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英语考试小抄词典(精选4篇)
答:可以携带词(字)典,
2、电子词(字)典是否可以使用?
答:人事考试中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快译通”、“好译通”、“译神”、“商务通”、“文曲星”等任何电子词典(很多手机都安装有英汉词典,但考场禁止使用手机)。
3、职称英语考试可以使用何种词(字)典?
答:考生可以使用国家正式出版的普通外文字典或词典。禁止考生使用针对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编辑出版的外语字典、词典,或外语教材和外语词汇手册。
4、市面上常见的英语词(字)典都有哪些?
答:市面上常见的词(字)典有《牛津高阶英汉双解字典》和 《朗文英汉词典》、《新英汉词典》等。
该类词(字)典收词量较大;《牛津英语同义词词典》则是侧重一些专门的同义词的收录。
5、参加职称英语考试时可以携带两本或以上的词(字)典么?
答:许多考生会询问是否可以携带2本词典,对此,人事考试中心并无明确回答。不过从历年考场的情况看,多数监考老师禁止考生桌面上同时放置2本词典。即考生或许可以携带2本词典进入考场,但是一次只能使用一本。另,有关人士也指出两本交替使用费时费力,
因此中国职称英语考试网建议大家最好选择1本适合考试且使用方便的词(字)典。
6、查词是否需要练习?
答:中国职称英语考试网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该多练习查阅生词,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查词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词汇量的不足。平时查词速度应该在3-6个/分钟。
7、如何理解考试中各部分题型的查词技巧?
答:每种题型要查阅的位置也有所不同。考生要根据具体题型来针对性掌握理解。
如词汇选项部分,每年几乎一半左右的词汇题来自教材,复习过程中,考生可以把所有教材中自己所不掌握的词汇题在字典中查出来,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在考试中该部分试题的解答正确率。而在阅读理解中,文章的大标题、文章的首句话,题目中的问句和4个选项中的生词则应弄懂大致意思;完成句子部分,考生关键是弄懂选项和4个半句话的意义。再如,职称英语考试中一般都考察该词语的前三个解释为主。剩下的.很多解释一般不会考查。中国职称英语考试网提醒广大考生,以上这些完全可以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练习掌握,争取节省答题时间。
8、职称英语考试关于查询词(字)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1)查词并非见生词就查,而应尽可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句意,一些不影响对整句意义理解的生词完全可以不查。
2)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机构名则完全没有必要知道其具体含义。
3)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经常作为句子主干词的生词是查阅的重点。
4)介词、连词和部分副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查可不查。
9、考生应该购买哪种考试使用字(词)典?
答:鉴于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建议大家购买具有较强同义词功能、词条释义简明、收录丰富固定搭配和习惯用法的一般通用词典。考生可以在各地书店购买,也可以通过中国职称英语考试网购买。
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are becoming bloggers.They keep blogs to note down what happens to them, to describe their emotions and feelings, and to express opinions on current affairs.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regarding this phenomenon.Some people think it’s a good idea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keep a blog.They say blogs do not only provide an outlet for the students’ inner feelings like traditional diaries, but also provode a channel through which young people can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Others think differently.They are afraid that some students have spent too much time on their blogs, trying hard to win clicks and replies.Therefore, both their academic work and their everyda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may suffer.In my opinion, both views are reasonable.While writing blogs are
:
1.(C)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2.儒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是(B
C).A.法治
B.德治
C.礼治
D.无为而治
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B)为思想核心。
A.王道
B.法自然
C.无为而治
D.非攻
4.孙中山先生是(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管理
B.神权
C.道德
D.权力
5.美国政治家(B)认为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这一定义在当今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认同和引用。
A.马克斯·韦伯
B.戴维·伊斯顿
C.汉密尔顿
D.哈罗得·拉斯韦尔
6.政治学名著<<政治学>>的作者是(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西塞罗
7.1880年美国(D)政治研究院的建立被视为现代政治科学建立的一个重要事件标志
A.华盛顿大学
B.康奈尔大学
C.哈佛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
8.根据(D)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西塞尔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9.政治学名著<<理想国>>的作者是(A)。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D.苏格拉底
10.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A)决定政治权力的分配。
A.经济秩序
B.阶级状况
C.政治力量分布
D.政治秩序
11.政治学研究最常见、最传统的方法是(B).A.制度研究途径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2.中国古代关于政治的研究主要围绕君主的(D)而展开。
A.治臣之道
B.治民之术
C.统治术
D.治国之道
13.1949—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D)的自上而下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
A.民粹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精英主义
D.民众主义
14.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C)的自上而下的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15.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的最高形式就是(D)。
A.城市
B.民主
C.法律
D.国家
16.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D)研究高度结合,因此,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管理
B.文学
C.历史
D.社会伦理
17.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以概括为(B)
A.皇权政治学
B.伦理政治学
C.政治社会学
D.法治政治学
18.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B)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墨家
B.儒家
C.法家
D.道家
19.(C)
方案是“法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A.科学主义
B.经验主义
C.现实主义
D.理想主义
20.(A)途径可以把我们引向“民主就是人民的统治”,其实质就是“公民自治”的结论。
A.理想主义
B
.经验主义
C.科学主义
D.多元主义
21.行为主义政治学要求用研究(D)的态度,手段和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由此出发,主张以政治行为作为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A.经济学
B.生物学
C.社会科学
D.自然科学
22.(B)的存在形成了对“公权”和“私权”进行划分的根本理由。
A.法律
B.利益
C.阶级
D.国家
23.(B)是政治权力主观构成要素中最为基本的因素。
A.组织
B.能力素质
C.身份资格
D.理论与策略
24.(D)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A.命令方式
B.规范方式
C.说服方式
D.压力方式
25.(B)精辟地论述道:“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A.密尔
B.孟德斯鸠
C.卢梭
D.托克维尔
26.关于权力的来源和基础,西方历史上曾经盛行(A)
A.君权神授论
B.人民主权论
C.社会契约论
D.天赋人权论
27.公民权利首先表现为(A)
A.政治权利
B.财产权
C.平等权
D.自由权
28.各国宪法和法律的公民民主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的(D)上。
A.财产权
B.平等权
C.自由权
D.参政权
29.在中国,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C),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A.直接选举
B.普遍选举
C.村民自治
D.监督制约
30.马克思主义认为(D)是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
A.集体
B.政党
C.民族认同
D.利益
31.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D)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A.权力制衡原则
B.法制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32.议行合一原则是(A)国家政府组织设置的基本原则。
A.社会主义
B.奴隶制
C.资本主义
D.封建制
33.(D)是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
A.议行合一制度
B.首长负责制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制度
34.马克思主义认为(A)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A.专制君主制
B.立宪君主制
C.二元君主制
D.寡头制
35.(C)是政府的灵魂。
A.权威性
B.有机组织性
C.阶级性
D.公共性
36.(D)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37.作为1787年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的(A)指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不是天使而是人,因而防止把某些权力集中于一部门的最可靠办法,就是给予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
A.汉密尔顿
B.华盛顿
C.杰斐逊
D.潘恩
38.(B)指出,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同样地,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成为国王。
A.杰斐逊
B.潘恩
C.汉密尔顿
D.华盛顿
39.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现代(D)政治发展的产物。
A.委员会
B.君主立宪
C.直接民主
D.议会民主
40.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的工人阶级政党(D)
A.第一国际
B.社会工人党
C.共产党
D.共产主义者同盟
41.共产党组织被认为是(C)政党的典型。
A.核心会议型
B.支部型
C.单位化
D.代表性
4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中的民主党派属于(D)。
A.在野党
B.反对党
C.执政党
D.参政党
43.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A)。
A.多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一党制
44.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B)。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美国
45.美国政治学家(D)认为,没有自治组织的存在,就不可能实现国家层面上的民主。
A.罗尔斯
B.布坎南
C.亨廷顿
D.达尔
46.社会主义将(D)确定为其宪政规则。
A.司法独立
B.三权分立
C.党的领导
D.议行合一
47.针对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危机,有可能出现的政治行动主要是(D)
A.政治妥协
B.政治改良
C.政治革命
D.政治改革
48.(A)认为,处于当代这种深刻的理性多元主义的现实中,指望人们都持某一种综合性教义
是不可能的,除非用国家力量来压迫民众。
A.罗尔斯
B.韦伯
C.托克维尔
D.亨廷顿
49.政治合法性的核心观念是人们对(C)的理解。
A.政治妥协
B.政治治理
C.政治合作
D.竞争
