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共8篇)

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1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不论做什么事,不懂得那件事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以外的事情的关联,就不知道那件事的规律,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不能做好那件事。”

[案例1:大学生学习英语]2004年,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4000多名非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个调查显示,19%的学生“几乎全部”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56%的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英语学习上。英国文化委员会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雅思考生在写作和口语单项考试中近几年来的分数都是全球最低的。麦肯锡200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不到10%的大学生具备英语沟通能力。雅思中国年会发布的全球雅思考试榜显示,2006年全球雅思均分6.06分,中国考生雅思均分为5.53分,全球排名倒数第二,低于日本和韩国,仅在阿联酋之前。历年来的托福考试都是日本给亚洲各国垫

底,雅思考试却是中国垫底。

雅思中国年会发布的考试榜还列出了中国雅思考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平均分:5.47、5.39、5.80、5.23。从分数看,阅读还不错,但是写作、口语相当弱。

[点评]:中国大学生学习英语花的时间多但是写作、口语相当弱的原因主要是只注意识记,没有注意运用,没有学习英语语言的环境,没有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教学是以促进学习者能力和倾向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状态的师生双边活动。

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也就是说规律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属性,才能确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这种联系具有规律性的意义,是

规律性的联系。

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探讨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规律,从而在认识掌握的基础上运用规律,服务

教学。

与教育教学有关的规律有哪些呢?这些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呢?

一、生长规律的规律(简称生长规律)。

生长规律:儿童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称为生长发育1,从儿童到成年人其生长发育不是等速的,而是时快时慢呈波浪式的上升,阶段性规律很强。一般有两个突增时期,第一次突增时期在两岁以前,第二次突增时期在青春发育期,其年龄在10~11至14~15岁。突增期过去以后渐渐缓慢下来,到20岁左右基本停止。

2,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人由小到大,身体的比例一直在变化。在第一次突增期过程中,初生儿的头占身长的 l/4,2岁时占 l/5,6岁时占1/6,12岁时占 l/7,到成人时仅占 l/8。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头先发育,以后是躯干,下肢,身体发育是按头尾发展规律顺序进行的。第二次突增期的过程恰好与第一次相反,下肢先发育,其次是躯干,而头的发育不明显。从出生算起,如以增长值数计,头增长一倍,上肢增长三倍,下肢增长四倍。身体各部位发育结束的时期是:足长约在16岁,下肢长约在20岁,手长约15岁,上肢长约在20岁,躯干长约在21岁。

3,人出生后神经系统的发育处于领先地位。5~6岁时发育速度最快,并迅速接近成人水平。此时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的90%。6~20岁之间脑的重量仅增加10%,但是随着大脑细胞不断地进行复杂的分化,机能也随之提高。中的总体发育是指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它们与形态指标的发育曲线基本一致,呈波浪式上升。淋巴系统的发育在10岁左右已达高峰,12岁已达成人的200%,以后逐渐降低。因此要特别注意10岁前儿童的疾病防治工作。生殖系统发育最晚,在10岁以前几乎不发育,当身体发育进入第二突增期以后才迅速地发育。

[资料1] 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是兴奋过程占优势并容易扩散,随着年龄的增长,抑制过程逐渐发

展,最后兴奋和抑制达到均衡。

4,生长发育的两次交叉规律是指在少年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男女儿童因发育时间不同而出现的身体形态指标的两次交叉现象。在青春期前(7~9岁),多数形态指标,男生都大于女生。10岁以后,女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各部位迅速生长发育,许多形态指标超过男生。到13岁时,男生身体各部位迅速生长发育,女生的增长速度减慢下来,致使男生各项形态指标又超过女生。因此男女生大部分形态指标在青春

期形成两次交叉。

生长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在出生至满28天内为新生儿期。这一时期小儿脱离母体开始独立生活,内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够成熟,易发生体温不升、体重下降、各种疾病如窒息、感染等,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发达国家约占婴儿死亡率三分之二,尤以第一周为高。根据这些特点,新生儿期保健特别强调护理如保温、清洁卫生、消毒隔离等,应定期(至少2次)进行访视,坚持母乳喂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28天至满1周岁为婴儿期。此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所需的热能和蛋白质比成人相对高,因此提倡母乳喂养和合理的营养指导十分重要。

6个月前的宝宝还没有行动的能力,活动范围还是以床为主,宝宝也是用触觉在初步了解这个世界。另外,宝宝的视力发展在2个月大后开始有明显的进步,到了4个月后才能真正看清楚这个世界,不过由于还不会走,因此仍是以视线所及的范围以及能碰触到的范围为主。这个时期,照顾者一定要常常抱宝宝、和宝宝说话,让宝宝感受到被爱,有助其触觉的发展。此外,若常和宝宝说话,宝宝对人说话的声音也较

敏感。

常常抱宝宝,让宝宝感受到温暖、被爱的基础下,宝宝的情绪会较稳定,比较安定的宝宝会较有信任感,能够放心去探索、学习,因此,丰富的触觉刺激可以说是人格发展的基础。有鉴于此,建议为6个月内的宝宝进行婴儿按摩,只要宝宝躺着的时候,就可以揉一揉他的身体,或是用毛巾抱住他摇晃,让他

感受“触觉”。

3、1─3岁为幼儿期。此期是小儿语言、思维、动作、神经精神发育较快的时期,要根据其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早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4、3─6岁为学龄前期。这时期体格生长较以前缓慢,达到稳步增长,而智力发育更趋完善,求知欲强,能做较复杂的动作,学会照顾自己,语言和思维进一步发展。应根据这个时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点,从小培养优良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学习和劳动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此期儿童所接受的教育属儿童启蒙教育,对他们一生中的学习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劳动技能的水平都极为重要。因此有条件的家庭都应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接受系统的启蒙教育,并使其由家庭或托儿生活转入集体、伙伴生活,该期是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时期。

5、三岁孩子喜欢独立地做些事情,并迫切希望在各种活动中赶上大孩子。他们已能做到安静地听一会儿故事或儿歌。在听过一些故事后,他们还喜欢学着讲一些简单的故事,并且喜欢模仿别人做鬼脸。

这一阶段,孩子的体格发展与一二岁时相比有所减缓,但随着跑跳活动的增多和开始学骑童车,他们的肌肉力量明显增强。在智力方面,他们已能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因果关系。在这一阶段,家长引导孩子做一些观察种子发芽、大蒜长苗之类的游戏对其智力开发很有好处。

四岁期间,孩子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画画、搭积木、拼接组合玩具之类的游戏很适合他们。这一阶段,只要父母稍加指点和形象暗示,孩子就能理解事物颜色、尺寸和形状方面的含义。因此,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看一些简单的图画书,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在群体活动方面,四岁的孩子已经懂得如何学习对方的优点,并能自我解决玩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在整个四岁期间,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在群体活动中的交往能力和教育孩子怎样去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

五岁的孩子已懂得初步计算,懂得简单的数与数之间的逻辑关系,记忆力明显提高,能记住一些意义简单的描述性词语和短句,能学会写自己的名字,并开始懂得用自己的经验判断事物的好坏美丑,同时特别喜欢模仿和学习故事或图画书上他认为了不起的人或有趣的事。这一阶段,孩子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由一般意义上的灵活变得比较敏捷,室外活动兴趣大增,能连续很长时间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并初步懂得如何在集体游戏中与人合作、谈判和交涉。肌肉发展很快,身体平衡能力显著增强。所以,家长应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念和是非标准,促进孩子心理和体格两方面的平衡发展。

六岁期间,孩子的群体活动兴趣持续上升,相互之间的类比意识明显增强,语言能力显著提高。孩子们在一起,彼此之间已经懂得相互取笑和开玩笑。绝大多数孩子都已逐步形成区别真、假、好、坏的意识,十分渴望知道生活中每一件事的好坏标准和最终界限,但即使是知道了好坏标准和事情发展被允许的界限,他们也想象不到自己一旦在这种事物中“违规”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在这一阶段,孩子的心理成长速度明显快于体格发展速度,通过亲身体验和尝试获取知识的能力明显增强。与此同时,他们心中往往还产生出一种想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去做那些“父母交代不宜去做的事情”的强烈愿望。因此,父母应加强对孩子行为活动的观察、监督和适当约束,但切忌强制性地管教孩子,以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大多数孩子还做不到长时间静坐,所以尽量不要安排他们连续长时间学习,如画画、看书、学琴等,以免

孩子对这类活动感到厌烦而失去兴趣。

6、6─12岁为学龄期。此期小儿体格仍稳步增长,大脑皮层功能更加发达,对一些事物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儿童进入学龄期的重大变化是把以游戏活动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学习为主,从家庭或幼儿园进入学校这对儿童是一个重大的转折,因此要做好其衔接工作即要做好儿童适应学习生活的心理准备,否则将会发生对学校环境、学习生活环境适应不良等心理障碍。这个时期发病率较前为低,但要注意预防近视眼和龋齿,矫治慢性病灶,端正坐、立、行姿势,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和锻练,保证充足的营养和休息,注意情绪和行为变化,避免思想过度紧张。7、12─18岁为青春期。这一期个体差异较大,可相差2━4岁。此期特点为生长发育在性激素作用下明显加快,体重、身高增长幅度加大,第二性征逐渐明显,生殖器官迅速发育,趋向成熟,女孩子出现月经,男孩子出现遗精,故性教育最好在12岁前进行。此时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不够稳定,常引起心理、行为、精神方面的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接触社会增多,遇到不少新问题,外界影响越来越大。在保健工作上,除了要保证供给足够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加速所需。加强体格锻练和充分注意休息以外尚应根据其心理、精神上的特点加强教育和引导,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保证青少年的身心

