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位授予规定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士学位授予管理工作,根据教育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部分考务管理工作交接的通知》文件规定:“必须是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方可报名参加四、六级考试”,特制定本补充规定。
第二条在校期间仅因外语成绩未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无法取得学位者,在最长修业年限内,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本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经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可授予学士学位:
(一)达到全国硕士生统一录取标准(须提供成绩单和录取通知书或录取证明);
(二)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成绩达到本学科门类(专业)A类地区最低分数线者;
(三)毕业后参加托福、雅思、GRE考试,成绩达到满分的50%以上者。
第三条符合上述情况的离校生向各学院教务部门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经审核满足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
第四条受理材料时间为每年5月和11月,学位证书颁发时间为每年1月和7月。
(一) 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1]
不难看出, 大学生要获取学士学位, 必须首先是一名完成了教育计划各项要求的合格本科毕业生。也就是说, 本科生没有毕业的, 根本不可能获取学士学位, 而顺利毕业, 也未必能百分之百地获取学士学位。一个大学毕业生, 如果不能够获取学士学位, 要称其为国家和社会的高级专门人才, 显然是不够准确的。由此可见, 学士学位的获取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是否真正成才, 学士学位的授予对大学生成才至关重要。所以, 必须要有一套合理的科学的授予机制, 以保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栋梁之材。
我们以为, 学士学位的授予机制可以这样认为:授予工作的全过程应该视作有其运行机制;运行过程中, 激发和促进学生获取学士学位 (另一个角度看, 是授予工作) , 相应有其激励机制;与激励机制相辅相承, 亦应有其约束机制。这三个机制以其运行机制为主体, 以激励、约束机制为手段, 有机结合, 共同构成学士学位授予机制。
首先, 其运行机制是一个有始有终、有理论依据、有实施细则的完整过程, 它是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也是检验和认可大学生是否成才的工作环节之一。从学生入学时候起, 其实就已经开始了这个运行机制, 直至学生毕业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而获取了学士学位, 这个过程才算阶段性完成, 总的看来, 这个过程是一个连续滚动式且没有间断的过程, 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充实与完善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 他们在这个过程中, 要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 刻苦、扎实、努力、深入地学习掌握各门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进行一些必要的社会实践和工作实践, 撰写合格的毕业论文和初期的科研论文, 从而初步达到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学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为学生授予或不授予学士学位, 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 对学生自然形成一种检验, 或认可或不认可。当然, 这并不是说只要获取了学士学位的大学生, 就一定能成才, 也并不认为能够成为有用的人。对于进入大学校园以求更深阶段、更高层次学习的大学生而言, 学校的培养目的在于使其能学以致用, 成为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如果从这个角度看, 授予学生学士学位, 应该检验和认可大学生是否成才的不可缺少的工作环节之一。
其次, 其激励机制作为一种手段, 自始自终贯穿于其运行机制之中, 以引导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调动学生积极、深入、广泛地学习, 直至最后获取学士学位。应该说, 这一机制是促使授予机制良性运行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面, 其对培养大学生成才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如果在入学时, 就已知道上完大学要获取该门学科的学士学位, 在校期间就能够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 自觉、认真地学习, 这本身就是激励机制在起作用。如果学校为了鼓励学生更加刻苦、深入地学习, 可以制订出提前获取学士学位或攻读双学士学位, 或对犯错误的学生, 允许其知过改错, 推迟取得学士学位的时间等有关激励措施, 那么, 这一机制的积极作用会更加明显。
与激励机制并存, 围绕着运行机制这一主体, 如鸟之双翼相辅相承的还有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在积极的方面给予鼓励引导, 而约束机制则对消极的方面起到制约和限制, 它通过对那些不符合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大学生进行约束, 以保证授予工作的权威性和大学生成才的合格性。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种约束也是一种激励, 变压力为动力, 促使大学生成为合格人才。如果某学生也未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内容, 即使只差一点, 这一约束机制也会起到其制约作用。而且这种制约作用可以渗透到授予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之中和各个方面。
综合起来看, 学士学位授予机制就是由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组成的有机整体, 不可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如何合理地、科学地为大学生的成才培养工作把好关、起好促进作用呢?在机制运行过程中, 如果激励机制用过头, 对于学生来讲, 约束性不强, 学生很可能会把获取学士学位不当一回事来抓, 轻轻松松、随随便便对付了事, 且惰性意识占上风, 不求进取, 不仅对学生本身是一种损失, 对国家和社会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反之, 如果约束机制过头, 激励性太弱, 学生感到攻取学士学位的难度太大, 努力了也不会得到什么结果, 极容易产生自暴自弃、放任自流的情绪, 同样不可取。所以, 授予机制之中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得协调适度, 于激励中有约束, 约束中又不失激励, 且激励与约束要能使绝大多数的学生接受并因此而更加努力地学习, 运行才能算作顺利, 成为培养也才会因此有意义。
