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狐狸和仙鹤》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寓言故事《狐狸和仙鹤》(精选7篇)

寓言故事《狐狸和仙鹤》 篇1

有一天,狐狸阿爷花了点钱,请仙鹤阿母到他家吃饭。

狡猾的狐狸原本吝啬,请人吃饭只做了一道稀薄的汤。“请吧。”狐狸推推盛汤的盘子,“饭菜很简单,没有什么准备。”说着,这个坏蛋一会儿便把汤舐光,而长嘴的鹤一点也没吃到。

“一定要惩治这个坏蛋!”过了些时候,仙鹤也请狐狸吃饭。可狐狸毫不推辞:“我非常乐意奉陪,因为我是不会跟朋友们客气的。”

到了约定的时间,狐狸跑到东道主仙鹤家里,一进门就闻到了烧肉的香气,因此对主人的款待大事恭维:“仙鹤阿母,您烧的饭菜恰到好处,引起了我很好的`胃口。”

仙鹤把肉切成小块,盛在一只长颈小口的瓶子里,然后端上来了。仙鹤的长嘴很容易插入瓶口,可狐狸阿爷的嘴巴太大了,想吃肉,够不着,急得抓耳挠腮,口水直滴。

狐狸空着肚皮回到家里,羞愧得像是被老母鸡捉住似的,夹着尾巴,两耳下垂,连声叹气。

寓言故事《狐狸和仙鹤》 篇2

(一) 认知失调理论[1]

1957年,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其著作《认知失调论》中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理论之一, 直至现在依然有重要的影响。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 人的态度与行为可以是协调的, 也可以使失调的。当人的态度与行为产生矛盾时, 就产生了失调。比如, 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很强, 但考试成绩却不是很理想, 这种态度与行为结果的不一致便可能产生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 人一旦产生认知失调, 便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矛盾, 处理不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所以, 费斯廷格提出了解决认知失调三种方法 (以上段提到的假设为例) :第一, 改变认识, 如可以认为自己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 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二, 增加新认识, 如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 但因为我生病了, 没有好好准备考试的内容, 所以成绩不是很理想;第三, 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 如认为自己学习能力还强, 但是这次考试成绩不好只代表这次, 其他的考试还是很不错。

(二)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狐狸和葡萄故事出自于由伊索根据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讽喻故事编制而成的《伊索寓言》。

饥饿的狐狸看见葡萄架上挂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 口水直流, 想要摘下来吃, 但又摘不到。看了一会儿, 无可奈何地走了, 他边走边自己安慰自己说:“这葡萄没有熟, 肯定是酸的”[2]。这便是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由这个故事而引出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常常被现代人用来说明那些能力小、没有本事人安慰自己的自欺欺人表现。

本论文将通过认知失调理论来简要探讨狐狸和葡萄故事, 并由此得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做法有其合理的一方面, 是健康心理状态的标志之一, 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并非无能之表现。

二、认知失调论下的狐狸智慧

任何人都不可能事事能为, 连《三国演义》聪明无人能及的诸葛亮都无法阻止倾盆大雨浇灭想要烧死司马懿的熊熊大火[3]。现实中的我们同样也不可能事事能办到, 很多事是我们无法或很难办到的, 清华北大哪个高三学生不想上, 但能上清华北大的学生, 每年也就四五千人, 相对于五六百万的高考大军, 进入清华北大读书的人不到千分之一。想上博士的你, 是否能在硕士期间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是否在考博的试卷上得个高分, 是否能得到你所报考导师的信任?就算你能考上清华北大, 就算你能考上理想中的博士, 又有谁能保证你能事事顺心, 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倘若狐狸没有自知之明, 认为能够得着香甜可口的葡萄, 于是可能就会不停地往挂满通红葡萄的葡萄架上跳, 直到跳到没有力气, 直到跳到没有最好一口气, 我们会认为狐狸勇气可嘉, 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吗?伊索寓言中狐狸的做法与此相反, 认为居然够不着葡萄何不为自己编个美好的借口——那葡萄是酸的, 于是无怨无悔地走开了, 这又何等不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认知失调论认为, 人的态度与行为有时候会是不一致的。当饥饿的狐狸走在葡萄架下, 看到香甜可口的葡萄时, 狐狸就想摘下葡萄以解饥饿并享受美味, 但葡萄架实在是太高, 根本就够不着。于是, 狐狸的态度——想摘下美味的葡萄享受一番, 狐狸的行为——够不着可口的葡萄, 于是产生了矛盾, 于是认知失调也随之产生了。认知失调论认为, 态度和行为不一致, 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由此可能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所以有必要采取一些解决方法 (如上文所示) 。寓言中的狐狸认为, 居然我吃不到那葡萄架上的葡萄, 那么那葡萄架上的葡萄肯定是酸的!于是, 狐狸就心安理得就离开了。

