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章程小学

2024-12-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章程小学(精选8篇)

学校章程小学 篇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创建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现代新型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小学管理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是一所公立完全小学,学制为六年。

第三条 以爱国、文明、守纪、好学为校风,以“严谨、务实、求活、奉献、创新”为教风,以“乐学、多思、勤练、求真”为学风。第四条 学校近期目标是:坚持依法治校,科研兴教的方针,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育人环境、管理机制、办学条件,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和谐发展,把学校建成具有实验性、示范性、先导性的高质量、有特色的小学。第二章 行政管理

第五条 学校按编制设置校长、副校长、主任、教师和其他人员。第六条 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校长应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资格,依照干部管理权艰任免。副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中层干部按照有关规定权限和程序任免。

第七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要加强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水平,依法对学校实施管理。校长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执行上级指标,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身体健康的一代新人。

(二)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团结、依靠教职员工。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与钻研业务,使之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注意培养班主任、中青年教师和业务骨干,努力建设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三)依靠党组织,积极做好教师和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四)充分发扬民主,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注意发挥广大教师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接受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

(五)充分发挥领导群体的智慧、力量和整体功能,同心协力,合作互补。

(六)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指导和监督。

(七)全面主持学校工作:

1.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按有关规定权限和程序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2.领导和组织德育工作。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工作方针,领导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德育工作骨干队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坚持不懈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3.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方案、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各门课程。遵循教学规律,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搞好教学常规管理。深入第一线,正确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及课外教育活动。督促有关部门和全体教职工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文娱、体育活动,注意劳逸结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改善教学卫生和环境卫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增强学生体质,建好劳动教育基地。5.领导和组织总务工作。贯彻勤俭办学原则,坚持总务工作为教书育人和教职工服务的方向,严格管理校产和财务,实行一支笔批核。搞好校园建设,关心学生和教职工的生活,保护他们的健康,逐步改善办学条件和群众福利。

6.领导和管理学校的人事工作。不断提高教职工的业务水平,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

7.按照招生规定,保证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8.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9.做好退离休干部、教师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八)发挥学校的教育主导作用,努力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一致,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九)廉洁勤政,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开拓进取。

(十)离任时按有关规定做好交接工作,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计。

第八条 学校建立校内教职工申诉制度,设立调解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第九条 学校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检查、审计、监督。第十条 学校接受物价、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舆论监督,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第十一条 学校实行教职工聘用制。学校按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定岗、定编、定人、定责、定工作量。

教职工由校长聘任,聘期一般为一学年,对于不能胜任现职工作的教职工,学校可以不聘。未聘人员请示上级主管部门调出或在校内安排别的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评聘分开,一般按实际评的职务聘任。第三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十二条 学校依据《小学管理课程》,进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其他各项工作均应以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原则。学校应按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逐步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第十三条 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强化人人都应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确定好班主任;建立健全德育机构及工作网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

(一)各学科课程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加强班集体建设,做好少先队工作。

(二)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三)坚持正面教育为主,肯定成绩和进步,指出缺点和不足,不得讽刺挖苦,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四)营造有浓郁德育氛围的校园景观,培养以爱国为核心的校园精神,在环境课程的开发中突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五)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营建“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第十四条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办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五条 依据《课程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标准,任何人不得擅自调课停课。停课半天需经中心校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停课一天或一天以上需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六条 认真搞好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认真执行集体备课制度,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以“发现教育”为突破口,坚持开展“人人有专题”和“随堂听课活动”,积极组织教科研课题研究,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第十七条 认真抓紧教学质量的常规管理和教学评估,认真抓好拟订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第十八条 学校统一征订教材、学习资料,任何人不得擅自向学生推销各种报刊、学习资料、各类教辅、活动用具,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第十九条 学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不得利用寒暑假、节假日整班性补课,不歧视后进学生。

第二十条 改革考试制度。取消期中考试,实行学期综合考核制,每学年开展好“校园之星”“青小幼苗”等评比工作。

第二十一条 废除百分制,全面实行等级制记分,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第二十二条 依照体育卫生工作条例,正常开展学校的体育和卫生工作,加强健康教育,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组织开展好艺术节、体育节工作。第二十三条 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对转学、休学、借读、复学等严格的程序。严肃招生、毕业证书颁发、学生档案管理等纪律制度。第二十四条 认真管理和积极使用教学设施、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团书资料,注重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益。第四章 总务后勤管理 第二十五条 总务处的工作必须树立为教学服务、为教育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的观念。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工作规范。廉洁自律,克己奉公、讲求效率。

第二十六条 依据《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节俭、规范的原则,搞好经费的预算、执行和决算,统筹计划,保证重点,严格把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学校依法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收入经费安排意见,申请经费支持。

第二十七条 总务处加强校舍、校产管理,严防公物流失和浪费,学校校产按有关规定管理。发现危房,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

第二十八条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财经人员应严守财经纪律。经费开支实行民主管理,并接受政府经济监督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和监督。

第五章 校园环境管理

第二十九 全体教师应齐心协力努力创建文明、健康、向上、和谐的育人环境。

第三十条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校园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合理进行基本建设和维护管理,创设符合学校特点的花园式文明校园。第三十一条 创造健康向上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年级组、班级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三十二条 全体教职员工要加强道德修养,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团结向上、文明协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三十三条 加强校园管理。建立健全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努力创建卫生、整洁的工作学习环境。

第三十四条 校园内一律不得骑自行车,自行车必须按指定地点排放整齐,外来车辆进出校门和停放,必须执行有关规定。

第三十五条 严禁商贩进入校园,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在校内摆摊设点。学校门前不得设有台球、电子游戏机、录像厅等影响学校工作的娱乐场所。

第三十六条 切实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防火、防盗、防电、防毒,经常检查校舍和设施,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学校安全无事故。第六章 教师管理

第三十七条 学校教师享有《教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履行《教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第三十八条 教师应自觉按《教师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热爱祖国、献身教育、钻研业务、教书育人、热爱学生、诲人不倦、遵纪守法、团结协作、仪表端庄、言谈举止文明、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第三十九条 严格执行岗位规范,引导教师自觉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或专题小结。

第四十条 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积极参与对“手拉手”学校的扶助工作。

第四十一条 学校保护教师的一切合法权益,保障教师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待遇。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报请上级有关部门予以表彰奖励。第四十二条 教师应具备良好师德,自觉做到不讲教育忌语、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侮辱、歧视学生、不擅自收费、不向学生推销商品、不搞有偿家教、不接受家长的请吃、礼品或钱物、不参与黄赌毒及一切封建迷信活动。

第四十三条 学校执行国家教师资格证制度及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制度,逐步实行聘、评分开,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培训。

第四十四条 对取得教育教学成果和对学校作出重大贡献的教师以表彰奖励。第四十五条 对违反《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师,依据《教师法》第八章结合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分,如当事人不服,可以按有关规定提出申诉。第七章 学生管理

第四十六条 依据《小学生管理规程》,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习惯,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学习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初步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第四十七条 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受教育的义务。

第四十八条 对取得优秀成绩和对学校作出重大贡献的学生给予表彰与奖励。

第四十九条 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资助,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第五十条 学生有下列权利: 1.接受平等教育。对学校或教师的不公正待遇,有权在校内提出申诉,或向上级教育部门提出申诉。

2.参考学校管理,评议学校工作、教师工作。3.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备、图书资料。4.在学习成绩和操行评语等第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5.当学生干部为同学、集体服务。6.享有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五十一条 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2.尊敬师长,规范行为,培养好的思想品德。3.勤学苦练,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立志成才。

