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学会聆听的

2024-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孩子学会聆听的(共11篇)

教孩子学会聆听的 篇1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把钤元叫到我的身边。我边抚摸着他的头,边说:元元,如果以后你想要发言时,请你先举手。这样老师知道你要回答。但不准你在课堂上插话。可以吗?他马上应道:可以。于是我又对他说:请你学会倾听老师、或者小朋友的心声。当老师在说话时,你可要认真听我在讲什么,因为老师讲的话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仔细听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他听完后,轻声地和我说:老师,我知道了。通过这次的谈话,郑钤元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虽然有时他还是会犯,但是现在的情况比之前要好很多,这是我感到很欣慰的一件事。

教孩子学会聆听的 篇2

一、给孩子一个展示的舞台

2003年8月《台州晚报》推出了一块“儿童习作版”,记得当时本版主编是这样说的:儿童习作版可是小孩子们才艺大比拼的地方。如果你多才多艺又满脑子思想,你快快将它们寄过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栏目一问世,就受到同学们的青睐,因为有块“儿童习作版”,它给小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能的舞台。我连续看了几期周末版“儿童作文”上的作文,真让我激动不已,好像一下子找到了指导学生作文的捷径。因为主编选文有一个朴素的理念,那就是童真、童话、童趣。她的选文理念为我指导学生习作提供了一条明确的思路。于是开始尝试着让学生写《儿童习作版》上的命题作文,并向报社投稿。认为《儿童习作版》上的命题作文和现行课本的作文比较,至少有两大突出优点:(1)《儿童习作版》上的作文都是学生自己命题的,然后择优选取。(2)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得很紧密。再者,学生的作文在《晚报》上发表了,他们内心的那种喜悦与成就感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我班每个学生都有《儿童习作版》,专门用来写晚报上的命题作文,这也成了同学们周末的一道固定家庭作业。且必须做到:第一,写真话;第二,语言要幽默;第三,有儿童心理。让儿童的这种真善美在写作中提升,在提升中完善。因为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儿童作品。每当收到晚报时,我总是捧着报纸读了一遍又一遍,好像在欣赏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有时,还把晚报上的作文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和同学一道欣赏,欣赏文章的题目、幽默的语言、真实有趣的内容。有一位女生写《我是一只恋网的小蜘蛛》:“大家别以为女孩子不会恋网哦,其实你们大错特错。不怕实话告诉你,不仅男孩子会上得那么疯狂,就连我也成了一个超级疯狂发烧友。每个星期七天就有两天是去上网的,而且是全天候24小时不离电脑,手不离键盘和鼠标,脚不离地板,眼睛不离屏幕,全身不离电脑房。可算得上是‘超级发烧友’吧。……”有时遇到本班同学的大作发表,我就叫文章的作者亲自给同学们读一遍,读完以后,就让同学们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有时,也会问问作者构思文章的过程。有的说“边想开心事边写作”,有的说“先想到与这个作文题有联系的事情,然后把这些事情写在草稿本上,再一一进行筛选,看哪个更有趣,更有意义”,有的说“写真话有时怕别人笑,而不写真话又失去了童真,失去了童真就上不了报。想一想写真话的好处,也就有胆子写真话了”。同学们没有把写“儿童习作版”作文当成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一种愉悦,这不正是我们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精神吗?

二、给孩子一个聊天的机会

课程标准在习作指导方面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鼓励“自由表达”。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束缚,开阔学生习作的思路。前不久,我听了一堂三年级作文课,内容是《记一次有趣的游戏——贴鼻子》。老师首先让同学们观察两幅画,看看缺少什么?原来都少了一个鼻子。于是开始玩击鼓传花的游戏,花最后落在谁家谁上黑板贴鼻子。游戏玩完了,学生开始习作。结果学生都写的千篇一律,连标题都是一模一样。我想这堂课设计游戏情景的目的应是开拓学生的思路,而不是要学生就写这一个游戏,五花八门的游戏都可以写,这样文章才会“百花齐放”。再说标题也可让学生拟几个,如“鼻子贴到额头上”“小鼓咚咚响”“轻轻蒙上我的眼睛”之类的。我知道老师先创设这样的情景,再让学生写此情景,是怕学生心中没事可写,将导致程式化作文的产生。每位同学的经历、体验是不同的,老师应确定一个范围,放手让同学们去写,把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放在第一位。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的语言要求非常简单,“文从字顺”而己。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作文“平淡无奇”,甚至不怕“错别字连篇”,怕的是学生不敢写作文,压根儿不想写作文。有人甚至提出,把“形象”“生动”从小学作文中请出去,反对把学生的习作文学化、成人化。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保护学生作文的“原生态”,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引导学生走上规范化、正规化的作文。是不是完全不要写前指导呢?不是。写前指导必定是开启学生的思路,不是让学生的思路都跑到你的路上来。是不是作文不能创设情景呢?不是,决不要局限于学生都来写你的情景。崔恋在一次发言中说道,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也就是说作文指导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而不是“怎样写”的问题,所以习作指导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人人都找到要写的内容。一上来就用例文、范文甚至情景开路,容易束缚学生。开始宜“放”,使学生感到此次作文不是没内容可写,而是有许多内容想写,然后指导学生从中选取最有趣、最喜欢的内容写。

