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中的思考(精选11篇)
一缸混杂着泥土的浊水,将其静放,等上一段时间,你会看见泥沙渐渐沉淀下去,留下一缸清水。
现在的人过于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等待对于他们来说是最无法接受的。于是,就像那缸浊水一样,不停的被搅动,永远只能是浊水。他们追求的是那些眼前小利益,而长远的呢,却被抛弃在一边儿了,可怜而可悲。
等待,是一种享受。虽然会有些漫长,虽然会有些艰苦。但在等待中,我们的身心会平静下来,没有躁动不安,只有宁静。那些往日牵绊我们的小利益,在等待中都会沉淀下去,只留下心静如水。居里夫人在提炼镭的漫长等待中数年如一日,没有对简陋的工作环境与辛苦的生活产生抱怨,只有对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在等待中,居里夫妇拥有一颗平静的心,这才使居里夫妇后来放弃申请镭的专利。等待,能使人的身心平静。
等待,是一种享受。虽然它是煎熬的`,虽然它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它其实是时间对人意志力的考验,坚持下去,你会收获累累硕果,半途而废,你可能会一无所获。越王勾践在国破后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漫长的等待磨砺了他的意志,使他在蓄力量的同时收获了民心。终于,“苦心人,终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勾践成功地复仇了,重建起强盛的越国。等待,能给人带来收获。
等待,是一种享受。虽然这个过程会十分寂寞,虽然可能会有很多痛。蝴蝶破蛹前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见到彩虹前须经历风雨的等待,没有等待,这些都不复存在。等待中,我们也会有更多的思考:可以使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可以使对过去的反思,可以使对现在的规划,可以使对未来的憧憬,可以是……可以这样形容:“等待,使你微笑着观察生活,等待使你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
等待使一种享受,它使你身心平静,它使你收获颇丰,它使你思考人生。
见妈妈走进餐厅,我忙问:“妈妈,还有饭吗?”
“我还以为你吃过了呢。”妈妈有些生气地说,“都倒掉了。”
就在我为妈妈的话伤心的时候,奶奶也来到了餐厅。
“你妈那是逗你的,能饿着你吗?”奶奶往厨房走去,“我们一直等你回家,饭菜在锅里热着呢。”
见奶奶走进厨房,妈妈也跟了进去。不一会儿,餐桌就摆上了热气腾腾的菜,看得我肚子更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接过妈妈手中装满饭的碗,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等我吃完一碗后,奶奶和妈妈也各端了一碗饭坐在桌子上。我有点惊讶地问:“你们也还没吃吗?”
“还不是为了等你。”妈妈说道,“把奶奶都饿坏了。”
“不饿,不饿。”奶奶看着我说,“要不要我给你再添点饭?”
听了她们的话,我心里好内疚。从那以后,我总会在饭点前准时回家,再也没让家人等过。
【关键词】倾听;等待;思考;共同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像是一个导航,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它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了每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等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其实这五大领域就像是一个综合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相辅相成。
一、俯下身来倾听,拉近孩子与我们的距离
倾听是人类的本能,孩子们正是在倾听中来接受外界的信息和了解这个世界,也正是倾听中渐渐地成长起来的。可由于幼儿个体差异,有些孩子的自控力和坚持性等缺乏,会导致他们的倾听能力相对弱点,不善表达也不会有耐心倾听别的小朋友讲诉等等,那作为老师的我们如何去引导,去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呢?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几点:
1.用你的眼神等动作,传达你在认真倾听他讲诉的信息,让幼儿从中获得成功感,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当孩子看到新奇的食物,会有一个兴奋点,他会兴奋的告诉老师,这时,我们要认真的欣赏,并用眼神或很投入的神情,传达给孩子你是在认真倾听他讲诉的这一信息。哪怕是一件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情,一句重复了好多个词语的话句,我们也要耐心地听完,哪怕他已经重复了一次又一次,我们也要耐心的俯下身来倾听,同时,鼓励他更出色的讲诉,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当孩子受了委屈向你倾诉,你不要不耐烦,要让他说完,让他宣泄,让他感到老师在重视他。
2.对个体差异的孩子要更多的耐心和鼓励,宽容对待孩子的错误,不打断、讥笑孩子,并巧妙地给予纠正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班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孩子会口齿不清,有的甚至会带点口吃,对此,我们一定不能取笑,而要更耐心地听清楚,并与其交流,让他倾听老师的话,在不经意间学习、模仿老师的发音,改正自己表达时欠妥的地方。当孩子回答错误时,老师要鼓励他“再想一想,再说一次”,用足够的耐心引导孩子多想多说,而不能打断、制止孩子的话语。
3.俯下身来倾听,加强师生交往,让不爱说的孩子也说起来
感情交流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和动力。在听的时候,老师的一个体态动作、一个眼神、一种略带夸张的表情都会对幼儿产生巨大的鼓励。不爱说话的孩子原因有很多,如性格内向、胆小、紧张等。在这些孩子面前,老师首先要与他们多说话,引导其产生交流愿望;当他们说的时候,老师更要耐心地听,边听边猜,边听边帮助他们放松情绪,使他们逐步产生想说的愿望,说出心里想说的。
