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精选8篇)

2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篇1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为了实现我国经济腾飞及综合实力的提高。我国一直在探索农业发展的道路,并在农业科技、经济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现在中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和生态等方面存在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适合我国实情的农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关键词:农业 问题 发展 技术

农业高技术引领农业的未来,现代农业和过去农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高技术的水平。就目前来看,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主要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先进装备技术和农业资源节约技术四大现代农业高技术。其中,农业生物技术是现代农业最基本的、核心的、关键技术。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面对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和重视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切实措施不断加以解决,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较低。

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不高都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是由于延续了多年的以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国家发展策略造成的长期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绝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分散而力量薄弱,且进入门槛较低,并不具备产业链的议价能力。

此外,原材料、农资产品价格普涨,化肥、棚膜、柴油的价格在过去的几年里都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上涨,推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尽管农产品的价格也有所上涨,但是由于农业关乎数以亿计民众的吃饭问题,因此政府对终端农产品的价格增长采取了一定的调控措施,将对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2、频发的极端恶劣天气对农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近几年,中国境内特别是部分农作物的主产区遭遇了极端恶劣天气,比如2008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冰雪灾害,2010年以来旱灾、暴雨等恶劣天气也困扰了西南、长江流域等地区。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造成其抗击外界冲击的能

力非常弱,不仅是自然灾害,病虫害也会对农业产生严重影响,比如2005年的H5N1型流感,导致大量禽类被宰杀处理,以致次年的禽蛋产量有所下滑。而中国农田基础设施普遍比较薄弱,如灌溉、排水等水利设施尚不完善,农业设施原本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御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的作用,设施的不完备更加突出了农业的弱质性特征。

3、农业流通渠道逐渐向现代渠道转变。

渠道的转变其一在于粮食的国家统购统销被打破,其二在于农产品的终端销售不再限于传统的农贸市场,更多的进入了商超渠道,甚至是电子商务渠道(如中粮我买网),在这样的销售终端转变中,其流通渠道也变得更加扁平,我们提到的“农超对接”就是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转变方式之一。

对于粮食统购统销,我国从1955年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粮食购销由国家专营。从1997年开始实施以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从2004年开始,我国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多渠道经营和严格市场准入相结合的原则,对粮食收购依法进行资格管理。当年,我国正式启动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市场粮价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时,国家委托取得经营资格的企业按最低收购价公开挂牌,设点收购农民手中粮食;当市场粮价高于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停止收购,农民随行就市卖粮。

对于农产品销售终端的转变,由于销售的方式由农贸市场的叫卖式转变为商超的货架陈列式,对农产品的品牌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过去5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国在农业发展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口虽然增加了2.4倍多(从1949年的5.4亿增加到2006年的13亿),但农业的生产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使得食物的可获得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亿多t,增加到1998年的4.9亿t以上,增产粮食近4亿t,年均增产800多万t;1952年,粮食人均产量仅有288kg,1978年为319kg,1998年达到400kg以上。同时,人均食物能量摄入从20世纪60年代初的7117kJ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10 885kJ,营

养不良人口总数从1990--1992年的1.93亿下降到1997~1999年的1.16亿,农村贫困人口也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0年的2148万,创造了用占世界1/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人口的奇迹。事实上,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已经变成农产品净出口国,到90年代中期,中国已成为粮食的净出口国。

1、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是中国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

1949年中国粮食亩产水平(1亩=l/15hm,下同)只有68.6kg,到1998年全国粮食亩产达到300kg。这期间粮食作物亩产增加231kg,增长3.4倍,而这期间粮食播种面积只增长了3.5%。据研究分析,2O世纪80年代,中国粮食亩产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创新效用;在80年代中期之后,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39%。此外.国家的价格政策和市场改革对农业生产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新中国成立至今,农业向工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积累。

自1953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据专家测算,在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51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789亿元,扣除财政支农支出1 577亿元,政府通过征收制度提取农业剩余净额4500亿元,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获得的资金净额在155亿元左右。1979--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取得了大约150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175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3769亿元,政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资金高达8ll亿元。

3、中国农村劳动力实现了逐步转移。

1952年,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达87.5%,直至1981年这一比重才降至80%以下(79.84%);2000年农村人口比重降至63.8%,2006年进一步降到了56.1%。虽然仍比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略高,但差距大大减少了。与此同时,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33.6元,1994年首次突破千元大关(1 221元)。1996年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一年,年增长率达到了9%。到2005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3000元,是1978年的26.8倍,达到3 254.9元。

三、中国农业发展对策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要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来认识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要充分估计在城市化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农业发展面临的危机,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予以保护和支持,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城市化过程中的代价。

1.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应当从实现食品的自供给安全,转变为改善农户的生计状况

许多经济学者的研究证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甚微,因此,在粮食总产品连续3年保持增产(总产超过4.9亿t,2007年粮食总产量预计突破5亿t)的今天,如何在政府层面上保证农产品供给数量上的安全,同时实现农民实际收入的显著提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难点。现在,中国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正视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作用,应当是使农产品供给安全得以有效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2.应当尊重农民的意愿,保护并发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科技政策体系与农户生计目标相脱离,忽略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应当集中力量发掘传统农业的精华和乡土智慧,发挥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就像舒尔茨说过的一样:“在自己土地上的普通农民,具有超过来自富国的仅仅懂得经济学的专家的优势。他熟悉他的小块土地和当地气候,而且他能预期他的辛勤劳动将取得怎样的成功,而所谓的专家却一无所知。”事实上,农业产出增长的源泉,往往产生于最好的现有技术的扩散,而不是某一实验室新技术的发明,英国的农业革命、美国的土壤保持运动亦如是。

3.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和扩散应能促进农民的充分就业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业已不堪重负,而长期以来中国推广的农业技术却是以资本、土地密集型为导向的,不仅没有利用好最广大的劳动力资源,反而使得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为求得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必须把生态学原则结合到以农村充分就业为中心的战略之中,开发“生态技术”使农民能够就地“自我雇佣”,旨在促进农村的充分就业,并开创一系列的增值增收活动。参考文献:

1、崔跃春,宫翔宇;《浅谈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及建议》;农民致富之友;2010

年01期

2、陆盛梅;《浅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与实践》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6期

3、易琼芝;《创汇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4、康亚强;会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白银日报;2008年

5、姜太碧,李岩;《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促进农民增收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2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篇2

中国油画在近一个世纪的进程中, 曾经历了三个较大的发展期。

第一个发展时期在20世纪的30年代, 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出国留学的一批青年画家先后回国的背景下形成的。他们回国后带着各自的艺术理想纷纷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出版刊物、翻译艺术论著, 不同流派之间展开激烈争论 (主要表现为古典写实与现代表现的两极对抗) , 从而形成了中国油画的第一个发展热潮。但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艺术的发展与“抗日救亡”这一社会主题密切联系。

