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一致性评价(精选8篇)
四年级语文
“教学评价一致性”的教学研究主题是“教学评一致性”,要让每位教师能接受这个研究方向,首先是要帮助教师理解“教学评一致性”这一理念。建议学校围绕“教学评一致性”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设计”、“基于标准的学业水平测量”等专业培训,让每位教师从课程角度充分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是“目标制订”、“评价设计”、“教学展开”的基础,也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到“评价先于设计”的重要,只有通过评价检测,教师才能知晓学生到了哪里,才能知晓接下来该如何教学。也让每位教师充分认识到了“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目标”应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依据,完成“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任务。
小学美术的“小学‘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课题研究现状”。老师是关键,老师教学目标把握的不准,对学生的评价也不是围绕目标进行,评价活动还是停留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以作业来进行评价,更不用说一个活生生的教学课堂。建议针对美术教学内容四个课型,以公开课或研讨的形式,每个课型分别从目标叙写到评价设计到教学环节设计进行研讨学习。——徐卫丽
现代教学的重要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所以课堂就应该创造条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将新知识的学习与问题解决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知识。——音乐组
二年级建议:低年级写句写话练习目标要明确,降低要求。一至二年级阶段的写话目标提到要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有表达的自信心;能写几句句子表达自己想说的意思,学习用
日记表达自己的感想,能写简单的留言条、请假条;能主动参与学校、班级、社区的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积累生活材料。
可见写句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中心,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增强运用性,鼓励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基于对传统教学弊端的认识以及对新课程标准的领悟,制定二年级写句目标为:
二年级第一学期写句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教师的要求或自己的喜爱,摘抄课内外有关的词语和句子。
2、能根据要求或提供的情境写一、二句完整的句子,做到基本正确、通顺。
3、能看图写一、二句完整的句子。
4、能联系生活写一、二句句子,初步学会使用完整、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感受。
5、在学习写句的过程中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并能在写句中正确使用。
体育组:
‘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课题研究现状的建议,对于体育课内容来说,太过于空洞,收外界因素影响非常大,并且体育课大多在室外,目标首先要小,要明确,其次是评价一定要准,但是体育课中学生的表现各不一样,很难掌握课堂实际情况,再次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实际上很难去表现有几成学生能完成,有几成学生不能完成,有多少学生去主动参与了,有多少学生积极性不高,时代在发展,体育课面临的是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去实现!一语:
归纳起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目标源于课程标准,二是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三是教学全程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四是体现“像专家一样思考”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因此教师如果从
文本的角度,要把上述过程做得更可操作些,那么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两层来做。
一是教师根据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某学期或单元的课程纲要,再编制单元或课时教案,体现学段内容标准──学期或单元课程纲要──教案的一致性。
二是就一节课而言,教师在备教案时,必须明确三个基本问题“我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目标)”“我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到哪里了(评价任务设计)”“我如何安排教学过程以便于学生有更好的表现,也有利于我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学环节)”,体现目标──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三年级阅读教学的建议:
1、继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加强默读训练,能复述课文;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初步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会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抓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学习是关键。如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值得研究。
1、联系上下文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
(1)边读边想
(2)前后联系
2、联系生活是阅读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基础
五语:确立在评价设计中可测评和在教学设计中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驾驭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评价设计和教学设计的依据。它应该源于课标但不能等于课标,我们必须研读课标,并对其进行解读,在吃透其本质含义和要求的基础上,使其具体化,从而确立在评价设计中可测评和在教学设计中可操作的教学目标。
如《杨氏之子》这节课的目标是:
1、读准多音字“应”“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大部分同学能够背诵下来。
2、能根据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句子,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的聪惠。
(一 ) 确定的研究方法
第一, 确定出量化的研究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研究方法比较多, 而且各式各样, 具有多选择性. 如何在教学中选择研究方法, 这要根据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的范围加以确定, 不能凭空想象出量化研究方法. 第二, 确定出辅助性质的研究方法. 该研究使用的是质化研究方法, 将其当成了量化研究最佳辅助方法之一. 可以通过量化研究同一个省份 不同地区, 确定出数学的教学标准以及评价标准, 该标准理当和当前的教学状况一致, 另外也应该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特征相符. 第三, 如何选取对象和确定对象. 该研究主要研究的对象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根据量化研究而确定, 第二类是根据性质研究主题而确定, 将某个省的多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二 ) 收 集研究材料
量化研究所需要的资料, 需要到某个省份去收集小学数学各个年级的考试试卷, 将该试卷进行编号, 作为收集的资料之一.
质性研究所需材料, 进行资料研究时, 需要对材料进行收集, 这个收集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对象获得不同的信息.可以使用采访式收集报告, 掌握了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之后, 再根据综合的数据加以选择和确定, 使用这一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这样可以掌握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 获得更加精准的信息资料.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 ) 量化研究的发现
本次研究对四个地区的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收集, 最终的研究结果是更好地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 对课程标准一致性进行深入分析, 以便做好统计. 最终的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 第一是县区层面教学结果一致性研究, 研究一致性出现的状况, 并且对最终的研究结果加以分析. 第三地区层面, 同样是对地区层面加以分析, 最终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最后一个是对整个地区总体结果进行分析.
(二 ) 质性研究的发现
本研究结果发现, 学业研究的重点理当放置于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一致性的认知上, 这主要包含教师在命题考试试题时, 对知识的综合把握以及学生学习该课程实际掌握情况.另外, 教师还得从教育部门总体规定学生学习要求综合评析学生情况.
