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抒情的诗词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古代抒情的诗词(精选10篇)

古代抒情的诗词 篇1

关键词:古代诗词,独特性,诗词鉴赏

唐朝宋代是一个诗的国度。讲诗国, 当然是讲它的普及性。如果一个国家无论贤愚老幼都能写诗、吟诗、对诗、唱诗, 那这个国家就无愧于诗国之称。铁板红牙, 山东大汉, 无论歌楼还是酒肆, 都能唱诗吟词, 真不是假话。谁都知道中国是人口大国, 为什么?主要在相对比较稳定。农耕作为一个大国的根基几千年, 政治上是君主制度, 文化上得益于诗化的教育。朝代更迭, 短则几月, 长则几百年, 但对诗的重视, 从来如此。诗能定心, 能稳世, 这只怕只是中国才有的发现和创举。诗的功能被放大了。诗成了衡量一个国家兴衰升落的标准, 也只怕只有中国才有。

诗成为解读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途径, 因为诗歌是承载中国进程最主要的载体。无论是蒙学进读, 科举为官, 喜宴葬丧, 参禅论道, 所有的人生舞台上什么时候少过诗歌呢?

诗对于中国既然那么普及又那么重要, 为什么今天我们会轻于谈诗呢?我不想谈及, 留给大家思考。

唐宋诗词作为一代文学, 支撑它的更主要的是它的独特性。格律、意象、境界和格调成为那个时代整体的艺术追求和人生追求。严格的格律、纷繁的意象, 清浊雄秀的境界和雅俗不一的格调使诗歌氤氲出恢宏的气象。

诗歌在华夏民族中找到了最肥沃的土壤, 开出的不尽是名苑奇花, 也有山花烂漫。诗歌亦滋养着我们民族, 赋予我们敏感与深沉, 思考与想象, 豪迈与洒脱, 执着与淡定。我们的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富于诗意的民族。诗意的文化成为世界上最具持久力和影响力的文化, 即便在标榜科技的今天, 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点。这应成为今天我们推行诗词教学的共识。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我们才能不抵触和拒绝古典诗词的教学, 我们才能借助古典诗词的教学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真正传承下去。

一.诵记仍当作为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

韵文适合诵记。讲究格律的唐诗宋词是学习诵记的好材料。

目前, 就我对中学生学习语文的观察, 他们一般觉得理解古诗词比一般文言文要难, 但对于诗词的兴趣却比学习古文大。这看上去很矛盾, 其实却在情理之中。诗词理解虽难, 但吟诵却很有意思。声调的谐和, 便于吟诵, 这是学生兴味所在。从保持和促进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出发, 将诵记当作初学诗者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理所当然的。

诵记的重要还不仅仅在兴味上, 还在于诵记是古诗学习精进的必经途径。我主张初中生若能滚瓜烂熟诵记一百首以上的诗词, 必定能为高中和大学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朱自清先生是有着多年诗词教学经验的老师和务实的学者, 他的《论诗学门径》很有见地。他说“中国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我现在并不劝高中的学生作旧诗, 但这句话却有道理。‘熟读’不独能领略声调的好处, 并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 有它独特的表现法式。初学觉得诗难懂, 大半便因为这些法式太生疏之故。学习这些法式最为有效的方法是综合, 多少应该像小儿学语一般;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也许有人觉得诵记的方法太老土, 但就诗感的形成来看, 是必需的。

小学乃至初中低年级的诗歌教学应重视诵记。讲解和分析限于粗通诗意即可, 不作琐屑的释义, 不作支离破碎的分析, 以免影响学生对诗的感受能力。当然, 我这只是一般而言, 并非一概而论。最近, 看了几堂干国祥老师的课堂实录, 还真不怀疑低年级学生也能听得懂诗歌欣赏课, 但这与干老师深入浅出的教学功力和他的学生平时训练的学习诗歌的功底有密切的联系, 一般人只怕学不来。

二.说诗仍然是诗歌欣赏教学的主要方法

朱自清先生在《论诗学门径》中还说到, “记诵只是诗学的第一步。单记诵到底不够的;须能明白诗的表现方式, 记诵的效果才易见。诗是特种的语言, 它因音数 (四、五、七言是基本音数) 的限制, 便有了特种的表现法。它须将一个意思或一层意思或几层意思用一定的字数表现出来;它与自然的、散文的语言有时相近, 有时相远, 但决不是相同的。它需要艺术的功夫。近体诗除长律外, 句数有定。篇幅较短, 有时还要对偶, 所以更其如此。固然, 这种表现法, 记诵的诗多了, 也可比较异同, 渐渐悟出;但为是既久, 且未必能鞭辟入里。因此便需要说诗的人。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三件就是说, 用什么材料, 表什么意思, 使什么技巧。上两件似乎与表现方式无涉;但不知道这些, 又怎能看出表现方式?也有些诗是没什么典实的, 可是文义和技巧总有待说明处;初学者单靠自己捉摸, 究竟不成”。

