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精选6篇)
1、国防的含义是什么?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
特征:
1、国家利益及安全防务的整体性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
2、中国国防的历史的启示有哪些?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开明是巩固国防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3、什么是国防法规?我国国防法规体系由哪些层次好门类构成?
国防法规是指国家为了加强防务,尤其是加强武装力量建设,用法律形式确定并以国家强制手段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层次:
法律 法规 规章 地方性法规
门类:
国防基本法类、国防组织法类、兵役法类、军事管理法类、军事诉讼法类、国防经济法类、国防科技工业法类、国防动员法类、国防教育法类、军人权益保护法类、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类、紧急状态法类、对外军事关系法类、战争法类。
4、公民国防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如何理解二者关系?
公民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公民履行服兵役三种形式:1服现役。2服预备役。3参加学生军事训练)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的义务。
公民的国防权利
1、提出建议权
2、制止和检举权
3、取得补偿权
国防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安全保障,每一个公民必须承担相应义务。公民是在履行国防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国防权利。
5、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途径有哪些?
公民履行服兵役三种形式
1服现役
2服预备役
3参加学生军事训练、什么是武装力量?我国的武装力量由哪几部分构成?(一般不考,没有找到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第二章: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
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5、国防建设理论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1、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2、军队要服从整个国家建设大局
3、军队要担当起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历史责任
4、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5、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
6、始终不渝地坚持人民军队性质
7、中心是解决现代化问题
8、提高军队建设的正规化水平
9、要把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
10`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11和国防建设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事业
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1、新世纪新阶段军事战略思想
2、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思想
3、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建设思想
1、为什么说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武器是重要因素?
人民群众战争的决定胜负的决定力量。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决定于人心。人心相背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人民群众谋解放的正义战争,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积极参加;武器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
2、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
2、加速改进军队装备。
3、搞好军队的体质、编制的调整和改革,使我军的体质、编制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4、要逐步实现指挥系统的现代化,加强后勤后勤现代化建设。
5、加强军事科学理论研究。
3、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1、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2、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3、为维护国家利益发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4、为维护世界的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实现我军质量建军的“两个转变”是什么?
1、建设转变发展观念。
2、创新转变发展模式。
5、通过学习军事思想有什么收获?
(我不会,自己发挥吧,个人思路,我学到了什么军事思想,我会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自己的力量等等)
第四章:军事高技术
1、什么是军事高技术?他是如何分类的?
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分类:
军事高技术分为基础性军事高技术和应用型军事高技术两个层次。
应用军事高技术:
通常可分为精确制导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侦察监视技术、电子对抗技术、航天技术、和生化武器技术以及军队指挥自动化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等。
2、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1、对武器装备的影响
2、对作战理论的影响
3、对作战方式的影响
4、对作战指挥的影响
3、军事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注:老师写的答案,不是来自于课本
1、信息化。
2、战场网络化、无人化、智能化。
3、作战力量一体化。
4、如何理解和把握军事高技术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
高技术引发新军事变革,军事变革反过来刺激高技术发展。
5、如何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加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
1、信息化战争对我军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2、军事高技术加速发展使我军武器装备建设面临严峻挑战。
3、军事变革推动我们队战争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
1、信息化战争有哪些主要特征?
1、战场空间多维化
2、作战力量一体化
3、战争过程短暂化
4、作战行动实时化
5、作战方式非接触
6、作战效果精确化
2、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样式有哪些?
精确战、网络战、太空战、心理战、电子战。
3、信息化条件下,我军建设应着力关注那些问题(信息化条件下维护国防安全的思路是什么)?
1、确立信息时代国防建设的思想主线
2、突出抓好国家信息基础建设
3、用军民融合概念推广信息化国防教育
4、持续推进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
5、大力培养国防科技后备人才
6、努力培养信息化国防后备力量
7、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4、近几场局部战争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1、综合国力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
2、世界新军事变革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加快发展
1.重书本知识检测, 轻创新能力考核。
考试是教学的指挥棒, 它对教学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考试考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目前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学大纲划定的范围内, 考试内容侧重于书本知识, 局限于军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检测, 考试题型基本上是只有唯一答案的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客观题型较多, 综合分析等考核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观题型较少; 着重监测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 较少涉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及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的衡量, 导致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 错误地认为上课听不听都一样, 军事理论课考试只要记住思考题就能得高分的局面。因此, 学生把主要的学习精力都放在考试前突击背题上, 弱化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限制创新能力的发展。
2.考试模式和方法单一, 抑制个性发展。
目前, 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考试模式大多是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闭卷的形式一次完成的, 形式基本“千篇一律”, 应试者“千人一面”, 一次封闭的考试“定乾坤”。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犹如大工业生产制造出来的“标准件”, 学生的个性在考试中难以肯定和鼓励, 甚至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形式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记忆上, 忽略对问题的综合分析, 无法适应变幻莫测的军事斗争形势。
3.考试组织不够规范。
高校军事理论课考试基本是任课教师根据所留的思考题自行拟制试卷, 自行确定考试时间, 自行组织监考阅卷。没有建立军事理论课考试题库由计算机随机生成试卷, 没有采取教考分离等科学的组织方式, 造成军事理论课考试组织管理不够规范, 任课教师自主命题没有限制, 命题随意性较大, 成绩评定缺乏监督。
二、加强和改进军事理论课考试应采取的对策
合理的考试模式能有效检验军事理论课教学效果。为此, 军事理论课考试应当根据教学要求, 明确考试目的, 改进考试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1.明确考试目的, 统一考试标准。
对普通高校学生进行系统的军事理论教学,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完善高等学校教学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 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强化全民国防意识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环节。军事理论课考试的目的, 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对军事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程度, 以及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考试, 学生明确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及课程的重点、难点。为此, 必须建立统一的考试标准, 明确军事理论课的地位及成绩、学分对学生学历、学位证书的影响, 明确课程考试形式的基本构成、分值权重, 以及平时成绩的确定方法、课终考试的组织方式和考核领域。
2.坚持考知识与考能力兼顾的原则, 培养创新能力。
军事理论课考查的重心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的能力, 因此, 应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 大力构建全面而综合的考试内容, 以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多方面地学习、充实和发展。从考试范围看, 不仅要包含教师课上所讲述的内容, 还要包括军事讲座及相关参考书的内容, 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考试命题看, 既要有一定量的客观题, 考核学生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又要有相当数量的主观题, 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 并尽量加大此类题型的比例。
3.建设军事理论试题库, 实施教考分离。
军事理论课教师要全面细致地分析提炼本课程的各知识点, 按照了解、记忆、理解、运用等学习标准, 将其转化为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主观题和解释、论述等客观题, 分别确定难度系数、分值等。然后, 利用计算机对试题进行管理, 开发能够满足课程考试要求的试卷生成软件, 按照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分值比例, 设计成7∶3或8∶2的比例, 随机生成军事理论课考试试卷。由地方大学教务处、武装部和学生军训办公室、教研室合力组织实施, 任课教师不能参加命题及组卷, 不得参加监考, 不得参加试卷批改。
4.完善考试形式, 综合确定军事理论课考试成绩。
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内容极为丰富、广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学知识, 集政治、经济、军事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课堂教学的时数有限, 在大纲规定的时间内很难将军事理论课的内容讲清讲透, 许多内容需要学生通过课外自学完成, 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目的, 单一的考试模式显然已经不能反映学生对军事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因此, 必须大力完善现有的考试模式, 构建多样化、动态的考试模式。既可开卷又可闭卷; 既可一次性完成又可多次考核后综合评定; 既可用理论形式进行又可用撰写军事论文、专题调查报告等形式。考试成绩遵循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相统一的原则。 卷面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对军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平时成绩的计分依据是学生平时的到课率和课堂纪律及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课外成绩主要参照学生参加校园军事文化活动的情况, 如军事知识讲座、国防知识讲座、军事征文活动及在校园广播、板报等发表的军事报道等情况进行评定。学生军事理论课的最终成绩构成既包括期末 考试卷面成绩, 又包括课外成绩和平时成绩。
摘要:军事理论课考试是军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确保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正确地开展考试活动, 能有效了解教学现状, 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本文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考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注:
一、二章为重点!占70%;同时,个人认为后面部分如果时间不充足大体浏览一遍,背住标题,特别是第三,再后面的有印象,记住标题就哦可)
//第一章
(1)国防的含义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御外来侵略和制止武装颠覆所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类型
1、扩张型:为维护本国在许多地区的利益,实行霸权主义侵略扩张政策,对别国进行侵略、渗透和颠覆。
2、自卫型: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广泛争取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以达到维护本国安全、周边地区、世界和平与稳定。
3、联盟型:以结盟的形式联合部分国家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4、中立型:严守和平中立的国防政策。
(3)现代国防的特征
1、现代国防内涵更丰富;
2、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如政治斗争,心理斗争,经济斗争,科技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军备控制等);
3、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
4、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
5、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
(4)现代国防的目的1、捍卫国家主权;
2、维护国家统一;
4、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5、维护国家安全;
6、维护国家发展利益。
(5)国防精神
1、爱国主义精神;
2、民族尚武精神;
3、革命英雄主义。
(6)国防历史的启示
