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落叶》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落叶》(共10篇)

中班科学教案《落叶》 篇1

1、在游戏 活动中,鼓励幼儿观察树叶不同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2、在看标记、做标记的过程中,培养幼儿仔细的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根据树叶的不同特征分类。

活动难点:

看标记,进行多维的分类。

活动准备:

1、黄色与绿色大树模型四棵布置场地,录音机、音乐磁带、树叶标记。

2、黄绿两种颜色的树叶,分别是光滑、锯齿两种轮廓。

3、黄绿两色的五角星,课前贴在幼儿手背上。

活动过程:

一、模仿律动,激发幼儿活动愿望

播放音乐《秋叶》,幼儿听音乐自由的模仿树叶飘落的动作。

二、拾树叶、送树叶,感知分类

第一次拾树叶:每人挑一片自己喜欢的树叶,先说说你拾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再看轮廓标记房树叶。

小结:树叶宝宝的特征应该和标记上的树叶一样。

第二次拾树叶:请幼儿按照自己手背上的五角星颜色拾一片相同颜色的树叶送回“家”,并进行验证。

小结:有相同特征的树叶宝宝可以住在一个家里。

第三次拾树叶:提要求,按两维特征分类。幼儿进行操作。

三、做标记,体验树叶的多维特征

师生共同探索给树叶做标记,然后幼儿按标记特征送树叶表表回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落叶 篇2

1、通过观察,发现秋天里树叶飘落的自然现象。

2、学习散文中“翩翩起舞”、“飘落”、“金黄”等词语。

活动准备:

画有树干和房屋等物体的背景图一幅;深浅不同的黄色颜料盒、抹布;“春天树木发新芽”“夏天满树绿荫”的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

1、介绍散文《落叶》。

(1)听《落叶》歌,做树叶飘落律动进场,随意坐在地上休息。

(2)提问: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发现周围的花草树木有什么变化?(启发幼儿描述秋天的风及花、草、树)

(3)师:秋天,树叶变黄了。秋风一吹,小树叶飘呀飘,像一个个跳舞的小姑娘,慢慢落下来,秋天真美啊!下面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篇散文《落叶》。(老师富有表情地朗诵散文,念到春夏两句时,分别出示相应的两张图片)

提问:

①散文的名字叫什么?

②大树是妈妈,那小树叶是什么呢?

③春天的时候,小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④夏天的时候,小树叶又是什么样子的?

⑤秋天到了,小树叶在秋风中有什么变化?(学习词语:金黄、翩翩起舞)

⑥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屋顶上,屋顶有什么变化?(依次问飘到“河里”“草地”“大树妈妈的脚下”,学习词语:飘落。让幼儿学习描述落叶和被落叶覆盖后物体的形象)

⑦小树叶离开妈妈时会想什么?(启发幼儿用散文中的原句回答)

2、音乐活动中模仿落叶的动态。

提问:小朋友,秋天到了,在大树妈妈的身边(背景图前)你们想扮演什么?还想做什么?普宁新闻、揭西新闻chaoshannews.com(想扮演树叶,还是想唱落叶的歌)

(1)幼儿听音乐,自由地学树叶翩翩起舞,最后做飘落的律动。

(2)唱《落叶》的歌。先集体唱,再男女生轮唱。

(3)玩音乐游戏《扫落叶》。教师当扫叶人,随着音乐做扫叶动作。幼儿当树叶,听音乐做树叶离开枝头、飘落,被“扫”在一起又被一阵吹散等动作。第二遍音乐起,老师和两个孩子一起当是扫叶人,被“扫”到的(手碰手)“树叶”即停止飘舞,站在中间,最后听音乐,“树叶”全部被“扫”在一起。第三遍音乐起时,“树叶”仍做飘舞动作,最后被“扫”在一起时,突然一阵“秋风”(钢琴声效果)把所有的树叶吹出了活动室,游戏结束。

3、在背景图上装饰秋景。

中班科学教案《落叶》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根据诗歌结构大胆想象,尝试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课件1个。

2、每人一张画有落叶的供添画用的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全体幼儿齐唱歌曲《小树叶》,进入活动室,引出课题。

1、师幼共同演唱歌曲《小树叶》,随音乐节奏进入活动室。

2、课件播放秋风吹的声音因。

3、提问:秋风来了,小树叶都被吹到哪儿去了?