二、停下脚步等待,做孩子们良师益友
1.制造“温润的环境”,尊重孩子,不攀比,让孩子愿意与你分享点滴
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尊重每一个个体自身的成长速度,切忌攀比,切忌“拔苗助长”。不要总在孩子面前抱怨“你看谁都会什么什么了,你怎么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更要放下架子、放慢脚步,做好孩子们的“大朋友”,挤出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一起交流,制造一个“温润的环境”。
2.等一等,用足够耐心引领孩子迈出前进的步伐
我们在各个活动中,不难发现有那么一些孩子,可能由于能力的限制,或者胆小胆怯等原因,在有些方面会有一些滞后,我们一定要进行全系统的观察,做一个有心人,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不能勉强孩子,要细心地观察孩子的行为、神态,揣摩孩子的心理。更需要耐心地用语言、动作等鼓励孩子,帮助孩子消除紧张害怕的心理,留给孩子一定的等待时间。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其自身的优点、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我们的引领下迈出前进的步伐,使他们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 让家长参与进来,给孩子更多的空间
与此同时,在自己感悟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家长了解,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需要我们成人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我们需要停下脚步来等待,在尊重中等待孩子们的自然成长,做好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三、静下心来思考,更理性的对待发生的事和物,学会反思
本着《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精神,让我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善意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让我们俯下身来倾听、停下脚步等待、静下心来思考,让我们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黄轶玲.《老师如何倾听孩子的表达》, 2012-12-13
[3] 赖 萍.《蹲下身来倾听,让花儿开得更美》
你可曾注视过这砖?它们静静地摆放在荒芜的枯草坪上,或横或竖,只有几根冒头的野草把根扎在它身下压实的泥土中,与它分享时光。在晴天,阳光的照耀下,小草昂着穗亲吻灼热,而砖还是一动不动地忧郁着、匍匐着,就更不必说是阴天了。
它一直在等待。从被烈火交融的那一刻起,松散的红泥就肩负着使命。砖,生来就不是轻浮的生命。
有一天,砖来到了草地。也许那天的风有着海味,或是雨水里有飞鸟的欢歌。它们从拖拉机上卸下,码在了同伴们的身上。幸运的一小部分,当天便被买走了,兴冲冲地砌成了楼房的墙面。其余的砖,继续等,安静地不出声。仿佛它的每个空洞都拥有着深邃的眼神,它寂寥地看着草地,而草地则赠予它一身青苔。
又是来春,砖度过了一年孤寂的时光。这一段等待的历程,它收获了很多。它变得稳重、内敛,在雷雨之时能稳住心神,在江南春风中不动声色。砖明白,等得越久并不代表着能越成功,只有在等待时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当再次上车时,才可以骄傲地不回头。
后来,它又一次乘上拖拉机。新主人替它刮除了青苔,砖又成为了楼房的一部分。而那些虽在等待却内心空虚的同伴们,在某日的下午瞬间迸裂,那声响吓坏了身旁的小草。
山川等待伯乐发现它的美,树叶等待微风与它共奏乐章,雨水等待种子奋力的吮吸,而我等待你——母亲。
早已深秋,树叶的枯黄和残败铺满在大地上,我与同学结伴回家,对于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来说看到食物却不能一品,那可谓是最大煎熬,我双眼放光盯着价目表搜索着。
“老板,来一个肉包和粉丝包。”声音中轻快且泼有活力。在包中一阵翻找终是让我找到了三元五角,接过手里的包子,我同时也将钱递了过去,并说了声“谢谢”拿着零钱的我,坐在自行车上啃热呼呼的肉包子。终是要在第二个包子下口时我停住了,眼前浮现着母亲殷殷的目光,我把袋子打了结放进书包,嘴里嘟嚷着“给妈妈吃”。
我将车停好后发现钥匙却不在书包中,我苦恼着不知怎么办。于是将书包放在台阶上,同时也坐在书包旁。
时间过了很久,好似停止着。
傍晚早已是一片凉意覆盖在全身,我从包中拿出包子,感觉着温度,好似有些凉了,可中间还是暖心的烫,我小心地将包子放在怀里,紧紧地包着它。
夕阳无限好,它映衬着黄昏的云,变为朵朵红霞,灰暗的天空如幕布,描绘着云舒云卷。
我坐在台阶上,寒冷侵袭着我,母亲还未回来,我身上的衣服是有些单薄了,抬头看着云从空中飘着飘着,不知何时,路灯亮了,树影斑驳,清晰可见,我坐着怀里捂着包子。
一辆辆车打着刺眼的灯光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我抱紧双臂,一对母女从我眼前走过,女儿很小,活泼可爱并且正向母亲述说着幼儿园里中的趣事,母亲笑着看着女儿,手里紧紧握女儿的小手,轻声地述说着,在黄昏路灯的照映下那样美丽,发丝与眉宇是那样温柔。
我转头望向路口,脑中却不时地想着刚才的情景,母亲牵着我在桂花香味浸满的小路上走,轻声回应着我。天暗的很沉,但空中却依旧有着繁星点点,气温下降了太多,我只能起身,像慢跑似的.原地动,低头望着表七点半了,母亲还未回。
我依稀记得以前,我还不能骑自行车上学时,母亲每晚都回来接我,学校总是放学很晚,母亲抱着双臂,双腿却在原地动着,在昏暗的灯光下依稀能看见她苍白的面容和她手中捧着什么,却一直捂着。我也许从未长时间体会过那别样的寒冷,总是抱怨吃的又凉了,可是如今的我却也明白了似的。母亲是在那样的寒冷中为我等待。我已然觉得泪水的决堤,一是羞愧二是感动,羞愧与母亲对我的关爱我却不知,二是感动与母亲在寒风中的那份等待。
母亲请让我为你等待好吗?如今的我已能与您比肩,不应该再让您如此付出,请让我照亮您回家的路好吗!
