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精选10篇)
班主任是学生心灵世界的播种者、耕耘者。班主任教育学生,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在这过程中,班主任的语言便是沟通学生心灵,激发心灵火花的重要工具。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注重情感的交融。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顺水推舟”,宽容相待。
学生的自尊心尤如一株含羞草,一触即收,因此需要细心照料、精心呵护。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学生有意无意地犯些小错误,或在老师面前揭发同学的短处。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常常是宽容相处、淡然处之。一次广播操结束回到教室,一名学生站起来告诉我:“老师,今天广播操做得很不认真。”那位被指名的学生顿时羞得满面通红,我深深地望了他一眼,语气平和地说:“可能他今天身体不太舒服,所以做是不好,不过老师相信,他明天一定能做好。”那位学生慢慢抬起了头,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果然,第二天广播操时,他做得格外地认真。遇到类似的情况,有时,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并巧妙地给学生台阶下,维护他们的自尊,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
二、选准时机,事半功倍。
我们批评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自尊的。在批评教育时,我较注意选择最佳的教育时机,使用最恰当的语言。曾经有些任课老师向我告状:“真是不听话,批评他还犟头倔脑,不屑一顾。”对这样的学生,我通常采取置之不理,冷眼旁观的态度,因为此时任何的批评教育,都只会引起他更对立的情绪。等到他冷静下来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已感到不好意思了,这时时机成熟,再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深入浅出,因势利导。
深入浅出,因势引导,常常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可采取的语言策略。在这次运动会上,我决定抓住这个契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接力赛是一项最能反映集体协作精神,班级团结友爱的项目.所以我告诉学生,参赛同学要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啦啦队同学要呐喊助威,为参赛同学增添力量。只要大家团结在一起,就一定会取得胜利。”一番深入浅出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了集体的内涵。比赛那天,场上的运动员相互协作,配合默契,场下的啦啦队员奋力呐喊,扬臂助威。使我班取得了男子接力,女子接力,男女混合接力年级组第一,同学们欢呼雀跃,共同庆祝这集体的荣誉。
四、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我们在对的是千变万化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各有各的特点,因此班主任也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设计出符合孩子个性的语言。如:对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我通常采取平等对话,逐渐深入的语言方式,使他们感到老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班主任
)对自尊心强,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我往往采用平等商讨的语言,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使他们心服口服;对思维敏捷,口头表达力强的学生,我力求做到掌握事实根据,以理服人;对自我防卫心理强烈,不肯轻易认错的学生,我常常以突击式的语言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等等。只有做到知己知彼,师生的心才能贴近、融洽,才能碰撞出教育的火花。
班主任与学生谈心要想取得最佳效果,就得讲求谈心艺术,把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采取个别交谈,分组交流,集体座谈等形式。我在工作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1、与后进生谈心——发现闪光点
后进生往往有一种自卑心理,因而情绪低落,对老师常表现出防御心理和对抗心理。与这些学生谈心,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抬起来走路,树立自信心。
2、与中等生谈心——挖掘动力点
中等生总觉得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因此拼搏精神差,缺乏前进的动力。对这类学生可采取“触动式”谈心方式,以“刚”克“刚”,促其猛醒。但要注意的是,这种“触动”要掌握分寸,看准火候,用富于哲理性的内容激励他们,使他们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
3、与优等生谈心——找出自省点
优等生一般比较自信,也容易自负,有时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与他们谈心,要运用“提醒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含蓄地指出其不足,促使他们正确地评价自己,扬长避短,向新的目标奋进。
想让学生切实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就必须在思想上让他们想通, 思想工作做好了, 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这方面, 我主要有以下一些做法:
1. 狠抓常规教育, 注重养成教育
开学第一周我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的教育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让他们明白什么事能做, 什么事不能做, 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后的常规班会课, 我让学生自编自演一些违规的小品, 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常规知识。平时的养成教育, 一是让个别违规学生自己朗读常规, 并说出自己违反了哪一条, 以后怎样做。二是违规现象聚焦, 大家谈看法。让学生列举校内外发生的一些违规现象, 大家谈自己的看法, 在纠正别人错误的同时提醒自己。
2. 在班会课上对全班进行思想教育
我们班的班会通常先由学生自己总结, 然后是我讲近期发现的问题并以多种形式进行教育。目前, 我们面对的学生思想比较复杂, 作为班主任需要时时刻刻了解他们的想法, 然后有针对地做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比如, 要求学生遵守班规, 我就在班会详细解释为什么这样要求;要他们上课发言, 就教育学生举手发言是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 是对自己自信和勇气的一次锻炼;要他们努力学习, 注意学习方法等。
3. 做好个别学生的思想工作
关于这一点, 我不想展开说, 有一点让我体会很深的就是尽量不对学生大发脾气, 有力度的批评是需要的, 但不要辱骂, 要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错误, 不要学生一犯错误, 班级评比一扣分, 就火冒三丈。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 不犯错误才不正常, 关键是帮助他们找到犯错的根源, 提醒他们注意克服, 宽容学生, 给学生改过的机会。
二、规范班级制度是放手学生管理的保证
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这样说过:“班级像一个大家庭, 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如何把班集体这个家庭管理好, 使其成为有共同目标、有组织核心的集体, 我的做法是:我和学生一起制定了详细的班规, 使班级管理有法可依, 让全体学生都来参与班级管理。要真正搞好自我管理, 必须使学生从思想上树立起集体意识, 树立“我与班级共荣辱”的观念。班规制定后, 我根据平时的观察, 学生的推荐, 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班委会, 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现在我班的一般事情都由班长负责, 各项具体工作分工到各个班委。这样, 不仅减轻了班主任工作负担, 而且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锻炼了每个人的工作能力,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自我管理能力, 这样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但这样做, 并不等于撒手不管, 一切由学生作主, 相反班主任要随时随地作检查指导, 及时总结, 表扬先进, 指出不足, 让自己既成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领导者, 又成为班集体中的普通一员, 与全体学生融为一体, 同喜怒, 共荣辱。
三、实行“一日班长制”是放手学生管理的良方
一日班长由全班学生按学号顺序, 轮流担任, 给每个同学参与管理的机会,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当天的学习、生活、活动及常规管理工作的监督执行情况, 可谓当日的小班主任。每天, 一日班长按时挂牌上岗值勤, 留心观察好人好事典型, 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违纪等不良现象, 全面记录并及时处理, 小事同班干部协调解决, 大事请示班主任处理。实践证明:它是具体实施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妙策良方。
四、全体学生参与管理是放手学生管理的措施
刚开学时, 我班有时发生下自习后无人关窗子、关灯, 清洁工具无人摆放, 玻璃破了无人承认的现象, 为此我设计了班级财产管理分配表, 落实承包责任制, 财产承包到人, 因为管理规范, 我班基本达到了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管的目的。
五、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放手学生管理的激励机制
时时处处抓住时机鼓励学生, 肯定学生。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 一点都不错。我班有位优等生, 开学初, 学习努力, 各方面表现都很积极, 过了一段时间, 不知什么原因, 学习退步了, 上课也没精神, 瞌睡多。于是, 我将这一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 看家中是否对孩子有什么压力。在我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 该生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和他一块住校的是几个不守纪律的学生, 这些学生经常不按时休息, 还有偷盗行为, 曾叫他参与, 但他没有去, 他怕这几个学生打他, 时间一长, 他便发生了上述现象。于是, 家长在我的建议下立即帮他更换了住处, 他又和以前一样优秀了。优等生需要表扬, 后进生更需要表扬。作为班主任, 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 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去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从而向好的方面发展。我班有位同学父母离异, 尽管学习不好, 可劳动非常积极, 每次学校大扫除他扫地、擦门窗排桌椅, 忙得满头大汗, 还不停地问:“老师, 还有什么事要干?”我趁机对他说:“老师特别喜欢你现在的表现, 如果你在学习上再下点功夫, 就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到那时, 同学们都会对你刮目相看的, 老师也就更加开心了。”他听了我的话也比较高兴, 接下来他时常到办公室来问问题, 尽管他的理解能力不强, 但是学习态度有了较大转变。
六、取得家长支持是放手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支持班级工作, 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的教育手段。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联系, 建立家校合作教育平台, 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 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 学生报到注册后, 我就收集学生信息, 特别是学生家的电话或家长的手机号码, 便于与家长取得联系。我班有位学生, 在距学校很远的地方住, 上学不方便, 我得知这一情况后, 与家长迅速取得联系, 告诉他学生经常骑车上学很危险, 同时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休息, 建议家长更换住处, 家长听了我的解释, 立即将他的住处搬到了学校附近。
总之,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只有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做起, 因势利导, 做到润物细无声, 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 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去。
摘要:作为班主任, 要做的工作多而繁杂。那么怎样才能比较轻松而又出色地做好班主任工作呢?通过本人多年从事班主任的工作经历, 我认为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和管理学生, 学会走进学生心灵, 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 使学生的管理由他律变为自律。
