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金(精选8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城市化
一、我国失地农民的现状
上个世纪年代,为了完成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我国实行了严格的城乡二元化政策,大量的人口滞留在生产力极低的传统农村社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收益成了农民最根本最直接和几乎是唯一的收入来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征地搞开发建设为标志的城市扩展进入了高潮,大量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年以来,我国的“圈地运动”造成数千万农民失地、失业平均每年流失的耕地数量为万亩以上,人为征地、占地数量为万亩,按人均亩耕地计算,从年到××年的年间失地农民的数量至少达万人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提供的数据表明,年到年,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万亩,其中以上是征地①。这就意味着至少有万农民因征地失去或减少了土地②。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年到年的年间。我国占用的耕地将超过万亩,失地或部分失地的农民将超过万③,这就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的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工作、生活的重要场所和生存基础。在没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农民就业、生活、医疗、养老等保障体系之前,土地必将是“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和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经济基础”④。因此,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进而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失地农民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而且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种地无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亟待且必须解决好的一大社会问题。
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一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环节。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格局农民被排除在国家的一般社会保障之外,在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高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即拥有城市户口就可以享有就业、养老、医疗、住房和粮食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险和社会补贴;而在农村实行的是“以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⑤。年以后,我国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福利均分(农村按人口均分土地)的原则下,把土地分给农民,并以此作为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手段,通过土地政策努力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土地的福利绩效足以抵消其效率的损失,从而为家庭经济的发展及其保障功能的发挥奠定了基础,为农民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提供了制度安排。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大量的农民变成失地农民。失地后的农民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生活、生产的土地,也丧失了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征地补偿标准过低、补偿方式单一。根据现行《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为该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到倍,如果支付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不能使需要安置农民报纸原有生活水平的,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综合不得超过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倍。按照该标准,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虽然各地区不同,一般以现金作为补偿的应该都在每亩万—万元之间。浙江省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征地成本价(征地价加上地方各级政府收取的各类费用)为,被征地收益的分配大致为:农民到,村级组织占到,企业占到,各级地方政府占到;而从成本价到出让价之间所生成的土地资本巨额的增值收益,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所获取。目前我国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大部分以货币补偿为主。以福州市年安置征地农民为例,货币安置比例高达⑥。货币补偿只能解决失地农民的近忧,难以化解远虑。
⒉现有土地制度的缺陷和土地征用程序的不规范。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了我国农村的土地所有权是属于农村集体,而“农村集体所有”的涵义包括个方面:①村农民集体所有(年《民法通则》,第条);②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年《民法通则》,第条);③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所有(年《土地管理法》,第条)。在实践中,“农村集体”或“农民集体”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没有法律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⑦,是一个虚置的权利主体。因此,在实践中政府拥有分配土地的绝对权利,土地归集体所有是虚的,集体最多不过是土地的经营者、管理者。正因为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虚置的特点及征地程序的不规范,为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埋下了伏笔。
三、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路径分析
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以后,已经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民了,只是由于户籍和身份的原因才仍被当作“农民”。当他们完全失去土地时,就已经和城市居民没有本质的区别了,他们一样得承受市场经济下存在的巨大风险。因此,必须为失地农民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应该包括失
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再教育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按理说,失地农民应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但是要建立一个与城市居民相似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还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目前只要设计一个与城市居民相对较近,便于今后与城镇社会保障相衔接的可操作的方案。
⒈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保障是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最基本权利,因此必须重视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建立。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其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往往被国家以各种名义剥夺,如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其适用范围仅仅限于城市居民,而将广大的农民排除在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之外。失地农民是不同于“农民”(纯粹意义上的农民)又有别于城市居民的边缘性群体。他们已经不再享有土地保障,也不能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最低生活保障。因此,在农民失去其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土地之后,就应该将其转为城市居民,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⒉建立失地农民失地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养老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对失去土地后养老问题的担忧,同时可以减少因养老问题而产生的城市化阻力。老年人由于劳动能力下降或机会丧失,不再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收入明显减少,而表现为支出大于收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目前实际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依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这是一种以约定俗成的规则,依赖子女供给的养老模式,具有一定的社会风险。失地农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面临着失业,这又冲击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因此,失地农民养老制度的建立,将对社会稳定和促进失地农民自身的“可持续生计()”起到积极的作用。
⒊建立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在我国农村,生产力普遍较低,经济水平整体上较差。农民面临着养老、疾病和贫困的巨大风险。医学科技的进步,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居民健康的同时,医疗费用也大幅度攀升,致使农村医疗风险凸显,因病致贫已成为人们重返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医疗风险还对生活质量造成冲击。因此,医疗保障也应该成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一个基本面。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基金的来源应以失地农民自愿缴纳为主,村集体、政府、征地主体三者也应该出一部分。
⒋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失地农民与进城农民工、城镇下岗工人、城镇贫民一样同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地位低下,经济能力有限,在征地过程和其他社会活动中,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没有足够了能力支付因寻求行政救济所需要的成本(包括时间、金钱、精力等),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他们身上也无法体现,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此,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方式的法律援助,为其能够平等地享有行政救济的权利建立通畅的渠道。使农民对土地权利的行使切实得到法律的保护。
四、结束语
娄葑镇是苏州工业园区三乡镇之一, 全镇70多平方公里, 2008年底户籍人口15.77万。娄葑镇的失地农民是从1994年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开始产生的, 至今已经超过15年。失地农民根据征地拆迁时间以及当时年龄的不同分几类, 把2003年12月31日前征地拆迁的分成:不满16周岁为被抚养人、女16 (含) 周岁至35 (含) 周岁 (男16~45周岁) 为待安置人员、女35 (不含) 周岁不满55周岁 (男45~60周岁) 为未达养老年龄的保养人员、女满55周岁 (男60周岁) 为养老年龄段;2004年1月1日以后征地拆迁的分成:不满16周岁为第一年龄段、女16 (含) 周岁~36周岁以下 (男16至46周岁以下) 为第二年龄段人员、女36 (含) 周岁55周岁 (男45~60周岁) 为第三年龄段人员、女满55周岁 (男60周岁) 为第四年龄段人员。
