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推荐12篇)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篇1

一、品词、品句、品读。

课文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更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情节跌宕起伏,比较适合朗读能力的训练。首先是读通,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为有感情的朗读打下基础,然后朗读和感悟相结合,通过默读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感悟人物的鲜明个性。感受到王母娘娘的心狠手辣和不讲骨肉情谊,一个专制形象。织女的非常痛苦的心情和牛郎知道织女被王母抓走后的那种心急火燎的心情。最后抓住这些重点词句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我认为朗读的指导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正确地面对学生的朗读差异性,尽可能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让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味,把体会到的读出来即可。

二、要加强复述课文能力的训练。

复述课文的能力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部编版课文比较重视这项能力的培养,有很多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课文都要求复述课文。复述课文必须在读通,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在指导学生复述《牛郎织女》时,让学生按课文的段落层次一段一段地进行,这样降低难度,由简到难,调动学生复述的兴趣。复述前先指导学生编列小标题式的复述提纲,供复述时参考,如: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中,抓走织女——心急火燎,携子追赶——隔河想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接下来我让学生再充当一回“民间作者”再次地走进文本赏析、品味、斟酌、润色,学生积极性比较高,创造性的复述了课文。

本课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感受人物的精神内涵。课文语言写的很白,很质朴,但如何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呢?如“牛郎照看那头老牛很周到。”是一个中心句,学生也很容易明白牛郎是如何周到照看老牛的。似乎没有什么要讲细悟透。但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根据相关点,进行复述,特别是有创意地复述,把平淡的语言说活,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复述中,领悟牛郎是个怎样的人。(心底善良,吃苦耐劳)然后再读课文,学生会有更深的体会。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2

《牛郎织女》一课教学中,在理清故事情节后,我设计了人物评论这个环节,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在讨论到王母娘娘这个人物角色时,学生中出现了争议。有学生认为王母心狠手辣,破坏了牛郎织女的美好生活,可恨。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认为,织女违反天规,应该受到惩罚,王母娘娘是大义灭亲、铁面无私。孩子们互相争辩表明自己的观点,谁也不能说服谁,整个课堂大有辩论赛的意味,作为老师的我根本没有插嘴的份。我边听边思考,我必须得表明我的观点。可是我到底站在哪方才是对的?我觉得对于这个人物的认识关系到孩子的价值观的判断。

“那么王母娘娘是好是坏呢?”在孩子们争论无果的时候,我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牛郎和织女追求幸福的愿望是美好的,任何阻止和破坏剥夺别人幸福和自由的人,我都不喜欢。大义灭亲的意思是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王母娘娘维持的所谓的天规是不合理的规则,所以不能说她是大义灭亲。本文是一则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群众创作,在群众中流传的,故事直接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那个封建统治的年代,老百姓倍受压迫,更多的是渴望自由的生活,而这个故事就是人们这种美好愿望的表达。”听了我的观点,孩子们信服地点了头。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篇2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讲故事吗?

生:讲故事的时候要区分不同角色的语调。

师:(出示句子:哇!这么多人啊!大家好!呵呵呵!)请从小绵羊、大熊、老牛、狮子中,任选两种角色,用它们的语调讲一讲这句话。

(生模仿说话)

【点评:课前的热身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也为课上培养学生绘声绘色讲故事奠定了基础。】

一、反馈预习,了解“传说”

师:通过昨天的预习,你了解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生:牛郎织女的悲欢离合让我牵肠挂肚。

师:通过对牛郎的了解,你可以把哪个词语送给他?

生:忠厚老实。

师:通过对织女的了解,你可以把哪个词语送给她?

生:勤劳善良。

师:什么叫传说?通过口传下去,想到哪个词?

生:口口相传。

师:“说”就是———

生:爱说爱道。

师:可以说“津津乐道”。

师:传说就是老百姓口口相传、津津乐道的故事。通过我们的学习不仅要让传说故事流传在纸上,更要学会讲这个故事。

【点评:与学生聊预习收获,了解学生对文本及主人公的初步认识,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体现了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的名言:“如果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接着通过解释“什么是传说”来揭示文本文体———古代民间传说故事。北大钱理群教授指出:要读懂并讲清一篇文章,关键要弄清其文体。在阅读教学中,文体意识是不可或缺的,要教会学生用适合文体特征的思维阅读。】

二、聚焦重点,学讲故事

师:学会讲故事,把重要的、关键的情节讲好,才能引人入胜,这就是讲故事的第一个诀窍———抓重点。快速浏览课文,把重要的情节画出来,若能再拟一个小标题就更好了!

