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罕

2024-12-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语·子罕(精选2篇)

论语·子罕 篇1

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原文】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解读】“毋意”就是在待人处事上遵从客观规律,不用自己的主观意念来代替、来理解客观的事物;“毋必”就是不以主观意识来对待客观世界,不追求客观规律之外的必然结果;“毋固”就是在自然规律这个“道”面前不固执自己的成见,随时调整自己的主观意见,让道一以贯之;“毋我”就是凡事不以“自我”为中心,不过分强调自我,注意与周围人的团结协作。“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2.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解读】“出则事公卿”,是为国尽忠;“入则事父兄”,是为长辈尽孝。忠与孝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它是对所有人的要求,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在这里,孔子说自己已经基本上做到了这几点。

3.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原文】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解读】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4.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解读】颜渊是孔子老师最欣赏,也是最得意的弟子,可惜英年早逝,年仅三十一岁。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而是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死了。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但颜子的例子也同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他无疑成为了知识分子“过劳死”的先河,在学无止境、永不停止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劳逸结合,锻炼好身体。5.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译文】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解读】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原文】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解读】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种今胜于昔的观念是正确的,说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顽固守旧的。一方面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另一方面是“人到中年万事休”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既是鼓励,又是鞭策。鼓励年轻人珍惜青春的宝贵时光,茁壮成长,掌握足以让老一辈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年轻人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要虚度了表春年华,到中年时仍默默无闻,一无所成。说到底,还是下面这一段著名的话概括得好:“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7.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原文】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译文】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解读】第一句:“学”是公平的,任何人也都可以学,不论是谁,都有学习的权力,这个是孔夫子提倡的。但是能不能在教育中得到东西,就不是教育所能完全达到的。有的在孔子那里学到了仁义礼智信,有的却学不到什么。共学,真的未必就会走同样的道路。

第二句:“立”意思是立志,也就是说即便走到正确的路上,也一样会有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导致半途而废。

第三句:“权”意思是通权达变。能不能“权”,也许就是学问的真义。时不同、势不同,当然是要变的,知道怎么变,变什么?才是学问。孔子在这一章传达的概念,也就是学问的几个层次,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会达到最后的终点。学问的终端是“权”。是知道如何变通,什么该变,什么不该变。8.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主动谈论财利、命运和仁德。

【解读】“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以“仁”作为最高道德。孔子是顺应天命的,特别是生死之命,纵使无可奈何也只能顺应天意;同时孔子是敬畏天命的,他虽然很少提到“命”,但对“命”是一种赞许的态度;孔子是提倡“获利”的,但他反对、鄙夷的是特定情况下的“利”。他主张取“利”有道,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提倡目光长远,反对“唯利是图”。

9.吾不试,故艺。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译文】牢(有说法认为是孔子的学生,姓琴,名张,一名牢,字子开,卫国人)说:“孔子说:‘我不被任用,所以才学会许多技艺。’”

【解读】这是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10.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译文】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实在没什么知识。有个农夫问我,我脑子里空空的,我反问他事情的始末端头之后才尽量地告诉他。”

子罕说宝阅读及答案参考 篇2

子罕置诸其里③,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释:①玉人:雕琢、加工玉石的工匠。 ②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③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的乡里。

1、献玉者献璧玉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宋人或得玉:____________

②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____________

3、请谈谈这段选文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2、①有人(有个人);

②所以

上一篇: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工作方案下一篇:高效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