(飘到小河里、飘到马路上、飘到花园里、飘到房顶上、飘到草地上……)师:秋叶儿飘到的地方可真多,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欣赏一首散文诗,题目叫《落叶》,听听看在这首散文诗里,这些美丽的小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好吗?

(二)欣赏散文,理解散文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一遍。

提问:散文诗说树叶都落到哪里去了?

(树叶落到了院子里、小河里、沟里、地上……)

2、教师配以课件再次朗诵散文诗一遍,并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幼儿自己提出的问题。

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老师再来朗诵一遍散文诗,这次请小朋友边听边把不懂的句子记在脑子里,待会儿让我们一起来讨论。

提问:散文诗听完了,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树叶落到沟里,为什么蚂蚁会把它当作小船呢?

——因为沟里有水,小蚂蚁过不去就把树叶当作小船划过去。

——小鱼游过来,为什么把它当作小伞?

——小鱼游到树叶下,就像撑了一把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为什么说来信了?

——树叶落下来了就是在告诉小燕子秋天来了。

师概括:大家说的真好,许多树叶从树上落下来,就是秋天来到了,小燕子一看到落叶,就像看到写着秋天来到的信一样,所以小燕子会说“来信了。”

——那为什么小燕子会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因为南方比较暖和,小燕子喜欢住在暖和的地方。

提问: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谁知道散文诗里为什么说“催”我们到南方去呢?

(催就是叫小燕子快点去南方。)

3、请幼儿边看可件边欣赏配乐的散文诗一遍。

我们小朋友今天可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吧。

(三)教师作仿编的示范,少数幼儿试编。

散文诗里的树叶落到了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被小虫、小蚂蚁、小鱼、小燕子看见了,并且把它们当作了屋子、小船、小伞、信,那请你想一想,树叶还会落到哪里,会被谁看见,把它当作什么呢?

引导幼儿相互讨论后仿编。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蚂蚁看见了,把它当作被子。

——树叶落到草地上,小白兔看见了,把它当作扇子。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看见了,把它当作饼干。

——树叶落到汽车上,小鸟看见了,把它当作降落伞。

提问:小朋友想想,除了燕子天冷了会飞到南方去,还有谁也要非到南方过冬的? “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大雁)——树叶落到地上,大雁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

(四)结束活动。

小朋友都说得真好,下面,我们来把你仿编的诗画出来然后再讲给大家听好吗?幼儿在落叶图上添画,边画边作仿编诗句的练习。教师巡回观察,可听听个别幼儿仿编的诗句。课后引导幼儿相互讲述。

附:

散文诗欣赏:落叶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在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当作屋子。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教学反思:

散文《落叶》选材来自我们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界的神奇变化总是吸引幼儿关注、好奇的目光,激发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教材中童话般的意境将落叶这一平常之物赋予了极强的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向幼儿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并在童趣中将散文优美的意境、拟人化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等语言美的魅力充分体现出来。

中班科学教案《落叶》 篇4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秋天的落叶

活动重点:对音乐活动感兴趣,能够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快乐。

活动难点:通过对音乐的倾听,从而运用语言及身体的动作去表现音乐,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秋天的落叶》

活动简介:

这是一节音乐活动,是通过艺术教育来激发幼儿兴趣,发展幼儿。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把儿童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的热情化为主动从事艺术活动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整个活动旨在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体验审美愉悦,幼儿的愉悦包括感受美、发现美以及创造性地表现美。

感受美是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这次活动结合季节特征,贴近幼儿的生活,引导幼儿欣赏音乐《秋天的落叶》,音乐以轻柔、恬静为主,旋律优美,通过肢体语言深化对秋天意境美的感受。

发现美是通过艺术活动发现美,幼儿发现的美多半是自发的而缺自觉性。我在活动中培养幼儿通过学习自觉的发现美的能力,发现“一叶知秋”的现象

创造性的表现贯穿活动始终。新纲要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法,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整个活动中都是坚持“启发引导”幼儿,而不会否定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快乐的表现都是值得我也真诚、喜悦的心去发现、去接纳、去欣赏、更需要引导他们不断的创新。幼儿也通过自己的创作体现了自我的价值,而老师的接纳、赞许和分享是对他们最大鼓舞,这些赋予了儿童满足感和成就感。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通过模仿掌握技能技巧,不需要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亦步亦趋的按照教师的动作做,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而这次活动以坚持幼儿创造为主,在活动中我尝试溶入“奥尔夫教学”理念,从最基本的走路、拍手、拍肩等动作中培养音乐的节奏。在简单的生活体验中树立幼儿的自信心和对艺术活动的热情。