健康。

8、儿童少年骨骼的化学成分与成中人不同,含有机物较多,无机物较少,成年人骨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的比例为3:7,儿童为1:1。因此儿童少年骨的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骨折而易发生畸形,练体

操、武术等项目应选择儿童少年时开始。

9、儿童少年的神经调节机能尚未十分完善,神经活动过程的兴奋性较高,因而在体力活动和情绪紧张时常出现心跳显著增加和节律不齐的现象。儿童少年的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的绝对值比成年人少,但其相对值(以每公斤体重计算)比成人大,年龄越小相对值越大。这就保证了在发育过程中因身体代谢旺盛所需的氧供应。这个特点说明了儿童少年的心脏能适应短时期紧张的体育活动。

二、动机规律

动机规律: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人的动机强弱影响学习效率,但动机过强时效率反而下降,只有保持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才最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措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活动目的,增强学习动机。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机。

3、利用各种诱因,激发学习动机。

[案例2:求商与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法要算得又对又快,就要学会用口诀求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我们学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用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实验中有不少老师非常重视这一点,往往在一节课内不断地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点评]:明确学习的目的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动机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变为自己的内在学习需要的过程;激发动机是通过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已形成的潜在的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动机的培养是动机的激发的前提,动机的激发又进一步强化了已有的动机。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措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活动目的,增强学习动机

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由于对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活动内容的价值与性质不明确造成的。因此,进行活动目的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认识活动的社会意义,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性的远景动机,提高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应向学生清楚说明学习活动的具体目的、任务要求,只有当学生充分了解活动或学习的目的性及价值所在,就能把学习活动的目标视为自身需要,从而转化为活动的动机。一般说来,学生学习目的越明确,目标越有吸引力,越能激

起强烈的学习动机。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机

激起学生求知欲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过,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还要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材料,如挂图、幻灯、电脑制作、实验演示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或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解决问题,以达到激发求知欲进而转化为学习动机的目的;当学生缺乏学习的真正动力时,教师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把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

3、利用各种诱因,激发学习动机

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是启动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之转化为活动动机。利用诱因是指通过外部的各种刺激物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个体真正产生动机,而导致行为。研究表明,奖励、惩罚、竞赛、反馈等因素都起到了激发学生活动动机的诱因作用。但在运用这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一定要做到科学有效。

A.及时反馈

反馈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所了解,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克服缺点,增加努力程度。运用反馈要做到及时、全面,还要以正面反馈为主;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B.科学地运用奖惩

这里的奖惩主要指表扬与批评。实验表明,表扬与批评运用得好,就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因此,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

时应注意:多表扬,少批评,表扬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批评中要带有鼓励;要考虑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情况;要考虑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态度;要考虑师生间关系的融洽程度以及相互尊重对表扬与批评可能产生的效果;运用表扬与批评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做到客观、实事求是,才能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起到积极作用。有学者还提出了有效地运用奖惩的几个原则:(1)淡化奖赏的外部控制作用;(2)奖赏要与学生的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3)应该建立一套明确的奖励办法;(4)奖励的方式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5)奖励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6)惩罚应就事论事,避免翻“老账”;(7)切忌把惩罚作为教师报复泄愤的手段;(8)切忌体罚学

生;(9)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C.合理地开展学习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合理开展学习竞赛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竞赛的难易程度以及竞赛活动的频率,不能因竞赛增加学生的心理紧张度,以致产生心理压力;竞赛时要尽量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组,使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竞赛还要与评比、奖励相结合,以便巩固竞赛的成果。总之,只有当竞赛符合学生的自尊、获取成就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才

能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有多种途径,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种。外部动机激发着眼于创设各种外部条件(如上面提到的反馈、奖励与惩罚、竞赛等),内部动机着眼于用内部各种心理因素(如需要、求知欲、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激发学习动机。

三、兴趣规律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兴趣规律: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好。

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兴趣:

[案例3:面积与周长的关系] 在执教平面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关系”一课时,老师以学生熟悉的“西游记”作为故事背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

(1)多媒体课件演示。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回来之后,唐僧准备奖给三个徒弟每人一块地。他拿出一根绳子说:“徒儿们,为师准备奖给你们每人一块地,以便你们今后自食其力,现在就用这根绳子各自围一块地吧。”这时猪八戒急急忙忙地说: “我要围成正方形的”,沙僧说:“那我就围成长方形的吧”,孙悟空

说:“嘿嘿,我老孙可要围成圆形的了”。

(2)在这个情境下,教师追问:“同学们,如果是你,你同意谁的想法?同是一根绳子,面积与周长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谁围得的面积最大呢?”

(3)在这个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把学习主题引出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开始了积极的思考、学习。

[点评]:激发学生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5、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案例4:奥林匹克竞赛]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每年选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举行,是为全球高中学生举办的世界最高水平的数学赛事。自1986年以来,中国队已累计13次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中国有6次6个学生同时获得金牌,而美国和俄罗斯都只有1次6个学生同时获得金牌。

2006年7月在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6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以超过第二名40分的较大优势获得总分第一名。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的498名选手参加了本届赛事,这一年,中

国显然大出风头。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每年10月都要举办一次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近年来,每年参加联赛的学生超过10万人。次年1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从10万名联赛选手中挑选出120位左右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培训,从中再选出25人进入设在东北育才中学的培训基地。在培训和竞赛后,再精选出6人组成最终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的代表队。很显然,这是一个大规模的精挑细选活动。参赛的选手在经过层层选拔之后,还要集中培训并进行大量的模拟练习,最后由精通竞赛的教师专门

辅导。

2001年国际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有一对法国兄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被称为“国际数学双子星”的洛朗·拉佛格和文森·拉佛格兄弟。哥哥洛朗·拉佛格是菲尔茨奖得主,弟弟文森·拉佛格曾因在算子代数K理论研究中的重大贡献,获得2000年欧洲数学学会青年科学奖。

最让我们中国人关注的是,文森16岁时(1991)曾以中学生的身份参加过北京举行的第31届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且获得金牌,而那次与文森同场竞技的中国队中也有5人获得了金牌。10年之后,文森作为国际知名数学家旧地重游,可那些同样获得金牌的中国中学生,却无人出现在世界著名数学

家的行列。

我们只能感叹,中国的教育制度尽管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的考生和一流的学科竞赛高手,却难以培

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点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比知识更重要,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永恒动力!

兴趣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实践表明,学生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发挥它对认识活动的推动作用。成功的经验是发展儿童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一切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开动脑筋,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课外活动和少先队活动,组织各种有趣的比赛、游戏、参观、义务劳动、游览等活动,把校内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为学生开辟广阔的活动天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有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对不同学科出现兴趣分化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客观原因主要取决于教师讲课的好与不好。可见,教师教学的水平,是学生学科兴趣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由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苦练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对学习形式变化感兴趣的特点,巧妙地围绕教学内容来变化学习过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处理好教与学中的各种关系;不断创设问题情景,搞好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独立性与创造性,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小学生随年龄的增长,兴趣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如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课外书的兴趣、对课外活动的兴趣、对时事政治的兴趣等。教师应鼓励学生有多方面兴趣,因为通过广泛的兴趣,才能多方面地获取知识,给自己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但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广泛的兴趣基础上,引导和培养他们有一个中心兴趣,即要求对某一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钻研,并使其他各种兴趣都能直接或间接地为它服务。只有把广泛兴趣与深刻的中心兴趣相结合,兴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注意防止学生的广泛兴趣中可能存在的消极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兴趣。一旦发现,教师要及时、正确地引导,向他们晓以

利害,并以积极有效的兴趣代替无益的兴趣。

4、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积极的评价是指当学生取得成功或有了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表扬和鼓励,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评价,这种评价能为儿童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从而能进一步增强原有的兴趣。但积极的评价也要恰当,表扬、鼓励既不要过头,也不可不足,而且要做到及时。若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表扬与鼓励的方式,所达到的强化效果会更好。

5、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兴趣是可以迁移的。兴趣的迁移是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使对该事物也发生兴趣。但兴趣的迁移要满足以下的条件:一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是什么;二是,教师应寻找到要使学生感兴趣的新事物或活动与学生原有兴趣的相同点;三是,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对新事物与活动的认识需要,并把这种需要转化成强烈的动机。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就可以将学生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转化到对学习的兴趣上来。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迁移的方法,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

趣。

四、注意规律

注意区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而有意注意预先有一定的目的,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注意的初级阶段,不仅人有,而且动物也有。两者在活动中是相互转化,在活动中我们力求要将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

注意规律包括无意注意的规律和有意注意的规律。

无意注意的规律 :

凡是具有以下特点的事物都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1,.相对强烈的刺激。2,.突然发生变化的刺激。3,.不断变化的刺激。

4,在背景中特别突出的刺激。5,.新异刺激物或奇异的气味。

6,感兴趣的事物。有意注意的规律是:

1.智力活动的紧张性使有意注意高度集中;

2.实际操作和练习需要有意注意; 3.学习目的、任务明确能保持有意注意;

4.兴趣和爱好能激发有意注意;

5.坚强的意志和毅力能保证有意注意的持续;

6.减少学习疲劳,使有意注意更集中。注意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良好的“注意环境”和“注意条件”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认识活动的基础,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无意注意”主要是受外部事物的影响作用不自觉地产生的,它缺乏目的性,常会导致学生上课分心。这是“无意注意”在教学中的消极作用。但“无意注意”在教学中也有积极作用,那就是通过对某些服从于教学要求有意识地控制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教学训练时,如场地的利用、器械的安排等都要充分利用客观因素,尽量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环境条件。在选择教材方面,既要力求利用那些能够引起“无意注意”刺激物的特点,也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直接兴趣。

2、教师讲解生动、示范正确,善于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技术水平,由浅入深,采用多种多样的练习方式等,唤起学生的注意力。

3、运用语言来组织学生的注意。教学语言生动形象,就会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如果语言平淡乏味就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的语速要适中,不要太快或太慢。语速太快会使学生感到紧张、烦躁,没有思考的余地,思

想容易开小差;语速太慢会使学生疲劳、厌烦。

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有意注意”是学生注意的主要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总是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去组织教学。首先,学生明确体育课和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指出教材的关键和难点。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求,既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但又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的。

运用两种注意的转换组织教学

在教学中,如果片面地或过多地要求学生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往往容易引起疲劳并导致注意力分散。单纯依靠“无意注意”就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当根据注意力转化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使“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单杠前回环时,初次上杠学生有些胆怯,当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后,便产生了直接兴趣,这就是把“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的例子。而“无意注意”也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例如,很多同学喜爱篮球活动,可能被直接兴趣“好玩”所吸引,一旦他们感到自己应该像优秀运动员那样提高技术时,就会有意地注意别人漂亮的动作,虚心向

别人学习,产生了改进技术,提高技术的间接兴趣,这就是把“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的例子。教师应该明确,任何工作都需要“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共同参与,都需要不断变换。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善于使学生的两种注意规律有节奏地交替进行,善于用多样的艺术的手段来处理“有意”与“无意”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感知规律

感知规律是人认识事物的基本心理规律。

1,要使感觉器官对事物能引起感觉,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神经细胞对刺激的反应是以有变化的中等的强度为最佳状态,最容易引起兴奋。

2,感知对象与背景差别越大,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就会越清晰。3,活动、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被感知。

[案例5:水的性质]我国某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自然课,也是给前来观摩的考察团听的公开课。给学生

上课的罗老师是副校长,有教学经验。

“水,我们天天喝,天天用,可一些性质仍没注意到。不信,请看实验。”罗老师用装满红色水、连着

玻璃管的烧瓶做实验。

“把烧瓶放在热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老师问。

“烧瓶会变热。”“里面的水也会变热。”学生答。

“那我们试一试。”老师说。

一试,试出了“怪事”。学生们兴奋地嚷:“水会顺着玻璃管往上跑!”

“这说明了什么?”老师问。

“水增加了。”学生答。“是不是你们加进了水?”

“没有啊。”

“那水怎么往上升了?” 学生们张着嘴答不出。

“给你们5分钟,小组讨论一下。” 5分钟以后,老师问:“明白了吗?” “明白了。是烧瓶里的热空气把水挤上去的。” “有不同意见吗?”老师一连问了三次,没有人不同意。

“烧瓶里明明装满了水,怎么会有空气?”老师急了,声音变高。“水上升,说明水的体积增大了。

”老师直接说出了答案。接着又启发学生说出,水的体积增大,是因为受热。

接下来,各小组按老师的吩咐,把烧瓶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学生们立刻发现:玻璃管里的红水下降了。老师以为,有了刚才的学习,学生一定会说:“水受冷,体积缩小,水面就下降了。”可学生偏

不这样说。

“水下降,是因为下面烧瓶变大了。”学生说。

“烧瓶可不是气球呀,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老师的话把学生逗乐了,可还是说不出原因。

“其实是因为受冷,水的体积缩小,所以水面下降了。”老师再次给出了答案。

[点评]:活动、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更容易被感知,在教学中我们要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思考,去分析,去质疑,要按感知规律组织教学。

4,单纯运用某种感觉器官,会降低感知的效果,如果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就能提

高感知效果。

[案例6:画平行线]我们在探究平行线的性质时首先应让学生“操作感知”,然后“概括结论”: 请学生利用直尺和三角板过直线CD外一点P画出CD的平行线AB.教师利用计算机演示画平行线的过程,让学生结合画图过程思考:当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时,同位角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易得到图中两条平行直线AB、CD被直尺所截得的同位角是相等的.

[点评]:让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比老师生硬的讲解教学效果更好!

5, 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所能形成的表象就越清晰,就越有利于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认识,从而使知识理解掌握和巩固。

[案例7:因数与积]A、观察思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也就变大。”的下面许多组题目中,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积又是怎样变化的?

2×5=10 3×10=30 4×20=80 2×10=20 3×100=300 4×60=240 2×20=40 3×1000=3000 4×80=320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数乘上几,积就乘上几。

B、观察思考:“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也就变小。”的下面许多组题目中,一个因数是

怎样变化的,积又是怎样变化的?

50×100=5000 40×7=280 30×5=150 50×10=500 20×7=140 15×5=75 50×1=50 10×7=70 10×5=50 引导学生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就除以几。

[点评]:教学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

使知识理解掌握和巩固。感知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通过感觉器官来了解客观事物,能获得生动、具体、直接的知识,能增强人们的理解效果,而且,只有在获得有关事物的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要尽可能进行直观教学。

1、直观教学的形式

要进行直观教学,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教师可以提供实物或实物标本,可以演示实验、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事物的真面目。教师还可以提供模拟实物形象的感性材料,如图片、图表、幻灯片等,有目的地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教师讲课离不开语言,可以利用语言的描述唤起对事物的表象。言语虽然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优点,但它不如实物、图片等鲜明,而且,如果教学中只有言语这一种形式,不免太单调,很难使小学生在一节课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如果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将言语与呈现实物或模型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的感知会更精确、全面。进行直观教学时可以借助多种教学仪器,如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VCD机、DVD机、计算机等。运用教学仪器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信息,使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得感性知识,从

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2、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

要想使直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应遵循感知规律。

A.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语速要适中,板书要清晰,要让全班同学听得懂、看得见。教师在制作、使用直观教具时,也要考虑到直观教具的大小、颜色、声音等是否能被全班学生清楚地感知。

B.运用对象与背景差别的感知觉规律

当知觉的对象与背景在颜色、形态、声音等方面有较大差别时,知觉的对象容易被感知。如讲课时,对于重要的知识,可以反复几次,可以提高音量;板书时,重要的部分可以用大一些的字,可以在那些字下面加点、画线,可以用彩色粉笔;不要在黑板前演示深色教具;使用挂图时,可以将其中不需要学生看的部分遮住;制作教具时,要注意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上突出出来等。

C.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性对象易被感知的规律

我们知道,在静止的背景上,活动的对象容易被感知,也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因此,教学中使用活动性教具,演示实验,放幻灯片、教学电影或录像等,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D.运用知觉的组合规律

在时间上彼此接近、在空间上彼此接近或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绘制挂图时,不要在需要学生感知的对象周围画上与之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在不同的对象之间留空或用色彩区分;板书时,章与章、节与节等不同内容之间要留空;讲课时,语言流畅,针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速,对不同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使学生了解其中的逻辑关系。

E.让学生交替使用多种感官感知对象

如果学生能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同一个知觉对象,那么,从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将传递到大脑,从而获得对事物的全面的认识。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曾提出学习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和心到,其目的就是通过多种感知渠道来巩固知识。有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看到的比听到的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只靠听觉,一般能记住15%;只靠视觉,一般能记住25%;既看又听,能记住65%。

六、认知规律

断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认知规律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的规律。

1,人只有在掌握更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接触和认识到自己的更多的无知,并能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2,人只有在对一类事物全面认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抽象提取和概括,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要获得更高、更深层次的知识,就需要更广、更大的知识面。

3,在认知过程中,任何新的知识都只能在充分接近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对于认知系统来说,能够解决的问题局限于已有知识的有限距离之内。

[案例8:水从何处来]这是一节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法国孩子们在研究一个装满冰块的密封瓶子外

壁何以不断出现水珠。

许多孩子对此现象作出了假设:“水是从瓶壁渗出来的”。“水是冰块熔化后出来的”。“水是刚才装冰时不小心碰到的”。显然,没有孩子一下子想到水从空气中来。

“我认为水应该不会从瓶子里渗出来,因为瓶子是玻璃做的。”一个孩子对其中一个假设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你有什么经验可以说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吗?”老师进一步要求他举出证据。“我在用玻璃杯喝果汁的时候,从来没有发现果汁会从杯子里渗出来。”他的话音未落,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表示同意他的观点,因为大家都想起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于是,这个假设就被否定了,被事实否定了,而这样的事实来自

