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课堂实录(精选8篇)
生: 卢沟桥很雄伟壮观。
生:卢沟桥很长、狮子很美。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来看看外国人是怎么说卢沟桥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说(出示马可波罗的话,引导全班说)。
全体生: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
师:什么是独一无二?(板书,指名理解)
生:唯一的,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师:对,没有第二个了。作为中国人,听到这话,我们感到怎样?
生:自豪,骄傲 师:对,那就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的心情来读这句话。谁来?(指名读)生1读
师:读出了一点味道。要让这种自豪、骄傲的语气震撼每个人的心。谁再来?(指名读)生2读
师:啊!震憾了老师的心。让我我们大家一起来自豪、骄傲一下吧。生(齐读)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动笔墨,不读书”。大家拿起笔好好地读一读。你认为课文哪里写出了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学生在第一段读、找、画)
师:课堂上最美的是朗朗的读书声,谁能用你美的读书声告诉老师,为什么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
生: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可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
师:好一个“完好无损”!这个词什么意思。
生:一点儿也没有损坏。师:对,这说明桥很坚固。多么坚固的桥!所以说卢沟桥是 全体生: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
师:永定河常年发大水,卢沟桥也完好无损,这说明了什么?
生:它设计科学。
师:对,你真聪明。那卢沟桥是怎样设计的呢?
生: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桥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石拱之间有石桥,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
师:哎,同学们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卢沟桥这样的设计体现了它的科学,所以说 全体生: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师:同学们,卢沟桥不但设计科学,而且造型美观。那么为什么说卢沟桥造型美观呢?请同学们,再次拿出笔,再读读课文,同桌合作找一找,哪里写出了卢沟桥造型美观?动手吧!(学生再读-找-画)
师:好,找到的举手。
生: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
师:你是个会发现的孩子,发现了卢沟桥的美,这样的美,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出示两个句子:
1、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雕刻的石狮,共501个。
2、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
师:课文为什么不用雕刻而要用精刻?
生:用精刻写出了狮子刻得很细致。
师:对,这么多的石狮子,除了雕刻上的美,还有什么地方美?
生:动作,样子。
师:那你来读一下它的美。
生: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师:刚才你在读这个句子中,脑海中出现了一个什么画面呢? 生:就像看到了一副很美的狮子图。师:哎,他会读书,把文字读成一幅画。这就是读书。还可以怎么读?我们还可以这么读。(出示流水画面让学生倾听)
师:你,听到了什么?
生:(流水声)师:我们该怎么听?
生1:细细地听。
生2:自己走进里面去听。
师:哦,我听明白了,同学们是说读的时候要把自己当作是里面的物,也就是狮子,就有感觉了,有滋味了。下面,就按这么说的,看看该怎么读。(学生先自由读,再指名读)生1读
师:给点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你的鼓励,更是在呼唤那些想读得人,谁想读? 学生2读
师:他们读得美吗?那么我们要把这种美传递出去,就需要全班一起读,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读。(齐读)。
师:难道说,这卢沟桥柱上501个石狮子就屈屈这4种姿态吗? 生:不是)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千姿百态 师:对,如果说石狮子雕刻得生动,像活的一样,用哪个词说?
生:栩栩如生 师:这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狮子,想不想去看看? 全体生:想
师:想就坐好来。(学生马上坐端正)
师:哎,老师也很高兴。(出示狮子图片,配上音乐教师解说)
师:看得同学们眼睛都发光了,想不想把这优美的的图画变成你身边的文字呢?想像一下,做个小作者,有的狮子怎样?想说哪个就说哪个。
生1:有的狮子在和另一只狮子捉迷藏。
生2:有的狮子好像在欢迎远方的游客。
生3:有的狮子好像很害羞,藏在妈妈背后。、、、、、、师:同学们眼里都闪着智慧的火光。那同学们能不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我们生活中事物呢(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师:看来,大家对生活观察都很仔细,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卢沟桥的狮子真美,所以马可波罗说 全体生:石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教师板书美的奇观在独一无二后)
师:卢沟桥不仅石狮美,如果有月亮的时候会更美,那会是怎样的图像呢?(出示图片)
师:此情此景,我们陶醉了,卢沟桥和周围的山水,很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就是北京非常著名的一个景点,那就是全体生:卢沟晓月。
师:如此科学的设计,如此美观的造型,再加上卢沟晓月,所以说 全体
生: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师:就是这座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却记载着一段难忘的历史:1937年7月7日,日寇的铁蹄破坏了这美好的意境,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洁白的桥栏。关于这段难忘的历史,老师课前也请同学们查阅了有关的文字资料。同学们可以把你们的资料相互交流一下。(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师:通过交流,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师:老师也找到了一段录相资料,看看好吗?(学生观看“七七事变”视频)
师:看着这一幕,同学们的情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
生:愤怒 师:对!就让我们带着愤怒的心情读读第四自然段(先自由读,指名读)
师:要让我们的愤怒震撼全世界,全班一起来读。(齐读)。(学习卢沟桥纪念活动的意义)
师:这饱经沧桑的卢沟桥依然保存到现在,可见这桥十分坚固,所以说 全体生: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师:如果此时此刻,我们漫步在卢沟桥上,你想说点什么?(学生说感受,抒发情感)
师:是啊!这座桥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是独一无二的,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说卢沟桥是
师生齐: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
一、导入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曾经传唱过祖国的大江南北, 打动了千千万万音乐爱好者的心。洁白的飞雪令人遐思万千, 面对这银白的世界,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80多年前, 当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面对着一场大雪的时候, 他又想起了什么呢?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一首优美的散文诗——《雪》, 再去感受一番雪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点击电脑屏幕, 展示课题)
二、听读感受
师:请同学们伴随着老师的朗诵一起去感受这首散文诗深远的意境和独特的韵味儿……
教师配乐诵读全文, 学生听读感受。 (点击电脑屏幕, 课件展示与课文内容同步的画面。)
(师诵读完后, 听课师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听了老师的朗读, 你能说说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吗?
生1:我仿佛看到了滋润美艳的江南的雪, 雪野中冬花盛开, 真是美不胜收!
生2:我似乎看到了蓬勃奋飞的北方的雪, 它们如粉如沙, 决不粘连。
生3:我仿佛听到了孩子们堆雪人的欢声笑语, 他们在一起玩得是多么的开心热闹!
生4:我还听到了蜜蜂采蜜的嗡嗡的闹声。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 捕捉信息也很准确。谁能告诉大家文章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生:文章描绘了江南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
(师板书江南的雪北方的雪)
三、品读赏析
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 用笔勾画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生自由朗读课文, 边读边勾画)
师:同学们读得十分投入。下面, 请你来说说对文中描绘的雪的印象。我们先看文章的前三段写江南雪的部分, 大家可以试着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点击电脑屏幕, 课件展示:____的江南雪。同学们可以用文中的词、短语、句子,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生1:滋润美艳的江南雪。
师:“美艳”是什么意思?
生2:美丽鲜艳。
师: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呢?
生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这里的“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写出了江南雪的美艳。
师:说得真好!这里用了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 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冬花雪野图, 映衬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
生4:江南的雪像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师:“青春”给我们怎样的感觉?
生5:充满朝气与活力。
生6:富有生命力, 蓬勃向上。
师:“处子的皮肤”有什么特点?
生7:光滑的, 白皙的。
生8:有活力的、健康的。
师:大家品析得真细腻。“青春的消息”写出了江南雪富有生命的活力, “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南雪的质地、形态。那么, 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朗读呢?
生9:柔美的语调。
(点一名学生朗读“江南的雪, 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师:这位同学的声音很甜美, 如果把有的词语重读一下, 就更好了。大家觉得哪些词语应该读出重音呢?
生10:我觉得“滋润美艳”、“青春”、“壮健”、“处子”这些词语应该重读, 这样可以突出江南雪的特点。
生11:“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些色彩词可以读出重音。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 请大家在这些词语下面打上重音标记——实心小圆点。哪位同学愿意再读一读这个片段?
(点另一名学生朗读。)
师:有点情味了!下面请女同学齐读一遍, 注意用平和柔美的语调读出温婉恬静的美感。
(女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 这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江南雪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12:蕴含生机。
师:你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
生13:“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 有许多蜜蜂忙碌地飞着, 也听得它们嗡嗡地闹着。”这里的“飞”“闹”表现出了江南雪野的生机盎然的景象。
师:你的感受真丰富, 这里的一“飞”一“闹”让人不仅看到了烂漫的冬花, 而且仿佛听到了冬虫的吟唱, 显示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诵读这一句, 并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
(学生诵读, 沉浸在想象之中)
师:你还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江南雪的勃勃生机?
生14: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堆雪人也表现出了江南雪的生机。
生15:这里的一系列动词“呵”“偷”“拍手”“点头”“嘻笑”写出了孩子们特有的动作和神情, 充满了童真童趣, 给江南的雪又增添了一份生机。
师:江南的雪是这样的晶莹娟秀, 绚丽多姿, 给人以优美的感受。 (板书:优美) 那么, 北方的雪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三段, 用笔勾画出描写北方的雪的句子, 然后说说北方的雪的特点。
生16:北方的雪是独立的。我从这里看出来:“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它们决不粘连。”
师:这句话写出了北方的雪的质地、形态, 突出了它独立自由的个性。
生17:北方的雪花是蓬勃地奋飞的, 它就像一位奔放的斗士, 在与严寒作坚决的斗争。
生18:朔方的雪花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师:这里的“旋转”“升腾”写出了朔方的雪花的磅礴的气势、浩大的声威, 突出了它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
师:北方的雪蓬勃地奋飞、灿灿地生光, 它旋转而且升腾, 给人一种壮美的感受。 (板书:壮美) 那么, 我们怎样朗读这一部分内容呢?请同学们从语调、语气、重音这几方面谈一谈。
生19:我觉得应用激昂慷慨的语调来朗读。
生20:要读出刚劲、果决的语气。
生21:“永远”、“绝不”、“蓬勃地奋飞”“旋转而且升腾”这些词语可以读出重音。
生22:我认为还有一些词语也应该重读, 如“无边”、“凛冽”、“孤独”、“死掉”、“精魂”等。
师:请大家自己试着读一读, 然后老师请一位同学朗读。
(点一名男生朗诵。)
师:这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感染了我。下面, 请全班男生齐读后三段, 再次感受北方的雪的雄浑俊伟的气势。
(男生齐读)
四、研读探究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用灵动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优美的江南雪和壮美的北方雪。那么, 作者仅仅是在写雪吗?
