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大机关老干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推荐10篇)
沅江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邓华圣
我们人大机关现有不少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干部,他们都曾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过积极的贡献。为他们搞好服务是办公室的应尽职责,同时也是办公室觉得最棘手的工作。最近,本人围绕如何做好机关老干部工作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和思考。
(一)目前,人大机关现共有退休干部31人。退休干部的现状可以用三句话概括:一是人数多。人大机关在职干部为33人(人大机关在编干部职工人数为37人,其中在编在岗干部23人、职工3人,在编退线干部10人、职工1人),而退休人员(全为干部)已达31人,与机关在职干部人数接近。所占比例为益阳各区县市人大机关之首,退休干部绝对人数为同级党委、政府、政协机关之首。受退线规定和交流现状等因素制约,人大机关老干部将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二是资格老。在31名退休干部中,正处级岗位退休或享受正处级待遇的领导有6人,副处级领导6人,副处级以上老干部占离退休人员的40%;其他均为正科级或副科级领导。三是身体弱。退休干部中,30年代出生的占了8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干部的身体状况也在发生着变化。有些年龄较大的老干部体弱多病,经常住院,这些状况都给人大老干部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服务要求。
(二)长期以来,人大机关针对退休干部现状和机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尽力满足退休干部需求,积极为老干部搞好服务。近几年,人大机关的老干部工作又有了新的起色。
1、重视老干工作。人大常委会领导把做好老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征求老干部对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根据机关退休干部人数多的现状,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亲自分管老干部工作,办公室一名副主任具体抓,并确定一名专干具体做好各项服务工作。
2、关爱老干群体。首先,在生活待遇上,做到及时了解掌握情况,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确保老干部各项经费按时发放。同时,对老干部参加各种活动需要用车,特别是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老干部提出用车时,都能设法安排,优先保证。其次,人大常委会领导非常关心退休干部的身体、生活情况。当得知老干部身体有病或住院时,总是及时前往探望。今年还特地安排和组织机关退休干部进行了一次健康检查。本届人大常委会领导先后几次出面,为老干部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和遗留问题。第三,坚持重大节日走访座谈。每年重阳节,都要召集退休干部座谈,向他们介绍人大工作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春节期间,常委会领导带队,率各工作委室干部分组带着礼物或慰问金,对每一位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与老干部进行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和家庭情况。
3、支持老干活动。为了使退休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人大机关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支持老干部开展各种健
康有益的活动。一是鼓励退休干部学习政治。机关给每个退休干部订阅了《老年人》等报刊,使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求和支持老干支部定期组织退休干部开展政治学习和理论研讨活动。常委会领导每年向老干部通报人大重要工作情况1-2次,邀请老干部参加一些重要会议。二是改善退休干部活动条件。根据需要及时添臵和更换了老干活动室的空调、桌椅等设施。每年为机关老干活动室至少解决1000元水电费。支持和鼓励退休干部参加有关文艺、体育竞赛活动,参赛费用实报实销,获得名次予以奖励。三是组织退休干部参观考察。本届人大常委会根据老干支部的要求,征得市委、政府有关领导的同意,组织退休干部赴三峡等地参观考察,满足了机关老干部的愿望和要求。
(三)随着形势的发展,人大机关退休干部将会越来越多,服务管理工作也将会越来越繁重。如果按照目前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格局“沿袭”下去,显然难以适应老干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第一,为老干部服务的“专职化”程度不高。多年来,人大机关虽然有老干专干,但一直不是专职,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为老干工作中去。第二,在充分调动老干部积极性方面存在差距。老干部的政治学习一直由老干支部组织,人大工作、全市的重大决策等情况的通报,以及意见建议的征求次数太少。第三,对老干部提供优质服务上很欠缺。特别是在日常联系、用车保障等方面需要不断改进。对于这一点,退休干部反映比较集中也比较强烈。
(四)人大机关是退休干部相对集中的单位,做好退休干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参照上级人大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基本做法,借鉴外地人大机关的成功经验,本人就如何改进人大机关的老干工作提出以下设想和建议,供领导决策时参考。
1、建议在人大常委会机关设立老干办。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在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设有离退休办,设臵了主任、副主任(3人)岗位,安排了工作人员(3人);益阳人大常委会机关在人大常委会办公室设有老干科。这些专门的工作机构,在为退休干部搞好服务方面所起的作用很大。建议仿效上级人大机关的做法,在人大常委会机关设立老干办。老干办配备主任1名(可以由机关纪检员或工会主席兼任),解决正科或副科级别,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同时,在退线干部中确定1名同志协助老干办主任工作(具有熟悉度高、亲和力强等优势),以便老干管理服务工作更加“专职化”和“专业化”。
2、建议制定机关退休干部管理办法。许多地方的人大机关都以人大常委会的名义出台了人大机关退休干部管理与服务办法或暂行办法。办法一般包括了指导思想、组织机构、管理范围和服务对象、工作内容、工作要求等内容。建议我们也制定一个机关退休干部管理服务办法,坚持用办法规范人大机关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使离退休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更好地发挥出他们的积极作用。
3、建议推行“对口联系老干部”制度。按照老干部退休前所任原职务,并结合领导原工作分工,由现任各委室主任对口联系离退休干部。采取走访慰问、电话联系、定期座谈等多种形式,及时全面的掌握老干部的身体、生活、思想状况,真正做到“有思想问题必访、生病住院必访、遇到大事必访、逢年过节必访”。分管领导定期听取对口联系情况汇报,针对退休干部的具体情况,积极采取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慰藉等多项服务措施。
4、建议建立老干工作 “人文关怀”机制。把对老干部人文关怀机制贯穿、渗透于服务老干部工作各个方面。建立健全老干部的政治学习、情况通报、参观考察、走访慰问、生日祝福、健康检查等各种制度,特别是要配合老干支部把老干部的政治学习抓好抓扎实,组织他们学习当前重要文件、报告,向他们通报人大主要工作和市里重要人事变动等情况,使他们更加关心支持人大和全市的工作。用亲情化服务尽力满足老干部的各项政治生活待遇,着力建立健全关怀老干部的长效机制。同时,服务老干部工作者要做到常怀敬老之心,善谋为老之策,多做乐老之事,用真心、真情关心照顾老干部,努力成为老干部的贴心人。
一、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水平的总体判断
长期以来,江苏省南通市各地、各部门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等行政法规和省市相关规定,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公文制发、报送、办理等基本符合要求,公文处理工作日趋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但依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个别地方和少数部门上报市政府公文屡次出现不规范行为,公文办理中也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文数量偏多。
2008年,各地、各部门上报市政府的请示、报告件中正式收文的就达1420件,全年累计发文915件;2009年1~8月收件1030件、发文700余件;此外,面广量大的简报加高了“文山”。一些部门报送市政府的公文,有的并不是重大事项,有的也不属于市政府受理的范围,却事无巨细地统统报送市政府。
二是公文制发不规范。
文种使用不当。最典型的是请示、报告、意见混用,用“报告”请示工作,或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本应该使用“意见”的却写成了“报告”;不相隶属的部门为表示谦恭和尊重该用“函”却用“请示”或“报告”。格式缺项丢项时有发生。行政公文一般由16个部分组成,其中发文机关标识(红头)、发文字号、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印章、主题词、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经常接到以白头形式报送,请示件不署签发人或签发人不符合规定、缺联系人、附件、文号,印发时间与发送时间不一致、纸张和印制不规范的文件。有些部门为了省事,使用非国标纸如16开纸的现象。还有一些文件中,文字、标点、语句、逻辑错误时有发生;涉密文件不标注秘密等级;引用文件未注明发文字号等。
三是公文行文不规则。
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不是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却报送市政府审批或要求政府办公室转办,增加了公文旅行的时间。未经市政府同意,有些部门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责令下一级政府向部门报文,甚至还要求下一级政府必须转发部门下发的文件,否则在评优达标活动中扣分。
四是公文报送不规范。
上行文多头主送。一个请示,同时报送市政府多位领导同志,甚至报送市委、市政府多位领导同志;一些只涉及行政职能的公文同时报送市委、市政府。上行文直报。将需要市政府审批的事项,以部门或部门负责人的名义,越过市政府办公室文秘部门,直接报送市政府领导。
五是公文处理效率低。
在收文处理中,有的不按程序办理,对来文不登记直接办理,无拟办意见直接交领导批办,承办人不对办理情况进行标注。有的不能按规定时限处理文件,或者拟办意见不到位,致使文件运转程序出现问题,有的没有找准政策依据或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办理意见,出现了误事误时现象。在发文处理中,因办理不及时,导致上级机关研究决策或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时间太少,影响了公文的效用。有些转到部门办理的请示件和查办的领导批示,不按时报送结果,拖延很长时间才报上来,有的三番五次地催要办理结果,却屡催不办,甚至连拖延的原因也不说明。而一些部门请示市政府审批的事项,在本部门拖延了很长时间,却不给市政府领导研究决策预留充足的时间。
六是电子公文使用率低。