在车灯耀眼的光中我看到了矮小的身影,她双手提着两带东西似是很沉重。背有些弯着,但步伐坚定有力地向前。泪眼是我朦胧,可那在灯下的人影在我眼中那样亲切,母亲。泪在奔跑时被风轻柔地擦去,我笑着迎上去抱着母亲,她的眉眼那样温柔,我将还有丝余温的包子递给她,双手从中接过沉重的物品,好似身上沉甸甸的担子,我已经被允许同您一起肩负重担,我早已可为您分担。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艺术
[摘 要]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不同的教学内容、合作学习、问题解决及纠错评价等方面对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进行初步的探讨。[关键词]化学教学;等待;艺术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教育名家窦桂梅也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需要等待。”初三化学,是化学启蒙课程,基础知识点多而杂。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讲课时,要对各个知识点进行分析,先易后难,不能操之过急。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一种艺术—等待。教师确立课堂中的等待意识,是一种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是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上台阶的表现。等待是一种智慧,一种高明,更是一种艺术。
一、等待的界定
“等待”一词在“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艺术是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且灵活恰当地运用技能技巧,直接发出或指令学生发出等待的行为,以显现期望中的教学效果,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化学课堂等待艺术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教学节奏,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树立学生的自信。在教学中,探究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等待艺术,对于化学课堂教学程序的优化控制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化学课堂教学中等待的必要性 1.学生自身的需求
德国M.韦特海默W.克勒和K.考夫卡创立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形”理论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着一个知识结构组成的“完形”,当学生遇到未知的知识时,大脑中的“完形”就会产生空缺,这种空缺会使人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促使大脑兴奋地去完善空缺,形成新的完形。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认为,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进行。人的成长是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学生作为还未成熟的个体,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是比较缓慢且有待加深的,其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出现偏差,而其认识到这种偏差也更慢一些。因此,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这一成长规律,用等待来更多地给予学生认识和发展自我的时间和空间。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讨,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2.教师外在的要求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被动地服从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教学中,许多老师在向学生提出其“精心设计”的问题后,会立即叫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不上,教师就会改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者通过在不断重复问题中迫不及待地暗示、启发,唯恐学生的“冷场”,打乱其教案中“教”的计划。这样表面上看课堂气氛很活跃――有问有答,实质上,如此的你问我答是肤浅的思维活动,是低效的教学行为。事实上,依据认知发展规律,教育是需要等待的。课堂上,教师对新知识不要急于分析、解释,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认知情况,有哪些学习需求,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容易认同掌握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与已有旧知的异同与联系,给足时间,“等待”学生去动脑、动手或动口。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留下一个静心思考的时空,以有效的等待来成全学生的主动学习,使其历经“顿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化学课堂中的等待策略 1.在教学的不同环节中等待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根据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需要教师于适当的时间进行合理的等待。比如新课伊始,学生思维处于逐渐集中阶段,教学密度要小。此时,教师要着重揭示课堂学习的主题,可留一些“等待”,重在引导,让学生用自由的思维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去;当学生思维逐渐进入亢奋状态,接受信息的能力增强时,课堂教学内容应全面展开,并进行重点、难点的阐述和讲解,此时教学要有较大的密度。当教学密度的高峰过后,又要给学生适当“等待”,让学生有思考回味的余地,有深化和升华的空间,此时教师应穿行于学生之间,解疑释惑,指点拔引,使教学内容在疏于“灌输”中得以消化。
2.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等待
