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推荐14篇)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篇1

《图像编辑更艺术》是泰山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上第6课,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项:图像裁剪、图像旋转、调整清晰度。本来这是一节很简单的课,但是课本中关于调整图像清晰度的内容与软件上不符合的,课本上调整图像清晰度的方法是进行锐化,但在软件中这个按钮是模糊蒙版,所以我对这部分内容作了调整,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的,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学生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ACDsee程序的安装,和界面的认识,并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命令的使用,如可以在该程序里调整图片的大小。学生已经掌握了命令的使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使用ACDSee对图像进行裁剪、旋转、调整清晰度,掌握ACDSee操作技巧。

2、过程与方法

创设真实需求情境,让学生尝试使用软件处理照片,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意识和兴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软件处理照片的意识,体验运用软件处理照片的手段。教学重点:

对图像进行裁剪、旋转、调整清晰度。教学难点:

对图像进行裁剪、调整清晰度。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讲解示范、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素材、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国庆节假期我们放了整整一周的假,同学们有没有跟家人一起出去游玩? 你们都去了哪里?

那里的游人多不多?有没有拍照留念?

我收集了一些我朋友的一些旅游照片,请大家欣赏一下。欣赏的同时要有任务吆,出示幻灯片,看看加红框的图片有哪些不完美之处。。? 生:把别人也拍进来了

师:对,游人太多,难免有陌生人闯入我们的镜头。

师:一般情况下,照片拍的不好,我们会删掉它们,但是有些照片即使拍的不好 也舍不得删,那有没有办法挽救这些照片呢?在同学们的电脑中,就有这样一个软件ACDSee,使用这个软件,可以挽救这种照片,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图像编辑更艺术》

二、教学过程

1、任务一:将照片中无关人物请出去 师:我们先来观察第一幅照片,这张照片中拍摄进了一些无关的人物,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打开微视频中的发现一观看或者课本的30页,学习将无关人物请出照片的方法。看完后试着自己操作一下,然后小组交流方法。学生操作、交流,师巡视。有哪位同学愿意上台展示一下。学生展示。

你说的真好,操作也很熟练,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刚才的方法,试着完成任务一。师演示指导(如有必要)。

同学裁剪的时候要注意谁是照片中的主角啊!还要考虑整体视觉效果呢?照片中的 宽度和高度比例要接近黄金分割。

2、任务二:把照片旋转一下更艺术

师:刚才大家已经学会裁剪照片,将无关人物请出去,那如何让照片更加有艺术 性,就好比是和它一样。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二:把照片旋转一下更艺术。

请同学们打开微视频中的任务二观看或者课本的31页,学习旋转照片增加艺术 性的方法。看完后试着自己操作一下,然后小组交流方法。学生操作、交流,师巡视。

有哪位同学勇敢的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学生展示。

师演示指导(如有必要)

师:你太棒了,请同学们迅速来完成任务二,小组长检查小组完成情况。

3、任务三:让照片更清晰

师:我们来观察一幅照片,这张明显是拍摄失败了,不清楚。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使用ACDSee来挽救它。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2页进行学习,学习师照片变清晰的方法。看完后试着自己操作一下,然后小组交流方法,最后进行展示。学生操作、交流,师巡视。学生展示。师演示指导(如有必要)。

师:你还有别的办法来让这照片变得清晰起来了吗?请大家观看视频加油站来学习。学生展示,交流,师巡视。

学生展示。请大家回顾刚才学习的办法来完善自己的作品,小组长检查组员完成情 况。

4、大显身手

今天大家学了这么多处理照片的办法,就让我们大显身手一下吧。

请大家打开大显身手,选择其中的任意一张照片进行照片处理。现在开始吧。展示两到三名做的比较好的同学的作品。请同学们互评一下。

三、说说你的收获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我们展示到这里,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堂课的收获。

四、作业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篇2

一、巧妙运用导入语

好的开端是做事成功的关键之一, 因此课堂导入也是一节课教学成效的直接影响因素。新课导入语是新课教学的开场白, 是学生状态从非学习转向学习的转型准备期, 利于引导学生新课学习, 激励学生完成学习, 启发学生掌握知识,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巧妙运用导入语, 组织好新课开端, 控制好课堂导入阶段, 为学生创设导入悬念, 让学生以高昂的情绪进入新课, 为新课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如, 在《雨中登泰山》一课导入中, 我给学生说到:我国地大物博, 孕育名山大川, 有着古老文明, 比如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的三山五岳, 一湾千里、奔腾咆哮的长江黄河, 每每想到这些, 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泰山, 有擎天捧月之姿、拔地通天之势, 历代文人都以诗词形式赞美泰山, 如杜甫《望岳》中的“一览众山小”, 给我们以神往的境界, 我们只有攀登泰山绝顶, 才可以领略山岳风光。这么美的风景, 就让我们开始《雨中登泰山》的学习吧, 以文章为向导, 我们一览泰山。

二、精心设计提问语

教学实践证明, 课堂有效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传统语文教学中, 很多教师遵循“作者介绍- 速读课文- 齐读课文- 字词解释- 教师分析- 作业布置”的教学步骤, 演绎一场语文课堂独角戏, 学生们普遍反映课堂沉闷无趣, 学生语文思维很难有效调动。可以说, 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 究其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中缺少提问。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有效提问, 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 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热情, 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如, 我在《愚公移山》一课中, 给学生解释词语“孀妻、遗男”时, 我问学生:“为什么只有小孩子帮助愚公移山呢?孩子的爸爸会让他去帮忙吗?”我向学生提问, 学生们纷纷思考答案, 大大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激活学生语文思维, 使语文教学出现小高潮。

三、仔细推敲讲授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知识讲授作为教学主干, 需要系统性的讲授才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 有效的讲授语利于激活学生语文学习能动性, 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否则, 无趣的讲授难以吸引学生注意, 学生会觉得讲授是多余的, 甚至对语文讲授产生抵触心理。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应用语言艺术, 增强课堂讲授的实效性, 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如, 我在《故乡》一课讲授中, 当我讲完一半课文的时候, 我问学生: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然后, 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 为什么杨二嫂叫豆腐西施啊?我并没有及时回答学生, 因为课文还有一半没讲, 然后我反问学生:大家想一想, 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到:因为杨二嫂漂亮吧。我反问:大家怎么知道杨二嫂漂亮呢?学生开始找出课文中的语句。然后我问, 课文中素描式的语言, 写出杨二嫂栩栩如生的形象。但是漂亮的有很多, 为什么叫杨二嫂是豆腐西施呢?然后又用“圆规”这样的词语借代杨二嫂呢?后面的课文中, 又写杨二嫂为“嘴尖舌稠, 尖酸刻薄”、“自私自利, 爱占小便宜, 甚至小偷小摸。”从不同的课文描写看出, 杨二嫂的灵魂已经变形、扭曲, 是不幸的。从课文中, 豆腐西施到圆规对比描写中, 又道出了我国衰败的农村经济, 写出了劳动人民身心遭受毒害。通过课文中杨二嫂前后形象对比分析, 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愤慨之情。从这节课的讲授看, 我以学生反馈的问题为基点, 结合课文讲授将学生问题进行引导、延伸, 从一个问题引出课文的写作理性高度, 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更应用好语言艺术 篇3

