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性思想汇报

2024-10-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总结性思想汇报(精选8篇)

总结性思想汇报 篇1

敬爱的党组织:

时间飞逝,2008年3月19日我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到现在快一年了。回顾一年来的经历,有收获也有不足。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学习上也比较刻苦努力,现将我一年来在思想、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作一个总结性的汇报。

在思想方面,首先,我从思想上入党,从大一到现在我学了《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就让我的思想飞跃有了扎实的基础。现在我又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哲学原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就有了一个高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对问题的认识也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中去。对事物的认识有了客观的理性的正确的指导,降低了我以前做事的主观性、片面性,使我的认识逐渐成熟了起来。

其次,我从行为上入党,我注意从平时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除了作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我还积极的参加和配合学院团委的活动,如自主创新申报活动等,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关心团结同学。另外,我还经常去图书馆阅读一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理论著作,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

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我也感到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一定的进步,希望通过以后的学习得到更进一步提高。在学习方面,自从成为入党积极分子以后,我学习更加积极了,每学期都有拿奖学金,也希望在有限的学生生涯中更多地学到点东西,为将来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作准备,所以,我从来不旷课,课上也是认真听讲,但后来由于思想上有一定的放松,导致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但我坚决改正,因为我知道了,只要有决心,没有做不到的事。

在工作方面,自从我当选为班长之后,这给了我无限的动力的同时也有一些的压力。我认真工作,始终以提高班级平均成绩,促进班级同学团结互助为己任,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时刻提醒着自己注意,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在任何时候都不丢党员的脸。

四.缺点和不足:

一年来,自己在党的关怀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2做事懒散不够利索,处理问题不够冷静

4、与共产党员的标准相比,自己还有很大差距

。与党组织交流太少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总结性思想汇报 篇2

(一) 文化空间说

李春青在其著作《诗与意识形态》中提出, 诗的产生与发展, 特别是诗学观念的形成与演变是独特的文化空间之“结构性因果关系”的产物。诗能够成为普遍性的言说方式需要有言说者、听者、传播方式与渠道及评价系统等, 需要形成一种以诗为核心的特殊文化空间或者特殊“场域”。

基于此, 他提出了“诗言志”的含义不应一概而定, 而应根据时代不同有具体的含义:一是“诗”与“志”或“识”通, 是指“记忆”或“记录”。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西周之初甚至更早就只能是这种含义。二是“赋诗”意义上的“诗以言志”之义。如果“诗言志”之说产生于春秋战国之时, 就极有可能是这种含义。三是后人通常的理解。如果此说产生于西周后期到春秋赋诗普遍出现之前, 则可能是这种含义。

无论“诗言志”产生于何时, 至此到了战国中叶这种说法已经被普遍理解为我们所理解的那种含义, 即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或抒发感情的。

(二) 以情补志说

詹福瑞先生在考察“诗言志”思想时分析了先秦到两汉“诗言志”的发展流脉, 最后将“诗言志”这一特定话语定格在汉代《毛诗序》中。他认为, 《毛诗序》的“诗言志”的话语与先秦“诗言志”相比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首先, “诗言志”的话题性质不再是对诗的应用属性的认识, 而是对诗的本质属性的认识。其重要依据是“诗言志”主要是指诗人言己之志。其次, 从人的情感的心理欲求去认识诗的言志抒情的本质, 揭示了诗的创作中情和志不可划然分开的浑融特点。在《毛诗序》作者的心中, 志中是含情的成分的, 志并不完全排斥情, 言志亦有抒情之意, 这与后人把情志判然分为两个概念是不同的。在汉代, 情、志并举, “吟咏性情”就是“言志”的同义语, 此种情况很普遍。《毛诗序》把情引入诗论, 以情补志, 揭示了诗歌的抒情性质以及诗作用读者的情感特征, 无疑丰富和深化了“诗言志”的理论内涵。

(三) “情”为基础说

孙秋克在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新体系教程》中提到, 无“情”就无从“言志”, 也无从进行政治教化。我们之所以把“诗言志”归于文学的情感属性而不是社会属性, 即着眼于“情”为“志”的基础, 二者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方面, 在文学创作中“情”和“志”不仅不可能判然分明, 而且以“情”的感发为基础。另一方面, 虽然“诗言志”的确以感性的“情”为基础, 但不能把“情”“志”两个概念等同起来, 这种“志”带有伦理和群体的一面, 不同于表现个人情感的“情”。

(四) 文学表达说

蔡先金在其著作《孔子诗学研究》中提出, “诗”与“志”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诗”“志”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诗”是“志”的外在表现形式, “志”则是“诗”所蕴含的具体内容。可以说, “诗”是诗人内心之志的外化, 而“志”则是诗人存在于内心深处的原始之诗。在“诗”与“志”之间用“言”连接, “言”是诗用以表现内容的手段, 意味着光有“志”还不能称之为“诗”, 还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诗言志”就是说诗歌可以表达诗人的内心之志, 或诗歌是一种表达诗人内心之志的文学样式。

(五) “物我交融”产生论

韩国岭南大学教授洪瑀钦认为, 诗是由“物我交感”而产生的语言艺术。并将诗的产生要素分为 (1) 诗人之心性; (2) 对象之形象; (3) 诗人之心性和对象之交感; (4) 诗人和对象交感而成立的意象; (5) 表现其意象之言语等五个范畴而已。通过这五个层面的分析, 他指出非“物我交融”则不可能产生“志”的道理。对物象的关照和作者的心理是产生不同“志”的条件。因此, 要想在“物我交融”的过程中产生伟大的“志”, 就必须先涵养最伟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网络期刊电子资源关于“诗言志”的资料比较丰富, 但是鉴于多是单篇论文, 多数并未成书结集, 可能有些思想未必成熟。所以只选摘了笔者认为有价值的观点罗列于此, 不辨稂莠之处也不可避免。

(六) 工具说

北京大学美学访问学者杨慧芳在总结“诗言志”阐释时提出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说法就是工具论。她认为, 《诗三百》产生以后的“诗言志”或被赋予某一时代士大夫的政治理念, 或被赋予儒家的伦理之意, 甚至就是一个时期统治者的统治意志的代称等等不一而足。每一个社会、每一个时代都会重新诠释过去时代传给他们的文学, 那么作为“诗言志”的诗学理论在不同时期遭遇不同解读也是必然。