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使用教学方法时,应有不同的等待方式。如初中化学中的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本来就是精炼简洁而明快的,教师应抓住内容的重点、难点、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地讲解,接下来留下足够的“等待”,教师要确实停下来,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而不去反复讲解,这样可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而对于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的理解、量筒读数时仰视或俯视是会产生什么影响等较为抽象的概念,则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讲解,辅以示意图和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但讲解还应让学生思考片刻,使其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
3.在合作学习时等待
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由于发展水平、兴趣爱好不同,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深刻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正是学生间可以进行交往与合作学习的前题。“只有在有交往、有知识和经验存在差异的人的场合,才会有教学的出现。”因此,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中学化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教学中,教师应将合作学习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没有独立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合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例如,在初中化学中教学“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①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变红后,红色马上又消失了;②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发现溶液恢复为红色;③继续加稀盐酸,红色最终又消失。有同学对实验中①与②产生的现象很不理解。为什么开始时红色消失;而滴加稀盐酸后却红色恢复了?教师这时,教师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提出明确的合作学习的要求“探究酚酞变色的原因”,让各小组学生合作学习。在学生合作时,教师只是偶尔的指导,耐心的等待,由于教师在这个环节合理的使用了等待,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范围内,自主思维,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以及学习的强烈愿望。适度等待不但能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缩小学生之间的各类差异,而且能打造激情、快乐、有魅力的课堂。
4.在问题解决中等待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方法。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时,学生就能让自己的所思所想条理化、清晰化、全面化,能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语言。学生有充足的机会开动脑筋,思维自然能够得到发展。“等待”并不是一味的“守株待兔”,而需要老师适时的点拨,恰当的评价,真诚的鼓励,给学生以新的体验和启发。
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一课“烧不坏的手帕”魔术揭秘时,当学生沉浸在魔术惊奇氛围里的时候,老师问道:“你们知道手帕为什么烧不坏吗?”学生一时不知怎么回答,继而唧唧喳喳:“是因为手帕不是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等等,不一而足。此时的意见不统一,说明学生思路是多向的,头脑是灵活的。老师开始步步诱导:你们知道手帕没有可燃性吗?手帕与氧气隔绝了吗?燃烧的是什么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仔细思考后答出是手帕具有可燃性,没有与氧气隔绝,燃烧的是酒精,说明酒精的着火点低,而手帕的着火点较高。老师随即肯定:很对。学生此时一致回答出就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老师此时反问道:“难道酒精燃烧不放热,手帕温度达不到着火点?燃烧都会放热呀,手帕温度怎么会达不到着火点呢?”老师重复着“燃烧放热”这句话。我们知道,在教学中重复就是一种暗示,一种提醒,是对学生思维的一种轻轻的叩动。此时老师寄于学生一种期待,期待着一种富有创见的回答。而学生此时也处在紧张的思索中。老师及时提示:“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手帕烧不坏就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酒精燃烧也会放热。那么放热与达不到着火点的矛盾,我们怎么理解呢?”教室依然是一片宁静。但此时的宁静,却已是箭在弦上,弹入膛中后的宁静。只要触动机关,扣动扳机,学生的思维之箭,就将射向认识的彼岸。而触动这机关,扣动这扳机的,正是老师点拨暗示、引发学生联想的语言,真正衔接过渡性的语言。老师此时说到:“本实验用的酒精是纯酒精么?”这真是绝妙的暗示。轰然一声,教室里突然热烈起来。学生们醒悟了。一个胸有成竹的学生说:“实验用的酒精是混合物,白酒中有水,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手帕上的水份蒸发,而蒸发是吸热的,带走酒精燃烧所产生的热量,使得温度没有达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燃烧起来。”
于无疑处有疑,在无疑处激疑,是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的共同特点。但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无疑——有疑——释疑的完美实现,在学生的学习遇到困难时,首先要求教师耐心启发引导,给他思考的时间,给他努力的机会,等待他自信地抬头。
5.在纠错和评价时等待