三、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 ) 课程改革的推动
学业评价与课程标准一致性, 指的是学生的学业评价应该和课程标准之间有一个高度的吻合, 然而对于课程要求标准以及评价之间是否能达到一致性, 那么就要看进入教学时, 从评价的结果和类型中查看这一教学结果. 我国的课程改革是在2001年开始推行, 陆陆续续在18个学科中, 根据教学标准开展工作, 每名学生根据教学标准以及课程实施标准开展评价工作. 可以这样定义, 课程改革使得我国评价标准和课程教学之间形成了一致性, 这个改进使得一致性进程变得更加快速, 课改在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二 ) 学业评价实施的基本要求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我国很多地区对课改执行标准所取得的效果进行评析, 通过对各个地区的小学学生数学学习成绩进行考核, 从而得出数据, 对该数据加以分析, 不断地深化课改. 经过各个地区的检查报告发现, 当前我国对学生学业评价主要使用的手段是, 根据教师对基本学生素质加以评判, 如果学业评价得不到完善, 那么对学生执行的标准也会出现偏差, 甚至忽视了标准所衍生出的一些影响因素. 因此, 我国当前教师进行标准评价时, 应该从程序上加以评价, 应该有哦严谨的程序标准, 应该在评价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三 ) 学业评价相关问题
对数据加以研究分析, 能够评价学生学业价值发展. 在进行教学时, 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 应该从自我价值方面发挥出优势. 提倡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提升评价准确性. 一般而言, 学业评价主要有教学质量评价、学业表现评价以及标准评价, 最后一个是测试评价等, 这几个评价结果都不尽相同.
(四 ) 反思最终评价结果
传统的教学中, 对学生的评价都比较死板, 这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评级进程中, 注重学生学习成绩, 使得综合评价受到制约, 容易出现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等问题. 因此, 当前要改进评价方式, 摒弃传统的评价标准, 采用科学统一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才能获得最佳评价结果.
结束语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以及课程标准一致性现象得到提升效果时, 不仅需要落实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制定出的政策标准, 还需要将其落实到实际运行中, 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教学活动标准, 这样才能逐渐提升教材研究作用, 才能提升教学质量. 不断深入新课标研究, 可以获得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相信在今后, 教育界的人们不断努力, 凭着卓越的追求精神, 学生的评价体系会逐渐完善, 而且更具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用枝.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的价值取向及注意问题[J].祖国:建设版, 2013 (7) .
[2]张平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建立快乐和谐的课堂环境[J].祖国:建设版, 2013 (7) .
【关键词】化学教学 ; 目标 ; 策略 ;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212-01
假如将课堂看成是旅程,即意味着需要追问从哪里出发、到哪里去、怎么去,以及是否到达那里等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以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一、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的合理设计在于明了教学起点。
把握好教學起点,并选择好教学的切入点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从把握知识起点角度来看,如果起点过高,学生不理解,容易造成学习的障碍并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起点过低,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比如在讲解初四化学《碱的性质》时,设置情景让学生说出关于碱已经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帮助学生养成学科独特的视角,运用学科的特有方法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要贯穿在学生学习过程始终的。
从化学的视角研究物质时,就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对于《碱的性质》,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回答,确立本节知识主线:碱的性质是什么、碱为什么具有这样的性质、学习碱的性质有什么用?
3.从课程标准中分析出教学目标。
如化学课程标准中“认识常见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可以遵循的思路:(1)常见的碱有哪些?(2)这些碱有哪些性质?(3)如何研究物质的性质?通过化学实验。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从哪些方面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研究化学性质时有遵循怎样的思路?(4)为什么不同的碱性质相似?(5)研究这些性质有什么用?
二、选择好教学策略
生命化课堂中,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应努力从学生如何学入手,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对话。
1.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下功夫。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思维变得更加活跃。新课的开始可列举与生活有关的实例,提出学生熟悉但又无法解释的现象,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比如讲解《酸碱指示剂》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妈妈凉拌紫甘蓝时,加醋后紫甘蓝变红了,这是为什么呢?”讲《中和反应》时可这样联系生活“生活中我们都有被蚊虫叮咬的经历,涂上肥皂水等碱性物质可减轻疼痛,这是为什么呢?小明的妈妈不小心把面团发酸了,你能帮帮她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可引发学生思考同时提升学习兴趣。
2.相信学生,大胆放手。
发现身边不少老师有这样的苦恼:“这个知识点我都讲过多遍了,怎么学生还不会。”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教师的“讲”和学生的“会”成正比吗?在教学中切身地体会到,敢于放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记得讲《金属的物理性质》时,提前让学生回家调查一下“家中常用炊具的材质,他们有哪些优点”。第二天上课交流时,我大吃一惊,学生的思维和自学能力超乎我的想象——“铁制的炊具好,不仅造价低,还能给人体补充铁元素,防止贫血”,“应该选铝制炊具,因为它不仅质轻,而且导热性能好”,“不锈钢做炊具才是最好的选择,它不仅颜色光亮、美观,而且不易生锈” ……道理大家都明白,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只要我们教学中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就能很好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因此,我上课经常说:“谁能给大家演示一下?谁能解释这个现象?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三、重视教学评价
搞好教学评价,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
1.适度语言评价。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行为等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对初中生而言,评价语言要有一定的深度,注意不要只是简单的用肯定、或否定,很好、真棒等,也不要简单的重复答案,教师可换个角度去评价,如:你看到了问题的某某角度;你的回答给我们某某启示。教师的评价不宜多但要精彩,要点出学生点评不出的内容,要多一些建设性的点评,如:多用“如果……效果会更好”来激励,这样也教会学生思考。
2.多样化的知识、能力评价。
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乎全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发生高质量的学习。是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学习可以作为其评价的重要标准。比如在一堂化学课上,教师可从学生提出问题、建立猜想的角度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观察学生的分组实验,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基本操作能力;通过相应的习题测试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列举典型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多元主体评价。
