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工作论文

2024-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企业统计工作论文(通用8篇)

企业统计工作论文 篇1

【关键词】统计工作 问题 意义与作用 思考

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的确,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假如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难很好地找到着力点。因此,强化企业统计,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加减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完事,把统计工作简单化。企业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认为会计核算、收支把关重要,是为“我”所用,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因此,统计员兼职多,专职的少,且变动频繁,在企业改革、重组、调整中,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也被首当其冲地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精简、下岗的较多;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三是统计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如射洪县现有企业统计人员除几个大中企业配置专职人员外,多数企业统计人员为兼职,以会计或其它工作为主,统计工作为辅。这些人员或学历较低,素质较差,或因事业心不足责任感不强,因此对统计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远不及专职人员,也没有多少自觉性挤出时间去学习统计理论,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有的只懂会计知识而不懂统计知识和统计业务,有的既不懂会计又不懂统计,只是被动应付填几张报表而已。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或运用不正确、不恰当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汇总和加工,造成统计数据的差错、失误,很少甚至不向企业领导及有关部门适时提供针对本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简单有效的内部统计资料,更谈不上进行统计调查、分析与预测,提供统计咨询,实行统计监督。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二、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统计工作制度,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提高了统计人员的素质,强化了统计管理,对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二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三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四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五是国内外范围内,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企业统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活动的重要手段,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当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一)、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在不同类型的企业中,各种统计业务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如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更谈不上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即使企业各部门之间也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至于部分近年来新成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当然更难以在企业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加强企业统计工作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二)、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规范企业统计工作,使统计资料实现为企业经营管理所用与为统计部门所用的有机结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指标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要克服贪大求全的作法,处理好宏观与微观、需求与可行的关系,删繁就简,讲究高效务实。如大中型科技统计中,科技人员按职称学历分组中再按性别分组,科技项目按项目统计人力、物力、财力等这类指标企业微观管理都不需要、宏观管理又无多大作用的要坚决删除。企业增加值核算,从生产法角度核算,核算很完备的大型企业都很难满足其核算要求,改成分配法核算于企业核算有利,于统计数字质量有利。

在具体设置和完善指标体系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既满足国家宏观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微观的要求。一是全面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内容应包括企业业务发展状况,企业运营收入、效益和投资情况,企业人力资源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并且尽量使指标按市场要求细化;二是规范性原则。指标体系应从指标名称、指标概念、统计口径、审核关系、取数来源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和要求,力求指标设置更加科学化;三是及时性原则。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型业务的不断出现,市场竞争格局不断变化,要对指标体系及时进行调整。统计指标的设置,应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部门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四是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能客观有效地反映本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能力、主要业务的发展前景等重要信息。

(三)、以科技为手段,加快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信息系统必须做到规范、统一。总之,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决策功能。目前,政府统计部门的信息网络和企业的信息网络建设都很快,但现在还是两条互不交叉的平行线,即使有交叉也只停留在报报表的单向交流上,政府统计网站为宏观决策考虑的多,为企业服务的少,如何利用政府统计网站为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信息发布、信息查询是统计部门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企业与政府之间真正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网络,企业所需的大量信息,能从统计渠道取得,政府统计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统计的功能也会增强,地位也会提高。

(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简单的工作任务,使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担任统计,时过境迁,他们面对市场经济之波澜,或无动于衷,或望洋兴叹。有些统计人员,虽是科班出身,却因统计工作的简单化,而被惯成方法滞后,成为缺少创意的少有作为者,面对市场经济所赋予的新任务,他们又难以适应。

然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却需要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如果责任心不强、上进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工作。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企业单位,行业系统,尤其是企业集团需要具有责任心、富有时代感,并有开拓创新精神与较高业务素质,能带领同事一道学习与工作的统计负责人。

企业统计工作论文 篇2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迅猛发展, 市场对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业统计工作作为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指导着企业制定经营决策方案,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工作是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 计算和分析, 认识生产经营实践, 科学规划企业未来, 有效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通过进行合理的统计工作, 可以对企业经营的活动进行整理分析, 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方向, 从而可以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方案, 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只有进行统计分析才能对企业做出全面的、反映各项指标好坏的、综合性的评价, 统计分析还可帮助企业进行数据分析, 了解产品质量好坏的分布情况, 找准问题、有目的地采取各种措施, 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统计是进行质量分析、质量管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见, 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制定经营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为企业制定经营决策的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意义, 通过统计分析企业的经济数据可以真实地反应了解企业的运行状态, 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二、目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统计工作职能认识不充分

企业的统计工作是十分复杂的数据管理分析过程, 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但是现在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清楚的认识到统计工作的职能和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片面的认为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将企业经济数据进行运算。因此一些企业对统计工作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 导致统计工作的职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和体现。

