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精选8篇)

论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篇1

(1)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经营都是有危险的,商业银行也不例外,破产清算迟早会成为商业银行必须面临的硬制度约束。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那么银行一有风吹草动,就可能引发存款人的挤提,并且它有很强的“传染性”。其结果往往是,不论是“好银行”还是“坏银行”都会在挤提的冲击下,因流动性枯竭或高昂的贴现成本而破产。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成当务之急。

(2)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以来实际上实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就是说,任何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最终都由政府来“埋单”,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退出机构的债务清偿。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它强化了金融企业和存款人的“道德风险”,存款人缺乏动力去监督甚至关注银行的经营状况,而银行又可以借助单一的“零费率制”而不用为他们的过度冒险支付额外成本。事实上是把金融市场风险转嫁给了国家财政,这不仅大大加大了政府的财政和中央的财政负担,也不利于建设规范的现代金融体系,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保护存款人利益。多年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存款总额的比重都在上升,且保持在50%左右。因此,保护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安全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当实行该制度的银行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的存款时,按照保险合同条款,投保银行可从存款保险机构那里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就会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有效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从心理上给存款人一定的安全感,从而可以维护存款人的存款积极性,可以有效降低存款人恐慌感,进而减少了对银行体系的挤兑。

(4)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我国银行退出机制的建立。目前我国已有个别金融机构因经营不善亏损巨大而被中国人民银行宣布破产和关闭,由于没有适当的市场退出机制,在社会上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恐慌,严重影响了公众对金融体系的信心,同时有关部门在处理这些问题时也是困难重重、处处被动。由于没有健全的银行市场退出制度与之相配套,因此在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增加了失败银行退出的成本,给银行秩序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缺乏银行市场退出的保障机制,降低了公众对银行的信心,有时个别银行退出事件会演化为更大范围的银行动荡,直接威胁银行体系的稳定和健康运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减轻对金融体系的震荡,起到“稳压器”的作用。加快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构建的措施

(1)尽快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虽然属于政策性保险范围,但绝不能只用行政手段,必须立法先行。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存款保险制度,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要组织有关专家制定《存款保险法》,依法构建中国的存款保险机构,为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奠定基础。这样,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时便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只有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从而在法律中确立有关方面的利益,才能有效约束有关各方的行为。一方面要制定一部《存款保险法》,从而使得存款保险机构的建立有法可依,也可以使得各监管机构分工明确,有利于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另一方面应在已发展并逐步完善的金融法律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银行业产权法、破产法、最后贷款人规则等一系列必要的金融法规,从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成立专门的存款保险组织机构。我国没有设置专门的存款保险组织机构,仅在人行金融稳定局下设存款保险处,不能满足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需要。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竞争的加剧,应该建立包括各类商业银行等所有存款类机构参加的多层次的存款保险机构。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后,根据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再将多层次的存款保险机构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存款保险机构。为便于与监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可参考银、证、保三家监管部门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立方式,并结合我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立存款保险机构的分支机构。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监管协调机制。存款保险机构的成功运作离不开各职能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对此,有必要建立与存款保险制度运作相配套的金融协调处理机制。一是可以考虑设立金融协调联席委员会,协调各方利益,明确分工方式,制定统一的监管原则、标准和报告的形式。二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有关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协调配合,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发生。三是存款保险机构应拥有比金融监管机构更快的危机反应机制,从而有效地减少监管成本、增强金融机构的活力,及时处置危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具体来说,银监会主要负责制定和颁布监督管理方面的规章,审查或批准银行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处罚违法违规的银行以及对银行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等;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职能更侧重于监测投保银行的风险状况,进行投保银行信用评级,建立预警系统。

论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篇2

2015年实施的存款保险制度对于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有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其积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保障存款人的存款安全。《条例》第一条明确指出存款保险制度是为了“依法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稳定。”由此可见, 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是以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为其最重要的功能。存款保险基金、银行资本金、法定与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银行经营过程中业应对风险的三道屏障, 三者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并相互补充, 银行资本金作为银行开业最初资金与经营中的积累, 首先为存款人等债权人提供第一道安全防护以应对风险与损失;法定与超额存款准备金可以用来既满足银行业经营稳定的要求又满足银行对流动性的需求;存款保险基金则用于银行发生资不抵债、破产倒闭时对存款人限额内的存款进行有效补偿, 维护公众信心和金融稳定。因此, 存款保险制度这种法律关系机制的设计, 可以更有效保障在金融机构遭遇危机时存款人的存款安全。

第二, 为金融稳定提供了保护伞。存款保险是现代金融制度的关键要素之一, 与金融审慎监管、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一起, 构成金融系统安全保障的三大基石。一旦银行出现问题, 限额内的存款受到有效保护, 存款保险机构介入处理, 可以控制金融恐慌引发的挤兑, 减轻银行破产清算带来的震荡。在经济金融加速国际化、全球化进程中, 国际金融市场上不断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各国的经验来看,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虽然不能完全消除风险的发生, 但在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处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因此, 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影响在于促进银行的稳健经营, 以及银行体系的整体稳定。

第三, 促进金融业公平竞争。一直以来, 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结构以大银行为主, 民营中小银行发育不足, 造成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不利于这些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而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破除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垄断优势, 使不同规模的银行获得同等的公众信任, 特别是增强存款人对民间金融的信心, 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利好因素之一, 这样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 增强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竞争力, 为大、中、小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形成更加合理的金融体系。

第四, 建立良性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以存贷款利率为核心的市场化将全面放开, 会必然加剧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间的竞争, 对中小银行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优胜劣汰本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之一, 只要经营管理不善出现资不抵债等情况时, 原则上就应当允许其破产, 但金融机构特别是吸收存款的银行业由于其业务具有广泛的辐射性, 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及千家万户都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旦破产会带来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不稳定, 尤其在中国, 必须谨慎对待银行破产, 并设计出合理的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建立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 合理分摊银行倒闭带来的财务损失, 在保护存款人合理利益不受损失的前提下, 能将银行破产倒闭退出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 才能真正实现风险的有效控制, 因而存款保险制度有助于为金融机构建立良性的市场退出机制, 既能保护为数众多存款人的合理经济利益, 又能降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

第五, 有利于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新时代,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活力源和生命线, 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金融市场的不断放开, 在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下金融机构致胜的法宝就是不断进行金融的创新, 包括在金融产品的种类设计、营销、风险控制及金融服务等各个方面提升创新能力, 来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使自身立于竞争中的不败之地, 但金融创新过程中蕴含着不确定性, 会面临与出现许多金融机构自身难以控制的风险, 在这方面, 2008年发生在美国又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因此, 既要鼓励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发展又要有严格的监管制度与体系来防范金融风险, 而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必将于其他监管制度一起, 为金融创新保驾护航, 共同发挥维护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稳定的重要作用。

论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篇3

一、农业保险发展中政府引导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

政府引导的必要性。对于农业保险,世界各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方式。对于我国应采取何种方式,目前尚未形成共识。笔者认为,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我国若要建立类似于养老保险的政府主导型的农业保险模式很不现实,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又决定了农业保险不能完全进行商业化的经营,这就使我国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必须寻求一条新的适合国情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因此,笔者认为应兼顾经济性和政策性,采用政府引导的农业保险发展方式,即政府从农业保险的原保险经营主体中退出,让位于多元化的农业保险原保险人,通过提供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经营环境,通过建立对私人保险的引导机制,最终使农业保险走上市场化的发展道路。

基本思路。政府引导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体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政府干预作用的同时,其基本立足点不能脱离市场配置资源的范畴。以市场为基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竞争和激励功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自我发展能动性,提高效率,减少社会交易成本,缓解财政负担。这种方式有助于运用公共资源调动社会资源,可以用有限的政府补贴,使公共财政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政策效应。通过政府建立的科学合理的引导和诱导机制,帮助私人保险组织克服市场化经营的障碍,为他们参与农业保险经营提供较大的发展空间。

二、政府引导农业保险发展的相关制度创新

(一)加强农业保险的法制建设

农业保险法规是开展农业保险的保证和依据。200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2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从中不难看出,我国《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而农业保险不论在发达国家或是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明确列入政策性保险范畴,所以现有《保险法》并不适合农业保险。2003年修订后的《农业法》虽清楚地界定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保险性质,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建立互助合作性保险组织,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但是,对于如何建立互助合作性保险组织、明确保险公司的法律地位,如何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以及政府应从哪些方面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支持等重要问题都没有做出明确规定。

因此,我国应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从而规范我国的农业保险的运作。

(二)放开农业保险市场,培育多元化的农业保险主体

发达的保险市场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多种形式的保险主体,通过包括各种中介、专业经营农业保险的原保险公司、多重再保险公司、以及国际再保险等进行风险的再次分配。而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商品市场的发展,尚不具备成熟的保险市场所应具备的特征。目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着保险组织单一,结构不合理,风险分担不公平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农业保险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放开农业保险市场,实现保险主体的多元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鼓励有实力的私营企业和国际企业的参与,特别是国际大公司的参与。

