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24-08-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共12篇)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1

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给中学英语教学带来巨变。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手段,就是教师习惯全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课本和一本参考书,再加上一块黑板。这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多年来阻碍和约束着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使教学质量难于提高,而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落后的、机械的教学手段,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使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给中学英语带来教学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巨大变革。

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英语教学创设了良好的交际环境

多媒体技术为中学英语提供了传新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内容,为英语教学课堂交际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如,我在教高一新教材unit 3时,我用计算机多媒体播放该课文的三段戏剧,让学生边欣赏戏剧,边听课文的录音。视听并用,激起学生的兴趣。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先对教学内容中的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系统的、精心的设计,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提高学生在日常用语、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练习和表达能力。作为学生,优质高效的课堂交际活动更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活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情景,使课堂英语语言训练更富有灵活性和挑战性。同时,学生还能通过和多媒体技术设置的虚拟人物对话,依据多媒体的评判(包括语音、词法、句法和习惯用语)修正自身的错误,提高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更能提高学生听说写译的能力

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的英语交际环境中,把电视、录音、视频等现代化电器、光声设备运用于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图象和声音的同时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的左右脑并用,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英语仿真交际训练,其直接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锻炼,因而更能有效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其听说写译的综合能力也不断得到提高。

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看图会意训练写作

在教学和中考中,中学英语书面表达都有看图会意写作题,因此,应该在培养学生以图会意的理解性、准确性、唯一性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力求得到足够的写作信息。一般来说,中学生还没有能力直接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在注重英语表达习惯的同时,往往还得求助于母语。因此,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手段上采用组合显示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先让学生将从图画中获取的信息编成内容完整、意思连贯且容易用英语表达的小故事,互相表达、交流,明确具体内容和要点、具体事项和时间顺序,选择可供使用的句型和用语,按照文体和篇章要求组织完整的语篇,提高看图会意训练写作能力。

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加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率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内容化为生动有趣,使得教材内容得以直观再现,重点易于突出,难点易于突破,极富表现力,易于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还有利于贮存大量信息,把板书、各种图表、动画等编制在一个软件里保存和使用,课堂上,教师只要操作计算机,就可以在完成相同内容的情况下大大节省时间,把更多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巩固训练,开展语言实践活动,从而加速了课堂教学和训练的节奏,提高了课时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容量。

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多媒体体现了当今社会科学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对中学英语教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积极应对挑战,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加强多媒体技术业务进修,积极从事多媒体技术教学课题的探讨和研究,提高完善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2

关键词:多媒体,英语,教学,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被引入英语教学领域。它丰富了教学内容, 为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多媒体教学及其意义

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利用投影仪、展示台、音响等一系列辅助设备, 将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教学内容直观、快捷地传授给学生的一种现代化手段。

多媒体技术使我们能充分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教学软件, 制作精美有效、直观形象的教学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为学习者提供动态、多变、逼真的环境, 从而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改进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2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利用声音、文字、图片、视频图像等手段, 能突破时空限制, 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学习材料, 并能通过不断输入大量的信息, 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由于学生自身的特点,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 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得教师、学生地位及角色发生改变, 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利于实行个性化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对于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 并使得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3 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3.1 运用多媒体, 为导入新课创设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 创设学生乐学、爱学的学习情景, 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案例1:在英语2, 教Unit 3 Animal的“Elephants”时, 先用多媒体放映关于大象的一些影片, 并介绍给学生一些动物, 一开始, 学生就被这些鲜活的画面所吸引, 自然兴致百倍, 并由这些影片逐渐变化而深思, 引导学生用英语说出一些常见的动物, 以及每种动物所具备的特性。整堂课, 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当然, 教学内容不同, 所采取的导语设计也不同, 不管采取哪种方式, 都要达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的目的, 为一堂课做好一个开始。

3.2 运用多媒体, 能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充分体现了多媒体的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案例2:在“过去进行时的时态”教学时, 笔者运用动画Flash的形式, 展示了昨天晚上班级某个学生在家里做作业和看电视以及和家人共进晚餐的情景。当学生们看到这个学生后, 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 教师紧接着问:“Tom was doing his homework at home at 8 yesterday evening.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at time?”大家纷纷举手, 课堂气氛变得很活泼, 语法难点迎刃而解。

3.3 运用多媒体, 调整学习情绪, 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表明, 不同学生课堂上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 短的只有8-10分钟时间, 加上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 时间一长, 学生极易感到疲倦, 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 学习效率下降等, 这时适当运用多媒体的优越性刺激学生, 吸引学生, 创设新的兴奋点, 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 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案例3:在进行Traveling (英语2, Unit 1) 的教学时, 笔者通过多媒体课件, 放映了“丝绸之路”的详细情况, 学生们身临其境, 使本来比较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使学生的有意注意持续时间大大延长。

3.4 运用多媒体, 让生活走进英语课堂

英语源于生活, 是生活中人际交流的重要工具。为了让学生学有用的英语, 运用多媒体, 在教学中瞄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最佳联结点并架起桥梁, 使英语知识因贴近生活而变得生动有趣, 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英语。

案例4:英语2, Unit 7 Holidays“Thanksgiving Day”, 放映了西方国家在感恩节时的庆祝场面, 而且结合我们中国自己的节日的庆祝方式进行比较, 使学生真正融入到生活, 体会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总之, 把多媒体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 发挥其主导作用, 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达到优化课堂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毕玉敏.试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学研究, 1998.