二、苏州工业园区公积金制度概要
苏州工业园区园区公积金制度,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其《补充规定 (试行) 》、《实施细则》等配套文件, 其保障制度分A、B、C三类保障计划, 其中A类主要包含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障等, B类包含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 C类包含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大病住院等。2008年A、B、C三类的缴费比例分别是缴费基数的44.2%、36.2%、28.2%, 其中个人承担分别为22%、18%、14%。公积金会员实际缴费年限和公积金视同养老保险缴费年限合计满十五年以上的, 达到国家和江苏省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办理退休。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退休会员缴费年限男需满三十年 (女25年) , 不满规定年限的会员, 需补缴不足年月的医疗保险金后方能享受。
三、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简介
根据《苏州工业园区关于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意见》及《实施细则》, 按被征地拆迁时人员类别不同制定了不同的保障办法:待安置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在用人单位参加A、B类公积金的, 单位及个人各按B类公积金缴交下限的25%补贴, 参加C类公积金的各按C类公积金缴交下限的25%补贴, 自谋职业参加B或C类公积金的按B或C类公积金缴交额下限的50%补贴, 补贴年限均为十五年, 待安置人员从2009年1月1日起计算至养老年龄不满十五年的允许一次性补缴相应年限的公积金, 一次性补缴资金由个人和政府财政各承担50%;第二年龄段人员生活保障个人账户在扣除应发的两年失业补助费后, 余额统一折算为公积金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未达养老年龄的保养及第三年龄段人员, 选择一次补缴十五年C类公积金, 补缴资金个人承担28% (2009年6月30日前为16 934.4元) , 政府财政承担72%, 到达退休年龄时可以一次性补缴医疗保险金 (男需补满30年、女25年, 2009年6月30日前计每年621.2元) , 同时享受退休人员门诊及住院基本医疗待遇。
结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失地农民参加本次园区“失地农民完善社保”政策的具体数据 (见下页表1、表2) 。
四、简要分析
1.为了更好地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吸引更多的失地农民参加“失地农民完善社保”政策, 娄葑镇政府规定参保人员到达退休年龄时如一次性补缴医疗费, 镇政府财政补贴50%的资金, 从表2看出退休人员选择补缴医疗费人员的比例达95.01%, 对于这些参保对象来说, 完全享受城镇居民企业退休人员的待遇, 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 这一政策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基本达到了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初衷, 把失地农民纳入了比较全面的保障系统中, 与廖藏宜[1]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式比较》一文中报道的观点相符。
注:因第二年龄段人员每人有折算成公积金年限的参保账户, 视同全部参保。数据来源:娄葑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室。
数据截止时间2010年1月31日。数据来源:娄葑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室。
2.作为本次保障政策实施的主要关注人员“未达养老年龄的保养人员及第三年龄段人员”的参保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这些失地农民的参保意愿还是较强的2009年达84.3%, 特别是看到1—6月份退休的一次性补缴人员, 在7月份加退休工资后, 下半年参保人员的比例明显增多达92%, 这说明失地农民对国家城镇居民参加社会保险制度优越性的认识有个过程。我们有这样的例子:到退休年龄之前不愿一次性补缴公积金参加社保 (社区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做工作, 讲参保的好处) , 看到其他缴费退休人员加工资了, 再想缴, 但已过了补缴时限, 不能补了。
3.关于不参加“失地农民完善社保”政策的失地农民, 究其原因有一部分是生活确实困难, 拿不出钱;另一部分是不理解政策, 不愿参加。作为社会保障问题对于这类人员到达养老年龄后也有一定的生活费, 医疗方面每年可以缴一定的费用参加城乡社区基本医疗保险, 这也是导致一些人不肯参加本次一次性补缴公积金的原因之一。
4.在实施“失地农民完善社保”政策的过程中, 因所涉及产生失地农民的时间跨度比较大, 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人员类别的认定方面, 在征地拆迁时主要考虑的是“迁”, 另一方面, 在早期的征地拆迁中, 人员性质与年龄也没有规定得太死, 这样直接增加了现在工作的复杂性。
全国各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不尽相同, 有南海、嘉兴、成都、抚湖、蓬莱模式[2]等等, 实践证明,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 是为失地农民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具体来讲:保养及第三年龄段的失地农民缴一定的养老金及医疗费, 到达退休年龄后就从原来的失地农民的养老与医疗待遇变成享受城镇居民企业职工的退休待遇;待安置的单位就业人员有公积金补贴, 没有单位就业的可以按自谋职业的方式参加社保享受公积金补贴, 第二年龄段的人员有折算的个人账户, 这一政策为失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参加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扶助与政策支援, 对于参保的这些人来说从根本上消除了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化。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实施, 实现了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体化, 消灭了城乡差别, 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廖藏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方式比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3) :197.
目前,在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所指的失地农民主要是在城市工业化进程中,因为城市的非农业建设而被征收了土地使用权并未能被纳入到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农民。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主要是指:因为公共利益的实现而使得该地区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为了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制定出的一系列国民收入再分配方案的保障政策。
二、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缺乏统一的土地征用补偿标准,部分地方政府私自截留土地征收补偿款,并挪为他用,致使失地农民的实际补偿金额非常低。其次,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而且多数农村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不高,使得农民在很长时间内都无法适应失地后的生活,进而导致其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并且对未来生活充满担忧。再次,由于部分地区的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使得当地的社会保障部门不知道如何对失地农民的身份进行定位,从而也就无法给予其相应的社会保障。
(二)造成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合理性造成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不足。计划经济时代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政策造成了我国独特的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尽管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农民进城打工,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收入,但是并没有引起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性改变。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其资金是来自于城市周边农村地区的土地征收增加值,真正是“农村无回报地支援着城市建设”。一直以来,在粗放型经济发展进程中,政府出台的各类政策始终无法让农民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即使现在的农民工福利待遇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始终无法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而失地农民的权利获得则更为艰难,其心中的不满情绪会加剧堆积。
第二,土地产权制度有待健全。第三次土地改革中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明了农民拥有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但是,由于制度编写的不够清晰,农民的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等权利界定较为模糊,以至于在政府对农民土地强制征用时,农民无法借助土地产权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只能成为失地农民。具体而言,其一,农民在土地的使用权交易上,只能选择转让、出租等有限的流转方式,在形势多变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这些方式已经无法为农民的合法权益提供有效保障。其二,我国法律对土地的承包期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人口的不断变化,导致土地使用者的频繁更换,承包期限变得越来越短。加之当地政府可以对土地的承包制度以及经营方式进行随意更换,使得农民在土地使用权上缺乏权属感。其三,由于基层政府掌握着土地的流转权,其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不顾农民的合法利益,强制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使得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严重侵犯。其四,由于土地流转的程序并不规范,所以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经常因为补偿标准不统一或者缺乏维权依据,使得失地农民的利益再次受损。
第三,土地征用制度缺乏完善性。首先,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引发征地行为发生,而制定规范的征用制度则是确保征地行为合法化的重要前提。在我国的《土地管理法》中,尽管对“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说明,但是,却有些“空隙”可钻。而这些“空隙”则成为地方政府将“经济活动”转变成“公共利益”的重要依据,巨大的利益使得部分地方政府越发地热衷于土地征用。其次,“经济杠杆”在土地征用中的“灵活”运用,使得部分地方政府滥用职权,随意进行非农业性“征地”。在地方政府获取大量利益时,农民并没有得到公平对待,其补偿款数额根本就是征地利益总量的“九牛一毛”。造成这一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在失地补偿和补偿救济标准制定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农民可以对土地补偿标准提出反对意见,并向县级以上政府申请进行协调,但是审批部门恰恰就是征地的“当事人”,如何能够协调成功。如果在协调不成功之后,农民还可以向更高级别的政府,甚至国务院申请裁决,可是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言,其难度可想而知。再次,土地征用程序缺乏合理性。近年来,我国推行的土地征地听证制度,使原本的征地程序在某种程度得以完善。但是,在实际的征地过程中,缺乏法律保障的失地农民很难获得必要的知情权、参与权,甚至上诉权。尽管国家规定了征地需要按照公告要求执行,但是,地方政府却很少会告知农民其中的征地细节,仅仅是例行通知农民征地的范围和补偿标准。在政府同开发商进行协商时,农民只能是接受者,无法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当农民对补偿价格存在异议时,由于土地征用制度与其他法律法规存在诸多脱节的地方,司法部门无法参与其中,而行政复议作为唯一途径,则是在执行程序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最后,因为地方政府有权强制性地低价征收大量土地,并转手卖给建设开发商。所以,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部分地方政府对这类行政活动非常“热心”,并付诸实际行动,这也导致了失地农民数量的猛增。