50.(C)观念意味着政府在治理过程中不是一个权威的身份参与治理,而是与其他团体、公民平等的身份去参与,与他们协商合作,共同治理。
A.善治
B.服务
C.契约
D.平等
51.(A)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诺齐克
52.最先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是(C)。
A.布丹
B.霍布斯
C.马克斯·韦伯
D
。孟德斯鸠
83.治理方法的单一从根本上说是古代治理中缺乏(D)精神的结果。
A.法制
B.法治
C.民主
D.平等协商
54.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B),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A.公开性
B.自愿
C.责任性
D.一致同意
54.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的是通过(D)的形式来实现的。
A.意识形态
B.宣传教育
C.国家强制
D.重叠共识
55.宪政制度于17世纪在(D)确立以来,到今天已经发展形成了稳定和完备的制度体系。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
56.(A)是使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治相联系的基本途径。
A
选举
B
监督
C.集合D.游行
57.在现代社会中,(B)制度已成为调整国家权力活动的基本途径。
A.弹劾
B.选举
C.监督
D.罢免
58.马克思主义对于(D)问题十分重视,把它作为工人阶级取得政权之后实现民主的重要标志。
A.政权建设
B.普选
C.人民当家作主
D.政治参与
59.在现代法治社会,(D)监督已经成为公众参与监督的最重要的形式,也是遏制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力武器。
A.政党
B.社会
C.公民
D.新闻舆论
60.一般来讲,(A)只有在民主社会和宪政国家中才能存在和实现。
A.社会监督
B.政治监督
C.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
D.政府监督
61.(B)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最直接、最广泛的监督方式。
A.舆论监督
B.公民监督
C.政党监督
D.社会团体监督
62.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是在民主政治制度中,(B)
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
A.监督
B.选举
C.弹劾
D.罢免
63.政治参与实际上仍是公民行使以(D)为核心的公民权利的过程。
A.咨询权
B.知情权
C.罢免权
D.普选权
64.(A)为政治文化研究提供了重点概念和理论框架,因此被认为是当代政治文化研究的经典之作。
A.<<公民文化
>>
B.<<政治文化>>
C.<<政治社会学>>
D.<<政治心理学>>
65.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家(D)在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点的时候指出,国家统治=暴力+文化领导权,其中,拥有文化领导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
A.哈贝马斯
B.伯恩斯坦
C.马佐尼
D.葛兰西
66.(A)被认为是工业国家的意识形态,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是封建主义走向衰亡、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产物。
A.自由主义
B.保守主义
C.社会主义
D.无政府主义
67.(A)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A.自由主义
B.福利社会主义
C.社群主义
D.第三条道路
68.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把社会主义和(B)看成是两种对立的意识形态。
A.无政府主义
B.自由主义
C.保守主义
D.法西斯主义
69.现代自由主义以认同和支持(C)为特点。
A.自由贸易
B.自由经济
C.社群主义
D.政府改革
70.怀疑人类的理性能力,使保守主义信奉(D),反对任何宏大的社会设计和改造方案。
A.生态主义
B.无政府主义
C.理想主义
D.实用主义
71.保守思想和观念大体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是对以(D)为标志的经济和政治急剧变迁的反动。
A.德国革命
B.美国革命
C.英国革命
D.法国革命
72.70年代以后,(C)的产生,使英美保守思想受到冲击。
A.生态主义
B.社群主义
C.新右派
D.女权主义
73、在当代,政治发展稳定的途径包括(A)
A.现代化
B.法治化
C.高效化
D
法制化
74.(D)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根本途径。
A.发展经济
B.共同富裕
C.政治发展
D.政治制度化
75.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主要指公共领域里的(C),它意味着人们之间的普遍合作。
A.政治稳定
B.政治一致
C.政治秩序
D.政治共识
76.(D)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认为“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
A.布坎南
B.哈耶克
C.罗尔斯
D.亨廷顿
77.宪政的核心是(D)。
A.形成公民社会
B.依法治国
C.保障自由
D.民主政治
78.现代政治文明并不要求宗教、思想和的统一,而要求(D)的合法性得到承认,能够在公民中取得统一。
A.国家元首
B.立法机关
C.政党
D.政治秩序
79.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它根本原则就是(D)
A.法制
B.法治
C.平等
D.80.宪政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它的(C)正义。
A法治
B形式
C结果
D程序
81、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首要价值在于(D)
A.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
82、(B)是天生的民主派。
A.工人阶级
B.中产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83、目前,现代国家一般都采用(A)民主制。
A.代议制
B.参与制
C.直接参与
D.精英
84、民主化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进程是在(B)。
A.19世纪
B.20世纪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85、多元化民主理论认同(A)主义的民主观,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持有不同观点。
A.精英
B.保守
C.社会
D.自由
86、从政府政治体系的角度来说,政治民主化主要表现为(B)的民主化改造。
A.政府职能
B.政府体制
C.政府结构
D
政府管理
87、人们把古希腊(A)的哲学王思想看做精英主义的最早表述。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西塞罗
D.苏格拉底
88、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庞大的(B),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
A.工人阶级
B.中产阶级
C.资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主要包括(A
B
C
D)。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申诉和控告权
C.监督权
D.批评和建议权
2.就当前世界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主要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主要包括(A
C
D)
A.民主权
B.财产权
.C.平等权
D.自由权
3.政治学研究内容可以分为(A
B)
A.政治哲学研究
B.政治科学研究
C.政治经济研究
D.政治法律研究
4.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根源于人们对(A
D)的认识和评价的截然不同。
A.公共权力
B.民主
C.专制
D.人性
5.政治研究科学化进程遇到的难题是(A
B
D)
A.隐性价值问题
B.价值中立问题
C.经费问题
D.数据问题
6.政治权力具有(A
B
C
D
E)的特征。
A.权威性
B.扩张性
C.排他性
D.强制性
E.支配性
7.行为主义政治学着重研究(A
B
C
D)的活动,以期发展政治过程中个人和团体实际行为一致性的范围和性质。
A.政府
B.政党
C.利益集团
D.选民
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政治观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他所撰写的(A
B
C
D)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主要代表作。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联合政府
>>
9.马克思主义创立的(C
D)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革命,也为人们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基础。
A.阶级分析方法
B.经济分析方法
C.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0.中国古代的法家主张,政治之道在于(A
B
C).即政治权力的获取、保持和运用。
A.法
B.势
C.术
D.变
11、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社会,具有表现在于(A
B
C
D)
A.政治、经济、文化结构高度合一
B.官本位
C.“皇权主义”和政治全能主义
D.权力本位
1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A
B
C
D).A.经济的集中体现
B.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13.八大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本着(A
B
C
D)的方针,实行参政议政,参与民主政治生活。
A.肝胆相照
B.荣辱与共
C.互相监督
D.长期共存
14.从历史的角度看,第一代“权利”指传统的(A
C)。
A.自由权
B.社会经济权
C。
公民权
D.社团和群体权
15.参政权是指公民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包括(A
B
C
D)。
A.复决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选举权
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A
C)是最为基本的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A.政府
B.行业
C.市场
D.政党
17.综合现代国家宪法的内容及精神实质来看,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建构提出的原则要求包括(A
B
D)
A.权力制约原则
B.法制原则
C.监督原则
D.人民主权原则
18.下列组织属于邦联制的是(A
B
C)
A.欧洲共同体
B.独联体
C.俄罗斯联邦
D.东南亚国家联盟
19、为了有效消除执政者的欲望,防止执政偏向,亚里士多德提出了(A
B
D)等一系列的权力制约的方法。
A.限任
B.监督
C.法治
D.选举
20.纵观各国的宪法,以下的(A
B
C
D)体现了法治原则。
A.司法独立
B.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各国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
21.从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政体形式(A
C
D)
A.苏维埃政权形式
B.委员会政权形式
C.巴黎公社政权形式
D.人民代表大会政权形式
2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A
D)的产物。
A.私有制
B.社会契约
C.社会共同体
D.分工
23.市民社会是在国家权力体系外自发形成的一种自治社会,以其(A
D)为特点。
A
制度化
B.平等性
C.组织化
D.独立性
24.(A
D)是多党制的典型。
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意大利
25.作为社会构成的主要角色,(C
D)是现代政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公民个人
B.政府
C.社团
D.政党
26.政治社团发挥功能和作用的途径主要有(A
B
C
D)
A.大众传媒
B.立法机关
C.超国家机构
D.政党和议会党团
27.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团发挥其作用的非常规方式有(A
B
C
D).A.示威抗议
B.政变
C.恐怖活动
D
司法诉讼
28.英国政府一直在(AD)的轮流执掌之下。
A.保守党
B.共和党
C.民主党
D.工党
29.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A
B
C
D)。
A.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
B.组织政府的手段
C.实现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
D.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的渠道
30.两党制以(C
D)最为典型。
A.新西兰
B.澳大利亚
C.英国
D.美国
31.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A
B
C
D)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A.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
B.合作
C.伙伴关系
D.协商
32.善治提倡有效率的治理,具体而言包括(B
C
D)
A.责任性
B.制度效率
C.回应性
D.管理效率
33.从总体上而言,善治在精神上仍有相统一之处,这种精神就是(A
C)
A.效率精神
B.民主精神
C.契约观念
D.法治观念
34.善治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对(C
D)认同之上的合作。
A.法律
B.平等
C.公共利益
D.市场原则
35.(A
D)的总统是由直接选举产生的。
A.法国
B.美国
C.德国
D.阿根廷
36.从政治参与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A
B
D)关系。
A.义务
B.责任
C.权力
D.权利
