将茶作为礼品赠送的文字记载。时在安溪南部归善乡张仁里贵湖山(今属安溪县龙门镇溪瑶村)有一著名寺院,寺名称龙安岩(后改称青林岩),是安溪历史名岩。龙安岩的主持号清豁禅师,时为名僧。开先县令詹敦仁与清豁禅师均与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交往甚密,并曾同为留从效参谒军机大事,故交情甚厚。有一次,詹敦仁曾特往龙安岩专访清豁禅师,并接受了清豁禅师馈赠的茶叶。为此,敦仁受“龙安岩悟长老惠茶,作此代简”,作诗一首:

泼乳浮花满盏倾,余香绕齿袭人清。

宿酲未解惊窗午,战退降魔不用兵。

五代时,安溪县域西部山区佛耳山一带已产有茶叶。佛耳山为戴云山脉向安溪东南延伸的西侧支脉,位于祥华乡白玉村,海拔1535.5米,为安溪第二高山。詹敦仁卸任后在其山麓卜筑定居。时詹敦仁与名僧释宏道(号介庵)交情甚厚,释宏道特专程到佛耳山拜访敦仁。詹敦仁“与道人介庵游历佛耳,煮茶待月而归”后,留下诗曰:

活火新烹涧底泉,与君竟日款谈玄。

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是禅。

闲扫白云眠石上,待随明月过山前。

夜深归去衣衫冷,道服纶巾羽扇便。

由此可知,安溪茶叶的起源最迟应在唐末,饮茶及人工植茶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伴随着中原茶文化的传播,南迁肇安的外来人口及寺僧植茶对安溪茶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五代宋初时已逐步向农家传播。

铁观音的传说

宋代是我国茶业生产和茶文化得到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安溪茶业也有较大发展,产茶区域不断扩大,生产技术不断成熟,茶叶产业已具雏形;清水、圣泉等名岩已产名茶,其味尤香,其功益大,声誉远扬。北宋年间,潘田铁矿就有开采的记录。庄为玑教授把潘田的铁矿和仙苑茶联系在一起,可见仙苑的茶叶在宋初的发展已非一般。

明万历《安溪县志》载,“茶名于清水,又名于圣泉”。始修于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清乾隆廿六年(公元1761年)重修的《清水岩志》载:“清水峰高,出云吐雾,寺僧植茶,饱山岚之气,沐日月之精,得烟霞之霭,食之能疗百病。老寮等属人家,清香之味不及也。鬼空口有宋植二、三株,其味尤香,其功益大,饮之不觉两腋风生,倘遇陆羽,将以补茶经焉。”在安溪驷马山左侧(今官桥镇)的圣泉岩,始建于唐天祐年间(约公元905年)。清乾隆《安溪县志》载:“岩最高,登巅远眺,可望郡中清源山。岩产茶甚佳……岩后有泉出石中,清甘不竭……”以上史料说明,宋元时期安溪的民间和寺庙中已普遍产茶,而制茶手工业的出现,则表明安溪茶叶的发展已具产业的雏形。

关于乌龙茶采制工艺的诞生,在民风淳朴的安溪大地上世代流传着《打猎将军创制乌龙茶》的传说,

明末清初,安溪西坪尧阳南岩山麓,住着一位退隐的打猎将军,单名唤“龙”,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乌龙”。有一天,乌龙上山采茶,忽见一头山獐从前方溜过,他急提猎枪,击伤山獐。山獐带伤夺路奔逃,乌龙肩背茶篓顺沿血迹紧追,终于擒获山獐。等晚上到家,乌龙急于宰杀山獐,品尝野味,竟把茶叶搁置,直到第二天清早动手炒制后,发现茶叶往日的苦涩之味全除,香气更足,味更甘醇。乌龙连忙邀请近邻好友前来品尝。众人尝过,不禁连声称赞!后来,聪明的乌龙深究原因,终于摸索出一整套新的制作技艺,并广泛传授给广大乡亲。

清初名茶铁观音的发现、培植和广泛传播,使安溪成为中国茶业的一颗耀眼明珠。铁观音于清雍正年间被发现,其由来在安溪茶乡大地上自古流传着两种传说:

一是“魏说”:相传,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前后,安溪西坪松林头(今西坪镇松岩村),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茶师傅姓魏名荫,他十分虔诚信奉观音。一天晚上,魏荫在熟睡中梦见观音菩萨金身现于屋后的山崖上,他上山跪拜,就在那山崖的石缝中发现一株奇异的茶树,枝粗叶茂,喷发出一股诱人的兰花香味。魏荫正想探身采摘,却被突然传来了一阵狗吠声把一场好梦扰醒。第二天清晨,魏荫顺梦中途径寻觅,果然在观音仑打石坑的石隙间发现一株与梦中所见一般的茶树,细加观察,叶形椭圆,叶肉肥厚,嫩芽紫红,青翠欲滴,与一般茶树大异。他喜出望外,遂在茶树上包土压条,悉心培植,待生根发芽后,把茶苗移植到家中,分种在几个破铁锅内。时经三年,株株茁壮,叶叶吐翠,便适时采制,果然茶质特异,香韵非凡。凡饮过此茶的人,均赞不绝口,称为茶王。一天,有位私塾先生饮了此茶,惊奇地询问来历。魏荫就把梦中所遇和移植经过,详细地告知塾师,并说这茶在崖石中发现,崖石威武胜似罗汉,移植后种在铁锅中,想称它为“铁罗汉”。塾师听后摇头说:“有的罗汉狰狞可怖,好茶岂能取此俗称。此茶仍观音托梦所获,还是称铁观音才雅!”魏荫听后连声叫好。“铁观音”从此便成名。

nlc202309011827

二是“王说”:安溪西坪尧阳南岩山,(今西坪镇南岩村)有位仕人王士让,清康熙廿六年(公元1687年)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以五经应试中副贡;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任湖广(今湖北)黄州府蕲州通判。士让平生喜爱收集奇花异草,曾筑书房于南山之麓,名为“南轩”,书轩辟有一个花苗圃。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春,王士让告假回乡访亲会友,到南岩山麓游览,在一片荒园层石间,发现一株生态独特的茶树,香气扑鼻,遂移植于南轩的苗圃里。经过细心照料,压枝繁殖,精心培育,枝叶茂盛,圆叶红心。采制成茶,乌润肥壮,气味超凡。泡炊之后,气香味醇。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士让奉召赴京师,在拜谒礼部侍郎方苞时,携茶相赠。方苞品饮后,认定气味非凡,确为珍品,遂转献内廷。乾隆帝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垂询尧阳茶史。王奏禀此茶发现始末。乾隆帝细察、掂量茶叶,认其茶叶乌润结实,茶沉如铁,味香形美,犹如观音,便赐名为“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靠“观音赐茶”和“皇帝赐名”,既与观音菩萨结下不解之缘,又与乾隆皇帝搭上关系,一经问世就以其独特的“观音韵”和“兰花香”的优异品质一炮打响,为广大茶人所喜爱,驰名遐迩,誉满天下。

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的乌龙茶及其制作技术也源自安溪。据史料记载,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安溪西坪人王义程在台湾把乌龙茶制作技术进一步改进、完善,创制出台湾包种茶,并在台北县茶区大力倡导和传授。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安溪茶商王安定、张占魁在台湾合伙设立了“建成号”茶厂,专门从事茶叶的栽培和加工的研究。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安溪西坪人王水锦、魏静二人相继入台,在台北七星区南港大坑(今台北市南港区)从事包种茶的制作研究工作,同时举办制造技术讲习班,将研究的心得进行广泛传授。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萍州村人张乃妙(公元1875年~公元1954年)将家乡纯正的铁观音茶苗引入台湾,在木栅区樟湖山种植成功,并逐步发展成为台湾正宗的铁观音产区。1916年,张乃妙参加台湾劝业共进会包种茶评比获“金牌赏”,从此声名鹊起,成为台湾当局聘请的巡回茶师。1935年,台湾茶叶宣传协会特别向张乃妙颁赠青铜花瓶,对其功在台湾茶业进行表彰。