【点评:揭示讲故事的第一个诀窍“抓重点”。讲故事的前提是阅读故事,顺势切入精读,梳理几个关键情节,为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服务。】

(学生自主标注,教师巡视,相机表扬用不同符号批注的学生。学生标注后交流,依次反馈“相依为命“”老牛说话“”结为夫妻“”老牛去世“”追赶织女”五个情节的小标题。)

师:最后一个情节,用三个字概括,怎么说?

生:鹊桥会。

师:用七个字概括,可以把人物加进去,怎么说?

生:牛郎织女鹊桥会。

师:用八个字呢?

生:牛郎织女鹊桥相会。

师:把小标题连起来就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师生借助情节小标题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讲故事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讲着讲着忘词了。但你只要记住小标题就忘不了了!

师:在书上批注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重要、最需要特别讲清楚的部分。可以用词语或者短语在书上简单批注这样选择的原因。

(学生批注后交流自己批注的情节:老牛讲话情节,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第5 自然段老牛的第二次出场;牛郎追织女,鹊桥相会。)

师:最有意思的是哪个情节?

生“:老牛说话”情节。

师:用四个字概括,老牛不仅会说话,还能———

生:预知未来。

师:生活中有这样的牛吗?这可是一头神牛。这就是传说的特点之一 ———幻想神奇。

【点评:用小标题概括内容是常用的方法。虞老师的做法有四点新意:一是用三个字、七个字、八个字分别来概括小标题,培养学生根据需要锤炼词句的能力。二是将小标题连起来概括主要内容,解决了篇幅长不易把握文章大意的难点。三是用标题作为讲故事的提纲,便于记忆,解决了讲故事易忘词的问题。四是由概括小标题“预知未来”到感悟“这是神牛”,再到总结民间传说故事“幻想神奇”特点,过渡自然巧妙,水到渠成。】

师:我们就来讲讲这个情节。(教师从举手的学生中选出一名,悄悄面授技巧。该生分角色说话时运用了不同的语气。)

师:咱们班谁能超过他?(再请一名学生讲,然后教师讲,加上了回声效果。)

师:加回声合适吗?

生:合适,显出了老牛很神,牛棚很静。

师:回声增加了神秘感,读的时候要渐弱,尝试读读最后一句。

(生练读)

【点评:这是第一处练习讲故事的环节,教师运用小竞赛的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好胜心,学生用老牛的语气来说话,惟妙惟肖。出人意料的是虞老师的范读加入了老牛说话时的回声,学生纷纷效仿,带来了第一个讲故事的高潮。】

师:这段民间语言很有特点。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有一个湖,湖边有一片树林。在树林里,你会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每读到这句,我就想起妈妈跟我讲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

生:前一句话末尾的词是后一句话开头的词。

师:再找找,这句话去掉可以,但讲故事时味道就淡了,加上它可以吊人的胃口,是哪句?

生“:是谁叫他呢?”

师:这就是用问题设置悬念,请在后面的文字中找出这样的悬念。

生“:这姑娘是谁呢?”

生:“可是怎么上天搭救呢? ”

师:设置悬念,让听故事的人很想往下听,这就是民间故事的又一个特点。把这样的悬念讲好了,讲故事的味道就浓了。

(生试着表演老牛说的话)

【点评:虞老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由学习《牛郎织女》这一个故事,了解民间故事“顶针句式”的语言特点和“设置悬念”的内容特点。不仅如此,还顺势引导学生悟到“抓住悬念”是讲好故事的又一个诀窍。】

(师出示: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讲话了,眼眶里满是泪花。它说“:我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咱们快分手了。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

师:这个自然段埋下了什么伏笔?

生:老牛将死。

师:这是一头怎样的牛?

生:忠心耿耿。

生: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把老牛换成别的动物行吗?

生:不行,牛郎是放牛的!

生:牛忠厚老实,与牛的象征意义有关。

师: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田里一头牛,家里一纺车;男的在田里耕作,女的在家纺织,加上儿女一双。这是当时老百姓的中国梦,所以动物不能改!

师:我们来看这10 种动物,猜猜它们的象征意义。(出示,生完成如下)

鸽子———和平友谊

海鸥———勇敢搏击

黄牛———忠诚勤劳

骆驼———任重道远

蚂蚁———勤劳团结

蜜蜂———勤劳无私

松鼠———乖巧伶俐

喜鹊———吉祥如意

犀牛———性格暴躁

绵羊———温顺和善

师:民间传说中的动物不是随便设置的,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关。

【点评:虞老师请教学生能不能把老牛换成别的动物,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想到主人公牛郎的身份,想到了牛的忠厚老实。接着,教师点明这与古代劳动人民的“中国梦”有关。在师生会心的笑声中,将从古至今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观念与民间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根植于学生心中。最后,猜猜10 种动物的象征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从而体会到民间故事中动物的设置与其本质特征有关。】

师:老牛将死这段话,还能用回声吗?语调要———(生:低沉。)语速要———(生:断断续续的。)

(师指3 名学生先后朗读,提示注意表情,注意老牛将死时的气息微弱。)

【评析:在学生模仿老牛断断续续的话语中,又一个讲故事的高潮到来了。首先,教师启发学生想一想:老牛将死的这段话还能用回声吗?这就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学生自然想到老牛气息奄奄时说话的情形。接着,提示学生老牛说话时的语调和语速。学生在反复练说中,将文中本来连续的句子,创造性地变成断断续续的句子,达到了入境移情,根据角色需要讲故事的目的。】

(师出示:一天,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快去找爸爸!”)