(七) “功成作乐”说

中南民族大学赵辉教授认为诗是周代乐制中乐的表现形态, 属于乐的范畴, 故所谓先秦诗论都是乐论。“诗言志”原本是西周礼乐理论形态中乐论的一个命题, 是“功成作乐”的乐学观在“论乐及诗”时的不同表述。“功成作乐”表现的是乐以功德为价值取向, “乐以道志”即乐以功德为表现内涵。“诗言志”即“乐以道志”, 与“功成作乐”的核心内涵一致。作乐以功德为基础, 故诗也以歌功颂德为价值取向, 这一价值取向决定着诗只能言“志”。言“志”于主体来说, 表现为美、刺两个方面, 即对功德的歌颂和对违德的讽刺, 以保证和维护功德的实现。孔子的诗论, 包括他的“兴观群怨”说, 孟子“王者迹息而诗亡”, 还有《毛诗序》亦都是从“功成作乐”的理论发展而来的。

二、北美汉学家对“诗言志”的理解

北美汉学家们探讨“言志”问题, 并不是像中国历代文论学家那样, 主要去探讨“志”的道德、政治教化的意义内涵, 而重点在从中国文化和民族特性的角度讨论“诗何以言志”, 以及从作家个性情怀角度讨论“诗言何志”。

(一) 言意关系说

冯若春在其著作《〈他者〉的眼光——论北美汉学家关于“诗言志”、“言意关系”的研究》中根据分析指出, “诗言志”可以理解为一个符号学的问题, 即符号 (言) 与意义 (志) 的关系, 用中国传统话语来说就是“言意关系”问题。北美汉学家高辛勇在《修辞学与文学阅读》一书中提出中国文学里对语言功用的看法基本上是“言志”与“表意”的看法, 这与西方的“模拟”或“再现”的定向是不一样的。中国话语理论注意的是“言尽不尽意”而非“呈现”或“再现”与“现实”的关系。这就是说, 关于“言尽意”和“言不尽意”的讨论是在“诗言志”的“言志”问题统辖之下思考和论说的。

(二) 诗乐舞三位一体说

北美汉学家普遍认为, 音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语言形态的表达方式, “诗言志”的论述离不开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语境。只有在与音乐结合在一起的状态下, 诗才能充分言志。言志之诗, 如果离开了调式、旋律的低吟浅唱, 则不能达到言志的目的。这就提出了“诗言志”最初含义是“何以言志”。

如杜志豪多次指出, 在文学文本独立之前, 诗歌、音乐与舞蹈合一的最为原始的艺术形态是能够充分表情达意 (言志) 的, 而且, 与诗歌相比, 音乐更具有表情达意的潜能。中国早期音乐美学思想是中国一切艺术审美的基础。

高友工同样认识到了音乐在“诗言志”话语中的重要性。他说, 在这个早期诗乐舞的艺术混合体结构中, 或许音乐是惟一形式化和构成性的艺术品类, 这就使它在中国抒情美学文本的谱系中, 成为被关注的中心和可作为范本的媒介。

显然, 这些学者都注意到了音乐在早期艺术中的核心地位, 他们对于“诗言志”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 (1) 从术语的意义诠释发掘音乐在构成“诗言志”审美内涵中的作用。 (2) “诗”所言“志”的途径是听觉, 听觉成为“志”的象征。 (3) 诗乐舞结合、特别是音乐的美感能够充分体现人的情志。

(三) 心理学说

北美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考察从《尚书》“诗言志”到《诗大序》“诗者, 志之所至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的发展, 发现二者的差异:“诗言志”是根据过程或活动下的定义, 即诗就是其活动或过程。而“诗者, 志之所之也”则是一个等式定义, 该定义说的不是一种活动, 它再次陈述了诗的本质, 这个本质得之于是的本原。这被解释成一种“运动”, 也就是诗的进程的空间化, 它与那个得到成分确立的内外范式相符。这成了诗的心理学理论根基。其中“之”创造了一个跨越内外的运动模式。宇文所安说, 假定我们有了个“事物”x, 它也许是“志”, 也许是“诗”, 是哪个取决于它在什么地方。当这个x从“志”的状态进入其“诗”的状态时, 必然暗示着“志”被转移了, “志”所包含的张力被消耗了。

美国人也总结中心思想 篇3

这对父母认为,给孩子们出这样的问题是双重伤害,首先是不该给孩子读这么平庸的文学,其次训练他们把阅读变成了回答一个愚蠢的问题。这对父母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标准化的测试体系,孩子们学习的过程因此变得特别机械。而这对读者和文本都是有害的。

语文的标准化测试是不是导致美国学校中总结中心思想的罪魁祸首呢?也不尽然。在美国文化的萌芽时期,人们就对小说,对其模糊的非功利性不知所措。17世纪的清教徒对于非《圣经》故事,不管是给大人看的还是给孩子看的,都持怀疑态度。所以他们像现代那些事事包办的父母一样,想亲自指导孩子的阅读。如果说现代父母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进哈佛的话,那清教徒父母是为了孩子能进天堂,其实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这种清教徒的陈词滥调并未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今天的父母还是对孩子的阅读感到焦虑,只希望他们读像《夏洛的网》这样的小说。即使希望孩子快乐的父母也从不认为必须阅读小说,但是必须取得好成绩进入好学校找到好工作。

成年人普遍把小说看做传道解惑的工具,这也是清教的观念。小说的中心思想被描述为生活经验和教育意义,所以人们总是从莎士比亚、狄更斯、托尔斯泰等人的小说总结经验,得出励志结论,比如,我们应该听从内心的召唤,面对恐惧和真正的自己。

多产的美国大作家菲利普·罗斯一直唱衰小说,预言了小说在下一代人中的可悲命运:未来25年内,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将成为只有少数狂热信徒膜拜的异教。

所有这些观点都认为读书是承载你到达某个目的地的方式,不管这目的是道德劝诫还是考个高分。但是对很多人来说阅读本身就是目的,小说提供的不是一条教训而是经验、启示、灵感的突然迸发。像艺术品的意义一样,阅读既能劝诫也能激励,但是不一定非要如此,超越单纯的道德说教本身正是小说的妙处。

思想汇报(军训思想总结) 篇4

思想汇报(军训思想总结)

尊敬的党组织:

我是预备党员****,今年夏天通过高考我荣幸的考入了北京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暨房山分院。在新学期伊始学校组织了我们新生和09级老生来到66150部队参加了军训,通过十三天的军训生活,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有许多心得,现特向我敬爱的党组织汇报:

军训,渗着泪水和汗水,透着深呼吸,高度紧张的思想和敏捷有力的动作无一不构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我们穿上军装,由原来的懒散步伐到几天后的整齐划一,有原来的娇生惯养到几天后的坚强独立。军训这几天,带给我的除了肌肉的酸痛,更多的是对生活的认识,它让我们学会了太多平时在学习中学不到的东西。军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把我们的部分生活推到了极限,我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渐渐地,我发现,我在走路时会自然而然地抬头挺胸了,我站立时会习惯性地挺直腰杆了。这些都是因为军训而改变的。在军训中,我们苦过,累过,笑过。我们站在烈日下,皮肤一天比一天黑;我们为了把动作练整齐,反反复复地练,直到全身酸痛;我们学唱军歌,和教官畅谈,笑声迭起。这是种痛并快乐着的美好回忆,也是我们这群新时代青年的宝贵财富。我觉得我们这些孩子,吃的苦太少了,需要军训来磨练一下。

在军训中,我最喜欢的是军姿。军姿是最美好的姿态,双脚分开约60°,脚跟并拢,双手紧贴裤缝,前后贴紧不留缝隙,两肩后张,收腹,下额微收,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军姿展现的是军人的风采,2013/4/28

北京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暨房山分院无所谓LOVE 编辑、制作、整理 也体现出一种义愤从容的美,坚定,坚强,坚毅。硬骨傲苍穹,笑傲风霜雪。站军姿时,感觉有股浩然正气贯长虹。如果青春是首动人的歌,那军姿就是其中最铿锵的旋律。

都说当兵的人是最可爱的,在这次军训中,我终于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内涵。教官们响亮的口令,整齐的步伐,都让我深深折服。“一,二,三,四”的口号声,在某一时刻,我竟觉得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当军训最后一个夜晚教官集体用沙哑的喉咙唱起那首《痛快》时,我不禁落下了眼泪,有种感情在内心喷发,那是对军人的浓浓敬意。

人只有在经历过挫折之后才会变得更加成熟,在困难面前才会更加坚强。我们放下那一份伤感,小心翼翼地拾起断续的梦,带着虔诚的信念和不移的决心,在大学中积极进取,在生活上,勇往直前。

军训的日子就像风雨过后的泥土,经过了无数次的洗刷,最终会沉淀下去,直至融入我生命中的最底层„„

军训,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那句“一人犯错,集体受罚”将使我牢记今生;师生情,军民情,好多感情共同发酵,凝成我脑中最美丽的回忆!

汇报人:*****

****年**月**日*

思想汇报总结全年 篇5

——全年总结

敬爱的党组织:

转眼之间,一年将逝。这一年来,在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下,我的思想觉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学习生活工作上也有了不少进步。特别是对党的理论知识逐渐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下面是我对自己一年来思想、生活学习、工作上的总结:

在思想上,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既要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也要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永远跟党走,永远听党的指挥。除了反复学习并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和指导思想,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综旨外,还要不断地学习党中央的新的会议精神,新的指示,并学会在实践中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我认真学习了大会的精神。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全会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深入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与经验,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全面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工作,发出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动员令。每一次的学习都使我获益匪浅,在思想上得到提高。

新世纪的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作为在党的关心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新世纪大学生,光有为人民服务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切实掌握为人民服务的知识和本领,才能在新形势下为社会主义现在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能力上的不足,因此这一年来,除了认真学习本专业知识外,还努力学习其他对自己成长有用的知识和加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以期弥补自己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在生活上我一如既往地秉承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不与同学攀比吃穿,不额外增添父母的负担,注意关心和团结同学。

在工作方面,我在团支部基层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在担任团支书期间,在其他班干的协助下,积极组织开展团日活动,引导同学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学院的团支部日常工作排名中名列前茅。两年来我团支部取得了获五四红旗团支部、院五四红歌会第一名等佳绩;截至大二结束,共有7名优秀的同学成为预备党员。自本学期担任组织委员后,我亦积极配合新任团支书的工作,协助其开展团日活动和主持团支部中各项日常工作,继续为同学们服务。

一年的锻炼,一年的学习,一年的成长,我虽然有了上面所汇报的成绩与进步,但缺点与不足仍然存在,如,专业知识学得不够扎实,有时候办事掺杂个人情绪,语言表达能力不够等。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向先进党员同志看齐,逐步完善自己。我将用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以共产主义理想为力量源泉,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汇报人:

大一思想汇报总结 篇6

蓦然回首,大学生活我已经过了八分之一了,零零碎碎的记忆,重新拾起,又有一番感悟。

大学,是该独立的时候了。不管我们以前躺在爸爸妈妈用爱心编织的摇篮里多么舒适,现在应该起来了,去创造自己的大学生活,去编织自己的人生。想起刚入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帮我把东西搬到宿舍便离开了,留下我一个人。看着其它同学的爸爸妈妈,甚至是一家大小帮忙着整理东西,然后出去逛,出去吃饭,心里挺羡慕的。但是一转念,我已经是大学生了,应该学会独立了,不要老是依靠爸爸妈妈,于是就兴奋多了。在这个学期,我的确做到了,虽然会遇到很多自己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也有不开心的时候,但都挺过来了,不让爸爸妈妈为我担心。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如果连自己都照顾不好,何以去照顾他人,为人民服务呢?

我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有一些事情,我们应该珍惜。例如,家。尽管口口声声说要独立,还是难免会有想家的时候,特别是不开心的时候,因为爸爸妈妈永远都会是那个一直支持着我的人。因此,有时候,我会给他们发条信息,或者上网聊聊天,给他们捎去一个放心。大一这个学期花费特别多,我经常会觉得对不起我辛苦赚钱的父母,我能做的就只有省吃俭用,更重要的是好好孝顺他们,全心全意地爱他们。

大学是个锻炼的场所。我在团学办公室和乒协综宣部也确实得到了锻炼。记得交换空间的时候,我们顶着寒风在那里喊呀叫呀,热情地向同学们介绍我们的商品;我们一起商量宣传语、一起制作视频;我们每天处理着大大小小的事务,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和各个部门的纽带;我们从容地指出宿舍卫生检查中出现的问题……办公室的工作虽然繁琐重复,但是培养了我严谨耐心的工作态度、礼貌热情的待人礼仪、还有灵活的处事方法。乒协综宣部的工作比较少,但是我们却顺利地完成了乒协嘉年华的布置工作,并为“会员杯”的宣传制作海报和书签。在乒协综宣部,学到的是创新、合作、上进、积极。当然,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不顺心的事,现在我正努力地克服困难,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任务,丰富自己的技能,提高素质,以便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对于学习方面,我认为我做的还不够,学习和工作不能很好地协调。我知道,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从现在开始,我要秉承广外的办学目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外语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不是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而是广泛地涉猎,我会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

大学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舞台,当然要好好地玩一下。我所说的玩不是去逛街什么的,而是参加学校的活动。这个学期,我参加了学院举行的实践训练营,完成了“环保缤纷show”、“面试素质培训”、“心灵驿站”、“创响亚运策划”一系列活动,智慧地玩了一番;我参加了“启蒙面试训练营”,认真地玩了一番;我参加了志愿者活动,快乐地玩了一番;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讲座,广泛地玩了一番。玩的过程中又能学到知识,提升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或许这就是生活!我们只有在平淡中感悟生活乃至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的求学之路才会更加的绚丽夺目,发出耀眼的光环!