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科技进步是国防强大的保证;
4、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7)我国国防活动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积极防御、协调发展(国际与经济)、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全民自卫
(8)公民和组织的国防权利和义务
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
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力;
3、在国防活动中因经济损失得到补偿的权利
(9)公民和组织的国防义务
1、兵役义务(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参加军训);
2、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
4、保守国防秘密的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10)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形式
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民兵组织;参加学生军训
(11)国防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建立和完善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中共中央军委,国家中央军委);
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3、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
(12)国防领导体制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
(13)我国国防政策
1、坚持独立自主的建设和巩固国防;
2、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
3、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坚持自卫防御的核战略
5、坚决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
(14)武装力量建设(构成)
A、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1927.8.1陆军,1949.4.23海军,1949.11.11空军,1996.7.1第二炮兵;总计4个军种)(海军由潜艇部队,水面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岸防兵,海军陆战队等兵种和专业兵组成)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中国民兵
(16)中国人民武装力量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原则
1、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
2、立足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3、树立综合安全观念,有效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
4、深化安全合作,履行国际义务。
(17)国防动员的含义
国防动员亦称战争动员,是指主权国家由平时转入战时状态时,所采取的将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统一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措施。(武装力量)
(18)国防动员的功能
1、应战功能:应战功能是国防动员最基本的功能,具有“胜战、制站、止站”的作用。
2、应急功能:应急功能是国防动员的固有效能,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者紧急状态而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等发面的资源保障。
3、服务功能:体现于服务经济、社会建设方面。
(19)国防动员的分类
1、总动员和局部动员;(按规模和范围)
2、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按动员方式)
3、早期动员、临战动员、战争初期动员、战争中后期动员;(按动员阶段)
(19)国防动员的基本领域
1、武装力量动员;
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
4、国际交通动员;
5、科学技术动员,政治动员
(20)国防教育的含义
1、国家为适应国防需要,对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概念、品德、智力和体质有计划的实施教育训练的活动。
2、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国家,民族和每一个公民的国防观念,奠定全民国防意识的社会系统工程。
内容主要包括:
国防理论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国防法制教育,国防知识教育和军事技能教育,其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墓地实施国民增强国防观念,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21)加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
2、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忧患意识;
3、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4、有助于培养国防人才
(22)怎样判断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二者关系? 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国防建设,始终要把国防建设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共同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第二章
(1)战略的构成要素
1、战略目的:
A、战略目的要体现国家利益的时代特点; B、战略目的要与战略形势相适应;
2、战略方针:指导战争全局的方针,是军事行动的纲领和制定战略计划的基本依据。
3、战略力量:战略的物质基础和支柱。
4、战略措施:也叫战略手段,是为准备和进行战争而实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保障,是战略决策机构根据战争的需要,在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技术和战略指挥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全局性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步骤。
(2)战略环境的含义
战略环境是指影响国家安全或战争全局的客观条件。它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地理等方面的客观条件及其所形成的战略态势。
(3)战略环境包括
1、国内战略环境(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状况)
2、国际战略环境(时代特征,国际战略格局,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周边安全形势)
(4)影响国际战略环境的五大因素
1、时代特征;
2、国际战略格局;
3、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
4、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的趋势;
5、周边安全形势
(5)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特点
1、总体缓和,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风险增加;
2、军备竞赛和军售竞争威胁世界和平(军备竞赛和军售竞争);
3、经济因素对国际事务的影响上升,军事安全更加突出;
4、国际安全面临多元化威胁;
5、大国地缘战略竞争激烈
(6)国际战略格局的本质
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是一种国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略力量对比关系
(7)国际战略格局的现状
1、美国——追求先发制人绝对安全建立单极世界;
2、俄罗斯——固本强军重振大国地位;
3、中国——内求发展外谋和平,提升国际影响力;
4、欧盟——“内合外扩”,自成一极;
5、日本——“整经备武”,扩张实力,寻求政治大国地位
(8)中国周边地缘环境状况
1、陆海兼备,幅员辽阔;
2、邻国众多,强邻集中;
3、人口密集,资源紧张;
4、类型多样,热点汇聚;
5、区位突出,利益交汇。
(9)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主要问题(七种)
1、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国家核心利益,但长期以来受到美国及日本等国际势力的阻挠)
2、海洋权益争端;(A.中日钓鱼岛和东海大陆架划界的争议;B.南海海域及岛屿争议)
3、陆地边界领土争议;(主要是中印边界领土争端)
4、国内部分地区民族分裂主义活动频繁;(三股势力指的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
5、朝鲜半岛核危机;
6、美国对中国国家安全环境有综合性的影响;
7、非传统安全形势严峻;(A.文化安全;B.经济安全;C.信息安全;D、流行传染性疾病威胁)
(9)中国油气安全的主要问题
A、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情况
1、中国油气资源储量较为可观但是其开采条件复杂、开发技术要求和经济成本较高;
2、供需情况:未来石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快速攀升但是不能满足国内的巨大需求,供需矛盾加剧。
B、中国海洋油气安全环境
1、储量巨大,资源丰富东海被誉为“第二个中东”。
2、安全情况:a.东海海域争端;(中、日、韩)b.南海油气资源的争抢;(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
C、中国石油天然气进口安全问题(重要)
1、油气供应安全:a.我国“走出去”的油气安全战略遭受围堵,面临巨大竞争压力;
b.我国油气进口集中于高风险地区和国家;
2、油气运输安全:a.运输路线安全;(陆上、海上)b.运力不强,海运过度依赖国外油轮;
//第三章
(1)军事思想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军事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使人们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特征:
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具有强烈的时代性;
3、具有明显的继承性
(2)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各自特点
1、林则徐:提出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反对封建官僚自封,要主动了解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制夷。根据敌优我劣的特点制定“以守为战,以逸待劳”的战略防御思想,开创了全民族反侵略战争的先河。
2、魏源:比林则徐更多的强调开放意识,更多地着眼于军事方面。
3、曾国藩:在作战指导思想上强调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4、李鸿章:A、力主改善军队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方法;B、与工厂联合开班近代军事工业;
C、主办海防并建北洋海军;C、重视军事教育
(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1921.7—1935.1产生时期,1935.1—1945.8形成时期,1945.8以后丰富发展时期
(4)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体系的构成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战争的起源与根源、战争的本质和目的、无产阶级的战争方法论)
2、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3、人民战争思想;(A、坚决依靠人民群众进行武装斗争;B、实行以人民军队为骨干的“三结合”的武装力量;C、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D、以武装斗争为主与其他斗争形式密切结合;E、实行与人民战争相适应的战略战术。)(重要)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保存自己,消灭敌人;C、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5、国防建设思想。
(5)新时期人民军队军事建设思想
1、邓小平:军事人才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体制编制现代化和军事理论的现代化。
2、江泽民: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
3、习近平: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确保部队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军和武警部队要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
(7)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
1、重战(兵者,国家大事也)、备战(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慎战(非利不动,非德不用,非危不战);(阅卷出现)--强胜论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知胜论
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
4、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最佳战争目的和过程)
//第四章
(1)精准制导技术的种类
寻的制导,遥控制导,惯性制导,地形匹配与景象匹配制导,全球定位系统制导,复合制导
(2)侦察监视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
航天侦查,航空侦察,地面侦察,海上侦察
(3)伪装技术的原理
通过采用光学,电学,热学,声学,磁学以及天然条件和材料手段,改变目标远有的特征信息,缩小或消除目标与背景之间的差别,以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在各种侦察条件下的可探测性。
(4)电子对抗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
1、获取情报;
2、破坏敌方作战指挥;
3、保卫我方重点目标;
4、保护自己方电子设备正常工作
(5)航天技术的组成1、航天运载技术;
2、航天器技术;
3、航天探测器技术。
(6)新概念武器意义及种类
意义:是指工作原理和杀伤机理区别于传统武器,而具有自己独特作战效能的新型武器。种类: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束武器),动能武器(利用高速冲撞),非致命武器(反装备、反人员),气象武器(人为制造自然灾害),基因武器。
(7)信息化战争的含义
1、交战双方至少有一方是信息化军队;
2、信息化武器装备成了战场武器装备的主体,各作战单元形成网络化一体化;
3、信息能成为信息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方式;
4、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目标是摧毁敌主导作战的“三大“系统;
5、制信息权成为信息化战争中战场争夺的制高点;
6、信息化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
(8)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
信息站、网络战、电子战网点一体战、心理战、精确战、太空战
(9)信息化战争的特征(重要)
1、战争目的有限化;
2、战争主体多元化;
3、武器装备信息化;
4、作战节奏加快;
5、作战空间加大;
6、作战行动一体化。
(10)信息化战争战争5要素(*)
1、时代特征;
2、信息化部队;
3、信息化武器;
4、多维空间进行(陆海空天);
5、信息起主导作用。
//第六章
(1)油料勤务的产生与发展
1、初创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石油工业的发展和汽油机、柴油机、蒸汽机在汽车、飞机、舰艇上的应用,奠定了油料勤务产生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2、形成时期(20世纪30~4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军事强国吸取战时军用油料供应短缺的教训,在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同时,开始修建大型储油设施,储备军用油料,并组建油料专业部队。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后):许多国家在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油料保障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军队油料勤务建设,油料储备形成战略、战役、战术三级。
(2)油料勤务的地位与作用
1、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2、增强部队快速机动的重要保证;
3、制定和运用战略战术的重要依据;
4、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和结局
(3)油料专业部队的发展概况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油料专业部队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下辖有战略后方基地油库、驻炼油厂军事代表室、输油管线管理团和油料监督处,负责战略后方的油料提运、储存、输送和质量监督工作。
论述:
怎样看待东海(主要为日韩)、南海(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焦点现状,以及我国解决海权争端的原则、方针、办法。(前面有所提及,可以看一点材料)
(方针:友好协商,和平解决)1若有不妥请自查改正,谢谢!