在教学方式上以情境式教学为主,目的是为了让幼儿体验角色扮演的快乐,也是幼儿在整个音乐活动有更多创造性表现的前提。

新纲要指出教具要以“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为主,所以在教具的选择上,我力求简单,但在简单中能带给幼儿真实感和新奇感。例如:树叶胸饰,是平时小朋友散步时捡了后制作的,通过佩带树叶胸饰,让幼儿能更真实的看到秋天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也启发幼儿想象如果自己是小树叶会怎么样?同时也加强自己在这次活动中的角色扮演意识,而塑料袋的使用目的则是为了给幼儿以新奇感,知道音乐的来源来自身边,来自生活,从儿对音乐、对生活都有更多的探索欲望,更好的激发幼儿去发现大自然更多的秘密。

在活动设计上也是力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

第一部分:以“小树叶”的歌曲开始,渲染秋天风吹落叶的气氛,引导幼儿积极、乐观、勇敢的情绪。

由“秋天到了……风吹醒了树叶,小树叶要活动活动”引出音乐。

第二部分:是音乐的欣赏《秋天的落叶》

首先分段欣赏,由小朋友来想象、表现小树叶的故事,教师在活动中起启发和肯定的作用:启发幼儿表现,肯定幼儿的表现。

第一段音乐欣赏两次,第一次欣赏我加入了文字朗诵,由音乐创编语言,目的不仅是“承上”:承接音乐“小树叶”,同时也“启下”,为启发幼儿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做铺垫。而第二次的播放是为了让幼儿自由表现小树叶飘落的情景。

第二段音乐是重点欣赏段落,我一共欣赏四次。第一次欣赏目的主要是为了听出树叶飘落时,秋雨和树叶嬉戏的声音,自然出示教具:塑料袋。引起幼儿的新奇感。第二次欣赏目的是为了满足幼儿想要尝试这种新奇感的愿望。第三次欣赏重点是请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示。第四次是请幼儿能欣赏出音乐间奏处,请幼儿尝试用造型表示。

第三段是欣赏两遍,请幼儿体会小树叶和小雨嬉戏后欢乐的样子。这时可以请小朋友拉手、转圈等不同声势表现快乐的小树叶,在跳舞的样子。

第四段音乐是同第一段相同的,前后呼应,小树叶醒来后肯定也有休息的时候,所以我们想象了树叶躺在地上休息,等待新的一天的到来。

然后是整体欣赏,让小朋友体验小树叶快乐、悠闲的一天。

第三部分:在轻柔、快乐的音乐声中,小朋友慢慢离开活动室。

由于活动的设计、音乐的剪辑、对音乐的理解都是自己的尝试,包括奥尔夫理念的初步渗入等等,肯定有不足和有争议的地方,比如说在选取音乐上,我选了一首似乎是平淡的,没有太多激情的音乐,但是,你听多了,静静的听,你会听到很多故事,欣赏音乐的价值不是你学会了什么,我只是想让小朋友知道,音乐是有感情,里面是有故事,可以来表演的,最重要的是“在音乐中体会到快乐”。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秋天的落叶》含反思这篇文章共6283字。

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三只小猪》》:中班教案《三只小猪》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盖砖房子动作的基础上,尝试探索盖木房子和草房子的动作;在“大灰狼来了”的情境中,根据不同的小猪角色做出相应的动作反应,倾听音乐,尝试随乐表演故事《三只小猪》的基本情节--盖房准备、房子建造、大灰狼来了,锻炼快速反应和保持造型的能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三只小猪》教案吧。

中班科学教案《落叶》 篇5

应彩云优质课VCD光盘

活动目标:

了解常绿树、落叶树的概念和主要特征,通过比较能区分几种常绿树与落叶树;初步学习比较观察、概括两种树树叶的异同点。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多种常见树,如水杉树、梧桐、鸡爪枫、广玉兰、雪松、冬青等,知道哪些是常绿树,哪些是落叶树;采集了各种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叶子。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收集的树叶,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2)用比较观察的方法概括出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共同特征。①幼儿把常绿树和落叶树树叶分类摆放。

②幼儿观察比较常绿树的叶子和落叶树的叶子分别有什么共同点。提问:常绿树的叶子有什么共同点?落叶树的叶子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常绿树的叶子厚、硬、是绿色的,腊质厚。落叶树的叶子薄、软、枯黄、腊质薄。