现在评论诗歌欣赏教学有不少误解的地方。有的认为老师不宜讲得太多, 太多就是灌输。也有人不主张训练太多, 太多就失去了语文的情调。我认为凡事都不可一概而论。该讲的还得讲, 不讲不明, 稀里糊涂肯定不对。该练的还得练, 不练不熟。关键在讲什么, 什么时候讲, 练什么, 什么时候练。

朱自清先生讲说诗有三种:注明典实, 申述文义, 评论作法。这是诗歌欣赏的基本套路, 虽有些粗线条, 但原理上不错。

典实在诗歌教学中最难处理。就学习的人看太知识性, 因此缺少兴味;就说诗的人来看, 要参考的东西太多, 很是繁琐。从中学的诗歌教学的要求看, 其实还是不主张学究式地学习诗歌的。过多的罗列典实的做法肯定不适宜, 但对老师来讲却不可太无凭恃, 太活泛。如若仅凭个人的理解去教学生很容易落入断章取义。我主张, 搜寻不妨广, 取舍却须严, 说诗要有数, 教时能出浅。因为用典的本质是公话中的私语, 不了解公话, 就很难明白私语。取舍全在比对, 最后当以“切合”为准, 必须从全篇整体的意思着眼, 看是否能贯通上下文。典实的教学, 也有人采用先示例后训练的方法取得不错的效果。我们不妨参照。

在申述文义方面, 朱自清先生主张采用分析的方法, 我也很认同。他说“就一首首的诗说, 我们得多吟诵, 细分析;有人想, 一分析, 诗便没有了, 其实不然。但说一首诗‘好’, 是不够的, 人家要问怎样个好法, 便非先做分析的功夫不可。譬如《关雎》诗罢, 你可以引《毛传》, 说以雎鸠的‘挚而有别’来比后妃之德, 道理好。毛公原只是‘章句之学’, 并不想到好不好上去, 可是他的方法是分析的, 不管他的分析的结果切合原诗与否。又如金圣叹评杜甫《阁夜》诗说前四句写‘夜’, 后四句写‘阁’, ‘悲在夜’, ‘愤在阁’, 不管说的怎样破碎, 他的方法也是分析的。从毛公《诗传》出来的诗论, 可称为比兴派;金圣叹式的诗论, 起源于南宋时, 可称为评点派。现在看, 这两派似乎都将诗分析得没有了, 然而一向他们很有势力, 很能起信, 比兴派尤然;就因为说得出个所以然, 就因为分析的方法少不了”。朱先生在这里是完全肯定了分析的方法的。

课堂上采用分析的方法远比做学问复杂。做学问只要考虑分析得切合不切合, 深入不深入;课堂上还要考虑学生能不能理解, 有没有兴趣。一言堂的分析固然系统周密, 最大的难处在要能讲出趣味。讨论交谈的方法活跃自由, 最难的地方在容易走散失去准则。一般采用先提问题, 再商讨, 不时引导补正, 最后达成相对一致的共识, 这样的办法比较好。

三.“意象———意境———格调———以己证诗”是诗歌欣赏教学中较实用的课堂架构

诗歌之所以要分析, 就在它表达的不充分, 诗人的本意大都隐含在纷繁的意象中。人内在感受的丰富和独特, 使他对直意的表白感到索然寡味, 将内心的感受投射在一定的外物上, 成为人对诗意的追求。诸多意象统摄在诗人一贯的思想和情感中就构成了诗人独立营造的诗意场, 这就是意境。个人的性情、品格、才情在诗作中一一表现出来, 形成他特有气质, 我们称之为格调。诗歌欣赏教学顺着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格调的思路是符合由表及里、由个别到一般, 由分析到综合的解读思路的。

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 篇2

人生在世,常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心灵感动,这种心灵的感动或源于自然界的“物象”,或来自人世间的“事象”。外界事物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灵,或喜或怨,或哀或乐,酸甜苦辣,各种情意在心中涌动,用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诗。那么,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把内心的情意表达出来的呢?有哪些规律可寻呢?

富于形象、注重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抒情诗中,一个个饱含作者情意的物象、事象叫做“意象”,它们和谐地组成一幅幅画面,叫做“意境”。这意境实际上就是诗人心灵感动的原因和过程。诗人心灵的感动是因外物引发的,而不是起于某个抽象的说教,所以诗人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动也必然要形容摹写这些外物形象,而读者也正是通过这些意象,去想像那些曾经感动了诗人的物象、事象,进而了解诗人的内心,并且自己也随之产生心灵的感动启发。因此,诗贵形象,诗歌的创作和欣赏都需要

古代抒情诗的内容,不外乎情、事、景、物,其中“事、景、物”属于形象,所谓“诗贵形象”,就是要用具体的形象描写来表达抽象的“情”。因此,古代诗歌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意”(情、志)与“象”的关系。古代诗人是怎样沟通形象与情意之间的联系的呢?