--13地空为您奉献
新安全观与传统安全观有着本质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它彻底摒弃了冷战思维,为冷战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解决地区和国际安全问题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途径。同时,也为我们观察世界安全形势和处理国家安全事务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战略: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国际战略,广义上来说,就是以维护本国的安全和利益为目的的指导处理国际关系的战略;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种独立的战略力量体系(军事、经济的和政治的)所形成的结构形式,它反映一定时期国家之间,特别是主要国家之间相互固定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原因: 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主要大国之间尚没有形成敌对、对抗关系,特别是类似于前苏联及华约集团那样的美国的全球战略性对手还不可能出现。 发展经济和科技仍是世界各个国家战略的核心。 南北矛盾更加突出,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
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国际形势尽管有风浪、有起伏,但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形势发展的基本态
势。
国际战略格局,是指世界各种独立的战备力量体系所形成的结构形式,它反映一定时期国家之间,特别是主要国家之间相互固定的关系。
世界安全形势:是指当前世界的总体状况以及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趋势,它是整个国际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国际战略环境必须关注的重要内容。
当前世界安全形势面临的挑战:
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依然严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根源。 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增大。
我国安全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
1、朝核问题。
2、印巴克什米尔问题。
我国内部分裂势力问题:
1、台湾问题。
2、东突问题。
3、**分裂集团问题。
国防的基本特征:
1、国防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2、国防是多种斗争手段的角逐。
3、国防是高技术的较量。
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中国近代的衰落是从国防衰败开始的。
由于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沉醉二“天朝大国”的繁荣,看不到地球另一端西方国家借助工业革命成果抓紧打造坚船利炮,并向外大举扩张的威胁,居安不思危,国富不强兵,国防建设严重滞后,使社会发展呈现出经济富甲全球与国防虚弱之极的畸形。国防政策是国家巩固国防的战备方针和措施的统称。 国防的类型:
一、扩张,即是一国为了谋求霸权而采取的进攻性行为。(美国)
二、联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安全战略目标的国家结成同盟,以对抗和打击对手。(俄罗斯)
三、中立,一些力量较弱的国家在大国的竞争中所采取的一种惟求自保的方法。(瑞士)
四、自卫,一些国家为保卫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防御性行为。(中国)
五、集体安全,各国为寻求稳定与和平而进行的安全合作。 中国的国防政策建立在自卫的基础上,具有政治性、防御性、人民性和自主性等特点。
中国的国防政策具体表现以下方面: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防的领导;二是确定正确的国防基本目标和职责,即巩固国防,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基本目标,也是中国宪法赋予中国武装力量的主要职责;三是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四是贯彻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五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
路;六是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七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八是实行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全民自卫的方针;九是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成:
1、现役部队(由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和第二炮兵一个独立兵种组成)。
2、预备役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骨干,是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主要力量。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民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后备力量。
国防法规的一般特性:一是鲜明的阶级性,二是高度的权威性,三是严格的强制性,四是普遍的适用性,五是相对的稳定性。 国防法规的特殊性质:一是调整对象的军事性。二是公开程度的有限性。三是司法适用的优先性。四是处罚措施的严厉性。 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按立法权限分为四个层次:
一、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二、法则。由国务院或国务院与中央军委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法则。
三、规章。由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军区制定的为军事规
章,由国务院有关部委与军委有关总部联合制定的为军事行政规章。
四、地方性法规。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贯彻执行国家国防法规的实施办法、实施细则、补充规定等。
国防基本法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国防和军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国防法》规定的国防活动的五项基本原则:
1、独立自主。
2、积极防御。
3、全民自卫。
4、协调发展。
5、统一领导。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民国防教育日的决定》,规定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
增强国防观念树立应树立的三种意识:忧患意识、尚武意识、责任意识。
公民所享有的最基本的国防权利,是和平劳动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受保护的权利。同时,《国防法》还赋予公民对国防建设事业提出建议的权利,对危害国防的行为进行制止和检举的权利,在国防活动中受到直接经济损失获得补偿的权利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我国公民承担的国防义务主要有:接受国防教育,保护国防设施,保守国防秘密,支持国防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依法服兵役。
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三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训。
国防动员的基本内容:
一、人民武装动员。
二、国民经济动员。
三、人民防空动员。
四、国防交通动员。
五、政治动员。 军事思想:是人们对战争、军队和国防的理性认识,是对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按思维可分为:奴隶主阶级、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军事思想;按历史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军事思想。
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是这一时期军事论著的杰出代表,标志着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的成熟。共13篇。
孙子兵法的四个层次:
一、战争观念(慎战)。
二、战略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三、战术思想(致人而不致于人)。
四、治军理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克劳塞维茨(1880-1831年)是普鲁士将军,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历史学家,他的军事谋略主要体现于他的学术名著《战争论》。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毛泽东战争观、方法论、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国防建设思想。既是毛泽东的伟大创举,也是我们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包括的内容:
1、2、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4、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
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核心:加强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
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主要核心: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课题。
为了保证在未来战争中做到“打得赢”和“不变质”,江泽民还提出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使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目标贯彻到军队各项工作中去。 胡锦涛新时期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1、2、3、4、5、坚持在国防与军队建设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强化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
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技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和总称。
高技术的七大特点:高智力、高投资、高竞争、高风险、高效益、高渗透、高速度。
军事高技术具有以下四大特点:发展的超前性、手段的突袭性、应用的双重性、高度的保密性。
精确制导技术是以高性能光电探测器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信息处理与目标识别等方法,控制和导引武器准确地命中目标的技术。精确制导技术按制导方式可分为:遥控制导、寻的制导、惯性制导、匹配制导、卫星制导、复合制导等。
航天技术:是将航天器送入太空,以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航天:是指航天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即在大气层以处,包括环绕地球、飞往月球或各大行星的航行、星际间和飞出太阳系的航行。
军事载人航天系统: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
新概念武器:是指在工作原理和杀伤机理上有别于传统武器,能大幅度提高作战效能的一类新型武器。
新概念武器的主要特征:创新性、高效性、时代性、探索性。、 新概念武器的种类:
1、定向能武器。
2、动能武器。
3、军用机器人。
4、网络战武器。
5、基因武器。
6、次声波武器。
7、幻觉武器。
8、非致命武器。
新军事变革是指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走向信息时代的过程中,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一系列高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先进的技术与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理论和变革的体制编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能彻底改变旧的军事斗争方式,极大地提高军事效能的全面的军事变革。新军事变革包括先进的军事技术与武器
