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一览(精选6篇)
中文名: 丰县
别称: 凤城、丰邑、古丰、秦台
所属地区: 中国 江苏省徐州市
下辖地区: 大沙河镇、凤城镇、欢口镇等14个镇
面积: 1449.7平方公里
人口: 130万
GDP: 300亿()
地理位置: 徐州西北部
著名景点: 龙雾桥、厌气台、周亚夫墓、朱陈村、邀帝城、萧何故宅、马公书院
地域名人: 刘邦、萧何、张道陵、李卫等
丰县交通设施
丰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已经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境内有省级公路三条(S321、S322、S254),其中徐丰一级公路(S322)连接洛连(洛阳—连云港)、宁徐(南京—徐州)、京沪(北京—上海)、京福(北京—福州)高速公路;已计划建设的徐菏(徐州—菏泽)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丰县东有京沪铁路、南有陇海铁路、西有京九铁路、北有新石铁路,规划中的丰沛支线,也在积极筹划中。目前,距丰县最近的沛淮铁路仅30公里,可直达上海。丰县距陇海铁路40公里、距京沪铁路70公里、距京九铁路10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100公里、距连云港码头300公里。正常情况下,丰县至北京、上海、南京、连云港分别只需8小时、6小时、5小时、3小时。境内水运主航道为复兴河六级航道,与微山湖西京杭大运河相通,相距40公里,水运可通过京杭大运河能通江达海。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丰县经济发展的优良基础。
丰县电网结构完善,总的主变容量为119705KVA,丰县自有电厂容量共计为3.75级万KW/h,电力供应充足。现代通讯发展迅速,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能力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互联网县级站全部建成,开通了县级国际互联网信息港。城市基础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县区供水、供气、公交等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交通优势
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结合部,交通区位优势独特:公路交通发达,境内有省级公路三条,分别为 S321、S322和S254。其中丰徐一级公路S322 连接洛连(洛阳—连云港)、宁徐(南京—徐州)、京沪(北京—上海)高速; S322 丰沛单公路西通山东菏泽、河南商丘等地,东连京沪(北京—上海)、京福(北京-福州)高速;S254贯穿丰县南北,北通国道105、日东(日照-东明)高速、京沪、京福高速;南连国道310、连徐(连云港-徐州)高速。丰县至北京行车仅需8小时,至西安需8小时,至南京需5小时。计划建设中的徐济(徐州─济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京福、京沪高速公路并网,该项目预计下半年开工建设,年底前建成通车。
水路运输:丰县位居微山湖西部,境内主航道复新河为六级航道,与湖西京杭运河相通,相距40公里。水运可通过运河通江达海。
航空:丰县距徐州观音机场仅100公里,行车时间仅需1个小时。
丰县历史文化
历史沿革古谚云:“先有徐州后有轩,惟有丰县不记年”。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华夏大地,自轩辕黄帝以来,统制天下,分封万国。《易》称“万国咸宁”,此时尚未 分州。帝喾创设九州,徐州即为其中之一,此时丰地隶属于徐州,皆属东夷之地。尧使禹治水,九州攸同,丰仍为徐州之域;虞、夏、商沿袭。
周朝并徐州于青州;丰此时随之隶于青州。春秋时期属宋,为宋王偃的都所。《左传》鲁庄公十二年(公元前682),宋国大乱,群公子奔萧;宋桓公立,封萧叔大心于萧,此时丰为其支封。
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齐、楚、魏共伐宋;宋康王逃走,死于温地,丰县遂属魏方舆郡。
秦灭楚魏等统一六国,分封郡县,丰为县,隶方舆郡;复以丰隶四川郡。
西汉、东汉时期,丰县隶属豫州沛郡、沛国。
魏武帝恢复徐州,治所彭城,统辖七个郡国。明帝景初二年(238),分沛国、萧、相等10县为汝阴郡;把杼秋、公丘、彭城、丰、广戚五县划归沛王国。
晋朝,隶属关系同汉代。
南北朝时期,宋改丰县隶属北济阴郡;北魏沿袭。北齐,改隶永昌郡。北周时隶徐州总府。
