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训体系(共7篇)
通过培训使我感受到学生军训的重要性,面对困难的态度,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工匠精神”,活到老,学到老,身体健康,家庭和谐是一切工作的前提等等重要理论指导,使我受益匪浅。
关键词:培训
教师
创新
中职生
文化 工匠精神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解放军报(第二版),2001.4.29 2.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 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1]48号文件
3孟兰洲;苏春青;;学困生的元认知特征分析及教育干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4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年22期 作者简介: 姓名:梁建西
出生年月:
1982 05 19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省濮阳县鲁河乡 联系方式:
*** 学历
:本科 学位:学士 职称:中学二级 职务:教师
主要任务和措施
推进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建设。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概念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 形成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一是整合科研院校、单位等优势资源, 推动形成管理会计产学研联盟;二是加大科研投入, 鼓励科研院校、国家会计学院等建立管理会计研究基地;三是推动改进现行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方法, 切实加强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四是充分发挥有关会计团体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组织、推动作用, 提升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推进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建设。形成以管理会计基本指引为统领、以管理会计应用指引为具体指导、以管理会计案例示范为补充的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一是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组织制定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推动其有效应用。二是建立管理会计专家咨询机制, 为管理会计指引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等提供咨询。三是鼓励单位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等方式, 及时总结、梳理管理会计实践经验, 组织建立管理会计案例库, 为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提供示范。
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 完善现行会计人才评价体系。一是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 (后备) 人才培养工程, 二是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 三是鼓励高等院校加强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 四是探索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其他途径, 五是推动加强管理会计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进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单位建立面向管理会计的信息系统, 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 实现会计与业务活动的有机融合, 推动管理会计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是鼓励单位将管理会计信息化需求纳入信息化规划, 二是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 三是鼓励会计软件公司和有关中介服务机构拓展管理会计信息化服务领域。
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 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会计改革与发展规划, 统筹安排, 稳步推进;要切实加强对管理会计工作的统一领导, 加强与有关监管部门的协作, 建立联合工作机制, 推动管理会计工作有效开展。有关会计团体要按照财政部门统一部署, 大力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宣传培训、人才培养等工作。各单位负责人要切实履行会计工作职责, 将管理会计工作纳入本单位整体战略, 周密部署, 积极稳妥地推进。
加强工作指导。财政部要通过本指导意见, 科学谋划、整体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引导、推动社会有关力量共同推进管理会计工作;要制定发布管理会计指引体系, 总结国内外管理会计典型案例, 组织编写管理会计系列辅导材料, 以指导各单位开展管理会计工作。各级财政部门要组织管理会计经验交流和示范推广;要制定具体措施, 加强对本地区管理会计工作的指导。
加强宣传培训。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 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宣传, 营造管理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要抓紧制定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方案, 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工作;要将管理会计纳入会计继续教育内容, 予以重点推进;要充分发挥有关会计团体、国家会计学院的主渠道作用, 重视发挥有关高等院校、社会培训机构的重要作用。有关会计团体要通过在杂志开辟专栏、组织会员交流等多种途径, 加强对会员的宣传。
健全的培训制度是培训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
集团先后建立了四级培训管理制度,拟定并发布了35个管理文件。一级管理制度确定海信集团职业教育培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二级管理制度是对企业职业教育培训规律与经验的总结,是包括对需求分析、过程控制、效果评估等的指导性文件;三级管理制度是对海信学院牵头的整个集团重点项目的管理流程的规定;四级管理制度是集团管辖下属各个直属公司的重点教育培训项目的管理流程的规定。四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使所有的企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都能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保障最后的培训效果。
整合内外部培训资源,确保培训保质保量
1、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海信在实践中摸索并建立了一个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重点培训项目,并且为它们设计了有海信特色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价值观培训(HCP,即企业文化培训):统一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灵魂,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培训是海信培训体系的基础。海信在成就世界级企业的过程中,统一的价值观塑造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目前仅在这一部分,海信自己开发的课程就包括《海信发展史》、《海信的理念》、《海信的品牌观》、《海信的技术观》、《海信的作风》等18门课程,大部分课程都是企业内部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培训师。第二部分是领导力培训(HLP,即管理能力开发培训):是对海信现任管理人才和储备性管理人才的系统培训,覆盖了从基层主官到董事会成员。领导力培训一般采用内训的形式,聘请国内乃至国际著名院校和企业的讲师到海信来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海信文化课程、工商管理核心课程、通用管理技能课程、国际化课程四大类别。第三部分是专业性培训项目(HPP,即专业能力提升项目):专业性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各个专业序列人才队伍的能力和业绩水平。课程结构为各专业序列任职资格中设置的模块课程。第四部分是普及性培训项目(HTP,即全员培训项目):作为面向所有员工的一种培训,目的在于帮助员工不断拓宽基本知识技能,保证员工身心健康,督促全员参与培训,并以此构建学习型组织。
2、不断壮大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内部培训师是集团内各个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他们不仅专业经验丰富,更是海信企业文化的承载者。内部培训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对推动集团各项培训的实施,总结、提炼、推广海信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经过两年的发展,我们已经聘任了92名内部培训师,他们自主开发的一系列课程已经成为海信特色课程体系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集团组织的重点培训项目中,内部培训师授课的比例已经达到46%。
3、实力雄厚的外部培训师队伍。在多年的培训实践中,特别是在领导力培训和专业性培训项目中,我们引进了一批有实力的外部培训师。他们主要来自国际国内一流商学院、重点高校的管理学院和专业管理咨询机构。我们和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商学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长江商学院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每年都会将超过15人次的直属公司总经理送到两所商学院进行模块课程学习。与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人大、山大等国内重点高校的管理学院、商学院保持密切的联系,聘请其MBA、EMBA教授担任海信的培训老师。每年从国内一批管理咨询机构聘请优秀的培训师来海信授课,他们更多的是实战派,在公司担任着高级管理职务,给我们带来很多新思维。
4、渐趋完善的培训基础设施。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教育培训工作,集团筹资兴建了海信学院新校舍。新的校舍将带来培训规模的扩大,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同时,海信学院将增设研究中心和管理推动中心,在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研究和推广海信的先进管理经验。
5、借力“企校合作”,利用外部资源。从2002开始,海信陆续与青岛高级技工学校、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黄海职业学院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组建“海信班”,设立了包括学院置换课程、海信文化课程、海信专业课程等在内的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双方师资的优势互补,进行联合培养。“海信班”的学员可以在岗位上实习完成毕业设计,合作院校教师与海信技术人员共同对实习报告进行评价,评定成绩。
周密的培训组织体系,保证培训良好运行
1、培训组织体系。海信集团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由集团总裁办公会、集团人力资源部、直属公司人力资源部三级组织机构负责管理。集团总裁办公会有一名副总裁直接分管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从企业经营与战略管理的角度指导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方向,明确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阶段性重点。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整个集团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与管理。各直属公司人力资源部均设有专职的培训主管负责落实集团有关指示并做好本公司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三级组织机构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协同有力的保障体系。
2、培训方式多样化。目前,海信已经形成多种培训方式交叉进行的培训格局。包括内部集中培训、外送培训、远程教学、导师带徒、部门内训等。近几年,海信每年都要选派100——200名优秀人才到国外接受短期的技术和管理培训,并参与项目的合作开发;为了保证不同地区的学员同时能够上课,远程教学也是经常采用的培训手段;对刚进入海信的新员工和储备性管理人才,会指定固定的导师进行专门指导,通过传帮带达到使他们快速成长的目的;在海信的各级部门、车间班组、研发课题组等基层组织单位,部门内训是他们经常采用的培训形式。
(学生培训部分)
一、培训目标
第一阶段培训
1、学生培训之的教师培训前,让全体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全面知晓评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各项要求,统一思想,与学院保持一致,能够正面、积极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态度全面投入评建工中去。
2、让全体学生知晓学院学位评建的意义、主要内容、时间等基本事项;
3、让学生普遍对学院学位评估保持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态度;
4、让部分特殊群体学生转变以往消极态度,理解支持学院评估(个体培训); 第二阶段培训:通过培训,让2000名学生成为配合学院评建工作的支柱群体。第三阶段培训:通过培训,让200名学生成为全面支持学院评建工作的核心力量。