1.引言...................................................………………………………………………………1 2.生物等效性试验……………………………………………………………………………………2 2.1什么是生物等效性试验……………………………………………………………………2 2.2我国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所面临的问题……………………………………2 2.2.1参比制剂难以寻找…………………………………………………………………………2 2.2.2获得参比制剂困难…………………………………………………………………………2 2.2.3临床基地资源短缺…………………………………………………………………………2 2.3我国生物等效性试验所处问题的解决方案……………………………………3 3.体外溶出度试验……………………………………………………………………………………3 3.1体外溶出度试验含义…………………………………………………………………………3 3.2我国体外溶出度试验现状…………………………………………………………………4 3.2.1溶出媒介单一…………………………………………………………………………………4 3.2.2参比目录不健全………………………………………………………………………………4 3.3对我国体外溶出度试验现状的改善建议…………………………………………4 4.对国外药品一致性评价方法分析…………………………………………………………4 4.1美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方法…………………………………………………………4 4.1.1以生物等效性评价为主……………………………………………………………………4 4.1.2生物等效性豁免理念………………………………………………………………………5 4.1.3更加重视体外溶出度试验………………………………………………………………5 4.2日本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方法…………………………………………………………5 4.2.1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代替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5 5.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两种评价方法的联系…………………………………………5 5.1体外溶出度试验一致,则体内生物等效性多数情况下一致…………5 5.2体外溶出度不一致,则体内生物等效性多数情况不一致………………6 5.3体外溶出度试验与BE试验两种评价方法相辅相成………………………6 5.4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种方法的内在联系…………………………………………6 6.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选择………………………………………………………………7 7.结束语………………………………………………………………………………………………………7 参考文献………………………………………………………………………………………………………8
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关于评价方法的选择问题
许国瑞
【摘 要】2016年03月05日,国务院发布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为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出政策导向。本文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法出发,通过介绍我国对一致性评价方法选择的困境,国外一致性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两种评价方法的内在联系,为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提出建议。【关键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评价方法;生物等效性;溶出度
Generics consistency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 about the choice of evaluation method
[Abstract] March 05, 2016, promulgated by the state council to carry out the quality of generic drugs and curative effect of consistency evaluation opinions, put forward policy guidance for generics consistency evaluation in our country.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generic consistency evaluation metho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light of consistency evaluation method in our country, foreign consistency, the selection of evaluation methods, two methods of evaluation of inner link, for our country to generics consistency evaluation to choose reasonable evaluation methods are also proposed.【Key words 】 generics consistency evaluation;Evaluation method;Bioequivalence.dissolution 1.引言
2012年1月20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将开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将对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的仿制药,分期分批与被仿制药进行质量一致性评价。[1]2012年11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公布了《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2013年2月正式推出《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方案》,旨在通过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促进我国仿制药整体水平的提升。2016年3月05号发布的《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应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其中需开展临床有效性试验和存在特殊情形的品种,应在2021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评价;逾期未完成的,不予再注册。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药品有1.6万件,药品批准文号18.7万个,化学药品0.7万种,批准文号12.1万个。[11]这些药物中的绝大多数是仿制药,但总体质量比原研药相差很大,这就使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刻不容缓。对仿制药的质量评价,通行的做法是:要求仿制药必须与原研药进行质量对比和生物等效性研究。主要评价方法是体外溶出度试验和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这两项指标是反映药品等效的重要指标。[2] 药品一致性评价应合理选用评价方法。药品生产企业原则上应采用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符合豁免生物等效性试验原则的品种,允许药品生产企业采取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具体品种名单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另行公布。
2.生物等效性试验(BE试验)2.1什么是生物等效性试验(BE试验)
生物等效性试验(BE试验)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重要的方法,是反映仿制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程度的药物制剂质量控制研究项目,它以生物利用度研究为基础,可以间接预测药物制剂的临床治疗效果。
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种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试验对象为健康男性。
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目的都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的方法,来比较不同的制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以及药物不同制剂之间的差异,以此来推测其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的可接受性,即不同制剂之间的可替换性。
2.2我国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所面临的问题 2.2.1参比制剂难以寻找。
参比制剂对于生物等效性试验非常关键。2007年之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涉及参比的固体制剂约300个品种,17897个批准文号。但是现在能够按基本方法找到参比制剂的品种最多只占有百分之二十。[13]按照美国仿制药定义与FDA橙皮书中认定参比药品基本原则,仿制药与参比药品必须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给药途径、规格、剂型、说明书。2007年之前申报的新药几乎未做过严格的生物等效性试验,所以现在想要往回找参比制剂的时候,是很难找到原来的参比制剂在哪里。
