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的黄河

2024-11-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壶口的黄河(推荐12篇)

壶口的黄河 篇1

①在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淘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也许,中国的水应该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②车行山谷中,远远便听见阵阵低沉的轰鸣,在左右山壁间碰撞,心也随之律动,未见其影,先闻其声,知道壶口到了。

③天渐渐成了黄色,水汽丰富得似乎凭空能捏出一把汗来。

④等真正站在她的旁边,昕有的人都惊呆了。地竞陷下一层,天也高了一尺,山谷形似壶嘴,水若浊酒,倾泻而下,一仰难尽的气势,充溢胸口,d跳得能蹦出来。耳朵渐渐聋了,只能看见对方开口,却听不见声音;眼也花了,弥漫着的皆是黄色的漩涡,像是从河里蒸腾地上升,又像是奋不顾身地下降。河底升起硝烟一样的股股黄雾,天宇间充涨着黄色带水的颗粒,碰撞在脸上,散发在天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敢想,只看着山被水层层劈开,天也被这股黄流斩断。水从天而降,拍打在谷底,响遏在云里。

⑤想黄河从巴颜喀拉山流下的时候,水也该是清的吧?毕竟是雪水的汇集,是上天的洗礼;下游也会清些,因为地势渐平,流速渐缓,黄沙也会慢慢沉在河底。可你看看现在的黄河,刚刚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过,厚重得带着大地的表皮,圣水也染上了中国的颜色,水里一定还有与大地摩擦而生的余热,当然还有陕北的信天游溶在里面,歌曲带着水旋转。黄河在这里最黄,金黄得如同太阳也落在里面。

⑥黄河之水天上来,如果说往前往后的黄河都是平面的话,到了壶口,黄河一下子像愤怒像高昂像要直抒胸臆地站了起来。这时的.黄河是立体的黄河了,像猴子站立起来是人进化的重要标志,黄河站立起来也是一个飞跃,就像个硕天立地的人活了。活了便要说话,那浪涛卷起雷鸣般的吼声,便是她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就不同凡响。注视着从上而下的水,第一次看到自然里的生命在毫无羁绊的状志下的兴奋和放纵。那啪啪的水击之声便是欢笑,真正的快感,真正的淋漓尽致。看久了,o也会溶进那飞溅的黄色水流里。

⑦抬起头,极目四望,北方,阳光打过去,一片白色,水和天连在一起,汪洋恣睢在那里;下游,水会渐渐宽阔,毕竟快到海了,快到生命的终结抑或是升华的地方了,便也o平气和。只有在这里,给予黄河的天地竞仅仅小到一个壶口,考验也就在这里了。过去了,黄河便拐了一个直角,再往后便没有什么能挡住她的了,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还。看看空中的水汽,听听大地的回音,便会知道黄河的自信和决o。跃过去,一跃就是五千年,或七十万年,或是一百七十万年,肯定还要久远。司马迁会不会从这里受到了鼓舞,而将那汉代的竹简写尽写穿?易水该是黄河的分支吧,要不荆轲怎么会有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气概和性格?

⑧这才是中国的河。西南就是周文王的岐山,就是周武王的丰镐,就是大秦的成阳,就是盛唐的长安。半坡人该是在这儿舀过水吧?秦赢政该是从这里出过兵饮过马吧?有这样的水,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不可征服的呢?

⑨路德雏希①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

(选自《散文选刊》,有改动)

【注】①埃米尔•路德维希(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

29.第①段写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有什么用意?(2分)

30.第④段描写了壶口黄河的景色,语言特点是什么?作简要分析。(3分)

31.第⑦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32.第⑧段“这才是中国的河”有什么含义?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29.【答案】(1)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

(2)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

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30.【答案】(1)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运用了

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31. 【答案】(1)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

(2)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

32,【答案】(l)壶口的黄河弥漫着黄色的漩涡,带有中国人的肤色。

(2)壶口的黄河激流澎 湃,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怒吼咆哮的黄河壶口 篇2

一提到黄河壶口瀑布,我就不由自主地默念起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诗来。我猜想,“诗仙”李白在诗句中所描绘的壮观景象大概就是黄河壶口瀑布的真实写照吧。《尚书·禹贡》上记载:“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只八个字,壶口瀑布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汽车到达终点,游人下车,或踩着河床上高低起伏的巨石,或骑着陕北人牵着的毛驴,缓缓走过宽阔的河滩,人们就可以与壶口瀑布近距离接触了。

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西濒陕西省宜川县,东临山西省吉县,距山西吉县城西南约25公里。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河水奔流至此,500余米宽的洪流骤然被两岸所束缚,在50米的落差中翻腾奔涌,声势如同在巨大无比的壶中倾出,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故名“壶口瀑布”。临近壶口,只见宽阔浩大的河水恰如万马狂奔一样骤然汇入壶口,飞瀑轰鸣,水雾蒸腾,天地之气包孕其中,大有“黄河在怒吼”、“黄河在咆哮”之势。稍有胆量的人,还可以跟着导游躬着脊背从一石洞中下行,进入一块平台,沿着凹进石崖的一道被水冲刷的石槽绕到瀑布内,就能领略到铺天盖地的滚滚洪流从头顶越过的神奇景象。黄河在峡谷中穿行,汹涌的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声震河谷。当瀑布飞泻,反复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恰如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与冼星海先生的《黄河大合唱》所给人的精神洗礼一样令人荡气回肠。

