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共11篇)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 篇1

第一期

巴彦乌兰苏木“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20日

今年巴彦乌兰苏木党委、政府本着早着手、早落实的原则,由党委副书记牵头,组织苏木纪委、经营管理站、财政所等部门对我苏木11个嘎查2009年至今的所有资金账目进行了彻底的清查,利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全苏木各嘎查的账目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和完善。也为下一步顺利的完成“三资”清理工作中资金清理工作铺平的道路。扎旗巴彦乌兰苏木农村集体“三资”清理 工 作 简 报

第二期

巴彦乌兰苏木“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3月26日

3月26日,巴彦乌兰苏木党委副书记带领全苏木三资清查领导小组成员到我旗努文木仁乡杏花村参观学习杏花村三资清理工作成果,通过参观考察和座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经验,对三资清理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及解决方式等学习了杏花村的先进经验,为巴彦乌兰苏木下一步的三资清查打下良好的基础。

扎旗巴彦乌兰苏木农村集体“三资”清理 工 作 简 报

第三期

巴彦乌兰苏木“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1日

4月1日巴彦乌兰苏木党委、政府组织召开了巴彦乌兰苏木“三资”清理登记推行“三资一章”科学管理工作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有巴彦乌兰苏木各嘎查党支部书记、嘎查达、会计及各包嘎查领导干部,旗纪检委副书记王顺、旗商务局局长王长林等旗领导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苏木达曹智彬同志主持召开,并由苏木党委副书记前德门同志向大会宣读了巴彦乌兰苏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登记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旗纪委副书记王顺同志也深入浅出的对此次清查工作的重要性做了言简意赅的讲解。最后苏木党委书记包胡格吉勒图同志对此次会议做了总结讲话,对下一步工作了做了详细的分工,为我苏木三资清理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扎旗巴彦乌兰苏木农村集体“三资”清理 工 作 简 报

第四期

巴彦乌兰苏木“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10日

全旗“三资”清理工作开展以来,巴彦乌兰苏木党委、镇政府做到了领导重视挂帅,组织机构健全,宣传有声有色,培训广泛深入,工作保障落实,督促指导有力。

一、领导重视,部署落实。全苏木成立了 “三资”清理领导小组等相关组织机构等,“三资”清理工作成为全苏木当前工作重中之重。全苏木11个嘎查分别召开了动员大会,腾出了专门的办公室,成立了由村干部、各小组干部或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组成的“三资”清理小组,“三资”清理工作全面顺利铺开。

二、强化培训,确保质量。4月1日召开了全苏木宣传动员及业务培训大会。会后,各嘎查迅速以开会到小组、在主要路口拉横幅等多种形式传达到各个农牧民群众中。通过苏木、嘎查两级反复以会代训,各嘎查清理人员明白了农村集体“三资”为什么要清、具体清什么、由谁来清、应该怎么清、清后又该怎么办等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 篇2

宁城县共有16个镇乡街,310个村。农业户数14.9万户,农业人口53.3万人。全县310个村、2664个村民小组全部完成清理登记工作。清查率100%,公示率100%,确认率100%。

二、主要做法和经验

1.组织领导

召开“三资”清理登记工作动员会议,“三资”规范管理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宁城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方案》,确定了试点先行和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为组长,纪委、农林、财政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在农牧业局下设办公室,由农经站具体负责清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督办。各镇乡街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具体组织实施“三资”清理工作。村成立清查组和核实组。据统计,16个镇乡街道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指导组,310个村成立清查组和核实组。

2.宣传发动

召开全县“三资”清理登记工作动员会,宣传“三资”清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三资”清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各镇乡街、村采取广播、电视、明白纸、标语、专栏等多种形式对“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宣传报道。据统计,全县共办“三资”清理登记简报六期,宣传专栏二十多个,下发明白纸10万多份,张贴标语200多条,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和工作氛围。

3.加强培训

分别于2011年、2012年分期举办了大型“三资”清理登记工作培训班,县级培训720人次,镇街、村培训954人次。培训班学习了清理登记的任务目标、对象范围、操作程序、实施步骤以及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等。