第四,征地补偿方式不够合理。一方面,一次性补偿方式不利于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在征地补偿方面,多采用一次性补偿政策。农民获取的补偿款最高标准也仅仅是原土地用途的年产值30倍,看似很多,但是对于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也仅仅是维持原生活水平七年而已。如果将失地农民的补偿款用于社保投资,获取的养老金不过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33%。而土地一旦被用于非农业生产,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则是无法估量的。失地农民的补偿方式严重地偏离了市场经济规律,另外,一次性的补偿方式,不仅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现实就业问题,更无法给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可以说,农民用可持续的土地资源换取了廉价的“生活费”。另一方面,受文化制约,失地农民难以融入城市生活。城乡二元结构带给农民的不良影响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农村的民风、民俗使得农民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都与城市居民差距甚远。社会制度变迁过程中,文化的滞后性让农民在短时期内很难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理念。在失去土地之后,农民在面临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失地补偿等问题的同时,还要面临如何融入城市生活的难题。所以,很多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感到迷茫和不知所属。endprint
第五,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不够健全。一方面,在失去能够为自身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土地之后,很多农民得到了城市户口。但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很多失地农民却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同时,其也失去了作为农民所享有的保障。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失地农民享有的社保水平普遍偏低,并且内容上多是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多数地区都没有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或者扶持措施。以至于常常出现失地农民“就业难,看病难”问题。并且,由于各地发展的不均衡,失地农民的保障标准无法实现统一,更是加剧了各地的贫富差距;社会保障能够保障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但是,就目前来看,因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土地带来的基础保障水平相比差距明显,并且,多数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所以失地农民的参保意识不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的唯一来源就是土地征收、转让过程中产生的增加值,这部分资金不会积累,更不会得到后续的填补。那么,其也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特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再将失地农民纳入其中,则很容易造成系统“崩溃”,所以,只能另寻解决方案。但是,目前尚没有较为合理的解决措施;部分地区政府在失地农民的补偿款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该措施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由于农民对该基金不甚了解,而且,社会保障基金本身的运作以及构成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至于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地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反倒因为其运作中的各种“徇私舞弊”问题引起了失地农民的强烈不满。
第六,失地农民自身素质偏差。一方面,尽管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于几十年前已经明显提高,但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还是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距的。文化以及价值观的差距,导致农民在就业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等方面处于弱势,所以,其进入城市之后,多是从事非技术性的体力劳动,而这奠定了其势必将处于社会经济水平的底层。另一方面,“逆来顺受”的思想观念,使得农民在土地征收时,自觉站到了被动的接受位置。加之缺乏相关的法律常识,其在权益受到侵犯的时候,很少会意识到依靠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当然,这其中也不乏对谈判结果产生异议的,但是,其往往是选择偏激的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最后反而因不恰当的行为使得自己更加被动。另外,在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很多农民并不愿意将征地补偿款用于购买社会保障,而且很多年轻人在得到补偿款后,不但不缴纳社保,还肆意挥霍、贪图享乐,从而使自己未来的生活更加没有保障。
三、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以人为本”理念,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首先,对农民土地产权制度完善途径进行强化。完善的农地产权结构主要包括:土地占有权、承包权、分配权、所有权以及处分权等多项产权。但是,现有农民享有的仅仅是经营使用权以及有限的处置权等。所以,要对现有的农地产权结构进行完善。另外,对现有农民享有的产权界限进一步明确,明确区分不同权能的不同职能。最后,结合农村的发展,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界定的完善。
其次,理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断对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进行完善。第一,对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范围进一步明确,有效地解决主体虚位问题。同时,将物权化体现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因为,其本身就是一类用益物权,理应发挥出应有的物权作用。第二,从法律层面上将“长久不变”的土地经营权划归给农民,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第三,从法律层面上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进行细化,保证土地流转规范化和法制化,有效避免各类流转纠纷;允许土地在一定的法律范围内可以自由流转。第四,对农村土地的征用制度加以健全,尤其是土地补偿机制。务必明确土地征用的公共目的,坚决抵制任何非公共目的的征地行为。第五,对农民的户籍制度进行完善,一旦农民失去土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提供相对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并加强对其就业能力的培训力度,使其不再重返贫困。
最后,对土地征用手续和程序进行优化。第一,强化法律程序。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土地的征用手续以及程序进行科学编修。而且,在征地过程中,必须做到公开、透明,积极听取征地农民的意见,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农民的利益。第二,对土地征用听证会制度加以完善。充分保证农民的申诉权,并且,确保失地农民对征地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楚,对征地公示制度进行强化。第三,对征地程序进行完善。制订出适用于征地工作的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并借助司法仲裁以及调解协商功能,确保征地的有效开展。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务必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国家和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二)设置可持续发展的失地农民补偿机制
第一,有效实现失地农民的身份更换。从失地农民的管理机构方面来看,应该将原来的村民自治组织转换成为社区管理模式,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彻底解决失地农民身份模糊问题。同时,我国政府也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好的可持续性社会保障服务。
第二,为失地农民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失地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还有维持生活的能力,所以,要想真正提高失地农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就必须帮助其拓宽就业渠道,使其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进而有效地改善自身的生活质量,从而为自己解决后顾之忧。首先,推动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开拓农民的就业空间。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不仅能够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还能够有效地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阻止大量的劳动力涌向城市,从而确保当地的生活结构更加和谐、合理。其次,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社模式。农村专业合作模式是当前农村地区广泛推行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其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地农村的经营体制,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使得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更快。最后,促进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性有机结合的原则,明确不同区域的地域优势、特征、发展定位,发展符合地方实际需要的第三产业或第三产业群。完善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利益协调机制,优化农村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建立农村第三产业空间集群,引导城市中第三产业不断向农村渗透、辐射和扩散。
第三,创造条件,扩大失地农民的财政性收入。首先,征地过程中,让失去土地的农民能够获得一份土地增值收益,成为土地价值升值的利益相关者。根据农地流转的具体用途和收益来补偿农民,可以使农民获得一份由于土地用途变更而产生的溢值。其次,实行土地入股制度,让失地农民可以获得一定的可预期收入。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和预期收益为股份入股,成为股东,农民增加了所持的股票、股份份额以及红利等财产性收入。最后,鼓励农民理性投资,失地农民通过自主经营或者理财等方式,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国家可以对有条件的失地农民进行理财宣传和培训,改变失地农民保守、落后的理财观念,拓宽居民投资渠道,丰富居民的理财方式,实现财产增值,最终使失地农民完全融入城市主流社会结构之中。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民越来越多地失去了他们原来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成为了“失地农民”。“上班无岗,种地无田,低保无份”则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传统的行之有效的“土地换就业”的安置方式逐渐失灵,简单的货币安置则只能解决他们的近忧,难以化解远虑。浙江省经过五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在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性文件,取得了一定的尝试性经验。但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的养老保障制度为主,辅以其他相关社保制度,其中许多措施和实施方案需要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一些具体且关键的问题还需要理论来突破和提升。