中国油画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 这虽然是一个全国对西方文化实行封锁的年代, 但在全盘苏化的过程中, 苏联的大批优秀作品, 其震撼人心的力量、精湛的写实手法以及隽永的艺术魅力, 仍使中国油画的写实体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虽然从创作思想到题材、到生活、到手法等诸多方面及教学体系都趋于单一化, 但对于一个文化亟待复苏的民族, 这些外来滋养毕竟给中国油画带来了新的活力。遗憾的是随着“文革”的到来, 又将这一发展推到了附庸政治的死胡同。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这段时期, 是中国油画的第三个发展时期,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因为它使中国油画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使其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改变了过去吸收单一的油画模式的状况, 较全面地吸收了西方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风格和流派, 这无疑使画家们开阔了眼界, 拓展了观念, 但艺术创作毕竟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马克思曾说:“艺术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在接受了五光十色的西方现代艺术潮流的影响后, 油画家们空前活跃, 各种展示活动接连不断, 中国当代美术中每一个新思潮的出现, 几乎都先来自于油画的领域。一部中国当代美术史, 被油画占去了多半。也就是说, 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过程中, 油画始终处在一种“主流”的地位, 油画家们始终是构成这种发展的主导力量, 即使在不以画种为界的“新潮美术”中, 油画家也是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这种情况说明, 中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自觉意识到自身课题与中国当代美术普遍面临的问题直接相关。因此, 在油画领域出现的每一种倾向也便同时预示着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趋势。从70年代末的“伤痕”与“乡土”风潮, 自然主义“生活流”, 到倾向诗意抒情的“唯美风”, 从“85新潮”到“寻根热”与“纯化语言风”, 从古典写实风到“玩世现实主义”与政治波普思潮, 共同构成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主要脉络。如果抽取了从油画领域中发展出来的这种思潮, 中国当代美术史会是一种什么面貌将可想而知。这说明油画在中国当代美术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它不容忽视的建树。说明作为一个新兴的画种, 它在中国正处于生命勃发的时期, 表现出任何其他画种都无法与之比拟的活力。论传统根基, 它从西方舶来还不到一个世纪, 远不能与水墨相比, 但也唯其年轻, 才显示出了它的生命力, 显示出它的敏感与锐气。虽然在许多重要的国际展示中, 架上绘画已被大量的装置作品所取代, 但中国油画却让人觉得其正在步入它的“鼎盛期”, 自70年代以来的三十几年中, 它所走过的每一步, 都构成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1.“1979~1984年”的双向突破

1979~1984年, 可谓中国油画的突破期, 所谓“突破”, 是指对过去三十年中为艺术设置的种种“禁区”的突破,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以重建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实性原则与批判性立场来突破原有的歌功颂德模式。三十年中, 由于政治原因, 只可追求虚假的“现实主义”。对歌颂模式的突破, 就不仅是以简单的“暴露”为目的, 而且是以“人性”的思考为出发点的一个重大转变。如蒋兆和的《流民图》直接地揭示了人的本质力量, 赞颂了人的精神与道德力量。陈丹青的《西藏组图》更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艺术表现进入到“人”的层次和“人性”的深度。此画是从“人”的角度表现藏族群众那纯朴而原始的人性之美。正因为它最直接地体现了艺术的最本质因素, 艺术美首先必须能形象地观照人类自己, 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有利, 所以才使它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在那个以“阶级”为一切的出发点的年代是不可思议的。也正是对歌颂模式的突破, 才标志着艺术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第二, 油画家的第二个重要突破表现为形式上的探索, 以形式的自由探索寻求个性的解放。如董希文的《哈萨克牧羊女》。

2.“1985~1989年”的双向发展

1985~1989年, 是当代中国油画发生重大转变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 不仅使中国油画真正由关注自身命题开始走上自律发展的道路, 而且在现代艺术运动的推动下展现出多元发展的格局。

1985年四五月间, 同时出现了“黄山油画艺术研讨会”和“前进中国青年美展”。这两个事件分别构成中国油画沿着两条路线发展的两个发端, 黄山油画艺术研讨会上各艺术名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观念更新”, 使多数油画家意识到自己的首要任务是以新观念取代旧观念, 否则油画创作就很难摆脱过去的藩篱。这一意识在首届中国油画展 (1987年) 上得以明朗化, 在作品评选上提出以学术为宗旨, 以艺术为准绳的原则。作品无论题材大小, 在艺术面前一律平等。正是首届中国油画展的这一学术起点, 从根本上改变了油画多年来附庸政治的非学术状态, 走上了遵从艺术自律性的发展轨道。这一变化, 从风格流派的角度加以描述, 就是从“现实主义”回转到“写实主义”。“现实”是指客观存在本身, 而“写实”则是指对这种“客观存在”的如实描绘。如果依据这样的基本含义去解释“现实主义”与“写实主义”, 那么, 它们之间的差别便是显而易见的, 即前者重在题材意义, 重在表现对象。而后者则重在技法意义, 重在如何表现。之所以把首届中国油画展的指向看作是从“现实主义”向“写实主义”的回转, 道理就在: (1) 彻底放弃以题材的轻与重来衡量作品的价值; (2) 将“艺术性”作为判断作品的主要标准; (3) 展览的多数作品为写实作品。以“写实主义”置换“现实主义”, 作为一种价值取向, 一直延续贯穿到以后的一系列重要展览;第七届全国美展 (油画部分, 1989) , 第一、二届中国油画年展 (1991、1993) , 直至1994年的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古典写实之风也由此愈演愈盛。这种带着明显的学院倾向的写实主义至今仍是油画画坛的主流。

3.“90年代后”的双向推进

进入90年代后, 一方面中国油画顺延着从黄山会议到首届中国油画展开创的自律轨道, 为完成中国油画的自身命题继续向前推进, 一方面又把关注点重新回转到现实, 进入对当代课题的思考。因此可以说, 90年代是中国油画自身命题与当代课题的双向推进。如果说自身命题的完成是中国油画自身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 以关注当下现实为契机的当代课题的展开, 则是一种具有后现代意义的转化。正是这一转化, 使中国油画获得了与国际艺坛对话的可能。如90年代的石冲与冷军, 他们将自己乱真的写实能力观念化, 以“观念写实”的新面貌保持了作品的艺术深度与学术品格。此外, 继古典写实、照相写实与超验写实之后, 在生命表现、抽象构成及布上综合材料的运用 (也称“边缘油画”) 方面, 也有突出进展。

二中国油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油画虽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具有显赫的地位与非凡的建树, 然而, 它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面临诸多困境, 归纳起来, 有以下三点:

1. 在媒体与语系的转换中, 油画还能否保持自己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现有地位

中国油画在现今的显赫地位是在传统的艺术分类 (国、油、版、雕……) 中凸显出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在走向现代、后现代的过程中, 不可能循规蹈矩地将自己设定在某个画种边界内发展。从勃拉克直接将装饰壁纸贴上画布开始, 纯粹的“油画”已不存在。在近几年由官方投资的上海美术双年展, 以油画为主兼及装置的展示格局, 是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富象征意味的设计。因为它既显示了油画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首席地位, 又预示了装置艺术的必然兴起。中国油画将如何与这些新的媒体和语系相抗衡, 正是它面临的一大困境。

2. 中国油画能否在世界艺术发展中摆脱尴尬

中国油画自身建设的命题与世界艺术发展的位差, 将中国油画抛到一个在国际上难有出头之日的尴尬的境地, 在能否获取一种“国际身份”这点上, 水墨画的前景或许比油画光明。但被国际画坛接纳的两个潮流 (即“玩世现实主义”与“政治波普”被国际画法所接纳认同, 是因为它们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所发生的联系吻合了国际画坛的需要, 并与西方后现代艺术反观现实的趋向发生了共时效应) 却未能整体地被中国油画画坛所接纳。这个事实说明, 这两个潮流并不吻合中国油画自身建设的目标, 而中国油画的悲剧正在于这种关注自身便失去“对方”的关注, 获得了“对方”的关注又失去自身的困境。