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发达国家的保险资本相对过剩,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实力雄厚的国际保险公司看好发展潜力巨大的中国保险市场。我国政府应积极开放农村保险市场,从保险发展政策、保险市场准入等多方面积极引导和鼓励支持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进入农村保险市场,充分利用国外公司丰富的农业保险业务经营经验。同时,政府要积极培育农业保险合作社和农业相互保险组织,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建立起农村基层的微观保险组织从而为商业性保险组织进入农村保险市场建立通道,进一步促进商业保险资本进入农村保险市场。

(三)建立有效的政策性农业再保险体系

再保险是一种有效分散和分摊保险公司风险损失的经营形式,它对提高保险公司的风险保障能力以及促进保险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将政策性险种列入法定的再保险,对经营政策性保险的保险人进行再保险费和经营管理费用的补贴,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产品,并按照微利的原则给予补贴,有利于促进农业保险的供给。

当前,我国应及早建立政策性的农业再保险体系,通过再保险,向私人保险公司提供技术、信息和必要的政策引导,也有利于规范私人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四)扩大农业保险的经营领域

实践证明,将经营范围严格限制在狭义的农业种植、养殖业领域,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不利于我国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没有一家保险公司能够依靠单纯的种养两业险保持经营稳定或持续赢利。在农业保险开展比较好的上海和新疆地区,保险公司之所以能够维持经营,关键是采取了“以险养险”的方式,即将两业险以外的财产保险、短期人寿保险等赔付率低的保险纳入保险公司经营范围,从而保证了公司的赢利能力。事实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的范围已经扩大到整个农村家庭的所有财产收入。我国现阶段,政府的农业保险政策的制定应将农业保险的对象拓展到整个农村领域,即广义的农业领域。

(五)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

我国是农业风险特别是农业巨灾的高发区。农业巨灾一旦发生,往往会吞噬掉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的所有准备金和资本金,严重冲击农业保险供给主体的财务稳定。巨灾风险已经构成商业化农业保险经营的直接障碍,因此必须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对遭遇巨灾损失的农业保险供给主体提供一定补偿,从而稳定保险供给主体的经营状况,诱导商业性的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基金的资金可由国家财政预算拨付一部分,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按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一部分,同时可以采用证券化的方式从资本市场上筹集一部分。

巨灾风险证券化是指运用各种创新性金融工具及其变换、组合实现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利用资本市场的力量来处理巨灾风险的一种融资方式。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工具主要有巨灾保险期货、巨灾保险期权、巨灾债券、巨灾互换、看跌巨灾股权、意外准备期票等等。借助资本市场雄厚的资金支持和保险业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将巨灾风险从保险市场向资本市场转移,不仅可以解决我国保险公司承保巨灾风险资金的短缺问题,缩短巨灾保险业务成熟周期,而且有助于增加抵御巨灾的资金总额。

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 篇4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覆盖人群最广、绝大多数城乡居民能够共同享有的医疗保险制度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一、2001年起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辖区所有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

二、2005年起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辖区农业人口(含外出务工人员);

三、2007年起实施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辖区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非农业户口城镇居民。

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其原则: 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2)其覆盖范围和缴费方法: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乡镇企业及其职工、城镇个体经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是否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3)其目的:在矫正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性缺陷的基础上,实现对城镇正式部门就业人员的全面覆盖。要为个体劳动者参保提供激励,鼓励那些有稳定工作、除了户口身份之外与城镇就业人口并无区别的农民工群体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逐步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够覆盖所有正式部门就业人口、退休职工以及愿意参加职工医保的个体劳动者,成为城镇筹资能力最强、保障范围最广的医疗保障制度。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我国农民自己创造的互助共济的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矫正新农合的制度性缺陷的基础上,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实行强制性参加,实现对农村居民的全面覆盖,以避免逆选择。同时对低收入群体提供缴费方面的补贴。对于那些季节性打零工性质的农民工群体,在制度上保证其参加新农合的重要前提是改变目前报销时的种种障碍。有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法:一是探索多种途径与农民工输入城市合作,设立或委托更多农民工定点“医保”医院,为所有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工提供基本诊疗服务,同时按规定报销部分医疗费用,从而解决农民工带“新农合”进城的“医保”问题;二是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看病回乡报销医疗费用的门槛。如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覆盖所有农村居民,提高低收入农村居民对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他们免遭疾病导致的贫困,提高现有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增强风险分担能力

浅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篇5

摘要: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本文主要浅谈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存款保险制度

正文

一,背景

存款保险制度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当时为了挽救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已濒临崩溃的银行体系,美国国会在1933年通过《格拉期—斯蒂格尔法》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金融业日益自由化、国际化的发展,金融风险明显上升,绝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在本国金融体系中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台湾、印度、哥伦比亚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2012年1月初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之后央行行长周小川均提出,要抓紧研究完善存款保险制度方案,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7月16日,人民银行在其发布的《2012年金融稳定报告》中称,中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同月,一份题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的报告提交至决策层。2013年,央行发布《2013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内部已达成共识,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或将于今年内推出,这一法规将明确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功能和组织模式。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是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虽然没有建立显性的存款保险制度,但政府一直以来都在实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无论是剥离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还是向银行注资,任何金融机构出现风险,最终都由政府来“埋单”,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承担退出机构的债务清偿。这种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最大缺陷是,隔断了金融机构资金运用收益和资金筹集成本之间的制衡关系,蕴含着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在我国深入推进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二,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第一,推进金融开放和竞争,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早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金融市场的开放度不断提高,与国际金融市场日益融合。在同国外金融机构竞争中,我国金融机构可能发生破产倒闭事件。目前我国股市低迷,部分城市房价下跌,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困难,这些都可能引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反弹。因此,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维护金融市场和信用制度稳定,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保护存款人利益,提高社会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在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下,当银行出现资金周转不灵或破产倒闭而不能支付存款人存款时,可按照保险合同规定从存款保险机构获取赔偿或取得资金援助,或被接收、兼并,存款人的存款损失能降低到最小程度。

第三,提高金融体系稳定性,维持正常金融秩序,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由于存款保险机构负有对问题银行保证支付的责任,它必然会对投保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一定的监督、管理,从中发现隐患所在,及时提出建议和警告,以确保各银行稳健经营。这就增加了一道金融安全网,有利于提高金融运行的稳定性。第四,促进银行业适度竞争,为公众提供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大银行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往往在吸收存款方面处于优势,而中小银行则处于劣势,这就容易形成大银行垄断经营的局面。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中小银行、促进公平竞争的有效方法之一。它可使存款者形成一种共识,无论把存款存入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所得到的制度保护都是相同的。这样,提供服务的优劣就会成为客户选择存款银行的主要因素,从而使银行业竞争保持适度和公平。

第五,防止银行业风险扩散,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银行体系运行的不确定性会导致挤兑现象同时在“好”银行和“坏”银行发生。由于金融机构间存在密切而复杂的债权债务联系,一旦某个机构的金融资产发生贬值以致不能保证正常的流动性头寸,则单个或局部的金融风险就可能演变成全局性、系统性金融危机。存款保险制度能够为存款人提供心理上和实际上的保障,有效抑制、避免银行挤兑现象和由此引发的金融恐慌。

三,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制度障碍

目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仍面临一系列的制度障碍。首先是缺乏健全的法律支撑,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存款保险制度有效运作的基础,而我国还没有以法律或其他形式对存款保险的各项制度做出规定。其次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不仅压缩了存款保险制度的生存空间,也影响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最后是银行破产制度不完善,现行的银行破产法律在破产程序和清偿程序中,存款保险机构并不能发挥其参与银行破产应有的作用。

(二)缺乏相应的法律基础

综观已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在制度建立前都先制定有关法律,对参保机构、保险费率、存款保险限额、问题银行处置及存款保险机构职责等予以明确规定,即立法先行(如美国于1933年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日本于1971年颁布《存款保险法》),对保障存款人和银行的权益意义重大。然而,我国经济发展常使法律滞后发展,使经济金融发展过程发生很多问题,虽然事后制定、修改相关法律,但损失已发生。国际国内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建立新制度,法律必须先行。

(三)金融监管协调难题

按照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专门行使对全国银行和储蓄机构的监管职能。因此,存款保险机构是否应具备一定的监管职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一方面,如果将一部分银行监管职能赋予存款保险机构,那么将会产生职能划分不清和政出多门等问题。另一方面,如果存款保险机构没有一定的监管权利,那么将无法通过对参保机构的定期检查、专项检查、非现场检查、审查投保申请等,及时发现问题。虽然银监会也能完成此过程,但是由于交易成本和监管竞争的存在,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划分存款保险机构与现有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权利,明确职责分工与相互合作,将是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在建立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题。

(四)道德风险与信用风险

如果正式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过渡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那么

可能会产生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问题。一方面,在存款保险制度下,由于风险和收益高度不对称,银行有可能选择风险更大的投资组合,存款保险制度在防止恐慌保持稳定的同时,也增加了存款人和银行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虽然传统理论认为,存款保险制度可以有效阻止存款人对银行的挤兑,稳定储户信心。如果过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人们的意识有可能难以及时接受存款从全额担保向部分担保转变,从而可能造成人们对银行业诚信度和金融稳定的暂时恐慌,甚至引发信用风险。