据导游介绍,关于黄河壶口瀑布,有许多民间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要数“禹凿孟门”。相传,在尧舜时期,黄河水流到壶口,因受孟门山堵阻,平阳一带常遭严重水灾。为了避免水灾,尧先派鲧治水,没有成功。后又派禹去治水。禹走马上任后,仔细了解了壶口至龙门的地形,决定采取疏通河道的方法来治理洪水。孟门山在龙门之北,禹便决定先从孟门山开始治水。为了不让洪水淹掉孟门山,禹组织民众从孟门山的两边挖通河床,并在山顶凿镇河石牛。石牛凭着神威指引河水顺河道而行,不准淹掉孟门山,也不许泛滥成灾。禹凭借石牛的神威,治水大功告成。几千年来,不论洪水多大,浪头多猛,从来没有淹没过孟门山。 还有一则神龟峰的传说。据说有一只大乌龟,长期潜伏在黄河水底。它神通广大,可滚动巨石,可犁通河床,故称“神龟”。有一天,它在孟门山下的河底翻动巨石,正巧碰上神牛奉禹之命往山上拉运巨石。神牛不知它拉运的那块巨石正是神龟翻动的巨石,于是惊动了神龟。受惊的神龟大叫一声,跳到东岸,翻动河水,河面上立马显出一道金光。岂不知,一道金光又惊了神牛。受惊的神牛放开巨石,随着一声巨响,一下跳到河的西岸。恰巧这时民众又来上工,看破天机,只见神龟和神牛都不动弹了。后来,不能动弹的神龟就变成了神龟峰,神牛也遵从禹王旨意变成了镇河石牛。这个镇河石牛就是传说中大禹在孟门山顶开凿的那个镇河石牛。现如今,神龟和神牛化成的两座石峰隔河相望,站在两峰之上均可望见黄河西来东往的浩瀚胜景。

壶口瀑布向来以排山倒海的壮观气势著称于世,是中国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天堑黄河穿千里长峡,滔滔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极为壮观的飞瀑。仰观水幕,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构成了壶口瀑布的核心景观。黄河入“壶口”处,奇特的地势、巨大的落差,使得滚滚黄河的澎湃巨浪激起的一团团水雾烟云乘势蒸腾而上,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而且随着水雾的升高,烟云由黄变灰,由灰变蓝,景色奇丽。这就是十数里外可望见的“水底生烟”胜景。随着太阳的徐徐高升,壶口瀑布反复冲击所形成的“水底生烟”使阳光发生折射而形成一道瑰丽的彩虹。随着光线的不同,彩虹有时呈弧形从天际插入水中,似长龙吸水;有时呈通直的彩带横在水面,又像彩桥飞架;有时在浓烟腾雾中又会出现锦簇的花团,五光十色,飘忽不定,扑朔迷离,煞是好看。真是“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彩虹”。壶口的雄奇壮美,非亲临其境者实在是无法领略其中的绝妙的。至于拙劣而有限的笔墨,实在是很难描述清其中的绝妙。

黄河壶口瀑布作文 篇3

壶口瀑布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的秦晋大峡谷里。踏入景区,远远望去,悬崖险峻、陡峭,两边怪石嶙峋,那被称为“十里龙槽”。著名的壶口瀑布就在槽底哗哗冲刷。只见飞瀑四溅,瀑流翻搅,棕黄色的河水突然变成一朵朵白色浪花。河水渐行渐远,变成了绿色,可不一会儿,又变回了黄色,像魔术师一样。

在“十里龙槽”的顶端,人们围着落差最大的地方,近距离接触瀑布。我飞快跑过去,只见原本平静的河水突然急速涌入,交汇成了飞瀑激流,水在互相撞击着,不断翻滚着,在陡峭的岩石坡上倾泻而下,冲击着底下的河床。水流激起了浪涛,惊涛拍岸,浊浪滔天,如同万马奔腾。那气势,排山倒海,惊天动地,仿佛要吞噬一切。

黄河水冲击着岩石,炸出的水花抛撒出无数水珠,真是飞珠溅玉。晶莹的水珠如子弹般向游人射来,游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水珠对人们笑着,大家也在欢呼着,叫嚷着,快乐地迎接母亲河送来的“圣水”。沐浴着母亲河的河水,呼吸着母亲河送来的清风,抬头一看,茫茫的水雾弥漫在空中,在夕阳映照下,一道七色彩虹在瀑布上若隐若现,好漂亮!

黄河壶口瀑布游记作文 篇4

我看过色彩斑斓的九寨沟瀑布,玩赏过令人赞叹的黄果树瀑布,却从没看见过黄河壶口这样壮观、气势磅礴的瀑布。壶口的水真黄啊,黄得像谁不小心打翻了黄色染缸;壶口的水真大啊,大得没过了岸边悬崖似的层层棕黑色的页岩;黄河的水真急啊,急得溅起一幕幕犹如步入那玉皇大帝金銮殿般金灿灿的仙雾!