4.文明守纪,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纸屑和杂物、不乱写乱画、不在校园内骑车、不损坏绿化、不浪费粮食,不讲粗话脏话。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二条 本章程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鼓楼区教育局批准实施。章程的修订需由教职工大会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数同意,并报上级领导部门批准。第五十三条 学校依据本章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原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凡与本章程抵触的,一律以本章程为准。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如有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一律以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准。

学校章程小学 篇2

无论从哪个视角看, 不管是学校文化, 还是学校文化管理, 都离不开学校制度文化的创建和生长。学校制度文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学校的规章制度, 它是学校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管理文化的总和, 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直接载体和表达形式, 起着规范和保证学校所有成员行为方式的作用。而学校章程不仅是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 也是传承学校文化的载体。因此, 学校章程是学校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 是学校制度文化创建的基础和生长点, 是学校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可以说, 有无学校章程, 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里程碑和主要标志。学校文化管理不是不要学校制度建设, 而是要在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通过以学校章程为基础的学校系列规章制度的规范和引领, 来激励和熏染广大师生, 促进师生精神品味、文化追求不断提升, 不断丰富和完善学校精神文化, 从而促进学校文化的整体优化和文化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把学校章程文化管理作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和学校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初步研究、总结出学校章程文化管理的策略体系。

一、多元参与策略

学校章程是为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就办学宗旨、主要任务、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基本的问题, 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 不仅涉及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 而且涉及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因此, 学校每一个成员既是学校章程制定的主体, 也是学校章程执行和遵守的主体, 必须全员参与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其操作要点有:

1. 校长主导参与。

校长理应成为学校章程的第一责任人, 无论是在章程的制定过程中, 还是在章程的实施过程中, 都应当起主导作用。一是应当组建章程起草小组完成章程的起草工作, 并就章程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 尤其是办学目标、主要任务、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的、基本的问题提出明确的意见, 及时召开教师代表大会, 对章程草案进行审议, 这是学校章程文化管理的基础和保证。二是学校章程审议通过后, 校长应当把章程作为学校的基础性文件, 要按照章程的相关规定, 制定出学校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 而不能把章程视为一纸空文, 校长也不得有违背章程的权利和行为, 确保学校所有工作按照章程的规定正常运转, 这是学校章程文化管理的核心和关键。

2. 教师主体参与。

学校章程对学校基本教育教学活动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尤其明确规定了教师的权利与职责, 这些都直接与教师相关。无论是章程的制定还是实施, 教师都应是主体。因此, 教师在章程的起草、修改、审议过程中, 要以主人公的姿态, 积极、主动发表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确保章程的制定符合学校的基本校情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更为关键的是, 教师要成为模范遵守学校章程的主体, 全面履行各自职责, 同时监督学校章程的实施, 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实际进程, 助推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实质性提高。

3. 社区协作参与。

无论是文化管理学校, 还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都需要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协作机制, 以“沟通、协商、共享、提高”为原则, 充分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和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发挥校外资源的优势和社会参与、监督作用, 实现家校互动、学校和社区互动。因此, 学校要主动邀请社区有识之士协作参与学校章程的制定, 真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热忱欢迎社区人士监督学校章程的实施。

二、规范操作策略

学校章程是学校全局性、纲领性的文件, 是学校规章制度的顶层设计, 通称学校的“小宪法”。学校章程的这种性质和地位决定其具有较强的法规性、严肃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因此, 学校章程应明确规定操作程序, 从章程的起草到章程的审议、修改、核准等全程规范操作。其操作要点有:

1. 广泛征求民意。

学校章程的起草和修改, 除了要遵循国家的法律、政策、教育方针, 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 用一定的理论作支撑外, 还要充分发扬民主, 起草和修改前应当以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小组研讨、部门讨论、基线调研等不同形式, 自下而上, 广泛征求全体师生, 乃至家长、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这是学校章程制定的基础工程。学校章程只有经历起草和修改前这样一个广泛征求民意的过程, 才能准确摸清校情、充分体现民意, 才能让章程的审议更加顺畅, 让章程的执行更加彻底, 更加稳固章程应有的地位, 充分发挥章程应有的作用。否则, 章程可能成为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

2. 小组拟制初稿。

学校章程在广泛征求民意的基础上, 应当在校长领导下, 组建包含校级干部、中层管理人员、教师代表等各方代表的学校章程起草小组,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后, 拟制章程草案初稿, 为章程进入审议阶段做好准备。章程的起草既不是校长一人的事, 也不能专门指派一人闭门造车, 应在体现民意的基础上集集体智慧, 确保章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且, 章程的起草应当做到文本规范、结构严谨、条理清楚、措词准确。

3. 代表审议通过。

学校章程草案完成后, 应当以讨论稿的形式提交教师代表大会审议通过。首先由校长向教师代表大会作专题报告, 并由章程起草小组就起草过程与主要问题作出说明, 然后由代表分组讨论, 提出对草案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形成学校章程的修改稿, 最后以教师代表大会决议的方式形成学校章程的决议稿。学校章程草案经教代会审议后, 章程起草小组应当将章程说明, 包括主要问题的不同意见、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等, 提交学校决策机构讨论审定, 形成章程的定稿。至此, 章程的制定工作完成。

三、文化引领策略

学校章程除了是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外, 学校章程还是学校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学校文化的文化表达形式之一。因此, 学校章程必须体现学校文化特色, 用先进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 这是防止学校章程千篇一律、千校一貌的有效策略。其操作要点有:

1. 系统梳理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笔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必将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因此, 我们也要把学校文化贯穿于学校章程制定的全过程。章程起草前就需要对学校文化进行追溯与回顾、归因与分析, 梳理出不同发展阶段学校文化的内涵, 准确定位学校的发展现状与文化传承, 并把它作为制定学校章程的文化源头, 让学校文化在学校章程管理中延绵不断。

2. 提升学校理念文化。

梳理学校文化, 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文化的现有发展阶段。我们要在梳理学校文化的基础上, 用发展的眼光提升现有学校文化。在此基础上, 再次提炼和完善学校理念文化, 特别是学校办学思想、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办学模式等, 用以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活动, 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这是学校章程制定的奠基工程, 也是学校章程制定的关键环节, 决定着学校章程的科学性和个性化, 可以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的优势和特色, 激发学校发展的潜力。

3. 渗透学校文化特质。

学校文化的梳理和提升, 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 也不能仅仅把学校文化写进学校章程的总则, 而应成为规定学校基本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和导向, 细化、具化在学校章程的每一个条款。尤其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等章节, 更要体现和内隐学校文化特质, 让学校理念文化不仅写进学校章程, 而且成为贯穿学校章程的一条红线, 进而演变成学校全体成员的实际行动。

四、评估监管策略

学校章程既是关于学校重大问题的基本规定, 也是对外公开承诺的基本准则。但学校章程不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应该是可以操作的, 在实践中是可行的, 最终是可以实现的。同时, 学校章程也不能有违反法律、法规的内容, 也不能超越学校法定职权。因此, 学校章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进行评估和监管。其操作要点有:

1. 上报核准。

学校章程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 要由校长签名, 按规定程序和所需材料, 及时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核准。核准期间, 如发现有违反法律、法规和超越学校法定职权范围的内容, 或者发现学校内部存在重大分歧的, 可以依据章程修改的程序, 及时对章程进行修订, 再上报核准。经核准后, 方可以不同形式进行公开和公布, 章程才能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2. 年度自检。