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自学生的讨论,而非实验。

对于这样的情况,在我国课堂通常是,教师先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孩子们一定会讲出各种各样的理由。老师则要求孩子去看看实验结果是否和假设的一样。通常课堂上这样的假设环节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而在法国,老师却花了整整一节课(45分钟)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假设。法国老师的要求是:“用你们生活中的经验来分析一下这些假设是否合理?”不仅如此,法国老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多次提醒学生要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来作为所提假设的依据,并根据事实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假设。有意无意

间,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激活。

[点评]:任何新的知识都只能在充分接近旧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用学生生活经验与教学结合是认

知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4,主体通过自己的活动作用于客观,客观反作用于主观,形成了对客观的主观反映主体在客观反映的基础上通过对客观的进一步改造,客观进一步作用于主观,加深了主观反映的层次、水平、深度;主体又在主观反映的基础上,为了特定任务、需要、为了解决问题作用于客观、改造客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对客观反映的深度、正确性不断加强,改造客观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案例9:鱼蛙神话]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鱼惊叫道:“ 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 [点评]: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互动的过程正是认知的过程。

5,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认知差异、认知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

[案例10:一堂国外历史课]曾经听过这样一则国外教学案例:有一位教历史的美国教师,上课前,他准备了盾牌、喷水枪等防御器具。上课时带着这些防御器具走进了教室,说道:这次历史考试有多数人不及格,为了能够让同学们及格,只要同学们肯花钱买分数,我就给谁及格。但条件是:白人学生买及格是5美元,黑人学生买及格必须是10美元。黑人学生听后大为不满,群情激奋,为什么有两个标准?为什么歧视我们黑人学生?这时,教室里乱成一团,书籍、笔、尺等一齐向老师打来,老师只好用事先准备好的盾牌和喷水枪防御学生的攻击。相互攻击到最激烈的时候,这位老师大声喊道:“不要打了,这就是六十年代黑人为争取人权情景的再现。”“今天,我就给同学讲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是怎样争取黑人权利的”。

[点评]:认知发展的过程就是认知差异、认知矛盾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巧妙运用

认知差异、认知矛盾。

6,分析大系统时必须遵循逐层分析的原则。

认知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程序设计是复杂多样的,但变化之中有不变,这就是它不仅仅要依据教材内容体系、逻辑顺序,而且更重要的是遵循教育对象认识发展的顺序,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说后者是主要的,乃是因为教材内容体系的安排,既要注意知识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同时也要根据儿童认识世界的规律对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作“教育性的加工和组合”。只有在教学过程与儿童认识过程相吻合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教与学的共鸣,教学程序内在的逻辑力量也就主要表现在正确地把握特定的教育对象认知发展规律的程度,以及据此恰当地安排提问、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性谈话、演示实验、使用直观教具、,布置作

业等等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力度与适度上。

我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朱熹说道: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近代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指出:先示实物,后教文字;先举例证,后讲规则;先求理解厂然后记忆;使先学的东西为后学的东西开辟道路等等。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儿童的认知规律,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有些过于机械的地方,与教师一起讨论教学程序设计问题,既要学习借鉴前人的教育思想,批判地继承之,更要吸收、应用当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当代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皮亚杰等人杰出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以及一些著名的教改实验,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认知规律的新的发现。

1、直接经验先于间接经验。在学前、小学阶段,儿童的学习是从直接经验开始的,他们总是试图表现其所看见、接触、嗅到和操纵的物体、动植物、建筑物等等。对他们来说,去田野作一次游览比听到一次去月球旅行学到的东西更多,画一张房间图画比为一张中国地图涂上颜色收获也更多。这当然不是说儿童的经验只囿于直接的范围,而是讲他们的学习应从这儿开始。如果让儿童画一张家庭、邻居地形图,儿

童就会对地图的性质内容有更好的了解。

2、实践操作先于符号概括。大量的数学概念、运算规则、科学知识,对儿童来说是外在的言语符号,儿童要把它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仅靠读、背、记是不行的,需要借助于实践操作这一中介来进行,需要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些符号的原型,然后再对这些经验、操作活动作语言抽象概括,从而达到真正的理解、吸收。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自然常识教学十分重视儿童的学具操作、做实验、采集制作标本等,引导他们观察分析操作过程,在此基础上口述思路,发展思维能力。

3、整体感知先于部分掌握。当人们在接触一个不熟悉的知识领域时,从已知一般的整体中分出细节,要比从已知细节中概括出整体属性要容易些。现代阅读教学从儿童知觉的整体性出发,强调从整体人手,初步了解阅读材料的总体轮廓,理出一个头绪再来深入细节,逐段逐节,琢磨词语,揣摩句段,最后从字

词句段中走出来,回到整体上,深入理解精神实质。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学组织程序上提出渐进分化的原则,要求教学从一门学科的最一般的概念教起,然后再逐渐分化,增加细节和特殊点。

4、横向构造先于垂直构造。不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学习特定技能、知识时,都会自发地、尽可能地在多种场合下去实践它。一个学习外语的人总希望在每一种可能的场合运用新的词语、句式。这种将自己新的技能、知识应用到不同情景中去的过程就是横向水平的构造。随着横向构造范围的扩大,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征他们的经验,就会迅速导致在更广泛、更抽象的范围内比较容易实现更一般的纵向整合。而有些教者常常在儿童进行积极的横向构造时急于让儿童继续向高难度进军,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七、迁移规律

迁移现象的类型主要有:

1,正迁移与负迁移

迁移规律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 能存在影响的规律。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2,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如果是前面的学习影响着后面的学习,则称为顺向迁移。逆向迁移指后面的学习影响着以前所形成的经验结构,使原有的经验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即得到充实、修正、重组或重新建构等。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一般迁移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案例11: 面积计算]长方体体积计算中,教师首先出示了一道这样的例子,长方体冰箱,底面积12平方厘米,水深35厘米,把箱中的水倒入另一个底面积为240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水池,求此时水深多少厘米?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本题重要因素,水的体积不变,只是由于容器底面的大小变化造成了水面高度的变化。学生抓住本题的重要因素,解题就非常容易了。

解:1200¡35¡2400=17.5(厘米)长方体冰箱,底面积1200平方厘米,深35厘米,箱中水面高10厘米。现放进一个棱长为2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后,铁块顶面仍高于水面。求此时水面高多少厘米?此题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认真寻找以上两题中的共同因素:水的体积不变,造成水面高度改变是由于水的占地面积改变。水的占地面积由原来的1200平方厘米,减少到现在只有1200-20×20=800平方厘米。揭示

以上两题的共同因素,迁移就自然地形成了。

1200¡10¡(1200-202)=15(厘米)[点评]:迁移能使学生感到自然,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迁移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学习迁移理论提高教学质量,要求广大教师认真钻研新课改的精神,锐意改革,不断进取,总结经验,努力提升教学效果。同时要教育学生“善学”,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根据学习迁移规律,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应做到:

1、要非常重视和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科学规律的教学

学习迁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是以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为前提的。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又要促进学生在各种新情境、新条件下活学活用已学的知识,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灵活迁移的标准,从而在学习和运用中发展智力。这就要求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中的最基本的相同因素——基本概念、原理、法则和规律。例如:我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重视政治课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教学。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地运用恰当的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联系实际的学习,从而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人民、公民、”概念时,我运用图示法教学,使同学们掌握了它们的区别。还恰当运用漫画、典故和典型事例等手段,指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使概念和原理通俗化,便于学习掌握。同时我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分析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以及时事

政治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增强教学的启发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实践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以及学习迁移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思想品德课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运用“三段式”目标教学法,通过试验对比发现,采用这种方法,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主要依靠在教师导引下,通过实践活动获取,做到师生合作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实现了知、能、信、行转化的最佳值。

3、合理安排练习和实践,加强联系的指导

学生学习知识目的在于应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是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迁移的过程。通过练习与实践巩固知识是一种有效形式。但教学实践说明并非练习量越大,就越可能产生迁移。苦练固然重要,巧练更加重要。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多采用综合性练习和解决实际课题的创造性练习。“熟能生巧”的关键在于掌握规律和“窍门”。而一般化的机械练习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思维灵活

性训练。

学习迁移过程伴随着知识的应用,所以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有区别的。“应用”是指把已有的知识用于解决作业中或实际生活中的课题;而“迁移”是指先前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某一类知识或技能对于新情境下另一类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复杂的知识应用中也总会有迁移现象,但简单的知识应用并不一定都存在迁移现象。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知识应用和学习迁移的关系,探讨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迁移理论,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学习迁移理论是影响学习效应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目前已引起教育工作者普遍重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重视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一条有效途径。为此,教师要“善教”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重视学生学习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善学”探索科学的学法,学习时自觉进行学习迁移,克服干扰,从而提高学业成绩,真正做到“学会学习”。

八、记忆规律

[案例12:鲨鱼与鱼]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

什么也不愿再过去,[点评]:动物都有记忆,何况人——高级动物!