师:织女离开前喊的话该怎样讲?(出示) 采用对比读的方式,感受有什么不同?

“ 快———去———找———爸———爸!”

“快———去———找———爸———爸!”

(学生练习,当用第二种方式读的时候,声音由强到弱,由近及远。)

【点评:第三处讲故事的指导虞老师采取了“变换字号大小”对比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变换字号”来读,就是声音要由强变弱,更能体现织女越飞越远,更符合当时的情形。在学生争先恐后的朗读和讲述中,掀起了第三个讲故事的高潮!】

三、拓展阅读,想象续编

师:“追织女”一段,精彩在什么地方?

生:牛郎披上牛皮就会飞了,很神奇!

师:解开了设置的悬念。

师:还有一个故事的情节与这个情节有异曲同工之妙。(出示《白蛇传》“水漫金山”片段,学生读并感受。)

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你波浪怎样大,总是漫不过去。

师:没有幻想就没有民间传说故事。

师:请教一个问题:不是披着牛皮吗?牛郎怎么就飞不过去了呢?(提示学生在与“水漫金山”片段的对比阅读中找依据。)

师:我们一起讲故事:王母娘娘划下了天河……牛郎飞近了一尺———(生:天河就高了一尺。)牛郎飞近了一丈———(生:天河就高了一丈。)任凭牛郎怎么飞,就是飞不过去!

师:结局“鹊桥相会”有没有悬念?你能设上悬念吗?加入自己的想象,把故事讲得更加扣人心弦。这个大家课后做一做。

师:我搜集的《牛郎织女》故事版本很多,你们再比较着读一读。(出示众多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封面,并出示作业:阅读四大民间故事《梁祝》《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

【点评:通过拓展对比阅读《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片段,进一步了解民间传说故事“幻想神奇”的特点,为学生“添加想象”创编故事埋下伏笔,实现了由“读故事”到“讲故事”再到“编故事”的三级跳跃。最后,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版本的《牛郎织女》来读,进而拓展阅读四大民间故事,将学生引入民间故事天地,做一个爱读故事、会讲故事的民间文学的传承者!】

总评:

一、学什么

先看虞老师通过 《牛郎织女》这个民间传说故事在引导学生“学什么”。

1. 认识民间传说故事的特点

不同于一般的写人记事类文章,民间传说故事自有其特点。随着学生围绕文本初步感知、披文入情、师生对话的深入,自然而然引出民间传说在语言、内容、象征等方面的诸多特点,如“悬念巧”“幻想奇”“口口相传”“版本众多”“动物的象征意义”等。学生在教师的巧妙点拨下,自悟自得,更加了解了民间传说故事的一般特点,增强了文体意识,培养了语感。

2. 学会讲故事的诀窍

在开课之前的热身活动中,学生就提到讲故事的诀窍是要“区分角色的腔调”,教师顺势而导,让学生用两种不同角色的语气来说话,既活跃了气氛,又为讲故事奠定了基础。在第一处讲故事环节,教师在学生区分角色语气绘声绘色朗读的基础上,示范了加回声朗读的方法,这种新奇的朗读方法,将学生带入了情境,激发了学生朗读、讲述的兴趣。在第二处讲故事环节,教师采用“变换字号”朗读的方法,使学生一下顿悟声音应该由强渐弱。这两处指导讲故事的方法别具匠心,营造了强烈的时空感,易于进入故事情境、进入人物角色。

二、怎么学

《牛郎织女》教学片段品评 篇3

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配乐)就这样,一段美好的爱情即将产生了。谁愿意来读?(指名读)

师:(点词变红)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你看到了怎样的牛郎?

生: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牛郎。

师:一个是天上的——仙女,一个是人间的——凡人;一个是——仙,一个是——人,他们即将结为连理,这对织女来说是怎样的决心啊?(点一下,“决心”变红)

生:织女已经决定了,织女的心意已决,十头牛都拉不回。

师:说得不错,现在我就来考考织女。织女啊,牛郎一穷二白,你何苦放着宫廷优越的生活不顾,而一心追随他呢?

生:因为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

师:织女,难道你就没想过后果吗?