生1:不是。
师:字里行间饱含了作者的情感, 那么, 作者更欣赏江南的雪还是北方的雪呢? (点击展示问题)
学生分小组讨论。
(点击展示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5年, 当时鲁迅住在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 反动势力猖獗, 此时的北京正处在五四运动退潮后最黑暗的时期, 整个社会处于一片寒冻之中。而此时的南方, 国共两党已经结成统一战线, 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可谓春暖花开。1924年12月30日, 北京下了一场大雪, 蓄着八字须、面容消瘦、嘴里叼着一支烟斗的鲁迅先生来到无边的旷野上, 站在凛冽的寒风中, 神情凝重、目光炯炯地望着旋舞地飞雪, 陷入沉思……18天后, 散文诗《雪》诞生了。
生2:我觉得作者更欣赏北方的雪。因为北方的雪如粉如沙, 他们觉不粘连, 非常独立, 这很符合作者的个性特征。
生3:我觉得作者更欣赏北方的雪。第四段里有一个词“但是”可以看出作者的感情倾向。
生4:我觉得作者更欣赏江南的雪。因为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蕴涵生机, 给人以美的感受。
生5:我认为作者更欣赏的是北方的雪。因为北方的雪独立, 蓬勃地奋飞, 旋转而且升腾, 俨然一位斗士, 在与严寒作着斗争。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 作者更赞赏的是北方的雪, 因为北方的雪实际上代表了一种顽强抗争的精神, 有一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吞天沃日的气势。
根据学生的发言, 教师适时点评, 最后教师总结。
师:大家的发言真精彩,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 老师明白了, 作者更欣赏的是北方的雪, 作者对北方雪的赞美,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朔方的雪是孤独的, 它没有奇花异草相伴, 陪伴它的是枯草, 屋顶;它又是不屈的, 滋润万物的雨经过严寒变成了雨的精魂——雪, 仍然在蓬勃地奋飞, 具有雨的坚强与不屈的精神内核。作者既然这么欣赏北方的雪, 那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的笔墨写江南的雪呢?
生6:对比。
师:有哪些方面的对比呢?
生回答。
师 (小结) :江南的雪优美, 北方的雪壮美;江南的雪多绘其色, 北方的雪多状其态;江南的雪主要写它的妩媚风姿, 北方的雪主要写它的磅礴气势;江南的雪温婉细腻, 北方的雪粗犷豪迈,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板书:对比) 在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 贯穿着作者一个共同的心声: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表达了作者心中一种奋斗的激情。 (板书:奋斗的激情)
五、演读体验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 我们感受了雪优美的意境, 读解了雪幽深的寓意, 这时候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合作演读课文后三段, 再次感受作者对北方雪的赞美之情。
(点击展示)
(师) 但是, 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 如沙, (合) 他们决不粘连, 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 (女) 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 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 (师) 别的, 在晴天之下, 旋风忽来, 便蓬勃地奋飞, 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 (男) 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旋转而且升腾, (合) 弥漫太空, 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停两拍)
(师) 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女)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男)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合) 是的, 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六、感悟升华。
师:鲁迅先生就像朔方的雪花一样, 在晴天之下灿灿的生光, 闪烁出一个灿烂辉煌的世界。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痛苦打击时, 想想鲁迅, 也许又会得到前行的力量。在今天课的最后, 让我们来读一段江天的诗, 希望对我们今后的人生有所帮助。
读点鲁迅/你的生活/将充满活力
读点鲁迅/你的生命/将感到充实
读点鲁迅/你将坦荡荡地/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金色花》选自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是一篇充满母子深情的小诗。
学习目标为: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以及探究想象的能力;积累母爱名言、诗句、故事;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感恩。
二、教学实录
师:不知道同学们听没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婴儿在出生前问上帝:“明天我就要降临人间了,我是那么弱小,那么无助,我该怎么办呢?”上帝说:“孩子,放心吧,我已经选定了一位天使,她正满心欢喜地期待你的来临,而且,她将用她一生一世的爱无微不至地关心你、照顾你,一直到她生命的尽头。”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天使是谁吗?
生:妈妈!
师:是啊,是妈妈。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敬意,一起走进《金色花》,去聆听印度诗人泰戈尔对妈妈的倾诉吧。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屏幕显示母子图幻灯片,伴《小夜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挑选你喜欢的诗句,与大家一起分享?
生:当你沐浴后,……
……
师:刚才大家朗读了这首优美的诗歌,现在请说说你在读诗时有怎样的感受。
(屏幕显示三个问题)
生: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中,我读出了母亲一天没有看到孩子的焦急心情。
……
师:诗歌总是含蓄的,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所要表达情感,请大家相互合作,找出在诗中不能理解、又想知道答案的地方。
(学生六人小组讨论)
生: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一天都去哪了?
……
(教师现场归纳问题,并把问题录入电脑)
师: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
生:因为孩子虽然为妈妈做了很多事,但他不希望妈妈表扬他。
……
师:大家看,泰戈尔借金色花表达了孩子想要回报妈妈的心愿。老师想就此做一个现场调查:有谁记得妈妈的生日?(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表示知道妈妈的生日)那又有哪些同学确定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呢?(所有的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这说明什么?
生:对妈妈不够关心。
师:但不关心不代表大家不想关心,谁能说说你平时是怎样与妈妈相处的?
生:平时都是妈妈给我做饭,有一次……
……
师:在大家的生活中,还有一个和妈妈同样重要的人,他是谁?
生:爸爸。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是怎么和爸爸相处的?
生:……
师:孟郊在《游子吟》中写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虽小也想回报春日阳光。汪国真在诗中写道:“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即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用小草的芳馨、用溪流的欢唱来回报我们的父母。从一杯温水、一句问候、几只刷洗干净的碗盘做起,让爸爸、妈妈感受到你的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这首诗吧!
(学生齐读课文)
师: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变成“金色花”来回报妈妈的爱。如果大家也可以随意变化,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意呢?
生:我想变成漂亮的发卡。
(教师板书第二朵大大的五瓣花,在其中的一个花瓣里板书“发卡”,以此类推)
……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在圆圆的花心中板书“感恩”)比如我们摔倒时别人伸出的双手,失败时别人的一句鼓励,甚至是我们眼中看到的自然美景,以及生活本身,都值得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但是,如果没有母亲,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所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语言、最真挚的情感来赞美母亲。老师想考考大家:除了泰戈尔的这首诗,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母爱的诗句和故事呢?
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师:老师也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播放《天亮了》,深情讲述)韩红的歌曲《天亮了》是为一个真实的故事而唱的:在一个旅游风景区里,一辆满载着游客的缆车在高空缓缓地移动着。突然,机器发生了故障,缆车和缆绳瞬间崩裂。说时迟,那时快,缆车从高空急速坠下。就在这生死关头,一对年轻的父母共同将不满周岁的孩子高高举起,当一切尘埃落定,缆车内30多名游客,只有这个孩子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其余全部遇难。可以想象,是爸爸妈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孩子托起了重生的希望。(歌曲转入主旋律,声音调大,留白约十秒。此时,在座教师和学生中很多人已经热泪盈眶了)
师:这对年轻的父母虽然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体温还留在孩子的身上,他们的血液依然在孩子的脉搏里流淌,孩子的性格里有他们的印记,孩子的思维里有他们的智慧。可以说,他们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略停)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最宝贵的。在危急时刻,父母却可以心甘情愿地把它奉献给孩子。老师相信:必要时,所有的父母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让我们带着对父母的深深敬意,来朗读这首名为《母亲》的小诗。(《小夜曲》响起,众生深情朗读小诗《母亲》)
师:假如在座的某位同学将来能成为一名文学工作者,老师希望他的第一篇作品会是《母亲》。因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由上帝创造的,而是由母亲创造的。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从一首小诗出发,回味了母爱的无私,启迪他们懂得回报,引导他们善于回报。提供话题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现场调查又触动他们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态度受到一次沐浴与洗礼,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式教学理念。
根据《小学语文教师》2005年7至8期里整理
师:今天我们学一篇古文(板书“古文”)知道什么叫古文吗?
生:古代的文章
生:古代的人写的文章。
师:说得有道理。古时侯的人写的文章自然就是古代的文章了。古文有时也叫文言文。古文和我们现在学的现代文有很大的区别。我们现在学的文章,包括你们自己习作课上的写的一些文章,都叫“白话文:”。白话文是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大力倡导的。古文与现在的白话文有很大区别。比如这个字(板书“之”)。谁能把它组成一个词语?
生:明日之星。
师:对,你们校园墙上就大大地写着这四个字。知道词语的意思吗?
生:学校让我们好好学习,成为将来的明星。(众笑)
师:解释得不错,但这个“星”可不是让你们都去当影视明星、当歌星,它是指一切有成就的人。我再问你,这个词语中的“之”字当什么讲?
生:就是“的”的意思,明日的星。
师:讲得很明白。谁还能组词?
生:之乎者也。(众大笑)
师:“之乎者也”可不是一个词。这本来是互不相连的四个字,它们是古文里的一些语助词。不过也有人用它来讽刺那些白话文还写不通,却老想胡撰两句文言的人,如:“这个人之乎者也说了半天,谁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明白了吗?(生答明白)
师:还能组词吗?
生:军属门上有时贴一张“光荣之家”的纸。
师:对。其中的“之”字怎么讲?