二、培训内容摘要
培训内容摘要严格依据学院《评建知识学习手册》和《学生手册》进行编写,具体内容请以以上两部手册为准。
(一)学院学士学位评估简介
作用:评定我院是否具有对本科学生授予学士学位的资质,如果评审通过,学院就具有本科学生授予学士学位权利,提高学院声誉,事关毕业生的影响和声誉,影响毕业后就业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时间: 2011年9月向省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 2011年11月中下旬接受省学位委员会专家评议组评审; 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为整改时间; 2012年3月至5月,为专家组复核时间。评审专业:26个
评审主要活动和方法:听、看、查、访、评,即专家评审、听课、与学生交流、实地考察、毕业学生代表座谈会等方法。
(二)学院简介
学校性质:公办独立学院 建校时间:2000年,已经建校11年。校训:穷究于理 成就于工
办学理念: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 办学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把学校办成全国一流、特色鲜明、多科性教学型独立学院。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本科独立学院。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学为主,协调发展理、文、管、经、法、艺术等学科,重点发展核工类、地学类、机械类、土建类、信息类、经济类等学科专业。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本为,专科教育为辅。条件成熟时发展研究生教育。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西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重点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和地矿行业。
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校人数:17023人,其中本科生11731人。教师人数:835人,外聘兼任教师94人。学院占地:1138亩,建设规划面积1632亩。
质量工程: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院级特色专业;3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院级精品课程;29门院级优秀课程。
获得荣誉:“中国一流高等独立学院”、“全国十大著名独立学院”、“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20强”、“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院校”、“2008年度中国教育十大责任诚信独立学院”、“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卓越成就奖”。学院排名: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百强独立学院第6名。
(三)学生工作部门简介
1、学生工作管理机构
(院-学生处;系-学生工作办公室;班-班主任)
(1)学生处:在学院党行政领导下,代表学院负责全校本专科学生教育管理、资助、军训、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
学生处主要职责:
1、负责全院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宏观协调与业务指导工作;
2、负责全院辅导员的业务指导与考评工作;
3、负责全院学生的评优与惩处工作;
4、负责全院学生的奖、助、补的评比、审核、发放工作;
5、负责全院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指导工作;
6、负责全院学生国防教育及军训工作;
7、负责全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8、负责全院学生公寓教育管理工作。
内设机构及主要职责:设立如下四个内设机构。
学生科:主要负责全校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评优评奖、违纪学生的处理与教育、辅导员班主任培训考核、学生国防教育与军训等工作;
学生资助办公室:主要负责学院学生的勤工助学、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各种资助的接受与发放工作。大学生医疗保险理赔、毕业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等工作;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要负责学院学生的心理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危机心理干预等工作。
学生公寓教育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学院学生公寓的资源分配、学生在公寓区内的教育管理、公寓文化建设等工作。
(2)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在本系的直接领导,学院学生处的指导下全面负责本系辅导员和班(年级)主任的管理、学生常规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公寓教育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全系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和道德修养教育、素质教育、入学及毕业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公寓教育管理。
2、围绕学院和本系中心工作,负责制定和落实全系学生工作计划。
3、负责本系辅导员和班(年级)主任工作队伍的管理教育、培训考核工作,班主任津贴的核算和上报工作。
4、负责组织全系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学生先进个人与先进集体的评选工作。
5、负责对违纪学生的调查、处理与教育、申诉工作。
6、制定处置突发应急事件的预案,并组织实施。
7、负责本系学生活动经费的管理、使用和班费的管理、监督。
8、负责清理在外租房、夜不归宿、学生欠费等专项治理工作。
9、负责制定、落实系学生工作方面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
(3)班主任是隶属于系学生工作办公室,专职从事所辖班级学生思想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的基层学生管理干部,是学院学生工作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导师。班主任的根本任务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教学活动开展学生政治思想工作,帮助学生提高自治、自理能力,依靠学生干部建立一个团结、友爱、上进的班集体、使学生在良好的集体生活中受教育、长才干。
2、学生工作主要的几个方面规章制度(1)奖: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评优奖励规定》(见《学生手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评选优秀毕业生的规定》(见《学生手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见学生处网页)《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见学生处网页)(2)惩: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见《学生手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申诉处理规定》(见《学生手册》)(3)、助: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贫困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见《学生手册》)《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试行)》(见学生处网页)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见学生处网页)(4)、贷: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见学生处网页)(5)学生公寓教育管理: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宿舍住宿管理规定》(见《学生手册》)(6)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规定》(见《学生手册》)(7)班主任工作: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班主任工作规范(暂行)》及班主任月考核工作(8)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新生入学教育(含军训与国防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 早间、夜间校园秩序巡查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生综合测评暂行办法》(见学生处网页)
3、学院学生工作理念等
工作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4、学生工作学生日常事务办事指南:(1)学生证盖章
办理时间:每周四下午 办理地点:学生处304办公室
注意事项:指对学生证上所填写的火车乘车区间真实性情况进行确认盖章。关于乘车区间,一端可填写峨眉站或成都站,另一端需填写家庭所在地火车站。其他填写无效。
(2)大学生医保报销(305室)办理时间:每月25至30日,周末正常休息 办理地点:学生处305办公室
注意事项:仅办理大学生门诊报销。需带上发票(乐山市人民医院或斑竹湾社区医院二者之一方有效),处方签、报告单、本人身份证即可。(3)休、退学,复学,转学手续办理(301)第一步:到304办公室进行材料初审,办理引导。
第二步:因身体原因复学的,需提供三甲医院的身体康复证明到301办公室审核。因心理疾病原因复学的,需到303办公室进行审核。
第三步:审核完毕后,到302处长室签字。第四步:到301办公室盖章。(4)生源地助学贷款(305)第一步:咨询当地教育局办理生源地贷款所需材料。第二步:根据教育局要求的材料进行办理。(证明学生为在校生的证明于各系学工办开具;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表审核于学生处305办公室)
第三步:带齐所需材料回生源地教育局审核。第四步:审核通过后,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
第五步:带上贷款合同与合同确认函至305办公室再次审核,并将审核通过的回执单寄回当地教育局。(5)教育储蓄(305)第一步:开具在校生证明,各系学生工作办公室办理。
第二步:带上在校生证明至305办公室审核,并填写《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
第三步:至学院办公室盖院章。(6)心理辅导(303)
第一步:登录校园网172.16.2.75自己的账号预约; 第二步:根据预约时间进行心理辅导。
(四)学生在评估中的应起的积极作用
1、注意课堂行为规范
(1)遵守课堂纪律,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不带食品进入教室,不玩手机,不睡觉,不吵闹,尤其是不在早自习、上课时吃东西;
(2)上课时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与老师积极、良性互动,认真做好笔记,按要求完成课堂教学活动。
(3)如果有评审专家来课堂听课,按照教学要求正常上课即可,课间休息时积极、正确、礼貌地回应专家提出的相关问题,不知道、不明确的不贸然作答,明确告诉专家自己不知道。
2、注意校园生活行为规范
(1)加强个人修养,注意仪容、形象,着装整洁大方,讲究文明礼貌,文明用语,见到专家须主动问好,谦恭礼让。
(2)保持宿舍内务整洁,按时就寝,按时起床,自觉晨读,积极参与各项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3)做文明学子,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不酗酒,不粗言秽语,不参与打架斗殴等违规违纪行为。
3、注意校内外公共场所行为规范
(1)遵守教室、图书馆、体育馆(场)、食堂及其他公共场所的管理规定,不大声喧哗、吵闹;
(2)自修时间自觉学习,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帮助学习;(3)爱护公物,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4)异性交往应文明礼让、举止得体。4.注意遵守评审纪律
(1)了解学士学位授权评审的目的和意义,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迎评工作,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评审工作;
(2)评审期间不离开学校,不请假,保持与班主任或辅导员联系畅通,尽可能做到随叫随到;
(3)自觉参加与评审有关的各项活动,积极配合评审专家组的工作。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状态随时准备参加专家指定的座谈会及其他活动,努力展示我校大学生的良好精神风貌,配合学校圆满完成评审任务。
5、参加学生座谈会注意事项
(1)评审专家组与学生的座谈会旨在通过学生了解我校的教学、实践、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印证我校的办学水平,希望广大同学认真学习评建手册,积极、正确、全面掌握我校的实际情况。
(2)以正确的态度认真对待专家座谈会,充分理解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校兴我荣,校辱我耻”的爱校意识,客观、公正地向专家组汇报。
(3)座谈时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来谈论相关问题,不随意谈论座谈会主题以外的内容。
(4)发言前应自我介绍(所在系、专业和班级),发言时做到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紧扣主题。
(5)座谈会上,注意仪表及会场纪律。要做到衣着整洁、大方,言行得体,要关闭手机,要按要求准时到达会场,专家到会时应鼓掌表示欢迎。自觉保持良好会场秩序,不随意进出会场。
6、学生座谈会一般涉及哪些内容?
(1)在校期间你的收获特别是专业学习方面的收获有哪些。(2)你对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等问题的理解与看法。(3)你所学专业有什么优势和特点。
(4)你对所学专业教学安排如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学分制实施等的理解与看法。
(5)与教学相关的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感受。