观看录象:《常绿树和落叶树》,了解常绿树一年四季长绿、落叶树秋天落叶的原因,形成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概念。

小结:到了秋天,有些树的叶子变黄变枯,从树上落下来,这些树叫落叶树;有些树一年四季叶子都是绿的,这些树叫常绿树。

(4)了解树木的作用;学习如何保护树木。

很多幼师经常抱怨上课难,幼儿不容易理解。不管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幼师们都多少有过同感!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描述自己喜欢的玩具,知道玩具不同的玩法。

2、乐意探索各种玩具的玩法,了解他们的不同性能和作用。

活动准备:

玩具,图片

重点难点:

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主题

1、观察各种玩具,说一说玩具的材质和名称。

问:

(1)你有哪些玩具?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的?

(2)怎么样能把玩具放得整整齐齐?哪些玩具可以放在一起呢?

2、尝试将电动玩具、发条玩具、木质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等区别分类。

3、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找出不同的玩法。

二、经验交流,寻找玩法

1、介绍: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2、共同寻找一种玩具的多种玩法。

小结: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种玩具也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三、幼儿操作,安装电池

1、讨论:电动玩具为什么不能动起来了?

(1)找出电池的相同之处:电池的两头,分别表示两极:一正,一负。

(2)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颜色、大小、高低、粗细。

2、告诉幼儿装电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弹簧上,圆圆小脑袋,戴顶小帽子”。

3、快乐体验:

(1)交流各自是怎么装电池的?

(2)尝试用轮换、猜拳等方法,使大家都能有机会玩到玩具。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春天到了,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自然角里,小朋友对各种各样的种子很感兴趣,经常有小朋友问我:“老师,这是什么豆子?”“老师这个豆子是长在哪里的?”……等等问题,于是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我班生成了以豆子为研究对象的主题探索活动,让孩子了解豆子的饿种类、颜色、形状、用途等,目前结合季节,我抛出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豆子是怎样发芽的呢?”

《小芽天天长》是这次主题活动探索活动中的一个内容,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亲自尝试种豆子的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孩子非常关注豆子的生长情况,很多孩子每天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自己种的豆子生长情况,并很主动的把发现的结果告诉大家。

通过实验的整个过程,我班孩子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也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也知道了科学现象是无处不在的。

活动目标

1、大胆讲述豆芽的生长过程及外形特征。

2、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记录种子生长的过程。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贯彻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过程

一、讲述豆子生长过程及外部特征。

1、“上星期小朋友都种了一些豆子,谁来说说你种的豆子现在怎样了?”

2、“谁来说说你的豆子是怎样发芽的?”

3、“你种的豆芽长的是什么样的?”

4、“你种的豆芽和别人一样么?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和小伙伴说一说。”

5、“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6、教师总结:“今天小朋友观察上午豆芽是生长在水里的,其实豆芽在土里、沙里也可以发芽,你们回去可以再试一试。”

二、记录豆芽生长过程。

1、出示豆芽生长照片

2、幼儿用画的方式记录豆芽生长过程。

3、教师总结。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活动,体验玩降落伞的乐趣。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索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大胆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记录结果。

3.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降落伞的经验、了解降落伞的组成。

物质准备:自制降落伞一个、梳理图示两张,塑料带若干、重量不同的三种铁夹子若干、勾叉记录标志若干、记号笔若干,活动过程:

一、观察“降落伞”,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降落伞吗?看!降落伞下来啦。

二、第一次探索“落的一样快的降落伞”。

(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正确的比较方法,感知相同材料制作的降落伞,降落速度相同)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提出活动要求。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塑料袋和夹子,想一想怎么做降落伞?

(2)提出活动要求:

①每个人制作一个降落伞。

②找一个好朋友比一比,看一看两个降落伞是不是落的一样快,想想怎么样比才公平。

2.幼儿自主开展探索活动。

3.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幼儿大胆说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师:两个降落伞落的一样快吗?你们刚才是怎么比的?

(2)讨论:怎么比才公平。

(3)教师结合图示梳理。

(4)幼儿再次游戏,进一步感知同样材料的降落伞下降速度一样。

(5)梳理小结:一样的降落伞,他们落的一样快。

三、第二次探索“降落伞比赛”。

(引导幼儿感知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

1.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猜想。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样的塑料袋、蓝色的夹子和黑色的夹子,请你来猜猜看哪个降落伞落的快,哪个降落伞落的慢。

2.介绍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人一盘材料,每个人制作一个降落伞。

(2)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

(3)根据比较的结果,给最快的降落伞贴上∨,给最慢的降落伞打X。

3.幼儿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4.结合记录表进行梳理小结。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降落伞落的`快,有的降落伞落的慢呢?