一、巧妙运用导入语

好的开端是做事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课堂导入也是一节课教学成效的直接影响因素。新课导入语是新课教学的开场白,是学生状态从非学习转向学习的转型准备期,利于引导学生新课学习,激励学生完成学习,启发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导入语,组织好新课开端,控制好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创设导入悬念,让学生以高昂的情绪进入新课,为新课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如,在《雨中登泰山》一课导入中,我给学生说到:我国地大物博,孕育名山大川,有着古老文明,比如气势雄伟、千姿百态的三山五岳,一湾千里、奔腾咆哮的长江黄河,每每想到这些,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节课我们要讲的泰山,有擎天捧月之姿、拔地通天之势,历代文人都以诗词形式赞美泰山,如杜甫《望岳》中的“一览众山小”,给我们以神往的境界,我们只有攀登泰山绝顶,才可以领略山岳风光。这么美的风景,就让我们开始《雨中登泰山》的学习吧,以文章为向导,我们一览泰山。

二、精心设计提问语

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有效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遵循“作者介绍-速读课文-齐读课文-字词解释-教师分析-作业布置”的教学步骤,演绎一场语文课堂独角戏,学生们普遍反映课堂沉闷无趣,学生语文思维很难有效调动。可以说,这样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究其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中缺少提问。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利于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激活学生语文学习热情,增强语文教学效果。

如,我在《愚公移山》一课中,给学生解释词语“孀妻、遗男”时,我问学生:“为什么只有小孩子帮助愚公移山呢?孩子的爸爸会让他去帮忙吗?”我向学生提问,学生们纷纷思考答案,大大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激活学生语文思维,使语文教学出现小高潮。

三、仔细推敲讲授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讲授作为教学主干,需要系统性的讲授才能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的讲授语利于激活学生语文学习能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否则,无趣的讲授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学生会觉得讲授是多余的,甚至对语文讲授产生抵触心理。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应用语言艺术,增强课堂讲授的实效性,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如,我在《故乡》一课讲授中,当我讲完一半课文的时候,我问学生: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然后,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为什么杨二嫂叫豆腐西施啊?我并没有及时回答学生,因为课文还有一半没讲,然后我反问学生: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到:因为杨二嫂漂亮吧。我反问:大家怎么知道杨二嫂漂亮呢?学生开始找出课文中的语句。然后我问,课文中素描式的语言,写出杨二嫂栩栩如生的形象。但是漂亮的有很多,为什么叫杨二嫂是豆腐西施呢?然后又用“圆规”这样的词语借代杨二嫂呢?后面的课文中,又写杨二嫂为“嘴尖舌稠,尖酸刻薄”、“自私自利,爱占小便宜,甚至小偷小摸。”从不同的课文描写看出,杨二嫂的灵魂已经变形、扭曲,是不幸的。从课文中,豆腐西施到圆规对比描写中,又道出了我国衰败的农村经济,写出了劳动人民身心遭受毒害。通过课文中杨二嫂前后形象对比分析,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愤慨之情。从这节课的讲授看,我以学生反馈的问题为基点,结合课文讲授将学生问题进行引导、延伸,从一个问题引出课文的写作理性高度,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发挥语言艺术,从导入语的巧妙运用到提问语的精心设计,再到讲授语的仔细推敲,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服务,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艺术魅力,激活学生语文思维,打造富有趣味性和感染力的语文课堂,为语文教学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用好Word 让教案编辑更轻松 篇4

一、把文本框叠加在表格上

通常的电子教案是表格形式,每一页面一个表格。编辑教案的过程其实就是填写相应栏目的过程。但是,授课内容较多,需要跨页填写。此时Word不会自动转入到下一页中。如果是大段的粘贴或者修改以前的教案,那么就需要重新调整段落以适应表格。这就比较麻烦了。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文本框链接的办法就好得多。

首先点击功能区“插入”选项卡“插图”功能组中“形状”按钮,在列表中选择“文本框”,然后在窗口中拖拉出一个文本框。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第二个文本框。先调整它们的大小和位置,使它们可以上下页中要填写内容的单元格边框基本重叠。然后再选中第一个单元格,单击功能区新出现的“文本框工具”项目下“格式”选项卡“文本”功能组中“创建链接”按钮,如图1所示,此时,鼠标指针会变成倾斜的水杯状。用它在第二个文本框上单击一下,就可以建立两个文本框的链接了。这样,当第一个文本框内容填满时,就会自动“流”入到第二个文本框中。这不就相当于自动分页了吗?

图1

最后,选中这两个文本框,点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命令,在打开的“设置文本框格式”对话框的“颜色与线条”选项卡中,设置“填充颜色”和“线条”颜色均为“无颜色”。呵呵,现在就看不到文本框了。

用这种方法可以建立多个文本框之间的链接。无论教案的正文部分分成几页,都没问题。

二、巧用查找替换或自动更正

编辑教案过程中经常需要多次输入一些特殊符号、公式或图形什么的。这会严重影响教案的编辑速度。此时,我们可以使用查找替换或者自动更正的方法来提高速度。比如我们需要输入符号“π”。

查找替换的方法是:凡是需要输入该符号的地方,一律输入“Pi”(应确认文档中不会有其它地方使用这个代码)。当文档编辑完成后,先在空白位置用插入“符号”的方法输入“π”,按下“Ctrl+X”键将其剪切到剪贴板。再按下“Ctrl+F”快捷键,在打开的“查找和替换”对话框的“”选项卡“查找内容”输入框中输入“Pi”,在“替换为”输入框中单击鼠标后按下“Ctrl+V”快捷键将符号粘贴上,