课堂教学的情况:是否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参与教学的程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等;
实践教学:有多少实验课程,其中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有多少;实习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管理;
教材的使用:选用教材的类别、数量和质量等,自编教材的数量和质量; 考试与成绩考核方面的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方面的情况:如学校的要求、选题、指导及过程管理等; 第二课堂情况。
(6)你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水平的看法。(7)你对学生管理方面的看法与感受。
(8)学校和专业教学条件方面的情况:如各种教室是否满足教学的需要,图书资料、运动场馆等。
(9)对强化英语、计算机教学的看法与感受,用英语翻译一段文字或用英语做一简短发言;用计算机搜索、获取相关信息等。
三、培训注意事项
1、各系系领导班子须坚决按照学院评建相关工作的文件和要求,对全系教师、学生进行全面、系统、有针对性地培训,使自己所领导系的教师、学生在学院评建过程中争做加分点,不出减分点。
2、对个别特殊学生须进行针对性培训,使其不成为评建的减分点。
1.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2.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3.期限内披露,所有对股票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可能产生交大影响的重大事件。
4.应当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
5.不得有虚假记载、不得有误导性陈述、不得有重大遗漏。6.合理、谨慎、客观
7.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应当及时报本所备案并在网站披露
8.信息属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本所认可的其他情形,可申请豁免。
董监高
1.上市一年内,离职半年内,任职期间拟买卖应当提前报备,股份变动应当及时向公司报告并由公司在本所网站公告。
2.董监高5%,买入6个月内卖出,卖出6个月内买入,收益归公司所有,董事会,披露。
3.董秘应当对上市公司和董事会负责,履行如下职责: 1.信批事务,制度 2.投资者关系管理
3.三会,董事会会议记录工作并签字 4.信批保密工作,信息泄露,及时报告 5.关注媒体报道并主动求证真实性 6.组织董监高培训
7.知悉违规违法时,应当提醒相关人员,并立即向本所报告 8.股权管理事务,董监高持股变动情况
4.公司应当为董秘履职提供便利条件,有权了解财务和经营情况,参加涉及信息披露的有关会议,受到不当妨碍或严重阻挠时,直接向本所报告。5.应当,聘任董秘的董事会召开前 5个交易日报送材料:(1)推荐书(2)简历和学历证明复印件(3)资格证复印件。未提出异议的,可聘任。6.董秘职位空缺时,公司应当指定一名董事或高管代行,并报备交易所。指定人选前,由法定代笔人代行。三个月空缺,法定代表人代行职责,直到新聘任董秘。
定期报告
1.年报,4月30日;半年报,8月31日;季报,4月30日,10月31日。每个会计结束之日起四个月内,上半年会计结束之日起两个月内,每个会计前三个月、九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内。第一季度报告不得早于上一年报披露时间。
2.预计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披露的,应当及时报告,并公告不能按期披露的原因、解决方案以及延期披露的最后期限。
3.经理、财务负责人、董秘等高管负责编制,董秘送达董监高审阅,董事长召集和主持会议。
4.董事、高管签署书面确认意见,明确表示是否同意定期报告的内容;监事会对董事会编制的定期报告进行审核,以决议形式说明编制和审核程序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完整。董事、高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签署书面意见。
5.出具审计意见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严格按照准则及规定,及时恰当地发布审计意见,不得无故拖延。
6.年报必须经审计,中期报告可不审计,季报无须审计。7.但应当审计的情形:
a)拟在下半年进行利润分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弥补亏损 b)其它规定
临时报告
1.披露时点:董事会或监事会就重大事项形成决议时;意向书签署或者协议;任何董监高知道或应当知道
2.重大事项筹划阶段:难以保密;已经泄露或市场出现传闻;股票及其衍生品交易发生异常波动
担保
董事会审议后提交股东大会的事项: 1.单笔担保金额超审计净资产10% 2.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总额超审计净资产50% 3.资产负债率70%的担保对象
4.连续12个月内累计计算,超审计总资产30%(股东大会出席3/2)5.连续12个月内累计计算,超审计净资产50%,且绝对金额超5000万元以上 6.章程规定的其它
董事会权限范围内的,全体董事过半数通过,参会董事3/2同意。
关联交易:
1.关联法人:eg上市公司A,直接或间接控制A的法人或其它组织B,由B直接或间接控制的除A还有A的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公司,也就是A公司的兄弟公司。由关联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或者由关联自然人担任董事、高管的除了A还有A的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公司。持有A公司5%的法人或其它组织。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它。
2.关联自然人:关联法人的董监高;持股5%以上;关系密切家庭成员,配偶,18岁子女及其配偶,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子女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的子女除外全部都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
3.董事会审议时:回避表决,过半数非关联董事出席即可举行,决议经非关联董事过半数通过。出席非关联董事人数不足3人的,提交股东大会审议。4.股东大会审议时:回避表决。
5.关联董事:交易对方A,A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人,在A任职,或在能直接或间接控制A的法人或其他组织,A的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A或A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人的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董监高的家庭成员。6.关联股东:A,A的直接或间接控制人,被A直或间控制,与A受同一Boss直接或间接控制,与A或A的关联人存在尚未履行完毕的股权协议转让或者其他协议而使其表决权受限制和影响的股东
7.关联法人,300万,审计净资产绝对值0.5%,及时披露 8.关联自然人:30万,披露。不得向董监高提供借款。
9.关联人:3000万,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5%,及时披露,证券机构审计或评估,提交股东大会。
10.为关联人提供担保,董事会审议后披露,提交股东大会。
11.为持股5%以下的股东提供担保的,有关股东回避表决,董事会审议后披露,提交股东大会。
12.财务资助、委托理财,以发生额作为披露的计算标准,12个月内连续累计计算。同上标准、审议流程。
13.日常关联交易:主要条款未发生重大变化的,年报、半年报中披露履行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重新提交审议,协议没有具体总交易金额的,股东大会。书面协议订立并披露。每年发生的各类日常关联交易数量较多的,在年报披露前,按类别对将发生的总额进行合理预计,提交审议并披露,预计范围内的,年报报年报中予以分类总披露,超出预计总金额的,根据超出量重新提交审议并披露。
重大诉讼和仲裁
1000万,审计净资产10%以上,根据情况产生较大影响。
募集资金
拟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董事会形成决议后披露,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三方:公司、商业银行、券商
业绩预告、快报
1.业绩预告:1月内,预计中期和第三季度,净利润为负,波动绝对值50%,扭亏为盈
2.但每股收益比较小的公司可豁免:年报每股收益绝对值小于等于0.05元;半年报每股收益绝对值小于等于0.03元;第三季度报告每股收益绝对值小于等于0.04元。
3.更正公告:预计的本期业绩情况;预计的与已披露的业绩预告存在的差异及原因;董事会致歉说明和对公司内部责任人的认定;被实施或撤销*ST、暂停上市、恢复上市或终止上市的说明。
4.注会与审计结果进行业绩预告更正的,说明是否存在分歧,分歧所在。
股东大会议审议通过方案后,2个月内,完成利润分配及转增股本事宜。
其他向交易所报备的情况
1.变更公司名称、股票简称、公司章程(网站披露)、注册资本、注册地址、主要办公地址和联系电话
2.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发生重大变化 3.变更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 4.董事会就公司发行新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或其它融资方案形成相关决议 5.审核委员会对公司融资方案提出审核意见的
6.法定代表人、经理、董事(含独立董事)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提出辞职或者发生变动
7.生产经营情况、外部条件或生产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8.订立重要合同,对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9.新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政策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0.聘任或解聘会计师事务所 11.法院禁止控股股东转让
12.任一股东所持公司5%以上的股份被质押、冻结、司法拍卖、托管或设定信托或被依法限制表决权 13.较大数额的政府补贴等额外收益 14.其它
停复牌
1.披露报告不充分、不完整、误导投资者,但拒解释或补充披露的,停牌,披露相关公告的当日开市时复牌,非交易日则第一个交易日。2.信批违法,违规,调查期间视情况。3.严重违法规则,不改正的,视情况决定复牌 4.有效信息来源,停牌,情况消除后复牌
5.股权分布发生变化,连续20个交易日不具备条件的,第21个交易日起停牌,一个月内提交解决方案,交易所同意方案,公司公告决定并展示风险,公告披露日的下一个交易日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6.收购人要约履行收购义务,收购人以终止上市为目的发出全面要约的,要约收购期满至要约收购结果公告前,停牌。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告日开市时复牌。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以终止上市为目的的,继续停牌,直至终止上市。不以终止为目的的,一个月内提交方案,同意方案,公告决定并展示风险,下一个交易日起,复牌并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退市风险警示:
1.2个会计,净利润连续为负,被追溯重述后为负。2.最近1个会计年,净资产为负 3.最近1个会计年,营收小于1000万 4.最近1个会计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
5.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切已停牌两个月。
6.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报,半年报,且已停牌2个月 7.股权分布不具备条件,一个月内提交方案,获得同意
8.首次公开发行申请或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骗取发行核准,对新股发行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欺诈发行,送交公安机关 9.重大信息披露违法。10.可能被依法强制解散
11.法院受理公司重整、和解或破产清算申请 12.其它
董秘处罚:通报批评;公开谴责;公开认定。
高管:经理、副经理、董秘、财务负责人及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股权分布不具备条件:指20个交易日,公众股东持股低于25%,公司股本总额超4亿的,低于10%。
信批工作评价每一次,上年5月1日到当年4月30日
单独、合计持有3%,前10日临时提案,收到后2日内发出补充通知,公告。
股东大会20日,临时股东大会15日,股权登记日不多于7个工作日,不得变更。
延期或取消,提前2个工作日公告说明原因。
募集资金到账后6个月内,以募集资金置换自筹资金。董事会审议,会计师鉴证报告,独董、监事会、保荐机构发表明确同意意见。2个交易日内报告并公告。
募投项目发生变更的,必须经过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独董、监事会、保荐机构发表明确意见。但仅仅是实施地点变更的,董事会审议通过,2个交易日内报告并公告原因及保荐机构意见。
董监高不得买卖公司股票:定期报告30日,业绩预告、业绩快报10日,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决策过程中直至依法披露2个交易日内,其他。
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
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法的无效。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法,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自决议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法院可以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法院宣告决议无效或撤销决议后,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董事会会议,本人出席,书面委托,授权范围,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董事签名。对决议承担责任。决议违反时,致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的,参与决议的董事对公司负赔偿责任。但经证明在表决时层表明异议并记载于会议记录的,董事免除责任。
董事、高管不得有以下行为: 1.挪用公司资金
2.公司资金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3.违反,未经同意,资金借贷,或以公司提供担保 4.违反,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进行交易
