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填空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填空(推荐8篇)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填空 篇1

1、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3、我国人民民主的的特点是和。

4、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是、、。其中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和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

5、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的原则、的原则、的原则。

6、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

7、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有:、、、还包括、、等新形式。

8、公民的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最根本区别在于。

9、我国政府的地位是,性质是。

10、政府的基本职能是、、、。

11、政府的宗旨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12、政府对人民负责必须坚持的工作态度、的工作作风;的工作方法。

13、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14、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中外部监督有:、、、,内部监督有、、、。

15、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的根本标志是。

1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包括:、、、。

17、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直接选举产生的有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间接选举产生的有县级以上的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的权利包括、、、。

1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是我国的。其组织和活动原则是。

19、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三个关系上:、、2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宗旨是。

21、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包括、、。其中执政的基本方式是

2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23、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首要和根本保证是;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根本活动准则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是。

2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25、民族额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它的核心内容是。自治机关包括。

26、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是、、、。其中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7、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包括:、、、28、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宗旨是

29、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间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30、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31、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

32、我国外交政策是,其决定因素是。

33、我国外交政策基本内容:

①宗旨是;

②基本目标是。其中是我国的最高利益。

③基本立场是。④基本准则是。

1、阶级性

2、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

3、广泛性,真实性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国家利益相结合

6、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7、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新形式。

8、是否在党的领导下

9、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10、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11、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12、为人民服务、求真务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3、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14、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15、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舆论与公众监督。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

16、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17、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18、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民主集中制

19、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20、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

22、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3、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人民政协

24、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5、少数民族聚居、自治权、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6、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主权

27、主权国家、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28、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9、国家利益、共同利益、利益对立 30、和平与发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1、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填空 篇2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

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还增加了知识难度, 导致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是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如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 可以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政治知识, 积极探究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进而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 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偏重于理论, 其中包含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 导致学生对高中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 在政治课堂中引入生活化元素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中, 教师主要是对理论进行详细讲解, 直接将教材中的内容灌输给学生, 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相关的知识, 枯燥的课堂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但是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政治课堂教学, 可以将理论知识具体化, 从而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施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一) 更新教学理念

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 更新教学理念是前提, 同时也是进行课堂改革的关键因素。生活化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三点, 即对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设计、生活化话题的分析以及自主探究。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生活化教学的理念, 明确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同时要本着生活化原则, 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 从而有效避免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首先应改善课堂氛围, 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学习政治知识。其次, 政治教师要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 如在进行小组讨论时, 教师要放低姿态, 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 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意见。最后,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 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从而打造活跃课堂。例如, 在讲述“企业”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安排学生自由讨论, 让学生各抒己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企业的看法, 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三) 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挖掘生活元素

新的高中政治教材和以往的教材相比更加完善合理, 教材中存在着许多生活案例, 教师要对这些案例进行充分的利用。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将课本中的实际案例通过多媒体等进行利用, 使其和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从而使课堂内容更丰富。

例如, 在对“经济全球化”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资源, 如利用多媒体把当今现代化经济的变化情况充分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外来商品作为例子, 让学生产生真实感受, 进而充分感受到政治知识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四) 开放课堂教学, 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高中政治知识内容较为繁杂, 其涉及了政治、经济、哲学等内容。在政治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运用, 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在讲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相关内容时, 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当前的市场动态和相关产品价格等, 并在知识讲解之前, 为学生讲述这些内容, 这样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夏天水果较为丰富, 选择性大, 因此属于买方市场, 水果价格便宜, 但是冬天水果较少, 选择性也小, 属于卖方市场, 所以价格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生活场景, 然后提出一种商品, 这时教师为学生规定商品的价格范围, 让学生根据提出的生活情境, 自主制定商品价格, 并说出制定这一价格的根据。又如, 教师在讲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相关内容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组织学生到文化博物馆进行参观, 切身体验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使政治教学内容深入学生内心。另外,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 从而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得到丰富, 使政治知识和生活内容完美的结合起来。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 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另外, 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政治知识。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应擅长于挖掘、整合生活素材, 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 这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还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本文主要阐述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意义及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吐尔逊托合提·肉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生活化的高中政治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5 (13) :74-75.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填空 篇3

关 键 词思想政治课;理性精神;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7-0034-03

“何为理性,康德这样解释:一是要自己思考,即不迷信任何权威,包括书本、教条、经验、领袖、导师、救世主、专家等等,一切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二是要自己思考,也站在每一个别人的立场上思考,这样才能避免单是自己思考有可能造成的自我膨胀,才能时刻保持谦卑而与人类共同的理性相沟通。如果能做到这两点,就是坚持了理性精神。”[1]由此可知,理性是与盲目相对立的逻辑、冷静、质疑、反思、批判等品质的综合体,是人类理智对待秩序、法则、公理、规范的品性。理性精神即是对理性的追求与坚守,是人们在实践活动、思维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独立、辩证、批判的品质和行为特征。具有理性精神的人能独立思考、辩证思维、理性批判,深刻而不感性、辩证而不偏执、批判而不乏理智。可以说,理性精神的养育在于培养一个有思辨理性的公民。它关涉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和能力的综合发展,也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和课程体系的综合体现。因此,理性精神理应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的重要目标。

