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教案(精选5篇)
1、初步了解诗海的浩瀚,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搜集、整理、诵读、欣赏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
2、通过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回忆积累的诗歌,从中受到启发,选择专题。
3、制定适合实际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中要安排好搜集和欣赏诗歌、给诗歌分类、举行诗歌朗诵回的`活动时间,确定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分工。
课前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阅读材料中古诗词的意思。
2、教师准备课件,相关表格。
教学重点:
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专题,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计划。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诗歌的情感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强烈愿望。
板书设计:
内容
写景诗、送别诗、爱国诗……
发展
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地域
中国诗 外国诗
……
……
诗海拾贝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走近诗歌,激发探究诗歌的兴趣
1、谈话: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我国的古典诗词是历代先人们智慧的结晶,是历经岁月淘洗,保留下来的语言的精华,直到今天这些作品仍然影响着我们的语言表达。
当我们欣赏美如画卷的西湖时,会想起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当我们望着从高高的悬崖上直挂下来的瀑布时,就会情不自禁吟诵起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
当我们回忆起浓浓的母爱时,就会自然的想起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可以说,没有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就没有当代汉语的多姿多彩。
4、揭题:几年来,我们学校一直都在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同学们也积累了不少的诗歌。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课文《轻叩诗歌的大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在诗歌的海洋里,畅游拾贝壳!揭题:诗海拾贝
第二板块:浏览材料,初探诗歌门路
1、自由浏览“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P100―105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里的6首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吧。
2.你对哪首诗歌感兴趣?了解到哪些相关的知识?
一、开放性的学习激活个性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与其他单元明显不同, 学习的内容不囿于语文学科特定的知识体系, 不囿于语文能力的某个方面, 也不囿于作为“例子”的教材, 其内容更多的是来源于社会, 来源于自然, 来源于学生自身的各种类型的生活, 真正体现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语文与社会的联系, 必然推破了过去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
二、合作、探究的过程, 激起兴趣
综合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 来辅助活动的开展。“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 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三、形式多样的展示, 彰显个性
综合性学习重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 重在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而非掌握知识的多少, 重在亲身参与获得的感悟和体验而非接受别人传授的经验, 重在全员参与而非少数学生的出类拔萃, 重在鼓励而非批评, 每位学生通过收集、访问、查找等途径, 对自己搜集的诗歌进行整理, 进行分类, 又多了一份了解。
总之, 语文实践活动要将“活动”与语文有机地融为一体,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学语文, 用语文。既熟练掌握了语文技能, 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过程和实践探究的过程, 以语文课程为基点, 强调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整合, 强调语文学习和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 教学中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 抓好策划、活动、交流、评价等几个环节, 使综合性学习落到实效。
今天,我们展开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的诗歌朗诵会,每个组都在活动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就想在朗诵会上一展自己小组的风采。我们还选了两个精明能干的主持人。我们第一小组首先带头上台朗读,我们分工明确,有集体读的,个人读的,都井井有条纹丝不乱,当我们声情并茂地读完后,大家都说我们开头开得好。
后来的几个组,有读简短的古诗的,有读长篇的现代诗的,有读有趣的童谣的,都十分精彩,各有各的独特之处。其中尤其让我叫好叫绝的是第四小组,他们的`一大绝招:把诗唱起来,好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让大家心生澎湃之情,把这次朗诵会推向一个高潮。大家的自创诗、课外诗都欣赏完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认为表现的最好的小组,为他们的精彩而鼓掌。接着请班主任讲话,大概小结了一下这次综合性学习,尤其是在这次诗歌朗诵会上,办得十分圆满,因为每个小组都是学生自己组织安排的,这件事证明了没有老师的帮助,我们一样也能做得很好。因为各个小组都有一个团结的意识都不希望自己小组落后,都想争第一!
诗歌朗诵会伴着综合性学习结束了,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诗歌,相信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会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诗海拾贝课堂反思篇1
诗歌,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对学生来说也是很陌生的。怎样让学生对诗歌教学既感兴趣又有所得呢?
