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排球赛报道(共12篇)
——马坪中心校举行第二届“幸福杯”教职工气排球比赛
唐小艳
摘要:燥热划长空,排球凌空跃,起身把球扣,炫酷谁与比!为丰富教职工的文体生活,团结广大教职工投身到新时代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永远跟党走,当好主力军,建设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同时也为了加强身体锻炼,展现运动的活力,经中心校领导班子讨论同意,由学校工会组织举办第二届“幸福杯”教职工气排球比赛活动,并于2018年5月15日拉开序幕,至2018年5月22日结束。
燥热划长空,排球凌空跃,起身把球扣,炫酷谁与比!为丰富教职工的文体生活,团结广大教职工投身到新时代建设,引导和激励广大教职工“永远跟党走,当好主力军,建设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同时也为了加强身体锻炼,展现运动的活力,经中心校领导班子讨论同意,由学校工会组织举办第二届“幸福杯”教职工气排球比赛活动,并于2018年5月15日拉开序幕,至2018年5月22日结束。
本次气排球比赛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理念,全镇教师皆参与其中。比赛将所有教师分成A,B,C三个大组,A组由A1—A6六个小组组成,B、C组各包含五个小组。本次比赛分三个阶段进行,先打小组淘汰赛,继而角逐冠军。
比赛场地设在马坪中心校南校区的东西球场,三个比赛场地同时开赛。口哨声、喝彩声、欢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每个教师脸上挂满了笑容,这当属对“做幸福教师”这一理念最好的诠释吧!
每天放晚学后,全镇教师集中到比赛场地,进行比赛,没有上场的教师一边为队友助威,一边准备着随时替补队员。每个队的队员皆团结一致,为自己的队友呐喊,也为对方队友的精彩表现而喝彩。
凌空而活的排球,传递着友谊,也展现着我校教师精湛的球技。
我镇教师皆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比赛,即使将退休,也老当益壮,激情不减当年。
刚毕业的年轻老师更成了本次比赛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体育专业的教师们,他们标准的动作,炫酷的扣球姿势,引得观赛队员一阵阵喝彩。
瞧,我校的体育教师韦阳春老师、韦如宁老师这一跃,将球猛扣,尽显运动活力,展示教师的魅力,既让对方措手不及,又令对方心服口服,为这精湛的球技点赞。
经过一周的激烈角逐,2018年5月22日落下帷幕,最终C4队夺得桂冠。
一、注意充气
气排球充气时, 周长一般在68~72公分较为适宜, 充气太足容易变形, 充气过少不能使用。但第一次充气时, 周长应控制在大约为55公分, 等1~3小时后再进行第二次充气, 第二次充气周长最好控制在70公分以内。分两次充气的目的:第一次是为了等球均匀扩张后, 再一次充气, 球就会比较规则, 如果一次性充足, 球很容易变形。第二次充气也不宜过多, 因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受阳光、温度或频繁使用等因素影响, 球会变得松弛、柔软, 不利于进行教学, 而控制在70公分以内, 只要适当再充一些气, 便可以继续使用。
二、注意检查练习场地
气排球因为薄, 很容易被划破、钉坏, 所以检查练习场地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农村学校, 没有体育馆, 甚至没有室内场地, 运动场地旁边经常是花圃、杂草, 或者有一些杂物。课前教师要事先用木板或横布 (废弃的广告横幅最好) 遮挡住, 尽可能保证练习时不让球直接碰上;地面要清扫干净, 并检查旁边树身、树枝是否有凸起来尖锐的东西。
三、注意保管
运送时要保护好, 如果用箩筐装, 上面一定不要放重物, 也不要过于挤压, 否则久而久之球会变形。练习过程中, 禁止学生使用脚踢球, 器材室应设置专门的存放空间, 不宜与其他球类等器材杂放在一起。
四、注意维修
维修也就是二次利用, 既经济又环保, 还是延长器材使用寿命的最好办法。
1. 变形修复
发现球变形, 可以使用均匀的力量把变形的地方往另一方挤压, 让其慢慢恢复, 但效果不是很好。最好是尽快把球体内的气放到最小 (球周长约30公分) , 然后放入50℃ (±2℃) 的温水中渗泡, 5分钟后晾干即可, 再次充气与上述方法相同。需要注意的是, 要控制好水温, 低于40℃效果不好, 如果超过60℃, 会适得其反。
2. 细眼修补
球被刺等细物扎破时, 漏气的眼会很细小, 可以使用直径为1公分的小圆片在球体外进行修补。修补前, 要适当用砂纸把胶水黏合的地方打磨一下, 使其粗糙, 从而增强黏合度。
3. 破裂修补
当球被利物划破时, 损裂的程度相对较大, 修补时要先把破裂的地方割成一个小圆形, 但不要割掉。然后, 割一块比割好的圆形大1公分的圆块, 放入球内进行黏合。同样, 要先把黏合的地方用砂纸打磨, 把割开的洞补好后接着把小圆黏上去, 最后用稍重一点的物体压在修补的地方。值得注意的是, 要让胶水在半干状态时再黏合, 否则会把另一边球体黏在一起。
4. 无法修补再利用
【关键词】高职 气排球 教学效果 实验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C-0159-03
一、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气排球是我国特有的排球衍生运动项目,在国内也只是部分省份和地区开展,国外未见气排球运动开展和研究的报道。在我国,气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技战术、规则、健康健身价值以及运动损伤等方面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检索国内有关数据库得知,目前国内学者对气排球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对于涉及气排球教学实验的研究却很少,仅占5%左右。
进入21世纪以来,气排球运动项目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特点,在我国南方城市的开展可以说是方兴未艾,新的场地、场馆的建设普遍都配置有气排球场地,特别是在广西各大中小城市、各城区(城乡、乡镇)等基层单位,更是将气排球运动的普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度,气排球运动成为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运动项目。近年来,广西南宁市更是组织了“万人千队”气排球比赛,参加比赛的人数在广大在校青年学生的参与下与日俱增。正因如此,目前广西高职院校传统排球选项课的学生也逐年减少,开设气排球课的高职院校在逐年增多。那么,与传统的硬排球相比较,气排球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情况如何?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何影响?学生对气排球的接受情况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286名女学生及其参加的气排球选项课,各个学院的教学时数为32学时。