处理好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讲是应该有机结合, 不可偏废, 实施起来却并不像讲起来这样容易。由于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 而后具体解决, 此处不可能面面俱到, 逐一为之, 但无论是激励, 还是约束, 我们都应该首先看一看这一措施实施的目的何在?是为了达到一种最终的目标管理, 还是要侧重于其在过程之中的管理。这一基本准则明确之后, 是激励多于约束, 还是约束多于激励, 如何结合自然会随具体要求而适度调速和掌握。就我国现状来看, 其本上是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结合起来, 既要保证结果又不能忽视过程。要求高, 效果也好, 其源于我们东方民族的教育传统, 主要是讲规范, 要求严谨治学。可以说, 这是其他西方国家和民族所望尘莫及的, 也是我们教育上的一大优势。对此, 我们应当珍视, 并不惜作出深入的研究和完善, 以期为大学生的成才、为培养国家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首先代表天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宣读了关于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决议。何志敏和苏万华分别作为校友代表和导师代表作了精彩发言。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刘建平通过视频向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希望学子们秉承母校“实事求是”的校训、严谨治学的校风和爱国奉献的精神,把个人价值和国家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努力立德、立功、立言,踏实勤勉、知行统一,不断地求真、求善、求美,努力去成就人生美好的理想,开创祖国美好的未来,做名副其实的天大人。
天津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校长李家俊作了以“转变和坚守”为主题的发言。他嘱托学生们,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变化,无论以何种身份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坚守“实事求是”的精神,适应挑战的准备,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最后,2011级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分批走上主席台,接受由校领导、各学院领导和学位委员会委员代表为他们授予学位、拨动流苏。
学位论文是学位申请人为申请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它集中表明了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获得的新成果,是评判学位申请人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和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科研领域中的重要文献资料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学位论文格式,特作如下规定:
一、基本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硕士学位论文正文应不少于3万字。学位论文内容应立论正确、推理严谨、文字简练、层次分明、说理透彻,数据真实可靠。
3.论文作者在选题前后应有一定的文献阅读量,综述部分应对所读文献加以分析和综合。在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内容的,应将其列入参考文献。
4.量和单位及其符号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国家标准中未规定的,应执行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不同的量必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得一符多义,含义相同的量则必须用同一符号表示。学位论文应用最新颁布的汉语简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专业术语应统一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各学科名词,或本学科权威专著和期刊通用的专业术语,且前后应一致;标点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数字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5.图要精选,切忌与文字或表内容重复,图中文字、数据和符号应准确无误且与文字叙述一致,图应有图号和图名,图名应简洁明确且与图中内容相符。表应有表序和表名,表名应简洁并与内容相符。图、表和公式应分别顺序编号。
二、学位论文的格式
学位论文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依次为:论文封面、扉页、独创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书、中文摘要(含关键词)、英文摘要(含关键词)、目录、符号说明、论文正文(包括文献综述)、注释与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附录、附图表、版权声明等。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封面:采用学校统一印制的封面,论文题目用黑体字打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科门类、专业名称、论文提交日期及其它内容用宋体字打印。论文题目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题目既要准确地描述内容,又要尽可能地短,一般不宜超过30个字。题目应该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字符、代号和公式等。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0个实词。2.扉页:内容与论文封面相同,送交校学位办存档的几份论文其作者、导师姓名位置应由本人用蓝黑钢笔或签字笔签字。
3.独创声明和论文使用授权书:格式可从研究生处网页上下载。
4.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内容要点,其中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结论及意义等,并注意突出论文中的新论点、新见解或创造性的成果,并在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
5.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一致,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并在其后列出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6.目录:论文目录应将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与论文内容一一对应。7.符号说明:介绍论文中所用符号表示的意义。本项可根据论文需要编排或省略。8.论文正文: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论文应在前言中包含简单的文献综述。各章节标题应大致对称,内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关系,各部分篇幅长短不宜悬殊太大,章节标题也不宜太长。研究生也可根据自己研究课题的表达需要不同而变化,灵活掌握。
(1)文科类正文中的一级标题,序号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二级标题为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三级标题为一、二、三……,四级标题可用