3. 中国油画能否超越写实油画的主导

中国油画尽管经历过短暂的多元发展阶段, 但写实油画 (特别是功夫化的写实油画) 仍在当代中国油画中占主流地位,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中国油画的整体格局和现代面貌。

参考文献

2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发明专利 申请 授权 R&D经费 R&D研究人员

中图分类号:C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54(2011)09-69-03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作为最能衡量自主创新水平和能力的发明专利,国际上通常将其拥有量,作为区分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以资源型模式还是以创新型模式谋发展的依据。

一、国内发明专利发展状况及其特点

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91177件,授权135110件,授权总量为申请总量的34.5%(见表)。其中,国内申请授权为79767件,占授权总量的59.3%;国外申请授权为55343件,占授权总量的40.7%。

从表可见,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有如下特点:

(一)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保持高速增长,国内专利申请质量明显上升

“十一五”期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年均增长25.7%,年均增长率比“十五”期间下降4.1个百分点。在申请增长率下降的情况下,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31.0%,年均增长率比“十五”期间上升3.6个百分点。授权率提高,表明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质量明显提升。

(二)国内授权量超国外授权量,授权率低于国外申请授权率

2010年,国内外的发明专利授权量比例接近6∶4。从授权率上看,在中国申请的国外发明专利授权率为56.4%,高出国内申请授权率29.2个百分点。

(三)职务类发明授权占发明专利授权八成以上

2010年,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中职务类发明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76.3%,获专利授权发明占国内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82.9%。职务类申请授权率高出非职务类9.9个百分点,发明质量明显高于非职务类申请。

(四)企业成发明专利申请主体,专利质量有待提高

2009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受理国内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占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半数以上;作为衡量国家技术地位的重要指标——PCT专利(专利合作协定),企业申请占七成以上,表明企业已成为我国技术发展的主体。但企业的申请质量不高,2009年企业发明专利授权率为27.2%,低于平均水平。

(五)国内外发明专利质量差距明显

从确定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权利要求看,平均每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有6项权利要求,而国外平均有17项;从反映发明创造技术复杂程度的说明书看,平均每件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有9页说明书,而国外平均有29页。说明,国内外专利质量差距明显。

二、发明专利发展国际比较

2008年,中国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世界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的15.2%,授权量为世界专利申请受理的12.1%,均列全球第三位。PCT专利申请,2010年度国内获授权12339件,跃居世界第四。比较国内外发明专利受理及授权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国发明专利规模发展迅猛,中国市场成为国际专利布局的主战场之一

发明申请量和授权量直接标志着一国在该技术领域话语权的强弱,其它国家在该国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的多少则标志着国际对该国市场的重视程度。2008年中国专利申请受理和授权量增长速度分别为18.2%和37.9%,居世界各国专利增速之首,成为仅次于美、日的专利大国。而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日益重视在中国市场的专利布局,国外在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呈跳跃式上升,2008年达到95259件,仅次于美国,成为国际专利布局的另一主战场。

(二)发明专利发展水平与美、日差距大

尽管2008年中国发起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和获得授权量分别达到全球第三位和第五位,但获授权量与日、美仍差距较大,仅为日本的1/5强,不到美国的1/3。在PCT专利申请领域,2010年我国PCT专利申请数为12337件,占世界总量的7.6%,仅为美国申请量的27.5%,日本的38.4%。可见,我国发明专利发展水平同美、日仍有不小差距。

(三)发明专利国际化程度低

PCT专利和在国外申请的国际专利,能够在国际上有效地实施技术保护,代表本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地位。2008年,在国外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为8902件,获授权量仅2229件,在全球国外申请和授权量排名分别在十名和十五名之外。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PCT年度观察》公布的数据,我国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率明显偏低,仅为0.76个。进入国家阶段率相对较高的国家中,瑞士平均每件申请进入4.2个国家,英国为3.2个,美国、日本均为2.5个,韩国为1.6个。数据表明,中国发明专利国际化程度较低。

(四)职务类申请比重相对较低

职务类发明的比例高低能够说明发明活动组织化程度的高低。2010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受理中职务类申请为76.3%,而专利强国的职务类申请均在九成以上。在职务类申请比例较高的PCT专利领域,2009年国内发起的申请中职务类申请占77.6%,而日本、德国和美国的职务类申请分别为98.1%、94.5%和92.1%。表明与国外相比,我国发明活动组织化程度低,国内的企业及科研机构未充分发挥机构进行技术开发和专利申请的作用。

(五)国内发明专利授权率低,发明质量有待提高

同一专利审查制度下,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反映发明专利申请的质量。2010年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率为27.2%,而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国外发明授权率为56.4%,国内发明专利申请获授权率不到国外的1/2。2008年中国在国外申请的国际发明专利授权率为25.0%,低于美国的41.0%,日本的51.0%,韩国的41.0%。无疑,中国的发明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发明专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发明专利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仍需剖析我国与世界专利强国之间的差距。通过数据比较分析,中国发明专利事业的发展中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专利授权率低,发明质量有待提高

发明的专利授权率反映发明的质量,中国知识产权局受理的国内、外发明中,国内发明申请授权率不到国外申请授权率的一半,中国在其它国家发起的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率远低于其它专利强国,表明当前中国发明人的发明质量有待提高。

(二)核心专利不足,发明专利有效性维持年限短

有效期维持时间长的专利,通常是技术水平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专利,或者说是核心专利。国内有效发明专利维持年限大多集中在3至6年,而国外则集中在5至9年。在国内有效发明专利中,有效期不足5年的(即申请于2006年1月1日或之后)占53.3%,而国外这一比例只有16.5%;有效期超过10年的(即申请于2000年12月31日或之前)只占4.6%,而国外这一比例达到23.8%。以上数据说明国外的申请发明专利的核心技术较多,能够较长时期内维持权利获取收益。

(三)高新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差距明显

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修订的技术领域分类标准,在39个技术领域中,国内在食品化学、药品、材料冶金等15个领域占据优势。在具体技术领域,特别是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如光学、半导体、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国外企业所持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占据优势。从部分高技术领域来看,占据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前十位的专利权人中只有华为、中兴等为数不多的国内企业。国内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规避专利侵权与技术创新的双重压力。

四、发明专利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探究原因,制约我国发明专利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R&D经费投入结构欠优化,基础研究投入低

技术发明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赖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各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处于R&D活动源头的基础研究,是许多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必须率先突破的瓶颈。我国在基础研究投入R&D经费仅为总量的4.7%,远低于美国的17.4%,法国的25.1%,韩国的15.7%和日本的12.2%,应用研究投入的比例为12.6%,也明显低于美国的22.3%,法国的39.2%,韩国的19.8%和日本的22.6%。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投入比重过低限制了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和核心技术突破,导致核心专利数量不足。

(二)科研人才结构不合理,研发主体中高层次科研人才缺乏

高层次的科研及管理人员是提高科技技术发明质量和实施核心技术突破的关键,尽管当前我国R&D人员总量上升到世界第一,但R&D研究人员比重偏低,科研人员结构不合理,尤其是高层次科研人员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创新和发明专利的质量。

