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学常识

2024-11-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言文学常识(精选8篇)

文言文学常识 篇1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改革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文言文学常识 篇2

一、真切明确文言学习的重要性

华夏历史, 中华民族传承了五千年, 经历了多少风雨艰辛, 现在依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我们学习英语的同时, 全世界掀起了汉语热潮, 纷纷开始学习《 论语》 , 学习《 弟子规》 。 文言文, 作为中国语言的根基, 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功绩。 这些是学生疲于思考的内容, 需要我们将文言的重要与其辉煌之处跟学生进行一番交流, 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古文化的博大精深。 古文学有助于明理、明善、修身养性, 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哲、医、佛、道等文化的精髓。也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 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 文言是白话的根基。 20 世纪上半叶, 中国文坛的上空升起了一片“ 璀璨”的群星, 鲁迅、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等, 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 20 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 顿失光彩”, 虽也有名家出现, 但文学作品及其地位却无法同日而语。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 但一个最合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 就是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 中小学阶段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 血脉”。 20 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 少年时期就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以文言为本位的“ 语感”。 这种文言本位的“ 语感”, 跟随他们成人, 伴随他们终生, 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 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 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 他们能够自如、娴熟地在古诗文中, 生动形象地传情达意。

文言文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 作为中国人, 应该对中国民族性的东西有所了解, 对整个社会来讲, 也是一种无价之宝, 具有极强的研究价值。 我们需要将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传承发扬下去, 让学生感受到古文化的瑰丽所在, 得以为现代社会创造更多的辉煌, 真正“ 古为今用”。

二、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创设情境

1.设计导语, 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向往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需要从导语设计开始,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在古文课前, 告诉学生“ 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 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庄子的逍遥云游, 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君子好逑的《 诗经》 , 是魂兮归来的《 楚辞》 ;是李太白的杯中酒, 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 是名垂青史的《 四库全书》 ”, 从第一节课就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优美, 享受文言积累带来的荣耀。 而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则可以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如观看视频影片、听配乐朗读等, 像《 木兰诗》《 触龙说赵太后》《 鸿门宴》 这样, 无论历史如何久远, 英雄驰骋疆场的故事久传不衰, 让学生先了解文章内容, 打消畏难情绪, 再深一层学习文言知识, 课堂效率想不高也难。

2.学生演绎, 活跃课堂气氛

中学文言文中有很多文章是叙事性内容, 在学生深入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让他们变换角色进行演绎, 编排课本剧, 特别是初一的学生, 寓教于乐, 防止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抵触心理, 看到古文就皱眉, 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 孙权劝学》《 陈太丘与友期》《 狼》《 送东阳马生序》 等文章, 学完很长时间学生依旧记忆犹新。 学生把枯燥的古文当作现代文来读, 而要想表演出色, 就要求学生细致分析文章, 这样, 既加深了文章背诵, 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 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抓住契机, 适当引导, 拉近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的距离, 有机架起五彩的桥梁, 让学生在与我国古贤先哲零距离接触、品味欣赏我国灿烂文化的同时,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我们现在的生活,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百变读法, 感受非凡的诗文韵味

“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反复诵读既能加深学生印象, 也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内涵。 但若是让学生一味地重复读, 难免会有滥竽充数的分子, 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还要考虑多种变换的诵读方式。 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大声齐读, 特别是遇到学生熟悉的名言警句, 提前就掌握了的学生自然乐于展示, 带动学生增强朗读气势。 其次, 吟唱古诗文, 学生随音乐吟唱, 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诵读, 既能提高兴趣, 也便于掌握语气停顿, 增强语感。 再次, 学生都在不同的小组中, 学生的自尊心与竞争意识也是不容我们小觑的, 可以将对话的文章分小组分角色诵读, 将相近的段落分组齐读, 分男女竞争, 通过竞赛评比, 比一比谁背得快, 背得准, 背得齐, 学生才能收获“ 乐有所学”的效果。