如图2所示。最后点击“全部替换”就可以了。

图2

自动更正的方法是:先在空白处输入此符号“π”,然后选中此字符。点击“Office按钮”,在弹出菜单右下角点击“Word选项”按钮,打开“Word选项”对话框。在对话框左侧列表中选择“校对”,然后点击右侧列表中的“自动更正选项”按钮,打开“自动更正”对话框。点击其“自动更正”选项卡,确认选中“键入时自动更正”复选项。在“替换内容”输入框中输入“Pi”,然后选中右侧的“带格式文本”,并点击下方的“添加”按钮,如图3所示。确定。以后在文档中只要输入“Pi”并回车,那么就可以自动替换为“π”了。这比查找替换还要简单,而且以后新文档中这一方法仍然适用。

图3

三、“自动图文集”不可不用

上面的方法虽然方便,但是如果我们设置的代码过多,我们记也记不住的。此时,你一定会怀念Word 中的“自动图文集”。不过Word 2007虽然没有了2003版本中的“自动图文集”命令,但是有类似的功能可以实现同样的任务。

比如我们经常需要输入如图4所示的选择题。如果每次都要重新设置那当然麻烦。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做:

图4

先做好一个这样的空白选择题,选中全部内容,然后点击功能区“插入”选项卡“文本”功能组“文档部件”按钮,在弹出菜单中点击“将所选内容保存到文档部件库”命令,打开“新建构建基块”对话框。在“名称”输入框中输入基块名称“单选题”,然后关闭对话框,如图5所示。

图5

当我们需要这部分内容时,只要点击功能区“插入”选项卡“文本”功能组“文档部件”按钮,就可以在列表中发现找到我们刚建立的基块,如图6所示,单击一下就可以将它完完整整地插入到当前文档中了。

图6

艺术让生活更美好记叙文 篇5

艺术,是一缕柔和的阳光,温暖我的心房。记得一次我回到家后,不知怎么回事,心烦意乱,打开数学作业本,一点也不想动笔,只是在草稿纸上乱画,画着画着,笔就不自觉的在纸上跳跃、飞舞,笔下也出现了一幅幅画面。这时,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手中的笔不见了,到处绚丽多彩,还有各种艺术品,如梵高的《向日葵》,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看着这些令人震惊的名画,我慢慢的镇定下来,心情归于平静,重新拿起我的作业,发现可以静下心来认真计算,不一会儿就做完了,我把作业拿给妈妈看,妈妈看了后直夸我,我心里暖暖的。

艺术是一杯温暖的茶,让我心神放松。嗯,一次我上完英语课后,感觉特别的累,于是我打开了手机,随意点开了一首歌,悠扬的音乐播放出来,我的手也随着节奏摆动起来,接着闭上眼睛,完全陶醉其中,就这样过了短短几分钟,音乐停了,此时我的心情也已经完全放松,开心的读起书来。

艺术是一只只小鸟;艺术是一片片树叶;艺术是一朵朵白云……艺术可以是任何东西,如:一棵小草,一只小猫,甚至是一片天空……艺术也包括很多东西,戏剧,散文,画作,诗歌……只要你能发现它,它就可以让你快乐,让你放松,让你忘记一切烦恼。

让你变得更有艺术细胞的书籍: 篇6

书籍1:《论摄影》

苏珊·桑塔格

评分:8.8

内容简介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

桑塔格深入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

对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的论述过程和解剖方法。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庄严的文体著称,但她的挖苦和讽刺在这本著作中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书中句子

1、画家旨在创建;摄影师旨在披露。。

2、拍摄就是占有被拍摄的东西。它意味着把你自己置于与世界的某种关系中,这是一种觉得像知识,因而也像权力的关系。而摄影基本上是一种不干预的行为。

3、摄影把绘画从忠实表现的苦差中解放出来,使绘画可以追求最高的目标:抽象。

书籍2:《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贝蒂?艾德华

评分:8.3

内容简介

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教授了绘画的5种基本技能。打破了初学者对于绘画的畏惧。作者通过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式,证明绘画完全是一项可以学习的技能。而掌握这项技能的关键就在于大脑转换到一种视觉的特殊模式,学会像画家那样看待事物。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大脑进行创造和想象的无穷无尽的潜能也被激发出来。通过这种新模式的思考和使用大脑能量的新方法,学习者可以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产生有创造力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本书是所有对绘画感兴趣,并想要通过绘画认识自己大脑工作情况,并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激发自己潜在创造力的人的不可多得的好工具。

书籍3:《艺术的故事》

贡布里希

评分:9.6

内容简介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媒体推荐

1、假如艺术的作用是“唤起情感”,也许,领悟艺术的意识是包含在这些情感之中?贡布里希爵士的《艺术的故事》就像《蒙娜·丽莎》一样,饮誉世界,把知识和享受传给人们。

2、我们这一代的每一位艺术史家,其思考绘画的方式都几乎是由贡布里希塑造成形的。我在15岁时阅读了《艺术的故事》,从此以后就像干百万人一样,仿佛被授予了一幅伟大国度的地图,凭此可以信心百倍地深入探索,无须担心走入歧途。

3、在那项帮助人们熟悉艺术的伟大事业中,《艺术的故事》是一部巅峰之作。我无法表达自己对于这一新版本的赞美之情。设计优雅,图文辉映,插图悦目赏心,文字清晰闪光;所有这一切,使新版熠熠生辉。此书值得一读再读,就像美酒佳酿那样,愈加品赏,愈觉其味隽永。

所以告诉自己,要有勇气去坚持,要有勇气去付出,要有勇气走下去。心想要去的地方,你就去吧,荆棘与坎坷算得了什么?

书籍4:《美的历程》

李泽厚

评分:8.8

内容简介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中国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其中提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书中句子

1、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习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

2、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

3、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义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

书籍5:《谈美》

朱光潜

评分:8.9

内容简介

本书是朱光潜先生建立其早期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从“谈美”“免俗”,“人心净化”的目标出发,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及美的特点这一脉络层层展开,娓娓道来,抒发了这位美学大家的人格理想,审美理想,提出了他的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即“人生的艺术化”。

该书渗透了朱光潜先生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作者以一种对老友交谈的语气平淡道出,其瑰丽思想在清新质朴的文字中缓缓流淌,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而其在全书最末喊出的“慢慢走,欣赏啊!”则更具振聋发聩之用,无怪乎该书一直被视为“科学性,普及性的经典之作。”

书中句子

1、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

2、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篇7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学习兴趣,激趣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举足轻重, 但学生没有热情

语文课作为中职学校中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 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 它既是一门基础课, 又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提高语文课堂的实效, 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尤为重要。

纵观各大中职校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现状:学生语文学习基础较差, 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容乐观, 教师在讲台的“孤岛”上挥汗如雨、声嘶力竭, 而学生或呼呼大睡, 或窃窃私语, 或聆听音乐 (随身听) , 或偷看闲书, 等等。教师埋怨学生难伺候, 学生则大发牢骚, 说语文课味同嚼蜡。他们对专业课程比较重视, 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却不高。