四、关于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议

目前已经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主要有三种组织形式:由政府出面建立,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由政府与银行界共同建立,如日本、比利时、荷兰;在政府支持下由银行同业联合建立,如德国。已经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存款保险的方式有:强制保险,如英国、日本及加拿大;自愿保险,如法国和德国;强制与自愿相结合保险,如美国。

基于我国金融体制不成熟的现状,我国的存款保险机构适宜于先采取由政府出面建立的形式。加快建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促进形成市场化的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还要从我国金融业发展实际出发,合理借鉴国际经验,在保护存款人和防止存款保险可能引发的道德风险之间寻求平衡,采纳限额保险、强制保险、差额保险费率等做法,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使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实行限额赔付,规定限额内全额赔付,超出部分仍有权从该机构清算资产中得到追偿。实行风险差别费率,按风险等级划分费率水平,以起到正向激励和辅助监管的作用。存款保险基金可主要从投保金融机构缴纳的存款保险费获取。同时,存款保险制度要建立事前积累的基金,具备必要的信息收集与核查、早期纠正及风险处置等基本职责,与现有金融稳定机制有机衔接,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同时必须完善存款保险法律制度以及相关金融监管法律和制度,建立健全微观金融主体及合理的存款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以及金融机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针对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明确金融机构经营失败时的退出规则,包括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有效防止银行挤兑,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加强市场约束,防范道德风险。通过法律与制度的完善,从根本上防止金融体系风险的累积。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的一种制度选择,存款保险制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模式设计,应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多方认证,建立一个激励与竞争机制并存的存款保险制度,实现保护存款人、稳定金融的制度目标。

参考文献: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篇6

医疗保险制度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之一。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保险制度,是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础的工作。

关于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将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述: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历史原则;医疗保险的主要政策;医疗保险的服务管理;党中央、国务院新出台的医改方案和医疗保障体系的新任务。

第一章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三个阶段

一般地,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分为三个阶段:计划体制阶段,市场经济阶段和全民医疗保障阶段。

第一节 计划体制阶段

1949年以前,我国是没有医疗保障体系的,虽然当时孙中山先生提出了“三民主义”,作为当时很重要的一个民生问题,但是由于处于军阀混战时期,根本谈不上医疗保障体系。1949年建国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民生建设。1951年,中国可以说是百废俱兴,内战还没有结束,朝鲜战争又开始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务院出台了《劳动保险条例》,直到现在其中的很多条款还继续执行,其中就有关于企业医疗保险的条款,也就是后来的劳保医疗。1953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国家工作人员医疗保障管理办法》,也就是后来的公费医疗。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从50年代开始,一直到80年代,都对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城市,有关劳动关系的,主要是这两种办法。

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在60年代末,我国开始在全国农村实施农村合作医疗办法。到70年代,已经有97%的农村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当时的农村合作医疗就是从村集体提留中提取一部分资金,通过大队给赤脚医生记公分的办法,把小病管起来。其实也就是一根银针、一把草药。这样的农村合作医疗办法是不包括大病的,也就是涉及住院的情况不适用该办法。

以上三种制度基本上构成了我国计划体制阶段的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了全部人口的70%左右。应该说,这样一套体制,在当时缺医少药的条件下,使我国的医疗卫生水平快速提高。1950年,在北京、上海等几大城市做了一项关于平均期望寿命的抽样调查。当时,北京、上海两地的平均期望寿命是39岁,依此测算出全国的平均期望寿命在35岁左右。在当时,能和我国的情况进行比较的是亚洲大国印度,而当时印度的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47岁。到1985年,我国的平均期望寿命达到62岁(现在我国的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2岁),而印度只有54岁。由此可以看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医疗保障体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第二节 市场经济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保障制度不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体制时期的医疗保障制度出现了问题,就是所谓“白条现象”。90年代,北京人事和劳动系统的上访信件中,有近60%都是关于“白条现象”。在计划体制时期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下,各单位职工看病凭合同单。当时,由单位与医院事先签订一份合同,员工看病时,凭合同单到医院记账,月底由医院和单位进行结算,即“合同单制度”。到了80年代末,医院拿着合同单,但是单位不结账,出现欠费问题,而且欠费达到当时医院总收入(纯收入)的20%-30%,医院维持出现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取消了“合同单制度”,职工看病时,需要压支票或者个人预交押金,现在很多地方还在实行这种办法。这样,就把单位欠医院的白条变成了欠个人的白条。至于金额,现在也无法统计清楚。1997年,曾经在上海纺织系统做过一项抽样调查,虽然上海的经济条件是比较好的,但是仅上海纺织系统欠职工的白条就高达12亿。随着合同关系的取消,计划体制时期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就无法继续运转了。

为什么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出现欠钱的现象,而在计划体制下就不出现欠钱现象?如果能够找到计划经济体制下不欠钱的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否适用?研究发现,在计划体制下,其实也并不是不存在欠钱现象。1953年,我国实施了公费医疗制度。1956年,财政部和卫生部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紧急报告,是《关于公费医疗超支的紧急报告》。当时,总理批示了三条意见:第一,要严格管理,坚决不能出现超支;第二,要研究经费下一步怎样增加;第三,请国家纪委主任、副总理李富春同志结合社会主义工商制度改造整体研究这个问题。现在,我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是由发改委牵头的,其实在50年代就是由国家纪委(发改委前身)牵头的。

为什么要结合社会主义工商制度改造来研究这个问题?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工商制度改造完成以后,80%到90%的医院都变成了国有或集体所有,药厂全都变成了国有或公私合营。当时,如果出现超支、欠钱的情况,只要国家纪委一声令下,药品就实行降价。从1957年到1975年,我国的医疗卫生价格大降七次,小降十三次,共降价二十次。每次降价之前,都有一份财政部和卫生管理部门的医疗超支报告。1956年的挂号费是1元,1975年降到5分;1957年的住院费是8元,1975年降到6角; 1956年的颠斜片是1.8角一片,1975年降到一瓶(100片)6.7分,退玻璃瓶还收回3分。不管大医院、小医院,都实行这样的价格,除了检疫病房。通过这种降价的方式,支持了公费和劳保医疗制度。

但是,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按照成本核算经济利润,医院也要通过增收节支来发奖金,这都要以一定的市场价格为基础。据统计,从1980年到1996年,我国医疗费用增长26倍,而同期财政增长8倍,财政根本无法负担如此重的医疗负担,企业也无法负担。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人员流动现象。计划体制下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对于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和劳动力流动来说,已经难以适应。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在农村,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施,集体经济越来越萎缩。到80年代末,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从原来的97%下降到13%。1992年,国家纪委颁发了《关于禁止乱收费的通知》,通知中把农合收费列为乱收费,农合进一步萎缩。到1994年,全国只覆盖不到7%的农村人口。除了几个坚持集体所有制、没有把土地分下去的村以外,剩下的都难以维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彻底垮台了。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时期提出的任务,就是要进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从80年代末开始,我国就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公费医疗是不是和个人挂钩,由个人负担一部分,按比例进行报销等。当时北京市东城区副食公司采取了所谓“大病医疗统筹”的办法。假设一个副食店有十几个人,如果有一个人得了癌症,即使把副食店卖了,也负担不起昂贵的治疗费用。所以,当时就出现了“大病医疗统筹”的措施,采取大家联合起来把大病管起来的做法。这些做法对医疗制度进一步的改革和探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没有从根本的制度层面进行探索。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时,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出了所谓“四梁八柱”,其中“一柱”就是社会保障体系。关于建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中,提出“要建立我国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直到现在都是按照这样的机制进行的,包括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这个要求中,第一次提出“社会保险”的概念,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制度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关于建立社会统筹,同时建立一个个人账户,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医改领导小组,由彭佩云同志担任组长,朱镕基总理任主管,李鹏总理全面指导,在江苏省镇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进行试点,俗称“两江试点”。当时,国务院体改委、财政部、卫生部和劳动部四部门组成了改革核心部门,由国务院在1993年转发了四部门《关于下一步医改的指导意见》,在两江进行试点。一年以后,试点工作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1996年,国务院在镇江召开了“关于扩大医疗保险改革试点”的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彭佩云同志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三条标准,这三条标准仍然是现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标准:(1)老百姓是不是看得起病;(2)医疗保险的经费是不是能够自身运转,不加重财政和企业的负担;(3)是不是促进了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彭佩云同志用这三条标准,检验了镇江和九江的试点工作。医改之前,大多数职工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就医、看病的高达50%以上。改革以后,这个比率降到了个位数,应该说改革取得了很明显的进展。老百姓看不看得起病,是医疗改革的核心和根本问题。医改以后,根据两地财政和各单位反映,不仅没有加重负担,反而减轻了负担,包括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而且没有出现欠钱现象。另外,在这两个城市都进行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开始进行医疗结构调整,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发展。所以,从这两个试点的结果来看,医疗改革方法是好的,但还需要扩大试点,掌握更多的资料,才能在全国推行。

医疗改革试点的扩大,直接导致医疗费用超支。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其结果就是欠费现象的出现。在当时,最典型的是大连市,一年的医疗保险基金赤字一个亿,当时的大连市市长***说:“医疗改革成本太高,大连玩不起,也玩不下去了。”