关键词:走进,心灵,放手,管理,学生
参考文献
[1].史爱华.《班主任技能训练的理论与实践》, 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钟启泉.《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关键词:爱;心灵;班主任
教育从感化教育角度来讲,其实质上是一种心灵塑造的艺术手段,而教师恰恰是学生心灵的塑造师。纵观目前学生的心灵状态,不难看出无论是受社会大环境影响抑或是家庭成长背景影响,学生的心灵状态处于不健康的状况。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班主任要以学生的心灵为教育的突破口,以爱心去关注、理解和矫正学生,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心灵对话和沟通,从而净化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在正能量的教育感召力下心灵得到纾解和慰藉,最终促使学生养成美的心灵。
一、让爱心开启学生的心灵
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层性剖析,会发现学生的心灵加工不能够靠外部强制力进行,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用爱心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去感化和熏陶。班主任只有用爱心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进行启迪,才能够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帮学生拂去阴霾,带来温暖,使学生打心底去认同、接受、感恩班主任, 从而使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心与心的融合。例如:在日常的学生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会发现学生成绩始终提不上来或者骤然下降,对本质性原因进行剖析,不难发现其原因不是智力性因素而是非智力性因素导致。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不能够基于经验或者表象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主观性处理,而是静下心来,注重观察和调研,从学生心灵中最为触动的地方出发用爱心去关心学生和感化学生,最终使学生问题从心灵上得到彻底释然,进而把学生心灵拉回正常轨道上运作。
二、用爱心打动学生的心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主体,他们之间是平等的、共存的关系。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是教师得以被尊重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师生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需要教师以爱的形式进行。只有教师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才能够使学生与教师在情感上形成一种共鸣,也才能够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一种信任,最终使学生的心灵上问题得到解决。例如:班主任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一旦发现学生之间存在着问题和矛盾,班主任不能够不经过调查和分析,就根据看到的现象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应该和双方同学进行谈话,再结合周围同学的情况反映,对双方心理进行分析,以摆事实和讲道理的形式让学生从心里上真正认识错误,从而有效解决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问题和矛盾,也使学生对班主任形成一种尊敬之心。
三、用爱心关注学生的成长
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是班主任日常教学工作中最为基础性的职责,是创建和谐班集体的重要保障。学生只要还处于被教育阶段,那就表示学生的身心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需要教师不断地塑造。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层出不穷的问题和原因,如果不及时对学生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就会潜在地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一定和伤害,进而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成长。这就需要班主任不断加强自己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心理疏导能力、专业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时刻注意学生成长过程和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对学生加强关注,从各个方面去关心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爱心,从而使学生自觉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和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自我不断成长。
四、用爱心促使学生改正错误
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不成熟还处于塑造阶段,这就使得学生面对一定的问题和看法不能够理性分析并作出正确判断,不免会导致学生犯错误。而这种错误是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犯的正常性错误,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教学活动现象。因此,这就告诫我们的班主任,在处理班级学生问题时,不可冲动,不可对学生要求过高,不可不宽容学生。面对学生的过错,要求班主任要认真听一下学生的心声,分析学生的心理想法和感受,且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和状态,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不良后果,对于能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学生要给予宽容之心,让学生明白犯错不可怕,就怕不承认错误;还未能够认识到错误的学生,要给予引导去化解学生的困惑,慢慢地去纠正学生的错误,最终使学生在这份爱心的感知下分清是非和明白是非,形成健康的和向上的心境。
五、结语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和管理的核心要素,在管理班级和管理学生的活动中,要转变观念,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方式,用爱心去化解学生心中的疑惑和问题,让学生能够明白班主任的用心、耐心和爱心,从心里对班主任形成一种敬佩和爱戴之情,进而也使自己的心灵获得一种净化和新的认知,使自己分析和判断问题不再孤立化和不再静止化,最终构建和谐班集体。
参考文献:
[1]许蓉蓉.谈如何提高与学生沟通的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5,(4):207-207.
高三7班 班主任 肖璐 高二的分班后,一批好的学生选拔进了A班,一批成绩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同学聚在B了班。全班共有43人,大部分学生学习、生活、思维习惯十分糟糕,几乎人人无心向学,纪律散慢,经常外出上网玩游戏,上课经常睡觉。迟到和旷课现象在我班是非常正常的事,且经常顶撞老师,与老师唱对台戏。还有几个性格比较内向,想法比较怪异的学生,个别家长和老师之间不配合,这些都给管理好这个班级带来了较大的阻力。当然也有几个学习成绩差也想提高的学生。由于底子薄,学生又难管,大家都不愿意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我第一次担任高三的教学工作,压力本已不小。
高考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它是对人生的激励,它可以为一个人打开一扇门,使其社会地位发生改变,人生改写。高考这种性质的考试已成为一种情结,一种文化,成为所有人、许多家庭的追求与梦想。要想保住几年来的高考升学率,年级最大的问题就在我班,我暗下决心,我班决不能拖学校的后腿,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都要把班级带好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我感觉有几点做法对于我班的改变起了比较大的作用,愿与大家分享。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老师。通过交流,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从而老师更能走进学生心灵,如何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到与学生心与心地交流?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略谈几点体会:
一、生活上的关心,使学生体会到爱心
俗话说:“话是开心斧,情到自然开。”学生还是孩子,极渴望自己能作为被关心的对象,这样学生能体会到教师的温暖,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因为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教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赋予,他们体会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有一席之地,教师的关心使他们树立了克服困难的决心,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辅导上的耐心,使学生树立信心
体现分层要求,严禁“一刀切”的做法。对班上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基础、爱好,教师都要心中有数,对成绩好的学生,重思路点拨,再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中等生,点拨思路后再根据其反应确定辅导重点,尽力帮助他们饶过或突破思维障碍,对困难生就要从基础开始,分散难点,分解问题,特别注重辅导后进生是否听懂,鼓励不懂多问,教师一一耐心辅导,直到学生清楚明白为止,切不可操之过急。
三、课外谈心,和学生交心
教师一次推心置腹的谈心,一次信赖的目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对于外向型的学生,教师可以直接与他们交谈,以学生生活中的现象为题材进行交谈,了解他们对一些现象的认识,分析他们的心理特征,对个别问题可以开门见山的提出,如对班上纪律的看法,对学习的认识,对自己的评价等等。对于内向型的学生,教师则必须首先接近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适时加入他们的活动,细心分析他们的言行,或在集体活动中借题发挥,正确诱导,真正从心灵上与学生交流,达到全面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目的。
四、教学上精心,激发学生学习热心
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所谓“师生合作”就是相互合作,相互渗透,相互配合。这就要求教师的授课应精心,促进学生学习热心。教学上多为学生创设情景,创设实践的机会,对学生的发展,教学效率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五、充分调动家长的协助作用,师生家长齐心 新一轮的高考大冲刺了,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喜悦与忧虑交织的局面,身为高三级学生的家长也非常地焦虑,在备考过程中,学生经常要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在考试中也常出现不理想的成绩,如果处理不好,家长的态度会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因此,我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希望家长用平和的心态对待每次成绩---分数,请家长不要过于看重,以后的路还很长,请给孩子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理解,鼓励他们力争下一次取得理想的成绩,争取为考生营造一个安静、祥和的复习备考氛围,当好考生的“配角”,会同学校、老师一起,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对于问题学生,我经常主动地、经常地利用做家访或通电话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交换意见,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妥当方法,在我的协助下,很多家长和学生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极大多数的家长也能配合学校的工作,逐步形成了家校合一,共同育人的良好局面。个别不配合的家长因为种种原因,总是不停的给我制造麻烦。对此,一方面我总是竭尽全力的帮助和感化她的孩子,另一方面不断的与她沟通,此时此刻,我认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回头看来,这一年的教育教学是我工作以来最棘手的。然而幸运的是,我一直受到校长、年级组和同事们的信任,任课老师也给了我强有力的支持与合作。通过一年的拼搏,班级工作较以前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相信今年我班也将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这绝对是一个有经验的犯错者,太狡猾了,在老师发火之前就先堵住老师的嘴。”我心里这样想着,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善罢甘休。
“那你趴桌子睡觉不听课的时候,你知道错了吗?还是就在几秒钟前你站在我面前时才知道错了!如果是这样,那你的反应速度还挺快的啊!”