一些人将公文处理电子化误认为就是办公室内的文字处理电脑化,不少领导干部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方式,至今不会使用或不愿意使用电脑和网络,造成机关办公自动化、公文电子化链路的中断,使无纸化办公无法推进。电子政务平台功能远未充分利用。花巨资建成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存在资源严重闲置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一是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区或部门领导对本地区或本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重视不够,过问不多,检查不够,有的甚至把这项工作看得过于简单,在力量配备使用上不当。对新手未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个别工作人员没有树立起“公文处理非小事”的观念,没有树立起高标准、严要求、及时准确地办理每一件文件的意识,以至于在公文处理中,不做认真的调查研究,不认真思考,敷衍了事,简单应付,没有负起应尽的责任。有些工作人员不熟悉机关的工作程序和行政机关的工作规则、办事程序、文件审核、审签程序,办文无头绪、办事无章法,工作显得很忙乱,质量和效率大打折扣。
二是部门办公室扎口管理的职责不落实。
不少部门的办公室没有真正负起主管本机关并指导下级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的责任。有的部门办公室,只管收收发发,盖个章、编个号,没有把审核把关当成其重要职责。经常出现一些部门报送市政府的公文,政府办公室向部门办公室了解有关情况时,部门办公室却全然不知的现象。
三是公文审核把关不严。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7条、29条、31条)三处提到“审核把关”的要求,突出强调各级办公室要加强公文审核把关的职能。审核把关要把好七个方面的关:即是否需要行文关、行政规则关、政策内容关、会签关、文字关、体例格式关、收文入口关。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疏漏,必然会产生公文质量不高的问题。
三、对策和建议
一要严格控制公文数量,提高公文质量。
“文山”是个顽症,但不是绝症。制发公文要坚决贯彻中央关于加强领导作风建设的要求和国务院、省委省政府有关精简文件和简报的通知精神,本着必须、准确和效能的原则从严控制文件的制发,从源头上控减公文的数量。公文篇幅要短、内容要精,开门见山,直述不曲,要言不烦,意尽言止。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机关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公文送负责人签发前,应当由所在机关办公室认真审核。以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室)名义制发的公文,在送市政府负责同志审签前一律由市政府办公室相关处室、联系秘书长对公文内容进行初审和审核,再呈送市政府负责同志签发。公文在正式印制前一律由办公室文秘处进行复核,对审签手续、附件材料、公文格式进行规范把关。
二要做到及时、准确、安全,确保公文处理的时效性、严肃性和安全性。
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要树立及时、准确地办理每一件文件的观念,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印发文件,从起草、审核、审签、校对等环节都要认真负责,按规定要求和程序办理。收文办理,总体上要求都要快速处理,一般公文应尽快处理,紧急公文必须急事急办,在规定时间内办结。严格公文处理程序,确保公文处理的严肃性。印发文件要按规定程序审签,采取自下而上、逐级把关、对上负责的办法进行,一般不得超越职位的管理范围和权限签发公文。涉密公文的处理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严把打印、收文、传递、阅办、清退、归档和销毁关,确保每一环节都不出问题。笔者建议加强对公文办理工作人员的资格审查和岗前培训,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其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要完善责任制和办理通报制度。
一要强化责任管理,实行退文处理制度。凡出现不规范的公文(含代拟稿),市政府办公室要退回报文单位重新办理,由此造成工作延误的,由报文单位自行负责。二要完善催办制度。紧急公文跟踪催办,重要公文重点催办,一般公文定期催办。三要建立催办报告制度。每月初报告上月公文及领导批示件办理和催办情况,同时,对各承办单位承办情况不定期予以通报。
四要加强公文一体化和相关电子公文标准的制定。
【关键词】泰州市;海陵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科学发展
【作者简介】许倬恺(1982-),女,汉,江苏江都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公共管理。
一、海陵区干部培训服务科学发展的基本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海陵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发展这一主题,通过“必学必训”组织普遍培训,三年来,全区乡局级干部、科股级干部和村居干部分别累计完成148学时、154学时、152学时;组织“每月一讲”30讲;先后举办乡局级干部轮训班、新提拔乡局级干部培训班、青年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培训班等主体班次110多期,培训干部11000多人次,广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普遍得到了提升。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有效的培训方式和培训载体,构筑多种培训平台,充分发挥实践锻炼的作用。近年来,先后选派78名干部到基层一线和经济综合部门实践锻炼,抽调500多名干部参与全区文明城市创建、拆迁拆违等中心工作,107名后备干部被选派到区内外有关单位挂职锻炼,着力打造“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三宽”型干部队伍。
1.实施全员培训,增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科学发展的计划性
一是坚持“联系实际”、“全员培训”的原则,实施“必学必训”。从2006年开始实施,参学对象包括乡局级领导干部、科股级以下干部和村居干部,每年年初确定全年学习内容和考核要求,每半年组织一次考试,内容结合时政要点,根据不同对象有所区别,主要安排公共政治理论和通用的法律法规,组织方式上采取个人自学、单位辅导、区干培办统一验收考试,对全区干部实施全员培训。二是坚持“学以致用”、“保证质量”的原则,组织“每月一讲”。从2006年3月开始,每月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和省市有关领导来举办一次高层次专题讲座,参加对象主要包括乡局级干部及其后备干部、选调生,每次辅导确定一个专题,帮助干部丰富知识、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拓宽思路。
2.紧扣工作需要,突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科学发展的针对性
结合区情实际,坚持将提升干部推进“三大工程”的能力作为干部培训的突出任务,紧抓不放。一是培训对象突出向经济一线干部倾斜。围绕“三大工程”建设,将从事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城市建设的干部及其专业人员列为培训的重点对象,坚持“优秀干部优先培养”、“重点岗位干部重点培养”,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优先选送到专门机构系统学习,优先安排参加上级调训,优先选派挂职锻炼。二是培训内容突出科学发展本领的提升。从过去的注重知识培训向注重能力培训转变。紧密联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战略任务,抓好防范金融风险、加强危机处理以及国际经济、现代科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开拓创新、科学决策的能力;紧密联系实施“三大战略”、推进“三大工程”和“三年再造一个新海陵”的实际,着力加强工业经济、城建城管、服务业发展等现代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切实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抓落实、促发展的能力。
3.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性
坚持将培训效益放在第一位,树立干部培训投入是最具效益的投入理念,积极探索实践有效的培训方法和培训载体。优选社会培训资源,聘请客串教授,建立培训师资库,为区内专题班、主体班和专题辅导服务,统筹抓好全区主体班次,除建立“必学必训”、“每月一讲”等培训形式外,积极构筑多种培训平台。一是积极开展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围绕“工业强区”,充分发挥“清华远程大学堂”的远程教育作用,利用省干部教育培训在线学习中心网络培训平台和上海干部在线学习城,组织干部“在线学习”。二是举办领导干部、青年干部论坛,编发《青年干部之友》。围绕热点话题,进行演讲、辩论、研讨,为干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提供平台;编发《青年干部之友》杂志,传递高层声音,为青年干部搭建岗位学习培训载体。三是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增加了案例式、研究式、体验式教学。实行主体班次与部门办班相结合、定期轮训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等培训模式。四是实行“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的培训模式。在重点加强理论培训的同时,坚持将基层和发展一线作为干部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选派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到友好城市跟班学习,到一线、艰苦岗位实践锻炼,选拔后备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消化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4.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科学发展的长效型
一是建立择优调训机制,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在举办青干班等重点班次时,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择优产生培训的学员,把参与培训的主动权交给干部本人。区划调整以来,该区每年都组织一期青年干部培训班。为“给学习好的后备干部以学习机会”,2005年以来该区每年都通过笔试从后备干部中选拔青干班学员,共选送250名后备干部到省委党校、苏州农干院、温州市委党校和青岛兰德培训中心进行系统培训。二是建立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学习培训档案和签到点名、请销假、补课、跟踪考核、培训考试、档案登记管理等制度,将干部的培训情况纳入各单位年度“三个文明建设”的综合考核内容,并作为干部年度考核和工作调整、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
二、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干部教育培训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培训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该区正处于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培训质量,着力提升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
2.培训内容和对象上,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地培训干部仍不够。大规模集中培训和通用知识培训多,针对岗位特点和要求的针对性培训相对欠缺。在培训对象上没有真正做到分层分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干部安排不同的培训班次和内容,存在“一锅煮”的现象。