(一)、(二)、(三)……的形式以此类推。理科类正文序号为1、2、3……,二级标题为1.1、1.2、……,2.1、2.2……,三级标题为1.1.1、1.1.2……,以此类推。要强调的是,一级标题居中,二级标题根据需要设置编排,其它各级标题均顶头另起一行,题序数目字后应空一格,但不加标点。
(2)文中的图、表,应以阿拉伯数字为序,图序(或表序)后不加逗号、圆点,空出一个字直接写出图题(或表题)即可。如:“表1 ××××”、“图1 ××××”。图表序号勿用一、二、……;Ⅰ、Ⅱ、……;A、B、……等。
(3)正文中的百分数和数量范围,不要用A-B%或B-C;而应用A%~B%或B~C;因为“%”不是计量单位,用“~”以区别减号、负号。
9.注释与参考文献:论文中所引用资料或数据应以阿拉伯数字上标标出,且序号应与论文注释部分相对应。注释可编辑在每页下端,参考文献应作为论文单独组成部分。
参照ISO690及ISO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根据GB3469-83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各种参考文献。各类参考文献的标识字母为:
文献类型标识 专著 M 论文集 C
参 考 文 献 类 型 报纸 文章 N
期刊 文章 J
学位 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示例: [1] 何坚,孙宝国.香料化学与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1995.10-15.[2]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2)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示例:
[3]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伟.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3)期刊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示例:
[4] 陈贻炽,吴锦屏,顾惕人,等.阴抗型聚合物湿度传感器HMPTAC、ST共聚物感湿膜的感湿性[J].精细化工,1998,15(5):24-27.(4)报纸文章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年-月-日(版次).示例:
[5] 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N].大连日报,1999-09-19(1).(5)国际、国家标准的著录格式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示例:
[6] GB/T3179-92,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S].(6)专利的著录格式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年-月-日.示例:
[7] Harry M, Van Tassell, Arlington Heights.Process for producing para-diethyl-benzene [P].US:3 849 508, 1974-11-19.引用专利的国家名称缩写,以新的国别缩写为准,如;中国专利,用CN:××××;加拿大专利,用CA:××××;苏联专利,用SU:××××;俄罗斯专利,用RU:××××;美国专利,用US:××××;英国专利,用GB:××××;日本专利,用JP:××××;德国专利,用DE:××××等等。
要强调的是:各国国名缩写只用两个大写英文字母,不加任何标点;专利号数目字应全部连写,如,不写成U.S.3, 849, 508;而应写成:US:3 849 508。
要注意的是:各类参考文献中的主要责任者若在3人以内时,请全部列出作者姓名;3人以上时,必须列出前3人姓名后,才加“等”予以省略;外国人姓名著录时采用姓前名后的方式。
(7)网页的著录格式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 ].刊名,年,卷(期):
Available via http://网页名
示例:
[8] Takob Nielsen,User Interface Design for the 10.致谢:系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研究工作以及提供各种对论文工作有利条件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的感谢。致谢应实事求是,切忌浮夸之词。
1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按学术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列出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主要学术论文清单,包括论文题目、发表刊物名称、卷册号、页号、年月及论文署名位次。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可作为目录中的附录一。
12.附录、附图表: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实验性图片;程序全文及说明等。本项可根据论文需要编排或省略。
13.版权声明:格式可从研究生处网页上下载。
三、论文打印要求
1.论文字体及字号要求
一级标题 黑体小二号 二级标题 黑体三号 三级标题 黑体四号 四级标题 黑体小四号 正 文 宋体小四号 表题与图题 宋体小四号 参考文献及目录 宋体五号
页眉“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仿宋体、4 号(加粗),居中排列;(可在研究生处网站“更多学位信息”下载)
2.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1)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固定行间距22磅”。(2)按照标题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 段后间距 一级标题 30~36磅 二级标题 18~24磅 三级标题 12~15磅 四级标题 6~9磅
(在上述范围内调节标题的段后行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此项仅作参考)
(3)参考文献的段后间距为30~36磅。参考文献正文取固定行距17磅,段前加间距3磅。注意不要在一篇参考文献段落的中间换页。3.用纸及打印规格
纸张规格、尺寸(mm):A4(210×297)上边距:3.5厘米 下边距:2.6厘米 左边距:3厘米 右边距:2.6厘米 装订线:0厘米 页眉:2.5厘米
页脚:2.5厘米(空白)页码:页面底端居中
四、学位论文应打印或复印的册数及报送研究生处的册数
学位论文,应按照导师、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人一本,校图书馆2本,研究生处2本,院(系、所)留存的册数,及其他有关人员的要求,确定打印或复印的册数,并将论文全文内容电子文档报送研究生处。
烟台大学研究生处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一日
附:论文封皮
学号:
分类号:
硕 士 学 位 论
(论文题目小二号黑体居中研究生姓名:
指 导 教 师:
学 科 门 类:
专 业 名 称:
论文提交日期: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一、学位申请条件
根据湖南省教委湘学位办[1999]1号文件的规定,从1999年开始自考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在本科学习期间毕业论文答辩成绩为良以上。
2.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3.参加全省统一的学位外语考试且获合格证书。
4.从毕业日起两年内(从毕业之日——办证之日)向主考院校申请;未按时申报者,视为自动放弃。