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活动中形成、在过程中内化、在引领中提升。本文试以“文化生活”教学为例,作一探讨。

一、价值澄清,做独立人格者

“独立人格是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它要求人们既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也不依附于任何现实的政治力量,在真理的追求中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在政治的参与中具有独立自主精神。” [2]人正是因为具有完全独立的精神价值,独立的思维和行为准则,并具有选择独立生活方式的权利,才能保持独立人格。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具备独立人格的先决条件,理智的思考能让人摆脱偏见,摆脱缰化的教条和精神上的奴役,达到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只有达到独立的精神境界,才能完善独立的人格。可以说,独立人格是理性精神的基石,也是形成辩证思维和批判意识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教育应该把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放在首位,而不应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文化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就是要让未来的公民面对缤纷多彩的文化生活时,独立思考不盲从,保持精神独立不流俗,树立文化自觉,坚持自己的文化自信,理性地参与公共文化生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公共精神。梳理现行“文化生活”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文化生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可归纳为:对中华传统文化、世界文化及当前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仔细分析和思考,自主作出正确的价值评判,自觉理性地做“文化的享用者、创造者、传承者、传播者、创新者、民族精神感染者和弘扬者、先进文化的发展者、伦理道德的践行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善用者”。[3]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通常会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明辨知识,但往往是为了比较而比较,缺少具体情境中的理性选择,更缺乏价值澄清引领下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因此,“文化生活”的教学应注重创设具有文化冲突的情境,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在比较鉴别中学会理智选择,做文化生活的独立人格者。如此,学生的理性精神才能得以涵养。

例如,在教学“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时,笔者引入以下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

在2015年10月6日,屠呦呦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古老的中药在今天仍然有益,传统中还沉睡着尚未开发的、可能进一步改善人类健康的潜力,这一点是宣称“废除中医”者也无法否认的。

中药被证明有其独特的价值,但是仅靠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传统方法难以将其功效最大化。我们应把中医药的精华与现代医学工艺结合起来,不断进行发展和创新。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针对中医存废的争议,你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2.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中医医术?

在对具体的传统中医药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后,教师引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进行澄清,从而对“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财富还是包袱”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并由此作出“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价值选择,水到渠成地实现了理性精神的升华。

二、辩证思维,做理性思考者

学科素养是经历特定学习后形成的学科观念、思维方式和跨学科知识及技能。基于学科素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课程设计应注重将“内容标准”与“社会活动”整合起来,力求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设计内容化,让学生在“经历”中形成素养。那么,描述素养水平的证据自然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而不单纯是考卷上的答案。因此,引领学生在思辨活动中形成辩证思维,做理性思考者,自当是“文化生活”培育理性精神的重要内容。

辩证思维是在独立人格的前提下,善于用整体的、全局的、发展的、对立统一等观点来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在“文化生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重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性思考和正确面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增强其文化鉴别、文化欣赏能力,提升文化品味和文化修养,形成科学的文化观、文艺观”[4]。具体来讲:即运用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观点,正确认识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理性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理性看待不同性质、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运用文化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观点,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关系。

例如,在教学“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

nlc202309090651

近年来,一些学者联名发出倡议书,号召人们抵制圣诞节,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维护和振兴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国家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列为法定假期。

观点一:抵制“洋节”;观点二:引进“洋节”。思考:你赞成哪种观点?依据是什么?

这样的辩题充满了辩证思维精神,引发了学生的思辨。学生畅所欲言,思维不断拓展,逐步形成了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教师进一步点拨,促成学生的思维升华:对待事物或现象的看法,不应遵循“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而应辩证、全面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三、实践引领,做理智建设者

素养最终形成的关健是学生的自觉实践、自我内化。这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创设实践活动情境,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形成、提升理性精神。一个具有理性精神的公民应该是既富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的智者,又敢于创新、脚踏实地的建设者,能对事物进行独立思考,多方质疑反思,积极求证,探索真伪。“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讲,即要培育学生的理性批判思维,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所学知识的产生背景、过程、论述的方法,推理的逻辑性,引用的证据,评价知识的标准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质疑、反思、分析、评价,认识其内在的必然联系,揭示其中蕴含的规律原理,并以此做出理性的价值判断,从而指导信念和实践。”[5]