我看见过粗糙的砾岩,观察过多彩的石英,却从没看见过黄河岸边这样的岩石。黄河的岩石真奇啊,有尖尖的,有圆圆的,还有一棱一棱的,变化多端,十分奇特;黄河的岩石真美啊,个个都呈黑棕色,凑近一看,还有多样花纹并且光滑无比,是典型的流纹岩。

山西与壶口瀑布的文化情结 篇5

山西人民是壶口瀑布的最早发现者和最初的主人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山西省吉县境内山陕峡谷之间。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在第一的柿子滩新石器遗址就在黄河东岸壶口瀑布以南10公里处。历史遗存充分说明,在距今一万年前,山西的先民就已经在壶口一带生存生活、繁衍生息了。到五千年前后,即史书记载的尧舜时代,当壶口西岸仍是一片荒滩时,东岸已是村落密布,鸡犬相闻了。当地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渔耕而食”,一派繁忙的景象。

吉县古称北屈县。古代最具权威的地理著作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在介绍黄河流经北屈县时,即作了如下详尽描述:“河水南经北屈县故城西。……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深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二十四史《汉书》、《后汉书》、《晋书》、《隋书》、《明史》等,大都有类似的记述,而且是与位于瀑布东侧巍峨的壶口山捆在一起介绍的。现存第一部记载壶口瀑布的方志著作明代嘉靖《山西通志》,也是这样记载的:“壶口山,在西七十里,……盖河势北来,至此全倾于西崖之脚,奔放而下,约五六百尺,悬注旋涡,如一壶然。”康熙《陕西通志》也述及:“《禹贡》‘壶口’注,壶口在北屈县北,即今山西吉州。宜(川)与吉(州)相对,止隔一河,其地面水势偏重在宜,故土人以壶口为滴。”《大清一统志》更明确指出:“壶口山,在吉州西南。……河势北来,至此全倾于西崖,奔放而下,约五六百尺,悬注潆旋,有若壶然。”

这些史籍清楚分明地记载了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介绍了壶口山对于壶口瀑布怀抱关系。壶口山又名高祖山,海拔1820.5米,方圆13.77平方公里,建有汉高祖庙,记有唐高祖行,历来名大声远,在瀑布之上。古人之所以通过壶口来介绍壶口瀑布,其用意非常显昭:山以水得名,水借山壮势。

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山西人民曾创造了壶口码头的繁荣

古代,黄河流域上下游之间的货运主要依靠黄河,黄河水运相当发达。但是,由于壶口瀑布的落差高达30余米,无法行船。船到壶口,必须把货物卸下,把船拖上东岸,绕过瀑布,再推入水中续航。由于每年有数千条船只经过壶口,这样,明清时期就在壶口东岸形成一个重要的水旱码头及码头集镇。码头集镇店铺林立,客商如云,钱庄、皮庄、当铺、染店、盐店、客舍、药铺、饭店等应有尽有。每年春秋,有两次大集会,周边省份客商云集,商贸活动非常活跃。清代名仕贾时遇曾在《龙王》一文中记述了当时壶口码头的盛况:“斯地也,山势巍巍,重叠万仞;河水浩浩,波浪千层。……舟楫到此,能不舍水而登陆乎?是以客船星集,如鱼贯之相连;店铺林立,似雁行之不绝。东西要路,南北通衢,春秋两季,水旱码头,盖莫善于此地也。……求利若折枝,远招四方游民。……地域虽小,胜得泾阳三原;形似弹丸,赛过长安八水。……”从这段简洁明快的文字中,我们不难想象当年这里商贸活动的繁荣景致。

为了便利东西两岸交往,山西人还在瀑布附近设立了渡口,架设了桥梁

在壶口瀑布往南4公里处,有一旋湾,这里河面宽阔,水流舒缓,风平浪静,这就是著名的壶口古渡。渡口东岸,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桑林,所以当时该渡口被称作采桑津。后桑林被毁,渡口又改称“船窝”。渡口摆渡的船只全部由东岸商人经营,平时都停泊在东岸。至今,在东岸石碣上,尚有拴船石孔数百个。这些人为的遗存静静地追忆着当年商人往来、贸物川流的忙碌场景。

元初,蒙古大军攻占吉州后,为了渡兵,组织山西人在壶口瀑布下架设了一座铁索桥,这是壶口一带黄河上第一次架桥。桥成后,客观上方便了两岸人民的往来。该桥存在了近百年,明初废。民国年间,山西省府在元代铁索桥原址重新修建了一座铁索桥,该桥伴随当地人民存在了30多年,在解放战争中炸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为勾通秦晋交通,发展两岸经济又在瀑布下游修了一座钢筋水泥公路大桥,由山西省交通厅管理。大桥的修建,极大地便利了两岸的商贸活动和文化交往。

壶口秋风是古代吉州八景中的重要景观

在古代,大凡名县都有八景,吉县也有八景。康熙《吉州志》、乾隆《吉州志》、光绪《吉州志》、清末《吉州乡土志》均记载了该县八景。吉县在金代明昌元年由耿州改称吉州,之后一直沿用,历元、明、清三代,至民国元年改称吉县。古代吉州八景为:孟门夜月、壶口秋风、锦屏叠翠、石孔飞泉、小桥流水、古洞瑶桃、佛阁晴岚、寿山夕照。古代吉州人民把“孟门夜月”(孟门,即孟门山石,是壶口风景区内一大名景——本文作者注)、“壶口秋风”列入八景,放在首位,充分说明了当地人民对壶口风景的钟羡之心。

对于“孟门夜月”、“壶口秋风”,康熙《吉州志》指出:所谓孟门夜月者,“盖(孟门)山在黄河中流,当其水落石出之时,山高月小,素魄流彩,光映河山。”所谓壶口秋风者,“黄河之水注于其中,其势甚险,每遇秋时,波涛汹涨,风气凛冽。”

