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梦现代亲情散文

2025-0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母亲的梦现代亲情散文(共6篇)

母亲的梦现代亲情散文 篇1

近年来母亲耳朵聋了,耳鸣折磨得她总是抱怨那只四季都躲在她耳朵里嘶叫的知了。她用很大声讲话,象吵架一样。我让她小声点,她说声音小了她听不见。我才知道,她连自己的话都听不清,用她的话来说,就像隔了扇窗户。

我趴在她的耳边大声问:“和上回一样吗?”

母亲笑了说:“这回不一样,我还带着你。”她又看了一眼坐在姥爷膝上的外孙女:“你就像她这么大。我带着你,从你奶奶家回你姥爷家,走了一天,怎么也找不到路,我想,看到那座桥就快到了,可是那座桥呢?我沿着河岸走啊,走啊,尽是些看不到头的庄稼,还有齐腰高的草棵,就是没有桥。偏偏你又淘气,不肯走,要我抱。我累得很,自己都走不动了,怎么还能再抱你呢?我就着急,一着急,天就黑了,天一黑,我吓得要命,一害怕,就醒了,出了一身的汗。”

她说完,没有笑,望着那面镜子,呆呆出了会儿神。

母亲的睡眠很不好,每个夜晚,她几乎都是在杂七杂八的梦里度过的。梦像一个线轴,缠绕着她从童年就开始熟悉的人和事。做得最多的,是回故乡的梦。每次跟我讲起,总是说她又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知道她是挂念早已过了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可我生来就一张笨嘴,虽是她唯一的女儿,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好说,姥爷有小姨的照顾,你不用牵挂着的。

故乡给我的印象很模糊,记忆里除了青山绿水,满眼望不到头的庄稼地,就是那些多得你不知道的拐弯亲戚,还有又甜又糯的煮山芋。那些很具体的人和事,都是妈妈逐渐灌输给我的。

母亲变形的手笨拙地用遥控关掉电视——虽然听不见,那却是她生活中唯一的消遣。然后母女俩象往常一样,开始慢慢扯出那些亲戚来。在这个城市,除了儿女亲家,我们家没有一个亲戚。虽然母亲有近四十年的时光是在这里度过,她却总认为她的家还是那个乡村。有十几年没回去,但她仍能记得清谁谁是谁的什么人,谁岁数比她大了一倍,可还要喊她叫姑奶奶,谁比她还小了十来岁,现在孙子又有了孩子了……他们这些人,还有一切和家乡关联着的,一滴不漏地收进了母亲的梦里。

母亲的家族很大,整个庄子都是一个姓。除了较近的,我从来就分不清那些人和我到底是什么关系。还记得小时候回去,大概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吧,妈妈带着我刚出姥爷家的门,迎面碰上一个满面皱纹的老太婆,管我叫姨,吓得我赶紧溜回门里去。以后碰见她,我这个做姨的羞得抬不起头。后来有一回躲在门后偷偷仔细打量她一回,才发现她没有那么老,只不过三十几岁,心里才安稳了些,也未免有些得意。我跟妈提起这件事来,妈笑了说,我是沾了她的光,要是随我爸爸那边,得掉进晚孙堂里去。

母亲八岁时就没了妈妈,那时我的小姨才四岁。姥姥去世后,姥爷一直没续弦。妈说姥爷是怕她们姐俩受后妈的罪。妈记得,那时姥爷和弟兄们合买一头牛耕地,每家轮流放牛。轮到姥爷家的时候,姨还小,又没有别人,母亲就得去放牛。母亲胆小,最怕大牲口,每次都要姥爷逼骂着才肯去。她牵着缰绳的一头,离牛远远的。来到野外,往树上一拴,就跑开去。到傍晚牵回家来,牛肚子还是瘪瘪的。姥爷从地里回来,干生气又无可奈何,只好拖着累了一天的身体再去割草来喂牛。妈讲这事给我听的时候,笑着说,我怕牛的两个大眼睛瞪我呢!后来有一次不知怎么的牛挣脱绳子跑没了,几家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姥爷急得抬手就给了妈妈一巴掌。那是姥爷唯一一次打妈妈。天快黑的时候,牛找到了,妈妈却不见了。几家人又出去找妈妈,找遍了庄子和地里,哪儿也没有妈妈的踪影。后来姥爷不知怎么想起到姥姥的坟上去看一看,远远就看见妈妈孤单单的身影正趴在姥姥的坟上哭。姥爷走过去,轻轻说:“回家,走吧,孩子。”背起妈妈回了家。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要妈妈放过牛。妈妈叹口气说,那时候小,不知道分担你姥爷的艰难。

我背过脸,偷偷擦掉眼里的泪,脑子里却有了一幅怎么也抹不去的图像:黄昏余晖中,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凄凉地哭泣在母亲的坟墓上。