隋朝开皇三年(583)废除郡制,改为州制,州统辖县。大业三年(607)恢复彭城郡,统辖 11 个县,丰县隶属彭城郡。
唐代武德元年(618),改隶徐州;贞观元年(627)设置 15 道,徐州统辖7县,隶属河南道;天宝元年(742),徐州改为彭城郡;乾元元年(758),彭城郡又改为徐州;贞元十六年(800),徐州改为武宁军,以 节度使镇守;咸通十一年(870),恢复徐州;不久,徐州改为感化军;从武德元年至咸通十一年(618-870),丰县皆隶属徐州。
五代梁时,丰县隶属沿袭唐代,隶属徐州;后晋时,徐州又改为武宁军;后周时,恢复为徐州。从梁至后周,丰县皆隶属徐州。
宋代太祖建隆元年(960),徐州改为武宁军,不久恢复为徐州,统辖彭城县、萧县、丰县、沛县、滕县,隶属京东西路;绍兴元年( 1131),徐州为金占领,又为武宁军,统辖彭城、萧、丰三县,隶属山东西路。
金代、辽代,丰县均属(徐州)武宁军。
元代至元元年(1264),徐州统辖永固、彭城、萧三县;丰县隶属东平府。后,丰县隶属济宁路;至元二年(1265)。沛县并入丰县属济州;三年(1266),丰县、沛县析置;八年(1271),丰县隶归德府;至正八年(1348),又改隶徐州。
明代洪武元年(1368),徐州为张士诚占领。明太祖朱元璋兵下,淮安、徐州、邳州皆归附朱元璋,此时,丰县亦归附。初,丰县隶属中立府,即凤阳府。洪武八年(1375),丰县隶徐州,改为南直隶。
清代,丰县隶属徐州,与铜山、邳、睢宁、宿迁、砀、沛、萧七县合称八属。
民国元年-2年(1912-1913)冬,由中华民国南京革命政府委派县知事,丰县隶属徐州;2年冬-5 年(1913-1916),张勋在徐州恢复清朝帝制,委派县长,丰县隶属徐州; 5-15 年(1916-1926)军阀割据时期,丰县隶属徐州。
民国15-27年(1926-1938)5月,丰县隶属国民党徐州专署。民国27年5月17日-34年(1938-1945)秋,县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期 间,境内有三个性质不同的县级政权同时存在:(一)国民党领导的丰县政府撤出县城,偏安乡下,仍隶徐州;(二)民国27年底-34年(1938- 1945)秋,日伪丰县政府隶日伪淮海省;(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县和华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民国29年(1940)6月-11月隶属苏鲁豫区行置,29 年12月-31年10月(1940.12-1942.10)改隶山东省湖西地区行署,31年10月-33年6月(1942.10-1944.6)改隶冀鲁豫六行署,33年6月-34年8月(1944.6-1945.8)改隶冀鲁豫十一行署。
民国34年9月-37年11月(1945.9-1948.11),丰县境内县级政权有:(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丰县和华山县、华砀县人民政府,民国34年 8月-35年3月(1945.8-1946.3)隶属苏北办事处;35年(1946)3月苏北办事处撤销,改隶冀鲁豫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至1949年8月;36年(1947)11月撤销华砀县;1949年8-9月,丰县、华山县改隶山东省台枣专署;(二)此间国民党领导的丰县政府,隶属徐州行政专署。
一、讲述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许多文本的“背景资料”都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将无声的“背景资料”以讲故事的形式介入教学,会牢牢地吸引学生,不知不觉地沉入文本世界,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教学时,为了引导学生由树及人,感知人物品格,激发学生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许多教师会相机补充宋庆龄生平资料。一教师在学生充分感知樟树可贵品质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有联系吗?”然后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娓娓讲述:
宋庆龄是什么样的人呢?她是一个革命者,为了人民的利益奔走呼号,将个人生死安危置之度外。她坚强,克服万难,丧夫之痛压不垮她;她坚定、旗帜鲜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拉拢、威胁,不为所动,无情揭露他们的丑恶行径。她一身正气,虽是一个弱女子,却有一副铮铮铁骨。宋庆龄为革命奋斗了终生,为人民服务了一生!