5.未经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公司同类的业务
6.接受他人与公司交易的佣金归为己有 7.擅自披露公司秘密
8.违法对公司忠实义务的其他行为
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代码:12656)
重点摘要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
1.【单选】1938年毛泽东在党六届六中全会所做的《论新阶段》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
2.【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的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主形式表现出来。
3.【单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4.【简答、材料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1)毛浙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浙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1.【单选】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2.【简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
1)正确的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建立了新中国。2)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问题,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积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并积累了经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本。
3.【简答】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3)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此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工作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4.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
3)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与建设道路,把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学习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5.【简答】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单选】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单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3.【单选】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单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4.【单选】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5.【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9)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理论。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理论。
6.【单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7.【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第四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1.【单选】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2.【单选】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
3.【简答】党的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思想路线的四个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四个方面既各有侧重,又紧密联系、互相连结、互相补充、而最核心的是实事求是,它是思想路线的实质。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思想路线验证的条件和目的。
4.【简答】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
1)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2)要全面的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林不见森林,以偏概全。3)要发展的看问题,决不能静止的僵化的看问题。4)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
5.【单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6.【简答】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的原因。
1)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2)实事求是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3)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一节 非考试范围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
1948年,毛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概括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单选】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3.【单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4.【简答】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最可靠的盟军;城市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能够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参加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5.【单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核心是‘无产阶级领导’,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
6.【单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7.【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了,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3)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单选】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的总概念。
2.【简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毛泽东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比作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中最重要的是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针线,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工程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简答】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
1)在政治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2)在经济上,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
3)在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单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5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3.【单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多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4.【简答】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1)这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2)这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3)这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4)这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总之,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不能走别的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5.【单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形式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简答】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是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
二、是逐步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路线的两翼。这两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与发挥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单选】党的领导是搞好农业合作化的关键,而正确执行党的阶级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则是搞好合作化的重要保证。
2.【单选】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引导农业自愿的走合作化的道路。
3.【单选、简答】根据我国农业的特点和农民的习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和形式,引导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第一步是组织互助组,第二步是组织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第三步是组织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单选】党和政府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
5.【单选、简答】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我国主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途径,采取和平赎买的办法逐步把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过了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个发展阶段。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及帮助他们克服了困难,也是这些私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纳入了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轨道。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又经过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企业基本实现了公私合营,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简答】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创造性的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采取积极引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和逐步过渡的方式,即避免了社会动荡和生产力的破坏,又使被改造对象逐步提高觉悟,愿意接收改造,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3)运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说服教育等原则实现了和平过渡,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1.【简答】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了制度条件。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地成为了国家主人,极大地巩固和扩大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4)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对世界格局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单选、简答】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基本相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基本适应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此,它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一方面,社会主义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另一方面,它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