早在《诗经》中那些作品产生的年代,那些名不见经传的诗人就娴熟地运用“赋”、“比”、“兴”的手法来表现情意,把“意”与“象”巧妙地结合起来。最初,“赋”、“比”、“兴”是指一首诗开头所用的情意感发的方式,后人将“赋”、“比”、“兴”用得广泛化了,在一首诗歌的中间或结尾运用这三种手法,也都称为“赋”、“比”、“兴”了。

“赋”,是“直言”,直接就说出来。既可以写景叙事,也可以述志抒情,要表达什么,就直接叙述描写出来,属于直接抒情。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通篇用赋的手法,其中有事有景有情,都是直说出来的。

“比”,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或比拟。是先有了内心的情意,然后找一个外物来比拟内心的这种情意,是由“心”及“物”的。例如《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把不劳而获、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比作令人憎恨的大老鼠。又如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落红”比喻自己不甘沉沦,仍要有所作为的情意。贺知章为抒发对美好春景的喜爱,把春风拟作心灵手巧的裁缝:“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把山水拟人化,“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写出了自己热爱田园生活的情趣。

“兴”(xìng),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是见物起兴。“兴”,有“引发”、“兴起”之意,也有“兴致”、“兴趣”的意思。这种表现手法是由“物”及“心”的,由形象引发情意。例如《诗经》第一首《关雎》,第一章开头就是“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是一种成双成对的水鸟,诗人听到它们的叫声,又看到它们亲密快乐的样子,触景生情,引起了内心的感发,联想到人也该有一个美好的伴侣。这种由外物形象过渡到内心情意的表现手法就叫做“兴”。

比和兴,都是托物寓意,借景抒情,使诗歌形象生动,属于间接抒情。区别在于:兴是触景生情,由“物”及“心”;比是以情附景,由“心”及“物”。比是用景物打比方,作比拟;兴是用景物来寄托,象征。比显而兴隐。兴实际上是暗比,古代诗歌中举出鸟兽草木等等暗中透露用意的,都是兴。历代相传,某些景物竟成了特定情意的“代号”。例如,“芳草萋萋”本是同怀念远人相关;“子规(杜鹃)啼”隐含忧伤;“枯藤”、“老树”、“昏鸦”、“西风”,则透出凄凉。

不用比兴的,就是赋。但“敷陈而直言之”的赋也并不简单,不仅包括叙事写景、述志言情,还包括诗歌的章法结构,也就是把形象和情意组合起来的组织手段。这里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章法”。

(一)通篇只写形象,不明说情意。依靠形象描写来暗示思想感情,这是间接抒情。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作者通过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通篇用赋的手法。这样的抒情方式又叫“寓情于景”,“景中含情”。

也有的诗通篇主要写人事,描写细节活动。例如王建的《宫词》:“宫人拍手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并未明说宫女的心情,只描写了宫女的一个细节:把钱给并不相识的太监,打听宫外的情况。这就把禁闭宫中的宫女们的寂寞苦闷表现出来了。这是即事抒情,寓情于事。

也有的诗通篇写物。如虞世南的《蝉》:“垂缍(蝉头触须)饮清露,流响出疏(高)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表面上写的是蝉,实际上写自己的胸怀抱负:果能自身高洁,不须凭借他人,自然声名远播。这种手法是托物言志,诗中的蝉实际是作者品格的象征。

(二)通篇主要写思想感情,不去描绘具体形象,但在抒发思想感情的语句中含有景物形象。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中提到“古人”、“来者”和“天地”,没有具体写某个人和怎样的天地。但联系到他登的幽州台(古代燕昭王招揽天下贤士的地方),可以使人想到“古人”、“来者”指的是燕昭王一类的贤人,可知他抒发的是怀才不遇、孤立无援的悲愤,而“天地”、“悠悠”则隐含着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而壮志难酬的感慨。这种手法叫“情中有景”,“景外含情”。

这种写法往往是跟“用典”结合起来的。“典”指典故,即历史上发生过的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句、传说。以写景为主的抒情诗,一般不用典故,因为用典不便描绘景物特点,不利于抒情。在以直接抒情为主的诗歌中,又当别论,如果所抒发的感情比较复杂深沉,在格律诗里表达要受到字数的限制,或者有些话不便明说,就可以用典故简练、含蓄地表达出来。抒情诗中运用的典故,相当于一些浓缩的形象。例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易水”、“黄金台”就是用典。相传燕昭王曾筑高台,上置千金,招揽天下贤士;易水是荆轲为报答燕太子丹而去刺秦王之前悲歌壮别友人的地方。用这两个典故写出了将士们知恩图报、不惜牺牲而浴血奋战的豪情。再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了汉文帝派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恢复他云中太守职任的典故,是作者在自比魏尚,希望朝廷重新启用自己,许多复杂的思想感情尽在寥寥数字之中。

(三)既写形象,也写思想感情,一篇之中,或“先景后情”,或“先情后景”,或

“情景合一”。

先景后情的,前面写景,寓情于景,后面抒情,结尾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如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上阕写眼前之景,隐含几分凄凉,下阕触景生情,振作起来,旷达自勉。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面用景物烘托,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点明游子悲情。