二、问题的解决:激发兴趣, 激活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 都需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个人对某事的喜好的情绪, 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于学习的特别喜好。因此, 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就显得尤为重要。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呢?受当今中职语文新课改的触动,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 我不断探索语文课堂激趣教学, 分别从导入、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丰富内容和形式等教学环节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 灵活设计导语, 引起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千万不能忽视。成功的导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 先声夺人, 在上课伊始就迅速地捕获学生的“芳心”, 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 在上课后较短时间内,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而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 让语文课堂成为一块巨大的情感磁场, 牢牢地吸引住学生。

课堂导语的设计方法很多, 比如诗歌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对联导入、实物导入、插图导入、影视导入、情景导入……目的是从外部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 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一则好的导语设计恰能起到桥梁的作用。教授《故都的秋》一课时, 我由学生熟悉的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入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作者将游子的思乡之情寓于萧瑟的景物描写之中。这首小令从外部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认知结构, 帮助学生提取旧知识, 建立有利于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从而帮助学生领悟到《故都的秋》一文中北国之秋那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韵味。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 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精彩的导入必会使学生如沐春风, 如饮甘露, 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二) 创设情境, 激活课堂。

情境教学, 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情境中动情, 充分感受语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 促进他们心理机能全面和谐的发展, 达到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目的。语文教学运用生动的语言、适当的表情、形象的体态语, 创设情境, 以情诱情, 使学生进入教材的情境, 充分思考教材的“情”和“理”。有了“情”, 语文课堂就会充满生气, 就会活力洋溢。这对于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 精品赏析《再别康桥》一课时, 在学生对诗文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的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入情入境的良好学习状态。我利用多媒体随机播放了康桥的美丽画面, 同时伴着舒缓悠扬的旋律娓娓道来:“这就是康桥, 位于这里的剑桥大学没有围墙, 也没有校牌, 一幢幢古朴的建筑坐落在青草地上, 蔓延的葛藤爬满了楼墙, 整个校园郁郁葱葱、气韵自华。南北走向的康河微微弯曲, 穿城而过, 垂柳沿岸, 一派田园情调。日落黄昏之际, 夕阳的余晖撒满了整个康桥, 坐着手撑的平底小船, 看着清浅的康河荡漾着温柔的涟漪, 水底的青荇, 岸边的金柳, 天边的红云……”在美好语言的描绘下, 一座美丽的校园浮现于学生眼前,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静态优美的文字生成动态醉人的画面, 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调节着他们的情感、思维活动,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与作者感同身受。

当然, 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很多:巧用语言、借以乐音、辅以画面、担当角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善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 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和思维, 促使智力和语文能力的发展。

(三) 设置悬念, 激发欲望。

教学细节中富有悬念的问题设计也是很重要的。设计富有悬念的问题,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艺术家说书时, 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紧张激烈的高涨或矛盾冲突到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 总会用一句“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你的胃口, 逼着你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这种方法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常用, 称之为“悬念”设置。现代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有句名言:“外面的人想进去, 里面的人想出来。”意思是说, 人是具有好奇心的, 越是得不到的东西, 越想得到。同样,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 故意让学生一时得不到,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悬念设置巧妙得当, 学生的心理活动指向就会自然而然地集中于你所讲的知识对象上, 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迷宫, 接受知识要点。以《故都的秋》为例, 郁达夫笔下的秋有什么特点?故都的秋在哪里?为什么郁达夫对秋天是这样的感受?伴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 学生们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们通过这种训练, 学会了在学习中多提问题,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四) 丰富内容、形式, 为学生保趣。

课堂教学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单一的教学模式, 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会对教学内容感到枯燥乏味。因此, 应经常变换教学模式, 如讨论课、探究课、活动课等多种形式的交叉采用, 可以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不拘于教材所排定的次序逐段地教学, 而根据实际情况, 或配合形势、时令、节令变更教学内容, 或是独具匠心重新安排教材全部或某部分的前后次序, 进行单元教学或专题教学, 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讲小说就利用小说特定的历史背景、作者经历, 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 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强烈的悬念, 让学生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讲诗歌则配以画面、配以音乐,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 让其充分发挥想象能力, 深刻领会诗歌内涵, 激发学习兴趣。总之,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 要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因为教材的内容是有限的, 不能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的科技、文化成果不断涌现, 同时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随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烈。因此, 把学生所关心的社会动态、科技发展和社会的热门话题, 如克隆技术、纳米技术、网络技术等内容引入课堂, 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 又可以使学生关心社会的发展,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对社会、对科学的热爱。如结合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 各种纪念日和节日, 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了解祖国历史、文化, 关心祖国建设, 放眼世界未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结合科技活动, 让学生了解当前科技发展的新信息、新成果, 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求知欲, 开阔视野, 启发思维, 激发创造力,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养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总之,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这些方法不是孤立片面的, 在使用中应相互结合, 融会贯通, 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把学生培养成语文学习的“乐之者”。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靳家彦.如何通过鼓励让学生变厌学为“趣学”.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语言 语言艺术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透彻的了解,比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切线”与“切线长”等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又如有的教师讲“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忽略了“同底等高”的条件;有的教师指导学生画图时说“这两条平行线画得不够平行”“这个直角没画成90°”等,就违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最小的整数就是0”之类的语言错误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准确性。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大量的信息。

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怎样才能实现上述要求呢?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一般地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笔者大学时期的一位教授在讲解“阶乘”的概念时说:“100!这个结果大的惊人哟,所以我们使用!”“数的阶乘”这个概念,从意义到算法,使我们记忆深刻,终生不忘。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言语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课堂教学的幽默,应该和深刻的见解、新鲜的知识结伴而行,教给学生理智,学生会产生会心的微笑,获得美感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浑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不可滥用幽默讽刺挖苦学生,因为不管幽默批评多么高明,都难免带有讽刺意味,如果有意或无意地贬损了学生人格,挫伤了学生的自尊,那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四、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

数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名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靠眼睛来联系,都是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眼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教室毕竟与舞台不同,应强调自然和真实,无须刻意追求某种形式,不过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1.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2.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3.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

教学语言艺术既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又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紧密相连。数学教师应该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达到数学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艺术性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白凤鸣.让微笑走进数学课堂[J].湖南教育.2010(12).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篇9

民族艺术学术论文辅导协助发表,请联系民族艺术论文网。民族艺术论文来稿要求内容健康、立题新颖、论述清晰、格式规范、资料可靠、具有较强说服力和指导性,引用资料要给出参考文献。文稿一般不超过3000字。音乐艺术类论文投稿邮箱:zclw011@163.com