3.培训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拓展型的能力培训。理论性、知识性的多,应用性、操作性的少;课堂授课多,实践锻炼少。目前,该区的干部教育培训中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居多,开展“双向交流”和“互动式”教学的力度不够。
4.干部培训考核激励和奖惩机制不够健全,宏观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尽管从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到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海陵区已激励了一套较完备的干部教育培训考试考核机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
三、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1.立足科学发展,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导向机制和内容需求机制。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发挥好“两个积极性”。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是要更好地以人为本,使之成为领导干部从政生涯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搞好干部教育培训,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激发人的活力,发挥培训组织者和培训对象“两个积极性”。围绕全区发展大局,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力求对干部队伍的现状以及干部培训需求了解得更多一些、更深一些、更准一些,将调研成果体现在指导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体现在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具体措施上。同时,要适应科学发展要求设置培训内容。干部教育培训的对象来自各条战线、各个岗位,情况千差万别,干部的年龄、学历、经历不同,所需掌握的业务理论和技能也就不同,培训内容要有侧重、层次和特色,需要不断更新现代知识培训课程,将科学发展的要求转化为干部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需的核心素质和能力,不断开发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等相适应的培训课程。
2.突出科学发展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提升是关键。一是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授课模式,在抓好基础性培训的同时,加强拓展性培训。基础性培训注重提升参训学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技能,拓展性培训要灵活运用不同专题、板块、模式,由培训对象点题,努力做到让学员吃“自助餐”;由培训主管部门和承担单位共同按照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的目的和要求,选配课题,让学员吃“套餐”;由承担单位根据形势需要和学员需求,开设专题课程,让学员吃“加餐”。将发展所急和干部所需、共性要求和个性需求有机统一起来,主动顺应“社会需求”和“个性需求”,大力拓展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乡镇人大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基层政治文明建设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能作用。加强乡镇人大建设,落实乡镇人大的各项法定职权,对于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巩固和稳定基层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乡镇人大工作,我们组织人员对我区乡镇人大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并提出相关建议,供各级党委、人大参考。
一、基本情况
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对乡镇人大建立健全日常工作制度、组织代表活动、自身建设等方面工作予以指导,加以规范,有效提高了乡镇人大工作水平,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邀请相关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列席县区常委会会议,使他们熟悉人大工作程序,了解县级人大工作情况,并就某些问题请他们发表建议和意见,拓宽乡镇人大知情知政渠道。
(一)法定工作正常展开。
一是依法选举人大代表。各乡镇基本能按照选举法、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和上级的要求,设立选举委员会,合理划分选区,认真做好选民登记,依法推荐和确定代表候选人等工作,引导选民对候选人进行酝酿、讨论,通过无记名投票依法选举产生乡镇人大代表。二是依法召开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各乡镇能如期召开人代会,听取人大主席团和政府的工作报告,能依法选举主席团、选举或补选乡镇人大主席和副主席、乡镇长和副乡镇长。三是依法召开主席团会议。在闭会期间,每季度召开1次主席团例会,研究部署人大工作,听取和审议政府重要工作报告。(二)作用发挥日益明显。
在当地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各乡镇人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重视发挥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和乡镇人大代表的作用,认真开展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组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是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形式和途径,各乡镇都能开好一年一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及时将本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交大会审议,审议质量逐年提高。各乡镇积极开展闭会期间的乡镇人大主席团活动和乡镇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围绕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检查、评议等活动,为党委、政府决策和开展工作当好参谋,督促落实代表批评、建议和意见,促进政府改进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履行职能紧扣中心。
乡镇人大主席团能围绕乡镇党委工作重点、政府工作难点和群众反映热点,较好履行监督职能。朋兴乡人大紧扣全乡发展大局,就政府重大投资项目、重大改革措施、重大投融资等作出决议决定,全力支持发展,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三保”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实现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统一。同时围绕党委政府确定的中心工作,主动参与招商引资、美丽乡村建设、农旅融合等重点项目推进、协调等工作,五年来参与、监督了安全饮水、厕所革命、道路建设、土地整理、水利设施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有效地促进了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四)代表活动普遍开展。
各乡镇普遍建立了乡镇人大主席团成员联系人大代表、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制度,划分了代表活动小组,制订了代表活动计划,代表活动普遍开展。开发区人大小组组织开展
“人大代表在行动”的活动,连续几年来,人大工委按照区人大常委会的部署,结合开发区脱贫工作的实际,坚持代表一线调研的工作方法,实行每2名代表包1-2个社区,在包社区干部的陪同
下,连续利用了3天时间,对开发区129户脱贫户243人进行了遍访,认真对开发区脱贫攻坚成果进行了检验。
二、存在问题
(一)人大意识有待增强。
乡镇人大因其特殊的地位,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乡镇党委的有力支持。但有些乡镇党委由于对人大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不善于发挥乡镇人大的职能作用,没有将其摆上应有的位置,本该由人大决定的事项却没有通过人大。一些乡镇没有真正把人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关心过问不够,一些具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乡镇党委将人大等同于一个政府部门来看待和使用。由于乡镇人大专职人员少,并且还要用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党委、政府的某些具体工作,以至于“专职不专干,兼职不沾边”,有的工作只能处于应付状态。有的乡镇人大主席和专职副主席缺乏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办公用品,办公经费和代表活动经费得不到落实,组织开展活动举步维艰,代表法虽然明确规定了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不少地方对人大代表的活动经费实际上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乡镇人大开展工作所需的每一项支出,都要经过层层请示,最后经乡镇长审批把关。这不仅影响了人大主席工作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增加了人大主席的工作量。这无疑削弱了乡镇人大的法定职能,影响了其工作的开展。(二)乡镇人代会的权力行使不到位。
由于经费等原因,乡镇人代会的议程和时间尽量压缩,一般一次会议只有一天,有的甚至只有半天,人大代表难以行使相应的职责和权力。根据法律规定,乡镇人大不设常设机构,乡镇人大主席团主要负责主持召集、召开乡镇人代会。而闭会期间大量的、经常性的工作,如监督乡镇政府工作、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反映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要求等,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由乡镇人大主席团负责,实际上主要由人大主席团、人大主席、副主席组织实施。因没有常设机构,法律赋予乡镇人大的不少职权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无法真正行使。地方组织法第九章规定了乡镇人大的职权。但对于乡镇人大在闭会期间如何行使职权没有规定。地方组织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负责联系本级人大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并反映代表和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乡镇人大在闭会期间既没有行使职权的主体,也没有行使职权的途径。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在闭会期间虽然做一些联系代表等方面的工作,但这与行使人大职权并不是一回事。(三)乡镇人大的自身建设尚有不少差距。