二、学位外语考试的要求及报名程序
1.学位外语考试必须在所申请学位的学校参加考试,否则成绩无效。
2.凡自考本科毕业需申请学位者必须参加学位外语考试,不得以其他成绩代替(包括四级、自考英语等)。
3.学位外语考试语种暂时只开考英语、日语,其它语种开考时间与考试中心联系。
为规范并明确我校对博士研究生申请博士学位应发表科研成果的具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所指的科研成果,以校科研处的学术刊物认定标准和确定的级别为准(详见http://kyc.dufe.edu.cn)。
一、对博士研究生发表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达到以下6个标准之一(至少满10分)者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并申请学位:
1.在特级刊物(含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发表1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在一级刊物(A、B)上发表2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3.在二级刊物(CSSCI)上发表3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4.在二级以上刊物上发表1篇、在三级刊物上发表4篇与本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5.独自承担并完成(通过结项鉴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一项。
6.独自承担并完成(通过结项鉴定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两项。
二、科研成果的折算办法与分值
考虑到发表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的各种实际情况,为便于科研成果的折算,对不同类别的科研成果规定如下分值:
1.在特级刊物(含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发表1篇论文为10分。2.在一级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为5分。3.在二级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为3.3分。4.在三级刊物上发表1篇论文为2分。
5.独自承担并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每项为10分。
6.独自承担并完成的省部级纵向科研课题每项为5分。
7.作为主要成员参加指导教师主持的省级以上(含省级)纵向课题研究,通过结项鉴定的,每项3.3分,但只能计一项。
三、重要说明
1.学术论文须由博士生独立完成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导师为第一作者时研究生可以是第二作者,且论文的署名单位必须为东北财经大学。论文字数不能少于4500字,在报纸上发表的论文不能少于2000字。2.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按校科研处的规定加以界定,难以界定的,由博士生所在学院的学术分委员会提出初步认定意见,然后上报校学术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指定的组织进行最终认定。
3.在四级刊物以及在各种增刊和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均不能作为科研成果申报。4.必须提供论文发表原件,稿件采用通知不能作为发表论文的依据。
5.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须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初步认定,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再由申请人报研究生院学位办审核。审核通过者方可进行论文匿名评审并申请论文答辩。
四、附则
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 在意大利威尼斯卡福斯卡里大学开学典礼上,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历史系双聘教授汪晖被授予卢卡·帕西奥利奖。2013年, 该奖首次授予两位非意大利裔学者, 和汪晖同时获奖的是德国哲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
据悉, 汪晖在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学、社会理论和民族区域研究等方面均有重要成果, 迄今已经出版中文著作13种 (包括《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四卷本一种) , 译为英文、日文、德文、西班牙文、韩文、意大利文等的学术作品计16部, 获得多种国际学术荣誉。
卢卡·帕西奥利奖是意大利面向国际学术界的重要奖项, 其宗旨是奖励运用跨学科方法并取得重要成就的学者。
瓜达尼奥说:“新泽西州未来的繁荣取决于我们如何采用创新的方法尽可能让更多居民享受到高等教育的好处。新泽西州学分认证试点项目有助于实现这一重要目标。那些有意愿重返学校完成学位的人员,可以通过认证,将他们的经验和技能转换为大学学分,不仅节约时间,也节省费用。”他指出,这些项目有助于培养适应21世纪多变的工作岗位的员工。
美国托马斯·爱迪生州立学院负责试点项目的组织工作。该学院在美国学分认证领域享有盛誉,主要提供在线课程和学位。该学院已经创建了学分认证联盟,包括艾塞克斯郡大学、新泽西城市大学、新泽西理工学院、罗文大学等,还有其他约20所高校正在讨论加入该联盟。
新泽西州高等教育部部长亨德里克斯说:“相信该项目一定会取得成功,并在今年秋末向学生开放,希望其他机构也能加入,扩大项目的整体效益和影响。”除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该项目也能推进产学研合作,开展定制培训、员工发展项目等。
美国托马斯·爱迪生州立学院院长普瑞特说:“新泽西州有超过86.3 万名成年人完成了学业,但没有拿到学位。该项目致力于帮助这些成年人回炉完成学位,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训练有素的员工。”
及学位授予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根据•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民委 财政部 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和•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学校按照国家要求,于2006年开始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以下简称“骨干人才”)研究生。
“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为国家定向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是学校新增的研究生培养类型。鉴于“骨干人才”研究生培养类型的特殊性,现就“骨干人才”研究生培养及学位授予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暂行规定如下:
一、被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入校后先在学校民族教育学院集中进行一年基础强化培训。培训课程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政策、英语、大学语文(汉语)、信息技术、高等数学等六门基础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分类教学、分类考核。基础课程统一使用民族教育学院组织编写的教材。