由此可见, 狐狸是何等的聪明, 当其想吃葡萄又得不到葡萄的时候, 就说葡萄是酸的, 让失调的心理重新恢复了平衡。可见狐狸在产生认知失调的时候采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改变自己的认知, 而改变认识是解决认知失调的重要方法之一。所以,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未必是无能的表现, 而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因为这样做可以使不平衡的心理状态重新达到平衡。可见, 寓言中的狐狸还是很聪明的, 而非认为的无能表现, 毕竟对谁来说都是有些事情时不能办到的, 就像狐狸够不着高高挂在葡萄架上的葡萄一样。

三、结论

综上所述, 从认知失调论来看, 当狐狸够不着葡萄的时候说葡萄是酸的, 用的是改变认知失调方法中的改变认知。可见, 从社会心理学的认知失调论来看, 狐狸的心理是健康的, 当我们人类在遇到类似的情况, 或许应该向狐狸学习, 而不应该顽固不化, 要懂得变通, 从而使不平衡的心理状态重新达到平衡。

另外一方面也告诉我们, 当我们在看一些事情时, 要有自己的见解, 不要人云亦云。当大多数人认为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无能表现时, 是否我们可以从其他的角度看到狐狸聪明的一面呢?诸葛亮才智过人, 却追求完美, 加上事事亲为, 54岁便因为过度劳累而命断五丈原;司马懿才智不及诸葛孔明, 却有自知之明, 很少与诸葛亮正面交锋, 活活拖死了事事亲为的诸葛亮, 此后还装疯卖傻夺取了曹魏, 也夺取了天下, 于73岁时才自然逝去[3]。诸葛亮的忠君、才华固然值得我们去赞赏, 其过分追求完美、过分事事亲为是否也应该值得我们去反思?司马懿不忠不仁、装疯卖傻固然可恶, 但其养精蓄锐、能伸能屈是不是也值得我们去学习?

狐狸可能是狡猾的, 但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这件事上至少说明了其心理状态是健康的。因此, 当我们在遇到实在是办不到的事时, 或许可以学学狐狸“居然我不办到这件事, 这件事肯定不是什么好事”!

摘要: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的最重要理论之一, 狐狸和葡萄故事是伊索寓言中的一个寓言故事, 本论文将简要用认知失调理论来探讨狐狸和葡萄故事, 并由此得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有其合理的一面, 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关键词:认知失调论,狐狸,葡萄

参考文献

[1]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8) .

[2]伊索著, 王凡译.伊索寓言[M].万卷出版公司, 2009 (1) .

狐狸和仙鹤 篇3

狐hú狸li用yònɡ扁biǎn平pínɡ的de盘pán子zi盛chénɡ了le点diǎn肉ròu汤tānɡ,端duān给ɡěi仙xiān鹤hè。

仙xiān鹤hè的de嘴zuǐ巴bɑ长chánɡ而ér尖jiān,喝hē不bù着zháo盘pán子zi里li的de肉ròu汤tānɡ。

狐hú狸li把bǎ肉ròu汤tānɡ都dōu喝hē了le。

仙xiān鹤hè也yě向xiànɡ狐hú狸li发fā出chū了le邀yāo请qǐnɡ。

狐hú狸li一yī连lián两liǎnɡ顿dùn不bù吃chī饭fàn,饿è得de肚dù子zi“咕ɡū咕ɡū”直zhí叫jiào。

狐hú狸li早zǎo早zǎo来lái到dào仙xiān鹤hè家jiā。

不bù一yī会huìr儿,仙xiān鹤hè用yònɡ长chánɡ颈jǐnɡ瓶pínɡ盛chénɡ了le鱼yú和hé汤tānɡ,端duān了le上shɑnɡ来lɑi。