(二)研究方法
一是实验法。以四所学校的气排球选项女生班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气排球和硬排球的授课。以运动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表现等内容为影响因素,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前测和后测的实验比较。二是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相关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中的论文,收集相关研究论文数据。三是数理统计法。通过收集整理实验和对照组的数据,利用相应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
三、实验与分析
(一)发球成功率比较分析
发球是气排球和排球比赛中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术之一,发球技术的掌握和发球的成功率高低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连贯性。从实验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对气排球的发球成功率明显要比硬排球的发球成功率高,而且差异显著(P<0.01),这主要是因为两者在各自的要求上有本质上的区别。从器材上看,气排球球体轻、弹性好,硬排球球体重、弹性弱;从场地上看,气排球场地小、网高较低(网高2.0m),硬排球场地大、网高较高(网高2.24 m);从力量要求上看,气排球对人的上肢力量要求不高,硬排球要求有较大的上肢力量;从技术环节上看,气排球的发球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击球点和击球的手法,而硬排球的发球重点难点主要是击球点和力量。
(二)技术教学效果比较分析
实验、对照组分别都经过32个学时的学习后,在技术学习掌握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除对垫的技术环节没有差异(p>0.05)外,学生在自传、自垫和对传三个技术环节上均表现出了比较显著的差异,其中“自传”和“自垫”的P值均小于0.01,“对传”的P值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比赛回合球效果比较分析
采用每球得分制,双方每得 1 分球越过球网的次数称为比赛回合球。教学32学时后安排随机分组的教学比赛。气排球技术是由硬式排球传、垫、扣、发、拦五大技术演变而来。实验结果表明,在对照组硬排球比赛中,常常出现发球直接得分或失误丢分的现象,回合球也比较少,比赛中场面不够热烈,学生在场上难兴奋,兴趣不够浓,跑动少,个别学生还有怕球的现象,冷场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实验组的比赛所呈现出来的是:回合球比较多,趣味性更浓,场面竞争比较激烈,团队合作更加有效,队员之间更加信任,学生在发、接发环节上表现更自信、跑动更积极、面对来球更沉着,成功率也更高。究其原因,这除与两种运动的场地器材方面差异有关外,也与运动本身的难易程度和对身体素质要求的高低程度有关。这使得两组在比赛回合球方面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
(四)学生运动量比较分析
气排球运动是一种低冲击、低强度的运动方式。虽然气排球运动在运动中与硬排球一样经常会用到跑、跳、蹲、转身等动作,在两种运动过程中同样都能使脑、眼、手、腰、脚等共同参与运动,但从测试中得知,有更多的学生认为气排球项目在运动量方面更加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大都认为该项目“运动量适中”,并且容易调适。同时,在问卷中得知:实验组的学生中有58.3%的人认为参加气排球运动对他们的心肺功能提高有帮助,有48.3%的人认为对降低血压有明显的效果。在赛前、赛后的脉率测验统计比较中得知,实验组的脉搏差值较对照组更大,并且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五)学生学习兴趣比较分析
在气排球比赛中,由于球的飞行速度减慢,来回次数增多,击球既可用头顶、肩碰,也可臂挡、手击、脚踢,参与者全身部位均可击球,使比赛妙趣横生,精彩场景不断,场内、场外欢声笑语不断,很大程度增加了其趣味性,使得参与者兴趣盎然、心情愉悦。在对两组学生进行“学习兴趣”的统计中得知:实验、对照组的学生在对本项目的“学习兴趣”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见表5),同时有75.2%的实验组学生认为打气排球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忘却烦恼”;48.4%的实验组的学生认为参加气排球运动可以宣泄情绪、享受成功,运动后让人心气平和,泰然处事;60.9%的人感觉打气排球后食欲明显增加。这些现象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气排球运动不用挑战人体的体能极限、不讲求动作技术的精确与细腻,更讲求参与其中的人可以达到“追求快乐、享受快乐、乐在其中”的健身育心的效果,因而是享受生活快乐的手段。
(六)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比较分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气排球技术在高职院校女生教学中效果良好。对于刚学气排球者,把发球、自传、自垫、互传和互垫等技术作为高职院校女生的气排球专选班的技术技能学习内容,是符合学生的需要的,也是符合该项目的技术特点的。在学习时间短、学生原有基础水平不一致的情况下,这些技术较硬排球的学习掌握更容易、更省时、更受学生欢迎。
2.气排球是比赛回合多且运动量适中的项目。由于气排球的发球成功率高,加上球本身的特性使得球速飞行慢,球体大、接球方式多使得接球难度小,学生在发、接发环节上表现更自信,跑动更积极,面对来球更沉着,成功率也更高,回合球比较多,趣味性更浓,场面竞争比较激烈,团队合作更加有效,队员之间更加信任,因此用时较长,是一项运动量较大但强度中等的项目。
3.气排球的技术要求不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气排球球体呈鲜艳黄色,球质塑料柔软,有弹性且不易伤手指或身体;并且由于女学生上肢力量较弱,击球后球在空中飞行较慢,有利于控制球;加上对初学者而言比赛时对技术要求不高、战术也相对简单等特点,这正好符合女大学生时空感知的特点,更有利于她们在运动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有利于培养她们对该项目的运动兴趣。
