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2024-07-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共10篇)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篇1

摘要 本文简述了自然观的有关概念,并对其产生、发展、变革过程做了简要梳理。人类自然观的变革与科技发展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关系,科技的不断进步使我们能够加深对自然界的了解,同时通过准确的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又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协调才能生存和进步。关键词 自然观 科学技术 演进 发展

1、自然观概述

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主体。人类从自然界动物群中“提升”出来以后,作为社会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和自然界发生一定的联系。自然观即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和最根本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因此,自然观既不像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像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自然观是由生产实践和科学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按照他们那个时代的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水平来描绘自然界的图景。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2、人类自然观的演进历程

概括地讲,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1)臣服于自然,自然完全主宰人类的命运。史前时期,人类尚处在蒙昧的状态,人类由于经验的稀少和大脑发育的不完善,自身始终不能从自然中分离出来。2)“去魅化”阶段,即人类意识的觉醒,自然不断人化。随着人类制造——使用工具的技术不断成熟,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的情况便不断的减弱,随着技术(此时还只是简单的工具,还是物化的自然)的发展人类踏上了“去魅化”的发展道路,自然不断的被人类了解,由服从于对自然不可知的恐惧之中渐渐的走出来,“去魅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人化的过程,而这一切的动因则来自技术的介入。

3)东西方形成的不同自然观阶段。人类改造自然的工具不断的科学化、系统化,自然的神秘面纱便被揭开了,但揭开面纱之后,东西方依然发展出不同的自然观,西方以个体为本位,把自然当成人类征服的对象,这样人和自然的主客体地位便是十分明晰的。在东方,文明伊始,人和自然就处在分而未分的状态之下,从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的存而不论的含糊态度,到宋明理学“天人合一”的理论表述,人和自然的关系在东方的文化体系中表现的是中庸的、平静的。而这一切也和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西方在技术上崇尚征服,即斗争;东方在技术上崇尚和谐,即和平。海洋文明必须凭借先进的、霸道的技术才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获得一线生机,然后技术便走上了一条大光之道,征服自然的行动便开展的如火如荼;而东方的黄土文明则是主静贵柔的,技术的进步只要有一点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便会被抛弃,不怪乎中国晚清的遗老遗少们骂西方的技术为“奇技淫巧”,而这一切的理论根源则可上溯至老庄的思想,老庄主张回归本初,讲究“抱朴守一”,反对“机事”,因为“机事”导致“机心”。而东西方这一对技术态度的不同,则使两种人与自然的关系渐渐生成,即“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类历史进程中自然观可主要概括为如下这四种典型形态:

1)古代朴素自然观:具有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具有笼统性、直觉性、模糊性;埋藏着宗教迷信的种子。

2)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一方面具有理论性和自觉性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具有宗教迷信和唯心论的特点。或者说,这种自然观是神学家自觉地将宗教神学和哲学唯心论相结合而成的反科学的理论。

3)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它作为总观点,其“中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它认为自然界始终如此,如果说变化,也只是物体在空间中的扩张,而无时间上的发展历史;只有物体的机械位移和动量转换。上述变化,其原因在事物的外部,即外力推动,而不在事物的内部。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以科学实验和科学事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联系地发展地看待自然界。唯物论、辩证法、科学性三者有机结合构成这种自然观的哲学基础。

3、自然观的演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剖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就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与自然关系历史演变的重要驱动力。人类的生存能力不断提升的背后时刻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影子,科学技术其实是人类的感性显现,它反映了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主观意图。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分野,新的自然观的形成又促成了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的进程和方式的改变,也即是技术的发展,东西方的发展在近代以来严重分野便和各自的自然观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可见,自然观的变革与科技的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科学对自然观的影响不可以忽视,人们对自然界或地球的基本认识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自然观又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发展而改变。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在某个历史时期的自然观指导和制约该民族或该社会的行为(生产和生活);社会行为又与自然界相互作用,造成自然界趋向性变化。后者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的研究是对自然观深刻依赖的。科学标准和科学规则的有效性是由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状况所决定的,科学方法论原则依赖于自然观的假定。

科学与自然观交互于人,在自然科学产生以前的原始人类社会阶段,自然界是主人,人服从并畏惧自然。那时自然界对人类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远远大于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自信心,在社会意识中“人定胜天”的观点逐渐占了上风。这时人是主人,自然界是人类“改造”与“征服”的对象。但是,盲目的“改造”与“征服”却造成了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恶果。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引导人类重新认识其自身与自然界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能在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协调中才能生存和发展。

当然,科学技术在发展到一个很完美的阶段时,是肯定要经历的一个过程的,这条道路是很难走的。不过,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踏踏实实地去做,把不正确的改正,紧密联系社会现实、经济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加大宣传自然观的现实意义。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宏观和微观领域对物质运动的新发现,使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当初提出的物质观有了更新的认识,特别是由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恩格斯提出的无限自然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生物学、物理学和数学领域,也需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新的概括和总结,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科学观。其实,我想正是这种冲突,通过这种冲突,加深了我们对唯物自然观的认识。