4.加强联系, 认识文言的广泛运用

我们最熟悉的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而来的, 那么, 现代汉语完全可以作为我们领会古汉语精髓的桥梁。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巧借成语积累义项, 如“ 是”字在唯利是图 ( 助, 提宾, 无义) 、混淆是非 ( 正确的) 、是古非今 ( 认为…… 正确) 、一身是胆 ( 判断动词是) 等成语中意思各不相同, 积累了这些不同的词义, 就有助于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迁移理解。 这样的训练会缩短学生与古文的距离, 让学生认识到文言知识不是遥不可及, 只要有心它是无处不在的。 还需要注意平日上课过程中要不断渗透文言知识, 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古汉语知识是无处不在的, 注重平日积累。

三、不同模式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倡导“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增加他们学习的热情。 很多学校都在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以提高课堂效率, 在古文学习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作用, 采用不同模式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上课教师往往习惯于“ 填鸭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生怕学生记不住而一遍一遍重复, 但实践证明, 学生间的互帮互助, 用“ 兵”教“ 兵”恰恰能有更高效率。 学生从他们自己的高度出发, 用易于自己理解的语言解释不同的问题, 这也可以延伸到文言的理解翻译当中来。 比如, 在小组讨论翻译的时候, 可以将文章分成不同的段落, 小组接受任务, 经讨论后展示成果:每人一句或更多, 通顺流利地解决疑难;可以让学生通览全文,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全班提问, 能解决的小组予以加分, 最后由教师点拨明确重难点。苏霍姆林斯基说:“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由此可见, 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有兴趣, 有质量, 是高效的学习方式之一。

国学常识与中学文言文教学 篇3

大陆作家王蒙曾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王蒙先生针对的主要是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这当然是汉语危机的一种的表现。有些作家对汉语不够尊重,作品中充满着一些污秽、暴力的语言,传播着没有道德感的内容,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危害性,损害了汉语写作的尊严,这也是汉语危机的表现之一。汉语的危机还来自网络语言向现实生活的渗透。现在的网络语言让家长和老师一头雾水,对于当代的青少年来说,却显得“活泼可爱,不死板”。有些学生在作文里时常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对此若不加以正确引导,极有可能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

事实上,对于汉语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在20世纪70年代,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哀中文之式微》,感叹现代中国人母语能力的下降。

余先生的预言不幸而言中了。今天的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真的比学外语还费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为了让中国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这跟外国人学汉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国学衰微,已是不争的事实。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自然要利用中学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来宣传国学常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薪火。

一、从国学说起

1.国学的名称

“国学”指中国学术,是中国一切学问的总称。与“西学”相对而言,这一名称始于清代。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之后,西学渐进,遂有国学、西学的名称相对而存在。张之洞崇尚洋务,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即“国学”。

2.国学研究的范围

国学研究的范围广泛。

清代姚鼐(1732-1815)将中国学问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

曾国藩主张增添经世之学(经济之学)。这样,中国人就把学术分为了四大类,而每一大类里,又涵盖一些小类,列举大要如下:

义理之学:经学、子学、玄学、佛学、理学、现代哲学;

考据之学:语言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目录学、校勘学、考古学、金石学、敦煌学;

经世之学:天文学、地理学、历算学、博物学、医学、兵学、政学、以及今日的自然科学;

词章之学:文章学、文法学、修辞学、诗学、词学、散曲学、戏剧学、小说学、俗文学、文学批评、可以扩展为文学和艺术。

3.国学典籍的分类

历代的分类很多,各有不同:西汉刘歆(刘向之子)《七略》的七分法;西晋荀勖中(勖,音旭,勉励,勉力)《中经新簿》的四分法: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南朝宋王俭《七志》的七分法;《隋书•经籍志》的四分法:改为经、史、子、集四部。

我们最应该知道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清代《四库全书》的四分法:

经部:《四书》、《五经》、《孝经》、五经总义、乐类、小学等书;

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的书;

子部: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释家、道家的书;

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书。

二、经学常识与中学语文文言文

中国文化的主流是儒文化,儒家思想的基本典籍就是经书。经学常识对于学习文言文是十分重要的。

1.经字的涵义

经字的本义是织布的纵丝。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经,织从丝也。”