他无言以对,反映了一会儿说:“老师,我困!真困!”
“你知道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吗?——人有自制力,动物没有;那你知道人才和人有什么区别吗?——人才有更强的自制力;你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胖吗?——因为你不但身体不动,脑子也停滞不前,脂肪都堆到大脑神经了吧!”
这话听起来不大好听,但以我对他的了解,可以起到激发的作用,也不至于让他犯楞。
“天气太热了我状态不好。”
“针对今天你的行为,不但自私,而且不像男子汉!首先,你只想到了自己热,那老师呢?讲课不热吗?再次,英语老师叫你你都不起来,说明你连起码的尊重都不懂。我的学生可以有学习不好的,但绝不允许有品德不好的。你觉得我说的对吗?”
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我趁热打铁:“那你觉得今后课上应该怎么做呢?”
“知道”
“说说”
“我会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
“你是男子汉吗?”
“是!”
“男子汉应该怎样?”
“一诺千金!”
“我相信你课上睡觉只是个偶然,我不管你从前在老师眼里时个怎么样的学生,初中也好,高中也罢,那时我都不认识你,从今天开始,我认识你,从你的一诺千金开始,从我对你的信任开始,我可以信任你吗?”
“可以”他信誓旦旦的点点头。这时我知道他是真的想得到我这个“新人”的认可,并想继续他的话题。只是一个机会,也许是唯一可以转变他的机会,我要紧紧抓住。
)放弃是所有选择中最为简单的一种,也是最为懦弱的一种,抬起头来,勇于面对现实重新寻找出路才是勇者的选择,你在逃避,因为曾经的不如意,就让自己的一生都在失败中度过,这就是你所谓的男子汉的表现吗?如果是这样,刚刚认识你的我也会看不起你!”
“老师,你说我现在努力还来得及吗?”我知道此时他已在边缘徘徊了,只是需要有个人给予他肯定,给她勇气,并且这动力还得是源源不断的。
“我相信你可以!”
“那老师你看我的表现吧!”这几句话很简短,但我相信它铿锵有力。
“最后我给你走个后门,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我会尽全力做到。”
这次的谈话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之久,甚至占用了我的中午吃饭时间,但这次的谈话之后我有了新的目标:我要给他彻底改变的机会,并在他需要时加以指导,挖掘他的潜能。我一直觉得学困生分为两种:心理学困和智力学困,对于前者,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细心、关心和恒心来改变他,我愿意也乐于发掘朴玉,给彼此一个发展的机会。其实我班至少有两块这样的朴玉,另外一块就是刘禹,但可惜的是,他在高考中失利了。。。这是我的遗憾,更是他的遗憾,但自己的精力也实在是有限。
在这之后我能明显的感觉到课上的孙琪在很认真地听讲,课下的他虽然依然调皮,但绝不失稳重,我知道,经过高一的一年,他的学习基础已经很差,从他的排名就不难看出,要想让他短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通过和语文张金玉老师沟通发现,孙琪的语文基础非常好,历史也很有潜力,可以说是他所有学科中最好的两科,但他对数学非常的感兴趣,所以我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给他一些基础题的“照顾”,在学习上给他自信,慢慢提高,有一天,孙琪主动找到我:“老师,您能将我的座位调到前面吗?我知道这样会让您为难,但是坐在后面我没有办法集中精神听课,而且老爱和别人说话!”
听了他的要求,我暗自窃喜他的上进,为了表示我对他的信任,我一口答应了他,他欣喜若狂。
“你也知道你的要求让我很为难,所以我现在需要你在同学面前给我一个台阶下,不然我没有办法和其他要求坐在前面的同学交代。”
“我知道!”他说。
“期中考试班里前十名有信心吗?”