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简答】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2.【简答】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与国力相适应,不能急求成。
3)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条件下党的自身建设。
4)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第五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单选】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2.【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3.【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不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它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种社会性质上的区别,具体表现在:
1)经济基础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前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主体,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后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2)主要矛盾不同。前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后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谁战胜谁的问题尚未解决。
3)根本任务不同。前者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二者的任务除了发展生产力以外,还要抓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4.【简答】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决定的。具体来说中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家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5.【单选】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简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节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单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3.【单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4.【单选】经济建设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改革开放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而四项基本原则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证。
5.【简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力落后的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6.【单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使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7.【简答、材料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具体要求。
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是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经济建设,什么改革开放都搞不成。基本路线不变,社会团结稳定和谐,有了这两条,我们就能不断地胜利前进。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本节内容不作为考试要求
第六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本质
1.【简答】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内容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简答】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1)在本质和目标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2)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3)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
4)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单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单选、简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原因。1)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现实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4)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3.【单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为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政治活动的最高标准。
4.【简答、材料题】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原因
共同富裕是社会注意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诉求。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1.【单选】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分三步走’。2.【单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决绝人们温饱问题; 第二部是20世纪末期,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部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单选】党的十五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战略的第三部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
4.【简答】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
1)坚持经济健康发展。
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5.【单选、简答】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主振兴、人民幸福。
1)国家富强,是指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民主振兴,就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强大,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及先进的文明成果,并将其传递给全世界,从而影响世界,改变世界,进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再次以高昂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主之林。
3)人民幸福,就是人民权力保障更加充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度的机会。6.【简答、材料题】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主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理论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1.【单选】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世界潮流的重要法宝。
2.【单选】改革是一场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单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4.【单选】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指出,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5.【单选、简答、材料题】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重要支点。三中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0多年的发展靠 的是改革,实现未来奋斗目标的关键还是改革。2)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都要靠发展,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经济把公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3)稳定是前提,发展经济、推进改革都需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
6.【简答】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
2)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3)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4)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单选】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简答】我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1)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2)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3)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3.【单选】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上面。
4.【简答】经济特区的作用 1)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2)很好的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即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
3)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4)经济特区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5.【单选】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上)
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单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2.【单选、简答、材料题】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必然性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他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1)公有制经济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同社会发展的方向相一致。2)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3)公有制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
4)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劳动人民经济上,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和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
3.【单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4.【单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起主导作用。
5.【单选】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推动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6.【单选】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中的非公有制经济。