[2]赵栓科, 杨宏.从教学实际看多媒体英语教学.清华外语教育论丛 (第2辑)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3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及达到某中目的的内部动力。一般来说,动机越端正,学习就越强烈,学习质量就越高。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的内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还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所以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计算机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丰富多采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以导入新课为例,它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否吸引学生,这一步尤为重要。在学习Unit20 Humur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Mr.Bean 的幽默表演和相聲演员马季的一段相声,使学生直接领略一代幽默大师精湛独特的表演艺术,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轻松自如然后再转入正题,可谓是水到渠成。

二、扩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英语教学中的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过去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被动地学。教学内容的传授受到有限的教学手段的限制,一边讲授新课还要一边进行板书,这就无形中制约了课堂教学的进度。而计算机教学能直观地将所授内容在课前准备好,在课堂上只要点鼠标,就能在短时间内直观地、形象地演示课文结构,综合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技能的培养。同时,还能控制演示的速度,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解说,也可重复演示,作为复习巩固之用,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赢得了不少时间,从而可以使基础知识的讲解更为详尽,课堂练习容量和内容更为广泛、有趣,新知识的巩固更为有效,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外作业。例如,在讲解高一Unit8 Sports 时,不能只限于课文中的有限内容,也应让学生了解奥运会的背景知识,如奥运会的发展历史,五环旗的介绍,火炬的接力等,谈论学生所熟悉的前几界奥运会的有关内容,然后再进入到课文。

三、有助于创设语言情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的目的就是交际。过去的传统教学是以语法为主,而新教材更注重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新教材中,Warming up,Speaking两个部分都是以口语教学为主,强调学生的开口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就要求我们能够创设一些语言情景,毕竟,良好的学习情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设置语言情景,声像并茂的听说训练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地道的语言和语调、优美的音乐和诙谐的解说,也可深深吸引学生,有效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实现了师生之间的积极交流和人机之间的和谐互动,使学生逐步养成通过听力吸取新语言材料的习惯和用英语表达的习惯。

四、有助于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越来越显得重要。其原因又三:首先,写的能力,也就是书面表达能力,属于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口语和交际已经练到了一定程度,口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主要依赖于一个人书面语水平的提高;第三,书面表达能力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培养起来。因此,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多媒体信息量大,能较便利地展现丰富的感性材料,开阔学生的眼界,从不同的感官刺激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上好写作课的目的。在此,以Martin Luther King Jr 为例,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他的短文。步骤如下:1.可利用多媒体展现一些有关他的图片和文章片段,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了解他的一生。这些内容既包括学生学过的课本上的内容,也包括一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因此既复习了课文,有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2.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要求记下关于他的几个要点,然后利用多媒体的方便、快捷,把答案迅速地展现出来,并对这些要点进行分段,帮助学生构思即将要写的短文。3..利用多媒体展示每一段的图片,叫学生对每一段进行叙述。然后展示几段图片,让学生把它们合起来口述,形成一篇短文。4.学生把自己所叙述的内容写下来,然后教师打出范文供学生参考。

五、有效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传统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学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学得呆板,教师教得费劲,课堂气氛沉闷。而运用多媒体课件就不同了,它一方面便于创设情景,能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形象生动地显示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它能调动有意注意,激发兴趣,丰富形象思维,使学生在感情上积极参与多媒体活动,并促使他们积极思维,主动记忆、联想、探讨,在逼真的语境中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去挖掘字里行间隐含的意思,去归纳瞬间得到的信息,让思维机制有效发展。例如,在学习Book2 Saving the earth 时,设计了这样的课件。大片树林被滥砍滥伐,各种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环境受到严重污染,沙尘飞扬,一片荒地。由此引出问题:What is it that caused the result? Get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the damages that are caused to the world.让学生思考,学生自然就联想到了“拯救地球”这一主题。然后提出问题:Why is the desert in the world growing every year?接着在屏幕上展现一些“土地沙漠化”的情景。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进一步分析、联想、综合、判断和推理,很快就作出了正确的回答。

浅谈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4

郑玉强

多媒体教育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学技术。它的应用,能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由“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静态灌输逐步向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渡。有利于拓阔学生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质素,更好地实行素质教育。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过去的一切就叫历史。在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并且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这些历史都离我们生活的年代比较远,而且跟今天或身边的事物没有直接联系,所讲到的事件、人物大多难以记忆,因此,初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这些学习内容。在这个情况下,利用多媒体为他们创设历史情境,将使他们更易于学习和有兴趣学习。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如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0课《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内容时,先在多媒体屏幕上播出一首已制成Flash动画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学生一听到熟悉、喜欢的歌曲,精神就开始集中到屏幕上,他们还会跟着节奏一起唱。听完后,我让学生根据歌词简单地说出东汉末年中原的局势,从而引出“三国鼎立”这一课题。在讲课过程中,我利用电脑插入三国人物的图像、主要战争的形势图、历史故事小插图、相关文物等形象的材料,让学生从更感性、直接的方面认识这段历史。并且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历史资料讲相关的历史小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并始终让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点,教材中某些内容比较抽象、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初一学生感到陌生(特别是地理位置),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耳闻目睹,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容易突破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这一课的重难点是丝绸之路。对于初一学生,他们的地理空间概念比较差,要他们记住丝绸之

路的路线是十分困难的,更何况这些地名现在已经不用了,而且是些艰涩难读的古代文字。同时课后练习有一道题是要求学生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于是我把这作为一个突破口,课前先让学生回去搜集丝绸之路沿途几个重要城市的一些相关资料。在课上,我先在投影幕上打出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图,让学生自告奋勇上来表演,扮演一个从长安回阿拉伯的商人,根据路线说出他沿途的经历,而这个学生所说的就是他课前搜集的资料整合而成的。接着可以再找其他学生,但要说前一个学生没有说过的地方。学生说完后,教师要做一个总结,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并布置课后作业就是完成这一篇《丝绸经商亲历记》。这样,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堂角色扮演,课后撰写作文,让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巩固知识,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自主地记忆,从而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原始资料、历史图片、历史影片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中,思想教育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如果教师只照课本读书,学生会觉得很枯燥,印象也不深,尤其是文化科技部分,十分不好讲,偏偏文化科技历史就是进行爱国主义的最好材料。同时,爱国主义也是历史教育的主要教学任务,但如果学生对祖国历史的感性认识不足,就难以产生对祖国的感情,更难讲是爱国情感。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多使用历史图片、录像、纪录片等多媒体教材,这不仅使教师上课上得比较生动、形象,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感知、联想、理解、情感等心理功能,体会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民族外交等方面的状况,同时也强化了思想教育,并且教育形式也不会流于形式和不为学生所接受。