(二) 企业统计部门不健全

由于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通常没有专业的人员完成, 也没有健全的统计部门。常常是让会计部门或其他非专业人员兼职完成统计工作, 即进行简单的统计数据加减汇总, 可是由于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知识, 根本无法完成专业充分的系统统计分析处理, 得到的数据结果也不能有效的指导企业工作。

(三) 企业统计指标体系亟待改进

现在统计行业内规定统计指标体系主要是为了国家制定宏观调控计划提供的统计数据, 却没有制定针对企业经济运营管理状态的统计指标, 这就导致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对企业自身发展的指导意义不明显, 使企业统计仍然仅以报表为核心, 是“单向、封闭型”的, 变成了专门服务于上级和国家统计资料搜集的上报者, 不能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四) 企业统计方法不合理, 统计工作不深入

专业合理的统计工作不应该是仅仅针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机处理分析, 还要大量获取同行业其他企业等的信息资料, 与本企业分析得到的数据相结合比较, 从而得到全面完整的行业信息和企业运营信息, 并以此制定企业的运营方案, 这才是真正合理的统计工作, 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的统计工作进行都不深入, 方法也不甚合理, 这种情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不利。

(五) 企业统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因为某些企业对于统计工作的职能认识不充分, 对统计工作并不十分重视, 进行统计工作的人员通常专业素质不高, 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作要求。特别是有些统计人员是兼职进行统计工作, 对于统计工作没有专业的培训, 更不会有兴趣去认真地学习专业知识理论提高专业素质水平, 导致草草应付统计工作, 难以真正实现统计工作应有的作用和职能。

三、强化企业统计工作的一些措施

(一) 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要想企业得到发展进步就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方案, 而要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就必须对企业的运营数据进行专业系统的统计数据分析处理预测。所以作为企业管理人员, 必须将统计工作作为企业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 加大人力物力投入, 采用具有专业技术素质的专职人员完成统计工作, 设立专业的统计部门, 配备完整的应用设施, 力求获取真实有用统计数据, 从而可以利用统计数据真正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态, 制定企业发展方向。

(二) 设立健全的统计部门, 改革统计报表制度

首先, 企业必须依据自身经营方向建立功能完善的统计部门。其次, 由于近年来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原有的统计报表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当今企业的发展要求, 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特点, 结合市场发展动向, 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重新调整统计报表制度, 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相适应的数量不多、功能齐全、易于操作、能够“快”、“精”、“准”的反映企业运行态势的统计报表制度。这样有利于真正实现统计工作的职能, 将统计对企业发展的信息、预警及决策支持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 制定规范的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统计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就必须不断完善统计管理制度, 严格控制执行考核, 强化企业原始记录数据的管理, 细化统计台帐管理, 细化统计报表管理, 用制度和纪律规范各项统计工作。同时, 企业的统计工作不仅要遵循国家和行业内制定的统计指标, 还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 制定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这样的统计指标才可以真正有效的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 为企业进行市场活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 优化企业统计工作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利用统计网络平台, 更新现有的数据汇总软件, 快速的实现数据汇总、存储和上报。特别是在企业业务范围已扩大到省外实际, 更需要发挥计算机网络作用, 通过电子邮件、网上报送等手段, 及时掌握省外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和项目建设情况, 沟通集团公司与省外单位的信息化交流平台。利用现代化的统计手段, 企业可以方便的获得市场和其他企业的信息资源, 结合企业内部的统计信息数据, 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和模型等工作手段, 准确的分析预测市场信息, 从而可以做出准确的发展决策。

(五) 提升统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首先, 企业必须选择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完成统计工作。这就要求统计从业人员要精通统计与会计专业核算知识与方法, 学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相关理论、本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组织管理模式以及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其次, 统计工作人员必须努力学习, 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企业可以安排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还可以施行定期考察制度, 对于工作业务素质突出者给与奖励, 否则给予惩罚, 依次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 培养提高其专业素质。

四、总结

统计数据作为企业乃至国民经济运行态势和发展状况的“晴雨表”, 其重要性将会体现得越来越突出, 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任务越来越艰巨。所以企业必须要重视强化统计工作, 促进自身不断发展进步, 以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

参考文献

[1]李丽华.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为企业发展当好参谋.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6 (10) .[1]李丽华.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为企业发展当好参谋.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6 (10) .

[2]李丽芳.发挥统计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2) .[2]李丽芳.发挥统计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2) .

[3]王红英.搞好企业统计促进企业发展.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02) .[3]王红英.搞好企业统计促进企业发展.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8 (02) .

[4]李原.加强统计职能发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业, 2011 (02) .[4]李原.加强统计职能发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业, 2011 (02) .

[5]张锐.强化统计工作, 促进企业更快发展.人民公交, 2011 (09) .[5]张锐.强化统计工作, 促进企业更快发展.人民公交, 2011 (09) .

[6]孙爱丽.统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研究.现代商业, 2012 (02) .[6]孙爱丽.统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重要作用研究.现代商业, 2012 (02) .