系统、创新的军事理论和变革的体制编制三个基本要素。 信息化战争:是指大量运用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方性,参战各方中,只要有一方以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手段,无论双方是否具有同等条件,都可认为是信息化战争。广泛性,比较广泛地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采用与高技术武器装备相适应的作战方法。震摄性。 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一、战争可控性较强(1、有效控制打击目标。
2、有效控制战争的规模
3、有效控制战争的进程)
二、战场空间广阔(1、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
2、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
3、有形战场向无形战场延伸)
三、系统对抗突出
四、作战方式多样化
五、战场指挥控制更趋于自动化
六、控制信息权的斗争更加激烈(1、武器装备信息化。
2、战场依赖信息程度高)
七、战争消耗巨大(1、武器装备研制、采购、维修费用高。
2、人员的培训增加
3、战场消耗巨大)
信息化战争则主要是为了达到预定的有限政治、经济或军事目的而出兵作战,目的达到后,便立即收兵,不随意恋战、升级或拖
国防的概念: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字起源《金文考录》记载:国字源于“或”字,“或”者“邦”也,“邦”者“国”也。“國”小口指人口,戈指守卫,大口指疆域,大口下的一横指国防。
国家的四个基本要素领土,人民,政府和主权。
我国既是陆地大国960,又是海洋大国300,总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
我国共56个民族,人口100万以上19个,10~100万15个,不足10万22个
国家利益最根本的是生存与发展两大方面,按内容分为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政治利益主要是谋求巩固完善和发展有利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力求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居核心地位,是整个国家利益的物质基础。
文化利益包括传播民族文化,防止国外腐朽思想侵蚀,保持民族国家固有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发展中的新观念与理想等。
国家安全是保障国家生存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条件、是国家利益的重要方面。分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
传统安全主要指军事安全
非传统安全:冷战结束后,分为5个方面
1.是人类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安全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大规模传染性疾病问题等
2.一国社会内部所产生的社会问题影响到其他国家、地区、甚至是整个国际社会,如经济危机、难民问题、社会危机、人权问题等。
3.有组织的跨国犯罪活动,如跨国毒品走私、贩卖人口、国际洗钱活动、非法移民等。4.类似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对国际社会的冲击。
5.全球化及科技发展带来的安全脆弱性,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问题等。
国防与国家:二者休戚相关,分为三个方面 1.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题 2.国防是国家利益安全的重要保障 3.国防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国防的基本典型:扩张型国防,是以国家安全和房屋需要为幌子,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别国侵略、颠覆和渗透。
联盟型国防,如 一元体美日韩(扩张型),多元体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自卫型)。中立型国防,完全不设防或全民防卫来保障本国的安全。
自卫型国防,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制度和政策决定我国的国防为自卫型。国防的基本特征: 1.国家利益的整体性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3.国防手段的多元性 4.国防建设的系统协调性
5.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国防的历史内涵
中国古代国防:始于 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止于 1840年的鸦片战争。
古代的兵制建设:商朝已有固定的编制——王师“王作三师:左、中、右”。西周出现常备军“宗周六师,成周八师”。
春秋战国出现军的编制,左、中、右三军或上、中、下三军,每军战车两百乘。
西周时期的主要兵种是车兵,战国时步兵成为独立兵种,后又产生建制骑兵,有些诸侯国还拥有水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国拥有统一的军队,并形成了由京师兵,郡县兵,边兵组成的武装力量体制。
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
(1)边防建设:万里长城,沿着长城一线设置重镇,驻守重兵如 九镇、三关。
(2)海防建设:明朝初期,朱元璋开始在沿海设置卫、所,建立水军,有效防御了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入侵和骚扰。
清朝前期,逐步将沿海建成炮台要塞式的防御体系。海岛、海口、海岸、江防等要塞。
中国古代国防思想:
(1)兵者,国之大事
兵家学派创始人孙武所著《孙子兵法》被后人奉为“兵书圣典”。(2)寓兵于农
在《汉书》、《六韬》、《兵制》中多有著述。(3)足食,足兵,民信
出自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4)以仁为本,以战止战
出自司马穰(rang)苴(jv)《司马法》(5)屯垦戍边
中国古代加强边防建设的重要举措
中国古代国防思想的局限性:重防非公,重陆轻海
重防非公,“帥”字左边城墙,右边将领即古代的军事长官主要以指挥防御为主 长城反映了农业民族的封闭心态和中原统治者偏爱防御的心理。
中华文明是根植于土地的农业文明“耕而食,织而衣”以农富国的思想突出,而对开发海洋则缺少积极动力。
对中国古代统治者而言,其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统治者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内治和对少数民族的防御上。明朝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宣扬国威
清朝后期的国防:是一部“有国无防”遭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 虎门销烟
1838年四、五月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237万斤鸦片 第一次鸦片战争 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借口鸦片《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至1860年英法联军发动借口“亚罗艇事件”“马神甫事件” 道光皇帝“无人无兵无船,奈何,奈何?”《天津条约》
中法之战 1884至1885年法国对我国西南地区发动战争,镇南关大捷《中法新约》 甲午战争 1894至1895日本发动借口清朝出兵朝鲜《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入侵战争1900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发动借口镇压义和团《辛丑条约》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中国五次战败,共赔款2700万元、白银7亿两 民族英雄: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左宗棠、邓世昌、丁汝昌、龚自珍、孙中山
民国时期的国防:1911年辛亥革命并未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军将大连和旅顺称为“关东州租借地”,又占据着从长春至旅顺的铁路作为插入东北腹心的“国中之国”。
1914年,英国在印度召开所谓“中英藏会议”,私下划定“麦克马洪线”割取西藏近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我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 和青岛(原是德国侵占)
1918年段祺瑞又签约,将我国东北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并由日本掌握中国军队的训练权和检查权等。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袭击沈阳的“九一八事变”,随之日军占领东北三省。1933年春,日军从东北入侵热河和冀东,最终国民党签订塘沽停战协定,日军深入华北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就此开始
1945年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使面积达157万平方公里的蒙古人民共和国脱离中国而独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八年抗战期间在敌后战场共歼灭日军52.7万多人,歼灭伪军118.6万余人,解放国土近10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1亿2千5百多万人,后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四年的解放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即富国是强兵的基础。
(二)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国防能否巩固。
(三)保持忧患意识是国防发展的前提
(四)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特点:创造性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实践性 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代表性 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重要性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军事思想涉及方面:(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3)关于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
历史地位:
1、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做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2、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世界)
3、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产生时期:1927.8-1935.1
1、接受了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掌握和影响了部分武装力量
2、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上山和绿林好汉交朋友,当革命的山大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随着秋收起义部队与南昌起义部队在井冈山顺利会师,毛泽东又创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二)形成时期:1935.1—1945.8遵义会议至抗日战争胜利 1936.12《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8《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1938《论持久战》
(三)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至今
在全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得到全面发展
1、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
2、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
3、建立了发展“两弹一星”的国防科技战略
4、积极防御战略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
分为5点:无产阶级战争观和方法论 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人民战争思想 人民战争战略战术 国防建设理论 分为3点:
(1)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1、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2、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 一是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二是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