据此,笔者认为,“文化生活”应重在养成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和精神气质,使其能冷静地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具有辨识、判断的理性思维能力,不盲目、不偏执、不消极,能积极参与现代文化生活,将自己创新而有价值的思想积极地奉献出来,成为一个冷静的批评者和理智的建设者。具体而言,要培养学生具有以下批判思维的品质和能力: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观念,理性做好中外文化文明交流使者;辩证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对多元文化进行理性分析,认同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敢于同落后腐朽思想进行斗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具有努力在社会中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意识,具有在实践活动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品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引领,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例如,在教学《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一课时,教师呈现事先准备的中央电视台频道栏目设置和节目单,在学生观察后,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如此设置”;学生讨论后回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进而抛出辩题:

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増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国必须提供多种类型、多种风格的文化产品与之相适应,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传统的和时尚的,高雅的和通俗的等等。面对“经典”和“流行”作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二是经典文化作品的价值大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

请同学们分两大组分别代表正反方,就上述话题展开辩论,并思考“我们中学生可为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话题辩论中,学生进行对话和思维碰撞,领悟到大众文化的主流方向和内涵,并产生了创新与丰富大众文化的愿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布置了课外活动练习:结合你对“文化生活喜忧的表现及原因”的判断理解,为身边参与不健康文化活动的人作出正确引导,并撰写一篇文章。实践引领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检验。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可以引领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生活实践,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积淀理性精神。

理性精神的涵养促进了学生完整、成熟人格的提升,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教师要准确把握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努力探索,有效实践,通过理性引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让理性精神闪耀于思想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郭建峰.让理性之光照进现实[J].现代教育科研论坛,2013(1):2.

[2]季成伟.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三维思考[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9.

[3]金程远.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及其培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4]刘丙胜.辩证把握《文化生活》的理性之美[J].教学考试, 2014(10):23.

[5]王小光.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赣州市全南中学

江西赣州 3418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填空 篇4

教材分析 《体味文化》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从文化“万花筒”人手,从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先剖析文化的内涵,再探究文化的作用,进而引导同学们增强文化意识,激发同学们为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做贡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的概念

(2)理解文化的内涵,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3)分析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1)增强培养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文化的内涵

难点: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感悟文化现象,理解文化内涵,分析文化的作用,增强文化学习的自觉性。

(2)自学探究。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集体讨论。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

1、收集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并按形式进行归类。

2、查阅“文化”的含义。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本课导言告诉我们,“文化”虽然是一个我们十分熟悉的词汇,但我们却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内涵。比如,有人认为文化是知识,有人认为文化是艺术。本课就此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即什么是文化)与文化的力量(即文化的作用)两个方面去探究。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文化“万花筒”

探究一: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1)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赏自己喜欢的文艺节目?(2)你怎样对这些舞台艺术市H进行归类?(3)有人以为,文化就是音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这种看法? 探究提示:上述探究课题旨在检测同学们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1)欣赏方式包括观看电视、电影,收听MP3,网上点播等。(2)如戏剧、歌舞、曲艺、音乐等。

(3)仅仅把文化看作是艺术,这是片面的,艺术只是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教师:文化的形式有哪些?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依据教材进行思考,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结论。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应注意两点。

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1)文化素养的形成(2)文化素养的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人们的文化素养总是要通过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等体现出来。这样。我们通过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就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探究二:

1、文化是什么?

2、归纳文化的特点。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探究全面把握文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本节课作为文化生活的入门课,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去感受文化,了解其丰富多彩的形式,从而真正理解并把握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动学生去搜集整理,去分析归纳,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那么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是什么关系呢?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者的关系。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作业。

九、板书设计

一、文化“万花筒”

二、文化的内涵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3、文化又是人们的文化素养

三、文化的作用

1、文化的形式多样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十、教学反思

政治文化高中 篇5

1.横向:文化传播

(1)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②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④既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封闭主义”。

(2)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2.纵向:文化继承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保持和发扬;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移风易俗”,改造或剔除;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2)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传承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社会实践是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等。

3.实质:文化创新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知识点 篇6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创新知识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3)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之一(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基本途径之二(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知识点1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也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中。

4.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5.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6.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7.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8.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9.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10.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11.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12.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13.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14.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15.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16.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

17.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传递、沟通、共享)

传媒真正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

18.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19.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精神纽带。

20.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2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23.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24.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5.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26.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28.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9.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30.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31.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性的特点。

32.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3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汉字和史书典籍。

34.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

35.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36.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37.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伟大民族精神。

38.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39.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40.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41.弘扬和我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42.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43.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44.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45.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46.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47.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48.文化是引领一个民族前行的旗帜。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5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52.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

5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54.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55.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56.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5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58.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5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了时代精神。

61.当代中华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63.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关键是高举理想信念的旗帜。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文化知识点2

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

(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综合国力)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与综合国力: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文化对人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⑤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4.如何对待文化多样性?/ 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 怎样促进中外人文交流?