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直接进入培养单位学习。
二、在不降低培养质量的前提下,“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学位外语成绩计分方法调整如下:不参加外语省考,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和第二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计分,确定学位外语成绩。
三、“骨干人才”研究生在学期间产出科研成果要求如下:
1、硕士研究生:“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之前,须提交与其学位论文相关公开发表的论文1篇,或经导师组鉴定达到公开发表水准的学术论文1篇,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2、博士研究生:文科各专业“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之前,须提交与其学位论文相关、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第一署名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的核心论文1篇、重要论文1篇,或重要论文3篇方可参加论文答辩;理工科各专业“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在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之前,须提交与其学位论文相关、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第一署名单位为陕西师范大学的核心论文2篇,或核心论文1篇、重要论文2篇,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3、学术论文的级别认定,参照陕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和科学技术处的认定办法执行。所有学术成果均需提供原件。
4、学校鼓励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或学院(中心)依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要求。
本暂行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研究生部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认真查阅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撰写的,也是师生在所选课题范围内共同切磋,确定论文思路及主线的重要科学活动。
一、选题的原则
1.在学术方面具有开拓性。选题中注意避免照搬前人的成果,重复别人的工作过程,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理论水平。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比较明确,论文有发挥和创新的余地。
2.在技术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研究成果要具有创造性,能得出新见解,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应选择学科前沿,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对于应用基础的研究,则应选择既有一定理论意义,又有实践应用前景,力求是国家或部门的重点科研课题、或是企业科研单位急待解决的科研课题。
3.要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要求研究生的研究课题,密切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攻克生产、科学技术难关,创造经济效益。
二、开题报告的内容
1.立题依据和目标。主要是由研究生将其在本研究方向上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着重说明自己的选题经过,该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和对开展此课题研究工作的设想,阐明所选课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等),以及自己准备在哪些方面有所进展或突破,预期的结果或成果。
2.阐述课题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实验方法、步骤、技术路线,做理论上的论证和可行性的论证;阐述课题研究工作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3.说明完成该课题研究所做的基础工作及知识储备情况,目前仪器设备和其他方面应具备的条件,估算该课题的工作量和所需经费。
三、开题报告的要求
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博士生要求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三分之一;硕士生要求30篇以上,其中要有外文资料。参考文献为近五年发表的文献一般
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近二年内发表的文献资料。教材、技术标准、产品样本等一般不列为参考文献。专业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详见其有关规定。
四、开题报告工作安排
1.开题报告时间:研究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初(3月31日前),开题到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
2.开题报告由各学院负责组织,以各学科为单位进行答辩,一般各学科除导师外组织本学科5~7名专家,组成开题报告评审小组,听取研究生开题报告,并对报告内容进行评议审查。
3.开题报告的评议结果为通过或不通过,通过者可参加中期考核,并继续学位论文工作;不通过者必须修改后重新答辩,连续三次未通过者,取消其学籍,中止培养。
2011年4月,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无意中发现广州岭南大学一批写于1939年至1941年间的学位论文(共40册),了解到岭大已在1952年并入广州中山大学后,该馆遂于2011年7月向中大图书馆表达了归还论文的意愿。两个月后,这批岭大论文漂洋过海抵达广州,归中大图书馆收藏。
根据胡守为、黄永祥于1995年发表的《广州中山大学所藏岭南大学有关档案文献情况介绍》,中大图书馆保存了岭南大学1924年至1952年间共780余篇毕业论文,并于1987年编写了《岭南大学毕业论文目录》一册,论文作者所属院系主要是文理学院、工学院,其次是医学院、文学院,也有少数属农学院、神学院。日本此次归还的40册岭大论文中,18本是中大图书馆馆藏所没有的,其他22本与原有重复(这说明岭大毕业生至少要上交2份手抄的毕业论文)。
2015年6月9日,笔者在中大图书馆四楼特藏部见到其中的18本(图一),均为红色封皮,16开本,包背装。封面右上角贴有馆藏分类号圆形标签,书脊处写有论文名称及作者名字(图二)。封面内部则有岭大图书馆的藏书票(图三)和钢印以及造纸商“利兴行”的中英文商标。首页为“学生×××论文评定书”和学院院长、学系主任、指导教授的签字或者签章(图四)。正文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多数论文为竖写,少数为横写(图五)。笔者曾于2015年5月初致邮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询问这批岭大论文的收藏情况,得知它们与该馆的其他书籍混在一起,没有被重新编号、转移或借阅,也没有任何的文字和图片记录。
那么,这批岭大学位论文缘何进了日本的图书馆?