“老师只要您相信我,没问题!”最后他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
期中考试结束后,他主动找我问成绩,我心里明白他一定考得不错。果不其然,班级13名,虽没达到预期名次,但我已经很满意了,也因此他被评为区级进步学生,他说这是他上学以来的第一个荣誉,高三毕业时他还经常和我说起呢。
接下来的一个学期,他有过很多次的情绪波动,有失望、也想过放弃,期间我多次和其家长取得了沟通,家长从不关心孩子的成绩,到能够准时来学校开家长会,最后主动和班主任联系,这一系列的转变,无非都是孙琪进步的动力。
高二下学期的学业水平考试,大家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对于文科生来讲,偏理科的水平考试最让人痛疼,逻辑计算的东西真是让他们理不出头绪,孙琪的生物就是一个大问题,周六补课的课上他和生物武老师发生了冲突,周一开学他主动将事情的原委告诉我,并分析原因承认错误,“老师,是我不对,生物老师是为我好,我会自己将事情处理好的,您放心吧!”我应该给他独立处理事情的机会,不能每次都帮他当在前面,我同意了他的提议。后来听生物老师说“孙琪这孩子挺好的!”我终于觉得他的路上,有偶尔一段可以脱离我的这个拐棍了!可能在以后的时间里可以一直脱离了。
海涅曾说:“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雨果曾说:“相貌不过是一种面具,真正的人在人的内部”。心灵是人最真实的品质,心灵是人最魅力的独具。由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认为育人应率先育心——塑造学生的心灵。俗话说:“心之所向,无所不能”,意思是心灵的高度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广度。因此,塑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灵是班主任的核心工作,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真正“绿色教育”的深刻内涵。
一、贴近心灵,把握心脉
首先班主任老师应亲切和善地主动和孩子们多多接触,消除师生之间由于年龄、角色等的差异而造成的客观距离与隔阂,从而建立师生之间必要的信任感、师生情。这样孩子们就会在轻松自在的心理状态下自然而然地对老师敞开心扉,言为心声了。如此一来,班主任老师就能准确地把握孩子们的心“脉”,从而针对孩子的个性化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孩子童稚的心有“师”可依,有“向”可导。
一次,我接了一个班,孩子们反应女班长很霸道,经常向其他孩子索要东西,有时为了管纪律还打同学。孩子们对此很反感。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先主动跟女班长接触,并适度夸奖她在学习上的出色表现。她在这样一种轻松的谈话中告诉我说,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于是我抓住时机告诉她:“真正有智慧的人,方法是最优的,心灵是最无私的,是能热心服务大众的人!”这孩子本来就灵气,一点就醒,班长作风大有好转。后来我又告诉她:“真正智慧的人,是能看到自己缺点的人,是知错即改不断超越自己的人!”这时,她主动对我检点自己的不足,并向我保证日后会努力克服,还请我当监督员呢,同时临走时还说:“老师,真正智慧的人,是博爱他人,超越自己的人!”在健康心灵的指引下,她逐步成长为一个品学兼优,受到同学尊重的好班长。
二、交融心灵,明确心向
“上天的第一宠儿,晨曦的孪生兄弟,你从世界的生命的溪流浮泛而下,终于停泊在我的心头”,印度诗人泰戈尔总是这样告诉我面前的孩子的来历。是啊,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独具个性的天使,他们童真幼稚的心灵是那么纯洁无瑕,美丽无比。因而无论错对,仅仅因了那份稚气率真就值得我们珍视。所以,与孩子们真诚地以心交心,以情动心,从而引导孩子们明确心灵的方向,并在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心灵的指引下,用智慧创造自己光辉而灿烂的明天。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因此摒弃狭隘自私的窄心、恐惧退缩的弱心,塑造包容博爱的宽心、勇敢奋进的雄心,则是班主任工作中最至关重要的工作。
一次,孩子们选班里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当升旗手,这孩子平时宽厚睿智,我也很欣赏她。没想到放学后她竟然告诉我她不愿意当升旗手。我追问她理由时,她淡然地说:“老师,我喜欢做一个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不喜欢张扬个性,抛头露面”。于是我开导她说:“许多人都渴望拥有鲜花般的美艳,而你却追求绿叶般的朴实,你是个心灵有高度的孩子,是个心灵高尚的孩子!(班主任工作
)黑格尔说过:‘一个拥有真正美的心灵,总是有所作为的’所以你一定会有所成就!但在这个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的时代,综合素质是你制胜的法宝,因此把握每一次机会,多方位展示你的潜能,这不是抛头露脸,这是锻炼自己的绝佳机会,我相信你不是个缩手缩脚的孩子,你在老师的心目中始终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结果第二天她参加了升旗仪式。后来在当年学校主办的“迎国庆歌咏赛”活动中,她还自告奋勇当了次指挥,为我班赢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去年毕业后考取了英杰中学的免费生,现就读于英杰中学,任班长,是个品学兼优的人才!
三、感召心灵,陶冶心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正如艾迪生所言:“教育之于心灵,有如雕刻之于大理石”。教育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让孩子们的心灵如灯般明亮,似眼般透彻,使孩子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不会迷失方向迷失自己,而能准确地分辨出假丑恶,坚定地保持着与生俱来的真善美。并在这份初始而来玉石般心灵的引领下,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活泼,积极奋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次,一个孩子课间告诉我说他的彩笔突然不见了,这盒彩笔是叔叔刚从太原捎回来的,在本地根本买不到。凭多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其他孩子因无法克制喜欢之情拿走了。于是我和这个孩子商定了一个“演戏找笔”方案。上课了,我向他使了个眼色,他就打报告说:“老师,我的彩笔丢了!不知谁偷了?”于是,我劝他先别着急,仔细找找,不要误会别人。再者我批评他“偷”字用得不当,大家都是同学朋友,谁会当小偷啊!只有没有智慧的傻瓜才会去偷别人的东西,因为他偷到的仅仅是一件东西而已,但失去的却是最可贵的自尊,这是得不偿失的愚蠢举动。同时我还告诉孩子们:智者总是给予别人,因此成就了自己;愚者总是自甘堕落,因此毁灭了自己。最后我严肃地问:“孩子们,在座的谁愿意当小偷?”孩子们齐声答:“不愿!”一件时机成熟,我话锋一转,温和地说:“孩子,是你误会了,也许是你的朋友急用,当时你凑巧不在,因此没及时和你打招呼,用完想还时,你却已定性拿笔的人是小偷,所以人家被你冤枉了,怎么敢还呀!孩子们,说话时切忌‘出口伤人’呐!大家说,笔能回来吗?”“能!”孩子们的回答是那么响亮。“因为我们之间信任无价,友爱无价,谁愿意为了廉价的彩笔而失去更可贵的东西呢,笔会回来的!继续上课!”果然不出所料,当天笔真的回到了小主人手里。当时,我还让孩子们鼓掌庆贺——为了可贵的心灵!鼓掌时,我看见孩子们的眼睛清澈如水,孩子们的笑脸灿烂如花,孩子们的心灵纯洁如玉……
一、“侃大山”式谈心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针对学生个性的教育, 要求教师具备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技巧与艺术。”班主任和学生“侃大山”并不是一味闲谈, 而是先选好教育对象并预设教育目标。谈心时要运用好谈话的技巧, 根据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兴趣爱好,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对于不同学生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 选好谈心的切入点, 抓住学生的闪光点,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最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侃起, 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共鸣;避免说一些让学生感到消极或者反感的话题, 更不要把学生的隐私当作公共话题来议论。