此致

敬礼!

汇报人:xxx

总结性思想汇报 篇7

一、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2001年,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以“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为主题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 与会学者明确提出“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进入21世纪,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时刻。新的世纪, 我们不仅要继续进行建设现代高等教育道路的探索, 同时,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任务将更加艰巨。高等教育不仅要在数量和规模上继续发展, 而且在质量和效益上要显著提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 标志着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大大加快, 这对高等教育无疑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面临着办学主体多样化的挑战, 而且在人才培养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也将面临着国际化的压力, 同时争夺生源等国际教育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如何探索和坚持中国道路?如何弘扬、提升本民族文化, 并向世界展示本民族文化, 同时防止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和狭隘民族主义。这一切, 都将对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 对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重要影响。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不仅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 加快开放步伐, 更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树立全新的教育发展理念。

对此,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深入研究、充分探讨的基础上提出,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 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理念应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国际性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 其国际性彰显的程度会有所不同。从历史上看, 现代高等教育经历了“国际性-民族化-国际化”的历程, 并且经济全球化必然加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在此背景下, 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形成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所谓“高等教育国际化, 就是要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 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1]119。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国际化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的形成, 中国高等教育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必须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树立教育国际化的理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要求就蕴含着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但是, 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共享教育资源、教育市场、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同时, 也尖锐地存在着教育资源的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存在着教育趋同与文明疏异的分野, 存在着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矛盾。因此,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一个两难命题。现实中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实际上意味着“西方化”, 进一步说则在相当程度上意味着“美国化”。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但这同时也意味着, 发展中国家在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基础上成长起来的高等教育, 只能按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标准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 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将始终伴随着无法摆脱的作为西方附庸的危险。因此, 本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经过3天的学术交流、观点交锋, 与会代表一致提出, 中国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 在提出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同时必须倡导本土化的教育理念, 国际化与本土化, 客观上两者是共存的, 是相互补充的。

立足民族性是本土化教育理念的基础,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共存与互补阐明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既要加快国际化进程, 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国家教育方针, 坚持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特色。

首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触及了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即以什么样的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中国的高等教育应选择怎样的发展战略与发展理念?会议代表所形成的共识:中国高等教育应扩大开放, 形成“立足本土, 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坚持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对当时我国高等教育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产生了重要的理论影响和实践指导。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回顾东西方文化的发展, 科学与人文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于其中, 进入21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剧烈。1959年, 自英国剑桥大学C·P·斯诺发表“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以来, 两种文化相互对立和彼此的分裂给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 因为大多数知识分子只了解一种文化, 因此会对现代社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对过去进行不适当的描述, 对未来做出错误的选择与估计, 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和分离就是错误判断的前提。为了解决这对矛盾, 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必须深入探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问题。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仅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世纪初, 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新旧矛盾交织,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已非常突出。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与创新人才不足的矛盾, 学科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矛盾, 教育观方面重视为社会服务的社会功能, 轻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本体功能的矛盾, 人才观方面重才能轻品德的矛盾, 价值取向上, 重科技轻人文的矛盾等等, 都与教育领域中科学主义之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野无不具有直接的联系。因而, 周远清同志指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是我国教育思想、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顽症, 要下大力气来改变这种思想, 更新观念。”总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须走向融合。2002年召开的第二届以“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为主题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应因了时代的需要, 深化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理念的提出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2001年8月江泽民在会见部分国际科技专家和社会科学专家的座谈会上, 从四个方面强调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 并提出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与自然科学工作者应互相学习, 优势互补, 密切合作, 共同进步[2]。在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 江泽民进一步强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大学教育的教育既是专业的教育, 更是成人的教育, 素质教育必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诸方面、各环节, 其核心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 而不应是一种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或者课程体系。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念得到了多数教育研究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认同。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认为, 研讨大学教育中如何实现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问题很有意义, 实现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完美结合, 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是大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是培养能领导新世纪发展需要之人才的重要方面[3]6。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理论的必然。从知识的内在价值来看,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其必然性, 是价值互补的需要。从本质上讲, 科学与人文是相融的、一体的。其一,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都依赖于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两者有其内在的同一性。科学精神求真, 人文精神求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就是真、善、美的统一。其二, 科学与人文都十分重视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 一个是强调逻辑思维, 一个是强调形象思维, 两者不可或缺。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 科学中有人文的精神与内涵。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科学、技术、社会和教育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其三,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其实正是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原则, 是人类整个实践认识活动的发展史所包含和体现出来的重要的带根本性的原则和准则。

2002年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为主题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时代潮流, 切中时弊, 弘扬了教育本义, 其所研讨、形成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对促进高等学校转变观念、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基础的平台上加以建设, 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核心地位来抓, 从而把高等教育的重心落实到“育人”上来, 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理论成果、学术观点所显示出的前瞻性、先导性, 对提高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化水平、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体系、指导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10年7月,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

三、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教育理念

200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主题被旗帜鲜明地确立为“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高等教育创新”。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开幕式上发言指出:“我国现在已经是高等教育大国, 但还不是一个高等教育强国。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们不仅要努力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而且要瞄准世界高等教育高水平的先进目标, 坚持教育创新, 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4]4周远清会长在主旨报告中分析了坚持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之后, 明确指出, “坚持教育创新, 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 这是我们在21世纪头20年应当毫不动摇的方针”[4]8。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的创新人才, 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创新。推进自主创新, 基础在教育, 关键是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尽管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独特的科教兴邦策略,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均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育创新尤其是高等教育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石与根本。

高等教育要实现创新, 首先要创新其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研究要在解决高等教育实践的新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理论品质, 抽象出新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即实现高等教育理念创新, 以有效地指导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 这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共同问题[4]24。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研究为基础。与会专家学者明确提出,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加强教育研究。周远清会长在论坛的主旨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一门科学, 这一点还不为多数人所理解、所重视, 教育科学研究在我国一直发展比较迟缓;而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 很难有先进的教育理论, 很难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我们的高等教育事业, 不仅要出人才、出科研成果, 也要出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因此, 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加快高等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进程[4]。喻岳青教授在分析中外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 “没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大学的创新是难以实现的”, 高等教育研究和大学的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互动过程[4]94。由此可见, 坚持教育创新必须重视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核心在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自主创新, 其实质是要通过教育科学研究产生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教育理论。薛天祥教授在“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思考”一文中指出, 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具有高等教育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不断综合两种趋势, 其理论创新研究需要以此为逻辑基础, 通过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及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问题, 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4]25。吴岩教授在对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国内教育理论研究远未解决“从属理论”的问题, 提出“要实现教育创新, 必须以教育理论创新带动、引领教育研究, 根除‘从属理论’现象”[4]。