36.政治参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B
C
D)。
A.有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B.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C.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发展
D.有助于经济发展
37.公民委托出去的只是国家的治权,而始终掌握着国家的主权。因为公民可以利用(A
B
C
D)
A.撤销决定
B.制止行为
C.否定议案
D.选举权利
38.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主要有(A
B
C
D)。
A.平等选举原则
B.直接选举原则
C.间接选举原则
D.普遍选举原则
39.一般来说,政治参与的制度化要求(C
D)。
A.对政治参与权的保护
B.平等的参与权
C.有效的利益整合机制
D.政治参与渠道的通畅
40.舆论监督以其(A.B
C
D)而对政治权力主体具有强大的威慑力,曾经被马克思形象地成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
A.评价性
B.广泛性
C.及时性
D.公开性
41.“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第三种选择的思想。它与所谓的(A
D)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A.新社会民主主义
B.保守主义
C.自由主义
D.后社会主义
42.政府必须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的基础上,这种观念使自由主义者更加支持(A
B)
A.代议制
B.民主制
C.法治
D.法制
43.在分类研究中,社会成员如何看待生活中不同党派、团体和个人之间的(A
C)是区分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A.冲突
B.合作
C.竞争
D.团结
44.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是(A
B)。
A.福利改革
B.经济干预
C.自由经济
D.自由贸易
45.基于个人才能和工作愿望各不相同这样的事实,自由主义并不同意(C
D)这样的观念。
A.政治平等
B.法律平等
C.社会平等
D.收入平等
46.下列关于改良社会主义的观点,表述正确的是(A
C)。
A.按照道德原则分配财富
B.按照市场原则分配财富
C.反对暴力革命
D.目标是推翻资本主义
47.新右派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它的理论具体表述就是(A
D)
A自由经济
B弱国家
C干预经济
D强国家
48.抽象地看,实现政治稳定的途径包括(A
D)
A.政治制度化
B.法治化
C.民主化
D.减少政治参与
49.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的深刻影响有(A
B
C
D)。
A.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的制约
B.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
C.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D.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0、(A
D)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
A.宽容
B.民主
C.法治
D.理性
51.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来看,推动着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有(A
BD)
A技术革命
B各国的制度变革
C文化趋同
D跨国公司
52.现代政治文明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
B
C
D)。
A.平等原则
B.宽容和理性精神
C.自由原则
D.秩序原则
53.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需要(A
B
C
D)。
A.完善人大的选举制度
B.完善人大的罢免制度
C.完善人大的质询制度
D.理清宪法与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54..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的原因有(A
B
C
D)
A.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加意识的提高
B.政府的执行危机
C.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D
利益冲突加剧
55.政治稳定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A
B
D)
A.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B.权力结构的稳定
C.社会稳定
D.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
为了防止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代议制民主理论
家提出(A
C
D)
原则,限制公共权力,还主张通过分权与制衡,实现公共权力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A.有限政府
B.廉洁政府
C.高效政府
D.法治政府
57、民主的限度包括(A
C
D)。
A.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B.以不干涉政党活动为限度
C.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D.以不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
58、理想主义途径认为民主的价值在于(A
B
C)。
A.权威
B.平等
C.自由
D.自治
59、第三次民主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政治发展的现实显示,民主的和平转变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
B
C
D)。
A.经济市场化
B.文化世俗化
C.政治文明化
D.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60、民主作为一种制度,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在所有不同版本的民主实践中,建立在自由民主理论基础上的(C)是最通行的制度模式。
A.直接民主
B.间接民主
C.宪政民主
D.人民民主
61、精英民主理论所指的精英是指(C
D)上最优秀的人物,他们是与普通大众相对应的一个群体。
A.文化
B.经济
C.政治
D.道德
三、填空题
1.中国
儒家
学说对政治的阐述,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
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的代表当属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
4.直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才给政治一个较为准确而深刻的定义。
5.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
社会价值
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
6.亚里士多德把
国家
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之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7.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
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8.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分析法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它将社会划分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
意识形态
三大结构。
9.政治权力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0.西方现代政治学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把政治生活中的个人看做
理性经济
人,他们遵循着个人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政治活动。
11.理想主义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宫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
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12.马基雅维利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1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
问题。
14.伦理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
政治延续2000多年。
16.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
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
17.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
霸道。
18.墨子的政治学说以
兼爱、“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19.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
无为而治。
20.行为主义
就是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21.公民权利
指的是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公民享有参与公共社会生活的权利。
22.公共权力具有
权威性
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
2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24.公共利益
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述,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25.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社会契约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出
人民主权
学说。
26.在我国制度化的政治接触渠道是
信访。
27.政府的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在形式上或实质上把自己的主张、制度、规则和政策等上升为对普遍的公共利益的诉求。28.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
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
29.公共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是
公共利益。
30.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是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主要场所。
3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
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32.马克斯·韦伯根据政治权威的建立和运行依据,把国家划分为
传统型权威
国家、个人魅力型权威国家和法理型权威国家。
33.封建地主阶级在进行政治统治时,在统治形式上采取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4.政府以
法律制度
为基础。以暴力手段为后盾,具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普遍强制力。
3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单一制
和复合制。
36.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分权原则。
37.专制君主制
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38.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议行合一原则。
39.政府的权威制
是国家的强制性和合法性的有机结合和集中体现。
40.分权制衡
原则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
41.政治学所研究的问题错综复杂,但归根结底,就是
个人、社会、国家三者的关系问题。
42.从我国的历史演变来看,国家
与
社会的高度一体化以及国家权力至高无上是中国政治结构的主要特点。
43.我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
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4.政党就是指人们为了通过
选举
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45.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
民主党
和共和党所把持。
46.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竟取职位而赢得
政府权力。
47.政党的产生是现代
社会民主
政治发展的产物。
48.政治社团
提供信息的功能在我国共青团、妇联、工会的作用中发挥最为突出。
49.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50.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
军人集团
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51.政治秩序
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52.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
政治合法性
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53.宽容
而理性地妥协是良好社会中公民所应当具备的精神。