(三)科研机构重成果,轻专利,诸多科研成果未专利化

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追求的是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多出论文,科研人员忽视知识产权经济价值的实现,重成果轻知识产权,导致产学研脱节,科研成果多而知识产权少。以2009年为例,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共有344项,出版专著61441万字,论文118465篇,但获发明专利仅为5807项。表明代表当前国内最高技术水平的科研成果中,有很多没有发明专利。

(四)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运用知识产权能力不强

企业专利意识薄弱,产品生产仍停留在技术模仿的层次,在知识产权人才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不足,核心创新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企业的专利工作。此外,企业专利经营能力低,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不能有效转化为专利,或未将专利优势最大程度转化成市场竞争优势,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五)发明人缺乏了解专利信息的渠道,未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进行创新及专利布局

专利授权文本详细记载了解决技术课题的最新技术方案,充分利用专利信息检索,既可以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和侵犯他人专利,又可以了解和把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创新水平和动向,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起点和效率,有效缩短技术创新周期,大大节约技术创新成本。但国内诸多发明人缺少获取国内外专利信息的有效渠道,不能有效掌握各国专利制度、保护状况、申请程序、诉讼方式和转化途径等信息,因此在创新活动时多处在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的状态,更罔论进行专利布局。

五、建议

面对严峻的现实,必须积极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今后的发展中形成优势,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

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中,针对我国当前发明专利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相关部门仍需做好以下几点:(1)把取得科技进步和获得知识产权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做好技术信息交流、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等服务;(3)下大力气破解创新成果产出和转化运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4)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推动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5)积极开展基础创新、前沿新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创新,推进重大创新技术突破,进一步优化专利分布结构,把专利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而实现我国知识产权创造从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

参考文献

[1] World IntellectualProperty Organization.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2010)[R].2011。

[2]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R],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11。

中国餐饮业发展状况及分析 篇4

民以食为天。“我国改革开放30年餐饮业营业额增长200多倍,餐饮消费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烹饪协会会长苏秋成认为,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中,餐饮业是起步最早、开拓发展最快,收效最明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餐饮业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进步与发展的历程走过了具有历史性、跨越性和巨变性的30年,在行业规模、企业水平和社会地位影响和经济拉动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53%”

据中国烹饪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改革开放前夕的1978年,全国饮食业的经营网点不足12万个,员工104.4万,零售额54.8亿元。当时,餐饮行业通过贯彻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指导方针,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面貌。占据市场主体的国营和供销系统的餐饮企业,推行以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制为主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提成工资和浮动定价逐步推行,人员培训力度不断加强。这一时期,中国烹饪也开始走出国门,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格局。

在30年的发展进程中,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传统服务性行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发展势头。自1991年以来,全国餐饮业零售额每年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2006年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345.5亿元、同比增长16.4%,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个百分点。

谈及我国餐饮业30年的迅猛发展,中国烹饪协会有关人士分析说,四大因素推动我国餐饮市场的发展进程: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餐饮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行业协会的发展为餐饮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三是外资和国际品牌的进入有力促进了餐饮业的进步;四是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消费观念转变为餐饮业发展提供了市场需求。

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餐饮社会化程度的逐步提高,我国餐饮产业再创佳绩,餐饮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全国餐饮业零售额累计实现12352亿元,同比增长19.4%,比2006年同期增幅高出3个百分点。其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3.8%,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6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6%。

30年经历4个发展阶段

“回顾改革开放后我国餐饮业30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数量型扩张阶段、规模连锁发展阶段和品牌提升战略阶段。”中国烹饪协会有关人士分析说。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我国餐饮业在政策上率先放开,政策的开放引导和各种经济成分共同投入,使餐饮行业发展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受到冲击,社会网点迅速增加,市场不断繁荣,“吃饭难”的局面得到较大缓解。特别是社会上出现的一批个体私营的中小型网点,以价格优势、经营优势、灵活的服务方式和方便实惠的定位赢得了市场认可,受到社会大众的欢迎。正是在这个历史条件下,经万里、王震、习仲勋、陈丕显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倡导,原商业部部长刘毅精心策划,中国烹饪协会于1987年正式宣告成立,一些地方餐饮行业协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

数量型扩张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需求逐步提高,社会投资餐饮业资本大幅增加,餐饮经营网点和从业人员快速增长,国际品牌也纷纷进入,外资和合资企业涌现,行业蓬勃发展。同时,餐饮业发展积极调整经营方向,面向家庭大众消费,满足市场需求能力提高,使餐饮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规模连锁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餐饮企业实施连锁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全国范围内,很多品牌企业跨地区经营,并抢占了当地餐饮业的制高点,市场业态

更加丰富,菜品创新和融合的趋势增强,各地代表性连锁餐饮企业不断涌现,规模化、连锁化成为这一阶段显著特点。

品牌提升战略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餐饮业发展更加成熟,增长势头不减,整体水平提升,特别是一批知名的餐饮企业在外延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文化建设,培育提升企业品牌,积极推进产业化、国际化和现代化进程,综合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并开始输出品牌与经营管理,品牌创新和连锁经营力度增强,现代餐饮发展步伐加快。

经历30年的行业发展与市场竞争,中国餐饮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经营业态多样化、经营模式连锁化和行业发展产业化的新阶段,我国餐饮业的发展势头持续强劲,发展前景更加看好。

30年发展呈现6大特征

“我国餐饮业改革开放30年发展呈现6大主要特征:一是快速持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来自中国烹饪协会的分析指出,我国餐饮业在改革开放30年发展过程中,年营业额实现了百亿元、千亿元、万亿元的历史跨越,与改革开放前夕相比,餐饮业年营业额规模增加一万亿元以上,经营网点增加了400多万个,从业人员增加了近2千万。

第二个特征是“社会投入持续增加,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餐饮业作为开放较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社会对餐饮业的投入不断增强,个体、私营、三资企业比例继续增加,网点持续增多;一批老字号企业得到积极的保护和发展,凭借着较好的信誉、技术和文化优势在各地发挥着品牌示范的作用。目前我国餐饮业网点中,国有经济比重越来越少,以个体、私营和三资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的比例已占到95%以上,已成为行业的主体。

第三个特征是“大众化消费成为市场主体,个性化和细分化趋势增强”。随着餐饮需求不断增强,我国餐饮业的经营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经营重心面向家庭、个人和工薪阶层消费为主,满足了日益提高的大众化市场需求,开拓和延伸了企业经营领域空间;市场不断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个性化、选择性和理性化消费特点日趋明显;各地的外卖、快餐、送餐、小吃、家常菜和半成品加工、超市食品的市场越来越大,以家庭私人消费为主的节假日市场更趋红火,健康美食和绿色餐饮已成为重要趋向,市场消费向价格、品位、氛围、服务和品牌文化等综合型方向转变,人们追求健康营养和环境服务的个性消费成为新时尚。

第四个特征是“产业化、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行业地位得到明显加强”。近年来,餐饮业的快速发 展,对拉动消费、繁荣市场、满足人民生活的作用不断提高,餐饮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与种植业、养殖业、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安排就业、弘扬地方饮食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关,餐饮业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繁荣市场和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海外餐饮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各大品牌应有尽有,丰富了我国餐饮市场。

第五个特征是“行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现代餐饮发展步伐加快”。我国餐饮业品牌竞争和质量型经营的局面已经形成,行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科技手段运用更加突出,技术创新和科学管理受到重视,集中配