记忆规律:中间的材料较难记,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理解的材料容易记。

增强记忆的10种方法: 注意集中

[案例13:记忆的效果]在三个三年级的平行班里,对于甲班,只要求他们阅读一段书,而没有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对于乙班,不但要求他们阅读,而且要求在阅读后回答若干问题。对于丙班,不但要求他们阅读,回答问题,而且给他们指出了完成这个任务的方法。结果是:甲班儿童作出的正确答案为数很少,乙班儿童作出的正确答案稍多一些,而丙班儿童作出的正确答案为数很多。因此,在学习中,我们对那些必须记住的材料,一定要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决不可放任自流。

[点评]:在教学中,对那些必须记住的材料,一定要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决不可放任自流。

2,兴趣浓厚

3,理解记忆

4,反复学习

5,及时复习

6,经常回忆

7,视听结合

[案例14:儿歌记忆每月的天数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再把一天加。

[点评]:记忆要讲究方式方法,8,多种手段

9,最佳时间

大脑一般有四个记忆高潮:

1、早晨起床后

由于大脑经过一夜休息,既对前一天所学的知识有个重新组合的过程,又对此时学习的知识印象

清晰。

2、上午8-10点

这时人的精力最旺盛,大脑工作严谨,思考周密,学习知识容易理解和消化。3、18-20点 也是记忆最佳时间。

10.科学用脑

[资料2]接收感官不同,记忆的效果不同。实验得到的规律为:通过阅读文字,能记住10%,通过听, ,能记住20%通过看, ,能记住30%通过听和看, ,能记住50%对于自己说出来的东西, ,能记住70%对于尝试及经历所涉及的东西, ,能记住90%使用的感官越多,感受越具体,对所感知的信息的记忆率越

高.[资料3]U行记忆——系列位置效应:

A.加拿大学者默多克给被试者呈现出一系列无关联的词,如:肥皂、氧、枫树、蜘蛛、雏菊、啤酒、舞蹈、雪茄烟等。首先被试者按照一定顺序学习这些词,然后让他们自由记忆,想到哪个单词就说出哪个单词。结果发现,最先学习的单词和最后学习的单词其回忆成绩最好,而中间部分的单词会议成绩最差。

B.平时表现:我们对事,对学习,最清晰的记忆就是事情的开头和结尾,学习内容的开始和末端.清晨起来

和晚上临睡前学习有时竟有过目不忘的神效.C.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1)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中度过。(2)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3)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应就会下降。(4)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

4、睡前1小时 记忆知识有利于巩固。

根据这一规律,早晨最好安排短时间记忆的内容,如每天提问的内容,考试时急用的知识等,上午适合学习新知识,晚上适合学习需要长期记忆的内容。

记忆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记忆个体的心身调节策略

A、.要增强自信心

在识记材料时,首先要有自己一定能记住它的信心,如果对自己的记忆力都缺乏信心,则会导致真正的失忆和健忘。因为这种信心缺乏与否的意念会对自己产生暗示作用,引起大脑皮层相应的兴奋或抑制,从而影响个体内在潜能的发挥。

B、要调动积极性

这涉及个性动力系统的调节,但主要集中于动机的激发上。有明确的记忆目的,确定具体的记忆目标,定有长久的记忆任务等,都是调动个体记忆积极性的具体而有效的措施。

C、要调节情绪状态

情绪不仅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功能,而且还有调节功能。如前所述,过分紧张或低沉的情绪会抑制人的记忆活动,只有在愉快、有兴趣而较平静的情绪背景下,带有对当前记忆适度的紧迫感和焦虑感,才能更有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并且每人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调节其最佳点。

D、要集中注意力

注意是心灵的门户,其对心理活动的选择、保持和调控作用,同样表现于记忆过程之中。特别是注意的集中程度,对识记的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记忆时,要尽力做到集中注意力。

E、要保证充分睡眠

睡眠的充分与否不仅取决于时间,也取决于质量,尤其是看睡眠中含快速眼动波的多少(睡眠是由快速眼动波和慢速眼动波两种状态反复交替组成的,其中快波睡眠也即有梦睡眠,与恢复大脑机能关系密切,青少年的快波睡眠约占20%、25%)。充分的睡眠对识记时的注意和保持的巩固有积极作用,是提高记忆

不可忽视的方面。

2、记忆材料的优化处理策略

对记忆材料的处理,是决定记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记忆规律的运用、记忆方法的选择,也主要集

中于此。该策略可细分为三个方面。

A、记忆材料的性质转化

记忆材料性质是影响记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时,要尽可能转化为

有利于记忆的性质。

记忆材料的操作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操作活动的对象。例如,活动记忆法——通过手操作来记住有关材料;笔记记忆——通过抄写、批语、做卡片等笔记形式来记住有关材料;朗读记忆法——通

过出声朗读来记住有关材料等。

记忆材料的形象化,即要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形象材料。例如,在记一些易写错的字,如“纸”时,头脑中就可出现一张白纸的形象,心里马上想到:“白纸怎么会有污点呢?”这样把“纸”写成“纸”的错误便可纠

正了。

记忆材料的诗歌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诗歌。例如,我国历史朝代比较复杂,硬记不易,但编成诗歌则朗朗上口而不忘:“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有两宋,元明以后是清朝。”教学中流传的《英语字母歌》《汉语拼音歌》《珠算口诀》等都是运用此法的成果。

记忆材料意义化,即把要记忆的材料转化为意义材料,也就是赋予机械性材料以一定的意义性。例如,采用谐音法,借助谐音赋予材料以意义,把化学中用石蕊试纸鉴定碱性溶液呈蓝色的规律用“橄榄”(碱蓝)这一谐音词记忆,不仅不会忘记,而且“酸红”的记忆也简单化了。采用数字记运算法,使原无意义的数字也产生意义:秦统一中国于公元前221年,可想为2÷2=1;爱因斯坦把朋友家的电话号码24361,记为两打加19的平方(12+12=24,19 X19=361);采用数字一字母转换法,将0~9数字转换成不同的字母,如0—t,1—e,2—n等,那么210就变成net,使用时按规则转换回去。由于字母容易产生意义,便可使无意义数字被赋予一定意义。采用联想法,把原来没有意义上联系的材料赋予意义上的联系:英语中以O结尾的名词复数一般都是加s,只有hero、negro、tomato、patato四个单词的复数是加es。为此,将为四个无联系的词赋予人为的联系,形成一个句子“黑人英雄吃罗宋汤”,便于记忆。

B、记忆材料的数量简化

记忆材料的数量是影响记忆效率的一个因素,一次识记的数量越多,记忆的效率越低。同时,人的记忆潜力虽然很大,但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在对记忆材料进行加工时有必要加以简化。记忆材料的概括化,即对记忆材料进行提炼、抓住关键进行记忆。它包括主题概括、内容概括、简称概括、顺序概括、数字概括、文字概括等。例如,将中国古代的井田制方面的内容概括为国君所有、诸侯享用、奴隶耕作、形似井字,也可进一步概括为君有、侯用、奴耕、井形。

记忆材料的规律化,即对记忆材料进行分析、抽象,以便抓住规律进行记忆。例如,三角函数中有54个诱导公式,孤立记忆这些公式比较繁复。但仔细分析能从中找出一个共同的规律——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记住这句话,有助于推导出全部诱导公式。

记忆材料的特征化,即抓住记忆材料中的特征来加强记忆。例如,记忆戊、戌、戍三个字时,抓住他们的共同特征和区别特征来记,效果要好得多。在一些历史年代的数字中也有特征可寻: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1616年,马克思诞生是1818年,共产国际建立是1919年。

C、记忆材料内容的系统化

头脑中记忆材料的储存犹如资料室里的文件存放,资料室里的文件只有按序分类分目摆放,才能方便寻找,否则缺乏系统管理,则无法查找;人们头脑中的记忆材料同样需要有条有理储放,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这里就涉及记忆材料的内容系统化问题。所谓记忆材料的内容系统化,就是在头脑中把识记的材料

归入一定的顺序使之彼此发生一定的联系。

记忆材料的归类化,即把识记材料按一定的标准组成或纳入不同的类别。其中把记忆材料组成类别,也就是分类记忆,而把识记材料纳入类别,便是归类记忆。可把已识记的材料归入头脑中已有的类别,使之保持长久,使用方便。例如,在英语单词学习中,可以把所学得的preserve一词,归入头脑中reserve、observe、deserve这一词形相似类里储存,把acquire一词,归入get、abtain、gain这一词义接近类里储存;把black、short、fat等词分别与头脑中white、long、thin等相反词义的词联系,归入由此组成的词

义对比类里储存。

记忆材料的网络化,即把识记材料编成或织入某一网络。其中把识记材料编成网络,也就是形成一种认知结构,而把识记材料织入网络,便是纳入某种认知结构。例如,学习政治经济学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一系列概念时,可把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编成网络来记忆:如果以后又学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观念后,便可把“科学技术”纳入网络中“生产力”这一节点

上,大大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

3、记忆痕迹的有效建立策略

加工处理后的记忆材料以怎样的方式迅速储入头脑并得以牢固保存呢?这便涉及记忆痕迹的有效建立问题。这一策略包括记忆痕迹的初建、加固和不断强化三个方面。

A、初建痕迹

要尽可能快而准确地初步识记材料。首先,在识记的总体安排上,可采用综合识记法,即进行整体——部分——整体的识记,使人在相互联系中对各部分材料的理解与记忆变得较为容易(三种识记的效果比较见表4-7)。其次,在具体识记时,又可采用试图回忆法、交替进行识记和尝试回忆,使人能及时了解识记对错,以提高每次识记的针对性和积极性。实验表明,无论是识记无意义材料或是传记文,无论是立即回忆还是4小时后回忆,尝试回忆都有利于记忆,其中将全部学习时间的4/5用于尝试回忆的记忆效率最高(见