生态兴茶正当时

南宋朱熹有诗云:“行行遵曲岸,水石穷游赏。地偏寒筱多,涧激淙流响。”那是安溪的满目青山、水石可赏、涧流可听的生态环境和美丽情怀深深打动了朱熹。安溪要朝着这样的美丽境界和情怀走下去,围绕着“美丽安溪”作文章,既要富裕,又要山清,还要水秀,更要茶香。这样一个境界和情怀,既是美丽中国建设者追求的境界,也是温润安溪茶文化的一种山水情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关键词。中国总体建设已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即在原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外,加上了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执政理念新的发展。就安溪而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茶产业也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近年来更是呈现出茶园面积、产量、产值快速增长的良好状态。目前,如何保持“山在笑,水在流,茶在唱”的灵动,是安溪茶产业发展关注点所在。

作为安溪经济的支柱产业的茶叶,特别是安溪山区农民,发展茶产业是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添美的好途径。每当我们常讲“文化兴茶、品牌兴茶、科技兴茶、市场兴茶”的时候,总会把生态环境遗忘,现在应该到了提倡“生态兴茶”关键时刻了。因为,唯以生态兴茶,才是中国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否则,当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所谓对文化、品牌、科技、市场的要求都是徒劳的。

尊重自然,提升安溪绿色发展高度;顺应自然,发展安溪低碳循环经济;保护自然,促使安溪经济社会发展与山水相协调。

安溪铁观音茶叶知识快速入门 篇10

茶多网秘笈

1、茶多网的网址是

2、茶多网引入了中国茶叶价格指导服务中心的在线品鉴服务。

3、茶多网的服务热线是400-188-0595。

4、茶多网的宣传口号是上茶多网,买放心茶。

5、茶多网的大本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

6、茶多网是由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中国茶都集团三个机构联合打造的。

7、茶多网采用的电子商务模式是F2C。

8、茶多网使用的等值于人民币的虚拟货币是茶金币。9、2011年7月,在泉州APEC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论坛上,茶多网被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盛赞为是茶叶界的官方“淘宝网”。

10、茶多网是中国茶叶官方电子商务平台。茶政策题秘笈

1、安溪县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其主要作用包括:可以保护县域的大生态;形成生态多样性,繁衍有益生物,减轻病虫害;提高土壤肥力,减少肥料的使用,节约茶叶生产成本;营造良好的茶树生长环境,提高茶叶质量。

2、乌龙茶的初制技术是安溪人民在明朝末期发明创造的。3、250多年前安溪人就开始在东南亚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茶叶销售网络。

4、茶产业既是安溪的民生之本、经济支撑,还是安溪的特色名片、对外形象。

5、国家工商总局依法认定的全国首枚茶叶“中国驰名商标”的茶叶品牌是安溪铁观音。7、2009-2010年安溪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8、为降低农民用药成本,安溪县通过“四比”组织招标农药,然后实行全县统一零售价。其中,“四比”是指比资质、比服务、比质量、比价格。

9、安溪县政府实施“三个大师培育工程”,是指培养制茶、拼配、烘焙三个大师。

10、安溪铁观音神州行是安溪县委、县政府领衔的一个活动,始于2005年,历时多年,分别对国内16个安溪铁观音主销城市进行考察交流采风,举办不同主题的茶事宣传活动。

11、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旗下5家安溪铁观音代表性茶企,抱团进军欧洲市场,在法国巴黎的繁华街头成立首个欧洲营销中心。

12、为扶持企业上市,政府对在安溪注册的第一家茶叶上市企业,给予1000万元奖励。

13、政府对注册地不在安溪的茶叶企业一般不予准用“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4、安溪县政府出台的“四个标准化管理体系”是指种植生产技术标准、初制加工技术标准、精制加工技术标准、流通管理技术标准。

15、首届海峡两岸茶机具(安溪)博览会于2010年11月在安溪茶博汇举办。

16、虎邱镇于2010年3月份被列为安溪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试点镇。

17、安溪开展的茶产业发展“三项规范化建设”行动是指一企一档、一店一档、一社一档。18、2010年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场会在安溪县召开,总结推广该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的经验做法。

19、安溪县新合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设立了6家经营公司,对全县范围内流通的农资实施专营,并实行末位淘汰制。