经字的引申义,班固解释为“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言不变之常经也。

经字的假借义,刘熙解释为“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

一般人认为五经这些书是记载天道人事常理的书,所以称之为经书。

2.经书的范围:

《庄子•天下》篇首先提出六经之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诗》、《书》诗文字的教育,比较浅显;《礼》诗约束人的行为的,《乐》是陶冶人的品性的,《易》是明阴阳之变、天人之际的,即宇宙与人生哲学,《春秋》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借褒贬往事以示其微言大义的。

六经只有其名,因为《乐经》已失传,实际上只有五经。自唐而后,又有七经、九经、十经、十二经、十三经之说。我们应该了解一下的是十三经,包括:《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周礼》、《仪礼》、《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3.四书五经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4.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学之作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学之作一共6篇,包括:

《<论语>十则》(七年级上册);《大道之行也》(《礼记》)(八年级上册);《<诗经>两首》(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左传》)(九年级下册)(也是史学之作);《<孟子>两章》(九年级下册);《鱼我所欲也》(《孟子》)(九年级下册)。

三、史学常识与中学语文文言文

1.史学概说

史,记事者也。从又(古手字)持中。中,正也。史的本义为掌书记事的官,职位非常重要。史官最重要的是记言与记事。研究历史的学问,叫做“史学”,记载历史的书,称为“史书”。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

史籍的体例,常见的有六家: 纪言——《尚书》;纪事——《春秋》;编年——《左传》,国别——《国语》;通古纪传——《史记》;断代纪传——《汉书》。

梁启超分为纪传、编年、纪事本末、政书四体。

2.纪传

纪传体是我国史书的主要体裁,通称正史。纪传体的史书,系以人物为中心,详一人的事迹。这一体裁,始于《史记》。“四史”(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陈寿《三国志》)均以纪传为体。

3.编年

编年体的史书,起源最早,《春秋》、《左传》即是。编年的史书以年为主,而以事系于年月。它的长处在以时月为枢纽,一切事迹按年月一检即得,没有分述的烦恼。编年的史书,又分历代的编年,如《竹书纪年》,属通史;一代的编年,如《汉纪》,为断代史。

初中教材中涉及的《资治通鉴》为代表,司马光撰。奉诏作书,神宗初立,以其书“鉴于往事,有资政道”,赐名“资治通鉴”,并亲为作序。

4.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体的史书,是以事迹为主,详一事的始末。有唐以前,所有史书,不出纪传、编年二体。至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而有纪事本末体的创制。其特点在于以事为中心,标立题目,而依年月为序叙述。既不受人物的拘束,可以免去纪传体的重复,又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补编年的破碎。

5.政书

政书为史,始于唐杜佑《通典》,专记文物制度。

6.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史学之作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史学之作一共6篇,包括: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七年级下册);《陈涉世家》(《史记》)(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九年级上册);《隆中对》(《三国志》)(九年级上册);《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左传》)(九年级下册)。

四、子学常识与中学语文文言文

1.子学概说

所谓“诸子”,原指周秦之际,诸子百家的学术。“子”字原指男子,后来成为男子的美称。孔子的门人尊称孔子为“夫子”,简称“子”。自此相沿成风,弟子纂述老师言行思想的书便以“子”为称呼,这便是子书命名的由来。这一类的书渐多,目录学家概括称为“诸子”。

2.先秦诸子

儒家:儒字的本义为柔,又作“术士”之称。儒者是古代职掌教育的人,具备相当的学问与崇高的人格,是学者兼教育家。代表人物为孔子、孟子、荀子。代表典籍包括《论语》、《孟子》、《荀子》(前两部已列入经部)。儒家思想的精粹为心性论,包括:孟子的性善说(强调人的自觉心)和荀子的性恶说(强调人的本能)。

道家:道的本义为路,可解作“术”,指人们共同行走的道路。《庄子•天下》篇把“道”“术”连用,指称古代的学术。道家,是比较后起的称呼。代表人物为老子、庄子。代表典籍包括《老子》、《庄子》。老子看到周室衰微,于是离周而去。行至函谷关的时候,有一位名叫喜的关尹,强使老子著书,撰成《道德经》五千余言,然后不知所终。