三、主要成效

1.摸清了“三资”总量、结构与分布

截止2012年12月31日为止,全县310个村共有集体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3068.49万元,其中:现金1981.05万元,存款1087.44万元,共有资产15936.48万元,账外资产1413.15万元,债权3476.85万元,债务10809.23万元,清查中化解债务419.79万元。

2.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这次“三资”清理工作真实摸清家底,有效地预防村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减少基层矛盾纠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四、存在的问题

1.“三资”清理登记工作

个别镇乡村组,对流失、毁损、报废的资产处置不到位。有的因为存在争议、有的因为追缴难度大、有的因为处置起来需要公示评估时间长等原因处置不彻底。

2.债权、债务户账面数额很小

几分、几角、几元、十几元不等,但涉及到的户很多,形成的历史又比较久远。这次“三资”清理登记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多,有很多镇乡街未做处理。

3.资源清理登记工作

对耕地、林地、建设用地、五荒地测量数据与土地所的航拍数、合同数、土地确权测量数、林权证数不一致问题。

五、几点建议

1.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督查指导工作

对各镇乡街“三资”清理工作进一步进行检查,彻底完成全县清理登记后续工作。

2.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工作制度

清理登记是手段,管理是目的。要全面制定完善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如村级财务公开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开支审批等制度,确保“三资”管理走向规范化。

3.加强农村“三资”信息档案管理工作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 篇3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我乡三资财务管理工作,乡党委、政府每季度就农村集体三资和财务监管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党政领导班子会议上进行研究分析;并多次在村干部会议、乡干部会议上强调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进行培训。广泛宣传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此外,随着农村经济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原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及时进行补充修订,并下发各村加强管理。

二、深化创建,管理规范

为全面推进我乡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等“三资”管理规范化,根据宁农林[20xx]32号文件精神,于20xx年5月在全乡开展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创建成立“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为了更加搞好我乡“三资”管理工作,经研究决定,准备于20xx年开展“三资”财务管理规范化乡镇创建工作,以进一步深化、完善和拓展我乡“三资”财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三资”财务管理服务中心管理农村财务的能力。

三、明确责任、强化措施

中心人员配备3人,每位代理会计代理村数6个,经费落实到位,并纳入乡财政预算。在今年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工作中,对全乡的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类资金、资产、资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理核实,对权属不清的村组资金、资产、资源依法明晰产权,并按照权属逐一登记造册。围绕全乡股改要求对各村内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清产核资,在确保全面准确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录入和信息更新。同时对照各村的三资财务管理制度及县、乡股改精神和要求,对各村社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等进行清查盘点,做到原始凭证真实完整规范,台账资料录入和账务处理及时准确,“三资”台账和档案资料齐全,网络管理安全规范,信息系统运行稳定。对集体三资的发包和租赁、集体举债、集体资产处置、村公益事业建设等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实行民主决策,加强监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重大事项,由村党组织提议、村两委会审议、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村务监督委员会评议,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正常开展民主理财活动,规范村级集体财务“先理财、后审批、再入账”的工作流程,按照规范化要求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及时全面准确上报三资信息,使网络监管系统正常运转并有效发挥作用。乡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要通过日常工作督查,运用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对全乡三资管理情况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问题,按实登记督查台账,并纠偏到位。此外,加强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代理会计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代理会计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并签订聘用合同;合理配备办公用房,工作职责、办事流程等有关规定上墙公布,办公场所整洁明亮;计算机每人一台配备;并配备打印机、扫描仪和复印机等办公设施;设立符合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的档案室,档案保管整齐有序,查找方便。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 篇4

“三资”清理专报

2010第3期

永年县三资清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3月31日

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工作调度会

3月30日上午,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县纪委会议室召开

了各纪工委书记和乡镇纪委书记参加的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调度会,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邢乃玉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县纪委副书记、“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孙洺生主持。

会议首先听取了各纪工委书记和各乡镇纪委书记关于当前清理工作进展及下步工作安排的情况汇报。听取汇报后,邢乃玉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各纪工委和各乡镇纪委的工作成绩,并指出:做好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是贯彻落实中纪委2010年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县上下要充分认识到做好清理规范农村“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完善措施,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充实到方案中,切实把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关于下步工作,邢乃玉同志着重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三资”清理工作的责任感。要认识到开展“三资”清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关系到农村党员干部形象。说到底,农村“三资”清理工作是一个政治问题,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三资”清理工作的认识;