20、茶多网是安溪和商务部电子商务中心合作开发的项目。

21、铁观音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第一位。

22、构建安溪茶产业安全网、防护网的措施包括:安溪铁观音各环节标准化管理、农资统一经营管理、发挥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作用、建立安溪铁观音种质资源DNA指纹图谱库。

23、安溪目前还有在外茶叶营销大军10多万人,开设茶店、茶庄、茶馆有5万多家。

24、安溪茶业发展要“跳出茶业做大产业”,不断拓展茶产业发展空间,把茶二产、茶三产的规模体量进一步做大。其中,属于涉茶二产业的有茶机械、茶食品加工、茶包装。

25、安溪积极推动茶企回乡设立总部,打造一批茶企“航母”加快推进参洋片区项目建设。其中,建在参洋片区的项目包括茶学院、茶博汇、茶博园。26、2010年安溪县委、县政府提出了茶业富民的茶业工作思路。

27、为推进茶园绿化,加快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安溪着力实施百座茶山绿化工程。

28、安溪积极构建安溪茶产业的安全网、防护网,必须从茶叶种植、茶叶加工、茶叶流通等环节进行严格管理。

29、建立健全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质量可追溯体系,要确保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30、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电子平台是安溪县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开发的农资流通、销售管理软件系统。

31、安溪县与商务部合作开通全国性茶叶网上销售电子商务平台——茶多网,开创“F2C”的茶农直销模式,引导茶农利用互联网技术直接面对终端。

32、安溪县100万农民中有80万人受益于茶产业。

33、安溪县委、县政府引导和扶持茶农组建专业合作社,每年还组织评选“十佳茶叶专业合作社”,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联作制、“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现代产业模式。

34、安溪县在茶都全国茶叶批发市场上推行实名交易制度,茶农交易每人一张卡,凭卡交易,信息真实,确保茶叶的源头可以追溯。

35、安溪注重通过文化涵养来助推茶产业发展,组织“安溪铁观音(乌龙茶)制作工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36、2010年7月安溪县出台了《安溪县新合作农资有限公司各经营公司考评管理办法》,规定指出,如发现经营违禁农药的,责令新合作农资有限公司取消经营资格;发现经营违禁农药的,向工商部门申请注销营业执照;经营公司只能对其所属经营网点进行销售配送。

37、经过多方努力,安溪县在“6·18”期间,与福建农林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框架协议,积极筹建安溪茶学院。

38、建成后的茶学院,将为茶行业培养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产业适用人才,促进茶产业及茶学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39、安溪茶学院项目的地点位于城东茶业新城。

40、为加快对台茶业工作,安溪县规划建设海峡两岸(福建·安溪)茶业合作示范基地并获省海峡办批准,列入闽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管理范畴。

41、为进一步加强安溪县茶产业队伍建设,提高茶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安溪县委、县政府决定继续组织实施茶业万人培训工程。

42、近年来安溪县积极引导茶叶企业利用自有基地、自控基地建设茶叶庄园,作为企业的高端会所、展示窗口,茶文化的体验中心。

43、引进七匹狼集团规划建设占地25平方公里、投资50亿元的高品位茶博园带动了茶文化旅游发展。

44、感德镇被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授予“中国茶叶第一镇”。

45、实施生态茶园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县人大2011年“1号决议”即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真正体现,是促进安溪县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46、安溪县茶业总公司是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的注册人,享有该证明商标的专用权,负责管

理全县的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质量、科研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47、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用以证明具备安溪铁观音特定品质的标志。

48、安溪县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加快茶叶庄园建设步伐,推动安溪茶产业跃升发展。

49、加强对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力度,促进公平竞争,逐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助推我县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50、茶叶生产模式,正在加快向组织化、专业化发展。

51、对举报侵害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安溪铁观音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行为的,安溪县政府将给予奖励。

52、早在明未清初,安溪人就发明创造了茶树无性繁殖的短穗扦插育苗技术,该技术1936年在全县推广、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53、2010年,安溪创造了县级茶园面积、茶叶总产量、涉茶总产值、茶叶平均单价、受益人口、茶农人均收入等多项全国产茶县第一的佳绩。