生:当“的”讲。
师:也当“的”讲。刚才说了这个“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用它一般都当“的”字讲;但在古文中,它却有许多种讲法;我们今天这篇课文里,“之”字行后一共出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讲法;有时即使是同一个讲法,但所指的对象也不同,真的有点复杂。大家一会儿读的时侯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好了,现在大家打开课文,读一下课题。
生:(齐)学弈。(师板书课题)
师:翻开后页的注释。看看这个“弈”字是什么意思。(生看注释)
生:“弈”就是下棋。
师:“学弈”呢?
生:学习下棋。
师:完全正确。你知道这一课是学习下什么棋?象棋?军棋?还是跳棋?
(该生无语,另一生举手)
生:这一课说的是学下围棋。因为古代肯定没有什么军棋,跳棋呀!
师:可是象棋自古就有啊!(另一生举手)
生:他们下的是围棋,我从图上看出来的。那个棋盘,还有那么多子儿,应该是围棋。
师:你很聪明。会下围棋吗?
生:不会,看人家下过。
师:好好学!围棋可是我们中国古人发明的,但现在我们的棋手往往下不过韩国人。你学好了,将来为国家争光。行吗?
生:(迟疑了一下)行!
师:好,经过片刻考虑说“行”,看来你说话很负责任。下面大家各自把课文多读几遍,直到你觉得读通了为止。(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师:能读给大家听吗?谁敢为天下先?―――就是谁敢第一个读?(有生举手)好!敢为天下先的人出现了。请大胆地读给大家听!
(生读课文,有的地方读不通)
师:敢读就很好!虽然有些地方读得比较吃力,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值得称赞。这样吧,你们看一下注释。这篇课文的注释很多,一下子记不住。你可以按照序号,把注释的内容简单地标记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旁边。然后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对照注释想想这些字、词、句子的意思。知道意思了,可能读起来就顺了。大家开始做这个工作:标记注释,理解字、词、句。开始吧,给大家10分钟时间。(生开始按要求自学课文)
师:读古文讲究“断句“。原来古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的课文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加上了标点。读课文时,有标点的地方当然需要停顿,但在一些句子中,根据它的意思,那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需要拖个长声。这样读,你自己比较好理解,听的人也容易听懂。大家拿出笔来,听我读一遍,注意听我读到哪里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你就在哪里画一条斜线。(板书画斜线“/”)为了大家便于听和画,我读得慢一些,拖音也放长些。明白吗?(生答明白)
(下面是教师示范拖音的读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下面各自按照画出的斜线朗读一次,拖音的地方,可以夸张些。(学生各自练习朗读)
师: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师示范:“弈秋,通国这„„善弈者也。”生笑。)你们别笑,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学生继续练习,不少人摇晃起来,气氛很热烈。)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敢站起来晃一晃吗?(众笑)
师:好多了。再重读一下这一句。(示范:“为/是其智/弗若与?”)注意是问号。(生重读此句)
师:谁再来读?(先后有四人读课文,师随机指导、示范)
师:你们觉得这样读是不是课文也好懂一点了?生:(齐)是。
师:那我问几个问题行吗?第一个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讲详细点。
生:弈秋是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很会下棋。
师:没有说得太明白,很会下棋到什么程度?
生:他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师:啊,放到现在他能拿到全国围棋比赛的金牌!(众笑)哪句话说了这个意思?读出来。(生齐读:“通国之善弈者也。”)
师:这句话中那个“者”字是什么意思?
生:“者”就是指那个人。
师:没听懂。我问你,什么叫“作者”?
生:“作者”就是作文章的人。
师:“读者”呢?
生:读文章的人。
师:“胜利者”呢?
生:胜利的„„得到胜利的人。
师:不简单!“善弈者”呢?
生:善于下棋的人。
师:说得都对。这样看来,这个“者”字,严格地说应该当什么“的人”来讲。你看你刚才讲的:作者――作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都是“的人”,是吗?(生答是)
师:第二个问题:课文里的人让弈秋干什么?
生:叫他教导两个人下棋。
师:听着别扭!老师今天教导我们《学弈》这一课。别扭吧?怎么说?
生:人们让他教两个人下棋。
师:这样说多顺啊!第三个问题比较难答,他这两个学生表现怎么样?一个一个说。
生: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的教导,但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至,想拉弓用箭射。
师:你很会利用注释,所以讲明白了,很好。你这段话说是说明白了,但听起来有点硬邦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你只是把注释原封不动地套了进去,就显得有点死。其实你把注释的意思理解了,然后把它变成你自己的话,自自然然地讲出来就行了。现在大家练习说一下,同桌的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学生练习,有的互相讨论)
师:大家停一下。我这里有几个字不明白,想请教你们,能帮帮我吗?“一人虽听之”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有学生翻看注释)
生:这个“之”字的意思是指弈秋的教导。
师:没错。注释上就是这么说的。但是,我们平常说话不会这样说。比如我说:“我们要听家长的话。”这个“家长的话”是不是教导我们的话呢?
生:是。
师:对呀!如果我们老是说:“我们要听家长的教导。”“我们要听老师的教导。”多累呀!(众笑)所以,按照我们平常的语言习惯,“一人虽听之”可以怎么解释?
生: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话。
师:你看,这样说就简单明白多了。是不是?第二个字,“惟弈秋之为听”中的“之”字是什么意思?(学生翻看注释)这次你不要再看注释了,注释里只是整个讲了这句话,没有单讲这个“之”字。你得自己动脑子想。
生:这个“之”字还是指弈秋的教导。
师:变成平常的说法怎么说?生:弈秋的话。
师:恭喜你答对了!(众笑)那么“惟弈秋之为听”怎么讲?
生:只听弈秋的话。
师:再次恭喜你答对了!(生答谢谢,众笑)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刚才的两个“之”字,都指的是弈秋的话。再看“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又是指什么?(生无人能答)
师:联系上一句“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想一想他想射的是什么?
生:射天鹅。
师:对。你看这个人,不但不好好学习,上课思想开小差,他还想猎杀珍贵的野生动物。(众笑)你把两个小句连起来讲一下。
生: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但他一心以为有天鹅将至,老想着拉弓用箭射天鹅。
师:对他讲的有什么意见吗?
生:他那个“将至”没讲出来。“将至”就是将要来到了,就要飞来了。因为“李白乘
舟将欲行”的“将”就当“就要”讲。
师:你真不简单,能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还有没有意见?
生:最后那个“射之”的“之”是指天鹅,但他前面已经说了天鹅就要飞来了,所以他要射的肯定是天鹅,不会是别的。所以最后这个“之”字说成“它”就行了。称动物的那个宝盖头“它”。(众笑)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按你的说法把两个小句连起来说一下。
生: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话,但他一心以为有天鹅就要飞来了,他就想拉弓用箭射它。(掌声)
师:讲得很漂亮!大家看,这一段我们研究了三个“之”字,特别是第三个“射之”中的“之”,注释上并没有解释,但大家也理解了。很好!到现在为止,弈秋的两个学生各是怎么学习的弄清了吧?我接着提第四个问题:这两个学生学习的表现不一样,那他们学习的结果呢?
生:书上有一句话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就是讲结果的。意思是:这第二个学生虽然和第一个人一起学,但学习成绩不如第一个人好。
师:得了,一个问题全叫你一个人承包了!(众笑)你既然这么聪明,我问你,你刚才读的书上那句古文“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又有两个“之”字,它们都指的是什么?
生:两个“之”字都指的是那个好好学习的人。
师:非常好!这两个“之”字也有一个没加注释,他根据句子的意思也解释出来了。请坐!最后一个问题: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分析的?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大家一起读,我看你们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生:(齐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师:谁能直接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
生:有人说,是他的智慧不如前一个人吧?有人说:不是这样。
生:我认为应该这样说:有的人说,是他的头脑不如前一个人吧?也有人说,不是这样啊。我把他说的“智慧”改成了“头脑”,说“脑子”也行。因为人们平常都这样说:“这个小孩脑子好!”不会说:“这个小孩智慧好。”(鼓掌)
师:这是这节课第二位获得老师们掌声的同学,祝贺你!
生:老师,我说得比他们还简单,您看行不行?
师:你真客气!(众笑)你说吧,让大家共享一下!
生:有人说他不够聪明,有人说不是这样。(掌声)
师:老师们的掌声说明了一切,你到前面来,站在台口,向老师们说声谢谢。
(该生走上前,但行动有些局促忸怩,抓耳挠腮。众笑)
师:你看,掌声变成笑声了!你刚才漂亮的发方,多么优秀,所以赢得了掌声;现在为什么大家都笑了,知道吗?
生:不知道。(笑声)可能是笑话我吧?
师:大家的笑还是善意的,是看见你一下子变得那么腼腆,那么不好意思,觉得挺有趣。一个人不但要有知识、有学问、有道德,而且行为举止也要大大方方,礼仪周全。特别是面对大庭广众,更要落落大方、文雅而又潇洒,你愿意这样吗?(生答愿意)那就大大方方到台前向老师们敬礼致谢。老师们再给点掌声鼓励他!(掌声热烈)看老师们多爱护你,去吧!
(该生大方地敬礼:“谢谢老师们!”老师鼓掌)
师:看,这样多好!回座位吧。好了,这几个问题一讨论,课堂内容就都明白了。谁还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生:老师,课文里有两个“也”字,好象都没讲,它们是什么意思?
师:你把这两个句子读一下。
生:第一个是:“通国之善弈者也”,第二个是:“非然也”。
师:问题提得好。这个问题大家可能不知道,听我说。这个“也”字在现代语中最多见的是当“同样”讲。比如:“你去我也去。”“他朗读也很好。”都是这个意思。但在古文中,它一般放在句子的最后,表示某种语气,它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跟现在的“吧”“吗”“呀”“啊”“了”等相似。如“非然也”,可以理解为:“不是这样啊”;“通国之善弈者也”,可以理解为:“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了”。你说这个“啊”和“了”是什么意思。
生:没意思。(大笑)
师:对,它本身没有什么含义。下面我们进行最后一项活动。看谁能把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完整地讲出来。这次讲,不要求越简单越好。刚才我们理解句子,越简单越清晰。现在要讲故事,应该在符合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挥,也就是说:可以添油加醋。(众笑)但要添得合情合理,加得有滋有味!我们由于时间关系,只能找三位同学讲。大家推荐三位同学吧!