餐配送应用广泛,教育培训水平和人员素质提高,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加强,营销举措普遍推行,品牌文化含量日趋提升等,发展的基础条件越来越好,标准化、工厂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由传统餐饮向现代餐饮的发展步伐加快。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状况及前景展望 篇5

国家旅游局在2002年6月24日颁布了2002年第9号公告,以下9家规划设计单位被评为首批甲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旅游规划设计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参与我国旅游规划的机构大致由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1.1 高校、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以及高校地理方面的学者是最先投入旅游规划研究和实践中的专家。郭来喜等人1985年完成的“华北海滨风景区昌黎段开发研究”是最有影响的旅游资源开发工作。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杨冠雄等人1986年完成的“厦门旅游总体规划”,郭康等人1985年完成的“秦皇岛市老岭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北京大学陈传康等人1986年完成的“陆丰县的海滨旅游资源开发层次结构”以及1987年完成的“丹霞山风景名胜的旅游开发规划”等等(保继刚,1990),这些工作均对以后的旅游规划产生了深厚的影响。随着旅游科学的综合性进一步地增强,高校中城市规划、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各方面的专家也陆续参与到旅游规划中来,形成了综合性强的高等院校组建跨系、跨学科的旅游规划研究机构。

1990年代后期至今国内专家完成的省和重点旅游城市的规划大部分是高校和科学院专家学者牵头,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郭来喜主持完成了江西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北海市、南宁市等省区市规划,中山大学保继刚主持完成了桂林市、苏州市、珠海市、东莞市、广东省、湖北省等省市规划及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中山大学彭华主持完成汕头市、佛山市等规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王兴斌主持完成广西等规划、北京大学吴必虎主持完成北京市、济南市等规划,北京大学杨开忠主持完成江苏省、洛阳市等规划,北京大学蔡运龙主持完成吉林省等规划、北京大学吕斌主持完成安徽省、三峡地区等规划,湖北大学马勇主持完成福建省规划等······。这些主持的专家学者大部分是地理学家,这与国际上旅游研究中地理学家占主要地位是一致的。1.1.2 规划设计院

规划设计院比较侧重于具体的物质(形体)规划,风景区和度假区规划大部分是由规划设计院完成的。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大量的风景区和度假区规划,其他如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也都完成了大量风景区和度假区规划。1.1.3 世界旅游组织、国际咨询公司近年我国与世界旅游组织在开展旅游规划培训和规划研制方面的合作,已从单独的旅游部门行为,上升到了当地政府各相关部门的一致行动。到目前为止,世界旅游组织组织中标的国际咨询公司在中国已经完成了四川、山东、云南、海南、贵州五省的旅游总体规划,同时黑龙江正在编制当中。2 旅游规划的发展

历程及特点

总体而言,我国旅游规划存在三个特点,一是起步晚,二是底子薄,三是发展快。具体表现为:○1规划人员少,规划队伍小,专业结构分散,组织结构松散;○2规划水平、规划程度不均衡,区域差异、地区差异明显;○3规划理论、规划方法的研究基础弱;○4规划管理基础薄,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对旅游规划的指导、调控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5旅游规划工作发展势头迅猛,但离成熟、规范、稳健发展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彭德成,2000)。

但在不同时期,旅游规划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于相对于其他规划如城市规划,旅游规划的市场经济特征最为典型,对应于不同的旅游发展阶段,规划所关注的重点不一样。纵观中国旅游规划发展的20年,其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相应的规划特点如下: 2.1 早期——政府主导

中国早期的旅游开发主要是以名山大川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主体,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政府是旅游开发的利益主体,其他利益相关者尚未起作用,这个时期的旅游规划,注重旅游资源评价和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研究,在资源的调查、评价、利用和保护方面工作较为细致。2.2 发展期——着重企业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地的竞争加剧,旅游企业、游客成为旅游发展关键的利益相关者,政府不再是单一的旅游开发主体,转向引导企业对旅游投资。旅游规划的编制重点转向以市场和资源为基础,以产品为导向,重点转向市场分析和重视旅游产业规划。2.3 成熟期——利益相关者分析

当旅游发展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旅游发展呈现复杂特点,游客、旅行社、开发商、当地居民、政府管理部门各个利益相关者在旅游发展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忽略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尤其需要特别关注某些弱势利益相关者,成为这一阶段的重点。规划人员逐渐转变为协调人和技术援助人员。

目前,进入成熟区发展阶段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的旅游规划还不多,中山大学保继刚主持的桂林旅游发展规划是其中一例。中国很多旅游地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旅游规划注重旅游相关者分析,多学科合作成为必然趋势。3 旅游规划发展前景展望

美国著名旅游规划学者GUNN曾经指出:“规划作为对未来的预测,处理可预见的事件,是唯一能使旅游业获得好处的方法。”中国旅游业发展广阔前景,旅游规划需求旺盛,旅游规划也将蓬勃发展。未来中国旅游规划预计将有如下发展趋势:

第一,规划方法的转变。规划方法的转变包括很多方面,如规划程序、技术方法等,但其中一个容易被我们忽略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规划队伍的组织,这也是规划方法的一个方面。综合性的旅游规划要求的是各有所长的一个专家组来进行规划工作。西方国家咨询业非常发达,并且咨询行业已形成一定的行规,这为规划队伍的组织提供了条件。作为综合性特别强的旅游规划,任何一个公司都很难拥有规划所需要的全部人才,考察承担四川、山东、云南、海南和贵州旅游规划的国外专家队伍不难发现,专家组的成员来自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国家,每个专家擅长某一方面的工作,在专家组组长的统一协调下围绕总体规划开展工作。我国的咨询公司尚不发达,目前的旅游规划多是由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承担,加之我国旅游业发展时间不长,有经验的旅游规划专家的供给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相比缺口很大,这使得旅游规划专

家队伍的组织更加困难,进而影响到规划质量和规划水平的提高。但无论如何困难,组织综合性的规划专家队伍开展旅游规划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的旅游规划的大趋势,谁转变得快,谁就有机会掌握主动;反之,则要被市场无情地淘汰。

第二,规划供给增多,竞争加剧,规划质量不断提高。

供给增多主要表现在国内外两个方面。一是国内专家、机构以及专业人才增多。如前所述,我国从事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专业人员已达600多人,旅游规划专业机构达40多家。到2000年末,我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4所,开设旅游学院(系)的普通高等院校多达128所,遍及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每年培养大量的旅游类专业人才。二是国外专家、组织的参与。目前已经有多个省级规划国外规划专家完成,可以预见,国外专家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我国的旅游规划中来。

供给的增多必然导致竞争加剧,竞争的结果一定是规划质量的提高。

第三,规划的供给市场将从无序走向有序,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2000年国家旅游局出台了一系列的规范:《旅游规划管理办法》、《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这三个规范的颁布实施,使旅游规划工作一有了综合性规范,二有了对事物本身及规划内容的规范,三有了对规划单位的规范。这三个方面环环相扣,使旅游规划市场管理有一套规则,避免走弯路(魏小安,2001)。2001年,国家旅游局按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资质认定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了9家甲级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标志着国家管理机构已经对旅游规划提供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标准和管理方法,旅游规划将向规范有序方向发展。

第四,从规划的需求方来看,将逐渐从政府为主转向政府和企业并重。目前我国很多省市地区都把旅游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来发展,因此,政府旅游规划的需求较大。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向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的自动调控作用将逐渐占领主导地位,政府的作用将逐渐转向宏观调控方面。旅游业作为一股新生的经济力量,随着开放政策和经济政策的放开,将会直接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近几年已经出现了旅游企业委托规划机构编制旅游规划的情况。相信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出现更多的旅游上市公司和旅游企业,委托进行旅游规划和研究。