[7]史东红.加强企业统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1) .[7]史东红.加强企业统计工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01) .

企业统计工作论文 篇3

摘要:在现实的企业经营运行中,谈到企业管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等,而统计的重要性往往被企业管理者所忽视。的确,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对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但假如没有科学的统计依据,从企业本身而言,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管理过程中就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从政府宏观调控来说,也难很好地找到着力点。

关键词:企业统计 企业管理

0 引言

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服务。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健全统计法制,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真正体现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因此,加强企业统计,无论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是对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1 加强企业领导、统计人员对国家统计法、统计管理条例地深入学习

部分企业的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从思想上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到位,觉得统计工作可有可无,统计是“闲职”,是数字加加减减,不就是每月几张报表,无关紧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落实和依法行政工作的逐步深化,进一步端正理念、完善制度、创新机制,成为全面提升统计工作的重要议题。作为企业领导、统计人员,不仅要熟知国家的政策法规,更要深入学习国家《统计法》和当地的《统计管理条例》,它可以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进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全面性。真正使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中“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统计不仅是依法行政的要求,更是统计工作获得法制保障的需要。只有认真贯彻依法统计,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武器,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有效维护统计信誉。

2 不断强化统计基础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逐步实现统计工作规范化

只有扎实的统计基础工作,才能有统计分析、统计优质服务、统计监督的可靠保证,统计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和统计服务质量的好坏,准确、全面、及时、系统的统计数据,是各级党委政府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做出科学、合理、正确决策的必要依据。准确及时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实事求是是统计工作的核心,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是企业管理者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依据,离开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就无法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和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断丰富,原有的统计管理制度、报表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不能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科学设置和完善企业统计管理制度、报表制度,已成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根据企业管理需要设计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以满足整个企业特别是业务发展部门的需求为主,坚持适度超前,并不断扩大统计指标规模,力争以规模效应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支撑。

3 发挥统计工作的信息功能,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统计工作的信息功能,就是根据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调查方法,采集、处理、传递、存贮和提供大量的以数量描述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信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人员不断增强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广泛的信息搜集网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经进入到各行各业,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统计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实现主要统计数据的及时更新,加快企业统计信息网络与部门统计网络的连接,实行企业联网直报,使统计信息既可及时地为政府和行业统计部门提供必要的统计资料,满足国家和行业的统计需要,又可立足本企业,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要的数据库与内部报表,及时反映本企业的业务发展和经济效益情况。

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计算机技术,广泛收集信息,加快信息处理、传递和反馈速度,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强化企业统计信息功能,更好地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4 加强企业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

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统计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填制上级布置的报表。简单的工作任务,使不少企业安排业务素质不高的人员担任统计,时过境迁,他们面对市场经济之波澜,或无动于衷,或望洋兴叹。有些统计人员,虽然是科班出身,却因统计工作的简单化、单调化,而被养成统计方式、方法滞后,成为缺少创意的统计工作者,面对市场经济所赋予的新任务、新课题,他们来不及跟上时代的步伐、束手束脚、难以适应。

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统计业务基础、专业技术、和责任心强的相对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为企业管理做出更大、更快捷的贡献。如果统计队伍责任心不强、进取心不足、业务素质低下,势必贻误正常的统计工作。

时代赋予统计人员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善于学习统计工作任务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保证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另外,统计人员还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统计工作的需要。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微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

企业统计工作总结 篇4

近年来,公司的领导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人员、经费落实情况好,部门配合顺畅有序,善始善终安排好统计的各项工作,公司的统计工作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扎实做好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近年来,进一步完善统计工作制度,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建立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和统计人员管理制度,包括综合统计管理制度;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统计报表管理制度;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和数据质量检查、控制制度;建立统计资料归档及保密制度;建立企业各级专兼职统计、记录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

三、按时完成统计工作,为公司领导经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我们严格执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认真做好各项年定报的贯彻落实。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和统计报表有关规章制度,虚心向统计局有关领导专家学习,积极采用科学的统计方法,系统地调查研究,对待每一个统计数字和统计调查分析,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确保统计数据的质量,及时收集、掌握重要经济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充分了解公司的经济运行态势,提高统计分析水平,从而为促进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和公司领导经营决策、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四、统计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数据质量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弘扬求真务实

精神,努力提高基层数据质量。规范基础工作,确保源头数出有据。统计报表有关数据直接从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取得的,报表数据和有关记录项目保持一致;统计报表有关数据以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相关数据加工后取得的,以企业原始记录、统计台账、会计报表为依据。

五、建立规范的统计台账,保证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建立规范的、统一的、可核查的统计台账,是统计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统计台账依据原始记录和相关数据,按照统计指标的含义填写,统计报表的数据来源于统计台账,和统计台账保持一致。统计台账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整理,年终汇总表册存档。