墨家:“墨”字原指黑色的书写颜料,引申为“绳墨”之意。“墨”又是古代刑法之一。墨子主张刻苦,从学门徒,大多囚首垢面,面目黧黑,又自奉甚俭,送死甚薄,重在引绳墨自矫,因此以“墨”作为学派名称。《墨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兼爱”,“非攻”。墨子以儒为论敌。

法家:法,原作灋,从水,取其平直如水。从廌去,相传廌(豸)为神兽,能以一角触不直之人。法,有求平直之义,引申为“宪令”、“刑罚”“准绳”之义。法家最关切的问题是如何富国强兵,如何进行有效的统治。代表人物为慎到、申不害、商鞅、韩非、管夷吾。代表典籍包括《慎子》、《申子》、《商君》、《韩非子》、《管子》。

名家:“名”字本指对事物之称谓。“名”是由“实”而来的,探讨“名”“实”关系的学问称为“名学”。代表人物为惠施、公孙龙。

阴阳家:阴的本义是“暗”,阳的本义是“高明”,以后引申为“南与北”“表与里”等相反相对的观念。阴阳家源出于古代“羲和之官”,以天文历象为主要的职掌。他们观察天象,制定历法,并对于天道人事作种种的猜测。为了审察物势的顺逆生克,判断人事的吉凶祸福,于是运用上古的阴阳、五行观念,构成一套神秘的阴阳术数之学,这便是“阴阳家”的由来。代表人物为邹衍。代表作品包括《邹子》《始终》,均为邹衍所著。

除了以上几家之外,诸子中的其他各家还包括:

纵横家:实为战国时代两种外交策略。纵横之学的目的在于贯彻自己意志,制服他人。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同事于鬼谷先生,学习纵横之术。鬼谷先生是周代的高士,以所居住的地名鬼谷为号。代表作品:《鬼谷子》。以捭阖、钩钳、揣摩、权谋等术作为主要内容。

杂家:名“杂”,杂糅诸子的思想,自身并无一贯的宗旨。代表作品包括《尸子》、《吕氏春秋》。

农家:以“播百谷,勤耕桑,以足衣食”作为诉求的内容。农家著作已全部亡佚。

兵家:以行阵仗列、集体征战作为主要目的。国家最重要的两件大事——“祭祀”和“兵戎”。代表人物:孙武、吴起。代表作品包括《孙子兵法》、《吴子》。

3.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子学之作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子学之作一共6篇,包括:《智子疑邻》(《韩非子》)(七年级上册);《塞翁失马》(《淮南子》)(七年级上册);《两小儿辩日》(《列子》)(七年级下册);《公输》(《墨子》)(九年级下册);《<庄子>》故事两则(九年级下册);《愚公移山》(《列子》)(九年级下册)。

五、文学常识与中学语文文言文

1.文学概说

经史子集四部,集部的图书,多半属于文学类的典籍。古代的文学跟现代的文学,含义不同。古代的文学,是指古代的文献、典章制度,也包括了文章,属于学术范畴。学术与文学最大的分野,学术是学问,文学是艺术;学问要求实用,艺术要求美;学问靠客观的分析,艺术凭直接的感受。

2.韵文

韵文指有韵律的文章。有韵的文章在句子的末字上,造成前呼后应的谐韵效果,一般称之为用韵或押韵,利于背诵。有律的文章在句子上有一定的节奏,如每句字数的多寡有一定的规定,甚至每字的平仄,也有一定的限制,使读起来音节和谐,具有一定的节奏和旋律。韵文包括《诗经》、辞赋、诗、词、曲等,多半是纯文学的作品。

3.散文

散文是文言文的主体。这里说的是古代的散文。在古代的一切文章中,只要是不押韵的文章,都是散文。散文包括:写景的(游记)、写人的(传记)、写情的(抒情小品)、写事的(叙事散文)、写物的(咏物小品)、写理的(说理散文)等内容,散文是最自由、最活泼的文体。