先情后景的,开门见山,直陈胸臆,后面写景,以景结尾。例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前两句点明情意,后两句写景物来渲染。

以景结尾,比较含蓄,容易启发读者想像品味,一些送别怀人的诗常用这种方法。例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真是恋恋不舍,情意绵绵。情景合一的,写景与写情交织在一起,或景中有情,或情中有景,难解难分。例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句句有景,句句含情,情景相生,隐隐透出作者的孤独寂寞、人生无常的伤感以及对大自然变中有常、宇宙永恒的达观认识。

清代学者王夫之谈到诗歌创作时说:“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意思是说,诗中虽然可以分出写景和写情的句子,但又是情景相生、紧密呼应的。情要藏在景中,景要融入情里,也就是要形象地抒情,含情地写景,而不要抽象地抒情,单纯地写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景中有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则是情中有景。

情和景虽然“实不可离”,但并不是说二者地位相等,毕竟,情意是抒情诗的“统帅”,景物描写处于“三军”从属地位。因此,古代抒情诗常用景物来衬托情意。衬托又分两类:用美好的景物来映衬快乐的情感,或用凄苦的景物来映衬悲苦的情感,叫做陪衬,又叫烘托;反之,用凄苦的景物来映衬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映衬悲哀,叫做反衬。

衬托的手法,早在《诗经》里就有了。《君子于役》中写鸡栖、日落、牛羊回来,就是陪衬,烘托妇人对外出丈夫的思念。《采薇》写守边士兵的心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语助词,犹“兮”),雨雪霏霏。用“杨柳依依”之美景反衬士兵离家赴边时的愁苦,用“雨雪霏霏”之苦景反衬他回乡时的愉快,“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是反衬。

古代诗歌的抒情手法,除上述之外,还有“重章叠句”、“虚实结合”、“夸张”、“对照”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例说了。

古代抒情古诗 篇3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戏问花门酒家翁》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西施滩》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狂夫》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己亥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绮怀》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宿山寺》

朝代:唐代

作者: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浅析古代诗词中的长城意象 篇4

一、描绘长城雄风

长城, 以其雄伟的气势, 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往今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 艺匠画师, 以及帝王将相, 为之泼墨挥毫, 笔走龙蛇, 讴歌咏唱, 描绘万里长城的雄风。隋代杨广《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中有:“萧萧秋风起, 悠悠万里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 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 安此亿兆生。”描绘悠悠万里长城, 如实地叙述了修长城的行动和目的, 格调生动高昂。唐代李白有:“不假筑长城, 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 破敌有馀闲。” (《夏州崔常侍自少》) 唐代杜牧也说:“三边要高枕, 万里得长城。” (《送张遥之寿阳幕》) 清代乾隆皇帝有:“金墉迤逦倚山尖, 想象当时守备严……千秋形胜因循览, 万古兴亡取次觇。” (《望长城作》) 均是讴歌长城的伟大作用。《水经注》上说:“长城之际, 连山刺天, 其山中断。”《明史兵制》上说, 终明之世, 长城的防御力量很大。“东起鸭绿, 西抵嘉峪, 绵亘万里, 分地守御。”其中著名的八达岭、弹琴峡、嘉峪关等, 均是长城著名景点, 被无数的诗人讴歌。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 是明代长城的精华, 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 海拔高达1015米, 地势险要, 城关坚固。而最早留下八达岭诗章的是唐代诗人高适, 他在诗中写道:“绝坡水连下, 群山云共高”。金代刘迎有:“萦纡来不断, 奕奕似流水, 鲸形曲腰膂, 蛇势长首尾。” (《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 极写八达岭雄伟的气势。明代倪祖有:“八达雄垣起戍楼, 风烟朔漠塞边秋。” (《八达岭》) 陈春啸有:“倚天舒啸气如虹, 极目长城第一峰。万里垣墉连朔漠, 千秋堡堠傲苍穹。烽烟早净王戈泪, 伟业方兴鼎革工。莫对关山嗟往事, 且看寰宇仰神龙。” (《登八达岭》) 清代康有为:“鞭石千峰上云汉, 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 西带黄河落日明。且勿却胡论功绩, 英雄造事令人惊。” (《登八达岭》) 。弹琴峡位于五贵 (鬼) 头山间。峡谷中有温榆河由北入峡, 经过两个曲折后向南流出, 此段即是弹琴峡。但在修八达岭公路时, 河道被砂石填平, 弹琴峡自此空有其名。峡西壁上, 仍留有“五贵头弹琴峡”六字。元代陈孚“月作金徽风作弦, 清声岂待指中弹。” (《弹琴峡》) 清代顾炎武:“居庸突兀倚青天, 一涧泉流鸟道悬” (《居庸关二首》) 。嘉峪关, 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 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 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 始建于明洪武五年 (公元1372年) , 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 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二、控诉筑城怨愤