我看过一篇文章,有一个老师上作文指导课,尽是跟同学在聊天,当然是围绕一个话题在聊。同学们可热乎了,谈得可起劲了,到了下课还有说不完的话。正在兴头上,快要下课了,老师说:“由于时间关系,不可能都上台来交流,我们把要说的话都写下来,好吗?”然后,这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作文就是聊天。先不谈主题有没有意义,内容有没有跑题,文字优不优美,能够顺利表达就行,有写的欲望就行,解决了这些再言及其他。再说,这位老师这堂作文课,没有涉及学生写的过程,算不算好课?我认为,作文课分两种课型:指导课和点评课。要想在短短40或50分钟的时间里,解决导、说、写、评是不可能的,也是走马观花的,是上给别人看的,最终是学生没收获。要上好作文课,最起码要两个课时。一堂实在的作文课,不需要面面俱到,不要把什么东西都塞到这堂课完成。写作可以是下堂课或课下的任务。当然,也有的指导20分钟,习作半小时,也何尝不可,应根据需要而定吧。教学中,作文指导要和口语交际结合起来。教师要大胆放手,不要怕不合规矩,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话,哪怕在老师看是幼稚可笑的,也是珍贵的。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教科书编排的习作内容,鼓励有创意地表达。习作时如果有更适合学生表达的内容,完全可以调整教科书里习作的安排。

三、让孩子说孩子的话

对于那些典型的用词不当的地方,语句不完整、不通顺的地方一定要修改,而对于那些成人觉得不够妥当,但体现童心、童趣、童语的地方,又该如何看待呢?斯霞老师曾给我们举过这样的例子:(1)昨天,有个法国阿姨,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法国阿姨是女的,我们请她坐小汽车。(2)向日葵一天天地长大了,有的比老师还高,有的比同学还高。关于例(1),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唯恐别人不知道阿姨是女的,就写上了那么一句,这正是孩子的特点。因为在儿童时期,他们对阿姨等词的意义还不完全理解,只要他们不说“法国阿姨是男的”,我觉得没有什么关系。关于例(2),斯霞老师这样说,孩子有长度的观感,可是不知道怎样来表达。在生活中他知道老师比同学高,就把高的向日葵与老师比,矮的向日葵与同学比。但出于孩子的思维,是可以保留的。斯霞老师的做法对我们当前的习作教学很有启发。老师要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不要用成人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习作修改,要主张多留少删,多就少改,多表扬少批评,这对保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

教孩子学会说话 篇3

案例1

入园才几天的扬扬突然跑来对老师说:“老师,我要嗯……嗯……。”年轻的老师一下没反应过来,等她耐心地问清楚时,扬扬已把大便拉在裤子上了。

分析与对策

不少成人让幼儿从小使用不规范的语言,如有的孩子由老人照管,祖辈土话多,幼儿也学着用上活与人之流;出于对孩子的宠爱,成人常用儿语与孩子说话,使孩子从小接受不规范的甚至是错误的语言,影响了幼儿词汇的积累?孩子语言模仿能力强,成人应该使用规范的语言与孩子交流、有条件的家长应该让孩子学说普通话

案例2

喝牛奶的时间到了,老师发现丁丁拿着盒装牛奶没喝,便问:“你为什么不喝呀?”丁丁摇摇头。老师又问:“你不爰喝牛奶?”丁丁摆摆手。老师发现了他手中的吸管,就说:“噢,你不会插吸管是吗?”丁丁点点头。

分析与对策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是家中的“小人阳”大人对孩子的一举一动非常关注,只要孩子有什么要求,稍有表示便立即办到、如孩子的许多要求、意愿,只要乎一指,头一点,大人就能心领神会,立即满足,不再要求孩子讲出来 渐渐地。这些孩子习惯于点头、摇手,而不愿或不会使用语言与人吏往 事实上孩子有什么要求时,语言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最高的,家长要善于抓住时机,促进孩子语言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案例3

因为父母很忙,3岁的文文经常独自看电视、玩玩具,很少外出。一次,父母带她去朋友家,并要她向朋友问好,文文却躲在父母身后,双手紧紧拉住妈妈的衣服,不愿与大人打招呼,也不与朋友家的孩子玩。

分析与对策

出现这类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足环境因素,如现代住房的封闭式结构使独生子女间缺少交往、有的是幼儿性格上的原因,如胆小羞怯 有的是家长出于安全考虑,过度保护,很少允许幼儿去与同伴吏往 有的家长认为给孩子看电视既可以增长知识,自己也省心,殊不知过度看电视不仅损伤孩子视力,而且孩子在此过程中常处于被动状态,减少了与人交往及语言练习的机会因此,家长应认清语言与交往能力发展的密切关系,努力为孩子的语言交往创设有利条件!

案例4

小强爸爸与小本爸爸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带上各自的孩子一起出去玩。老朋友一见面,都提醒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问好。小强向小本做了个鬼脸,向小本瞪了瞪眼睛。小强爸爸夸自己的孩子如何“聪明、能干”,“我们全家他最大,都听他的”。而小本怯生生地说:“叔叔好。”话音未落,小本爸爸就数落他:“声音小得像蚊子叫,真没出息!”

