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部编版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猴子下山部编版(精选10篇)

小猴子下山部编版 篇1

1.知道故事内容,能复述这个故事。

2.能理解“掰、摘、抱”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给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见义思迁,应该一心一意。

4.能续编故事《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能用“走到……看见……”的句式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三、教学策略选择(教法、学法)

情境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卡片(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五、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激趣引题

1.示图,小朋友看,这是谁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

2.听过有关猴子的故事吗?谁能看图,猜出这个故事名。

猴子捞月,狐狸和猴子

3.今天,这两个故事我们都不讲,讲一个比这个更有趣的故事。看老师补充题目:小猴子下山

4.自己把课题读一读。

二、初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图

玉米地、桃树下、瓜地、树林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这样的方法来说说小猴子下山的时候,它来到了()来到了()来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刚才我们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线。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6.理解动词的特点:

(1)质疑不会读的字。

(2)谁能用上动作,来读一读

(3)指生演一演“掰”的动作。

(4)师生合作边演边读。

(5)练习:看老师做动作,你们来说动作,看谁厉害。

三、研读重点段

1.接下来,我们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见了什么?

3.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4.小猴子心里很高兴。

5.小猴子就掰了一个。

6.小猴子扛着往前走。

7.谁得把这四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赶快来读一读吧。

四、练习:把四句话合并在一句话。

丁丁按时起床。

丁丁洗脸刷牙。

丁丁吃完早餐。

丁丁高高兴兴去上学。

谁也能把这四句话合并为一句话。

出示句子:丁丁按时起床,洗脸刷牙,吃完早餐,高高兴兴去上学。学生读。

1.师生合作读:刚才我们看见了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2.引: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块桃树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读读看,你又看见了什么?

(引领学生说出桃树又大又红,这次非常高兴是因为找到了最爱,读出扔玉米的毫不犹豫。)

3.能不能看图用上“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看见(),就()。”

4.(出示第三幅图)谁能编故事?(出示: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就()。)

5.(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们填的对不对呢?学生读。

6.(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着个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吗?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结果?(出示句子,学生读:兔子跑进森林不见了,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题

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结果呢?(两手空空)是吃的没有吗?(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专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见义思迁)

2.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你怎么跟他说?说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设计:

18.小猴子下山

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结、只、空”的字音;会写“块、非”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这些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了解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

3.借助插图,图文对照,读懂故事内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就(怎么做)”这个句式,说说故事主要情节。

4.能推断“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标明确,有始有终。【教学重难点】

1.了解表示动作的词的不同含义,并学习运用;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小猴子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一、猜字激趣,导入新课

1.猜字游戏。看图猜字游戏:通过看图片猜字。

2.出示图片:瓜、掰(两手一分就是掰,掰玉米、掰手腕)

3.真厉害,都难不倒你们,接下来这个字和我们课文的主人公有关(出示图片“猴”)。读“猴”,“小猴子”。(你就像一只活泼的小猴子,这只小猴子真可爱)

4.小猴子今天有事情要干,他要——下山。

5.跟着老师一笔一划写课题。(提示“猴”反犬旁多跟动物有关)5.指名读题,齐读课题。

6.画问号,质疑:你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7.小猴子下山是要去哪里?他看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板书:1.去哪里?2.看见什么?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请大家轻轻打开课本94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划过的生字请多读几遍。

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指名1人说)指导句子说完整。你标对了,真棒!其他同学呢?标错的同学对着大屏幕改一下吧。

3.现在请同桌之间互相读读生字,读得好的夸夸他,读不好的帮帮他。(同桌展示,两人一起读字)

第一行(后鼻音):扛 扔 捧 蹦 第二行(翘舌音):摘 追

第三行

:结 满 抱

4.这一课的生字很有意思,有一个偏旁出现的次数很多呢!谁发现啦?(提手旁,你的眼睛真亮)(出示图片和生字:扛 扔 摘 捧 抱)我们一起跟着小猴子来做做动作吧!是呀,这些动作都必须用手才能完成。(图片展示“扛”,古时候说的是两人用肩膀抬重物就是扛,现在我们一个人用肩膀抬重物也是扛)现在小猴子藏起来了,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指名读,全班齐读。接下来,大家看着黑板上的生字边做动作边读出来好吗?(打乱顺序去拼音出示上面五个字)