大概从小就没有母亲的缘故,妈妈和奶奶的关系特别好,像亲母女一样。奶奶家离我姥爷家只有三里来地,有我大哥的时候,爸爸还在部队里当兵,于是恋家的妈妈总是往娘家跑,那里有她许多相好的小姐妹,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日子长了,奶奶想媳妇和孙子,就让我二叔去接。后来妈妈回娘家,住上三五天就回来。她告诉我说,你奶奶舍不得我回娘家,怕我又带孩子又做饭,会累着。奶奶宠妈妈,地里的活从不要妈妈干。我妈妈生长在农村,却什么农活也不会干。

去年奶奶去世的时候,妈妈没能回去。我陪着她,流了一整天的泪。她终年不见阳光的脸那么苍白和虚弱。我扶她坐起来,她瞧着自己变形肿胀的关节默默垂泪。十几年来,她被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困顿在二楼的这张卧床上哪儿也不能去,日常陪伴她的是父亲和那台电视机。她全身的骨节僵硬,坐起来后连转身九十度都不能够。看到的唯一风景,就是床前大窗外的那面墙,和满墙绿色的爬山虎。和故乡唯一的联系是床边的红色电话。这些年来,她经常快乐又兴奋拨通那些遥远的想念。可是现在,她连故乡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我想,母亲知道自己永远也回不去了,十几年来,她想象不到家乡会变成什么模样,所以老是做那个回家迷路的梦吧。我抬起头看着母亲,却见她还在出神地瞧着那面镜子。镜子里面什么也没有,只照出对面的白墙。我不禁问道:“妈,你老瞧那面镜子做什么?”

母亲的梦现代亲情散文 篇2

爱母, 颂母, 讴母, 是文学创作的一大主题。

母爱是伟大的, 母亲对于一个人成就事业起着非常重要甚而决定性的作用。古今圣贤、伟人孝敬母亲的风范, 极具教育意义。

一、现代文化名人与母亲

母亲爱子女、子女爱母亲, 母子情深、母女情深, 在社会大变革的近现代中国, 似乎是个“突出”的存在。

鲁迅的母亲鲁瑞是“乡下人”, 但她刻苦好学, 达到了能自看书报的能力。鲁瑞坚强刚毅, 丈夫病逝后, 39岁的她扛着经济破落与受人欺凌的压力, 把三个儿子培养成才;她处事通达, 有远见, 在别人迷恋科举时, 她送鲁迅去南京求新学, 还把鲁迅、周作人送到日本去留学;她心地善良、待人宽厚。所有这些都给鲁迅以极大影响。

毛泽东的母亲文七妹, 平凡到连名字都没有, 而以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七而名之。但她节俭持家, 深爱并把希望几乎全部倾注在毛泽东等几位兄弟身上。她忠厚贤惠、善良慷慨、勤劳俭朴。母亲的这些高尚品德深深地影响了毛泽东的思想和性格, 给了他“一副眷爱天下穷苦人的心肠”。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吃穿普通, 生活俭朴, 多次寄钱给生活困难的父老乡亲和师友, 尤其是其一贯强调为人民服务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思想, 颇受益于他的母亲。母亲成了毛泽东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引路人。

周恩来具有文静慎思、机警敏捷、处事缜密的个性特点与大公无私、鞠躬尽瘁、光明磊落、善于团结并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等高贵品德, 无疑跟他从小接受相对多元的启蒙教育有关:生母万氏聪敏精慧、见多识广、处事果断、善于求同存异, 继母陈氏出身书香门第、善作诗文, 乳母蒋氏朴实善良、勤劳能干。朱德的母亲勤劳俭朴、聪明能干、任劳任怨及宽厚仁慈的精神品质一直激励着朱德, 使其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 没被困难吓倒”。

老舍的母亲勤俭诚实、做事认真、乐于助人、个性软硬兼备, 影响老舍以终生。“我的性格, 习惯, 是母亲传给的”, 母亲是“我的真正的教师”。老舍说:“假若我没有这样的一位母亲, 我以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了。” (老舍《我的母亲》) 巴金则视母亲为“第一个先生”, 他从母亲那里学到了爱:“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她教巴金爱一切人, 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助的人。正是母亲爱心的润泽使巴金受到感染从而形成人格中“爱”的底色, “把我和这社会联系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 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 (《我的家·我的几个先生》) 。

鲁迅十分孝敬、深爱母亲。为不使守寡的母亲伤心, 鲁迅牺牲了自己的爱情。鲁迅没有专门写过歌颂母爱的文章, 但在《鲁迅书信集》里保存着他给母亲的五十多封信, 足见他对母亲的关心和敬爱。毛泽东从小就对母亲敬爱、孝顺;长大外出读书, 对母亲非常想念, 或回家看望, 或常写信问候。当母亲去世时, 毛泽东跪在灵柩前, 将对母亲的思念化为一篇催人泪下的《祭母文》:“吾母高风, 首推博爱。远近亲疏, 一皆覆载……”周恩来写下了《念娘日记》等文字, 表达了对母亲尤其是嗣母陈氏的深切之情。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 朱德很悲痛。他爱母亲, 感谢母亲, 并发出“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 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的铮铮誓言, 以“报答母亲的深恩” (《母亲的回忆》) 。作者的拳拳深情一泻如瀑, 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和青少年学生。老舍获悉母亲西去, 回忆起母亲“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 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跌足连呼“心痛” (《我的母亲》) 。