乔是一位NBA迷, 经常因为看电视直播而迟到、旷课, 屡教不改。这一次他又“违规”了, 事后我找他谈心, 他低着头等待着“机关枪式”简单粗暴的批评。可我却没有这样做, 而是笑着问他:“你很喜欢NBA吧?”他愣了一下, 鬼笑着说:“是啊, 我从小就喜欢NBA, 最喜欢湖人队的科比, 每当有湖人队的比赛直播, 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他再次低下头。我说:“你了解科比吗?”他眼睛一亮, 兴奋地回答:“我非常了解, 身高、体重、荣誉、具体数据, 等等, 老师, 你想知道哪些呢?”我幽默地说:“老师也是科比的FA NS, 给我讲讲科比的球星路, 好吗?”乔胸有成竹地拍了拍胸膛说:“科比出生在贫民窟, 从小就非常勤奋, 从不无故缺席任何一场比赛和训练。由于精湛的球艺和出色的表现, 高中毕业后就直接进入NBA赛场, 迄今已获得三枚总冠军戒指。成为耀眼的明星后, 他仍然兢兢业业, 认真参加训练比赛, 即使是官司缠身的时候也尽力参加湖人队的比赛, 并且有不俗的表现。希望今年科比能再次获得总冠军。”我继续追问:“既然你这么了解和崇拜科比, 你从他的成长史中获得什么启发呢?”乔摸了摸自己的头说:“科比很勤奋, 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他不会骄傲自满, 精益求精, 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总冠军永远是他的目标。”说到这儿, 乔已经领悟到我找他谈话的目的, 话锋一转说:“老师我错了, 我不应该旷课去看比赛。我向你保证, 以后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我会以科比为榜样, 鞭策自己努力学习, 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既没有批评, 也没有责备, 师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一次交流。这次谈心以后, 乔再也没有旷课, 不但学习更勤奋, 而且在学校文化艺术节的“花式篮球”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二、“哑巴”式谈心
“任何一位优秀的班主任都是一位出色的‘心理学家’。”作为班主任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 善于走进学生的心灵之中, 敏锐地感受到学生的心理变化, 与他们心心相通。李镇西把师生通信看成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了解学生心理变化, 触动学生心灵的一剂“灵丹妙药”。网络时代背景下, 师生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 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既有传统的纸条、信件交流, 也有QQ、E-mail、手机短信、博客等现代化手段的交流, 我把这些交流形式称为“哑巴”式谈心。中学生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内心世界丰富而敏感, 如在生活、学习和情感等方面出现问题, 他们碍于面子出现, 一般不会用言语表达出来, 更不会主动找班主任谈心。如果班主任不能尽早发现, 及时引导, 替学生排忧解难, 打开心中的疙瘩, 就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班主任应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 利用网络平台优化班主任工作, 运用“哑巴”式谈心, 交流一些师生在现实对话中难以启齿的问题, 医治学生的心病。
燕经常独来独往, 很少与同学交流, 经常带着“苦瓜脸”, 很少看到她笑容;上课分心走神, 或者做其他的事情, 作业也不交。从她犹豫的眼神, 无精打采的神态, 凭我的直觉, 她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我利用课余时间找她谈心, 先问她最近的家庭情况, 然后问她为什么看起来很不开心, 出了什么事情。她回答说家里很好, 而对于后一个问题则没有回答, 只是沉默。我问为什么不回答, 她说有些话不好说出口, 可不可以用Q Q方式和我聊天。我说当然可以, 她把Q Q号码给我, 我们约定星期六晚上七点在网上碰面。在网络对话中, 她说曾经做错了很多事情, 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 觉得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 看着别人说话就觉得在指责她, 自己很自卑, 像蜗牛一般艰难爬行着, 很想用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觉得问题有点严重, 一定要谨慎处理,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我回了一句话:“我们无法改变过去, 却可以改变未来。过去是灰色的, 但是未来是多彩的, 不要把过去当作包袱背着, 而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同学, 面对生活, 面对一切。”我给她建议, 让她把一切不快的过去写在纸上, 然后烧成灰, 把它吹掉, 让往事随风飘走, 一切都重新开始。几天以后我打开QQ, 看到了燕给我的留言:“老师, 这几天我想了很多, 也按照你的建议去尝试, 觉得轻松了许多, 是你解开了我的心结, 现在我知道我的未来该往哪里走, 从零开始, 起点就在今天的脚下。”
三、“启发”式谈心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不是受教育的“机器”, 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 对有些学生的教育更要“以情动情”。对于学生成长的烦恼, 教师不能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 而是以一颗孩子的心去理解。启发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是常见的, 我认为也可以运用到与学生的谈心当中。高中生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有些学生犯错误了, 班主任可以讲一些隐含哲理性的案例和故事, 给学生以一定的启发, 达到明理改错的目的, 较之枯燥无味的说教和严厉的训斥, 自然更易于学生的接受。
我班级有一对男女学生经常在上课期间传纸条, 吃饭也在一起, 课后到操场去“约会”, 俨然是一对小情侣。我了解事情真相后, 找了个阳光明媚的早晨, 把他们两个人叫到操场, 边走边和他们讲“拣麦穗”的故事:“有人对找恋人做了个形象的比喻, 说就像要在一块成熟的麦田里挑拣一穗最大的麦穗, 只能走一趟, 只能拣一穗。这最大的麦穗, 就是你心目中最佳人选。只能走一趟, 是说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 我们的青春只有一次;而只拣一穗, 就是要告诫我们, 找恋人不能儿戏, 应当慎重。如果刚走两步就把见到的最大麦穗攥在手里, 恐怕后面的再大也不能拣了;但如果迟迟不下手, 总希望看后面还有没有更大的, 往往会在走到田头才匆忙下手, 那样也必然错过最大的麦穗。聪明的人是这样做的:前半块地要观察, 记下遇到的最大麦穗有多大, 在后半块的田地里依照这个麦穗来选择。这样就不会因为下手太早而眼睁睁看着最大的麦穗无权再拣, 也不会走到了田头才想起自己手中依然空空。” (改编自《班主任之友》2007年12期, 杨家厚《老师教我拣麦穗》) 听完这个故事, 两个人不约而同向我道歉, 保证要把重点放在学习上, 以同学的友情对待对方, 争取考上大学。我接着说:“今天阳光耀人, 就像我们一样充满着青春与活力, 这是我们发奋读书的好时光, 难道我们会放弃自己的美好前程而去拣还未长大的麦穗吗?”两人都郑重地点了点头。
四、“群聊”式谈心
针对大部分的学生犯错误, 班主任切忌集体批评;对于班级的管理方法, 切忌专断。因为这些都有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公愤”, 形成“群体性逆反”, 会影响班主任以后的工作, 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班主任对于具有群体性质, 涉及班级团结和集体利益的问题, 除了召开主题班会, 还可以采用“群聊”的方式处理。“群聊”的地点可以相对随意一些, 老师和学生围在一起, 采取一定的方法和形式, 创设轻松和谐的气氛, 针对班级某些问题进行平等的协商、讨论、分析, 得出有教育意义的结论, 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开学初, 我从生活老师那里得知, 男生宿舍又脏又乱, 睡觉前非常吵闹, 甚至有个别学生吵骂, 连续两个星期被评为“最差宿舍”。听完之后我很生气, 决定对宿舍进行一次大整顿。晚自习后我带着吉他走进学生宿舍, 迎面扑来一股恶臭, 我笑着说:“空气有点不对劲啊。”学生看到我下“基层”, 手忙脚乱地整理着内务, 看到我拿着吉他, 他们很惊讶地问我是不是要唱歌。我对大家说:“大家先把手上事情停下来, 我们来开个座谈会, 老师唱首歌给大家听。”学生不停地鼓掌, 嘴里喊道:“好!”伴着吉他奏出的清脆柔和的旋律, 我唱起了《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无声无息的你, 你曾经问我的那些问题……”唱完, 宿舍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我问:“这首歌里的人物是谁呢?”学生齐声说:“上铺的兄弟。”我问:“兄弟关系怎么样?”有个学生说:“为兄弟两肋插刀。”又一学生说:“兄弟如手足……”很多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说:“大家都说得不错, 既然宿舍里的同学都是兄弟, 犹如一家人, 宿舍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你的家人住在这样宿舍, 感觉会怎样?如果再有人吵闹, 能安静休息吗?”宿舍沉寂一会, 舍长说话了, 他说:“老师, 这两个星期我们做得不好, 作为舍长我首先自我检讨, 并向您保证以后要带着宿舍的兄弟们, 把工作做好, 争取成为‘文明宿舍’。”然后他再问其他人有没有信心, 大家齐声说:“有!”那晚我们其乐融融地谈了关于男生宿舍的故事, 唱了几支校园民谣, 一起聊了关于青春和关于理想的话题。自那以后, 我也经常参加他们的“群聊”, 那首歌成为他们的“舍歌”, 那宿舍和那些“兄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五、“咨询”式谈心