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 篇5

由于统计的职能侧重于通过数据资料,来反映和描述企业的经营活动,不是直接掌控企业管理某个过程的实际业务,因而在企业管理处于粗放管理状态,企业内部呈现一言堂和长官意志时,统计工作往往不被重视,甚至把统计看成是为了完成国家统计报表上报任务才设置的职能,是可有可无的,成了企业的负担。但是,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们是真心实意地要抓管理,降低消耗,节省费用,减少成本开支,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那么就一时一天也离不开统计数据资料,就必须运用统计分析、统计预测方法,就必须运用统计数据的记录、分析和描述手段来监控、描述经济活动的过程。可以说,在对经济活动和经济指标的分析方面,统计是最方便、最有力、最有效的方法和最基本的手段。

应该看到:我们许多公司、企业,由于企业领导不善于运用统计方法来对经济运行状况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造成公司(企业)经济活动的原始记录不全面、不准确,许多重要的经济、质量、成本、生产等各方面都缺乏准确的记录,导致企业各种经济数据失真、造假,在管理上只能看到结果,不能分析其原因,不能描述过程的状态。不能通过数量分析来揭示问题(或称矛盾)的内部本质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趋势。成为导致许多企业没有劳动定额和消耗标准,管理混乱,费用失控,经济效益低下的关键所在,导致在管理措施上只治标、不治本,在经营上感情用事,盲目决策、瞎指挥。使公司(或企业)的管理水平长期低下、粗放;抓管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可以说切实加强公司企业的统计工作,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已经成为解决上述诸多矛盾的一个突破口,成为改进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完善经济核算、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利润水平,实现管理全面升级的一项基础性的基本建设。因此,我要大声呼吁:要大力、切实加强企业的统计工作。

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有力武器。统计资料是企业制定经营计划,进行科学的经营决策的基本依据,统计核算是加强产品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完善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手段。统计数据,是企业制订劳动定额、产品消耗定额和经营计划的基本依据和基础,统一管理统计数据资料,建立起完善的内部统计信息传递系统,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监督考核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根据《中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工作,对如何进一步做好统计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全面加强统计工作,配齐统计人员。公司应在综合部门设立一名专职综合计划统计人员,负责组织全公司综合计划统计工作,侧重做好员工出勤、劳动

工资、绩效考核、安全生产和经营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工作。负责组织指导各车间、各部门的业务统计,统一管理各种统计报表资料,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工作。各部门和生产车间原则上应配备兼职统计人员,兼职统计必须以统计工作为主兼做其他业务,全面完成部门和车间的统计工作。其中:由于经营部门承担着从供方——企业——到顾客价值链(或称供应链)的管理业务,因此,必须配备一名有专业能力和水平的专职或兼职计划统计人员。

2、由综合统计统一管理、发布各种统计数据。今后一律由公司综合统计承担对外(对政府、对新闻单位、对企业)提供统计报表资料的任务,不准数出多门。其他部门非经综合计划统计同意,不准对外提供统计数据资料。今后公司对部门工作进行考核、检查、评比和总结,原则上一律以综合计划统计提供的数据为准。当业务统计与综合统计发生矛盾时,应查清事实,协调解决。对不能协调解决的,必须维护综合统计的权威。

3、提高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公司综合统计有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独立的向各部门、各车间进行统计调查,查阅各种文件、各种原始凭证,业务凭证和有关的票据,收集各种统计信息资料。各部门、各车间应积极予以协助配合,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刁难、推委、搪塞和拒绝。为使公司综合统计人员全面了解生产经营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计划统计人员有权列席参加生产经营方面的有关会议,包括生产经营调度会议,经济核算会议,经济活动分析、质量分析会议,生产经营计划会议等。

4、综合统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管理的实际和领导的要求,在公司内设计一套综合反映企业采购、生产、质量、消耗、营销、仓储和效益情况的内部报表,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全面的向总经理提供统计报表资料,完成各种统计调查、统计分析任务。指导各车间、各部门的统计业务工作,培训指导各车间、各部门的统计人员。定期公布企业生产经营、质量目标和绩效考核的数据,开展统计分析核算,运用统计监督,为公司领导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5、建立强有力的统计信息网络。为在不增加非生产人员的前提下,做好企业的各项统计工作,建议由车间班组长兼任生产统计;由产品质检人员兼任质量统计;由仓库库管员兼任仓库统计;现将各部门、各车间统计的主要职责确定如下:

1)车间统计:主要是生产、消耗统计;负责产品品种、产量、产值、质量、生产进度的统计和产品质量的核算;负责原材料、燃料、设备、动力消耗的统计

及单位生产成本、车间生产成本的核算;负责对工人出勤、劳动工时、生产定额、设备利用完成情况的统计。

2)业务部门统计:主要是采购和库存的统计,负责公司原材料、燃料、设备、零配件和外协配件等生产用或非生产用物资采购、供应、调拨、库存的统计、记录和核算。主要负责采购合同订货数量、价格、金额、合同执行情况、货款结算情况的统计与核算;负责公司产品销售量、销售额的统计与核算;负责营销广告发布数量、广告发布费用的统计;负责建立产品用户调查档案和客户档案;