2.2.2获得参比制剂困难。
对于目前来说,尽管我们找到了参比制剂,但是如何获得参比制剂也时刻困扰着各个医药企业。一方面来说,有的原研药早就已经退出药品市场,已经几乎找不到原研药,或者很多都被仿制药取代,但是取代的仿制药是否可以作为参比制剂,现在还没有官方说明,政府也没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如果其原研药没有在国内上市,参比药品就要从国外购买,这里就涉及一次性进口药品审批。目前,我国一次性进口药品审批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其中一项就是要求提供检测报告。而由于国外处方药监管极为严格,国内企业购买参比药品的渠道一般是药店和诊所,这些机构没有出具检测报告的能力和义务,企业根本拿不到报告。[13]另外,原研企业并不愿意提供参比药品,因为一致性评价完成后,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市场互换。
2.2.3临床基地资源短缺。
CFDA公告《关于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情况的公告》(2015年第172号)涉及到承接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和一期临床试验的82家机构。经调研,只有53家临床试验机构表示可以承担BE/一期临床试验。正是因为资源有限,目前有消息称,BE临床价格已经从过去的几千元跳涨到5万元,并还在飙升中。同时,在前期临床数据核查风声鹤唳的背景下,临床基地对一致性评价反应冷淡。[13] 2.3 我国生物等效性试验所处问题的解决方案
2.3.1我国应尽快确定参比制剂目录,唯有确定了参比制剂才能评价该药品与谁相一致。按照完成一批,确定一批的原则,不断完善我国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参比制剂最好使用国外原研药,必要时也可以选择经评估的国内标杆产品。当参比制剂难以确定时,企业可以将相关情况和建议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经征询专家意见后审核确定,或者由行业协会提出和总局推荐的参比制剂,经征询专家意见后审核确定。
2.3.2企业确定参比制剂后在向国外购买参比药品。3月1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起草了《关于药物研制过程中所需对照药品一次性进口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明确其适用范围是:已在中国境外上市但尚未在中国境内批准上市的药品,并用于在中国境内药品注册相关研究中用于对照药品的药品和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研究中用于对照药品的化学药品。申报的流程为:申请人按要求准备申请资料,向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提出一次性进口申请。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申请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核,并出具审核意见表。但《征求意见稿》对一次性进口药品的使用提出了特别的要求:若申请用于开展药学研究、非临床研究的对照药品,申请人须承诺所进口药品不得用于临床。申请人及实际使用者应负责对照药品的监督使用,并承担使用过程中风险的防范和处理。
2.3.3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主导对临床基地的扩大,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可以承接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临床机构。合理分配临床基地资源,调动临床基地的积极性,严格监管临床试验作假,确保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真实性。
3.体外溶出度试验 3.1体外溶出度试验的含义
溶出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药物活性成分从片剂、胶囊剂或颗粒剂等制剂中溶出的速率与程度,它作为口服固体制剂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溶出度试验是一种控制药物制剂质量的体外检测方法。自1967药典中收载,现行的《中国药典》药品质量控制来说,体外溶出度试验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药品质量控制手段,二是制定药品标准。崩解度合格的同一制剂的不同产品,药物溶出度的不同将严重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因此溶出度试验被列为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12] 3.2我国体外溶出试验现状 3.2.1溶出媒介单一。
目前,我国仿制药申报的质量标准只要求提供在一种溶媒下的溶出度数据即可,但在实际情况中,某些特定人群,特别是胃酸缺乏者、联合用药和年老体弱者,其胃肠道环境、蠕动等与健康者具有很大的不同。[3]如只研究药品在单一溶媒下的溶出度,只能保证该药品在特定人群胃肠道中的溶出和吸收,并不能保证在各种人群中都能溶出和吸收,也就无法保证对所有人群都有疗效。
3.2.2 参比目录不健全。
早期的仿制药研究中,由于对溶出度试验及溶出曲线比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建立系统的参比目录,没有对上市药品建立溶出曲线数据库,从而造成药品体外溶出度曲线无从对比,也就起不到评价药品一致性的作用。
3.3 对我国体外溶出度试验现状的改善建议
3.3.1 采用制剂在4 种不同溶出介质下的溶出曲线的比较来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的一致性。
3.3.2建立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
组织专家对已完成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数据进行审评,确定我国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按照完成一批,确定一批的原则,不断完善我国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建立上市药品溶出曲线数据库。以企业申报资料为基础,建立我国上市药品溶出曲线数据库,并对外公布,作为检查药品质量的依据。[5]
4.对国外药品一致性评价方法分析
4.1 美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方法
美国仿制药的评价,随着技术评价体系和注册审批体系的不断完善而不断进步。
4.1.1 以生物等效性评价为主。
1984 年美国政府签署的《药品价格竞争和专利期补偿法》,即《Hatch-Waxman 法案》。在该法案中,美国将之前仿制药申报中不合理的要求删除,规定仿制药可以采用以原 研药为参比进行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而不再进行重复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从而对仿制药的申请进行了科学的简化。[6]
4.1.2 生物等效性豁免理念。尽管相对于临床试验而言,生物等效性研究已经具有相当的简化,但是还有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限制了仿制药的发展。因此,FDA 基于生物药剂分类系统提出了口服制剂生物等效豁免的理念。在FDA 颁布的指导原则中指出,当口服固体速释制剂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提出生物等效性豁免: 制剂有效成分属于高溶解性、高渗透性;且与参比制剂比较,受试制剂在pH(1.2,4.5,6.8)的3 种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达到相似性要求。[6]
4.1.3 更加重视体外溶出度试验。
美国于2004年1 月起,推出了“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数据库”。其中,详细罗列了溶出度试验各参数以及取样时间点,与日本的做法相似。不同于日本规定4 条曲线的方法,美国仅选取了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溶出试验条件下的一条溶出曲线。同时,FDA 也有一系列的相关指导原则分别对不同类型制剂、工艺放大、工艺变更等详细规定了溶出曲线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溶出曲线的研究在口服固体制剂质量控制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2 日本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方法
1998 年日本推出了名为“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程,以厚生劳动省为主导,由医药品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组织,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负责实施。
4.2.1采用体外溶出度试验来代替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实验进行评价。
采用制剂在4 种不同溶出介质(pH 1.2,4.0,6.8 的溶出介质和水)下的溶出曲线的比较来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的一致性。,日本厚生劳动省制定了《医疗用医药品品质情报集》(即日本橙皮书),公布药品的有效活性成分、理化性质、制剂类型与规格、药品生产厂家、溶出试验参数、溶出度试验质量标准、4 条标准溶出曲线特征等。[10]
5.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两种评价方法的关系