54.政治合法性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断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55.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力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政治正义观念。
56.宪政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57.政治
合法性危机
主要指政治秩序或体系丧失其合法性的情况。
58.善治
即良好的治理,它是治理所应追求的目标。
59.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统治。
60.政治合法性
是指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61.现代意义的政治参与思想是源自于近代民主理论中有关
人民权利的思想。
62.一般说来,专制制度下的人民只能通过
政治斗争
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
63.与古代社会选举活动相比,近代选举制度在形式上采用普选制。
64.制约权力
是监督的本质之所在。
65.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
合法方式
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66.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
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67.在我国,参与政治的社团一般称作
人民团体,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
68.我们把人民运用其
民主权利
直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称为以权利制约权力的监督。
69.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
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
70.根据
分权制衡
思想,可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功能划分,在分别执行国家各种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建立以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
71.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72政治文化具有延续性,它通过政治社会化得以传播和沿袭。
73个人主义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74现代社会科学把意识形态当作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75作为政治理论,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永远的目的、国家权威始终是手段。
76自由主义认识到一个人的自由可能会威胁他人的自由,所以他倡导法律的自由。
77现代保守主义倡导最大可能的经济自由和最小可能的政府管制。
78顺从性政治文化往往与独裁政治相伴随。
79第三条道路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混合的政治主张和意识形态,或者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政治口号。
80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
81一般而言,政治发展的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革命
和政治改革。
82.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国家建设、民主化、福利化
三个阶段。
83.政治
正义观
是政治合法性的最根本的基础,它是人们评价政治体系的标准。
84.政治稳定
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85.政治制度化包括政治参与的制度化、政治管理的制度化两个基本方面的内容。
86.宪政建设
是实现当代政治文明的基本路径。
87.宪政
主要是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88.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的基础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而宪政就是实现这三者统一的基本路径。
89.政治稳定
是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90.选举权和
罢免权
是民主得以保障和保存的基础性权利。
91.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
公民的意志
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为最终依据。
92.民主的基础与前提是倡导
宽容精神
和个人独立。
代议制民主
理论是现代民主的主流理论,也是现代通行的民主宪政制度的理论基础。
宪法和
个人权利
被看成是民主宪政体制下约束政府权力的根本机制。
宪政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
权利制约
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
民主化
意味着两个方面的进展:
建立现代民主制度,明确公民自由权利,并从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多角度,为之设立保护屏障。
哲学家苏格拉底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判处死刑,这一惯被看成是
暴民统治的典型。
19世纪,由于
市场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社会等级观念的淡化以及公民选举权的扩大,民主得到了真正开发的机会,从而在欧美发达国家实现了从理论向制度的转化。
现代民主宪政包含的统治和
对人民的保护
两个方面的内容。
100.具有现代化和
民主意识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四、名词解释
1.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权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2行为主义:
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
3政治权力:
它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的关系。
4政治权利:
一般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所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政治自由、政治参与和社会平等三个方面的权利。
5.公共利益:
是政治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共同利益的统称,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在一定社会基础上所形成的总体意志和要求的表达,是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上升到全社会范围内的利益意志的表现。
6利益:
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
7权力:是指一种能力,某人或某一机构具有的要求他人服从的能力。
8法治原则:是指按照民主要求把国家事务法律化,制度化、并严格依法进行管理的一种国家组织原则。
9君主制: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国家管理形式。
10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形式上由君主与议会共同掌握,但实际上较大权力为君主所有,政府也对君主负责,议会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11共和制共和制:
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政体形式,它是当今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政体。:
12议会共和制: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由议会执掌,通过选举产生的总统一般是权力的象征而不掌握实权,是虚位国家元首。政府由议会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并对议会负责,一旦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政府须辞职或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举行大选。
13总统共和制:指总统与议会均由选举产生,总统与议会分享实权,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直接领导政府掌管最高行政。议会掌握立法但不能选举产生总统,也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同时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相互之间存在权力制衡关系。
14国家元首:
指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6利益集团:
又称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和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和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17.政治社团:
是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18市民社会:
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和团体所构成。
19政党:指人们为通过选举或其他手段赢得政府权力而组织的政治团体
20一党制:指国家政权完全由一个政党单独掌握,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不允许其他竞争性政党存在的制度。
21两党制:
是指由两个主要政党占据统治地位并互相竟取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2多党制:是指有两个以上竞争性政党并立角逐政府权力的政党制度。
23.政治秩序:
是指社会中人们依据基本的政治共识与法律制度展开政治实践的一种状态。
24政治共识:
是指人们对政治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制度的一种普遍的认识与看法。
25政治合法性:
指的是人们对人们根据其政治正义观念来判定的政治秩序的合法性,其核心观念是人们对政治合作的理解。
26政治革命:
是指以阶级为政治主体旨在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暴力行动,是政治权力迅速实现变更,以一种政治体系代替另一种政治体系的激烈的变革。
27治理:是指以维持政治秩序为目标,以公共事务为对象的综合性的政治行动。
28公开性:
指每一个公民都有权得到与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的信息,这些政治信息必须能够及时通过各种传媒为公民所知,以便公民能够有效地参与公共决策过程,并且对公共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的监督。
29政治参与:
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30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31选举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3.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据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34.政治监督:
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35.社会监督:
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37.政治变化:
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要素。
38.政治信仰:
是人们对特定政治理论、信条、制度等情感投入。
39.意识形态:
是一种具有行动取向的信念体系,一种指导和激发政治行为的综合性的思想观念。
40.政治改革:
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即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对统治权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政治体系的改进,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的过程。
42.政治稳定:
指一国政治体系的连续性和有序性,它包括国家政权体系的稳定、权力结构的稳定、政治过程的有序状态。
44宪政:主要通过宪法和法律来实现民主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45.有限政府:
是指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都受法律明确规定和社会有效制约的政府。
46.民主:
指的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
民主化:
指的是社会政治体系摆脱传统性,以民主为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和推行现代民主宪政的过程。
48寡头铁律:认为组织从来就是寡头的组织。任何社会都由组织(政党)来实施统治,而组织又是由少数领袖(寡头)来实施统治,即使民主政党也是如此。
49多数代表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
50公民监督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制、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合理性进行监督。
51政治制度化:是指政治秩序逐步建立制度,依据制度运作的过程。
52两院制指在一个国家中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
五、简答题
1具有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有哪些?