自主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征, 当今世界各国无不日益关注知识和科技创新、人才和知识的竞争, 无不日益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的创新。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 都由重视本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进而寻求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创新之路。在此背景下, 2006年第六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再次强调教育创新, 更加明确地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自主创新的理念。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坛代表指出, 创新型国家建设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高等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大学需要承担的历史使命, 决定了自主创新的教育理念必然成为指引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先导。建设创新型国家, 大学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依靠民族文化的精神根基, 培育高等学校自主创新的能力。杨叔子院士指出, 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坚贞的精神追求、强烈的责任感与高尚的行为准则这一灵魂与根本;中华民族文化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推陈出新、实事求是、顺天致性、和而不同诸如此类的智慧与才能。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 是文化创新的首要基础, 是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5]。

加强教育科学研究, 促进教育创新的理念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它将高等教育研究引向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现实问题的关注, 更加强调通过教育研究的自主创新来创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四、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期间, 2004年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选取的主题是“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 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则以“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为主题,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围绕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开展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探讨。经过两次论坛的连续研讨, 提出并形成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是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二是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三是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003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 从另一角度提出要培养三种人才:一是党政工作人才;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三是专业技术人才。提法虽不同, 实际上都与高等教育密不可分。高等教育在人才强国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高等教育要承担人才强国战略的使命, 不仅要深入理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更要特别深入地研究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的关键;不仅要有科学的举措和方法, 更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与人才成长规律相适应的, 要求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科学的人才观认为:人才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相对性;发展个性是人才辈出的基础。保护学生的个性, 并把它挖掘、发扬, 是教育者的责任、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创造性寓于个性之中, 保护和发扬个性是引向创造性的必由之路[6]10。

同时, 特色发展的理念要求高校办出特色, 以促进具有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校办出特色, 是个性成才的关键, 也是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6]201。

特色发展的理念是实现人才结构优化的根基。知识经济社会与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相比, 其所需人才的结构更为丰富, 个性化、创造性、小批量的特色更为鲜明。建设人才强国, 不仅需要大量的人才, 更需要人才的层次和类型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使我们培养的人才结构更加优化。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则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根基。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必然要求。周远清会长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开幕词中指出, 特色发展理念的提出, 一方面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培养多样化的人才需要一个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要求高校坚持特色发展, 才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高校办出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高校之间“趋同化”趋势的矛盾更加突出, “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校发展定位的困惑以及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优化的问题, 成为那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 高等教育必须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理念, 高等学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 具有鲜明的优势, 这样才能使高等教育得到繁荣。

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理念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都应当而且能够办出特色, 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也都可以形成特色。“各类高校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中, 都大有作为, 都要从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出发, 正确定位, 安于本位, 各就各位, 为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6]84

形成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是办学特色化的必然前提。潘懋元教授在探讨如何坚持特色发展的教育理念时, 进一步强调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有机地联系起来。潘懋元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为了优化教育结构, 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是两个必然的发展方向。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而言, 必须有科学的分类, 以构成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就每所高等学校而言, 其设置的学科、专业, 必须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找准自己的“定位”[6]13。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也成为下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

关于大学分类发展的标准存在诸多争议, 在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 部分专家、学者提出, 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问题。潘懋元认为,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当前最重要的是高等学校层次和类型的合理划分, 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结合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实际, 建议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以基础科学和应用学科 (专业) 的基本理论为主, 研究高深学问,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第二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 以各行各业的专门知识为主, 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是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院校 (高职高专) , 以培养各行各业实用性职业技术性人才, 即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专门人才为主。这三类高校各居其位、协调发展, 才能构成我国高等教育的合理结构[6]13。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关键在于各级各类学校的科学定位, 科学定位是学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的基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相联系, 就是要求各层次、各类型高校都应当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这是第四、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最为鲜明的观点之一。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与研究, 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 也奠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形成、完善的基础。《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高等教育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这一发展目标的确立, 是在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行动纲领。

五、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2005年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教育来说, 育人功能是其根本职能,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温家宝总理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们党在深刻总结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吸收人类现代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强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这就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第五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将主题聚焦在“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高等教育”, 则是从更为宏观、更为全面的视角, 审视、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问题, 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问题, 是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7]3。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体现在高等教育领域, 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从根本上说是培养和塑造人的事业, 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两个为本”:一是坚持学校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二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 以教师为主体。这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可持续发展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须坚持的教育理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因此, 必须结合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实际, 考察各地区、各高校实情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影响、连接互动的复杂系统过程, 应准确把握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特征和本质, 更好地认识、遵循和运用科学发展规律, 采用科学发展策略, 促使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协调发展、内涵与外延协调发展、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层次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不同所有制高等学校协调发展、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这样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7]。因此, 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协调发展基础之上的。

协调发展是将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 它包含内外两个协调: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另一方面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协调。高等教育只有处理好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能在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中实现自身的协调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质量的提高, 只有高质量的高等教育, 才能满足社会其他系统的需要, 才能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1993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所提的目标是“规模有较大发展, 结构更加合理, 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既注意到数量, 又注意到结构、质量、效益四者的协调发展。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由于受经济发展GDP模式的影响,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得到普遍重视, 人才培养质量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 教育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因此, 必须重视、强化以协调发展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 使之成为制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对此,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其主旨报告中明确指出, 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做好四个统筹:就是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发展;统筹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具体到高等教育内部要素的统筹来说, 第一是要保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7]6。

“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 对于纠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早期阶段出现的只重视数量和规模扩张、忽视质量和效益的做法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将高等教育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高等学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之上。此后,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的速度有所放慢, 高等教育结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发展向大提高阶段过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迈进。

六、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教育开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提升高等教育文化自觉的实践探讨基础上, 第七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主题是“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 其理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理念。和谐发展的理念与“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不断完善, 是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服务的理论成果与贡献。