学校在章程的实施过程中, 每年都要对章程的执行情况进行年检, 建立健全章程执行的监督机制。一是校长要在一年一度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学校章程的执行情况, 二是要逐级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交自评报告。

3. 定期评估。

学校要积极配合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章程的合法性、科学性、民主性、规范性、原则性、操作性、可行性等进行全面评估, 尤其对学校章程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评估检查。定期评估不必一年一次, 可视学校发展实际状态3年一次、5年一次, 保证学校章程的相对稳定性, 从而确保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制定学校章程 推进依法治校 篇3

一、学校章程的含义

学校章程建设,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立法的惯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同样有明确的规定要求。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提出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章程等基本条件。1996年国家教委制定的《小学管理规程》明确指出:“小学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章程。”2003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重申:“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体现自身特色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办学,从严治校。”2012年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加强章程建设,健全学校依法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从上可见,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了学校章程的法律地位,制定章程的主体是学校。

章程,《现代汉语词典》解说为“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2013年版的《现代应用写作》解说为“章程是一个党派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保证其组织活动的正常运行,系统阐明自己的性质、宗旨、任务以及规定成员的条件、权利、义务、纪律及组织结构、活动规则,要求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种规则性文书。”

学校章程,是指学校立足时代对学校发展的要求和具体校情,为保证学校正常有效运行,依据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规律,对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发展愿景、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管理活动重大的和基本的问题,依法作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办学规则性、自律性、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内部管理的“基本法”。

二、学校章程的功能

学校章程是我国教育法制体系的延伸和组成部分,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基本依据。章程的规范性,为人们的行为规定了一定的模式,有法的约束力,是学校所有成员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因而,学校章程最主要的功能在于给学校提供“依法自主管理的基本准则”,以促使学校依章治校,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实现学校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体地说其积极作用有以下四点:

1.自主作用,激活学校发展动力

在政府直接指挥学校管得过多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领导习惯于“传达式”的工作,上面布置什么就干什么。他们的决策是一种“再生决策”、执行决策。学校发展的动力是外在的。学校领导的依赖性大于自主性,执行性大于创造性。当下,政府对学校的治理逐步从微观走向宏观、从直接走向间接、从办教育走向管教育转变;同时,学校的章程建设,其宗旨是促进学校走向自主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都是为了释放学校的活力。时代的要求,必将激活学校自主发展的内在动力。学校的领导者要立改立行。不仅要善于运用章程引领,而且要勇于创新,逐渐向自主者、引领者、创新者转变,从外控管理走向校本管理,实现法人治理,依法治校。

2.教育作用,促进办学思想统一

对办什么样的学校?怎么办?学校章程就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发展愿景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做出明确的规范。学校教职工群众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有了精神的凝聚,才能协力同心。由于教职工在拟定章程中讨论探求,在执行章程中深入领会。其教育作用,必将凝聚教职工正能量,促进全员办学思想的统一,实现办学思想成为大家共同的使命。共识形成合力。在工作实践中,知晓要朝什么样的聚焦点、着力点奋斗,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和智慧创造性地照章办事,把学校章程的主要精神——办学思想落到实处。

3.指引作用,促使校长学会用权

章程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党的监督、民主管理、决策程序等做出明文规定,以形成尊重规则、倡导民主、强化自主的管理文化。不仅减少了学校的行政色彩,而且促使校长在获得办学自主权之后,如何才能用好这些自主权,为校长在决策中的行为指明了方向。以践行群众路线的精神,提高自我约束力,自觉地依章行事,发挥班子整体功能,决策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从而引领学校持续发展。

4.自律作用,引领教师自我管理

学校章程对教工共同遵循的方方面面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是教师教书育人是与非的标准,具有自律作用。明确的标准导向,引领着教师自我管理。由于章程的法治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教职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会自我决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以章程规定的要求,自我反思,和自己的认识与行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调节自己偏离章程的思想和行为,或战胜自己的惰性,或弥补自己的不足,自觉地为执行章程、依法执教或办事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职工会逐渐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学校章程的功能还显现在:它是社会了解学校的重要窗口,是学校对外的信誉证明,是政府监督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是家长、社区主动支持学校参与学校管理的凭借,是社会作为督导评估学校的重要指标。

三、学校章程的写法

1.章程的写作格式

由标题、核准日期和行政机关、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题。由学校名称和文种类别组成。如:××省××市××学校章程。如果尚未得到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可在标题后加括号注明“草案”。

核准日期和行政机关。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后,才具有行政法规的效力。因而,要在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标出何时、何行政机关核准。如某年某月某日××省××市××区教育局核准。endprint

2.正文的两种写法

(1)分章式写法。结构样式为“总则+分则+附则”。这种写法是以章为单位分成若干部分,篇下分章,章下分条,条下分款。

第一章是总则。总则是学校章程的纲领,概括性条文,对全文起统领作用。通常第一条是建章意图,其方式是:“为了什么+依据什么+制定本章程”。然后分条陈述学校名称、校园地址、学校性质、办学规模、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发展愿景等。

分则是章程的主体,根据总则分章陈述各项工作具体性条文。行文时“分则”两字隐去,以“第×章+该章标题”的方式出示。分多少章要视内容而定,各章标题也由各章内容而定。一般内容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行“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还要对理[董]事会的组成、职责、权限、议事规则等作出明确规定)、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德育管理、教科研管理、体育卫生工作管理、校园文化管理、财产与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调等。

各章各条的序数,要依次顺延。“第一章”、“第一条”一直连续下去,直到附则的第×章、第×条。条下可以分款,各款数独立编次。有的款下还要分项,项下分目。章和条的写法,一律采用汉字叙述词表示,如“第一章”、“第一条”。款和项的序码,采用汉字数词,如“一”、“(一)”。目可不标号,用分行形式表示。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章条款项的顺序。

正文最后的第×章附则,是补充性条文,主要说明解释权、修改权和实施日期。

(2)分条式写法。不分章直接分条撰写。每条可分款,款数独立编次。这种写法与分章式写法不同之处,一是既不设总则、分则和附则,也不分章,直接从第一条写起,依次排列下去,直到写完;二是将总则中纲领性内容,要么以章程序言或总纲的方式撰写,要么在章程前面的几条阐述。

由于学校教育工作不仅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丰富多彩。我们以为学校章程采用分章式写法较好。

3.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要项目完备。既突出特点又照顾全面,重大问题不能有遗漏;二要结构严谨。由总到分,要有合理的顺序,体现严密的逻辑性;三要条理清晰。既单一又完整,一条表达一个中心意思,而且在一条中须完整表达,不交叉杂乱;四要明确简洁。尽力反复提炼,用很少的话就把意思明确地表达出来;五要语言通俗易懂。直陈直述,多用词语的直接意义,不用方言、口语,不用修辞手法,不用缩略语,不用“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关联词以及不用“不得”“不准”等词语。

四、学校章程的制定

制定学校章程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工作、基础工作。一份质量高的学校章程,往往具有六性:符合国法的合法性、学校发展的创新性、体现学校的特色性、实施操作的可行性、写作格式的规范性、全员认同的共识性。而制定程序的完整性,不仅决定着学校章程质量的高低,而且决定着章程的权威性。因而,我们要重视学校章程制定程序的完整性,既要“遵循民主、公开的程序”,以提高章程的质量;又要遵循章程草案的提出--章程草案的审议--章程草案的核准--学校章程的公布等程序,以保证章程法规的权威性。