经过反复研究和讨论,我国采取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离的模式,同时设置了起付线、封顶线和个人自付线。采取这个办法以后,医疗赤字消除了。在此基础上,在1998年底颁布了44号文件,同时在北京召开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大会,宣告我国正式启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经过三年左右的时间,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在全国所有城镇地区建立起来,目前运转良好。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村问题,每年1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中,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3年党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农合”已经跨掉,2003年提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上采取个人缴费和财政补助相结合的办法。当时,财政补贴20元,个人缴5元,用25元建立一个低标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个政策中,财政补贴占到80%。这个政策出台之后,“新农合”很快在全国普及。另外,在20元的财政补贴中,中央财政补贴一半,各地积极性也很高。经过三年的试点,到2007年,新农合在全国全面实施。到2008年,新农合已经全面覆盖,参加新农合的农村人口已经达到八亿一千五百万,而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有八亿二千万,应该说已经全面覆盖了。

“新农合”和“老农合”相比,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老农合只管门诊、小病,不管住院、大病,新农合只管住院、大病,不管门诊、小病。随着新农合的发展,正逐步地向门诊、小病扩展。如果住院,在乡镇卫生院、县医院,或者一些大医院,是按照一定比例报销的。新农合实行之初,报销比例是很低的,只有百分之十几至百分之二十。随着新农合的发展,报销比例在逐步增加。

第二,老农合是给赤脚医生记公分,新农合是建立了一个基金。尽管这个基金的层次还比较低,只是在县里,但是通过建立基金,可以进行基金的平衡预算管理。

第三,老农合是与村民进行结算,新农合进行社会化服务,直接与医疗机构进行结算。现在,村医问题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村民欠的钱很难、也不好意思去要。村医问题,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要考虑解决的一大问题。

以上这三个特点,说明新农合已经具备了保险的职能。保险是保风险,风险就是因病致贫。其次,新农合形成了基金。有无基金是社会保险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区别。最后,新农合形成了社会化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已经具备了社会保险的基本性质。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职工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实行了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剩余的社会群体就是城镇里的孩子和老人,这批人也叫做“一老一小,一穷一残”。具体而言,就是非退休的老人,没工作的老人,孩子(包括大学生),家庭困难的人(包括没有正规职业的)以及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对于这些人,我国从2006年开始进行研究,并于2007年由国务院发布了10号文件,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并从2007年开始进行试点。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文件,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领导小组组长吴仪同志讲:“这项制度是一个兜底的保险制度。”职工有了制度,农民有了制度,最后这项制度就把所有人都囊括了。

2007年,在召开“关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工作会议”之前,温家宝总理与一些省市的领导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会上,总理明确提出:“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就是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这项制度由三部分构成,一个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一个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一个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从制度层面上讲,到2007年,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已经覆盖到全部人口,实现了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在生病的时候,国家要给予帮助”。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一)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内容

在以上三项制度的探索过程中,同时还探索了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人们都在竞争,这个过程中总有竞争失败的,这些人需要有一个安全网。当时,朱镕基总理讲了一句话,就是“我们需要有一个密不透风的网,能够让任何人在最后都能够托住底,都能够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这就是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探索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从2005年开始探索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到现在,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目前,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主要有两项功能:(1)帮助贫困人口参加医疗保险或新农合;(2)在自付率高的情况下进行二次救助,有的地方还成立了所谓“救助医院”,提供实物服务。这是一项兜底的制度。

另外,我国还建立了企业补助医疗保险,就是效益好的企业可以在工资总额以内,在税前列支4%建立补助医疗保险,北京市92%的企业都建立了补助医疗保险。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离休人员,他们是我国的开国元勋。对这些人的保障,不能通过简单的医疗保障来解决,而是建立了离休人员经费管理办法。离休人员是建国之前已经工作,而现在都已经退下来的,所以今后不会产生新的离休人员。但是,战斗还可能存在,还有自然灾害,比如抗洪、抢险、地震等,部队战士、民兵和工作人员在平时和战时都会产生一些伤残。在过去,我们把伤残人员分为二等及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现在,按照新的抚恤条例,分为一至六级伤残军人。对于这部分人,国家建立了一套管理办法,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务员医疗保障制度。同时,在军队也建立了相衔接的医疗保险制度。这样,特殊人群的医疗保障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最后,我国还建立了商业健康保险。在90年代,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医疗保险,只有财产保险或人寿保险附加险。200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商业保险的决定》,其中就谈到了要建立我国的商业健康保险。2004年,我国建立了四家专门的健康保险公司,目前已经有一百多种产品经过保监会批准,开始在全国销售。

可以看出,在我国,一个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已经开始形成。

(二)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在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探索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医疗保障体系,而且保障水平在逐步提高。

以新农合为例,它的筹资水平从开始的25元,提高到现在的100元,其中由政府补助80元,家庭缴20元,这是一个非常快速的提高。随着筹资能力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也在提高,这支持了国有企业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如果没有这些制度,出现在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减员增效,导致大量职工下岗的形势,根本无法维持。新农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让农民也能享受报销,逐步建立了医疗保险的服务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医院直接进行结算。

在改革推进的过程,我们进行了很多改革,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不管医疗保险制度现在还存在什么问题,从总体上来说,它还是在稳步前进的,是成功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经验或者一般规律,主要是要适应中国的基本国情。从1993年开始进行研究探索的时候,国务院发布的所有文件都提出要适合中国的国情。目前,中国的国情主要有四个方面。

首先,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不能否认的。所以,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低水平、广覆盖”,这是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来的。这条原则提出以后,引起了很多争议,有的人大代表认为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提“低水平”,而是要搞“高保障水平”。但是,现在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到,这里的“水平”并不是简单的高低问题。如果搞得太高,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以,初级阶段的概念在相当长的时候内,还是需要坚持的,正如小平同志讲的“一百年不动摇”。尽管现在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但还要保持“基本保障”的概念。

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所有的工作都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医疗改革的讨论中,有一些学者认为,医疗保障体系应该回到计划经济的要求,由国家把所有的药厂和医院管起来,直接下令降价就可以了。但是,我们认为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规律,应当坚持走市场经济道路。

第三,要适应我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能在这样不平衡的状态下奢谈公平。有人认为,制定不同的制度就是不公平。但是,我们认为,如果没有不同的制度才是不公平,因为在不平衡的状态下,奢谈公平是最大的不公平。

第四,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要适应变化。国务院法制办和人大法工委在讨论社会保险法的时候,有人认为医疗保险决定中通篇是“左右”和“原则”,而法律的规定是非常严谨的,医疗保险没法实行。但是,在医疗保险改革中,这样的“左右”和“原则”是必须的,法律要适应这种快速的变化,如果法律不适应这种变化,医疗保险制度就真的无法开展。

2、吴仪同志在总结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验中提出了“小步快走不停步,坚决不走回头路”。也就是说,宁可每一次步子迈得小一点,但是不能停下来,而且要力保成功。步子迈得小一点,就可以看出步子的方向是不是正确,可以及时进行调整,但是决不走回头路,这是改革中非常重要的经验。

3、所有的改革都是经过试点总结、完善之后,再逐步推广的,而不是提出一个理念就全部实施。而且,在试点过程中,一定要明确试点的目的,明确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不成功,以及怎样总结和推广。

4、要从解决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入手,逐步完善。群众的诉求是很多的,通过分析群众来信,找出群众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加以解决和完善。

5、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当时李岚清总理提出来的,叫做“中央制定制度框架,各地分散决策”,这是党中央的集体决策。现在,人大提出“地方分散决策”没有法律的严肃性,党中央是至高无上的,中央发出号令以后,地方只要执行就可以了。他们中有人认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只要党中央制定大的政策框架,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在各地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然后把经验再进行规范,再让地方进行探索。但是,我们认为,对于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这样做是不合适的,原因是:第一,党中央看不清整体的形势;第二,各地差异太大。

第三节 全民医疗保障阶段

随着2009年4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我国进入了全民医疗保障的新阶段。在2009年医疗保险工作会上,胡晓义部长的报告题目就叫《走向全民医保》。在这次的医改方案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原则、框架和实施步骤。这次的医改制定的任务有三个:第一,要求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第二,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第三,通过整合,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最近有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太碎片化。实际上,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是需要一段过程的。在新阶段,这个框架总结为 “三纵三横”。“三纵”是以社会保险制度为主体,目前社会保险制度由三项保险制度构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横”是一个多层次的保障体系框架,兜底制度是城乡社会医疗救助体系。社会医疗救助体系的核心是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它还包括慈善协会、红十字会、基金会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一部分特殊人群(包括公务员),还要建立补充医疗保险体系,包括公务员医疗补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等。对于离休人员、一至六级革命伤残军人等,都是特殊人群。另外,还有商业健康保险,它刚刚起步,还有大量的发展空间。“三纵三横”构成了我国的整个医疗保障体系。

到2020年,在城市化率比较高、工业化发展比较快的地区,是不是可以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合。很多地区现在已经开始进行探索,比如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长珠模式”,成都和重庆的“成渝模式”。有的地方开始进行一些管理方面的整合,比如天津和杭州、厦门的“杭厦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整合还要适应我国的二元体制结构,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逐步进行发展。