专业学术性刊物。发表中国各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方面的论文及调查报告。

主管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

主办单位: 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

编辑单位: 《民族艺术》编辑部

国内刊号: CN 45-1052/J

国际刊号: ISSN 1003-2568

邮发代号: 48-58

定价: 12.5元/期

民族艺术咨询QQ:1372037949

民族艺术辅导发表:吴老师

民族艺术采编网址:

民族艺术投稿邮箱:zclw011@163.com(稿件在3天内必回复)

当代帖学与当代书法流派——黄惇先生与当代帖学汪小洋;1+82

拓展戏剧的研究光谱傅谨;4-7

从非民族主义的文化立场看傅谨的当代戏剧研究吕效平;8-124

太古之声:汉晋古琴、时空转换与《乐》经的再认识邢文;13-175

二龙戏珠原型小考——兼及龙神话发生及功能演变叶舒宪;18-306

稿约30

“巫乐”的比较:执仪者的身份与性别萧梅;31-40

现代性的都市民俗学——岳永逸博士访谈录廖明君;岳永逸;41-47

地方文化研究的三个维度萧放;48-50

重识弗雷泽:一个人一生能讲几个故事?户晓辉;51-58

古代小说与民间信仰的互渗互动——兼谈文学与宗教的融通关系黄景春;59-63

狐仙:多重互动中信仰传统的村落建构——以鲁中禹王台村为例李海云;64-67

夷夏之争与《韶》乐传承付林鹏;68-73

论符号象征性顷间与宋元及之后的文人画李彦锋;74-78+82

敬神·崇道·娱人:花鼓灯文化功能摭论陈德琥;79-82

“检场人”刍议刘兴利;83-86

文人传奇中的闺阁空间与文人想象蒋小平;87-90

论民俗艺术传承的要素陶思炎;91-95

中国北方游牧渔猎民族民间器乐初探毛云岗;96-98

从《凤阳歌》的发展看俗曲向说唱、戏曲之流变邵彬;陈玉琛;99-101+40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篇10

摘 要: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发展历程等因素的交叉融合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运而生。它是中华儿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追求。现如今设计师们越来越重视设计的作品中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运用。这一举动不但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向国际发展的更深远,而且更能引起广大中国人的民族荣誉感。本文对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好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环境艺术设计;运用管窥

中国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积淀着丰富的文化。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人民的文化意识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领域的文化交流。中国传统吉祥图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中国吉祥图像是集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产物,将其完美的与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但是如何将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的深刻内涵完全展现在环境艺术设计中,是设计师们应当考虑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浅析。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应用的作用

吉祥图像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蕴含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的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图案都聚藏着深刻的意义,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不仅对于设计师,而且对于提高设计品的整体审美和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设计者可以通过作品体现出其传统文化素养

在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运用传统吉祥图案,是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同时也是设计者传统知识文化底蕴的反映。融合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既能增强华夏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能促使外国友人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的道路。

(二)人们接受环境艺术产品的几率大大提高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凝集了不同时期中国人的智慧和美好愿望,是中国文明的继承。因此,不管社会环境和基础变化好坏,人们对于生活的心想事成、吉祥如意、一生平安喜乐的美好愿望是永恒的期盼的。运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样的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作品更能让人心动,大大提高了人们接受环境艺术产品的几率。

(三)设计者可以通过环境艺术作品建立自身创作特色

根据现在艺术领域发展趋势看,国外的设计理念和手段要优于国内,设计者受到的国外思想和理念的程度很深。大部分的人都接受同一来源的理念,设计出的作品一般在本质上也不会有很大差别,普遍的作品很少有个性而言。为了增加作品的灵性和个性,设计师可以灵活巧妙的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设计作品中,使中西方的文化和谐结合,这样会增加作品的亮点和灵性,还会在无形中塑造了自己创作的特点。

二、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管窥

因为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中添加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使设计别具风格,因此如何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完美巧妙的结合便成了设计者们最关心也最头痛的事情。园林设计、商业用地设计、室内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对于以上三个方面为设计者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园林设计中

园林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现代设计师受到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现代园林设计比较偏向于西方社会,西方壁画、形象喷泉等。设计师应善于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园林设计中,增加设计的价值和亮点。园林设计中的传统吉祥图案可从造型和文化内涵两方面体现。造型是指设计作品的外观,是大家眼睛看的见手摸得着的;文化内涵是摸不到需要靠感觉感受到的。这就要求设计师们在设计作品时拥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既能在作品的外观上让大家眼前一亮,又能在作品韵味上营造文化的氛围。

(二)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商业用地设计中

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商业用地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商人们希望将自己的建筑和环境打造成对生意有着推动作用的形态,因此商业用地设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大都是好寓意的体现,因此设计者们可以在富有现代气息的商业用地中应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突显吉祥的意思。例如,在商业区门口建一只鼎,寓意生意红火鼎盛;将建筑建成帆船型,寓意一帆风顺。

(三)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用到室内设计中

由于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所以一定程度上中国的传统吉祥图案在现在室内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着。设计师们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通常会在墙面、地面、室内摆设的物品、隔断上进行装饰。这种设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在墙上悬挂装饰画或模仿博物馆的大壁画进行设计,或者通过在墙上书写毛笔字画简单的植物花草的花纹进行表现。进行家居摆设时,可以选用木头雕刻的桌、椅、柜子等家具。这些家具不仅增添室内的文化气息让人赏心悦目,更能使整体装修风格独具匠心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于隔断,设计师们可以选择雕刻古典花纹的屏风。这种屏风具有灵活性好,便于移动,不影响室内空气流通的优点。由于地面影响着人们视觉效果,在这里并不建议设计师选择恢弘庄重的地砖作为地面装饰,这会给人带来一种空间繁乱的视觉错觉。印有吉祥图案的地砖可以应用在酒店、博物馆等特殊的场合。

三、总结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份具有美感的工作,设计师们在设计作品时不能只是一味的仿照国外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中西结合,传统与古典相结合,塑造多元素的作品。中华儿女应当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能绵延不绝的繁衍生息,影响全世界的人民。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当在现代生活和艺术创作中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提高设计作品整体的文化内涵和融汇人们智慧结晶的伟大精神,使它的美被更多人所欣赏。

参考文献:

[1] 刘昱初.中国传统吉祥图像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2):188-193.