浙江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
(一)浙江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情况
近年来,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在全国一直遥遥领先,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由1997年的35.6%提高到2003年的53%。而浙江省城市化的推进却是以大量农民贡献土地为代价的。据统计资料显示:浙江省 “八五” 期间共征用集体土地59.71万亩,年均11.94万亩,“九五”期间征地98.91万亩,年均19.78万亩,比“八五”期间增长了7.84万亩,增长了66%。每年土地的征用量更是逐年攀升,2001年全省土地征用面积增加到了43.41万亩,2002年为62.18万亩,2003年达到了63.万亩,累计征地面积达到了320万亩。随着土地被大量征用,一大批祖祖辈辈靠土地为生的农民成为了“失地农民”。若按照城郊农民人均0.7亩计算,这就意味着浙江省累计有失地农民470多万人,而1999年以来失地农民就大约有200万人,这一数字还在逐年攀升。因此日益增加的失地农民及其产生的失地农民生产、生活保障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为缓解征地矛盾、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各级地方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纷纷开始了以养老保障为主的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探索。1998年年底,嘉兴市颁布了《土地征用人员分流办法》,为失地农民开办了基本养老保险;宁波市失地农民建立养老风险准备金制度和湖州市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养老保险费的做法非常典型;“土地换社保”、“培训促农民再就业”、“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等一些措施也非常有特色,为在全省范围内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基础。2002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征用工作的通知》,对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定位、参保对象资金享受标准等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基本保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结各地的经验,浙江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国土资源厅、财政厅、民政厅及农业厅等五个部门在2003年5月联合颁发了《关于解决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对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低保、培训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至此,以制度安排的办法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在浙江省全面启动。2003年8月旨在加快推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通知》,各地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都出台了相关的制度和实施办法,到2003年底全省已经有10个市50多个县(市、区)建立了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有52万失地农民参加了基本生活保障,共筹资金37亿元。其中约15万人达到了条件的参保对象已经开始领取基本生活保障金。
(二)、浙江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
从目前浙江省各地已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县情况来看,其中保障形式大体上有三种类型:
1、生活保障型。这种类型是参照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设计,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承受能力,一般设置多少档次,缴费水平与保障待遇挂钩,实行个人帐户与统筹帐户相结合模式。该类型待遇水平控制在低保标准上下或失业救济金标准上下,比如宁波对纳入保障人员的缴费,划分为2万元、3.3万元、4.6万元三档,支付水平也分为200元、250元、300元三档,同时建立未来支付风险准备金,基金来源是:从土地出让金纯收中提取2%,从地方财政收入中安排1%,从国有资产变现收中提取10%。保障对象去世后,其个人帐户中的本息余额可以由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继承。目前浙江省实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11个县6个市区采取该类型。
2、社会保险型。此种类型是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设计的,较多强调了享受保障权利与缴费义务对等原则,实行个人帐户制,享受待遇与保障对象的缴费时间和缴费指数挂钩,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目标是同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将失地农民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但是,许多地方政府也考虑到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按照城镇职工低缴费低享受的两低水平设计的保障办法,即一次性缴费为15年,待遇水平高于失业保险低于基本养老保险。比如杭州市规定参保人员一次性缴费4.6 万元,支付标准为月人均410元,嘉兴市的支付标准为398元,台州市的支付标准为520元。
3、社会保险加生活保障型。此种类型按照失地农民的不同年龄段,失地程度及就业状况等区别对待,不同的情况实行不同制度。其待遇水平介于社会保障型和生活保障型之间,衢州等地主要采用这种办法。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分析
首先,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1、待遇水平较低
待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失地农民的接受保障程度。从目前来看,社会保障型的制度待遇水平相对较高,最高的有520元(如台州市),相比之下基本生活保障型制度的待遇水平普遍较低,最高的只有300元。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失地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行为都转化为市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行为,他们的消费方式也随之改变,消费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大幅提高,现行的待遇水平的实际购买力将会大大降低,直接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而农民土地价格在城市化进程中是大大提高。无法弥补因征地对农民造成的利益损失。
2、存在资金空帐的隐患
虽然各类型制度规定资金是从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土地收益中一次性划拨或列支,表面上看好像不存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农民不能按期缴费的问题,但更为严重的是,第一,现在失地农民平均每个人能获得补偿费11000多元,而一次扣缴的保费都在万元左右,许多地区的农民的补助费不够缴费,还要农民另外补缴,失地农民拿不到钱还要出钱,容易引发农民的抵触情绪,特别是那些劳动年龄阶段的农民。第二,集体缴费部分从土地补偿费中列支,许多集体经济发展都是靠土地补偿费来支援,再者全省有许多征地补偿费不到位的现
象,直接影响保费的收缴。第三,政府出资部分,规定是从土地收益中列支,同样存在土地收益不能按期取得的问题,影响的政府资金的到位;同时过高的财政补贴有影响着政府资金的到位率。第四,由于农民的消费增长率大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直接导致养老保障金的不足。第五,目前浙江省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资金由各县财政部门管理,但对资金具体怎么运营、怎么管理、由谁监督,各地在试行办法中还没明确的规定和措施,许多地方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纳入城市职工社会保险基金一起管理,城市职工社会保险的历史债务、收支不抵、保值增值困难等问题将直接连累到失地农民的社会包装基金。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金帐户的空帐情况,如果不加以防范,将严重影响和制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持续发展。
3、覆盖面窄,存在资金不到位
从1999年到2003年底,浙江省失地农民已超过200万人。而到2003年底浙江省全省52万失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保障,仅是失地农民总数的26%,其他人依赖于一次性货币补偿和实物补偿,对今后的生活保障没有保障,存在较大的隐患。制度中对失地农民是否强制参保没有做明确规定,较低的覆盖率使养老保障的规模效益无法显现。而仅有这些参保人员中,按每人缴纳10000元的保障费计算,共计保费有52亿元,加上集体缴纳和政府缴纳的保费,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金应大大超过52亿元,但是到2003年底全省才共筹集到30亿元,还有一大笔资金没有到位。
其次,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但在保障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同时,医疗费用大幅攀升,尤其是大病。近年来医药费的增长远远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高额的医疗费用支出,对失地农民而言,更是苦不堪言。作为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得到的安置补偿费用来缴纳养老保障费都已经成困难,那么拿什么来缴纳医疗保险费呢?这显然对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设置了障碍,根本没有解决他们医疗问题。
再次,失业保险方面的问题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生产资料,被国家征用就意味着农民失去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就意味着面临永久失去职业和生活保障的风险,失地农民由于知识水平、文化素质、科学技能等方面的差异,参与城市就业岗位的竞争始终处于劣势。许多地方虽然举办了就业培训班,由于培训范围、形式有限,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1、加快立法建设,推广制度法制化
浙江省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全省各地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指导性,不存在约束力。而各地在指导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本地区实行的操作办法,制度不一,不仅不利于全省的统一管理和监督,而且还不利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推广,社会保障工作将举步维艰。省人大常委要会同政府有关部门积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力争尽早出台一套适用全省、较完备的、统一的法律法规,规范社会保障行为。
2、完善土地补偿制度
土地补偿费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的方根来源,事关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健康运行,因此,完善土地补偿制度尤为重要且刻不容缓。首先,要提高土
地补偿费的标准。切实维护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了现阶段失地农民保障水平较低的困境。其次完善土地征用和补偿政策,加强土地的安全保障措施,杜绝征地过程中的“白条”现象,避免资金空帐问题的发生。第三、完善留用地安置政策。