54、茶叶生产工艺设备正在加快向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出现了空调制茶、微波杀青、低温速冻保鲜等技术,使安溪茶叶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看天做青”的困扰。

55、茶产业是安溪的生命线,而质量安全则是茶产业的生命线。

56、“安溪县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于2011年3月15日正式开通启动,实现了对每个农药产品质量从厂家到经销商到农户的全程、双向、即时追溯管理,确保茶叶生产用药的可追溯性、可控性和可快速查询。

57、联作制是华虹茶业公司在安溪县首先建立的一种茶叶基地管理模式。

58、安溪县积极引导茶业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茶企上市。鼓励龙头茶企采用多种方式加快向其它茶类扩张,如兼并、收购、合作。

59、安溪县积极开展茶叶企业“QS”管理,“QS”是指企业食品生产许可。

60、安溪县针对茶叶质量安全环节多、链条长的问题,确立了“强化源头管理、突出中间自律、加大终端追溯”的基本思路。61、安溪县探索以强化茶叶抽检来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的工作措施,通过密集对各个环节的抽检、查处,强化茶企、茶店、茶农在质量安全中的主体责任,逐步形成倒逼的工作机制。62、针对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安溪县组建了县、乡茶叶生产投入品安全监管专门队伍,逐步形成县、乡、村多位一体、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63、2010年11月制定出台了《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奖惩办法》,首次明确部门、乡镇、村居和茶企、茶农的职责及工作考评方法,探索建立“一票否决”的行政问责制度,把行政管理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

64、安溪茶学院将于2012年秋季正式招收第一届新生。

65、海西茶机具产业基地主要将引进茶叶机械企业,完善茶产业链条。

66、在茶叶种植、生产、制作的过程中,安溪县明令禁止的行为包括毁林种茶、马路晒青、使用违禁农药、制作或使用超大功率压茶机。

67、安溪县提升茶产业发展,通过抢占包括人才、技术、平台的高端,努力攀登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方式,提升行业话语权、核心竞争力。

68、通过报备、准入、四比、招标等环节的制度设计、完善,层层把关,对相同品种实行统一零售价,使得进入安溪的农药既安全,又相对便宜。

69、首创农户农资购买卡制度,实行农户凭卡购买农资商品,信息记录在卡,执法队伍可根据茶农茶园面积和采购量,进行倒追查是否存在销售、使用违禁农药行为。70、2010年,安溪县成立了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推动行业自律作用,组织相关企业抱团

开拓国内外市场。

71、茶都转型升级的总体定位是:通过改造升级,打造成为现代商贸茶都、科技茶都、人文茶都、旅游茶都,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茶叶贸易中心。

72、安溪坚决禁止未经检测的外来茶青的流入,通过严查严处,倒逼外地茶农提高质量安全意识,按照政府规范使用安全农药,来共同维护茶产业发展。

73、零碎、分散的茶园,是目前我县茶叶质量安全管控中的瓶颈问题,必须探索推动茶园由分散管理向集约管理的方向发展。

74、安溪着力建设安全茶店,按照“一企一档、一店一档”的原则,将每一家茶企、茶店都纳入政府的监管范围,经常性组织抽检,结果都要进行备案登记。75、2009年11月,我国首只茶叶价格指数“中国茶叶价格指数—安溪铁观音”在中国茶都发布。76、2010年出台的《安溪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奖惩办法》规定,对得分最后一名且得分少于80分的乡镇作为全县茶叶质量安全监管单列乡镇进行重点整改。

77、自2010年3月份起,中国茶都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和实名制交易制度,以保证茶叶流通环节的质量安全。

78、解决茶园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问题,不仅要从茶园的小生态做起,逐步改造成生态茶园,还要从县域的大生态入手,加大退茶还林力度,持续推进茶山植树造林绿化。

79、为支持企业争创商标品牌,对获得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奖励。

80、为支持企业争创商标品牌,对获得福建省著名商标或福建省名牌产品或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

81、全面推广“树、草、肥、水、路+无公害茶园管理”的“5+1”生态茶园建设模式,逐步形成茶园“头戴帽、腰系带、脚穿鞋”的格局,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