语言文学研究

二、现代孟母与岳母

在这样的大文化背景下, 认识茅盾、胡适的母亲对儿子的养育、舐犊之情, 进而认识并理解这两位文化巨子对母亲的深爱与讴歌及由此而凝结成的至情美文, 就容易多了。不过, 在此仍有必要花些笔墨介绍一下他们的母亲。

丈夫早逝, 慈母兼严父, 这是胡适、茅盾母亲共同遭受的沉重打击和相同的家庭悲惨命运。鲁迅、老舍的母亲及其家庭几乎有着相似的经历与遭际。

胡适母亲冯顺弟, 16岁那年嫁给比她大32岁的“三先生”胡传做填房。年龄并没妨碍他们的幸福。婚后第三年的冬天, 就生下了叫“穈儿”的小胡适。不久, 胡传被调往台湾供职, 而后, 顺弟母子去台湾投亲, 在那里度过了近两年快乐的团聚生活。公务之暇, 胡传剪红纸方笺, 用毛笔在上面端端正正写上楷字, 教顺弟识字;他们还一起教刚过两岁的小胡适识字。老夫少妻稚子三口, 享受人间的天伦之乐。然而好景不长,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第二年, 顺弟母子刚离开台湾, 即传来胡传病死在厦门的噩耗。

冯顺弟青年丧夫, 做了寡妇, 经历了人生中的最大不幸。小胡适成了顺弟赖以生活下去的支撑。她含辛茹苦, 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将其培养成人。冯顺弟爱丈夫, 尊敬并崇拜丈夫, 丈夫成了她心里一尊“崇高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她还虔诚唠叨、叮咛, 要儿子学他老子, 走老子的道路:“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 你要学他, 不要跌他的股。”母亲对胡适管教甚严。她千方百计履行胡传的遗嘱, 送儿子读书, 舍得在学金上下本钱, 使胡适得到莫大的好处:先生对胡适另眼相看, 认真为他讲书。这表现了她的远见。然而, 在胡适的婚姻上顺弟并不开明, 早早就包办订下了儿子的终身大事。[1]

茅盾的母亲陈爱珠, 出生在岐黄传世之家, 其父陈我如是名满杭、嘉、湖、苏四府的妇科中医。爱珠16岁时与本镇秀才沈永锡订婚, 19岁 (1894年) 结婚。婚后, 夫妻恩爱, 生活过得幸福美满。1896年7月4日, 他们有了第一个儿子, 取名沈德鸿 (即茅盾) ;1900年6月, 又有了第二个儿子沈德济 (沈泽民) 。然而好景不长, 爱珠与永锡的幸福何其短暂。1906年秋, 卧病三年的沈永锡因患“骨痨”与世长辞。这样, 抚养、教育两个儿子的重任便落到了31岁的爱珠一个人身上。慈母兼父职, 爱珠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遵照丈夫的遗嘱, 将茅盾、沈泽民昆仲双双抚养成人, 并支持他们走上了革命道路。

茅盾母亲知书识礼、性格坚强、思想开明、富有远见, 是茅盾的“第一个启蒙老师”[2], 也是茅盾兄弟成才的坚决支持者。爱珠四岁时就被委托给大姨母、大姨夫代为教养。她跟大姨父系统阅读了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列女传》、《幼学琼林》、《楚辞集注》等著作, 有着较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丈夫逝世时, 她在遗容两侧用恭楷写的一副挽联即可见此一斑:“幼诵孔孟之言, 长学声光化电, 忧国忧家, 斯人斯疾, 奈何长才未展, 死不瞑目;良人亦即良师, 十年互勉互励, 雹碎春红, 百身莫赎, 从今誓守遗言, 管教双雏。”[3]在丈夫的授意下, 母亲曾以《字课图识》、《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等自然科学知识, 以及根据《史鉴节要》编成的历史读本, 教育茅盾。

父亲去世后, 母亲顶住了世俗偏见和来自家庭各方面的压力, 挑起了家庭和教育儿子的重担。她不但让茅盾、泽民兄弟读完小学、中学, 还用结婚时娘家的陪嫁钱毅然将两个儿子送入大学深造。沈泽民是中共早期的一位优秀的马列主义理论家和革命领导者;他在前苏联留学回国后, 曾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央宣传部长、鄂豫皖省委书记等领导职务。然英年早逝, 于1933年11月20日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湖北红安, 年仅34岁。老年丧子, 母亲的哀痛是无法形容的, 但她说:“像泽民那样的死, 我倒也没有觉得怎样难过, 他总算做了一点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了, 不过死得太早一点。”这位革命母亲的胸襟多么宽广, 其精神品质又是何等崇高。