(3)教师梳理小结。

师:一样伞面的降落伞,蓝色夹子轻,降落伞落的慢,黑色夹子重,降落伞落的快。

活动延伸:

伞面大小不一样的两个降落伞,他们谁落的快,谁落的慢呢?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内容:

有趣的沙漏

二.设计意图:

幼儿在玩电脑的时候注意到了那个计时的小沙漏,于是大家关注起计时的问题来,开始研究哪些东西可以用来计时,古代和现代的计时工具有什么不同,等等。由于时间概念比较抽象,运用沙漏这种古老的计时工具是帮助幼儿感知速度的快慢,理解时间概念的较好途径。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观察、判断探究沙漏速度与漏口多少的关系。

2.交流和分享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活动准备:

1.用饮料瓶制作的沙漏、饮料瓶若干、钻有不同漏洞的饮料瓶盖。

2.细沙、漏斗。

3.幼儿每人一份记录表、笔。

五.活动过程:

1.观察沙漏,引起兴趣。

2.制作沙漏

(1)幼儿讲述制作沙漏的方法,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示范操作。

(2)教师介绍不同材料,请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不同的沙漏,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表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实验情况,并给予帮助或指导。

3.交流实验结果

(1)幼儿互相交流实验结果。

(2)集体分享实验结果,并讲述实验经验。

通过交流,幼儿获得漏口少则沙漏漏得慢,漏口多则沙漏漏得快的知识经验。

4.引发新问题

沙漏中沙子的多少是否会影响沙漏的速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索冰的特性,尝试用多种方法取出冰中的玩具。

2.幼儿乐意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设想,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活动准备:

1.准备一个四周挖有小洞的大纸箱,将冻有幼儿玩具的大冰置于大纸箱里。

2.锤子、剪子、锯子、钳子、积木、塑料棒、热水、炉子、砂纸等各种工具材料。

3.幼儿每人一份记录板、笔及红星。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幼儿将手伸进纸箱洞里触摸冰,感受冰的特性。

(1)用手捏一捏、压一压,知道冰是固体的,有一定的硬度。

(2)提醒幼儿一只手摸冰,另一只手摸沙纸,感受冰是光滑的。

(3)将摸冰的手拿出来与另一只手比比看,这只手的水是从哪里来的?知道冰是可以融化的。

2.让幼儿自由感受、探索,说出自己发现的冰的特性:冰是光滑的、固体的、透明的、冰凉的、会融化的……

二、提出问题

1.请幼儿观察冰中的玩具,并想想用什么办法才能取出自己心爱的玩具。

2.幼儿在实验记录板上画出自己的设想,教师巡回指导并了解幼儿的想法。

3.幼儿交流各自的设计方案,并将设计方案贴在白板上。

三、实验论证

幼儿开始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法寻找材料和工具进行验证,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1.观察每个幼儿实验的情况,及时给予适宜的支持和引导。

2.询问个别幼儿采用某种方法的理由。

3.教师采用幼儿没有想到的方法,与幼儿共同实验。

4.当幼儿取出玩具后,请幼儿在成功的方法处贴上一颗红星。

四、交流讨论

根据冰的各种特性,引导幼儿共同讨论。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从冰中取出玩具的?为什么这种办法能取出玩具?

1.幼儿分别介绍自己在实验中采用过的方法。

2.教师小结:可用热水或太阳来晒,使冰的温度升高,冰就会融化成水,玩具就取出来了;当用硬的物体敲击冰时,物体比冰硬,冰就会碎,玩具也就可取出来……

活动延伸:

如果冰里面还有一些没取出的玩具,可以让幼儿想一想:放在室外,它们会出来吗,为什么?哪种方法能更快地取出玩具?活动可根据情况进行延续。

设计评析:

中班科学教案 1 篇7

1、了解小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身体动作表现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2、养成观察事物细微变化的习惯,能把自己对小蝌蚪变青蛙过程的猜想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3、喜爱青蛙,初步具有保护青蛙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1、知道青蛙的外形特征,了解它是人类的朋友。