第二章 医疗保险的主要政策和运作

医疗保险的主要政策,大多数是由地方实施操作的。以下关于医疗保险主要政策的介绍,将从主体角度进行,有些方面不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节 医疗保险

一、医疗保险的内容

在80年代以前的文献(不包含我国的文献)中,关于医疗保险都提到一句话,叫做“医疗保险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成果”。1893年,当时的德国首相俾斯麦(奥托·冯·俾斯麦 Otto Von Bismarck)发布了德国医疗保险法典。这个法典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使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社会医疗保险。俾斯麦说:“医疗保险法是一道革命的防火墙,如果没有这个的话,工人阶级运动的熊熊烈火就要烧毁资本主义制度”。出现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之后,开始出现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这场斗争是完善医疗制度的一个过程,也是完善市场经济的一个过程。在俾斯麦发布医疗保险之前,医疗责任完全是个人责任,看病与企业主、政府没有关系。1893年俾斯麦发布医疗保险法典之后,雇主要承担一半的责任。现在,全世界167个地区中,已经有130多个地区实施了社会保险制度。在大多数国家,雇员和雇主缴费是一半对一半,在我国雇员缴费相对较少。雇主承担一半责任,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随着罗斯福新政的开展,美国在商业保险的基础上建立了医疗保险(Medicare)和医疗补贴(Medicaid)。二战以后,随着英国《国民健康服务法》的发布,开始建立了税收制度支持下的国家医疗保障制度。以上这些制度的产生,都应看作是工人阶级和资本阶级斗争的成果。

在80年代到90年代,保险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兵器,计划经济体制下用不着保险制度。保险制度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制度,是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兵器。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社会需要保险制度。在90年代后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现在的全球金融风暴下,中国人为了孩子的教育以及自身的养老问题,是不会大笔花钱的,因为我国缺乏医疗保障制度。所以,要拉动内需,就需要有社会心理保障。同时,每一次大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每一次医疗保险的改革,都与经济危机紧密结合在一起。1893年俾斯麦的改革,实际上是为了解决十九世纪后期金融危机下的需求,而那次的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罗斯福新政建立的以商业保险为主体、社会医疗保险为辅助的美国式医疗保障体系,是在30年代金融大萧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英国的《国民健康服务法》,是经历二战打击之后,在西欧逐步建立起来的。日本在70年代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提出了全民医疗保险的概念。我国的医疗保险改革,也是在经历危机的冲击后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在现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加快、加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医疗改革的要求,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保障全体公民的健康,特别是在新世纪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之后。

医疗保险筹集的资金是用于医疗卫生机构,可以说医疗保险是医疗卫生筹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最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保险是代表所有参保人的利益的。病人在医生面前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想要维护自己权利。马克思曾经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现在,我国的弱势群体也联合起来了,他们是相对强势群体而言的。所有的病人需要找到一个组织,他们在参加保险之后,保险机构就应该为所有参保人的利益和医生进行谈判。所以,现在的医疗保险机构,尽管实力还很弱,但是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就是代表所有参保人的利益,和医疗机构、药厂、提供服务者进行谈判。

二、医疗保险的特点

社会保险有五大险种,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全民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和有病的时候,有权得到国家的帮助。所以,国家要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来帮助这些人。另一类是针对有劳动关系的人建立的保险,包括工伤险、生育险和失业险。这是一种分类方法。

还有一种分类方法,把社会保险分为购买与医疗服务相关的保险和不购买与医疗服务相关的保险。对于购买与医疗服务相关的保险,比如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中的医疗服务部分,生育保险中的孕产期医疗服务部分,有一些特殊要求,就是参保人购买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要代表参保人与药店进行定点谈判和结算管理。

医疗保险是世界的一大难题,其难点就在于对医生的管理。曾经有一位澳大利亚的专家与我们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是医院里什么设备最贵,有人说是CT,有人说是核磁共振,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医生的笔,因为医生想开什么就开什么。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资金管理和结算管理来调动医生的积极性,管理医疗服务和医疗费用。第二节 医疗保险的主要政策和运作

一、医疗保险主要政策

(一)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我国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是在1998年制定的,覆盖了城镇所有用人单位的职工和退休人员。但是,近几年来,城镇的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时,我国的企业分为国有、集体和外商投资企业。近几年来,出现了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随着经济的发展,从1998年到现在,我国的企业分类已经发生了三次变化,以后会如何分类还是个未知数。关于机关单位的分类没有发生变化,基本上属于编办覆盖,这部分企业原则上都由工商局进行覆盖。关于事业单位的分类,原来是分为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现在的分类是很不清晰的,有的参照公务员管理,有的是行政执行类的。这些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着这些单位由谁覆盖、授权、组织和管理。我国的社团,现在还由民政部门覆盖、管理,但是这些社团下一步应该怎么办,现在是很难说清的。特别是基金会,是法人基金会还是非法人基金会,这是很难说清楚的。现在,我国出现了民办非企业单位,这些单位虽然进行了注册,但是覆盖权不清楚。近几年,我国又出了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目前都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管理。什么叫灵活就业人员,什么是农民工,这些是说不清的。尽管出现了这样一些新的概念,但是在我国现行政策下,都能进行覆盖。虽然在政策上没有问题,但是各地在操作执行的时候,需要进一步认识问题、规范问题、解决问题。

关于保险基金的筹集,我国规定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个人缴纳工资总额的2%,用人单位缴纳6%左右,具体的缴费率由各地规定。从全国范围来看,基金的缴纳率平均为7.3%,最低的只有2%,最高的是9%,比如北京、上海等。筹集资金以后,这部分资金被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建立个人账户,一部分建立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包括了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中的一部分,统筹基金是单位缴费的剩余部分,其中退休人员不缴费。这样就容易出现问题。如果缴费的人多,吃药的人少,像年轻化的城市,如深圳,这部分资金就会比较节约。但是,对于一些老的工业化城市,比如重庆,压力就很大。重庆现在的参保人员和职工比例约为1比1.8,青海是1比1.65,兵团只有1比1.5。根据测算,参保人员和职工比例达到1比2.4的情况下,基金才能够平衡。对于不足比例的,需要加以统筹研究。

关于医疗费用的支付,有起付线、封顶线和个人分担。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原则上是分开的,个别地方也将它们统一起来。个人账户主要负责门诊费用,是起付线下的自付政策。除个人账户以外,保险基金基本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所用,采用地区统筹管理的办法。研究认为,个人账户的资金使用效率比较低,有很多资金结余,而这种积累解决不了最终问题,基本上被扬弃了。剩余基金基本按照地区统筹的模式进行运转。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是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相结合,个人缴费从5元起步,现在已经到20元,财政补助已经到80元。国家决定,到2010年,新农合的政府补助将达120元,家庭缴费30元。目前,我国财政出现了困难,2009年前四个月的财政为负增长,五月份全国财政平均增加百分之四点几。在这样的经济情况下,国务院决定2010年增加新农合投入,平均每人增长40元,这给了全国人民抗击金融危机风险的勇气和承诺,是抗击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央财政补助,采取对于中西部地区补助一半,对于东部地区补助一部分的政策。社会医疗救助机构帮助贫困人员参保,由县级统筹管理,以住院和大病为主,现在也开始进行门诊统筹试点,目前已在全国30%的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

(三)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20号文件,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是一老一小、大学生和无职业人群,筹资包括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政府补助的标准与新农合是一致的。家庭缴费分为两个档次,这是根据城镇人员的不同需求。据我国的医疗保险测算,老年人(六十岁以上的)的医疗费占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的60%,虽然人数只占不到30%。这是很正常的。对于未成年人,现在全国的平均缴费水平约为90元,政府补助80元,个人缴费10元。对于成年人,平均每人一年缴费达270多元。关于统筹层次,我国提出了以地市级进行统筹管理。现在有些地方实行县级统筹,要求尽快变为地市级统筹。医疗费用给付,要以大病为主,2009年出台的文件规定,要探索门诊统筹。

二、医疗保险的目标

现在,我国参加新农合的人数已经达到81500万,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人数在2008年达到了31800万。今后三年,各项保险制度的参保人数都要力争超过90%,这个任务是相当巨大的。2009年,社保部给各地提出任务,要求有7200万人参保,前五个月仅完成了任务量的17%,这与医改方案出台比较晚有关,与金融危机导致的农民工参保人下降也有关。所以,2009年下半年,各地需要加紧完成任务。

目前,职工医疗保险的住院给付水平是70%左右,虽然各地公务员的补助情况不同,但是公务员的给付水平基本能够达到85%左右;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住院给付率约为50%;新农合的住院给付水平为38%左右。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要求职工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要达到75%,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达到65%,新农合也要达到65%。

目前,保障水平低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公平性问题、流动性问题和可持续问题。要解决公平性问题,首先要全民覆盖,保证每个人都参保,坚决不参保的除外。在二元结构下,不能简单地用参保缴费水平来评价参保的公平性,而是要逐步调整参保水平。如果今后的给付水平都达到了一定要求,这才算公平。同时,这里的公平只是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补充医疗保险不存在公平性问题。现在,流动性问题很突出,主要是农民工问题和居住迁徙问题。可持续问题,主要是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需要提高,基金抗风险能力需要提高,各项基本医疗保险需要补充。针对以上这些问题,医改方案都做了相应的规定。