82、安溪2010年提出的“茶业倍增计划”是指力争在“十二五”结束时,茶业总产值突破150亿元。

83、实施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产,提高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减轻环境污染,恢复和保持土地肥力,促进农业持续发展。84、安溪鼓励茶叶合作社按照“一社一标”、“一社一牌”进行品牌化建设,推动合作社与规模企业合作,高标准、高规格建设茶叶基地或茶叶庄园,密切产销关系。

85、安溪县从2009年10月起,安溪实施百座茶山造林绿化工程,对一百座茶园进行山体植树造林绿化。

86、安溪面向全产业链推行“四项制度”,即在种植环节建立农事管理记录制度,在加工环节建立进货加工台账制度,在销售环节建立规范标识制度,在监管环节建立信息管理制度。87、安溪推行联作制管理模式,即通过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茶农之间,增设“组”这一层级,以“组”为单位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88、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在构建从茶园到茶杯的质量全程保障体系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努力推动我县茶业从环节性追溯走向全程追溯。

89、安溪首创销售凭证发布病虫防治信息,在销售凭证发布打印当期茶叶病虫害情报及防治办法,指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

90、安溪以创建省级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契机,扶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产品开发, 逐步将分散的农户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的范畴。

91、抽样调查显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茶叶收入的比重占55%。92、安溪县政府出台《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部分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除草剂植物生长激素叶面肥的通告》,对县城内流通的农资品种全面规范,以严把准入关。93、2011年9月底,以“见证品质•体验文化•共创辉煌”为主题的首次全国安溪铁观音加盟商代表大会在安溪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600名茶企加盟商代表、茶界专家、茶农代表与会。

94、安溪近年举行的大型茶事活动包括安溪铁观•音香韵满三晋、铁观音神州行系列活动、和谐海西•千人品茗。

95、安溪标准化、国际化市场对接,把安溪铁观音打造成世界性的大品牌,把茶业做成持续富民强县的大产业。其中,品质保障、茶企上市、平台建设、配套延伸是安溪当前战略的重点工作。

96、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旗下5家安溪铁观音代表性茶企,2011年4月底在安溪签约抱团,统一以安溪铁观音大品牌名称,携世博茶的魅力进军欧洲市场。

97、安溪茶叶庄园的功能包括旅游观光、休闲购物、餐饮住宿、体验服务。

98、茶业企业取得“QS”应该具备的条件是:建设与企业生产规模相适应厂房(200平方米以上)、配备相应的生产设备(如烘干等初制设备)、配备相应的出厂检验设备(如水分检验设备等)。99、安溪铁观音进入“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100、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快茶叶庄园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全县茶叶庄园建设要统一编制专项规划;实行计划指标管理,10年共安排30个庄园建设指标;从严控制中心城区、湖头新城的茶叶庄园建设。

101、安溪县茶业合作社建设主要类型包括能人大户带动型、龙头企业主导型、基层组织引导型、产业提升壮大型。茶文化题秘笈

1、铁观音的发源地是安溪。

2、“安溪铁观音”是我国第一枚涉茶的中国驰名商标。

3、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于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安溪铁观音茶园一般每年施肥5次。

5、铁观音茶树不适宜在棕壤中生长。

6、安溪铁观音茶园建设要求最低的年降雨量是1000毫米。

7、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是西坪。

8、安溪铁观音茶苗于清光绪年间移植到台湾木栅区。

9、铁观音茶树属于植株灌木型。

10、安溪铁观音的传说之一“王说”里赐名的皇帝是乾隆。

11、铁观音是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

12、铁观音的品质性质属于性温和型。

13、铁观音是半发酵茶。

14、将铁观音茶苗移植到台湾的茶农是张乃妙。

15、铁观音初制过程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做青阶段。

16、炒青不是安溪铁观音做青阶段的工序。

17、日本曾经几乎把安溪铁观音当成乌龙茶的代名词。

18、《地理标志产品-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编号是GB/T19598-2006。

19、安溪铁观音产品执行标准具体划分为2个类型。20、决定茶汤颜色和滋味的主体成分是茶多酚。

21、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图案简义是指安溪铁观音香飘全球。

22、安溪县产茶起源于唐朝。

23、乌龙茶制作工艺始创于明末清初。

24、安溪茶农发明的“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4、安溪茶农发明的“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于1978年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5、关于铁观音名字由来的传说,魏说是指观音托梦说。