三、初读解疑

1.课前同学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刚才读了一遍课文,谁来说一说:小猴子下山经过了哪些地方?指名请人说,依次贴黑板条(一块玉米地 一棵桃树下 一片西瓜地)经过了这么多的好地方,小猴子应该有满满的收获吧!生质疑。预设:他空着手回家了。贴黑板条(只好空着手回家了)

2.教写“空”字。请学生说结构、偏旁。范写。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提醒坐姿。3.小猴子走过了这么多的好地方,怎么却空着手回家了呢?接下来我们就跟着小猴子一起,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吧?

4.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一人读。相机正音。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指名读第一句话。来到玉米地里,小猴子看见了什么呢?指名读第二句话。谁来说说,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1.结 多音字 树上结果子都读第一声2.又大又多——出示图片,仿说又-又-)小猴子看到这又大又多的玉米,心情如何?(非常高兴)谁来读出小猴子的高兴?指名读。(教师引读: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生:非常高兴。全班一起,师引读,生接读)5.学写“非常”二字。这个词语中的两个字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呢。“非”的笔顺很容易写错,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课件一起写写吧!这个字要怎样写才好看呢?“常”这个字笔划较多,怎样记住它呢?生说,师:我有一个好办法,有一个字谜就是“常”,从小带帽口蒙巾(边说边范写)下面请同学们将这两个字描一个写一个。(写完就坐好)(平时养成习惯)6.齐读第一自然段。

7.学习第二自然段。走过了玉米地,小猴子又做了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吧!(出示第二自然段)结合图片和刚才的录音,你能填一填吗?(填空——强调读好“满树”)小猴子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他是怎么想的呢? 过渡:好好的玉米被扔掉了(贴“扔”字),小猴子还会扔掉什么呢?

8.学习3-4自然段。请同学们自由读3-4自然段,看看小猴子又看见了什么、做了什么吧!(巡视,提示读完的同学观察表格,看看会填吗)指名同学填写表格。(学生说,老师填)小猴子为什么要扔掉桃子呢?(生答)小猴子为什么要扔掉西瓜呢?(生答)最后小兔呢?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是呀,小兔子也跑掉了,所以小猴子最后——(生: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3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块、非、常”三个字。2.利用动作演示等方法正确理解“掰、扛、扔、摘、捧、抱 ”等词,并能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这个目标不适合出现在第一课时,故事的中心一般在课文教完后感悟,多在第二课时。其次,考虑下“又大又圆”类的词语第一课时要教不? 准备: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 生字卡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环节不够激趣,进入太快,学生的兴趣没调动起来,后面学生的兴致可能就会不大高。

1、同学们,有一只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可是等它回家的时候,它两手空空,哭丧着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小猴子下山》。

2、板书课题,学习“猴”字。齐读课题。用什么方法学习“猴”,把具体的做法写出来。

3、出示“猴子、兔子、桃子”图片及汉字,强调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去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读要求要在细化一些,比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等。让学生知道具体的做法。(2)教师:小猴子下山先后去了哪些地方呢?请五位同学来接读课文。每人读一段。相机正音。(板书:画一座山。)

2、排列图片

(1)学生读完课文,小猴子下山都看见了什么呢?引导学生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把图片贴在路线图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排列图片后,辅助图片师生接说:小猴子下山后,先来到了一(块)玉米地,再走到了一(棵)桃树下,接着走过了一(片)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只)小兔子。

(3)认识“块”(这个不是要求认识的生字),与“快”对比,换偏旁。练习用“块”说数量词:一块糖、一块饼干、一块黑板、一块玻璃……

这个环节琐碎了些?问题太多了,明确自己的目标是初步检查朗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小猴子下山都看到了那么多好东西,那它干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玉米地的图片)