第三章 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管理

第一节 医疗保险服务管理

医疗保险是世界性的难题,其难点在于医疗保险的医疗服务管理。在公费医疗保险时期,医疗服务管理也叫做报销制度,现在一些文件中也经常出现报销比例以及报销方式的规定。实际上,报销制度是职工或病人到医院看病,个人先缴费,缴费后凭发票到单位报销的制度。医院取消合同单制度之后,就出现了报销制度。现在,实行医疗保险第三方介入管理模式,就是参保人员把钱交给医疗保险经办系统,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院或医疗机构签订合同或协议,参保人员到医院看病之后,按照协议规定,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同时按照协议进行付费,付费的方式有很多种。这样,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就成了所有参保人员付费的管理者,同时也是购买医疗服务的管理者,这是社会化服务。所以,现在一般不提报销,而是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向医疗服务提供方按协议付费。

第二节 医疗保险管理服务的新要求

这次的医改意见中,对于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要求强化医疗保障对于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

(二)要探索建立由医疗保险机构等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

(三)要实现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

(四)要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

现在,我国实行按服务付费,在这种方式下,医院会多提供服务,不管有用没用。

按人头付费,主要是针对社区服务,比如把社区服务出包给社区服务站,整个社区一年的费用是固定的。如果大家都不得病,这部分资金就省下了,作为社区服务站的收入。如果大家都转到大医院去看病,超支部分就作为社区服务站的亏损。当然,这项付费方式是需要一套制度作为保证的。

现在,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比如英美、澳大利亚、日本、意大利、法国、德国,包括台湾地区,都实行DRGs支付方式,就是按病种付费,治不好不付费。比如阑尾炎,病人支付医院固定的费用,当然各地是有差异的,医院负责把阑尾炎治好。但是,阑尾炎有轻有重,不同年龄段的手术情况不同,而且阑尾炎可以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穿孔性阑尾炎、风湿性阑尾炎、阑尾移位等,价格是不一样的。如果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情况就又不同了。严重的话,阑尾炎还可能导致休克。所以,要按照不同的情况,比如手术与否、有无穿孔、岁数大小、病情轻重、血压高低等,把病人分成不同的组。DRGs支付方式,在中国叫做按病种付费。

总额预付,就是支付医院或者医疗机构一年的费用,要求把所有的病人都治好。当然,这个过程中,医院也会采取一些方式,比如尽量让病人缩短住院时间,尽量少做检查,减少治疗等。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介入质量管理。

(五)要鼓励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医疗机构、药品供应商的谈判机制和付费方式改革。

1、谈判机制的建立

在按服务付费的情况下,药费都是由国家定的。改革之后,要通过谈判机制,对于费用金额、给付方式以及医疗质量等加以明确。实际上,这是医改意见中指出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1998年国务院发布的44号文件中,对于按服务付费下的管理机制做出了明确规定,叫“321”。所谓“3”是指三个目录,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住院标准。这是一项标准化管理。现在已经不再按服务付费,这个标准就成为了医疗机构和病人之间协商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病人对于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有另外的要求,要自付或通过商业保险提供费用,不在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内。比如在医院做阑尾炎手术,如果因为怕疼而要求使用高档止疼泵(单价一千多元),只能由病人自付,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的范畴。

协议管理,就是指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签订协议。协议管理实际上是一个谈判机制,它是通过谈判产生的。现在,谈判工作做得还不够,但是已经形成了一套机制。

价格管理,就是指给付办法。实际上,已经出台了关于医疗保险给付办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目的就是要进行价格管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介入价格的管理和控制还不够。

总体来说,就是要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的利益,通过谈判购买买得起的最好的医疗服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首先要通过谈判,其次由经办机构代表参保人的利益购买买得起的服务。在80年代末,卫生部就开始研究基本医疗问题,但是对于什么是基本医疗,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到1997年,朱镕基总理用一句非常浅显的话说明了基本医疗,即“看汤下面”。也就是说,有多少钱就买多少医疗服务,基本医疗由付费人说了算。这不是一个医疗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卫生经济学问题。所以,基本医疗的概念应该是医疗保险部门代表所有参保人的利益,根据预算和支付能力进行的活动。

判断医疗服务的好坏,可以通过病人用脚投票决定,但是有时候病人并不知道哪里的服务好,所以还需要介入质量管理。病人治好与否,不能通过给药剂量进行衡量,而需要一套治疗标准。

2、付费方式改革

医疗保险的结算是核心问题,是带有导向性的问题。不管用哪种方法进行结算,它的方向都是在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调动医疗机构和医生控制医疗费用的积极性。医生和病人面对面时,任何管理都是无效的。世界市场经济国家中,除了中国,医生都是自由职业者,只有中国是按照雇员模式对医生进行管理。我们要调动医生的积极性,才能控制医疗费用。如果医生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医疗保险提再高都是不够的。现在,我们开始对结算方式进行改革。实际上,不能通过一个结算办法解决所有问题,这些结算方法中没有绝对好的,也没有绝对不好的,都是综合性的,只在有些情况下它是必须的,是简单的,是合适的。只要适合地区管理、适合管理能力、适合谈判能力的方法,就是好的结算方法,而所有结算方法的方向都是为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

另外,医疗保险的结算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是医疗保险结算方式和医生之间的博弈。对于阑尾炎,假设正常情况下七天出院,在采取按服务付费的结算方式下,病人住院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只要病人住院,医院就有收入,医生就有报酬;在采取按病种付费的结算方式下,病人住院越短越好。在国外,原则上二十四小时不出问题就可以回家,三天以后去门诊复查,七天拆线。对于居住地离医院比较远的病人,如果病人没治好就出院的,采用总额预付结算方式是比较好的。在我国,有一个地方实行总额预付结算方式,第一年医院没反应过来,第二年开始适应,第三年出现到十一月不接收手术、不接收重病人,只接收轻病人的情况,因为手术的钱已经消耗完了。这是不行的,我们要采取措施,保证把应该接收的重病人和手术都完成,在考核工作量的同时,考核工作质量。所以,这里存在医生和结算方式的博弈过程。

一位国际知名的英国保险专家曾经说过:“一般来说,一种付费办法能够持续三到五年,就是一种好办法,三到五年之后必须要有进一步的改革。”这句话说明了付费方式的长期性。当然,所有的改革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建设。医疗保险目前还没有进入到精算时代,信息的标准化程度远远不够,我们的病种代码、医疗服务代码和药品代码还是混乱的,没有提炼出足够的信息。美国的DRGs是从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信息,到1978年开始制定出这个办法,在全国三分之一的地区开始实施。法国的信息收集速度更快一些,但是要求的时间更长。我国的信息收集还远远不够。

同时,付费方式的改革还要结合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来进行,要与相关部门一起进行改革,特别是在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标准控制方面。

第四章 新医改,新任务

第一节 新医改

新的医疗保险对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从2006年的6月30日到2009年4月6日之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2006年6月30日国务院第141次常务会决定成立一个部际协调小组。2008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对协调小组提出的意见进行审议。这份意见的提出,历时两年多的时间。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有七家单位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包括麦可欣科技有限公司。在2007年底,协调小组召开了一次国际研讨会,邀请各方面专家提出意见。2008年10月14日到11月14日,通过网上发布信息,征求全社会意见。有人说,文件内容看不懂。实际上,中央文件都是经过字斟句酌制定出来的,并不都是普通话,看不懂在所难免。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协调小组对意见进行了修改,特别是针对“看不懂”现象。领导小组认为,民众看不懂主要是因为意见涉及时间太长,一直到2020年。所以,要让民众看懂,就要提出一个短期的实施方案,这个实施方案涉及三年。2009年4月6日和7日,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今后三年的医改实施方案。

这次的医改方案中,提出了“四梁八柱”、顶层设计、目标和体系。一个改革方案,如果没有顶层设计,是会出现问题的。医疗保险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这次文件中,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社会提供”。一个国家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外交、国防、基础教育。这次的医改方案中,将基本卫生制度作为国家公共产品,这是没有什么分歧的。但是,对于“把基本医疗制度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向社会提供”就出现了歧义,对于国家是不是应该把基本医疗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社会提供,以及财政承担的责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次方案中,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将其作为公共产品向社会提供,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四梁八柱”中,医疗保险是“八柱”中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小部分。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体系,就成了“四梁”。梁和柱是有区别的。“四梁八柱”,都需要包括管理体制、新型机制、投入机制、价位机制,它们的提出是很有意义的。

在2007年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邀请了世界各国的著名专家,包括哈佛大学、伦敦经济学院、加拿大、亚行、世行、WHO等各界专家,其中有十二位医疗保障方面的专家。在研讨会最后的建议中,和医疗保障直接相关的有八条,他们建议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进行医疗保障改革。第一,要尽快把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到全民。第二,逐步缩小各项保险制度的待遇差距。第三,用十到十五年的时间,把医疗保险的给付水平逐步提高到80%左右。现在,我国医疗保险的给付水平分别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7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50%,新农合38%。国际上一般认为,自付率20%是一条需方控制线,这是经过大量测算的,所以80%的给付水平是比较客观合理的。随着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要逐步整合制度。专家进行测算的依据,是我国2000年到2006年数据,而这段时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可能到2020年,我国就能整合成一个制度。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慢下来,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这是要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的。第四,要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第五,逐步建立门诊统筹制度,从大病逐步向门诊扩展。第六,要改革医疗费用给付办法。第七,要整合经办机构。第八,要强化和建立医疗服务监管系统。以上这八条建议,基本都纳入了我国的医改方案。