生:我想过,但是为了和牛郎在一起,我不怕……,

师:仙女们也有些顾虑,说:织女,我们是趁着王母娘娘多喝几杯酒的当儿一起下凡洗澡的,如果被王母发现少了一个,恐怕我们也要受牵连啊!你就不能为我们大家考虑考虑吗?

生:姐妹们,对不起了,如果王母娘娘怪罪下来,责任由我一个人担着……

师:这般情不为金钱名利所动,这份爱不为权势威严所惧,可歌可泣!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积极创设和谐气氛,保证学生的参与兴趣,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在这个片段中,教者通过扮演第三者的身份,反复提问题,实践了师生间的一次“议读”,帮助学生真正感悟织女的决心,也明晰了“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

[片段二]

师:这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啊!365天啊!这是何等漫长的等待?彼此该有太多的话要急着倾诉呀!牛郎会在心里说——

生:娘子,你还好吗?我很想你!孩子们也很想你啊!

师:心有灵犀一点通,织女肯定也会在想——

生:我何尝不是日思夜想?

生:夫人,这一年你好像又瘦了啊!

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娘子,你放心,我和孩子们都好,孩子们又长高了,就是很想妈妈!……

此处为“生生议读”。就是在读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所有结论的得出,都不是来自教师的灌输,而是来自学生自己的思考。这样就打破了教学参考书的框框和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片段三]

师:如果用乐观的眼光去看待故事的结局,想必,牛郎和织女的心里话也必定会增加一些乐观的色彩。织女可能会说——

生:相公,你和孩子们还好吧。我这一年来过得还不错。王母娘娘对我没以前那般严厉了。

师:牛郎可能会说——

生:娘子,我们也还行。虽然很想你,但是我们因为心里有爱,所以不再悲观了!

生:相公,我最近又学会了新的织锦方法,等明年再相会时,我就把成果拿来给你看。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篇4

第一步: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故事结局。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孩子们读完课文之后,就能够用一句话说出故事的结局:牛郎和织女被天河分隔两岸经过奋斗,每年七夕相见。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要去他们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聪明的孩子稍微一思索就纷纷说出“幸福生活”、“织女被抓”、“鹊桥相会”这三个部分。

第二部:教师引领,学做连环画。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说自己想给其中的一个部分——幸福生活,制作成连环画。我准备配上织女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在夜色中看着天空,牛郎静静地坐在织女的身边,老牛躺在他们不远处。我给这幅画配上这样的文字: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牛郎耕田,织女织布,夜晚一家人静静地在暮色中享受幸福的时光。

第三步:孩子有选择地为故事制作连环画。小组交流,大家开始为自己喜欢的部分配上图画并写上文字。先组内分享,再全班交流。孩子们上了讲台之后,纷纷说出自己选择的部分并给这一部分配上图画并添加文字,讲得精彩纷呈,不时博得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篇5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由于以前,我在讲课时,谈到过四大民间传说,所以,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分别来讲一下,其它三部民间传说的内容。学生听得也很认真。在回到今天所学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由于这个故事,孩子们大多已经从书报电视上了解,再加上课文浅显易懂,于是课上,在轻声的朗读中,在和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中,我们轻松地结束了对整个故事的学习。孩子们通过课文,不但重新认识了善良、诚实、勤劳和敢于通过斗争来追求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夫妇,也知晓了古代劳动人民就是通过这么一个个浅显移动、便于流传的民间故事来表达当时他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男耕女织普通生活的追求,这一最朴素的思想。

歌唱二小放牛郎教学反思 篇6

这是一首歌曲的歌词,文章的意思不难理解,但由此刻的学生离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较为久远,我在课的开始,透过图片,录音、录相,一下子把学生带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学生对那个年代也有了一种感性认识。在走近课文的过程中,我用一个大问题“课文的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引领的学生自读、自悟、交流、合作,学生透过朗读,读出了心中感情,透过交流,走进了课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形散而神不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本思路:

一、歌曲导入,介绍背景。

由于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这天较远,此刻的孩子对那一段历史十分陌生,所以教师透过时代背景的介绍,能帮忙孩子进入课文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

教师的范读十分有感情,读到悲伤处,教师的眼圈都红了,这时整个教室安静极了,同学们都沉浸在低沉、哀婉、痛惜的氛围中。这堂课中,教师的范读起到了十分好的作用,既帮忙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情感,又运用听读法初步扫清了生字障碍。

2.学生自读,巩固字词,了解故事资料。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识字的潜力,这时,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透过自主、合作的方式,综合运用识字方法,来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有了“五分钟”时间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时就能更投入,更专注,效率更高。

三、观察插图,学习生字。

[运用插图检查学生自学状况,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潜力,又理解了词语,还图文结合,相当于读了课文一样。]四、再读课文,了解资料。