45分钟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有的教师为了抢时间、赶进度,在课堂教学中迫不及待地将教学内容和盘托出,知识点一波又一波地涌向学生而学生却没有时间好好地消化。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正确答案,一旦学生回答不出正确答案就马上换人回答,学生一回答错误就粗暴打断。教师认为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实际上,这种做法表明他们并没有弄清“学”的真正含义。“学”依靠的是学生的自我生成。一味灌输而学生又无法接受并不能节约时间,反而会浪费时间。当学生有了独立而自主的思考和消化时间时,教向学的转化将会变得更容易。这就需要教师耐心而恰当地等待学生的生成。课堂教学中,如果把纠错评价这个等待时机用好,就会把自信、个性、才华和机智融入到学生思维中,就会缓冲学生的压力,就会缩短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在不断思考、交汇、碰撞中,再现新的信息,形成新的认识,学习的兴趣就会大增。
总之,教学中的“等待”艺术因课堂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处理的方法也各异,我们要积极钻研教材教法,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根据课堂气氛、思维变化的实际情况,恰到好处地进行艺术的“等待”,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一、神话与现实的反讽对照
首先是《圣经》神话的反讽对照。《等待戈多》中多处提到《圣经》及其意象,不过,在提及这些具有宗教意义的词语时,极尽嘲讽、亵渎、轻薄之能事,与这些词的本义构成明显对照:
弗拉季米尔:你读过《圣经》没有?
爱斯特拉冈:《圣经》?……(他想了想)我想必看过一两眼。
弗拉季米尔:你还记得《福音书》吗?
爱斯特拉冈:我只记得圣地的地图。都是彩色图。非常好看。[1]
《圣经》尤其是《福音书》,是西方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在狄狄这里,却只是“看过一两眼”,“只记得圣地的地图”,因为“都是彩色图”。其神圣意义已经丧失殆尽。
狄狄对戈戈说:“这件事越来越叫人寒心。两个贼有一个得了救。是个合理的比率。”[2]“两个贼”指和耶稣同钉十字架的囚犯。狄狄非常纠结其中的一个贼是否得救,因为“四福音书”里,只有《路加福音》写到这个贼得救:“‘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3]狄狄以“两个贼”喻指自己和戈戈,希望自己是得救的那一个。但后来又怀疑了,所以感到不确定而“寒心”。“合理的比率”,是想靠概率碰运气,又叫人啼笑皆非。当狄狄说要“忏悔”时,戈戈“纵声大笑”。这与传统社会里人人坚信上帝及其救赎的信仰立场,形成本质上的反讽对照。
其次是希腊神话的反讽对照。希腊神话中的西叙福斯被判罚往高山上推滚巨石,每当快到山顶时,巨石便滚下山,他只得从头开始,“西叙福斯向山上永远推着巨石,但永远也推不到山顶。”[4]《等待戈多》中动作、语言和情节的重复轮回,令人想到西叙福斯。剧中不少于45处的舞台指示,要求人物反复做一动作:脱靴子,穿靴子;脱帽子,戴帽子等。人物这种下意识的“多动症”,只是剧作者“要求人物放弃象征人的尊严的直立姿势”[5],显得无聊滑稽。人物语言的乏味重复,旨在说明思维的呆滞和思想的贫乏。剧作第二幕是第一幕的轮回,两个流浪汉的絮叨,波卓和幸运儿的上场,送信孩子的到来等情节,都与第一幕一一对应。结束是开端的反复,终点又回到起点。所有这些,与西叙福斯的悲壮命运有天壤之别。西叙福斯推滚巨石,具有反抗死亡这种自然宿命而受罚的悲剧意义,而《等待戈多》剧中人物却消解了这种意义,从而构成反讽对照。
戈戈心目中“可爱的母亲大地!”[6]波卓却诅咒是“婊子养的大地”[7],这与希腊安泰俄斯的神话故事构成反讽对照。“当安泰俄斯感到体力不支时,他就触摸一下他的母亲大地,于是又获得了新的力量。……但是,只要将他抱起来,举到空中,他的力量立即就消失。”[8]波卓如此辱没大地母亲盖亚,在第二幕里,不可一世的波卓,成了瞎子,奄奄一息,大喊“救命”,说明他在情感上离开了大地母亲,丧失了力量源泉。
二、理想与现实的反讽对照
戈多是未来、理想以及一切不可知事物的化身。“戈多只是代表了我们等待的对象——它可以是一个事件、一个事物、一个人,或者死亡。”[9]戈多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等待。当人放弃了对自己存在意义的把握,就会把命运交给不可知的外在力量,陷入消极无望的期待中。剧中人物狄狄和戈戈,既丧失了信仰又毫无现实作为,等待不可期待之人“戈多”,成了他们唯一的存在意义。
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
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10]
可是,“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11]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等待,被“拴”在戈多身上,进入恶性循环轨道:由于等待而放弃了现实,因为放弃了现实而只有等待。
第二幕里将“等待戈多”又一次重演。等待着眼于未来,而完全废弃了现实。而执迷于等待的狄狄和戈戈,浑然不觉“戈多”已乔装成“波卓”的形象现身。身为奴隶主的波卓,完全是暴虐的主宰,这表明真的等来戈多,人们的处境也许更加可悲。每次波卓的到来,都引发一场狂欢:“是戈多!终于来啦!……咱们得救了!”[12]但“波卓”究竟是不是“戈多”的现实化身,他们也拿不准,甚至波卓自己也不知道,因此,只能日复一日地将“等待”主题延续下去。这便构成了两层理想与现实的反讽对照:戈多永远不会来,理想永远都不可能实现,但你却必须在现实中无休止地等待;戈多化身为波卓已经来了,理想已经实现了,但情况并不美妙。
三、名相与真相的反讽对照
耳可闻者谓之“名”,眼可见者谓之“相”。耳中所闻眼中所见的名相,不一定就是真相,有时恰恰相反,这便构成反讽对照。《等待戈多》中有一些名不副实的名相,与其所代表的真相,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反差。
一是不幸的“幸运儿”。这个被波卓用绳子牵着的等同于奴隶的人物,虽然叫“幸运儿”,真相却是“不幸儿”。“幸运儿”应该是幸运的,他却丧失了人身自由,没有人格和尊严,所以,这个命名具有极强的反讽意味。在反讽嘲弄的表层现象之下,尚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实质:其实他也是幸运的。他之所以“幸运”,是因为他还有波卓这样一个邪恶的精神依靠。所以当波卓声言要把他放到市场上卖掉时,幸运儿开始哭泣。这意味着“幸运儿”的命运,比永远处于无望等待中的两个流浪汉的命运要“幸运”一些。说明现代人宁愿以自由为代价,换取精神上的依靠和归宿。
二是无信的“信使”:信使的本质是“信”,即准时、诚信、可靠,而这个充当信使的孩子,每次传递的都是谎言:“戈多先生要我告诉你们,他今天晚上不来啦,可是明天晚上准来。”[13]信使是未来通向现实的媒介,体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代表一种生活的理性和逻辑。但这个孩子不但传递假信,而且第二天否认昨天来过,说明这个混乱无序的社会,全无理性、逻辑和规律。“信使”无信,表明人类已无任何诚信可言,并且通往未来的路标十分可疑,“戈多”所代表的所谓理想、希望,只是一个不可实证的假说。“信使”这个名相,与“无信”这一真相,形成鲜明对照,充满了反讽意味。
