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禽流感

2024-07-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防治禽流感(共12篇)

防治禽流感 篇1

目前,我们仍生活在禽流感(AI)全球流行的阴霾下,国内不同省份一些经疫苗接种的鸡群或鸡场仍发生疑似病例,主要临床和剖检病变为:缺少鸡冠和趾部角质的发绀、紫红现象,出现明显的产蛋下降和由少-多-少的死亡曲线,前后延续7~10天,总死亡率多在10%~30%。产蛋恢复缓慢且不能完全恢复。剖检卵泡呈现各种坏死和软化,子宫内有脓样粘稠分泌物,绝大多数导致卵黄性腹膜炎,很可能后期产生轻微神经症状,给家禽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现有的实验室诊断限制和目前疫苗生产供应的情况下,饲养场家应采取有效对策,把AI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具体来说:

1.克服麻痹轻敌思想,继续做好生物安全体系下的消毒预防工作。不少管理技术人员认为,随着天气转暖,AI病毒会被自然消灭,就不会发生了。其实,在现代饲养条件下,饲养相对封闭,阳光照射有限,而且粪便、垫料等有机物清除不及时,在鸡舍条件下病毒依然可以长时间存在。况且地处热带的印尼、泰国等地同样发生禽流感,说明温度并不是AI流行的限制因素。而且春夏之交,昼夜温差大,气候易变,对鸡群的应激相应也较大,这往往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若鸡群不健康而存在上呼吸道炎症,虽然有较高的HI抗体,AI病毒仍会通过上呼吸道感染。若野毒毒株与疫苗毒株相比发生较大的变异,则会发生较严重的疫情。这使得生物安全措施如卫生情况、物流及人流等传染源的隔离至关重要。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抗应激的投药工作,有备而无患。

2.重新认识HI效价的保护水平。以往我们觉得HI效价在4—5即可对鸡群有保护,但现已证实有较高HI水平的鸡群仍然发病(平均HI效价24-6甚至26-8,检测时仅能发现10%~20%样本HI低于24或没有任何样本低于24,赵继勋、张国中2006)。是否是现有的N28株(H5N2)疫苗的保护力不足尚有进一步研究,目前情况下,主观上可将鸡群的保护水平提高至(6-7-log2)。

3.目前发生问题的场家,都是在使用了农业部批准使用的正规疫苗,HI抗体水平有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知道N28株是70年代分离自火鸡的一株H5N2病毒,其对鸡是安全的,没有散毒的隐忧,但是,H5N2能否对H5N1流行株造成的疾病形成完全的保护在生产实际中还是有一定疑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免疫接种的预防工作中,采取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Pe-1株,兽药生产[2005]080012098)与其他厂家生产的H5亚型灭活疫苗同时或交替使用,对于肉种鸡应适当加大接种剂量(1ml/羽),分点注射,还要加强监测,使最低抗体水平达到26以上。如果条件许可,可与疫苗厂家达成意向,生产使用浓缩产品。

4.防制高致病禽流感的同时,不能忽略其他疫病的防制,强调控制新城疫的重要性,绝对有助于AI的防控。也不要忽略低致病性禽流感(如H9,H7亚型)所带来问题的可能性。

防治禽流感 篇2

本病主要感染家禽。鸡和火鸡最易感且患病死亡率最高,其次是珍珠鸡、鹌鹑、鹅、鸭及野禽,人、猪、马也可感染本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和春季易发。幼雏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其他日龄的家禽高。

病毒存在于被感染禽的血液、内脏组织和分泌物、排泄物中。病禽、带毒禽和死禽是主要传染源,野禽和其他动物也是该病的传播者,被污染的禽舍、场地、用具、饮水、衣物、车辆等都可传播疾病。带毒病禽常使出壳雏禽发病死亡。病禽在潜伏期内排毒,直接接触和空气传播可引起发病,人员流动和消毒不严也起着重要的传播作用。

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既与禽的种类、性别、年龄及易感性有关,又与致病毒株的毒力、环境因素有关。饲养管理的优劣与发病率、死亡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1 临床症状

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d,短者约1 d,长者7 d。急性病例多见于流行初期,其病程很短,患禽常不显现症状即突然死亡。一般病程1~2 d,患禽体温达43.3~44℃,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消瘦,不愿走动,产蛋量减少或停产,下痢,头部水肿,眼睑及肉髯肿胀,流泪或流血泪,打喷嚏,张嘴呼吸,发出“咯咯”的声音。鼻液增多,呈红色或灰色,患禽常摇头,企图甩出鼻液,其口腔黏膜常有出血点,最后昏迷死亡。有时,病禽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为抽搐或半瘫痪。有的病例趾部或跖部有血液流出。

2 病理变化

内脏出血明显。头部发紫,眼结膜常有小点出血,口腔和鼻腔积液,并混有血液,颈部和胸部皮下水肿,胸部和腿部肌肉有出血点或瘀斑,口腔、腺胃黏膜及乳头出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黏膜带状出血,肌质膜下层出血,十二指肠出血,大肠常见出血。以腺胃出血为重大发病特征。肺脏、气管、肝脏、脾脏、肾脏、胰脏出血或充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心肌有白色条状坏死,卵泡出血,有时卵泡破裂于腹腔。

3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结果可作出初步诊断,确断须依据病原学与血清学鉴定。

4 防制

4.1 严格检疫

严防禽流感从外部传入,对进口禽类、种蛋和肉食品(包括家禽、野禽及其他禽类)进行严格检疫。

4.2 加强饲养管理

不喂劣质饲料,也不要突然更换饲料,突然变更饲料会影响禽类的采食和对营养的吸入。供足优质饮水,饮水能使禽类健康生长。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合理的饲养密度有利于禽的运动和供氧,饲养密度超过标准时,易造成家禽抵抗力下降。注意通风透气,换气不良易积聚氨气而损害禽的心脏和血管系统,引起发病。禽舍保持干燥,粪便定期清除,垫料勤换,夏季防热,冬季防寒。

4.3 合理免疫,减少死亡

防治禽流感问答 篇3

现有的流行病学和病毒学资料提示,大多数已知的人感染H7N9病例是因为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感染的家禽而感染的(例如,到过活禽市场和接触曾经存放或屠宰感染禽类的环境)。少数病例可能是因为有限的人传人而感染。由于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在家禽中不会导致严重疾病,病毒在家禽中“悄悄地”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难以精确判定每一例人感染病例的确切暴露情况。

尽管已经有聚集性病例发生(密切接触的人中发生感染),该病毒并非容易发生人传人,对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及随访也并未报告发现持续的人传人的情况。

聚集性病例是指在14天期限内,两个及以上出现症状且与某个特定环境相关联(如处于同一教室、工作场所、家庭、医院、住宅区、军营、露营地等地方)的人。

2.如何预防H7N9

禽流感病毒感染?