汉代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君独不见长城下, 死人骸骨相撑柱。”唐代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万里长城坏, 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 犹唱白符鸠。”唐代于濆在《长城》中写道:“死者倍堪伤, 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 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 冤名不入土。”明代尹耕的《修边谣》“去年修边君莫喜, 血作边墙墙下水。今年修边君莫忧, 石作边墙墙上头。”都是用来表达人民对修筑长城的不满。《孟姜女哭长城》最能表达修筑人民的心声。传说秦朝时, 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 其妻孟姜女带着寒衣千里寻夫。到长城脚下后, 不但未找到丈夫, 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终日痛哭, 终于将长城哭倒, 露出丈夫尸骨。百姓借此传说斥责了暴君对人民的残酷奴役, 统治者借此传说宣扬了礼教中的“贞烈”, 因此流传千古, 如今山海关外凤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庙 (又称贞女祠) 。唐朝贯休的《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 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 杞染贞妇啼呜呜。”清代丁澎的《度岭见长城》:“沧海不沉秦女石, 浮云欲动楚臣冠。”都是使用孟姜女的典故, 通过对比, 极写筑城的怨愤。

三、书写征戍疾苦

长城的作用在于战争中防御。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烟墩、狼烟台、亭等, 用于传递军情信息。关是长城上的出入口, 多设置在狭窄的山口或要塞处, 因此又称关口、关塞、关隘。关上建有关城, 出境入境必须通过关城。长城上的关或以“关”名, 如居庸关、山海关;或以“口”名, 如古北口、喜峰口。魏晋陆机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戎车无停轨, 旌旆屡徂迁。仰凭积雪岩, 俯涉坚冰川。冬来秋未反, 去家邈以绵。猃狁亮未夷, 征人岂徒旋。末德争先鸣, 凶器无两全。”唐代李益《统汉烽下》写道:“统汉烽西降户营, 黄沙白骨拥长城。”唐代李频在《赠长城庾将军》“向国报恩心比石, 辞天作镇气凌云。逆风走马貂裘卷, 望塞悬弧雁阵分。定拥节麾从此去, 安西大破犬戎群。” 唐代高适《蓟门行五首》中写道:“汉家能用武, 开拓穷异域……边城十一月, 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 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 征战几时归……古树满空塞, 黄云愁杀人”“黯黯长城外, 日没更烟尘”, 诗人们借长城表达对战争忧虑。

借景抒情——浅谈古诗词的美感 篇5

关键词:古诗词;内涵

诗词传承上千年历史,它的产生是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劳动、爱情、宗教等等。是一种结构上富含韵律,情感中包含思想的一种语言形式,是最能表现文学艺术的一种写作样式。它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反应社会生活、情感波折,用最简洁的文字抒发最发复杂的思想情感。而在诗词当中,有一种写诗手法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也可以感受到,那就是借景抒情,古代诗人通过情景,运用各种巧妙的方式,来抒发心中的情感。

文学在某个层面来说可以说是人学,讲究的是人与天、人与人之间的复杂联系。就如我们自小学习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静夜思》,解释:那透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再抬头仰望那一轮皎月,勾起来自己的无限思绪,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更是溢于言表。简简单单的几十个字,平平淡淡,没有太多的修饰,从疑惑到举头,又从举头到低头,不但描写出一幅明月高悬的画面感,又将诗人内心“思乡”的独特心里活动呈现出来,这便是借景抒情的精华所在,也是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之一。

一、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自身情感。借景抒情又可以称为寓情于景,特点是情生景、景生情,情景交融。在对一件事物或者一处情景有所感悟的时候,把这种情感通过文字的描述融入到情景之中,同时将自身的思想感悟寄托在其中。这是我国多数古诗词中最经常用到的一种写作手法,郭沫若说过一句话:“诗的本职专在抒情。”诗词的艺术气息的体现和抒发最主要的就是其对于情感的把握,也可以说抒发情感是诗词存在的基础和意义,也是诗词价值的核心体现。如《泊船瓜洲》一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诗同样描绘了诗人王安石的思念家乡的感情,整诗重点突出一个绿字。据说曾有这么一个典故,诗人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开始并没有绿字,曾用过又至、又到、又临等,可是不论怎么改动,都觉得不够生动贴切,最后经过一番波折,将绿改为动词,整首诗马上变得活灵活现。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动,非常实际的呈现出诗词的美感,字句之间一丝一毫的变动,都能够影响整首诗的表达意义。

二、通过描写景物来叙事。叙事诗词,对社会生活有高度概括,能够正确描述历史或当代历史事件,诗词有开端、高潮和结尾,叙事的最后当然还是要有抒情,可是这些叙事的话语却是全诗的纽带,是单纯的抒情不能替代的,需要回避复杂情节,以简单直面取胜,需要结合诗词当时的年代、历史、全诗的含义才能读懂诗词的含义。例如《春望》一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杜甫所在的年代正值安史之乱,安史叛军攻下长安。开篇点题,写出在那个年代的所见所闻。都城沦陷,城池残破,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美丽的春天迎来的不是一篇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是草木丰茂,占满城池,人影却没有看到几个,满是萧条,民不聊生的景象。想想一个泱泱大国都城都变成这样,这个国家的其他地方呢?其他的自己还不能看到的地方的老百姓又是在怎样的生活?国破了,城却春了,两个词意义相反,对仗不但工整而且对照感强烈,叙事于景,为全诗营造气氛。