瓶pínɡ口kǒu很hěn小xiǎo,狐hú狸li的de宽kuān嘴zuǐ巴bɑ伸shēn不bù进jìn去qù,急jí得de满mǎn头tóu是shì汗hàn。

狐hú狸li只zhǐ能nénɡ眼yǎn巴bā巴bā地de看kàn着zhe仙xiān鹤hè把bǎ鱼yú和hé汤tānɡ吃chī了le个ɡè精jīnɡ光ɡuānɡ。

狐狸与仙鹤寓言故事 篇4

鸽子妈妈伤心地哭着说:“我的孩子都死啦,狐狸今天又跑来把我的小鸽子部吃了。啊,我可怎么办哪?”

仙鹤静静地听鸽子妈妈说完她那悲伤的故事。然后,她告诉鸽子:狐狸永远也无法爬这么高的树。她说,“下次他再来的话,就让他自己爬上来吃小鸽子吧!”

没过多久,狐狸又来到树下,但是,这一次鸽子妈妈却说:“上来吧,你自己来取我的孩子吧!”

狐狸听她这么一说,既惊讶又生气,他说:“蠢鸽子,告诉我,是谁使你变得这样聪明的?”

她回答道,“是我的朋友仙鹤!”这时她头脑里考虑的仅是:“狐狸大概不会再来了吧。

狐狸听完鸽子妈妈的话后,立即去找仙鹤。“早上好,聪明的仙鹤!你今天过得好吗?”狐狸殷勤地问候仙鹤。

“谢谢你,我很好。”仙鹤问道:“狐狸先生,是什么风把你吹到这儿来的?”“告诉我,假如风从北面刮来,你的头会朝向哪一面?”狐狸问道。

“当然是朝向南。”仙鹤毫不迟疑地回答。“假如风从西面刮来,你的头又向哪一面呢?”

“向东。”狐狸又说道:“你真聪明。假如风从四面八方刮来,那你怎么办?”

“那我就把头藏在翅膀下面——像这样。”仙鹤笑着说,为了表演给狐狸看,她就把头藏进了翅膀里。

狐狸与仙鹤作文 篇5

冬天来了,雪花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狐狸四处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食物,饿得走路都走不稳了。迎面走来了仙鹤,仙鹤一抬头,假装刚看到狐狸,惊讶地说:“狐狸老兄,你的肚子怎么扁得比我家的煎饼还要扁,不如今天你到我家去吃饭吧。”狐狸听了仙鹤的话,心里甜滋滋地想:我终于能吃顿饱饭了。狐狸想完就比风还快的跑到仙鹤家,冲了进去,坐到了椅子上准备吃饭。仙鹤端来了一个涂满油的瓶子,狐狸把嘴巴张开,把舌头伸进了瓶里。可是瓶口又小又圆,狐狸可吃不到。它从左舔一圈,从右舔一圈,就是吃不到。狐狸就想把瓶子倒过来喝,可是瓶子滑溜溜,狐狸一拿起来,“扑通——”瓶子又回到了原处。仙鹤有又尖又细的嘴巴,它把嘴巴伸进瓶子里去,就像小鸡啄米一样,吃得津津有味。看见狐狸吃不到的搞笑样子,一边偷偷笑狐狸,一边吃着自己的东西。等仙鹤吃完之后,狐狸跟仙鹤道了别,就饿着肚子灰溜溜地回家了。