生:我推荐王亚欧。
生:我推荐秦浩然。
生:我推荐我自己,我叫史维荣!(笑声掌声)
师:好一位维护自己尊严与荣誉的女同学!有个成语,就是讲自己推荐自己的,知道吗?
生:毛遂自荐。
师:差不多,只差两点!在你说的“遂”字上面加上两点变成“遂”(板书“遂”),“毛遂自荐”。毛遂也是一个人名,是战国时代平原君的门客。他自己推荐自己当一次“谈判代表”把事办成了。后来人们就用“毛遂自荐”来表示自我推荐的意思。好吧,现代女毛遂――史维荣女士请上台!(笑声)
(三位学生并排站在讲桌前,面向同学)
生:(自荐的史维荣)大家好!(师插话:很好,先行问侯!出于礼貌,哪位同学讲完了,我们都要报以掌声!对不起,打断你的讲演,重新开始吧!)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故事。大家知道,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就在四千多年前(众笑),有一个人名字叫弈秋。他为什么起这样一个怪怪的名字呢?因为他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了,所以叫弈秋,说明他的棋艺已经到了丰收的秋天,结满了累累的硕果。人们见他棋下得这么好,就请他出面教两个人学习下棋。
师:想在他丰硕的果园里再增添两只金苹果!(众笑)
生:这两个字下棋的学生一个叫李中芳(学生大笑,纷纷往后看),一个叫赵迪。(学生又笑又看)
师:笑什么?(有学生说刚才说的两个人都是本班学生。众大笑,师亦笑)你太棒了!为什么单说他两人?是不是一个爱学习,一个上课尽走神?
生:不是,他俩是我的好朋友。这个李中芳还不错,上课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上课,她只听弈秋讲课;可是那个赵迪就不行了。(众笑)她一边上课一边走神,看起来好象是在听课,但她一个心眼想着:要是有一群天鹅飞来有多好呀!我拿起弓射它几只下来,可以饱一顿口腹。
师:那叫“一饱口福”,“福气”的“福”。
生:可以一饱口福。结果两个人虽然一起跟弈老师„„(众笑)
师:最好不要说“弈老师”,你不是说“弈秋”是人们称赞他的一个称呼吗?他不一定姓“弈”,也没听说有姓弈的。
生:两个人虽然一起跟弈秋学棋,可是赵迪很快就跟人家李中芳差远了。(众笑)可赵迪还说:“我的脑子不如你,没你聪明!”但是弈秋却摸着胡须说:“错了,不是这个原因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你干什么事,学什么本领和知识,都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不然就什么也做不好,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们用的成语“专心致志”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来的。
师:真的不简单啊!下一位讲。(该生发言略――编者)
生:(讲演得过奖的王亚欧)先生们,女士们。(笑声)
师:这种称呼是从国外传来的,他们比较尊重女性,所以应该把次序调过来。
生: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光临今天的故事大全!(笑声)话说唐朝天宝年间,正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故事“越演越热”的时侯。地球人都知道,杨贵妃和唐玄宗两人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一点不假。这天,正是春末夏初,贵妃娘娘刚刚在华清池洗完了温泉。觉得无事可干,就想下一盘棋。
师:弈秋终于快出场了!(众笑)
生:可是下棋唐玄宗不是杨贵妃的对手。于是,玄宗皇帝传来了太监高力十,问他通国上下谁人下棋最好。高力士说:“启奏万岁,小臣听说诗人李白棋艺不低。”玄宗说:“传我口谕:宣李白进宫。”李白进得宫来,听说了下棋的事,赶忙奏曰:“微臣李白不才,不敢在娘娘面前现丑。臣推荐一人必能令娘娘满意。”玄宗说:“此人是谁?什么背景?快快道来!”
师:这回弈秋该来了吧?
生:众位客官莫急,嘴急吃不了热豆腐!(众笑)话说李白长吁一口粗气,手捋三绺不长不短之须――我这个“之”字也当“的”字讲。(众笑)我下面开始扮演李白。启奏万岁,此人名弈秋,年已花甲。他乃我大唐天下最负盛名之弈手。日本使臣也派高人与弈秋手谈„„
师:告诉大家什么叫手谈。
生:手谈就是对弈,也就是下棋,是一种文雅的说法。我接着讲。结果日本人也大败而去。(众笑)这时玄宗皇帝已被说得兴起,说:“派两个学生去向他学弈。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李白说:“臣领旨谢恩。”然后李白就给弈秋送了两个徒弟过去。其中一个名叫聂卫平„„(大笑)
师:怪不得聂卫平人称棋圣,原来师出名门!另一个便是享誉全国、名扬欧亚的本人――王亚欧!(全场鼓掌大笑)
师:啊,你也是弈秋名下高徒!请问先生,您会下围棋吗?
生:不瞒您说,本人粗浅涉猎,学艺不精。曾想与马晓春小试牛刀,就是没有机会!(大笑)话说开学以后,聂卫平兢兢业业、专心一意好好学棋,惟师傅弈秋之言是听;而王亚欧那小子(众大笑)虽然也貌似听课,但身在曹营心在汉。他眼见秋去冬来,(师:又扯远了!)大雁准要南飞。(师:不是大雁吧?)天鹅也是侯鸟,到冬天也要迁移。
师:那不叫迁移,一般称其为“迁徙”。(师板书“迁徙拼音”并写“徒”与之区别)
生:好。天鹅也和大雁一样要迁徙。于是那个王亚欧就一心想着天鹅就要到来了。我得引弓射箭,命中几只,好献给老师弈秋。但时间一长,好坏就显出来了。虽然他与聂卫平同师学艺,但两个人的棋艺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师:孙悟空翻一个筋斗都追不上)就是。所以聂卫平成了棋圣,王亚欧明年才能小学毕业。(大笑)唐玄宗听到这里说:“这个王亚欧可能是小儿痴呆症吧?”但杨贵妃却说:“圣上此言差矣,那个亚欧小儿,非智不如人,是其不务正业,一心贪玩、不求上进也!”(鼓掌)
师:太好了。我问你,我国的四大名著你读过几本,最喜欢哪本?
生:都看过。《红楼梦》没多大意思,尽是家庭琐事。我最喜欢《水浒传》,里面一百零八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他们的绰号我能背着说出一大半,《三国演义》我也喜欢。
师:他为什么能讲这么好呢?主要是他读书多。读书多,知识就丰富,所以语言生动。说实话,他的知识面和表达能力,就是和中学生比也丝毫不差!你不会骄傲吧?
生:不会。我没学好下棋就已经后悔了!(笑)
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初级中学 张治明 邮编:44261
3(老师宣布上课,师生问好。学生喊班级口号)
一、激情导入。
师:一年四季是大自然对人们的馈赠,我们可以感受不同时节不同风光的魅力。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生1:我喜欢春天,草长莺飞,姹紫嫣红,一切都生机勃勃。
生2:我也喜欢春天,可以卸去厚厚的冬装,活动自如,充满希望。
生3:我和她相反,喜欢冬天,虽然天气寒冷,但也意味着过年临近。(生笑)
生4:我喜欢秋天,天高云淡,气候适宜,那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累累的果实在枝头笑弯了腰,火红的枫叶点燃了秋天的热情!
师:说得真好,富有诗意。还少哪个季节?
生:夏天。
生5:夏天太热了,让人提不起劲,就想进空调间。(生笑)
生6:我本来也这样认为,但预习了课文后,我对夏天的看法改变了,它是很热烈,很富有激情的,比春天更有旺盛的生机。(一些同学附和点头)
师:确实,一般人都认为夏天烈日炎炎、挥汗如雨,很难找到喜欢它的理由。而当代作家梁衡却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用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个春与秋之间的夏季,令人由衷叹服。同学们通过预习就能深受感染,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梁衡笔下的《夏》(板书课题与作者)。
二、整体感知。
(一)检查预习。
师:刚才的发言让老师有了一种感觉,大家课前对文章经过了认真的预习,希望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能不断加深这种肯定。检查一下大家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出示小黑板:1.给加点字注音。
迸发()芊芊细草()旋律()挑()着绿叶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磅(bó)(pú fú)苦(sè)
3.解释词语。
春华秋实闲情逸致
三位学生上黑板展示预习成果,其余学生完成在课本上,老师巡回。师:他们的答案是否正确?
生大声地:正确。
师:大家课前准备很充分。磅礴的“礴”和苦涩的“涩”都是左右结构,旋律的“律”字拼音要有两点,书写的时候要注意。齐声把这些词语读两遍。生大声地朗读,加深印象。
(二)理清课文思路。
师:通过预习,你能不能马上说出,作者梁衡对夏天有怎样的感情?生4:热爱。
生5:赞美。
师:文中有明确的话吗?
生齐:我要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黄金的夏季。
师:大家要读出赞美之情,应抓住什么词语重读?
生6:赞美。
生7:大声,表示力度。
生8:还有夏季一词,是歌颂的对象。
生齐读。
师:作者对夏天的热爱赞美都围绕夏天的哪些景物来描写的?
生9:太阳、麦浪、热风
生10:棉苗、高梁、玉米、瓜秧
生11:黛色长墙。
师:那是什么?
生11:是草。
师:能不能更确切些?细草也是草。
生11:哦,应该是厚、密的草。
生12:,蝉儿。
师:夏天的景物单是一些自然风光和植物构成的吗?
生13:还有辛勤的农民。
师:对了,还有夏天的人们,也是夏天的一景。瞧,作者多有观察力,看到了夏天特有的自然风光、植物和人,这些夏天的美丽的景物(板书:景美)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14:二、三、四段。
师:体现了夏天哪些特点?