教师抑扬顿挫、张弛有度地讲述,学生带着问题聆听,自然地在人与树之间建立联系,领悟到樟树的象征意义,感受到了人物的伟大品格。
二、引说
对离学生生活体验相去甚远的教学内容,许多教师都会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背景资料”,课堂伊始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后进行新课的学习。笔者在听课中发现,这样介入“背景资料”时常出现两个弊端:一是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包罗万象,有一些与文本内容并不相关,不仅不能服务于教学,还会干扰对文本的学习;二是笼统交流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不能取得理解文本、深化认识的最佳效果。
引说,即引导说,是指教师用一句话“引”着学生说。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课堂上,教师可以从教学需要出发,在需要补充“背景资料”时用一句话引导学生说下去。
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了有关红军长征的资料,教学过程中,我依据文本的学习,适时引导学生说:
师:红军长征途中的环境非常恶劣———
生:爬雪山、过草地、还有沼泽……
师:他们吃的、穿的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生:红军战士们吃不饱,饿了吃野菜,甚至皮带;穿不暖,爬雪山也只有单薄的衣物……
生:因为又饿又冷,许多战士怀抱枪支,在草地上长眠不醒。
引说,不会使学生的交流“旁逸斜出”,对“背景资料”的补充具有针对性。以“引说”介入“背景资料”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形式灵活不生硬,“背景资料”与文本学习有机融为一体。
第一部分
开工前准备资料
1、施工许可证(经总包单位分包的幕墙工程,总包单位提供的施工许可证内应包括幕墙专项工程内容;经建设方直接发包项目须单独办理幕墙工程施工许可证);
2、审图合格证(幕墙工程深化设计图纸须提供审图意见,回复及审图合格证)、图纸会审记录;;
3、节能计算书(幕墙工程深化设计须提供独立的节能计算书且技术参数要求不得低于原建筑设计要求);
4、幕墙分包单位资质(幕墙分包单位资质等级,如为外地企业须提供我市企业备案资料);
5、保温分包单位资质(幕墙工程墙体保温施工单位应具备安徽省“四新”材料推广证及合肥市节能登记备案证);
6、经备案的总分包合同或专业工程承包合同;
7、三方安全协议(经总包单位分包的幕墙工程须由总包单位、幕墙分包单位及吊篮租赁单位签订三方安全管理协议);
8、幕墙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及技术安全交底(高度超过幕墙工程规范范围以外的应组织专家进行超高限论证及施工方案论证);
9、吊篮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及技术安全交底(安装高度超过50米、加高及骑墙式吊篮的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
10、保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及技术安全交底(岩棉板薄抹灰保温体系施工高度超过100米应组织专家论证)
11、泛光照明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及技术安全交底(如幕墙工程合同内包含泛光照明内容时应提供);
12、各类脚手架、分段施工硬质隔离、自制炮车、电动葫芦、吊车等辅助施工措施均应在施工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第二部分
幕墙工程材料检测列表
一、玻璃幕墙
1、玻璃幕墙“四性”试验报告;
2、节能玻璃:型式检验报告、“四性”复试报告(不同规格应分别出具);
3、耐候结构胶: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
4、耐候密封胶: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
5、铝合金型材: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不同规格应分别出具);
6、断桥隔热材料:型式检验报告或复试报告(应包括强度及热工性能参数);
7、后置埋件拉拔试验;
8、角码、埋板: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不同规格应分别出具)。
二、石材及金属幕墙
1、石材幕墙“四性”试验报告;
2、石材/金属板材: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
3、AB干挂胶: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
4、耐候密封胶: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
5、后置埋件拉拔试验;