表4-8)。

B、加固痕迹

要尽可能当场巩固识记材料。如前所述,识记越巩固,日后回忆效果越好。这里可采用过度学习法。若以初步识记(即刚能背出)所需花的识记次数为100%计算,那么在达到初步识记后应再花上50%的识记次数来巩固识记内容。实验表明,过度学习50%的识记是经济而有效的,不到50%效果明显受到影响,而超过50%则不经济。

C、强化痕迹

要尽可能日后不断复习识记材料。根据前述复习对记忆的诸多影响,可采用超比例循环记忆法。图4-7中,第一种数字为时间单元,下面圆圈内的数字代表欲识记的不同材料。对于第一份识记材料来说,它在第1单元的时间内达到初步识记和加固,然后在第2,4,8,16,…单元时间里进行复习强化,依次

类推。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做到及时复习、先密后疏,恰能对先快后慢的遗忘过程进行强化。据说电话局接

线员就用此法在较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电话号码。

九、遗忘规律

遗忘规律:遗忘是“先快后慢”的,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从这条图线上可以看出:

1、知识在学习后头10个小时内遗忘得最快,约有近70%的学习内容被遗忘,所学的知识成为了

瞬时记忆、不能长时间保持。

2、随着时间的推移,单位时间遗忘的知识越来越少,即遗忘的速度越来越慢,剩下的知识几乎

成为了能保持住的永久记忆。

[资料4]研究表明:如果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后,甲组学生不久后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

遗忘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了解了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规律是为了找出对付遗忘、增强记忆的方法,使多数学生能够自觉运用遗忘的规律,减少遗忘、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根据遗忘规律及对付遗忘的方式,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来克服遗忘,使学业不良的学生通过这些策略的学习,掌握几种增强记忆的方法,减少遗忘,从而可以唤起他

们对学习的热情。克服遗忘的学习策略有:

策略

1、过度学习

记忆某些项目,如果我们刚刚能背诵(但还不熟练)就停止学习,记忆效果一般不会太好。应该在刚刚能背诵的情况下,再学习几遍,记忆效果就会大大提高。这种多加练习的方式称为过度学习。实验:准备一段3分钟能够记忆完的简短精美的文字材料和12个数字,把学生分成两组。首先两组学习都背这段文字,当他们觉得自己完全记住后,一组学生再将此段文字再复诵1分钟,而另一组学生则去记这12个数字。记忆完后,请学生们将刚才背诵的文字写在作业本上,由学生们相互检验,看哪一组记

忆效果好。

实验结果是再复诵1分钟的小组记忆效果好,因为该组使用了策略1介绍的过度学习法。学习程度对遗忘也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学习程度越高,遗忘越少。过度学习达到150%保持效果最有效。研究发现走过150%的学习,记忆效果不再继续上升,可能因兴趣减退或疲劳等原因。150%为过

度学习的限度,低于或超过这个限度,记忆效果都将下降。因此在学习时,要多花时间记忆自己已经背诵了的内容,还要在学习了一段材料后,适时放松自己,使大脑获得休息。

策略2:分散学习与及时学习

遗忘进程先快后慢的规律告诉我们,遗忘最严重的时刻,是在识记刚刚达到记住的最初时刻,这是因为新学过的教材在头脑中建立的联系还不巩固,痕迹很容易自然衰退,不及时复习,仅几小时就可能有64.2%的遗忘,1天后,遗忘率达66.3%。前苏联教育家乌中斯其说过:记忆就像建筑物,不要等快倒塌时再去修复,否则,那等于重建。这说明及时复习是极其必要的。

遗忘曲线还告诉我们,学习以后的“及时复习”不能一劳永逸,刚学过的知识不但要及时复习,而且还应适当地增加复习的时间,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的次数和时间可逐渐减少,间隔时间也可以逐渐加长,这种有一定的间隔时间的复习称为分散学习。分散复习比集中学习效果更好。这是因为集中复习时大脑神经过程容易产生抑制的积累,而分散学习有较多时间间隔使抑制清除,并且有利于联系的巩固。以学习外语生词为例,如果当天上午学习了20个生词,那么当天晚上集中复习一个小时就不如分散复习的效果好。例如:当天晚上复习30分钟,第二天复习15分钟,第四天复习10分钟,一星期后复习5分钟,注意时间间隔逐步加长。策略3:理解和联想策略

理解就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充分认识新知识的内在意义。理解是思维的结果,思而后懂,理解的材料记忆更深刻。

实验:

1)试用一分钟时间记忆下面的文字:

记 解 秘 一 提 分 的 高 密 之 是 充 忆 理

2)用半分钟时间记忆下面的文字:

提 高 记 忆 的 秘 密 之 一 是 充 分 理 解。

其实这两排文字都是由相同的字组成的,左栏的字与字之间没有意义,难以将头脑中的知识与之相联系;而右栏的字是有意义的,将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如“提高”、“记忆”、“秘密”、“充分”、“理解”与这句话联系就是很容易知道句子的意义,从而理解了该句的意义,所以记忆效果好。

理解了才能掌握对象的内部结构和逻辑联系,才能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华罗庚曾介绍过自己读书有“从厚到薄”的过程:在读一本书之前,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中如果对各章各节进行深入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就觉得更厚了。但最后在抓住全书的要点,对全书的内容有了提纲挈领的认识,理解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书又变薄了,理解得越深,越感到书薄,因为留在大脑记忆中的都

是精华。

联想是头脑中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通过联想,每个人都能将头脑中的心理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网络,以便尽快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材料。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一件在脑子里的事实,与其多种事物发生联想,就容易很好的记忆,所联想的其他事物,犹如一个人钓钩一般,能把记忆着的事物

钩钓出来。”

联想的具体形式是:利用事物在时间和空间的接近关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俄国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塔林茨做实验发现,任何概念都可以通过4个阶段建立起联想。如“天空”与“茶”:天空-土地,土

地-水,水-喝,喝-茶。

了解了遗忘曲线规律,找到了对付遗忘的办法,采取适当的学习策略来克服遗忘了,就一定能提高

学习效率,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负担。

十、差异规律

特殊能力的差异,智力的性别差异等。

差异规律:人的能力有个别差异的,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类型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有个别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分析: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是指智力上的差异,它表明人的能力发展有高有低。研究发现,就一般能力来看,在全世界人口中,智力水平基本呈常态分布,即智力极低或智力极高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的人属

于中等智力。2,能力类型差异

能力类型差异是指构成能力的各种因素存在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类型

和品质方面。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资料5]根据历史记载,我国许多名人在幼年时期就显露其才华。李白“五岁读六甲,十岁观百家”;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明末爱国诗人夏完淳五岁知五经,九岁擅辞赋古文,十七岁壮烈牺牲。近年来,全国各地更是涌现出一些早慧儿童,成为小画家、小音乐家、小文学家等。在中国科技大学,自1978年以来已招收多期少年班大学生,他们都是十四五岁就上了大学。

能力早期显露的事例,国外也不乏其例。莫扎特三岁时已在钢琴上弹奏简单的和弦,五岁开始作曲,八岁试作交响乐,十二岁创编歌剧;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四岁自由地阅读书籍,七岁能阅读但丁和达尔文的著作,九岁破格升人高中,十一岁写出论文,十四岁大学毕业,十八岁就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大器晚成的人在古今中外不乏其例:姜子牙辅佐周武王,72岁才任宰相;著名画家齐白石4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人类学家摩尔根发表基因遗传理论时已60岁了;苏联学者伊·古谢娃40岁才学文化,后跟儿子一起毕业于农业大学,很快获哲学副博士学位,73岁完成博士论文。

4,特殊能力的差异

特殊能力的差异是指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个人在特殊能力上的差异是很明的。

5,智力的性别差异

关于智力的性别差异,目前研究较多,而且结论各异,但基本一致的结论有两方面:第一,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即很聪明的男性和很笨的男性都比女性多,智力中等的女性比男性多;第二,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差异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要因材施教,[案例15:等待学生的进步]小星作业从来不做,还有丢三落四的习惯,书本总是脏兮兮的。老师批评他,他像没听见一样。我知道,这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母亲不忍心管教他,再加上老师关心不够,才

导致了他今天这个样子。

对于这个孩子,我一开始并没强调他要和其他孩子一样,要做好作业,而是从细小的事上做起。首先让他把自己的位斗收拾好,这对于他来说并不难,他做到了,我就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接着我真心地关心他,上课时,他钢笔摔坏了我马上把我的钢笔递过去;怕他忘记穿校服,晚上打电话提醒。有一天,他开始做作业了,我又在班上表扬他。打这以后,他能按时进课堂不再迟到了,而且还经常主动来问作业。

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出现了反复。我知道教育孩子急不得,出现反复是正常的事。我依然诚恳的帮助他,找机会表扬他。渐渐的,我发现小星同学变了,虽然表现一时还不能尽善尽美,但是作业也做了,上课也能读书了,有什么委屈也敢跟老师说了。其他老师也夸奖他确实进步了。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点评]:因材施教是老师的最高境界!