分析与对策

不难看出,小强爸爸对孩子过分宠爱,而小本爸爸对孩子要求过高:成人对孩子语言及吏往方面要求过高,令使孩子失去语言交往的信心。成人溺爱孩子,孩子蛮横霸道,会失去吏往的朋友。有的家长在众人面前强迫幼儿叫人或训斥幼儿,有的家长错误地干预孩子们的交往行为,这些都会成为孩子语言、交往能力发展的障碍。

语言是影响人际交往的第一要素。孩子需要交往,必须提高自己的语言交谈能力。家长要善于把孩子的语言学习与交往能力的发展融合起来,使两者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下建议,家长不妨尝试一下。

一、在培养孩子语言能力时,注意保护其与人交往的积极性

1、鼓励孩子大胆与人交流

宽松、和谐的语言环境是孩子学习与发展的前提,是调动孩子有话敢说的内部动机的必要条件。只有体验到语言交往的意义、成功与快乐时,孩子学习用语言与人交往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出来。

家长与孩子交谈时,语言要亲切,使孩子愿意把心里话讲出来。对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往的孩子,家长要做有心人,为其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交往环境。首先要让孩子敢于说话,不要过分强调语言表达的正确与否。

2、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引导孩子进行语言交往

丰富的生活内容与经验是孩子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由于孩子受到生活经验及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只会对感兴趣的事物加以关注,对自己熟悉的事情才会述说。所以,需要成人有意识地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尤其是丰富孩子交往的内容,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引导他们进行语言交往。

3、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行为

培养孩子能注意倾听别人讲话、能留意周围的语言信息,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孩子与人交往的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学龄前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注意力的局限性。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孩子语言倾听习惯。如创造和谐的环境,使孩子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听别人说话。进而引导他在集体中会听老师和同伴说话能听懂简单的指令;能在语言指导下做事情。然后,再要求他在别人说话时能保持安静;能耐心听完别人讲话。

二、注重孩子语言表达的练习,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呼声,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如:

1、家长要坚持让孩子把话讲清楚后再满足他的要求

如,孩子需要家长帮助穿衣服,但他讲得不太清楚,家长虽然听懂了,也要坚持让孩子讲清楚。因为孩子有愿望时,会积极努力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

2、把培养良好习惯与学习语;结合起来

可以编一些儿歌来培养洗手习惯,如“手心搓搓,手背搓搓,一、二、三、四、五、六、七(甩手次数),小手洗得真干净”,使孩子在学习洗手的同时,练习念儿歌,发展了语言。

3、善于抓住突发事件进行随机引导

如下雪了,孩子多高兴啊!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观察,同时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下雪的场景。大人可与孩子一起,一边玩雪一边说说笑笑,在快乐的玩耍中发展语言。若遇孩子们吵架了,只要不是谩骂,不影响到安全的话,家长不要马上制止。争吵中的孩子往往思维敏捷,说话的积极性高涨,可以让孩子们在争执中学习辩论,发展语言,提高交往的技巧。

美匡心理语言学家F.R施莱伯说:“要想知道你孩子将来的语言如何就必须先研究你本人现在的言语。”这说明成人语言对幼儿影响的重要性。家长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交流水平,要做孩子学习规范语言的引领者及进行良好交往的同伴,并为孩子创设与选择有益于其语言交往能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这个良好的环境不仅在幼儿园、在家里,它包括幼儿所到的其他地方。成人应该尊重幼儿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对话,以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与之交往,把发展孩子语言与交往能力融入孩子综合素质教育之中,成为孩子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

教孩子学会写作文 篇4

一个人把自己在每天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见闻有选择地、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是日记。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有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

日记一般的写法:

1、在第一行中间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有的还要写上当天的天气情况。

2、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转行要顶格。正文一般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有时也可以用议论文的形式来写。不管用什么形式来写,都要正确反映当天遇到的有意义的事情,反映这一天自己的思想感受。另外,日记的内容要真实。诚实,是一种美德,自己怎样想,就怎样写,不要说假话。正文的篇幅可长可短,长的可以写成千字,短的可以只写一两句话。这要看自己所写的内容来决定。如果要详细地记下一件事,既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清楚,又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那篇幅就要长些。如果要记的是自己从书本上看到的或从人家那里听到的一个知识,只要写下这个知识的要点,那篇幅就可以短些。总之,只要把该记的写清楚就可以了,可短的不要勉强拉长,可长的不要硬缩短。

日记一般分成生活日记、观察日记和随感日记三种。

1、生活日记。

生活日记,就是把自己每天的生活、学习、工作情况有选择地记录下来。要写好生活日记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内容要真实。生活日记是自己经历的实在记录,而且要给自己看的,内容真实才有查考的价值。生活是七彩的,它多姿多采地呈现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学校、家庭、社会,都会有时代的浪花飞溅,只要我们能自觉地去观察生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你就会发现一个“宝藏”,就会有源源而来、取之不尽的真实材料。

(2)事情要有意义。有的同学说,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中亲身经历的,或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记下来,记得越多越详越好。如有个同学写正月初一的日记,把这一天当中所有的事都记下来:早晨起床吃饺子,而后给陈老师拜年,到学校游园活动,中午到外婆家吃饭,下午和表弟一起上街,晚上回家看电视,临睡前写日记......简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成了典型的流水帐。日记的篇幅毕竟是有限的,同学们不可能把一天中的大事小事芝麻事件件都写进去。一般要选择印象深刻的,有意义的一两件事记下来,其他的不写或略写。