答:
(1).价值论的解释。
(2)神学论的解释。(3).权力论解释。
(4).管理论解释。(5).决策论的解释。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1)
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3.什么是政治?
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答: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从三方面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指明这种社会关系在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
4.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2)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主张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来驾驭人民。(3)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4)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和“非攻”为中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
5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
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研究。(2)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的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
(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包括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法、术、势统治术,天朝大国理想,等级制度等。
6从政治学角度讲如何理解权力这一概念。
答:
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从三方面来理解:
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机构对另一个人或机构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再次,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7.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答:
①
权威性
②
支配性
③
强制性
④
扩张性
⑤
排他性
8从历史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代发展变化?
答:经历了三
代,一代是权利指传统的自由权和公民权如宗教宽容,免受专制,自由言论、自由选举等权利。二代权利指社会经济权利,如受教育的权利居住健康、选择职业和保持最低生活标准的权利。三代是指向社团和群体,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民族自主权、维持整体环境和经济发展权等。
9宪政体制下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
1自由权:人身、言论、通信、集会、结社等自由。
2平等权。3民主权
10封建地主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权力分配上采取封建等级制度。2在统治形式上采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3在经济和政治上对农民阶级进行残酷的压迫与剥削。4在思想上广泛利用宗教和宗法思想,对农民阶级进行精神奴役。
11.政府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答:
基本特性:
①
阶级性
②
公共性
③
权威性
④
有机组织性
⑤
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12宪法为国家政权组织构建提出了哪些组织原则?
答
(1)人民主权原则
(2)
权力制约原则
(3)
法治原则
三大原则构成了宪法精神的统一体,成为现代国家政权建构基本指导原则。
13如何理解人民主权原则
答①
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同意,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②
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③
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国家权力接受人民监督。④
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
14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1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其他任何法律法令不得与之相抵触,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须与之为根本的活动原则。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政治主体、一旦违反法律必将受到法律惩罚。3国家制定的法律必须是良法,也是即保护公民的法律4各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予,构建改组合解散都须依照法律的规范和程序。
5司法独立。
15政府组织机构具有哪些特性?
答:1阶级性2实体性
3严密组织性
4特定的职能性。
16市民社会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民主化的意义是什么?
答:
①
多元的市民社会是“多元民主”的社会载体
②
健康的市民社会是国家权威和个人自由之间的缓冲地带
③
自治社会是民主力量生成发展的良好基地
④
多重组织的民主是民主发展的平衡砝码。
17.政党具有哪些特性?
答:
一,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竟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二,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三,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四,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18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
答一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共之外,还存在其他8个政党,这些政党都是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中的合法政党和积极力量。二、中共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党是参政党。
19.政治社团的特征是什么?
答:
(1)政治社团是利益和目标较为单一具体的政治组织。(2)
政治社团是社会成员按照特定规则形成的政治组织。(3)政治社团是旨在影响政府制定和实施过程的政治组织。(4)
政治社团是群众性政治组织。
20.政治社团具有哪些功能?
答:①
象征性功能
②
意识形态功能
③
提供信息的功能
④
工具性功能
⑤经济性功能
⑥
政治社会化功能
21.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社会的条件是什么?(或在当代社会经济条件下,如何构建良好社会?)
答:①
具有普遍的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
②
实现高度的政治制度化
③存在有效的协商机制
④具有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
22政治合法性的途径有哪几种?
答一建立政治共识、二宪政建设、三提高政治体的效率系
23善治的精神是什么?
答一契约观念、包含自愿、一致同意、责任性、公开性。
二效率精神、包含管理效率、制度效率、回应性。
24效率精神包含哪几方面的内涵
答:一、管理效率、即指管理的成本与效果的比较。二、制度效率、三、回应性。
25契约观念包含那几个要素?
答:第一自愿第二一致同意第三责任性第四公开性或透明性。
26.统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特征是
①
政治色彩浓厚
②
治理权力来源于最高统治者
③
政府职能包罗万象
④
治理方法单一
27.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第一,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第二,从政治参与的本质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的体现;第三,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是合法行为,是通过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第四,从政治参与的目的与对象来看,它不只局限于政府决策,政治参与包括公民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相关的公共活动。
28.政治参与的作用是什么?
答:
①
政治参与有助于民主政治发展;②
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
③
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29现代国家的选举原则是什么(政治选举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
(1)普遍选举原则
(2)
平等选举原则
(3)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
(4)
秘密投票原则
30现代国家的选举程序大致包含那几个环节?
答:一划分选区、二选民登记、三提出候选人、四竞选、五投票、六计算选票。
31.政治选举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答:
第一,政治选举为公民选举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二,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第三,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意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第四,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32.社会监督的内容内在作用机制是什么?
答:
第一,应该明确权利与权力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和范畴,而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一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消极监督和制约;第二,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上权利被认为是权力的来源,这就构成了社会监督机制的第二个层次,权利对权力的积极监督和制约;第三,权力具有制约性和强制性,在现代社会,公民还可以依据其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团体、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等方式来监督权力主体,约束其权力的运行;第四,在作为同体监督的政治监督机制中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其背后仍然是权利在起作用。
33社会监督的途径与方式?
答:1是公民监督。2社会团体监督。3舆论监督。
34.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
答:①影响社会政治体系②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③影响社会的政治发展
35为什么说意识形态能够发挥观念的力量的作用。
答一方面它使某种行为和安排合法化另一方面使人们在某种目标下凝聚和团结起来。它是一种社会改造方案,也是一种行动计划。具有三特性1是对现存秩序表达不满提出批评,2是提供未来理想模式,3是指出政治变迁如何发生,指明人们应如何改变现实。
36保守主义的基本思想要素有哪些?
答1是传统观2是实用主义3人性论4社会有机论5等级观念6权威观念7财产观念。
37.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
答:
在它看来,财产私人所有给人们以安全和抵制政府控制的手段,鼓励人们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财产,此外,财产是人的个性的外化,总是用所有来定义和评价一个人,财产私人所有会增进人们的权利和责任意识。
38全球化对国家政治产生哪些深刻影响?
答1使国家主权受到一定制约。2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4对后发展国家的政治文化造成了双重影响。
39政治革命不同于其它政治发展方式的特征?