如讲述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在这一课中讲述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展过程,而四大发明是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标志,因此上好这一课就是要给学生上好一节爱国主义教育课。虽然这三大发明在今天依然广泛应用,但在古代是怎样发展的呢,古代的它们又是怎样的呢,它们是怎样传到欧洲而又对世界文化起重大影响的呢?这一系列问题既是本课的重难点,又是本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单纯由教师来讲似乎欠缺了形象性,学生缺乏了感性的认识,我就在课前做了一个课件,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古代关于这三大发明的珍贵图片,如发明印刷术的毕升画像、活字印刷版、罗盘针、突火枪、火箭等一系列历史图片,并且还把自己收藏的汉代司南模型拿到课堂上,让学生看看、摸摸,使他们有更直接的认识。在讲课过程中,我不仅利用历史图片重现了活字印刷的过程,同时还引导学

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最后我还讲到这三大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情况及其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通过这节课,学生不仅学习到祖国古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学生还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和热爱之情。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学历史教学有三大任务,包括基础的历史知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三项任务。而其中开发和培养智能是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智力结构中,思维力占了特殊的地位,它是智力活动的方法和核心。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也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的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在课堂上再现历史场景,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讲“埃及金字塔”时,先让学生看一系列关于金字塔的照片,再介绍和金字塔相关的一些有趣的科学数据和等式,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金字塔是怎样制造的。这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日常所得到的相关知识,提出许多有趣的方案,教师在最后可做小结,并且提出学术界的看法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同时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物理学、地理学、天文学等相关的科学,拓阔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在特定的场景下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智力水平。

如讲述《人民解放战争》这一章的复习课时,可先播放有关解放战争前敌我双方的准备情况和后方人民群众对国共两党的态度,接着还播放四大战役的片断及人民群众支援我军的情况,进而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军事力量几倍于共产党,而且有美国先进武器的援助下,国民党仍会失败呢?”由于学生先前已经学习过理论性知识,加上刚刚看了相关的纪录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所以他们会很快总结出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就是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失去了民心,而共产党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幸福的,因此获得广大人民的支持。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有了感性的认识,从而引导他们得出理性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通过自主的学习找到答案,并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误区。

把多媒体运用到历史课中,本来是为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来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激发学生德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的实行素质教育。但是目前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分讲究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趋势。如一些课时根本不需要运用课件,只需要利用幻灯片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有些教师却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制作无大用处的课件;有的只需要用Powerpoint就能做到相同或更好效果的课件,但有些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5

祁县城赵镇一学区城赵小学 范晓艳

电化教育是教育改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手段。如何利用多媒体手段使小学教育教学效果达到优化呢?在教育教学中选择最佳时机、最佳作用点切入电教媒体,才能发挥好电教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新授课中,合理选择电教媒体,合理选择最佳时机、最佳作用点切入具有不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限制的,直观形象、色彩鲜明、视听并茂、动静皆宜、生动逼真的电教媒体,可以把高度概括的概念、枯燥的计算、烦琐的应用题、抽象的几何知识等展示出来,以弥补传统手段的不足,优化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的动态组合使用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集中注意力、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减轻学业负担,有效提高课的质量与效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也是如此。设计巧妙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研究的欲望,形成学习的期待,产生学习的动机。俗话说: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学生的参与,要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变不想学为想学,变想学为喜欢学,变喜欢学为以学为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去追求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无疑成为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新授课的导入阶段恰当地运用某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对一堂课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电教媒体手段,创设一个新颖、别致、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动机,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可以运用Flash,在音乐的背景下设计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个顶点上,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沿着它们的边步行的动画画面。提问:谁先回到起点?学生们便议论开了。有的同学说甲先回到起点;有的同学说乙先回到起点;也有同学提出疑问:他们要走的路程是多少还不清楚,怎么能知道谁先回到起点呢?教师在肯定学生质疑有理的同时导出周长的含义,指出学习内容。这样,为进一步学习周长的知识创设了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在欢乐、愉悦的情绪中获得数学知识。在导入阶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手段,为教学服务。

二、层层深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所谓重点,就是对某一范围的内容而言的,是指该范围内的重要部分。例如,在四边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教学的重点,而在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中,边的特征是学习的重点。所谓难点,是相对学生来说的,指那些难于被学生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例如,在多位数加减中,连续进位的加法和连续退位的减法,过程比较复杂,是学习的难点;在数的整除概念中,质数、质因数、互质数等概念容易混淆,是学习的难点。

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引导学生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教学重点。如何使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这一过程呢?可以利用Authware课件对圆进行平均分割的演示,就可以对圆进行平均分割。出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圆,将它们分别平均分割成4份、8份、16份、32份,每次分割后,计算机可以很快地把它们拼合起来,然后在屏幕上展示出拼合后的效果:从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不同份数的分割拼合实验,不但直观感受,而且深刻理解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状就越接近长方形。再通过进一步想象,不难理解:如果将圆等分成无限份,就一定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比较得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πr),宽相当于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πr×r,即:圆的面积=π。这样的动态演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将复杂的化圆为方、化曲为直的问题在图形的不断组合、对比中将不易理解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降低了学生的思辨、推理的难度,顺利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在教学“直线、射线和线段” 这一部分内容时,“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长”、“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长”这些特征对小学生来说很难理解。首先,为了理解“无限”一词,可以发挥动画效果的优势。画一条线段,然后使它向两边慢慢延伸,伸出地球,伸向宇宙,并继续着„„直观地表达出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长的样子。同理演示线段。

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延展,随时随地反复运用,有利于个别教学,因材施教,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了“直线能向两端无限延长”、“射线的一端可以无限延长”,这一长度是不可度量的这一教学难点。由于画面的动静结合,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通过演示,让学生辨别、判断、想象,既突破了难点,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6

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对中学生来说, 毕竟是外语学习, 不像母语那样易于理解掌握。因此, 中学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 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 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 开发英语学习资源,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给英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 也为构建新的中学英语教学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手段, 都不能改变这一基本的教学原则, 将多媒体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 同样要遵循这一基本原则。不能简单地以课件呈现来代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和启发, 更不能忽略学生对知识材料的思考、分析、理解和运用。