三是等同于“白痴”的“牧师”和“批评家”。在第二幕中,两个流浪汉等不来戈多,极度烦躁,开始对骂。戈戈骂狄狄是“牧师”,狄狄骂戈戈是“白痴”,最终戈戈以骂狄狄是“批评家”而获胜。“牧师”是代表上帝传播福音的使者,接受信众忏悔的救赎者;“批评家”是客观分析评价现实包括创作,从理论高度给予启示指导的评判者。在传统文化中倍受尊重的这两种人,在两个流浪汉心目中却成了“窝囊废”、“寄生虫”、“丑八怪”、“鸦片鬼”、“阴沟里的耗子”、“白痴”的升级版,名相与真相再次构成反讽对照。
《等待戈多》昭示了神话时代与现代社会、理想未来与当下现实、事物名相与本质真相之间的反差,它以类似黑色幽默的反讽形式,对传统价值观进行了无情的嘲弄和解构,而对照彰显了这种解构。
摘要:贝克特的荒诞剧经典《等待戈多》,以其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荒诞性著称于西方文学史,而其荒诞性中具有显著的反讽对照特征。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基于《圣经》和希腊神话原型的反讽对照、理想和现实的反讽对照、名相和真相的反讽对照。
其实,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们可以做一些健美运动来充实、利用时光,这些运动既可以排除各种负面情绪,又可以放松身体。
情人在等待约会——
弯腰向下,将上身轻松地垂向地面,保持这种姿势数秒钟。然后,慢慢起身,让脊骨每次只伸直一节脊椎,直至身体直立。如此往复多做几次。
你不仅会感到身心轻松、畅快,而且面色健康红润丰泽(女子可以省去搽胭脂哩),富有弹性,同时可免除下背部的压力。
排队等待买票或购物——
伸开你的双手做做抓握动作如何。首先紧握双拳,再慢慢尽量揸开手指。然后,将手腕向左向右转动,向上向下尽量弯曲。最后,头颈正直,双膝前屈,使身体重心略为降低,自由地甩动双臂后,将双臂屈曲至胸前,使揸开五指的双手掌掌相对,并用力抵压,持续数秒钟后放开。如此重复多做几次。
这样做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手掌与手腕的灵活性、柔韧性和力量,同时对于喜好球拍运动、玩保龄球、高尔夫球的人尤为帮助。
在候车室、候机厅等待启程或在医院等待就诊——
首先平心定气,放松身体,驱走杂念,抿嘴、闭目,同时将眉额尽量慢慢向上扬,再慢慢放松。接着让嘴巴继续保持紧抿状态,用上颊肌肉拉起嘴角摆出笑容。然后,逐渐放松、放松,恢复常态。最后,鼓起双颊,作吹气球状,并维持数秒钟后呼气。
如果你置身于大庭广众之下,觉得做这种健美运动很難为情,这不要紧的,你可以用手将你的面部遮掩起来做吗。这样重复多做几次后,用手轻轻按摩一下脸部结束。如果你长期坚持这样做就会对你的面部肌肉起到美容驻颜的作用。因为这种健美活动可以加强面部的肌肉运动,增强脸部血液循环,加速角质的新陈代谢速度,消除嘴角及下颊皱纹,保持容颜的丰泽、滋润、靓丽。
等待开会、等待下班(在不妨碍其他人的情况下)——
脱掉鞋子,把脚放在有棱纹的玻璃瓶子上前后滚动。如果当时没有这种瓶子,也可以利用其它有棱纹的物体,甚至可以直接把脚放在你所座的椅子的衬子上作来回或上下滚动。
因为这种有棱纹的瓶子或其它物体或椅子衬子对脚底按摩有特殊的功效。你的一双脚年年岁岁“马不停蹄”地奔波,你是不是很少给予它一点点温情的关照呀,那么这种运动就正好弥补了你的“罪过”,刺激了足下神经,加速了脚底的血液循环,保健了双脚的“体质”。
等待朋友共同就餐——
离开桌子一米左右,俯身向前,用手撑住桌边,双手分开距离与肩同宽,手掌向下,虎口卡住桌子边,全身挺直,徐徐吸气,同时弯曲双臂,使身体下降。然后,伸直双臂将身体推起,同时呼气。
运动不宜太激烈,似飞燕展翅,轻盈娇健,反复上上下下做几次。不仅可以锻炼上肢力量,增强肺活力,减少腹部脂肪,而且有助于磨炼性格品性,增进食欲。
你等待的地方有背靠的物体或墙壁——
首先将背部靠向物体或者墙壁站立,曲膝使背下滑五至十厘米,做此动作时,上身与头部应保持竖直。然后,将双肩往后拉,仿佛欲使两边肩胛接触,保持片刻后再放松。重复这一动作几次后,放松一下。最后深呼吸。呼气时,收紧腹肌数秒钟。
通过这种健美活动你可以减轻等待中的疲劳,更可以美化你的背部肌肉与关节的锻炼,长此以往就可以赋予你一个美丽动人的背影靓姿。
忍受电视广告的时间——
轻松地坐在椅子上,将脊骨下段抵紧椅背,同时将双手紧握在颈后。然后,抬起右膝,用左肘与右膝接触,如此反复几次后,再以左膝与右肘重复这套动作若干次。
整个动作中好似蜻蜓点水一般,动作简单,效果也不坏,它可以充分活动腕、手、臂、肩、椎、背、膝关节,又可以使腹部结实平坦。
你经常要听电话——
可用空闲的一只手做一做举重运动。你可以举起电话机、电话簿或者买一个一公斤重的砝码放在电话机旁边或者就地取材抓举其它什么重物都行。坐在椅子上做这种健美活动,开始时每回只做几次,每次动作开始前将重物放在面前,但要双臂交替使用,逐渐增加次数和重量首先将重物举向天花板,在不勉强的情形下尽量从脑后把它放下;然后手持重物,手臂侧伸并做圆圈形转动,先向前转动几次,再向后转动几次;接着手持重物,手臂侧伸,再弯曲手臂使重物触及胸前;最后将重物在身侧徐徐放下,使触及地板。
等待:等待五天
从来没有发现五天的时间这么长又那么短,也从来没发现五天来我会有如此大的耐心。这五天充满了问号与等待,充满了希望与失望。
第一天――打开电脑,开始QQ聊天,今天谁将成为我的港湾,我又将成为谁的驿站?
不久,一个访客吸引了我――执着,他的名字没有“心跳男孩”、“爱海无龙”之类的帅气,但简洁明了,给我暖暖午后邂逅的亲切与朦胧。
你好!愿和一个陌生人聊天吗?
(我的网名):我已把你列入好友行列了。
怎么?你那么容易相信人?小心被人骗。
怎么?你也相信我,你没想过我会骗你吗?
你反应还挺快的啊!
你也挺会自我解嘲的。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哦,可以告我你的真名吗?
那对你很重要吗?我交朋友从来不刻意打听别人的真名,名字不过是一个代号罢了,只要你愿意,叫我什么都无所谓!
你有什么爱好吗?
是不是一定要志同道合才能交朋友?一个人的爱好可以有所不同,只要你愿意,什么都可以尝试。
你很有个性啊!
对不起,我要下了,改日再聊吧!
再见!
虽然这么说,但心中仍有不舍。其实谈话才刚开始,我还有更多的问题要问他,诸如:你是学生吗?你何方人士?……虽然这是一次短暂、毫无意义的谈话,但我还是带着一连串问号准备走入第二天。记得这还是我第一次有想和某人在网上再次聊天的想法。短短几句话,我似乎陷入了一个“圈套”。
第二天,本以为遇到他的可能很小,用“缘份”来形容已很俗了,但真的那么巧,我又碰到了他。
真巧,继续昨天的谈话吧,你有什么要问我的吗?
我们做个朋友吧!
我们不已经是朋友了吗?
留个电话给我吧!
不要了吧,怕给家里添麻烦。
你一定很漂亮,好想听听你的声音。
还是昨天的你吗?
我真的喜欢你。
霎时,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一连串的问号接踵而来,但我已无兴趣了解,他忽然变得很俗,让我失望。
我似乎不认识你了,很喜欢昨天的你,但今天的`你或许才是真正的你,做回真实的自己,我很欣赏,但你就不能给我一点点安慰吗?……也许,也许是该说再见的时候了。
我犹豫了一下,终于发出了讯息。
我真舍不得昨天的他,就这样说再见,这种失落感在网上还是头一次,很不甘心。或许他只是和我开个玩笑,过一会儿就会发一串“对不起”,也许我该等等他。
+
第三天――这是怎样的一天?伤心,失望?呆坐在电脑前,等“缘分”再次垂青,再等等吧!