4、结语

纵观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既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又存在着一定的统一。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借助科学技术力量和高扬人的主体能动性,人类把大自然看作是可以任人宰割和役使的对象,人与自然关系危机四伏,这是相对较低水平的和谐,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我们更需要掌握正确科学技术运用合适的方法,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缓解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朝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篇2

一、社会问题的特征

社会问题是相对自然问题而言的。是指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依赖、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 同时也是依赖于人类社会改造和完善的过程。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对于利益的不断追求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但与此同时也是加剧引发社会矛盾问题的根源。针对社会问题的解决, 对社会良性运行的管理和调控等, 都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手段, 而探寻其方式和手段的过程也就是运用相关社会技术的过程。社会技术的内涵指:“社会主体改造社会世界, 调整社会关系, 控制社会运行的实践性知识体系。”【2】社会技术是通过调整人们的行为活动进而调节社会运行关系, 探寻社会良性发展一般的理论方法。

社会问题是指人与人 (社会) 关系间的矛盾问题。社会问题以人的行为活动为对象, 研究对象的特征具有人文性。社会问题解决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社会科学以及相关一部分交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例如, 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决策者和社会管理者在针对不同的社会问题时要权衡不同社会群体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 根据具体情况有选择地设计不同的解决方案, 采取相应的社会技术加以实施。

二、自然问题的成因根源及表现形式

近代以来,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类在占有、享受私有物的同时, 也在大量掠夺性地使用着公用物。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世界人口总量的急剧增长是造成自然问题主要因素之一。过多的人口需要社会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 更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同时过多的人口将生产更多的垃圾。这些将直接威胁着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我对人类感到悲观, 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精明。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并使之屈服。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 如果我们能调整好与这颗行星的关系, 并深怀感激之心对待它, 我们本可有更好的存活机会。”【3】人类无止境地索取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环境, 严重威胁着人类自己的生存条件。而有限的资源环境永远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 最终人类要承受人类自己制造的恶果所带来的灾难。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越快, 对自然的需求就越多, 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就越脆弱。人类要在自身的发展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不仅要根据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同时还要根据自然的发展规律精心呵护自然。今天我们保护自然, 就是为人类明天奠定基本的生存物质基础。

三、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的关联

1. 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相互作用。

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的理论基础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人类在认识自然、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与人类认识社会和完善社会的过程中存在着密不可分、必然的联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研究方式方法上也是相互渗透的。其一, 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所使用的模拟、实验、数据分析等方法被社会科学普遍使用。如古代名著的研究, 现在也采用了计算机进行情景模拟、分析和数据处理。其二,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相互作用时, 产生了多种交叉学科。如人类生态学等。当代人类社会正处于或面临资源、能源、人口、环境等诸多突出的现实问题, 需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联手。马克思曾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的关系。”【4】所以, 解决社会问题所需的社会技术和解决自然问题所用的自然技术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

2. 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

人类需要共建和谐社会, 需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 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这是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正确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历史进程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 要求人在向自然索取的过程中, 尽力增强其再生能力, 保持原有生态环境;人与人的和谐, 核心的问题是要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 使每个人都各得其所, 个得其利。”【5】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既需要处理好社会问题, 又需要解决好自然问题, 前者需要社会技术, 后者需要自然技术。解决社会问题与解决自然问题同样重要, 运用社会技术与运用自然技术同样重要, 二者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共同作用于社会有序、永续、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 1956

[2]、田鹏颖:《社会技术哲学》人民出版社, 2005

[3]、[美]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 1972

当代建筑与自然的关系 篇3

重新进入自然,是中国新一代建筑师的实验。“重新进入自然”的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就高密度城市环境建造进行实验的,他们的“自然之道”以优美的自然环境、典型的地域特征为基础,他们的建筑实践建立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之上,趋向于一种个人理想化的表达。但是中国大规模城市化所带来的高密度建造环境是建筑师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尽管城市高密度曾经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和香港、东京、纽约、荷兰等地区、城市或国家相关,无论高密度是“拥挤文化”,还是人类“生存的梦魇”,似乎并不能引起大多数建筑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甚至就是在今天,城市化结果的典型表现便是城市密度的激增。

诚然,建筑师如何围绕“高密度”进行新的创作实践,这是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中国和绝大多数高密度人口的亚洲国家来说,就人口密度和适宜居住的有限用地这两项制约因素来考虑,已经别无选择,必须接受紧缩的城市空间和发展模式。的确,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紧缩的城市和高密度的城市环境是他们从事建筑创作和研究的现实与预设以及难以回避的一种前提条件。以马岩松为代表的另一批青年建筑师面对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以一种积极的姿态介入,他们的实践游离于城市的内部与边缘,既深入到城市内部,直面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也关涉到城市的边缘,介乎城市与自然之间;他们的实践直面当下的生存困境,也热衷探寻未来城市的诗意。