3)质量部门统计:主要是产品质量的统计;负责公司产品质量、原料利用率、产品合格率、返修率的统计与核算;负责公司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及质量计划执行情况的统计和记录;负责原材料、产品及零部件质量检验检查情况的统计和记录,通过统计掌握产品质量问题的分布、原因,描述和监控产品在不同生产工序的状态。为加强和改进质量管理、制订纠正措施提供依据。

4)财务部门统计:主要负责成本和采购价格的统计;做好公司大宗原材料采购的价格统计、价格数据的收集和比价、询价工作,结合会计报表,进行产品生产成本、消耗费用、原料采购价格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与控制;负责公司企业资产、负债及营业外收支情况的统计。

总之,各车间、各部门应根据上述统计业务,建立有关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内部报表制度。

把握市场脉搏做好企业统计工作 篇6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子北采油厂后勤服务科

【摘 要】企业通过自身的一系列活动所取的有关企业的所有市场统计数据是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晴雨表,是企业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参数,是把握重大企业实力、掌控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一个基本依据。在社会主义特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如何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需要我们认清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分析统计工作所面临的独特形式和任务,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研究和结合实际做好本企业的统计工作。

【关键词】市场经济 企业 统计工作

作为市场经济时代的企业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它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基本属性方面的特征有利益主体多元化、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经济生活市场化。2.微观运行方面的特征有微观经济自主化、经济运行平等化、市场竞争激烈化和经济交流开放化。3.宏观运行方面的特征有市场运行法制化和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经济不像中国早期的计划经济那样,买东西不仅得凭票,还计划着买,而是可以自由购买各式商品,还可以买到外国进口商品,实现世界泛围内的商品贸易。只有企业认识到这些特点,做好市场需求量统计、市场占有率统计、市场需求时间等等的统计才算做到把握市场脉搏,掌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做好企业统计工作。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提出要做好企业统计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加强统计体系建设,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统计队伍。统计队伍是统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只有拥有了稳定和高素质的队伍才能够保证企业把握市场经济脉搏。近年来,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做到企业利益最大化,各个企业不断进行机构改革。企业对内实行了一系列的精简人员措施,大多数部门的人员都比以前有所减少,工作量势必增加了,企业统计部门也是如此。因此,企业就要更加重视统计体系的设置和建设,建立自统计数据的获得到最终的汇总和分析都能够达到形成一定的系统。企业内部应该由专门的领导负责统计工作的开展,并赋予相应的权利,达到巩固与树立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的权威性,统计人员也要积极主动的摆正自己的位置,以服务的姿态,树立信心。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人员,更加重视统计队伍的建设,把培养统计人才作为企业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统计工作队伍。必须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保证统计队伍的稳定,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求真务实、恰守职业道德的统计队伍。必须建立稳定统计的统计系统,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运行高效的统计系统,加强统计工作的集中管理。2.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准确把握市场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在市场中的份额也会经常性变动。因此,保证统计数据质量,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才能够正确预测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这是企业统计工作者面临的首要任务,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统计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从制度保障、科学方法、执法检查、基础工作等方面入手,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为宏观决策和企业管理提供依据。要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要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本单位情况和统计数据做到心中有数,也要掌握企业周围环境,尤其是竞争对手的情况。要提高对数据质量评估和判断方法的研究,提高其科学性。要打破就统计而统计的局限,把统计数据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同时,要充分利用数理统计和抽样调查的方法,逐步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数据评估方法体系。做到了这些,企业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健康发展、长盛不衰。3.加强统计信息获取力度,注重相互协作,增强服务意识。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最重要的产品。虽然我们很多统计信息为企业的管理、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在企业的壮大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信息的交流上也存在数据不一致,数出多门,针对性差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加强统计信息的获取力度,高度重视统计信息的提供工作,明确服务对象,重视统计信息服务的时效性,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交流和联系。要尽量占有和开拓信息资源,建立广泛的信息统计渠道,增加信息供应量。要加强部门间的合作,崇尚团队精神共同努力,建立信息交流沟通制度。在工作中或调查研究中取得的各种数据、文字信息及工作动态,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发布,以便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信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依据。同时,各级统计工作人员必须端正工作态度,应该清醒认识到:个人与部门所提供统计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需要,属工作关系,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广大统计人员,尤其是兼职统计人员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绝向统计管理部门提供统计资料。4.不断扩大统计分析的范围、提高统计分析的水平。搞好统计分析工作,是为企业管理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的有效手段,是统计工作水平的最终体现。但我们很多企业内部统计数据存在数量少,质量低等问题,特别是对企业经营生产管理有较大影响的专题分析报告,数量更少。这就需要企业应该加大统计分析工作的力度,在分析的深度上下工夫,要集中力量,重点搞好专题性分析。要提高统计分析的理论性、综合性和针对性,结合各个企业自身改革、决策的热点、难点,对企业改革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要善于抓住敏感性问题和苗头性问题,开展短平快的分析,迅速向各级领导提供信息。5.倡导企业统计工作朝向信息化、网络化发展。随着电子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工作当中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工作当中都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相关工作,统计工作也不例外,而且给统计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方便。因为通过对计算机的使用,使得大量的统计数据能够有效保存,而且避免了一些人工统计中的错误,还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提高了统计工作的效率。正因为信息化、网络化的这些优势,我们企业统计工作就更加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行改革创新的统计工作方式方法。加强统计工作网络化、自动化的建设工作,建立企业统计报表相应的网站,并将所有报表电子化在网站上公布,以方便及时更新,随时都能提供最新的数据。企业内部之间传递的各种统计报表均采用以电子文档、电子表格的方式进行报送,传送速度快、准确率高。不断培养统计人员对信息化、网络化的操作水平,真正实现统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6.严肃统计纪律,定期开展统计评比工作。严肃的统计纪律是企业统计工作正常开展的制度性保证,只有明确了相应的统计纪律,相关统计人员才会认真执行,其他部门与工作人员才会配合统计人员开展各项统计工作。制定了相关的纪律就需要企业各部门工作人员及统计人员进行遵守,比如说各部门必须按照纪律要求规定的时间及时、主动报送,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应该按照规定配合统计人员相关工作。定期开展统计评比工作,是对统计工作人员工作成效的检查,也是对统计工作人员工作肯定与重视的一种方式。考核评比依据的重点依然是报表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以及统计分析(论文)的数量和质量等。应该对表现较好的个人和部门进行表彰,对违反规定的部门和个人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充分体现管理者对统计工作的重视。