2. 实用性原则。

多媒体手段丰富多样, 但要以实用为目的。要依据新课程标准, 根据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要求和课堂的具体状况, 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和知识背景, 选择合适的媒体和素材, 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 目标要切合实际, 符合教育教学要求, 针对所教学生量身定做, 不生搬硬套。

3. 选择性原则。

中学生对事物的认知, 还处于感性阶段, 理性成分很少。因此在课件设计的选材上, 特别要注意有趣、新颖、独特, 要根据不同的课型选用不同的媒体形式。比如, 在学习Grammar focus时重在理解, 以文字呈现为主;而像Reading这样的课型, 篇幅长, 内容多, 就可以选用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素材, 创设学生可参与的教学环境, 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从而形成直接的学习动机。

4. 巩固性原则。

教学的终极目的在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运用。整个教学过程完成后, 应该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训练。设计的课件应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练习机会, 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所产生的浓厚兴趣保持下去, 从而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独立自主地完成训练活动和反馈活动, 巩固新知识, 掌握并学以致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方式

1. 强化单词记忆。

词汇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难点, 同时又是重点, 是学习的基石。但是单词数量多, 记忆起来比较繁琐, 也比较乏味, 学生常常具有厌学畏惧的心理。一提记单词, 就感到头疼。教学中, 首先运用多媒体对新单词的意思加以展示, 这样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 再要求学生记忆, 就容易多了。比如, 新目标七年级 (下) Unit9, 涉及到很多关于电影类型的生单词, 如:documentary, thriller等, 课前教师可以收集大量的相关图片, 上课时边用多媒体展示, 边教授单词, 精美的图片能够大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印象, 便于学生记忆。

2. 视听说综合操练。

因为缺少目的语的语境, 听力和口语也是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弱项。教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 既包括了图像、文字, 也下载了声音, 这样声像并茂, 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 可以大胆开口, 勇于实践, 反复进行视听说综合练习。

3. 模拟情景对话。

教师讲授课文的同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 在课堂上创设各种各样的对话情境与氛围, 进一步助推学生的兴趣高涨, “不愤不悱, 不悱不发”, 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4. 短文背诵。

背诵也是外语学习一种常用的有效途径, 但背单词学生尚且感到困难, 更何况短文?多媒体也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先将要背诵的短文显示在大屏幕上,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忆;规定的时间结束, 将部分短语或句子隐藏起来, 然后让学生凭记忆将短文补全。这样整体到部分, 再由部分回到整体, 反复训练, 既生动有趣,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劲头, 达到把短文背诵下来的目的。

5. 英汉互译练习。

一直以来, 英汉互译都是中学英语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题型, 亦是中考必考题型。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句子进行整合, 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根据班级的具体学习情况精心设计课件, 坚持每日五句, 英汉对照, 学生看得直观, 印象深刻, 复习效果佳, 考试失分率大大降低。

三、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凡事以适度为原则。多媒体技术不管具有多少优势, 它永远都是中学英语教学的辅助手段, 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手段。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 可以随时根据教学需求和课堂实际进行调整和修改, 甚至补充, 它的灵活性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而有些教师由于在理念上对此缺乏认识, 过分地依赖多媒体技术, 完全放弃了黑板和粉笔, 成为多媒体的“奴隶”, 这是不应该的, 也是广大教师应该注意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即使采用多媒体, 也要对课件内容及时进行更新, 不能一劳永逸, 做完课件, 年复一年重复使用。要知道学生是变化的, 知识也是不断更新换代的。

总之, 多媒体技术增加了中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扩大了课堂容量, 提高了教学效率, 只要应用得当, 有益于改善教学效果, 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郝红.论多媒体辅助手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阅读, 2012, (9)

[2] 何春梅.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2, (4)

浅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7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劲地教学语法、词汇、句型等,希望一刀切入主题,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却忘了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新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持续学习能力差的特点。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要让学生走进一个缤纷的英语世界里。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而有耐心地引导,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创设英语学习氛围

英语教师引导学生走入英语学习大门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觉得学习该门学科很有趣,并且他们身边时刻都有英语存在,让他们觉得英语很容易学,从而激发他们获得更多英语知识的强烈欲望。如我在教初一年级新生时,播放歌曲“Happy Birthday to You”,虽然学生不是很明白该歌曲每一个句子的意思,但这首歌的旋律和大意他们早已在电影、电视中接触、感知过。播放完后,我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让他们觉得原来英语就这么简单,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顾虑。在他们高兴的同时,悄然地带领他们走进英语学习的殿堂。

2.有利于打造良好的视听效果

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具有很好的辅助功能,而这种功能是其他媒体(如录像、幻灯、投影等)所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的。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如在教学英文字母时,我通过播放自己制作的Flash动画,同时配上声音,让学生感觉学习英语就像在观看动画片一样,生动而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在这样的视听活动中完成了字母教学。

3.有利于巩固知识,加大练习量

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的利用为知识的重现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条件。学生通过多媒体再接触一遍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同时又不易产生厌烦感。教师在教学完新知识后,需要学生做相应的练习来巩固新学内容,所以一定量的练习也很必要。使用了多媒体,不用进行板书,缩短了呈现题目的时间,很自然学生的练习量就加大了。

4.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

众所周知,中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短片,告诉学生要从中找出什么、解决什么问题等。学生急于找到答案,就这样让学生带着急切的心情去看完视频,从而很自然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课文的重难点。

5.有利于创设接近生活的场景

借助多媒体,呈现课文中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将语言文字变为活生生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因为英语本身是为生活交际服务的,所呈现的画面让学生似乎身临其境——欢庆的场面、累累的硕果、金秋的早晨,通过课件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这美丽的景色中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转,饶有兴趣地学起来。

二、在英语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现在很多教师认为只要使用了多媒体就可以把课上得更好。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有使用了多媒体的教学才算是成功的教学。时下在各级各类的公开课、竞赛课中必用多媒体,为了一位教师参赛,后勤辅助团队一大串人马。教学比赛其实完全变成了集体课件制作大赛。我相信在现实的教学中,没有多少人能够按照这样的模式去进行每节课的教学。多媒体代替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工作。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只是辅助工具)的教学。