一方面,在乡镇人大干部的配备上,多数地方将一些年龄偏大的同志安排到人大,再加上近年来乡镇人大干部的交流几乎停滞,基本上是“最后一站”,形成了事实上的只进不出,致使乡镇人大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很不合理。另一方面,部分乡镇人大主席的自身素质还不够高,对人大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存有消极思想,工作被动应付。有的在开展监督活动时不敢理直气壮监督,即使进行监督也显得无力,致使人大工作与法律的规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差距很大。
三、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乡镇人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搞好乡镇人大工作需要人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党委加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乡镇党委要尊重人大的法律地位,大力支持乡镇人大依法行使职权;要加强对乡镇人大的领导,并为乡镇人大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使乡镇人大专职主席、副主席从过多的党政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人大工作。乡镇政府要从思想上尊重乡镇人大,认真、积极执行乡镇人大的决议和决定,正确对待乡镇人大的监督。区委要配强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对人大主席、副主席工作突出的,可以提拔或交流到党委、政府部门任职,以增强乡镇人大工作的活力。应将乡镇人大工作纳入综合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明确具体的考核评分标准,并由人大负责考核。乡镇人代会选举产生的干部要保持相对稳定。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更要
增强人大意识,热爱人大工作,树立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感,认真履行法定职责,努力做好人大工作。
(二)组织主席团活动和代表活动
乡镇人大主席团虽然不是常设机构,但在实践中,可以将其作为闭会期间开展乡镇人大工作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机构,予以重视和加强。首先,要搞好主席团自身建设,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强化思想建设;建立健全会议、学习、议事等制度,强化制度建设;走访代表、联系选民,强化作风建设。其次,应坚持主席团例会制度,及时将党委对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计划安排向人民群众作广泛的宣传、贯彻、落实,支持党委、政府抓好中心工作。第三,积极组织代表开展调研、视察、检查活动,通过调研,及时发现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倾向性问题,督促政府及时予以解决。第四,积极发挥代表小组长会议的作用。代表小组长会议制度可有效解决乡镇人大闭会期间缺乏常设机构,难以开展日常工作的问题。值得借鉴的做法是: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主持召集代表小组长会议,研究和办理代表活动和人大工作的有关事宜;参加会议的人员有代表小组的组长、副组长、代表小组的联络员、乡镇人大工作人员,乡镇政府领
导和驻镇单位负责人可列席会议;代表小组长会议至少三个月召开一次。
乡镇人大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积极为代表行使权利、执行职务创造条件。一是加强代表培训工作,经常地组织代表学习宪法和法律,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代表素质。二是通过各种方式,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水平。三是积极组织代表进行视察、检查、调查和评议等活动,促使代表更好地行使职权。四是认真办理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并注意督办、查办效果,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高代表的履职积极性。五是督促代表加强同选民的联系,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努力履行法定职责,在促进改革、发展和稳定中起骨干和带头作用。
(三)突出重点,开展法律监督
1.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开展监督工作。经济建设是全党的工作中心,乡镇人大工作也应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在具体工作中,乡镇人大可充分发挥人大固有的优势,围绕本地经济建设、重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生产等重点工作,通过主席团听取政府报告或组织代表视察等形式推动政府抓好这些工作。主动介入到关系辖区内所有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去,积极参与中心、服务中心、支持中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采取灵活的方式,把法律监督与工作监督相结合,从
根本上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围绕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开发监督工作。
2.重视和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认真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可利用换届、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等有利时机,开展以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国家根本大法和基本法律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基层依法治理和村民自治。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重点抓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特别是要结合农村特点,加强对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贯彻执行。
廖功强 李敏朝
换届选举,依法选举产生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和国家机关组成人员,对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各级政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日,笔者就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并谈些粗浅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结构比例实现难。按照选举法的要求,妇女、非党代表应占有一定比例。但现在村级干部中,大多数是党员,非党和妇女担任职务的相对较少,其社会地位、知名度不高,当选成功率低。这样妇女代表与非党代表的比例就难保证。
(二)选民和干部的选举热情不高。通过走访人大代表及村干部了解到,部分人大代表和村干部对换届选举工作认识不到位:一是认为现在的选举不过是走过场,为这样的事花太多的钱不值得,更何况现在乡、村两级的经济十分困难;二是对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存在着厌选情绪,一些干部对换届选举工作也存在畏难情绪,认为选举工作频繁,很费时间、精力,对选人大代表热情不高;三是选民普遍对人大代表预期低,部分选民甚至认为当选人大代表不过是一种“政治荣誉”或“政治资本”;四是有些干部认为换届选举工作主要是人大主席的事,作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因而在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持应付态度,观望等待。
(三)参选率、选民登记准确率难保证。经济发展使人口流动越来越容易和频繁,特别是农村大量的选民外出务工,造成人户分离现象比较突出,而且流动性大,难以联系,再加上选民主动进行选民登记意识比较差,给选民登记、组织选举工作带来不少困难,造成漏登、重登的现象,参选率不易提高。
(四)部分选区受到各种势力的干扰。因历史地域原因,少数选区宗派和宗族势力暗中操纵选举事项,一些选民素质不高,不懂得珍惜手中的民主权利,容易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影响极坏。同时,由于代表竞选激烈,使一些隐性的、变相的贿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少数代表欲强的人员以及企业主凭借各种手段和经济实力非法拉票,干扰正常选举工作。另外,少数基层组织内部、相邻组织之间不团结及个别选举工作人员在选举过程中有意或无意的操作不当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选举工作正常进行。
(五)选举人的知情权没有得到应有尊重。我县是山区县,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加之选举组织者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过于简单,选民对被选对象了解不多。
二、具体对策
鉴于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为切实搞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的形势,应善于总结以往换届选举工作经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强化组织领导,创造良好的换届选举环境。要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加强选举法、代表法的宣传,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换届选举的浓厚氛围,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选举活动。同时,要加强乡镇人大的组织建设。作为乡镇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乡镇人大班子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配齐配强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保证换届选举和乡镇人大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把好代表人选的素质关,确保选民自由表达个人意愿。要推荐那些有政治热情、履职能力强、群众拥护的人当选代表。在实际工作中,要广泛发动选民提名推荐,调动选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选民小组的作用,在协商确定正式候
选人阶段,采用民主公开的方法,将所有初定代表候选人名单提交选民小组会议酝酿协商。如协商不一致,可采用秘密投票决定正式候选人的人选。
(三)拓宽宣传介绍范围。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情况,不只限于在选民小组会议上,而要拓宽到选区进行广泛宣传介绍。增加宣传介绍的时间。不仅在推荐候选人时进行介绍,而且在酝酿协商、确定正式候选人阶段,直至投票选举日前一天,都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进行宣传介绍。扩大宣传介绍的内容。不只限于介绍候选人的年龄、性别、工作简历等基本情况,还应如实介绍候选人的政治表现、工作能力、议政水平等多方面的情况。改进宣传介绍的办法。不只限于张榜公布名单、印发或广播候选人的基本简历,还应该提倡候选人与选民直接见面,当场回答选民提出的问题。在一些民主气氛活跃的乡村,选举委员会要为候选人竞选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候选人由暗中较劲改为公开竞争。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增强候选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有助于选民直接了解候选人的情况,为选民投票提供选择依据,增强参选的主动性。