二、日军占领广州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近一年的时间里,中日战火并未蔓延到华南地区的广州市,位于广州河南康乐村的私立岭南大学弦歌不辍。1938年春夏之际,日军战机开始对广州实施狂轰,岭大因此不得不考虑应急方案,经过多方面的权衡(其中有学生来源的考虑,岭大学生寓居港澳者占百分之八十强),校方认为一旦广州沦陷,岭大应首先选择到香港大学避难。同年10月12日,日军从大亚湾登陆,华南战事打响。岭大暂停教学,疏散学生,并播迁香港。17日,岭大将校产归还岭南大学美国基金委员会。19日,岭大广州校址升起美国国旗。21日,日军占领广州,承认岭大广州校产为美国人所有,故无骚扰。
岭大图书馆原有17万余册的藏书,迁港之后,馆方将其中2万余册图书转至香港,分别保存于香港般若含道中国文化研究室、香港岭大分校和香港大学冯平山中文图书馆,其余的15万余册藏书交给该校美国基金会保管,仍存于广州校址的马丁堂图书馆内。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随后占领由美国保护的广州岭大校址,不久将马丁堂的全部岭大藏书悉数搬到女生宿舍。1940年9月成立的伪省立广东大学迁至康乐村岭大校址后,岭大的藏书被搬回马丁堂,并移交给该校使用,其中部分书籍被送往其他伪立学校和日军机构使用。
从岭大毕业论文首页的藏书票(票面的分类号码可对照岭大图书馆于1936年印行的《私立岭南大学图书馆一览》之《图书管理·中日文书分类法大纲》)及钢印中英文“广州岭南大学图书馆”(Canton Ling Nan University Library)可知,岭南大学学生的学位论文有长期置于学校图书馆的惯例,而被标注为“保存本”,说明只能供师生在馆内查阅。中山大学目前收藏的近千册旧岭大论文,其中一部分应是岭大在1938年离开广州时被留在马丁堂,另有少部分是1941年底岭大从香港搬回粤北后产生的毕业论文,抗战胜利后由岭大携带回广州。另外,还有一部分论文写于1946年至1952年间。
三、岭大在港时期
1938年岭南大学迁往香港后,借用香港大学校合,于当年11月14日正式复课。复课学生人数为563人,占先前广州时期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中文理工各学院一二三四级、农学院一年级、医学院一二三年级学生均在香港大学校舍上课;农学院二三四各年级生为便于实习,另在新界元朗租地办理;而医学院四年级学生随同港大医科四年级学生在玛丽医院上课,五六年级学生则在粤北曲江和国立上海医学院实习。1940年11月,农学院三四年级迁至粤北坪石。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岭大在港全体师生迁回粤北。
1938年11月至1941年12月间,岭大在港毕业生有三届,分别是1939年、1940年和1941年。陈国钦和袁征整理的《岭南大学历届毕业生一览表》显示,岭大在港毕业生中1939年57人,1940年60人,1941年61人(《抗战期间的岭南》中载朱有光《三年来本校教务之设施与方针》的毕业生人数统计,1939年59人,1940年85人,与上述存在差异)。
日本归还的40册岭大学位论文中,1939年20本,1940年13本,1941年7本。作者中商学士20人,文学士14人,农学士4人,理学士1人,工学士1人。农学院有3人于1939年毕业,1人于1940年毕业。农学院高年级学生的上课和实习地点是在新界元朗,而该院的学位论文能够在这批论文中出现,说明岭大在港期间,各院虽然散在各处,但毕业论文仍呈送学校图书馆集中管理。当时的岭大图书馆迁至香港后,在香港大学冯平山中文图书馆二楼办公,毕业论文即存放在冯平山中文图书馆内。岭大师生除了可以阅读本校书籍之外,还可借阅香港大学西文图书馆与冯平山中文图书馆原有的藏书。
40册论文的选题大都关涉宏旨,时事政治方面有余国瓒《中国共产党之研究》、林有燮《德意日防共协定之研究》、陈树堃《法西斯意大利之政治制度》、孙家钧《苏联外交的研究》、龙殿擎《慕尼克协定》、杜适彬《国社党治下之德国外交》、卢荣汉《西藏外交问题》、沈炳雄《国联研究新论》等;金融交通方面有陈国雄《香港之交通》、朱竹友《香港金融市场之研究》、徐启英《中国邮政储金之研究》、杨其赐《我国公路运输交通之研究》、苏一鹏《中国交通建设之趋势》等;社会调查方面有凌有凤《广东几府风俗的探讨》、陈雪晶《香港妇妻贩卖问题》、冯淑英《南洋华侨之研究》、李冬青《学校兼办社会教育之研究》等,另外还有直接以抗战为题的,如萧敦悌《我国抗战前后之农业金融措施》、黄德彰《我国抗战经济政策论》、蔡达芳《我国战时经济设施的检讨》等,除此之外,这些论文还有涉及社会思潮、诗词文学、日常消费品等方面的研究。
nlc202309031026
论文作者大都来自香港和广州的教会学校,少数从其他教会大学转学,他们具备较高的知识素养,经过严格的甄选后进入岭大,成为“红灰儿女”(岭南校色为红与灰,即“殷红如血,深灰似铁”,象征坚强忠义——编者注)。岭大的学生对国家大事具有热情投入的强烈意愿。在抗战期间,他们或投身军旅,或以笔为戈。1939年,商学院毕业生卢荣汉前往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担任指导员,他的两位同门黄德彰、徐启英则进入军需学校计政班受训。
岭南大学具有浓厚的美国学校风格,倡导学生自治,由学生自行处理自身事务,因而有学生自治会等社团。岭南大学学生自治会总会是岭大各种学生社团中的最高组织。该会自穗迁港后,总部设在香港大学钟楼的岭南大学办事处。1939年2月20日,该会在港复刊《岭南周报》,在《本刊复版小引》开头即控诉日本侵华:
慨自x寇南侵,烽烟迷遍百粤,黎民北顾,涕泪湿却万襟。吾校址在康乐之村,未离兵燹之地。每闻风鹤频唳,都觉七鬯互惊。弦诵之声既辍,藏修之处焉寻,于是桃李相将,杏坛飞渡。所幸虎口得庆安全,鹪枝更欣附记。
40册论文作者中,不少人在《岭南周报》任职。徐启英和余国瓒先后担任该刊出版委员会主席,蒋应江、张维持,孙家钧、李冬青、区锡龄、朱竹友、萧敦悌、方仲泽、梁子能等担任过这份刊物的委员、文书、编辑、特约撰稿员等职务。除此之外,他们还参加各自学院的学生会、学校社团,自行组织各类诸如游泳、篮球、足球等体育比赛,以求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至于为何在抗战期间复刊《岭南周报》,《本刊复版小引》解释道:
盖亦借文会之旨,而收斐然之效,且以质正于大雅之林,抑或获他山之助也乎。乃当封豕侈张,哀鸿震响,铅椠共国魂而飘摇,述作同劫灰而黯淡。同人所衡实据,不禁欷歔。蒿目河山,泫然欲涕。勇愧终军,乌诣阙而请缨。志倾祖逖,辄临流而击楫。无如在学之年未满,待用之时尚悠,祗合借复刊之机缘,作敌忾之毛瑟,滤愤怒于笔端,透热情于纸背。同好诸子,其盍应缨!
香港大学图书馆至今仍藏有岭南大学学生自治总会在抗战期间出版的数十期《岭南周报》,其中不少抗日文章出自这批论文作者之手。由此可见,祖国山河遭此横祸,这些学业未满的岭大学生,虽一时无法仿效西汉的终军和东晋的祖逖,挺身报国,却相互砥砺,化悲愤为力量,以笔作戈,向日寇掷以匕首投枪。
四、日军占领香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宣告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月8日,日军进犯香港。9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向日本宣战。25日,日军占领英国当时的殖民地香港,随后统治香港三年零八个月。香港沦陷后,岭大再次停课,随后陆续撤离,学校转至粤北复课。因时间仓促,岭大存于港大冯平山中文图书馆、中国文化研究室和岭大香港分校的图书无法搬运,仍存原处。
日军在攻域略地的同时,还不忘抢掠和焚毁被占领地区的书籍。1942年2月2日,日军南支那派遣军特别调查班在日本谍报人员竹藤峰治指导下,查抄了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班长肥田木指挥抢走了该馆所存的部分图书,其中包括岭南大学的20箱、中华图书馆协会和国立北平图书馆暂存的数百箱书籍。这批书籍被运至日本,各箱上贴有“东京参谋本部御中”字样。此后,日军仍然对香港的藏书虎视眈眈。香港冯平山图书馆原馆长陈君葆(1898-1982年)曾在他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日本人频繁视察冯平山图书馆的情况:
1.(1942年2月28日)肥田队长今日带了《香港日报》的记者来参观圕(圕,“图书馆”三字的合并写法,音tuǎn,由我国近代著名图书馆学家杜定友于1924年发明——编者注),跟着又来了一位岩村忍,闻为东京民族研究所员。
2.(1942年3月3日)今日市冈胜带一位中尉来参观圕。
3.(1942年3月23日)总督矾谷今日下午到围参观,他问图籍事甚详。
4.(1942年3月27日)肥田木今日又偕另一位中佐来参观图书馆。