保持基本卫生习惯来预防感染是明智的做法。在采取食品安全措施的同时,还要确保手部和呼吸道卫生。

★手部卫生

(1)在准备食物期间和前后都要洗手;饭前、便后洗手;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洗手;手脏时、照顾家中病人前后都要洗手。保持手部卫生还可以避免自己受到感染(通过接触污染的表面),并防止在医院传染病人、卫生保健工作者和其他人。

(2)手部明显较脏时,用肥皂和流水清洗。如手脏不明显,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清洁剂清洁。

★呼吸道卫生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或者袖子或者弯曲肘部来遮住口鼻,用过的纸巾应立刻扔入密闭的垃圾桶内,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采取手部卫生措施。

3.吃肉类产品(如禽肉、蛋类和猪肉)安全吗?

烹调时使用的正常温度即可灭活流感病毒,因此,肉蛋食品只要处理过程得当并完全煮熟(食物所有部分达到70℃,例如,禽肉没有粉色的部分)。在疫情暴发的地方,食用生的或者是半熟的肉类和禽蛋是一种高危行为,应该避免。

不应食用明显患病、病死和意外死亡的动物。

4.如何才能安全制备肉蛋食品?

一定将生肉、生蛋与熟食或即食食品分开,以避免污染。切生肉的砧板和刀不可用于其他食品。处理生、熟食品之间一定要洗手;已制熟的肉不可再放回曾放生肉的盘或表面。制好的食品如不再加热或煮熟,就不要放入生的或半熟的禽蛋。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碰过生肉的所有表面和器具要清洗并消毒。

5.去已报告人感染病例地区的活禽市场和养殖场安全吗?

去售卖家禽或其他动物的市场、家禽养殖场和养殖户时,应避免直接接触活动物和动物曾接触的表面。要让儿童远离病死动物;饭前应洗手。如您生活在农场,或在家中、院内饲养家禽或其他动物,应保持卫生,尤其是保持制备及消费食品地方的卫生;对病、死动物,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患病的动物不能屠宰食用。

6.人的感染来源是否是家禽和活禽市场?

大多数已知人类感染都源于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感染的家禽或污染的环境。少数病例似乎因有限的人传人而致病。已感染的家禽是否唯一的感染源尚无法确定,而其他可能的动物或环境感染源也无法排除。

7.有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吗?

目前尚无预防人类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上市。世卫组织正在与各伙伴单位合作开展疫苗研制,有些产品目前正在进行功效和安全性的检测。

8.有治疗甲型H7N9禽流感感染的方法吗?

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例如达菲、扎那米韦),可有效对抗H7N9禽流感病毒,但其他抗病毒药物,例如金刚烷类,显示无效。在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中,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患者比稍晚使用的患者表现出的病情更轻。

9.普通民众有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吗?

防治人禽流感知识培训总结 篇4

防治人禽流感知识培训总结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乡于2011年2月底前已全面完成了医务人员(含乡医、个体医)的全员培训。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首先,领导十分重视人禽流感防治工作。全乡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师资培训时,史院长为了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上级卫生主管部门部署的培训任务,指定由李超负责通知各医疗保健单位争取时间完成人禽流感知识培训与防控。全乡举办了2期共30人参加了人禽流感相关知识的培训,培训工作主要由李超负责落实,除外出进修学习、休假外,在岗人员已100%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卫生技术人员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手册》,重点内容为

1、人禽流感治疗方案(试行);

2、禽流感病病理学;

3、人禽流感流行病学;

4、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

5、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隔离防护与消毒;

6、人禽流感的预防与控制;

7、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

8、人禽流感的诊断;

9、禽流感实验室检测技术方案;

10、人间禽流感感染状况调查方案;

11、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

全市禽流感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篇5

1、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搞好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

2、组织成立6人技术专家小组、30人应急处理预备队;

3、筹备疫苗、消毒药、隔离衣及必备设施;

4、组织5支道路巡回检查组,由交通、公安部门配合,上路巡回检查、堵截运送禽类及其产品的车辆;

5、做好宣传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6、做好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本文来自517878秘书网。卫生局:加强与畜牧部门的联系,互通禽流感疫情信息,开展技术交流合作,做好密切接触染疫家禽人员的健康检查和观测,严防疫情传染人类,组织好青年秘书网20人应急处理预备队、2辆车,成立专门的医疗队伍,建立观察点,备足药品和隔离病房。一旦发生人群感染,按《##县人禽流感防治应急预案》开展工作。财政局:加大对禽流感防控工作的投入,保证防控所需疫苗、扑杀、消毒等经费约计120万元。林业局:做好鸟类迁徙情况的定点、定时预测预报工作,并及时上报指挥部。交通局:与畜牧部门共同做好畜禽及其产品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和消毒管理工作,同时安排好紧急防疫物资的调运,组织好20人应急处理预备队、2部车。工商局:加强禽类及其产品市场的监管,加大对违法经营畜禽及其产品行为的打击力度,组织好20人应急处理预备队、2部车。质监局:加强对疫苗、消毒药品和器械的质量监督。贸易办:加强对商业流通系统屠宰、加工、销售禽类及其产品的管理工作,组织好20人应急处理预备队、2部车。环保局:指导家禽饲养场、小区、大户搞好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并搞好调查研究。火车站:协助动物防疫人员对铁路运输的禽类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工作,同时优先安排防疫物资的运输,组织好20人应急处理预备队、2部车。广电局:加大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的宣传,每天报导防控工作的新动态。公安局:组织60人应急处理预备队、5部车,确保疫情发生时做好疫区的封锁和强制扑杀工作,并做好疫区安全保卫和治安管理工作,并配合好畜牧部门的上路巡查。