与此同时,壶口西岸的宜川县也有八景,清末《宜川乡土志》、民国《宜川县志》、《宜川续志》都介绍了宜川八景,这八景分别是:圣水垂虹、云岩桑翠、凤翅晨烟、虎头夜月、丹岭秋容、莲池春涨、石台钟声、仙观水色。八景中,没有一处为壶口瀑布,也没有一处在壶口风景区之内。

上述史实说明,在古代,壶口东岸人民对壶口风景是异常重视的,将之视为吉州土地上的一大瑰宝,视为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壶口风景区的主要遗址全部集中在黄河东岸

在壶口瀑布风景区内主要的自然、人文景观除上文述及的元代铁索桥、明代码头遗址外,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采桑津遗址、清代长城遗址和抗战时期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克难坡旧城遗址等,这些景观全部集中在黄河东岸。东岸景观的存在是山西人钟情、重视壶口自然环境、积极发展壶口经济的历史见证。

采桑津既是一个古渡口,又是一个著名的古战场。据《左传》记载,僖公八年,“晋里克帅师……败狄于采桑。”从此晋国西部边防得以巩固。

在壶口东岸的山脚下,有晚清时期修筑的长城。清同治六年,西捻军首领张宗禹准备从壶口一带东渡黄河,援救濒临覆灭的东捻军。为了阻止西捻军渡河东进,清政府在山西组织了3000余人的一支兵工部队,在壶口东岸,以壶口为中心,北起大宁县的平渡关,南至乡宁县的麻子滩,修筑了一条长75公里、上宽5—6米的清长城。清长城可通车骑,每隔一段筑有炮台一处,外有护沟,长城沿线还筑有多座烽火台。壶口长城是我国最晚的长城,今虽坍塌不堪,但墙根仍依稀可见,或隐或现于茫茫荒草之中。

壶口瀑布往北不远,即是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至1945年间国民党第二战区长官部和山西省政府驻地——克难坡。克难坡是一座修建在山梁上的小城,是阎锡山调动一个工兵师,耗时一年多修建的。该城分内外两城,城堡周围设6座关卡,为进入克难坡必经之路,别处都是悬崖峭壁无法通行。城内外各个制高点均筑有明碉暗堡,地下暗道纵横,可互相贯通。克难坡城堡是在战火连天中开工建筑的,时间短促,但工艺相当考究,其布局、设计之合理精美,风格之独特,让人叹为观止,堪称全国最大的石窑土窑建筑群。当时,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副司令长官杨爱源、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住在这里,八路军驻山西办事处处长王世英也住在附近。二战区及山西省政府主要的机关如二战区参谋处、军务处、军需处、粮秣处,省政府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以及省银行、山西大学、进山中学、克难小学、复兴出版社、阵中日报社、发电厂等都曾驻在城里。目前,这一城堡除部分城墙被毁外,其余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站在城头,放眼眺望,群山如涛,黄河似带,风景犹画。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对壶口瀑布名胜区的开发、管理和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地、县三级政府加强了对壶口瀑布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和利用。1952年吉县人民政府在文城镇设置第四区政府,负责对壶口瀑布名胜的管理。1955年,水利部副部长李葆华率黄河考察团及苏联水利专家到壶口考察,向山西提出一系列开发利用壶口瀑布和黄河的设想。1968年至1972年,临汾地区在经济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集中相当人力、物力、财力,修筑了东起临汾市、西至壶口七郎窝100余公里的三级干线公路,为发展黄河瀑布旅游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强了壶口瀑布风景区周围的造林绿化工作。1981年12月30日,中共吉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农业区划,作出以林牧为主,实行“五林、三草、二分田”的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较快地推进了风景区的造林工程,1982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吉县定为林业模范县,并在吉县召开了全国县级林业生产区划(北方片)经验交流现场会。1987年7月27日,省人民政府发出1987360号文件,把“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定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8月1日,国发198851号文件又把“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了更好更快地开发和利用壶口瀑布旅游资源,从1994年到2001年,吉县先后举行了八届壶口瀑布旅游月活动,每届活动都推出了具有当地民俗风情特点的表演节目。1997年6月1日举办的“柯受良成功飞越壶口活动”,把壶口瀑布名胜区一举推向世界,在世界各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当天参观旅游的人数达6万之多,有力地提升了壶口瀑布的知名度。1999年6月20日,吉县青年农民朱朝辉驾驶摩托车又一次成功地飞越了壶口,将壶口旅游业活动再次推向高潮,有利地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2001年举办以“呼唤社会公德,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孔太超越声带极限大型演唱会,在全国青年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千百年来,山西人民为发现、开发、建设、利用壶口瀑布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壶口瀑布结下了不解情缘。在新世纪新阶段,山西人民必将把瀑布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作为中华瑰宝更好地珍视她,善待她,建设她,使其在山西旅游大省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壶口壶口》阅读答案 篇6

②黄河有幸,倚身此中。

③此前的黄河尽管强悍凶猛,却同样不得不委屈着自己,默默无闻地在峻梁雄峁中曲意周旋,它只能忍受和服从。但黄河是雄心勃勃的,它从来都不屑隐忍,不甘迁就,更不愿受辱。它像一条蓄爪待扑的巨龙,随时都在等待着机会。而现在,秦晋大峡谷终于为它提供了一个释放的舞台,它没有丝毫犹豫便腾空而起,狂奔劲舞,瞬间便造就出一个自然景观中的伟大和不朽!