5.1 体外溶出度试验一致,则体内生物等效性多数情况下一致,即BE试验成功率高
当仿制药体外多条溶出曲线均与原研药一致,则两者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的概率将高达90%。[7]这一比对要求,已在各国的仿制药BE 试验指导原则中均予以明确。即在进行BE 试验前,需进行详尽的体外溶出比对研究,唯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BE 试验的成功率。如果仿制药体外多条溶出曲线均与原研药一致,可基本上判定两者内在品质一致,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临床疗效也基本一致。5.2 体外溶出度不一致,则体内生物等效性多数情况不一致,即BE 试验成功率低
如果研制的仿制药体外多条溶出曲线与原研药均相差甚远,则两者体内生物利用度不一 致的概率也将高达90%,BE 试验的失败率极高。如仅一条曲线不一致,日本《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明确规定,必须针对性选取相应受试者(如胃酸缺乏的年轻人)用于BE 试验,以模拟临床患者中的此类人群,该规定十分具有科学性与客观性。那么在用于质量评价中,以此类推,如多条曲线均不一致,体内生物利用度极有可能不一致,临床疗效也必将有差异。如仅一条曲线不一致,则可猜测在该pH 的患者体内生物利用度会有差异,对于此类患者的临床疗效也会有差异。[8]
5.3 体外溶出度试验与BE试验两种评价方法相辅相成
为弥补BE 试验的缺陷,现阶段只有通过对体外溶出度的严格要求,才能尽可能增加仿制药在年老患者、体质虚弱患者体内获得较高生物利用度的概率。只有体内外结合,才能促使仿制药研发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升。体外溶出度试验比较得越充分、越全面、多角度、多层次,仿制药内在品质才能无限趋近于原研药,这就是采用该手段进行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5.4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种指标的内在联系
当仿制药体外多条溶出曲线均与原研药一致,则两者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的概率将高达90%。这一比对要求,已在各国的仿制药BE 试验指导原则中均予以明确。即在进行BE 试验前,需进行详尽的体外溶出比对研究,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BE 试验的成功的成功率。如仿制药体外多条溶出曲线均与原研药一致,可基本上判定两者内在品质一致,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7]所以,只要体外溶出度试验比较得越充分、全面、多角度、多层次,就越可使仿制药内在品质趋近于原研药。[8]所以说溶出度试验是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为其建立了一道技术上的高标准。[9]只有通过对体外溶出度的严格要求,才能尽可能地增加仿制药在年老患者、体质虚弱患者体内生物利用度高的概率,这一观点弥补了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局限与不足。BE试验应建立在体外溶出度试验之上,一方面可以提高BE试验的成功率,另一方面又很好的反映了体外溶出度试验的必要性与科学性。这两项指标的一致性评价联系密切,互相支持验证。
6.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法的选择
6.1 《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政策指导
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应合理选用评价方法。药品生产企业原则上应采用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符合豁免生物等效性试验原则的品种,允许药品生产企业采取体外溶出度试验的方法进行一致性评价,具体品种名单由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另行公布。开展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时,药品生产企业应根据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有关规定组织实施。无参比制剂的,由药品生产企业进行临床有效性试验。[14]
6.2我国现阶段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有很大的问题。在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生物等效性试验上难以平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长期束缚我国制药行业的“多、小、散、乱”的问题,就应该首先将溶出度试验作为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基础,作为一道高标准的门槛,然后再进行BE试验的一致性评价,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提高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准确性。
7.结束语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对于我国而言,异常重要。这不仅仅是我国药品质量的保证,更是我国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方法如何选择更是值得我们探究。国外的评价方法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们从中总结经验,深入分析了解,结合我国现阶段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逐步展开,选择更加适合我国的评价方法与评价策略。要以公司为主体,调动医药企业的积极性,主动开展工作;政府给以政策上的解读和程序上的帮助,为企业铺顺道路。只有这样的齐心协力,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才能顺利的展开,我国药品质量才能有所保障,国民的用药安全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许鸣镝,牛剑钊,张启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各部门职责中国药事2014年第28卷第6期
[2]郁庆华谢冉行.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探讨医药论坛:2014-02-18
[3]郁庆华.我国仿制药与原研药的一致性评价上海医药2013年第34卷第5期(3月上)
[4]许明哲,牛剑钊,陈华,林兰.浅谈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管理的原则及政策依托ChineseJournalofNewDrugs2013,22(21)
[5]郑洁,陈玉文.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对我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借鉴2014年9月20日第23卷第18期
[6]林兰,牛剑钊,许明哲,杨化新.国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比较分析
ChineseJournalofNewDrugs2013,22(21)
[7]谢沐风.解读“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技术手段——多条溶出曲线”ChineseJournalofPharmaceuticals2013,44(4)
[8]谢沐风.对“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手段——多条溶出曲线”的理解2013,Vol.30,No.2
[9]谢沐风,张启明,陈洁,田颂九.国外药政部门采用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内在品质情况简介中国药事2008年第22卷第3期
[10]宋春黎,牛剑钊,张启明,许鸣镝.日本药品再评价制度介绍中国药学杂志2014年6月第49卷第12期
[11]余珊珊,张正付,李正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现状调查及对策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5Jan20(1)[12]黄晓龙,雷继峰.溶出度在药品评价中的作用探讨中国新药杂志2015年第24卷第14期 [13]方剑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进入思辨期中国医药报2016年02月17日
1、认识“宋、丹”等7个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能力。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说出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画风。
2、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学习过程
一、课前活动:猜字谜
二、导入新课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红旗见它舞蹈,风铃见它歌唱。这是什么?(谜底:风)
2、那大家能把风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认识三个善于动脑、爱思考的小朋友,看他们是怎么样把风画出来的。
三、检测预习
1、同桌互测认字、组词情况。
2、老师抽检。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要求,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思考:是谁第一个提出画风的?
又是谁第一个把风画出来的呢?她是怎么做的?
陈丹、和宋涛又是怎样画风的呢?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有风?