6、主次龙骨型钢: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不同规格等级应分别出具);
7、角码、埋板:型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不同规格应分别出具);
8、背栓拉拔试验(幕墙采用背栓连接时应出具)。
三、保温材料
1、型式检验报告;
2、复试报告:复试报告为保温系统检测报告,单位工程面积2万平米以上不少于6组,2万平方米一下不少于三组;
3、保温体系现场试验。
第三部分 隐蔽验收、分部分项验收相关要求
幕墙及墙体保温工程应在施工前编制检验批划分计划,并报监理单位审批后作为验收工作的依据,每次隐蔽验收均应留置图片影像资料。
一、幕墙工程
1、龙骨安装隐蔽验收:检验批工程龙骨安装结束后由监理单位组织;
2、节能隐蔽验收:涉及《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第五章5.1.4条内容的检验批应进行节能隐蔽验收;
二、保温工程
保温检验批应按照《合肥市岩棉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导则》相关要求,对检验批中每一道保温施工工序均进行隐蔽验收。
三、幕墙分部工程验收
1、分部工程验收方案(幕墙分包单位应在完成合同施工内容后编制幕墙分部工程验收方案并通过监理公司审批);
2、分部工程验收记录;(幕墙工程分部验收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总包、分包及设计单位应参与验收过程并形成书面记录);
3、幕墙分包单位质量自评报告;
4、监理单位分部工程质量评估报告;
5、总包单位工程验收记录表(一式六份)。
四、幕墙工程分部验收资料汇总
幕墙工程分部验收前应将该表内第一、二部分及第三部分第三条内容编制成册备查。第四部分 安全管理资料
1、吊篮合格证、检测报告、告知登记表及现场平面布置示意图(幕墙工程使用的所有吊篮均应检测合格并登记备案,施工现场吊篮应有序编号,绘制平面布置总图,按编号对应登记电箱及安全锁编号,并确保登记信息与现场能够一一对应);
2、吊篮联合验收记录及安拆告知表(吊篮租赁单位安装完成及水平位移后应由监理单位组织联合验收,拆卸吊篮时应书面告知监理单位);
3、吊篮每日巡查记录(幕墙分包及吊篮租赁单位自吊篮安装完成之日起,应组织专职安全员每日对现场所有吊篮进行专项检查,并保留书面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停用相应吊篮并进行整改);
4、幕墙分包单位、吊篮租赁单位质量安全科室对幕墙工程质量安全的巡查记录(每月不少于两次);
5、幕墙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联合质量安全检查记录(幕墙工程应由监理公司每月组织2次质量安全联合验收并保留书面记录);
6、现场施工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幕墙分包单位应对现场各级人员均进行“三级”教育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现场人员流动情况应及时掌握,定期更新人员花名册,杜绝未经安全教育上岗现象);
一、课程和讲师接待
1、提前邀请讲师、课件提前收集和审核、提示授课时间;——李**、段**
2、考试试卷(每人2份),通关卡(每人1份);——薛**
3、课程制作——王**、李**
二、班务
1、视频:总公司制作的少儿视频、下载一些和儿童保险理财规划、重疾、住院医疗等内容有关的视频。——薛**
2、音乐:和培训主题相一致,音乐要有气势,陶冶情操;——薛**
(1)领导上下场音乐;
(2)课间活跃气氛音乐、活动音乐;
(3)手语舞视频、音乐(主题手语舞);
(4)结训音乐;
(5)和儿童有关的欢快音乐;(参考总公司配发的音乐)
3、早会篇、开训篇、结训篇——段**
4、训前会、庆生会——段**
5、职场布置:海报、吊旗等;
6、学员手册(欢迎辞、课程表、培训班纪律、新产品条款、佣金、方案)
三、会务
1、桌牌、小组牌、温馨卡(放在房间,原则上每人一份)、指示牌(教室、餐厅、卫生间、茶水区、吸烟区等);——薛**
2、会议场地提前安排,将会议室、食宿标准提前和宾馆确定;——李**
3、通知下发、参训回执收集;——段**
4、签到表:准备5套签到表,提前一天将签到表给宾馆前台,学员报到签到,培训结束之后将原件带回,报销时使用;——李**
5、办公用品:——薛**
(1)白报纸(研讨设用);
(2)白板笔;
(3)复印纸(白、粉、淡绿);
(4)签字笔(备几支)、水彩笔(研讨用);
(5)胶带(宽、细、双面胶);
(6)剪刀、裁纸刀;
(7)口取纸(水杯上贴);
(8)订书器、订书钉;
(9)文具袋;
6、庆生会蛋糕、蜡烛
7、药品(清火、消炎、止泻药、感冒、发烧、止疼、心脏病等常用的药);
8、设备:电脑(2个)、电投(2个)、相机(1个)、摄像机、翻页笔(2个)等;
9、其它:荣誉证书、优秀小组奖品、水、咖啡、饮料、水果等。
10、OA签报(通知、学员名单、课程表、费用预算、采购纪要、采购需求审核表)开班前申请,且保证在开班前审批完毕;——薛**
11、ERP费用动支签报(OA签报、费用明细),在培训班结束之后及时开票据,整理出实际的费用明细,打ERP费用动支签报,进行费用报销。
1、班主任工作总结
2、学生操行评定表
3、主题班会活动记录(每月1次,共4次)
4、家访记录表
5、读一本有关班主任工作的书,写读书心得1篇。