2、师生接读: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了一块玉米地,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3、认识“掰”、“扛”

(1)这个“掰”字很有意思,两手一分就是掰。出示图片:掰面包。同学们你们生活中还掰过什么呢?能用掰来说一句话吗?(2)小猴子掰下玉米,玉米又大又重,他只好扛着往前走,“扛”这个字你能帮助大家记忆吗?点名说。出示图片:一个人扛着一袋米。

这个叔叔在干什么?我们也一起来演一演。

4、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像“掰”和“扛”这样表示动作的次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读一读,在文中圈一圈。

5、点名说动词,出示含动词的图片。(1)读一读

a带拼音读b去拼音读(2)仔细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跟我们身体的某一部分有关系)

“掰 扛 扔 摘 捧 抱 ”和手有关,“蹦 追”和脚有关。(3)出示生字卡,请同学把生字卡贴在路线图里,“捧”和“抱”能互换吗?(不能,因为“抱”是比较大一点的东西,用手围住;“捧”是比较小而轻的东西用手托着。

(4)看书96页,每幅图与相对应的动作,老师做动作,你能猜出来吗?这一类的字趣味性弱了些。

6、认识“结、满、瓜”。

(1)还有几个生字宝宝想和大家做朋友呢?我们请它们出来吧,大家认识吗?

(2)点名读,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他们的?(3)认识“瓜”字,出示瓜的字源图。

7、开火车读12个生字

8、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整个生字的学习过程不清晰,而且好像只呈现了一部分,没有全部呈现,考虑下整体出示—局部教授—整体巩固(游戏活动)这样的思路,体现完整性。

同学们我们的生字宝宝都和我们做朋友了,在课文中你还能认识它们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9、请看(小猴子空手回家图片),这么多的好吃的,小猴子都没有带回家,为什么呢?那你 有没有像小猴子这样做傻事呢?我们不能像小猴子一样,做了这样,又做那样,结果一样也没做好,我们要目标明确,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

四、写生字 写字要不考虑写“瓜”,认识的时候一起教写,写了后面再写两个左右结构的怎样?

1、师范写

块:提示左窄右宽,土字的下横变成提。非:口诀“竖、三横、竖、三横”,提示两竖一短一长,三横间隔一样宽。

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而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上下重心要对正。

2、学生写生字,师巡回指导,提示端正写字姿势。

3、展示评价学生书写作业。

五、总结

看到小猴子两手空空的回家,我们是不是为它感到惋惜呢?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会做一些傻事,没关系,第二天,太阳又出来了,小猴子又要下山了,那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回去想一想。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4

1.看懂每幅图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用“真”“非常”练习说话。

3.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

1.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2.能按要求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二)朗读课文,看懂图意,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三)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二)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难点

看懂图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一只小猴子高高兴兴地下山了,可是等它回家的时候,它两手空空,哭丧着脸,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想,这课是写小猴子的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小猴子下山,看见许多喜欢的东西,它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只好空着手回家的事。

(三)学习生字

1.先看课后生字表的生字,后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然后读一读词语(生词),再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3.检查自读生字词情况。利用卡片或小黑板。

4.自己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要求读通顺。

(四)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1.自学,要求联系课文的句子,理解字义。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识记的方法。

3.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补充。教师要点拨重点,表扬好的。

得:左右结构,左边从双人旁“彳”右上边是“旦”右下边是“寸”。或者是右边分上中下,上“日”,中间一横,下边是“寸”。读轻声,和“的”的读音相同,得字后边一般是补充前面词语的词语,比如:跑得快,长得好,本课是“玉米结得又大又多”,“的”字的后面一般是表示名称的词,如:我的家,他的书包,漂亮的衣服,美丽的校园等,要区分这两个de字。

非:左右结构,要注意笔顺:,非去不可。

常:上中下结构,可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来记,“党”字下面的“儿”换成“巾”。也可以分上面小字头,中间秃宝盖,下面“吊”来记。