第二节 新任务

一、今后三年的新任务

今后三年,我国医改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

(一)快速扩大覆盖面。国务院明确提出,三项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人数要扩大到90%以上,目前已经达到84%。这84%中,有一些是重复计算的。如果要达到90%以上的目标,是有可能完成的。但是,这个目标还有“均”的问题,城镇完成目标的压力是很大的。现在,城镇人口的覆盖人群占到整个城镇人口的74%左右,压力是比较大的。2009年上半年,城镇人口覆盖人数的扩展工作完成的不太理想,需要各级政府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二)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统筹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提高经办管理服务能力。目前,与这些规定相配套的文件正在制定中。

(三)现在,全国还有64个城市没有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要求在2009年上半年全部启动。目前已经有42个城市启动,其余的将在2009年7月全部启动,压力是很大的。全民覆盖工作必须快速推进,已经启动的城市的参保率必须达到80%,新启动的城市的参保率要达到50%以上。现在,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加入医疗保险行列,针对这部分人群要制定相应的措施。2008年10月,国务院下发文件,规定大学生要全部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在2009年9月1日新学年之前,各地要全面启动大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工作。

(四)现在,还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解决,主要是针对一些困难企业,关键是破产企业。按照2008年7月1日实施的《新破产法》,之前关闭破产的企业是不能参保的。我国第一家破产企业,是于1988年破产的原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按照规定,很多破产企业都不能参保,因为当时还没有医疗保险制度。这些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是不能参保的,全国大约有六百四十万。如果再加上困难企业职工,全国共计有近九百万人员没有参保。

这次医改方案中,党中央决定下拨五百亿财政资金,根据各省没有参保的人数,实行“奖补结合”政策,另外还可以动用医疗保险的结余资金,在2009年年底之前,把所有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医保行列,剩余人员将于2010年年底全部纳入医保行列,实行社会化管理,与企业脱钩。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大家就这问题达成统一意见,认为这是一项德政,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与各省的协议书正在签订之中,已经完成了二十七个省市。2009年6月底,所有财政资金将全部下拨到位。李部长在动员会上讲到:“钱要下去,人要进来,纳入社会化管理”。这项工作要求2009年年底必须完成。

(五)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问题。关于这部分人员,关键在于定义不清。当初认为,一周之内工作三个小时以上的,就算灵活就业。但是,对于生活困难的,由于这部分人没有雇主,职工医疗保险全部由个人缴纳,就会出现参加不起的情况。现在,我们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职工医疗保险或者居民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一年是200-300元,如果是低保户,政府基本全缴,保证这部分群体参加居民医疗保险。另外,对于困难就业群体,政府将运用再就业资金帮助他们缴费,保证他们参加企业职工医疗保险。这样,这部分人员在退休时,就可以享受职工的所有待遇。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重新划类以后,关键是地方如何实施。各省、市、县要结合各地实际开展工作。这项工作的开展是非常麻烦的。对于灵活就业人员选择参保不同险种的,居民医疗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中会出现衔接问题,有关部门正在制定配套文件,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农民工,有长期稳定劳动关系的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可以采取“低门槛,保大病,保当期,雇主缴费”的办法;对于劳动关系不稳定的(一年以内),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原籍所在地的新农合。另外,各城市不得禁止农民工参加城镇医疗保险。有了这么多的可选项,事情就变得很麻烦,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民工在原籍是否参加了新农合;如果参加了新农合,年初已经缴费的,在工作地是否还需缴费;已经参加新农合并缴费的,如果雇主又缴费,能否享受双重保险等。原则上,不能双重参保。由于地点不同,比如深圳和陕西、陕北,如何证明农民工参加了新农合,如何保障农民工的权益,这都是需要考虑的。所以,需要建立一套新的保险登记管理和信息管理制度,以保证全国十三亿人参保。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做起来。

(六)提高保障水平。文件明确提出来,要提高封顶线,分别提高到职工工资、居民和农民平均收入的六倍左右。由于每个人缴纳的保费不同,相对地,封顶线也不同。今后将随着国家补助和缴费水平的提高,逐步平衡封顶线。按照社会保险管理办法,计算封顶线最初用的是社会平均工资,后来是职工平均工资,现在又出现了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这不是一个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是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104报表口径统计出来的。而104报表实际上只是采用大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和国家控制企业,包括很多垄断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统计出来的,明显高于社会平均工资。现在,社会平均工资的概念已经不再使用了,各地也在创造经验,考虑是不是能够以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计算封顶线。提高封顶线到职工工资、居民和农民平均收入的六倍左右的目标,我们要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达到。

(七)提高给付水平。文件规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职工医疗保险给付水平提高到75%,居民医疗保险给付水平提高到60%以上,这里指的是住院费部分。同时,要探索门诊统筹,原则上要低水平起步。

保险,实际上还是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这种福利性质关键体现在福利刚性。福利刚性,也就是“只能涨不能掉”,掉了就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孟夫子曾经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怕待遇低,就怕分配不平均。想要分配平均,使大家能够接受,就要低水平起步,让大家看到每年的数据,然后再往上涨。现在,很多地方还是从社区服务起步,从20%、30%的报销给付起步,从窄的药品目录起步。

另外,要有一个门诊的封顶线,关于门诊统筹的指导意见还在征求各部委意见,很快会下发。

二、今后十年的新任务

到2020年,还有十年时间,这十年提出的任务,是要建立一个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也就是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最终(2020年)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

如果从现在开始,能保持平均8%的增长率,保持每年两到三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未来十年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但是,如果经济增长率和城镇化率达不到期望水平,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根据世界银行的一份统计表,实现一个国家的制度统一,包括台湾地区的全民健保制度,有两个基础指标:(1)人均GDP基本在一万美元以上;(2)城镇化率达到85%以上。如果按照8%的经济增长率和3%的城镇化率,2020年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否则,目标的实现就可能出现问题。目前,我国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这个比率,比如上海、北京、长三角、珠三角。在中国,必然有一些发达地区要先行一步。随着改革的推进,这些地方也正在进行积极探索。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会比较快地实现这一天。

在美国,希拉里曾经实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最终不了了之。奥巴马(全名:巴拉克·胡赛因·奥巴马 Barack Hussein Obama Jr.)应对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政策,就是在美国进行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但是直到现在也没具体实施方案,压力是相当大的。美国的医疗保障费用总额占到GDP的16.7%,而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大概占GDP的5.4%。如果我国的医疗费用达到16.7%,我国的财政将可能支持不了。美国的医疗保障费用总额占到GDP的16.7%,同时,美国占据了高科技的医疗器械市场和药品市场,美国用医疗器械和药品支撑着美国人的高额医疗卫生费。

论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篇7

(一) 在制度设计方面, 实行养老保障“三支柱”共同发展

第一支柱为实行现收现付制的国家养老金, 由国家的基本养老金计划和“第二养老金计划” (补充养老金) 两个部分组成, 是国家为公民提供的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国家基本养老金计划的替代率较低, 且没有办法解决无职业年金者年老后的贫困问题, 而补充养老金计划作为有力补充, 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第二支柱为职业养老金计划, 是英国养老保险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职业养老金经历了由自愿缴纳到强制缴纳的发展过程, 其费用可以由国家公共部门提供, 也可以由私人雇主提供。当由国家公共部门提供费用时, 属于完全积累制的养老金计划;当由私人雇主提供费用时, 属于企业的年金。由于第一支柱的养老金替代率相对较低, 只能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相比较而言, 第二支柱可以提供较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 使老人退休后能够过上较为体面的生活。

第三支柱为个人的养老金计划, 包括个人储蓄、个人购买商业保险等。第三支柱实行自愿原则, 个人可自愿选择具体方式, 且未来养老金待遇水平与个人工作时的储蓄额或缴费多少挂钩, 多缴多得。第三支柱属于高层次的养老保障, 可以为老人退休后享受较高品质的生活提供条件。

以上英国三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体现了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特点, 既有强制缴纳的职业养老金, 也有自愿选择的个人养老金计划;既有国家提供的基本养老金, 也有个人投保获得的补充养老金。它们相互补充,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压力, 增强了国家应对老龄化社会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二) 在保障内容方面, 覆盖广泛、形式多样、体系完善

英国是最早的福利国家之一, 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基本涵盖了全体公民, 建立了一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 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 且社会保障待遇水平高。从20世纪开始, 英国的国家养老金制度经历了由免费获得养老金向缴费获得养老金再向与工资收入相关联的发展过程, 最终形成了老年救济制度、由国家财政支出并统一标准的国家基本养老金制度、与工资收入多少相关联的差别保障制度、补充养老金保障制度以及为满足更高水平的养老要求而建立的职业年金制度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安全网。

(三) 在实施过程方面, 始终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

权利与义务相结合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公民享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 但是在享受社会保障权利的同时也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 (如按时缴费的义务) 。然而, 过分地强调权利或者义务, 也不利于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英国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的过程中, 能够平衡协调好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通过立法明确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这一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四) 在事务管理方面, 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