1.提高领导对章程功能的认识

《实施纲要》要求“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的格局”。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没有章程,甚至有的学校领导认为“没有章程,学校照样运转”。在建设法治中国的今天,学校领导要提高对学校章程功能的认识。制定学校章程,规范办学行为,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客观需要,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与效益的重要保障。而且,今天的改革是为明天铺路——“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3]学校自主管理之路。因而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感行动起来,尽快结束“无章办学”局面,实现“一校一章程”。

2.成立章程文本起草工作小组

中小学实行的是校长负责制,负责学校的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学校章程制定的质量,关系学校发展的兴衰。而且,时代的发展,要求当今的校长要有治理能力。我们以为校长的治理能力,就是善于运用章程——以法治方式处理各方面关系、管理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因而,学校章程的拟定,不请人“笔下生花”,成立以校长为主持人的起草工作小组,亲自引领与指导起草工作,确保章程文本的质量。

3.研讨章程内容与形式的写法

起草工作小组的成员在学习和掌握国家颁发的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及有关章程知识的基础上,研讨章程内容与形式的写法。《实施纲要》在“加强章程建设”中指出:“学校起草制定章程要遵循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原则,以促进改革、增强学校自主权为导向,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学生的意愿,凝聚共同的理念与价值认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目标,突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个精神,从学校的校情出发,探讨学校自身的优势、特点与特色以及教育发展的趋势,拟定既有时代色彩,又能突显学校业已形成的办学传统、好的经验与做法的要点。

值得指出的是,章程是办学纲领性文件,条文的表述要努力做到既不空泛又不琐碎,做出原则性说明,有指导意义、可操作就行。对于那些过细的但又是需要的要求与措施,可不写入章程,另行制定一般的规章制度,作为章程的具体化和补充,逐步完善学校一般的规章制度,形成更加成熟、更加管用的制度体系,提高学校法治化、科学化水平。

4.组织教职工充分讨论章程初稿

为使章程内容体现国家教育要求和教师意愿的统一,取得教职工的认同,使章程具有可靠的思想基础。同时,教职工是施行的主体,参与章程的制定,更易为大家所接受,乐于依章施教办事。因此,校长要向教职工说明建章的意义和本校章程框架的构想,激发教职工积极参与章程制定的热情,并组织教职工分组充分讨论,开展骨干教师专题探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对所提意见和建议,起草工作小组要及时汇总、讨论、修改。

5.章程修订稿提交“教代会”审议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指出:“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依法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要“听取学校章程草案的制定和修订情况报告,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因此,学校将章程修订稿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后,方可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教代会”审议,坚持做到真正让教职工畅所欲言,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起草工作小组要认真“全面听取教职工代表大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合理吸收采纳;不能吸收采纳的,应当做出说明。”经学校决策机构审定,形成正式的章程修订稿。

6.学校章程报送主管部门核准

《实施纲要》指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经过核准的章程,应当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因而,学校要将正式的章程修订稿,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备案。一旦核准,就确立了章程在学校的“基本法”地位。这时可去掉“草案”两字,并在章程标题下方正中加括号注明“某年某月某日××省××市××区教育局核准”。“经核准的章程文本为正式文本。应当以学校名义发布章程的正式文本,向本校和社会公开。”在章程附则中的最末一条注明“本章程自某年某月某日起施行”。这样,章程制定工作才算完成。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N].人民日报,2013-12-17(7).

[2]董洪亮.给学校松绑让社会评价[N].人民日报,2014-01-30(18).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1).◆(作者系江西省特级教师)

博士小学学校章程 篇4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三章 教师和学生 第四章 教育教学工作 第五章 入学和学籍管理 第六章 财产与经费管理 第七章 卫生保健和安全 第八章 附则

第八条 办学目标:环境优美、设备好、科研强、质量高、特色明。

第九条 办学策略:质量立校、师资兴校、科研强校、特色亮校。第十条 校风:真诚做人、踏实做事。

校训:团结、勤奋、求实、进取。

教风:严谨、务实、探索、奋进。学风:乐学、善思、好问、巧练。

第十一条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爱育爱。

第十二条 教育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的教育价值观。

第十三条 教学思想: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夯实基础,发展个性。

第十四条 培养目标:启迪智慧、张扬个性、自主发展。

(一)、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集体主义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培养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

(二)、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公开内容必须充实完整、真实清楚、明了易懂。校务公开要从教职工、学生、家长普遍关心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特别是涉及学校重大的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向教职工公开。校务公开内容分为向社会公开和校内公开。第十六条 校长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精神,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

(二)、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年学期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三)、遵循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注重教职工队伍建设。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四)、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努力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第十七条:校长的主要权限:

(一)、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进行决策和统一指挥。

(二)、依据上级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及教育教学改革。

(三)、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制定教职工考核,奖惩制度,对教职工进行考核、奖惩。

(四)、按国家有关规定及政策,合理支配,使用学校经费、校舍和仪器设备等。

(二)、听取校长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办学方针,发展规划,学年工作计划,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等重大改革和措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审查通过教职工聘任制实施方案,岗位责任制方案,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奖惩方案以及其他重要的规章制度。

(四)、审议决定教师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

(五)、评议监督学校行政领导。

(六)、支持校长行使职权,动员教职工努力完成学校各项工作任务。教代会对校长决策有不同意见时,应及时同校长交换意见,如意见不能统一,先按校长的决定执行,必要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上级教育工会。

第二十条 学校设置教导处,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下设语文、数学、综合教研组,加强教学教研工作,加强对教师的理论业务学习管理与指导,加强就学管理。

学校设置后勤处,负责学校后勤工作,严格执行后勤管理制度,贯彻勤俭办学的原则,协助校长安排使用好各项经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并管理好学校财产,做到日清月结,注意检查,维修校舍、设备。做好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做到校务公开。

第二十一条 学校设置行政、教导、少先队、工会等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干好自己的职能工作,同时协调配合完成学校其它各项工作。

生,学校给予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学校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通知家长共同教育好学生。

第四章 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十八条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和综合活动课程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体素质奠定基础。第二十九条 学校教导处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师实践活动,积极组织教师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积极推广科研成果成功经验,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十条 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中心”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等德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成立以校长为主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学校育人作用。

第三十一条 班主任应加强与任课教师,家长的联系,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及学业等情况,做好学生素质报告评价。第三十二条 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巩固双基,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正确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每年的经费预算和决算提交校务委员会审议,并接受上级和审计部门的监督。

第七章 卫生保健和安全

第五十条 学校应当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学校卫生工作制度。

(一)、宣传保健、卫生知识,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检,做好六病防治工作,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检查、监督学校的环境卫生、教学卫生、饮食卫生和学生营养、健康状况并定期统计报告;

(三)、记录学生伤病、就医情况,及时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第五十一条 学校的环境、校舍、图书、设备应当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活动安排应当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第五十二条 学校应当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健全校园安全工作制度,因地制宜地开展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组织师生活动应当坚持安全原则,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年级、班组外出活动,应当报请学校批准。

第五十三条 学校重视校园的安全保卫。落实门卫人员的岗位职责,做好24小时安全保卫工作。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四条 本章程由学校组织专人调研起草,由学校教代会修证、审议通过。