4.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之作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去前面所说的经学之作、史学之作、子学之作,其余的作品均为文学之作,一共25篇,是数量最多的一类作品,这是符合语文教材的编写需要的篇目略。

文言文文化常识 篇4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至正”属于谥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高中文言文中重要的文化常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荒:荒年,收成不好。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忤:违反,抵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忤:违反,抵触。牾:逆。

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诅:诅咒。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责备,追问。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恚:恨、怒。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械:桎梏,脚镣和手铐。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w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六、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学习技巧让中考文言文学复习轻松 篇5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学习效率。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但是只把串讲一概当成解释字义的根据,这种本末倒置的`方法也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劝善规过足矣”一句,课文下面注解为“能够做到规劝行好事,不行坏事就不坏了”。这仅是串大意,但学生常据此对号入座地去释义,误以为“至于=能够做到”,“足=不坏”,这就脱离了字词的既定意义,造成错误概念。其实“至于”和“足”不解释也行。而若认为“劝=规劝”,就又脱离了具体语境,因为“规劝”与行善搭配不起来。这个“劝”就是“劝勉”的意思,与“劝学”的“劝”同义。对翻译和字义的准确解释不加区分,很容易违背理解字义词义的基本原则。

3、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文言文学常识 篇6

(建议用时:40分钟)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32112017】

A.“朔漠”,指北方的沙漠地区。如杜甫《咏怀古迹》之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B.“公车”,汉代官署名。因汉代曾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的人,后便以“公车”泛指入京应试的举人。

C.“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起于明代。D.“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东林书院等。

C [“起于明代”错,应该是“起于隋朝”。]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C.“晦”,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法还有朔、望、既望等。

D.“黥”,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刻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C [“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错,应改为“指的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32112018】

A.“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有了华盖星,运气就好。

B.“襁褓”,本义指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现在以此借指婴儿。C.“六部”,隋唐至清,中央行政机构分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如户部主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务。

D.“中岳”,指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北,我国五岳之一。

A [“运气就好”错,应该是“运气不好”。]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嫡子”,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专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B.《白氏长庆集》是白居易的文集,这是以自己住所的名字命名的。C.“伯仲叔季”,是古代兄弟间依长幼排行的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媵”,指古代嫁女时随嫁或陪嫁的人。如“妃嫔媵嫱,王子皇孙”。B [《白氏长庆集》是以年号命名的,因编集于穆宗长庆年间,故名。]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32112019】

A.“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的。

B.“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C.“衅钟”,古代的一种礼制,“钟”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会杀牲取血涂在上面行祭,叫作“衅钟”。

D.“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一种尊称。D [“黔首”并不是“尊称”。]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庶人”,春秋时对农业生产者的称呼,也可泛指平民、百姓。B.春秋战国时期,士死了叫“薨”,而诸侯的死则称为“不禄”。C.“庐冢”,也叫庐墓,指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坟墓所盖的房舍。

D.“跽”,指长跪,两膝着地,上身挺直。如《鸿门宴》中有“项王按剑而跽”一句。

B [“薨”指的是诸侯死,而“不禄”指的是士死。]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32112020】

A.“迁客”,指被贬谪在外的官吏,如范仲淹《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樽”,指酒杯。如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C.“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子为丈夫捧膳食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毛一样高,以示尊敬,故后世常用本词表示夫妻相敬。其中“案”指书案。

D.“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级。C [“案”并不指书案,而是指端饭的托盘。]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秋两次,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B.“笞刑”,古代的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定为五刑之一。

C.古代的纪时法比较特殊,如平旦、晡时、黄昏、人定等。按时间先后来说,“人定”在“黄昏”之前。

D.“中国”,古代指我国中原地区或在中原地区华夏族建立的政权。C [“‘人定’在‘黄昏’之前”错,应该是“‘人定’在‘黄昏’之后”。] 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六合”,指天地四方。如《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的“六合”就是这个意思。

C.“童试”,即童生试,是明清两代参加科考的资格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D.“山东”,指泰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中的“山东”指的就是这个地区。