三、工作措施

1、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禽流感科普知识,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禽流感的防控知识和危害性,提高群众对搞好防疫工作的认识。呼吁人们远离野生禽鸟,不吃病、死禽鸟,注意个人卫生。同时,教育广大群众不必担心,禽流感是可防、可控的。

2、组织领导县里成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指挥部,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指挥长,吸收政府办、畜牧局、卫生局、公安局、交通局、农业局、林业局、财政局、工商局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具体负责禽流感疫情的全部工作。禽流感防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地点在县畜牧局,由##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禽流感防治指挥部,由乡镇长任指挥长、分管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本辖区禽流感防治工作。

3、防控体系县禽流感防治指挥部健全以青年秘书网指挥部办公室为中心,以19个基层兽医站、8个动监分所为桥梁的疫情检测网络,分别对辖区内的规模养禽场、禽类屠宰加工厂进行排查摸底,密切注意疫情。同时,对规模养禽场、屠宰厂进行全面的彻底消毒,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各乡镇政府要以村为检测点,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关注本辖区疫情,每天下午4:00—5:00向县政府办公室报告疫情。

4、技术培训根据农业部、卫生部关于禽流感的有关通知精神,对专业兽医、卫生人员进行禽流感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求掌握禽流感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知识和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与病料采集技能、消毒、隔离、防护基本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掌握实验室检测和研究的技术操作规范。

5、强制免疫全县范围内的禽类要进行一次全面禽流感疫苗强制免疫。具体工作按排:由乡镇政府统一组织,基层兽医站负责所辖范围内的散养户禽的免疫工作,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禽,确保防疫密度达100%,同时做好免疫记录档案。各动监分所要做好辖区内的规模饲养场的兽医监管工作,监管饲养场的禽流感免疫工作,并做好监管记录。

6、加强检疫兽医卫生监督所、各动监分所,要切实做好欢迎光临517878秘书网 产地检疫工作,严格按照检疫操作程序实施检疫。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加大查处贩运病死禽类的力度,以及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的监督管理,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决不能瞒报、谎报、不报,确保我县的禽鸟及其产品的健康和安全。

7、严格消毒对所有禽类养殖厂进行消毒管理,特别是鸡粪、鸡舍必须严格消毒程序,对进行养殖厂的人员要坚持更换衣物,坚持清洗消毒,加强对来自疫区交通工具、装载容器和运载工具上废弃物的防疫消毒处理。

8、卫生监督加强食品加工行业、餐饮行业的卫生监督,坚决杜绝生产、销售加工来源不明的禽类食品和病死禽类食品,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体温检测,检疫查验和医学巡视工作。

热点关注: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篇6

禽流感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1878年,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称为鸡瘟。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这种疾病更名为禽流感。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

禽流感也能感染人类。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

1、什么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危害极大。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被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后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死亡率较低;被高致病性禽流感感染后,禽类出现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2、如何灭活禽流感病毒?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于口腔和粪便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受到有机物的保护具有极强的抵抗力,特别是在凉爽和潮湿的条件下可存活很长时间。禽流感病毒对低温非常适应。在零下20℃左右可能存活几年,在4℃的气温下能够存活30―35天,在20℃的温度下只能存活7天,在56℃用10分钟就能灭活,70℃2分钟就可灭活。

3、禽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禽流感病禽可以从呼吸道、结膜和消化道排出病毒,感染方式包括与易感禽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及与受到污染的各种物品间接接触等。由于病禽粪便中有大量排毒,其污染的一切物品如饲养管理器具、设备、授精工具、动物、饲料、饮水、衣物、运输车辆等均可成为传播媒介而发生机械性传播,人员流动与消毒不严也可能起传播作用。

禽流感在潜伏期内也有传染的可能性。母鸡感染本病后,可在所产蛋中带有病毒,可经蛋垂直传播给后代。种鸡感染发病后,引起受精率、出雏率降低,雏鸡早期死亡率增高。

4、禽流感病毒易感动物有哪些?

许多家禽和野禽、鸟类都对禽流感病毒敏感,可从体内分离出病毒。家禽中火鸡、鸡、鸭是自然条件下最常受感染的禽种。其他包括珍珠鸡、家鹅、鹌鹑、雉鸡、鸽、鹧鸪、鹦鹉、虎皮鹦鹉等,以及野禽和野生水禽,如鹅、燕鸥、野鸭、鹱、海岸鸟和海鸟等。

除海鸟和水禽外,还从以下多种鸟中分离到流感病毒:燕八哥、石鸡、麻雀、乌鸦、寒鸦、矶鹬、脊鸟令鸟、鸽、槛鸟、椋鸟、岩鹧鸪、燕子、苍鹭、加拿大鹅及番鸭等。据国外报道,已发现带毒的鸟类达88种。鼠类不能自然感染流感病毒。

5、高致病性禽流感怎样传染人?

人类直接接触受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病毒本身都会受到感染,此外,接触飞沫及呼吸道分泌物也可能受到传染。

而一旦禽流感病毒与人类病毒重组,从理论上说,就有可能通过人与人传播。届时,这种病毒就会成为人类病毒,好像流感病毒一样。但是禽流感对人类还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传播到何种程度会变异,谁也无法预知。到目前为止,只发现经过家禽传染给人的这种病例,还没有发现一例人与人之间传染的禽流感。

6、人吃鸡鸭鹅肉会被传染禽流感吗?

禽类煮熟煮透后,病毒传播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病禽未经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很可能进入人体。病毒进入人体如果存活,是否会通过消化道传入人体各组织中以及病毒在人体是如何运作的,这些机理现在都还不清楚。

7、人患禽流感后会有哪些症状?