4.气排球对增强身体素质有较好的作用。气排球运动对发展女大学生的上肢力量效果不显著,但它与硬排球一样,对速度和下肢力量的改善有着有比较显著的效果。
(二)建议
1.在高职院校中普及气排球运动。将气排球列入各级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大纲,在校内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和规模的气排球比赛,推动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提高气排球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高校气排球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的师资培训,不断普及和推广气排球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战术和竞赛规则。加强气排球运动的研究,为培养和选拔排球运动员提供早期训练项目,奠定一定的排球基本技术和身体素质基础。
2.规范气排球教材建设。由于气排球目前在广西的开展主要还是民间,而且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参赛对象组合会沿用不同的规则与场地、器材,这都不利于气排球的规范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科学的普及。对此,教育行政部门可会同体育管理部门和出版社,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加强对气排球及其参与对象的研究,统一编写出符合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对象的教科书,不但有利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而且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使用。
3.与社区互动开展课外气排球活动。加强高校与社区的体育活动联动,允许社区气排球比赛在学校场馆中举行,增加学校学生气排球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交流,鼓励学生拓展气排球课堂教学,使学生能通过气排球这个媒介接触社会和服务社区,发挥学校、企业、社区、街道、俱乐部、体协和积极分子的作用,促进气排球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4.把气排球项目列入广西高职院校运动会项目。气排球的技术包括传、垫、扣、发、拦,在技术和战术的要求方面与硬排球相比,相差并不大,如果能把气排球项目列入广西高职高院运动会项目,势必会对该项目在高校中的推广与普及起到积极的作用。把气排球列入比赛项目,会有更多的高校、学生、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这不但会推进气排球的技术改良与改革,而且可以丰富气排球的战术组合,在提高它的普适性的同时,提高其观赏性、竞争性、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明.气排球运动的价值与推广、普及策略的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2]张玲.浅析气排球教学在普通高校女生体育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版),2008(7)
[3]周宇.关于中小学生进行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6)
[4]张红昌,张钧.健康第一思想下高校实施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内江科技,2009(12)
[5]周艳华.广西普通高校气排球教学的现状调查[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6)
[6]陆勇,邹丹,谢东,等.休闲体育——气排球课程教学探索[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
[7]朱欣华,谭翰哲,韩建阳.我国老年人中开展气排球运动的前景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
扣球是气排球进攻的最主要的得分手段,由于球体和场地的不同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在技术结构上看似与排球扣球相同实际上完全按照排球那样打常常失误频频。这就是很多排球运动员转到气排球项目上来感到不适应的原因。
一、起跳节奏上,球体大重量轻必然使得球的运动速度减慢。所以要特别注意起跳的时机不要过早,二传的喂球高度应当稍低。
二、注意对球的控制。适当张开五指并且注意击球瞬间手指的力度加大,要合理的理解“鞭打”式发力在肩、大臂、小臂与手腕手指方面的不同要求。实际上整个手部动作不能像其他部位那样放松,恰恰相反要特别强调击球瞬间手部动作的紧张度,可以借鉴力学术语的“刚体”概念打成勺形手。
三、手感与排球扣球的区别很大。尤其是手部力量较小的女队员,在排球扣球时常常会借助手掌甚至掌跟的力量“先顶后包”式扣球。气排球轻当你刚刚感觉“顶”到球时实际上球体已经开始反弹,你再去“包”时它已经开始离开你想象中的掌心位置。所以对气排球的扣球应当强调击球部位稍高于排球,而且注意手部向下发力打出屈腕动作的“拗机手”。
四、特别注意扣球完整动作的结束段。扣球从空中腰背屈“拉弓”开始,肩部放松地充分向后引臂,一直到急振式收腹手臂完成由后经上向前的鞭打扣球动作。注意手臂向前击球后,还不是扣球的完整技术结构的全部,扣球的手臂还有一个自然的向下的结束阶段。我们在做技术分析时十分强调结束段动作对完整技术动作结构的影响,也就是说后面的结束动作不完成会直接作用于前面主要动作阶段的完成质量。假如说在排球的力度要求不高的扣球中还可允许的话,气排球扣球你的手臂停留在半空中结束,只要你充分发力那么球的出界是很自然的结果。
五、小抡臂扣球更适合于气排球。我们知道上世纪六十末,排球界已经从理论上完成从大抡臂式扣球到接受小抡臂式扣球的学术争论。这是因为力学上“转动惯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圆周运动时角速度与转动半径的平方成反比。也就是说我们减小转动半径必将引起角速度的大大加快。所以我们强调击球前瞬间的“滞肘”技术细节,其实是在舒展挥臂至击球前瞬间时大臂的运动速度让位于小臂形成肘关节的稍屈以加大击球速度。
其实击球时的屈腕动作与滞肘有异曲同工之效。气排球的场地小,小抡臂式扣球还有缩短球体飞行距离的有益效果。赘述许多,可能最有立杆见影效果的应当是第四条中提及的把手打下来,把动作做完整。欢迎斧正!