(答题思路:态度+原则+途径手段+引进来走出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②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途径手段:利用商业贸易、教育等途径进行文化交流;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进行文化传播。

④引进来走出去:我们倡导交流互鉴,既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⑤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

①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②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有利于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6.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

①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传统思想对今天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还具有深刻的影响。

7.传统文化的特点 :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因时而变。

(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8.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继承+发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①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9.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10.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

③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文化发展。④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的发展。

⑤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11.为什么重视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作用意义)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12.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根本途径+基本途径+正确方向+主体+内容形式+科技与文化)

①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④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⑤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

⑥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科技与文化相融合。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析 篇7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理论

1.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课堂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理论知识进行讲解, 改变传统的直接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 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上, 把政治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 用现实的生活实例进行知识的讲解。充分体现了政治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2.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来源

教学的生活化理论来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理论, 这种教学理论为以后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寓于生活之中, 必须与生活结合”。这些关于教育的生活化理论为高中地面政治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为了促进提高学生政治的学习能力, 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二、高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认为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来源于物质, 积极的意识可以有效的促进物质的发展。所以日常的生活实践决定意识的发展, 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检验知识、深刻的理解知识。

1. 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推进教育的改革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考试的成绩为主, 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中心, 这种教学思想已经不适应目前飞速发展的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各方面综合能力的需求。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将政治的理论教学回归到实际生活。

2. 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将政治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 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生活中各种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生活化教学方式有利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重视联系生活, 使得知识的讲解枯燥乏味, 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而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将政治的理论与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 可以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政治的理论知识可以有效的为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做指导, 实现了政治理论知识的价值。

三、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1. 创新教学理念

要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政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只重视理论知识讲解的的教学理念, 改变教学方法,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充分的了解学生的感兴趣的方向, 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 增加教学理论的通俗性和趣味性。

2. 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桥梁, 对于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不仅局限于教材, 把教材的内容与生活的实际联系在一起, 对与政治理论知识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联系实际进行讲解, 并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3.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传统的讲授法并不能很好的体现政治理论知识的生活化, 需要采用多种的教学模式, 如案例教学、活动教学等, 来促进学生对于政治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

4.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

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的融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 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引入的情境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体现理论知识的生活气息。例如, 在讲解人教版经济生活必修一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这一课时, 教师首先展示出从一角到一百元的不同的货币面值, 向学生提问:“谁能告诉我每个货币都可以买什么东西?”这时学生会答出每个面值能买到的东西, 之后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再次进行提问:“为什么这些货币可以买这些东西呢?”学生给出了不同答案。教师进行讲解:“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走入神奇的货币这一课, 为大家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5. 采用多远化的评价方式

为了使政治教学的生活化等到有利的贯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重视考试的单一的评价方式, 建立多远化的评价方式, 有利的促进教学理论的生活化。

高中政治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十分重要, 但是传统的政治教学并不能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

参考文献

[1]林炳柱.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价值及实施策略[J].教育界, 2010 (05)

让高中政治教学走入生活 篇8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教育教学 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2-0031-01

新时期,越来越多的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政治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生活中教学,在教学中生活,提高教学高效性。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对于新时期高中政治教学与生活间的联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明确高中政治教学与生活间的关系,方能加以重视

在教育史上很多著名的教育家都曾经提出过教学生活化的主张,陶行知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生活即教育,学校即社会,教、学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主张,他认为“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这些教育家的主张表明,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这也为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奠定教育学基础。一般认为,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既定的教育目的、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在教学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教学走进生活世界,实现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互动,从而达到以生活来促进教学和以教学来影响生活的一种教学活动状态。教学生活化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课程的生活化,还包括教学方式、方法、途径等的生活化。而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讲政治,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与互动,体现“教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以生活来促进教学和以教学来影响生活的一种教学活动状态。

二、在政治教学中寻找生活

作为高中政治教师,要“将学生生活中的片段、表象提升为学科知识,纳入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中”才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必须牢牢把握各教学模块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素材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另一方面,必须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搜集同教材知识密切联系的相关“素材”;双向结合,把两方面的内容对应起来,并做到有机的统一,以确保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可能性。教师在编写教案时,要有目的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把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问题,特别是学生关心的问题,及时地纳入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其实,高中思想政治课有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即政策性强,时效性强,针对性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素材引入课堂,要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加强学生真实的感受。这样,可以把课堂内外连在一起,把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也有利于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增强政治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三、生活与政治教学相联系的具体措施

上一篇:优秀共产党员个人先进材料下一篇: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