答1是以革命阶级为主体的政治活动,是革命阶级推翻落后反动阶级的统治的运动2首要任务是夺取政权,通过夺取政权来推动政治发展,是政治革命的最重要标志。3是以政治体系全面的根本的变革为内容,与旧的一切政治关系政治结构和政治观念进行决裂,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体系和体制。4往往以暴力为表现形式,通过革命的暴力推翻反动的阶级统治,建立新型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秩序。
40.政治改革具有哪些特征?
答;①
它以政治领导阶层为变革的主体,通过政治领导层自上而下的发动了实现政治改革进程。②
它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渐进过程,整个变革的过程从属于政治领导层的严格控制,通过量变的过程达到质变的实质。
③
它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从根本上排斥了革命和暴力在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④
它从维护和巩固现在政治统治为目的,以不破坏既有政治统治的根本基础和原则为限度。
41政治稳定对政治发展有哪些意义?
答1是政治发展的内在目标之一2是政治发展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42为什么现代化容易出现政治不稳定?
答:
①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②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③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导致政治不稳定④
政府的执行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
⑤
国际势力的影响造成的政治不稳定。
43政治制度化包含那几个内容?
答1是政治参与的制度化。2是政治管理的制度化。
44.现代政治文明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①
秩序原则
②自由原则
③平等原则
④
宽容和理解精神
45宽容与理性精神体现在政治上包含哪些内容?
答1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2妥协精神、3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当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46.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①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②
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③
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④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47全球化具有哪些特征?
答(1)是自近代资本主义诞生以来而开始的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和趋势。(2)全球化内容以经济领域为主,涵盖社会各个方面。
48最具代表性的民主理论有哪些
答:
在政治学关于民主的诸多理论形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直接参与民主理论、代议制民主理论[或自由民主理论]、精英民主理论和多元民主理论。
49民主具有哪些价值?
答:
一是自治二是平等三是权威
民主制度的价值:①它是一种有益于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制度,②
它将政治竞争纳入到既定的程序和规则之中,有利于减少社会对抗的突发性和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铤而走险的可能性
③
它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有助于实现政治权力的和平转移,也有助于避免和消除由于政权更迭和政策变动而引起的社会动荡。
50民主可能的缺陷有哪些?
答:
①
轻视个人权利,容易制造“温和专制”
②
趋附时尚,可能降低政策水平
③
争执不已,可能造成效率损耗
51民主应有的限度是什么?
答:
一、民主须以下侵入“私人领域”为限度;二、民主须以不干涉社会自主为限度
;三、民主须以不产生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为限度
52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
答:
第一。经济发展创造了中产阶级、这是民主的基础之一,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第二,与中产阶级规模发展相伴随的是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促进教育的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促进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经济发展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自身利益并希望表达出来。
53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
答:一方面因为他们崇尚自由,反对干涉;主张合作双赢,反对你死我活;倾向中道温和,反对极端和突变等。他们希望改革权威主义政治,而不是革命推翻这种政治。另一方面他们的教育水平提高,自主意识强,不易受极端分子的煽动,不盲从政治野心家的蛊惑。
六、论述题
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答:(1)价值论的解释。①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解释,直接寄托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②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
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③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和外化。人们凭借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3).权力论解释。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被视为权力政治观。(4).管理论解释。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这是现代观念。(5).决策论的解释。
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2.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1)从研究方法与研究体系的角度看、中国人注重研究“天人之际”的学问,即把天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为一体,政治研究实际上就是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的综合研究。(2)
就研究内容而言,从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来看,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特点可概括为“伦理政治学”。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中国政治学理论的最好的概括。中国政治学强调正确认识世界,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远大政治理想,小到个人修身养性,中到家庭治理,大到地区和国家发展。(3)从具体的研究角度和成果来看,包括君权神授说、圣贤政治观、法、术、势统治术,天朝大国理想,等级制度等。
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
答:(1)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共权力有效行使的保证。(2)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权利充分实现的保障。(3)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能防止“公权”对“私权”的侵犯。(4)
对“公权”与“私权”进行划分是公民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
4试述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的公共权力。但不同于原始社会中的公共权力。其特殊在于:1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他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2国家是按地区来划分其国民的。阶级产生后取代了天然血缘关系的基本纽带作用。这也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划分。
3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首先国家有武装的人和各种强制机关,其次是国家的暴力是为统治阶级专属的,其三国家是系统采用的暴力,是精巧的暴力机器。为此可以认为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管理组织。
5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答:
人民主权原则是现代宪法为国家组织规定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它主要阐明了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的问题。包括:
①
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因此国家机关的建立应该经人民同意,一切政治权力应该属于人民。②
既然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人民就有权要求国家机关为人民服务。③
人民通过选举等方式将主权委托给国家机关,从而使国家拥有了“治权”,但人民始终掌握着“最后权力”,国家权力接受人民监督。④
宪法还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来体现人民主权。一方面通过规定委托于被委托的关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明确规定公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民主权得到法律保障。
6试述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功能和作用。
答:
一,实行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在整个政治体系结构中,政党是一种利益聚集的机构,也是联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桥梁。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二,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渠道。政党是招募精英和培养政治骨干的重要途径。它提供了准备、选择和培养国家各级领导人的重要机制。三,实现社会化和政治动员的途径。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从而实现成员广泛的社会化。四、组织政府的手段。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重要机关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
7试述政治社团的功能?
答:
包括①
象征性功能。象征性功能又被称作表示性功能。政治社团可以为其成员提供种种象征性或表示性的权益。②意识形态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实在政治社团能够反映和
形成其成员共同的政治信念和信仰。
③
提供信息的功能。是指政治社团为其成员、行政官员,议员或人民代表以及广大公共提供有关行业、本社团成员以及具体问题的信息或资料。
④工具性功能。指政治社团被其成员用来完成某一具体目标
⑤
经济性功能。是指社团在帮助成员实现经济利益方面所发挥的作用。⑥
政治社会化功能。该功能可以使其成员通过社团活动学习和获得政治文化和政治技能。
8试述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
答:①
具有普遍的宽容与理性妥协的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因而也必然是一个冲突频度大为增加的社会。因此我们要抱着一种理性的态度,在承认对方利益的基础上作出让步,从而解决冲突,形成一种文明的程序。
②实现高度的政治制度化,良好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有着高度的政治制度化。③
存在有效的协商机制,法治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符合规范,而有效的协商机制则有助于确定在大的范围内规定了解决的边界。④具有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政府是建立在政治共识之上的执行国家意志的组织,高效廉洁的政府能够将人们稳定的政治共识付诸实现。
9试述“善治”模式的特征。
答:(1)善治模式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一直以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唯一性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更迭的原则,但是善治理论却使公共权力中心多元化。除政府外,各种机构只有得到公共的认可,才可以成为公共权力的中心。2)善治模式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并且更加强调国家与社会的依赖关系。作为政府管理模式的善治与市场、社会自治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社会独立组织等具有许多联系。(3)善治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强调管理对象的参与。善治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它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4)善治还意味着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多元化。善治模式认为办事事情能力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还存在其他管理方法和技术。
10.试述政治选举的意义?