2.多媒体教学应注意针对性。多媒体教学是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来实现的。一节课45分钟,如果课件播放过多,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学生面对花花绿绿的多媒体画面,觉得好看,是一场视觉、听觉的盛宴,但收获有几许呢?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从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多媒体用而不滥,有的放矢地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更加有效地服务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8

文摘: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社会生活日益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就意味着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解决以往课堂教学工程中单调枯燥的问题,通过设趣设疑,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意注意比例,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字: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

设趣设疑

优化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社会信息量急剧增加,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社会生活日益紧密结合。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就意味着作为信息主要载体的语文,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解决以往课堂教学工程中单调枯燥的问题,通过设趣设疑,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有意注意比例,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要在一种多方面的、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语文的综合性尤其需要这种丰富的学习背景,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建构这种背景。

一、图文激趣——主动学习开好头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在学生的阅读经历中,主动阅读的效果明显优于强制性的阅读。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主要任务便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自己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但是传统的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教学失去了语文味,语言的学习失去了趣味,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我们的一切意图、一切探求、一切理论都会落空。”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文质兼美的,充满了诗情画意,尤其是一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让人心驰神往。但因条件限制,学生们读了这些作品总觉得隔了一层,单靠想象力没有形象的效果。这时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创设学习情境,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易于学习,乐于学习。比如我在教学《音乐之都维也纳》一文时,我出示一段视频:在阿尔卑斯山北麓一个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小盆地里,有一个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波光粼粼的多瑙河穿镇而过。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音乐大师的铜像、石像到处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厅一个又一个的出现,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地上,也有用鲜花组成的音乐符号。优美的维也纳城市风光,再配上优雅轻快的华尔兹圆舞曲,学生一下子便进入了一种优雅舒适的环境中,此时我再不失时机地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大家看了课文就知道了。”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培养了兴趣,激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多媒体作为营造教学情境的重要手段,为学生创设了身临其境的感知情境,提高了教学的主动性。

二、置景设疑——自主读书好帮手

潜心会文本,有疑自然进。语文课文中的“疑”对于自主阅读极为可贵。学生读中有疑,教师求之不得,学生心中无疑时,教师还要想办法设置疑问,而且要设得巧妙,有深度、有高度。语文教学设计是否成功,也在于是否能在最合适的时候巧妙地设下“疑”来鼓励学生深入读书。一个别具匠心的课件往往能助教师一臂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二泉边,在如银似水的月光下久久回响的除了阿炳的琴声,还有什么?”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阿炳的经历,为了让学生们理解地更深刻,我出示了一段阿炳在街头卖艺的视频,强化对实物实景的视听感受,就能使学生更形象地感知课文,对课文的理解必然会深刻得多,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影音导读——朗读指导好手段

在指导学生朗读一些写景的课文时,就可以用上一些优美的图片或者影视资料,让学生一边在视觉享受中徜徉,一边用如画如诗的语言去读、去演绎。比如《庐山云雾》一课,它描绘了庐山那绚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象,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是孩子们都没有亲眼见过,尽管课文描写的非常美,尽管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形容,可是他们的脑海里没有这样的画面,因此理解很表面化。但是当我把庐山的“秀丽”“云雾飘渺”的画面用多媒体一一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解说,他们顿时被深深吸引住。就这样孩子们主动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体会课文,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对课文的朗读也是声情并茂、娓娓动听。再比如老舍的《草原》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草原的辽阔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我播放了老舍去草原访问的影视片断,广袤无垠的草原,热情洋溢的蒙古人民在学生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时再脱离图像回到课文,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就更加形象了。

四、引思——拓展思维好方式

读中悟情,读中悟理。一堂语文课应该是学生思维的训练场,是学生个性张扬的天空,如果说课堂无“疑”是一种没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课堂中无“思”应是它的孪生兄弟,有“疑”必有“思”,有“思”必有“引”。为了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来实施,往往可以收到一举两得,一石数鸟的效果。我在上《狼和鹿》这一课时,为了让孩子们理解生态平衡这一难点,我制作了狼被杀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杀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乐,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画面出现在孩子们眼前时,他们被震撼了,深刻的了解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孩子们自然而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总之,多媒体的使用解决了教学中抽象枯燥、理解困难的问题,展示出生动的形象,使学生学得快,学得懂,学得透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但任何事物都有长短利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我们应该正确、科学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扬长避短,想方设法使它切实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姓名:黄慧

性别:女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学历:本科

单位:扬子办官山小学

通讯地址:安徽省琅琊区扬子办官山小学 电话:***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9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推广,语文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成了许多教师上课 的重要手段。然而,多媒体教学只能作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它不能代替或包办一切语文活动。多媒体教学的教学辅助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资源共享,让师生更加轻松愉快。

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其练习效果非常好,传统练习方法不可比拟。它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减负”目的。比如在练习中编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等,并配以不同铃声响应,由软件来判断学生解答的正确与否,根据练习的情况,给予必要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尽管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作用很大,恰当借助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如虎添翼,但如果每堂课都制作一个课件,就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精力,甚至会转移教师的注意力,使教师把心思放在课件的制作上,忽视对教材重点难点的钻研。更何况,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适合制作成课件,若为制作课件而牵强附会,课件不但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弄巧成拙。

所以,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着眼于其“辅助”作用,正确运用于课堂教学。如果喧宾夺主,把课堂变成毫无生机的“人机对话”,或为追求时尚,借此来哗众取宠,装点门面,或以此来掩饰自己基本功的不足等,将会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失去其积极的意义。

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切忌忽视人文精神。语文是一门思想性,艺术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要熏陶学生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奠定学生的世界观。语文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学生要获得情感的培养,人文的熏陶不能光依靠教学技巧和现代化教学“武器”,更有赖于教师牵引 学生灵魂沉醉于字里行间,留恋于墨韵书香。