④这就是壶口瀑布。

⑤壶口瀑布诞生在一个地地道道的壶口中——瀑布之前,黄河的河床足有一千米宽,而到了这里,两岸岩石陡然一缩,形成了一条只有二三十米左右的狭槽。不仅如此,槽道下又奇特地出现了一个高低悬殊,落差极陡的深谷。于是,漫流而来的黄河水流在这里聚为一股,齐心协力地朝狭槽里奔涌喷吐,由此形成了壶口瀑布。

⑥壶口瀑布的壮美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

⑦离壶口瀑布足足还有几公里的距离,你便可以远远地看见峡谷里腾起一团团飘冉的云团,那是瀑布迸溅形成的飞雾。飞雾如霞似烟,弥漫在河床上空,形成了一道令人惊骇且永不消散的奇景。屏息凝听,空气中伴有一种不绝不灭的震吼。好像来自天际,又似乎源于地底;仿佛惊雷滚地,犹如万骏疾走;声音撼天动地又包容万千。那是一种捶胸哭天的苍凉,又是一种国难共赴的悲壮;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刚烈,又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豪雄;是一种惊天泣鬼的神勇,又是一种众志成城的顽强。

⑧在种种难以描述的感受中,最让人难忘的当数和瀑布贴身相逢又抬头仰望的时候。相信那一刻,任何人都难以摆脱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那些在远处看去吼喊奔扑的洪流,在近处看去更有着一种如山倾倒的壮烈。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狂放不羁的黄河水流在壶口的限制下,有了核心,得着凝聚,统一和团结使它们的力量排山倒海。瀑布从高处奔涌而下,每一滴水珠,每一朵浪花都不分彼此,都争先恐后,用一种近乎疯狂的急迫向“壶口”流泻和迸射。它们凝成一团,形成一根根粗大的浪柱,又由这浪柱组合成宽阔的扇面,齐刷刷地向下垂落。水浪砸在岩石上,迸出冲天的水柱,也迸成残酷的碎片。这种冲击和对抗实在是太猛烈,碎片已完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小水珠或者小水滴,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肢解,直至肢解成用手无法捕抓、用舌无法舔触的水汽。一霎时,雾气漫天升腾,而脚下那些没有来得及牺牲的黄河水流们前仆后继地、毫不间歇也毫不犹豫地继续疯狂朝前!

⑨我们全看呆了。或许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伟大力量,或许生活中还翻演着无数撼人心魄的壮烈冲击,但没有哪一种能像眼前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空前的震撼。那是愤怒的极致,激昂的顶端,凶猛的无限,力量的空前!那是须我们永远体味和追求的精神的全部!

⑩哦,千古黄河,伟大的河,我们民族的母亲河!我们几乎每天都行走在你的身边,也接受着你的泽润,那些日常的行走和接触使我们对你有了一种熟视无睹的平淡和麻木,但是只有此刻,我们才顿然领悟为什么志士仁人都本能地要到你身边来一览姿容!为什么作家和歌者都虔诚地要到你身边来聆听涛吼!为什么你能够被众口一致地尊为我们伟大民族的不朽魂魄!

《壶口壶口》阅读题目

1.为什么说倚身于秦晋大峡谷,“黄河有幸”?

2.壶口瀑布的壮美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分点说明。

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神奇的壶口瀑布作文 篇7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神奇美丽的壶口瀑布。它位于陕西省与山西省的交界处,瀑布雄伟壮观,是我国的第二大瀑布。

我们到了瀑布边,望望远处,只见那里礁石林立,怪石嶙峋,水流湍急,让人望而生畏。

再看飞流直下的瀑布,时而水雾升腾,犹如仙境;时而雾气全无,滔天而下,气势浩大,排山倒海;时而流水慢慢,犹如一帘临空展开的`黄色幕布。

那飞奔而下的水流犹如一个个急着上学的小孩,大踏步地向远方跑去,只留下“哗哗”的响声,令人永远记住这壮丽景观!

壶口瀑布不仅有鸟瞰的壮景,也有地底五彩缤纷的盛况。那里到处都是石柱,到处都是水泉,还有一个石台,石台在瀑布下边。唐代诗人李白曾有名垂青史的佳作:“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这里看瀑布,真如天水降于尘世一般。

观壶口瀑布 篇8

我们来到壶口,只见本来平静的黄河水,到了那儿,一下子便翻腾起来,拥挤着,吼叫着,落到深深的石槽里,飞溅起来的水珠,形成了一片水雾,弥漫着,仿佛是从槽底升起来的云朵。被岩壁撞得粉碎的水花,猛地腾到半空中,使整个瀑布都翻卷着,怒吼着。一阵微风吹来,水珠飘落在脸上,让人顿觉凉爽清新,刚柔并济,是一种完美的境界。你如果以为壶口瀑布只有黄水狂泻那就错了。我们沿着石槽前行,只看见了许多又浅又静、又清澈的流水,它们就像一支支小分队,悄无声息地选择了比较安全的道路。这些清清的细流也纷纷从两岸的石壁上滑入石槽,形成了条条水帘,道道水柱,千姿百态,极为壮观。这些或宽或窄,或浓或淡的水帘和绸带,跳跃在层层岩壁上,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除此之外,还有更神奇的景象呢!在主瀑布的白色气雾里,有一条若隐若现的彩虹,它竟然一直伸到我脚上,仿佛给我搭了一个拱桥,看我有没有胆量踏着它到达彼岸似的。