首先让学生自学“诗海拾贝”的内容,(“诗海拾贝”包括四篇古诗和两篇现代诗)独自完成同步和随堂的有关作业,允许学生通过查资料、借用工具书等途径来完成。
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交流独立完成作业的情况,有疑问的提出来一起解决。在交流的同时还及时补充相关的内容。比如:课件中显示的两首诗。于是课后布置让学生再去找同人诗(同一个诗人写的不同诗)和同类诗(比如都是写春天或花等同一类的诗句)等。
接着在课堂上带着学生学习《诗经·采薇》等四首古诗,准确的说是一诗、一词、一曲。不但要求背诵默写,而且要求掌握字词的意思,并结合一些《诗经》的内容,丰富诗歌的内容。比如:《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诗、词、曲有什么不同。诗歌按韵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等。同时理清诗歌的发展轨迹,使学生对诗歌有了整体的感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古为今用的训练,让古诗走进我们的作文中,收效很大。在学现代诗《太阳的话》和《白桦》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说说:“你读了这两首诗有什么感受或收获?”在学生的互相交流中明白诗歌的一些独特表达方法,有丰富的想象和恰当的比喻等。最后总结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与联系,另外通过仿写进行拓展,学生对现代诗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感受诗歌的魅力。
诗海拾贝课堂反思篇2
这次综合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学生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本次综合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把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每个人或多或少地参与了多项活动,都有自己的收获。同学们写的诗,虽然稚嫩,粗糙,但都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反思这次活动,我发现,尽管现在语文教材文学性更强了,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文学方面的需求,部分学生搜集的材料有限,应该适当安排阅读欣赏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让他们在阅览室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其次,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师也该加强自己的能力。有些学生的诗歌,我看了,虽然能发现一些问题,却不知如何去修改。我想,作为教师,也应该向学生一样,认真参与到活动中去,和学生们一起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诗海拾贝课堂反思篇3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本组综合性学习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个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教师根据这些建议引导学生按照学校、家庭的实际情况制订活动计划,“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关于诗歌的性认识,在诗歌欣赏和童诗写作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发。
本节的学习,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利用语文课和课余时间搜集了大量诗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这次综合性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增长了诗歌方面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能力,成效是多样的。
本次综合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把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自行开展活动。教师注意及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适当指导的关系,既重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又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明确要求,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例如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本组教材的导语和活动建议,使学生明白这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要求,知道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可以搜集哪些诗歌,可以怎样给诗歌分类等,为深入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奠定基础。,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将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通过搜集和整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知识与能力
1.能初步了解元曲的基本知识,感受元曲的特点。2.能大体了解诗意,想象元曲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3.背诵《天净沙·秋》《天净沙·秋思》。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进入意境,体会情感;通过边读边想象,描绘意境,体会情感;通过对比阅读,感受意境,体会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在诗歌吟诵中学会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很多古诗,他们能借助注释、工具书、想象画面等多种方法来读懂古诗的大意,对学习古诗抱有一定的热情。但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关于元曲的内容罕见,所以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认识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此曲语言简练优美,意义深刻,所以教学中应该通过渲染氛围,创设意境,激发想象,开启思维,让学生感受到蕴含于元曲中的意境美和情感美。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诗歌,大体了解诗意,想象元曲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诗歌吟诵中学会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赏图吟诗,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谈感受。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出示)此刻你想用那个词形容秋天给你的印象?
2.吟诵秋之诗句,导入元曲。
是啊,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景色宜人,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描绘它歌咏它。你不禁想到了那些诗句?
【设计意图】引情入境是语文课堂的“必杀技”,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一个真情的互动,对于学生释放情怀,感知文本,通理晓情有百利而无一害。上课伊始,带学生欣赏秋天图片谈感受,诵读描写秋天的古诗词,不仅丰富了学生对秋天的感知,积淀情感,而且为讲授《天净沙•秋》做好铺垫。3.板题读题。
刘禹锡有诗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元曲《天净沙·秋》,看看作者又赋予秋怎样的感情呢?