2、指名回答问题。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4、说话练习,“风来了,风把 ____ 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_____ 里。”
5、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6、刚才,同学们替课文当中的三个小朋友展示了画风。现在,老师想让你们也来展示一下你们自身是怎样画风的,想一想,举手告诉老师。
7、让学生自己汇报。(例:泛着波纹的湖水,放风筝的小孩,人顶风向前走。)
五、拓展
1、同学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声音,那大家已经掌握了如何画风,再动脑筋想想如何画声音。
2、教师引导。
六、总结
有些事物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咱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要敢于创新,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做个遇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的小朋友。
五、作业
1、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画气味。板书设计: 15、画风
赵小艺 旗子飘 风车转
勤于思考
陈 丹 小树弯
善于动脑
殷久琳
郑州市第五十四中学
2013 4 22
听卢臻老师《教学评一体化报告》有感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常常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但是感觉对教学实用性不强。所以,教学研究上有很多困惑的地方依然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如:如何细化一节课的课标该?仅仅是用贴切行为动词来叙写就可以了吗?课堂评价如何能有效促进教学?领导在会上时常提到教学评一体化,那什么是“教学评”一体化?请教身边的同事,他们多是解释的模棱两可。对学校要上交的文件,也只能 “改改词”、“换换说法”、“加个表格”„„”应付过去算了。
4月16,对我们东区教学人来说是一个值得我们记住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心中的关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困惑终于得到了解决。4月16日,郑州第九十六中学。郑州市课程改革专家卢臻老师我们做了《有效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的报告,报告长达四个小时,我认真听完整个报告,不仅仅因为卢老师在那站着讲;更主要的是像卢老师说的那样,她很接地气。她深知我们一线老师所思、所想、所需。她说的,正是我们想听的!
一、教学有效性的三重内涵
报告从一位老师的课后反思谈起,公开课后,该老师这样反思:“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很愿意参与„„原来很差的某某都举手发言了„„该教的也都教„„”卢老师由此反思什么是有效教学,仅仅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吗?仅仅是把“该教的都教了”吗?不是这样!教学不仅仅是艺术,还是科学。在此基础上,卢老师揭示了教学有效性的三重内涵: 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
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
效益:教学目标与社会、个人教育要求、需求的吻合程度。
二、目标准确才能“教的对”
目标细化的准确,才能教的对。目标的制定参考什么?不是教师用书,而是课程标准和学生。课程标准是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应该到达的起跑线;自己学生学过什么,已有知识有哪些,这是学生的起点。只有这样制定的教学目标,才是有价值的。卢老师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说,将教学目标分为两类:结果性目标:指向学生学习后的学习结果、有明确的知识点和能力点。表现性目标:指向化、创造性的活动。如:朗读、实验、画图等。没有一致的结果,考量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同的目标类型,在细化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学生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细化;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实施的方式和策略也不同。同样,评价的内容也不同,并且要求与二者一致。概括起来就是: 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动词呈现认知心理动词; 用具体的可描述的知识名词呈现笼统; 用与行为动词相匹配的行为条件呈现教学活动; 用先于教学活动的评价任务验收目标的达成效果。
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三要素
卢老师认为有效教学的课堂评价,应该具备三个要素。
1、一致性:评价内容与目标一致;知识点与能力点一致;评价材料与目标一致。
2、评价标准的明确性。卢老师指出评价的实质是:为学习的评价,促进学生标准的评价。传统的评价多是“有评无价”。
3、评价的针对性。在于考察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否为学生所掌握。学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学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学生达不到教学目标,应及时进行教学补救。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评价设计应该先于评价之前。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在实际中能好好设计评价,卢老师以历史学科“大运河”为例子。生动的例子,让我豁然开朗,顿解毛塞!
近年来,随着3D技术的发展,3D图像为观众创造了逼真的临场体验。相比于传统的2D图像、3D图像的采集、处理、传输和显示等都需要更为复杂的技术,同时,由于人眼双目视觉的复杂性,目前的立体图像除了存在着传统2D图像失真的问题,如压缩引起的图像降质等;还有视觉不舒适、立体效果不自然、体验质量不佳等立体图像所特有的新问题。体验质量(QoE,Quality of Experiences)是一个以用户为核心并考虑影响体验质量各种因素的一个总体概念[1],尽管有研究者对2D图像或视频的QoE做过一些研究工作,但由于人眼单目视觉和双目视觉的本质区别,2D图像或视频的QoE不能经过对2个视点QoE简单叠加直接应用于3D图像的体验质量评价(3DQoE),在3DQoE评价中,需要更多地考虑人眼双目视觉特性。
由于人眼是立体图像的最终接收者,人的主观体验感受是对立体图像质量的最直接反映,各种立体图像处理技术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升人们对立体图像的主观体验质量,这些主观体验质量包括立体图像的图像质量(如,清晰度、色度饱和度、纹理表现程度等),深度感知质量,观看立体图像的舒适度和视疲劳程度,与真实场景相比是否逼真、自然等。