第五,从规划机构来看,将逐渐从高校和科学院的研究所(中心)转变为具有独立法人的公司(事务所)。这是规划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是国家旅游局审批规划资质要求是独立法人机构,二是规划人员产权明晰的要求。

参考文献:

保继刚,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地理研究,1990,9(1):78-86

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旅游学刊 双月刊,2000,3

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 篇6

发布时间:2011-7-15信息来源:湖南省统计局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在其各自的经济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因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更是成为当前保障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更快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也成为全省上下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第二次全省经济普查结果为依据,对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一、湖南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继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6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我省也于2006年制定了《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随着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我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结构改善,为推动全省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活跃城乡市场、保持社会稳定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中小企业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8年,全省共有中小型企业139528家[注],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8%;中小型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019.83亿元,占全部企业的68.2%;实现营业收入16738.72亿元,占全部企业的77.7%(见表1)。

中小企业虽然单个实力较弱,但就整体而言,已发展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力量。

1.中小企业创造的增加值约为全省GDP的40%。2008年,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 4279.34亿元,占全部企业增加值的68.4%,占全省GDP总量的38.4%,这表明,每1亿元GDP中,约有0.4亿为中小企业创造,中小企业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

2.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08年,中小企业共完成利税总额2718.62亿元,占全部企业利税总额的77.5%。

3.中小企业占据了城镇就业岗位的半壁江山。由于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能创造相对较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更是扩大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2008年中小企业共提供就业岗位609.22万个,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89%,占全省城镇就业年平均人数的53.7%,即全省1134.78万个城镇就业岗位中,有一半以上为中小企业提供。

(二)投资主体和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经济占中小企业主导地位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经营主体日趋多元化。非公经济以其经营方式灵活、拾遗补缺能力强等优势,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首先,从登记

注册类型看,中小企业法人中,国有集体企业较少,不到1万家,实现营业收入2164.76亿元,占全部中小企业的比重分别只有7%和12.9%;私营企业最多,约10.7万家,实现营业收入8531.08亿元,占全部中小企业的比重分别为76.7%和5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919家,实现营业收入510.69亿元,分别占0.7%和3.1%;外商投资企业731家,实现营业收入440.35亿元,分别占0.5%和2.6%(见表3)。

其次,从实收资本构成看,个人资本最多,占47.9%;其次是法人资本,占24%,国有资本居第三,占17.4%,集体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较少,均在4.5%以下(见表4)。

综合测算,中小企业中,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营业收入达10929亿元,占64.3%,比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高8.3个百分点。

(三)中小企业区域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呈“东高西低”态势

从中小企业在地区分布情况来看,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中小企业聚集度也相对较高。长沙、岳阳、常德、衡阳、株洲2008年GDP总量依次排全省前5位,其中小企业规模也排前5位,企业个数均超过10000家,营业收入均在1000亿元以上,其中,长沙31090家,营业收入4813.38亿元,中小企业个数和营业收入均居全省第一;岳阳市14396家,营业收入2130.96亿元;常德15629家,营业收入1287.6亿元;衡阳12701家,营业收入1542.82亿元;株洲10441家,营业收入1161.6亿元,5市合计聚集了全省60.4%的中小企业单位以及65.3%的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见表5)。

经济总量相对落后的地区,其中小企业发展也相对缓慢,如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娄底、邵阳、怀化等,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占全省的比重均在5%以下,其中张家界市营业收入170.72亿元,占1%,比重为全省最低;湘西自治州营业收入371.53亿元,占2.2%。

分区域看,长株潭地区拥有中小企业4.81万个,完成营业收入6916.28亿元,分别占全省的34.5%和41.3%;“3+5”城市群拥有中小企业10.45万个,完成营业收入13361亿元,分别占全省的74.9%和79.8%。

(四)中小企业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和新兴服务业的涌现,我省中小企业投资领域也不断拓宽,由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延伸。分行业看,所有行业中小企业单位个数占全部单位个数的比重都在99%以上,其中住宿业、餐饮业、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比重达到99.9%以上。

除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及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及娱乐业外,其他所有行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所占比重也都在70%以上,其中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业所占比重在90%以上(见表6)。

不过,从产业构成看,受资金和技术的制约,工业和传统服务业仍是湖南中小企业高度集聚的领域。从单位个数看,中小企业最多的行业是工业,为67726个,占全部中小企业48.5%,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为27751个,占19.9%。从营业收入看,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也是中小企业

规模最大的行业,营业收入分别为9494亿元、3402.54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56.7%、20.3%。从从业人员看,工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为311.75万个,占51.2%,其次是建筑业,为144.09万个,占23.7%(见表7)。

二、湖南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目前又有较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各级政府已认识到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湖南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已制定或正在制订各项政策法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目前我省仍有较好的发展中小企业的资源优势,如丰富的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旅游资源等,故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人才、融资等方面还处于劣势,加上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还不长,政策环境也不尽完善,使得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自有资金不足,外部融资困难

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短缺是长期以来困扰和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有资料表明,我国87%的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主要源自于自有资金,24%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13%的企业以民间集资方式获取资金。调查还显示,超过70%的企业感到生产资金不足。从2008年某省金融机构对1096户企业的问卷调查看,全省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满足率较低,其中企业贷款户数满足率为20.7%,企业贷款需求金额满足率为24.5%。这些都说明融资难仍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特别对于我省这样一个经济还不太发达的中部省份来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融资难的原因:一是我省中小企业大多是私营企业,发展时间短、自有资产少、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而且资信水平较低,财务制度不健全、运作不规范,难以达到金融机构贷款要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惜贷”;二是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支持系统不健全。一方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以中小企业为受保主体的担保机构不多,另一方面,直接融资体系发展严重滞后,在发行股票和债券方面,中小企业大部分受规模小、知名度不高、信用等级较低等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上市条件,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贷款。

(二)中小企业“小,散,乱”,抗风险能力弱

一是小企业占有绝大多数,经营规模小,经营业绩不稳定。2008年,我省13万多家中小企业中,中型企业只有2793家,所占比例只有2%,98%的企业是小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成长的摇篮,中型企业数量显然偏少,存在断层,同时从单位平均规模看,我省小型企业平均从业人员为33人,平均固定资产为289.5万元,平均营业收入为888.03万元,分别占全部企业平均水平的68.3%、45.8%、57.6%。由于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亏损、倒闭、关停现象时有发生。二是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够,分散化经营现象严重。我省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在园区外分散经营,主要靠单兵作战,没有充分利用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和园区的辐射作用。三是家族式企业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由于我省中小企业的主体是私营企业,家族式企业多,经营者素质和员工素质低的现象较为严重,管理方式大多脱胎于家族式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混乱落后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运行不畅。

(三)中小企业以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服务低层次型为主,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已有一定改善,但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的发展。首先,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我省中小企业依然是明显的“二、三、一”分布,其中二产业约占65%,服务业所占不到35%;其次,从占中小企业比重高达56.7%的工业内部看,资源开发型、产品初加工型、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仍然占较大比重,而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比重较低;第三,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中小企业仍然集中在传统和低层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高端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四)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而我省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功能不全,尚不能系统地提供技术支持、市场开拓、创业指导、管理咨询等多方面的社会化服务,致使中小企业发展受阻。另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也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障碍。