第五天――阳光灿烂,空气新鲜,我已不抱什么希望,他果然没来。
结束吧,这样等待何时才能走到尽头?太多的也许和等待没有用,我决定放弃。
低吟一曲《梦里水乡》,在红尘的烟雨里,送走你“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的过往记忆。
——题记
一
七月的离歌还没有从伤痛里离去,看着烟雨里又开始忙碌的文清,我的心里始终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
“文清姐,等你回来”的合奏还没结束,文清姐已经从黑暗的三天守孝中走出。当看到她的回帖时,我又想起她母亲还没去世前时,跟她的一次短暂谈话。文清姐说自己回家休息一晚,第二天五点就要回医院,我很担心她,一直劝她不要再跟贴了。没想到她回家竟然是要完成蝴蝶的合奏,而且写完文章,她还继续跟贴。文清姐掷地有声的最后一句话: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是对她答应合奏的事一定要完成的决心,也是她对自己定下的规矩,每篇征文一定要跟帖的承诺。看到这样忘我工作的文清姐,我心里百感交集,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好有空就审稿,好减轻她的负担。
三天后再次看到文清姐时,已经是她母亲去世后了。“七月离歌”原本只吟诵离别,不懂为何竟然变成了一篇催人泪下的.悼文。看着字字带血的文字,我竟然感到害怕了。想到“生离死别”这四个字,我的心变得分外沉重,我不敢再提起这件事,生怕自己的多事再次为姐姐揭开伤口。
“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的第一篇文章出来时,我并不知道是为了谁而写。说起“过往的记忆”,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在我的心里,抱着一点庆幸,还好是不认识的人。真的不想再面对一场场离别,不管是谁都好,我再也不想面对死亡这个话题了。
二
如果不是蝴蝶的文章,我依然不会知道,原来“过往的记忆”不但不是陌生人,而且还是我以前极为景仰,却无缘相识的“梦里水乡”。
第一次听到“梦里水乡”这个名字,是在枫蝶的《梦里水乡》里。“文章别具一格,文采飞扬;散文情感真挚,柔肠百转,荡气回肠;杂文针贬时弊,诙谐之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如周瑜的气概。水乡是多情的,字字珠玑,充满了美好的愿望,有回忆,有温情,有正义,只是一切都恍如梦中。水乡是严谨的,对待工作从来不懈怠,每晚都工作到很晚才会休息,从不以人情来论文章的好坏,让我十分敬佩。”这是枫蝶对“梦里水乡”的评价。当时审到这篇文章时,我就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想认识一下这样魅力飞扬的才子。
也许是因为换了名字的缘故,当我在烟雨里看到“过往的记忆”写到的《你不来,我不敢老去》时,我情不自禁地过去了跟贴“本来想写这个题目的,没想到被朋友先写了,呵呵,只有欣赏的份了!问好过往朋友,欣赏优美深情的佳作!”如果不是现在再过去了解这个人究竟为何方神圣,竟然兴师动众,令这么多人为之伤心落泪,我也许不会知道,“过往的记忆”原来就是我最欣赏的“梦里水乡”。
前年进入原创力量时,第一个收集的个人文集就是“梦里水乡”的个人文集。“梦,湿湿软软,看红尘来去,独剩缱绻。水乡,一个人的故里,醉在秋风里,与尘世无关。”这是水乡对自己文集的介绍,看到如此深情款款的细腻文字,我视如珍宝,马上收藏了起来。以后,他一有文章更新,我就会过去看,只是,那里去的少,最终还是没有去了,也就没有机会与他结缘了。
三
当记忆被最残酷的现实拉回时,我依然不敢相信,那个才华横溢的烟雨才子,竟然已经远离了自己心爱的知己,远离了自己钟爱的文字,先我们一步到达天堂。是的,有这么关心他,喜欢他的朋友在送他,他一定可以幸福地抵达天堂的。
梦里水乡,你在天堂睡熟了吗?我们在烟雨里沉重地体味着你在时和不在时的美丽,你的红颜知己在千里之外想你,念你,你听到了吗?不是说秋天就要回来吗?怎么秋天已经到了,你还不回来。当一切等待不再是等待,我再也等待不到你的一帘幽梦时,只好把你的名字写在梦里。佳期如梦,归期为何没有?今夜,我又将无法入睡,举起伤心的酒杯,我的泪滴碎在梦里。佳期如梦,归期在几时?一生搂你在文字之间,那些过往的记忆就在我们共同书写的文字里寻找吧!
思念是我戒不了的毒,今夜你不来,我不敢老去。想你,在雨夜,在每一个深夜。今生,你是我的女人,是你改变了我一生的座航。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我会站在落花的窗台,永远不说再见,只为了下辈子再与你相爱一场。今夜,风轻云淡,读你,是煮不烂的熟透,你已经是我记忆的习惯。亲爱的,想你在季节转换处,人生就是如此,爱一场,伤一场,只求记忆不要成为过往。
何时等待,等待多久,都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般在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操作、需要内化时,教师应该耐心等待,有时哪怕是十几秒钟的时间,学生都有可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等一等,让学生先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总想让孩子快些回答问题,他不管孩子怎么思考,还要不要思考,要的是立即说出答案并给他评价了事!”这句话显然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关注学生思考过程的重要性。当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后,要有一个等待的时间,不能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学生回答。哪怕少数学生已经想出答案,也要给其他学生思考的时间。当数学问题有多种解法需要择优时,当学生理解某个问题有偏差需要纠正时,教师都应该等待,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就应该让他自己想。
【案例1】
新版教材把三年级上册的《有余数的除法》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且新增了一道例6。
例6: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教师在抛出这一问题后,学生先分析“知道了什么”,此时已经有少部分学生想到了结果,但多数学生还在酝酿中。
师:请小朋友们静静地思考,并写下自己的解答方法。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用到画图、文字表示与列式解答这三种方法解决问题,其中列除法算式解答的人最多,约占半数,用文字表示的人较少。因此教师在反馈时着重分析画图法与列除法算式这两种,而且除法算式各部分含义又可与图对应。
通过展示部分学生的解答方法,共同分析,学生都能认识到用画图、文字表示的方法很形象,容易理解,但是如果小旗数量多就不适用了。从比较中不难看出列除法算式最简洁,而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看余数。
本课是《有余数的除法》单元的最后一节新课,问题的难度不大,如果先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多数学生都能正确解答,差别只是方法的不同与做题速度的快慢。旧版的教材中,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都是安排在练习中,受时间的限制,教师往往直接就请列除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解答思路,其余学生听一听,说一说,对学困生而言较难理解并掌握。本案例中尽管在教师抛出这一问题后已有少数学生能直接解答,但教师依然耐心地等一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在反馈时沟通了每种方法之间的联系,结合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让学生自主感受各种方法的优劣,体会用除法解决问题最简洁。从图到算式之间有了过渡,这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大帮助。
二、等一等,让学生先交流
课堂不应该只有教师的一家之言,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流的机会。课堂上的交流当然不是毫无目的的谈天、闲聊,而是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围绕教学主题及其相关问题,在“是什么”“为什么”“如何解决”等方面,相互之间所进行的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过程及沟通过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
【案例2】
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例2:有多少个圆点,在数数的基础上,教学1000以内数的组成,进而教学读数和写数。还特别突出了数感的培养。整个例题分4个层次,以下是第二层次的教学过程——用计数单位“百”去圈(数数)的过程。
教学中,教师先呈现点子图和问题,学生感觉点子密而多,这个数应该较大。学生估计比100多。接着请学生圈、数,要求让人能一眼看清有多少个圆点。约三分之二学生的圈法如图1、图2,约三分之一学生的圈法如图3。
教师在这里等一等,安排了同桌互相交流圈法的活动。
师:先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圈的?有多少个圆点?