经济发展所推动的大规模城市开发,正在逐步逼近北京传统的城市肌理。陈旧的建筑,混乱的搭建,邻里关系的变迁,必要卫生设施的缺乏,导致这种原本美好安详的生活空间变成了很大的城市问题——四合院正在逐渐成为老百姓的地狱,有钱人的私密天堂,游客们的主题公园。面对这种源自城市细胞的衰退与滥用,需要从生活的层面去改变现实。并不一定要采取大尺度的重建,而是可以插入一些小尺度的元素,像磁铁一样去更新生活条件、激活邻里关系,与其他的老房子相得益彰,给各自以生命。同时这些元素应该具有繁殖的可能,在适应多种生活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局部的情况而达到整体社区的复苏。由此,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可以继续快乐地生活在这里,这些元素也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成为新陈代谢的城市细胞。(本文摘选自《城市山水》一书)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篇4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具有密切的辩证联系, 同时二者之间又具有相互不可替代的特点。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自然科学不能离开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取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一、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辩证关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它依靠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系统地回答 关于世界的最一般的问题。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离不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 学的发展。自然科学是探索自然规律的认识活动和认识成果, 它离不开理论思维, 离不开世界观的指导。所以, 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取代和排斥自然科学的哲学 是没有生命力的, 哲学的发展依靠对自然科学成果的吸取和概括。正确的哲学思想推动自然科学前 进, 错误的哲学思想对自然科学起阻碍作用。

其次, 从反映客观世界的范围和本质来说, 哲学和自然科学是存在差别的。就反映的范围而言, 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三方面的总和, 是反映整个宇宙一般规律的, 它反映的领域大、范围广;而自然科学只是反映三大领域中的一个领域, 相比哲学来说, 它只反映世界的一部分, 领域小一些, 范围窄一些。就反映的本质而言, 哲学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规律具有普遍性, 而自然科学所反映的客观 世界的规律具有个别性和特殊性。哲学的普遍性是对自然科学的个别性和特殊性的概括和总结。再有, 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其使用的概念、范畴上来说, 哲学和自然科学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研究对象上,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问。自然科学则是受一般世界观的支配, 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现象运动形式的特殊规律的学问。它们一个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概括, 研究宇宙间最普遍的规律, 一个是受世界观的支配, 研究宇宙间某一特殊现 象、特殊规律, 二者的研究对象不同。从研究方法来说, 哲学主要是运用抽象思维、理论概括、逻辑 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而自然科学一般则是使用观察、实验、模拟、数学以及分析、归纳、假说等方 法进行研究。它们一个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高度的理论抽象, 一个是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 的分析、归纳和综合, 二者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指不依赖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 而在自然科学里, 物质 是对自然界中具有一定结构和属性的物体的总称。前者是一般, 后者是特 殊;在概念的外延上, 前者包括后者, 但二者又不能互相替代。如果以哲学的物质概念代替一切, 就 会阻碍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及其属性的深入研究;如果以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代替哲学的物质概念, 就必然产生诸如 物质消失了 的唯心主义结论。最后, 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社会属性来说, 在阶级社会里, 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而自然科学 本身没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 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世界观, 一定的哲学只是对一定的世界观的 理论表现, 是作为阶级意识出现的。因此, 阶级社会中一定的哲学总是从属于一定的阶级并为该阶级 的利益服务;哲学从它在阶级社会产生之日起, 就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自然科学则是关于自然现象及 其关系的知识成果,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在阶级社会中自然科学本身不带有阶级性。然而, 自然科学 为谁所占有和使用, 则要受到社会制度和阶级的制约。

二、自然科学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是推动哲学发展的革命性力量, 自然科学对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 的作用。18世纪末到 20世纪初自然科学领域内划时代的重大发现,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重要前提之一, 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现代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又不断为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 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繁荣。自然科学总是推动哲学的进化和发展, 也就是说, 自然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必然导致哲学出现。