建设和谐社会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要坚持和谐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从理论上讲, 发展与和谐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是事物内部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整体功能的优化。因此, 坚持和谐发展的价值尺度, 必须更加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使社会资源兼容共生、互相促进又互相制衡, 合理满足不同发展主体的利益诉求。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保持和谐, 同时, 高等教育系统自身保持和谐发展, 这样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高等教育才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周远清会长认为,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 特别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是高等教育使命的应然要求。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和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决定了促进社会文化发展是大学的基本使命。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 高等教育的文化使命自然而然地应是建设和谐文化, 因而, 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8]。龚放教授则认为, “和谐”是大学教育的价值追求, 是大学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这不仅表明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所能够发挥的巨大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能够引领和谐社会的建设[8]465。胡显章教授则提出, 大学应当不断提升以和谐文化为内涵的大学理念, 应当处理好主导文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 使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实现和谐统一。大学文化应当体现物质与精神、理想与现实、科学与人文、个性与共性、主流与非主流、民族与世界、历史积淀与时代发展、书卷气息与大众习俗、批判性与建设性的辩证统一, 从而构成以和谐文化为核心的大学理念[8]466。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基础之上、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因此, 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觉, 重视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文化自觉是建立在世界文化交往的基础之上的, 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 是文化多样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和谐[8]2。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文化的发展呈现出全球化与本土化两极互动的局面: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上的交往互动;另一方面, 文化的民族自觉日益高涨, 本土化的要求愈益迫切。因此, 世界文化将展现出整体性与多样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排斥性与包容性的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等特点, 整个世界文化将形成一个一体多元、和而不同、相异相生的大格局[8]472。在这个大格局中形成的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应具有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兼容并包的大学精神。从文化的视角来看,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在“增强自信”的同时关注“文化间性”。即在坚持开放原则的基础上, 推进教育的国际化;同时, 对中国现实的高等教育和中国文化传统要有充分的自信, 营造富有生机和创造活力的中国大学文化精神[8]472。也有学者认为, 在全球化背景下要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尊重他国差异。高等教育除了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好反省之外, 还应对世界各民族的高等教育制度、教育内容的差异性保持充分的尊重, 而不是按照一国的教育模式去改造或同化另一国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国际交往中要有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 也要包容和尊重世界各国的文化多样性, 关注各国高等教育间的“文化间性”。

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作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不仅促使我们从质量、效益的视角审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而且还特别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站在世界的高度, 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中, 去思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 要求我们的高等教育有国际视野, 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同时更要坚持中国道路,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实现民族文化自觉与世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对“特色发展与分类发展”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及“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 既反映出了教育科研对教育实践认识不断深化、完善, 同时也彰显了教育理论研究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理论价值与理论品格。

七、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2009年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本届论坛在总结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经验以及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专题研究基础上, 集中展现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并正式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教育理念, 从而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从学者的自发研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成为新时期引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是我国高等教育大改革、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经过建国60多年来的建设和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集中到一点, 就是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党和国家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一系列新的战略目标。与此相应,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到2009年,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达到24.2%, 在学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 位居世界第一。在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阶段后,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基本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但总体上, 我们的高等教育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的需求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迫切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等教育如何从“改革·做大”到“改革·做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筹划新的发展战略目标, 并以此统领整个战线的思想与行动。对此, 周远清会长高屋建瓴地提出, 加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研究。

2007年12月, 陈至立同志在教育部第18次直属高校咨询会议上指出, “我国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但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就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加快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9]。2008年初,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启动“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课题研究, 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探索、研究由此逐渐形成。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历史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唯一选择, 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从历史的视角看, 经济强国与高等教育强国是相伴而生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必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因此, 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看, 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10]6。

对高等教育强国内涵的科学认识是把握高等教育强国教育理念的逻辑起点。邬大光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既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强国”, 也可以解释为“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使国家强大”。高等教育强国的建设是一个过程, 它与经济强国是相伴而生的;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评价指标是系统而多元的。历史的经验表明, 解读高等教育强国, 要立足于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结构。其中, 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外部规定性;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揭示的是高等教育强国的内部规定性。也就是说, 高等教育强国的最终判定标准要取决于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对此, 高等教育强国应具有以下三个要素: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高等教育理念、构建体系合理的高等教育制度、拥有世界公认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不仅具有实践价值, 更具有目标价值, 主要体现出更强的实践导向性, 即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具有引领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发展目标。

周远清会长从一个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的视角总结、提炼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四条基本经验:第一, 开放是前提;第二, 改革是关键;第三, 质量是中心;第四, 理念是先导。在高等教育“大提高”阶段, 以“高等教育强国”作为先导性的教育理念, 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发展目标, 用“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统领整个高教战线的思想与行动, 是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想基础。瞿振元教授则认为, “高等教育强国”的理念不仅能够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同时还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它要求高等教育承担更大的历史使命。

以阿特巴赫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高等教育专家高度评价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和理论研究的意义。他指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研究的这个问题很重要。中国很有必要也很有可能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11]。因此, 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 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到了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

树立“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理念, 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具有重大的意义。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标志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从学界的研究变成了政府行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已成为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崇高庄严的历史使命。高等教育强国是体现着国家主义的教育理念。

八、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

2010年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次论坛不仅一如既往地关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宏观性、全局性的重大现实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提出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凝聚高等教育各方研究力量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下一阶段的使命:以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为己任, 发挥教育理念的先导性作用, 引导高等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成为指引高等教育的中国道路和构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的核心指导思想。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向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为之奋斗的目标。刘延东同志在2010年7月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0次全体会议上强调, 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我们坚持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所以我们的高等教育应该是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都是起源于高等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育理念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导所起到的引领作用是推动高等教育强盛的前提性因素。我们要在高等教育大国的基础上做强高等教育, 只有硬性的资源投入还不够, 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来引领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必须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念。目前, 在社会经济领域中崛起的“中国模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在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研究, 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做支撑。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走向新阶段的标志。目前, 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从1993年开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 到2001年开始的“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研究,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发展进程, 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研究如何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近10年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十届高等教育论坛, 虽然主题有所不同, 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其发展脉络十分清晰, 都是致力于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索。周远清会长在第九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需要尊重自己的高等教育文化, 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有效支撑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等教育体系。”[10]8第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他认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从而发出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号召, 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是根植于中国高等教育实践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先导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念, 是基于国家立场对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提炼与升华, “中国特色”是最关键的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 反映到高等教育领域, 我们今天应该更加坚定地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周远清会长提出, 研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体现时代性即要充分体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 以及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时代任务;把握规律性即要把握高等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 树立科学发展的高等教育观;富于创造性即要创造性地提炼总结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在此基础上, 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路径与方法, 一方面要虚心学习外国成熟的经验;另一方面, 要面向我国高等教育实际, 尽可能深入实际广泛地去了解情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改革、大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也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现在, 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研究和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高等教育研究者理应自觉承担这一重大使命[12]。