歌唱二小放牛郎优秀教学反思 篇7

[由于故事发生的时间距离今天较远,现在的孩子对那一段历史非常陌生,所以教师通过时代背景的介绍,能帮助孩子进入课文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

[教师的范读非常有感情,读到悲伤处,教师的眼圈都红了,这时整个教室安静极了,同学们都沉浸在低沉、哀婉、痛惜的氛围中。这堂课中,教师的范读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既帮助学生进入了课文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情感,又运用听读法初步扫清了生字障碍。]

2、学生自读,巩固字词,了解故事内容。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这时,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综合运用识字方法,来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有了“五分钟”时间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时就能更投入,更专注,效率更高。]

三、观察插图,学习生字。

[运用插图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既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又理解了词语,还图文结合,相当于读了课文一样。]

四、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人物特点老师没做任何介绍,只是让学生多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感受,去了解。这一环节,学生非常活跃,学得很主动,很愉快,学生把自己通过阅读所获得的个性化感受在同学面前充分地表达,通过交流、合作,大家对王二小的英雄故事以及他的机智勇敢有了全面的了解。

五、总评:

1、充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课文内容的学习,教师基本上未作讲解,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了解故事内容,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所读懂的内容,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再给予点拨。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篇8

执教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执教者:王琴 执教班级:六(2)班

一、回忆情节,整体感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2.昨天我们已经读了课文,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上一节课所写的段落小标题来进行复述)

3.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认识故事角色。在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有意思的角色值得我们评价?

(板书:牛郎、织女、王母娘娘、老牛)。

二、走进故事,品评人物

1.【学习单一】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走进这个故事,说说你对角色的认识和评价。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写写批注。结合文本内容,用词语概括角色的特点或品质。

2.学生自读圈画思考。3.组织交流: 预设一:牛郎

(1)身世凄苦。第一小节。(总结提升:哥哥嫂嫂把牛郎当牛看,当然苦不堪言。)(2)心地善良。第二小节。(追问:把牛照顾得很周到怎么看出他的心眼好?牛郎把老牛当人看,一个细节足可以看出牛郎的心眼好。)急中生智、勤劳、忠于爱情„„

预设二:织女

(1)心灵手巧:织得一手好彩锦。

(2)美丽善良、不势利、不贪财:看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追问:那么她看中的是什么?)

引导提升:

A看见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留在人间,为什么还要加个决心?(查字典了解决心的意思。)姐妹们,好好劝劝织女吧!

B织女拿定主意,她舍弃的是什么?承受的是什么?追求的又是什么? 预设三:老牛

知恩图报:指点牛郎找到织女,死后留下牛皮以备急用。预设四:王母娘娘:

(1)心狠手辣:抓回在人间生活幸福的织女。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2)不近人情:拔下玉簪往背后一划,„„(3)自私自利:逼着织女没日没夜地织彩锦。引导:有没有不同理解?

(1)不徇私情:外甥女也要遵守天规。

(2)严守天规:天规就要遵守,否则如何管理天庭?(3)也通人情:允许牛郎织女每年见一次。

总结提升:看来,再恶的人也有善的一面。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人物便有不同的看法。4.总结:刚才我们走进课文,读出独特的感悟,谈了对角色的独特认识和评价。

三、跳出文本,创意发现 话题1:

1.接下来,我们讨论关于主人公的有意思的话题:你觉得牛郎织女他们般配吗? 师:是呀,男耕女织!

生:我觉得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纱,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有了一儿一女,真是多么幸福的生活呀!我觉得他们很般配!

师:你从他们幸福生活中读出了他们很般配!出示: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他们有了一儿一女。

师:多么幸福多么般配的一对,让我们来赞美一下他们的美好姻缘,或者来祝福一下他们的美好姻缘!你准备怎么说?

2.交流自己的话题。

3.接下来两个自然段是故事的高潮,请用讲故事的语气,绘声绘色地读一读。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了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正是这一划,划开了一对恩爱的夫妻,划破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更划碎了牛郎和织女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从此,他们只能隔河相望了。(幻灯)

看到这个“望”字,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遥远,思念,此时无声胜有声„„)

4.正如东汉乐府诗《迢迢牵牛星》中所写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啊。师:这个故事在东汉末期形成,流传至今已经一千多年了!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许多文人墨客也被故事深深打动,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词:

宋代词人秦观就写下了《鹊桥仙》(播放古筝曲《梁祝》片断)(范读)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这首词 ?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感动和赞美之情!(学生齐读)配乐

四、个性感悟,明确价值

今天,我们来读这个流传千年的民间故事又有什么价值?它又告诉我们什么呢?牛郎织女成为一种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联系七夕节。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你发现民间故事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同学之间可以交流一下。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执教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执教者:王琴 执教班级:六(2)班