三、促进我省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中小企业既是大企业成长的摇篮,更是新形势下促进我省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强财力,保障社会稳定的主导力量,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

(一)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系统,切实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体系,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二是要健全担保风险的分散、补偿和激励机制,完善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需要,提高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三是要积极构建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拓展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使具有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四是要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制定中小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方法和鼓励措施,争取更多的资金向中小企业倾斜。

(二)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应建立以政府部门为龙头,各类民间商会为桥梁,社会服务中介机构为依托的多方社会资源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全方位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如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中小企业人才培养基地,进行上岗培训、再就业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和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训。在技术创新方面,对进行技术开发的中小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对其新产品的开发、员工培训等活动提供无偿资金资助,并以贴息贷款的方式优先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在信息化方面,加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完善内部管理系统与外部的电子商务系统的相互融合,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应对贸易全球化趋势。

(三)发展产业集群,实施品牌战略,加速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小企业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快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抓紧抓好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

一是要发展产业集群,引导产业结构调整。集群化发展,是中小企业规避风险、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应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集中培育发展一批规划科学、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到产业园区集中,发展专业化、有特色的工业园区,提高企

2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篇7

我国的环境产业是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至今己有20多年的历史。从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起,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即环境产业孕育而生。20世纪80年代, 随着我国生产力大力发展, 经济的快速增长,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加强, 环境事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入90年代,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环境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及标准的不断提高, 特别是“九五”时期环境保护投入的大幅度增加, 以及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环境产业得以较快发展。目前, 我国环境产业已初具规模, 产业领域不断扩大,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为治理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

1. 环境产业初具规模。

中国环保产品和服务市场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年增长率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 对环境治理投入不断上升, 环境投入在国民GDP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十五”以来, 中国环境产业和市场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 环境投资不断攀升, 环境产业己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环境产业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政府的支持、扶持是环境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十二五”规划中对环境产业的投入预计比“十一五”力度更大。根据环境投资比例法, 测算“十二五”环境投资预期31000亿元, 占到GDP的1.5%, 拉动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费用1.05万亿, 为环境服务业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见下图:“六五”到“十二五”环境投资及占GDP比重)

环境产业市场主要由环保设备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产品市场为主。在环保技术设备市场中, 以水和大气污染治理设备为主;环保技术服务业 (包括环保技术开发、咨询、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环保设备专业营销公司、环保设施运营等) 市场份额不到1/3。环境市场中的中介服务体系业还很不完善, 环境监测服务、设施运行、管理等技术市场中的重要行业规模较小, 尚未市场化。

截至2000年底, 全国已有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环境产业, 其中企业8500多家, 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1500多家, 职工总数180多万人, 固定资产总值800亿元。2000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1080亿元, 其中, 环境设备 (产品) 产值300亿元, 占27.8%;资源综合利用产值680亿元, 占63.0%;环境服务产值100亿元, 占9.2%。环保产业总产值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0.77%。2004年全国环保产业年产值 (收入) 超过2700亿元, 相关产品实现销售产值1700亿元, 实现利税220亿~270亿元, 行业年均增长率约15%~20%。2004年, 全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 达到1908.6亿元, 比2003年增长17.3%。其中, 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40.0亿元, 比2003年增长6.3%;工业污染源治理投资308.1亿元, 比2003年增长38.9%;新建项目污染治理投资460.5亿元, 比2003年增长38.1%。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直接拉动了环境产品生产与环境工程设计、施工等服务市场, 带来了850亿~1050亿元的市场份额, 比2000年增长约80% (见表1) 。截止2009年底全国环境保护相关产业从业单位近5万家, 从业人员超过350万人, 环保产业年产值达到9500亿元, 同比增长18.9%;全国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3%, 达到4525亿元。产业总体呈现持续稳定并逐渐加速的发展态势。环境产业四个子产业的年增长速度都达到两位数, 其中资源综合利用和洁净产品领域增长速度最快。

环境服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服务范围由过去的环保技术和咨询服务, 拓展到环保工程总承包、环保设施专业化运营、投融资及风险评估等方面。

从表1可见, 我国环境产业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 并高于我国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这也充分说明, 我国的环境产业正处于成长期, 其正吸纳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该领域, 未来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2. 环境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为更好地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 近几年环境产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的力度不断加大, 环境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 各种技术和产品基本覆盖了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在环保设备 (产品) 中, 达到国际20世纪80年代水平的约占1/5, 少数产品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如工业废渣特别是粉煤灰、煤矸石和磷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环境产业领域不断扩大和环境服务业发展较快。

20年前, 环境产品的种类和数量都很有限, 主要是一些常规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除尘设备及基本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等。目前, 环境设备 (产品) 品种达到3000多种。特别是城市污水处理设备、城市垃圾焚烧设备、汽车尾气处理设备等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环境产业几乎涉及所有的工业废弃物, 各种废弃资源的利用途径得到进一步拓宽, 产品品种不断增多。近几年环境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由过去以技术和咨询服务为主发展到工程总承包、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和投融资及风险评估等领域, 出现了一大批适应市场发展要求, 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专业化的环境设施运营企业。

4. 产业分工更加细化和专业化。

目前, 环境产业包括环境保护产品的生产、洁净产品的生产、环境保护服务业、资源综合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环境贸易六大方面。企业由过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方式转向专业化的生产经营。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和竞争优势。企业提高了对自身的品牌和质量的认识, 加快了污染治理步伐, 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环境产业市场发展的前景分析

中国环境产业市场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 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无论从现实的市场需求还是潜在的市场需求分析, 我国环境产业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 我国环境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国支柱产业。同时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今后我国环境产业发展重点应为:高科技环境产品生产、环境服务市场、环境资本和投资市场及环境贸易四大领域。

1. 高科技环境产品生产领域。

目前, 我国环境企业已具备生产城市生活废水处理设备的能力, 技术上不存在多大障碍, 只是需要进一步的配套, 形成系列化、成套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成套设备, 生产规模还比较小, 种类还不多, 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上的开发;脱硫脱硝技术设备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但由于受到经济承受能力的限制, 难以在大范围内推广使用, 在技术上还需有较大的突破, 才会有广阔的市场。目前环境产品发展重点应针对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设备这一领域的技术状况, 随着汽车保有量以15%的速度递增, 汽车尾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日益严峻, 加快汽车尾气净化器整体设计与制造, 实现规模化生产并广泛推广应用已刻不容缓。环境在线监测自动化网络化系统水平较低, 满足不了环境监督和管理的需要, 迫切需要向环境监测自动化、网络化系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淘汰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实行清洁生产、生产低公害产品, 将会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

2. 环境服务市场。

环境服务市场比环境产品生产市场更有发展前景。我国环境服务业主要由环境技术服务、环境咨询、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环境贸易与金融服务等构成。环境服务业是近年中国环境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今后发展的重点领域为:环境企业的经营方式从单一设计、制造、施工、运营维护, 向工程总承包转变, 逐步发展一批集设计、生产、安装、运营服务为一体的系统公司;利用市场机制, 推进城市污水、城市垃圾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维护、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与法人化;工业污染治理的集约化;环境监测与分析、环评、环境风险评估、生命周期评估等环境咨询业的社会化;建立环保社会投融资机制, 积极运用资本市场, 包括股票、创业投资基金、环境保险、机构投资和外资, 加快环境市场的形成;环境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等。它是一个稳定的长期市场, 国内外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尽快地进入这一领域。