学生都很热烈地与同桌交流圈法。
在同桌间的交流结束后,接着进行全班交流。
生1:我先一百一百地圈,再十个十个地圈,还剩下5个。一共有二百三十五个圆点。
师:有几个一百,几个十和几个一呢?
生1:2个一百,3个十和5个一。
生2:我也是先一百一百地圈,再圈30,剩下5个也圈起来。
生3:我是十个一圈,剩下5个,合起来也是二百三十五。
师:这三种圈(数)法,每种都能正确地数出圆点的个数,你们最喜欢哪种?为什么?
生4:我喜欢第一种圈法,因为能一下子就看清有多少个圆点。
生5:我喜欢第二种圈法,圈起来快,看得清楚,二百三十五个圆点。
大多数学生表示赞成。
师:刚才不少小朋友选择了第三种圈法,现在为什么喜欢的人变少了?
生6:看过去眼睛很花,一下子看不清有多少个,还容易数错。
生7:圈的次数太多了,我刚才就比别人数得慢很多。还是先一百一百地圈好。
在这个案例中,例题第二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用计数单位“百”去圈(数数)的过程,意在巩固学生对计数单位的认识,为学习数的组成做铺垫。学生在估计出比100多以后,开始圈、数,结果有人数得又对又快,有人数得慢且错误多。教师为此特意安排两次交流。第一次是同桌交流怎样圈,互相了解各自的圈法。这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同桌的圈法与自己的相同还是不同,他是怎样想的,为全班交流、优化数法做好准备。第二次是全班交流怎样圈,让学生体会当圆点个数多于100,又不超过1000时,用“计数单位“百”去圈(数数)的方法好。通过两次交流、比较,突出了教学重点,效果较理想。endprint
三、等一等,让学生先操作
皮亚杰曾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可见操作对小学生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数学的学习同样需要学生适时的动一动手。
【案例3】
教学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有趣的搭配”一课时,教师安排了如下操作环节。
明明有5件衣服。黄衣、蓝衣两件上衣,粉裙、蓝裤、紫裙三件下装。明明问:一件上衣配一件下装为一套,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教师请学生思考并操作。
师:先想一想,明明的衣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动一动手,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同桌间交流后,教师邀请学生上台来用教具进行演示。
生1:我先选择了一件黄衣,分别和粉裙、蓝裤、紫裙三件下装搭配,有3种搭配方法,然后用蓝衣分别和三件下装搭配,也有3种搭配方法。3+3=6,一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师:你问问小朋友们同不同意你的方法?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搭配方法?
生2:先选择一条粉裙和两件上衣搭配,有2种搭配方法,再选择一条蓝裤和两件上衣搭配,也有2种搭配方法,最后用剩下的一条紫裙和两件上衣搭配,也有2种搭配方法。2+2+2=6。
师:先确定上装再选择下装,或先确定下装再选择上装,这两种搭配方法虽然顺序不一样,但衣服搭配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6种,有没有7种、5种的?你喜欢这两种搭配方法吗?这样搭配有什么好处?
生:只要我们按一定的顺序去搭配,就不会遗漏,也不会重复。
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先思考明明的衣服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再动手用学具来摆一摆,然后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解说,每位学生都经历想、摆、说的过程。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经过思考、操作,厘清思路,先确定什么再确定什么,理解能力弱的学生也找到了方法。同时为后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各种搭配方法记录下来做好铺垫。虽然费一些时间,但思考、操作的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个人都经历了探索的过程,学生在活动与思考的过程中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知识。这是教师满堂讲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这样的等待显然是值得的。
四、等一等,让学生先更正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不妨先等一等,给学生有一个自行更正的过程,让学生想一想,试着自己改正错误,找出错误的原因。
【案例4】
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不少学生喜欢用(长+宽)×2这种方法计算周长,因为计算方便,但经常有学生会把小括号漏掉,其实他们仍然先算长加宽的和,只是觉得“( )”加与不加都没关系。也就是学生对四则运算的顺序的理解还不到位。于是在碰到类似的判断题时——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6+4×2——部分学生就会毫不犹豫地打“√”。
师先问打“√”的学生:你是怎样想的?
生1:先算6+4=10,再乘2等于20。
教师没有马上否定这个学生的回答,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请其他学生发表看法。
生2:这个算式应该先算4×2=8,再算6+8=14。所以是错的。
不少学生赞同他的看法。
师:6+4×2算出的是什么?谁能试着用画图来解释?
生3:算出的是两条宽与一条长的和,还少一条长,6+4×2不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生4:要么给6+4添上括号,要么再加6,这个算式就对了。
学生表示理解。
案例中教师通过等一等,把四则运算顺序渗透在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既加深学生对长方形周长意义的理解,又加深学生对“先算小括号里的”这一运算顺序的理解。可见,在面对学生做错的题时,等一等,不仅能从中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资源,且最终的效果,较之直接讲评更是事半而功倍。
人的成熟和成长是个过程,过程的快慢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就是要尊重这个差异,学会等待,给学生多一些自主探索的机会,多一些与人合作交流的机会。当然教师在等待过程中也要注意把握适时、适度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等”出学生学习的乐趣,“等”出教师教学的精彩。
【等待中的思考】推荐阅读:
雨中的等待作文500字09-20
写等待的优秀作文:等待阳光10-26
等待初三作文12-06
学会等待周记12-22
《等待散场》01-02
“学会等待”的作文05-23
着急的等待 作文06-11
今夜的等待(组诗)06-13
在花中等待作文07-17
母亲的等待作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