第五十五条 本章程为学校建立健全各项 规章制度的依据。第五十六条 本章程自报县教育局核准后开始实施。

小学校章程专题 篇5

(试行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学校管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法德治校的管理观念、服务育人的职业观念和经营学校的办学观念武装全体教职工,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指导学校工作,走常规立校、法德治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之路,创造和谐的育人氛围和安全、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的方针,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校训:明德博学健身唯美

办学理念: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不放弃一个学生

校风:团结 奋进 求实 创新

教风:踏实 严谨 创新 进取

学风:乐学 静思 自主 合作

文化特色:传承民间艺术 剪出精彩人生

第二章 行政管理

第五条学校校长由县教育局任命,是学校法定代表人,对学校行政工作全面负责。

第六条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决策权。校长接受县教育局的领导,对县教育局负责,统一领导学校行政工作。校内行政工作的重大问题,校长有最后决策权。

(二)人事权。校长有权按程序任免校内中层行政干部,报县教育局批复备案;校长有权根据有关政策选聘教职工,拒绝接受不宜来校工作的人员。

(三)奖惩权:校长对在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中成绩优秀的干部、教职工进行奖励,对在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或在工作中出现重大事故的干部、教职工按分管权限进行处罚或提出处罚意见。

(四)财经权。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学校的财

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依法管理。

第七条校长的职责:

(一)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接受上级的检查、指导。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二)制订学校工作计划,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学校工作,定期召开行政班子会议,研究、安排学校工作,定期检查、指导、总结各部门的行政工作。指导学校团总支、少先队工作。

(三)校长应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一班人,依靠全体教职员工,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调动教职员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通过合法途径,增加学校收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福利待遇。

(五)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指导校级家长委员会,协同校外教育机构,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六)定期向上级及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教职工报告学校工作。听取教代会的建议和要求,接受、处理教代会提案。

第八条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除完成好上级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外,在学校的任务主要包括:

(一)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的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协调、检查、督促各部门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的落实。

(二)对学校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重大改革方案,重要人事安排和工作安排等涉及方向、政策、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认真讨论研究,参与决策。

(三)协助上级党委行政管理校级干部,协同校长培养、任免中层干部,加强对学校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第九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依靠教职工民主管理学校,监督干部的基本形式。教职工代表大会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其主要职权包括:

(一)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审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发展规划、工作计划、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审议通过学校提出的岗位责任制方案、考核办法、奖罚规定以及其他与教职工权益有关的规章制度,由学校颁布实施。

(三)讨论教职工住房分配方案、福利费管理使用原则和办法,以及其他有关教职工生活福利事项。

(四)评议监督学校的领导干部。建立每年评议一次学校领导干部的制度,可以进行表扬、批评,必要时可以建议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嘉奖、晋升或处分、免职,根据主管部门的部署参与民主推荐学校行政领导人员的人选。

第十条学校建立校内教职工、学生申诉制度,设立调解纠纷的群众性组织。第十一条学校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检查、审计、监督。第十二条学校接受物价、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监督,接受社会、家长、学生的舆论监督,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自觉规范管理行为。

第十三条学校实行分层负责。

(一)学校行政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参加学校行政会议,组成学校决策中心。

(二)副校长由校长提名或征求校长意见,由县教育局考察后任命。副校长受校长委托,按校长的分工,负责管理学校行政某几方面的工作,处理职责范围内的一般问题,重大问题向校长请示汇报,接受校长领导,对校长负责。

(三)学校教育科研处、德育处、总务处、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处理本部门的工作,并对其主管校长负责。

第十四条学校下辖单位有幼儿园、六所村级小学等单位。

幼儿园设园长1人,由成教专干担任,负责完小及各村小幼儿班管理。村级小学设点长1人,负责村级小学的管理。下辖单位的负责人由校长聘任。

第三章教师、职工

第十五条学校教师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

第十六条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全面关心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无权私自接受或拒收学生。勤奋工作,努力完成好教育教学教研教改任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十七条教师应不断进取,努力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职业道德和文化业务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掌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适应教育的现代化需要。

第十八条教师的聘任和奖惩:

(一)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对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由校长综合考核,择优聘任。聘期一般一次三年。

(二)聘任期间,学校按有关工资政策,付足应得报酬,享受学校教师的福利待遇。教师不得从事第二职业,不得停薪留职。

(三)聘任期间,教师应服从工作分配,如有意见,须经正当途径反映。仍未调整,应接受分配、安心工作,不得消极怠工。教师不接受聘任,报县教育局作出处理,学校不再作工作安排。

(四)每对教师进行综合考核。“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按政策优先晋升工资、晋升教师职务;“合格”者,按政策定期晋升工资,晋升教师职务;“不合格”者,暂停一次晋升工资,缓期一年晋升教师职务。情节严重者,低聘或解聘教师职务。

(五)教师的一般奖惩(先进、嘉奖,记过、警告处分的)学校有权决定,报县教育局审查批准。受记过、警告处分而未改的,当年考核不得评为“合格”或“优秀”。

(六)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等方面,成绩特别突出,有重大贡献者,学校向县教育局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推荐评审县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教育创新劳动能手、骨干教师及其他荣誉称号。重大失职、渎职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向县教育局报批给予记大过以上处分,考核中不得评为“合格”或“优秀”。

(七)在教职工配备不足情况下,经请示县教育局后,学校校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请代课教师和代职工人。

(八)职员、工人、代课代职人员比照教师情况处理。

第四章学生

第十九条经招生或转学取得本校学籍者,即为本校学生。

第二十条学校按县政府下达的招生计划招生,保证招生范围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学生中途转出,必须由学校开出转学证,注销学籍。

第二十一条本校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受教育者的权利,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受教育者的义务,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第二十二条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采取措施防止疫病流行,保护学生视力。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绝对保证学生人身安全。

学校每评比一次“三好学生”,每学月评选一次“文明学生”、“学习标兵”,抓好体育传统项目,举办一次全校性学生运动会,举办一次学生文艺节目汇演,对在德、智、体等几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学生,均予以奖励。

第二十三条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予以资助,不让其辍学。第二十四条学生学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按初中毕业生升学及分流办法,送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

第五章教育教学

第二十五条学校要努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班会、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立身、待人的教育和安全健康教育,从小德抓起,从细节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安全健康意识。各科教学均要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二)班主任指导班级家长委员会(五至七人),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有效的班级教育活动。

(三)学校每评选表彰奖励一批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优秀团干部和优秀家长代表,召开一次德育经验交流会。

第二十六条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学校执行国家统一编写的课时计划,按课标要求组织教学工作。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抓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考试,社会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教学功能。

(三)在教学中,要加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和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学校每年举办一至二次教学竞赛、教学经验论文交流活动,对参赛教师予以鼓励,对竞赛取得优秀成绩者予以奖励。

(五)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实验活动,对确认取得一定成效的教研、实验人员,学校予以奖励。对取得突出教研教改成绩者,学校报县教育予以表彰奖励。

第六章财务后勤

第二十七条国家财政拨款经费是学校经费主要来源。学校要求县教育局该拨的办学经费应及时足额到位。学校依法筹措和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学校的捐款。

第二十八条学校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依法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以广辟学校财源,弥补办学经费的不足,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

第二十九条学校按照上级物价、财政部门确定的标准收取教材费、作业本费和公寓住宿费。学校不自立收费项目,不自定收费标准。

第三十条学校经费开支实行民主管理,严格经费开支审批制度,健全财务手续。坚持节约原则,合理使用资金,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十一条学校健全校产管理制度,坚持用物管物的原则,提高财产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效益。