李镇西说:“谈心是做学生心灵求助的110。”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还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对于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到迷茫与困惑的问题, 不能片面地看成是“品德”“本性”和“智力”方面的问题, 而宜采取“南辕北辙”的手段来对待。可以本着真诚的原则, 做学生的“咨询者”, 给予“指点江山”, 找出症结, 寻求对策, 让学生早日摆脱困扰, 回归阳光灿烂的生活。作为班主任, 我很喜欢听到学生说一句话:“老师, 我想和你聊聊。”简单的几个字说明学生对自己的信任, 也是作为教师的幸福所在。教师应重视与学生谈心, 特别是第一次谈心。从某种意义上说, 第一次谈心将决定学生的心灵大门是否随时愿意为你打开。教师要尊重学生和理解学生, 倾听学生的“诉苦”和咨询的问题, 不要恶意打击, 或者提一些不切实际的意见, 用简单的说教取代针对性的开导, 让学生向你关闭心灵的大门。
兰学习刻苦, 成绩优秀, 沉默寡言, 爱好象棋。期末考前的晚自习, 我到班级转转, 她跟我说:“老师, 我想和你谈谈。”这是她第一次和我谈心。我请她到年级办公室谈心。兰说:“我昨天课余和同学玩象棋, 突然想到要期中考试了, 就不知所措, 感觉心里很不踏实, 心情非常不好, 本以为要放松自己, 结果让自己更紧张, 老师, 我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典型的考前心理问题, 如何缓解绷紧的神经, 让学生带着一颗平常心走进考场, 是考试发挥高水平的重要因素。我说:“你在考前放松自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但是你在休闲时也老是想着学习的事情, 对吗?”她点点头, 问:“老师能给我一些放松的方式吗?”而后我告诉她一些放松的方式, 比如课间做深呼吸, 多听一些轻快、舒缓的音乐, 适当进行一些体育锻炼, 找知心同学聊聊天, 等等。兰又说:“我怕考不好, 怎么办?”我说:“成绩对你来说固然重要, 不能把成绩当压力, 而是要当作动力, 增强自信心。”“如何增强自信心呢?”兰问。我说:“比如, 大声说话, 把微笑挂在脸上;走路时挺胸抬头, 大步快走;内心不断给自己强化积极的自我暗示, 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每天都在进步’, 你尝试一下吧。”她微笑着说:“老师, 我知道该怎么做了。”那次以后, 她经常找我交流与“咨询”, 一起解决学习中的一些困难, 分享进步的快乐。
李镇西教我们与学生谈心的几个原则: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要善于倾听孩子的诉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对题建议, 避免训斥。我想, 作为班主任若能对学生多一份理解, 多一份引导, 就会温暖学生的心, 甚至会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金色的记忆。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技巧的施展, 更应充满人情味的“爱心、细心、耐心”。
——中小学教学名师论坛课程有感
这学期刚来到学校,就看到了新的课表,当我看到周三下午有四节中小学教学名师论坛课的时候,我的心情其实不是那么好的,因为是连续上四节课,谁都会觉得时间挺长的。那么长的时间,会讲些什么呢?老师不会讲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吧?这些都是我当时的疑问。但是,当在第三周上课的时候,我突然之间觉得这课真的挺有意思的,刚一开始上课,就有老师主持,然后介绍当前讲课的老师,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感觉有点新鲜。然后当老师上台讲课的时候,我觉得真不愧是名师,说话、讲课、细节等等都注意得很好,这对于我这种即将步入教师行业的懵懂大学生来说,真的挺有益处的。她们让我们了解了作为一个老师必须要具备哪些品质,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好的老师?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真理,我们必须要在亲身实践中去总结,才能知道是否适用于我们自己。
我们这学期到现在,这门课总共上了四次,我现在觉得上得时间挺少的,为什么不多安排几次课呢?这学期总共听了四位老师的讲课,她们分别是林姗老师,李华老师,林碧真老师以及黄静老师讲的课,仔细想想,都是女老师,不知是不是因为女老师比较细致才成为了优秀教师呢?每个老师给我们讲了一次课,我个人觉得受益良多,有了一些个人小小的看法或者说是心得吧。我个人映像最深刻的是第九周黄静老师为我们讲了“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这方面的一次课,我挺有感触的。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交流中走进学生的心里,使学生把你当作一个极好的朋友,与你谈心,这样老师才能做得更好。教育就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要了解学生所想要的,要倾听他们的一些想法,教师上课不是“一言堂”,单纯的灌输怎能教育好学生呢?本来对于教师上课的好与坏,我并不是一位资深的教师,说不出什么高深的理论或者经验。我只能从一个听课者或学生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要善于与学生进行沟通,要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最重要的是要能打动学生的心,我们要善于倾听他们的渴望或想法,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师我认为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教师要能够走进学生的心才是好的老师。那么,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教育是不是也要走进人心才是合格的教育呢?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部法国拍的电影,名字叫做《放牛班的春天》,《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本马修老师的特别日记。故事的情节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大致是这样的:电影一开始就由音乐家皮埃尔的音乐演唱会开始,后来因为出席母亲的葬礼,他回到了法国家乡,儿时的旧友佩皮诺找上门来,送给他一本旧旧的音乐老师的日记,就由此引出了本片的主人公——克莱门特·马修。皮埃尔看着这本旧旧的日记,慢慢的回味起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开始浮现,一个失意的音乐家克莱门特·马修,来到一个叫做“池塘之底”的寄宿学校,这学校是专为问题少年进行“再教育”的。他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成为了这里的一名助理教师。刚刚走进学校就遇到学生把学校看门员马克森斯大叔故意弄伤的事以及被体罚而在擦地板的学生,就由此引出“残暴统治”这里的哈森校长以及他所奉行的“行动与反应”原则,还有那些被认为无药可救的问题学生,以及那些被学生作弄过的老师。最后写道马修组建合唱团,通过他自己写的的音乐,当然之间经过了很多事情,幸好最后还是用音乐感染了学生的心灵,可以说是挽救了这些问题学生,对这些学生进行了一场来自心灵的教育。
马修刚走进教室,那些学生就捉弄他,抢了他的包,但是他替学生在校长面前隐瞒了;他知道是谁伤害了马克森斯大叔,但是由于他看到了校长惩罚勒克莱克也替学生隐瞒了,他只让那学生去照顾受伤害的大叔,并最后使这个学生的心灵感动而知错能改。还有莫朗奇画像取笑他,同学们叫他秃头,他也没说什么,只是画了一下莫朗奇的侧身像,引得学生都笑了。是啊,这学校就是因为太死气沉沉了,校长所强调的“行动与反应”原则以及暴力,能给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教育吗?谁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其实电影里的马修已经用他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对于学生的问题是不能用暴力解决的,而是要与学生进行交心,走进他们的心灵,用一些小小的举动感动他们,才能使他们心灵得到真正的受到教育,一味的暴力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我们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里去,用平等的姿态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声音,理解他们,感动他们,从而教育他们。