答:
第一、政治选举为公民选举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第二、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第三、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意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第四、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11试述社会监督的功能。
答:
社会监督的功能是指社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生活进行的监控和监察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政治功效和价值。(1)预防功能;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它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2)矫正功能;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3)惩戒功能、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4)保健功能、它不仅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为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起到保健作用。(5)教育功能、它不仅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12试述自由主义理论所遵循的原则。
答:
原则有
①
个人主义原则,这是自由主义的核心原则。
②自由原则。个人自由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③理性原则。自由主义坚信,世界具有其理性的结构,凭借人的理性能力和严格审慎的研究,可以解释这种理性结构。④平等原则。自由主义相信平等,认为人生而平等,至少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性。
⑤
宽容原则。宽容不仅是个人自由的保障,也是社会强大的的手段。⑥同意原则。自由主义认为权威和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
⑦
宪政主义原则。自由主义也认识到政府具有反对个人自由,实施专制统治的危险。因此倡导有限政府。确保个人权利得到保障。
13试述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答1家庭。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第一个途径,是一个人最初的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社会化媒介。2学校。学校是人走向社会的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场所,是系统化的强有力的社会途径。3大众传播工具,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4社会政治组织。一些社团组织通过宣传自己组织的主张和信念,实现自己的政治文化传播。5政治符号。特点的政治符号生活中具有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因此也起着政治文化的传播作用。
14.试述现代化过程中产生不稳定的原因?
答:
1现代化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
。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过程中,经济上的分配不公,进而引起政治不稳定
2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导致政治不稳定。当现代化加速体制转轨,社会关系凋整和生活改善的步伐时,处于变革社会中的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念也同时在发生转变,从而与另一部分旧价值观念的人发生冲突,进而引发政治冲突。
3人们的社会期望以及参与意识的提高导致政治不稳定。发展中国家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对社会的期望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和推动,导致期望革命。4政府的执行危机导致政治不稳定。在后期现代化国家中,由于政府发展过程往往会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就会出现一个无力进行整合和管理的弱政府,是得政府不稳定。
5国际势力的影响造成的政治不稳定。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试图把自己的模式强加于人,从而干预内政,导致不稳定。
15.现代政治文明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①秩序原则。政治文明意味着人类合作的稳定性和有序性,他的根本原则就是秩序。这体现在政治上就是法治。②自由原则。自由是政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它主要体现在人的自由权,包括人身言论等自由,以及有限政府,政府的有限性是现代社会的方向。③平等原则。包含两个含义,一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即是平等权。二是民主,平等体现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体决策时,就是民主。④
宽容和理解精神。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精神实质,包含一是尊重不同的思想和信仰,二是妥协精神,在发生利益冲突时参与人都须抱着一种尊重体制,尊重他人利益就是妥协精神。三是每个人在行动与言论时应该考虑其后果,并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
16试述在我国当代宪政建设的主要内容?
答:
①
扩大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范围,通过立法的完善形成法制体系化的权利保障网络,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政建设的根本要求,②
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之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政政治理念,成为社会中各种利益集团解决政治纷争的主要渠道和场所。
③
实现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④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17.试述民主和平转变的基本条件
答:
第一,经济市场化。在一个温饱不能保障的国家,在一个政府对社会主要资源实行高度控制的国家,保障政治自由的民主宪政不可能得到成长。第二,文化世俗化。
在一个宗教观念主导人们思想,人们总是在非理性地寻求和证明自己的“正统”而把其他不同的信念的人视为“异教狂徒”的地方,民主不能得到成长。第三,政治文明化。
在一个动不动拔刀相见、崇尚武力的国度,民主不能得到成长。第四,政治领导人和执政党开明化。
领导科学与领导实践的关系:领导实践是领导科学的来源,是领导科学的发展动力,是检验领导学的标准
领导科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领导科学是一门帅才理论和高层次学科,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指导性强应用性广作用面宽
研究学习领导科学的意义:研究学习领导科学是由领导科学固有的价值和重要性决定,是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新老交替、培养和使用中青年干部的重要措施,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条有效途径
特质理论:从领导者的性格、生理、智力及社会因素等方面寻找领导者特有或应有的品质的理论,也称素质理论 1诚实2有远见3懂得鼓舞4能力卓越 1个性2想象力3行为4信心
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领导的有效行为应随着下属的特点和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领导者在一定情景条件下通过与下属交互作用来实现理想
领导是影响和支持他人为达到目标而有热情地工作过程 1.服务论或活动论2.行为论或关系论3.过程论
领导的五个基本要素:领导主体、领导客体、领导环境、领导过程和领导目标
领导定义:领导就是某一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者、被领导者和他们共同作用的领导环境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领导主体的基本行为包括:统治、服务、管理和影响 领导之本是一切领导工作的出发点,是一切领导价值的起源和本质,是一切领导取向的最终目标
当代中国的领导之本:社会主义社会普遍把人真正作为领导之本——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领导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领导主体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是社会的主人 领导基础:群众、群众组织、领导组织
领导地位:掌握和运用各种资源,动员和调遣各种力量去驾驶复杂形势,有步骤地发动所属群体或社会成员排除风险达到组织目标的行为过程,处于决定全局的核心地位 领导价值是领导现象的主要根源,是领导行为或领导活动的真正主导和本源,是领导本质的核心体现
特性:利益性、权威能动性、权威实践性、权威结果性 基本特征:阶级倾向性、思想倾向性、行为意志性 领导取向就是领导主体的价值取向,也即领导方向 领导主体价值观→领导取向→领导目标→领导行为→领导结果
社会主义的领导取向(领导现象以来最高级的领导取向):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切实当好人民公仆为内容,以大公无私坚持原则坚持真理勤劳奉献敢于创新为主要特征
领导目标就是领导活动所要达到的明确预期结果,是整个领导活动都必须始终指向的未来标的领导目标制定原则:科学性或可行性、群众参与、方案优选、信息反馈
领导职责就是领导者为实现领导职能而应承担的责任和要做的工作,是领导者在履行职权的过程中所应尽的义务 领导失败原因:观察失误、判断失误、决策失误、方式方法不当、领导目标和领导方向发生错误
领导绩效是领导者实施领导的行为能力、工作质量、资源消耗、成本水平等因素的总和
研究领导绩效的意义:领导绩效是领导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衡量领导者水平的综合尺度和客观依据,是领导活动发展的动力
领导规律是指领导活动过程中诸要素诸环节之间的内在本质必然联系
领导活动过程诸要素中存在两对突出矛盾,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矛盾、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组成的复合体与共同作用对象的矛盾
领导活动的一般规律:领导者适应并引导被领导者的规律、领导主体一定要适应并改造客观环境的规律