2、小蝌蚪变青蛙的VCD一张,《小鱼与水草》录音带一盒。

3、记录卡片每人一张,彩色笔每人一支。

三、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介绍记录卡片

引入:(小朋友们,我们的生物角里有很多的小蝌蚪,大家是不是经常去看它们、照顾它们啊?小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

介绍记录卡片:(小朋友们有的通过观察生物角的小蝌蚪,有的听爸爸妈妈说,自己心里对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都有了想法,下面请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猜想的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画下来。)

出示卡片:(老师已经给小蝌蚪画好了“家”,我们数一下,小蝌蚪有几个家)

手从左到右指着框框(对,共有5个“家”)(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变成青蛙很快,觉得3步或4步就够了,没关系的,小蝌蚪的家可以空出来,你认为要几步就画在几个框框里。还有有的小朋友可能不会画完整的青蛙,那画个青蛙的头表示,只要你自己知道图画代表的意思就可以了,画地不好没关系。在卡片的下面写上学号,不会写的可以举手请老师帮忙。)

提要求(小朋友在画的过程中不要看别人怎么画,也不要讨论,自己动脑筋,每个人的想法可能都不一样。起立,拿起小椅子,轻轻地坐到位置上。)

2幼儿在记录卡片上完成猜想过程(这里基本不进行指导,只鼓励幼儿把这个过程完成)

3讲评卡片,组织讨论。

选两张错误的卡片,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

选一张正确的卡片,请完成该张作品的小朋友讲一下。(后来此步骤没完成)

在小朋友讲自己的猜想时不进行“对与错”的评断。

组织讨论(有的小朋友认为小蝌蚪是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有的小朋友认为青蛙一下子就长出了四条腿。有这么多不同的意见,现在请小朋友想个办法来说明你自己的看法是对的。)

教师引导小朋友回忆过去的观察经验,解决本次活动认知上的难点——小青蛙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还是四条腿一下子就长出来了。(我们生物角的小蝌蚪是不是都一样的?有没有小朋友看到过只长了两条腿的小蝌蚪?请看到过的小朋友讲一下长两条腿的小蝌蚪长的是前腿还是后腿。)

在顺利解决此难题的基础 上让小朋友认识到细致观察的重要性(表扬观察仔细的小朋友,提出观察别的东西时也要仔细的要求)。

4、播放VCD,给予幼儿感性和完整的经验(有的小朋友因为没有看到长两个后腿的小蝌蚪,可能还不太相信老师讲的。那我们来看一下VCD,看看从青蛙妈妈产下卵开始,是怎么一步步变成青蛙的)。

5、总结,提升经验,并激发他们爱护青蛙的意识。

总结(我们看了VCD,对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是不是更清楚了。小朋友可以轻轻跟老师一块讲一下,“青蛙妈妈先在池塘里产下卵,接着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长出了后腿,又长出

了前腿,尾巴慢慢变短,变成了一只青蛙。)

提升经验(青蛙喜欢吃什么?青蛙是益虫吗?我们经常在市场上看到有人在卖青蛙,这样做对不对的?请小朋友帮助青蛙和农民伯伯想个办法,怎样保护青蛙?)

6、游戏:蝌蚪宝宝变青蛙

放背景音乐,教师说:“春天来了,青蛙妈妈在池塘里产下了一个又一个蛙卵。”(教师轻轻碰一下幼儿的头,示意碰到头的幼儿蹲下变成蛙卵)。

师说:“天气缓和了,蛙卵动起来了,变成了小蝌蚪。小蝌蚪游地好开心啊!”(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双手环胸学小蝌蚪游泳的样子)。

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后腿。(教师和幼儿两腿向后踢)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地更开心了。”(教师带领幼儿学长出后腿的小蝌蚪游)

师说:“小蝌蚪长出了前腿。”(教师和幼儿伸双臂)四个腿都长齐了的小蝌蚪常常到陆地上去找食物吃。”(学小青蛙抓虫子吃)

师说:“尾巴慢慢变短了(用手假装尾巴越来越短)终于长成了一只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教师带领幼儿学蛙跳)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双望镇李黑石小学小学 范海凤

教材分析:

《声音的秘密》是《幼儿园自主活动课程》中科学领域里的一节课,这节课和《声音从哪里来》、《噪音的危害》是姊妹篇。它包含上节课《声音从哪里来》的基础知识,又为下一节《噪音的危害》起到衔接、导向的作用。