3、改革征地补偿方式,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事实表明,低水平的一次性现金补偿方式容易在城市社会产生新的贫困阶层,不利于小康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因此应构建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救济保障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将原先交给农民的土地补偿费绝大部分作为养老保障费变为社会保障基金,村集体、政府以一定的比例从土地转让金中给于补助,提高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第二、由村集体出资,给失地农民缴付失业保障费,建立起失地失业保险制度,在农民失去土地后领取。所需资金由土地补偿费、征地安置补助费中列支,也可从村集体对经济收入中列支。第三,强制失地农民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是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由农民根据自己条件自行选择。第四、对失地后领取保障费后生活又存在困难的农民应将他们纳入城市低保的范围,特别是那些以前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而现在无能力缴费的失地农民,应重新对他们进行考虑,不能将他们简单的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失地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
4、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失地农民就业
法学本科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
论文作者:王萌
学校: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专业:法学
学号:
年级:
完成时间: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的调查报告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影响面非常广泛的社会问题,是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民生问题,是涉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为了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作者在汇总了诸多资料后,归纳了诸多方面,形成此调查报告。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浙江和四川等地的调查,在征地或变相征地的过程中,被征地农民的经济损失是非常大的,甚至面临生计断绝的尴尬境地。举一现实例子,四川省蓬安县一位58岁的老农算了这样一笔账:过去因为住得靠近县城,包了城里几家机关食堂的潲水来养猪、养鸡,老俩口一年收入可达上万元。现在土地被征,得了个“城镇居民”的虚名,付出的代价却是不能养猪、养鸡了。虽然得到一万多元的各种补偿,但仅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收入。年龄大了,就业根本就没有指望,日常生活还不敢动用这笔补偿款,因为万一有个病痛还全指着它。所以,现在生活的窘迫就可想而知了。农民土地被征最早可追溯到10年前,因征地产生的问题一直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由于失地农民大多只能得到一个“城镇居民”的虚名,再加上依照政府的传统思维,农民失地是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这样的认识误区导致征地成为对这部分农民的“最后的剥夺”。
就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而言,具权威性且统一性的文件仅是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关于做好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29号),各地政府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采取的政策措施也各有不同,根据某省某县地方政府的调研,归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模式有以下四种:
集体养老保障。大部分农转非村和城郊村,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快,管理比较规范,集体出资发放基本养老生活费。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大部分村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如养老金交纳人均每月30元左右。一些村给予一定补助,但是有补助的村,农民参保积极性普遍较高,无补助的村,农民参保积极性普遍较低。有的村因经济困难等中途停止了补
助。
集体福利救助。每逢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给全体村民,每逢特殊节日如老人节、儿童节、妇女节等给特殊村民,发放福利慰问品。大多数实行福利制度的村还建立了困难救助制度。对老弱病残和因灾、因病致贫的困难家庭给予一定补助。
商业养老保险。各别地方采取集体补助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是集体补助30%—40%,个人负担60%—70%,为35—49周岁年龄段的村民一次性投资购买了商业养老保险。
另外,一些有条件的村镇还实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参加商业家庭财产保险制度等,保障村民生活。
据有关地方领导的说法,凡是集体经济发展红火、领导班子坚强有力、规章制度健全规范、形成尊敬老人传统的村,农民生活保障大都运作规范、有力;反之,则困难重重。
该县并不能代表全国各地方的做法,据相关材料表明,就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参加社会保险没有制度保证
85%以上的农民表示希望各地政府尽快出台政策,使他们能够参加各类社会保险。90%以上的失地农民特别是年龄大、文化低、技能差的,已经意识到仅靠一次性征地补偿无法长期保障他们的生活,要求参加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非常强烈。但是,还没有成形的制度予以保证。
2、社会养老保障水平太低
已有养老保障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适当补助的全额储蓄积累式保障。经过十多年运行后遇到新问题:集体企业改制和产权明晰后,集体补助多有名无实;基金利率很低,投保与银行储蓄无多大差别,依靠高利率增值落空;投保月基数为4——20元,预期养老金太低,对投保人失去吸引力。90%的参保人是在此法实施初期参保,随后停止缴费。每年续保、新参保的人数很少。就某地方调查显示,失地农民已领取的养老金年均仅138元,月均仅11.5元,远不能保障基本生活。
3、“土地换社会保障”。这是目前一些发达地区积极探索的新安置思路,也是受到许多专家学者青睐的安置办法。大体做法是按照从集体的土地补偿费和个
人的安置费中扣除一部分资金,国家从土地的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农民自己提供一部分资金的原则,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障。初看,这种思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仔细推究起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值得商榷。首先,从理论层面分析,基本社会保障是具有公共品特征的,是公共财政理念下政府应承担的职责。既然我国城市居民能够无偿享用基本的社会保障,那么失地农民为什么需要通过“换”的形式来拥有这一权利呢?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并没有针对失地农民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失去土地不仅意味着失去了赖以维持生计的物质资料,更意味着医疗、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权利的丧失,必将成为引发多种社会矛盾的导火索。
二、解决对策
关于农民失地后的社会保障问题,仅有国务院的文件,故造成对此问题的立法缺失,不仅如此,因为缺少具有立法权威性和高度统一性的法律法规,造成各地举措参差不齐,效果欠缺。因此,如要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再加之农民问题已具有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成为和谐社会的一把标尺,因此解决此问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修改《土地管理法》,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
目前我国的征地制度主要是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各地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及规章。执行多年以来,制度中的弊病明显。虽然2004年对《宪法》和《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正,但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对《土地管理法》进一步修改。第一,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应当在法律中以列举方式规定国家征地的目的,严格限制土地用途。第二,尊重农民,导入市场机制。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让失地农民直接参与到征地的全过程中。并且,按照市场交换的原则,处理征地单位与失地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第三,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机制,改变原来的货币安置。征地补偿应体现在多方面,如适度的经济补偿、参照市场价提高征用补偿标准、帮助安置就业和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第四,完善土地征用程序,保障农民在征地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制定《社会保障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近年来社会保障立法逐步转到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体制创新的阶段,但中国社会保障立法以维护社会稳定与社会公正立法理念,还未能真正清
晰地体现出来。立法理念的落后以及没有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制定《社会保障法》,首先,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改变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实施范围狭窄的局面,要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的实施范围切实扩大到乡镇企业、小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等各类企业的职工,使所有企业职工都能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统筹城乡发展,最终建立一个统一的包括全体劳动者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考虑专章规定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其内容包括:明确政府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责任;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范围;建立失地农民保障基金以及基金来源与原则等。
据2010年11月的报道,刚出台的《社会保险法》已明确地把失地农民纳入到社会保障的制度体系当中:不仅如此,《社会保险法》虽刚出台,但是体现它立法精神的一些制度变革,在此前就已逐步展开,比如从2009年开始推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新农保”。之前中国各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多由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而新农保有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三个筹资渠道。其中每个月55元的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财政直接支出,每名参保农民在年满60周岁后,就可按月领取。尽管每人每月55元听上去并不多,但考虑到中国的农民人数多达数亿,这笔资金数量并不少,而最关键的还在于,它让数千年来养儿防老的中国农民,第一次拥有了国家发给的养老金。
近年来,由于失地农民利益受损以及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如何使失地农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以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也就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亟待研究的课题。很多学者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失地农民的权益、社会保障问题进行研究。