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初探 篇7

1 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 石油企业一直延续着传统的管理模式, 对于统计工作在整个企业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再加上统计工作自身的一些特征所带来的误解, 使得企业统计工作始终处于较为被动的局面。作为企业领路人的领导层, 也忽视了统计工作与企业经济发展决策的关联性。一些基层企业统计工作职能单一, 不能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管理者重会计而轻统计的现象普遍存在, 认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是必不可少的, 各种会计核算和生产经营成本控制体现的是企业的根本利益, 缺少了会计企业运作十分艰难, 而统计工作对此则无能为力。

1.2 统计指标设计定位不准

统计指标定位不明确, 没有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 是当前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缺少指标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统计工作无章可依、流于形式。而没有根据变化的情况对指标进行调整, 也大大降低了统计的有效性。加之企业更加强调统计工作的执行力和服从性, 并没有将其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 使得统计工作往往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

1.3 统计指标宏观体系不科学

统计工作的作用之一就是对企业的经营行为和运营状态进行真实地记录和反映。然而, 一些企业并没有认识到统计的真正意义, 工作流于形式化, 没有实际效果, 表现为:统计涉及面过窄, 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统计内容缺乏系统性;统计数据连续性差;统计指标相互脱节等。由于过多地强调统计的服务性, 也限制了其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发挥。在统计指标设置上, 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控制服务考虑得少, 为政府综合统计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服务考虑得多, 企业管理者感到有统计也行、无统计也可, 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不大, 没必要像对会计工作那样重视。

2 原因剖析

2.1 统计管理体制有缺陷

《统计法》规定要求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制。由于地方政府掌握着地方统计机构的财权、人事任免权、编制制定权, 使得地方统计部门缺少独立性, 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容易造成企业统计数据失真。除此之外, 一些企业的基层部门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对资料统计工作实施人为干预, 甚至出现瞒报情况。

2.2 统计队伍稳定性差

统计工作的特性对从事这一工作的统计人员提出了较高要求。统计人员不仅要有一定的经济学、统计学知识基础, 还要能熟练使用电脑, 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在现实中, 这样的人才往往得到领导重用而委以他任, 或者其本人不满足于统计工作的枯燥和平淡, 谋求调动岗位, 这些都造成统计队伍人员变动频繁, 稳定性差。

2.3 统计手段及方法落后

在对企业的实际调查中,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的基层单位还在采用手写方式进行统计, 电脑使用率不高, 这对数据统计的真实性、准确性造成一定影响, 无法发挥其指导决策和服务管理的功能。

2.4 统计外部环境不佳

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指导是各级政府统计主管部门的职责之一。但是现实中这种指导更多停留在业务领域, 政府统计主管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统计人员进行利益上的奖惩, 因此也就缺少激励和约束的手段。通常情况下, 企业统计人员都会依照领导指示行事, 其工作很容易受到人为干扰, 统计职权的独立行使无法保障。