(3)语言要简明、通顺。写生活日记,内容可长可短,但语言必须通顺明白。

(4)可以给日记加个题目。日记,一般不要写题目。有的同学为了提高概括能力,给自己的每篇日记都加了个题目。怎样的题目才是好题目呢?一是题目要准确,能准确表达日记的思想内容,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二是题目要新颖,三是题目要简洁。题目不能太长,几个字就能提挈全文。

2、观察日记,即观察记录。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侧面,通过有目的的,细致的观察,把它记下来。可以写零碎的片断,不必讲究文章结构;也可以写得比较完整,类似一篇记叙文。经常写观察日记,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养成观察习惯,还可以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日记最适宜我们小学生记。

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观察目的要明确。观察,有多种多样的目的,或为了积累写作素材;或为了进行科学实验;或为了弄清楚某种“奥秘”......只有目的明确,观察才有方向,才有重点。就是观察同一对象,由于目的的不同,方法和角度就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2)观察要全面细致。全面,就是要对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观察清楚;细致,就是要求观察深入、彻底,抓俗语事物的特点,规律和本质。

(3)观察要持之以恒。观察事物难于一次完成,需要反复进行。这就要同学们有恒心。

(4)观察日记的语言要准确。观察日记有很强的科学性。因此要求使用语言要准确,不能用“大概、差不多”这类似是而非的词语。

3、随感日记。

这种日记主要是就一篇文章、一本书、一部电影或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情,抒发自己的感想。日记中以议论为主,叙述是为了议论,有时整篇日记都是写自己的感受。

要写好随感日记,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点要写“感”。随感,就是在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看了一部电影,经历了某一件事后,自己的感想。因此重点应该放在“感”字上。至于书本内容,电影情节,事情经过,都不能人作为重点来叙述。

(2)写“感”要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写随感日记不能脱离自己的实际向空发议论,只有联系自己的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3)写“感”要实事求是。有的同学写“感”,喜欢用表决心或空喊口号的形式来代替“感”,而且还脱离实际,任意拔高要求。人家看了很别扭,显得不真实。其实“感”不在高,而在“真”。有什么想法,就写什么感受,即使是一些暂时想不通的问题,也可以实事求是地写出来。

写日记的方法:

日记是一种应用文体,也是小学作文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有些同学很想写日记,但不知怎样写,还有的同学写了几篇日记后就坚持不下来了,说明他们还不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没有掌握写日记的方法,没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可以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写日记可以帮助自己回忆一天中所发生的重要事情,如果某些事做对了,想想当时自己怎样想的,以后怎样发扬;如果某件事做错了,就要想错在哪里,以后怎样避免。这样自已就提商了认识,有了努力方向。写日记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增长知识,同时还可以经常练笔,提高写作水平。经常动笔,天天写日记,运用语言文字,就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写日记也是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另外,写日记可以培养毅力,养成良好的习惯。总之,写日记的好处很多,只有在动笔的实践中,才能体会它的好处。

其实写日记并不难。说它不难,就是日记在内容、形式、字数等方面都没有严格的具体的规定。从内容上看,日记就是把自己一天的经历,或所闻所感到的事记录下来。日记可以重点写一件事或几件事;可以重点写一个人;可以重点写景状物;可以重点写一次活动。从形式上看,可以写成记叙文;还可以写成读后感,写自己读了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有什么感想与体会;日记也可以摘抄书中一些好的片断、好句子以及名人格言,把这些当成自己的座右铭,经常翻开读读,可以激励进步。日记还可以写几句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怀,等等。总之,日记可以描写,可以记叙,可以议论,可以抒情。

从字数上看,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不受字数限制。有内容可写,有感可发,就可以写长一点。有的则可以精炼一些。

日记的材料广泛,形式多样,篇幅不限,因此学写日记并不难。日记虽然并不难,但也不能不加思索,随意下笔。日记是应用文体的一种,它还有些具体的要求与格式。

1.先思考后动笔。2.内容要真实、感受要真切。3.语言要通顺、字迹要工整。4.书写格式要正确。

写日记有它自己独特的格式与要求:首先在第一行中写清年、月、日,星期几,还应写上天气情况。其目的是便于以后查阅。

写读后感的方法:

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式笔记,也叫读后感。这种读书笔记重在训练同学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是我们小学生在写作时需要用到的。如何写感想式笔记?写读后感一定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写读后感应注意这样几点: ①读后感的练习要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不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读后感”便成了无源之水。②写读后感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集中谈一两点感受最大的心得体会。③写读后感在联系实际时要实事求是,不说假话,大话,空话。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要选好读物(包括课文):即选择自己最感兴趣,读后最有收获体会,受益最多的读物作为对象来写.不能顺手拈来,马虎对待,随笔就写。

二、要读懂原文:即要认真阅读.反复琢磨,真正掌握原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它的中心思想,体会其思想感情,弄清文章的写作特点,抓住精彩的句段等等。只有这样,才算真的有所获,有所感.那种匆匆过目,囫囵吞枣,是难以真正读懂弄通读物的。如果连文章都没读懂,还谈什么“感”呢?可见,“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关健的―环。