2、要择时看苗,[案例16:爱因斯坦与小板凳的故事 }据说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上完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只有他到第二天才交上一只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之后很生气,大声地说:“我想没有比这更糟糕的小板凳了!”爱因斯坦低着头说:“有”。他从课桌下又拿出两只小板凳,内疚地对老师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给您的是第三次做的,虽然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点评]:一个学生能否成材是很难说的,我们与其胡乱评说,不如到时看苗。

3、要到时收获。

[案例17:“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的道德理想》。区培训班的学员、区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和视导员本来打算在课堂进行中间写点记录,以便课后提些意见的,可是他们听得入了迷,竟连做记录也忘记了。他们坐在那里,屏息静气地听,完全被讲课吸引住了,就跟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一样。

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

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

[点评]:成功是长期奋斗的结果,有的甚至是终生奋斗的结果,故不能急于求成!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在认识它了解它的基础上运用它为事业服务,就能使我们的事业更好发展,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人民教师在教学中应自觉地运用上述规律,从

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上栗县教师进修学校 曾 锋 江西 337009)

2009.01.06

0人 | 分享到:

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2

一、历史教学运用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 学科教育自身的要求

历史学科的本质, 就是将已经成为历史的客观事物以教学内容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历史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发展经历, 更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是说, 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感性影响, 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塑造“三观”。那么在这种条件下, 历史教师就必须积极地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这也是历史这门学科对教学的需求。

2. 当下教学发展的要求

有些教师认为, 历史教学就是将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将这些知识深深的印在脑海里。殊不知, 这种教学理念太过片面。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应付一项考试, 而是要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用。但是当下的教学质量并没有达到这项要求, 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种状态下, 教师应考虑运用情感教育。情感的融入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加深师生之间的情谊, 最终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怎样在历史教育中运用情感教育

1. 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情感教育

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可以说也是每个教师不同的标志, 也是教师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不是统一的, 而且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 那也就必须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保证情感教育的顺利开展。可见,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考虑教学方法, 以此来推进情感教育的开展。比如, 在教授港澳回归这一课时, 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 如“为什么港澳能够成功的回归”“英国是如何同意的”“而台湾为什么到现在还不能够统一”……这样的问题可能会层出不穷, 正在学生充满疑惑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 放映出当年邓小平同志和撒切尔夫人的谈话片段。邓小平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谈成呢?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了, 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 有力量的国家, 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撒切尔夫人的回忆录中说道:“对英国来说, 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 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在这堂课中, 教师就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其中有问题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情感调动法等,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为学生诠释了教学内容, 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 还能够集中学生的思维, 将学生的思想一直带到课堂上来, 围绕着课堂内容来开展, 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2. 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氛围来实施情感教育

要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 就必须满足一个基础和前提, 那就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这个教学氛围的建立, 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是因为情感教育是感性的, 既然是感性因素, 那么就注定了它必须有一定的感性条件做铺垫。由此可见, 历史教师要想推动情感教育的发展, 除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之外, 还需要建设相应的教学环境。

(1) 历史教师要拉近学生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拉近师生之间的举例, 实质上就是要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教师在授课时, 要做好充分的备课, 备课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在备课中, 就要充分的联想到把情感教育融入于历史教学中。在教第一节历史课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自己的历史”, 通过“自己的历史”, 体会到“历史的真谛”, 感悟到“学习历史的作用”, 总结出“如何学好历史”。这样的一节课, 别出心裁, 能够帮助学生改变对传统历史教学的歧视, 让他们知道, 历史的学习过程并不是他们常常看到的“死记硬背”, 历史教师也不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老古董”, 让学生感觉到历史知识也可以是充满趣味的, 而历史教师也可以是很“潮”的, 历史课堂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这样, 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旦有了学习兴趣, 那么, 历史的学习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2) 历史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沟通

在很多学生的眼里, 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的, 与学生之间有种莫名的距离感, 学生甚至对教师感到害怕, 心里有什么疑惑, 有什么问题都不敢向教师反映, 也不愿意与教师主动交流。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就要主动的“放低”身段, 走向学生的内心, 主动的与学生加强沟通和交流。良好的沟通、交流不仅能够将师生关系和谐化, 更能够帮助历史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 根据学生的需要, 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

(3)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特性, 每位学生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喜好

历史教师要充分把握住这点, 走进学生, 倾听学生的内心, 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性。教师在教课时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也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我们把握住了这一点, 那么教学质量一定能够大大提高,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 如果我们不尊重学生的兴趣, 背道而驰, 那么这种没有兴趣的教学, 对于学生而言肯定是枯燥无味的, 学生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教师的尊重, 而且觉得历史课堂毫无意义, 会对历史教师和课堂产生抵触情绪。这样, 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心理, 导致他们对历史这门学科失去兴趣。

(4) 历史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历史课堂教学源于教材但是又高于教材

教材的内容固然重要, 但是教师不能够“照本宣科”式的教学, 这样会让学生觉得, 有没有教师都无所谓, 反正也就是教材上那些内容, 自己看看就行了。所以, 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要注意适时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 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博大精深。这种课外拓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开拓眼界, 拓展思维,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有重大作用, 历史教师要不断探索情感教育的运用, 促进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民弟, 鲍秋媛.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师实施人格教育的方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8, (12) .

[2]韩秀英.高中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的研究及实施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陈萍华.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福建论坛, 2011, (5) .

论赏识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赏识教育 舞蹈教学 运用

一、赏识教育的概念和意义

赏识教育被列为世界著名的六大教育法之一。是尊重人得生命规律的一种科学的教育。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模仿能力和表演能力,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来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它不是单纯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学生的行为结果和行为过程,以强化其行为,激发其兴趣;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指明其发展方向;适当的提醒学生,以增强其心理体验并纠正其不良行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赏识是爱”核心是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扬长避短的鼓励,让他们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迅速进步,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舞蹈教学中如何运用赏识教育

(一)培养学生兴趣,建立自信心

自古以来,舞蹈教学都奉行一个“严”字,所谓“严师出高徒”,的确,没有严格的要求和严谨的纪律,很难培养出专业过关的优秀舞蹈人才。如果课堂上老师一味的强调严厉,在训练过程中冷漠无情,甚至因为学生的动作做不到或者做的不好而对其进行讽刺,责备,那学生还会喜欢去学习舞蹈吗?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紧张,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没有别人做的好看,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学过程中,学生面对老师的责备,呵斥,就会长期处于紧张,害怕的心理状态,导致精神高度紧张,肌肉僵硬,反应迟钝。心理不能放松,动作必然做不到位,更不可能去感受和体现舞蹈带来的美。

每个学生在开始接触舞蹈的时候都有一个美丽的愿望,或站上舞台,或教别人跳舞… …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实现愿望,或者是让他们离自己的愿望更进一步,即使他们的表现还显稚嫩,离老师的要求还差很多,我们也应该多给与们鼓励。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错,你很棒,又进步了”在他们身上都会爆发出你意想不到的热情与信心,而这些热情与信心会促使他们去认真学习好每一个动作,每一处细节,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一大步,甚至改变学生对舞蹈精神的领悟,增加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样的效果远远比老师对着学生大喊大叫说“你做的难看死了,你自己看看那是什么东西?”“你整个一个不协调”,等等,达到的效果要强得多。

把赏识教育融入舞蹈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扬长避短的鼓励,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爱上舞蹈,充分建立自信心,才会试着去感受舞蹈,表现舞蹈,从而去享受舞蹈。

(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宽容学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曾经这样教导我们,也就是说,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尊敬他,作为师者,我们平时总是抱怨学生不够尊重自己,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尊重学生了吗?在以往的舞蹈教学中,大多数教育者严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和对某些条件不好的学生隐性的歧视,使师生之间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的教学氛围当,这就导致学生在接受知识,技巧时,处于被动状态,甚至对老师和他的教学方式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中,首先要学会去尊重每个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听听他们在完成动作后的感受,听听他们对老师的看法和意见。让学生参与编一些简单的舞蹈,体会当老师的感觉。当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时,他必然會去尊重老师,更加用心的去完成老师教给的动作。

每个学生的先天条件和能力都不一样,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慢,动作协调性差的学生,更要尊重他们,学会宽容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克服自身的弱点,达到老师的要求,绝不可以歧视他们,或者放在旁边不理,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老师关注的眼神,信任的表情,最终都能化作学生的动力,每个学生都不希望比别人学的差,而老师的宽容和期待给了学生鼓励,他们肯定会用积极的行动来回报的。

但需要说明的是,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没有原则的迁就,更不是放任自流,在信任,尊重,宽容学生的同时,老师也要适当的提出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严格要求,对学生进行正确,适当,具体,有恒的引导。

(三)以科学的方法鼓励,教育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舞蹈教学和其他教学一样都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所以同样需要科学的教育方法,本文所谈的赏识教育就是一种非常科学,有利的教学方法。将赏识教育融入舞蹈教学中,运用这种科学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教育学生,将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改善课堂秩序及师生关系,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1.通过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舞蹈教学本来就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育,要想获得成就,就要进行更为严格,专业化的训练。初学者如果自身条件不好,往往心理压力比较大,容易自卑、自责,这时他所需要的是帮助,安慰,鼓励,不能让学生觉得老师看不起自己,此时老师应该及时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中依旧充满希望。同时,还可以用自己自身的例子来鼓励学生,教育学生,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

2.用赏识教育挖掘学生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每个学生在学习舞蹈之前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但后期出来的成果都大不一样,有的做了演员,有的做了老师,而有的做了其他与自己所学毫无联系的工作。这说明,作为师者要懂得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他们任何方面的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其发展,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所以作为师者,要学会欣赏,试着去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并正确引导,使他自身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学习舞蹈的过程是非常乏味,辛苦的,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才能坚持不懈。赏识教育运用于舞蹈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好多中小学,乃至大学舞蹈课堂运用了赏识教育,教学效果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让我们学着运用赏识教育的观点来改进舞蹈教学,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扬长避短的鼓励和肯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4

教育管理沟通论在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沟通在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中已有体现.<论语>中的.问答形式则证明沟通理念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已经被运用.沟通理念在当代教育实践中有广泛运用,并且不断丰富与发展.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学生管理是核心,学生管理离不开沟通.教育工作实践表明教育管理中沟通具有巨大的作用与价值.