二、细化工作措施。一是广泛宣传开展“三资”清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把这项深得民心的工作做好;二是加强督查力度,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各纪工委要根据职责范围,切实做好清理工作的督导和检查,时刻掌握全县各乡镇的工作进展情况;三是落实责任,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三资”清理的第一责任人,纪工委书记和乡镇纪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四是抓好正反面典型,树立样板,把工作做法较好的乡镇、村做为试点,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工作进度缓慢的单位,乡镇党委书记要亲自汇报情况,做出说明;五是组织好民主生活会。在第一季度的民主生活会中,要把“三资”清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为民主生活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重点发言;六是及时做好信息反馈,把“三资清理专报”作为经验交流的工作平台;七是搞好培训,认真学习有关知识,借鉴试点乡村的工作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八是建立健全“三资”帐目,明确各村的报帐员和乡镇财务专职人员;九是统一收缴农村财务帐目。3月30日、31日,利用两天时间把各村的财务帐册统一收缴到乡,然后进一步开展清理,防止少数人钻空子、做手脚;十是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增强透明度,确保工作不走过场。

三、加强领导。要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纪工委书记和委局室主任、纪工委书记与乡镇纪委书记三个方面的关系,切实把农村“三资”清理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会上,县纪委副书记孙洺生强调,各纪工委都要明确1个乡镇作为“三资”清理工作的试点单位,每乡镇都要选择2-3个村为试点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在全县选试点乡、村开展工作,在取得成功经验后,以点带面,推进整体工作的全面开展。

工作动态

西河庄乡党委高度重视“三资”清理工作,全县会后当天下午就召开了全乡领导干部会议,在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的同时,对全乡的“三资”清理工作进行了精心谋划和安排部署,提供了办公场所,明确了专人管理和经费保障,并表示:只要是为农村集体“三资”活动开展的工作,每人每天允许有50元的误餐补贴或购买必要的办公物品;

南沿村镇对全镇各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对各村所有资金项目进行清理清查,对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计量、盘点、核实登记,全面澄清各村资金、资产、资源底子,为清理工作制定科学的范围和标准打下基础;

张西堡镇每天调度包村干部,两天一调度支书、会计,由包村干部负责组织村支书、村委会、会计等人员对各村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部摸底、登记造册,对账目不清的村由镇农经站、财政所等人员进行帮助他们理清账目,分类上帐;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在显要位置张榜公布,接受广大群众监督;

辛庄堡乡在全乡农村开展多种形式得宣传活动,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向广大党员群众宣传“三资”工作内容,使广大党员群众对该项工作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了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对清理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各村悬挂书写标语,宣传清理工作精神和相关政策法规,营造了较好得氛围,为清理工作得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得环境;

清理“三资”简报 篇5

“三资”清理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旗“三资”清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农村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全镇分四个阶段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

一是宣传发动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组织召开各村书记、财政所驻村干部、财经委员参加的动员大会,组织学习《村民自治组织法》等涉农法律法规,广泛宣传发动,组建工作专班,同时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宣传上级文件、法规,把政策、方法和要求交给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参与“三资”管理的积极性,为“三资”规范化管理和顺利推进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清查建档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本着维护稳定、切合实际的原则,对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核实、分类汇总、登记造册,实行“一台帐两附件”管理模式,全面反映资产种类、数量及经营使用情况,附上资产处理情况附件和有关会议记录、评估、合同等附件,做到帐清、财清、物清和债权债务清。清理结果经村民代表会议审核通过后全面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在此基础上根据村民代表会议审定的实有“三资”,调整完善相关账务,分类建立各类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实际发生的业务随时调整“三资”台帐数据,做到帐物相符,同时报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三是规范管理阶段。本阶段的任务是:全面清查登记后的集体“三资”纳入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监管。在使用、开发、租赁、处置集体资产资源或集体“三资”产权发生变动时,按照民主决策程序,先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备案,并履行相关手续,实行动态管理,全程监督,重点审核财务收支、审查公开内容、参与资产资源处置和招投标、监督大额资金使用、大宗物品采购和工程建设等。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 篇6

“全镇43个村通过清理整顿,增加村各项收入87.6万元,其中清理债权收回12.8万元,收回拖欠承包金8.5万元,整改完善合同增加收入29.3万元,处理被占用资产资源增加收入18.1万元,偿还债务金额38.9万元,整顿完善合同共189件。”

——某林镇 “三资”清理成果汇报

近年来,全市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作风、纪律保证。开展“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是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切实保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农村“三资”清理工作正在全国各地热烈开展。

农村集体的资产、资源、资金简称“三资”。“三资”清理作为“三资”监管代理的基础,其过程是否深入、到位,直接影响着农村三资监管代理工作的开展。

“三资”清理,清理什么?