听妈妈说,在隆冬时节,除了黄水奔腾的主瀑布之外,石槽内壁都冻成了冰挂,这个水槽被冰雪覆盖,冰层高过岸,形成了一座壮观的天然冰桥,一河之隔的陕西省和山西省竟被这滑溜溜的冰桥联结了。我想,天上的牛郎织女看见了,也一定会喜爱这自然现象的。

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爱这壮观的壶口瀑布。

指导老师 朱 光

壶口瀑布的作文300字 篇9

离它老远,便有淡淡的水汽迎面扑来,顷刻间带走了我心中的烦恼,仿佛置身于一片凉爽的清流中,耳边的隆隆声源源不断。远远望去,土黄色的洪流如同猛兽的大嘴一样,吞噬了周围的一切,股股黄水就好似脱缰的野马一般冲向深不见底的深渊。

慢慢地向前走,耳边的隆隆声越来越大,时不时还会有一些水点飞溅到我身上,它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的豪迈与奔放,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力量的伟大。不禁让我想到了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来到壶口瀑布跟前,那如同鸣雷般震耳的隆隆声仿佛要把我们的心脏都震出来。那飞泻而下的黄河水,在长期水力的冲刷下,竟把河底最坚硬的岩盘都冲成了一道三十米到五十米宽的深槽,不禁让我赞叹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壶口瀑布的作文300字 篇10

我爱壶口瀑布。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色成为我挥之不去的记忆,雪浪翻滚,声若雷鸣,足令我目眩神荡。

我有幸在一个晴朗的初冬来到壶口。坐在车上耳边的轰轰隆隆声愈来愈大,暗自思忖它的壮观。越来越近了,我在空气凝结了雾气的车窗抹了一阵,眼前出现的景色令我震撼。从车上下来,我一路小跑来到瀑布跟前,壮观的景色让我茫然无措,张着嘴巴,瞪圆双眼屏息凝望。汹涌的黄河水流经泰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瀑布宽50米,深50米左右,最大的瀑面3万平方米。奔泻的黄河水至此,300余米的洪流,被两岸壁立的石头堆成狭窄的出口,能量瞬间积蓄,向下急冲,声势浩大震耳欲聋。如同在巨大无比的茶壶中倾出,好似成群的野马奔腾冲向谷底。正值初冬,四处飞溅的水花落在四周的岩石上,结成了冰,太阳光下,如镜般闪着银光。而被水流激起的巨大浪花,如烟雾雨丝织成的帘幕,在阳光折射下呈现出的七彩光晕更似雨后彩虹!我猛然间从沉醉中清醒,高呼父亲赶紧按下快门,为我留下难得的瞬间!

我爱壶口瀑布。作为哺育华夏儿女的母亲河—黄河,壶口就是母亲河的心脏。让你感受母亲强健有力的心跳,让你感受母亲博大宽厚的胸襟,更让你感受到乐天达观的性格。

描写壶口瀑布的作文300字 篇11

去年暑假,我跟爸爸妈妈还有弟弟一起去了西安,这次旅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黄河壶口瀑布。听说壶口瀑布是黄河上落差最大的第一大瀑布,大小仅次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而且还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我还没真正接近瀑布,巨大的冲击声早已如雷灌耳,犹如千军万马在奔腾,我不由激动起来,真想早点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过了一会儿,就到了观看台,实在是太壮观了,我迫不及待地向瀑布飞奔而去。啊,我终于与瀑布面对面了。滚滚的黄浊水流从上游冲击而下,由高处直泻下来,激起的水雾腾空而起,足足有四十多米高,再向下望去,水流汹涌,惊涛骇浪,非常壮美,真可称得上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呐!看着、听着我陶醉在壶口瀑布的雄壮气势中。我不由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不观壶口大瀑布,难识黄河真面目。”壶口大瀑布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壶口瀑布作文 篇12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壶口瀑布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壶口瀑布作文 篇1

水拍打着陡硝的岩石,发出轰轰的咆哮声,波滔凶涌令人震撼。

这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

去年暑假我有幸游览了黄河壶口瀑布,刚刚走进那里,就能听见瀑布发出的咆哮声。再走进,那声音更大,像晴天霹雳,震得地面都在颤抖。

黄河的水是泥黄色的,浑浊不清看不到底。远远看见黄河就好比一条黄色的巨龙的空中盘旋。河水一会儿拍打着两岸的岩石,似乎这岩石都快要被这巨大的冲击力给撞穿了。狂风袭来,水更猛烈了,像洪水一样,气壮山河,站在这户壶口岸边感受这大自然的雄伟,随口吟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站在岸边,被浪花溅到我身上,声音撞击着我的心扉,那一刻,我心里,身体里有一股强大的震撼力跃然到指尖,沸腾在身上。心中有一颗强大的种子正的生根发芽。就在这时耳边传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听到这激昂的歌声,我仿佛听到战士正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拼搏怒吼声。又好像身临奇境的看到:为了誓死保卫母亲黄河,战士们正冲锋陷阵,刚上去一波,又一波,就这样前赴后继的进攻。这时我的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这样的力量。

那一刻,我被这强大的力量震撼了!

那是一种保家卫国,忠于革命的力量!