人类患上禽流感后,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早期症状与其它流感非常相似,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泻、腹痛、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一些患者胸部X线还会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患者伴胸腔积液。病人一旦出现以上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浅议禽流感的流行和防治 篇7

1 禽流感的发生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是意大利1878年发生大量鸡只死亡, 当时被称为“鸡瘟”;1955年, 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H7亚型流感病毒;1959年, 科研人员在苏格兰分离到了H5N1禽流感病毒;此后H5和H7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断引起禽流感疫情。

禽场饲养管理松散, 禽舍冬天防寒能力差, 禽饲料中缺乏相应的营养成份, 导致鸡体不能抵抗外来风寒, 特别是冷刺激, 由于各方面的综合影响, 较为严重鸡群被感染禽流感, 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 后果不堪设想。

2 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2.1 易感动物多

家禽和野禽都能自然感染禽流感病毒, 如:火鸡、鸡、鸭、鹅、候鸟、观赏鸟等, 国外报道已发现带毒的鸟类达88种。其他动物猫、狗, 甚至人都会感染。

2.2 传播途径

一般认为禽流感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水平传播, 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和消化道, 也可通过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途径传播。病禽和带毒禽由呼吸道和消化道排出病毒, 通过尘埃、饲料、饮水、输精工具、蛋筐蛋盘、运输工具、鸟类等进行传播, 因此传播速度非常快。鸡群中一旦有感染, 易引起全群暴发, 甚至波及邻近的鸡场和乡村养鸡户。人工接种可通过气溶胶通过鼻内、气管内、口、眼结膜、肌肉内、腹腔内、静脉内、泄殖腔内等途径使易感禽感染。

水禽和鸟类感染禽流感后, 临床上通常不表现症状, 但可长期带毒并排毒, 尤其是候鸟在迁徙过程中散毒范围甚广, 一旦病毒是高致病性毒株, 即可引起暴发性流行。

2.3 流行季节

禽流感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 冬春为多发季节, 夏秋季节零星发生, 气候突变、冷刺激、饲料中营养物质缺乏均能促使该病的发生。

2.4 禽流感多并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

禽流感本身也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疫病, 发病鸡群抗病能力极差, 往往并发或继发其他传染病, 常见的并发和继发病有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病等。

3 症状

禽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3~5d。多为急性病例, 常突然发病, 不出现任何症状即死亡。急性者病程为1~2d, 体温升高至43.3~44.4℃, 拒食、精神高度沉郁, 鸡冠与肉髯肿胀, 头颈部常出现水肿, 眼结膜发炎、分泌物增多。呼吸困难, 常发出“怪叫”声, 并有灰红色渗出物, 严重者可引起病鸡室息死亡。有的病鸡出现下痢和神经症状, 蛋鸡产蛋下降或停止, 致死率达50%~100%。温和型病例的主要表现是:蛋鸡的产蛋量下降到5%~10%甚至停产, 死亡率为10%~40%。食欲减少, 呼吸困难, 眼肿流泪, 流鼻液、下痢, 可能有短时间发热。

4 病理变化

头部、眼周围、耳和肉髯水肿, 皮下有黄色胶样液体, 颈、胸部皮下水肿和充血。胸部肌肉、脂肪和腺胃内面有出血斑点, 腹部脂肪有出血斑点。腺胃乳头肿大并有严重的出血点。肌胃角质层下及十二指肠出血。肝、脾、肾、肺出血和坏死。鼻腔、气管、支气管黏膜及肺脏有出血。腹膜、肋膜、心包膜、气囊及卵巢充血和出血。心包腔内或腹膜上有纤维素渗出物。输卵管充血和出血, 有粘性分泌物。

5 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目前, 对本病尚无有效的防治药物与疫苗。只能采取综合防疫措施。

5.1 合理选址和规划养禽场

任何养禽场的选址都应远离公路主干道, 居民区, 但交通应便利。选址应建立在地势较高、干燥, 便于排水, 通风, 水源充足, 水质良好, 供电有保障的地方。应与其他畜禽场、屠宰及加工厂、垃圾站较远。鸡场周围应有围墙或隔离带, 场内生活区与生产区应分开, 生产区根据规模及需要划分成若干个小区, 各小区的排布不能在同一风向上。各生产区应设置各自的净道和污道。各小区放置独立的病死鸡处理池及鸡粪发酵池或储存池。

5.2 加强综合防疫管理, 切断疫病传播的途径

5.2.1 强化隔离措施

加强对人员、车辆和物品等最具流动性病毒携带载体的控制。第一, 严禁来自疫区的人员、车辆及物品进入场内, 对非疫区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 禽场门口可设消毒池, 人员、物品需紫外线照射10min后才允许进入;第二, 减少饲养人员流动, 进入鸡舍人员, 需淋浴、更换工作服、脚踩消毒垫或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第三, 在购买饲料时, 杜绝饲料及包装携带病毒;第四, 销售鸡蛋和淘汰鸡时, 禁止运输车辆和人员接近养殖区;第五, 在窗户、天窗、排风口等处用铁丝隔网密封, 可防止家禽和野生鸟类的接触传播。

5.2.2 严格执行净化消毒程序

要求饲养员每天对鸡舍内、外环境消毒1次。外环境消毒药 (火碱、次氯酸纳、过氧乙酸、甲醛等) 每3d更换1次, 避免产生耐药性;内环境带鸡消毒选择刺激性较小的消毒药, 比如季胺盐类、安普杀等消毒药, 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同时注意保证饮水的清洁和卫生, 每周对饮水系统消毒1次。