作者:气排e族
为丰富我校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增强学生的团结和合作意识,特举办此项赛事。具体方案如下:
一、比赛时间及地点
1、时间:第八周开始,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举行(16:40—17:30)。
2、地点:学校气排球球场
二、比赛分组:
1、年级比赛过程分三组,每个年级分为一个组进行单循环比赛。
2、校级比赛为每个年级的冠军队进行单循环赛。
三、参赛要求
1、为方便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各班班主任必须要提前决定参赛学生名单。
2、比赛遵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
4、各参赛队必须严格按照比赛日程到指定场地参加比赛,如遇特殊情况需作日程改变,以体育组通知为准。
5、竞赛规则:原则上采用中国气排球协会最新篮球竞赛规则。但由于学生发球技术还有点欠缺因此只要学生不踩线不管用怎么方法发过去的球都算是好球;抛起发球最多可给两次抛起机会。如第三次把球抛起还未发出球算对方得一分。
四、组织要求和纪律:
1、每场比赛,组委会均安排执场人员,负责纪律监督及协调有关事宜。
2、各队在比赛时必须准时到达场地,比赛开始后15分钟仍未到者以弃权论处,并判对方取胜。
3、比赛中不限制更换队员人数,但换人必须要通过主裁判同意方可换人。上场队员本队自行安排。
4、每场比赛分三局两胜。
五、竞赛办法
1、比赛中前面第一、二局打21分制,第三局打15分制,每局暂停不得超过三次,暂停时间为2分种。
2、积分的方式按每胜一场就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为0分,按积分多少决定名次.如遇两队积分相等,则胜队名次在前.如果三队相等,则按照相互间的得失局数去决定名次.再相同则按照相互间的局得失分决定名次。
十、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奖励,年级赛设一、二名;校级赛设一、二名。
团委综合组
第一章 场地和设备
一、场地和球网
(一)场地宽度
比赛场区为6.1米(端线)×13.4米(边线)。
(二)球网的高度 男女混合组网高2米。
二、气排球(一)圆周
球的圆周为78厘米至80厘米。(二)重量
气排球的重量为110克至125克。
第二章 比赛队和队员
一、比赛队和队员
(一)上场比赛人数为5人,其中有至少2名女队员。
(二)参赛资格:参赛人员必须为各单位工作人员,主办方有权利审查各队参赛人员的参赛资格,对于冒名顶替或弄虚作假的球队,主办方可取消该队参赛资格或参赛成绩。
二、队员的服装
上场队员须着统一运动服、鞋参加比赛。
三、领队、队员和裁判
(一)领队和队员应主动了解并遵守竞赛规则并服从裁判的裁定,以良好的体育道德参赛。如对裁判员判定有异议,在死球时允许领队或场上队长向裁判员请求解释,其他队员无权对裁判员提出解释请求。
(二)领队和队员必须尊重裁判和对方队员,不得以任何行为干扰裁判员的判断,不得以任何行为拖延时间延误比赛。
第三章 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共设冠军、亚军、季军各1名
第四章 比赛的进行
一、场区选择与交换、比赛间断
(一)第一局比赛前,由裁判员召集双方队长抽签并选择场区,接发球或发球权。第一局前有5分钟的准备活动。
(二)局间休息3分钟。每局结束后两队交换场区。
(三)决胜局某队先得8分时,两参赛队交换场区,不得进行指导和休息。交换场区后原场上位置不变。
二、队员场上位置
(一)每队上场队员须为五名。
(二)双方场上队员位置分布应分为前排三名,后排两名。每次发球、击球一刹那,场上队员必须按照位置表上所列的次序站好,除发球队员以外,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否则判位置颠倒错误。球发出后,场上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内的任何位置上,不受前述限制。
(三)在每一局开始前,上场队员的位置可重新安排。
三、暂停
在比赛中只有成死球时,领队或场上队长才可向裁判员请求暂停,裁判员鸣哨准予暂停。每局比赛中,每个队可请求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30秒。暂停结束后裁判员应鸣哨示意,比赛应立即继续进行。
四、比赛成绩的计算
(一)通过抽签方式将参赛队分成A、B两个小组,每组2个队。先进行组内比赛,每组胜者争夺冠军,每组负者争夺季军。
(二)比赛采用三局两胜每球得分制,前两局分制21分,决胜局分制15分。每局先达21分或决胜局先达15分的队胜出。
(三)无正当理由而未准时到场比赛的参赛队,迟到15分钟应判为弃权,对方则应判为以每局21:0的比分和2:0的比分取胜。
第五章 动作和犯规
一、发球
(一)发球时,球只能被抛起或撤离手一次,但拍球或在手中移动球是允许的。
(二)发球队员必须在端线后的发球区内发球。发球队员在发球区可自由移动或起跳,但发球击球时不得踏及场区。
(三)第一局经抽签后由取得发球权的参赛队1号位队员先发球,第二局由对方1号位队员发球。
(四)发球队胜一球或接发球队取得发球权时,该队队员必须按顺时针方向轮转一个位置,由轮转到1号位的队员发球,如没有按发球次序轮转发球,则为轮转错误判失分。
(五)发球队员必须在裁判员鸣哨后8秒钟内将球发出。球抛起或撤离手后,发球队员未击球,球也未触及发球队员而落地,应判发球犯规。
(六)发球方的队员个人或集体挥臂、跳跃或左右移动,或集体密集站立等方式遮挡对方观察发球队员和球飞行的路线,则构成掩护发球犯规。
二、击球
(一)每队最多击球三次(含拦网)并将球击过网进入对方场区,一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两次。
(二)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以触球,在接第一次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同一击球动作中连续触球。
(三)凡是把球接住或把球顺势缓冲停留后再送出或顺球方向将球抛出的击球动作,应判持球犯规。
(四)本队二、三名队员同时击球只计一次击球,触到球的队员不能再击球。
(五)双方队员在球网上空同时击球后球落入其中一方的场区内,该方仍可以击球三次;若球落在界外,则判对方击球出界。若双方队员将球按住时,球落在哪方场区,该方还可以击球三次。
三、飞向对区的球
(一)球触及球网后通过过网区进入对方场区是有效的。若队员将球击入球网后,球在落地前另一队员可再次击球(但应在三次击球范围内)。如果球击破球网或使球网坠落,则该球重打。
(二)球触及标志杆、标志杆以外的球网、网绳、网纲、网柱及场外任何物体均判触障碍物犯规。界内球、界外球以球落地的着地点来判定:凡球触及场区内,包括边线和端线都判为界内球;凡球触及地面的部分完全在界线以外判为界外球。
四、过中线和触网
(一)比赛进行中,队员身体任何部位(包括辫子、衣服)触及球网时,应判触网犯规。
(二)因对方击球入网而使球网触及本方队员时,不算触网犯规。
五、进攻性击球
(一)任何队员在后场区都可以对任何高度的球做进攻性击球,但在起跳时不得踏及或超越进攻线及其延长线,击球后脚可以落在前场区。
(二)队员踏入前场区不准扣球。只允许正常吊球、传球(单手或双手)、顶球以及挑球进入对方场区。
六、拦网
(一)对方进攻性击球时前排三名队员可以进行单人或集体拦网。球可迅速而连续触及一名或多名拦网队员,拦网 5 后的队员仍可击球。
(二)拦网时球可以连续触及拦网队员的手以及身体的任何部位。
(三)拦网算第一次击球,拦网触球后还可以击球两次。
(四)不得拦对方的发球。
一、气排球的发展及发球现状
(一)气排球的发展
气排球是1984年由呼和浩特集宁铁路局分局内部比赛发展起来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比赛项目。1989年国家成立了全国气排球运动推广小组,经过20多年的推广普及,发展迅猛,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规则和技战术。