与胡适一样, 茅盾也是包办婚姻的受害者。这是茅盾5岁时由祖父定下来、得到父亲支持的, 而母亲自始就反对这桩婚姻。茅盾成年后, 眼见儿子工作顺利, 在商务印书馆甚受重视, 母亲就婚姻问题征询于他:“你如果一定不要, 我只好托媒人去退亲。不过女方未必允许, 说不定要打官司, 那我就为难了。”当时, 茅盾将全副精力用在事业上, 又不让母亲为难, 就同意了这桩婚事。婚后, 母亲还当起了儿媳的老师, 教她读书识字。[4]此外, 母亲遵照丈夫的遗嘱, 而又不拘泥于遗嘱。由于茅盾自小最怕算术, 不适宜学“实科”, 母亲最终默认他考取进文法商的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5]。茅盾母亲关心并常常与儿子议论国家大事, 谈论民族前途;她还自己订阅报纸, 阅读进步书刊, 一直保持到晚年。

这就是胡适、茅盾的母亲。她们可谓现代的孟母、岳母。她们有着相通之处, 但后者的学养更深富, 思想更开明、更进步。

三、感人至深的现代“游子吟”

胡适对母亲的深爱与怀念, 主要凝结在《我的母亲》[6]一文 (以下简称“胡文”) 中。茅盾则在不同时期的多篇诗文中缅怀、感念自己的母亲。1970年初夏, 是母亲30周年忌辰, 茅盾写了一首《七律》咏赞母亲:“乡党群称女丈夫, 含辛茹苦抚双雏。力排众议遵遗嘱, 敢犯家规走险途。午夜短檠忧国是, 秋风落叶哭黄垆。平生意气多自许, 不教儿曹作陋儒。”[7]后来还把这首诗镌刻在母亲的墓碑上。在自己八十寿辰时, 他又写了一首《八十自述》, 而“昔我少也孤, 慈母兼父职。管教虽从严, 母心常戚戚。儿幼偶游戏, 何忍便扑责。旁人冷言语, 谓此乃姑息。众口可铄金, 母心亦稍惑。沉思忽展颜, 我自有准则。大节贵不亏, 小德许出入。课儿攻诗史, 岁终勤考绩”[8]等语, 回忆了母亲对自己的抚养与管教。在其晚年撰写的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 则不但以《我的母亲》[9] (以下简称“茅文”) 为题专门追忆和讴歌母亲, 还在《童年》、《学生时代》、《我的婚姻》等章节中写到母亲, 甚至在“序”中也满怀深情地写上一笔:自己“幼年秉承慈训, 谨言慎行”。有学者以为, 在研究茅盾的生活道路和生平史迹时, “不能不涉及他的母亲陈爱珠”, 实为至论。

茅盾、胡适这些颂母、讴母的诗文, 实为感人至深的讴母新篇。本文拟对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茅盾的同题散文作比较与赏析。

两篇文章的主题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各自的侧重点。两文都通过回忆, 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与爱戴。但“胡文”侧重表现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茅文”则重在表现母亲知书识礼, 有着多方面的才能, 尤其是管理大家庭的能力。

在选材上, “胡文”选取了母亲对“我”的管教, 包括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作为当家的后母, 母亲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她与“我”大嫂、二嫂的相处及如何对待她们妯娌间的矛盾;就五叔对她人格上的侮辱所采取的做法, 等等, 既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教之严”与“爱之慈”, 又表现了她宽容隐忍、仁慈温和而不乏“刚气”的性格品质。“茅文”只写了两个题材:一是母亲自幼就被委托代养, 跟大姨父学会了读、写、算及念古书, 又跟大姨母学会了实用的做菜与缝纫;二是母亲14岁时管理一个包括学医的门生、厨子、女仆、船工、轿夫及自家人在内的二十来人的大家庭, 且管理得井然有序。两文取材、选材的不同, 是由主题的相异决定的。也许有人会对后者的取材提出异议:“茅文”中写到的“母亲”其实还不是真正的母亲, 而且文中没有写到母亲与“我”的关系, 当否?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谁说文中写到的不是作家母亲陈爱珠呢?文题是“我的母亲”而非“我与母亲”, 那么, 谁以为非写到母亲与“我”的关系不可?“茅文”的立意与选材可谓自出机杼, 匠心独运。

好的谋篇布局, 确切地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不但有利于主题的表达, 而且使文章新颖别致。“茅文”开篇写母亲, 而又起笔不凡:原来, 母亲的降临并非外祖母所期盼的, 也出乎外祖父脉象诊断之外;外祖父虽然喜欢这个孩子, 为其取名“爱珠”, 但于外祖母的刺激可不小, 又犯起了脑病。正因为这样, 才有下文外祖父将女儿委托给连襟代为教养。文章以时间为序, 重点记述母亲14岁时管理一个大家庭的事, 文末还写到沈家托媒人来陈家说亲, 择婿甚严的外祖父却一口答应了下来。“茅文”在构篇上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多种手法的运用。文章以正面叙述为主, 也用了不少侧面烘托。如写母亲的学识丰富, 文章引用老秀才的话:“朝廷如开女科, 我这姨甥女准能考取秀才。”又如写母亲的能干, 首先就她能不能管好大家庭, 大姨母信心十足:“能!我担保!”然后说, 爱珠的能干, “首先是几个学医的门生感觉到了”, “其次是外祖父自己感觉到”, 这个那么多人的家, 却“秩序井然, 内外肃静”。此外, “茅文”还用了对比手法, 如爱珠年龄之小, 而她要管理的家庭之大, 人数之多, 关系之复杂。正因为运用了将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对比等手法, 一个聪明、知书达理、能干的“母亲”形象便鲜活起来, 丰满而生动。在茅盾著名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里, 塑造了一个王熙凤与薛宝钗似的张婉卿形象, 但其精明能干似王熙凤而又无其之毒, 温柔敦厚似薛宝钗却又无其之伪;婉小姐的精明能干, 治家有方, 学界以为茅盾母亲是其原型之一 (1) 。这是颇有见地的。