2.5 统计法制观念淡薄

作为衡量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和企业、地方领导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 企业相关统计数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官员或领导晋升、考核的重要指标, 由此就为人为干预统计数据提供了主观动力。在现实中, 一些企业负责人和地方领导法制观念淡薄, 为了一己私利, 往往对企业统计工作进行强行干预, 进而出现授意修改统计数据、虚造统计报表等现象, 严重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败坏了社会风气。

3 加强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对策

统计工作为石油企业实施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提供重要的依据, 同时相关统计数据也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参考指标。因此, 一套完善的统计工作制度、一套行之有效的统计管理模式对于提高企业统计工作质量、优化管理效果、帮助企业正确决策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把“更新思想意识, 改进管理体制, 理顺工作流程, 强化基础建设, 发挥三个功能, 优化统计服务”作为企业统计工作方针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十分必要的。

3.1 更新理念, 改进体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石油企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且对统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 如果没有一个专业、高效的统计部门, 就无法对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 企业对自身状况的准确把握以及企业各部门之间有效的信息共享就无从谈起。

企业现代管理体制亟待企业统计管理意识的更新。在强化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中, 要建立健全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绝对保证企业统计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独立行使统计的调查权、报告权、监督权, 还要赋予企业统计参与生产经营决策的“参与权”。依靠统计的调查权, 来保证企业管理有翔实的数据源;依靠统计的报告权, 来保证企业经营有丰富的信息源;依靠统计的监督权, 来保证企业决策有可靠的质量源。同时, 只有赋予统计对生产经营决策的“参与权”, 也才可能使企业更有效地优化决策, 提高经济实效。

3.2 理顺流程, 强化基础

石油企业统计工作横跨各部门、各层次上的专业管理, 对各项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渗透性、协调性和统一性。严格统计管理工作, 就要围绕“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要求, 从统计基础工作入手, 理顺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3.2.1 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统计工作网络和与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相适应的内部统计报表、统计台账、原始记录, 明确各部门、各层次统计岗位工作责任制, 做到统计工作有岗位、有职责、有标准。

3.2.2 规范质量记录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严格实行“六统一”, 即统一统计编号、统一统计格式、统一统计口径、统一统计指标、统一统计标准、统一统计管理, 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2.3 理顺核算关系

石油企业应将“会计”、“统计”、“业务”三种核算系统, 对各专业性指标, 按分工归口负责, 对相互间形成的勾稽关系指标, 按分工和时间顺序, 做出标准化的操作规定, 规范三种核算系统, 使管理顺序严密而又统一, 达到核算协调统一、信息资料共享之目的。

3.2.4 转变信息功能

统计不仅要为生产经营活动服务, 通过有机地组合相关数据, 主动提供汇编报表和统计简报;同时要为生产经营管理服务, 通过数据加工使信息量得以倍增, 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经过分析拟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提供管理者参阅;更要为生产经营决策服务, 通过对企业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结构变化、市场占有率变化、竞争对手的动向、销售业绩情况等分析, 满足企业决策者的随机查询。最终达到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要求, “相伴相随”地提供跟踪的动态信息资料。

通过以上理顺统计流程, 强化基础建设, 可使统计工作有章可循, 有则可依。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立于其中, 真正使企业统计工作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

3.3 发挥功能, 优化服务

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个功能, 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具体表现为:数据收集统计功能、统计信息服务功能、统计参与决策功能。提升统计优质服务工作水平, 必须着眼于发挥这三个功能。首先, 作为企业统计按规定做好企业内部的统计工作外, 还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灵活性及调查对象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新形势, 从提高数据收集、汇总、计算、分析功能目标出发, 对生产动态、生产质量、经营状况、同行业生产情况、各专业管理动态、产品流向动态、产品销售成果等量本利进行分析, 通过广采博引, 以统计信息全、分析报告细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要求。其次, 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市场需求的动态数据库与内部统计报表。完善企业内部统计信息平台, 优化统计信息产品, 降低统计信息产品成本, 充分发挥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建立定量定性系统分析数据模型和一套科学的预警指标体系, 提高研究分析的科学性、预测性, 及时反映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情况, 加快统计信息的传递与应用, 提高统计信息咨询水平。第三, 强化企业统计信息监督服务功能。通过对企业各方面的信息搜集、汇总分析, 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实时调控服务;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编制定期报表, 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定期调控服务。

3.4 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实现统计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当前,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已经加入WTO, 我国经济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全球化经济竞争, 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对我国的影响也将继续加深。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统计队伍素质的提高, 首先, 要增强法律法规意识, 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统计活动, 依法统计, 既不拔高也不降低, 实事求是, 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同时, 还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统计工作秩序, 抵制弄虚作假, 同一切违反《统计法》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 保证统计数据在源头上不失真。其次, 要培养敬业精神, 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奉献, 安心统计工作、热爱统计工作、献身统计事业, 把“不出假数、真实可信”的追求落到统计工作的实处。第三, 不仅要向书本学, 也要向实践学, 以扎实的学习为基础, 努力开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事业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积极进取, 把好数据质量关。第四, 对统计数据, 从指标含义、统计口径, 到指标间的平衡关系、逻辑关系去进行认真的核实, 同时要在准确统计数字的基础上, 认真进行统计分析工作,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评判、检验决策方案是否科学、可行, 并及时对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提出矫正意见, 真正尽到统计人员应尽的职责。