与之相适应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一般作用在于: 第一, 自然科学总是不断向哲学提出新问题和新要求, 从而推动哲学不断前进。任何新的、重大的自然科学理论成就, 都是对自然界新的具体规律的揭示。这种新的科学成就除了论证和丰富哲学已有的概念、范畴、原理和规律以外, 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提出与新的具体规律相联系的更高层次的哲学上的新问题和新要求。哲学正是在解决 和回答这些新问题、新要求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不断地由低级形式向高级形式进化, 从而达到与自然 科学最新成就相适应的状态。第二, 自然科学不断为哲学发展提供必需的、重要的认识素材和世界观 材料, 划时代的自然科学成果会直接促进哲学的伟大变革。人们通过对自然界的科学认识活动获得了 大量的科学事实等感性素材, 以及概念、范畴、关系式、定律、原理等理性素材;这些感性素材和理性素材为哲学的理论抽象提供了不同性质的基础和前提, 促进着哲学的发展。自然科学新成果是哲学发展的必要前提, 而划时代的重大科学成就则在哲学的变革中起着直接的和重要的作用。第三, 自然科学本身体现出一 定的哲学思想和观点, 会不断地丰富哲学的内容。自然科学本身虽然不能等同于哲学, 但它是哲学思 想和观点产生的源泉之一;自然科学总是体现出一定的哲学思想和观点, 直接论证、丰富和发展已有 哲学的内容。第四, 自然科学是辨别、评析、支持、驳斥或推翻各种哲学观点的最有力的武器, 反映客观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是检验哲学观 点正确与否的试金石, 自然科学为检验哲学观点的真理性提供了最有力的实践标准。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的总要求, 就是哲学要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相适应。尽管自然科学对哲学起 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但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总是相对低层次的意识对科学抽象的高层次的意识的作用, 是个别规律的科学抽象对一般规律的作用。然而无论如何, 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是根本性的、永久性的, 它永远是推动哲学前进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充分证明了自然科学对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自然科学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自然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这种活动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恩格斯指出: 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 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 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这是为无数科学史实所证明了的真理。一定的自然科学总是受一定的哲学思想支配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总要运用思维, 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支配, 从而就必然和哲学发生密切联系。哲学对自然科学的支配和影响, 主要表现在自然科学工作者要受一 定的哲学观点的支配。唯一的差别是, 有的自然科学家受过系统的哲学训练, 自觉地接受某种哲学观点的影响;有的自然科学家虽然没有受过哲学训练, 但也不自觉地受到某种哲学观点的支配。实践证明, 历史上许多自然科学家之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所作为, 正因为他们注意运用哲学, 善于吸收人类 历史上优秀的哲学成果, 以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活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和自然规律的客观性, 承认自然界万事万物、一切现象和全部过程 之间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现象是意识现象的基础, 以及意识现象的相对独立性 和反作用力;这就给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活动提供了一个正确的世界观立场和方法论指导, 引导自 然科学工作者自觉地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貌去观察、研究和解释自然, 揭示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然科学研究 领域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武器, 它对于自然科学具有政治上的定向职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原则, 它作为一种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制约着人们科学地认 识自然界的动机、态度, 规定自然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向, 是制定这一工作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根本理论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可以从思想上保证自然科学研究接受党的领导, 为社会主义 服务。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唯物的辩证的运动规律, 为人们正确地认识自然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武装自然科学工作者, 启迪自然科学工作者运用正确的 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科技革命与人-自然的伦理关系 篇5

科技革命与人-自然的伦理关系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这三次科技革命,一次比一次突显了人在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中的主体性,同时也强化了自然的.社会-历史性.当代人与自然这一伦理关系之所以被人们所意识,是由于人们面对了一次次科技革命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危机、能源危机等.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单向度、非协同发展的模式,实现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多向度的协同发展.

作 者:陈爱华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6 刊 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2) 分类号:B82-058 关键词:科技革命   人与自然   伦理关系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篇6

20114236 潘艳 金融

自然界物种繁多,各自之间的关系复杂。本文选择鸟类这一群体,讨论其在自然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那么鸟类在自然界的作用系指鸟类在不同生态系统的地位和作用。鸟类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虽然对生产力可能没有重大影响,但对所食猎物有密度制约作用。此外,鸟类担负着种子及营养物的输送,参与系统内能量流动和无机物质循环,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鸟类捕食昆虫和小型啮齿类动物,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并不是直接能感知的,因为所涉及的环境因子十分复杂,必须通过严密的实验设计、繁重的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工作以及细致的分析,才能得到较为正确的结果。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叙述鸟类在自然界的作用:

一、鸟类的捕食作用。鸟类飞行力强,速度快,活动范围大,而且鸟类的迁徙性,繁殖季节的领域性及繁殖季节后的集群性使鸟类群落结构十分复杂,种类和数量均有很大的波动。但是任何一种鸟类,即使在同一时期,绝不会只以同一种昆虫为食。其食物组成不仅有有害昆虫,也有有益昆虫以及一些已被其它昆早寄生的昆虫,从而增加了分析鸟类对有害昆虫抑制作用的复杂性。还有某些鸟类喜食成虫,这一点在控制虫害方面很重要,因为成虫阶段的死亡,常对下一世代的种群数量起重要影响。通过鸟类的捕食作用的分析,对于人类在有害昆虫综合治理有着重要的启示。

二、鸟类对森林害虫的控制作用。鸟类对许多森林害虫有重要的捕食作用。

(一)鸟类对食叶性害虫的直接影响;

(二)鸟类对树皮小蠹虫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三)鸟类对蛀干害虫及象鼻虫的直接影响;

(四)鸟类与昆虫病原物的扩散;