三是创立了政治工作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2)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即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所进行的革命战争的指导艺术和方法。它是毛泽东高超的战争指导艺术的结晶,体现了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规律,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我军克敌致胜的法宝。战略:
1、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3、实行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4、歼灭战是基本的作战方针 5、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6、三种作战形式(游击战、运动战、阵地战)密切配合并适时转换
7、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
8、慎重初战,实行有利决战
9、战争指导上的主动性、灵活性和计划性 战术:
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
经略中原战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
因时用兵,因地用兵(东北地区战略部署),因敌用兵(朝鲜战争零敲牛皮糖战术),因己用兵(择其优避其弱,知人善任择优选将,彭大将军指彭德怀),因势用兵(淮海战役刘伯承: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 一是重点用兵—牛刀战术
二是后发制人—毛盘老鼠战术(刘伯承提出)三是击其要害—虎口拔牙战术
陈毅: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孟良崮战役击毙张灵甫时)四是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叫花子打狗战术
周边安全环境
是指国家周边安全状况和态势,包括与相邻国家的矛盾冲突,边界纠纷争议,特别是有无对其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和评估。约瑟夫·奈表示:安全环境就像氧气一样,平时感觉不到存在,失去时才知道重要
我国对于周边安全环境的重视
习近平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 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 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 作风优良,是强军之基
构建新的作战指挥体系:军委→战区→部队 构建新的领导管理体系:军委→军种→部队 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 当兵打仗,养兵打仗,练兵打仗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担忧
麦金德·H·J:在国际竞争中,接壤国家越多越不利
我国陆地概况 边境线2万2千公里 陆邻14个国家:俄罗斯、蒙古、朝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日尼亚、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我国海域概况 海岸线1万8千公里 海邻8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
总体特点邻国众多,边界线长,不利因素多 我国周边主要战略方向:
一、东北亚方向—朝鲜半岛及日本
朝鲜半岛局势:朝鲜半岛军事对峙、美日韩联合军演、金正恩签署反击作战计划、朝核问题 日本的新动向(主要讨论钓鱼岛问题)
其一,钓鱼岛的军事价值(可打破美国用岛链围堵中国战略)
其二,钓鱼岛争端的由来 第一阶段1894年《马关条约》割让 第二阶段1945年日本投降《波茨坦公告》签订未要求日本归还钓鱼岛、1972年中日建交表示把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机会留给后人
其三,钓鱼岛问题**再起原因①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崛起兴风作浪 ②日本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③美国煽风点火
日本采取行动妄图颠覆战后国际秩序,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修改和平宪法
二、北部方向—俄罗斯、蒙古
三、中亚方向—五个斯坦国家
存在三股威胁周边安全环境的势力 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国际恐怖势力
四、南亚方向—印度
尼赫鲁“我已经占有的地方是我的,我想要侵占的地方也是我的。” “不管地图不地图,麦克马洪线是我们的确定边界” 麦克马洪线问题:1914年中英藏会议秘定马克马洪线 1953年印占东线9万平方千米领土,1959年派正规部队接管,同年周总理至信尼赫鲁建议双方部队沿实际控制线后撤20km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现今,12.55万平方公里,印度占领9.20万平方公里
印度长期视我国为主要对手且在军事上为下一场战争做着充分准备
五、南海方向—越南、文莱、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 东沙群岛:仅东沙岛露出水面,由台控制 中沙群岛:主体深居水中,无人居住
西沙群岛:1974.1.15海战将入侵越军驱出,现我军驻守 南沙群岛:六国七方(越菲马印文中台),争议严重
美国“重返亚太”地区战略平衡,军事战略平衡,部署方式平衡 加固美国世界霸权地位 精确制导武器
制导武器,是指制导系统控制其飞行路线,将弹头导向并摧毁目标的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就是指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
直接命中指制导武器的圆概率误差(也叫圆公算偏差,表示符号CEP)小于该武器弹头的杀伤半径。
该武器较普通武器 爆炸威力提高一倍,命中精度提高一倍 一枚精确制导武器的输出相当于35枚非制导武器
案例:1972年越南战场,美军为炸毁越南河内清化桥,损失了18架飞机无果后,使用激光制导炸弹飞机无一损伤完成任务
精确制导武器分为精确制导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
精确制导导弹:自身具有动力装置
(一)按飞行轨迹继续分为 弹道导弹(进入太空)巡航导弹(不穿过大气层)弹道导弹特点①通常沿预先设计的弹道飞行 ②通常采用垂直发射方式 ③自身携带氧化剂和燃烧剂 ④通常采用多级火箭发动机
举例:美国“民兵”Ⅱ导弹、俄罗斯“白杨”M导弹、中国DF-31导弹 巡航导弹特点①可一弹多用,通用性强 ②机动灵活,部署隐蔽,生存力强
③命中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摧毁威力大 ④超低空突防能力强 ⑤价格便宜,效费比高
(二)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继续分为地地导弹、舰舰导弹、地空导弹、舰空导弹、潜地导弹、空地导弹、空空导弹等
(三)按射程继续分为近程导弹(1000千米内)中程导弹(1000~3000千米)远程导弹(3000~8000千米)洲际导弹(8000千米外)
(四)按作战使命继续分为战略导弹和战役战术导弹 举例:DF-21反舰导弹,中国东风-11导弹
(五)反坦克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
举例:“飞毛腿”地地战术弹道导弹,从地面发射,主要用于地方地面战术目标的导弹,其弹道是自由抛物体轨迹飞行
精确制导弹药:与导弹的最大区别是没有自身的动力装置,分为末制导弹药和末敏弹药 末制导弹药之末制导炸弹:是指由飞机投放后能自动导向目标的滑翔式炸弹,又称制导航空炸弹,西方称其为灵巧炸弹。它是在普通航弹基础上加装制导装置而成。举例:俄罗斯KAB-1500L精确制导炸弹
末制导弹药之末制导炮弹:由地面火炮发射,弹丸带有制导装置的炮弹总称 可分为 激光制导炮弹、毫米波制导炮弹、红外制导炮弹 举例:“红土地”炮弹及激光照射器
末制导弹药之弹道修正炮弹:用卫星定位系统制导的远程炮弹 举例:美国155毫米“神剑”远程制导炮弹
末敏弹药:是一种新型的子弹药技术,能在较小范围内探测目标,沿探测器瞄准的方向发射弹丸进行攻击。举例:美国集束炸弹,末敏地雷
末敏弹药的母弹可以是炮弹也可以是火箭,母弹是按常规方式发射,飞至目标其上空时母弹开仓抛出子弹药,子弹药出仓后是旋转的,在下落过程中用减速伞和其他方法控制其转速和下降速度。
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特点
1.命中精度高:目前,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概率可达80%以上,激光制导炸弹和电视制导炸弹,其圆概率偏差约在2米以内,基本上实现了零误差
举例: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2枚“斯拉姆”空地导弹从一个洞中穿入击毁伊拉克的一座发电厂。
英国的F-117投弹误差1~2米,F-105D投弹误差100米,B-17投弹误差1000米 2.远程突防能力强:反坦克导弹的有效射程已增大到7千米以上 反舰导弹的有效射程已增大到150至200千米 空地导弹的有效射程已增大到100千米左右 巡航导弹的有效射程已增大到2500千米 精确滑翔炸弹能在80千米外投放
3.战场适应能力强:精确制导武器使用比例不断上升
越南战争0.2%、“沙漠风暴”7%、科索沃战争35%、阿富汗战争60%、伊拉克战争68% 精确制导武器既有核装药,又有普通装药;既可作为战略武器,又可作为战术武器;既可在空中发射,又可在陆地上发射;既可在海面上发射,又可在水下发射;既可以突击地面、水面目标,又可以突击地下、水下目标。4.人工智能化水平高 5.作战效费比高
一枚反坦克火箭弹只需一万美元,而一辆坦克则要224万美元 一枚反舰导弹只需20万美元,而一首海军舰艇则要2亿美元。
精确制导武器制导方式
(一)寻的制导:由弹上的导引头探测接收目标的辐射或反射能量,自动形成制导指令,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制导方式。优点:精度非常高,多用于复合制导的末端制导,适合打击运动目标 缺点:攻击距离近。分为主动寻的,半主动寻的和被动寻的。主动寻的制导是由导弹上导引头发出照射目标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导弹发射后,便不需要外界的支援而自动追踪和飞向目标。优点:发射后自动跟踪目标 缺点:作用距离有限 举例:法国AM39“飞鱼”反舰导弹
半主动寻的制导是由导弹外部的照射能源发出照射目标的电磁波,导弹上的导引头接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借以导引导弹飞向目标。
优点:弹上设备简单 缺点:依赖外界的照射源载体的活动受到限制 举例:苏联SA-6地空导弹
被动寻的制导没有专用的照射源,由弹上导引头接收目标本身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红外线,借着目标的这些信号导引导弹飞向目标。
优点:发射后自动跟踪目标 缺点:对目标辐射或反射特性依赖较大 举例:美国AGM-88“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
(二)遥控制导:在导弹飞行过程中,另外设有指令站,通过不断测量目标和导弹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对导弹发出指令,来修正飞行路线。优点:设备简单,在较短射程范围内可获得较高制导精度 缺点:射程受到跟踪探测系统作用距离的限制,精度随射程增加而降低。分为波束制导,指令制导(有线电或无线电指令制导)
有限电指令制导优点:设备简单抗干扰能力强 缺点:攻击距离近,一般在几千米之外 无线电指令制导优点:作用距离比较远,弹上设备成本较低 缺点:易受干扰,而且制导距离越远,精度越低。
(三)惯性制导:是一种自主式的制导方式,是以自身或外部固定基准为依据,导弹在发射后不需要外界设备提供信息,独立自主地导引和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一种制导方式。由于计算机根据惯性测量装置测得的数据和初始条件给出制导指令,因此一般用于攻击固定目标。分为平台式惯性制导与捷联式惯性制导。中远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常用该制导方式。优点: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缺点:制导精度随飞行时间(距离)增加而降低
(四)匹配制导:是通过将导弹飞行路线下的典型地貌体征图像与弹上存贮的基准图像作比较,按误差信号修正弹道,把导弹自动引向目标的制导方式。分为地形匹配制导和景象匹配制导。
地形匹配制导:以地形轮廓线为匹配特征,通常用雷达(激光)高度表作为测量装置,把沿飞行轨迹测取的一条地形等高线剖面图与预先存储在弹上的若干个地形匹配区的基准图在相关器内进行匹配。优点:容易获得目标特征,基准源数据稳定,不受气象条件的影响 缺点:不宜在平原地区使用
景象匹配制导:以区域地貌为特征,采用图像成像装置(雷达式、微波辐射式、光学式)摄取沿飞行轨迹或目标区附近的区域地图并与存储在导弹上的基准图匹配。优点:能在平原地区使用 缺点:目标特征不易获得,基准源数据受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够稳定
(五)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工作原理:利用弹载卫星接收机接收导航卫星播发的信号来修正导弹的飞行路线,提高制导精度如GPS系统。最大优势:不受天气影响,甚至可以云层上投放
美国人曾说:“战时关闭GPS服务信号,可以使中国的导弹成为瞎子,失去制导的准星” 五大全球定位系统:GPS系统、格洛纳斯、伽利略、BDS及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独有的报文功能可发送和接受短信)
(六)复合制导:是在导弹飞行的初始段、中间段和末段,同时或先后采用两种以上的制导方式,其不同传感器之间有串联、并联、串并联等组合方式。
举例:俄SA-12(斗士)地空导弹:无线电指令遥控制导+主动雷达寻的末制导 美“斯拉姆”远程空地导弹:惯性制导+红外成像自动寻的末制导 美ACM空射巡航导弹:惯性+地形匹配+GPS 我国东风-31甲洲际弹道导弹:惯性+星光+北斗导航制导
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原则