(二)气排球的发球现状
气排球发球的发展很快,从最开始的以发球过网为主的下手,及上手平击球发展到现在的旋转球、上手飘球、“坎式”发球、勾手飘球等。由于气排球拦网技术的发展促使气排球发球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它成为比赛取得胜利的最重要技术之一,使比赛过程更激烈,增加了比赛的竞技性、观赏性。
二、气排球的特性
(一)气排球的特点
球重:100~150 g,圆周:79~85 cm,球体材质为橡胶,颜色为黄蓝色,男子(老年)网高1.9 m,女子(老年)网高1.8 m,男子(成年组)网高2.2 m,女子(成年组)1.9 m。场地为6*6 m的两个均等的半场地。双方各上场五名队员。
(二)气排球发球规则
气排球规则规定每个队员的发球不能连续发球只能发一次。
三、气排球发球的几种形式
(一)上手发左右旋转球
由于气排球球直径大且轻的特点,借助空气的阻力影响特别大,加之场地较小,当发球队员快速击球后球最开始在本方场地飞行的方向不会改变但当球过网后会发生很大的旋转,使对方队员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球的落点从而造成击球失误,接发球不到位只能勉强进攻或者无攻过网。
(二)“坎式”发球
发球队员发球时用手掌的掌跟部分或者拳头快速地击球的下半部分,使球发生下旋,球过网后不仅快速下坠而且由于每次击球会不自觉地打击到球体的靠左或靠右的部分,球在急速下坠的同时会向左或者向右漂移,从而造成接发球队员的判断失误无法组织有威力的进攻。在此基础上坎式发球在训练比赛中更显示了它的重要性,但这种发球技术要求队员的身体素质高,队员训练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勾手大力发球
这种发球技术更适应于有内胆外包皮的花式气排球,这种球在全国比赛中已经成为指定用球,它的优点是能把球包住,球过网后不会飞出界外。
(四)飘球
飘球就是不旋转球,是运动员利用掌跟坚硬部位将球击出,使作用力通过球体重心而不发生旋转,飘球最大的特点就是排球在飞行过程中的飞行轨迹飘忽不定,接球队员很难预测其落点,从而破坏对方的一传。
四、比赛中发球的重要性
(一)发球的意义
在气排球比赛中,发球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熟练掌握各种发球技术才能为理想的发球战术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使战术运用得心应手,有的放矢,取得最佳效果,达到夺取胜利的目的,在气排球比赛中发球成功就等于抓住了拼搏的机会,发球失误不仅失分还影响本方的士气,对发球队员的心理也会造成消极影响。现在国内强队更注重大力发飘球,坎式发球的训练及运用,硬肯冒低稳定性的风险。
(二)发球的攻击性
现在气排球的发球攻击性明显增强,现代气排球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捧球技术在气排球比赛中的运用,发球的不断提高是当前排球运动发展的特点。飘球、“坎式”发球、大力勾手发球、旋转球被大多数运动员所采用,以遏制对方一攻质量,起到威慑作用。高质量攻击性的发球使竞争对抗性越发激烈。
五、结论和建议
发球在气排球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强有力的发球,高稳定性,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是破坏对方一攻,防守反击的基础。任何一直队伍必须把发球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放在重要的位置去对待,这是取得比赛胜利的根本。
从教练员思想上首先要有足够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发球的重要性,要注重球员的发球形式、训练手段、发球力量训练,着重队员发球基本技术、动作规范、控球力量的方面的训练,并以提高发球的速度为核心,树立以攻为主动的指导思想,加强发球的攻击性,掌握场上主动权,为防守反击创造有利条件。还要处理好训练中发球稳定性和失误率的关系,加强运动员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只有这样才是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气排球;科研队伍;分析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125-01
0 前言
气排球运动在1984年诞生于中国,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了,为世界排球家族增添了新成员。本文从气排球科研队伍的人数、职业、职称、年龄、单位、合撰率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我国气排球科研队伍水平的不断提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999-2008年期间公开发表并且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6种期刊上有关气排球的科研论文。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气排球科研队伍人数
从调查结果知道,发表1篇文章的作者有24人,占作者总数的77.42%,高于洛特卡定律中发表1篇作者比例60.7%,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2.2 气排球核心作者分析
根据普赖斯定律对活跃作者的界定,计算得出发表文章数等于以及大于3篇的作者才能成为气排球科研的核心作者。气排球科研人员在1999-2008年中文体育类期刊上发表等于以及大于3篇以上的作者只有2人,共发表文章11篇,占论文总数的6.46%,这与普赖斯的推论核心作者的论文总数应该占论文总数的50%的指标有相当大的差距,表明我国气排球科研高产核心作者群还相当薄弱。
2.3 作者职业分布
通过调查,论文作者(独立或第一作者)中,从职业状况看,教师类40篇,占总数的88.89%,科研类4篇,占总数的8.89%,未注明1篇,占总数的2.22%。可见,高等院校体育教师是我国气排球科研的主体。
2.4 作者职称分布
对调查对象统计,中级职称14人,占总数的45.16%,居首位,其次是副高级以及高级职称9人,占总数的29.04%,初级职称8人,占总数的25.80%。可见,气排球科研的主体是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人员,而高级职称只有2人,只占总数的6.45%,比例偏小。
2.5 作者年龄分布
在有据可查的31位作者中(独立或第一作者):30岁以下的作者有3人,占总数的9.68%;30-40岁的9人,占总数的29.03%;41-50岁的11人,占总数的35.48;51岁以上的5人,占总数的16.13%;还有3人未注明。文章作者的年龄状态分布是“两头小,中间大”的态势,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0岁的中青年科研群体中。
2.6 作者所属单位论文数量分布
通过调查,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在标明作者单位的45篇文章中,作者来自全国22个单位。1999-2008年中文体育类期刊所刊发的气排球文章作者源于两个: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可见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是气排球科研工作的重点和高产区。
2.7 气排球科研的合作率
从表1可以看出,文章作者为独立作者的有27篇,占总数的60%,随着作者人数的增加,文章所占篇数的比例逐渐下降,文章作者人数署名最多的有5人。45篇文章中,合撰论文有18篇,占总数的40%。从表2还可以看出,1999-2008年气排球科研文章合撰率有上升的趋势。
2.8 气排球科研额度合作方式