三、鸟类的其它作用。例如兀鹰、猫头鹰等猛禽以及海鸥、乌鸦等,都有嗜食腐肉习性。它们在消灭有病的动物和腐烂尸体,消除有机物对环境污染方面有特殊贡献。鸟类可吃掉那些将幼虫寄生在家畜体内外的昆虫,椋鸟和食蜱类鸟可解除危及家畜及野生动物的蜱害及其它寄生虫。还有许多鸟类是开花植物的传粉者,尤其是某些热带鸟类,如蜂鸟、花蜜鸟、太阳鸟、啄花鸟、绣眼鸟、鹎、管舌鸟及鹦鹉,常是某些开花乔木和灌木的重要授粉者。没有这些鸟类,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可能会被严重扰乱。另外,许多鸟类有储藏种子的行为。松鸦通常将球果藏在叶子、苔藓、石块下等。

对于鸟类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要从人类文明历史揭晓起。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保证人类正常生产生活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在此过程中,人们发现:

一、鸟类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界绿色植物方面作用很大。譬如,益鸟可以防治虫害。灰喜鹊、伯劳、燕子等都是灭虫能手,啄木鸟是“森林医生”。鼠害是森林的一大祸患,而猫头鹰恰好是捕鼠健将。

二、鸟还可以向人们预报农时季节。杜鹃每年三四月飞来南方,其叫声“快快—布谷”,似在催促人们抓紧春耕生产。鹧鸪鸣叫,则兆示当地的农事进入割麦插秧季节。人们曾用“鹧鸪始鸣,割麦插禾”的农谚指导生产。如今,预报农时节令都依靠科学气象,但人类在过去“无历日”的时代,确实是靠鸟鸣来指导农事活动的。

三、鸟类美丽的羽毛,婉转嘹亮的鸣声,南来北往的迁飞和各种各样有关鸟的传说,都是文人墨客吟颂的主题。历代留下的名诗佳篇,给文苑增添了无数绚丽奇葩。我国成书于春秋时代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提到的鸟就有30多种,鸟被人称赞可见一斑。鸟类不但入诗,其华丽的羽毛、俊美的神态,也是古今画家挥毫泼墨的对象。鸳鸯戏水、松鹤延年、鹰击长空、喜鹊登梅等都是常见的画景。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篇7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建设,营林发展,关系

1 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 我国的空气污染持续严重, 与此同时,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所以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发展就是国家的发展, 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快速就是国家发展快速, 当前, 我国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就是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的关系。自然保护区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地经久不衰的话题, 对于国家来说, 建设和规划自然保护区是十分重要的, 如今, 大量的自然保护区消失, 更严重的是, 许多动物都已灭绝, 这对于我国甚至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十分可惜的, 所以, 当务之急是有关自然保护的规划与建设, 而建设和规划自然保护区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其中的难点与关键问题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最重要的是随着科学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相继产生, 如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水污染等, 这些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还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加入了五位一体中, 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的认识进入了新的境界。所以, 当下对于规划和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不仅设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对和谐社会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总之, 构建并且规划自然保护区建设已是我们当前必须重视并解决的问题, 对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研究是我们国家的重要研究课题。

2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的关系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国家保护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维护生态安全, 促进生态文明, 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有效措施。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总之,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具有相互发展, 相互联系, 相辅相成的关系, 具体地说, 分为以下几点:

2.1 各级林业要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发展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抓住国家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良好机遇, 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湿地和大熊猫资源调查成果, 把亟待保护的重点物种和关键区域尽快依法划建成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 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000个,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6.8%左右, 使95%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和95%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以及9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并使60%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资源得到恢复和增加;到2050年, 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00个,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18%左右, 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建设、管理体系, 使所有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得到有效保护, 并使85%的国家重点保护物种资源得到恢复和增长。

2.2 营林部编制全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发展规划

为了实现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目标, 各省林业主管部门要根据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等情况, 抓紧编制本地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

2.3 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人口稀少的西部地区, 应重点划建保护野生动物种群和完整生态系统的大型自然保护区;中、东部地区, 应重点划建中、小型自然保护区或建设相互联系的自然保护区群和生境廊道;沿海地区应重点划建滨海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区;集体林区、人口稠密地区, 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 把有重要价值的珍稀物种栖息地、风景林、水源林等, 划建为自然保护小区和保护点。

2.4 科学整合现有自然保护区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 以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和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有利条件, 将周边保护价值较高、生态状况较好区域划入保护区;多种形式发展自然保护区。发展自然保护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 吸收各方面资金, 在经济发达、集体林比重大的区域, 在统一规划和国家政策指导下,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个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和保护点, 采取多种形式发展自然保护区事业。

2.5 依法保护自然保护区资源

全力推进自然保护区法规建设。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自然保护区立法工作。同时, 组织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起草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 通过保护区所在地人大或政府颁布实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跨行政区域整合的自然保护区要尽快完成这项工作, 做到“一区一法”。