社会养老保险市场化是指改变过去社会养老保险由国家统一负责、统一管理的局面, 在社会养老保险事务的管理过程中, 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 将养老保险的一部分项目交给非政府机关、大型保险公司或者其他组织承担, 尽量减少政府介入社会养老保险事务的数量和范围;另一方面引入竞争机制, 提高养老保险事务的管理效率, 使养老保险逐步实现社会化、市场化运作, 减轻政府在社会保障事务管理中的负担与责任。

(五) 在法治保障方面, 有法可依, 执法严格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保证养老保险制度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英国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过程中, 始终十分重视立法工作, 通过系统完善的立法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英国每一项养老保险立法都体现出具体、系统、全面的特点, 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性质、申请和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养老金津贴的标准、发放形式、养老金领取者的权利、养老金领取者财产的计算、对骗取养老金行为的惩罚以及养老金制度的有关管理工作等都做出了系统的、详细的法律规定。

(六) 在制度重心方面, 鼓励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使得许多国家的财政负担加重, 最终导致国家逐渐在为公民提供养老金的制度中适当退出。而要保证国家的适当退出不会导致个人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就必须将养老保险的责任转移给其他社会主体。英国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它的主体主要是雇主、雇员及雇员的家庭成员。目前英国最主要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是企业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的养老金计划 (个人储蓄、个人投保商业保险等) 。英国政府在下调国家基本养老金给付水平的同时, 采取了各种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为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英国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 在制度设计方面, 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

英国多形式、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国在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方面也应该向“三支柱”的制度模式发展, 在国家提供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各类用人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 大力发展补充养老保险, 鼓励个人购买养老型商业保险, 倡导和推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新型养老方式, 逐步地建立起形式多样、体系完整的养老保险制度, 改变过去个人养老过分依赖公共养老保险体系的局面, 逐步减轻国家的负担。

(二) 在基金收支方面, 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从筹集环节来看, 我国目前需要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进行一些改革, 大力发展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其中重点就是要加大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 尽快解决制度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问题, 尽早做实个人账户。同时, 政府应当通过制定出台激励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计划, 在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的同时, 也为吸引人才和开发人力资源优势创造条件。此外, 我国还需要加强养老保险费征缴方面的立法工作, 严厉打击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逃避义务而故意拖欠、克扣或者根本不缴纳职工养老保险费的行为。

从支出的环节来看, 我国人口基数大, 经济水平还不够高, 养老金待遇水平应以“适度”为原则, 坚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在这方面, 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经验, 在时机成熟时调高退休年龄, 推行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 减轻我国在养老保险金支付方面的压力。

(三) 在基金营运方面, 通过市场运作拓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领域

养老制度作为一项关系民生的基本制度尤其要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多年来, 由于我国政府在养老保险领域的责任不明确, 市场的有效作用很难得到体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大养老保险基金的市场化运作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重要途径。比如, 政府应当将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更多地交给专业化的金融机构, 通过这些机构相互之间的正当竞争与利益博弈, 不断优化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品种和结构, 分散投资风险, 提升投资收益。政府在退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具体管理与运作事务之后,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完善相关立法、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和进行宏观调控等领域。

目前,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主要是在预留相当于两个月的支付费用以外, 全部用于银行定期存款和购买国家债券。我国每年积累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巨大, 这些资金应该被充分利用, 在实现保值增的同时, 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我国应当逐步放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 例如可以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 将一部分养老保险基金用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投融资等领域, 一方面可以解决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养老金实现保值增值。

(四) 在监督管理方面, 不断完善监管体系, 加大监管力度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主要是以行政监督为主, 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为辅。这种监管体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养老保险基金的使用进行了有效管理, 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比如, 各类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界限不清、权责不明, 缺乏统一指挥, 多头指挥和监管疏漏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认为, 应当通过立法或者政策文件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在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环节的职责, 既要各司其职,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办事效率, 有序开展本部门工作, 也要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积极配合, 在维护养老保险基金安全方面形成合力。此外, 我国还应当完善社保基金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确保监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对于违反法律与相关制度的用人单位与个人要依法严肃处理, 及时堵上制度漏洞。在监管过程中, 监管部门还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 使群众及时了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状况和投资去向, 增强基金管理的透明度, 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五) 在立法建设方面,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与管理规范

英国在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 十分重视立法工作, 通过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每项法律设计都做到了具体、条理、全面。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多数还是以行政规范、政策文件等形式推行的, 立法建设明显滞后与现实发展的需要。因此,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与管理规范, 将实践中成熟的制度和做法尽快上升到国家立法的层次, 特别是在基金筹集、基金管理、基金投资运营、基金支付、基金监督管理等具体操作环节, 尽量将管理规范制定的明确、具体、全面和利于操作, 以利于规则的统一和稳定, 确保制度运行的顺畅与高效。

参考文献

[1]郑功成主编:《社会保障学》,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论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篇8

【关键词】保险法;告知义务;完善

保险法在我国起步较晚,大多数法条是在借鉴国外立法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而确立,我国修订后的《保险法》第16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我国虽然将告知义务制度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做出基本的规定,但是在实践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有关告知义务主体、告知义务履行期等争议,可见有关告知义务的规定还存在诸多漏洞。本文基于这些问题,为了完善告知义务制度,充分发挥其在保险法中的作用,对其进行了探讨,以便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并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以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保险业有序稳定发展。

一、完善告知义务主体

关于告知义务主体,学术界对于被保险人是否应被作为告知义务主体存在争议。本文认为应将告知义务人扩大至被保险人,理由如下:第一,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时,订立保险合同时如果被保险人故意不履行告知义务,将影响保险人的权益,有失公平,也不利于保险人的合同解除权行使,所以被保险人应为告知义务主体。第二,基于最大诚信原则,被保险人作为风险状况的知晓者,将其规定为告知义务人,正是最大诚信原则的体现,也将此原则在实际操作中细化。第三,当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时,这种立法模式可以有效减少保险人调查信息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减轻保险方的负担,从而也减轻消费者的负担,促进消费者的保险消费,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将被保险人作为告知义务的主体。

二、完善告知义务履行期间

有关告知义务履行期,本文认为,我国保险法应当明确告知义务人的告知时间,确定告知义务人最合理的告知时间段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告知义务主体将保险标的之危险状况及时告诉保险人,保险人能及时做出判断及调整。

针对保险合同缔结过程中的告知义务,本文认为,在保险人决定同意承保之前告知义务人都应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针对保险合同成立后至保险事故发生前的告知义务,当保险合同复效时,因其中止期间,保险标的很可能出现毁损或损害增加等,保险人需要对风险重新测定,所以投保人并不负有告知义务;当保险合同续约时,一般认为,合同续约为新订立的合同,投保人应履行告知义务,但是在原合同中订有“自动续约条款”而续约得,不再是一份新合同,投保人无需履行告知义务;当保险合同变更时,如果变更会影响保险人确定保险费率的,发生实质性变更的,是一份新合同的订立,此时告知义务人需要重新告知;合同的变更对原合同当事人没有影响的,就不是新合同的订立,此时投保人无需重新告知。

三、完善告知义务履行方式

有关我国保险法告知义务的履行方式,本文认为,对于保险人的询问事项有一定的限制,例如“兜底条款”,不能仅仅损害投保人的利益,而完全从有益于保险人的角度出发,不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应在司法解释中规定此类条款无效;在《保险法》中应该明确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理由如下:(1)采用书面询问方式,可以是重要事项以书面形式固定下来,为以后保险人与投保人发生分歧时,减少纠纷并避免举证困难,还可以减少交易成本与交易时间。(2)采用书面询问形式,将告知内容明确固定下来,为告知义务人设定一个具体的告知范围,使其了解明白需要告知的内容,并进行如实告知。

如实告知义务制度是我国保险法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着保险合同,也影响着保险业的健康运营,同时也极大丰富了保险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告知义务制度关系着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平衡。为此笔者对我国保险法中的告知义务制度进行分析论述。

通过实务中投保人与保险人的纠纷,发现我国告知义务制度在告知主体、告知时间、告知方式方面存在的不足:主体方面,只将投保人作为告知主体,规定太过狭隘,不利于投保人不为同一人的情况;时间方面,只规定在保险合同订立时,无其他详尽的说明,太过片面,不利于合同当事人在不同时间段发生纠纷的解决;方式方面,是口头还是书面没有明确规定,兜底条款是否有所限制或废除未规定,不利于投保人举证,有损投保人利益。基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完善告知义务制度的办法,希望在未来的司法立法及修订中,不断完善我国的保险立法,为维护投保人与保险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一个公平良好的环境,以促进我国保险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宁.保险法中的如实告知义务[J].政治与法律.2014(1):61—64.

[2]李景义,焦雪梅.保险合同如实告知义务及其法律规制[J].改革与发展.2014(4).

[3]张景雯.浅析保险法中的如实告知义务[J].法制与社会.2013(9):99.

[4]管建云.论保险法告知义务制度的适用[J].江苏警官学院报.2011(7).

上一篇:反分裂学习心得下一篇:肥西县三河镇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