相比之下, “胡文”的结构要简单得多。文章主体部分依次写了母亲对“我”“教之严”、“爱之慈”, 在痛苦的生活处境中“当家”的艰难及她“气量大, 性子好”却不缺乏“刚气”等几个材料。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 以表现自己童年生活的贫乏、单调, 为下文写母亲做铺垫:在这一背景上, “我的恩师”一般的慈母“给了我一点儿做人的训练”。最后一段, 写母亲对自己影响之深远, 呼应开头 (第4自然段) , 总结点题。“胡文”的表现手法上也更显单一。只有正面叙述, 而无侧面烘托;虽有对比, 如母亲对“我”要求严格, 而待人又极其宽容等, 但没有“茅文”鲜明、强烈。

在语言表达上, 两文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自然, 质朴, 饱含深情。“胡文”语句质朴, 平实中见风趣、幽默, 如写自己性格特点与童年生活的开篇三个段落;有些句子则饱蘸感情, 如:“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 有一夜她把我叫醒, 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等等。而茅盾, 则有着郁达夫所说的一贯的风格特点:“观察的周到, 分析的清楚”;“妙语谈玄”、抒写性灵则非其所长[10]。因此, “茅文”在语言上同样以质朴、自然为主, 但更多地运用文学性语言, 活泼多样。

总之, 本文赏读的两篇《我的母亲》, 一为学者所写的散文, 一乃出自文学大师之手。它们犹如并峙双峰, 各显其妍, 各尽其妙;而倘从写作教学的角度来说, “茅文”给我们的启发无疑要多些。茅盾的《我的母亲》是其长篇回忆录《我走过的道路》中的一节, 这是他晚年精心结撰的最重要的著述。窥斑见豹, 整部回忆录在艺术上臻于上乘极非虚夸。已故著名诗人、学者、南京师范大学吴奔星教授即肯定其为“杰作”, 是“趣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兼而有之的读物”[11]。他还说, 它“是新文学史上最好的记事文学, 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佳的传记文学, 即使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也是当之无愧”[12]。至于有人以为学界对这部回忆录的认识“仅停留在功利性学术史料价值上”, 还没有“将它作为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来看待”[13], 那只能说是无的放矢, 妄言邪说。然而, 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掀起“重写文学史”及重排文学大师“座次”等思潮以来, 大师和经典遭到了轻率颠覆。个别语文教材的编选者亦步亦趋、人云亦云, 动辄说茅盾的作品太近政治、“主题先行”, 或理性太强、形象为思想所淹没, 或太“老”太“土”, 纷纷将茅盾的一些经典名篇如《白杨礼赞》、《风景谈》淘汰出语文新教材, 好像茅盾的作品没有一篇是好的, 也没有一篇作品可选作教材“范文”似的。真不知本文所论之茅盾的《我的母亲》, 政治“因素”何在?“老”“土”没有?“主题先行”与理性太强, 是耶?非耶?茅盾的这篇讴母散文与胡适的文章谁更合适用如教材的范文, 明眼人应该不难看出。然而, 那些戴着先锋派有色眼镜的人怎肯作如此比较呢?他们不愿或不屑于这样赏读。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本文将茅盾与胡适的同题散文放在一起比照、赏读, 其意义恐怕要比对文本的比较本身更大些。

摘要:近现代文化名人几乎都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们在当时少有社会地位, 遭遇不幸, 命运多蹇, 但她们宽厚仁慈、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毅刚强、开明远见。她们是现代孟母、岳母, 对子女的成才与建功立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文化名人也深爱、孝敬母亲, 并凝结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的“游子吟”, 讴母颂母。本文对鲁迅、毛泽东等文化名人的母子相爱、母子深情有所爬梳、述说, 以胡适、茅盾为主。文章的重点是对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文学大师茅盾的同题散文的主题、取材选材、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作较为具体的比照分析, 并得出后者给学生的写作启发更多, 也更适宜选入语文教材的结论。

母亲的萝卜亲情散文 篇3

在超市看到卖咸菜的,我就买了腌萝卜条回来,吃饭时我只吃了一口萝卜条,就不想吃了。原因是买来的腌萝卜条与母亲腌制的萝卜条的味道相差甚远,于是就开始想念母亲的萝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每年夏天的初伏里,母亲就会把菜地里的瓜秧割掉,然后清理出菜地。接着就是用铁锹对菜地深挖细整一番,精心的种下萝卜的种子。