5.(1942年7月14日)沼田与菅野今天来参观图书馆,我引他到各部分去参观,计费时间最长的是岭南图书与汉口图书两部分。
6.(1943年4月10日)下午崛内到馆,问我有无关于图书要和肥田木说的话,假如他有机会到广州去……我说,有的是这三点……(3)岭南大学的书存港的只一万册左右,是否应交还与广东大学。
7.(1943年10月29日)下午小川与李国馨到图来参观,先后按次视冯平山图书馆各部分、中文学院、港大英文图书馆。
8.(1944年2月2日)午前约十一时许文教课长偕山本到图书馆参观。在冯馆方面只略看看岭大的一批,及问些关于北平上海广州三处共有几间大学的话后便转到英文图书馆去(谢荣滚主编:《陈君葆日记全集》,香港,商务印书馆,2004年)。
根据目前的材料可以判断,1942年2月2日被日军掠去的岭大20箱书包括岭大的40册论文。从《陈君葆日记》可知,日军对岭大的书籍饶有兴趣。根据时人的调查统计,岭大图书馆的藏书和管理在中国著名大学图书馆之中排行第五。对中国各地藏书极为关注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来说,他们必然不会忽略岭大在香港的这批书籍。那么,这批书被运到日本后的情况又是怎样?陈君葆在1946年6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
博萨尔给马提太太的信,说在东京上野公园发现的一百一拾一箱书籍,叙述很详细。“我又在上野公园的帝国图书馆发现自香港移来的中国政府的书籍。我立报告东京的中国大使馆,把陈君葆信内对这事的纪述告诉了他们,因此我希望中国政府不久将会得回那整部图书馆。但最好陈君也写信到东京的英国或中国大使馆交涉取回,把详细内容举出,说明什么书曾从港大搬出,则当然能全部取回无疑。请为我多谢陈君,并告诉他那些书是先寄到东京的参谋本部,再从那里移到文部省(Mombushio),更或由文部省转移至上野公园帝国图书馆,其时为一九四四年夏季。文部省的Sekiguchi与Tanaka教授均知其事及书之所在。陈君可说我曾在东京目见此各批图书,能够作证。”
日军从香港抢掠的书籍运至日本后,1944年夏将其转移到隶属于文部省的帝国图书馆和伊势原等地,1946年被发现。岭大的20箱书或在这时被搁置在帝国图书馆。
五、抗战胜利之后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岭南大学于同年10月10日在广州河南康乐村校址复学,并接收了伪省立广东大学图书馆的全部藏书,随后又从广州各地收回战争期间被日军挪至他处的书籍。1946年3月,岭大运回暂存在香港的藏书。从当时的调查情况来看,岭大图书馆存中国文化研究室的图书馆全部散佚,寄存岭大香港分校也失去一部分珍贵图书。至于保存在香港大学冯平山中文图书馆之图书,因有人保管,损失甚微。
1945年12月27日,苏联、美国和英国三国外长会议决定成立由中、苏、美、英、法等国代表组成的远东委员会,总部设在原日本的美国大使馆内,以制定归还战时被日军掠夺物资的原则和方法,驻日盟军总部具体经管劫物的归还,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派出代表团赴日调查和追索被劫文物。在此背景下,岭南大学的部分被劫藏书得以运回国内。1949年3月1日,中国从日本运回两批在港被劫书籍,其中包括岭南大学书籍278册、手册400册,分装6箱。由于盟军总部对收回劫物的严格规定、日本政府的不积极配合、美国对中日态度的转变等主客观因素,中国被日本劫掠的许多物资不能顺利收回,岭大毕业生的40册论文因而被遗留在东京上野公园的帝国图书馆。1948年,帝国图书馆和贵族院众议院图书馆合并,成立国立国会图书馆。2011年,国立国会图书馆职员在清理原帝国图书馆藏书时,发现了这批尘封已久的论文,并将之送回中国。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的文化事业蒙受巨大损失,许多文物、书籍被焚毁劫掠。广州岭南大学的40册学位论文也不幸落入日军之手。这批岭大论文的命运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段屈辱岁月,也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意图毁灭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2007~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径学位论文147篇。
(2)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2007~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径方向的147篇学位论文进行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硕士学位田径论文研究主题的分析
2007~2011年间,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径学位论文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分析、田径教学、田径训练、人体科学、田径比赛、其它等方面。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五年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需求进一步多元化, 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也正向各个方面渗透。在研究主题中有很多关于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及新的教学形式的研究, 如拓展训练、定向越野、体育俱乐部等, 反映了随着我国群众体育的不断发展, 田径运动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更贴进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还有些关于训练队中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如何有效沟通, 田径运动中有哪些运动损伤, 教练员的执教能力, 残疾人体育等方面的研究, 从各个方面对田径运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但也有很多论文仅仅用些调查问卷、访谈法等研究某一地区或某一项目田径运动的发展, 论文内容过于简单, 甚至在2009年有2篇论文是关于国际田联少儿田径在北京地区的推广, 选题过于重复。
从表中可以看出田径训练所占的比重最大, 五年间有46篇关于田径训练的论文, 所占比例为31.29%。表明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体育院校对一些新兴的训练理念如体能训练、核心力量训练、振动训练研究的比较多, 还有对一些优秀运动员以及训练队的训练负荷、内容等各个角度的研究, 丰富了我国的运动训练的理论水平。
关于体育教学的论文有27篇, 所占比例为19.05%, 北京体育大学也担负着培养体育教师的任务, 近几年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 体育教学大纲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调整, 如何在各级学校中更加有效的推广田径运动, 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因此对一些教学方法与手段在田径各项目教学中如何更好运用的研究也较多。对田径项目技术分析的论文有12篇, 所占比例为8.16%, 研究对象大多数为优秀运动员, 运用三维摄影, 计算机软件等对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 以不断改进并优化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 以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这些研究手段和分析为一些基层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工作提供了些启示。