生15:紧张、热烈、急促。
师:文章哪一段?
生齐:第一段。
师:这是夏天的旋律,是夏天的特点。(板书:紧张、热烈、急促)师:可见,本文的结构?
生二齐:总分总。
三、赏析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师:既然夏天的特点是依赖我们刚才提到的景物表现出来的,那么文章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内容来表现夏天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小组合作讨论,举一到两个例子进行分析。可以从这些角度入手。
小黑板提示:
1、修辞手法
2、传神的动词、形容词
3、描写手法
(学生激烈地讨论,老师来回走动,并且不时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
师:有了结果的小组请举手示意。(个别小组有人举手,老师等待,举手人数渐多。)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哪一组先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的结果?
生1:文章的第四段“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作者运用一些动词,通过写农民的表现来体现夏天的紧张、急促的特点的。(生读得缓慢、抒情。)师:这些属于什么描写?
生1:动作描写,也有心理描写。
生2:农民人数很多的,也属于场面描写。
师:很好,那这样的场面,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吗?
生3:人声鼎沸。
生4:热火朝天。
师:这样热火朝天的场景,刚才这位同学有没有读出其特点?好,你自己说。生1:没有一种热气腾腾的感觉,农民的心里很着急很紧张也没有读出来。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们的着急?
生1:快割,快割;快打,快打。
师:要怎样读?你试一下。(生一口气读得很急。)
师:其他同学觉得他读得如何?
生5:没有轻重缓急的区别。前面提到“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而下面的“快割,快割”和“快打,快打”正好照应,要读得急、快,“弯着腰,流着汗”表现场面热烈,音调要微微高些。而其他地方,可以稍微读得缓和一下,来衬托急。
师:真厉害,看来你在朗读上有很高的天赋。能让大家欣赏一下你的朗读吗?(生读,很有味道。)
全班鼓掌。
师:真棒,本来老师想读一下的,这下就不班门弄斧啦。(生笑)看来,在朗读的时候,要抓住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语调、语速的变化,会达到很好的效果。来,我们学着她的语气、节奏,一起读一读。
师生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师:其他小组的成果汇报?
生6:“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这里不仅通过农作物,还通过自然景物来体现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
师:这里更能体现夏天怎样的特点?
生6:热烈。
师:看黑板,语言描写上是怎样来体现这种热烈的?有修辞手法的使用吗?有一些用的好的词语吗?
生6: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麦浪比喻成热浪,把汽车比喻成舰船。生7:不仅是汽车,还有山、云,都比喻成了舰船。
师:看得很仔细,不错。那么这一比喻有什么作用?
生8: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夏天麦田的蓬勃、旺盛的气势,麦田无边无际,麦穗在风吹下,形成热浪,加上“扑打”,一种夏天力量的美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师:你可以去当文学评论家或鉴赏者,字字精彩。
生9:这里的“烘烤”突出夏天的炎热。
生10:我看到一些写颜色的词语,火红、金黄都是很亮的色彩,只有夏天才配得上用他们,很大气。
师:你的分析也很大气。
师:如果我们朗读这段,可以从哪些词语上进行处理?
生10:火红、烘烤、金黄、翻滚、扑打、浮动要读得重,要读出气势与力量。
生11:涌、主宰、熟透也应重读。
师:这些词语都用得很到位,把夏天的热烈表现了出来,我们先请力量的代表——男生一起来读。
男生读,读得气势磅礴。
师:怎么样?(大家一起点头赞同。)我们一起来,一起感受夏天的热烈。全班齐读,比前一次更加有力,更加有气势。
生12:文章第三段中“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这时他们已不是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蒸腾下,蓬蓬勃发,向秋的重终点作着最后的冲刺。”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写棉苗、高粱、玉米、瓜秧这些植物的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写出夏天的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师:分析恰当。大家能帮植物配一下音吗?在这样的季节,他们会说什么呢?用第一人称吧。
生13:我要快快长大,回报主人的辛勤付出。
师:喝水不忘掘井人。
生14:大家一起努力长大啊,我们付出汗水,到秋天就会有收获的。
师:心里很急,一心想快快成熟,急促的旋律。每个人都试着把植物的心情放进去读一读。
生自由试读。
师:我们女生也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水平。
女生齐读。读得较好。
生5:因为是拟人手法,我觉得还应该棉苗、高粱、玉米、瓜秧的可爱神态读出来。挑、举、匍匐这几个词可以重读,这样会更好一点。
师:你又带给我惊喜了,你读一下。(生读,比集体读更有味道。)看来,不满足已有的水平,善于思考分析,敢于挑战,会不断进步。老师向你学习。全班鼓掌。
生15:我们小组分析 “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快去给秋苗追肥、浇水。”通过描写人们的动作行为表现夏天的急促和紧张。
(生读得很急)
师:这里的“可是”是什么意思?表示转折吗?
生齐声:不是。
生15:应该是“是不是”的意思,表示担心害怕。
师:他们担心害怕什么?
生15:可千万不要下雨啊。
师: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一种担忧和焦虑。抓住两个“可是”。你重新读一下。
(生读,有很大进步)
师: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全班齐读)
师:这里农民的表现最能体现夏哪一特点?
生齐声:紧张。
师:他们除了紧张收麦打麦外,还紧张什么?
生16:还要忙着追肥、浇水。
师:为什么?
生16: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师:从“挑”字你看出什么?想想我们生活中用“挑”字的场合。生17:人们愿意这样去奉献,是农民主动的行为。
生18:农民对自己的责任很看重。
师:对,就如“挑起了中国的大梁”。
生19:农民劳作的勤劳辛苦。
师:文章中有没有表现农民勤劳辛苦的句子?
生20:夏,浸在苦涩的汗水里。这是农民辛勤的汗水。
师:很好。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发现,作者赞美夏天,是赞美夏天自然风光的热烈、气势,是赞美夏天植物蓬勃生长的旺盛生命力,更是赞美了夏天辛勤劳作的农民。(板书:人勤赞美夏天、赞美辛勤劳作的农民)
四、课堂反馈。
师:同学们在课上的表现令老师非常满意。我相信大家的学习一定是有效的,高效的。我们自己来检查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完成《自主检测》“合作探究”第4大题1、3、4。
学生自主完成检测内容,老师巡回其间,不时指点。
(学生回答、集体讨论,老师强调答题的规范性,反馈有效。)
五、拓展延伸。
师:文章第五段说,历代文人很少写夏天,的确,描写夏天的诗词歌赋最少。老师找了两首诗歌,请你比较这两位作者对夏天的感情和课文表达的有什么不同。
小黑板展示诗歌:
苦行
唐 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
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山亭夏日
唐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生1:王维的诗歌写的是夏天的炎热、干涸,表达对夏天的不满之情。师:表示作者心情的词语是?
生1:重,苦。穿很少的衣服就觉得多了,树很密很多也不觉得阴凉。师:《山亭夏日》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生2:《山亭夏日》有楼台倒影,有水晶帘,有微风,有蔷薇花香,景色比较美丽,很温馨,不像夏天的景色。
师:为什么这些景色是温馨的呢?从环境角度看。
生3:哦,在山中的亭子里,树多,又宁静,会比较阴凉。
师:在这样的环境中,作者表达的是怎样的心情?
生4:很悠闲,很恬静。
师:的确,不同的人由于环境不同,认识态度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而不同的景物选择也能传递作者不同的感情。
六、布置作业。
师:所以,请你选择一些具体的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锤炼一些词语,对所选择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自己对某一季节的独特感受。3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夏
梁衡
景美赞美夏天
紧张热烈急促
在叙述这节课之前,我首先要说的是这是一节不太成功的课。原因在于虽然达到了基本目标,但是读得不够深入,太表面化了一点。下面我们还是先看实录,然后我再来评述一下。【过程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谈读书》。作者是英国的哲学家、作家培根,在《名人谈读书》一书中,本篇占有较重要的地位。让我们先把文章整齐地朗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读完后,我纠正了两个字的读音,一是“傅彩”的“傅”,有一些同学读成了“博”,“狡黠”的“黠”字读成了“洁”,应读xiá。)
师:谈的是读书,谈的是读书的什么呢?能找到中心论点吗?
(学生显得比较茫然,确实,这篇文章属于漫谈的性质,每句话都是一个观点,不适宜总结。)
师:中心论点找不出来吧?(学生点头)这就对了。这篇文章不像前面学过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两篇都有明确的观点,但本篇的观点很多,但并不集中,不是一篇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怎么会这样呢?这实际上与这篇文章的性质有关系,它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属于随笔,所谓随笔就是随便写,那就很难有一个集中的观点了。那咱们换个方式来读懂它。题目叫“谈读书”,那么作者谈了读书的哪些方面呢?建议你们在回答之前把课文再浏览一遍。
(学生静静地看课文,我在学生中间来回了解阅读情况,发现不少同学已把握了。)
师: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生:谈了读书的方法。
师:还有呢?(板书:读书的方法)
生:谈了读书的重要性。
师:什么重要性?
生:就是读书对我们的作用。
师:说得好,也可以换几种说法,比如读书的目的,读书的好处,读书的益处,但说的都是一个意思。(板书:读书的好处)看来全文大致是谈这两个内容。
※以上教学内容是定向,抓梗概。让学生明确全文的写作内容。
师:刚才说了,这篇文章是漫谈式的,既然是漫谈,那么他的观点就散布在全文之中,那么,大家再从文中划出作者认为读书有哪些好处的内容。看哪位同学能在沙里淘金,找得最全面。
(学生再读书划句子)
师:谁来?
生:(读)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师:找得好。“怡情”是什么意思?(生齐答:使心情愉快),“傅彩”呢?这个词很难,看注释,齐说。(学生齐说:给言辞增添光彩),“长才”就好说了,增长才干。你把这句话归结一下,简洁地说,什么好处?
生:怡情,傅彩,长才。
师:正确。(师板书三词)还有呢?