[2] 胡森.吉思广"意"——平面设计中吉祥图案的文化意蕴及运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4):318.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篇11

1 树立服务于读者的意识, 是做好编辑工作、吸引受众的前提

对于报纸来讲, 读者的需求是其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所以, 读者是其存在的基础条件, 报纸编辑只有树立服务于读者的意识, 并将其作为指导编辑工作的重要原则, 才能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出发, 切实做好报纸编辑工作。实践经验表明, 读者应当始终是编辑工作把握的主线, 从读者角度发声, 满足和服务于读者需求才能使报纸越办越好。在编辑工作中体现服务读者意识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 报纸的内容应当更加广泛。报纸的版面虽然是有限的, 却可以云集人世间悲欢离合、经济形势的变化、各行业的发展等现实问题, 是真正的“社会百科全书”。报纸要想更加吸引读者, 就应当使内容更加贴近老百姓生产、生活。例如:导听、导视是广播电视报工作的主要内容, 但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包罗万象, 与老百姓的联系十分紧密, 广播电视报的编辑过程中, 就可以更多地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福利医疗、升学就业等生计民生问题。

其次, 报纸的形式应当更加生动。优秀的报纸编辑工作, 应当突破传统的呆板模式, 用新奇的版面、生动的叙述、优美的制题和风趣的描绘来吸引读者, 使读者发现并欣赏报纸之美,

最后, 报纸编辑工作中应当注重读者的反馈。为了能够更加吸引受众,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报纸编辑部门可组织不同规模的读者调查活动, 并以读者的意见反馈为依据, 适当调整报纸的形式与内容, 甚至可以在改版或扩版时, 根据大多数读者的意见来进行编排。

2 优秀的版面编排能够吸引受众, 是做好编辑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报纸内容的编排绝非稿件的简单堆砌, 而是编辑思想的外在表现。所以, 编辑在进行报纸版面编排时, 应在服从于报纸一贯风格的同时, 对稿件进行适当的编排和处理, 使之形成版面的整体效果。通常的报纸版面编排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凸显法。当一个版面中有一两组稿件较为重要, 需要引起读者的注意, 在这种情况下, 编辑可对需突出表现的稿件安排在强势区间外, 还可采用方大标题字号、加线加框、栏等编辑手段, 以使稿件的强势更为突出。这就是凸显法编排技巧;

2) 同题集中法。指的是编辑将内容有一定关联的稿件置于集中发表的编排手法。通常同题集中法是的结构关系有:对比编排、联合编排、连续编排、相关编排和参照编排等。无论哪种结构关系, 均是把内容有关联的稿件排在一起, 它们相互补充或是使主题更加突出。

例如:在实践应用中, 版面上安排内容的多少, 头条的选择, 均会对报纸版面的整体风格产生重要影响。信息多、内容杂的版面, 其编排难度相对就大, 也更容易陷于琐碎之中。现实版面有限的容量, 如果面面俱到可能会使主题淡化, 不仅编辑意图无从体现, 就连读者阅读起来也会感觉零乱繁杂。这时, 编辑就应当避免进行堆砌信息的误区, 应当在综合考虑版面内容的连续性、有用性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 以某一重要内容为主体, 从不同角度组织相关稿件, 进行对比编排, 就可以使它们融为一体, 进行更加全面的展示。这样虽然整版内容总量略有减少, 但重要稿件通过多层次展示, 内容更全, 深度也有所增加, 这样更能够满足读者获取编辑想要表达的东西。

3 要通过编辑工作来吸引报纸受众, 良好的文字功力是重要保证

1) 报纸编辑只有努力学习、善于积累, 才能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力

在对拟采用稿件初步选定后, 编辑应当对文章的内容, 包括标题、词语、段落乃至标点等进行推敲, 看主题是否鲜明, 标题能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句流畅通顺与否, 段落层次感是否分明。对需要提炼或修改的环节及时调整, 使文章叙述清晰, 语句通顺, 读者能够看得明白、品出味道。要提高这种能力, 报纸编辑就得养成热爱读写的良好习惯, 使自身的文字基本功更加扎实。这样才能在进行编辑工作时, 提升配发编者按或短评的语言质量, 增强传播效果, 提高登载文章的影响力。

由上可见, 编辑的工作多在幕后, 且需要其具备使命感和责任感, 以严谨认真的作风来开展工作。这就要求报纸编辑不断地学习, 努力汲取更多知识, 才能练好基本功, 具备良好的文字功底。

2) 报纸文章标题最能考验编辑的文字功底

报纸标题是对文章内容与思想的高度浓缩和概括, 其质量如何, 不仅是编辑文字素质修养的体现, 更是吸引和影响读者, 帮助读者更加方便、高效地阅读和理解刊载文章内涵的重要手段。因此, 它常被称为“报纸的眼睛”。在实践工作中, 报纸标题的编辑应当遵循如下原则: (1) 题文一致。这是标题编辑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 (2) 直指核心。标题应当做到一针见血地指出文章最精彩内容或环节; (3) 简洁明快。标题要保留内容的核心部分, 并以清晰易懂、简洁利落的语句予以表示; (4) 旗帜鲜明。标题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 抓住文章中最具价值、最能起主导作用的东西, 用高度概括的方法, 将稿件中最主要、最鲜明的内容在标题中突出出来, 使读者一目了然。

3) 报纸编辑还要熟练掌握写作技能。

除了编辑业务, 报纸编辑还需熟练掌握写作技能, 努力使自己成为既能编又能写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 才能“去粗取精”地识别稿件的优劣。若编辑自身业务不强是很难编好稿件的。此外, 编辑还应尽量多地了解并掌握多方面知识。由于报纸中涉及的领域和行业众多, 报纸编辑知识面宽广才能从容应对, 把好关, 不出错。特别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新的经济运行模式和科技成果的发明推广层出不穷, 报纸编辑不加强学习是很难编辑出精品的。

4 结论

在当前背景下, 报纸编辑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树立服务读者的意识, 以良好的文字功底和优秀的编排来吸引受众, 才能切实提升报纸的质量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温月祥.信息时代如何做好报纸编辑工作[J].新闻窗, 2011 (5) .