5.2.3 加强环境卫生控制

养禽场内物品流动的方向应为从最小日龄家禽流向较大日龄家禽, 从正常家禽的饲养区流向患病家禽的隔离区, 从养殖区转向粪污处理区。新进的雏禽应隔离饲养一段时间, 确定无病者方可入群饲养;严禁从疫区或可疑地区引进禽及禽类制品。在强化环境控制的同时还要保持禽场及舍内卫生, 经常性地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以减少和杀灭养禽场舍周围的病原微生物。定期进行带鸡消毒;死亡禽类必须焚烧或深埋, 并防止野鸟啄食或野生动物的吞食;粪便和垫料应通过掩埋方法来进行处理;对处理粪便和垫料所使用的工具要用火碱水或其他消毒剂浸泡消毒。

5.3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家禽对病菌的抗病能力

规模化养禽场, 人们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些主要传染病的控制和扑灭措施上, 饲养管理条件和应激素与机体的健康关系常被忽略。为了能从根本上防止禽流感的发生, 还需要在饲养管理条件和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应做到一下几点:第一, 充分供应营养全面的优质饲料。按照不同的鸡种生长发育或不同生产期阶段根据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饲养标准的要求, 饲喂全价饲料, 注意饲料中营养的齐全与平衡, 及时补充维生素、矿物质, 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不能用霉变腐败的饲料喂鸡。第二, 高温季节饲料中应添加碳酸氢钠、Vc等药物, 以减少鸡群的应激。第三, 加强通风换气, 减少室内有害气体, 以避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后降低抵抗力。尤其是在冬春季节, 通风换气尤为重要。第四, 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避免或减轻人为应激等。第五, 禽场严格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和空栏消毒制度, 消毒后禽舍空闲2周以上, 再进行下一批鸡群的饲养。

5.4 加强免疫接种, 建立监测体系

每年的春季2、3月和秋季的9、10月是季节交替的时候, 更是各种疫病高发的季节, 应对各种禽类及时进行免疫, 特别是在有疫情发生或禽流感高发期要主动配合政府做好免疫接种, 防止疫情的发生。

推荐免疫程序:对蛋种鸡20~30日龄首免, 剂量0.5ml/只;在产蛋前的110~120日龄2免, 剂量为0.5ml只;在280~300日龄3免, 剂量为0.5ml/只。接种后2周产生保护力, 疫苗一般保护期可达3~5个月。

防治流感要认识流感病毒 篇8

流感病毒有哪些种类

按照感染对象,流感病毒可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然而,有些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变异在人、禽、猪、马之间传播,比如2007年的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就曾导致多名感染者死亡。

流感病毒的内部是病毒基因和核蛋白,根据核蛋白的不同,流感病毒可以大致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三类。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李君博士认为,“至今为止,甲型流感病毒是最具毒性的病原体,能引起严重的疾病,能够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给人类带来重大损失。”

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有两种突出的蛋白质,分别是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根据不同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甲型流感病毒可以进一步分为许多亚型,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型H3N2流感病毒等,这里的H1N1、H3N2指的就是不同种类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目前,人们已经在甲型流感病毒中发现了16种血凝素和9种神经氨酸酶。也就是说,仅仅一个甲型流感病毒,就有144种不同HN组合的可能。不过,目前仅发现H1N1、H2N2、H3N2人流感病毒,以及H5N1禽流感病毒具有感染人类的能力。

流感病毒为什么会变异

流感病毒,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非常容易发生变异。甲型流感病毒的变异主要就是表面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变异,可以分为三个种型:变种变异、亚型变异和大组变异。变种变异就是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出现程度较小的变异,这种变异经常发生,往往会引起小范围流感流行;亚型变异就是病毒的血凝素没有变异或变异程度很小,神经氨酸酶的变异程度很大,这种变异每隔十多年就会发生一次,可以引起较大范围的流感流行;大组变异就是病毒的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都出现大变异,大约每30~40年发生一次,可以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流感大流行,一次流行可长达2~3年之久。这次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爆发,很有可能就是一次流感病毒大组变异的结果。

流感病毒的变异往往在被感染者的细胞内发生。如果一个人感染了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病毒进入同一个细胞,就像两辆车开进同一个修车房,发动机、轮胎、方向盘等部件都可能随机互换,谁也无法预料开出修车房的车子是什么样子。这次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是一个过去从未在人体上发现过的,由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组合而成的的重组病毒。

人体在感染流感病毒后会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保护人体在一段时间内不再被原先的病毒所感染,但如果病毒发生了变异,抗体的作用就会减弱甚至失效,人体还会被新流感病毒感染,所以流感病毒变异可以导致流感反复流行和发生大流行。

流感病毒如何传播

流感病毒存在于病人的鼻涕、唾液、痰液中,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咳嗽或打喷嚏)、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迅速传播。一个喷嚏可使飞沫以167公里的时速,在1秒钟内喷射到6米以外的地方,还可以在笔、书本、键盘上存活数小时之久。健康人如果直接吸入流感病毒,或经手将病毒带入呼吸道,就会被感染。因此,流感一旦发生,就很容易在人群间扩散开来。

H7N9禽流感防治讲座 篇9

赵桥乡中心小学张晓征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什么是禽流感?什么是H7N9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甲(A)、乙、丙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目前出现的病人,是全球首次报告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经对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

3、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度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

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4、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自于禽类,但截至目前,确诊病例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5、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播人的能力。

6、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的疫苗。市民预防禽流感,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也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购买无卫生检疫的活禽。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3)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方可食用,加工时要注意手部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应带橡皮手套操作。

(4)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5)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发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2013年4月8日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知识讲座

赵桥乡中心小学

张晓征

防治流感药膳四方 篇10

凉拌蒲公英

食材 蒲公英15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

制作 将蒲公英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鱼腥草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功效 蒲公英有“天然抗生素”之称,为中医传统清热解毒药,生长于田边地头,在广大农村更具有现实意义。《本草衍义补遗》言其“解食毒,散食滞,化热毒,消热肿结核疔肿”。药理研究表明,蒲公英有良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可用于临床多种感染性疾病,对“流感”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凉拌鱼腥草

食材 鱼腥草15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

制作 将鱼腥草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鱼腥草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