根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1997年-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至2010年中国共安排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1850万亩,其中 90%以上为征用农村集体土地。按照目前全国人均耕地水平测算,将新增约1200万被征地农民。国土资源部的研究课题《21世纪我国耕地资源前景分析及保护对策》也指出,在严格控制的前提下,2001年-2030年全国年均建设占用耕地不低于 180万亩,20年间将达3600万亩。因此,2001-2030年30年间将新占用耕地5450万亩,新增失地农民7800万人,失地农民总数将达到1.1亿人。如果用地指标突破,违法用地得不到控制,失地农民的数量还将大大增加。中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仍然呈阶梯式减少现象,那就意味着每年仍然有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变成失地农民。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
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在2003年全国被调查失地农户中,仅有2.7%的劳动力得到安臵,20%的劳动力赋闲在家,处于失业状态。失地农民向非农就业转移过程中,除少数人能利用城区发展带来的商机经商办企业外,大部分在工作岗位竞争中处于劣势,难以找到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40岁以上的劳动力,他们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经营的技能和经验,同时又由于投资理财知识和能力不足,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难以为土地补偿费寻求有效的增值渠道。在征地过程中,虽然大多地方政府采取了一定措施,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农民实际上处于失业状态。自谋职业的失地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但通过这一渠道消化的失地农民数量也十分有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企业为裁减冗员而实行下岗分流,造成了大量下岗工人,城市本身已经承担了过多的工作人员,再无力安臵大量的失地农民;其次,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一些已经获得政府安臵的失地农民因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有大批人成为再次下岗者;再次,外出务工的失地农民也仅限于青壮年劳动力。
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
在我国农村,施行的是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的社会保障制,其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并且我国城乡间社会保障资源分配严重失
衡,农村社会保障几近空白。2007年11月 29 日,劳动和社会保障
部首次发布的《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险基本情况》显示,目前中国城镇
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率达到76%,但“农村养老保险的推进
比较缓慢,覆盖面还比较小”。从全国社会保障费用支出的情况来看,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只享有社会保障支出10%左右,而占总人口的20%的城市居民,却占到社会保障费用的90%。从人均社会保障费
用来看,城市居民是农民的20倍以上。
随着失地农民人数日益增加和失地问题的加剧,为失地农民建立
社会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纵观各地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就会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社会保障只是一种称谓,实质
是一种最低的生活保障。目前部分地方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其相关实践只能称为“生活保障”制度,与以社会性、福利性、公平性和互助性为本质特性的“社会保障”相差甚远;其次,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起步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不断完善中,对
社会保障实践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验证,尤其是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缺乏监管;再次,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普遍偏低,部分被征地农民
还处于无保障的状态。这表明,失地农民中只有少数能享受与城镇居
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就社会保障而言,由于普遍实行了货币补偿,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部分基本上由农民自行解决养老、医疗、失业等
社会保险。
三、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一个明显缺点就是产权不清晰,主体不明
确。为此,明晰国家、集体、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利益分配,正确处理
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解决失
地农民问题的前提。通过界定和明晰产权关系,运用法律等手段保证
各种与农地产权有关的契约或协议得以实现,才能充分发挥农地产权的激励、约束机制,从农地产权关系的处理和制度安排上达到农地资
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臵,提高农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重构后的农
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基本模式可以理解为一个“金字塔”型的农村土地
产权权能体系,国家拥有土地最终所有权,处于金字塔塔尖;集体经
济组织代表国家履行土地所有权权能,处于金字塔塔身;农户处于金
字塔的塔底。
(二)完善征地补偿制度
1.规范征地补偿程序。目前,就征地补偿款的分配问题,法律
尚无明文规定。征地实施单位一般不直接面对农民个人,而只是面对
村、乡两级,资金拨付一般也是直接到乡财政。在征地补偿费里农民
最终能得到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据“三农”数据网调查显示,征
地补偿费的分配格局一般是:政府占60%~7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10%~l5%。土地征用是国家行政行为,而不是民事行为,因
此需要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实行。通过具体的征地程序,可以避免征
地主体在行使征地权力时行为的随意性,从而避免主观性和盲目性,进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国外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有
严格的征地补偿程序,可以大致分为:(1)土地的原所有者和利益相
关人先提出补偿申请;(2)主管土地征用的政府机构自己或请专业评
估师对被征地及相关资产进行调查评估;(3)主管机构确定补偿金额
及方式;(4)支付补偿;(5)如果在补偿方面有争议,有法定机构进行
裁决。
2.规定合理的补偿金。从法津方面来讲,我国《土地管理法》
规定的土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是以被征收土地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的倍数为公式计算的。对失地农民集体支付的土地补偿费为前三年平
均产值的6~lO倍,安臵补助费为前三年平均产值的 4~6倍。安臵补
偿费和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总和,不得超过土地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这种方法只考虑了土地本身的生产价值,其在计划经济体制
下曾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它失去科学性
和合理性。这种补偿费既没有反映出土地的地理位臵、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土地市场交易价格、入均耕地面积等影响土地价值的经济因素,又不能体现同一宗土地在不同投资水平或者不同投资情形下出现的价值差别,也没有考虑市场条件下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益。这
种补偿制度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地方
政府在征用土地时,必须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真实反映土地资源
价格、土地增值收益和社会保障水平,满足失地农民的合理要求,确
定让大多数失地农民可以接受的合理补偿金标准。在征地补偿内容
上,除了补偿土地价值、劳动力安臵、青苗损失外,还要增加农民在土地承包期内正常收益权损失、土地的潜在收益损失、相邻土地的损
害、土地增值的收益损失以及农民因失去土地的各项间接损失等项
目。作为生产资料的补偿,不仅要使农民能够解决目前的生活,还要
确保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有能力再创业。对被征收土地农民的安臵,区
别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农业人口,建立以市为
导向的多种途径安臵,建立复合式征地安臵模式或对征地安臵补建费的分配考虑综合捆绑使用。
3.土地征收补偿方式多元化。目前,我国主要采取货币补偿方
式,实行“分钱到户”一次性到位的单一补偿方式。因其补偿额低,而农民往往把货币补偿用于购买急需消费品,加之农民在就业上固有的劣势,补偿金一旦用完,农民就失去了生存的经济基础,所以这种
补偿方式为失地农民的生活带来巨大隐患。借鉴日本、德国等发达国
家的成功经验,土地征用的补偿方式既可以采用货币补偿,也可以采
用实物补偿。山于各地情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多样化的征地补偿的形式可以满足失地农民的不同需要。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形式。(1)土地入股。在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情况下,将
被征用的土地按市场价格入股,也可以按土地承包关系、劳动贡献及
土地的状况等综合因素折算,实行参股合作经营,农民入厂就业,分
享土地增值的收益,这种办法产权清晰,操作简单,农民按期领取工
资和分红。土地入股的形式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补偿方式,有利于发展
生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既使失地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又能较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2)留地安臵。政府
按照规划确定的用途,给被征地农民集体和农户留出一定数量的土
地,由其开发经营,实际上是给被征地集体和农民留出生产资料。留
用土地有留用集体土地、国有土地、建设用地三种方式。(3)土地臵
换。当土地补偿不足,土地被征用者长远生计无法维持时,可以采用
土地臵换的方式。在失地农民要求以土地臵换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由
征地单位开发耕地、集体留用土地、复垦造地、土地整理改造等替代
形式,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土地耕种资源,能较好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4)替代地补偿。考虑到失去土地的农民有可能在领取土
地补偿费后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坐吃山空,在确定补偿的方式
时,以国有宜农土地作为替代地补偿,以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5)
增值补偿。合理分割土地用途转移的增值部分,提高征地补偿的规范
性和公开性,真正实行按市场价补偿原则,让农村土地所有者分享到
经营城市过程中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
(三)加强对失地农民安臵政策的创新
我国失地农民的安臵政策经过了几个阶段的演变。从 1981 年
-1993年的“货币安臵政策”为主导,发展成为 1993年后部分地区
兴起的“土地换社保政策”,以浙江嘉兴为首例,成效显著。另外,“就业安臵”、“留地安臵”、“股田制保障安臵”等政策也相继在不同
地区实行。但是也要看到,“货币安臵”为主和“土地换保障”等做
法都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运行模式,其中的弊端就是失地农民在维
护自身权益时处于弱势地位。城市化进程中事关失地农民利益的各项
决策,应当在认真听取农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要充分地尊重这部分
农民的意愿,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从政策源头上去维护
失地农民利益,从政策上来保障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一种“自下而上”的运行模式来弥补“自上而下”的政策
运行模式缺陷。2008年出现的新思路“草根融入”政策正是对“土