《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主要的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学生们对这个故事可以说是耳熟能详。怎样让一个“老的掉牙”的故事,上出新意,使学生不仅爱学,而且更能学好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倡导个性化阅读,赋予老教材以新的内涵。

小学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培养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牛郎织女》这一课时,我问“学生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你觉得牛郎是个什么样的人?”“织女是个什么样的人?王母娘娘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学生自然而然就参与了课文的研读,谈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孩子读的特别细致,甚至从“你们”的“们”这个字中读出织女和牛郎一样善良。有的孩子从牛郎不计较哥嫂对他的态度,读出了他的胸怀大度„„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放手让学生谈对王母娘娘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学生能根据文本与生活经验的积累谈出自己的感悟,在他们眼里王母娘娘是心狠手辣的、是冷酷无情的、是不懂亲情的、是死要面子的„„在交流中,学生对这一人物进行了批判,同时在心中确立了王母娘娘应有的形象——慈爱的、有人情味的、讲亲情的。这就是美与丑的辨析。有了对与错、美与丑的认识,学生也就能感悟故事的寓意。教学中不必义愤填膺地激起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痛恨与咒骂,应该心平气和地聆听学生对王母娘娘这一人物的自主评价,或颂扬或斥责。要知道多一双眼睛,就多一个角度,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些客观评价。

二、充分发展想象力,突破课文重难点。

让学生领悟文字所表达的含义。我设计了一个创意发现环节,对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你是下凡的织女,请问你为什么决心嫁给牛郎?2.和你一起下凡的姐妹们会说些什么话?3.你觉得牛郎织女般配吗?通过几个问题的设计,课文的重点就基本突破了。

三、由点带面,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拓展到其他的民间故事和古诗词,通过师生平等的对话,学生基本明白了课文实际上寄托了劳动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一个折射。让学生读民间故事的目的是透过故事情节,引发对价值观的正确判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遗憾的是,课堂复习导入部分内容过多,花费了较长的时间,而没有把故事的结尾讲完,使得整堂课不够完整,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受到了影响。

《牛郎织女》说课稿

执教时间:2013年10月25日 执教者:王琴 执教班级:六(2)班

就一堂课来讲,教学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同时教什么与学习什么是应当同构的。就《牛郎织女》而言,我们必须思考学生学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叶圣陶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启示我们,学生学语文并不等于学课文(教材),教师教语文也并非教课文,而是用课文这个例子来教文字、教文学、教文化。这就意味着要充分挖掘“例子”的可能性,首先要看看我们可以用这个课文来教什么?然后才能在比较中辨别什么是有价值的?

首先从文字的层面来看(或者是阅读的层面):牛郎织女故事通俗易懂。叶老的原文朴实无华、不饰雕琢,读起来琅琅上口。改编后的课文增加了一些文彩,形容王母娘娘对待牛郎和织女婚姻的态度时,用了“暴跳如雷”;形容牛郎上天追织女心情的时候用了“心急如焚”。按照一般故事的表达特点,开头从“很久很久以前”引出故事的起因,自然段间常用“一天”、“第二天”、“从此”这样的时间线索连缀。既保留了叶老作品的独特文风,有利于口口相传;同时,作为学生学习的典范,又具有值得模仿的价值。于是,对于文本中的这些有利因素,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提取,并在课堂上运用教学的艺术加以呈现。

其三从文化层面看。《牛郎织女》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爱情故事,它的源远流长并不是偶然的,它像一面历史镜子,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不同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民俗风情,体现了民族感情、民族道德、民族文化的形成,是汉族民间信仰的折光。其中的泛灵信仰和星辰崇拜,体现出汉族民间信仰的原始性;男耕女织的自然结构、老牛的出现及重要地位和作用,体现出汉族民间信仰的农事;仙女下嫁穷汉及王母娘娘的出现,体现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文化内蕴即便不能全盘传递给学生,通过教学至少也应当进行起码的渗透,留有进一步深入探究的入口与线索。

我们当然不能只囿于教材本身。我们还可以借“牛郎织女”这个例子出发,在文学的海洋里漫溯,试图通过同构文本的广度拓展,带领孩子走入广袤的文学海洋。

一、引入中国古代诗文。

今天的语文课堂呼唤语文本体的回归,摒弃肤浅的对话和浮躁浮华的课堂,倡导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道,上出真语文。这样的课堂要让学生得到语言能力方面的训练,更要对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学文化有所积累、有所沉淀。于是,我们的第二课时“聊故事后面的故事”,就顺着故事的起源聊开去,以古代诗文进行穿插,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流变,引出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语文不再拘泥于课堂,而是由课堂迁移到了课外,再将课外所得重新带回到课堂,在学生的头脑中由追溯故事流变的过程中,学生先将《牛郎织女》带回到了先秦时代,《诗经·小雅》:“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岐彼织