2.6 依法管理自然保护区资源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依法履行其对森林、林木、林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职能和对湿地的协调、保护管理职能, 并将自然保护区资源作为重点严格管理。

2.7 科学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资源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管死, 缓冲区管严, 实验区科学合理利用”的原则, 在对主要保护对象不造成危害的前提下, 对保护区实验区的资源开展适度有序、科学合理的可持续利用活动, 促进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 结论

近年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较快, 在人们享受经济增长给予我们带来方便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对于环境的保护, 这导致许多动植物不适应环境的改变, 大量死亡, 有的甚至是惨遭灭绝, 更不能原谅的是, 许多商人为了挣钱, 非法猎捕或捕杀大量稀有动物, 有的非法砍伐大量树木, 让动物无家可去, 这些行为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如今, 只有构建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的关系才能让动物们生活的更加美好, 人类与动植物的相处才会更加和谐。总之, 我们要积极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持续下去, 传承下去, 让自然保护区建设铭记于我们心中, 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虽然自然保护区建设与营林发展的关系有许多的矛盾, 但我相信, 总有一天, 这些矛盾会被解决, 让构建自然保护区建设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让自然保护区建设真真正正的实现。

参考文献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篇8

综观当今世界,生态与环境恶化已成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最具灾难性的问题。如何认识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社会的生态治理前景如何?面对这些与人类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问号,社会各界都在寻证求解。最近,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主编的《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一书全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该书是一部深刻揭示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关系的力作,丰富的案例、权威的数字、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思想,令人为之叹服、为之沉思、为之振奋。作者站在历史和全球的高度,以宏观和微观的多维视角,回顾了许多地方自然生态系统由繁茂秀美变为衰败荒凉的历程,论述了中国生态演变的特征及其规律,提出了中国生态治理的基本战略,展现了一幅未来人类生态文明的生动画卷。

生态文明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这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观点和思想。“顺生态规律者昌,逆生态规律者亡”,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证实了这一定律。古埃及、古巴比伦、玛雅文明等之所以失去昔日的光辉或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其根本原因是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几千年的历史表明,中国的生态演变也是自然与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越是古老的文明,其古老的主人越是认为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就越是拼命从大自然中索取。换句话说,越是一开始就拥有良好生态与环境条件的部落或民族,就越是易于逆生态规律而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越是悠久,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就往往越是深化而广泛,从而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就愈加严重。以致生态学家和历史学家这样感叹“文明人跨越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一旦生态与环境迅速恶化,人类文明也就随之衰落了。历史的主轴越是靠近当代,导致生态恶化的人为破坏就越是明显。然而,许多人并不懂得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的辩证关系,至今仍在做违背自然法则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事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大计,以牺牲生态与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生产和开发,结果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走向了事物的反面。这也正是我国生态环境“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迟迟得不到根本扭转的主要原因。作者认为,缺少生态理性是诸多文明消亡的根本原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古人流传至今的哲理名言。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一哲语主要用于人际关系。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未尝不是如此,善行与恶行的因果报应,岂不是同样鲜明而公正?在是否善待自然生态的问题上,人们该反思、自问、猛醒了!

如何实现中国生态与环境状况的根本好转,取得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最佳效果,是本书研究的重点。作者明确提出,中国生态治理总的战略方针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以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路子,实现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同步、共赢。作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生态与环境治理的九大战略,即统筹协调战略、转变生产方式战略、循环经济战略、休养生息战略、资源替代战略、科技创新战略、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工程示范带动战略和综合整治战略。

统筹协调战略位居九大战略之首,是统帅其他战略举措的。这一战略的要害是,总揽全局,统筹兼顾,优选最佳谋略,作出明智选择,正确处理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确保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现双赢。既要使人民群众富起来,又要使祖国大地绿起来。

转变生产方式战略是实现生态与环境治理目标的决定性举措。鉴于我国生态与环境日趋恶化的主要根源,是长期以来落后的掠夺式生产方式,那么,要根治恶化的生态与环境,就必须紧紧抓住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行有利于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这个根本。否则,就是不得要领,只能治标不治本。

循环经济战略是实现生态与环境治理目标的关键环节,也是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转化、资产增值与信息交流复杂原理的科学概括与精确表述。中国生态与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了以“高开发,低利用、高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一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经济。要根本改变这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最有效的对策就是推行以“低开发、高利用、低排放”为主要特征的“资源一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动式经济循环。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在于使资源再生,把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本,把破坏了的生态结构修复成完整的生态功能单位,并促进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多赢目标。

休养生息战略就是给自然生态以必要的休养、恢复、生长的时间和空间,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的自我维持、修复和更新原理的实际应用。实施这一战略,是根据生态生产力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性,尽快补偿生态建设欠账、恢复良好林草植被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抉择。