目前对3DQoE的研究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对于主观评价,VQEG[2]、EPFL(洛桑联邦理工学院)[3]等机构采用不同失真强度、视差水平或摄像机间距建立用于3DQoE评价的立体图像数据库,但由于双眼视觉系统的复杂性及现有立体图像技术的限制,人们还不能对空间场景中的目标进行“完美”建模,这也使得无法得到可作为参考源的立体图像,从而加大了对立体图像主观体验质量的评价难度。目前对3DQoE的客观评价还不多,Chen等人对立体图像的双目融合质量、深度感知质量和舒适度综合得到其体验质量[4],Xing等人通过测量立体显示的串扰程度得到体验质量[5],Liu等人提出一个3DQoE质量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控制3D移动视频的转码[6]。尽管这些模型推动着3DQoE评价的研究,但是其准确性、普适性和可靠性还有所欠缺[1],如何建立有效的3DQoE评价体系是立体图像质量评价的一个新的研究内容。
人眼在观看立体图像时,需要对双眼感知到的视觉信息进行融合,在融合过程中,需要双眼视觉感知特征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如果这种一致性被破坏将导致立体图像体验质量不佳的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双眼视觉感知特征一致性的立体图像体验质量评价算法。首先,根据像素梯度能够对人眼视觉感知的低层次特征进行有效描述,分别计算立体图像左、右视点图像的梯度,其次,计算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HOG)作为立体图像的视觉感知特征向量,然后,由支持向量回归(SVR)生成的预测函数来学习双眼视觉感知特征与立体图像体验质量得分的关系,最后,通过训练好的预测函数来评价立体图像体验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有效地预测立体图像体验质量。本文所提算法可以很好地解决立体图像体验质量评价的基准深度图依赖性问题,具有更广泛的3D应用场景,同时所提算法的参数较少,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1 视觉感知特征提取
1.1 像素梯度
首先对立体图像的左视点图像IL由一维的水平方向模板[-1,0,1]和垂直方向模板[-1,0,1]T做卷积计算,该模板可以得到目标中更为细微的纹理特征;其次,计算像素点(x,y)的梯度:
其中,IL(x,y)是图像IL中点(x,y)位置的像素值,Gx(x,y)和Gy(x,y)分别表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梯度幅度。则点(x,y)的梯度幅度为:
梯度方向为:
1.2 HOG特征向量
得到像素梯度后,需要经过统计局部图像梯度信息和块内归一化后才能得到HOG特征描述向量。
1.2.1 统计局部图像梯度信息
设点(x,y)的梯度幅值为G(x,y),梯度方向为θ(x,y)。将立体图像的左视点图像IL分解成M×N个Block,每个Block又分成s×s个Cell,为描述图像IL的局部特征,对每个Block内的梯度信息进行单独统计。先将Block内每个点的梯度方向θ(x,y)按角度分成T个区间,则落在第t个区间的梯度分量可表示为:
1.2.2 块内归一化
把各个Cell组合成大的、空间上连通的区间,这样,一个Block内全部Cell的特征向量串联起来便得到该Block的HOG特征。由于,Cell组合的区间是重叠的,每个Cell的特征会以不同的结果多次出现在最后的特征向量中,需要对其进行归一化,使得归一化后每个HOG特征可以被其所属的Block、Cell和梯度方向区间t唯一确定,则第t个区间的梯度强度和为:
那么,归一化的HOG特征向量为:
其中,‖h‖1为范式,ε为较小的正数。
1.2.3 生成HOG特征
最后将各个Cell中的HOG特征连接生成整幅图像的HOG特征。
2 Qo E计算
在观看立体图像或视频时,双眼获得的视觉信息经过融合才会形成可感知的单眼图像,而很多因素都会阻碍双眼融合,双眼图像的非一致性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因素。由于人眼对图像的结构特征高度敏感,结构特征是人们感知、理解图像的关键,双眼融合就包括对双眼感知到的视觉特征的匹配对准,只有符合可融合的视觉特征才会对视觉感知起作用,否则,会引起融合困难或者无法融合的情况,从而导致立体体验质量不佳。
人眼双目视觉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难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表示,为了计算立体视觉的舒适度,这里用预测函数f(·)对立体图像视觉感知特征向量vH:{HOGL,HOGR}计算得到:
预测函数f(·)经过SVR(支持向量回归)训练得到,由输入样本非线性变换结果的线性组合构成:
其中,αi和αi*是拉格朗日乘数,K(xi,x)是非线性回归的核函数,这里选取径向基函数作为SVR的核函数:
其中,γ=1,表示核函数的方差,本节用ε-不敏感损失函数来解SVR,并且最小忽略误差ε和惩罚参数C由网格搜索法确定为ε=0.25,C=128。
3 实验结果与结论分析
3.1 实验设置
尽管已经建成一些关于立体感知研究的图像库,但有些图像库只考虑视觉不舒适因素,如KAIST的立体图像、视频数据库主要考虑视差引起的立体不舒适,NTNU建立的立体图像库是针对由串扰引起的立体图像视觉不舒适;并且,大部分图像库都没有授权公开使用,目前关于立体体验质量研究可以提供授权的数据库有Yonsei University的IEEE-SA立体图像库和EPFL的立体图像视频库,由于EPFL的立体图像视频库仅提供54幅立体图像,鉴于本文所提QoE评价算法需要对立体图像数据库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因此,本文放弃较小的EPFL立体图像视频库,选取IEEE-SA立体图像库用作所提QoE评价模型的性能测试,EEE-SA立体图像库包括800幅立体图像及其对应的MOS得分,每个立体图像都是由分辨率为1 920×1 080的左、右视点图像组成。
本节实验用LIBSVM[7]提供的SVR软件包训练SVCA的预测函数,在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时,研究选用100次五折交叉验证测试预测函数的评价性能,从所有54幅立体图像中随机地选取五分之四图像用于训练,剩余的五分之一用于做测试。在测试预测函数的评价性能时,进一步选用3个评价准则通过计算SVR模型预测的舒适度得分与主观的DMOS值的相关性得到所提算法的性能,这3个准则包括PLCC(Pearson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和SROCC(Spearman rank ord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当SVCA算法性能较好时,将会得到较大的PLCC、SROCC取值。
3.2 性能测试
为了对比所提QoE评价算法的性能,本文对比了2个先进的客观立体体验质量评价算法,具体包括:Nojiri等人的算法[8]和Yano等人的算法[9],其中,Nojiri等人用相位相关度从立体图像中估计视差信息,再利用视差分布范围和平均视差分布计算立体HDTV图像的QoE;Yano等人的QoE评价算法通过立体图像左、右2个视点图像的相关性计算立体图像的QoE。各QoE评价算法在立体图像库IEEE-SA的预测性能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本文所提的QoE评价算法在IEEE-SA立体图像数据库上都取得较好的预测性能。所提QoE评价算法的PLCC、SROCC要好于Nojiri等人和Yano等人的Qo E评价算法的PLCC、SROCC。
4 结束语
针对立体图像体验质量评价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双眼视觉感知特征一致性的立体图像体验质量评价算法,其中分别将2个视点图像的像素梯度作为立体图像视觉感知的低层次特征,再用梯度方向直方图特征(HOG)建立立体图像的视觉感知特征向量,最后,通过训练好的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来预测立体图像体验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较好地预测立体图像体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延伟,刘金霞,慈松,等.3DQo E评价方法及其模型研究进展综述[J].电子学报,2015,43(3):568-576.