一场雨过后,萝卜的嫩芽争先恐后地钻出了泥土,在微风中轻轻地舞蹈,那每一片翠绿的叶子都充满了生机。它们三五成群的挤在一起,努力地生长着。过了一段时间,萝卜苗长大了一些,此时母亲顾不得夏日的炎热,流着汗水蹲在萝卜地里耐心地给萝卜定苗,就是剔除弱的萝卜苗和挤在一起的萝卜苗,将萝卜苗的株距确定下来,以便萝卜能够茁壮成长。

剔除掉的萝卜苗此时正是鲜嫩的时候,母亲可舍不得扔。母亲将萝卜苗拿回家,择掉萝卜苗的根,用清水洗净,佐以葱花、蒜与姜放到锅里爆炒一下。然后将炒好的萝卜苗放到手擀面汤里,亮白的面条加上绿色的萝卜苗好看极了。这时再往锅里滴几滴香油,一股面香混和着香油的香扑鼻而来。好了,一锅色香味俱全的手擀面做好了。这样的手擀面是母亲的拿手饭,也是我的最爱。每次吃这样的手擀面,我总是捧着饭碗,深呼吸一口气,先微笑着闻闻面香,然后才会拿着筷子去吃面。萝卜苗的菜香加上面香,对于我来说可真是天下美味。

定过苗的萝卜苗长势会越来越好,叶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大,而萝卜苗的根越长越粗,直到长成一个个水灵灵的大萝卜。此时的萝卜一半长在泥土里,一半露在泥土外顶着萝卜叶子。可以看得到哪一个长的大,哪一个长的还比较小。

初长成的萝卜还有生长的空间,母亲一般是舍不得拔掉的。但有时为了丰盛我们的餐桌,母亲还是会挑几个长的最大的萝卜拿回家。此时,母亲最爱做的萝卜菜就是凉拌萝卜丝。母亲将洗净的萝卜均匀地切成细丝,撒上葱花与细盐搅拌一下,然后再滴上香油放置一会儿就可以吃了。软软的白面馍配上脆脆的萝卜丝,嚼起来又香又有劲道,那味道是很独特的。

到了收获萝卜的季节,父亲与母亲就会拉着架子车去菜地里拔萝卜,而我与妹妹最喜欢跟着去。到了菜地里,我们就开始将一个个大萝卜拔出来。我和妹妹一边比赛看谁拔的萝卜多,一边唱着我自编的歌:“拔呀拔呀拔萝卜,拔到一个大萝卜,你也笑,我也笑,天上的小鸟也在笑……”

萝卜拔完了,父母将它们全部装到了架子车上,堆的高高的。然后父亲拉着车,母亲和我们一起推着车子向家走去。到了家里,母亲开始做饭,父亲则拿出一把菜刀将萝卜叶子切掉,我和妹妹负责将切掉叶子的萝卜捡到一起。

切掉叶子的萝卜,是要埋到泥土里收藏的,那样才能保持萝卜的水灵,否则放在外面要不了多久,萝卜的水分就会流失很多,变得一点也不水灵了。所以父亲会在院子里挖一个长方形的土坑,母亲则将萝卜一个一个整齐地排列着放在土坑里,然后再将土坑盖上土。这样萝卜就收藏好了,什么时候想吃萝卜了就在土坑边挖一个小口将萝卜掏出来就可以了。

萝卜收藏好后,母亲就开始整理萝卜叶子。母亲是要将萝卜叶子榨好,晒干做成干菜。首先母亲会择去又老又黄的萝卜叶子,将鲜绿的叶子留下。等全部择完了,母亲就会将萝卜叶洗净,然后放到烧开水的锅里榨萝卜叶子。母亲说,榨菜的火候与时间要掌握好,榨的太熟或榨的`太轻都不行,会影响菜的味道。

萝卜叶子榨好后,母亲会将萝卜叶子捞到竹篮里控水,然后将大的萝卜叶子挂到绳子上晾晒,小的零碎的萝卜叶子就倒在一个干净的垫子上晾晒。

如此这般,母亲要榨好几锅萝卜叶子才能将所有的萝卜叶子榨完。母亲不停地烧火,不停地里里外外地忙着,汗水如雨般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萝卜丰收了,家里的饭菜就开始与萝卜有关,什么凉拌萝卜丝,凉拌萝卜片,爆炒萝卜丝,爆炒萝卜片都上了桌。还有萝卜馅饺子,萝卜馅油角也粉墨登场。母亲还会用萝卜叶干菜做好吃的菜包,做香喷喷的粉浆面条,要知道用干菜做的菜包与粉浆面条是很好吃的,特别是粉浆面条配萝卜叶干菜那可是绝配,那独特的味道是绝不逊色于芝麻叶粉浆面条的!