三、通过描写景物来说理。在诗词歌赋中,不得不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在一些诗词当中,往往会出现惊为天人的一句话,为点题之作,全诗都为这句话而作铺垫,最终阐明要义。这类型的诗词往往会说出一个蕴含深意的哲理,值得人们深刻的思考和探索,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当年,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虏,曾经经过零丁洋,他在狱中有感而发,写出这首旷古绝今的诗歌。如果用现在的白话文翻译这句诗,就会使这样一种感觉:“古往今来有谁可以做到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赤诚之心给我所爱的国家映照史册”如果用白话文来说出这一句话,这首诗根本没可能流芳百世直到现在,可是用诗歌的体裁进行描述,体会的味道却迥然不同,让人深切的感受到当时诗人赤城的爱国心潮,如一团燃烧的火焰久久不灭,照耀史册,英气逼人,激励和感召古往今来无数英雄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明代诗人谢榛曾赞叹过:“结句当如钟,清音有余。”这真挚的情感化为一句人生格言,显现出磅礴的气势,令人有更加深切的感受,诗句中蕴含的道理和美感得以感同身受。

四、总结

综上所述,中国古诗词之所以能够完整呈现艺术之美,与其独特的意境和神韵是离不开的,这就要求在作诗或作词的时候对辞采、声律和诗词结构的把握要做到细致到位,缺一不可。内在的美感都通过外在的形式来表现,表达形式通过演变不断得到加强和改善,最终形成独特的诗词魅力,直至今日仍被现代人津津乐道。意境的和谐和混成,给予人们莫大的精神享受,同时也给我国上下几千年传统文化增添无数光彩。步入现代社会,诗词歌赋有种渐渐式微的倾向,作为一名佼佼学子,我们有义务、有必要更加深入学习传统知识文化,做到继承与沿袭,弘扬和发展。温故才能知新,学习才有创造,本人学识有限,但还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投入到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发扬之中,为古诗词这至今仍传承下来的精粹添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梁文彩.浅论古诗词中的景物描写[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09)

抒情的经典古诗词 篇6

2、秋雨晴时泪不晴。——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3、多情管定烟和雨。——张鎡痢镀腥蛮·芭蕉》

4、过雨荷花满院香。——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5、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李世民《咏雨》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更无人处一凭阑。——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8、春日酿成秋日雨。——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9、井桐一叶做秋声。——邓剡《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古诗词抒情方式探究 篇7

“诗者,吟咏性情也。”诗人情动于衷,感发兴起,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可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因此,把握诗歌的抒情方式是欣赏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诗歌的情感表达更离不开一“枝”一“叶”,因为诗人抒发感情除了直抒胸臆外,都要有所凭借。

一.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也叫融情于景。指将感情融会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面的描写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抒情方式。

孟浩然《早寒有怀》:“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全诗选取典型的秋天景象来抒情。北风萧萧,木叶摇落,大雁南飞,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孤独的诗人面对迷茫的江水,又怎能不思乡呢?

再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作者借残灯、黑影、凄风苦雨这些凄凉之景,抒发了内心无限哀伤之情。

需要说明的是,古诗不都是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杜甫《绝句二首》:“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碧绿的江,青翠的山,火红的花,洁白的鸟,这春末夏初的景色不可谓不美,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唐代张仲素《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意盎然的美景反衬出少妇内心的哀怨、凄凉。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二.借物抒情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如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中三、四两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质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立志清正磊落的思想情感。

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诗人以凤凰自喻,体现了与“凤凰”一样高洁、超然脱俗、清高傲世的品性,抒发了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不同:“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具体的物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这些“物”不是“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时时流露;或情寓景中,蕴而不露。

三.借古抒情

咏史抒怀,借古讽今是咏史诗常用的手法。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叙述、评价、凭吊或借国家兴亡寄托个人抱负。

刘禹锡的《金陵怀古》:“潮满冶诚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诗歌前两联只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提出社稷之存,在德不在险的卓越见解,暗示当时统治者依托关中山河之险,沉溺声色之中,正步六朝灭亡的后尘,可谓意味深长。

咏史诗常见的是先即事即景,由此引发议论或抒发感慨。也有诗中史实的叙写不多,却以议论为主的。如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侣,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作者瞻仰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作品以激昂的笔触颂扬诸葛孔明的雄才大略,叹惋他的壮志未酬。诗中除“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全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

四.借事抒情

有些诗歌选取生活中一些细节、场景、片断和事件来抒情达意。品读此类诗歌要洞幽发微,体情察意。

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诗通篇叙事,首句写在洛阳城里又见秋风,引起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次句写想写家书,而思绪万千,不知从何说起,这两句比较平淡。三、四两句抓住一个细节,化庸常为神奇:行人(送信之人)要走之际,诗人似乎又想起什么内容忘记写入信中,拆开信封再检查一遍。羁旅之人对家乡,对亲人那种无限牵挂的微妙心理,正是通过这一看似寻常的生活细节活脱脱地表现出来。