壶口瀑布作文 篇2

今天是游学的第三天。我终于要到想象中的壶口瀑布。“不见其人,先闻其声“,远远地就能听见巨大的轰鸣声咆哮而来,仿佛大地也在巨烈颤抖。

终于见到了壶口瀑布,我被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和翻滚倾泻而下的瀑布深深震撼着!我贴着栏杆,看黄河之水,千涛万浪,在两岸的石阶之中,跌落而下,犹如雷霆万钧之势,又如万马奔腾,又如一条巨龙翻滚。裏风、携电、响雷、喷雾,狂飙骤起,勇往直前,势不可挡!

因着壶口瀑布,黄河喷出了一腔豪情;喷出了万卷浪花锦绣;喷出了惊天动地、震撼群情的《黄河大合唱》!身临其境才使我体会到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光未然被壶口瀑布的壮观震撼,而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作曲《黄河大合唱》的思想感情了!正因这首歌曲诞生,激发了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怒吼!

壶口瀑布的磅礴、恢宏、壮美依然在脑海浮现!不得不说,此次出游太有意义!那空灵生动的朗诵声响彻云霄,深入黄河底部。

壶口瀑布作文 篇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脸炙人口的佳句,勾画出了大河奔流的壮观景象。千百年来,这里游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盖河漩涡,如一壶然”,壶口即因此而得名。

文中作者巧妙地使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两次观看壶口瀑布的经历,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壮观、磅礴、壮美,给予游人的惊心动魄。更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第一次观看壶口瀑布,作者从“听觉”、“视觉”、“感觉”三方面描写黄河壶口瀑布的涛声隐隐如雷、震耳欲聋;浪沫横溢,河水好似一锅沸着的水;让人好似感觉将有一个洪峰会吞没自己。抓住了壶口瀑布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第二次在枯水季节观看壶口瀑布,作者从“河床”、“水流”、“石头”三方面描写出壶口瀑布的壮美、刚柔并济。

作者在结尾借助议论、抒情有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壮美精神,再由黄河的性格写出了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抒发出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她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正是她那宽厚博大、挟为不服、不平则呼、死地必生的精神,让中华儿女拥有了历尽艰难、压而不弯、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

壶口瀑布作文 篇4

刚刚过去的周末,爸妈带我去西安旅游,在西安那么多的景点中,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就是壶口瀑布了。

从售票处到景点需要乘坐摆渡大巴,大巴行驶在黄河沿岸,从车窗望下去,黄河并不是很宽,但是特别深,两边的.河岸都是垂直陡峭的岩石,上面留有一道道河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还没到瀑布边上,远远地就听到震耳欲聋的响声,循声望去,远处宽阔的河面突然变窄,河水在这里一下子跌了下去,不见了踪迹,岩石下面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水面上升腾起阵阵水雾。

走到瀑布面前,才真正体会到“天下黄河一壶收”的气势。浑浊的黄河水争先恐后地冲向狭窄的壶口,犹如千军万马一般,从岩石上奔腾而出。水流在空中相互拍打,画出一道道弧线,纵身跃入波涛汹涌的河面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哗哗”声。浑浊发黄的河面上犹如煮沸了一般,不断地翻滚着、打着漩,水面上浮着一层白色的波浪,你拥我挤,就像撒了一地的珍珠。瀑布下面的河水愤怒地冲刷着两岸的岩石,夹着雷霆万钧的气势,在不断翻滚的水雾中,义无反顾地冲向远方。

这时,我脑中不由自主地回荡起那首激荡的歌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壶口瀑布作文 篇5

今天我和姐姐、姑姑、爸爸、爷爷、奶奶、张皓月开车去了壶口瀑布。

我们走近瀑布看的时候,我发现黄河里的黄水非常非常的大,从一个宽宽的河面突然收窄跌落到一个深深的河道里,就像一锅烧开的水,咆哮着,上下翻腾着,水雾四处飘散。我站在桥上都望不到黄河的边。我还看见了许多大石头,底下有一个台子,离黄河很近,大家都站在那正在观赏瀑布和照相。

我觉着壶口瀑布很壮观,但也很危险,我觉着很好玩,也很害怕。

壶口瀑布作文 篇6

国庆节,是一个很让人高兴的节日,因为它是我们祖国的生日,不过这还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因为后面跟着的七天长假可以让人们调剂身心,出去旅游一下,我们家也不例外,去了西安的黄河壶口瀑布。

这次旅游唯一的缺陷就在于爸爸的那个愚蠢的决定:不坐飞机、火车,来个自驾游。开始的时候,爸爸还为这个决定苦思苦想了一番,结果吃力不讨好,因为在下车的时候,我们全家晕头转向,连呕吐的感觉都有了。(因为坐了将近八个小时的车)。

第二天,我们很早就起床了,因为我们听说壶口瀑布离西安还是有比较长的距离,至少也要开两三个小时,去晚了的话,回来时估计已经11点了,如果不想吃这个亏的话,就趁早出发吧!

在路上,我发现沿途完全没有了那黄土高原雄伟的气势,因为那里的植被很好,到处都是好看的花草树木,远处的高山似乎给自己披上了一件绿色的大衣,把自己装扮的漂漂亮亮的,但过了一会儿,这种感觉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不知道为什么,越接近黄河流域,大地就显得越干旱,终于,到了壶口瀑布,在我们眼前呈现的是一幅壮丽的景象,看着壶口瀑布,我突然想到了李白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之前,我一直不相信黄河的水能从天上来,今天,我总算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也相信了这章著名的诗篇。

这里的水势很汹涌,颜色就像那美味的巧克力酱,听说,黄河也曾涨过大水,你看,陆地上到处都是形状不一的小坑,里面积满了水,下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泥沙,估计是水中黄沙的沉甸物吧!