4 结束语

加强新时期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的各级领导者必须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各项对策措施, 推动我们石油企业统计工作的持续有效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的为企业的决策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从而推动企业的更好发展。

摘要: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 企业的统计工作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石油企业更不例外, 现阶段如何做好石油企业的统计工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剖析了石油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便同行们借鉴, 也使石油企业统计工作能得以促进和完善。

关键词:石油企业,统计工作,问题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汪建平.浅谈如何提高企业统计工作水平[J].浙江统计, 2007, (04) .

[2]唐晓红.推进统计改革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四川省情, 2008, (08) .

[3]梁向群.企业统计工作存在问题和对策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9, (06) .

企业统计工作论文 篇8

关键词:统计人员 素质 要求 提升对策

一、统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素质在这里是指二方面,一个是指业务素质,另一个是指道德素质,那么统计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我认为应有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

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最终目标都要通过统计手段和统计表格表现出来,在加快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统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统计人员要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法律、法规不含糊,不动摇。

(二)有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统计人员要有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不能因为统计工作枯燥、乏味、清苦、奉献多、索取少、没什么回报,既没有权力又没有实惠,就对统计工作产生厌倦心理,要热爱统计工作,干一行,爱一行,有为统计事业而奉献的精神。

(三)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及责任感

对于统计人员而言,务实的工作作风是做好工作的关键。统计数字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作为统计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不编造虚假数据,坚持统计工作原则;要做到说实话、办实事、报实数,如实地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真正以求实的态度和扎实的措施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可靠。

(四)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素质

1.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及业务水平。统计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专业性很强。搞统计工作的人员需要较强的统计业务知识,同时,在统计工作现代化的时代,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经济管理知识,要会运用先进的统计科学和现代计算技术,来改革和完善统计工作,进一步做到数字准确、资料丰富、信息灵通,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2.要能够进行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统计分析是通过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趋势状态进行综合研究,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找准经济运行的特点,有分析,有建议、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这不仅是当好领导参谋的需要,也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提高自身工作价值的需要。

3.要有创新精神。创新是统计事业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与日俱增及变化无穷的统计调查对象,传统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面调整后的统计报告制度是一个全新的报告制度,目前使用的是微机联网统计直报软件,对填报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统计报告制度和指标体系及报表格式以后还会有调整,还会不断更新。统计人员要以创新性思维,探求在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工作的新路子。

综上报述,统计人员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及专业素质,要在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统计及时有效、统计指标体系完整化,统计分类标准化、统计调查工作科学化、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统计计算和数据传输技术现代化、统计服务优质化等,都将无从谈起。因此,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已迫在眉睫。

二、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的思考及建议

(一)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职业操守教育

一名优秀的统计人员不仅要有一流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严格规范统计行为,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保证统计真实、准确。

首先,企业要加大对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职业操守教育,不定期组织统计人员参加人生观、价值观等职业讲座,组织统计人员参与幸福感大讨论,让统计人员充分认识自身价值,不断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其次,统计人員自身要加强学习,增加工作的主动性,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教育活动,在吸取知识的基础上,愉悦身心,培养进步向上的阳光心态。

同时,统计人员要加强统计人员应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报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统计人员要爱岗敬业,坚持原则,切实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机制

1.目前,我国统计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现象较为严重,知识更新相对较慢,难以适应新时代统计工作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为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和完成统计工作的能力,企业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经常对统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要把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并使其具备专业知识作为统计人员的任职条件,专业统计人员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必须进行培训和考试,使统计人员自身有一定压力和动力,促进统计人员加强学习,积极参加企业的各类教育与培训。企业应建立健全统计人员培训教育机制,在报表、法规或制度有所改变时,及时组织培训,让全体统计人员及时了解新情况、新动态、掌握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任务。

2.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统计人员虽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能完成统计报表任务,但统计理论知识欠缺,对有些统计数据的意义只会填报,不能很好的理解,不会从大量的统计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供决策者参考,基层统计部门既懂统计管理又懂统计业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当少。统计人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了统计信息的质量,统计人员素质高,统计信息质量就会提高。统计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企业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培训相结合等方式,使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更新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做到统计数据准确和及时,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3.统计人员要自身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作为现代统计人员,自身没有深厚的素质功底,就难以做好统计工作,所以,统计人员要善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才能胜任本职工作。通过多种自学方式的结合,统计人员素质一定能够得到较好的提升。

三、结束语

上一篇:宣传部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项目监理部考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