生:(读)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师:找得很准,你归纳一下,是什么好处?
生:读书可以获得有益的东西。
师:到底有益在哪里呢?你要抓住这句话的最后一句来看。(该生答不出)哪位同学来帮一下忙?
生:读书可以培养人的性格。
师:很好。培养性格,涵养性格,也可以说塑造性格。看来书的作用可真不小啊。(师板书:可以培养性格)还有呢?
生:(读)读书可以补天然之不足。
师:这让我想起了王安石写的《伤仲永》,仲永有“受之天”,但是缺少“受之人”,也就是没有后天的学习,更没有艰苦的自学,他成了平庸的人。但是有很多不是天才的人,如果去学习,读书,那反而成为了杰出的人,这不是弥补了我们天赋的不足吗?(板书:补天然之不足)好,还有吗?
生:(读)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另一生举手)
生: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师:这是什么好处呢? 生:弥补头脑中的缺陷。
师:读啥补啥。对人的精神的健康发展极有作用。正如作者,注意力不集中,要专心去学数学,这样会把自己的注意力练得集中,多做习题。(板书:弥补精神的缺陷)还有吗?
生:读书使人充实。
师:一读书,读进去了,时间就会过得很快。读出收获与体会来了,就会感到神情气爽,这不就充实了吗?读好书,你从不会感到无聊。(板书:使人充实)还有吗?(学生说找完了。)那我就相信你们了,作者认为的好处大体就这些了。那么,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读书方法呢?
生:(读)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师:很好。你归结一下,“不存心诘难作者”是说的什么意思?
生:(答不出)
师:老师认为是不要故意挑剔。(板书:不故意挑剔)那“不可尽信书上所言”呢?
生: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要完全相信书。
师:好,也就是不迷信书本。(板书:不迷信书)“亦不可寻章摘句”呢?
生:不要摘录。
师:啊?(学生笑)难道是不要我们摘录吗?不摘录,那我们做读书笔记不是做错了。老师认为是只摘出书中某一句话来指摘作者,而不去考虑这句话的前因后果,这样往往会对作者曲解。(板书:摘句曲解)“而应推敲深思”是说读书要干什么?
生:要思考。
师:(板书:要思考)是的,这是这一句介绍的几种方法。还有吗?
生:(读)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师:你把他的意思简化一下,看说什么?
生:各种书有各种不同的读法。
师:概括得很准。那有哪几种读法呢?
生:选读,细读,有的泛泛而读。
师:是的。好书就精读,细读,有些书不全是有价值的,但其中又有我需要的内容的,则选这部分来读,如果只想大致了解一下,那就翻翻,浏览一下。(板书:精读、选读、泛读)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生:(读)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师:这又是什么方法呢?
生:请人代读。
师:但这些书要限价值不高的。假如摆在我们面前的是《水浒》原本,另一本是把《水浒》浓缩为一篇文章简略地介绍文,你喜欢读哪一个呢?
生:读原本。
师;为什么你喜欢读原本呢?
生:因为原本有很多生动的细节,还有有趣味的故事,简略的介绍虽然能了解个大致,但不可能描写生动,没有意思。
师:老师与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好书还是细细地精读,找人代读,是人家读进去了。哪些可以找人代读呢?老师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会议报告,我就请别人转述给我发言讲了几点意思就行了,这“几点意思”就是他的摘要。还有吗?
生:(读)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师:这又在介绍什么方法呢?
生:读书要和作文、讨论结合起来。
师:概括精准。这一点,老师有深切的体会,比如以前我跟你们上课总要带一个教案过来,但是现在呢?我不用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先阅读这篇课文之后,先写一篇作文,这就是你们在我教学网上经常读到的每一篇课文的解读,这就是我的理解。我通过作文强化了我对课文的认识,然后我们一起上课,上课里面我们师生一起讨论,上完课后我又要写一篇教学实录,把我们学习讨论的过程记载下来,通过回看实录,我对课文的认识又加深了。所以我的业务水平在不断增长,这正是得益于我把读书、讨论与作文三个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了。
※以上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作者表达的观点,算是“读懂”这一层次。学生还是基本能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
师:对这篇课文所介绍的内容明白了吗?当然仅仅懂还是基础的层次,我们下面来读出一点自己的体会出来。你们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很美。
师:美。美在哪里呢?
生:好你真理一样。
师:真理当然美,给我们带来思想的启迪。老师认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可以用“精僻”。但是这还不是它的主要特点,主要特点要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去体会。下面你们从文中找一找,看你最喜欢哪几句话,划出来,并且说一说这些话你为什么喜欢。
(学生活动,划画。老师巡看。)
师:咱们来分享一下各自的体会吧。
生:(读)“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我觉得这一句好,他前面三句话排除了读书不当的三种方法,从反面说,然后最后一句指出读书的正确方法。
师:对,前面三个句子铺排,后面再作归纳。同学们,本文中像这样的句子比较多,铺排式的结构,先铺开说,最后归纳。呆会你们一定会发现得更多。还有哪些发现?谁来?
生:(读)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
师:好长一句。这句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生:喜欢“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他把人的天生才一下比作自然花草,把读书比作修剪移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有读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就会纠正错误的行为,让人更加完美,花经修剪更美,人经修剪更正。(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是的,这句话写的正是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在修剪中让他长得更好。接下来,谁来?
生: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师:(感意外)你怎会喜欢这一句?
生:我最欣赏“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八个字,这八个字说明人的一种观念,从整体上考虑事情,这是好学深思者才能做到的。
师:但愿你能成为一个好学深思者。这就你下棋一下,我们班上不是有两位同学在市里下棋比赛得了奖吗?下棋最需要有一种全局观了。
(下课铃响了)
师:一节课的时间到了,但老师觉得很遗憾,最想跟大家精彩对话的时候,时间已经到了。对这篇课文,最需要的恰恰是好好品品他的语言,并且要学习这种语言的表达方式,老师通过培根的文章中读到的是他的“雄辩”的力量(板书:雄辩)这中雄辩就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大家看这句话,前面六句话,一个长的排比,就像作者一口气倒出来似的,把每门学科对人的性格的养成作用谈得精僻,谈得极有力量,一气呵成,让人折服,最后一句话,作了归纳,“皆成性格”,对性格的养成作用可谓大矣。最后老师把本课作一个总结,两句话:精僻的思想,雄辩的语言。好,下课。
※这一节环节是引导学生感受品味文中精妙的语言。但实录中可见,并未完全展开,一是时间不足,前面有引导学生读懂的过程中费时过多,这里不能得到有效地展开,还有学生的品味仍然停留在“懂”的基础上,是从句子内容上的理解,只能说有所感触。【教后反思】
这节课有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过程中,引导比较到位,基本达到了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但也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引导学生在体会语言的环节上有一种草草收场的味道,而且学生体会得不够深入。
拿这样的一篇议论文来说,如何把学生的思维从与作者(文本)对话迈向与自己对话,这仍是一个努力的方向。
师:有人说,拿起一本中国的诗集,轻轻抖一抖,便会从中落下许多个愁字,于是当空明月是愁,人在天涯是愁,无边丝雨是愁。乡愁是出门在外的游子萦绕心间的情愫。同学们能背诵几首描写乡愁的古诗词吗?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师:在日暮斜阳下,在清风明月中,倾诉着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那是古人的乡愁。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所写的现代诗《乡愁》,去感受作者在诗中创造的感人意境。
(教师出示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品读意象,理解意象所承载的情感;2.结合自身的体验,展开联想、想象,描绘诗歌呈现的一幅幅图画,感受美的意境;3.借助背景资料,从“文化”层面品读乡愁)
二、明确基调,读出乡愁
师:学习诗歌,我们首先要关注诗的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思考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深沉中又略带哀伤,所以朗读时的速度是缓慢的。
师:自由朗读,边读边标出节奏和重音。想一想每一节诗要读出什么样的情感?
生:我读出了诗人外出求学时对母亲的思念。
生:我读出了诗人与新婚的妻子离别时对妻子的不舍。
生:我读出了诗人因母亲去世阴阳永隔时的痛楚之情。
生:我读出了诗人对大陆故乡的思念。
师:诗人的这种感情是不是突发偶感呢?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绵绵思念一直萦绕在诗人的心头,这一点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
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四个人生阶段。诗人以时间的变化来组织诗,四个时间序词也概括了诗人的整个人生。
三、圈划批注,寻找意象
师: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愫,这种感情看得见吗?看不见摸不着。要想将这种抽象的情感表达出来,就要借助一些形象的事物,这就是意象。我们在学习《一个深夜的记忆》时,讲了意象是什么?那首诗的意象有哪些?
生: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物、景、事等。《一个深夜的记忆》这首诗中的意象有“月光”“阳光”“风”“弓弦”“黎明”“河岸”“山影”“星”“旷野”等。
师:同样,《乡愁》这首诗为了表达“思乡”这一情愫用了哪些意象呢?这些意象又承载了怎样的情感呢?请再读全诗,并进行圈画批注。
生:这首诗用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寄托乡愁。
师:这些意象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任选一个意象细细品味。
生:我选的是“邮票”,乡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邮票富于感性,整个乡愁凝聚在一张邮票上。
师:邮票是家信的局部,但它比整体更有想象的启发性,更美,更有感情的分量。诗人的母亲两次逃难,丈夫都不在身边,孤零零一个人带着独子跑遍千山万水。中学时期,每次从朱氏祠堂返校,母亲总是殷殷送别,然后伫立山头,一直守望着孩子走下山去绕过谷底,消失在另一座山后。小小的邮票寄托了深深的母子之情。
生:我选的是“坟墓”,前面的邮票、船票虽有阻隔,但还能通信,将来还有希望和母亲、妻子团聚,但“坟墓”这一意象写出了天人永隔的悲哀。
师:你的品读很精彩。诗人选取的四个意象寄托了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之思。从家愁到国愁,乡愁在时序的更替中越酿越浓。
四、含英咀华,品读意象
(一)品析叠词之美
师:作者这些意象选得都比较小,即使“坟墓”“海峡”这些大的意象,也加上了一些限制性的修饰语,请找出这些修饰语。
生:修饰意象的词语有“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师:读一读这些修饰语,邮票是“小小的”,船票是“窄窄的”,坟墓是“矮矮的”,海峡是“浅浅的”,这些词语普通却耐人寻味。任选一处来体会一下这些叠词的作用。
生:我觉得“小小的”用得好,写出了邮票的形状之小。诗人少时在外求学,写信可寄家中。
师:发现得好,邮票自然是小的,但如果删去“小小的”,感觉会如何呢?