第三十二条坚持后勤工作为教学服务,为师生生活服务的原则,后勤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教育性,讲求办事效率。一年中对工作成绩显著的,学校予以奖励。特别突出的,报县教育局表彰。

第三十三条后勤部门要做好全校的安全卫生、治保工作,消除危房,防止火灾、失窃和破坏事故的发生,防止师生食源性疾患发生和流行性传染病暴发。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本章程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报县教育局批准。第三十五条学校依据本章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原制定的规章制度凡与本章程相抵触的,一律以本章程为准。

第三十六条本章程如与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一律以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为准。

小林实验小学学校章程 篇6

2、协助校长对学校全面管理,具体指导、督促教导处、总务处等处室的工作。

3、领导和组织学校的教学工作,向校长提出教育教学改革建议,协助校长做好招生工作,并提出奖惩建议。

4、协助校长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了解教职工的思想情况,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5、协助校长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6、协助校长抓好“计生”工作。

7、协助校长接受上级部门和群众监督,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反馈信息,保证校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

第二十四条[学校管理层的设置(及功能)](详见框架图)

第二十五条[校务委员会的职责]

1、校务委员会原则是民主集中制,采用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2、宣传和遵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规章制度。

3、参与学校发展规划、重大问题、重大改革的审议、表决。

4、监督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定期对干部评议。

5、向教职工宣传和解释学校的决议。

6、深入办公室,听取教职工呼声和对重大决策的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

第二十六条[学校重大问题]

1、学校章程的制定和修改;

2、学校发展规划,年度与学期工作计划的编制与制定;

3、校内机构的设置重大改革措施及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

4、中层行政干部人事安排方案;

5、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

6、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

7、年度经费预算,决算安排;

8、重大基建项目、大宗购置和大额经费支出安排;

9、校产发展计划的制定;

10、教职工考核奖惩、收益分配、教育国际交流方案;

11、其他重大问题。

第二十七条[学校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程序]

校长根据上级党组织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经与学校党支书记酝酿,提出解决学校重大问题的初步设想。

校长与党组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校长与书记进行研究,形成共识和主导性意见,提交校务会议。

如校长和书记意见严重分歧,一般暂缓提交校务会议。

校长主持召开校务会议讨论、决策。凡属教代会职权范围的事项,提交教代会审议。

校长按照决策组织实施,党组织保证监督实施。

在学校职权之外的重大问题,经请示按上级主管部门意见解决。

第二十八条[家长委员会委员职责]

1、学习、了解、宣传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文件、文献等,关注青少年健康成 长和发展。

2、全面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现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积极意见和建议。

3、密切联系学生家长,与他们充分交流意见、形成共识,并向学校反映和沟通。积极协调家长之间、社会部门与学校班级之间的关系,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的联系。

4、学习和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5、在家庭教育、言谈举止、品德修养、遵纪守法等方面为其他家长作出楷模。

6、协助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家长代表大会、家长会、家长接待日,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开办家庭教育论坛、教育沙龙等活动。帮助学校发展社会实践、国防教育和法制、劳动教育基地,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第四章 教师和职员

第二十九条[教师的岗位任职资格]

一、小学教师的任职条件

1、小学一级教师的任职条件

(1)自觉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重视教书育人,注意教师形象,参与各项素质教育实践,关爱学生,关心学习困难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重视师生关系,注重团队合作。

(2)基本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参与教材教法改革实践。

(3)具有人教科教学所必须军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参与教材教法改革实践。

(4)具有正确教育小学生的能力和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经验,在形成班级集体或转变后进生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

(5)完成规定的教育和教学工作量,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教育教学效果好,所教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品德在原有基础上又较大提高。

(6)任期内考核优秀者,优先晋升。

2、小学高级教师的任职条件

(1)自觉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积极参与各项素质教育实践,关爱学生,能义务为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已于律己,为人师表,师生关系良好,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基本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课程教材教法改革的发展趋势,在教学实践中能体现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处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化专业知识,能系统掌握所教学科的教

学大纲,熟知各年级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内在的联系,教学经验比较丰富,对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得当,并有机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比较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智力,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4)掌握小学教育的比较扎实的理论,善于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队工作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在培养现金集体或后进生方面做出了成绩。

(5)具有指导教育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科研任务,其研究成果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具有培养教师能力,能通过各种途径对小学一、二年级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实际的指导作用,并在培养小学一、二级教师文化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成绩。

(6)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所教学生的学业和思想品德在原有基础上又明显的提高。

(7)任期内考核优秀者,优先晋升。

二、小学教师的岗位职责

1、小学一级教师岗位职责

(1)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并达到市教委规定的课时量,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

(2)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

(3)承担或组织年级的及偶遇教学研究工作和指导新教师的教育工作。

2、小学高级教师岗位职责

(1)承担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并达到市教委规定的周课时量,备课、讲课、辅导,批改作业,考核学生成绩。

(2)在课内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担任班主任,组织、辅导学生课外活动。

(3)指导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或承担培养教师的任务。

(4)承担教育科研任务。

第三十条[教师的聘用]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依法保护学校和教职工合法利益,增强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进一步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二、聘用对象

纳入事业编制管理的学校教职工

三、聘用原则

1、校长负责原则。校长全面负责学校教职工的聘用工作,制定聘用方案并具体组织实施。

2、各司其职原则。学校党组织在聘任工作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学校工会在聘任工作中协助校长做好教职工思想工作,同时通过教代会对聘任工作实行民主监督,学校解聘或辞退教职工应事先征求工会意见。

3、按编聘用的原则。学校根据核定的编制数额、教师职务结构比例并结合实际工作任务设置工作岗位。在聘用人员时,不突破核定的编制数额。

4、资格准入原则。被聘用人员必须具备同聘任岗位相适应的文化程度和任职资格。

5、竞争择优原则。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坚持学校自主聘任、个人自主择业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合理流动的原则,打破教师职员工人的界限(本人原有身份不变)。学校将从工作实际出发,全面考察受聘人的政治思想、道德修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心理和身体健康状况,坚持择优聘用。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教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岗位的设置及要求

按编制数和学校实际工作及一定的工作量标准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岗位类型分教师、职员、教学辅助人员、工勤人员。教师指学校中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职员指学校中主要从事行政、党务等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财会人员);教学辅助人员指学校中主要从事图书资料、档案以及卫生保健等工作的人员;工勤人员指学校中主要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人员。要求:参加岗位竞聘的教师,要能胜任本岗位工作;同时按照不同岗位的工作量,不少教师应兼任其他一些岗位。

五、聘用条件

被学校聘用的教职工,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定;

2、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3、身心健康,具备完成本岗位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身体素质;

4、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非教学人员除外),中师及以上学历,具有胜任相应岗位工作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5、年度考核结果在基本合格以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聘用上岗:

1、严重违反工作纪律和学校规章制度,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

2、不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或职责范围内其他工作任务,给学校工作造成重大损失的;

3、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4、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5、有严重的违纪违规行为,受党内严重警告或行政记过以上处分的;

6、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

六、聘用方法和步骤

具体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制定方案,动员部署。

1、学校成立实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集中动员。召开动员会,学习相关文件精神,使全体教职工提高认识,明确任务,以积极的姿态投入该项工作。