三、深谈感想.“感”由“文”生成,因此,“感”应与“文”有密切的联系,即把“读到的”与“想到的”紧密结合起来,但一定要注意,“感”是重点,不应只注意读了什么,进而忽略了感受,感想,“重墨要泼洒在感上”。写感想要注意:要和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现实,要紧抓文章中心淡感想。

四、小学生写渎后感可按照读后感的一般结构去写,开头简单介绍原作(包括时代背景,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可根据自己需要而定),以便读者对所读文有―个大概的了解。淡感受,这部分须注意的是要结合所读文章淡感受.引用原文的内容要少,感想的内容要多,“引”是为了“感”引用要恰当,不要只“引”不“感”.结尾用结论性的语言进行概括,点明主题。

写读后感的步骤:

1、开头:写自己读完的感受(百感交集之类的话)。

2、然后写本文的大概意思,主要内容。

3、再写联想,如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事或人。

4、最后写总结,如我以后一定.....之类的。

写好读后感的秘诀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读了一段话,或读了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第四,叙述要简。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拿分

★窍门:依照个别的图片造句,然后将个别图片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描写和形容词等,便能达到基本要求。

如何写好一篇作文?

一、小学生写作文:最忌偏题离题

小学生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作文一旦离题,一半分数就不见了,除非文笔还流畅,否则就连及格都成问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都不可能拿到高分。

二、分析其他作文分数不高的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例如图片是孩子刚拿成绩册,他的成绩不是太好......,像这样的题材应当是从正面角度去发挥,完成像“得到父母鼓励,孩子发奋图强”之类的内容。但有的学生却理解成“爸爸大发脾气,骂了妈妈一顿,还把妈妈杀了,最后我也自杀了.....”,这样的想法不合理,也不应该鼓励,因此无法争取分数。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上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怎样教孩子学会自我介绍 篇5

首先,你要设计一些问题,用问答的方式,让孩子记住它们。比如:

叫什么名字?——我叫周崎

今年几岁啦?——3岁

爸爸叫什么名字?——周晖

你家住在哪里?——新荷小区19幢3单元502

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5021609

……

一开始训练的时候,以家长说为主。替孩子作回答的时候,语速放慢一点,吐字尽量清晰,这有助于让孩子记住它们。慢慢地等他熟悉这样内容以后,就要可以在提问后停顿数秒,诱发他自己来回答。

像住址这类比较复杂的问题对孩子来说是很难一下子记住的,所以需要重复多次。不妨在茶余饭后,想起来就考考他,如果他答不上来,可以分段提醒:

咱们家住在哪里?是什么小区呀?——新荷小区

几幢?——19幢

……

最后,要学会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组成完整的一段话,使孩子不需要你的提示就可以直接陈述出来。

学会了自我介绍,那么在就要踏进幼儿园之前,不妨也来排练一下给小朋友们作自我介绍场景吧!这时的自我介绍可以加进一些主观性较强的问题,比如:

我最喜欢的人是爸爸妈妈;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是《天线宝宝》;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三只小猪》;我会自己吃饭,会给自己穿鞋子……

自我介绍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这些对大人来说看似平淡无奇的话题增强了孩子的语言能力。

怎样教孩子学会自我肯定 篇6

许多实例证明,有些幼儿之所以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的海洋中,长此下去,自信便可能丧失殆尽,每做一件事他在潜意识中往往会对自己做出否定“我不行”“我的脑筋不好使”“别人就是不喜欢我”等等,孩子都需要从心理上不断的自我肯定来获取前进所必不可少的原动力。而对自卑的孩子来说,要摆脱自卑的阴影,并树立自尊和自信,自我肯定无疑更为重要。以下是专家提出的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几个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办法:

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

对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应适当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画了一匹马,那么你最好不要过多地挑剔这里不好、那里不像,而应对孩子的每一成功之处予以发现并做出由衷的赞赏:“看,那马尾巴画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风中飘舞一样!”或者“你为马涂的颜色真漂亮!我敢说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马儿!”

需要强调的是,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你对孩子的赞赏完全是诚恳的,而不是应付的,客套的,更不应该是虚伪的,做作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你须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调整,在表述上讲究艺术。

其实,让自卑孩子学会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标即是:帮助孩子从自己的行为中获得满足和动力。我们应该让孩子懂得:做该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好,这本身就是成功,也是对自己的最好的肯定。

变更表扬的主语

让孩子多作自我肯定的一个最简单方便的方法是变更你对孩子做出的所有的表扬的主语:只要把“我”改成“你”,把“我们”(父母)对你(孩子)的表扬改造成你(孩子)对自己的表扬。这种简单的变化能够更充分有力地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因而实际上起着一种增加对孩子赞赏的效果。如:“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我真为你感到自豪!”可改为:“你今天用积木盖起了这么高的大楼,你一定为自己感到了自豪!”