生:删去后变成“小时候,乡愁是一枚邮票”,读起来好像差了点什么。
师:“小小”中似乎有大大的什么?大家再读读。
生:小小的邮票如那小小的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对了,邮票越小,离愁越多,思念越浓越深,小小的邮票里凝聚着他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与依恋。
师:说得好。“小小”“窄窄”“矮矮”这些词语既是这些物象真实的情形,而也正是诗人用这些看似小的物件来衬托一种沉重的情感。我们再来看一下“浅浅的”,先看一看真实的海峡。
(教师出示材料:台湾海峡长38千米,宽19千米,平均深度100米)
师:台湾海峡并不浅,诗人为什么说是“浅浅的”?
生:“海峡”尽管很深,但在诗人的心里,大陆和台湾人的情感是亲密的,所以深深的海峡因为心的贴近而变浅了,似乎很轻易便能越过。因此用“浅浅”修饰“海峡”,寄托了诗人对两岸统一的美好愿望。
生: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70年代初期,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尽管两岸人民心心相印,诗人在当时却看不出任何迹象可以回到故乡去,因此海峡虽浅犹深,写出了海峡两岸依然无法沟通、无法融为一体的惆怅。
师:你的知识面很渊博,能结合写作背景品读诗歌。台湾海峡与太平洋比起来太浅,而偌大的太平洋阻隔不了中美两个大国的交往,这浅浅的台湾海峡却阻隔了同根兄弟的来往,让两代人在精神上承受了沉重的悲剧,多么令人痛心。余光中的父亲去台湾的时候大概是50多岁,他在台湾去世时90多岁了,一直盼望回来,却一直没有能再回来。所以“浅浅的”表达出有家难回的沉痛,诗人对回归充满了期盼,又对无法回归的现实充满了无奈。
(二)品味音韵之美
师:一首《乡愁》,深深刺痛了海峡两岸所有互相对望着的眼睛,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而且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乡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为了表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除了意象和修饰语的选择,还有哪些词值得我们关注?
生:“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个“头”字能换成“边”吗?
师:你的发现很独特,请大家读读看,细细品味,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不能。“头”是尽头的意思,“这头”“那头”“外头”“里头”,给人的感觉是距离的两个尽头,非常遥远,非常沉重。而“边”字轻飘飘的,“这边”“那边”“外边”“里边”无法传达距离遥远、生离死别、隔岸相望所带来的沉重的情感。
师:说得真好,汉字就是这样,相同的意思因为音韵的不同就会一个顿挫,一个轻快。
生:我发现诗歌四个章节有三个章节的结句都在重复“这头”“那头”,读起来很有味道。
师:这是“复沓”的手法,诗人用这种手法和排比的结构使得诗歌的内涵有了一种递进的深化。《乡愁》这首诗字里行间渗透着中文的音韵之美,要读得低沉,略带哀伤,我们来读一下,读出距离的遥远和情感的沉重。
五、联想想象,感受意境
(一)融入体验,感悟乡愁
师:刚才我们从意象的选择方面解读了这首诗,我想问一下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乡愁的体验呢?
生:我是住校生,我老家在涟水。有时早晨被冻醒,透过被子的一角向外张望,在地上发现了被我蹬掉的被子。若是在家,妈妈晚上总会到我的房间来几趟,帮我盖好被子。我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每年冬天,妈妈都会用生姜和红枣为我熬甜甜的红枣汤驱寒。我的乡愁是妈妈为我轻轻盖被子的温暖,是一杯杯暖暖的红枣汤。
生:学校河畔的依依杨柳萌发了一树树鹅黄的芽苞,在我的家乡,门前也有一棵棵杨柳,我每年都从它们身上寻觅春踪。到了初夏,栀子花的香味让我想起在家的时候,妈妈总是用清水将栀子花养在瓶子里,整个家都有淡淡的花香。我的乡愁是早春这一堤随风飞舞的嫩柳和初夏淡淡的栀子花香。
师:同学们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乡愁,也可以选择意象创作《乡愁》。
(二)展开想象,描绘乡愁
师:好的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飞翔。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个诗节,但是每一个诗节都凝聚着作者一生的沧桑和难以言表的哀愁,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诗节,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出余光中所营造的那一幅幅画面,进一步感受诗人为我们创设的动人意境。
生:我描绘的是第二节诗的画面,我想象的是诗人和他的新婚妻子离别和重逢的片段:当渡船解开缆绳,风笛催促着客船远行,“我”站在码头,紧握着船票,只等你前来相送。在茫茫的渡头,翩翩地你走来,宛若一朵白莲。“我”的新娘,你目送着“我”渐渐地离岸,脉脉的眼睛里流动着波光。水阔,天长,对“我”挥手。在“我”远行的无数个日夜,你是否会在对岸苦苦守候接“我”的下一班船?在不久的将来,在荒芜的渡口,有一天,“我”定会手握着船票,渐渐靠岸,对你招手。
师:你的想象很动人,抓住了离别的刹那,化用了诗人的一首诗《当渡船解缆》,描绘了新婚离别的恋恋不舍和刻骨相思。“窄窄的船票”里既有别离的惆怅,也凝聚了重逢的喜悦。
在这四节诗组成的画面中,老师喜欢最后一幅,每当读到第四节时,我的脑海里就出现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于右任先生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当时他的妻子和长女却留在了陕西的咸阳。于右任先生到了晚年,特别想念大陆,想念他的家乡,想念他的妻子,想念他的女儿。他常常登上台湾的高山之巅眺望大陆,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任泪水肆意地流淌。他多么想回去看一看家乡,看一看家乡的亲人,看一看故土的一草一木啊!但是,他想回却回不去啊!一湾“浅浅的海峡”却铸成他永远的遗憾!在他去世之前,曾写下一首哀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于右任《望大陆》
和于右任相比,余光中是幸运的,在多方努力下,1992年,余光中终于跨过台湾海峡,重返阔别43年的大陆。2003年9月17日,余光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福建永春县洋上村谒祖。“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一天距他上次回乡已整整70年。在此后10多年当中,他20多次返回大陆参加各种文化活动,传播中华文化。
刚才,我们通过品读诗歌的意象,品味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解读了余光中的《乡愁》。他所想到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之愁,更是一种民族之愁、国家之愁。当我们理解了诗歌的意蕴,把握住了诗人的情感,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读出鲜活的画面,读出情境。
六、赤子之心,文化情结
师:同学们刚才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乡愁,我们的愁和余光中的愁有什么不同呢?
生:余光中的乡愁更深沉,有了沧桑感。
师:除了这首《乡愁》,1974年,它的姊妹篇《乡愁四韵》被歌手罗大佑谱写成曲,这首用国语演唱的歌,浓浓的华韵中浸透了思乡之情。余光中的诗为什么写得这样深沉?
生:因为他爱中华文化,他不仅爱时间、空间层面的祖国,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哺育,深深爱恋中华文化。他的乡愁有游子的文化情结。
师:诗人的乡愁深沉、沧桑、有文化感。在《从母亲到外遇》中,诗人写道:“莫为五十年的政治,抛弃五千年的文化。”阅读屏幕上的材料,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乡愁。
(教师出示材料:“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我庆幸自己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余光中谈<乡愁>》节选)
师:诗人的乡愁不仅仅是“某省某县某乡同乡会式的乡愁”,除了对故乡的思念,联系到中国,诗人的乡愁还有哪些深刻的内涵?
生:诗人写道:“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多年后他重返故土扫墓,也是在寻找自己的根。
生:诗人如今能经常回大陆,但台湾和大陆依然没有统一,诗人的乡愁更多的应该是对两岸统一的期盼。
生:诗人如此热爱中华文化,但现在下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不够,诗人的新乡愁里应该包括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忧。
生:诗人的乡愁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
师:大家在发言时能结合时事谈,很好。朗读余光中的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他对中华文化的眷恋让他对下一代的国文教育充满关怀。针对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对中文的不重视使学生的中文水平日益退化这一现象,余光中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学者成立了“抢救国文联盟”,呼吁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重视这个现象。
维系两岸的,不仅有那浅浅的海峡,还有同胞的感情,还有同种的文化。被两岸诗歌爱好者共同吟诵的,不仅有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回乡偶书》,也有余光中面对海峡写下的《乡愁》。让我们回到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情境中去,再读《乡愁》,读出诗人的赤子之心,读出他对整个中国的眷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生:(齐读课题)月光启蒙。
师:课文有一句话直接点明谁是我的启蒙老师,请快速浏览全文,找到这句话。
生: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师:母亲不识字,又能用什么给我启蒙呢?
生:母亲用歌谣、故事、民谣、童谣、谜语给我启蒙。
师:(板书“歌谣”)歌谣是民间文学中的韵文,能唱的叫歌,只说不唱的叫谣。民歌、民谣、童谣统称歌谣。母亲还用故事、谜语给我启蒙。(板书“故事”“谜语”)
二、 创设情境,诵读感悟启蒙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悟:母亲是怎样为我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又是怎样用智慧才华启迪我的想象的。
1.创设情境,感悟歌谣启蒙
师:(媒体演示教材插图)同学们请看,这就是作者记忆中的月光,这就是作者记忆中的母亲,这就是童年的孙友田。现在,就让我们做一回童年的孙友田:请同学们轻轻把眼睛闭上,此时此刻,你就是孙友田。你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洒满月光的篱笆小院,回到了母亲温暖的怀里。 叙述:童年的夏夜永远是美妙的……(用安徽小调唱)“月亮出来亮堂堂……”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吧,歌谣好听吗?想读读这首歌谣吗? 自己试一试吧。
(生很投入地读歌谣)
师:想一想,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已经很累了,现在可以搂着自己的孩子唱歌谣,她的心情怎么样?