教育学生更需要艺术 篇12

我们常说教育要科学, 仅仅是指教育学生需要科学的知识、系统的理论。教育要科学, 更需要艺术, 教育学生无法套用任何公式, 哪怕是在某些学生身上已取得成功的经验, 也不能套用到其他学生身上, 因为每个学生都存在多方面的差异, 教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 凡事只要合乎常理, 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去做, 就能使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 需要了解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的区分, 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性的矛盾性。科学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 哲学使二者的概括和总结。科学的任务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探求客观真理, 作为人们改造世界的指南。艺术是运用形象思维, 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分为语言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等。教育学生需要我们老师把多种艺术柔和在一起, 结合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学生的人格塑造。

一、学生存在差异要因人而教

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的家庭, 不一样的父母, 不一样的生活环境, 不一样的成长经历, 导致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会形成独特的个性, 对同一事物, 每个学生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对象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 面对不同个性的群体, 如何教育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不仅仅需要科学方法, 更需要讲究特殊的艺术手段来逐一塑造、完善。在这里没有公式可套, 也没有别人做成功的模式你如法炮制就一定成功, 从来没有, 过去没有, 现在没有, 将来也不会有。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面对不同的学生, 机械地采用单一形式进行教育, 是绝对不可取的。大量事实证明, 如法炮制不成功的几率远远大于成功的几率, 因为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学生, 哪怕是同卵双胞胎也不完全一样, 有的学生成熟较早, 知道父母不易, 他会为家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有些学生娇生惯养, 对家庭、对社会没有一点责任感, 甚至对待伤残病弱者也没有一点怜悯之心, 只知道索取, 不知道尽责。作为教育者, 我们应该区别对待, 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和不同的教育手段,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口头上。

自由是每个人展开想象的基础, 是个性充分发展的必要条件。尽管人的个体先天因素不尽相同, 但每个人都想把最优秀的方面表面出来, 这是人的一种属性。然而在我国现行教育中, 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很多学校为了便于管理, 为了学生安全, 实行军事化管理, 整齐划一、统一要求, 孩子们的个性不能张扬, 虽在某一方面有特长, 天长日久也被大众化了, 个性不解发展。现在的家长个个望子成龙心切, 放学回家, 大堆的作业要写到深夜, 好不容易到了休息天, 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提高班、奥赛班, 从早到晚不能空闲, 连吃饭都要与时间比赛, 唯恐耽误下一个班的学习。据调查很多孩子不愿意过星期天, 原因很简单, 星期天参加各种班的学习比平常上课还累, 疲惫无奈的孩子们成了移动接收器, 没有了自由时间, 缺少了自由空间。对接触的事物变得麻木, 失去兴趣。

做为教育者要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 包括在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适当动起来, 甚至“乱”起来, 让他们对遇到的问题, 自由想象, 各抒已见, 培养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 力求接触和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当学生们对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 才能展开丰富的想象, 从自身的需要的角度去认识, 根据自身知识去发现问题, 结合自己已的方法技能去探究, 去开发、去创新, 长此以往才能形成不同的方法, 形成独特的个性。

二、教育学生合情就行

教育学生讲究艺术。学生是有七情六欲、感情丰富多变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学生不像数理化有定理可推导, 有公式可套用, 凡事只要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就行, 只要能让学生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收获就对, 学生只要有所进步, 这就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现在很多学生厌学, 不愿意到学校, 不愿意写作业, 很多学生愿意坐在网吧里整夜不归, 这不正常, 也不合理。为什么我们教学生学知识、掌握技能, 学生却不愿意, 把教师看作仇人, 问题出在哪里?作为教师我们想过吗?是我们的方法不对, 还是我们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 没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的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 已经喘不过气来, 在学校, 各任课教师为了分数成绩的评比, 对学生扣、抓、逼穷追不舍;学生回到家里, 家长追加家庭作业, 稍有不从恐怕要受皮肉之苦。学生们浪漫花季里没了自由, 少了轻松, 剩下的只有郁闷和无奈, 而在网吧, 虚幻的世界是他们的梦境, 同龄的呐喊引起无数共鸣, 共同的爱好激发深层的激情, 无限的空间任他们放松, 因此他们迷恋网吧。作为教师我们要去抓住学生们感兴趣的“点”进行引导, 方法要灵活, 手段要多变, 把教育学生要艺术化, 全方位不拘一格塑造学生个性。

三、抛弃“从众”另辟途径

我们中国人很喜欢“从众”, 别人怎样做自己马上跟进, 听说那位教师教育学生有方, 马上去效仿;听了一场专家报告, 不加思索立即尝试, 往往更糟糕。我们做教师的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有自己的主观见解, 有自己的教学之道。同仁之间多交流, 专家意见虚心借鉴, 这只是从理论上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要针对具体情况, 抛弃“从众”心理, 寻求一条符合自己教育实践的成功之路, 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图像编辑更艺术》教学设计 篇13

一、中职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一直以来,我国中职教育普遍注重理论教学,出现理论课在前、实践课在后的状况,“从理论到实践”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框架的主要支柱,这种逻辑不仅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个结构中,而且存在于每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理论时,由于缺乏实践,往往感到理论知识很空洞、抽象,难以理解因而不感兴趣,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现在的用人单位对就业人员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掌握高端的技能,所以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需要再进一步学习职业课程。如果在学习理论之前,先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去学理论,他们的学习兴趣必然大大提高,而且由于有了经验基础,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本文研究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应用实践导向教学,深层次推进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二、学问导向模式与实践导向模式

在中职教育中存在传统的“三段式”教育课程,即划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划分,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属于专业课,是指由较为具体、实用的单项技术的理论知识构成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不可能处于同等地位,必然有所侧重,不同的课程模式必须在这种竞争中作出选择,选择的结果是形成两种基本的完全不同的课程模式,即以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问导向模式和以实践过程为中心的实践导向模式。中职艺术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在教学中应该侧重于哪种导向模式比较适合?

(一)学问导向模式与实践导向模式比较

学问导向课程模式的目标是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发展理解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它的目标是“知”。实践导向课程模式的目标是形成劳动者完成职业任务所需的技术实践能力,它的目标是“会做”。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理论型和技术、技能型职业的特征来看,培养理论型人才需要采用学问导向课程模式,而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采用实践导向课程模式。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是利用计算机进行平面设计、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制作的重要基础课程,是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新闻排版编辑、网页制作、图文印刷、动漫、游戏制作等工作的必备基础课,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典型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为课程目标。因此,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应该以实践导向模式最为合适。

(二)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知识特征

亚里士多德认为,技术知识是确定的、重复的、可教的,而实践知识绝非永恒不变,它因时因地而变化,具有更为强烈的变动性、灵活性、相对性和适应性等特点,是不可教的。亚里士多德描述了实践知识的特征:①其探讨的领域是可以改变的;②本质上不同于生产或制作的践行;③实践智慧的实行本身即是目的,使人趋善避恶;④实践智慧所考虑的是对人的整个生活来说善的或有益的事;⑤不只是有关普遍事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关特殊事物的知识,经验在这种知识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职艺术设计专业中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平面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力,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平面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及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掌握目前最流行的ADOBE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ImageReady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实践制作技巧,理解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操作软件的过程中,深入挖掘这些工具背后隐藏的技巧,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图像编辑、平面设计编排能力,最终能够熟练运用软件进行规范化的、具有创意的设计,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同时,具有一定设计理念和创新思想,为适合在电脑软件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公司、新闻出版、彩色印刷、艺术设计等岗位工作打下基础。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劳动者而言,更重要的是掌握智慧技能,举一反三,而不是动作技能,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设计公司或客户的要求,设计制作出相应的电脑作品,因而实践导向课程模式应当是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合理选择。

三、实践导向课型在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的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课堂教学最具有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实践导向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实践导向课程的主要优势是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工作者角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职业教育学校化所导致的学习与工作分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弊端。根据中职艺术设计专业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和目标,如何设计该课程的实践导向课程教学过程?