资源替代战略核心是通过国际贸易、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等手段,遏制资源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与环境恶化,缓解经济快速发展给资源带来的沉重压力。我国必须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高度自给自足,转向尽可能利用全球资源、保持适度的自给率。当务之急是改变资源及其初加工出口型的产业结构,以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和浪费,使自然生产力得到恢复与更新。

生态产业发展战略就是要发展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既创造经济效益又创造生态环境效益的产业。实践证明,发展生态产业是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也是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如发展生态用水产业、发展生态林业、发展生态能源产业等。可以预料,今后几十年,中国势必要来一次绿色能源革命,即以大规模利用可再生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和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替代不可再生的,日趋枯竭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

总之,九大战略既是各具特色的个体,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成为全书的“华彩乐章”。每一个战略都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有的放矢,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结合我国生态治理的实践经验,作者提出了我国生态治理的十大支撑保障体系,包括构建科学的生态治理思想理论体系、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考核评价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规划设计体系等。

中国生态与环境的治理前景如何?能否实现由“局部好转、整体恶化”向“全面好转、良性循环”的转变?何时才能再造秀美山川?这是世人瞩目的重大课题。本书认为,尽管我国的生态与环境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但是,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转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实施正确的治理方略和对策,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既定的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三步走”的宏伟目标:第一步,从2001-2010年,坚决控制住人为因素产生新的生态恶化;第二步,从2011-2030年,确保生态安全目标,在全国60%以上的陆地国土面积上基本遏制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趋势;第三步,从2031-2050年,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基本建设成体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经济、社会系统。作者强调,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战略构想与方略固然是重要的,它对于正确指导和有效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会起到动员、激励、指引和推动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行动,是各级各行各业的行动,是亿万人民群众的行动。再好的蓝图,也要靠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去描绘,否则就无法变为现实。干还是不干,真干还是假干,大干还是小干,巧干还是傻干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再造秀美山川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篇9

价值与事实关系的自然主义解释--培里的价值本质论评析

哲学价值理论各学派关于价值与事实关系的观点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主张价值与事实各自独立,另一类则主张价值与事实相互联系.培里的价值理论属于自然主义价值论,主张价值与事实的统一,价值判断能够通过事实的方法或理性的方法来确证.其论证的基本策略是:借助于兴趣来定义价值,进而借助于主体的肯定态度和否定态度来定义兴趣,通过一系列心理状态或心理事实说明什么是兴趣,并进而说明什么是价值,使事实判断过渡到了价值判断.培里主张价值与事实的统一的立场是对的,他基于自然主义的基本立场解决价值与事实关系问题的方案也是一种有价值的.探索.其最大的问题,是把价值还原为事实,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合理地解释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

作 者:李江凌 作者单位:广东教育学院政法系,广东广州,510310刊 名:广东教育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DONG EDUCATION INSTITUTE年,卷(期):24(1)分类号:B018关键词:培里 价值 事实 自然主义

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关系 篇10

摘 要: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孤立、静止、一成不变的,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并最终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关键词:自然科学;系统思想;自然观;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6-0233-02

一、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

拉开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序幕的是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发表,它的发表标志着向整个自然科学发布了摆脱神学束缚的“独立宣言”。哥白尼的日心说,有力地批判了唯心主义经院哲学,捍卫了唯物主义,这场天文学的革命,标志着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独立于神学的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了。由于当时自然科学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与当时所采用的“分析”、“孤立”的研究事物的方法相联系,哲学家们抛弃了辩证法,被形而上学所支配。但是对于中世纪的神学唯心主义来说,资产阶级哲学无疑是一个新的否定形式,而对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说,它又是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反映到自然观上,就成为十七八世纪特有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近代自然观的早期代表人物是F.培根(1561―1626),在1620年出版的《科学的伟大复兴》中,培根尖锐地批判了经院哲学那种玩弄概念、脱离实际的倾向,他认为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最重要的特征,而物质的多样性正是由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决定的。他在《新工具》中列举了19种“性质最普遍的运动”,认为除了机械运动外,物质还具有“紧张”、“趋向”、“欲望”、“抵抗运动”,以至于“痛苦”等等。在培根的自然观中,不仅坚持了唯物主义原则,而且具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但是他的哲学已经有了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性质了。

近代自然观的中期代表是牛顿(1643―1727),他的自然观和认识论在近代自然科学界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在163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著作中,集中反映了他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和演化图景。牛顿根据前人和他自己的实验和观察结果,系统地总结出三条基本的运动定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把地面上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表明了宇宙中的所有物体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通过引力相互作用着的,这一定律的发现推翻了“上帝决定星体位置”的宗教神学观念。但是,牛顿却忽视了机械力学运动,这种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与自然界中的热、光、电磁、声等物理运动以及生命的、化学的、思维的、社会等其他多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区别。片面地夸大了机械运动,导致了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归结为力学现象,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的形而上学运动观。