苏轼的《江城子》:“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作者以“对窗梳妆”这样一个常见而难忘的场景表达了爱侣在自己心目中的永恒的印象,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五.借人抒情

这类诗歌常常用美人自喻,表白自己的政治操守、人生追求以及对才能的自我肯定和自信;或是借美人迟暮,叹息时光流逝、人生苦短,才能得不到展示,志向不能实现的苦闷;或是以此借代君王,抒发君臣遇合间的种种阻隔。如屈原词中创造的“佳人”意象:“惟佳人之永都兮,更统世而自贶”;“惟佳人之独怀兮,折若椒以自处”(《悲回风》)。

李白有首乐府诗《长相思》,也是以对美人的思念折射自己理想追求的失落和怅惘:“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再如,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

六.直抒胸臆

这是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场景和环境表明爱憎喜怒态度的抒情方式,不借助其他事物,而是直接把胸中块垒倾吐而出,淋漓酣畅。

如孟郊的《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一开头便直抒胸臆,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限拘谨再不值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正如风吹云散,心中真有说不出的畅快。加上后两句的间接抒情,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慷慨悲凉,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句,直接抒发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百姓疾苦的宽广胸怀。

当然,古诗的抒情方式往往不是单一的,常综合运用。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首诗综合运用了直接和间接两种抒情方式。一二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将生活的艰苦和思乡情怀融于迷蒙暗淡的景色之中。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歌是抒情的艺术,诗歌的骨子里渗透着情感,放逐了情感,也就放逐了诗歌。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时,把握准诗歌的抒情方式,细细品味诗歌中的一“枝”一“叶”,就一定能体味出诗人的婉曲情意。

古代诗词歌曲演唱技巧探讨 篇8

一、古诗词的特点

我国古代诗歌言简而意丰,往往用很少的字语就能表达出很深广的意境。古代诗词具有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的特点,语言美是指语言活泼生动又十分凝练。意境美就是指诗人会着意为读者营造一种氛围,让读者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例如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字语的选择十分高明,简单的两个字“直”、“圆”就营造了大漠宽广辽阔的意境。对于韵律美的把握在诗歌词演唱中尤为重要,古代创作诗歌时十分注意平、仄押韵,以及抑、扬、顿、挫的把握。目的是要使读者在阅读时就感受到一定的韵律,在阅读时好的古诗词会给人朗朗上口之感。对诗歌语言美、意蕴美、韵律美进行研究,能指导演唱者更好的根据诗词创作曲调。

二、演唱技巧

(一)情绪渲染。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的情绪会影响到聆听者的情绪,好的演唱过程不仅是要让歌唱者享受演唱,也要让聆听者接受音乐的洗涤、陶冶了情操。演唱应该达到能发人深思,经得起再三咀嚼的境界。这要求歌手在演唱时要全情投入,能够细微的体察古诗词中内涵的情感与境界。作者在歌唱前应详细调查诗词,包括作者的生平,揣测写作时作者的心理状态,领会词曲作者的用意。演唱者要细细琢磨古诗词,不放过一字一句,体会诗词的韵味,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绪的起伏舒缓,对歌曲进行精心安排。例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词就是在国破家亡的逃难过程中写就的,这时词人的心情十分低落,心中满是忧愁哀思。第一句写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字就道出了作者的处境与心境,在演唱这首词时,要想象李清照当时的心情,将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在演唱时节奏要放缓。古诗词歌曲,只有真正明白了诗词的内容才能深入歌曲意境,掌握作品的精神面貌,词人在写作时用了入声韵并多次运用双声字、舌音,更加重了凄切悲苦的情调,能够很好地表达忧郁的情怀。我们在演唱作品时,就要把它所描述的内容仔细的体会,用心研究,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既让人体会了诗词的情调又让人感觉演唱者的细腻与含蓄。

(二)声乐技巧。对气息的把握对声乐演唱十分重要,气息是歌唱的基础,用良好的方法控制和利用气息,才能唱出优美的歌曲。在古诗词演唱中要运用丹田之气,唱歌时把握住气息,古诗词多给人稳重含蓄的感觉,这要求歌唱者稳定气息。

在古诗词演唱中换气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演唱者在演唱中要根据诗歌的节奏、内容,准确把握换气时机,营造出抑扬顿挫的感觉。例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离离”这两个字演唱时要有悠长之感,这两字过后要与后面有停顿,为了能使演唱“原上草”这三个字时气息稳定,演唱者就要在“离离”后面换气。

咬文是指要能清晰的演唱出古诗词,让观众能听懂,不至于产生误会,要注意每个字的声母、韵母。对字音的把握是聆听者感受诗词含义的关键,因此演唱者要准确把握字音,把握平仄,四声,让听者听字时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也要注意咬字不要咬死,让听者能听清字的同时,感受歌唱曲调的婉转。