二、促进了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的广泛运用,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在教学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亟待交流和解决。时代促使每一个语文教师不得不去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尤其是农村边远学校经费紧张、路途遥远,部分教师根本无法外出学习,缺少与名师、专家面对面交流讨论的机会,他们面对困惑无所适从。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就成为农村教师克难攻坚的法宝与平台,他们通过“国培”,网络研讨、名师指点,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

三、开阔视野、提高效率

根据语文学科含量大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岳阳楼记》一文时,有关作者的介绍,写作背景,以及“岳阳楼”的地理位置,风光图片等丰富的内容,都可利用多媒体快速地介绍出来。让学生得以形象的感受。

特别是作文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教《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时就收到了奇效,感触颇深。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语文,无处不有它的影子,街头上、商店中、饭馆里……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

语文和我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学校,草坪中,教室里,食堂墙边,都有告示牌。“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这是食堂内的告示牌。告诫我们少倒饭菜,珍惜粮食。“你也轻轻,我也青青。”是草坪中的告示牌,告诫我们要爱护小草,不能随意践踏……

逛街时,不经意间抬头就可以看到语文知识。例如:“衣拉客”这是一家服装店的店名,这不就运用了语文中汉字的谐音吗?“衣拉客”——“伊拉克”。又如“锦绣书社”是一家书店的店名。这店名可好了,“锦绣”不就是指锦绣山河吗?这说明这书店里锦绣山河的山水,石木全都有,这是一点;第二点;“锦”又可为“前程似锦”这说明书店的前程风光无限好啊……

去餐馆吃饭,也能学到语文知识。较好的餐馆或有其特色的餐馆内都会有介绍本地风景名胜的一段资料。例如:“谋道宾馆”内就有本地著名的“天下第一杉”的简介,还有“鱼木寨”的概括介绍,还有本地著名民歌的介绍——龙船调。如果仔细去看,就会大有收获,更进一步了解家乡的美丽风景、民族特色。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让我们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留意、观察生活,让语文之光闪亮每一个角落。

批改作文时,我发现文中写到的内容就在我们附近,于是我拿着相机去了三个地方拍摄,“衣拉客”服装店,锦绣书社,谋道宾馆”。当我把三幅图片与作文放到“班班通”屏幕上讲解时,同学们顿时豁然开朗:原来作文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又如,学校开运动会时,我让同学们写《运动会面面观》,要求他们全面观察,写出自己的体会。当我把运动会各个项目的精彩画面放到屏幕时,同学们兴奋不已,从此,同学们又学到了从多侧面去选材、组材的写作技巧。

以上这些,都是班班通以前所望成莫及的。

四、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影像等众多媒体综合起来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它突破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以灵活性,随机性、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直观、形象、生动、全方位地展现给学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达到既定的目标,有效地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

如,教学《安塞腰鼓》时,先放一段“安塞腰鼓”的录相,在黄土高原上人们忘情地表演的场面很快地感染了学生,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品味。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一、小学选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1)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的模糊。不少教师对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有错误的认识,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一切教学的手段都应利用多媒体,只有这样,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于是,把多媒体的使用当成了时尚与引领小学教育领域的潮流。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在《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文中也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

(2)过分依赖教学课件。教师组织教学就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如认识特种工具车、认识珍稀动物、学习故事、学习儿歌以及欣赏艺术品、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等等,只要打开相关资源包,以上内容均有多媒体课件,教师只需根据教学需要,逐一点击课件的导航条,就能生动有趣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孩子们眼前。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教学活动都适合于采用多媒体课件的,例如:在美术活动中,一些老师采用课件演示折纸,但为什么教师不亲自演示而选择采取课件演示呢。又如体育活动,教师利用课件示范体育动作,屏幕上的示范如何比得上教师的亲自示范更具吸引及有效呢。更有一些教师在科学领域这类需要小学生动手探究的教学活动中,都只单一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而替代了小学生的动手操作环节。这对小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会导致小学生感性认识的不足以及动手能力的缺失,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此外,在日常活动中,一些等候进餐及放学的环节,教师就采用播放动画片来填充时间,久而久之,对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的同时,还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极大伤害。这也是值得小学领导及小学教师所注意的。

(3)摒弃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在传统的教学媒体中,也有不少是当前多媒体课件不可替代的优良媒体,如大自然的现象: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雷电暴雨风雪等等以及自然物质的水、土、空气、花草树木等等,它们直接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教师,应适当地利用它们的本身作为教学的资源而非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向孩子们展示。但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出现与使用,让教师们大都把教学活动的材料准备转向了多媒体资源库,这样既省略了制作整理及准备教具的时间,更便于教学的操作和对活动的操控。于是,传统的教学媒体渐渐被信息化多媒体所替代。

二、小学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无可否认,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众多教学媒体中最具优势的一类教学媒体。但我们必须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从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尊重小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层面考虑,不能为了盲从信息技术手段而一律选用教学课件,而是因应教学的需求去选择教学媒体。更值得关注的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才是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活动,完成教学目的关键。

1.小学多媒体的选择原则

(1)适用性。小学的教育内容分为语言、艺术、健康、科学与社会五大领域,五大领域各自不同而又息息相关,因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善于把五大领域有机整合,让其相互包含且各自发展。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选择教学媒体就要因教学内容的特性做出选择。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朱家雄先生认为:“儿童是否能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和获得知识经验,主要取决于儿童已有的心理结构,取决于儿童与环境之间有意义的交互作用”。因此,教学媒体的选择,必须注重其适用性。语言领域更适合使用视觉媒体及视听觉媒体。如学习故事《比本领》,就应选用课件进行教学活动。课件里除了用动画演示故事以外,还配上了音乐背景的故事讲述,同时,还提供了拓展性的教学内容。课件生动有趣,对孩子充满了吸引。更重要的是,课件通过故事以及拓展内容,让孩子们轻易理解故事内容。而科学领域则选择触觉媒体为主。我们主张在科学常识以及数学活动中,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或实体,让小学生通过触觉感官获得感知和体验。而作为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在活动中只作辅助材料呈现而不能作为唯一教材。如学习认识几何图形,们应通过大量实物让孩子感知几何图形的特性,然后通过课件的游戏,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音乐活动中听觉媒体的选用更为适用,因此完美的音响设备变得不可缺少。健康领域中,体育活动则更适用于触觉媒体以及师幼之间的互动。