6、学生各类先进表彰名单(优秀少先队员30%和发展之星8名,尽量名单不重复)
7、“班集体获奖情况记录表”和“班学生个人获奖情况记录表”
8、不同类型学生群体情况登记表
9、思品课教案
10中队工作手册(后面粘贴好“班集体获奖情况记录表”和“班学生个人获奖情况记录
表”)(纸质资料)
11、后进生转化表(纸质资料)
★心理资料:
一、常规资料
(一)发展小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1、学校计划(黄健珩)
2、年级计划(一至四年级黄健珩)
(五、六年级级组长负责落实)
(二)发展小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1、学校总结(黄健珩)
2、年级总结(一至四年级黄健珩)
(五、六年级级组长负责落实)
(三)发展小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1、1-4年级(黄健珩)
2、五年级(级组长负责落实18份)
3、六年级(级组长负责落实18份)
二、发展性资料
(一)发展小学2012-2013学年上学期学生心理咨询情况
1、心理咨询记录
班主任转介(每班填写一个心理咨询转介表)
2、心理咨询个案分析
班主任分析(每班填写一个心理咨询转介表)
3、心理信件
学生手写信件(3-6年级每班一封,内容可涵盖学习困扰、交往困扰、青春期困扰等等)备注:.所有资料请在1月21日前交齐给胡胜锋主任(心理资料交给黄健珩老师,思品课教案交给黄妙娟老师)。
2.电子版的资料上交时请在文件夹上写明类别与班别,由级组长统一打包上交。
3.凡是手写版的请用钢笔或签字笔写!
4.请各级组长上交资料前认真检查、核对后方可上交。
发展小学德育室
什么是背景资料?对文本来说背景资料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文本的关系极为密切。它包括教材提供的课前导语、课下注释和课外补充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作品评价等内容。为解读文本、感知人物、把握中心、理解主题等方面提供辅助的重要材料。它既包括教材中已有的课前提示、课后补白、页下注释及读本材料,又包括需要从课外扩充引征的材料,如作者介绍、写作目的、创作背景、作品评价等。孟子说 :“诵其诗 , 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 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说,阅读诗文应该了解诗文的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即“知人论世”。阅读教学三大观念之一:阅读是读者自愿自主地与文本对话,它活动的核心是理解。若要准确理解尤其是那些时隔相对久远的文学作品,了解作者、写作动机和时代背景等资料 , 将有助于学生对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对作品中的主题了解更透彻。
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仅在导入课文时作一番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机械被动地记录课文作者的生平事迹、写作的时代背景等;而这些资料,也只是从教学参考中原封不动,照搬而来。也有老师在预习课文时要求收集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但面对浩如烟海的材料,学生往往如坠云里,不知如何下手。于是或一股脑儿全部下载,洋洋洒洒数十页,或只从课文页下注释中抄录作者原名、籍贯、时代、代表作等简单信息,对理解作者而言则是干瘪单调无甚用处。
文本,是作者在特定生活情境中文思和情结的结晶,贯穿着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倾向。解读文本,自然也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背景资料。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须有意识地将相关的背景资料加以呈现、运用,使学生能正确地解读文本,深刻地理解文本。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在不同的教学时段选用不同类型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解读文本、提高教学效率,并教给学生旁征博引、以点带面的阅读方法,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一、课前准备:润物细无声
“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这就是说,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及时呈现背景资料,唤醒他们的“阅读期待”,营造一种快乐求知、自由探究的情境。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发现,能起到这一作用的背景资料主要有以下三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故事,课文作者或文中主人公的趣闻轶事,创作的时代背景等。