26、铁观音的传说中观音托梦说是在1725年。

27、铁观音的传说中乾隆赐名说是在1736年。

28、铁观音名字由来的传说包括观音托梦说和乾隆赐名说。

29、乌龙茶名字起源的传说中乌龙是指人名。

30、观音托梦说中铁观音最初期是被移植在铁鼎中。

31、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中不需要使用到的部分是一个花苞。

32、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最适宜的时期是在8—10月。

33、铁观音茶青的采摘方法包括手采法、刀剪法和机采法。

34、将铁观音冷藏在冰柜中有利于铁观音品质的保持。

35、安溪四大名茶是指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

36、品质近似于铁观音,被称之为小铁观音的是本山。

37、安溪有颗千年古茶树,是位于安溪剑斗。

38、将乌龙茶制作技术传入台湾是王义程。

39、梅占、佛手、大红袍都属于乌龙茶品种。40、乾隆赐名说中发现铁观音茶树的是王士让。

41、安溪著名的古茶址清水岩构建于宋朝。

42、“白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是朱熹的留笔。

43、铁观音名字由来的两个传说也称“魏说”和“王说”。

44、中国历史上废除蒸青做饼,改团为散的皇帝是朱元璋。

45、安溪茶农首创的“三改一补”是指改园、改树、改土和缺株补植。

46、中国史上饮茶形成多个茶叶文化圈是在唐朝。

47、中国距今为止发现最古老的老茶树是在云南。

48、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并利用茶叶的国家。

49、史记上茶叶最早是神农氏发现的。

50、史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作者是陆羽。

51、在文字记载里,茶叶的摇篮巴蜀是指四川蒙山。

52、茶叶最早是以解毒功效被发现的。

53、在古代,代表茶的意思的汉字包括荼、茗、蔎。

54、喝茶可以长寿,所谓的茶寿是指“茶”字拆分为108岁。

55、改荼为茶,统一茶字的音、形、义的朝代是唐朝。

56、云南普洱茶是属于六大茶类中黑茶。

57、中国的十大名茶是指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和祁门红茶。

58、斗茶最开始盛行于宋朝。

59、最早与茶叶关系密切的宗教是佛教。

60、在宋代初期斗茶决定胜负的标准只有两条:一是汤色,二是汤花。61、茶文化的形成是在唐朝,而在各方面达到巅峰的是在宋朝。62、历史上,茶叶发展最鼎盛的时期是在宋朝。

63、明初,专门设立的与少数民族茶马交易的政府机构是茶马司。64、宋朝时期,改大龙团为小龙团,并监制“密云龙”的是蔡襄。65、铁观音最适宜的冲泡器皿是白瓷茶具。

66、“绿叶红镶边,七泡有余香”是用来形容铁观音的。

67、“茶马古道”南起我国的云南。

68、英语的tea 音义来源于我国的闽南话。69、“茶马古道”是指中原和边疆少数民族相互进行茶马互市时所形成的商路。70、佛教记载中,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树的地区是我国的四川蒙山。71、文字记载中,最早的人工栽培茶树的朝代是西汉。72、茶树的原产地是在我国的四川蒙山。

73、陆羽的《茶经》成书于唐朝。74、“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是出自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75、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是《茶经》。76、“槚”字在古代代表的是茶。

77、“贡茶院”是在唐朝专门为贡茶设立的机构。

78、明代时期,朱权为茶叶沸水冲泡的广泛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79、中国乌龙茶分为四大茶区,其中产茶年产量最高的是福建茶区。80、跟茶叶有关的电视剧《婀娜公主》是在安溪拍摄的。81、《铁观音》这首歌是毛阿敏演唱的。

82、“品铁观音香飘两岸,拜妈祖庙情系一家”是2005年的春晚对联。83、2005年,作为我国唯一代表应邀参加“全球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的茶种是安溪铁观音。84、2005年的“全球地理标志保护研讨会”是在意大利帕尔玛举行的。85、唐朝时,朝廷为了对茶叶进行专门的管制,订立了榷茶制度。