(2)灵活性。在小学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选择可视当时的小学的教学资源库的配备以及孩子在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例如,孩子认识《有趣的蛋》,可在小学资源库寻找相关课件的同时,更可通过发动家长,从家里带回各种各样的蛋,丰富活动的资源。又如孩子的环境教育活动,当孩子不满足于教师和课本提供的野生动物种类时,可直接利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料。

(3)互容性。学前教育博士虞永平先生在《深入学习努力实践发展内涵提升质量》一文提出:优质的小学生教育是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且能调动小学生多种感官的活动来实现的。因此,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应该考虑多种教学媒体的相互容纳。如在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认识水》的活动中,我们可采取玩水及科学小实验的形式感受水无色无味以及可流动的特性,通过教学课件理解水的巨大作用和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再通过学具的动手操作巩固对水的认识。

2.小学使用多媒体应注意的问题

(1)理解非灌输。多媒体的使用目的在于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起引导、启发和展现的作用,例如,课件《哎呀,着火啦!》,就是利用动画及视频帮助孩子理解如何防范火灾以及火灾时该如何逃生。又例如科学活动《动物的奇妙睡眠方式》,马是站着睡觉、蝙蝠是倒挂着睡觉、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这些有趣而又奇特的睡眠方式,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里无法看到的,而只有通过课件里生动的视频让孩子获知,从而引导孩子们对动物、对自然界的探究欲望。而一些科学探究的教学活动,更可以利用网络,实时查找孩子们想知道的知识点。但是,有些教师利用多媒体的便利,对孩子进行知识性的灌输。如教孩子们学习儿歌,就反复不间断地播放儿歌的课件动感画面,生硬地强迫孩子机械记忆。而事实上,教师更应该利用多媒体帮助孩子理解儿歌中的词汇,掌握儿歌的韵律。

(2)需要非形式。一堂成功的教学活动,并非因为使用了信息技术,而是如何在关注了作为生命个体的小学生需求以及教学目的达成,采用了相应的教学手段与工具。所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并非所有活动都适合,只要有使用的需要,才体现其利用的价值。例如,玩手影游戏,教师就应该带孩子在阳光照射的墙根下,和孩子一同用自己的手在墙面上留下各种有趣的影子,而不需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什么是手影游戏。又如指导孩子们折纸——小猫,教师完全可以亲自示范,在难点反复提醒及多次示范,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让孩子们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要好。因此,切勿为了形式而使用多媒体。

浅谈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多媒体识字教学法, 顾名思义, 即将声音、文字、图画、动画、视频等形式合理组合的技术, 以此来创造生动有趣的环境,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而进行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识字教学法, 它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一、运用多媒体, 激发识字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是儿童的年龄心理特点。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 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 诱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 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例如在《水乡歌》的课件一开始, 在屏幕上展示动态画面:绿水环绕着清水, 捕鱼的小船你挨着我, 我挨着你, 好象在开一个盛大的集会。湖水清澈蔚蓝, 让人心情舒畅, 分不清是在湖中央还是已在空中行。傍晚, 夕阳斜照, 渔舟唱晚, 灯火闪耀, 酒香飘溢, 同时配以《太湖美》音乐, 一幅声画并茂的水乡图仿佛把学生带入了仙境般的世界, 使学生兴趣盎然,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此时, 教师再相机在实物旁打出生字词, 使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又认识了生字。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而传统的黑板板书则没有这样的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 加深字形理解

小学汉字教学的重点在于字型的辨析与掌握。汉字的字型可分为三层:一是零件, 指组成偏旁部首或独体字的笔画;二是部件, 即组成合体字的偏旁部首与独体字;三是结构, 汉字的结构既指零件和部件组成汉字的结构, 又指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顺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 可将汉字进行零件和部件的分别演化, 亦可将汉字进行零件和部件的顺序演示, 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汉字的字型, 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和效率。如教“青、请、蜻、清、情、晴、睛”一组字时, 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 (青草、青蛙) ”, 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 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太阳的画面, 让学生想一想, 晴天的“晴”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地答出加日字旁, 同时让学生明白晴天跟太阳有关系, 所以是“日”字旁, 闪动偏旁“日”, 加深刺激, 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睛”字, 让学生明白睛就是眼睛, 所以是“目”字旁, 闪动“目”, 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 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 说说要用“晴”字还是“睛”字。以同样的方法教“请、蜻、情、清”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制作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教学完毕, 大屏幕上再次出现这一组字的整体内容:清 (清水) 晴 (晴天) 青 (青草) 蜻 (蜻蜓) 睛 (眼睛) 情 (心情) 请 (请假) 。然后让学生自己讨论、观察这组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一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很快就能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 自己总结出记住的方法。这样, 学生就很容易的记住这些字, 而且记得尤其深刻, 在以后就不会混淆了。学生逐渐地了解、理解了这一识字方法, 对识字就会越来越感兴趣。形声字的特点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被学生认识和掌握, 并逐渐学会运用这一规律自己去识字。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 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

学生识字能力的发展是一个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形成过程, 学生只有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运用, 才可能将其变成自己的知识并形成能力。我们可利用多媒体设计丰富多彩的练习, 把生字放到不同的情境和语境中, 以有趣的形式, 让学生自主操作, 自然完成。如“看图识字词”, 只需学生根据图画用鼠标把相应的字词拖到图画中即可, 电脑会自动判断, 并给出分数。这一练习, 可以帮助学生把识字和该字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把识字和学生的语文生活联系起来, 练习过程是自主性的, 学生通过自主选择, 口、耳、眼、手并用, 兴趣盎然。教师还可根据光盘提供的动画或静图, 让学生观察理解, 对自己印象深刻或最感兴趣的地方, 用所学的字或词说一句或几句话。说话的形式是自由、灵活的, 为学生自主选择、拓展想象和积极创造提供条件。