D [“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 1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有很多地方都有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白下、石头城、京口等。

B.“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后用来比喻极细微的数量。C.“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秦故地。如“自以为关中之固”中的“关中”指的就是这里。

D.“箜篌”,指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弦数因乐器大小而不同,分卧式、竖式两种。

A [“京口”是镇江的别称。] 1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沛公”,指刘邦,因其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故称“沛公”。

B.“牺牲”,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毛色纯一的叫“牺”,体全的叫“牲”。

C.“臣”,最初指男性奴仆,后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

D.清代,文官、武官各分九品,并分别以服饰上的九种动物图像表明官职的品级,文官服饰绣走兽,武官服饰绣飞禽。

D [清代,文官服饰绣飞禽,武官服饰绣走兽。] 1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B.“败北”,指军队打败仗背向敌人逃跑。

C.“期颐”,一般指八九十岁。如:“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D.“妪,先大母婢也”中的“先”指已故的,是对死者的敬称。C [“八九十岁”错,“期颐”指一百岁。] 1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史皇”,指仓颉,古代传说中最早发明文字的人。

B.“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自己取定,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C.“太傅”,古代“三公”之一,又指“东宫三师”之一,如贾谊曾先后任皇子长沙王、梁怀王的老师,故被封为“太傅”。

D.“箕踞”,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畚箕,这种姿势是表示尊敬对方的意思。D [这种姿势表示轻慢傲视对方。] 1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字”,是古人幼时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称司马迁为司马子长。

B.“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

D.“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表示已经成人。A [“古人幼时取字”错,应该是“古人幼时取名,成年取字”。] 1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望”指农历每月的十五,而每月农历的十六则称为“既望”,如《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B.“车裂”指古代的一种酷刑,以车马撕裂人的肢体。

C.“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故得名。D.古代以水南、山北为“阳”,以水北、山南为“阴”。D [古代以水北、山南为“阳”,以水南、山北为“阴”。] 1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称呼人时类型比较多,可以直称姓名,也可以称字、号、谥号,还可以称籍贯、官职。如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字。

B.“爵”,君主国家贵族封号(中国古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如王安石被称为荆国公。

C.“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后人因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即用以指屈原。D.“乞骸骨”是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的一种说法,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A [称杜甫为杜工部,这是称官职。] 1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32112021】

A.古人以“稷”为五谷(黍、稷、麦、稻、菽)之长。古代帝王、诸侯祭祀土神(社)和谷神(稷),故合称为“社稷”,并用来代称国家。

B.宫、商、角、徵、羽为古代音乐的五声,又称五音。变徵,声调悲凉。C.古人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间的排行,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D.刎颈之交、莫逆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都用来形容交情很深。

D [布衣之交、忘年之交、车笠之交、竹马之交,这些词语虽都表明有交情,但不一定很深。] 18.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A [“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 19.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32112022】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代,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

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书的人。

D [“宿儒”是年老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期从事某种工作的。] 20.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河”又称河西,泛指黄河以西的地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会于西河外渑池”,其中“西河”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B.“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被举荐的人也称为“孝廉”。

C.“监生”,是国子监的学生。初由学政考取,或由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可由捐纳取得监生资格。

D.“寒食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夏历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后一、二日。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结合 篇7

新课标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目的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中学文言文教学要实现传承民族文化、观照生命未来的价值取向,就要在具体的教学中妥善处理“文”与“言”关系。著名的黄厚江老师说过:文言文教学应是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也就是说,理想的文言文教学应是“文言结合”。他指出:文言文中的“言”指词语积累、古汉语语法、诵读方法、文言语感;文言文教学中“文”的内涵就是文章、文学、文化。在文言文教学里,“言”是一个桥梁的作用,最终是为“文”服务

的。那么如何架起“言”与“文”的桥梁,做到文言结合呢?