7.【简答、材料题】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大量的产品和服务,丰富了市场,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并有力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2)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3)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有制改革。8.【单选】公有制为主体,多有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需要进一笔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
9.【简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1)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他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产配置方式不同。不能把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画等号,把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画等号,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自既有优势和长处,也有不足和缺陷,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能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3)要把发挥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
10.【单选】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确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
11.【简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2.【单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3.【简答】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客观必然性。
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要求有多种分配方式。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单选、简答、材料题】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我们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党的最根本使命就是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纲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最大优势。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国家的基本方略。
在当今的历史条件下,党和人民的意志将主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化,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将在法制的轨道上,通过依法治国来实现。
2.【单选】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政体。
3.【单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们的政体。人民通过全国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4.【单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简答】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势。
1)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
3)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
6.【简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特征。
1)实行民族自治区域都已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的。
2)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3)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依然是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是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具体体现。
4)作为国家一级地方政权即民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也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
5)一切民族自治地方必须遵守宪法所规定的总原则,坚定地接受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令,履行宪法所规定的义务。
7.【单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8.【单选】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的建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成果,其基本内容就是实行村民自治。
9.【单选、简答、材料题】依法治国的内涵。
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辩证统一。民主政治与法治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
2)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谁来依法治国,关系到法制性质的根本问题。
3)依法治国必须重视以法制权。一切政府机关都必须依法行政,切实保障公民权利,要加强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利,盐城执法枉法、贪赃枉法。
4)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5)依法治国的核心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治理国家。10.【简答、材料题】依法治国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2)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4)实行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单选、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构成。
1)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形态,及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
2)社会主义主旋律的文化,既体现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文化。
它是指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集中反映。
3)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新科技革命的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
2.【单选、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单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单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5.【单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6.【单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7.【单选】-----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8.【单选】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9.【单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0.【简答、材料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民主、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一核心价值观承载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是维系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是激励人民共同奋斗的伟大目标。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发展根本必须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面进步。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矢志不渝、长期实践的核心价值理念。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
这24个字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11.【单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
12.【单选】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13.【单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是物质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条件。
14.【单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集体主义,重点是诚实守信,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简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1)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2)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 社会主义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4)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5)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6)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存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2.【单选】推进社会建设,要以保障和改善民主位重点,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简答】加强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4)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三节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单选】生态文明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简答】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地过程中,主动保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3.【简答】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1)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越来越深切的认识到资源环境等自然因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影响。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2)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水平总体上都还比较落后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人均资源占有水平显著偏低,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不足的矛盾异常突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因此,改善和保护环境的任务万分紧迫,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刻不容缓。
4.【单选】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重大战略任务,正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一部分。
5.【简答】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6.【简答】环境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7.【简答题、材料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地生态文明理念。
1)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是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追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心、报恩之心,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和平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地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3)保护自然,是指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其中心任务是保护,增殖(可更新资源)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第十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战略构想