功效 鱼腥草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散热毒痈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明显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大蒜,又名胡蒜,有温中消食,解毒杀虫之功。生姜,有发表散寒,温胃止痛,和胃止呕之功,《日用本草》言其“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葱白,有温阳发表,解毒止痛之功。药理研究表明,三者均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可刺激汗腺分泌而有发汗退热作用。调味服食,对流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凉拌香椿芽

食材 香椿芽10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

制作 将香椿芽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香椿芽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

功效 香椿芽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之功。《陆川本草》言其“健胃、止血、消炎、杀虫,治子宫炎、肠炎、痢疾、尿道炎”。药理研究表明,香椿芽及其煎剂对流感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都有明显抑制和杀灭作用,与生姜、大蒜等凉拌服食,可有效地预防流感。

凉拌薄荷

食材 薄荷100克,生姜3片,大蒜3瓣,葱白3茎,调味品适量。

制作 将薄荷择洗干净切段;生姜洗净切丝;大蒜洗净切粒;葱白洗净切粒。将薄荷放入盘中,纳入姜丝、蒜粒、香油、食醋、酱油、鸡精适量拌匀即成,每日1剂。

功效 薄荷有疏风散热,清利咽喉,清利头目,解毒透疹之功。《用药法象》言其“清头风,除风热”。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对多种细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并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使机体散热增加而有发汗解表作用。凉拌常服,可有效地预防流感的发生。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特征与防治措施 篇11

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以禽类为主要侵害对象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对于禽类, 由于受禽流感病毒毒株的毒力、禽敏感性、并发症及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禽流感的症状、病变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差异。根据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和毒力的不同, 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无致病性禽流感三种。

1.1 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 由H5和H7亚型毒株 (H5N1和H7N7为代表) 引起的鸡或鸭等禽类发病, 表现为烈性、高度致死性、全身性感染, 发病率和死亡率接近100%, 被称为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 一旦发生会造成家禽大批死亡, 我国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

1.2 低致病性禽流感

低致病性禽流感又叫致病性禽流感、温和型禽流感和非高致病性禽流感, 它是指某些致病性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 (如H9N2亚型) 感染家禽引起的以低死亡率和轻度的呼吸道感染或产蛋率下降等临床症候群, 其本身并不一定造成禽群的大规模死亡, 但它感染后往往造成禽群的免疫力下降, 对各种病原的抵抗力降低, 常常易发生并发、继发感染, 当这类毒株感染伴随有其他病原的感染时, 死亡率变化范围较大 (5%~97%) 。因此, 低致病性禽流感对养禽业的危害也是很严重的。

1.3 非致病性禽流感

非致病性禽流感是指某些对家禽致病性很低的禽流感病毒毒株 (如H1~H4、H6和H8~H15亚型) 感染家禽而出现无致病力临床症候群, 被感染家禽不出现死亡或没有明显临床症状。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这类毒株引起的野鸟感染。在家禽中, 只有在感染低宿主适应性的毒株时才可以出现无症状感染。

2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流行特点

低致病性禽流感各种日龄的家禽都可发生, 但临床主要多发现于蛋禽群, 尤其蛋鸡、蛋鸭。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主要多发于秋冬季节, 尤其是秋冬交界、冬春交界气候变化大的时节。气候多变, 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过多损伤上呼吸道黏膜, 都是低致病性禽流感发生的诱因, 也极易造成细菌和病毒的多重感染, 尤其是呼吸道病毒最易感染。

蛋鸡发生低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率一般不高, 主要是老年鸡出现零星死亡, 死亡率通常小于5%。如果并发或继发其他疾病, 死亡率有可能提高。

3 低致病性禽流感临床症状

不同种类和日龄的家禽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后有不同的临症表现。

鸡:初期表现体温升高, 精神浓郁, 叫声减小, 缩颈, 嗜睡, 采食量减少或急骤下降, 嗉囊空虚, 排黄绿色稀便。呼吸困难, 咳嗽, 打喷嚏, 张口呼吸。后期部分鸡只有神经症状, 表现头颈向后仰, 抽搐, 运动失调, 瘫痪等。产蛋鸡蛋壳质量变差、畸形蛋增多, 会出现软壳蛋、无壳蛋、褪色蛋等。2d~3d产蛋开始下降, 7d~14d产蛋可下降到5%~10%, 严重的鸡可停止产蛋。持续1周~5周后产蛋开始上升, 但恢复不到原来的水平。一般经1~2月逐渐恢复到90%~70%的水平。种鸡还表现种蛋受精率下降20%~40%, 并导致10%左右的死胚, 弱雏率增加, 10%~20%的雏鸡在一周内死亡。

鸭:病鸭精神萎靡不振, 离群呆立, 羽毛无光泽、蓬松, 不愿下水。病鸭拉稀, 个别鸭拉暗红色稀粪。病程稍长的鸭出现衰竭死亡。早期死亡的鸭只往往体况较好, 多为体重大的。剖检其嗉囊和肌胃都有饲料, 类似猝死症。病鸭群产蛋量下降, 7d内产蛋率可由95%迅速下降到60%, 60%产蛋率的鸭群发病后, 产蛋率可下降到30%左右。康复后, 产蛋率仅能恢复到75%。

接种过灭活苗的家禽如抗体形成不好、水平不高, 其感染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可能出现无明显的症状或非典型的症状, 有时仅表现为产蛋率稍有下降。

4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理变化

鸡低致病性禽流感 (H9N2) 的主要剖解病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呼吸系统:呼吸道尤其是鼻窦, 典型特征是出现卡他性、纤维蛋白性、浆液纤维素性、黏脓性或膜纤维素性的炎症。气管黏膜充血水肿, 偶尔出血。 (2) 生殖系统病变:蛋鸡的卵巢炎症、卵泡出血、变性和坏死, 输卵管水肿、有浆液性、干酪样渗出, 卵黄性腹膜炎。 (3) 消化系统病变:腺胃、肌胃出血, 肠道出血及溃疡。

病死鸭解剖主要表现为:早期气管充血、出血严重, 支气管内有黄白色的干酪样物堵塞, 肝脏有纤维素性渗出, 心包液混浊, 气囊混浊有干酪样物附着。胰脏肿大、出血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卵泡充血、出血。乳脂腺有干酪样坏死。