鼓励孩子确立主心骨

父母可以对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扬,但其他人(包括小伙伴们)却不一定能完全做到这一点,

资料

他们或许会“实话实说”,或许会故意挑剔,甚至讽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远地依赖别人的评语,而迟早要依靠自己内心的动力前进。有些孩子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赞许,连怎样认可自己都不知道了。这样的孩子如果长大了成了个球员,那就可能在比赛时每打出一个球就会回头看看教练的脸色——自然他就难以成为一个成熟的球员。不妨指出他的正确之处,然后提醒他不必过分看重别人的评论。

的孩子由于做了一件错事而遭到了批评,一下子感到丧失了前进的方向。此时你应该告诉他,对待批评的最好办法便是承认并改正,当孩子主动承认了错误时,你完全可以告诉他:“你这样做很不容易,因为这可需要很大的勇气,你可以对自己说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努力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对自卑情绪严重的.孩子来说,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飘摇不定的,因而极需要得到外界经常不断的强化。强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让孩子为自己记一本“功劳簿”,让孩子每周花几分钟时间写出(或画出)自己的“功劳”,并告诉孩子,所谓“功劳”,并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进步,以及为这种进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资格记载入册;也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小小的奖品(如画片、玩具、小人书等)——每当孩子做出了一点成绩,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获奖;你还可以教孩子学会以“自言自语”的方法不断对自己作出赞扬——当孩子遇到困难正踌躇畏缩时,你不妨鼓励他自己对自己鼓劲:“来吧,小朋友,你可是一个不怕失败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过度滥用

教孩子学会倾听 篇7

关键词:孩子;学会;倾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020-01

不少人以为美国的教育就是活泼欢快,似乎与我们彻底不同,其实美国学校有些做法正是与我们的教学传统不谋而合的。比如,美国人强调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和品质。有教育家说过:传统教育的最大失误之一,就是在学生还没有学会如何倾听时,讲课就开始了。创意教学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习的技巧是听课,只有有效地听课,学习才会进步。应该说培养学生倾听能力和品质是我们国家教育的精粹,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听”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无不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心听讲。可惜的是近年在反对传授式教学的背景下,人们在尽量回避“用心听讲”的字眼,甚至面对学生是否用心听讲也难以有适当要求了,“脏水和孩子一起被泼掉了”,导致有的学生课堂上养成了不听讲的习惯。其实,这不仅是影响学习质量的错误做法,更是影响人的健康品格形成、影响终身学习和工作的不良行为。

倾听,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手段;倾听,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倾听,是事业成功的前奏。我们今天特别强调能力,其实,能力与知识是密不可分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而倾听则是最重要的居于最先的一种,无论实践知识,还是理论知识,最直接的还是听人讲解而获得。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作用有时是阅读和实践无法取代的,并且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所以,古人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说,这是很有道理的。人和低级动物不同,人没有语言,其交流将会困难得多。交流中说和听又是其主要的方式。试想,不会倾听的人你怎么掌握别人的思想和观点以及传递的其他信息?你不愿倾听,谁愿意和你交流?不善于倾听,怎么在事业上与人合作?怎么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获得各方面准确的信息?

倾听,是一种能力;倾听,是一种素养;倾听,是一种品质。听人说话有愿听不愿听的区别,有善听不善听的差距。这实际上是一个人能力的反映、素质的体现、品质的外露。听的能力强,就能抓住说话人的要点,有效地吸收营养,很快地优化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自然会有条件走向成功。

善于倾听,需要长期历练,需要一节课一节课的积累。是素养,就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长期熏陶形成的习惯,这是装不出来的。学会倾听是形成优良品质的打磨过程,善于倾听,既反映了人的智力层次,也展露了人的必理和品德水平。善听,既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事业、尊重生命。能够倾听的人,必是专心致志的人,专心致志的人,是极有希望成为卓越的人的。

学会倾听,要有良好的心态,认定自己必须学会倾听,只有倾听,才能更快地进步。相信自己一定能全面把握对方说的话,提醒自己必须全神贯注,倾注全部精力,控制自己,不能三心二意。要不急不躁,要有耐心、虚心的态度,相信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自己能从别人的说话中至少有一点收获,这也是很可贵的。

学会倾听,要有良好的方法。为了提高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不妨试用下述方法:

一、全神贯注法

锻炼自己的意志力,控制自己使之不走神、不分散,养成耐心、专注的习惯。

二、认真笔记法

这是集中注意力的好方法。要端正一个观念,不要以为笔记就是只能记永远重要的话语,其实,做笔记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训练专注倾听的能力,甚至可以训练速记以至力争把对方的话完整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促使听人讲话一点也不走神。

三、手脑并用法

听人讲话,要耳听、眼看、脑想、手记,综合运用身体的各种器官功能,这样,不仅给对方以很有礼貌的感觉,还给对方以精神鼓励,使对方说话能发挥得更好,也会使你的收获更大。同时,能够抓住对方说话的实质,及时发现其纰漏,快速得出自己的结论,待到自己发言时,会更有针对性,论述更有力,效果会更好。

四、提神创新法

即练习撮对方说话的精神主旨,力求全面准确,不偏不倚,不断章义,同时思考你会在这个基础上怎样改善说法,怎样完善思想,甚至怎样提出不同意见,反驳对方观点,阐述新的风解。