1.精选目标体系:其实质是以精确的火力打击对敌方作战体系起关键作用的目 标,从而瘫痪敌作战体系功能。
优先排序:领导机构、生产设施、基础设施、国民士气、武装部队 2.精准高效打击: 是指尽量提高打击精度和毁伤效果;科学选择武器弹药,增
强打击行动的时效性;尽可能少地投入兵力兵器,获取整体作战效益;控制打击强度,做到适可而止。
举例:2008年巴以加沙冲突,以军对作战目标实施精确毁伤
3.全维整体联动: 其实质是分布在不同空间的作战力量和作战要素,通过整体 联动来实现精确制导武器作战效能的精准释放,快速达成作战目的。侦控打评。4.实时精确评估: 指利用各种战场侦察监视系统和武器平台,对精确制导武器 打击效果进行实时监控,根据监控情况对打击效果进行科学评估,进而实现以打击效果来控制运用精确制导武器作战的进程。
各种侦察雷达、无人机、战场监视系统以及各种先进的传感 器等广泛运用于战场,既增大了战场的透明度,也使对打击 目标的实时监控能力大大提高。
精确制导武器的运用方式
(1)基于指挥类目标的精确“斩首”,就是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对敌方的军政首脑或高级指挥机关进行毁伤,以达“震慑”敌人之目的。
举例:1991年前苏联分裂后,俄罗斯所属车臣自治共和国的军民在前苏联空军少将杜达耶夫的带领下宣布独立,实施武装割据,妄图彻底从俄罗斯独立出去。后1996年在车臣附近的俄罗斯“A50”预警机发现杜达耶夫卫星电话的电磁波,随后2架”苏25”战斗轰炸机在离40公里的地方发射了两枚“DAB-1200”反辐射导弹,当场炸死了杜达耶夫。(2)基于系统目标的精确“破击”
对基于系统目标的精确“破击”,是指以火力对敌作战体系内各系统的要害部位或重要目标实施精确打击,进而瘫痪敌系统的整体功能。
破击指挥系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若能瘫痪敌方的指挥控制系统,就等于瘫痪了敌人的战场行动依托,进而失去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
破坏交通系统:瘫痪敌交通系统,就等于瘫痪了敌国民经济的大动脉,瘫痪其前方后方的基本联系,使其失去战场机动的基本条件,失去活力,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破坏能源系统:战争中谁能抢占先机打掉对方的能源系统,谁就掌握了战争的 主动,在战略层面上是这样,在战役战术层面亦然如此。(3)基于“硬”目标的精确“强击”
所谓“硬”目标,泛指战场上通过人工建造或利用自然条件具备了坚固防护性能或自身具有坚固抗毁性能的目标。如碉堡、坑道、机场跑道、建筑物、坦克、装甲车、火炮等。以精确火力对敌防御阵地中的坚固目标或防护力强的重型武器等重要目标实施的高强度攻击行动,其目的是通过高强度的火力打击,摧毁敌人的重要设施和武器系统等,削弱敌人的作战能力,为达成政治目的或为占领创造有利条件.。(4)基于运动目标的精确“截击” 运动目标,是指在地面或空中、海上处于运行或飞行、航行中的动态目标。如地面运动坦克、空中飞机、海上舰船等。
空中目标: 对空中来袭目标截击,是以各种防空、航空精确火力打击兵器对 敌空中运动的各种飞机、导弹实施的精确拦击。举例:道尔防空导弹 地面目标: 对地面运动目标截击,就是以各种精确火力打击兵器对地面运动(冲击、反冲击、机动增援、机动退逃)中的敌装甲目标及其他运输车辆实施精确火力拦击,以火力截止或制止敌人机动的方法。水面目标: 对水面运动目标截击,就是以各种精确火力打击兵器对水上运动的各种舰艇进行火力打击。通常运用各种反舰武器打击敌水面舰艇。举例:俄罗斯SS-N-22反舰导弹
精确制导武器对未来战争的影响
拥有精确作战兵器的一方不再以攻城掠地,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最终目标,而是以通过精确打击手段,谋取有限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利益为战争目的。(1)拓展了现代战场的空间范畴 首先,战场纵深不断增大
其次,战场多维立体特征更加明显
第三,战场前后方的区别进一步淡化和模糊(2)改变了现代战场的时间概念
精确制导武器大量运用于战场,真正体现出了“时间就是战斗力”、“时间就是胜利”的快速作战观点。美国的“铜斑蛇”激光制导炮弹,对于活动目标,从召唤火力到第一发炮弹 到达敌人目标的时间不超过20秒;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发射一枚使用地形匹配和数字景象匹配制导的“战斧”巡航导弹的任务规划时间则是22小时。(3)确立了精确作战的主体思想
首先,能够适应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要求 其次,能够快速达成战争目的
第三,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需要杀伤概率提高到100%,弹药需求量降低到20%-30%的空地导弹战斗部;需要可以对付多种目标、抵抗现代化干扰,并使弹药库存需求量降低30%-40%的综合效应自锻破片战斗部;需要小型多用途武器和反装甲武器,用以装备各种新型飞机;需要质量更轻、尺寸更小、成本更低的防区外多用途武器。1.增强打击效果
首先,不断提高命中精度
近年来,发达国家正在重点发展合成孔径雷达、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电视成像、激光制导等末制导技术,同时特别重视发展更先进的复合制导技术。其次,研制新型战斗部
注重发展战斗部技术,特别是打击点状硬目标的新型弹药,以提高杀伤破坏效果,满足各种作战任务的需要。2.扩大打击范围 首先,增大武器射程
现代战争已经充分证明,实施“防御圈”外的远程攻击,是克敌制胜的一种重 要手段。举例:“战术战斧”射程1850千米 “高超音速打击武器”射程1100-1300千米 “机载AGM-130导弹”射程35千米
“AGM-84E防区外攻击导弹”射程185千米 “AGM-154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射程70千米 “AGM-158联合防区外导弹”射程450千米 俄S-400防空导弹 其次,填补火力空白
为满足作战需求,最大射程正日趋增大,以满足远距离精确打击的需要;而最小射程要尽可能小,以对付各类超低空、超近程的目标。举例:以色列“铁穹”防御系统获得实战检验 3.提高突防能力
首先,采用隐形技术。
在研制的新一代精确制导武器,大多具备良好的隐形性能。其主要是减小武器的雷达反射截面和红外辐射特征,以降低其可探测性。如B-2,F-117,F-22,F-35等都是隐身飞机,可以昼夜进行攻击。
其次,提高武器飞行速度
实现精确制导武器“高速化”。直接采用超高速攻击,有可能使敌方防御系统来不及做出反应。
4.改善通用程度
所谓模块化,就是将精确制导武器分成若干个组件,每个组件都采用标准化设 计,通过不同组合即可构成不同用途的精确制导武器。首先,一种平台多种负载
指一种作战平台可以同时携带和装备几种不同功能的精确制导武器,用于攻击不同的作战对象,遂行不同的作战任务。其次,一种负载多种平台
指一种精确制导武器可以同时向多种不同的作战平台发射,用于攻击同一类作目标,遂行相应的作成任务。
信息化战争
沈伟光:1990年3月《信息战》,是世界最早提出信息化战争的人,96年写了《新战争论》 托夫勒:1990年11月《权利的转移》提出信息化战争,93年写了《第三次浪潮》 美军:信息行动 俄军:信息斗争
钱学森:“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战争形式为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
信息化战争的内涵:
1.当代高技术战争中出现了信息化战争的一些端倪,但高技术战争还不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战争形态。
2.信息化战争的主体和骨干力量是信息化军队。
3.信息化军队作战的空间是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六维”战争空间,认知和信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4.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对抗和知识对抗(过去式体力对抗、火力对抗)5.信息成为能量和物质的调节器,信息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 6.信息化战争仍然是暴力冲突,仍具有暴力性质。
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形成
(一)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信息化战争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战争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形态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社会基础 社会形态(战争形态)转型:游牧社会(徒手战争)、农业社会(冷兵器战争)、工业社会(热兵器战争)、信息化社会(机械化战争)冷兵器战争:农业时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战争的能量的释放形式主要是依靠人的体能。
机械化战争:工业时代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决定了热能成为战争能量的释放形式。信息化战争: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六维”战争空间,运用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二)高技术的发展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直接动因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上陆续出现了以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新能源技术,航天技术等为代表的的高新技术群。
从人类历史的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战争是徒手战,然后有了冶炼技术,才出现了冷兵器战争。继之,是由于火药的发明,才出现热兵器战争。科学技术的进一步 发展,又导致内燃机的制造和其他机械兵器的制造,于 是战争又演化为机械化战争。到20世50年代,更 因核技术和火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远程核武器。远程 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再加上现在高度发展的信息技术 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就形成现阶段和即将到来的21 世 纪的战争形式:在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钱学森
(三)近期局部战争实践是信息化战争产生的基础
作战方式变了,体制编制变了,军事理论变了,思维方式变了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阶段:人类全部战争中
信息自发时期与信息自觉时期的分界线是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
信息自觉期是从信息化战争萌生期到信息化战争与机械化战争并生期再到信息化战争独立发展期(信息化战争主导期)信息化战争主导期是从数字化阶段(主要谋求计划,机动,能量释放和作战保障等的精确性)到网络化阶段(主要谋求作战的精确性和一体性)再到智能化阶段(主要是智能一体化作战)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一)武器平台信息化
信息化装备是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单一或多种信息功能的装备。举例:①海湾战争中美军的精确制导弹药只占8%却摧毁了80%的目标
②伊拉克开战初期,美军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杰达姆”基本不受烟雾,云层和沙尘暴的影响,出色完成任务 ③2007年9月6日,以色列第69战斗机中队的18架F-15型战机摧毁叙利亚与土耳其边境地区的一处核设施。
④美军的“舒特”系统可以让没有隐身功能的战斗机躲过最先进的雷达跟踪
(二)战场空间多维化
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已经由地面,海洋和空中逐步向外层空间,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及心理空间等领域扩展。
1.太空将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动用卫星90余颗,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也多达50余颗,伊拉克战争美国动用的卫星数量更是多达116颗。
肯尼迪:“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
X-37B空天飞机既能在外太空巡航,又能进入大气层直接执行打击任务,在太空时运行速度可达25马赫即8500米每秒,实现美国国防部提出的“2小时内攻击地球上任意一个目标的快速全球打击”战略构想
2011年2月4日《国家安全太空战略报告》为美军未来10年太空力量做出规划。2.战场向电磁空间渗透
电磁战场被称为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维战场” 海湾战争实施空袭前几个小时,多国部队就开始对以军实施强烈的电磁干扰和压制,导致以军指挥系统瘫痪,制导雷达、炮瞄雷达、目标引导雷达形同虚设。
多国联军对利比亚空袭行动中,美军新一代电子攻击机EA-18G“咆哮者”瘫痪了敌军的雷达和电子通讯装置,或用高速反辐射导弹直接将雷达摧毁。3.出现全新的网络战空间
网络战也称信息战是为干扰、破坏敌方网络信息系统,并保证己方网络信息 系统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网络攻防行动。也称正在成为高技术战争的一种日益重要的作战样式,破坏敌方的指挥控制、情报信息和防空等军用网络系统,甚至可以悄无声息地破坏、瘫痪、控制敌方的商务、政务等民用网络系统,不战而屈人之兵。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第一次真正出现
2009年6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下令组建网络司令部,美国网军总人数达4000人,40支4战队中有13支为“进攻性”部队开发网络武器,另27支主要保护国防部的电脑系统和数据。4.心理空间较量更激烈