母亲除了做这些与萝卜有关的饭菜,还有一个拿手菜——腌萝卜条。母亲首先会将洗干净的萝卜切成粗点的萝卜条,再放到干净的东西上晾晒,等萝卜晾晒半干的时候将萝卜条收起放到大盆子里撒上细盐用手揉搓一遍后放在一边。然后母亲开始熬腌萝卜的水,也就是将水放在锅里煮开,加入姜、蒜、花椒、辣椒等佐料,再加入盐、白糖、酱油与醋等。水煮好后盛入盆里放凉,之后倒入菜坛里,将萝卜条放入菜坛密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萝卜条与水中的各种元素发生化学变化,一切悄无声息地相融后,腌萝卜就腌好了。

腌萝卜条腌好后,母亲会用干净的筷子将一些萝卜条捞出放在盆里,加入葱花与蒜苗,再放入香油搅拌,放置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此时的萝卜条吃起来又香又脆,酸辣味中透着一丝甜味。腌萝卜条无论是配馍头吃,还是配面条吃,都是很好吃的。而我只要在吃饭时配上腌萝卜条,准会多吃半个馍头或者多吃半碗饭。

我在县城上学时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而我吃习惯了母亲做的饭菜,总感觉学校的饭菜不够好吃。母亲知道后就将腌萝卜条调制好装到一个大玻璃瓶里,让我将腌萝卜条与芝麻盐一起带到学校里配饭吃。还别说,有了腌萝卜条与芝麻盐配饭吃,我也能多吃一些饭了。而且母亲做的腌萝卜条也受到了同学们的青莱,她们说母亲做的腌萝卜条比买的腌萝卜条还好吃。我回家后告诉母亲,同学们也喜欢她做的腌萝卜条,母亲就特意让我每个星期多带一些腌萝卜条到学校里去,以便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至今,我想起那些与同学一起分享腌萝卜条的快乐时光,依然非常怀念。

永远年轻的母亲亲情散文随笔 篇4

母亲越来越老了,身体行动很不方便。

特别喜欢八九岁的时候,冬天的早上由于天气太冷,那时候没有取暖设备,偎被窝成了我的习惯。每到这个时候,早早起来做饭的母亲就会招呼我起床,我却不愿意起来。于是,母亲就将我的棉裤、棉袄抓住两个袖子在灶膛给烤一会儿。烤完以后,母亲就很快的给我送过来,趁热穿上,那时候心里别提多温暖,深深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听父亲说,他和我的大爷、姑姑很小的时候,奶奶就去世了,后来,爷爷又给父亲娶了继母。父亲长大后,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了家,并生下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奶奶对于我的父亲和母亲没有什么感情,基本没有关心过我们,所以在我们的心目中对于奶奶的感情很淡漠。虽然如此,母亲却一如既往尽自己的努力去孝敬奶奶和爷爷,这些让我们非常不理解。为此,村里不论上了年纪的,还是年轻的人们对母亲非常佩服,按他们的说法,这叫以德报怨,所以母亲的名声非常好。为此,母亲的言传身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去,在我眼里母亲永远是年轻美丽和充满和活力,永远不会衰老。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母亲年轻时的过度的操劳,积累下了很多的病,到了晚年全部找上来了。十年前,母亲的身体开始明显走下坡路,高血压、糖尿病等。更要命的是那一年母亲突然得了脑血栓,虽然治疗及时,恢复了很多,但是,腿脚越来越不灵便了,并且身体越来越发胖,走路只能拄着拐杖或扶着凳子走路。因此,平时从来不出院门,更不用说上街了。

前几天,亲家来看闺女,按照习俗七姑八姨都要来,一下子来这么多亲戚,这下,母亲可高兴了,人上了岁数就是喜欢人多。中午准备去饭店。因为母亲身体行动不便,开始本打算我陪母亲在家里吃饭。经过征求母亲的意见,母亲愿意一起去饭店。于是,雇了一辆出租车将母亲送到饭店。

酒席设在三楼,我和儿子扶着母亲上楼。母亲平时走路都很困难,何况是上楼,开始,母亲坚持自己上楼,可是,只上了两个台阶就气喘吁吁了。见此情景,我只好蹲下身子,让母亲趴在我的背上,我要背着母亲上楼。儿子见我要被母亲,他也坚持要背,但是,在我的坚持下,最后就由我来背了。

这家酒店的楼梯比一般的楼梯要陡,母亲身体重,我用力将母亲背起,朝楼上走去。由于长时间不锻炼身体,自己体力明显有些不支,当攀到二楼时就气喘吁吁了,腿脚有些不听使唤。母亲看我的样子,心疼的说让停下来休息一会再说。听到母亲说的话,我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一口气将母亲背上了三楼。当来到上面时,腿已经有些发酸了,亲戚们投来佩服的目光。

席间,母亲非常高兴,愉快的吃着,很久没有看到母亲有这样的心情了。看到母亲的样子我心里非常高兴,我和儿子将母亲爱吃的菜往老人家的面前夹。过了一段时间,看到母亲饭吃得差不多了,有些疲惫的样子,我担心母亲身体吃不消,问母亲是否要回去。母亲答应回家。于是我让大家接着吃,我陪着母亲下楼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我问母亲:“今天高兴吗?”。母亲说:“今天真高兴,多亏了你,要不我也出不来,看你累的满脸的汗”。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不由得有些酸楚。养儿防老,这本来就是我们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我做了这样该做的事情,母亲却说出感激的话,让我感到惭愧。是呀,母亲老了,已没有了往日的风采,走起路来蹒跚不定,已经不能正常的走路了,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为母亲做的太少了。我想到了儿时母亲背着我下地干活;想到了母亲风里雨里为我们操持生计;想到了母亲曾经英姿挺拔的身段;想到了我当兵离家时母亲站在村口那翘首远眺的缩影……不知不觉泪水淌顺着眼角了下来。