非常:表示不一般,十分的意思,比如:非常美丽,意思是不是一般的美丽,是十分美丽了。正如非常高兴,非常爱吃等。常常,经常,常来常往。

着:多音字,本课读zhe,上下结构,上面的“”下面的“目”,目要和撇挨紧。着,表示动作连续,比如:走着走着,跑着跑着,本课的“扛着”,表示把东西放在肩膀上。

片:笔顺片,最后一笔“”,一片,一片片。一片:表示面积很大,“走到一片瓜地里”。一大片地都是西瓜。一棵两棵,几棵西瓜,不能称为一片。

瓜:笔顺瓜,第一笔横撇。瓜地,西瓜,冬瓜,南瓜,瓜果。

圆:全包围结构,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记好,“园”把里面“元”换成“员”。园:是公园,校园;圆:是表示形状的,比如:球是圆的,不是方的。西瓜长得又大又圆。

兔:和“色”上面相同,笔顺是(下半部分)口,不要丢最后一笔点。兔子:白兔、小兔、家兔、野兔,小兔儿(提醒学生读儿化音)。

真:上下结构,上边“”下面“具”,也可以上边“直”,下面“”,提醒学生里面是三横。真好,真漂亮,真可爱,表示形容的词。

可:上面一横,下面左边“口”,右边竖钩。笔顺是先写口,最后一笔是竖钩。可爱,可是,可以;小白兔多可爱呀!我写完作业可以玩一会。星期六李红找我玩去,可是我得去参加美术班。

4.读一读课文。在识记生字,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再读一读课文,加深对生字词意义的理解。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要强调有些字的笔顺,可做下面填空练习。

(1)非,第一笔是( )。

片,第二笔是( )。

瓜,第三笔是( )。

可,最后一笔是( )。

(2)兔,共有(8)笔。提醒不要忘写点。

真,共有(10)笔。提醒里面是三横。

2.观察田格中的生字,看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

3.把田格的生字描一遍。

4.带领学生写:非(左右不要离得太远)。

着:不要写得上下太长。

(五)边读课文边看挂图。

1.边读边标出全文共几自然段。

2.全文共5幅插图,看每幅图上是什么意思,并看一看哪自然段写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3.学生回答:全文共5个自然段,5幅图,每一自然段跟着一幅图。

4.简单地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

(1)小猴子扛着玉米往前走。

(2)小猴子扔掉玉米去摘桃子。

(3)小猴子扔掉桃子去摘西瓜。

(4)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小兔儿。

(5)小猴子空着手回家。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二)练习用“真”,“非常”说话。

(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

(二)练习用“真”,“非常”说句子。

三、教学难点

(一)使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二)使学生懂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指名读下面词语。

非常 高兴 又大又圆 可爱 一片

西瓜 真好 小兔儿

(二)逐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序号标出本段共有几句话。

这段共有两句话。

(2)自己小声读课文,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抓重点词去理解,然后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的。

(3)指名读第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玉米”是什么样子的。

(4)指名读第二句话,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理解“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扛着”。从“又大又多”一词看出这里的玉米,长得不但大,而且很多。“非常高兴”说明小猴子非常喜欢这又大又多的玉米,“扛着”一词又一次说明了玉米很大,大得要扛着走。

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猴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5)

指导

学生看第一幅图:

小猴子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玉米怎样?小猴子的表情怎样?说明么?