诸葛亮:“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向以军散发传单和“劝降书”鼓动以军民“内讧”
美,英特种部队通过撒传单,投食品,开广播,制造谣言等手段对利比亚政府军开展大规模的心理攻势。
(三)作战对抗一体化 1.作战力量一体化 阿富汗战争中,美军采用了数据链技术把地面侦察兵,空中的无人侦察和空中的指挥控制机以及空中待命的作战飞机连成为一个整体。2.作战行动一体化 3.作战指挥一体化
C4KISR指挥信息系统是指挥command,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杀伤kill,情报intelligence,监视surveillance,侦察reconnaissance的简称。4.综合保障一体化
(四)作战样式非接触化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部队从其本土,同盟国或海上出动飞机或发射导弹,同时对南联盟战略,战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利比亚战争中,通过远程巡航导弹,先进战斗机打击卡扎菲的军事力量,达到保护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目标。
帕那维亚飞机公司(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的狂风战斗机,英、德、意和西班牙的台风战斗机,法国的幻影战斗机和阵风战斗机。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的战争内涵将得到极大拓展
(一)战争的破坏性减弱 战争有可能成为不流血或少流血的较量
(二)战争的层次更加模糊
一方面,战役或战术行动具有战略意义 另一方面作战行动主要在战略层次展开
(三)战争的主体多元化 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二、软杀伤与硬摧毁有机结合将成为作战的普遍法则 一是电子杀伤与物理摧毁并举 二是网络攻击与火力攻击并重 三是心理战和歼灭战结合
三、网络中心战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新样式
各级作战人员能够利用该网络共享战场态势,交流作战信息,指挥与实施作战行动
四、战争的威力极大提升
(一)信息化时代的军事技术把常规作战效能推到极致
(二)新概念武器的使用将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效能具有亚核效果
五、军队将向小型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冷兵器战争军队的性质:人力
热兵器战争军队的性质:人力+火力
机械化战争军队的性质:人力+机动力+火力
信息化战争军队的性质:人力+机动力+火力+信息(知识)军队结构发生变化:
一是部队种类多元化 如网络战部队,太空战部队,陆军心理战部队 二是军队总体规模精干化 1985年至1995年全球兵力减幅为22% 美军1991年军力198.5万,目前不到140万 俄军1992年282万,目前约为96万
我军建国后经历10次大裁军,1985年邓小平裁军100万,江泽民裁军70万,目前约230万
三是指挥体制扁平化
外形扁平,横向联通,纵横一体
我军只有军旅营(撤除师和团)四是内部比例科学化
现役兵力下降,预备役兵力上升 陆军兵力下降,海空军兵力上升 战斗部队减少,保障部队增加
勤务保障兵力下降,技术保障兵力上升 重型部队减少,轻型部队增加 指挥官减少,技术军官增加
五是部队编组小型,一体,多能和模块化
六是智能化,无人化将成为未来信息化战争的新景观
迎接信息化战争
一、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维
二、创立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理论
三、高度重视军事理论的先导作用
首先,要构建面向信息化战争的中国特色军事理论体系
应当重点研究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战争与战略理论,军队建设理论,政治工作理论,作战理论,作战保障理论,全面重塑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理论体系
其次,要努力转变军事理论创新模式,增强军事理论创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是努力实现由定性研究为主向定性定量综合性研究转变 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做法
四、培养信息化战争的所需人才
(一)加快国防信息化建设进程 一是大力加强国家信息基础建设 二是大力加强国防信息基础建设
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二)努力培养国防信息化人才队伍
首先必须努力构建我国新型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要探索完善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机制
五、加强武器装备研制,加速我军的信息化建设
(一)加速发展信息化武器设备
首先,努力实现我军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一是树立信息主导和“系统集成”的观念建立数字化网络化战场 二是树立“虚拟实践”观,增强我军装备的预研能力和预检能力
三是树立“信息嵌入”观,增强利用计算机、移动通信、生物、纳米材料等先进技术对现有的武器和弹药系统进行信息化改造的能力
四是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战争“杀手锏”装备 如X-37B空天飞机
(二)进一步提高国家战略能力
首先,要大力加强国家战略组织力建设 其次,要大力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
六、努力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习近平指出,中国要努力建立起一套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新的军事理论,体制编制,装备体系,战略战术,管理模式。
军事高技术概述
四场高技术战争:1979年阿富汗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海湾战争 1998年2月至1999年6月科索沃战争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
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技术。高技术定义反映五层含义:第一、是诸如科学原理的新技术 第二、是众多科学综合研究的集成 第三、是现代科技中最前沿的新技术 第四、是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新技术 第五、是高层次的技术群
六大高技术群:信息技术群、新材料技术群、新能源技术群、生物技术群、海洋技术群、航天技术群
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其概念需明确三点:一是军事高技术能够满足军事上的需求。二是军事上的需要是军事高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三是军事高技术是当代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高技术六大领域(先进防御技术)
军用信息技术,军事航天技术,军事海洋开发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新能源技术
从军事高技术与武器装备的关系出发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支撑武器装备发展的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性能推进与动力技术、仿真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 二是直接用于武器装备并使之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精确制导技术、信息战技术、指挥控制系统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核生化武器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等。
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点
1.高智力 高智力是指高技术是科学、知识、技术密集的新兴技术群,体现着无数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各种能工巧匠的创造活动,是当代科技工作者智慧的结晶。高技术凝聚着全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
2.高投资 高投资是指高技术开发和应用需要投入的巨大的资本。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研制周期,因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
一般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30% 举例:1978年美国诺斯罗普公司研制合同,生产132架飞机报价366亿美元 1984年提高至425亿美元
1987年美国空军决定只买75架,但仍要付350亿美元
1993年美国国会确定只采购20架B-2A亚音速隐型战略轰炸机,需支付444亿美元 1995年厂家以每年3架的生产速度制造出20架战机,算上研发费用,每台价格22亿美元。美国研制核武器耗费5.5万亿美元
JSF联合战斗机 3800万美元一架;爱国者-3导弹 950万美元一枚;E-3A预警机 1.1亿美元一架;M1A2坦克 410万美元一辆
航母战斗群:8-12艘舰艇编队 轻型60亿美元,中型120亿美元,重型360亿美元
3.高竞争 是指高技术领域的开发存在着激烈的竞争。高技术竞争,是一场关于人才、资金、管理、信息和市场的全面较量。
4.高风险 是指高技术的探索处在科技发展的前沿,具有明显的超前研究的特点,是从未知的领域中探索知识,获取信息,带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一是经济效益的风险性:民用科技有资本投入的损失,军事科技有国家利益的损害
二是人员生命的风险性:人类献身航天事业第一人邦达连科宇航员;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2秒后爆炸 三是智力的风险性
为适应高技术发展中高风险的需要,国外普遍采取两种做法: 一是将战略性的高技术项目,列入国家战略发展计划,由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扶持其开发研究 二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5.高效益 是指采用高技术设计、工艺和手段所制成的产品,能大幅度地增强产品的性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能够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军事效益。军事高技术成果一旦应用于新型武器装备,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部队战斗力,而且能够逐步改变作战样式甚至战争形态。
举例:美国计划耗资1万亿美元的“星球大战” 6.高保密 高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技术辐射性,隐含着巨大的潜力,更加强调保密。民用高技术保金钱,军用高技术保生命
军事高技术群到研发出新型武器装备需10-15年 举例:世界上第一种正式服役并参战的美国F-117隐形飞机1977年“海弗兰”计划研发(洛克希德公司)
1981年6月15日在绝对秘密的情况下试飞 1982年8月23日向美国空军交付
1988年11月10日首次公布黑白模糊的照片
巴拿马战争:1989.12.20凌晨出动6架,海湾战争出动42架 1999.3.27被南联盟军队击落
2004年初步解密
2008年全部退役
7.高速度 主要是以速度快、效率高为主要标志。高速度作为高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反映速度上的革命性变化。
1905年狭义相对论与1915年广义相对论,30~40年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1953年脱氢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模型,20年后生物技术开发应用 激光科学发现,1年后军用激光器问世 计算机芯片处理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产生:20世纪40年代
军事高技术前沿领域主要有:军用信息技术、作战平台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新概念武器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先进推进与动力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和核武器技术等。
1.军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的工程技术,又称信息工程。信息技术是由许多单项技术构成的技术群体,主要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是使电子元器件及由它组成的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核心是集成电路技术。举例: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的诞生,标志着微电子技术开始步入人类文明的殿堂。1971年出现了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这以后集成电路迅速发展,已经由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发展到超大规模发展阶段。