(四)科学划分选区,准确进行选民登记。划分选区和选民登记是直接选举的两项基础性工作,必须按照依法、科学、便民原则进行。为了有利于提高代表素质,在坚持每一选区选1至3名代表的前提下,可将分选区与代表资源的分布有机结合起来。为充分保障选民的政治权利,对辖区户口进行一次认真摸底,弄清选民的底数,特别摸清人户分离数、外来务工人员数等情况。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选民登记问题,认真研究方案,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不重、不错、不漏登,使这些选民的民主权利基本得到落实。
(五)严格依法选举,避免发生违法行为。选举工作必须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严格依法进行选举。要严格执行和规范选举程序。对那些可能出现的问题矛盾、干扰或违法行为要严加防范,及时发现苗头,及时制止。对严重破坏选
举的事件,要依法严肃查处,以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保证换届选举工作健康顺利地进行。
一是抓班子,带队伍
机关工作的成效如何,领导是关键。地方人大机关领导,要不断加强政
治理论学习,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加强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提高带兵打仗的能力,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倡导奉献精神,面对矛盾镇定,面对诱惑坚定,面对群众务实,带头做学习的表率、勤政廉洁的表率、开拓创新的表率,进一步增强建好班子、带好队伍、用好权力、尽职尽责的团队意识,不断提高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为带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人大机关干部队伍,完成好机关各项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要从合理使用干部入手,坚持一把尺子原则,加强人大机关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加强人大机关干部与党委、政府部门和法院、检察院干部之间的交流,既可横向交流,也可跨地区交流,并形成长效机制,增强人大机关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避免让人大机关成为干部的终点站,真正使人大干部进得来、出得去,形成一池活水。
二是抓教育,树正气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地方人大机关要增强活力,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首要的问题,就是强化队伍政治理论学习教育,突出抓好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人,用正确的理念培育人,用创新发展的观点激励人,积极营造和睦共事、在共同的理想和事业追求中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立法、监督、重大事项的决定和人事任免等工作,无一不是大事要事。但在一些地方,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强调对领导服务的多,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多,对机关工作人员关心、激励则比较少,影响了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为此,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关心职工生活,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实事。要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实施人性化管理,做到以事业鼓舞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信任、包容的态度尊重人,努力形成以思想育人、理论引人、工作催人、实践树人的良好氛围,使地方人大机关干部心不浮气不躁耐得住艰苦,左不攀右不比甘于清贫,积极主动地为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服好务。
三是抓学习,育人才
要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把每一名干部职工都当作人才对待,建立健全学习制度,采取上派下挂、学习培训等措施,选派人大干部到全国人大和发达地区人大学习,以及到乡镇锻炼,充分调动每一位同志的潜力和工作积极性,增进机关的凝聚力和亲合力。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注意把握学习的方法,正确处理学历教育与工作的关系,避免本末倒置,进入误区。时下,一些地方对学习的要求,尤其是学历教育抓得很紧,开口闭口都是学习,都是文凭,其中的一个流行口号就是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其实,这种提法和要求,是值得商榷的。机关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如,税务机关的主要职能,就是收税,通过税收,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法院的主要职能就是惩处犯罪、调节社会矛盾,等等。如果机关都变成学校,就容易导致职能的错位。如法院变成法学院,税务局变成税务学院,公安局变成公安学院,就是社会的悲哀,就是国家机器的悲哀。事实上,在学习型口号的引领下,已有一些不良倾向发生,如在某些机关,对读研、读博兴致勃勃,不惜加班加点,对工作则千方百计应付了事。如果一个机关学历教育蔚然成风,谁还有心思干工作,一个不能干工作的机关,还有什么用呢?这里,我要阐明的一个观点就是,决不否定学习,但机关要以工作为主,学以致用,对干部要以工作实绩来评判能力,不唯文凭论处,重在树立一个学习的理念,通过坚持不懈地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等多种形式和途径,积累和丰富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把工作做得更好,而不是更差。什么是文凭?能力就是最好的文凭。
四是抓制度,促工作
一、干部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干部管理能力与确保安全生产不对接
我国铁路经过六次大面积提速, 随着天津至秦皇岛的开通运营, 与哈大高铁相连, 形成了东北到华北、华东的高铁网络。大量新技术、新设备投入使用, 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是, 通过调查分析, 有部分干部思想准备还不充分, 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还没有跟上铁路发展的步伐, 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之中, 仍然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主要原因是有些干部不主动学习, 工作中吃“老本”, 出现了专业知识“透支”的问题, 素质能力与高铁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相差较大, 成为制约高铁发展的一块“短板”。
2. 干部指导能力与现场实际需要不适应
沈阳客运段列车运行区域跨度大, 点多线长, 管理分散, 需要各级干部具有一定的指导能力。但现实是有些干部的指导能力不强, 表现为检查工作时把握不住重点, 指导工作时缺乏针对性, 解决问题时没有实效性。主要原因是全段干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文化程度高的经验少, 而经验多的文化程度又偏低, 对相关客运业务不熟悉。
3. 干部落实能力与公司总体要求不同步
当前, 铁路的各项工作标准越来越高, 很多工作都要求事不过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而在日常工作中, 有些干部的执行能力、落实能力却存在很大差距, 经常出现“安排了就等于落实了”、“上热下凉”、“肠梗阻”等现象。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有些干部工作作风不实、缺乏紧迫感、能力水平不高, 另一方面是现行的管理制度特别是考核机制还不够全面细致,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4. 部分干部参加培训动力不足
(1) 内在动力不足。认识上有误区, 认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足以应付工作。缺乏终身学习的意识, 认为学习理论见效慢。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干工作出政绩上。学习目的不端正, 有个别人把学习培训当做镀金和获取政治资本的一种手段, 对提拔重用有利的培训能积极参加, 对常规性培训则态度冷漠。
(2) 外部压力不足。一是干部管理机制仍缺乏活力, 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 部分干部安于现状, 缺乏不断学习进步的紧迫感;二是干部考核体系存在缺陷, 没有把理论学习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理论素质的考核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易于操作的方式。
二、对策与措施
1. 立足基本强基础
“干啥学啥”、“缺啥补啥”、“因人施教”历来是培训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在学习内容确定上注重结合和统筹, 既要兼顾干部思想素质的提高, 也要通过业务学习来促进干部业务素质的提升, 既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使干部成为业务知识的熟手、能手、强手, 也要通过综合知识的学习使干部成为熟悉各方面综合知识的多面手;既要通过学习使干部积累知识, 成为具有深厚知识内涵的内秀型人才, 同时也要加强对干部创新能力、创意思维的培养, 促进干部创新意识和思维的提升。
我段对年老干部工作靠“老底”凭经验, 年轻干部业务知识“偏科”, 管理能力薄弱的问题, 制定培训计划, 分类施教, 重点补强。采取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方法灵活的学习方式, 组织广大干部开展学习活动。结合段当月重点工作, 下发业务知识复习题, 由部门组织干部自学;组织技术骨干开设“专家讲堂”, 围绕安全运输生产和生产经营方面, 每月进行一次干部业务知识集中授课;摘录收集铁路《客规》、《管规》、《价规》、《技规》、《细则》、《行规》、《局标》、部《汇编》局《汇编》中与列车客运服务工作联系密切的部分内容, 总结归纳成《客运业务指导手册》, 供干部学习, 起到了干部业务水平全面提升的作用;多次组织干部观看清华大学教授吴维库“阳光心态”讲座、中航集团董事长李家祥《打造学习型团队》、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学习力就是竞争力》等系列光盘, 为引领全段干部职工形成崇尚学习、乐于学习, 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良好氛围;我们将2013年以来局《人事工作动态》推荐的优秀文章编辑成册, 组织干部学习研讨, 并在实践中应用;我们聘请名家来段讲学, 让全段干部不出家门接受高端培训, 聘请了辽宁省委党校孙学敏教授讲授《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努力提升管理者能力和素质》。通过学习、培训, 大家开拓了视野, 丰富了头脑, 提升了理论素养, 提高了综合素质, 进而提高了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
2. 活化方法提技能