设计意图: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有利于幼儿科学概念的形成。幼儿熟知的现象,经过归纳、分析、总结,这种表象会在幼儿的认知中形成概念。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辨别各种声音,引导幼儿认识声音有好听的乐音,不好听的噪音。

2、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

2、教育幼儿注意保护耳朵。

活动准备

1、串铃、响板、珠子、铁盒、瓶子、玻璃杯子、木棒、小盆、笛子等。

2、录有各种动物叫声的磁带,《摇篮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辨别声音,兴趣导入

小朋友们,现在老师和你们玩个游戏好不好,请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小嘴巴,认真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很多种动物的叫声:小猫、小鸟、青蛙)喜欢听吗?

2、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还听到过什么声音?能不能模仿一下,比如牛的叫声:哞蛑的(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拍掌声、咳嗽声、笑声、哭声等等)

师:小朋友们知道这么多声音,说得真好,模仿得也很像呢,在上一节科学课时我们已经知道了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声音的秘密好不好?

二、制造声音、感知声音

1、请幼儿自由操作材料,制造、感知声音。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小玩具,请你们试一试,应该怎样让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呢?

(请小朋友们在制造声音的时候认真倾听,自己的声音和伙伴制造的声音有没有不同,你喜欢谁制造的声音?)

请幼儿自由玩玩具,并探索使玩教具发出声音的方法,可以敲、摇、碰、拍、弹、晃等。教师小结:玩具都可以发出声音,使之发出声音的方法也不同,不同的玩具发出的声音不同。

2、各组幼儿探索后提问:

(1)刚才你玩的什么?

(2)你是怎样玩的?(摇、打、拍)

(3)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声音分为好听和不好听的)

刚才我们制造、感知了那么多种声音,现在能不能说说你喜欢哪些声音,不喜欢哪些声音?

你能不能把你喜欢或不喜欢的声音演示一遍。

三、感知乐音和噪音

(1)师播放音乐《摇篮曲》幼儿听后,问有什么感觉?喜欢听吗?这种好听的声音,让人心里舒服的就是乐音。(师轻轻敲击玻璃杯子产生的欢快的声音)

(2)师制造噪音,幼儿听后,问听了这样的声音有什么感觉?喜欢听吗?这种刺耳、难听的的声音让人听了心里不舒服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容易损害人的健康,使耳朵受到伤害。一定要远离噪音,保护好我们的小耳朵呀!所以,我们平时要避免产生噪音,多多制造乐音。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呢。(游戏时、上课时、他人休息时……)

你平时还听过哪些不舒服的声音?(使劲吹笛子、课上大声说话等等)

师小结:声音有各种各样的,有好听的声音,还有不好听的声音。(那么在有噪音不好听的声音出现的场合我们可以捂住耳朵或者张开嘴巴,还有不要在别人的耳边大声说话,如果震伤了耳膜,就听不到声音了。是不是会很难过。)那么我们就一起创造乐音,远离噪音。好不好?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了声音的秘密。声音还有许多秘密需要我们去探索呢,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去找一找,还有那些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那些发出不好听的声音,我们把它们区分出来告诉别的小朋友,好不好。告诉他们,一定要远离噪音,保护耳朵。

中班科学活动《声音的秘密》说课稿

双望镇李黑石小学小学 范海凤

说教材:

声音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时时感受到的现象。而就在这熟悉的声音中,藏着许多孩子们不知道的奥秘。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奥秘,激发幼儿对声音现象的兴趣和探索,我组织了这次活动。

科学活动《声音的秘密》是选自《幼儿园自主活动课程》中的科学领域的一节课。这节课选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让幼儿进行聆听和分辨,从幼儿身边的事出发,贴近幼儿生活,易被幼儿接受,引起幼儿兴趣,为幼儿的探索发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在操作实验中所取的材料都是幼儿身边的物品,使幼儿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珍惜和利用周边资源,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本次活动重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声音的秘密。通过学习,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培养幼儿对现象能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懂得科学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因此在活动中,我有选择地选取了孩子们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如铁制的盒子、矿泉水瓶子等,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声音带来的好与坏,并获得相关的经验。

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考虑到幼儿对声音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的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倾听辨别各种声音,引导幼儿认识声音有好听的乐音,不好听的噪音。

2、能自由地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注意远离噪音、保护耳朵。

说重难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幼儿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其中,探索声音的秘密,知道不同材料的玩具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可以产生乐音和噪音。远离噪音保护耳朵。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结构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问题情境的探究点,有时甚至影响到活动的成败。我为活动做了以下的准备:

一、是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

二、是物质准备:

1、动物的叫声、乐音和噪音等声音的录音

2、小鼓、串铃、响板等若干;珠子、铁盒、瓶子、空盒子、玻璃杯子

等。

说教学方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观察指导法:真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比较合适,教师通过敏锐的观察,能针对进行指导,还能呢个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活动操作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是幼儿建构经验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也主要采用了操作法,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探索声音的秘密。

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说教学过程:每个活动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活动设计的很重要的体现和实现的过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幼儿的接受能力,我把本次活动的分为三部分来完成。

第一部分——引发兴趣,感知声音。第二部分操作玩具,制造声音、感知声音。第三部分感知乐音和噪音。

在这开始部分中,我通过以下内容直接让幼儿感知声音,引出主题。玩猜一猜、听一听的游戏,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小猫、小鸟等)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声音,引导幼儿说出一些生活常见的声音(汽车的鸣笛声,读书声,笑声等)并模仿。接下来引导幼儿一起来发现声音的秘密吧!(兴趣是幼儿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请孩子们来模仿出生活中的各种各样声音,如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以激发孩子们对声音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声音这一主题。)

第二部分——操作玩具,制造声音、感知声音

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部分。我通过以下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幼儿在操作玩具中,体会不同的玩具发出的声音不同。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请小朋友玩一玩,怎样让这些乐器、玩具发出声音?

2、你用了什么方法,使它们发出了声音?”(幼儿讲述,帮助幼儿丰富词汇:敲一敲,摇一摇,打一打……)

3、我们让玩具动起来以后,它发出声音的声音有什么不同?探索声音的秘密,好听和不好听。(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三部分——感知乐音和噪音

1、听辨声音,感受不同 播放乐音、制造噪音,直接体会不同的声音带给人们的感受。

2、最后告诉幼儿远离噪音,保护耳朵。

中班科学教案设计 篇9

把废旧可乐瓶和纸制圆锥体进行巧妙的组合,变成一个能飞上天的小火箭,这种活动对于好奇、好问的中班幼儿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设计者正是利用这种吸引力,来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整个教学活动渗透着幼儿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理念,充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这样一种和谐的师幼互动关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2、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 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

2) 在活动室柱子或墙面上做好不同高度的标记。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活动过程:

1、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 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提问:你用什么方法使小火箭上天?

2) 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提问: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3)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

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 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到底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2) 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

提问: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3、竞赛游戏:火箭发射

要求幼儿以柱子或墙面上不同高度的标记为参照物,比比谁的小火箭飞得高。

1)分组轮流进行火箭发射。

2)每组的胜者再进行比赛。

活动延伸:

提问:为什么有的小火箭飞得高,有的小火箭飞得低呢?

活动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1.了解金华火腿的基本特色,以及制作火腿的流程。

2.知道金华火腿是金华的土特产之一,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实物火腿、制作火腿的工艺流程图(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实物火腿,引出金华火腿的传说

1.小朋友们,看看今天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是火腿)没错!火腿是我们金华的土特产,关于火腿还有个传说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2.讲述金华火腿的传说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名将军叫宗泽。他打了一场胜仗回来,乡亲父老们争着送猪腿给宗泽将军带上,送给那些和他一起打仗的将士吃。可是因为路十分的遥远,于是宗泽将军想了个办法,在猪腿上撒了一些盐,因为这样,火腿不会变质,就不会坏掉。没想到撒上盐后,猪腿的颜色变得很红,红的像火一样,所以得名为“火腿”。

老师还非常骄傲的告诉小朋友,宗泽将军就是我们金华义务人,所以火腿也是金华做的最正宗,最好吃,最原汁原味。我们金华还获得了“中国火腿之乡”

称号,火腿也已经畅销到国外。

二、了解火腿的制作工艺流程

1.讨论:你局的火腿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做成的?

2.请小朋友欣赏一下,火腿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和你们猜想的有哪些不同?

3.幼儿观看简明的工艺流程图(PPT),并交流讨论和总结

三、品尝火腿,了解火腿的特色及做法

1.让幼儿品尝火腿

2.了解火腿特色及营养价值(特色:皮色黄亮、形似竹叶、肉色红润、香气浓郁、营养丰富、鲜美可口)

上一篇:老子思想的现代意义下一篇:发电厂员工培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