让学生带着几个思考题认真观察插图,然后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之后再指名回答。

小猴子在玉米地里,掰了一个大玉米,扛着大步朝前走,小猴子高兴得嘴都闭不上了,说明小猴子非常喜欢大玉米。

(6)指导朗读第二句话:“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扛着”这些词语要重读,读出小猴子非常喜爱玉米的语气,“扛着走”读出小猴子充满欢乐,天真活泼的语气。

①让学生自己体会试着读一读。

②指名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老师范读,再让学生读一读。

(7)指名读这一自然段,用简单的语言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学习第2自然段。

同学们,我们学习第一段时,先读一读课文,看共有几句话,想一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抓重点词去体会;再看插图,体会小猴子的心情,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后,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我们按这种方法继续学习课文。

(1)自己小声读,看共有几句话,你是抓哪些词来体会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点词谈自己的体会。

“又大又红”说明桃子长得好,“非常高兴”又一次出现,“又大又多”的玉米,小猴子非常高兴,那么又大又红的桃子,小猴子也非常高兴,这说明什么?说明小猴子看见什么,喜欢什么?

(3)指导看第二幅插图:图的左下角是小猴子把自己非常喜欢的大玉米扔掉了,小猴子正爬到树上摘那又大又红的桃子。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又大又红”重读,因为它既能表现出桃子长得什么样,又能体会出小猴子非常喜欢这又大又红的桃子。“非常高兴”,能体现小猴子看见又大又红桃子的那种喜爱,欢乐的心情。

(5)再读课文,说一说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小猴子扔掉玉米,去摘又大又红的桃子。)

(6)看着第一、二两幅图,按下列问题说一说一、二自然段的内容。

①小猴子走到哪儿?

②它看见了什么?

③它就怎么样?

(7)读一读词语:

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

3.学习第三自然段:在学习前两段的基础上,按学习方法小组学习这段。在小组学习的基础上,指名汇报,并强调有感情地朗读,只要读出语气,说明已经理解了。

“又大又圆”说明西瓜长得怎么样,“非常喜欢”又一次出现、说明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圆的西瓜,又非常喜欢了,把曾经特别喜爱的桃子又扔掉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小猴子心里没有明确的目的,它不知自己要干什么,看见一个喜欢一个,喜欢一个扔掉一个。)

看图时,注意小猴子的表情,它扔掉自己喜爱的又大又红的桃子,张开双臂,迈着大步,高兴地去摘又大又圆的西瓜。

4.学习第四自然段,自学这一段。

学生自学后,让学生按照前边的3个句式,说一说这段的主要内容,并且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小兔儿蹦蹦跳跳惹人喜爱的样子,读出小猴子喜欢小兔儿的高兴心情。

句子训练:读一读哪个句子好?为什么?

(1)小白兔可爱。

小白兔真可爱。

(2)小猴子高兴。

小猴子非常高兴。

“真”和“非常”是表示程度的,表明了可爱的不一般,很可爱;高兴得也不一般,异常地高兴了。

请学生读一读每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真”和“非常”。

让学生练习用“真”和“非常”说句子。例如:

布娃娃真可爱。

我真爱我的妈妈。

妈妈非常高兴。

我非常喜欢我的铅笔盒。

5.看着书中的前四幅图,用前面说过的3个句式,说一说前四段的内容。

同学们,小猴子,从课文中4次出现的“非常高兴”一词,从它第一次扔掉它喜爱的玉米,第二次扔掉它喜欢的桃子、第三次扔掉它喜欢的西瓜,最后去追小白兔说明什么?(见一样爱一样,没有明确的目的,不专一。)那么,最后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学习第五段课文。

6.学习最后一段。

(1)指名读这段。

理解“不见了”,“只好”。

(2)看第五幅图。

看小猴子的表情,想象一下它这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进行想象能力的训练。

(3)指导朗读这段。

读出小猴子十分扫兴,心里难过,无可奈何的心情。

(4)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

让学生体会到,于事没有明确的目的,盲目干事,不专一,有始无终,将一事无成。

(三)朗读全文。

1.注意想一想五幅图之间的联系。

2.进一步想一想,小猴子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联系自己,你有何体会?