马修替学生隐瞒这些小错误,看似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其实已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一定的震撼。因为以前的老师从来没有这么做过,老师只要学生犯错,都是直接告诉校长,然后体罚,总之就是所谓的“行动——反映”原则:犯错,体罚;再犯错,再体罚,周而复始。这样是不可能真正教育好学生的,只会让学生害怕或者在他们心里产生仇恨心理。最后蒙东点火烧了学校其实就证明了这一点。他为什么会点火烧掉学校,其实就是因为他长期处在灰暗的环境里从而导致他心怀怨恨,才会烧掉学校的。我在想,如果这学校没有暴力行为,可能蒙东也不会变成这个样子吧。生活在这样一个经常发生暴力的地方,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学生,也可能会变得阴暗吧,更何况这些学生本身就是有问题才来这里进行“再教育”的呢?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里最感动人心的地方,可能就是马修发现许多孩子具有唱歌天赋之时,就萌生组建一个合唱团的想法,最后他真的成功了,他用自己写的歌曲来教学生们唱歌,在歌声中,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以及童年的美好,还有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使他们的内心从长期暴力带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对所有的学生进行了一场来至心灵的教育。至于对他们以后的人生产生了多少影响,这个不好说,只能说在当他们在唱歌的时候心灵肯定有一定的感动吧。在那一阵阵优美的歌声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即使作为一个普通的观影者,我们听着这些歌曲的时候,心里其实也会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的,令我们不知不觉会想到自己以前的学习生活。无论以前学习生活怎么样,都会令我们在看这部影片时找到一些同感,发出许多感慨,我就深有感触。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我们都在强调老师不能体罚学生,国家也出台了一些这方面的法律,但是在一些地方还是时有发生体罚事情。不管你们信不信,在我的十几年学习生活里,我在初中被老师打过,我的许多同学也一样;在高中时也有同学被老师打过,当然打学生的原因可能有许多,或许是学生犯错,或许是学生考试考差了,也可能是老师对学生“恨铁不成钢”才导致的吧。老师们都认为是为学生好才打我们的,他们都是想让学生成绩好才打的,可能吧!反正我们好多人都是被老师打过的,说当时心里没有怨恨那是假的。其实现在想来,当时老师打我们越凶,我们就越害怕那位老师,也就越会产生逆反心理,我们就越不喜欢听他的课,那科成绩越来越差也就不奇怪了。我以前初中的一位同学就是因为被老师经常打骂,然后转学了,后来这个同学的情况我再也没有听说过。在初中时,还发生过一个同学直接被老师打出鼻血的情况等等。现在我时常在想,如果在初中的时候,我的数学老师没有体罚我,可能我当时会认真学习数学,我的数学就不会那么差了,那么在高中的时候,我就可能不会选择文科而是选择理科,我的人生可能会是另外一番景象。还有我们老师如果没有打或者骂那位同学,他也可能不会转学吧。当然,我说的这些都只能是如果,都已经过去了。我只是希望我们现实中的教育少一点责骂,多关心一下学生,老师们多与学生进行交流、谈心,走进学生的心灵里去,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然后理解他们,用真正的爱而不是鞭子来教育学生。有句歌词唱的好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只想说:如果每个老师都对学生多一点爱,学生将会有更美好的明天。
在中国的一些电影中讲述的好老师标准,大多数老师都是作为一个神而存在的,至少不是一个正常的人,因为几乎没有错误和缺点,不是任劳任怨,就是什么无私奉献、、、、、、就如《烛光里的微笑》、《美丽的大脚》这些电影里的老师,我个人看来都是一个神而不是一个人了。试想一个都不把自己当人看的教师,还能把学生当做人来平等看待吗?相比较而言,《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里的马修老师更像一个人,他并不完美,但是他真实。从形象上来看,他长得并不好看,反而有点丑陋,同学们叫他“秃头”;从气质上看,他举手投足之间也没有什么突出的,他也会为了生活而到处奔波,他也有七情六欲,如他追求学生家长的事情。但这样他反而更真实了,更能与学生接触交流。就是这样的一位教师,最终却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教育了这些顽劣的学生。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他用平等的眼光把学生当朋友看待,并且站在人的基础上理解和宽容他们的一切错误。
美国教育家帕克说过:“一切教育的目的,是人,即人的身体、思想、灵魂的和谐发展。”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身体、思想及灵魂的和谐发展。首先,我觉得老师应该把学生当做一个人来看,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如果都像我以前的那位数学老师那样不把学生当人看,随意暴打学生,就不用谈其他的教育了。老师不能只喜欢学生的优点,也必须理解和宽容学生的一些缺点,俗话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应该多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把学生当做一个平等的人。其次,我们可以从电影里的马修老师教学生唱歌的事情里看到,老师要把教学活动做成一种使学生愉快的活动,一种具有丰富性内涵的活动,一种学生能主动接受的活动。教学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并不是我们现实中老师占主导的“被动式教学”“填鸭式灌输”,老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老师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
很高兴能有机会坐在这里,谈一谈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实践、思考和收获,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老师的指导。从当班主任以来,所带的班级中基本都是男孩子,对于处理那些调皮,捣蛋,喜欢惹事生非的学生时,不可能用武力来解决.所以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用爱去扎根心灵》。
如何让那些从来没有扫过一次地,没有洗过一次衣服,初中没毕业,,吸烟,上网成瘾的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关键的一条就是班主任要设法走进学生的心灵,用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为学生一生成长负责的爱,在学生心底扎下根来。全国模范班主任小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我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只要你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情感上尊重他、关心他;在行为上激励他、焕发他;能够容忍他的缺点,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作为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
一、用老师的爱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成为言而有信的人。班上有个学生崔宽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平时爱跳墙出去上网,和老师顶嘴,上课迟到,旷课,不扫地 ……等等.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处理方法。有一次学校休息,他早早到办公室门口等我,原来是问我借钱,趁此机会我说借钱给你是有条件的。一,你必须下星期来还我,二,下星期天返校不能迟到,他说老师没问题我能做到。结果下星期返校依然迟到,钱倒是还给我了,我什么也没有说,就像没发生过一样。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虽然表现稍好了点,但是还去上网。我心想好事多磨,慢慢来。他又一次问我借钱,这次要150元,原因是同学受伤住医院要钱,但是不能告诉家长,我犹犹豫豫给还是不给,给怕不还,不给吧还想趁机对他进行再教育。老师只能把钱借给诚实守信的人,他明白我的意思,立即向我解释上次迟到的原因,并且保证以后不再上网。凡事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老师答应你的事都能做到,希望你也不要让我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希望你也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我遵守承诺没有告诉他的家长,后来这个学生每次有事总会提前让家长给我打电话,也改掉了很多不好的习惯,现在每逢节假日都会发短信问候,偶尔还会带上礼品来看看,作为我们学校的学生能做到如此,我已经感到是莫大的欣慰。
二、用老师的人格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李瑞环同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人,一靠榜样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学生学习有一个从信服老师的人品,到想念老师所教授学习内容的心理过程。听其言,观其行,信其道,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所以,我随时随地注意在思想道德、文明礼仪、学识才能、言行举止等方面“以身立教”,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我在开班会时曾多次给学生讲,人无完人谁能无错,有错就改还是好学生。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张爽,有一次打扫车棚边的垃圾,日积月累里边有臭水和烂树叶,很难清扫到中午还没有扫完,他和班里另
外两个男生还跑到校外的饭店去喝酒。下午打预备仍不见人回来,我用班里学生的手机给他们打电话,张爽还以为我是我们班学生,在电话里破口大骂,我听此话就知道肯定是喝多了,要求他们在15分钟内回到学校,半个小时后三个人满嘴酒气从外面回来了,我什么也没有说,他们看到我在带领其他三个同学干活就回教室了。晚上我到教室到位,张爽跟着我出来了,他的举动让我惊诧不已,他出来后重重的打了自己一个耳光,五个红色的指印清晰可见,还对我说:“老师我不是人,请你原谅”,深深的向我鞠了一躬,当时我真的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是真的。这个平时调皮,脾气暴躁,因为妈妈的一句话把手机摔个稀巴烂的张爽吗?但老师毕竟是老师,我说你并不知道打电话的人是我,老师原谅你。但是你私自外出而且还喝酒,是明知故犯老师不能原谅你,于是他向我保证从今往后不再旷课,不在违反纪律。事实也的确证明了他在以后的日子里上课都能认真听讲,并且在工学交替中勤劳能干,受到厂里领导的好评。平时我在开班会要求学生如过犯错,必须主动去找老师检讨。见到老师所说的第一句话应该是“老师我错了。”而不是强词夺理,为自己寻找开脱的理由。