[2]VQEG.Establishing a Ground Truth for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3D for Assessment Methodologies in 3D Video Quality Assessment[S/OL].2014.http://www.its.bldrdoc.gov/vqeg/projects/3dtv/3dtv.aspx.
[3]GOLDMANN L,SIMONE F D,EBRAHIMI T.A comprehensive database and subjective evaluation methodology for quality of experience in stereoscopic video[C]//Proc.of SPIE-IS&T Electronic Imaging,Stereoscopic Image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San Jose,California:SPIE,2010:1-11.
[4]CHEN W,FOURNIER J,BARKOWSKY M,et al.Quality of experience model for 3DTV[C]//SPIE,Stereoscopic Displays and Applications XXIII.Burlingame,California:SPIE,2012:1-9.
[5]XING L,YOU J,EBRAHIMI T,et al.An objective metric for assessing quality of experience on stereoscopic images[C]//IEE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Saint Malo:IEEE,2010:373-378.
[6]LIU Y,CI S,TANG H,et al.Qo E-oriented 3D Video transcoding for mobile streaming[J].ACM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 Computing,Commun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2012,8(3s):1-20.
[7]CHANG C C,LIN C J.LIBSVM:A library f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s[J/OL].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TIST),2011,3(2):1-27[2011-04].http://www.csie.ntu.edu.tw/~cjlin/libsvm.
[8]NOJIRI Y,YAMANOUE H,HANAZATO A,et al.Measurement of parallax distribution,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analysis of visual comfort for stereoscopic HDTV[C]//Proc.of SPIE-IS&T Electronic Imaging,Stereoscopic Displays and Virtual Reality Systems X.Santa Clara,CA:SPIE,2003:195-205.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教学评一致性 实践与应用
“教-学-评一致性”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习评价三者紧密联系,共同为课堂学习服务。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学习、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深,有的甚至被教师忽略,实施得不彻底与深入。如果让三者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紧密融合起来,有益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深刻的感受。小学英语教学是三大主科之一,是趣味性比较浓厚的学科,更是学生英语启蒙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评”三者的一致性,由此细化教学环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教学和评价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从而从课堂教学入手,强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一、明确学生学习目标
课堂教学需要围绕一个学习目标而展开,“教-学-评”同样需要紧密围绕一个目标而展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不能再像传统教学一样,在开展完英语教学活动之后学生什么也没有学到。一旦明确学习目标,学生的潜意识将自然而然地对教师所陈述的重点知识更关注,学与教才能更好地融合,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所以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否,是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评一致性”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首先,学习目标的确立,必须从教学对象开始分析,目标要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水平相匹配。其次,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要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有一定的条理与原则。最后,学习目标必须是可评价的内容,让教师通过评价判断学生目标实现与否。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Unit5“My new room”时,该课的课文内容格式讲解家具的位置,通过学习希望学生学习一些关于家具、位置描述的单词,并且学会运用There be句型。所以教师就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会教材要求的单词与句型。这样就为之后的教学活动定下基本的轮廓,学生的评价也将围绕单词和句型的运用而开展。
二、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的设置,能够直接影响课堂中的教与学,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同样也要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角度出发。首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环节需要得到具体化,通过细致的教学环节推动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学环节的设定可以是动态的,可以跟随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而做出调整,使学生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主人。在教学中还需要对学生表现进行实时的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参与到活动中。考虑到小学生目前的学习规律与天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实施游戏教学、竞赛教学、生活教学等小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学生的兴趣点长期保持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另外,也要从教材内容入手,根据课程重点安排教学活动,如某课以听与说为重点时,教师就开始开展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在每一阶段的教学活动过后,都要对学生表现、课堂效果进行评价,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
例如四年级上册Unit5“What would you like?”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对话练习,记录下同伴所喜欢的事物与饮料,并运用学习的句型进行分享等。对学生的表现与创造,教师都可以进行评价。
三、完善学习评价体制
“教-学-评一致性”是希望教学、学习、评价三者能够同时发力,并且能够汇聚三者的力量,共同为课堂教学服务,因而评价的作用不容小觑。目前课堂评价相较于前两者来说存在更大的问题,需要小学英语教师积极做好调整评价体制的工作。传统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评价总是“惜字如金”,既简洁又没有针对性,次数也不够多。因而学生对于教师的评价没有过多的关注,教师的评价也就并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的作用。教师要注重课堂评价的科学性,让学生在评价中有所收获。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Unit1“How tall are you?”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对于比较级与最高级的应用做出及时的评价,让学生可以发现自己运用时出现的错误,对于教师的指正,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四、结语
“教-学-评一致性”对当下教育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能够使教师更多地关注教与学的融合,使学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教学,也能够通过教学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小学英语教学的效果也将因此而得到强化,教学、学习、评价这些都属于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将三者统一,对教师当下的教学有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设置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励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利用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让小学英语课堂重现活力。小学英语教师要在该方面不断探索,为学生带来更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邹颖.“教-学-评一致性”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2013(3).
【数学教学一致性评价】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评价10-2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11-22
主谓一致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英语高一)07-09
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法07-13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01-06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12-29
数学专业自我评价10-03
高中数学课堂评价12-20
数学作业评价改革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