全面清理村(组)集体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状况,核实“三资”底数,明晰产权关系,建立登记台账,健全管理制度,促进集体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资”清理六部曲

(一)清理。按照清理的范围和重点,对集体“三资”进行逐笔逐项清理。资金、资产的清理,以村会计账为依据,坚持账内账外相结合、实物盘点同核实帐务相结合,以物对帐,以帐查物,全面清点品种、规格、型号、数量,查清来源、去向和管理情况;对资源的清理,查明其实际数量及权属。

(二)登记。按照上级规定,统一制定的清理核实情况登记表,清理一项登记一项,资产资源的登记按类别详细登记,包括名称、数量及使用情况等。利用信息化平台,首先在系统中设置好“清理核实情况登记表”,在金宇恒技术支持工程师的协助下,把登记表的信息录入到“农村三资管理信息系统”中。确保了登记的内容全面,数据的准确,做到不遗不漏。

(三)核实。对已清理登记的集体“三资”,由清理小组进一步逐项逐笔进行核实。重点对“三资”的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与管理等情况进行核实。(四)公示。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初步核实后的集体“三资”,由清理核实小组负责逐项逐笔进行公开。由于在登记期间已经把相关数据进行录入,信息公开平台可自动获取“农村三资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无须重复录入。平台可与多种媒体连接,村民要查看公示结果,可通过手机短信、有线电视、触摸屏、网站等多种途径查询。公示期间,农民群众对“三资”情况有异议的,核实人员都要认真进行核查,直至农民群众认可。

(五)确认。公示期满,按照有关规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对集体“三资”清理结果进行确认。

(六)上报。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确认通过的“三资”清理结果,由村“三资”清理小组成员确认后,由系统向上级管理部门自动汇总逐级上报,如县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农委等管理部门。

凸显三重效益

(一)摸清家底,让群众明白。让群众心里也有一本“明白账”,消除各种猜疑。所有清理账目都通过公开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让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处于阳光之下,实现群众当家作主。

(二)明确责任,还干部清白,惩治基层腐败。“三资”清理前,由于村里的资金、资产、资源情况不公开、不透明,群众对村干部意见大,而村干部自己也说不清楚,说话做事没有底气。“三资”清理后,所有的账目全部公开,干部的腰杆硬了,说话的底气足了,工作的主动性更强了。大多数村干部都是在认真工作,有问题的只是极少数人。“三资”清理不仅理顺了群众的情绪,而且重新树立了村级组织的威信,密切了干群关系。

农村集体“三资”清理系列简报 篇7

工作责任制度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化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的部署,推动我区农村“三资”清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进一步落实区直及驻仲恺有关单位、镇(街道)、村、组各级干部在农村“三资”清理监管的工作责任,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区挂钩推进镇(街道)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领导,镇(街道)挂钩各村(居)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组领导及工作人员。

第三条 区挂钩推进镇(街道)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领导干部主要职责:

(一)挂钩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督导挂点镇(街道)严格按照《仲恺高新区深化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三资”清理监管各项工作。

(二)挂钩领导在开展农村“三资”清理的每个工作阶段要深入挂点镇(街道)进行调研指导,帮助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挂钩领导要主动协调好镇(街道)与区直及驻仲恺有关单位的业务指导关系,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

第四条 镇(街道)挂钩各村(居)农村“三资”清理监

管工作组人员主要职责:

(一)掌握好“三资”清理工作的进度,必须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及要达到的目标;

(二)协调好 “三资”清理过程中各项事务,确保“三资”清理顺利进行;

(三)对“三资”清理的各类报表、公示内容要认真做好把关工作,确保填报内容真实、合法;