五、综合质疑法

即在听讲时,及时记下没有听懂的地方,还有疑问的地方,之所以要综合质疑,是因为有些疑点待听到下文时自然冰释,这时要特别注意,在发现疑点时不要停下来去思考,先记下来,跟上讲话人的思路,听下去。有的学生习惯于找问题,很好,但是不能跟下去听,结果获取的信息有中断,导致信息链的缺陷,久之,造成学习滑坡,这是需要注意的。

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读后感 篇8

终于放暑假了,我可以从忙碌的工作状态中,获得偶尔的轻松了。在与小辈们的闲聊中,我发现侄女在看一本名叫《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的书,刚看到书的时候我对于这本书不是很感兴趣,只是凭空以为是理论道理罢了,所以并没有很强的阅读欲望,后来我无聊的翻了一下,但是这一翻,书中的内容便把我吸引住了,那种强烈的读书欲望也被勾了出来,让我一下看进去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如何教孩子,如何帮助孩子摆脱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力,真的是让我受益匪浅!

压力,一个成人世界中的词汇,怎么也用到孩子身上了呢?可是环顾我们周围就不难发现,这个词在他们中也有体现。瞧,放暑假没两天,我就听到很多孩子被父母强迫着报了很多的补习班、兴趣班。对于这些班的作用,我不想妄加评论。但是,从周围孩子的眼中我看到了些许的无奈。因为每个家长都给了孩子们必须学习的理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正是这样,导致孩子们过早的承受了未来的压力、学习的压力……所以我特别想让家长们读一读《教孩子学会摆脱压力》一书。我们不能再给孩子们过多的压力了,而是应该让他们“轻装”上阵,享受自己的人生。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的推介词:学会面对压力是人生的必修课。面对压力,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摆脱压力,直面人生,超越自我。这是一种怎样的强大心理信念,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摆脱压力谈何容易?这正是这本书所要表达的内容,它将所有的压力分解化,从不同的压力中寻找缓解压力的有效方法,做到了有的放矢。就拿缓解学习压力来说,书中就从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三十多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的学会放下压力。所以这是一本给家长们读的书,需要我们细细品味,并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

以学会聆听为话题的作文 篇9

摒弃世态炎凉,万物琐杂。初次踱步在日暮海畔,整日的倦意一扫而空,随风湮灭。一人一影一脚印,一日一海一远山。紧缩的眉睫舒展开,惬意的余晖填平了我的伤感。有人寄情于破晓的黎明的神秘;有人讴歌于正午的晌日的无私,而我,单单钟情于这似年逾古稀半衰退的日暮,静静的被黑暗吞噬。也许,黑暗中的舞者,注定没有观众。我的心仿佛潮涨决堤,胸膛里的心像碎片,散落了一地。夕阳余晖中,碎片在闪耀、迸裂……

闭上眼,静静地躺卧在临岸的礁岩上,倾听太阳对世界最后的留恋。海风,从鼻梁拂过,酥酥的。又沿着鼻梁蜿蜒上额头。我不愿搭理,转身侧卧。海风尚不肯罢休,又“翻山越岭”的赶来,在我的耳边切切喃喃,在我的脑海里细细描摹:一轴画卷徐徐展开。

大海,来自水天一线。在海天相吻处,朝阳再次升起。噫!是崭新的新起点。海水伸着懒腰,打起哈欠,睁开睡眼朦胧的眼睑。整片海水沸腾起来,海风“呼――呼――”的大声吆喝。大海像一个菜市场,充满着顾客讨价还价的娇嗔,贩子迭迭不休的.叫嚷。海水漫上堤坝,将身躯活生生撞击在礁石上。迸溅出的一朵朵白莲花,在水中肆意绽放。浪的血,化作泡沫,沉入海底。可扑哧间海浪们又聚拢来跃跃欲试了。

日过晌午,锅碗瓢盆的声音渐息。取而代之的是一串又一串声音在喉结滚动的闷语,哼唔――日薄西山,夕阳收起最后一丝余晖,泪水从大海的眼眶里喷涌而出,呜嘶――潮落时分,海水抓不住时光,只能拖着碎裂的裙袂黯然离开,哧溜――

海风的声音清晰明亮,我的心绪也豁然开朗。聆听了海的一生一歌,我顿悟:人生本有潮起潮落时,人总在生命的大海中沉浮。潮起时再多辉煌,再回首也已成烟云;潮落时无需心伤神悲,相信终会否极泰来。在挫折面前,我愿做一个强者,因为潮起潮落终有时,乐悲成败是人生。

教孩子“学会做人” 篇10

当今中国孩子的缺失

当今中国,有为数不少的青少年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现状:迷惘、西化、信仰危机、理想缺失、主流文化缺失、阅读退化、低龄恋爱、心理脆弱……不一而足。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引导青少年走上健康的人生之路,这是摆在广大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

教孩子“学会做人”

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人就是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才观等。只有“会做人”,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合法的、健康的、进取的、有为的合格公民和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第一,加强品德培养教育。先哲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道出了“教”与“学”的真谛。“求真”,即是追求人性的“真我”本质。具体地说就是家教中要把品德培养放在首位,致力于对孩子进行诚实善良、正直、勇敢、进取、追求理想等道德品质的教育。

教育要寓于生活之中 品德教育离不开生活。家长必须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在日常生活中不失时机地对孩子进行品德渗透。一要讲时机,二要讲场合,三要适度。“讲时机”意即把握品德教育的有利时机,适时地施教。“讲场合”就是告诫家长注意选择场合,尊重子女的人格与个性。“适度”指的是教育要讲究一定的“度”,适可而止,切忌粗暴体罚。