通过统计,同单位同专业文章的合撰率类型最高,占总数的44.44%,但明显低于我国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同类合撰类型64.9%的水平。跨单位同专业以及跨单位跨专业文章合撰率比例较低,各占总数的16.67%。可见,我国气排球科研工作者更注重同单位的交流,而跨单位以及国际间的交流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气排球科研队伍已经初步形成,但核心作者群还相当薄弱,核心作者的论文平均产出率急需提高。
2) 气排球科研工作者以中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为主体,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0岁中青年科研群体中。
3)气排球科研作者单位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状态,普通高校和体育类院校是气排球科研的主要力量。
4)气排球科研合作以同单位合作为主,跨单位合作较少,而国际间的合作几乎还是空白。
3.2 建议
1)气排球科研应该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强跨学科、跨单位以及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
2)加强气排球科研队伍的建设,培育核心作者,增加核心作者及其文章数量。
参考文献:
[1]赵歌,等. 1995-2000年我国排球科学文献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
[2]凌文杰,等.1994-2003我国沙滩排球科研状况的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4,40(5).
气排球场馆租赁合同
甲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出租人(甲方): 承租人(乙方):
一、比赛时间
20**年*月*日*:00-*:00
二、比赛地点
**山庄
三、参赛队伍
共4支参赛队伍,即:
(A)***处队长:**;
(B)***处队长:**;
(C)***处队长:**;
(D)***处队长:**
四、比赛规则
1、比赛采取5人赛制,参赛队员中必须有一名女队员;
2、采用三局两胜制,三局均为21分;
3、四支队伍轮流对战,决出1、2、3、4名
4、每局比赛胜者积2分,负者积1分。积分高者胜出,如积分相同,则首先算净胜局数(即先算大分),如净胜局数相同,则算净胜球数(即再算小分)。
五、比赛奖励
第一名:*00元第二名:*00元
第三、第四名:各*00元
共计**00元
六、组织分工
为保障比赛活动顺利举行,具体负责比赛联络、赛事安排、后勤保障等工作安排如下:
1、协调组:
人员:*** *** ** ** **
负责协调赛前筹备、赛时、赛后的各项工作。
2、裁判工作组
裁判员:各参赛队推荐一名队员作为裁判员。记分员:各参赛队推荐一名队员作为记分员。统分员:由记分员统分。
摘要:近些年福建省开展气排球运动如火如荼, 各级单位为了丰富体育文化生活,定期举办各类气排球比赛,气排球运动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和推广,但在福建高校里气排球运动发展却很缓慢。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和访谈、自身参与等研究方法,对福建高校健康体育课中设置气排球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气排球引入高校奠定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使福建省高校气排球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促进气排球运动在全国高校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气排球;高校;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8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87-01
一、高校开设气排球选修课的优势
1.气排球运动的特点
气排球重约 120 克,圆周 74-86cm,场地为 12×6,网高(男 2.1,女 1.9)参赛人数为 5 人,与普通竞技排球相比,从球的大小,以及比赛场地、网高等与硬排球相比更简单。气排球由柔软的塑料制成,球的颜色为黄、蓝色,气排球是一种减重、减速又保持排球特性的新型排球。
气排球的这些特点,减少了发球的难度,降低了排球的技巧性,比赛时减少了球的飞行速度,击球式样增多,练习和比赛中手臂红肿、疼痛难受的情况大大减少,新学者不再对气排球充满紧张和恐惧,排球的扣球成功率和精彩度大幅提高,扣球的成功、扣球动作的精彩给全队带来鼓舞,给参与扣球者带来快乐和成就感。由于网高的降低,拦网的成功率增加了,在比赛中的进攻方和防守方,都能在比赛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提高自信心。比赛的趣味性、吸引力、可观赏性,给气排球的学习者带来身心健康、展现自我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无尽的快乐,真正实现了快乐体育。
2.运动场地要求不高
高校大部分存在体育教学场地不大,以及体育设施落后陈旧的问题。目前高校很少专门设立气排球场地,我们只有合理地利用现有和开发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利用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或者图书馆大厅来进行气排球的教学和比赛。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所需要的气排球的价格不贵,经济实惠,对周遭环境设施破坏性不强,开展的安全性高。
3.气排球运动安全、易学,比赛规则相对宽松
气排球质量轻,扣球时不会使人受伤,学生没有压力,对周遭环境设施破坏也不大。气排球在技术方面要求较低,可以采用双手捧球的方式,球体大,学习传接球方面很容易上手,入门不难,初学者只要认真学习,经过短期训练,就能参加气排球的竞赛。气排球的垫球、持球、扣球等技术性动作比较容易掌握,灵活宽松,比赛中球在空中的来回次数增加,学生更能体会到参与运动的兴趣。
二、气排球在高校中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1.体育教学改革
目前随着网络的大力推广,手机网络费用越来越低,加之网络游戏、信息的强大吸引力,很多学生网络成瘾,以及加上高校大学体育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原因, 大部分学生对上体育课积极性不高,学生上体育课是应付,或者是把体育课当做自由放松的课程,只要老师考勤完毕,或者自由练习时,有些学生就开始逃课, 有些学生用手机上网,还有些学生人在心不在。迫于上述种种情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捷,在高校引进新兴体育项目成为了一种必须。气排球这一新兴的项目很符合大学生的参与,吸引了学生的关注使更多的学生远离电脑和手机,积极投入到到体育运动中来。
2.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怎样来衡量学生的体质状况呢?身体素质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而身体素质是通过人体在运动中所表现的各种机能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学生的营养水平大力跟进。可是,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表现最为明显的是耐力、速度、柔韌、灵敏。体育工作者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不但要培养学生有终身体育意识和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基础、观赏体育比赛能力,还要为掌握一门或者多门体育技能,通过锻练全面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丰富课外体育生活,培养学生运动兴趣