领导活动的一般原则:激励、分层、宽严相宜、目标导向、系统、适度、反馈、弹性、权变
领导风格是指富有领导主体个性特征的领导行为方式 领导模式是程式化、结构化、体制化、固定化、有代表性的领导方式
领导方法是领导主体在特定的领导理论指导下和特定的服务环境中为实现领导目标履行领导职能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对策和技巧的总和
基本领导方法:调查研究、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相结合领导艺术:理事、待人、运时、授权
领导主体是某一社会系统中充当支配角色的那部分因素,包括机构群体和个人
领导客体的特征:被支配性、内在规律性、功能性、时空性、最终决定性
关于领导阶级政党与领袖关系的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比较稳固的集团来主持的,而这个集团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被称为领袖的人们组成的。【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指出】
领导客体就是领导对象,就是领导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时所涉及改变的一切事物,也就是被领导主体所领导的所有人和事物的总称
领导主体与领导客体的关系:领导主体是领导活动的组织者和发动方,在领导活动中处处发挥主导作用、支配作用和组织作用;领导客体则是领导活动的基础方和参与者,是领导行为的涉及者、听从者、顺应者和最重要的变化因素;领导主体和领导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比喻过的舟与水的关系
对领导主体评价监督与管束的意义:这是事关领导队伍建设和领导事业成败的大事,因领导主体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手握大权和资源,肩负重任,其地位和作用超乎常人,对他们给予正确评价监督和管束„„
领导素质就是领导人才的一切内在构成,是领导者借以工作发展和做贡献的个人内在条件和特殊本领
领导素质的地位和作用:领导素质是决定着领导行为和领导结果的特别能动因素;在领导主体的所有因素中,抓住了领导素质,其他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由于领导素质的重要性,使得领导素质理论研究变得非常重要
领导素质的主要内涵:政治、道德、思想、业务、社会与生活、能力与智慧、教育和文化、心理和身体
为官学为先,为官干为重,为官民为本,为官廉为贵 【2008年9月2日,徐光春书记在河南省委党校开学典礼上讲“为官四要”】
领导群体结构指的是为了发挥领导群体的整体功能,由各种不同状况的领导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构成形式与状态。领导群体结构的主要内容:年龄、知识、智能、性格气质 曾国藩人生修炼五字【诚:诚实诚恳,表里如一;敬:敬畏有畏惧,不能无法无天;静:人的心气神体处于安宁放松状态;谨:谨慎实在,不张扬;恒:生活有规律饮食讲节制起居按常规,做事有恒心】这五个字的最高境界是慎独 §第八章领导人才
领导人才是一种具备优良领导素质、胜任某一具体领导岗位而适合于担任某一具体领导职务的人才 特点:组织性、社会性、创造性和高层次性
领导人才规律:领导人才成长发展规律、领导人才的效能效用规律、领导人才的价值规律
选拔使用和开发领导人才的重要性:1.有利用本单位参与竞争2.有利于增强领导的素质和价值,强化优化领导能力3.有利于组织人事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领导人才的培养与造就:教育、培训、锻炼、修养 领导班子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班子成员的排列组合方式 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的意义:1.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是实施高效能领导是的关键3.是根治班子多种弊病的根本措施4.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办证
领导班子结构优化的内容:合理的知识结构、配套的专业结构、梯次的年龄结构、互补的智能结构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
沟通的基本内容:事实、情感、价值取向、意见观点 沟通的四项主要功能:控制、激励、情绪表达、信息 领导是建立承诺的关系,沟通是建立了解的关系,在建立有意义的关系这一点统一起来
沟通中的障碍:语言、观念、角色、时空和习俗、心理、政治
领导艺术指在领导方式方法上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和有效性
提高领导者语言能力的意义:语言的驾驭和运用如何能反映一个领导者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他们的演说谈话魅力往往超越时空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成为自己业绩的一部分
领导者的语言艺术:领导者的口才即讲话运用语言的艺术 演说是公共行政领导者就某一问题向某一范围的听众发表讲话,即一个人讲其他人听的说话方式
演说的三个基本要素:演说的内容、演说者个人的演说能力、演说听众
演说步骤:1.首先是创意也就是立意,确定主题和收集材料2.其次是处置,即安排结构拟定提纲3.再次是编织,把材料变成连贯语言或是形成文字4.然后是熟记,既熟悉讲稿甚至牢固地记在脑子里5.最后是演说,发表准备好的演说 听众的五点要求:1.言之有时2.言之有序3.言之有物4.言之有理5.言之有味
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语言表达能力是鼓动组织教育群众的有效工具、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展示领导才华的手段、树立领导者形象和威望的重要途径
如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思想认识能力;
加强品德修养,养成言行一致好作风;加强知识修养,为语言表达筑下牢固的根基 演讲的特点:目的性、真实性
领导形象是领导者在其领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公众对其所形成的总体印象与评价
领导形象的重要性:1.良好的领导形象是领导者良好精神状态的表现形式2.良好的领导形象有助于提高领导者的影响力3.良好的领导形象能为完成领导目标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领导魅力就是指领导所具备的非凡品质,在领导活动中表现为对追随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领导魅力的构成:人格、情感(80%,智慧20%)、胆识、能力、资历、职别、思维
领导魅力培植:感情、智慧、形象、影响
领导心理健康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和优化的心理过程,从而保证领导者的心理与外界环境协调发展
领导修养是指领导者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知识技能、待人处事等方面所形成的正确态度和较高水平
领导修养的途径:善于学习、勇于实践、勤于总结、严于律己、善于用权(规范化、谨慎化、实效化)
领导体制是指领导主体为保证领导活动正常进行并实现领导职能而建立的组织机制形式和有关规章制度系统的有机统一体
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1.确立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2.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作用3.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民主集中制
领导体制改革与完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改革和完善领导体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2.完善领导体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条件3.完善领导体制是领导主体适应领导环境的客观要求4.完善领导体制是领导者实施有效领导的必要前提
领导环境是指在领导主体周围业已存在和即将发生并能够影响领导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现实因素
领导环境的特点:客观性、复杂性、动态性、可塑性、前提性、制约性、特定性
领导环境:国际环境【指由世界格局及其变化和众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等事件及其产生的影响所组成的整体情况】、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经济教育文化人口人际因素构成的人文背景与现实平台】、机构性环境、制度性环境 决策体制:中枢、咨询、信息、执行、监督
领导环境与领导者的关系:领导环境是领导信息的发生体和最终接受体,领导环境影响领导者的素质,影响领导者的总体成效,影响工作方法的选择
领导决策即领导拍板,是领导班子或个人按照一定决策程序方法和技术,对本系统重大问题作出的切合实际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决策的新要求:1.市场经济是全球性经济,领导要有环保意识2.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要求决策有超前意识3.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经济,决策要有开拓创新思路4.市场经济是风险性经济,决策要有科学态度提高准确性5.市场经济是利益导向机制,决策要注重实效 科学决策有两层含义:一科学性、一真理性
科学决策的程序与步骤:确定问题、把握情况、确定目标、确定标准、设计方案、方案论证、方案决策
决策型领导表现为善于决策,工作中的主要精力放在决断上,对执行不直接干涉但又要保持对组织的控制,以使决策能够得到执行同时通过协调与谋划与执行能够配合的得当 决策型领导素质内容:政治、思想、知识、心理、道德、身体
§第十九章现代领导与智囊团
咨询业是用专门知识和技术帮助决策者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行业,是现代领导体制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智囊团的功能:搞好预测,当好眼睛;做好诊断,当好医生;拟定方案,当好参谋;进行反馈,充当耳目 智囊人员的素质:1.通才,知识广博,博中有专专中有博,既是自然科学家又是社会科学家2.具有系统分析能力,视野开阔,兴趣广泛3.具有好的品德,具有高度事业心和强烈责任感,尊重科学独立思考实事求是服从真理敢于直言4.受过决策技术训练,善于调查研究多渠道收集信息掌握预测技术 领导力是一种激励和组织人们通过变革实现进步的能力,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影响力的个人和组织行为
【职称英语考试小抄词典】推荐阅读:
职称英语常用单词07-01
职称英语各类词汇07-13
职称英语词汇汇总10-24
工程师职称英语考试06-08
职称英语理工类考试考前练习10-23
职称英语考试在即,如何调整考试心态10-09
职称英语考试分析句子的技巧介绍06-24
2024年陕西职称英语考试免考条件07-09
职称英语《卫生类》词汇复习06-26
职称英语阅读理解语句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