计算机是由电子器件及相关设备和系统软件组成的自动计算系统。如:第一台数字计算机,我国天河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已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成为现代战争中战斗力的倍增器。比如计算机辅助制定作战计划,精确引导和定位以及智能化武器系统等,使得现代战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器装备的性能将发生巨大变化:
一是武器系统的体积、质量和功能大大减少,可靠性大大提高。二是武器系统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使一些原来作为设想的高技术兵器成为现实。
三是传统装备的电子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保障手段逐步走向多样化和智能化。举例:法国“飞鱼”反舰导弹
2.军用新材料技术
是指用于制造各种先进军事装备的高性能材料或新兴材料的研制与应用技术。
目前,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新型材料,主要包括高温材料、功能材料和复合材料等。举例:爱国者导弹,英国潜艇,航天飞机,宇宙飞船
军用新材料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命根子,各个国家控制得非常严格。3.军用生物技术
四大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
应用举例:美国蝇眼照相机,复眼技术,研制的DNA计算机,军用仿生技术,基因武器 如热毒素20g足以使全球60亿人死于一旦
军事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其可概括为“五化”侦察立体化,指挥控制智能化,反应快速化,打击精确化,防护综合化 1.侦察立体化——“四全一化” 全方位(上下、左右、前后)
全频谱(从可见到红外、无线电波、微波)全天候(风雨无阻)全天时(昼夜不停)“一化”(经常化)
未来战争中,新型信息化装备将使战场更加透明,可实现全球感知。如侦察监视系统,水下声呐,地面传感器,侦察飞机的应用 侦察卫星监视地球表面42%的面积
2.指挥控制智能化 现代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武器装备的射程、威力、精度都几乎达到了各自的极限。交战双方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作战力量的指挥控制水平上。随着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武器装备的研制试验甚至武器装备本身,也都在出现智能化的趋势。
举例:美国的“全球信息栅格GIG”技术获取全球信息技术
3.反应快速化 “ 兵贵神速 ”历来是兵家追求的情形,但传统武器装备因受技术条件限制,常常“欲速不达”。高技术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应用,才使“ 兵贵神速 ”成真,实现了机动快、反应快、打击快和转移快。
高技术武器从发现目标到攻击目标的反应时间也大为缩短。对于现代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那更是以秒计时。如美国爱国者导弹,中国红旗系列导弹 以往的战争:大吃小
未来的战争:快吃慢
行动快速化——反应快,机动快,打击快,转移快
4.打击精确化 精确打击武器和精确的信息支援系统有机结合,使得精确打击成为战争的重要样式。攻击精度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精确打击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如精确制导弹药占总弹药数比例不断增大
关键词: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评估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规定, 很多普通高校将军事理论课程作为了在校学生的必修课, 随着《大纲》的进一步修订, 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 这也引发了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改革, 对于改革的效果, 需要进行相关的教学评估才能做出直观准确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估是一种有效的信息反馈手段, 通过课堂教学评估可以帮助教师克服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 对于增强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及效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果能够将课堂教学评估与课堂教学实现一体化, 能够极大的促进军事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文将针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特点, 提出几种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评估方法, 并分析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缺点。
一、军事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
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 教师与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时, 应该包含两方面的评估内容, 即:对教师的教的活动的评估以及对学生学的活动的评估, 而教学评估工作中, 实施评估的工作人员应该是主体, 被评估的对象作为客体。课堂的教学目标是统领整个课堂教学的关键, 它是指教师采用合适的教材, 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及能力,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应该具备足够的能力及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相比较而言, 课堂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 由此可以看出, 课堂教学评价的客体应该是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材以及教师的自身素质能力, 课堂教学评估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同行教师、教师本人以及教学管理者, 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进行评估时, 评估的主体应该由以上的各主体共同组成, 这些主体可以对课堂教学进行各个角度的全方位的评价, 每一种评价都能够很好的反映出课堂的真实状态。
二、军事理论课堂教学的评估方法
1、以考试结果为依据的宏观上的评估
军事理论课是一门基础性的必修课程, 开设此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军事常识, 开拓学生的军事视野, 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 属于一种思想教育类的课程,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考试的结果来进行评价, 这是一种非典型的评估研究方法, 在考核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试难度的设置, 不能设置的题目过于简单, 不能很好的反映出学习的成果, 考试中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客观性的题目可以直接从教材中选取, 而对于论述题、辨析题等主观性的题目是要进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 不应该在教材中直接寻找答案, 课堂教学的教学成果在很多方面都能体现, 仅仅以考试结果评估并不能全面的体现教学成果, 需要结合其他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
2、学生的互相评价
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课堂教学中进行学生的互评, 以肯定及鼓励为主, 能够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种评价方式的运用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合适的时机, 同时要能够选择合适的教学对象, 采用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很好优化课堂气氛, 能够成功的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信任感及亲和力, 同时也是为了寻找学生之间的共性问题, 从而进行解答,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这样的提问:某某同学对于刚才的问题的理解怎么样?同学的肯定会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
3、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能够更详细、更全面的对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问卷调查可以分为学生问卷及教师问卷两种, 这里举例阐述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评价所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 针对军事理论教学的特点, 提出以下几种调查问题: (1)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 现代的教学方法中, 哪一种方法更能吸引学生?教学效果更好? (2) 怎么样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怎样才能调动起所有学生的听课积极性? (4) 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趣? (5) 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 在哪些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6) 给学生提供的实例能否改善军事理论教学?
让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时, 为了保证评价的真实性, 准确性, 防止学生为了“讨好”教师进行虚假的评价, 问卷调查可以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 这样不仅简明易行, 还省时省力;学校的管理者在进行教师的课堂评价时, 可以针对课堂效果、课堂管理、课堂结构、课堂内容、课堂教学方法的某一方面进行评价。
4、学生的课堂评价
学生的课堂评价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需要在一定的学习阶段来开始评价, 例如可以在某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完成之后进行, 以便于对学生的学习目标情况有一个很好的掌握, 通过学生的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总结工作中的不足, 从学生的直接反馈上, 教师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效果,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5、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学生课堂评价的优点是教师可以直接的了解学生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缺点是教师从学生的主观反馈上来确定课堂的效果, 由于主观性太强, 不能准确的反应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进行问卷调查时, 容易出现学生为了“讨好”教师而故意提高评价的情况;学生的互评能够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 但在评价时, 有些学生存在盲目跟风的情况;以考试结果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不能全面的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 在具体的教学应用中, 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就要注意几种方式的结合。
结束语
军事理论课程是高校的基础类课程, 在改革的过程中, 要知晓改革的成果, 就需要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 不管何种评价方法, 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估都要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 进行直观准确的评估, 这样才有利于军事理论教学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秀琴.军事理论课堂教学评估[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12 (18) .
【军事理论考试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军事理论复习资料09-30
大一军事理论考试重点06-08
大学军事理论复习资料专题09-20
军事理论有感09-15
完整版军事理论答案07-07
军事理论实践作业09-30
军事理论课要点11-08
军事理论习题含答案12-26
军事理论课重点内容05-29
军事理论课 绪论教案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