一旦学习排球课,很多同学的手臂经常被打得疼痛淤青,或者被球击中身体,很多同学一听到上排球课,出现紧张,甚至闷闷不乐,上排球课的积极性很难调动。气排球是用一种轻质柔软的塑料制成,在练习过程中气排球对学生造成身体的伤害就会降到最低限度,手臂、手指将避免受到伤害,消除了学生练习排球时所产生的紧张、不开心情绪。气排球技术学习不难、让人开心,同时有很强的趣味性、休闲观赏性。气排球的规则里面缩短了比赛场地,降低了网高,降低了技巧性,降低了技术动作的难度,因此气排球具有连续进攻的优势。比如发球,一般女生因为力量和发球方法的难度是无法实现上手发球的,但是气排球就很容易地实现上手发球,学生也就能感受到每种发球的技术动作。
4.全民健身的需要
当今人们对身体素质的重视与日剧增,全民的健身工作发展缓慢,已经很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大众的体育运动开展不够广泛,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有待加强,每周能够自觉进行三次体育活动的人很少,大部分人每天就是对着电脑玩游戏、上网。当今的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校园里,气排球运动能够给他们带来无穷乐趣和成就感,这种快乐的情绪会直接带给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和朋友。气排球的学习,男女老少、年龄的大少都不受影响,形式丰富、场地方便、经济实用的诸多特点,使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大学生在学校里熟练地掌握了气排球的技术、规则,以后步入工作岗位,他们将是推动全民健身的主力军,起到积极参加、积极组织这种健身活动的作用,必将大大促进全民身体素质的提高。
随着社会各界人士对气排球的认可,各级单位定期举办气排球比赛, 将会促进气排球这个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大力发展。气排球运动对学生的身高和技术水平要求很低,积极加入气排球的训练,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很短的时间里能学到一项运动技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运动中还能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所以,高校可以把气排球开设为选项体育课,也适合学校所有师生作为课外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蔡志源.我国创新的气排球与项目展望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
[2]黄阿海.论气排球创新特色及在高校的推广 [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气排球,一传技术,动作界定,运用研究
气排球运动是我国首创的一个新兴隔网球类体育项目,缘于其特有的运动特点和项目要求,已成为一项深受群众喜欢的健身体育项目。随着气排球运动的推广和开展,福建、广西等省区的高等学校和中小学相继开设了气排球体育课,一些体育院校开设了气排球专项课,至今气排球一传技术的发展仍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创新过程中。
1 气排球的发展
气排球运动起源于我国,1984年,由内蒙古集宁铁路分局首创。1991年,火车头老年体协依据排球规则,编写第一本《气排球竞赛规则》,并在上海特制了比赛用的气排球。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排球管理中心委托排球学者修订《气排球竞赛规则》,进一步指导和规范气排球比赛。2005年7月,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重新制定《气排球竞赛规则》。2012年,中国排球协会和老年人体育协会审定了《气排球竞赛规则(2012—2016)》。1995年5月16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兰奇观看老年人气排球表演赛后,称赞气排球很好,既适合老年人也适合中年人、青少年。
2003年6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要求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课程方案》把气排球运动列入体育本科专业体育锻炼手段与方法方向的任意选修课技术学科内容。从此,气排球课程理论体系研究开始不断地得以完善,排球方面的学者开始从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加大了对气排球运动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2 气排球一传技术概述
2 . 1 有关气排球一传技术研究文献资料
连道明主编的《软式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以及于贵和主编的《软式排球、沙滩排球、气排球理论与方法》中都将气排球一传技术称为防守击球,其技术动作分为“捞”“捧”和“插托”两类。蔡志源的《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研究》(2005)研究认为,气排球具有休闲、竞技性,有丰富的技、战术含量,需要开发研究。其接发球技术有用双手捧球、传球或垫球,动作要领为先判断并迅速移动到来球的位置,双手插入球的下方,然后用手指或手臂将球弹击或垫击出去。凌齐的《构 建气排球 技术课与 影像分析 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 究》(2013)对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影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双手挡垫、双手捧托垫、单手托垫等技术动作教学方式。刘利鸿的《南宁市第八届运动会气排球男子总决赛中垫球技术运用分析》(2013)研究认为,广西高水平气排球比赛主要有双手垫球、双手捧球、双手挡托垫球和单手垫球等四种垫球方法;本次赛事中气排球垫球技术采用以双手垫球为主,以双手捧球、单臂垫球为辅。肖丽的《气排球技术之我见》(2013)研究认为,气排球的接球可以采用上手接球较为稳当;气排球衍生新技术——下手捧球技术,这项技术使用频率和人数也越来越多,其动作是上手传球的逆向技术,都是利用手指手腕的灵活,增加了触球面积,对大力发球和扣球时球路在身体下盘时这项技术会很有效果。
2 . 2 气排球一传技术动作分类
课题组查阅文献资料和访谈高校、企事业单位气排球教练员以及气排球爱好者,统计和归纳出气排球一传技术分双手技术动作和单手技术动作。双手一传技术动作有双手垫球、双手“捧”球、双手“捞”球、双手“托球”、“阴阳手”接球、太极手接球、双手“插托”球和低蹲传球;单手一传技术动作有单手“托”球、单手“捧”球、单手“捞”球和单手垫球。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2010~2014年期间,广西“红牛杯”气排球比赛、广西区直单位气排球比赛、广西电信气排球比赛、广西高校教职工气排球比赛等各类气排球一传技术运用情况和广西民族大学气排球专项课堂一传技术教学。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查阅气排球教材,通过知网搜索气排球一传技术研究的相关文献资料。