地换社保”政策的修正和完善,使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从“保生活”
逐渐过渡到“保发展”阶段,从而为失地农民市民化奠定物质基础。
2008年10月 1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
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要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做到先保后征,使被征地农民基本
生活长期有保障。这预示着今后这种“草根融入”的社会保障政策将
会成为推动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重要政策。
2008年,广西省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试行
办法》,这种“先订社保后征地”的政策,让失地农民能参与到与自
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发言权中,保证了政策符合绝大多数失地农民的意见和要求。解决了越权批地、以租代征、化整为零、先斩后奏、边建设边报批等违法用地的实践难题,确保了被征地农民在失地之后
权益得到保障。这不失为对旧的安臵模式的一种突破。
(四)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是关键
在解决好失地农民的保障问题上,政府更必须打破单一的思维方
式.不妨由单纯的“授之以鱼”的思维方式拓展到灵活多样的“授之
以渔”的方式。力争把补偿化为推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动力,继而以失
地农民的充分有效就业促进地方经济的深化发展。
1.发展农村经济,鼓励失地农民返乡。20世纪90年代以来,客观上存在着务农收入与外出务工、经商收入差异悬殊的状况,于是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而其主体往往是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体力强
壮的青年,在家留守的妇孺老弱往往无法进行正常劳作,以致不少农
村出现了土地经营粗放和撂荒现象。由于失地农民本身已具有从事农
务劳作的技能和条件,再返乡务农不存在知识、技术和观念上的障碍。
因此,失地农民完全可以通过转租承包的形式再从事农务,并形成一
定规模的集约化农业经营.从而获得较高的边际效益。一般来说,城
市郊区农民与农村农民相比视野相对比较开阔,他们更了解市场需
求,他们可以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种植收益相对比较高的经济作物,他们可以在品种和地域上实行多样化经营,这也会促进农业内部的产
业结构调整。同时,失地农民也可以利用所获得的补偿金进行农产品
加工投资,既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又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可以
为更多的农民创造就业机会。
2.多种渠道,拓展就业岗位。要想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安臵问
题,就要增加就业岗位,从而使失地农民充分就业。拓展就业岗位的渠道很多,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一是对吸纳失地农民较多的企业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对那些提供就业岗位多、兼顾社会效益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或提供其它方式的有利条件,以调动企业增岗
进人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建设为农民就业和
收入增长争取空间;三是应该鼓励、倡导和推动市民的消费观念,使第三产业成为带动农村剩余劳力较快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四是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一方面对需要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或乡镇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给予低息或免息贷款的政策照顾;另一方面是对农村民间借贷进行有效监管,使资金真正做到“来之于农,用之于农”,民间借贷资金的合理运用既可以为资金所有者增收,又能集中闲臵资金发展农村产业。
关键词:城镇化,市场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一、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 也是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资料和生计源泉。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征收土地就成为发展大局所需和城市建设的必要条件, 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农民, 势必造成失地农民越来越多的局面。据预测, 2020年中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 部分失地农民将逐渐陷入“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生活窘境。如未对这个特殊群体妥善安置, 随时都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 久而久之必将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不利于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本文探讨了失地农民的权益流失和保障问题, 希望可以引起更多人对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关注。
二、正确认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目前, 关于我国失地农民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建立起系统的保障体系, 仅有部分经济发展良好、财政充足的省市建立了具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 而经济欠发达的多数省市多采取的是一次性货币交易, 总而言之, 全国范围内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情况令人堪忧,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需要尽快建立完善和落实。首先, 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这是维持失地农民长期、基本生活的需求。根据信访部门的数据反映, 受理总数的70%左右是征地纠纷的问题, 这其中多数群众反映的都是征地补偿问题。其次, 部分失地农民失地的同时即成为失业者, 很多“农转非”的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务工, 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偏低, 体制上也不能及时被纳入城镇失业保险保障的范畴, 因此, 失地农民很容易变成城市中没有社会保障的失业人口。
城镇化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我国城镇化过程中, 农村社会保障 (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 失地农民与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覆盖面窄, 社会化程度低;其次,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不足, 主要靠县财政和乡村集体经济投入;再次, 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缺乏约束, 这就造成了资金的使用存在风险大、难以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最后,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分散, 城乡分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可见, 深入研究当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不断探寻新的机制、对策, 不断缩小失地农民和城镇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距, 对于保证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与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失地农民群体数量仍将呈上升趋势。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 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帮助失地农民上长期稳定的生活, 是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 包括对社会脆弱群体的救助、对军人及其军烈属的优抚安置、对无依无靠的孤、老、残、幼、疾人员以及社会大众举办的社会福利和有关的社区服务, 完全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范畴, 充分体现社会公平, 二是由于用人单位、职工个人缴费、国家给予适当补助的三方共同筹资的项目,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 属于社会保险范畴, 其中,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行个人账户与统筹相结合, 其他三项项保险属于完全统筹的项目。与前项内容比较,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是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基础上实行的, 既体现公平与效率, 又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结合。而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存在以下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 政府征地手段行政化, 市场机制无从体现, 我国村民自治的实践尚未完善, 乡镇对村委会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多少带有行政干预的色彩;第二, 各级政府参考征地用途作为重要依据而制定的土地补偿标准相差较大, 失地农民补偿标准较低, 征地补偿的金额有限;第三, 多数失地农民属于文化低、资金少 (无) 、缺少技术的封闭群体, 就业问题十分突出;第四, 失地农民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生活质量因失地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影响, 大部分失地农民的老年家庭是靠征地补偿款来维持生活, 他们对今后的医疗、养老保障、子女教育等问题都存在着忧虑;第五, 失地农民的弱势地位和较低的组织程度, 造成了他们争取社会保障、就业权、财产权以及政治文化、教育等合法权益的能力欠缺, 造成了他们的诉求和意愿难以引起决策层的重视;第六, 失地农民意识转变滞后, 他们大多对“保险”不信任, 加之支付保费后在短时间内不能见到效果, 明显表现出了养老意识不足的普遍问题。
四、失地农民合理利益保障的对策
土地是农民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是其生计安全的最后保障。完善土地征用制度, 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可以促进城镇化的推进和社会的安定繁荣。建立起“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模式, 把握好“公共利益”的维度,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和农村房屋拆迁的法律条款, 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宪法》中有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情况, 不断地建立、完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适当提高补偿标准, 《土地管理法》的征地补偿项目和标准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度调整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征地补偿标准的差异, 征地需要依据地段、地类、用途进行补偿, 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