越往前走,那让人惊心动魄的响声就越大,原来,我们刚刚看到的只是壶口瀑布的侧瀑,主瀑还在前头呢!过一会儿,一个简直可以和奇迹相互媲美的瀑布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凝结住了,面对这瀑布,几乎没有人敢大声哄叫,寒气突然袭来,使我不得不披上自己的大衣来御寒,面对这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瀑布,我微微的笑了。

黄河,是中华人民共同的母亲河,也是一个壮美无比的奇观,让我们好好欣赏一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壶口瀑布作文 篇7

陕北的壶口瀑布非常壮观、雄伟!

清晨,我们乘车来到壶口瀑布景区。徒步经过一段干涸的河床,就来到的观景台。只见,汹涌的黄河水奔流不息,经过壶口这个地方,飞泻而出,坠入深潭中,飞溅的水花打在我的脸上,凉丝丝的,令人心旷神怡。

壶口的两岸,到处是一片片的黄色,黄色的山坡、黄色的大地,在清晨的雾气和瀑布的水汽笼罩下越发显得神秘。

黄河是勇敢的,她像一把利剑,在崇山峻岭中劈开一条通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经壶口、出龙门,流向大平原。

黄河是勤劳的,她像一位倔强的母亲,带领着众多的儿女,日夜不息地辛勤劳作着,劳作着……

慢慢地,太阳从对岸的坡顶升起。驱散了雾气和水汽,对面的黄土高坡一下子映入我的眼帘,金灿灿的一片。

壶口瀑布作文 篇8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去了陕西省和山西省的交界处,观看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

为什么叫壶口瀑布呢?据说是因为原本宽阔的黄河流到了吉县这个地方,突然变得很窄了。加上有一处河面的落差很大,河水就像从一个巨大的壶中倾倒出来,所以人们叫它壶口瀑布。

我们开了很久的车,才来到了黄河大桥。在桥上看,平坦的峡谷中弯弯曲曲的黄河横卧在那里,水流看起来并不是很湍急。我想:这黄河的瀑布会是什么样的呢?

来到游客中心买了票,我们乘着景区大巴通过了一段石子路后,终于来到了黄河边。刚下车,我便听到了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又好像有许多人在打鼓。我不由地加快脚步往河岸走去,只看见一团团白色的雾弥漫在中间的一段河面上。河的两岸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找了个空一点的地方观看。啊,黄河很宽,水流也很急!往远处望去,北面奔腾而来的黄河水犹如千万匹黄色战马齐头并进,向我们飞奔而来。到了“壶口”处,“战马们”瞬间掉入落差三十多米深的石槽中,溅起数丈深的水花,形成一团团水雾升到半空中,壮观极了!这跟我以前看到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庐山瀑布大相径庭。我换了个角度看,竟然还发现了一道淡淡的彩虹若隐若现地挂在水雾中,真是太惊喜了!

壮观的壶口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难怪这么多人远道而来,亲眼目睹她的风采。

壶口瀑布作文 篇9

暑假里妈妈带我去陕西游玩。我们第三天的行程是观黄河壶口瀑布。上了旅游大巴经过五个小时的车程,顺利地到达了壶口瀑布。

下车后我们约走了五分钟,就能听见黄河的咆哮声——哗哗哗,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中,上游宽宽的河面到这里就变成了窄的峡谷。奔腾的黄河水聚在这里。发出轰鸣声,震耳欲聋,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之势,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它以排山倒海的独特雄姿倾泻而出,这正是伟大中华民族的象征。

站在瀑布旁边,一阵阵水雾腾空而起,随风飘散,迷得游客睁不开眼。飞流的瀑布,溅起的水花,弥漫在天空中,形成了“彩虹天桥”的景象。真美丽呀!我脱下鞋在水中和小朋友忘情地玩耍,打闹。不知不觉衣服就湿了。

黄河真不愧是母亲河,连一个瀑布都这么著名,这么伟大!啊!壶口瀑布你真让人震撼,让人流连忘返。她哺育了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我面对着大好山川。做为一名小学生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坚强成长。黄河壶口瀑布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壶口瀑布作文 篇10

今天是国庆节,我们全家早就规划好趁这个国庆假日去看一看全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黄河壶口瀑布。“叮铃铃……”闹钟一响,我们立刻起床,向目的地出发。

一路上,天有些阴沉沉的,但并不影响我的心情,我在车里左看看右看看,被沿路上两边的景色晃的眼花缭乱,就在这迷人的秋景中,我们来到了位于吉县城西40公里处的晋陕峡谷之中。因为是国庆节,这里人非常多,有好多临边的省市的朋友也来到了这里游玩。

我们随着人群向景区走去,刚开始我只看见宽宽的河面上不断流淌着的黄河水,我以为就是来看这些了,微微有些失望。突然,我的脸上落了几滴水,耳边也响起了“哗哗”的声音,“哇!”我此时只会发出这种声音了,太壮观了,在我眼前是一个深深的河谷,黄河在这里形成很大的落差,以排山倒海的气势磅礴泻下,瀑布声形粗犷,就像千军万马在向我奔腾过来。由于水气大,加上日光照射,在整个瀑布上空总是挂着一道彩虹,站着瀑布边,我仿佛像是站在了通往天上的入口,通过那美丽的彩虹桥,我们就能上天一游了。

上一篇:小学保健室相关制度下一篇: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教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