3、对全体教职工进行摸底,组织教职工撰写近三年来的工作总结。

第二阶段:公开述职,测评考核。

1、以年级组为单位,召开述职评议会议。由组长(校长)负责确定测评对象,明确测评内容和要求,结合师德教育,严格按照述职、测评的步骤开展工作。

2、做好材料整理工作。

第三阶段:综合评价,办理手续。

第三十一条[教师享有下列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第三十二条

学校教师必须遵守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学校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一切的合法权益,逐步改善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证教师(含离退休教师)享有国家政策规定的待遇。

第三十三条[学校对教师的保障]

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劳动法》,制定本制度。

一、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学校有责任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学校尽最大努力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学术团体创造条件。

三、学校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确保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

四、学校保障教师依法享受公休假、婚丧假、寒暑假。

五、学校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举办隆重的节日庆祝会。

六、学校为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重视和采纳教师合理化建议。

七、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协商会、公开办事等形式,保障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教师参加学校各级学术活动有充分发表意见的自由。

八、为保障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学校应当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提高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教育教学用品。

九、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平等的原则,学校与教师签定聘任合同,必须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十、学校定期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从时间上给予保证,从经费上给予倾斜,从政策上给予奖励。为专业教师社会实践创造条件。学校每两年组织一次教师外出学习。

十一、学校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应当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及学生的意见。

十二、学校为教师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教师因工负伤、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以及女教师孕期、产假和哺乳期,待遇按国家和省级规定执行。学校每两年对教师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

十三、学校设立目标管理奖、教学质量奖、教学教研奖、优秀论文奖、名优教师奖等项目。同时还设立五好家庭等奖项。

第三十四条[教师的考核]

教师年度考核总分=两学期教学常规检查平均分(百分制)70%+行政领导评分(百分制)10%+科组长评分(百分制)10%+年级组长评分(百分制)10%+教学目标管理得分+教师获奖、辅导学生加分(按区评估要求加分)20%。

科组长、年级组长年度考核总分=两学期教学常规检查平均分(百分制)80%+行政领导科组长评分(百分制)20%+教学目标管理得分+教师获奖、辅导学生加分(按区评估要求加分)20%。

行政领导年度考核总分=教代会成员评分+教师获奖、辅导学生加分(按区评估要求加分)20%。

班主任加2分。教研工作完成一次加0.2分。

后勤人员年度考核总分由行政领导评出。

同时实行问责制:1、一般责任:违反上级和学校教师职业、纪律要求,但没有造成较大后果和不良影响的责任人进行失责违纪记录,同一事件失责违纪记录两次扣考核分0.2分。2、重大失责:违反上级和学校教师职业纪律要求,造成较大后果和不良影响的责任人酌情扣考核分0.2—2分。3、问责制由学校行政会议考核。

学校章程小学 篇7

一、章程监督的必要性

(一) 维护法治的权威和尊严

在199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 第一次提出, 章程是设立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的必备要素。教育部在2003年《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又一次特别指出:“学校要制定和完善章程必须依据法律法规, 经过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 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 声明:“学校制定的章程和制度要符合法律规定, 体现出自身特色, 依法办学, 从严治校。”不难发现, 接踵而至的教育法律法规, 在突出学校章程特殊法律地位的同时, 表明设立学校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章程。对学校章程的监督, 就是监督法律的实施, 就是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

(二) 章程本身存在诸多问题

1. 没有章程

根据网上查询, 江苏省三批58所中职示范学校, 只有5所有自己的章程。目前中职学校没有制定章程的不在少数, 究其原因, 首先是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明明有要求, 但学校的主政者宁愿等上级部门的文件或会议, 也不愿意根据法律来制定学校章程。其次是学校的人格矮化。在办学过程中, 学校间经常在项目、资金等方面有残酷的竞争, 谁能先人一步, 往往取决于上级机关, 甚至是机关的长官意志。领导的一句话, 可以使自己“先得月”。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境下, 学校章程没有也罢, 有了也是摆设。第三, 中职学校是校长负责制, 学校大小事务往往是校长一人说了算, 校长本人在长期的管理工作中, 已经习惯于此, 熟稔于此, 再也不愿意“循章蹈矩”, 师生员工从来没有品尝过“章程”的滋味。因此, 社会环境、学校内部、都没有形成拥有学校章程的强烈愿望。

2. 内容多有瑕疵

在有章程的学校, 章程一部分内容空洞、乏味, 大道理居多, 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没有历史的沉淀, 没有现实的丰润, 没有未来的航向, 缺乏应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有的学校章程大多是生搬硬套其他学校的先例或者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条文, 脱离自身实际, 没有个性;有的学校章程, 没有职教特质, 看不到行业企业, 看不到实习就业等等, 不一而足。

3. 缺少人文情怀

不少学校在章程制定的过程中, 很少征询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和行业、企业等各方意见。一些教师对学校的章程是如何产生的, 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不甚了了。在制定和实施章程的过程中, 广大师生、家长、行业企业等相关者的合理诉求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能够引导他们积极自愿地参与到章程的制定过程中来, 那么既能激励全体师生自觉遵守和践行章程, 增强制度章程的公开度和透明度, 又能让家长和社区主动监督章程的建设。

4. 贯彻和执行不力

一些学校制定章程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匆忙间就制定出来了。这样的章程势必难以有效执行。制定好章程, 教育行政部门在如何监督并保证章程有效执行这个问题上力度不够, 导致学校执行章程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校的章程沦为有名无实的东西, 更有甚者, 多年都没有修订过章程。

5. 监督机制缺乏

章程建设, 落实是核心, 监督是关键。然而, 由谁监督、怎样去监督等相关问题没有提及。此外, 师生、家长、社区等相关主体在章程实施过程中监督作用也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当前我国学校章程建设的监督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三) 章程监督的意义

1. 扩大办学自主权, 激活学校发展动力

建设法治社会, 首先要求政府转变自身职能, 政校分开, 从直接管理转变为依靠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章程落实监管。政府和学校都务必改变管理上以权代法的随意性。“政校分离”是为了办学的自主权。《教育法》已然确立了章程作为办学基本条件这一法律地位。自我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可以进一步促使政府简政放权, 从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现阶段, 很多学校还没有学校章程, 不可能真正落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在章程中做出明确规定, 形成一种倡导民主、强化自主、尊重规则的民主化管理, 以期能够:一方面, 削弱学校的行政色彩, 增强其约束自我的能力;另一方面, 自觉依章办事, 使其整体功能得以发挥, 还能公开决策, 接受群众监督, 进而提升学校的治理能力, 引领其可持续发展。

3. 扩大社会监督, 全面提升办学质量

建立章程实施的监督机制, 使章程内容真正落到实处。章程制定以后, 如何落实是最重要的。如果束之高阁, 做个摆设, 那就毫无意义。除发挥学校的内部监督以外, 更主要的是要发挥社会和政府对于章程实施的监督作用, 即政府、学校、社会共同进行监督, 形成监督网络, 促使学校按章办学, 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朝着既定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二、章程监督原则

(一) 法治原则

首先章程的内容不得违背法律规范。章程违法的原因主要有缺乏法律意识、对法律法规把握度不够、民主公开的制定程序不够民主等。规章制度和学校章程作为我国教育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延伸, 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是理所应当的。而那些不合法的章程, 国家司法机关也可予以一定程度的法律监督。其次, 对学校章程的监督必须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 不能以监督为理由, 非法干涉学校的权利和自由。