教育要寓于活动之中 家庭活动、学校课外活动、社区活动、社会活动……这些课外领域,都是施教的良好平台与载体。家长要及时捕捉教育良机,将活动与品德教育融为一体。

教育要选择最佳方法 较为切合青少年特点的方法是讲故事,共同分析个案,自由讨论或辩论等,不管用什么方法,前提是要力求平等对话、民主沟通,这才能让孩子口服心服。

引导阅读,自我完善 家长们要切记,成功的家教往往源自引导孩子走上健康的阅读之路,努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天长日久,孩子就能自我完善,自然成长。

第二,注重“养成”教育。性格决定命运。良好性格的形成将决定人生的成败。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自然内化成“性格”,并受益终生。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注重孩子的卫生、节约、劳动等习惯的培养,注重文明礼貌、环保、守秩序等意识的培养。

注意细节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必须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做起,必须从穿衣、漱口、吃饭、休息每个细小环节抓起。

贵在坚持 任何好的习惯、好的意识,都贵在坚持,只有持之以恒地实践,才能最终内化为性格,并成为自觉的行动。

加强督促 家长一旦提出或与孩子协商定下“规矩”,就必须注意时时督促,“监护”到位,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促进孩子进入“养成”教育的良性循环中。

及时肯定 施教的前提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经常地、及时地给予孩子以温情的鼓励和恰当的表扬,必将成为巨大的驱动力。

第三,关注心理健康。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健康心理的支撑。家长要经常性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

构建民主、平等、对话的家教氛围 如此,孩子才会畅所欲言,主动与家长沟通。否则,情绪长期埋在心底,必然引发心理障碍。

及时抓苗头,多沟通 一旦发现孩子有异样心理、异常表现,家长应想方设法与孩子或其他有关联的人沟通,以及时疏导,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中。

冷静处理 一旦发现问题比较严重,一定不能操之过急。而是要冷静分析,耐心引导,以开启孩子心智,解开其心结,化解其矛盾。

综上所述,笔者觉得,家教的最高境界是教孩子“学会做人”。会做人,就会学习、会创新、会生活、会交际……就会适应社会,成就辉煌人生。

(作者单位:广东省吴川市梅录中心小学)

《学会聆听》教案设计 篇11

一、活动目的:

1、使学困生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帮助学困生总结有效倾听的方法,即:精神集中,静心倾听;倾听同时,边记边想;听清听懂,再听完整。

3、通过本次活动,使学困生感受到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更是一个人获得知识的有效渠道,从而自觉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二、活动过程:

(一)生活引入:

以“你听见了吗”,引入本次活动主题——学会倾听。

小结:在日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过程中,常常需要我们注意倾听,那么如何倾听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呢?这节活动的主题我们就定为“学会倾听”。

(二)第一环节:学会倾听。

1、情景剧表演。

请欣赏情景剧《倾听》,并思考:假如你是其中的说话者或者倾听者,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想对其中的哪个同学说些什么?

(剧情内容:在课堂上,老师正在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同学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一个同学在发言,有一个同学不断的插嘴,争先恐后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让对方把话说完;有一个同学,面无表情,看起来好象很认真,其实却没有任何反应;有一个同学手里转着钢笔,东张西望;有一个学生认真倾听,面部表情有一系列的变化,并有“噢,这样”,“继续说”鼓励性言语。)

2、倾听故事:《小猫的倾听》。

思考并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又有什么想要说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情景剧和故事,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倾听的重要性。

3、出示课件:倾听的重要性:良好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倾听的同时也可以让我们获得信息和智慧。

齐读。

(三)第二环节:倾听方法。

过渡语:那么,在他人向我们倾诉的时候,怎样做才是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呢?咱们一起从游戏中体验倾听方法吧。

1、游戏:心算体验——上上下下。

请问:大家算出来了吗?

这次我再读一遍题,我一定读得慢一些!看谁能第一个说出答案!

请问:这次大家算出来了吗?(算出来了,16个人)

嗯,现在车上的确还有16个人,但是我并没有问你们这个问题

呀,哈哈,我想问的是“这辆车共有几站没有人下车?”谁算出来了?

好吧,我来读第三遍,是最后一遍了,希望大家认真听,迅速说

出答案!(指名说,共2站)

同学们,我们都来想一想,这次为什么能又快又准地说出答案?

小组讨论,将你组的建议填写在倾听提示卡上。

同学交流(念出自己写的`内容)

小结:看来,我们在倾听的时候,不光耳朵有任务,心和脑也要一起行动。

2、出示课件:有效倾听的方法:精神集中,静心倾听;倾听同时,边记边想;听清听懂,再听完整。

齐读。

3、自我剖析。说说自己原来在倾听方面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可举例说明。

(四)第三环节:倾听训练。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倾听”的方法,现在该是让同学们大显“神耳”的时候了。

游戏:(1)请你来听。 (2)我说你画。 (3)我说你做。

(五)倾听欣赏:《学会倾听》

(六)总结。

上一篇:我是一朵云的散文下一篇:某品牌白酒日照市场营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