(四)工作组领导对村(居)负责,担负村(居)“三资”清理工作的验收达标任务,工作组其他人员对村小组负责,担负村小组“三资”工作的验收达标任务,清理不能按期达标的将追究挂点人的责任,责令其限时整改,真正达标。

第五条 各挂钩领导及工作组在清理监管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仲恺高新区农村“三资”廉洁清管“10个不准”的规定》(惠仲纪发„2012‟12号),确保农村集体“三资”不流失。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自查总结 篇8

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督管理是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和群众利益、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的重要举措。据休办字【xx】2号、休纪办秘【xx】5号、休农字【xx】27号及海政字【xx】25号文件精神,我镇十分重视,通过健全组织网络、全面清理整顿、建立健全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实现了农村集体“三资”的会计电算化、运行规范化、监督即时化,加强了对农村集体“三资”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各村自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各村资金管理情况。

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已经严格执行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不存在多头开户、公款私存现象,各村报账员每月报账都是实报实销,不领取备用金,不存在坐收坐支、白条抵库和无审批大额现金支出现象;现金、存款已严格执行日清月结、账账相符的对账制;收入支出已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村组集体各项收入及时入账,全部使用县财政农委监制票据,并由三资中心统一管理,所得收入纳入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帐内核算;村组集体各项收支票据基本做到手续齐全,原始票据经过村三委审核把关,再由镇政府审核审批;目前各村组非经营性支出已严格自控,大额开支基本由两委或村民代表会讨论并附记录,基本无新增债务发生。

二、资产资源管理情况。

各村组集体资产资源于xx按市县文件要求进行清产核资、明晰产权、登记造册,但随着资产资源的变动,对新增资产资源或是报废资产流转资源的动态发生,各村组对变动情况未进行核实登记,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对辖区内所有村组的资产资源现状进行详细的清产核资登记造册;村组集体资产的取得、变更或终止,资产经营方式的确定或是变更,资产的购置、变卖、报废等事项都经过集体讨论决定;村组集体重要固定资产、资源有专职坐班村干保管,已分村、分类建立了明细台账和资源登记簿,目前帐物需要清理核实;村组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出让都经过村两委会议研究,并签订承包租赁合同协议。

吉林:严格管理农村集体“三资” 篇9

【发布时间】 2011年3月23日【字体】 大 中 小

“现在村里大事小情都得群众定,村干部不按制度办,啥事儿办不了,啥钱儿动不得。”在吉林省东丰县三合乡蚂蚁村,村民们对村里加强和改进集体“三资”管理带来的新变化深有感触。

近年来,吉林省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围绕解决农村集体“三资”底数不清、决策不民主、村干部滥用职权等突出问题,紧紧抓住清产核资、民主定事、代理服务等关键环节,创新管理模式,完善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三资”管理水平。

从2009年4月开始,该省各市(州)制定“三资”清理工作方案,聘请4300名专业人员,组成645个工作组,对全省农村集体“三资”情况进行彻底清查,采用GPS定位测量和实地测算等办法,逐笔资金、逐项资产、逐个地块盘点,重新登记,分类造册,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张榜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备案。截至2010年底,全省9321个村全部完成了“三资”清理工作,共清理村级集体资金72亿元、资产116亿元,清回和盘活各类资产16.3亿元;清查耕地、林地、草原等资源面积842万公顷,收回不在册的土地3.08万公顷。

该省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联席会议商议,党员大会审议,议案公告,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结果公布”的“六步工作法”处置“三资”,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一是制定“三资”管理民主决策目录。规范决策内容,将村集体重大财务开支、土地承包和租赁、公益事业建设、救灾救济款物发放等事项纳入决策范围。二是建立“三资”管理民主决策台账。对“三资”事项决策的每一工作环节据实记录,向全体村民公开,并报乡(镇)审核备案。对不按程序、由村干部决策的“三资”事项,群众有权提出质疑并拒绝执行。三是完善“三资”管理民主决策机制。统一规范“三资”事项决策流程图、公布表,保证“三资”事项民主决策按程序实施。2010年,全省各村民主决策事项34898件,纠正有争议的资产、资源发包合同2171份,否决不合理开支8214项624万元。