多媒体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出良好的思维情境, 在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方面显示了独到的优势。教师通过计算机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 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 从而使教与学进入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 识字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进而增强对汉字的识记能力。解决了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会越来越喜欢汉字, 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 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 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因为识字是小学生逐步掌握书面语言, 培养读写能力的前提条件。郭沫若也曾经说:识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综上所述, 识字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进而增强对汉字的识记能力, 解决了识字教学的“枯燥无味”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汉字的乐趣,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 会越来越喜欢汉字, 并能逐渐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进而提高了独特识字的能力, 为以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乐学,记忆效果,高效率

参考文献

谈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篇12

四川泸县石马中学 杨小玲

摘要: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修的重要课程——体育课,如何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成为体育教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根据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为体育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提供了有效的发展途径。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但在体育专业课上,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组织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必修的重要课程——体育课,如何实现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成为体育教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1.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在21世纪的今天,还有很多传统的体育老教师仍然不能运用多媒体来进行体育教学,传统体育教学有其好的一面,但其条条框框也打击了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束缚了其个人发展的空间,限制学生目标追求的广度,约束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以单一目标确立不同个体的努力方向,约束了个性的发挥,不利于个性的培养,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全面性,传统的体育专业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很好的完成技术动作,学生就会建立一种错误的技术,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整的学习该技术动作,传统体育教学主要是教师以口授身教的教学模式,讲解的大而化之,示范动作虽然直观生动,但细节上所建立的形象模糊不清。在体育专业教学中,例如武术中的空翻、腾空等技术动作,教师就不能将动作停下来,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然而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传统体育专业教学中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停镜、慢速播放、移动、旋转从多视角来讲解该技术动作,使学生建立起完整的、正确的技术动作。

2.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的频繁使用,会占去大量的授课时间,相应地减少了学生的练习和讨论的时间,这样有悖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和自主性特点,只有适可而止,适量运用,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辅助手段。那么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选择与否的把握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体育理论课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当它引入课堂教学后,虽然可以代替教师的部分作用,但教师的主导作用还是无法替代的。即不能替代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讨论等到教学活动,计算机技术仅仅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方法和手段,而不是全部。应正确处理好计算机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只有多种教学手段并存,发挥各自特长,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注意选择恰当的时机

体育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注意在理论课或者实践课之前或中间进行,要在时机上把握准确且易于控制。身体练习毕竟是体育课的主题。时机选择得当可以强化教学效果,选择不当就可能淡化教学主体,失去使用的意义。多媒体技术只是体育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和方法,要在学生最需要获得大量形象和直观信息的时候来运用。

(3)注意选择适量的时间

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体育教师进行技术和技能教学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应让过多的视觉材料占据学生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时间,使学生注意力转移到画面内容上,从而忽视了对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师要掌握好在教学中“看什么”“练什么”和“怎么看”的关系和尺度,引导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理论和开拓知识视野,以便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中。

3.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中的优势及方法.(1)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应当在主体意识支配下的自觉行动,多媒体技术将现代的声、音、动作引进体育教学中,以其绚丽多彩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响和情感丰富的讲解,自始至终成为学生的主人。进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多媒体课件在体育专业课上的运用是一种集视觉、听觉和触觉(教师的手把手指导)三位一体的立体教学方法,从知识的形成过程来讲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热情高,精力集中,自学和模仿创造力明显的受到锻炼和增强。教学的过程也有单一的传授式转变为传授——自学加指导——自学的教学方式,这完全符合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如在五禽戏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教学,学生可以在声音和图像的环境的影响下,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创造性的完成教学任务,掌握的动作既生动,又形象,还能创造性地发挥。又如过去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教师要反复的讲解示范,特别是害怕有伤害事故出现。于是就加大保护与帮助的教学或每一个学生都由教师亲自保护与帮助,这样就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无法达到应有的运动量和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方法,其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形象,既克服了学生在室外枯燥无味地学习技术的感受,又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开辟与创新,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增加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够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景和情绪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可以大大增加教学内容的容量,增大教学信息的密度,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信息,画面、声音、图像等,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我们现在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进行教学。(2)多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在体育运动中,有许多运动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而且要在一瞬间完成一连串的技术动作。例如,田径跳跃项目中的空中动作、武术中的空翻动作、体操支撑跳跃的连续动作、单杠的回环动作、铅球的最后用力顺序等,这些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①多媒体教学在体育教学理论课上的运用

中学体育课程标准中要求每学期必须要上四节理论课,这些内容涉及了许多体育竞赛知识、生理、心理、卫生知识,这些内容是非常适合在多媒体课堂里上的,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国际互联网排除了时空及人为因素的限制,这使得学生能够获得大量的知识,从各项体育竞赛的起源到比赛规则,从长跑时出现的极点到运动后的肌肉酸痛,从如何应对比赛失利时的心理状态到青春期运动生理的特点,都能一一找到很好的答案,这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掌握运动技能的课程,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也符合目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实质。

②多媒体教学应与技能课紧密结合

在每教授一种体育技能的时候,应该划出一定的课时利用网络和相关课件向学生讲解动作原理和生理基础,把学生对动作的认识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例如,在讲解短跑动作要领时,摆臂动作一直是一个授课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手段中只能利用教师反复的示范和学生反复的练习进行学习,可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学生们往往由于平时的习惯很难一下子改过来,从而影响了整个短跑技术的学习质量,但是,假如让学生通过观看网上的一些资料和图片,使他们了解到高级运动员的正确跑姿,通过课件的动画效果了解肌肉构造和动作的生理原理,让学生了解在摆臂过程中,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最佳运动角度是多少,为什么这样的摆动角度才是最佳角度?它在整个跑的技术动作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体育运动是最讲究体位感觉的运动项目,当学生明白了整个动作的来龙去脉时,在上技能课时,他就能够自觉的去理解和体会老师的动作讲解而不是单纯的模仿,体位感觉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整个技能课的授课质量也会得到质的突破。③运用多媒体可以解决一些较难的动作

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例如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画面出现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醇蹲撑的文字解释打印在屏幕上,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地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更快。

上一篇:福利费与工会经费开支范围下一篇:在全乡党风廉政建设暨反腐败工作会上讲话 党建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