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睕彼牵牛,不以服箱。”让我们了解到原来最初说牛郎织女的“不成报章”、“不以服箱”,是对贵族生活状态的一种讽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本与爱情没有任何关系的故事,渐渐变为了一个神仙间的爱情故事,进而又演化成了人神之恋。追溯的过程随着《迢迢牵牛星》中“脉脉不得语”,以及《荆楚岁时记》等古代诗文作品一路走来,学生沿着这样的文学路线行走,改变的并不仅仅是对一个故事、一篇诗文的理解与体验,孩子们一生不计其数的阅读,或许就可以经由这样的引导而得以前行。此搭建出一条完整系统的语文链条。

二、引出四大民间爱情故事。

结合牛郎星和织女星的天文学趣谈,我们提出“为什么不把他们想象成为母子、兄弟?而是一男一女?”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各自谈出了自己的理解,达成这样的共识:当时社会背景下,个体很难实现对美满爱情的自由追求,正是由于人们对纯洁爱情可望而不可及的强烈向往,才孕育了这样渊源流长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是这其中的经典,但除此还有哪些民间故事可以作为引证呢?籍此,我们再引入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中的其他三个:《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学生借助读书报告单,感受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人追求爱情羽化成蝶的凄美;孟姜女盼夫心切,哭倒万里长城,纵身跳入坟墓的壮美;白素珍和许仙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过上了幸福生活的柔美。经由这样的柔肠百转、跌宕起伏,我们相信,这堂课对“美满”主题的认识,决不仅仅是一元思维的窄化视角,学生会领悟到无论是悲是喜,哪怕生死离别,哪怕化蝶,哪怕压在雷锋塔下,哪怕投河自尽,民间故事所要表达的,都是追求美满爱情的决心。

三、引入不同版本。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篇9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乐于和同学交流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围绕这两颗星,我国劳动人民为它们创作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是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文章各段表示时间的词句,试着理解该段大意。

3、学生汇报。

板书:

很久很久以前 一天晚上 第二天黄昏 一天一天 从此以后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一句话简单讲述该段大意。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五、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六、作业

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从相识、被迫分离到一年一次鹊桥会的全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逐部理解,深入体会。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板书:

鹊桥相会

J

织女被抓

J

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

2、你能够利用文章中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吗?

(指导学生抓住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

3、教师引导:故事中的角色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们喜欢这则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业:

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

板书设计:

鹊桥相会

J

织女被抓

J

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

哥嫂待他不好 老牛指点 男耕女织 话别 留皮 趁机 抓走 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教学课件 篇10

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揣摩神话故事所蕴含的作者思想感情,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悟人物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文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同怒,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引领学生树立强烈的正义感的;还要帮助学生从神话到科学的理解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和写作意图。

二、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美好熏陶。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复述课文。

四、教学准备:

视频、课件等。

五、总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梳理人物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问:“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答:“喜欢”问:“为什么啊?”答:“因为过节有好吃的和好玩的。”老师:“对了!那同学们又清不清楚每个民间节日所不同的习俗呢?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出示:请同学们为它们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 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 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 拜月乞针线

中秋节八月十五 看灯吃汤圆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个民间节日都有不同的习俗,为什么会不一样呢?这可跟他们产生的缘由有密切的关系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们之中的一个:七夕节的由来。”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篇11

1、通读课文,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悟故事主人公的真挚情感。

2、反复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激发牛郎织女凄惨遭遇的同情和对象征破坏美好生活的专制者王母娘娘的憎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查找和积累有关课文教学的各种资料,正确解读文本,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

2、制作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整理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资料,做好前期的阅读工作,为正确解读文本提供保证。

[教学预设]

一、成人热门话题导入课题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激发兴趣入手导入课文的学习。这也就是开发学生的生活资源为课程的学习服务的理念在支撑着教学预案的设计】

1、问题抢答:中国的情人节是哪一天?

[游戏的形式是学生喜欢的,一开始就将课堂的气氛渲染起来,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和轻松。]

2、老师为什么要向同学们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大家揣摩一下老师的心理,看谁是老师的知音。师:情人节好啊!它可以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再像牛郎织女那样“隔河相望”。

板书课题:13、牛郎织女师生交谈中解题:同学们,你们从课题上能得到哪些信息,产生哪些联想?让你的大脑中产生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思考、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

课文以“牛郎织女”为题,明白揭示了故事主人公是“牛郎”与“织女”、故事人物的身份是与“牛”有关,与“织”相连,寓含了他们是劳动人民的范畴。

二、初读清障,理清情节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人物,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

[浏览是小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方式之一,这是新课程阶段目标中所提倡的。]

(1)全体快速浏览课文,完成指定的学习动作。

(2)汇报浏览得到的相关信息:

人物:

生字:

新词:

2、自主识字,读写结合。

小组合作探究,读准字音,巧记字形,书写生字。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a、互相指读生字,读准字音;

b、根据字形特点巧记字形,交流评价各人的记忆要诀。

c、分析生字的结构特点,说说生字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尝试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正音和书写。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 篇1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体会故事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民间故事

1、同学们,知道什么是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经代代人的口口相传,许多故事我们已耳熟能详了,今天,我们也来聊一聊叶圣陶先生改编的这篇民间故事。(板书课题,齐读)

2、告诉老师,我们应该去聊些故事中的什么?(板书:情节、人物、感情)

二、梳理人物关系

1、要说故事就是围绕一连串的人物展开。这个故事,写了哪些人物?自读课文,交流。(板书:牛郎、兄嫂、织女、王母、老牛、喜鹊。)

2、中心人物是谁?(牛郎)

3、让我们聊聊牛郎与其他人的关系。(此处让学生随意说)

(1)与兄嫂的关系不好。(朗读课文该处。然后反衬,与老牛的关系好。)

(2)与老牛的关系好。(也找到相应段落,读读。)

a对牛好: 照顾牛的吃喝;(周到)

b牛报恩:给婚姻、给牛皮。(补充叶圣陶的名言: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c为什么是牛而不是马?中国是农耕文化,牛是半动物半神的。

(3)与织女的关系:甜蜜、美满(由于两个人是主角,一会儿我们再细细聊。)

(4)与王母的关系:王母是个破坏者。找到相关段落读。

4、对人物归类。(边板书边补充上面的板书)

(1)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神”。(板书)

(2)牛郎与兄嫂一类是人间,王母与织女一类就是“天上”。(板书)

(3)人与天要建立联系要有个桥,就是老牛、喜鹊。

(4)找到喜鹊搭桥的段落,一起读一读。

(5)文章表面是喜鹊搭桥,其实,还有一座隐性的桥,就是老牛。有了老牛,才结成了牛郎和织女的婚姻;有了老牛,才有了牛郎上天追织女的可能,也才有了那鹊桥。

5、师小结:民间故事特点一:用奇异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人与动物的种种关系,从生活出发又超越现实,往往包含着异想天开的成分,老牛做媒、喜鹊搭桥就是表现。

二、概括故事内容

借助人物关系,从内容具体说说《牛郎织女》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体会故事感情

1、过渡:民间故事最终要表达的事故时的情感,故事不感人谁还会讲下去?题目是《牛郎织女》,咱们就在两个人的情感世界里走一走。

2、找到两个人“相识”的段落读读。

(1)“决心”是指对某件大事的重要选择 。作为天上人,织女“决心”的.后果是什么?(板书“决心”)

(2)让我们听听与织女一同下凡的其他仙女会说些什么?

小结:仙女们说得句句是实,织女难道不知道这些道理吗?

3、学习“相守”的段落。

(1)织女的“决心”换来的结果是——读课文。

(2)他们结婚后的生活,用文章中的一个词形容,叫做?(板书“美满”) 注意,文中说“挺美满”。你耕田我织布,虽苦也甜,让我们分享他们挺美满的爱情!(课件:播放歌曲,背景是“织布”图——“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人都是勤劳善良的人,不愿意再受压迫,愿意追求幸福。

(3)转眼间三个年头过去了,也算相濡以沫,他们有了一子一女,可是锦上添花。让我们怀着这份美满的憧憬齐读第六段,祝福着一家人。

(4)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老子说,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既然我们彼此救不了对方,不如自己各自安顿好自己,寻找出路。当王母娘娘给他俩隔开的时候,牛郎选择的是放弃还是有决心追回来。

①看看牛郎的“决心”——“心急如焚”。“心急”表现在哪?老师试着讲,体会急。“如焚”,为什么“如焚”?

②天河波涛汹涌。师朗诵“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 (课件:音乐。心急如焚,不如说心如刀绞。)

(5)从此,——引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想象两个人的决心,任选一个角色,说说隔岸相望的他俩会怎么诉说。课件:

(1)牛郎对织女说:

小结:听听织女的决心,正如黄梅戏《牛郎织女》唱的:纵然把我化成泥,心与人间不分离;纵然把我化成灰,织女仍是牛郎妻。

(2)织女对牛郎说:

小结:正如话剧里的歌词:谁知道天长地久何时了?谁知道离恨年年有多少?度尽了长岁,好难得这七夕良宵;却又是无限悲愁相逢在鹊桥。

6、两人尽管有这么大的决心,毕竟一年见一次面,你怎么理解这个“美满”?

《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牛郎织女05-24

戏说牛郎织女作文07-07

《牛郎织女》说课稿07-21

牛郎织女改写作文09-16

上一篇:突发性传染病防治工作应急处置预案下一篇:机械制造工作汇报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