为加强“三资”监管,在确保集体“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不变的前提下,该省68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实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建立“三资”代理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三资”管理软件,将资金、资产、资源的处置事项纳入计算机管理,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比如,在资源管理模块中,要生成一份资源开发利用合同,必须依次经过发包方案、发包请示、评估报告、发包批复、发包公示等步骤,符合规定的自动生成合同,不符合规定的系统自动中止并给予提示。建立“三资”代理服务监管平台。市、县两级建立“三资”监管网站,直接与乡镇、村联网,纪检监察机关和农业等部门进行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乡镇代理服务中心设立“三资”信息公开窗口,农民群众可以查询所有“三资”代理事项;每个村都设立公开栏,对“三资”信息实行全面公开;有的乡镇代理服务中心和村设置电子触摸查询机,公开“三资”管理等信息。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调研报告 篇10

衡山县经营管理局

为强化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推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根据关于转发《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检查调研文件的通知》的通知(湘农经„2011‟ 3 号)要求,我县高度重视,将此次检查调研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州党委、政府有关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县经管局于6月10至7月5日对全县17个乡镇319个村(居)民委员会的“三资”管理进行了调研。

一、2009年以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基本情况

衡山县共有17个乡镇,319个村,3255个村民小组。截止2011年7月5日,全县村级资产资金5800 万元,其中:村委会资金 800万元,集体固定资产金额5000万元。农村集体资源总面积161.72万亩,其中:耕地24.1万亩,园地8.12万亩,山林109万亩,水面13.4万亩,其他7.1万亩。

(一)成立机构及制定方案 全县17个乡(镇)成立了村帐乡代管中心,主管财务副乡(镇)长任主任,财

政所所长、经管站站长任副主任。并整合财政所、经管站的工作人员,由村帐乡代管中心牵头,制定了实施方案,开展“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

(二)完善制度,规范运作。各乡(镇)在实行村级

会计委托代理过程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货币

资金管理制度、银行存款制度、票据管理制度、财务开支

审批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村级报账制度、集体资产

登记制度、工作流程等等12个制度,做到制度健全、有章

可循,坚持用制度规范村级财务的管理,保证村级集体资

金开支有序,使用得当,确保村款村用。会计委托代理服

务机构相应建立了主任、会计、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责,明

确工作任务与责任,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得以正常运转。

(三)加强业务培训。2010年3月县财政局组织各乡

镇的村帐乡代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业务培

训。今年5月经管局召开专门的培训会,在培训中,主要

讲解对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要求及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村集体经济会计制度、报账制度、凭证管理等业务知识,2011年的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及开展“三资”管理的重要意

义;县经管局局长郭晶亮对2009年开展工作以来的情况作

了简要回顾,并对下步各乡(镇)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提

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存在问题

我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

工作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个别乡(镇)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村级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放松了对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工

作的指导和管理,导致村级财务委托代理工作进展缓慢。

(二)地方财政困难,经费没有落实。由于村级会计

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规范

要求高,又要实行电算化管理,为工作开展的所需经费没

有纳入预算,给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没有起到很好的效

果。

(三)组织协调村、组帐目混乱的力度不够。各乡(镇)对开展清理村级财务工作马虎,程序不规范,财务软件操

作不规范,账务处理混乱,移交上来的档案材料杂乱。

(四)大多数村组资产、资源底数不清。“三资”管

理中对资金的管理运行比较好,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

可,但是,资产、资源的管理很不完善。村内集体资产存在帐帐不符、帐实不符,对机动地、“四荒地”等集体资源的登记不够完整,造成资产、资源底数不清,管理混乱。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为确保农村“三资”监管和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各

项工作的落实,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下步工作中:

一是建议把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

事日程,把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保证工作长

期、有效、保质、健康的可持续开展,促进农村基层党风

廉政建设,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正常运转。

二是认真查缺补漏,全面做好清理工作,做好“三资”清理台账登记,给村集体群众放心。

三是认真做好软件财务管理,加强资金核算,严格遵

守票据管理规定,杜绝白条入账,使此项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轨道。

四是规范村级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对各乡(镇)

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中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全、制度不健全的,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确保资金运作安全。五是抓好队伍建设。按照新的村集体会计制度的要求,对推行村集体会计委托代理制中新上任的代理会计及报账