第一节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1.【简答】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明代以来遭遇到西班牙、荷兰等殖民主义的侵略,但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有效的维护了国家主权。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了日本。日本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达50年之久,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宣告无条件投降。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北市举行驻台日军受降仪式,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同时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共识。1949年国民党政权在反共反人民内战中失败,从大陆退踞台湾。在美国等反华势力的扶持下,在台湾继续维持其反共架构。台湾再次与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2.【单选、简答】台湾问题的实质
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台湾问题需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不容许外国干涉。
第二节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
1.【单选】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2.【单选】1985年3月,全国人大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基本国策。
3.【简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含义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世界上只有 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2)两制并存。
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久不变。
3)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中国人自己。
4.【简答】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意义。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5.【简答】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对‘一国两制’的新的论述。
1)提出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2)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3)强调实现和平统一首先要确保两岸关系和发展,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6.【简答】习近平关于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1)坚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2)坚持认清历史发展趋势中把握两岸关系前途。
3)坚持增进互信、良性互动、求同存异、务实进取。
4)坚持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一节 外交和国际战略理论的形成依据
1.【单选】20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2.【简答】邓小平关于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
1)世界大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带有两大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3)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4)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3.【简答】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世界多级化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一个超级大国和多重力量并存。
2)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时代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3)世界多极化的形成将经历一个曲折、漫长、复杂的演进过程。
4.【单选】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与周转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实际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5.【简答】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全球经济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全球化是一般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加剧了国际竞争,加大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经济秩序仍存在不公正不合理因素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全球经济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二节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简答、材料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
1)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总之,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2.【简答、选择题】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意义。
1)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避免了那种简历殖民体系、争夺势力范围、对外武力扩张的资本主义发展老路。
2)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壮大,带给世界的是更多机遇。中国发展壮大,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将推动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引导世界格局演变和国际体系变革。
3.【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了三大外交方针:一是另起炉灶,二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是一边倒。
4.【单选】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5.【单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相处。
6.【单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7.【简答】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的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4)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家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8.【单选】不管国家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9.【单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10.【简答、材料题】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应有举措。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挥。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家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11.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和和协作。
第十二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 力量和领导核心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1.【单选、简答】工人阶级是我国领导阶级的原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我是由我们党和国家性质、工人阶级特点及其历史地位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工人阶级在国家的领导地位。
2)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
3)工人阶级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动力。
2.【简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化,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这些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简答、材料题】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1)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
A.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B.一个是大陆范围外的,以爱国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本任务: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紧急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
4.【单选】党的领导问题是统一战线中的核心问题。
5.【简答】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6.【单选】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7.【单选】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根本保证。
8.【单选】各民族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单选、简答】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
2.【简答】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处于历史性大变动之中,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处于历史性的伟大变革之中,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的要求。
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党内存在着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损害了党的战斗力。
3.【简答】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1)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2)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
3)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4.【单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5.【简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1)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3)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4)坚持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6.【简答、材料题】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科学内涵。
所谓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指能够形成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理念、机 制、方法,使学习成为内在需求,从而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强生机活力的政党。
所谓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是指科学执政、民族执政、依法执政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服务人民作为执政的首要价值和核心人物,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政党。
关键词:韩国;职业培训;培训类型;评估
一、概述
韩国的职业培训体系通过为制造业培训高技能劳动力而带动了韩国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工业化发展。韩国的培训体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根据不同工业发展阶段技术工人的供需情况,进行相应人才培养。韩国职业培训体系是政府政策主导的成功案例。政府将开展公共培训项目作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优先战略,强制企业实施职业培训并邀请雇主成为合作伙伴。