形而上学的、机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在十七八世纪形成,并在自然科学中居于统治地位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的。首先它与当时的思维习惯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有关,由于人们的经验习惯,它们把事物看做是孤立静止、僵化的和永恒不变的东西,同时也与这一时期发展的重点学科有关。当时只有数学和力学达到了完善的状态,而数学本身比力学更为抽象,它只研究量的关系,其他一切属性都不考虑。当人们对整个自然界进行解释概括说明时,就自然而然地以力学和数学的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因此,近代的自然观不仅走上了形而上学的道路,而且具有严重的神学唯心主义的倾向。

恩格斯在批评以“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为中心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时指出:“……自然科学在知识上,甚至在材料的整理上大大超过了希腊古代,但是在观念地掌握这些材料上,在一般的自然观上却大大低于希腊古代。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混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生成着的东西。在我们所探讨的这个时期的自然研究家看来,它却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看来,则是某种一下子就造成的东西,科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神学之中。它到处寻找,并且找到了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解释的外来的推动力作为最后的原因……哥白尼在这一时期之初向神学下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这一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1]

二、近代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破产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出现,把哲学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辩证法被确立为普遍真理,人们开始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统治下解放出来。黑格尔的最大功绩是在于:“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都看做一种过程,即永恒的运动、变化、转换和发展的过程,并且企图去揭示这些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2]但是黑格尔这里把这丰富多彩、变化万千的自然界歪曲为精神的外壳。很显然,这是唯心主义的自然观,近代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的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而工业革命促使整个自然科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在自然科学中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发现。首先是康德―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描绘了整个太阳系在时间进程中逐渐生成的历史。1755年,康德发表《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首先提出太阳系起源星云说。该学科认为,太阳系是从弥漫物质(星云)通过自身的运动,由于吸引而不断凝聚,由于斥力而发生旋转运动,从最初的混沌状态,逐步发展成为有秩序的天体系统。这样一来,就取消了牛顿关于“神的第一推动力”。另外,由于该学说把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上逐渐生产的东西,所以,在康德的发现中有着一切进步的起点。康德的“星云假说”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天文学方面的论据。恩格斯曾对康德的学说给予很高的评价,说是“从哥白尼以来天文学取得的最大的进步”,是在“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接着英国地质学家C.赖尔描述了地层的缓慢演化,1830年,赖尔出版《地质学原理》第一卷,正式提出了地质学中的渐变理论。赖尔的地质渐变论从地质学的角度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依据,主要表现为:他用地质自身的缓慢渐进否定了形而上学的静止观点,取代了造物主的创造,并用地质自身有的“水”、“火”两类元素解释地质的发展变化,把地质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地球内部的矛盾运动。在《地质学原理》中,赖尔针对当时流行的地质变化的“灾变论”,用大量确凿的事实证明,地球地壳的变化,不是什么超自然力量或者巨大的灾变造成的,而是由于最平常的自然力,如温度、风、雨、地震、冰川、火山等,是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人们对于地球的过去的`认识不是无能为力的,而是可以认识的。 德国的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格罗夫等人几乎同时从不同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指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或转化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它使哲学的“运动不灭”原理有了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中叶最伟大的定律。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研究提出了生物进化论,进化论认为自然选择是有机界无限差异的原因,“而且进化论证明了:从一个简单的细胞开始,怎样由于遗传和适应的不断斗争而一步一步地前进,一方面进化到最复杂的植物,另一方面进化到人。”[1] 推翻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目的论和灾变论。生物进化论说明了生物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包括人在内一切物种都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结果,从而说明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图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位,细胞只能由细胞分裂而来。细胞学说从生物学的角度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内在的联系。

正是由于上述的自然科学成就,特别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以及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从整体上描绘出了自然界相互联系相互发展的自然图景,这些都不但冲击了传统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也使思辨的自然哲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新的自然观就其基本点来说已近完备:一切僵硬的东西熔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恒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1]并最终导致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形而上学自然观中的缺陷,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自然科学特别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它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的自然科学革命性变革中确立的。他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起组成了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唯物论、方法论和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近代后期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它包含了两层含义:首先,它是一种“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观点,反映了自然界的本来面目,与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自然观有着根本上的区别,因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其称之为“新的自然观”、“真正合理的自然观”等等。其次,它是一个体系,是关于自然界的科学的哲学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它是以自然界的整体为研究对象从而揭示自然界的普遍联系、演化发展和总体规律等等。它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充分发展为自己的科学基础,以特有的概念、范畴、规律为自己的理论内容,因此被称为马克思及恩格斯的“自然哲学”。上述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考察自然观的时候要从两个方面辩证统一地去理解,不可偏废其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作为一种包含有系统思想的自然观,其中的系统思想只能是初步的,它有待于在后来的现代系统科学产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317.

[2]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22.

上一篇:在道德讲堂启动仪式讲话稿下一篇:心理健康活动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