润腔是歌者在演唱时以情感为中心,对歌曲进行润色的过程。润腔能使歌曲的旋律、节奏更加完美,使歌曲很立体化、更感人。它是歌者自我表达的机会,润腔考验的是歌者的水平,考察的是歌者对诗词的把握。

三、结语

对于古代诗词演唱技巧的探究有很多方面,多种形式。但无论怎样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都是十分具有创造性的,我们要丰富和完善这一领域的研究,使诗词的演唱更为圆熟、动人。让人在感受曲调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意蕴美,这对弘扬我国古代诗词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精神文明都十分重要。

摘要: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诗词歌曲的地位十分突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演唱古诗词,这对于古诗词的流传及当代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益处。本文对古代诗词歌曲在演唱方面的技巧进行探讨,以便于古诗词更好地被演唱。

古代爱国的诗词 篇9

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十一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西安邸》

宋·林生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闻军官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呼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古代诗词中的伤恨愁苦 篇10

诗言志, 诗传情。许许多多的诗人关注国情家事, 心存黎民百姓, 千丝万缕, 真真切切, 牵动读者的心, 掀开大众的情。

看:古诗“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 不就形象地表现别离相思、忧伤苦痛的情感吗?

陈子昂曾失意惆怅, 站在茫茫高台上, 极目远眺, 在包罗万象的宇宙之中, 他触景生情, 感时伤怀, 发出了“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的感慨。

李白虽然一路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但也会“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纵使有“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心志, 然而道路艰难, 不免发出“蜀道难, 难于上青天”,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慨, 流露出“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乡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邀云汉”的孤独、忧郁、苦闷、无限辛酸的情绪。

杜甫更是忧国思家的典范,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春草遍地, 林木苍茫, 然而国都沦陷, 家庭离散, 面对此景, 谁又能不落泪呢?“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无限忧虑和对家人的深切思念。“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写出了战争的悲惨景象和人民的痛苦生活, 恨之深、怨之重, 可泣可叹!

在黑暗势力的迫害、排挤下, 柳宗元和他的志同道合的挚友被贬远州, 不得相见, 因而有“林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的哀愁慨叹和孤独寂寞之感, 极端惆怅, 无尽愁思, 可见其对朋友的想望之切, 思念之深。

白居易也是从悲戚中走来。茫茫秋月, 浔阳江头, 凄凄一曲之后, 江洲司马热泪盈眶, 湿透青衫。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道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诉出了多少人的情思。“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惋惜和对剥削阶级的仇恨、愤懑之情。

当年, 杜牧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 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便感慨万千, 写下了“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 表现的不也是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吗?

杜荀鹤生长于破败的农村, 虽曾追求功名利禄, 但饱经沧桑, 从而深深了解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 写出了“桑拓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芜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菜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经乱衰翁住破村, 村中何事不伤魂”、“至今鸡犬皆星散, 日落西山独倚门”的诗句, 勾勒出了一幅幅人生凄惨画面, 表露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和对统治阶级的愤怒和不满, 具有很强的激发作用。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兼军事家范仲淹, 当年率军作战, 保卫边疆, 饱经患难, 苦闷至极, 写下了“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的诗句, 勾勒出诗人无限的相思、无限的愁怀。“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则表现出了诗人抗敌与思乡相矛盾的痛苦心情, 基调低沉, 色彩暗淡, 给人惆怅不堪的感受。

欧阳修的诗句“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突现男女恋情和离情别绪, 反映当时爱情生活不得自由的苦闷, 也暴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恋爱的罪恶。

柳永倾诉出的“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那千种愁绪, 万般情思, 真是如烟波般绵绵不绝, 令人回味。

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来到黄州赤壁时已四十七岁, 贬官已两年, 大江已东去, 愁思不尽, 发出了“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的慨叹, 那种郁郁不得志的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充溢在字里行间。“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痛失爱人, 难弃难舍。十年之前, 恩恩爱爱;十年之后, 幽梦相会, 却“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伤心苦痛, 尽洒无疑。而“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显然是诗人感到迷惘、惆怅与拂郁不平的种种复杂心绪的映现, 隐藏着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同时“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则反映的是他烦恼苦闷的离愁别恨。

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诗句“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同样也真切地体现了作者凄苦失望的心情以及孤独、寂寞、忧郁的情怀, 令人伤感。

李清照孤独苦闷, 多愁善感, 情思如缕。“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梧桐细雨, 点点滴滴, “怎一个愁字了得”?“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可见其凄清惨淡, 内心无限辛酸苦涩。“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深刻的传达出作者家破夫亡的苦闷悲愁。

爱国诗人岳飞的“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直接抒发他满腔的怒火, 愤慨之极, 大有不可压抑之势。

辛弃疾爱国忧民, 可敬可叹。在他的诗中表现出“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烽火扬州路, 如今不堪回首的现状。“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得到了酣畅淋漓的突现。“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道出了饱经沧桑, 满腹哀愁, 令人心酸。

上一篇:简笔画教学反思下一篇:苏教版第11册语文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