5年间关于田径比赛研究的论文有10篇, 所占比例为6.80%, 多集中在田径比赛中的组织管理、裁判问题、田径规则、场地器材等。中国在近几年组织了很多大型赛事, 积累了不少承办大型赛事的经验, 在比赛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如田径比赛中运用了那些新的高新设备, 一些田径规则的改变对比赛带来何种影响, 以及电子信息系统在比赛中的应用, 但这些在论文中涉及的很少。关于人体科学的论文仅6篇, 所占比例为4.08%, 随着各学科的交叉与渗透, 体育学科越来越倾向于运用运动生化、运动生理及运动力学的知识以及通过实验去分析运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 而不是仅靠观察以及以往的经验, 北京体育大学有着众多优秀的师资及许多先进的科研仪器供学生使用, 但利用以上资源进行跨学科间研究的论文却很少, 这方面需要加强。
2.2 对硕士学位田径论文研究项目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北京体育大学2007~2011年硕士学位田径论文研究项目的情况, 便于分析, 运用计量分析学原理将田径项目分为15个项目, 分布情况如下表。 (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研究项目为综合类的最多为28篇, 而这类论文多集中于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田径项目发展的现状, 其中有3篇外国留学生论文就是研究本国田径项目发展现状的。还有些是研究某些优秀省、市、大学田径训练队的训练状况及所面临的问题。但这类论文所提出的观点重复性较多, 且缺乏新意。研究项目较多的是中长跑和竞走, 在这两个项目中, 我国近几年出了不少成绩, 加大对该项目的研究有利于加深对中长跑以及竞走技术特征、竞技规律的理解, 有利与该项目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与提高。而短跑、跳高、标枪、铅球、跳远、跨栏因开展的较普及且受到的关注度较高, 所以关于该项目的研究较多, 且体大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中, 从事这些项目的较多, 为研究提供了便利。而关于撑竿跳高、全能与链球的研究也较多分别为6、3、3, 这是由于近几年这些项目在中国有所推广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特别是链球出现了张文秀、顾丽和刘英慧等世界级运动员, 而撑竿跳高之所以最多, 是因为北体长年有高水平撑竿跳高队在北体训练, 方便观察和研究。研究项目最少的是障碍跑和铁饼, 这两个项目一方面因为开展的不是很普及, 另一方面是对安全及场地设施要求较高, 近几年我国铁饼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特别是李艳凤等优秀铁饼运动员的出现, 因此在做硕士论文时应该更关注这一项目, 推动其在中国的发展。
2.3 对硕士学位田径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
研究方法是从事科研活动的重要工具, 运用不同的科研方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方面的分析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田径的科研活动中, 促进了田径运动的发展。为了便于分析, 现将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径学位论文所应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 (表3) 。
2007~2011年田径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的总数量为657种, 平均到每篇论文为4.47种, 这表明学位论文从多个角度研究了问题, 研究方法呈多元化。运用的研究方法最多的分别是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占了22.37%、18.87%、16.13%、14.31%, 这些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较为常用。而运用最少的是实验法、录象解析法、观察法分别占4.87%、2.59%、2.28%, 还有些研究方法如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法、个案研究法等运用的更少, 只有不到四篇论文用到了这些方法。在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 运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从事科研活动已较为普遍, 虽然2007~2011年田径学位论文运用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 但与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相比显然不够。
3 结论与建议
(1) 2007~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径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多集中田径训练与田径教学, 许多论文对一些新的训练理念以及由于社会发展引起的体育教学内容的改变进行了分析研究, 丰富了我国体育科研的理论知识, 而对于田径比赛与运用人体科学方面的知识分析田径领域出现的问题的论文较少, 这些方面的研究需要加强。
(2) 田径学位论文的研究项目多集中于我国的优势项目以及推广较普及的项目, 这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但对于一些我国近年新兴的优势项目如铁饼的研究需要加强。
(3) 田径学位论文运用的研究方法较多, 但运用一些新的科研方法进行科研活动却明显不足, 如生物力学解析法、录象解析法等, 应合理的多采用新的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 对2007~2011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径学位论文进行研究。从论文研究的主题、项目、方法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对近几年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田径学位论文的研究现状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为以后的研究选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北京体育大学,硕士,田径论文
参考文献
[1]刘永东, 张勤.1981~2003年我国田径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状况及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 (25) :5.
[2]吴红豫.2000~2005年我国四大体育类核心期刊田径科研论文的研究现状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 2007 (29) :1.
[3]张恩敬.2010年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有关田径科研论文及参考文献的统计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1 (10) :3.
【大学学位授予规定】推荐阅读: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07-20
中南大学学位证09-12
北京联合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09-21
西安工业大学新增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11
郑州大学定向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协议书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