(四)作业。

1.巩固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真正懂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要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有没有做过像小猴子一样的事情,应当怎么做才对。

(二)进行词语搭配的训练。

(三)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能够说几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

二、教学重点

(一)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真正懂得做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要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并联系自己谈体会。

(二)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能够说几句完整、连贯的话。

三、教学难点

说几句完整、意思连贯的话。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及词语。

1.让学生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复习一下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准备听写。

2.听写。

非常 西瓜 小兔 真可爱 一片

(二)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边看图,用一句又简练又完整的话说一说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2.指名说一说。

(1)小猴子下山来,走到玉米地里,看到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走。

(2)小猴子看到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摘桃子。

(3)小猴子看到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4)小猴子又看见一只可爱的小兔儿,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儿。

(5)小兔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

3.再细读课文,能看着5幅插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1)自己先读课文,然后练习讲。

(2)指名看图讲故事。

4.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对于你有什么启发?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认识到做事要有明确的目的,要专一,有始有终,否则将一事无成。

(三)进行词语训练:

1.读一读黑板上的词:又大又多 又大又红 又大又圆

2.你能照样子再说一些类似的词吗?

3.填空。课后作业第二题。

(1)让学生知道词语搭配要适当。

比如:课文中哪个词是指哪种东西的?这种东西是长在哪儿的?

桃子,又大又红,是长在树上的。所以括号内填写桃子二字。

(2)让学生动笔填写,直接填在书上。

(四)按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1.让学生自己看拼音读一读说话练习的要求。

2.老师把要求分别列出来,让学生按顺序表达。

(1)你家住在什么地方?

(2)家里有几口人?都有谁?

(3)爸爸妈妈做什么工作?

3.按句式练习说话:看着三个题目的提示,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说,把语句连接自然、通顺。

(1)先自己练习。

(2)指名说一说。及时帮学生组织语言,对有困难的,老师要帮着他说。

说话举例:

我家住在文化路13号,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共三口人。爸爸在煤气公司上班,妈妈在百货商店上班。

《小猴子下山》教案 篇5

1、认识本课12个会认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看懂图意,了解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12个会认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首先借助幻灯片,出现一个可爱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然后问:这是谁?你们喜欢吗?谁来描述一下?最后教师小: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描述得好,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只小猴子下山时,发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18课《小猴子下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过渡语:昨天大家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预习的怎么样?

1、出示课后会认的生字(共12个)。

猴、结、掰、扛、满、扔、摘、捧、瓜、抱、蹦、追

2、指名读,读的对的同学带领同学们读两遍,注意标声调。

3、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后,随机点同学读。

师:下面我们请同学帮猴子摘一摘它最喜欢吃的桃子,看你能摘多少。(摘桃子游戏)

分享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真厉害,老师特别想知道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有什么窍门能告诉老师和其他同学吗?大家先和同桌说一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

分组分享——全班分享。

6、学生再次齐读生字。

(三)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过渡:我们认识了课文中这么多生字,下面老师要看看同学们读这篇课文读得怎么样?

1、首先听课文录音,老师提要求:请生评价读的情况。字音准不准、有没有添字漏字?

2学生读课文。老师.出示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不添字不漏字,将容易读错的句子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给课文分了段,请同学说本文共有几段。(5段)

(2)请同学分段读课文,其余同学评价。老师进行补充。

(四)、初知课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大家结合图片在课文中找出来,用铅笔打上横线。

2、学生汇报。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

(五).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首先小猴子来到了一片玉米地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1)指名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评价读的情况。

(2)学生自己读文段,并用序号标出本段共有几句话。

这段共有两句话。

指名读第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

(4)指名读第二句话,从这句话中你知道玉米怎么样?小猴子心情怎样?小猴子做了什么?理解“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扛着”。从“又大又多”一词看出这里的玉米,长得不但大,而且很多(结合图片理解又大又多)。补充几个和“又大又多”类似的词语。“非常高兴”(看图说说小猴子脸上什么表情?裂开嘴笑了,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说明小猴子非常喜欢这又大又多的玉米,“扛着”(结合图片理解扛的意思把东西担在肩膀上)一词又一次说明了玉米很大,大得要扛着走。让学生表演扛的动作。