生:很愉快。
生:很轻松。
师:那应当怎样读呢?还想再读一遍吗?
(生跃跃欲试。再读,读得很轻快)
师:唱完一首再唱一首,你觉得唱第二首歌谣时,母亲心里会想什么呢?请你们一边想象,一边放开声音读一读吧。
(生投入地读)
生:母亲可能会想到,有一只吉祥的凤凰,帮他们盖很多房子。
生:母亲可能会想,虽然现在日子过得很清苦,但儿子将来会有出息,会挣钱盖楼房。
师:你很会读书,会联系上下文来想象。你能把这种向往读出来吗?
(生读)
生:母亲可能在想象将来的日子,对未来很有信心,很乐观。
师:歌谣表达了母亲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向往,母亲边唱边想象,那读的速度要——
生:慢一点。
师:好,请你读一读。(生读)
师:刚才我们是在篱笆小院里读歌谣,想不想再听母亲唱歌谣?
生:(高兴地)想!
师:好的,现在我就是母亲,你们就是小孙友田,闭上眼睛听母亲唱。(用安徽小调轻轻唱)
(生闭目倾听,非常陶醉)
师:听母亲唱歌谣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很美妙。
生:我觉得很动听。
生:我觉得很放松。
师:我们来看看孙友田是怎样写他的感受的呢?他深情地写道——
生:(齐读)她用甜甜的嗓音……
师:上节课哪位同学问了,芳香一般指花的香味,怎么能说“芳香”的音韵?现在你体会到了吗?
生:体会到了。我觉得作者沉浸在母亲动听的歌声里,就好像闻到了花儿的芬芳。
生:我感觉到歌声非常动听,就像闻到花香一样舒服。
师:说得好!声音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用语言来描述,诗人怎么写自己对声音的感受的呢?他用“甜甜的,轻轻的,芳香的”来描写,还打了个比方,“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这些怎么才能感觉到?
生:甜甜的,嘴巴能感觉到,芳香的鼻子能闻得到,三月的和风,脸能感觉到。
师:吹面不寒杨柳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生:小溪的流水,可以看得见,也可以听得到声音。
生:作者不仅在用耳朵听,他在用心体会。整个身心都沉浸在母亲的音韵中了!
师:是啊,作者在全身心地感受着母亲的音韵,他的眼睛、鼻子、皮肤,甚至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他全身心地感受着母亲的温柔的爱,接受着母亲文学的熏陶。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母亲声音的美妙,作者这样写好吗?我们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读)
师:真好,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母亲芳香的音韵不仅飘进了小孙友田的心里,也飘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了!
(生齐读)
师:那时,虽然我们的日子过得清苦,但精神生活是——
生:丰富的。
师: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上节课也有同学问了,这两个“长”怎么理解?提问的同学优先发言。
生:我体会到黄河故道的土地很瘠,庄稼很难生长,粮食收得很少。
师:对,所以他们的日子很清苦。但他们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那么歌谣从哪里长出来呢?
生:从故乡的人的心里长出来,他们很乐观,他们一边劳动,一边把一些爱劳动的道理编进了歌谣里。
生:还有生活的爱,对劳动的爱,对家乡的爱都唱进了歌谣里。
师:编,能不能换一个词?
生:创作。
师: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中华儿女,也孕育了中华文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创造一方文化。人们在劳动中不断创作歌谣,歌谣不就像有生命一样——
生:歌谣好像会不断生长。
师:除了创作,好像还有别的意思。
(生若有所思,欲言又止)
师:大家想想,母亲不识字,不会读书,那她的民间文学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生:母亲是听外婆唱,听父亲唱的。
师:还听——
生:听邻居唱。
生:听家乡的人唱。
师:你唱给我听,我唱给你听,这就叫口口相传,也叫流传。母亲现在又唱给小孙友田听了。
生:歌谣像会生长一样,生生不息。
生:代代相传。
师:歌谣就像家乡文化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启蒙了一代又一代人!
生:(读)母亲用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师:这就是歌谣给我的启蒙呀!
2. 感悟故事给作者的启蒙
师: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故事,讲——
生: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
师:大家看,课文在这里用的是省略号,我们读书不仅要注意读文字,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因为标点符号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给人无穷的遐想。这个省略号你觉得省略了什么呢?
生:可能省略了母亲还会给我讲的故事。
师:你觉得可能还会讲什么故事?
生:夸父逐日。
生:精卫填海。
生:后羿射日。
师:好,还可能省略了什么?
生:可能省略了作者听母亲讲故事时想象的画面。
师:好的,你很会思考。听母亲讲这些神话故事,小孙友田脑海里可能会出现什么画面呢?
生:可能看到一只美丽的鸟,衔着石子不停地在填海。
生:可能会想到牛郎挑着他的两个孩子赶去和织女相会。
生:可能会想到英武强壮的后羿拉满弓,正准备射太阳!
师:是啊,作者听了神话故事,想象的翅膀张开了,你们想象的翅膀也张开了!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生:(齐读)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3.感悟唱童谣给作者的快乐启蒙
师:童谣是怎么幽默,怎么风趣呢?自己读一读,选一首你最喜欢的多读几遍。争取背出来。(生读)
师:你最喜欢哪首童谣?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毛娃”这首,因为这个毛娃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醒一会儿睡,很好玩。
师:你想读吗?把你的喜欢读出来。
(生读得很响很快)
师:想象一下,此时明月已至中天——
生:夜已经很深了。
师:母亲说这首童谣是在——
生:哄孩子睡觉。
师:那能不能读得这么快这么吵闹?来,孩子,我拍着你,你再读一遍,味道肯定不一样。
(生读得很轻柔,越读越慢)
师:读得太好了!你听,大家都在为你鼓掌呢!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课文,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读,就能读得更好!
生:我喜欢“小老鼠”这首,太有趣了。狸猫本来是小老鼠的天敌,小老鼠已经很急了,还抱个狸猫来哄它,这不要了他的命了!
生:我喜欢“小红孩”,多勤劳啊!而且读起来很有节奏,很押韵。
师:想象一下,月光下,母亲会怎样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唱童谣?我扮母亲,你们就是小孙友田,你们可以边做动作边唱,可以拍手、可以跺脚,可以摇头,可以晃脑。我说一句你说一句。
(师用不同的节奏和孩子们拍手、拍桌子对说,课堂里一片欢腾)
师:学到这儿,老师不由想起了我小时候唱的童谣:“两只老虎——
生:(接着唱)两只老虎, 跑得快,跑得快, 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 真奇怪! 真奇怪!”
师:你们想起小时候唱的什么童谣了吗?
生: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生:(应和)外婆给我吃年糕……
师:孩子们,和母亲一起唱童谣你有什么感受?
生:很高兴。
生:很放松,没有压力。
生:无忧无虑。
生:真幸福!
4. 感受谜语的启蒙
师:你们唱得多开心呀,都不想停了,小孙友田也是。我们来分角色读:女生读母亲的话,男生读小孙友田的话,旁白部分再请一个人读。
(生分角色读)
师:谜语到底给了小孙友田什么启蒙呢?
生:给了他想象的启蒙,思维的启蒙。
生:给了他智慧的启蒙。
师:你们看,谜面就是花生。母亲让我猜呀猜,我就要——
生:(齐)想啊想,动脑筋。
师:这又是在启迪我的智慧呀。
5.照应原文,迁移感恩启蒙
师:月光下,母亲有唱不完的歌谣,讲不完的故事,猜不完的谜语。母亲虽然不识字,她真的是——
生:(感激地)我的启蒙老师!
师:正是受到母亲的启蒙,作者长大后成了一位著名的诗人。可是,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想到,随着你们渐渐长大,你们的母亲会渐渐老去,就像作者的母亲。由于年老体弱,加上病痛的折磨,她患了老年痴呆症。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就是根据孙友田的《月光母亲》改写的。他在原文中写道: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生面色凝重)
师:孙友田多么希望能唤起母亲的记忆啊!他多么想说:“母亲,还记得您为我唱的歌谣吗?”
(部分学生流泪读:“月亮出来亮堂堂——”)
师:他多么想说:“母亲,还记得您为我唱的童谣吗?”
(生流泪读:“小红孩——”)
师:可是母亲还是不知道他是谁,只是对着他笑,笑得他泪流满面。他多么想说:“母亲,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是我的启蒙老师啊。”
(生泪流满面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
师:孩子们,现在再读这段文字,你读懂了什么?
生:母爱太伟大了,我要好好报答母亲。
生:母亲给我的爱我永远报答不了!
师:爱孩子,这是所有母亲都会的,孙友田的母亲给他的爱是独特的。
生:孙友田的母亲用歌谣、故事、谜语启迪了他的想象,她是作者的启蒙老师。
生:孙友田的母亲为他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把他引进了文学的殿堂。
生:在他的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师:看一看最后一段中3次出现“月”字,“月光、明月、月夜”,再联系课文的题目思考一下。
生:我昨天不明白,明明是母亲给我启蒙,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题目,现在读懂了:母亲总是很辛苦,白天要下地劳动,只有在月光下给我唱歌谣、童谣。
生:而且,母亲的爱是温柔的、无声的,让我那么幸福,就像月光一样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师:是啊,母亲给作者的爱是独特的,她是以民间文学作为乳汁哺育了他,是用最自然、最亲密的方式给了他文学的启蒙。这种启蒙就像皎洁的月光一样朴素、一样圣洁、一样美好!让我们再读课题,把你对月光、对母亲、对启蒙的感受读出来吧!
生:(深情地)月光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