86、茶税的实行始于唐朝。87、“中国世博十大名茶”的第一位是安溪铁观音。88、“安溪铁观音”证明商标图案的组成部分包括茶叶芽叶、地球和中英文的安溪铁观音文字。

89、安溪铁观音于2004年获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0、最适宜铁观音茶树生长的气候是南亚热带气候。

91、中国茶都-安溪茶叶批发市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定点市场”。92、茶马司是唐朝的职能部门。

93、六大茶叶中制作工艺最繁复的是乌龙茶。94、昔日乌龙茶最大的输出港口是在厦门港。95、“海上丝茶之路”的输出港口起源于泉州港。96、饮茶成为服务性和营业性行业,最早出现在南北朝。97、安溪茶农发明的茶叶采摘方法是虎口对芯。

98、北宋时期茶文化繁荣,其中,对大兴茶学有非常大贡献的皇帝是宋徽宗赵佶。99、安溪四大名茶之一黄金桂的别名是黄旦。

100、生产绿色食品茶叶的肥料种类主要包括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其他有机肥、化肥。101、喝茶的保健功能包括健康长寿、提精神去疲劳、防癌抗癌、防辐射、美容养颜、防治心血管病、清热解毒、去除异味。

102、安溪中国茶都的总占地面积是250亩。

103、安溪中国茶都的总建筑面积是18万平方米。104、安溪中国茶都建设一共有3期。

105、安溪中国茶都一共设有1860间的商住两用店铺。106、安溪中国茶都构建于2000年。

107、安溪中国茶都是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大、配到设施最齐全的茶叶批发市场。108、安溪有4家茶叶企业注册的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109、国家前总理朱镕基曾于2007年到安溪中国茶都进行参观。

110、整个茶都广场的占地面积是3万平方米。111、安溪四大名茶之一黄金桂原产于安溪虎邱。

112、安溪六大国家级良种是指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梅占、大叶乌龙。113、安溪四大名茶之一本山原产于安溪西坪。114、安溪四大名茶之一毛蟹原产于安溪大坪。115、国家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祖籍福建安溪金谷。

116、安溪铁观音产品执行标准的具体类型包括浓香和清香。117、1985年被评为全国名茶,荣获农牧渔业部“金杯奖”的茶叶是黄金桂。118、据历史记载,中国茶叶传入日本始于唐朝。

119、中国茶叶传入日本与佛教有关。

120、安溪除了清水岩,另一处构建于宋朝时期的古茶址是阆苑岩。121、安溪清水岩建筑构造奇特,整体风格相似于汉字中的帝字。122、古代的茶引是指我国历史上官府发给茶商的茶叶运销凭证。

123、我国少数民族的特色茶众多,如著名的藏族酥油茶、土家族擂茶、白族九道茶。124、清朝时,茶馆遍布城乡各地,数量之多,历史罕见。125、冲泡铁观音时,要求用100度的沸水冲泡。126、冲泡铁观音时,一般60-90秒可以倒出。

127、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亲自撰写茶书的皇帝是赵佶。

128、宋徽宗赵佶在大兴茶学时著作的茶书是《大观茶论》。129、制壶大师供春、时大彬是明朝时期的人物。130、“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出自于《神农本草经》。131、曾有“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之说的皇帝是乾隆。132、安溪县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第一位。

133、安溪铁观音做青适度可从叶色、气味、叶状、叶温进行判断。

134、安溪铁观音茶叶按照现行认证标准,可分为无公害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三种。

135、存放安溪铁观音过程中,容易引起其品质变化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线、异味。136、安溪“铁观音杯”全国征歌大奖赛举办于1988年。137、“荈”字在古代是代表茶。138、茶的PH值属于碱性。

139、安溪茶艺传达的是“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

140、绿色食品的标志是由太阳、叶片、蓓蕾三个部分构成的。

141、无公害茶园允许使用的肥料包括堆肥、沤肥、绿肥、泥肥、饼肥。

142、铁观音生态茶园规范建设模式的内容包括种植树木、留草种草、套种绿肥、水利设施、道路建设。

上一篇:让历史永远铭记(七一演讲)下一篇:最难忘的一件事周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