“走出去取经”和“向实践学习”是培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几年来, 沈阳客运段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先后到齐齐哈尔、哈尔滨客运段、吉林客运段、大连客运段等单位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聘请沈阳车辆段的技术人员在库内现场讲授动车的新设备新技术。召开质量观摩会, 从列车出库、卫生保洁、定置标准、始发作业、基础资料、班组管理等方面进行观摩学习, 干部的业务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强化。同时, 为提升干部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组织开展了消防实战演练, 班子成员亲自带领干部进行灭火器实作演练。通过以上举措, 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3. 注重实用抓演练
开展技术练兵比武是推动培训教育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有力抓手。为检验干部业务学习的效果, 举办干部业务知识竞赛, 以部门为单位参赛, 对取得前三名的干部给予表彰奖励。同时, 为激发学习热情, 展示干部业务学习成果, 举行了干部业务学习成果汇报会, 迅速掀起了技术比武的热潮, 形成了“比、学、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
4. 健全机制严考核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考核机制难以保障培训教育工作的质量, 难以提升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对全段干部业务学习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重点检查是否单独设卷、基础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按要求参加集中学习、学习笔记记录情况等内容。对不专心听讲, 学习笔记记录不认真的干部进行了通报批评, 并按考核规定进行考核, 有力地促进了各级干部学习自觉性。
一、科学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是完善和创新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前提
1.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给老干部工作带来了新课题。当前,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启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老干部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标准、新要求。现在,人们的居住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流动性越来越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益突飞猛进,社会思想舆论和传播更加复杂多变。这种情况下,离退休干部逐步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而且思想日趋活跃和复杂,如何教育和引导离退休干部正确认识和判断形势、正确看待各种社会形象,如何教育和引导离退休干部发挥“正能量”等课题,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2.老干部工作在哈局实现转型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全国铁路的深化改革已步入深水区,转变发展方式进入攻坚阶段。哈局将承负起市场主体地位,大力推进转型发展。今后一个时期路局改革创新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迫切需要统一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特别是离不开老同志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全局干部职工包括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共同努力和创造。离退休干部是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功臣,是党执政的重要政治资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老干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党和国家宝贵财富的观念,牢固树立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和人事干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为哈局实现转型发展、再次腾飞做出贡献。
3.离退休干部队伍自身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离退休干部队伍本身发生许多变化。一方面,离休干部日益减少,退休干部逐渐成为离退休干部队伍的主体。在我局117134离退休干部队伍中,离休干部2029人,约占2%,退休干部115105人,占到了98%。另一方面,离休干部整体进入了“双高期”,平均年龄86.4岁,走不动、出不来、看不见、听不清的越来越多,“空巢”、独居、失能等特殊困难的越来越多。这些变化都需要我们在工作思路、服务措施上及时调整和跟进。比如,面对退休干部成为主体的现状,在对离休干部的照顾不能有丝毫松懈的同时,如何加强对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问题。又比如,针对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双高期”的特点,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他们的服务管理方式方法,提供更多亲情化、个性化服务,使离休干部不仅得到政治上的关心,而且得到生活上更好的照顾、精神上更多的慰藉。
二、找准存在的现实问题,是完善和创新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突破口
1.对老干部发挥作用的认识存在偏差。离退休干部是全社会人力资源中重要部分的观念还未被社会普遍认可,看不到他们身上蕴涵的潜在力量,同时对发挥他们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他们年龄大了,作用发挥不发挥都无所谓,存有“多余论”思想。有的老干部工作者认为,对离退休干部来说,主要是认真落实他们的生活待遇,让他们安享晚年,只要他们不找单位和组织的麻烦就行了,存有“麻烦论”思想。
2.离退休老党员的组织生活有待加强。由于离退休老干部居住比较分散,部分老干部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等原因造成了部分离退休老干部无法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和党内有关会议,致使党支部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召开组织生活会、坚持党员“三会一课”等制度不能得到较好地落实。调研发现,绝大多数离退休党员干部政治立场坚定,理想信念不变,党性观念强,能够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发挥共产党员的作用。但在思想常新方面,还有待于加强组织学习。
3.老干部活动阵地及设备不够齐全。在路局、局党委的重视支部下,2015年对全局46处老干部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投入了活动设备、设施,老同志活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现有的活动场所、场地及活动设备设施还是满足不了广大离退休干部日益增长的活动需要。目前,有的单位老干部活动室还是比较简陋,活动室内活动器材、娱乐设施不全。只是一间房子、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几副棋牌,文化娱乐用具很少。由于单位搬迁、老干部行动不便、居住分散且离单位较远等原因导致有的单位的老年活动室发挥作用不够,不能正常开展活动。
4.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全局各部门、单位之间老干部工作开展的不够平衡,大多数单位对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开展的较好,但也有少数单位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缺乏与离退休干部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有個别老干部工作人员对离退休干部的思想情绪、想法、意见建议重视关心不够。同时,由于老干部工作人员大多数身兼数职,无法将精力完全放在离退休老干部工作上,为他们服务主动性不够,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5.老干部工作者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老干部工作者热爱老干部工作,对老干部怀有深厚的感情,工作热情,责任心强,积极主动做好服务管理老干部工作,但也有个别老干部工作者缺乏责任心、事业心不强,工作中缺少耐心和细心。有的老干部工作者业务知识学的不够精。
三、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是完善和创新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
1.提升新形势下服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一要进一步加强《意见》的学习。2016年2月5日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是自1982年老干部退休制度建立以来,第一个以中办、国办印发的老干部工作综合性文件,对于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好《意见》是当前乃至今后时期的重要任务,要通过各种形式组织老干部工作者深入学习,吃透精神,把握内涵,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更好地做好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二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讲话精神的学习。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和刘云山同志在中央组织部召开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会议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要深入学习好中央领导的讲话精神,充分认识两位领导饱含深情的讲话,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离退休干部的尊重、关心与爱护,也为老干部工作部门今后工作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更高要求,是老干部工作的行动指南。进一步增强老干部工作者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到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三要进一步加强老干部相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做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管理,是老干部工作的本职属性。