七年级课文《陈太丘与友期》和《咏雪》授课时,课前,先和学生们回顾了“杨氏之子”、“王戎识李”、“七步成诗”这三则他们早已耳闻的故事,使他们对陌生的课文产生亲切感,同时也让他们产生初步的认知:课文讲述的是历史名人的少年故事,课程目的是让我们欣赏他们的智慧风采。此时,再开始课文教学,学生们就不再惧怕文言文,反而兴致勃勃地探究千年前的小名人智在何处,课堂气氛自然融洽。
又如执教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上课伊始就利用幻灯片展示了这么两则人物介绍:“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我家。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的一生是载歌载舞,深得其乐的。”人物介绍的出示一下子就让学生对这样一位笑对人间坎坷的达人产生敬佩之情,并渴望了解他的更多相关信息。此时,再导出作者并进入课文朗读,也就顺理成章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变浓厚,探究文章自然会更深入更全面。
再看余映潮老师的本课教学实录,发现大师做得更为高妙。余老师先让学生齐读课文,接着就在大屏幕上依次呈现四则背景材料,分别是苏轼文学史上的地位、人生遭遇、写作背景以及课文的艺术成就;学生每读一则,老师就作精妙点评。这四则材料,不仅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苏轼的人生轨迹,而且统摄全文,为学生把握文章主题、透视苏轼微妙而复杂的心境,铺好路,搭好桥;也为后面学生深入理解“闲人”的含义,起到了铺垫作用。特别是从中提炼的“神品”二字,既创设了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还自然地成为整堂课的教学主线和主打问题。
由此可见,课前精心选择适用的相关背景资料,巧妙呈现,不仅可以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立足全局未雨绸缪,为整堂课的学习活动奠定情感基调和讨论基础。
二、课中穿插: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会暴露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困难和错误,也会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行进的时候,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善于发现并帮助学生分析产生困惑、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提供帮助解决难点或深化文本内涵的背景资料。“以四两巧拨千斤”,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凭借这些“帮手”,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阅读快感。
《爱莲说》中,理解正衬和反衬的运用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用菊是正衬,用牡丹是反衬,就必须让他们了解“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的背景资料。常规教学,上课开始,老师就会把背景资料一股脑儿“倒”给学生。这样做看似疏通了疑惑,其实当学生的阅读思维遇到阻碍真正需要帮助时,这些知识早已被遗忘。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在杜甫的《登高》教学中杜睿臻老师结合背景巧析诗意与诗情,不得不让人叹服,“让我们梦回……”、“如果我们联系杜甫……”等用语的使用,既为背景的出示架桥设坡,又为学生深入理解铺路,学生对杜甫的“悲”自然理解深刻。巧用背景资料,真可谓“事半功倍”。
背景资料的适时介入,不仅可以在学生遭遇困惑、出现错误时排忧解难,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在文本看似无疑处峰回路转,“平地起波澜”,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更新更深的境界。比如《香菱学诗》的教学,整堂课扣住香菱怎样学诗和为什么学诗两个重点。在分析第二个重点时,学生们找到了“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此时教师穿插投影香菱的“薄命”史,通过简单而清晰的语言展示了香菱的身世,再设计填词题:“探春笑道:‘明儿我补个柬来,请你入社。’这时香菱想:( ),于是香菱( )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结合上下文及背景资料,学生准确地揣摩了香菱此时的内心活动,懂得香菱学诗的原因其实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此后当教师引入“《红楼梦》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歌”这一主题时,学生就能够很好地理解认同。这一背景资料的介入既在最平常的语句中品出了新意,也加深了学生对人物和主题的把握。