从此之后,狐狸再也不敢骗人了。

狐狸与仙鹤作文 篇6

有一天,狐狸和仙鹤碰面了,狐狸说:“仙鹤老弟呀,看你长得那么瘦,到我家去吃顿好的,让你补补身子。”仙鹤很感激狐狸,就说:“谢谢你呀,狐狸老哥,我看我的确得补补身子了。”狐狸又说:“明天你到我家去吧,今天我得回家准备准备。还有,你最喜欢吃什么呀?”仙鹤说:“如果你不建议,就准备五条大鱼吧。”狐狸说:“可以,明天可不要忘了呀。”说完狐狸就回去准备了,仙鹤心里美滋滋的,觉得狐狸是个好人,决定也送他一个礼物。

第二天早上九点钟,仙鹤来到狐狸家,看到狐狸准备的都是盘子,就说:“狐狸大哥,我们仙鹤是用高瓶子吃饭,你准备的都是盘子,我用不了呀!”狐狸很惋惜地说:“对比起,仙鹤老弟呀,我忘了你们使用高瓶子吃饭了,我现在就去给里做一个你稍等一下。”说完,狐狸走进了厨房,做了一个高瓶子出来,给仙鹤拿了出来。现在,他们开始吃饭,狐狸吃得很香,仙鹤吃的也很香。吃完饭了,仙鹤突然拿出来了一个盒子,打开盒盖,里面装着一个好看的鹅软石,狐狸喜欢极了,连忙说:“谢谢仙鹤老弟,谢谢仙鹤老弟。”这样,狐狸和仙鹤成了最好的朋友,他们互相帮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连睡觉都舍不得离开。

《狐狸和乌鸦》续写 篇7

狐狸呢, 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它洋洋得意地说:“孩子们, 以后见到乌鸦有好吃的, 你们就说一些奉承话来骗它, 比如说它嗓门好、羽毛漂亮, 总之什么话好听就说什么, 实在不行就狠狠地骂它, 只要诱使它张嘴就行。等吃的掉下后, 你们要飞快地把东西吞掉然后赶快跑。”小狐狸们听了啧啧赞叹, 齐声说:“好!”

话说这天, 小乌鸦也得到了一块肉, 这块肉又大又肥, 看得人是直流口水。小乌鸦飞呀飞, 飞累了, 就落在一棵大树上休息。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寻找了一天食物的小狐狸也来到了这棵大树下。饥肠辘辘的小狐狸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它是被肉的香气吸引来的, 循着香气它嗅啊嗅、找啊找, 发现了那块香甜的肉, 小狐狸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刚想扑上去, 突然, 它看见了叼着肉的小乌鸦。

这时, 小狐狸想到了自己爸爸说过的话, 它的眼珠子“骨碌”一转, 嘿嘿笑了两声, 谄着一张笑脸、尖着嗓子讨好地说:“亲爱的乌鸦先生, 您的嗓子真好, 能给我唱一曲吗?”小乌鸦冷冷地看了馋相十足的小狐狸一眼, 没有理它。

小狐狸见自己的糖衣炮弹不管用, 便破口大骂:“你以为你的嗓子有多好, 谁都不爱听你唱歌, 听到你唱歌都恨不得发疯了!瞧瞧你这一身乌黑的家伙, 要多丑就有多丑!”小乌鸦狠狠地盯着小狐狸, 还是没有理它。

小狐狸见小乌鸦不做声, 骂得更起劲了:“你这个黑家伙, 怕了吧, 不敢吭声了吧, 瞧你这么丑, 干吗不待在家里, 还要出来丢人现眼……”

小乌鸦忍不住了, 刚想回敬它几句, 猛然想起了嘴里的肉, 它把肉小心翼翼地挂在树枝上, 骂道:“狡猾的狐狸,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把戏吗?你只是想骗我的肉而已!我的嗓门是不好, 但现在我要唱给你听!”说完, 它就“哇——哇——哇——”地大叫起来, 小狐狸被震得耳朵“轰轰”直响, 赶紧捂着耳朵灰溜溜地跑了。

就这样, 小乌鸦带着肉平安地回家了……

教师点评

本文语言富有特色, 冷静、诡秘而圆滑, 形象地表达出了文章的氛围。作者的心理描写很见功力, 可见其想象颇为细腻丰富。续写故事的结局跟原文大相径庭, 说明作者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 不犯同样错误。 (吴春英)

上一篇:电话通知话术下一篇:2024《圆的认识》教学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