在韩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力市场对于高质量劳动力的稳定需求催生了韩国职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在建立之初,职业培训体系致力于将毫无技能的青年人训练成为高技能人才;当今,韩国职业培训体系的职能扩大到为所有产业工人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因此,在韩国,“职业培训”指的是提供给所有产业工人(包括所有在职和即将就业的工人)的“培训项目”,以帮助他们获取职业竞争力。从更广义层面上来讲,它是指开发提升终身就业竞争力的教育培训项目和相关活动的“职业能力开发培训”,包含了培训计划、培训流程、媒体开发、研究、设备支持等相关内容。
二、培训类型与培训费用贷款情况
(一)在职培训
按照培训费用支付主体类型,在职培训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企业资助型培训”或称“就业保险退还金培训”,即企业承担为员工开设培训课程的费用,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通过就业保险基金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第二类是“员工主导型培训”,即培训费用由员工自己支付。
1.企业资助型培训
企业资助型培训包括集体培训、在岗培训、远程培训(通过网络等)等多种形式,具体培训可能由企业自行实施,也可能委托给相关培训机构。
培训的部分费用由就业保险进行补贴。因为考虑到中小企业开展培训项目的难度较大,所以就业保险在进行培训费用的补贴时,针对中小企业的资助系数和资金限额会相对较高。
此外,企业为进行中长期培训的职工支付培训费用的同时提供带薪假期,而由此产生的费用,企业可以通过就业保险得到部分补贴。例如,当员工一次性培训的时间达到30小时或以上时,由此产生的部分培训费用和该名员工的工资将通过就业保险补贴给企业。再如,当员工的一次性培训时间达到120小时以上并且需要30天以上的带薪假期时,就业保险除了对由此产生的培训费用和支付给受训员工的工资进行部分补贴外,还会为因雇佣替代员工而产生的工资进行部分补贴。
2.员工主导型培训
对于没有机会接受“企业资助型培训”的群体,他们在接受职业培训时,可以得到“员工职业能力提升资助基金”项目和“明日卡”系统(Naeil Baeum Card System)项目的资助。
“明日卡”系统项目通常资助那些打零工人士、计划在90天内跳槽人员或已经休无薪假90天以上的人士。“员工职业能力提升资助基金”项目的资助对象是短期工、劳务派遣人员、兼职人员、小时工、中小企业雇员和自愿缴存就业保险的个体人员。
(二)中小企业定制培训
中小企业定制培训旨在缩小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员工获得培训机会的差距。目前,韩国有4个相关项目。
第一,“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扩大项目”从2011年开始运作,为实施职业能力培训有困难的中小企业提供设备和人员。
第二,“中小企业学习组织支持项目”为中小企业学习实践活动提供基础设施,帮助中小企业员工获得职业知识。中小企业在实施职业培训时,往往面临基础设施缺乏、技能人才外流等问题。“中小企业学习组织支持项目”于2006年开始运行,帮助中小企业进行针对他们各自业务领域的职业培训,将学习和业务紧密联系,员工培训与工作同时进行。
第三,“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训项目”主要为优先资助的中小企业的业主和员工提供优秀培训机构的高级课程。此项目为参加培训的员工支付工资(工资金额为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乘以培训小时数)和全部培训费用。
第四,“中小企业系统性在岗培训项目”于2012年开始实施,此项目为中小企业在企业培训师培训、岗位分析、模块开发、培训实施、评估和外部咨询等方面提供帮助。
(三)失业群体培训
失业群体培训旨在帮助失业人群获得新技能以提升他们的再就业能力。从2011年开始,所有的失业群体培训都划归在“明日卡”系统项目下执行。具体申请过程如下:申请者到居住地所属职业介绍所进行工作申请登记—进行培训咨询—准备个人培训计划—申请一张“明日卡”—申请一张银行卡—收到“明日卡”—申请培训项目—支付培训项目中的自费部分—参加培训。
地区劳动部门下属的职业介绍所会为失业人群推荐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和项目,失业人群也可以通过职业培训网站查找相关信息。人们会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以及培训项目是否在失业保险的报销范围内来选择培训课程。
(四)战略领域培训
韩国战略领域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保障政府在国家关键性战略产业、人才紧缺型产业、经济增长引擎产业等战略领域的人才培养的主导地位。韩国战略领域培训主要有3类。
1.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此类培训旨在为韩国关键领域和新兴产业培养技工、技师等中等技术人才,但私营企业不能参加。此类培训主要分为两年制技师培训课程(培养中高级人才)和一年制技工培训课程(培养中级人才)。
2.国家关键性战略产业职业培训
此类培训课程旨在为关键性战略产业的人才紧缺岗位或未来用工需求增加的岗位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人群一般是15岁以上、在职业介绍所进行过登记的失业人员,以及高中毕业后没有继续深造的学生。培训费用以及培训期间产生的餐费和交通费全部由政府承担。培训周期从3个月(350小时)到12个月(1400小时)不等。
3.专业人才培训
此类培训旨在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由韩国就业与劳动部总负责,具体培训项目由战略与财政部,知识经济部,教育与科技部,文化与旅游部,健康与福利部,农业部,环境部,土地、交通和海事部,中小企业工商管理部门,金融服务委员会,韩国通信委员会等部门负责实施。专业人才培训包括面向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培训(如环境部开设的气候变化项目),面向大专毕业生、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如知识经济部开设的活力专家项目),面向在职员工的培训(如文化与旅游部下属的韩国电影艺术学会开设的课程)。
(五)培训费用贷款情况
1.学费贷款
对于参加职业学院、网络大学或技工学校举办的培训的在职人员,一部分培训费用由就业保险承担,其余部分个人可以申请贷款。
2.培训设施设备费用贷款
韩国贷款系统一般会向企业和培训机构提供长期的低息贷款,支持企业和培训机构修建培训设施和购买培训设备。一般来讲,申请小额短期贷款的企业或培训机构往往有优先权;再者,与大型企业或培训机构相比,中小企业在贷款时更有优势。每个企业或培训机构的设施设备贷款总额度是60亿韩元,每年的额度是20亿韩元。此项举措旨在使贷款惠及更多的企业或培训机构。
3.培训期间生活费用贷款
培训期间的生活费用贷款项目是从2009年开始实施的,其目的是减轻失业人群和临时工人群在接受长期职业培训时所面临的经济压力。此项贷款只适用于参加韩国就业与劳动部所资助的4周及更长时间的培训项目的失业人群或临时工人群。年收入在2400万韩元以下的临时工作人员或者拥有失业保险记录并且年收入在4000万韩元(含配偶收入)以下的失业人员有资格申请此项贷款。每月的贷款额度是100万韩元(临时工的总贷款额度是300万韩元,失业人员的总贷款额度是600万韩元),贷款年利率是1%,贷款人最多在5年内分期还清贷款。参训人员向韩国工人赔偿与福利服务部门提交贷款申请,之后由该部门进行审批。贷款审批通过的参训人员要与一家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并由此金融机构发放贷款。
三、培训的管理、实施与评估机构
(一)行政机构
在经历多次部门重组后,从2012年开始,由职业技能开发政策部门及其下属三个部门负责韩国的职业培训体系管理。职业技能开发政策部负责制定整体的职业能力开发政策并管理公立培训机构,其下属的职业技能鉴定部负责国家技术资格鉴定及技能技术推广,人力资源开发部通过实施政策来支持大中小型企业的员工能力开发和针对失业人群的培训,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机构负责向提供在职培训的用人单位分配培训经费,并在中小企业定制培训和培训设施方面提供支持。作为地方组织的49个职业介绍所负责数据发布、培训经费使用、培训机构管理等工作。
(二)职业培训机构
韩国职业培训机构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类。典型的公立培训机构是韩国理工学院(Korea Polytechnic Colleges),此类院校以前主要是为传统制造业培养劳动力,但如今也为绿色产业和高科技行业提供中等技术工人。除了面向本地居民和企业外,此类机构也为失业人群提供再就业培训,为在职员工提供能力提升培训、生活技能培训等。截至2011年,韩国共有7014所私立培训机构,其中包括56个职业培训集团,874个就业与劳动部指定培训机构,以及其他1769个学术团体、终身教育机构等。
(三)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机构
韩国技术与教育大学(Kore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成立于1992年,是一所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四年制大学。这所大学在培养职业教育教师的同时,为在职职业教育教师提供短期课程和研究生课程。截至2010年,该大学设置了6所学院,3个系和17个专业,每年培养约900名职业教育教师。[1]
(四)TV工作网
TV工作网(TV Work Net)是一个24小时独家播报职业、就业、能力开发信息的网络平台。平均每天有3万人访问工作网,其意义在于基于服务系统,随时随地提供可靠的就业信息,与提供职业指导、工作实习和就业服务的线下职业介绍所形成互补。
(五)研发和评估统计机构
韩国能力开发院通过开展针对职业能力开发相关政策的研究以及在4个研究实验室和8个组织中实施相关项目,为职业培训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反馈。韩国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机构则负责培训教材和标准的开发,以及电子学习内容的开发和宣传。
自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就业与劳动部、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每年都会联合实施“培训机构和培训过程评估”,对数量众多的培训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管,遴选优秀培训机构,淘汰质量不达标机构,进而提升韩国培训机构的竞争力。
为了统计分析职业培训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韩国职业能力开发院、韩国劳动研究院、韩国就业信息服务部门等相关组织会定期开展劳动力和培训需求研究、人力资本研究、教育和就业研究、韩国青年调查等活动,并建立数据库,为政策完善提供基础性数据。
四、思考与总结
总体来讲,韩国职业培训体系作为成功范本,值得中国借鉴和学习。但是,它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场所有限,再如自从所有的失业群体培训都划归在“明日卡”系统项目下执行后,参训人员的再就业率持续下降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借鉴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规避。
第一,就业情况的多样性导致职业培训出现盲区。例如,特殊劳动力(劳务派遣人员、外包人员、小时工、自由职业者等)的人数快速增加,但是他们的平均工资水平只相当于正式工的33.8%,而且大多数特殊劳动力是没有就业保险的,这导致政府很难执行统一的培训政策。此类情况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建立适用于此类人群的职业培训体系的需求在不断增长。
第二,由于韩国职业培训并不完全以产业和企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为出发点,劳动力的供求不平衡现象仍未得到妥善解决。虽然“明日卡”系统项目通过扩大培训市场和增加求职者的培训选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基于产业劳动力需求的培训仍然不足。韩国的培训咨询体系正在向规范化、系统化发展,但市场对劳动力技能的需求与失业人员接受的培训课程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此外,产业的发展程度、劳动力类型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地区性差异。中国在借鉴过程中,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视这个问题,出台配套的职业培训政策来平衡此种差异。[2]
第三,韩国将就业保险与职业技能开发项目进行了整合,但是并没有达到吸引企业投资培训项目的预期效果。企业高度依赖政府进行人力资源的培养。这就印证了一些学者的看法,即韩国的职业培训体系仍然是在对企业的强制管理下进行运作。此外,韩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技能工人紧缺以及中小企业熟练技能工人频繁跳槽至大企业的窘境。因此,政府如何有效介入培训市场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命题。可以这样说,韩国现有的职业培训体系成功地从宏观层面反映出了行业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但是在应对产业结构变革时,没有做到有效整合培训体系的各个方面,从而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韩国职业培训体系的各个方面仍坚持固有模式,拖延执行新政策,这正是问题所在。因此,出台具有创新性的职业培训政策用以改善培训效果迫在眉睫。
第四,如何有效利用韩国职业培训模式经验,也是我国在借鉴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韩国在经济发展初期,通过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援助,得以修建大量的职业培训设施,特别是随着设施设备的迅速开发,保证了韩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优秀劳动力输出的培训体系。中国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状况、国家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等具体国情,在深入思考后制定并实施因地制宜的职业培训政策。
参考文献:
[1]王义智,李大卫,董刚,张兴会.中外职业技术教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454-457.
[2]陶蓓.韩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及趋势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8):57-58.
【摘要培训体系】推荐阅读:
消防安全培训内容摘要06-1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和12-01
健康讲座摘要06-19
摘要翻译07-10
本科论文摘要09-18
摘要格式10-18
英文摘要10-27
优美句子摘要11-05
摘要写作要点11-18
期刊论文英文摘要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