根据教学设计的需要,可选择其中某一类穿插使用,也可从各角度多方面选择多种材料助读。但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对于语文课来说,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文本的解读、文字的涵咏品味归根结底是最重要的。背景资料,起的只是辅助作用,不能够痴迷于材料的琳琅满目,以致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三、课尾补充:此时无声胜有声
短短的四十分钟,教师如何有效利用值得深思。教学时间内,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预设和灵活的课堂生成所创设的教学氛围往往在即将下课时达到高潮。此时,学生对文本的语言和主题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情感饱满,情绪高涨,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成为学习和感悟的终点。教师可以继续呈现相关的背景资料,进一步深化文本的主题,使学生的情感体验留有“袅袅余音”,为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拓开一个崭新的领域,产生新一轮的阅读期待。
再以《记承天寺夜游》为例,一起学习讨论解读文本,了解了苏轼夜游欣赏月夜美景所蕴含的微妙情感,感慨于他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教学并不就此止步,而是又呈现出一则资料:2000年,法国《世界报》评论苏轼:“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勤于政务;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在朝期间,他直言敢谏,不惧权贵;被贬期间,他抗洪灭蝗,赈贫救灾,颇多政绩。他俯仰无愧于天地,心无名利杂念,遂有闲心领略江山风月,写下无数传世杰作。”默默品味,学生的心中一个“俯仰无愧、淡泊高洁”的东坡先生站了起来。接着,再引入三句话:“胸中廓然无一物。”(苏轼)“美,是到处都有的。”(罗丹)“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苏轼)引导学生根据意思找出对应的文句,并试着背诵。轻轻诵读,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形象,渐渐交融在一起,课已尽,情未已,余韵悠悠。
杭派名师赵群筠老师执教《背影》,细细品读赏析了父亲的两次背影特写,明确了文章的主题:两个父亲之间爱的对话(对父亲是爱的表达和期待,对儿子是爱的理解和延续)。教学即将走向尾声之际,赵老师引入了两则材料:《朱自清与〈背影〉》,黄磊演唱的同名歌曲《背影》。缓缓展示的文字,轻轻流动的音乐,将所有的师生都带入了那个属于爱和美的境界。最后,屏幕上呈现一句结语:“我们每个人都有背影。我们该在自己的人生路上,留下一个怎样的背影?今天这堂课,就到这里吧……”一个省略号,一串小圆点,给学生们留下的是久久的思索,此时无声胜有声。笔者在前辈们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改进:在执教本课时,结尾的处理又是另一种方式。借助网络手段,下载了《感恩父母》的视频,动漫版的画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当与学生成长过程类似的图片一幅又一幅地呈现时,许多学生不禁发出感叹,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成长。当父母逐渐老去的画面展现时,许多学生当堂唏嘘不已。是呀,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可是当自己最亲爱的人老去时,难免会痛心不已。课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不想让自己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视频虽然只有七分钟的时间,但是有《背影》这样的浓郁亲情在先,又有视频在后,此时笔者在黑板上再板书“感恩父母,善待父母”,更能引爆学生的情感,让他们有内心的触动。文本的情感目标也就实现了。
无论是作品相关的延伸和拓展材料,又或者是执教者自己创作或引用的短诗、隽永小语、视频资料等,在课文结束之时会再给学生一次情感的冲击,并让这种感受促使他课后依然有兴趣有欲望去思考课堂上留下的问题,去探究课堂上尚未涉及的领域。
【背景资料一览】推荐阅读:
祝福背景资料07-14
创卫背景资料10-17
电力体制改革背景资料05-28
人防工程验收备案所需资料一览表03-28
部门经理背景06-03
背景墙文案06-06
雪亮工程背景06-17
沟通不同背景07-16
学术背景09-12
社戏写作背景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