我的母亲现代散文 篇5

母亲在断断续续提及这几日身边的一些事情。我坐在一旁,静好着倾听。她会告诉我曾经和幼时的我交好过的某某在某一天结婚了。又或谁家添丁了,该送点什么。爷爷奶奶最近身体不好,打过针吃过药,如今已渐硬朗许多。然后她嘴巴上忙碌着,身体也尽管闲不住。她会把一些不穿的衣物攒到一起,等哪天有了闲暇浪漫的情绪,便哼着小曲将各色花布拼接成一条老式床单,粗布和一些时尚涤纶就此混杂着,就如她,活在过去和现在的夹缝中,一些旧念,不曾遗忘。这样古朴的简单让人没有让任何防备和猜疑,她丝丝紧扣,没有任何掺杂。

母亲出生在一个还算憨实的家庭,外公曾是一村之长,在年少时,母亲拍过很多美丽的照片,镜头里面的`母亲格外多情浪漫,梳着两条常常的辫子,兰花指微翘,眼睛里带有脉脉的温情,嘴角上扬,整个人都在笑。那样的美好定格了母亲温厚美丽的性情,还有她时不时的伤感和愁苦。

为人母后。母亲的某些固执和笨拙逐渐显现,但依旧美好温存。母亲对于如何清洗衣物的概念一直是模糊并诚恳着的。对于如何教育她的长女是无情友爱着的。她的粗放的生活态度曾一度影响到我的性格,让我对世事保持淡漠和自然。

而我和她的关系,是任性不掺杂任何理性成分的,在彼此面前,我们不存在任何的血缘关系,我们是敌人,也是朋友。我们把心血来潮的友爱和嫉妒都毫不留情的刻在彼此身上,把美好和憎恶统统倾倒给对方。我们之间的感情,直接,坚硬,没有女人柔软和婉约。

年轻着的母亲是一朵芬芳的玫瑰,有着艳丽的色彩和强硬的个性。年长的母亲是一束兰花,幽香温暖,有沁人心脾的亲和力和张力。

母亲的唠叨现代散文随笔 篇6

记忆里,母亲是个不常唠叨的人,偶有我们姐弟在家闹得不像话了,她便抱怨一句:“啥时候你们都走远了,留我一个人在家里清静清静就好了。”我笑着问到:“那你不想我们?”“我才不想呢,总算是不给我添乱了,还想你们?”

母亲所说的这个我们都走远的日子很快就来了,我从初中时代就和弟弟在一的私立中学读书,一周回家一次,此时姐姐也在县城一所高中读书了,常常是很长时间也难得回家一次。于是每次回家,母亲总会特意炖只鸡或鱼,让我们在家多吃点,还时不时地念叨久未回家的姐姐:“你姐是光知道学习了,这星期又不回来了,也不知道她衣服还够不够穿。”我们临走时她还会叮嘱一句:“在学校好好吃饭。”

后来,我们姐弟三人都上了大学,回家的`机会就更有限了,母亲的唠叨也似乎更远更少了,每次打电话,母亲并不嘘寒问暖,只是交代我要和同学好好相处。我明白,她对我的独立生活能力是不怀疑的,而我也认为,母亲终于如愿以偿,家里果然清静多了。

很快,我大学毕业,就业之路很顺利,后来,我和姐姐工作于同一家公司,第个月回家一次,我常给母亲讲些工作中的趣事,告诉她工作那么轻松与有趣,并不断展望着自己工作的美好前景。母亲总是笑着,末了,淡淡地叮嘱我一句:“你没心眼,凡事得多想想。”

再后来,随着工作的调动,我和姐姐离家更近了,也有了时间常陪在父母身边,时间长了,发现母亲变了,特别是在姐姐嫁人以后,每每我周末回到家里,母亲总说:“也不知道你姐买没买衣服。”“你姐又了差了,也不知道啥时候回来。”“你姐这星期也不知道来不来了,也不打个电话。”“你姐……”“你弟……”。其实姐姐经常回家,只是母亲一看不见她就开始念叨了,这也担心那也不放心。听多了,我就发现问题了,母亲怎么就不操我的心呢?可很快,这个疑惑就破了,姐姐打电话跟我说:“给咱妈打个电话,担你心呢。你那次在家说食堂的饭不好吃,人家一直担心你吃不上饭呢。”我突然明白,不担心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就在眼前呢。

现在,母亲的唠叨也随着皱纹的增加也越来越多了,对子女的牵挂更是丝丝缕缕,扯不断,理更乱。丝丝缕缕全是牵肠挂肚的母爱。

上一篇:关于老人与海读书心得文章下一篇:暑假黄山旅游行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