员进行轮训,培训面要达到100%,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专业水平。

六是进一步强化对资产、资源的管理。针对当前农村

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逐步细化相关

管理办法,加强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监督,特别是对土地

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合同管理混乱的问题,结合农村土地资

源流转,落实好台帐管理以及其它相关制度,逐步实现资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报告 篇11

今年以来,xx纪委为摸清我区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和滋生原因,找准根治良方,专门组成调研组进行了专项题调。主要针对微权腐败和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开展了“亮剑行动”,实施“三资”管理“清理计划”、“五务”公开“阳光计划”、涉农资金“春雨计划”,推动农村事务规范化、五务公开制度化、监督检查常态化、资金使用有效化,促进基层党员干部遵规守纪、务实为民,提升基层党员干部形象和群众满意度。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状况

全区2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分属4个街道办事处。20xx年实现村集体总收入43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671元,当年新增农村集体资金产总额305万元。截止20xx年xx月底,全区村(组)资产总额6313万元,资产总额1.56亿元,登记耕地面积28544亩,林地4072亩,水面5161亩,村办公用地336亩,村民宅基地9188亩,交通用地2704亩,荒地3228亩,其他用地合计6842亩。

近年来在农村“三资”管理工作,xx重点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机构建设注重强化领导

一是加强领导。各街道都专门明确一名副主任具体分管“三资”管理工作,具体指导“三资”管理中心开展工作。二是机构健全。设立了农村“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全面履行“三资”管理服务职责。三是强化管理。安排有会计证的正式工作人员充实服务中心,并实行定岗、定员、定责。并推行了月例会制度,研究“三资”管理重大工作。

(二)资金管理注重制度建设

一是实行村财办管制度。各村取消会计、出纳,只设一名报账员。由“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对村、组开支负责登记入账,并实行电算化管理。每个村只能开设一个基础账户,支票和印鉴由“三资”管理中心统一保管,按一村一账方式进行分户核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设小金库、账外账。二是规范大额支出相关制度。农村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必须通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比如今年3月份该区一个村530亩鱼塘承包合同到期,该村公开对承包事项公开招标,并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实施,街道抽调“三资”管理人员全程进行了监督,最终该村鱼塘以80万元成功延包,解决了承包费难收的问题。实行《农村大额开资提前报备》制度。改过去的先花钱后记账为先报备后支出,再记账。执行《村干部工资银行代发制度》,杜绝报账员以现金形式为村干部发放工资,减少村干部经手现金机会。三是严格收支财务制度。收入方面,明确村集体资金收入监管范围,包括原有积累、经营收入、投资利润收入,国家征用土地补偿收入,上级拨付收入、借入收入等。凡属村集体收入都必须全额及时归入“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基本账户,不得坐支、截留或擅自抵换债务。支出方面,村集体支出根据集体理财、民主管理、强化监督的原则,票据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理财把关,呈报单位及责任人盖章签字,经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双签,重大事项开支经村民代表会议研究通过后支付。票据方面。村(组)必须使用“三资”管理服务中心具备时间、地点、品名、事由、金额、经手人等七大支出要素,“三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审核票据真伪。

(三)资产管理注重程序规范

一是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管理。农村集体投资二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必须按程序进行招投标,村级集体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限制或排斥本辖区或本辖区之外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参加投标,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招投标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举报招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二是集体资产实现台账管理。农村资产的使用必须通过规定程序签订合同,承包合同须上交农村三资管理中心存档备案,由“三资”管理服务中心造册登记,统一管理。并定期督查合同履行情况,必要时及时启动法律程序,避免集体资产损失。

(四)资源管理注重公开透明

一是坚持“凡使用必公开”原则。三资”管理服务中心统一为各村建立集体资源备查薄,所有使用集体资产的单位和个人,都要与资产所有者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村委会和村民小组对集体资产的增减变化,检查考核等情况实行定期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资产台账实行动态专人管理,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二是利用“公开日”二次公开。每月x号为“五务”公开日,各村必须按要求对“五务”进行公开。区纪委联合检查组、街道联合检查组每月组织相关人员对公开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并作为年终考核各村的重要依据。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资金损失