三、用老师的真诚打动学生,让学生成为心存感恩的人。
平时有很多学生要请假回家,学校要求先与家长联系,在与家长打电话时,我注意到有些同学拿起电话,第一句话不是礼貌的喊爸爸、妈妈。而是喂!你在哪儿?我不舒服要回家!或者我想请假,你给班主任打个电话。针对此种现象,我特意开了班会感恩父母。对学生说父母养于你十几年,难道让你喊一句爸妈就那么难吗?于是我给学生
念了一篇文章《握一握母亲的脚》。主要内容是日本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到一家大公司应聘,应聘时主管只问了一个问题就是你握过母亲的脚吗?这个大学生诚实的回答了没有。晚上他回到家里想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洗洗脚,当他脱掉母亲的袜子时,看到的是那一双布满老茧的双脚,这个大学生顿时热泪盈眶……读完这篇文章我又问学生以下几个问题: 有谁知道父母的生日?有谁为父母庆祝过生日?有谁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有谁知道父母的身体状况?你是否经常和父母怄气?你是如何回报父母的?在班会结束时,我向学生提出几点要求:(I)主动为父母做一次饭。(2)主动帮父母洗一次衣服。(3)主动帮父母做一次家务。从日常小事来教育学生学会感恩,让学生懂得自己生活在爱的阳光里,父母是爱自己。学生每次请假回家时,我都会叮嘱他们路上注意安全,回家后与我联系,虽然是一句微不足道的话语。让他们觉得老师在关心他们。
四、给学生鼓舞,给学生激励,让学社成为自信的人
因为学生学习基础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作为班主任,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在学业上掉队是职责所在。在帮助落后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有效提高成绩上,我想出了一个“手牵手过河”建立各科学习互助组的办法。我从报纸上找到一篇叫《捷径》的短文读给学生,大意是:一群人行色匆匆。在漫长的跋涉中,都希望以最快捷的方式到达梦寐以求的终点。在一条捷径上,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河水波涛汹涌,无法逾越。最后河边只剩下3个人。第一个人仔细观察河水游了过去。第二个人制造木筏也到达了彼岸。第三个
人等到冬天河面结起了厚厚的冰走了过去。而其他人仍在对岸苦苦寻找出路。我问学生:有没有第四条捷径,使一群人都能过河呢?学生们说可以修一座桥,可以造一艘船,可以一人一个木筏,等等。我给学生分析说,修桥是一项艰巨的工程,费时费力,人生苦短,不允许我们在一个地方耽误许久;一群人在艰苦的境况中造一艘安全的船很成问题,即便做成了,一群人要靠船的多次往返才能运过去,同样费时费力;河水很急,木筏在河中充满着危险,一群人每人一个木筏就要各自为战,难免有落水被冲走的,也不是最佳选择。看着学生们迷惑的神情,我话锋一转:“不过,刚才不知哪个同学小声说的一个办法,我倒觉得可行。那就是,这一群人,共同„仔细观察河水‟,„试试深浅‟„看看水的流速‟,„选择合适的地方‟,手牵着手游到彼岸。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又在互相鼓舞中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手牵手过河‟就是我们要找的第四条捷径。我们共同跨入中专,机缘让我们成为一个班的同学,属于同舟共济。光荣,我们要共同创造;困难,我们要共同面对。肩并肩,手牵手,才不会有掉队的同学。在学习上,伸出你助人的手,献出我友爱的心,我们就能克服学习上的障碍。助人的人会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随之而来的愉悦感、成就感、幸福感,被帮助的同学也会在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取得进步的满足感,体验到班集体的温暖,使班级团结得更紧密。
那么, 教师应该如何走进学生的心灵, 为更多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呢?
首先, 应正确分析当今学生的成长过程, 并承认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觉得我们老师和家长往往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 却忽略了他们的心理。殊不知, 现在的学生可不同于七八十年代的学生。以前的学生家里兄弟姐妹多, 家庭条件多数不是很好;而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 经济条件已大有改善, 住的是单元独室, 其成长过程多与成年人为伴, 少与同年伙伴玩耍和交流, 空余时间多与电脑、电视为伴……纵观当今学生的成长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 当今学生存在一些诸如孤僻、任性、自尊心特高、“娇”“骄”二气严重、受不了任何委屈、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立自信等诸多心理问题。
其次, 多与学生沟通, 先走近学生, 再走进学生的心灵, 这是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主渠道。作为老师,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 自己付出了很多, 可学生的成绩总是不尽如人意, 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老师。笔者从教十余年, 对此颇有感受。刚毕业时, 充满激情, 课堂上神采飞扬, 滔滔不绝, 自我感觉真的不错, 可是几次考试下来, 却将笔者推向深渊。笔者向老教师请教, 他们说教学是双边活动, 老师的对象是个有思想有主见的活体, 要教好书首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知道他们需要什么, 不需要什么, 先要和他们交朋友, 让他们迷上你, 再做老师。一席话, 让笔者茅塞顿开。
开学的第一节课, 笔者没有上课本上的知识, 而是讲笔者自己:笔者的缺点、笔者的爱好、笔者的人生经历、笔者的学习方法、笔者做人的原则……然后要同学们也来介绍自己, 可能是受到笔者的影响, 有几个胆大的同学站起来介绍自己。每个同学说完后笔者都加以点评, 对他的优点加以肯定, 缺点笔者就记下来, 打算慢慢帮他改正。这样课堂的气氛活跃了, 胆小腼腆的同学也站起来介绍了自己, 虽然他们只说了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 但笔者从他们的眼神中知道, 他们已经开始信赖笔者了。课后, 有个同学给了笔者一张纸条, 他说道:老师, 你让我第一次有勇气站起来当着全班的同学说话。今后你一定是我“姓赖”的朋友。在以后的教学中同学们的改变很大, 课堂上敢于发言, 有什么问题也敢于质疑,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 笔者发现了许多问题。
再次, 善待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 针对不同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施以不同的解惑方法。笔者班的一位同学高一时成绩一直很好, 可高二时一度不理想, 上课也沉默寡言。笔者找她谈心。她说:“我一直生活在我姐姐的阴影中, 父母总是把我和姐姐作比较。去年一次考得不好, 父母便恶语相向, 姐姐也火上加油:‘高一这么简单的知识也学不好, 肯定是自己没用心、贪玩, 辜负了父母对你的期望。’其实, 我真的很用功, 他们就是不理解我。我觉得不管我怎样努力, 也不可能超过我姐姐, 因为在父母眼中我永远都不如姐姐。”听着她的诉说, 笔者真诚地对她说:“我相信你, 你真的很棒, 一年以来老师对你评价都很高, 其他科任老师也是这样说的。”接着笔者分析了她父母的心理, 告诉她怎样试着和父母及姐姐沟通, 告诉他们自己的想法。在以后的日子里, 笔者又多次找她谈心。现在她开朗多了, 几次考试化学成绩都在90分左右。
这样我们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去耕耘、播种、浇灌, 让他们的心灵绽放出真诚善良、美好光明、积极向上的花儿, 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阳光地带。
摘要:洞察当今教育, 不少教师走入了误区, 他们仅仅将自己定位在授业的职责上, 课中课后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为学生传授知识方面, 只要学生考到了高分就心满意足了。如何走出这个误区呢?笔者将就此进行论述。
【班主任工作经验:走进学生心灵】推荐阅读:
班主任德育教育案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10-05
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五)-班主任工作经验10-13
参加班主任工作交流会-班主任工作经验10-23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班主任的“五心”10-28
浅谈班主任工作经验10-16
谈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07-14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心得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