活动2【活动】
二、知晓作者,理解题意
1.解题
这题目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题目当中有一个小圆点)
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元曲只出现了一次,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题目。词有词牌名,比如卜算子、渔歌子、清平乐。曲有曲牌名,如天净沙、小桃红、南乡子等。2.了解元曲
元曲是继唐诗、宋词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又分为小令和套数。《天净沙·秋》属于散曲中的小令。3.了解作者
白朴,元代散曲作家、词人,“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他三位是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
活动3【活动】
三、初读元曲,感受音乐美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2.指名读诗,读准节奏。3.老师范读,指导引领。4.学生再读,读出韵味。5.齐读。
【设计意图】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欣赏诗词,要在反复诵读中仔细品味其中流淌的音乐美。在初读环节,采用自由读、指名读、评价读、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了读通读顺、读出节奏美的目的。
活动4【活动】
四、品味意境,感悟诗情
(一)入“萧瑟”之境,感悟诗情
同学们,读诗,读通读顺是学好元曲的序幕,读懂元曲的意思和体会其表达的情感才是学习的正式开始。1.自主研读。
下面请你们再自由读读这首诗,读完后和你的小组同学说说,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 2.交流分享。
(1)说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学生在反复诵读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再建构,使诗中描写的形象和景象一一浮现于脑海中,接着用心中的画笔为大家描绘了一幅幅富有萧瑟之美的画面,再现了逼真的情景。
(2)这就是作者见到的真实的秋景图,你是透过那些词感受到这一点的? 3.指导朗读,感受“萧瑟”之美。不同的人对词语和画面有不同的理解,把你的感觉读进字里行间。(1)带着理解读。(2)评价读。(3)齐读。
4.体悟“伤感”之情怀。
(1)同学们,古人写诗,大多借景抒情,你觉得透过这萧瑟的秋景,作者还想表达什么?(2)资料拓展
话说,白朴出生官僚世家,其父是枢密院判官。蒙古军攻占南京的时候,幼小的白朴和自己的父母亲人离散,“一代文宗”元好问收养了白朴。后来,元世祖建立元朝,蒙古统治者对老百姓的残暴掠夺,使他对朝充满厌恶,更感到为朝廷效力的可悲,因此,毅然决然放弃了仕途生活,从此寄情山水,归隐山林,在孤寂中感受美景。
5.指导朗读,体悟“伤感”之情。
让我们再读一读前两句,从字里行间感受这一种地老天荒的寂静与伤感吧!(二)入“明丽”之境,感悟诗情 1.感受飞鸿灵动之美。(1)指名读第三句。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是啊,秋景多给人萧瑟、凄凉之感。到此,作者想要意思结束了吗?让我们追随作者的目光去看看吧。你还看到了什么?(2)体会“点”“ 影下”之妙处。(3)指导朗读,读出灵动之美。(4)自由读,体会惊喜之情。
此刻“一点飞鸿”让原本萧瑟的画面忽然活跃了。刹那间,寂寞的秋景仿佛展现出了一片鲜活的生气。看到此景,作者内心涌动的是什么?(5)指名读,读出一点飞鸿带给作者和我们的惊喜。(6)齐读。
2.拓展延伸,感受飞鸿意蕴美。
鸿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崇高的美学意蕴,常常能够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让我们把飞鸿的美读出来。课件出示:
马头渐喜归期近。试上小红楼。飞鸿字字愁。飞鸿点点来边塞,寒雪纷纷落蓟门。梦入长安,惊起送飞鸿。3.创设情境,想象心中之景。(1)创设想象情境。
有人说,这里的飞鸿和李白的“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一样,指的是作者自己。(配乐讲述)“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此时此刻,他就是那只振翅高飞的鸿雁,很想飞离这个萧瑟没有生气的地方,去寻找心中的那片乐土。假如你就是作者,就是这一点飞鸿,鸿雁呀鸿雁,你告别了这萧瑟冷清凄凉的暮秋后,将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呢?(2)描绘想象画面。
先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和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你心中的美景。
【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很快进入意境之中,我巧妙创设了想象情境,让学生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本人,想象成“一点飞鸿”,从作者当时的立场设身处地的考虑感受,想象自己心中之景的美好,学生根据自己平日对生活感性的体验,他们描述的画面就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是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他的脑海中就会增加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4.感受“明丽”之美。(1)指名读4、5句。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刚才是想象之景,我们来看看作者笔下的美景。(2)引导读。
师: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有(生齐读: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没有人声嘈杂,只有(生齐读: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没有雾霭,只有(生齐读: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2)交流分享,描绘意境。(3)指导朗读,感受“明丽”之美。
好美的秋景,这些景物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把你的感受读出来。(4)设身处地悟诗情。
同学们,换做是平常人,遭遇了童年的不幸、看透了世俗和官场的黑暗,即使景色再美,也依然是晦暗的,无心欣赏。作者透过这两幅秋景图到底要表达什么呢?