3.2.2 观察法:现场观摩研究对象过程和观察学生课堂教学情况。
3.2.3影像技术分析法:研究借用排球临场技战术统计分析系统软件、比赛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运用比赛采集分析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气排球比赛一传技术运用进行分析,形成一个气排球数据挖掘工具,达到辅助教学训练和决策一传技术研究的目的。
4 结果与分析
4 . 1 气排球一传技术界定
课题研究参照排球一传技术称谓,界定气排球一传技术是指对方队员的有效发球进入本场区内时,本方球员运用双手垫球、双手“捧”球、双手“捞”球、双手“托球”、“阴阳手”接球、太极手接球、双手“插托”球、低蹲传球、单手“托”球、单手“捧”球、单手“捞”球和单手垫球技术动作,将球击向二传组织进攻位置或攻手位置的第一次触球;或者是本方队员的第一次接扣球、接拦回球和接其他球。
4 . 2 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命名
4.2.1 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命名的原则和依据
气排球一传技术之所以具有创新技术之说,是针对排球一传技术所没有的技术动作提的创新。课题研究借鉴排球分类从排球技术概念着手的方法,以气排球一传击球动作技术为划分标准,旨在反映气排球一传技术击球动作的特性和运动发展规律,以利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做到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的内涵与外延命名的相对准确性,避免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同时,依据中国排球协会审定的《气排球竞赛规则(2012—2016)》规则10比赛中的击球规定,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分,击球时(包括第一、二、三次击球),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可接住或抛出;认真甄别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存在击球时的犯规,既“持球”和“连击”;其次,根据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动作结构,合理、规范运用汉语字词表达,来命名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动作。
4.2.2 现有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分析
气排球一传技术的双手“捧”球、双手“捞”球、双手“托”球、双手“插托”球、“阴阳手”接球、“太极手”接球、单手“托”球、单手“捧”球、单手“捞”球等创新技术,在中老年气排球比赛和无排球基础的初学者比赛中运用最多。缘于气排球发展近30年的时间,练习者经过长期触球训练培养了非常好的球感,比赛中能做到很好的控制击球。课题研究借用排球临场技战术统计分析系统软件、比赛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利用比赛信息采集的粒度与实时性,进行文献影视图像处理与视频分析,重点做好比赛视频绑定、视频检索与视频编辑,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动作进行分析,挖掘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动作间频繁项集的基础上生成关联规则,挖掘出比赛数据中联系性较强的技术动作,对一传技术不同效果的表现转移步骤进行分析。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动作环节都是用于接大力发球和强攻扣球,进攻后的球体都朝向防守方的腰下部位运行,防守队员顺势形成下手接球防守动作。“捧”“捞”“托”等一传击球技术,动作特点是运用手指、手腕灵活的击球动作。动作方法采用半蹲姿势,两臂自然放松弯曲置于腹前,两手触球时,十指自然弯曲张开成半球状,增大触球面积,手腕稍后仰,击球时手腕、手指向前抖动。“插托”“阴阳手”“太极手”等一传技术,既可用于接大力发球和强攻扣球,也可用于接球速快、力量大、球体朝向胸腹部运行的。动作特点两手触球时,十指自然弯曲张开,两手掌根相靠,形成近似垂直角度,运用手指和全掌弹击来球。气排球一传双手垫球技术动作是排球双手垫球技术的改进动作,因气排球球体轻、受力变化大的特点,手臂击部位在手腕的15~20cm处。
4.2.3 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的命名
气排球击球规定,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分,击球时,允许身体不同部位在一个动作中连续触球,但球必须被击出,不可接住或抛出。气排球的“捧”“捞”“托”等一传击球技术,依据汉字词面意思存在“持”球犯规,随着参与人员的年青化、专业化,在实际比赛中也存在诸多“持球”现象,因其也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文章分析认为,根据这些技术的动作特点和结构,统一命名为“下手抖球”。气排球的“插托”“阴阳手”等一传击球技术在实践比赛中存在“连击”问题较多,但由于接一传球具有较好的效果,文章分析认为,统一命名为“双手挡垫”。
4.2.4 气排球一传技术教学和运用
气排球一传技术教学和训练首先要依据教育学理论和原则,结合体育学科和球类运动特点,运用语言法、直观法、完整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法、游戏法以及比赛法,但因其是一项新兴的球类运动项目,更需要从实战技术运用中进行分析和引入教学训练。研究认为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影像分析教学方法是一项针对气排球运动所必须的方法。课题研究把广西区域内最高水平赛事的影视图像运用在广西民族大学气排球专项课堂一传技术教学中,实验对比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凌齐的《构建气排球技术课与影像分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认为,影像分析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真实、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教学训练中,研究选择基于事赛一传技术图像分析,并借鉴排球临场技战术统计分析系统软件、比赛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使得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分析方法不但可以完成常规的统计任务,而且更重要的一个手段是把统计与视频图像相结合,使得分析工作更加直观。基于气排球一传创新技术影视图像分析还可以解决增加分析效率的作用,其技术运用和动作结构分析可以实现比赛场景的重组和仿真回放。结合视频描述技术,可以实现对视频文件中不同场景片断重新组合,模拟真实的比赛画面,实现仿真回放。仿真回放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对一传比赛技术运用情况的统计。通过仿真回放可以调整一传技术环节的技术动作,从而更科学分析一传技术规律和运用特点。将分析结果与实际需求相对比,找到最适合气排球一传技术的动作技术结构。
5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