作 者:高玉玲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8刊 名:文教资料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42关键词:教育 管理 沟通

论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篇5

一、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调整学生情绪,强化学生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对人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的主要动力。学生只有具备兴趣才能够有学习的动机,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拥有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好奇”是每一名学生都具备的,他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感兴趣,要想真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一定要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但是以往的教学都只是单纯的依照教学大纲,将学生完全的封闭在了枯燥的课堂上,使他们与现实隔离,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减少。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英语课堂当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声像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兴趣。

2.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对于英语教学,其实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对于英语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的过程。因此,教师怎样才能够设计出英语问题,选择合适的问题成为了当前英语教学活动的关键所在。但是问题又产生于情境。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创设情境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的地位。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一个很好的途径,就是再现英语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能够对于已知的结论进行猜想,发现定理,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

3.应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减轻工作量,增加课堂容量

教师在传统的备课当中,需要查阅大量的文字材料,需要一本一本的找,在这个过程当中耗费了教师很多的时间。网络信息为英语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道路。只要在网络当中寻找,教师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自己需要的材料,极大的节省了教师的时间。

二、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英语教学设计中的模式研究

1.形象展示的教学模式

因为多媒体是集动画和声音于一体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靠多媒体,能够通过声行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不断增加学生对于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理解抽象的英语概念。诸如初中英语立体几何,以往的教学基本上是教师通过抽象的语言讲解,而学生又不能够达到掌握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目的,但是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对于空间概念、对几何图形知识理解能够从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图文记忆中来。在这一个过程当中,计算机只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学生与计算机之间并没有交互过程,但是计算机演示的教学过程,特别是其他教学方法不能够达到的。初中英语教学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或者是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演示,必将使教学过程得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2.网络研究性学习型设计模式

一般来讲,初中英语新课程倡导的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此种模式能够很好的体现这样一种理念。在课堂之上给各个小组的学生分配好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各个小组的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开展讨论,用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最终将交流出来的成果制作成演示文稿在课堂之上进行总结,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发现和接收,实现知识的内化。依据当前条件有限,对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型方式还没有教学的经历。同时此教学模式在应用论坛、搜索及其制作简单的演示文稿等技能方面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遵循主体性、互补性、实时性等原则。同时,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能力,正确发挥出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只有将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够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最终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夏炎.初中英语教学中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运用[J].新西部(下半月),20xx(3)

[2]陈荣莉.多媒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J].成功(教育版),20xx(5)

[3]马富.初中英语教学如何与多媒体有效结合[J].教育教学论坛,20xx(22)

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6

论夸张教学法在激发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夸张手法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也符合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各个阶段,适当运用夸张手法会起到激发学习兴趣, 有提高学习效果的作用.

作 者:刘Z珂 作者单位:郑州市东三马路小学,河南郑州,450000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12)分类号:G633关键词:夸张 教学 学习兴趣

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篇7

一、情感教育的基本概述

情感教育具体是指,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自身的情感和教材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体验在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和乐趣,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情感教育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强调的是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现状

1. 依旧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情感交流做得不够到位。

在当前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依旧根深蒂固,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转变传统教学方式,仍然是采用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通过笔记和作业为主的单向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基本是以传统的板书、教师讲解为主要方式,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非常少,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少,使得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2. 在实际运用中缺乏适当的方式,使得情感教育的效果较差。

在初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语言基础能力的差异、学习方法的不同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影响,在学习方面有了显著的差异,但是教师在教学方面没有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做到因材施教,实行差异化教学,而是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教学,使得教学效果不明显,同时会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

3. 课堂氛围比较压抑,使得情感教育受到一定的影响。

长时间以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一直将语言基础知识的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而对于学生语言实际运用和交流能力方面不够重视,因此课堂氛围比较单调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从而影响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如何强化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利用新型教学方法,从学生角度进行教学。

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的不仅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所要学会的也不仅仅是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这就要求教师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积极融入学生群体,在课堂中与学生保持平等地位,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就在情感方面使得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出现紧张和畏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体验教师教学的感受,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性教学,这样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关怀。

2. 运用恰当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

新课标的要求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灵活鼓励,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要与具体的英语学科的特点相结合,加强学生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联系。因此,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利用小组学习进行讨论和交流,进行合作式学习。要加强情感教育,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最关键的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不同的差异采取不同方式,真正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开发潜能并发挥特长。

3. 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只重视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要重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教学实践研究表明,良好轻松的课堂氛围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情感以及学习兴趣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施自由竞争回答,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课堂秩序受到影响,但是它可以满足学生能的课堂需求,从而使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对于学生所做出的回答,教师首先应该予以鼓励,即使是这个回答存在一定问题,这样做可以鼓励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积极回答问题。

结语: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村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学生的差异采用适当方式,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等多种途径,使得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

摘要:当前,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了改变,重视学生的感受,采用了情感教育这一利用感情交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情感因素对其教学效果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教育了解到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设置。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对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浅论美育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8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过:“教学中无论是运用课文中的美的东西去感染学生,还是教师用组织教学的艺术美作用于学生,都能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让学生将学校规定的功课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发挥课堂教学的美,能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提高学习兴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

英语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国际性语言,本身就具有语言美。在英语教学中,适当融合对语言的欣赏,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理解,更能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喜爱,激发学习兴趣,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更新观念,注重美育

传统的教学中,人们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美育的渗透。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英语学科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成为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把握契机,英语教学就会在学生美育教育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二、在教学艺术中渗透美育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每节课都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与美为伴,发现美,感受美。实践证明,教师端庄大方的衣着,亲切自然的教态,幽默生动的语言,美观工整的板书,生动准确的展示,无一不在向学生传递着美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心灵。所以,进行美育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三、挖掘英语美的因素

1.英语的语言美。英语是一门乐感性极强的语言,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的语言美渗透美育教育。课堂上,标准地道的英语录音和教师流利的英语表达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除了努力用英语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还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英语的语言美,指导他们掌握不完全爆破、意群、连读、音的同化與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等方面的语音知识,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记忆,坚持反复训练和提高,用英语的语言美促进学生学好英语。

2.英语的艺术美。英语的书写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行行工整清晰流畅的英语字母,写在纸上就是一页页清新优美令人赏心悦目的书法作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的这个特点,引导学生认真练好英语书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复,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英语的内容美。有人说:“能够塑造美好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在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充分挖掘英语学习内容中的美的因素,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中的美无处不在。在学习过程中,这些美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成为滋润学生心灵的沃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

四、通过多种形式渗透美育教育

1.用英语创设美的环境。美好的环境可以令人身心愉悦,而美好的学习环境就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人学习英语最缺乏英语环境,如果能到英语国家去学习英语当然好,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实现的。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英语的环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在我的倡议下,师生共同动手创设了一个充满美的英语学习环境。比如,我将表现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东西,如地图、格言、谚语、短诗、生活习俗照片等贴在墙上,在教室内的物品上贴上英语单词卡片,还开设了“学生英语作品展”“英语图书角”,英语课前在教室里播放英文歌曲等,将教室布置成了美丽的“文化小岛”,寓语言学习和语言体验于生活之中,使学生身处教室便有一种置身于英语文化之中的感觉。

2.让美在英语歌曲中跳动。英语歌曲对于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是多方受益的辅助学习手段。它融英语语言学习与娱乐于一体,既可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审美情趣,又可辅助学习语言词汇,不但能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调节课堂的紧张气氛,使教与学在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

3.通过竞赛让美在课堂流动。有竞争才有活力。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英语的美感,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的听、说、读能力的发展,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例如,听力竞赛、朗读比赛、口语比赛、英语故事竞赛、英语书法比赛等,不但让他们在竞争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和进步,而且通过自己的积极准备和观看大家的精彩表现,深刻感受到了英语这种语言本身所具有的音乐般的美感。为了自己的学习小组的荣誉,学生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齐心协力,积极参与,学习热情高涨,取得了“一石多鸟”的效果。比赛后,不少学生感叹某某同学的英语说得真好听,希望自己也能学好英语。是啊,美好的事物谁不向往呢?让学生感受美并且追求美好的事物不也正是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吗?

总之,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英语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我们要强化美育意识,充分挖掘英语中蕴含的美育因素,开展多种形式的美育教育,让美在英语教学中绽放光芒,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不但有知识有能力,而且善于发现美和欣赏美,具有审美素养的人。

上一篇:文言文翻译下一篇:美国大萧条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