这句话告诉我们,小猴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5)指导朗读第二句话:“又大又多”、“非常高兴”,“扛着”这些词语要重读,读出小猴子非常喜爱玉米的语气,“扛着走”读出小猴子充满欢乐,天真活泼的语气。

①让学生自己体会试着读一读。

②指名读,根据学生读的情况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3*GB3③师生合作读:有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课堂小结

小猴子来到了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那下面他又会来到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呢?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作业

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

小猴子下山

小猴子下山教案定稿 篇6

一、激趣导入,走进课堂

1、猜谜语: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杆上树是能手,爱吃香蕉爱吃桃,家里没有山里有———谜底:猴子(出示图片、拼读)。

2、讲解“猴”字,左右结构,偏旁反犬旁与动物有关,还认识哪些反犬旁的字。

3、猴子住哪里?今天有一只猴子下山了,一起读课题—18.《小猴子下山》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师范读课文,生注意听清你所圈画的生字的读音。

2、生感知课文,读课文。边读边想:小猴子下山来做了些什么?

3、(生汇报,师贴卡片)小猴子先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再去了哪里,又看到了什么。

一块玉米地里看见了又大又多的玉米——一棵桃树下看到了又大又红的桃子——一片瓜地里看见了又大又圆的西瓜——最后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兔子。

三、字、词、句的学习

1、调皮的小猴子带着他的字词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想考一考大家。(出示带生字带音节的词语)以自由拼读的方式进行。

2、帮助小猴过河,(出示去掉音节的词语)以齐读的方式进行。

3、傍晚时分,词语朋友和大家说再见了,还认识生字吗?(出示带音节的生字)以开火车的方式拼读。

4、小猴子把音节都变走,(出示无音节的生字)以男女比赛的方式进行,每一个字两遍。

四、动词的理解、掌握

(一)1、齐读;找找这些字都有什么共同点。(出示:掰、扛、扔、摘、捧、抱、蹦、追)

2、师生一起做一做动作。

3、小组内玩游戏,我们都是小演员。

4、抽生上台表演,组员猜读表示动作的字。

(二)1、找找共同点:(出示:掰、扛、扔、摘、捧、抱)

2、点明借偏旁识字法:举例《动物儿歌》《操场上》等

3、我们理解了这些字,请你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来说一句话。

(三)生字宝宝回到了句子里,你还认识吗?(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a)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

b)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c)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d)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

e)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四)生字回到课文里,小组比赛读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

五、读儿歌

小猴子送儿歌:(把故事情节与生字串联在一起)小猴子,下山来; 掰玉米,扛玉米; 见桃子,摘桃子; 见西瓜,抱西瓜; 见兔子,追兔子; 兔子蹦,小手空; 小猴子,不专一; 回家去,羞羞羞。

5、书写 块、往

1、拼读

2、组词

3、造句

4、观察,三看: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关键笔画

5、示范

6、评价

六、总结

《小猴子下山》教学反思 篇7

本课的生字很有特点,大部分都是动作,在教学时,我把课文和生字结合在一起教学。重点在抱、扛、扔、捧、追等字上。

片段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办?读课文。

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追兔子

理解动词的特点:

(1)质疑不会读的字。

(2)谁能用上动作,来读一读

(3)指生演一演“掰”的动作。

(4)师生合作边演边读。

(5)练习:看老师做动作,你们来说动作,看谁厉害。

这些动作可以换过来说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通过音、形、义等方式的学习和朗读,孩子们基本可以理解生字的意思,最后问动作是否可以换过来,让他们把这几个生字理清楚,认明白。课堂中,生动有趣的课件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在游戏中做一做、读一读学习生字。

在细读课文的环节,我抓住课文的特点,对孩子进行词句的训练。如结合插图,理解“又大又多”这一词语。“又大又多”从图上看不仅仅玉米的个头大,而且这样大的玉米到处都是。在教学中我问孩子:如果你就是小猴子看到地里又大又多的玉米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非常高兴”就是(生:特别高兴)你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特别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孩子在比一比,读一读中,感受事物的可爱。同样的,又大又红说明桃子长得好,又大又圆说明西瓜长得非常好。在理解了这几个词语后,我又问:小猴子把曾经喜欢的桃子、西瓜都扔掉了,这说明了什么呢?其实小猴子的心里没有明确的目标,他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看见一个就喜欢一个,而原来的那个就直接被扔掉了。