3. 环境资本和投资市场。

环境投入是环境产业发展的物质动力。环境的投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政府和企业。政府投入在环境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尤其是在它的发展初期。这时, 政府投入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环境产业总投资的主体, 而且数量也相当大。政府的环境投入主要用于公共环境问题的处理, 公共环境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企业的环境投入主要用于企业本身的环境污染治理。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必须承担自身的污染治理费用。我国在环境投入上出现的问题主要为: (1) 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占总的环境投入的86%) 。 (2) 投入力度太小 (不到GDP的1%) 。在发达国家中, 企业的环境投入大体可达国家环境总投入的一半。因此, 我国环境市场的投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长期以来, 我国在环境投入上就出现了“环境投入越小, 环境问题就越严重, 越影响环境投入的信心”的恶性循环。我们应对当前环境投入问题加以反思。在环境投入政策方面应考虑环境投入的多元化、商业化和国际化。

4. 环境贸易。

国际环境贸易在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日益重要。1992年, 主要发达国家环境出口在其环境产业产值的比重, 美国为10%、加拿大为10%、德国为31%、挪威为50%。这些数值都远高于这些国家制造业的平均出口率。此外, 主要发达国家 (加拿大除外) 都是国际环境贸易的出超国, 而发展中国家全为国际环境贸易的入超国。我国在这一领域还几乎是个空白。我国环境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从我国不断增加的环境保护投资和全民不断提高的环境保护意识看, 今后5年~10年, 我国环境产业将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上有较大进步, 民族环境产业仍将是我国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力量, 环境产业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产业已建立合理的产品结构和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形成以大中型企业和科研单位为骨干的环境产业队伍;加强环保科技开发,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建立起面向市场的环保技术服务体系和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今后几年, 我国环境产业年产值将突破1400亿元;主要环境产品达标率已达85%以上, 产品的总体技术与质量达到国际90年代水平。“十二五”期间, 对我国环境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结构调整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 在基本满足环境产品需求量的基础上, 全面转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新阶段;同时, 还要面向国际市场, 扬长避短, 参与国际分工, 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建立我国环保产品融入全球竞争的新结构。

摘要:环境保护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 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前景, 但是, 此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 技术水平落后, 同时我国环境保护产业面临国际市场的挑战, 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 提高我国环境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我们应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从我国环境产业的现状入手, 论述了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基本取向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环境产业,市场结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2中国农业发展状况及对策 篇8

一、环保产业的发展状况与优势

(一)科研开发的步子逐步加大。湖北省有一批从事环保科学研究的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具有一定的环保系统、环保产品、环保设备、环保设计的开发能力,拥有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仅武汉市全年实施的环保产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有19项,总投资13272万元,资助资金685万元。

(二)设备制造的产业优势。湖北省机械工业基础较强,拥有武重、武锅、长动、荆州洪城、宜昌力帝等一批环保设备专业制造企业。在纺织印染污水处理、造纸废水处理和碱回收设备、金属回收设备、烟气脱硫设备、“禁白”一次性餐具系列产品和设备制造等方面,湖北省均走在全国的前列。

(三)市场开拓的领域进一步拓宽。湖北省环保产业的产品已进入国内市场,如格林天地参与承建河北高碑店和上海松江污水处理厂;武锅一晶源公司为深圳西部电厂和福建漳州电厂提供的烟气脱硫技术;凯迪电力公司在北京门头沟投资建设的垃圾发电站等环保产品在国内市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树立了湖北环保产业的形象,并赢得了有关部门、企业的充分肯定。

(四)积极落实国家支持的环保项目和优惠政策。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税务局、地税局等部门制订出台落实国家鼓励和扶持环保产业五条政策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的环保设备(产品)生产企业及时办理减免税。做好综合利用企业和产品的认定,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省共有404 家企业通过综合利用产品认定,11家企业通过综合利用电厂认定,增值税、所得税年度申请减免近4.15亿元,2003年实际减免3.05亿元,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利用深入开展。湖北省环保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五)环保招商引资工作初见成效。2004年3月初,国家把第三次中日环保产业合作会议放在武汉召开,这次到会的企业,有2/3的单位与日方签订了意向性的合同,达到了中日双方环保产业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一些合作项目取得了较大进展的效果。武汉市在2003年8月开通的中国武汉网上招商暨经贸洽谈会上,该市环保产业首次正式纳入全市招商引资重点。

湖北省环保产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如环保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环保产品发展与市场体系建设不协调;环保产业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扶持手段;环保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比较薄弱等。

二、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政策法规的保护,依法合理划分环境保护事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合理的环境事权分配应该是:政府承担组织实施公共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跨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与监督;企业承担投资经营风险(包括环境风险),个人和居民按照“使用者付费”原则,在可操作实施的情况下有偿使用或购买环境公共用品或设施服务;公共环境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可以契约方式实行部分政府权转移,按照市场规则运作。

(二)加强环境税费制度,继续进行有利于环境的价格改革。这种方法的基石是建立环境保护的资金保障。应当继续深化并加快排污收费、资源定价的改革,特别是能源价格和水价,使其能够反映出资源的稀缺性及环境的外部性,增强价格以及税费对需求的响应。同时应注意到排污收费在生产、生活、消费领域的不平衡性,通过深入的研究,制定全面推进的方案和策略与此相适应,进行建立环境相关的财政预算系统的探索,建立环境投入产出与成本核算方法,用来完善实现环境目标的财务手段。

(三)疏通环境投融资渠道。需要采取实际步骤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向。制定有利于环境的投、融资政策应是环保产业战略至关重要的优先领域。可在以下方面采取实际行动:1.政府环境投资用于贷款贴息或补贴。2.企业投资环境减免税,如营业税、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3.建立环境产业投资基金,鼓励环境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培育强势企业和企业集团。4.制定灵活的环境融资政策,放宽融资主体限制,鼓励企业债券、项目融资(BOT、股票等)、企业上市、信托投资、融资担保等多种融资方式。5.加强国际投资,应对“十五”期间巨大的环保挑战和湖北省对技术和资金支持巨大的需求;关注制定鼓励外国资本参入中国环境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特别政策,使其成为疏通湖北省环境投、融资渠道的可利用的方法。6.加强政府与投资机构之间的协调,使政府和投资机构的优势领域更好地结合起来,使投资机构更多地考虑环保产业的优先领域。

(四)加强环保产业相关部门的协调。

(五)严格环境管理,不断提高环境标准。颁布淘汰、关闭落后的设备、工艺和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名录;制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和清洁生产指南;出台一批污染治理和环保产业发展以及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管理技术政策;加快环境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督执法装备水平。

(六)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相互分工的产业构架体系。

(七)规范环保产品市场。规范环保市场势在必行,通过环境标准、技术政策、示范工程和重点实用技术等引导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环保设施运营、环保产品认证、环境工程设计认证等准入制度。

(八)制定鼓励与支持环保产品出口的政策。如今后国家对外援助的项目,若是需要采用环保设备,应优先选用国产设备(国外援助项目绝大多数都是这样做的);若国内环保产品出国参加展览会,各级政府应向国外许多国家学习,政府在参展经费上应给予参展企业适当支持。

上一篇:向袁隆平爷爷致敬的作文800字下一篇:参加高中调研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