一是收入不及时入账。一些村在清收诸如房租收入、承包土地收入时,钱不及时交至村内指定账户,造成资金沉淀在个别干部或经手人手中,造成干部犯错误,给集体造成损失。二是坐支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村收取现金后,进行坐支,违反财务收、支两条线规定。三是私自开设账户。个别村除了开设基本户和一般户外,还设有新村建设账户、市场管理账户、集体企业账户等。基本户和一般户是以村委名义开办的,在监管范围之内,其它账户管理的资金也有集体资金,但是在运行过程中脱离监管和监督,存在变成小金库的风险。四是大额资金使用不规范。有的没有票据,白条入账。或者有大额资金有票据不转账。五是滥发村干部补贴现象屡见不鲜。个别村村干部除了工资外,还列支有禁烧补贴、创建补贴、环保补贴等等。六是集体资金使用效益较低。集体资金主要用于村民分红,在公益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投资较少,集体结余资金多以银行存款形式处置,资金保值增值形式单一。

(二)资产流失

一是资产账实不符。主要表现有两种情况:首先是有账无物的现象。资产已丢失、报废或变价处理的资产无及时入账核销;其次是有物无账。新增的.资产无入账。二是资产变更不及时。村内新增的资产因未付清款等原因,造成固定资产账上无法体现。三是固定资产采购随意性强。固定资产采购不履行采购手续,不招标议价,采购程序不严谨,造成资产登记不完整不全面。四是合同签订不规范。经营发包、不动产租赁、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土地承包流转等项目,合同签订不重视。有些合同签订随意性大,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对等,有的甚至没有书面合同,容易造成集体资产流失漏洞。

(三)资源贬值

一是资源底子不清。登记时没登记全面,漏登乱登现象较常见,管理从源头上就出现难点;二是公开意识谈薄。如村内一些荒山、滩地、门面房、机械,村干部在对外承包出租时暗箱操作,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公正操作。个别村干部将村民委员会自治理解为村委会主任自治,更有甚者搞“自己说了算”,村干部按制度、按程序、按规定办事的规矩没有形成,从而造成资源贬值,更谈不上保值增值。

(四)人员违纪违法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善,极易造成相关人员违纪违法。少数基层党员干部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和相关纪律规定视同虚设,有的虚构骗取集体财物,有的违规处置集体资产,甚至还有侵吞农民农资补贴现象。这些问题不仅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还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努力方向

(一)坚决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

针对当前个别村存在的“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审批一支笔”等问题,为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必须将村集体资产、资源发包、大额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等列入村级重大事项,实行流程化、精细化管理。坚持用“流程化、精细化”管住“随意性”,从强化程序监督入手,凡办理村级重大事项,必须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不经过“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决策的,街道党委政府不予批准;不经过招投标的,财政不予付款;不遵循工程合同的,不予决算。

(二)探索公开公平公正管理模式

建立“区、街道、农村”三级全覆盖的农村集体“三资”平台,按照“一个平台,三级管理”模式,实现将农村集体“三资”、财务、公开公示集一体的大数据模式,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财务核算工作的时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探索启动与银行专线对接工作,实现银行存款收支与出纳数据实时对账,及时掌握银行存款异常情况。尝试将农村集体建设工程交易、资产资源租赁合同签订等工作纳入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平台管理,确保建设工程交易、租赁合同签订“公开、公平、公正”。拓宽信息公开渠道,通过“橱窗”、“网络”、“短信”、“微信”等媒介,同步公开农村集体经营管理情况,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尝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

尝试引入第三方管理机制,通过公开招标,引入有经验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定期对农村集体“三资”进行摸底、登记、管理,增强“三资”清查的实效性,排除人为因素干扰,牢牢掌握农村集体“三资”家底,彻底摆脱目前管理困境。

(四)加大查处问责追究力度

建议实行专项审计和督查制度。由区纪委牵头,审计、农经、财政等相关涉农管理部门参与,组成专项监督工作小组,强化农村集体“三资”专项督查工作。坚持村干部离任或任期审计制度,客观公正地对村干部在任期内财务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集体资产和资源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审计,结果向群众公开,对审计和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通报。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三资”管理方面违规违纪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对贪污、挪用、侵占集体资金,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等侵害集体、群众利益的,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五)扎紧扎牢制度建设的笼子

上一篇:保安岗位职责与制度下一篇:初中中考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