小猴子下山续写作文 篇8

继续往前走,它看到了一片西瓜地,地里结满了又大又圆的西瓜,它又摘了一颗西瓜。

之后又到了一棵苹果树下,红红的苹果像小宝宝的脸,小猴子看见了馋的直流口水,又摘了一颗苹果。

抱着满满的水果回到了山上,妈妈看见了,好奇的问:“这么多的水果,哪来的呀?”小猴子脸上洋溢着笑容,开心地回答:“这些都是我今天的收获呀!”

小猴子下山说课稿 篇9

主要内容:

我讲课的内容是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走进花果山》第四个信息窗的内容。主要是学习被减数是7—10的减法以及有关0的减法。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被减数是2—6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而且从幼儿园开始,学生就已经接触减法了,算法已经不是重点,所以我把重点放在理解减法的含义上。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教材,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供数学信息,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初步体验到运用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许多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交流意识。

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

为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和直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找5位同学扮演:来了5只小猴,又走了---只,还剩---只。

列算式5-□=□

通过这个活动,即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了解学生对减法的掌握情况,以便实施后面的教学。而且,在这个活动中,也学习了这节课的一个新知识:(5-5=0 有关0的减法)在这个直观的画面中,学生也能够很好的理解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的道理,同时也为后面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二、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新知 分三步

第一步:讲故事

一年级学生纯真幼稚、富于幻想,让他们自己观察画面,然后讲给大家听,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同时也为理解减法的意义作好铺垫。

第二步:提问题

第三步:解决问题

三、联系实际,巩固新知

四、练习

五、小结

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总结,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更激发学生数学的热情。

小猴子下山的教学反思 篇10

1、会认“猴、结、掰、扛”等12个生字,会写“非、常”两个生字。

2、能理解“掰、摘、抱”等动词,感受动词使用的准确性。

3、理解故事内容,能看着插图基本完整地说出故事框架。

在备课的过程中,让我最纠结的莫过于对于识字环节。识字环节主要有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两种方式,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合适?思忖良久,我决定还是用集中识字加随文识字的方式,在学生自读课文以后,以检查的形式来认读。其中的“掰、扛、扔、摘、抱”都是动词,可以用做动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读(其中“掰、扛”随文)。从课堂上来看,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孩子都十分乐于表演。不过,这又牵扯到一个课堂纪律的问题,试教的时候,孩子们一动起来,纪律就显得有点乱了。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我设置了以下环节:

1、读文,扫清字词障碍。文章中准确运用了动词,这几个生字,是孩子们平时很少见的,因此,我将生字学习的重点锁定在“抱扛扔捧追蹦”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上。通过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去障碍游戏、边做动作边读这几个环节,有梯度地让孩子对这生字的音、形、义有了扎实地掌握。

2、读准多音字。我把孩子平时容易读错的“结”和“空”作为训练的重点,在读字、读词语中孩子的认字能力有所提升。课堂中,生动有趣的课件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多样的活动,孩子们都乐于参与。3。我抓住课文中“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这几个词语,对孩子进行词句训练,让孩子在比一比,读一读再说一说。让一年级孩子初步感悟怎么才能把事物写具体写形象。

在评课的过程,在与同伴、导师交流过后,我发现自己在指导朗读方面还有所欠缺。在精读第一自然的教学中,“请你读出小猴子非常高兴的语气”,这个要求比较生硬,不能带动起孩子们的真实感受。除了指导朗读外,我认为我的识字环节也可以更加灵活一些,不需要集中识字,直接进入随文识字,孩子们更快地接触到课文,更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课堂效率更高。

上一篇:描写北极星的高中作文下一篇:个人简介范文结尾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