5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鉴别诊断

鸡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所出现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多种疫病相似, 极易与非典型鸡新城疫相混淆。两者的主要区别为: (1) 低致病性禽流感多发于1月龄以上家禽, 主要发生于成年产蛋鸡群, 也有15日龄肉鸡发病的报告, 死亡率不高;非典型鸡新城疫可发生于任何日龄的鸡群, 主要发生于40日龄~60日龄、100日龄~120日龄和产蛋后期, 且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 (2) 低致病性禽流感主要表现产蛋量的急剧下降, 一般在7d~10d的时间内可使产蛋率下降50%以上;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发病相对比较温和, 产蛋下降30%左右。 (3) 低致病性禽流感鸡群有发热的表现, 精神不振, 而且呼吸道表现严重, 解剖可见到气管的黏性分泌物和出血点;非典型鸡新城疫主要是呼吸道症状, 喉头、气管黏膜出血。

6 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措施

6.1 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就是建立健全各种防疫与消毒制度和设施, 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良好的生产制度, 为禽群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是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基础。严格的隔离和消毒是低致病性禽流感防治的关键。做好对一般病毒性传染病的常规消毒措施, 强化隔离和消毒, 尤其注意对进入禽场的人员、车辆及物品的彻底消毒工作。严格禁止从有疫病的禽场引进种源, 保证种源健康, 防止禽流感病毒进入禽场内。在禽舍内坚持定期常规消毒。粪便要及时清理, 水槽、料槽定时用消毒液刷洗。一般规模的蛋禽场 (户) 要实行全出全进的生产制度, 出禽后禽舍要严格清理和消毒。熏蒸每m3用42ml褔尔马林、21mg高锰酸钾, 空舍30d~60d再熏蒸消毒, 方可进禽。

6.2 做好免疫接种, 增强机体的特异性抵抗力

免疫接种, 使禽群产生均匀有效的抗体水平, 增强机体的特异性抵抗力, 保护禽群不受禽流感病毒的损害。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经验告诉我们, 合理实施免疫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是有效的。同样, 合理实施免疫对低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也是有效的。建议家禽的禽流感免疫程序:

10日龄以内: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皮下注射0.3ml。

25日龄: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皮下注射0.5ml。

120日龄: (产蛋前) 用H9N2亚型和H5N1亚型禽流感疫苗每只皮下注射0.5ml;或二联禽流感疫苗每只皮下注射0.5ml, 3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

各个禽场要加强禽流感的抗体检测, 根据检测的结果制订本场的免疫程序, 或对虽经免疫但免疫抗体水平较低的禽群进行紧急补免。

6.3 疫病处置

流感防治技术方案 篇12

市卫生局

为预防流感大流行的发生,控制疫情蔓延,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制定本方案。

一、预防工作(一)监测工作

1.发热症状监测。(1)监测医院:我市设有发热门诊的医院90个,设有预检接诊室的医院525个。(2)监测时间:全年监测。(3)监测诊室的设臵:发热门诊、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4)发热症状病例定义:发热(体温≥38℃),伴咳嗽、呼吸困难、气短等1种或多种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并且没有其他临床诊断可以解释。(5)发热症状病例的报告:发热症状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发热症状病例定义,作好病例登记,医院指定专人负责发热症状病例报告,每周统计发热症状病例数和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录入“成都市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及处理分析系统”。

2.流感样病例监测。(1)哨点监测医院:成都儿童专科医院、一医院、三医院。(2)监测时间:全年监测。(3)监测诊室的设臵: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儿内科门诊、儿内科急诊。(4)流感样病例(ILI)定义:发热(体温≥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缺乏其他实验室确定诊断依据。(5)流感样病例的报告:哨点医院设臵监测诊室的医务人员,按照流感样病例的定义,每日登记分年龄组的流感样病例数和门诊、急诊病例就诊总数,填写《成都市XX医院XX科门诊就诊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登记表》(附件1),录入“中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6)流感样病例病原学监测。哨点医院监测诊室的医护人员负责采集发病3天内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等标本(根据就诊ILI病例数的多少,每家哨点医院每周至少采集5-15份流感样病例的标本),填写《成都市XX医院流感样病人采样登记表》(附件2),随同所采集标本送至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4℃运送条件,24小时内)。

3.健康人群血清抗体水平监测。(1)监测点:锦江区疾控中心、青羊区疾控中心。(2)监测时间和对象:每年3月、9月共两次,按以下年龄组抽取健康人群血清:<5岁、5-<15岁、15-<25岁、25-<60岁、≥60岁,共5组,每组各采集10人份,每监测点每次共采集50人份。(3)血清采集:完整填写成都市一般人群流感血清抗体水平调查采样登记表(附件3),无菌采集静脉血3 ml,并离心分离血清>1.5 ml装于无菌管(弹子管)中,4℃条件下保存,分别于每年3月10日和10月15日前将血清与采血登记表一并送到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进行抗体检测。

4.信息收集分析。各级疾控中心要充分利用“国家疾病信息监测网”和“中国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发热症状监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定期分析本地流感监测信息,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上级疾控中心。随时关注国内外流感疫情动态,及时收集信息,开展分析评估,提出预警和防治工作建议。

5.流感实验室建设。市疾控中心逐步完善各种检测仪器设备,建立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流感实验室,加强病毒分离能力。

6.病例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诊断并报告流感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二)人员培训。

1.流感防治技术分级培训。(1)市疾控中心组织对区(市)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流感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样品采集和运送等。(2)区(市)县疾控中心组织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以及学校、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的相关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流感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措施,疫情报告,样品采集和运送等。

2.流感监测方案培训。市疾控中心组织哨点监测医院和监测点疾控中心相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监测对象的判断、样品采集和运送、相关表格的填写、网络上报等操作事项。