2.拓展新形势下服务管理工作的思路。一是深入开展社企共建活动。针对退休干部数量迅速增加,服务保障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靠原单位和老干部机构的力量,越来越难适应和满足广大老同志服务的需要的实际,充分挖掘和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我们老干部部2016年工作要点提出的,以2015年全面改造修建的46个铁路活动场所为基点,联合街道文体中心、社区党校、活动中心等,形成立体化布点的活动阵地,为辖区老同志就近参加活动提供便利的工作安排,就是很好的思路。在此基础上,再需扩大共建范围。二是着力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这项工作在我局已经开展,在个别地区、个别单位中开展的比较好,但是没有普及开来。要通过典型引路、经验交流等形式推动此项工作在我局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关注好老同志晚年心理层面、精神层面的问题。三是有效加强离退休干部网络家园建设。积极主动地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干部工作,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广大老干部的现实需要。要进一步把老干部部的“夕阳红”微信平台等宣传舆论阵地做大做强,及时宣传党的大政方针,通报主要情况,引导正确舆论导向,展示学习成果,深化沟通交流,为哈局改革发展传播正能量。
3.创新新形势下服务管理工作的方法。一是人文关怀地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坚持贯彻落实好走访慰问、老同志阅读文件、参加重要会议和定期通报等制度外,在抓好离退休干部政治理念学习上特别在抓离休干部的学习上,要因人因事灵活性地开展,不要勉强他们参加会议和过组织生活,可以通过组织专人上门送文件、通报形势等,帮助他们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内外大事。另外,在组织离退休干部集中学习和过组织生活中,要把握好既要强化以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又要贯彻好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的要求,特别要引导好离退休干部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信仰宗教。在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上,作为老干部工作者,要当好离退休干部“宣传员”和“引导员”,使他们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付诸真情地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老来难,老来事事都难,特别对“空巢”、失能、行动不便的和生活上有困难的离退休干部来说就更难。我们要把这些弱势人群作为工作的重点对象,予以特殊的关心、爱护和照顾。第一,要建立弱势群体台帐。包括弱势人群的姓名、人数、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都要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楚。第二,要对弱势群体适时沟通和走访。以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沟通、上门走访慰问等形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家庭和生活情况,送去精神上的慰藉和组织上的温暖。第三,要建立弱势群体帮扶机制。对他们除落实好常规化的生活待遇外,还要给予一次性生活补助等特殊性照顾。作为离退休工作者,在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上,要当好离退休干部的“服务员”,照顾好离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三是扎实有效地推进老干部“文化养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老同志追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悦。通过参与各种文体活动来实现健康快乐长寿,是老同志晚年共同的追求目标。首先,要在開辟和改善更多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上花力气。要充分利用好闲置的场地,为他们开辟更多的学习和活动场所,投入更多更好的活动设备设施,创造优美的活动环境,组织有利于老同志身心健康的学习和活动。如我们的老年大学、《哈铁老年》报、“夕阳红”微信平台和各地区的活动场所等,都是老同志乐于接受的“文化养老”平台。其次,在活动中,要在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体现人文关怀上下功夫。如要根据老同志身体、生理变化,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无论组织大型还是小型活动或比赛,必须有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全程跟踪服务;每个活动场所必须设置血压计、氧气袋、急救箱安全防御设施等。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陶冶老同志情操、锻炼老同志身体、增强老同志体魄,实现“康、乐、寿”目标。
和进步。
一、基本情况
目前,___市鼓楼区科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女干部85人,占干部总数的24,其中正科级女干部20人;副科级女干部65人。区直部门领导班子中配备女干部的达到27个,占区直部门班子总数的71,其中担任部门党政“一把手”的女干部7人,占正职领导干部总数的20。全区6个街道办事处领导班子中均配备了1名以上女干部,配备率100,其中4个街道办事处配备了2名以上女干部,个别街道办事处配备了女“一把手”。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女干部参政比例不够高。由于过去鼓楼区女干部的比例一直较低,而科级干部总体基数又较大,所以要提高女干部的比例不是在短期内就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另外,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女同志潜意识中把自我交属于家庭,淡化了自己更重要的社会角色,比较安于现状,从政意识不强。第二,女干部分布不够合理。一些部门在选拔女干部时,不同程度地存在求全责备的倾向,对其不信任、不放心、不敢委以重任,出现了副职多、正职少、低职多、高职少,基层多、中高层少,党群岗位多、经济岗位少的“四多四少”现象。第三,妇女后备干部队伍还比较薄弱。过去有的部门领导对女干部的培养重视不够,后备力量不足,选拔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近几年来,由于人员编制的原因,大学生就业难,优秀女同志来源匮乏,妇女后备干部队伍得不到有效的补充,导致女干部青黄不接的现象比较严重。
三、主要做法
领导重视,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力度。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是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区委对女干部培养选拔工作非常重视,针对女干部的现实状况,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培养选拔女干部的力度。一是制定规划。印发《2002-2005年鼓楼区培养选拔女干部、发展女党员工作规划》,确立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配套措施和倾斜政策,为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二是落实政策。区委责成有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建立和完善了全区科级女干部花名册、全区女党员花名册等,对女干部每年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培养和使用女干部提供了准确的素材。三是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女干部、优秀女性人才的先进事迹和妇女进取精神,同时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对选拔女干部工作的认识,努力形成社会关心和支持女干部队伍建设的局面。
拓展渠道,加强女干部人才储备。加强人才储备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培养选拔优秀女干部的重要措施。为确保后备干部中的女性比例,区委采取多种渠道,把各类优秀女性人才吸纳到党政干部队伍中来。一是在招考录用公务员时,坚持男女平等,不搞性别歧视,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工作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女大学毕业生进入了公务员队伍。二是在考核中,及时发现掌握女干部中的优秀分子,了解她们的现实表彰和学习情况,把考核中发现的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等的女干部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入选女干部人才库。三是在每次调整充实后备干部时,要求各单位推荐上报的后备干部初步入选中必有一定数量的女干部,从而拓宽女干部的选拔视野,及时发现储备女性后备人才。
加强培训,促进女干部素质提高。根据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和领导班子建设实际,区委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女干部的培训,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一是提高理论素质。区委有计划地选派有发展潜力的女同志和女后备干部参加青干班、妇干班等培训班,指导各部门合理选送年轻优秀女同志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强练内功,提高素质。二是注重学历培训。区委、区政府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女干部参加各类学历达标学习,通过采取在职培训、自学函授和选送进修等多种途径,提高女干部的文化素质。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培训,现有的女干部的文化素质。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培训,现有的女干部大专学历达到95以上,拥有本科学历也超过70。三是强化实践锻炼,对缺乏基层锻炼的年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女干部,优先选派到基层伤职或下派挂职锻炼,对工作经验丰富、缺乏领导能力的优秀女干部优先选派参加各种工作队,同时安排一定数量的女干部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岗位交流,使她们在多种环境和岗位上接受锻炼,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才干,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鼓楼区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女干部外派到苏南等挂职锻炼、下派到基层社委会挂职锻炼。
一、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近年来的人大监督工作
近年来,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监督工作,自觉把监督重点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扣在回应人民群众重大关切上,扣在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上,综合运用各种法定监督形式,持续加大监督力度,不断提高监督实效。坚持围绕中心大局。紧紧围绕“双创双服”和“4+4”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市委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扎实开展系列监督活动。注重保障改善民生。针对入园入学难问题开展执法检查,促使26所开发商代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移交;追踪督办医疗废物处置难题,促进1500多吨医疗垃圾处置,推动2个项目开工;对利民惠民十件实事落实情况进行专题询问,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强化法律实施监督。认真组织开展预算法和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省扶贫脱贫开发条例、大气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执法检查,持续加强对行政执法和司法工作的监督,有力保障了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目前,人大监督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需要加强和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有的同志认识不到位。人大有的同志在行使监督权上不够大胆,或多或少存有怕影响关系的思想,缺乏真督实查的硬劲和韧劲。“一府一委两院”有的同志把人大监督看成软任务,甚至认为这是找毛病,对决议决定的执行刚性认识不足,对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重视不够,导致办理落实效果不理想。