一、读中悟文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很好的培养语感的方法,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古汉语的思维方式,进而感受到文章的意蕴,体会到作者的性情。所以反复诵读,培养语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1、加强诵读,培养语感就必须指导学生朗读方法及注意点,如:

字音、节奏、语气等。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2、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诵读,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把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让学生理解文章。

如余映潮先生在教授《马说》时,就使用朗读这种方法使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在课堂上,余老指导学生读含有“不”、“也”的语句,读出作者的不平、愤慨之情以及“食马者”鄙视千里马的语气。余老以“语气”的朗读为线索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表情化朗读中逐步体会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

诵读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思维的开端靠诵读来发动,理解的成果靠诵读来体现。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架起“文”“言”之间的桥梁。

二、以言引文

文言文的魅力不仅在于文字的精炼典雅,更在于文字背后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此,文言文中的许多字词都值得细细品味,从而挖掘出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如果能通过“言”的解读来阐释它所承载的内容,或许就能捕捉到许多深层次的东西。

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就有一些字值得品味。像“邹忌修八尺有余”一句中用到了“修”字,意为身高。但为什么不用“长(高)”呢?难道古人写人身高习惯用“修”字吗?不是。《三国志·诸葛亮传》就以“长”写孔明身高,如“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我们结合文章的语境就会发现,“修”与“长”所蕴涵的审美情感大不相同。“修”更能写出邹忌伟岸、英俊之容貌。也就能理解邹忌为什么那么在意自己与徐工哪个更美了,邹忌的形象也就更明确了。再如文中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一句,就可发现妻、妾地位迥异:妻,是男子明媒正取的正式配偶,妻,篆书作,字形从女,从中(头发很长,表示成年),从又(古文手字),意为抓住一成年女子。而妾,从辛,从女。“辛”甲骨文字形为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义是女奴,故《春秋传》有“女为人妾,妾不娉也。”由此,学生就可以了解我国古代妻妾的不同地位,从而体会到妾的“畏”。

再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一句。一个“伐”字是理解句子的关键。伐,从人从戈,义为征伐,然而“征”“伐”有别:“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后文中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就是明证。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教学中还有很多。如果我们能引领学生仔细品味“文”之“言”,再通过“言”来领会“文”所蕴涵的独特文化,就会使文言文教学变得有内涵、有深度,也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三、问题串联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时,焦虑程度就会偏高;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就会降低,学起来也会轻松。因此,我们如果能以“文”带“言”,从中挖掘出新的内涵,那么最终能引领学生领略到文言文的魅力。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问题的设计来串联“文”与“言”。

1、抓文题

文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抓住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譬如教学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我们就可以围绕文题中的“小”“石”“潭”三个词语来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品读理解,感受小石潭的幽寂,体会作者徜徉山水之乐中夹杂的抑郁之情。

2、抓文眼

文眼,就是最能揭示主旨、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语句。紧抓文眼,就能准确把握住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

比如《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教学就可围绕“怒”字设计:⑴共工为什么会“怒”?⑵共工因为与颛顼争为帝而怒,那共工是怎样“怒”的呢?⑶共工“怒”的结果怎样?⑷全文围绕着“怒”去写共工,那么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共工呢?⑸这样的共工愤怒地一撞带来了天塌地陷、星辰移位的变化,你觉得结尾交代的情况用科学解释来说是这样的吗?为什么?通过紧扣“怒”字,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脉络,了解共工这个人物形象,深刻地理解神话的意义。

再如《湖心亭看雪》的教学,我们可以抓住“痴”字来设计:⑴文中哪个字能很好地概括作者?⑵作者的“痴”表现在哪些方面?⑶他为什么而“痴”?一个“痴”字串起了全文,让我们领略了一位遗世独立孤高自赏的文人形象,体会了作者的情感,颇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处。

因此,教师若能另辟蹊径,抓住文眼来串联“文”“言”引领学生解读作品,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3、抓优美点

每篇文章总有它的描写精美处,而这些精美处就是很好的赏析点。

如《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精美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就值得人品味推敲。“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但当时作者是被贬谪的,哪有闲情逸致写出如此之美的月景呢?以此为问题的切入点,就能引导学生去联系“闲人”去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

此外,还可以围绕文章的重点情节、质疑点等角度切入设计问题。

实践证明,如此“文”“言”并行,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教学中牢固掌握文言文字词的基本含义以及用法。