(三)健康教育与咨询。市、区(市)县两级疾控中心采用制作宣传折页、宣传画,与社区、单位以及新闻媒体积极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公众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对流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加强大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教育群众出现流感样症状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诊治;对外公布咨询电话,接受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知识的咨询。

(四)疫苗接种。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2个月,遵循自愿的原则,推荐疫苗接种对重点人群(包括65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养老院和老年人护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等)接种流感疫苗,以减少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和感染流感后发生并发症的机率,降低流感相关住院率、死亡率。

(五)应急准备。市、区(市)县两级财政部门下拨专项经费用于流感的监测、人员培训、健康教育等防治工作。

市、区(市)县两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建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等专家参加的技术指导组,负责本辖区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和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市、区(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建由流行病学、消毒、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疫情应急调查处理小分队,严格执行疫情值班制度。同时,做好应急物资准备,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物资以及采样表格、采样器材、个人防护用品、消毒用品、预防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等。

二、暴发疫情处理(一)暴发疫情定义。

1.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定义:在某一相对集中的区域内(如村庄、学校、幼托机构、敬老院、工厂、公司、工地等),1周内,出现30例及以上,或集体单位中10%以上的聚集性流感样病例。

2.流感暴发疫情定义:发生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并在病例的咽拭子、鼻拭子、咽漱液等标本中分离培养出流感病毒。

3.流感大流行判定:由卫生部进行判定。(二)暴发疫情的发现与报告。

1.疫情发现。(1)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本地区在某一相对集中的区域内,短时间内出现较多聚集性的流感或流感样病例,要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主动和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建立学校、幼托机构流感或流感样病例聚集性发病的报告渠道。各级各类学校指定的负责本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专人或兼职教师一旦发现暴发疫情苗头,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2.疫情报告。(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接到流感或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后,要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在接到疫情报告后尽快应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首次报告。(2)在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的过程中,根据疫情进展情况,及时在首次报告的基础上进行进程报告;在暴发疫情结束后,尽快进行结案报告。

3.报告内容。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类别、事件名称、报告单位、事件波及人口数、首次报告时间、疫情发生地、是否发生在集体单位(学校)、首例病例发病时间、末例病例发病时间、分年龄组发病和死亡数、标本采集信息、疫情性质等。

(三)暴发疫情的处理

1.现场组织。(1)区(市)县级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及时组织力量核实诊断,对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以及调查发现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处理,并将情况上报市疾控中心和同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2)市疾控中心根据疫情处理需要为基层区(市)县级疾控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和直接参与现场调查工作。

2.现场调查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穿戴普通工作衣帽、戴12-16层棉纱口罩,使用4小时后,消毒更换。每次接触后立即洗手和消毒。

3.现场流行病学调查。(1)目的:查明病人的基本信息、发病原因和条件,核实诊断,追踪密切接触者,分析传播的可能性或范围,指导采取处理措施。(2)对象:流感病人、疑似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3)基本思路:①以时间为线索,开展 “WHO、WHEN、WHERE、WHAT、HOW”5要素调查;②以活动范围、人员接触等为重点。(4)内容:①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现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详细的个人基本情况;②病人的疾病信息,包括发病情况、症状(发烧、咳嗽)、体症、实验室检查(WBC计数)、胸片检查、治疗情况;③病人的活动情况,包括发病1周前是否到过或来自疫区,是否到过人口拥挤的地方或接触过动物,是否接触过类似病人或发热病人,发病后密切接触的人,与其密切接触的人是否出现类似临床表现;④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情况,包括密切接触者详细的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现住址、联系电话、身份证号码等)、与病人的关系、接触时间、接触地点、接触方式、是否出现类似临床表现。发病前的调查主要用于核实诊断,发病后的调查主要用于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5)结果: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信息,填写《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登记表》(附件4)和《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个案调查表》(附件5),并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包括基本情况、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初步诊断结论及依据、处理措施、密切接触者一览表等内容。

4.现场处理。(1)程序:听取情况介绍→采集病史(流行病史、临床资料)→必要时采集样本→根据卫生部诊断标准,做出初步诊断→疫情报告→提出处理措施→及时提交书面报告。(2)措施:①隔离病人:发现疫情后,应对早期病人采取居家休息、单独呼吸道病房治疗等方式进行隔离,因地制宜,就地适当隔离;②对症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对病人治疗一般采用对症疗法,发病早期(48小时内)可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严重患者如严重肺炎、呼吸极度困难、高热不退等需住院治疗;防治并发症主要应防止流感病毒性肺炎和细菌性肺炎,尤其对年迈体衰者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者或婴幼儿等流感高危人群(他们由于因流感或其他合并症可造成死亡),应特别注意加强治疗护理;③指导现场消毒处理: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作好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④通报信息,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将所调查到的密切接触者按所属区域通知相关疾控中心,进行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隔离观察、医学随访(1周,一般居家观察,必要时集中观察)和消毒处理;及时(48小时内)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⑤指导医务人员加强个人防护;⑥进一步调查病人曾接触过的传染源,对可疑传染来源进行核实;⑦市专家组对病人会诊,由市疾控中心对诊断结果进行上传下达,调整处理措施;⑧按规范完成疫情报告和流调处理报告;⑨停课、停业:根据疫情规模,必要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等紧急措施,控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

5.标本采集。(1)采集发病3天内病例的标本,且没有服用过抗病毒药物。标本采集种类包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抽取物、咽漱液和鼻洗液,其中咽拭子、鼻拭子采集后,放入含采样液4ml的采样管中;鼻咽抽取物采集5ml;咽漱液和鼻洗液采集10ml。(2)标本的运送:采集人员填写《成都市XX医院流感样病人采样登记表》(附件2),随标本(4℃条件下)送至省疾控中心流感实验室。

6.流感暴发疫情结束后评估与总结。流感暴发疫情结束后,市、区(市)县疾控中心对流感暴发疫情处理情况进行评估与总结。评估与总结内容包括流感暴发疫情的危害、现场调查处理情况、疫苗和药物使用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三、防治工作督导考核

上一篇:(人教版+朗文)初二检测Unit下一篇: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