(二) 效能原则

学校章程上承国家法律, 下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面对的是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一旦有了偏差, 将影响到万千人, 因此, 对章程的监督, 应大力鼓励, 广开言路, 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 该纠正的纠正, 该研究的研究, 该解释的解释, 一定要把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三) 全面原则

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师生、家长等相关利益主体应该对章程的各个事项加以全面监督, 办学宗旨、专业设置、学校权利、学校义务、校长职责、学校决策机制、学术组织、资产管理、学籍管理、财务管理、教师工权利义务、学生权利义务、校企合作等都应该成为监督事项。

(四) 实时原则

为使学校工作不出问题, 或即使出了问题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避免发生重大损失, 章程监督必须贯彻实时原则, 常年不懈地进行监督, 防止出现漏监失监的现象。

三、章程监督主体

时下, 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法律法规的指导之下开展专项督导, 促进学校章程建设, 以早日实现“一校一章程”。然而, 单纯指望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监督的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学校、家长、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大力配合的作用不言而喻。只有将学校章程建设督导上升到常规工作的高度, 实现校内监督与校外监督相结合, 才能使监督力度得到提高, 保证学校章程建设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一) 国家机关

国家机关的监督按照性质分, 主要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上级行政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全面的, 具有最高权威性;国家司法机关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行使监督权;在章程建设过程中, 最为重要、最为经常的应该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主要是教育行政机关以及专门行政监督机关。

(二) 社会组织

所谓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如企业、学校、医院、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这些社会组织与学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疑是利益相关主体, 他们对学校章程建设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 对违规行为可以提出批评意见。

(三) 公民个人

这里的公民个人, 可以是校内的教职员工, 可以是家长、学生, 也可以是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享有公民权的公民都有批评权和建议权, 对违法、违规、有损他人利益的章程有权向相关部门和单位举报。

四、章程监督内容

(一) 监督章程的制定

我国法律规定, 章程应当在学校设立的时候就已经制定。长期以来, 我国学校章程举足轻重, 没有得到本该有的重视, 没有行为规范的制约和引导学校行为, 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故此教育部发出在各类学校有步骤地推进章程建设的呼吁。《教育法》第二十六条、《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十条以及《高等教育法》第二十五条等都有规定。

同时, 需要监督章程是否规范了学校重大的、基本的问题;是否凸显了学校办学与管理的特色;是否尊重了教师、学生、家长、校友等学校利益相关主体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在章程的制定过程中, 是否坚持了科学民主。通过章程的制定, 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与管理能力, 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体系。

(二) 监督章程的实施

章程的执行是重中之重。规章制度如果得不到严格的执行, 危害大于没有规章制度。因此, 建立和健全学校制度体系的长效机制, 归根到底是严格执行的问题。首先, 执行规章制度时学校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 这是保证制度严格执行、有效落实的先决条件。作为制度的制定者, 学校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法治素养, 增强管理水平, 认真宣传规章制度, 模范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其次, 营造遵章守纪的学校氛围。从学校方面来看, 给定时间制定出形式上合乎要求的学校章程文本是现实可行的。正如一位校长所言:明天我们就可以交出章程。可是, 真正意义上的依法治教却是道路漫长的实践过程, 一方面依赖于法治宣传和普及, 另一方面还要依靠师生对法治的不懈追求。

(三) 监督章程的实效

对章程实施监督, 既要重过程, 更要重实效:章程所体现的办学理念是否先进、专业设置是否合理、学校权义是否满足社会呼应、校长职责是否明确、决策机制是否合理顺畅、教师工权利是否得到保障、学生权利落实情况、财务资产效益如何、校企合作深度等。

五、章程监督路径

(一) 社会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因其广泛性、公开性和及时性, 时效快, 影响广, 易于引起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对保障章程的制定、实施及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舆论没有强制性, 但却有一种道德的、精神的力量。当个别的、分散的议论引起了普遍关注, 进而形成了一股社会舆论时, 就成了大众的看法和意志的体现, 社会生活因此受到重大影响。有关职能监督机构应倾听民意, 积极支持舆论监督工作。要坚持从实际立足, 从规范、制度和程序方面回顾过往,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舆论监督朝着方向准确、把握适度、水平提高的方向发展。

(二) 新闻媒体监督

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新闻媒体监督, 公开报道和新闻批评是新闻媒体监督的核心。扩大公民民主监督的范围, 一方面是扩大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手段, 另一方面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意。在依法治国的今天, 对章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良现象及有关人员进行理性的、坦率的评论, 批评的地位举足轻重, 对大家都很关注的教育话题进行论辩和争论, 最终形成某种为一般人普遍赞同的一致性意见实属必要, 整个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 网上评议

相较于传统媒体监督, 强烈的时代特征和独特优势在网络监督上体现了出来。从博客、微信、微博到各新闻网站, 再到个人维权网站, 甚至是专门舆论监督网站的出现, 各种网络形态的互动和并存, 使得网络监督一方面便捷、快速, 另一方面有效、廉价。网络监督成为民众监督的重要构成。中国网民群体庞大, 他们的实时、普遍参与使网络监督无孔不入, 在网络监督过程公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四) 专项督导评估

专项督导评估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依照有关教育督导的规定, 由专门的教育督导机构组织人员对学校章程的制定、实施及成效进行检查和评价, 并对存在的问题及违法、违规现象提出整改和处理意见。此项工作也可以组织专门的第三方, 即社会中介机构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章程进行系统的评价、测评。

参考文献

[1]王大泉.我国高等学校章程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9) :18-19.

[2]李政, 贺风美, 张洪志.略论学校章程的制定者及其权利实施方式[J].教育科学研究, 2003 (12) :25-27.

[3]陈立鹏, 聂建峰.高等学校章程制定主体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5) :12-14.

[4]陈寿根.高等职业院校章程内容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11) :66-69.

[5]宋楚主.制定学校章程, 推进依法治校[J].江西教育, 2014 (9) :34-36.

[6]杨晓波.中国公立大学章程的制定主体资格研究[J].高教探索, 2007 (4) .

[7]湛中乐, 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J].法制与社会法制, 2010 (3) .

[8]黎莲芬.试议高校章程制定与高校依法治校[J].高教论坛, 2012 (10) .

学校章程小学 篇8

章程第六条规定,教代会每年8月底对校长进行信任投票,采取无记名投票,并当场公布投票结果。达不到60%的信任票,校长必须自行辞职;达到60%但连续3年未达80%时,校长也必须自行辞职。

章程第七条赋予教师弹劾校长的权力。教代会代表20人及以上提议,可临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提请对校长的弹劾或对有关政策方案修改的建议议程,经全体代表60%以上同意后,方可启动弹劾校长或修订政策方案的程序。

“让听到炮火的人指挥战争。”在章程描绘出未来改革的福利想象中,原本攥在校长手里的权力,将被分散到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学生会、家长会。原来处在金字塔顶端大包大揽的校长,将成为扁平化管理体系中行使有限职权的职业管理者。

“没有什么事情一个人说了算。”章程中的分权治理逻辑,不仅来自多重的权力制衡主体,也来自多重的决策程序。第十二条规定,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也同时作为教师职称初评委员会,负责教师职称初评,特级教师和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推荐,学校学术工作室的设立、管理与评价,以及重大科研项目的招标。在特殊情况下,校长如果认为学术委员会决策存在明显问题,可通过校务委员会审议,对学术委员会的决定提出重新审定的提议,学术委员会可进行二次审议,如二次审议仍维持原决定,校长则不得干预。

上一篇:梅花魂名师教学设计下一篇:道士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