(一)确定课程目标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是从事平面广告设计、包装设计、新闻排版编辑、网页制作、图文印刷、动漫、游戏制作等工作的必备基础课,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设计能力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典型课程,让学生“会做”“能做”,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为课程目标。

什么是技术实践能力?是指运用肢体动作、思考完成具体职业任务的能力。技术实践能力是以技术为内容的实践能力,有别于以设计为内容的实践能力。

电视画面的编辑艺术 篇14

可以说, 前期的拍摄不足, 还可以通过后期的编辑来弥补, 而后期的编辑不到位, 它会使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实际上是一个将前期的采访, 构思和拍摄的成果, 通过电视画面, 文字, 声音的特殊处理编辑,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编辑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 一是电视节目的主要创作人员之一, 他负责参与整个节目的策划, 采编, 构思和后期编辑, 混录合成等一系列工作;二是指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工作人员, 他涉及到对于原始素材进行选择, 处理,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节目形态。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编辑, 可能会在播出前几分钟来做 (例如新闻片) , 也可能会在现场拍摄之后很久来做 (例如专题片, 记录片, 文艺片) 。不管哪种形式, 电视编辑的主要工作包括:根据节目整体构思对所拍摄的内容进行编排, 对其中有文字稿的审查, 画面的剪辑, 配音配乐合成以及字幕的处理等等。编辑要对于所拍摄的素材进行调整, 剪辑和艺术组合, 使版块节目符合播出节目时间。大量的编辑工作就是剪裁, 就是调整有用的内容, 淘汰无关的枝节。

二、画面是电视节目的基础构成单位, 一组画面是指电

视摄像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每拍摄一次所摄取的一段连续画面。一个是电视新闻, 一个是电视节目, 通常是由不同摄法和长度的多组画面衔接而成。电视画面有以下一些基本的特点:

电视画面是连续活动的画面。电视画面展示的是与客观世界运动方式同样的连续活动的活动情景, 这就为真实地再现客观世界提供了最好的物质基础。电视画面摄取的活动情景包括远景、全景、中景、特写等不同的角度;可以运用推、拉、提、升、降、甩等运动景头来突出事物的运动。

画面所拍摄的对象是具体存在的, 画面能客观地再现现实。电视摄像机所摄画面中的对象是一种具体存在, 存在的空间是在摄像机前面, 存在的时间是在摄像机的瞬间。画面能准确而全面地再现摄像机前面的几乎全部的内容。因此, 电视画面是一种客观现象, 它拥有现实的几乎全部的外在表现。这样画面就能对受众激起一种相当强烈的现实感, 人们看了画面便一目了然, 鲜明具体真实可信。

画面表现的始终是现在时态, 是正在进行的情景。由于电视画面是外在现实特定的时间、空间中的片段性再现, 因此, 它给观众的感觉始终是一种现状, 是当时正在发生、进行的事实, 是现在时态。

拍摄对象是被选择过的。电视画面中表现的对象是被预先处理过的, 在电视新闻中虽然显得比较隐蔽, 但也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上有那么多新闻, 为什么选择拍摄这一条而不拍那一条?在拍摄、编辑时, 为什么取这一组画面而不取那一组画面?还有拍摄的景别、画面构图、摄像机的运动等, 都有画面摄像者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摄像者的种种主观因素, 包括个人定义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起作用, 都会因不同的人而产生“人差”。画面的涵义有时是不确定的, 具有多义性的特点。尽管电视画面忠实地再现了摄像机所记录下的客观现实情景, 然而并不处处都指明这些情景的确切涵义。

三、前面所叙述的电视画面的特点, 给声画编辑艺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首先, 编辑时要遵循视觉逻辑。所谓视觉逻辑, 是指解说受画面支配这一现象。在电视编辑中, 文字在纸上看起来通顺、连贯、读起来也悦耳动听, 但这并不意味着是一篇好的电视稿。因为文字时刻受着视觉逻辑的制约。在这里, 受众收看电视时的视觉逻辑也影响着编辑的工作。例如在一条消息中, 时间和地点要按照时间顺序变更。在文字新闻中记者可以转换时间和地点, 作跳跃性处理。但在电视屏幕上播放的新闻报道中, 这种转换则会把时间地点搞乱。编辑画面时, 不能将晚间举行的一次会议转换到早晨进行人物采访, 然后再回到晚上的会议。在深度报道中, 时间、地点的转换是随着新闻内容层层深入而变换。

其次, 解说词不要与画面重复, 不要与画面“竞争”。“声画对位”是反映电视内容的手段之一。利用解说来弥补画面没有提供的内容, 或者画面上展示不够明确的地方。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画面上出现了什么, 解说词就写什么, 如果这样编辑的话, 就会造成“声画重复”而使受众麻烦。

再次, 要让受众“进入画面”不要让受众去“猜画面”。画面是组成电视节目的极其主要要素, 画面能否明白地反映节目内容是节目成败的关键环节, 当画面内容显示不够明确时, 解说就有必要进行提示或明确介绍。当画面出现的内容使受众难以判断, 解说就有必要告诉受众出现的人物是谁, 在什么地方, 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样就可以让受众进入画面, 从而避免了观众“猜画面”情况的发生。■

摘要:电视编辑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它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环节。可以说, 前期的拍摄不足, 还可以通过后期的编辑来弥补, 而后期的编辑不到位, 它会使前期所做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实际上是一个将前期的采访, 构思和拍摄的成果, 通过电视画面, 文字, 声音的特殊处理编辑,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电视编辑是在电视大众传媒这一专业活动中, 为满足观众的需要, 使用文字和电子技术的独特符号系统, 对记者发来的稿件和画面进行删改, 取舍, 剪辑, 加工, 整理等创造性的优化处理。

上一篇:2021函授毕业生自我评价下一篇:在冬日里绽放的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