按照建立土地征用与劳动力安置、社会失业和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的机制运行。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筹措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是重中之重, 做到专款专用于失地农民的民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和就业保障。不断地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费管理, 严格实行专款专用, 切实地发展集体经济, 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政府收缩职能, 重在监管,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坚持市场化运作, 加大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力度。全面推行市场化就业, 为失地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不断加强失地农民自身素质的建设, 帮助失地农民积极市场化就业是解决失地劳动力的根本途径。政府需要不断地打破城乡就业二元体制, 然后依据市场化原则, 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 同时给予失地农民优惠的就业政策、适当的政策倾斜和智力支持。营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良好环境, 不断地转变农村单一的农村教育模式, 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农村教育, 切实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和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 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和文化层次, 针对性地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 实施就业技能培训, 提高就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农村的精神文明事业, 在内因上切实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 实现“体力型”人力向“技能型”、“智能型”的转变, 逐步为城乡结合部的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另外, 加快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 建立城乡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从而做到就业信息的及时传递。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 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就业。
五、结语
我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日趋完善, 但是随着城镇化的高速发展, 失地农民的数量和社会保障问题会日趋严峻。政府首先需要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立法工作, 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帮助失地农民这个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帮助他们建立畅通的渠道, 以平等地享有行政救济的权利, 并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其权益, 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民谋利益。根据区域的不同, 切实建立起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加强家庭养老, 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从根本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医疗保障, 坚持政府筹办, 集体组织, 人人参加的原则;坚持国家扶持, 多方筹资的原则;坚持互助共济, 保障适度的原则;坚持照顾一般, 确保重点的原则。同时, 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和培训机会, 尽快地帮助失地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杨翠迎, 黄祖辉.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2]刘晓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3]胡同泽, 文晓波, 黄利军.东西部失地农民生存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基于11省、市、自治区农调队公布的调查报告[J].乡镇经济, 2006 (05) .
[4]刁慧娜.从国外农村社保制度视角分析我国农村社保制度的走向[J].科教导刊 (中旬刊) , 2010 (11) .
[5]宣昱婷.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若干思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6]马林靖, 田延晓, 曹仕俊.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就业创业问题研究——基于河北省265个失地农户的调研数据[J].当代经济管理, 2012 (01) .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集体经济;“政府-集体经济”模式
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后飞速前进,越来越多的农业土地被改为建设用地,由于土地总量不变,便造成了失地农民的数量开始大规模增长。高速的城市化进程迫使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城镇,向城市居民的身份转变。因此政府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成为农民离开土地后生活利益保障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1.社会保障制度解析的主要内容
由于社会保障这种政治——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其最终的决定因素大多是由不同利益和制度的共同作用影响形成的的,非人为可以左右。失地农民在用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换取实地补偿金后,已经不再是农民身份,他们开始向经商和打工者的身份过渡。实地补偿金的领取拆散了原有核心家庭的框架,这不仅使得“储蓄经济”的现象突出,也促进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现象。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强制规定和实施的一项基本制度,责任的主题是国家和社会,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主要包括社会底层需要帮助的劳动力丧失者和特殊群体)。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求的满足,保障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其存在价值是保证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目前在大中城市的由失地农民转型的就业者,多是农民工或其他类型的雇佣者,在城市的最底层劳动,居住条件偏远且没有耕种的土地。社会保障在他们身上并没有太多的显现。这些已经进入城市的失地农民拥有着城市居住地和户口,但仍旧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待遇。在医疗、保险、就业、养老等等社会生活保障方面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失地农民在社会弱势群体的身份中长久羁绊难以脱离。
2.失地农民用土地换取的社会保障路径分析
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在从理论到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的较大的不同可能性。部分失地的农民更多的在衡量土地利益的合理性,而全部失地的农民需要完成一个农民向城市居民的转变。
土地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土地征用权由国家行使。国家征收到农村的农业用地后再进行想商业建筑用地的转变。早期的规模并没有对农民组成有所影响,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失地农民出现,他们的社会保障往往不能达到完善,需要有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有益探索,得出利于经济发展和失地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方式。
在前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大致有三种较合适的模式途径为农民的农业用地换取社会保障。首先是全封闭模式,以解决农民最基础的生存保障为主旨,加速城市化进程。其次是半封闭模式,区分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民,让他们在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和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维系生存。最后是城镇对接的一体化方式,政府和集体承担了大部分的个人保险和福利补助。
3.“政府-集体经济”社会保障模式对失地农民的应用
政府对中国社会的保障体系是全面支持的,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保险在内的三种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方式,政府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政府保障范围内的农民数量显著增加。这时候,政府资金、公务人员数量、执行速度和力度都不能足够保障这些社会福利和救助需要的水平。在这个时候,集体经济有效地补足了政府的缺陷,十分有力的保证了社会保障的原有水平,并形成多元化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
4.“政府-集体经济”社会保障模式的多元化福利政策
政府和集体的福利政策随着失地农民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逐渐凸显出作用。多样化的福利内容不仅给失地农民降低了生活成本,更在文化精神方面增添了许多福利政策,涉及到就业、养老以及教育方面。
政府是供给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主体。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包括老年人保险、妇幼、儿童福利、社会安抚、公共产品供给,而社会救助包括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就业教育的支持以及对重大疾病的救助。其中集体经济也供给了后两个部分。这些内容都与失地农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在货币和实物上有所补助,并在精神文化这些软物质上大力的满足了需求,多形式、有技巧的为失地农民提供生活保障。
5.经验和结论
“政府+集体经济”双重供给主体的社会保障模式再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政府、集体政策后,逐渐的摸索到一条成熟的道路上。最初的现金补偿仅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福利待遇和精神需求,在加入集体经济后,形成了主体由政府统筹、集体补充的的多元化的保障制度,提高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运行效率。集体经济虽然是后期加入的,但因为它能覆盖到更广的受众中去,弥补政府无力承担的情形。在失地农民向市民转变的时候,多种资金、社会福利、就业可能性在集体经济的支撑下保证了他们的生存空间,维护了他们的基本利益。
城市化的进程加剧让失地农民数量一升再升,复杂的社会保障问题超出了政府提供的能力。在政府保障制度的建立和维护下,集体经济的加入强化了失地农民的互助性,并利用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发展向上的过程,“政府+集体经济”双重供给模式的构建是为了奠定失地农民身份转变的基础,要想完善的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更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美雁,秦启文.城乡统筹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路径分析与选择西南大学学报,2008.7.
[2]欧阳小炜.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6.
[3]陈磊,薛兴利.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保障问题研究前沿,2005.5.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金】推荐阅读:
关于做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问题06-13
失地农民拆迁安置06-13
失地农民学年论文09-18
失地农民再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12-11
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调研对策12-14
毕业论文之浅析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12-08
失地证明范本10-16
农民工保障金承诺书06-04
保障农民权益服务群众生活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