范文曜研究员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深刻地阐述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内涵:首先,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是具有一定引领作用的思想体系, 应当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第二,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具有国际视野, 反映教育规律, 应是一种开放包容的思想体系。第三,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是60年和30年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是中国元素鲜明的思想体系。第四,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应当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而有所发展和创新, 是不断发展和前进的思想体系[13]。

中国特色教育理念的提出, 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发展道路的总结, 通过有组织地自觉地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 将会避免一味地移植西方教育理念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研究负面效应, 有利于高等教育研究摆脱依附地位, 使高等教育研究更加贴近高等教育实践, 最终通过高等教育理念的自主创新, 创造出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九、结语

从2001年至2010年, 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相关省市联合召开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每届国际论坛都着眼于客观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 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实际需要出发, 进而凝练出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每届国际论坛所形成的理论成果, 对推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的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折射了新世纪头十年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轨迹, 反映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的发展脉络。回顾省思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笔者以为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色与贡献。

第一, 推进教育理念创新。在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的指导思想下, 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始终密切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围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策略、发展战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 不断构建、丰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形成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研讨的主题, 既一脉相承, 体现出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 同时又与时俱进, 体现出高等教育研究的责任与使命, 以及对现实问题的关照。

第二, 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汇集了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的顶级专家学者, 吸引了一大批高校领导和研究人员, 实现了理论、实践和管理三支研究力量的汇合, 不仅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群众基础, 同时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与水平。这三支力量的汇合, 使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深深根植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土壤, 秉承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高等教育科学决策服务的宗旨。这种对实践的关照, 远比盲目地追求学术上的标新立异更有价值。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分别与十个省市共同举办, 对推动、提升地方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性, 促进高等教育研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做强省级高等教育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三, 凝聚、培育研究力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人员近五千人, 其中既有教育部门的行政领导、高校的院校长, 也有高校一线的教师、研究人员和知名的专家学者;十届论坛参与单位涉及院校数百所, 其间有学术性与职业性的高等学校、全国性与地方性的高等学校、公立与私立的高等学校等等, 俨然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盛会、峰会, 对凝聚、培育高等教育研究力量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广泛而深远。特别是2003年后增设的博士生论坛, 更是为论坛增添了活力与生机, 博士生们的新见解、新观念活跃了研究氛围, 同时, 博士生论坛更是为博士生提供了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且培育扶持了一批新生研究力量。目前, 博士生分论坛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且成为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一大特色, 也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学博士生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13]。

第四, 形成“国际视野、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参与国家和地区近20个, 境外学者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理论观点, 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国际论坛, 一方面将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放到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上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这样对问题的分析, 视野更开阔, 研究更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 增强了我国学者的国际意识”[14]。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每届选题都紧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突出高等教育研究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 强调坚持“中国特色”。周远清会长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特色”, 他说:一个国家的教育是要与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相适应的, 特别是要与文化相适应, 世界高等教育是由丰富的多样性的各国各民族的高等教育组成的, 正是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独特性, 才能有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进行交流的基础和优势, 才能对世界文明有所贡献。研究高等教育要抓住中国特色[12]。由此形成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一贯坚持的“国际视野, 中国道路”的研究方式。

十届高等教育论坛犹如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缩影, 它记载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进程和发展轨迹。

(王小梅, 《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 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 北京100082)

摘要:进入21世纪,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十年的大发展逐渐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阶段转型, 奠定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坚实基础。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作为先导。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联合有关省市召开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问题、重大问题开展研讨, 立足中国实际, 自觉地进行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探索。通过对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所形成的教育理念的梳理, 回顾了探索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早期发展历程及其初步成就。

党员思想汇报制度的坚持与创新 篇8

在合资企业,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使党建工作能够适应合资公司的实际需要,使党员能够在合资企业中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想要解决的全新课题。特别是在引进消化先进技术,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需要,开创合资企业特点的党建工作新路子,发展合资公司党建工作新格局,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要求。

重庆康明斯合资二十年来,我们通过积极努力,在探索和追求中外合资企业特色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公司党组织先后受到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重庆市国资委的表彰表扬。党委在公司中始终坚持抓好党建工作的创新,使它能够适应合资公司的实际需要,以党建创新促进企业发展。我们秉承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把容易做的事情认认真真做好,越是简单的事情越要坚持做下去,只有这样党建的工作创新才有现实的基础。我们对党员思想汇报制度的坚持与创新,就是在这个基本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尝试。

加强党员管理和教育的客观需要

在合资企业中如何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是合资条件下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看到,企业合资不仅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党员队伍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比如,如何化解多元价值观对党员理想信念的影响?如何对待主人翁地位变化带来的失落感?这些都是企业党建工作,以及党员管理和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党员思想汇报制度从内容到形式的加强与创新成为一个客观的需要。

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它既是党员党性强的一种表现,也是党员自觉接受党组织培养考查的一种有效形式。不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党员,从事任何职业都必须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考查。全党开展的“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

党员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要求党员个人把一段时间以来,在工作学习或者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产生的思想认识,真实反映给党组织,这既是党员个人对客观事物及社会实践的认识和想法,也是党员党性的客观要求。所以真实、客观、坦白地汇报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一个共产党员最起码的要求,它反映出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度。

长期以来,作为党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我们重庆康明斯一直坚持严格执行党员思想汇报制度。从书记、中方管理层的所有领导到普通的一线员工党员,每个季度,都要求以书面形式向支部汇报本人的思想情况。但是在形式上由于缺少创新,有的党员把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认为是一种负担,向党组织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想认识不积极,出现了“三不”现象,即不重视、不按时、不真实。这些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党组织对党员的监督管理,涣散了党员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度。

党员思想汇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和主要原因

在执行党员思想汇报管理制度中,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汇报内容不真实。从网上下载或报纸上抄,通篇汇报找不到一点党员个人的真实想法。

管理上不到位。认为党员思想汇报只是个形式,可有可无,汇不汇报都不要紧,对长期在外的党员更是不闻不问。

汇报要求不严格。我们有些支部书记和领导,明知汇报没有反映出党员的真实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

影响被低估。从侧面反映出党员对党组织的忠实程度,至少是党员个人对组织的忠诚度有所下降。

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党组织内部对党员思想汇报不重视,所以要求不严,要求不到位。

2. 党员思想汇报的形式单一,渠道上是单向的,党员向组织汇报,下级向上级汇报。

3. 制度上管控不到位,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党员思想汇报制度考评机制。

4. 缺乏党内民主意识,不能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

创新党员思想汇报的工作方式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结合党员承诺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在工作中接受群众监督,把党员思想汇报与党员书面承诺结合起来,利用思想汇报的形式赋予新的内容。我们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流程如下:

定制度。为了把改进与创新结合起来,并利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同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能够表现党员忠诚坦白的党性要求,我们特别制定了《党员思想汇报(交流)制度》。对改进和完善党员思想汇报工作的内容、原则、形式进行了翔实的规定。要求党员每个季度要如实地以书面形式向党支部汇报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如党员有特殊情况,比如外出半年以上,专题学习,个人有具体的思想实际问题,均可采取书面或其他方式,及时向支部汇报。

定内容和方式。一定的形式承载一定的内容,内容依附于形式。为了便于党员思想汇报的管理,我们对思想汇报的书面格式和内容进行了统一规定,制订了《党员思想汇报手册》,规定党员思想汇报一季度一次,一年成册。汇报的内容涵盖了党员一个季度以来的工作完成、质量、安全以及思想状况,参加党内及社会活动情况、有何意见及建议等内容,使党员的思想汇报简便可行,内容十分翔实。

nlc202309090005

定流程。与以往思想汇报方式不同的是,我们把思想汇报看作一个全过程,不仅在汇报,还在于交流,在于点评,在于公示,把单向的汇报变为互动的、交流的过程。具体说来就是党员向上级党组织汇报,接受党组织监督检查,党组织对党员思想汇报进行核查点评,然后公示出去。明确流程是保证思想汇报制度取得实效的关键。我们把一次党员思想汇报的流程看作一个过程,对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具体流程如下:收集——由支部指派专人负责发放并收集《党员思想汇报手册》,对没有按时交纳的要及时提醒;上报——普通党员的思想汇报手册报党支部集中审阅,中层领导干部的思想汇报,由党小组签署意见后报党委办公室集中分送到片区联系人审阅;点评——由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代表党组织逐一进行审阅后,对其本人的工作及思想情况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汇报则由片区联系人结合党小组意见进行点评;反馈——点评完毕的思想汇报必须要反馈到本人手中,让本人了解党组织点评情况;公示——《党员思想汇报手册》由支部统一收存,集中在支部活动园地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留存备查——一年为一个流程周期,全部作为原始基础材料收留到支部的工作手册中备查。

点评反馈定责任人。为了把党员思想汇报工作长期坚持下去,支部要指定专人,每个季度定期对党员的思想汇报进行提示和催收,要选派有责任心的同志负责此项工作,在党员思想汇报“一上一下”工作中发挥桥梁作用,做到下情上达,上情下达。

定检查。党员思想汇报由支部收集留存,并专门作为原始资料装订成册,每年党内“创争”活动评比检查时,党员思想汇报工作都是必须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检查包括对基层党支部思想汇报工作的开展情况、点评和公示情况以及群众反映等项内容的检查。没有按要求完成此项工作的,要影响党支部的评优。

创新党员思想汇报制度的主要启示

把汇报变为交流互动应该说是我们为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一个创新。这个创新是不仅要求党员要向组织汇报思想,还要求党组织对党员的思想汇报进行点评,这可以说是我们创新思想汇报制度的一个关键性的步骤。我们在制定《党员思想汇报(交流)制度》时,对点评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党组织以及党支部书记要非常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党员同志的思想汇报,要对每一位同志在一段时期以来的思想和工作情况进行点评,作出实事求是的、中肯的客观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希望改进的方向。我们甚至对评价时的用语都进行了详细的规范,不得使用诸如“已阅”“同意”等使人感觉简单、敷衍或者模糊的字眼。尽量采用明确的、客观的、亲近的、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

从反馈给党员本人的思想汇报上,党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点评人代表党组织对自己的评价,从而拉近了二者的距离。从过程上看就把思想汇报过程变成了交流的过程、互动的过程,使党员能够明确自己今后工作应该注意的事项,应该努力的方向。

执行思想汇报交流制度以来,取得了十分好的效果。不仅有效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汇报率,普通党员的季度思想汇报率达到97%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汇报率达到100%。党员思想汇报的真实度也大大提高,网上抄的少了,汇报中说空话、大话、套话的少了。同时,还通过点评交流沟通,有效地提升了党内的民主氛围,融洽了相互间的关系,党组织通过对党员思想状况的了解掌握,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帮助党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党员思想汇报对党员个人而言是党员党性的体现,对党组织而言,是加强党内监督和党员教育的有效方法。创新党员思想汇报方法,使它能够适应现实条件要求,无论是对党员个人,还是对党组织建设都是大有益处的。通过实施创新党员思想汇报工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党员思想汇报制度坚持得好与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党建工作的水平与实际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能够明确感觉到,凡是党员思想汇报交流制度坚持得比较好的支部,无论是党员的精神面貌,还是党组织的战斗力都是很强的,体现出了班子团结、队伍战斗力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好的良好风貌。例如装配党支部、加二车间党支部,作为我们公司的先进党支部都十分认真地坚持执行党员思想汇报交流制度,支部书记对每一个党员的季度思想汇报都要认真地审阅,同时还要进行详细点评,指出每一位党员同志的长处和不足,对于党员提出的每一项合理化建议都按规定及时亲自签字给予回复。

有利于增强宣传思想工作、党内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坚持多样化与标准化相结合。党员的思想汇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党员的个人信息,党组织要求党员在汇报思想时应襟怀坦荡,敞开心扉。党组织可以根据党员思想汇报提供的信息,掌握党员队伍中带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进而达到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的目的。党员队伍思想统一是提高党组织战斗力的内在要求,有了统一的思想,有了相对一致的诉求,就有了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正因为有了党员真实的思想反映,有党员的真实的诉求,可以让我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大家的真实需求,从而为我们开展思想工作提供客观依据,做到有的放矢。

有利于党内民主氛围的形成,融洽党内和谐气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我们党的生命力所在。坚持党内民主生活的普遍原则:包括党内民主平等的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坚持鼓励为主,激发斗志等原则。这些原则适用于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思想汇报交流应该说是党内民主和党内教育的现实形式,通过党员与党组织、党员与单位领导的以及党员相互间的思想交流,融洽了内部的关系,增加了相互间的了解,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利于党内民主风气的形成。

综上所述,党员思想汇报交流制度是现实形势下,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能力,坚持做好党员思想汇报和交流,既是强化党内管理的一项有力措施,又是保证普通党员对党组织和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一项基本举措。一句话,我们坚持做好党员的思想汇报交流工作,就是在守护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同时对我们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也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责任编辑:罗志荣)

上一篇:师德演讲稿:严于律己 以德服人下一篇:教师暑假继续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