【设计意图】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心和心的交流,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此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想象画面,设身处地去体验,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文本人物的情感世界,去领略、体悟,和作者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5)指导朗读,体悟“乐观”之心态。白朴的大半生都在做官,他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于是选择离开,归隐山林或许是冷清的,但在寂寞中振翅高飞,这是奋斗的有追求的人生;在经历孤寂奋斗以后,你便会拥有秋天般多姿多彩,绚烂迷人的人生。这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不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吗?把这份洒脱和乐观读出来吧
活动5【活动】
五、对比阅读,拓展延伸
1.对比阅读《天净沙·秋思》。(1)配乐指名诵读。
(2)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描绘诗歌意境。(3)对比欣赏。2.指导朗读。
马致远将自己的忧伤凝结在《天净沙 秋思》中,让我们通过朗读用心感受这份思乡愁绪吧。
【设计意图】有比较才有鉴别”,学完白朴的《天净沙•秋》,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学习被称为“秋思之祖”的《天净沙•秋思》,在比较中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比读中感受两首元曲的异同及艺术价值,达到积累背诵的目的。
活动6【活动】
六、配乐诵读,再悟诗情
悲秋,是许多人面对秋之萧飒常有的情怀。而在白朴的秋中,却是如此生意盎然,绚丽多彩。让我们再一次用朗读赞一赞白朴的这份释然、这份洒脱、这份乐观吧!
指名配乐诵读。
活动7【练习】
七、背诵元曲,升华曲情
《天净沙秋》和《天净沙秋思》都是元曲小令,仅28字,寥寥数笔却描绘了一幅秋日美景图和一幅游子思归图。这就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让我们把这两首元曲背下来吧。1.学生自由背诵两首元曲。2.同桌互背两首元曲。3.指名感情背诵两首元曲。4.齐诵《天净沙•秋》。
草木本无情,情由心生。只要心是光明的,生活也会变得光明;只要心是温暖的,眼前的世界也会变得温暖。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天净沙 秋》,用这份温暖、明亮的心情去感染马致远吧。让我们把这个美丽的声音一直吟唱下去。
活动8【作业】
八、延伸课外,积累运用
1.背诵默写《天净沙·秋》《天净沙·秋思》。2.搜集整理白朴的另外三首《天净沙》。3.把本首元曲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设计意图】课后布置学生搜集整理白朴的另外三首《天净沙》,让学生在背诵中丰富积累,在涵咏中感悟陶冶,让弥漫了整堂课的“语文味”意犹未尽,回味无穷。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 [元] 白朴
萧瑟 明丽
积极乐观
教学反思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叶圣陶先生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纵观整堂课,每一个板块的教学,每一个目标的达成,我都努力以“以读代讲”为手段,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情感。让他们在读中亲近文本,亲近作者,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读中积累,读中得法,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本节课我主要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反复吟诵,感受元曲音韵美;二是启发想象,品味意境,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三是内引外连,让诗词走进生活。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虽然整堂课,我都在以读代讲,做到了朗读方法灵活、多样,但是学生朗读时目标确定不够明确、具体,朗读时评价方式太过单一,使个别环节的朗读只停留在表面上。
【诗海拾贝教案】推荐阅读:
《看病教案》教案06-06
经典诵读教案教案06-02
教案送玩具教案10-15
《口技》教案-教学教案11-18
《公输》教案设计-教学教案12-18
第八册教案教学教案06-07
小学信息教案教案(五年级)09-17
勾股定理教案教案10-29
一年级教案数学教案11-07
六年级教案:语文活动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