(二)部分审议意见质量不高。有的审议意见讲成绩说得多,谈问题不具体,抓不住要害;有的太原则、太笼统,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让承办单位无从下手,使审议效果打了折扣。
(三)实质性监督还需加强。重形式、轻结果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开展专题询问,设计痕迹明显,“火药味”不足,特别是通过询问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受技术条件、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预算、计划审查监督往往只是履行法定程序,对各种指标是否科学合理难以深入审查,导致监督效果不理想。
(四)刚性监督形式运用不足。在现有的监督形式中,运用频率较高的是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计划和预决算审查监督、备案审查、专题询问等,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这几种监督形式,在实际工作中很少运用。
(五)综合监督方式运用不够。人大监督与纪检监督、行政监督、审判监督、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还未能有机结合起来,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形不成整体监督效应。
(六)“智慧人大”建设步伐还不够快。正在开展的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由于财政、人社、国资、税务等部门原始数据是海量、专业和复杂的,不直接适用于人大监督和代表履职需要,所以进一步明晰和细化人大监督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数据需求报表,成为系统建设的难点。同时,解决各级人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问题等,也应引起重视。
二、拓宽工作思路,不断深化对人大监督工作发展趋势的研究和规律性认识的把握
(一)刚性监督的力度越来越大。栗战书委员长强调,人大执法检查就是“法律巡视”,是行使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保证法律得到有效实施的一把“利剑”。“人大既是制定法律者,又是监督法律执行者。制定的法律有问题,要承担责任;执法检查时不到位,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王晨副委员长指出,人大监督要动真格,要让人大监督“长出牙齿”,充分发挥人大执法检查“法律巡视”的功效,人大监督工作不能走过场,不能放水,监督工作不到位也要问责。同时,各级人大的专题询问越来越常态化、制度化,应询级别也越来越高。专题质询工作也迈出了新步伐,去年2月,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就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不力问题对昆明市住建局开展了质询。
(二)信息网络技术得到运用。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现代科技手段在监督工作中的运用。2017年印发《关于推进地方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就如何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近年来,广东等地人大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优势开展预算联网监督,进行了积极实践,取得了新的成效,为各地人大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全链条”工作流程成为监督新亮点。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深化执法检查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指导,探索形成了选好检查题目、搞好检查组织工作、全面报告检查情况、认真开展审议、推动改进工作、要求“一府两院”报告整改落实情况的“六步走”全链条监督工作流程。整个过程综合运用执法检查、审议报告、专题询问等多种监督形式,打出了一套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的“组合拳”,切实增强了人大监督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各级人大提供了新的实践范本和标尺。
(四)联动监督方式成为监督新实践。去年河北省人大常委会把扶贫脱贫攻坚、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监督工作的重点,采取省、市、县、乡四级人大联动、五级代表参与、社会公众广泛动员的形式,实施综合监督、联动监督、有效监督,抓住了助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找准了人大依法推动工作的切入点,扭住了人大监督方式的创新点,把住了发挥代表作用的结合点,推进了人大监督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强化综合举措,不断提高人大监督的实效和水平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让人大系统干部、人大代表充分认识监督的重大意义,倍加珍惜宪法法律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不断强化“不监督就是失职,监督不到位也是失职”意识,积极主动做好监督工作。“一府一委两院”要强化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的意识,充分认识到人大监督是国家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安排,坚持把办理落实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办理落实责任制,加强督导调度,确保办理实效。
(二)准确把握监督原则。①坚持党的领导。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把监督“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同支持他们依法履行职责有机统一起来,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形成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合力。②注意把握重点。监督工作切忌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扭住关键点,真正把那些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③严格依法监督。善于用法治思维开展监督,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督促“一府一委两院”依法履职尽责。④务求监督实效。敢于动真碰硬、揭丑亮短,充分发挥好执法检查的“法律巡视”监督利剑作用,通过准确、翔实的案例和数据印证法律实施的实情,真正形成监督压力,并转化为“一府一委两院”改进工作、完善制度、有效实施法律的动力。⑤紧紧依靠代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组织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参与监督活动,最大限度地凝聚广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
(三)注重打好监督“组合拳”。①注重多种监督形式的结合。把工作监督与法律监督结合起来,确保国家法制统一;把专项监督和综合监督结合起来,提高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把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与执法检查结合起来,更好推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把初次监督与跟踪监督结合起来,确保审议意见的有效落实。②注重多种职权的结合。把行使监督权与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结合起来,使立法与改革发展实际相适应,在监督中善于运用决定权推动有关问题解决。③注重与社会监督的结合。建立监督公开制度,对人大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情况,适时通过人大公报、网络等载体,向人大代表通报,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探索运用刚性监督形式。①实行量化监督。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执法检查整改情况、代表建议办理结果等,由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量化打分测评或者进行定性的投票表决,对量化结果达不到一定数值的,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二次报告,仍然通不过时可以启动问责机制。②建立监督追踪机制。研究制定人大监督强制性制度规范,对执行人大决议决定不力,办理审议意见、代表建议不积极的问题,提出警告、发回重办,必要时对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询问或质询。③建立监督问责制度。对人大选举和任命的干部,凡涉及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不作为、乱作为造成严重后果的等重大问题,依法启动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等程序,不断强化监督的处置功能。
(五)细化完善监督步骤环节。深入推行“无缝隙”管理,真正做到程序严密、环环相扣。在议题安排方面,要加强同“一府一委两院”的协调,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视察检查方面,要认真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精细研究工作方案。在议题审议方面,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确保能够议深议透议充分。在督办落实方面,要健全机制,形成制度,强化办理落实的硬约束。
【关于人大机关老干部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推荐阅读:
人大机关干部工作总结09-25
关于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调查与思考10-27
关于加强农村维稳工作的调查与思考11-09
关于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实践与思考06-16
关于农村文化现状的调查与思考10-01
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关于加强食品卫生的汇报12-14
关于理想的哲学思考与实践的问卷调查11-22
关于确保农民增收安全性的调查与思考10-07
关于我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