突出文言章法 强化文言教学 篇8

古代作者谋篇构思首重立意,力求中心鲜明突出。如《六国论》开篇就提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开宗明义,收到了驭繁就简、纲举目张的效果。还有的文章先做铺垫,然后立意。如《庖丁解牛》,先将庖丁解牛时出神入化的本领作一番描述,再用庖丁回答文惠君的一句话“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来突出中心,使文章的布局有月照中天、群星拱卫之势。也有在结尾地方才揭示文旨的。如《过秦论》,在摆出充分的论据之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表达对秦朝速亡原因的看法,有如画龙点睛,文章至此,戛然而止,使读者有回味无穷的感觉。

惜墨如金,大概是古代作者共同的座右铭吧,从文言文重视结构严谨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送东阳马生序》以作者年轻时读书的经历来勉励后生,紧扣一“难”字来组织材料。文章写到借书之难、叩问之难、从师之难及生活之难,再以太学生现时的优越条件作对照。《师说》列举了唐代士大夫之族耻于相师与孔子的不耻下问等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来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主张恢复师道。这两篇文章的材料与观点都结合得非常严密,如骨肉之不可分离。文言作品还常常运用前后呼应的方法,使通篇浑然成一整体。像《石钟山记》关于山名的由来,先举了郦道元的“水石相搏”,再说及李渤的扣石聆音。前者过于疏略,后者失之穿凿。作者用了“人常疑之”及“余尤疑之”分别表达了原先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通过“目见耳闻”,弄清了事实的真相后,作者又用了“叹郦元之简”、“笑李渤之陋”分别表达了后来对这两种观点的态度。文章在结束处用极有分寸的语句与上文呼应,使结构有如“牙机巧制”,既丝丝入扣,又严密完整。

古人撰文还讲求脉络贯通,使文章具有灵动畅达的艺术效果。《过秦论》先叙述秦孝公的雄图大略、文治武功,接着写了“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再写到“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然后以“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承接上文,并引出下文嬴政一系列“致万乘之势”的功业及背弃仁义的暴政。在叙述秦朝兴盛过程的几个阶段中,过渡熨帖自然。《游黄山记》中,作者以“黄山当生平奇览”,然“前未一探”,深感遗憾。接着写“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就此展开了“黄山绝胜处”的画轴。接榫处平滑光润,无丝毫断裂、粘附的痕迹。脉络由某些关键性语句上体现的文章也有。如《察今》通过“世易时移”、“时势异也”、“时已徙矣”等语反复点题,也同样起到贯穿脉络的作用。

古人作文还讲究气势。决定文章气势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内容,二是章法。前者是根本的,只有理直才能气壮。这里要讨论的是后者,即在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前提下,为了强化气势,章法上可采取哪些方法。文言文常以综合地运用排比、对偶、对比、反复等手法来增强气势。《孟子》的文章所以遒劲奔放,主要就是这个缘故。《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都是这方面的典型文章。苏洵评韩愈文章“如长江大河,浑浩流转”,就是针对韩文气势雄健这一特点而说的。《师说》在叙述方法上也属此类。文言文还可以恰当的的运用关联词语,来加强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性,这也是加强气势的一种方法。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段里面,连续用了表达转折关系及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读起来千岩万转、奇景迭现,使人有应接不暇的感觉。

文言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尚含蓄。《阿房宫赋》在分析了“族秦者秦也”之后,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对唐代统治者大兴土木,营造宫殿,穷奢极侈,不恤民力寄予讽谏;可是并不直说出来而是意在言外。《游褒禅山记》也是如此,“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亦不能至也”,可以说就是曲折地道出了王安石后来从事变法运动的指导思想。

上述文言文中的立意、结构、脉络、气势、含蓄五个方面,只是就语文课本中的文言内容,举其荦荦大端,并不能概括其文言章法的全貌。我们只有在学习中多注意积累,并且抓住要旨,掌握关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上一篇:8岁儿童脑筋急转弯题下一篇:语文教学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