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给教育带来什么
全球化能为教育的民主化注入新的活力。作为基本人权和社会公益的“全民教育”在世界范围的推动以及教育行政管理权限的下放,无疑是得力于全球化的力量。
全球化在保证政府指导作用的前提下,促进了市场力量在教育领域的积极作用:供求关系的更好平衡,教育服务价值和智力财产的保护;教育服务和教育产品在打破贸易壁垒以后的价值体现;公平、公开竞争的引入,有利提高教育的效率、效益。
全球化意味着国家在提供教育服务方面职能的改变。政府的职能之一就是制订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制订国家学习课程标准,并通过必要的市场干预,纠正市场的缺陷。
全球化为WTO世贸组织规定的国际教育服务的境外消费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市场,促进了学生、教师的国际流动。
全球化为国际间教育服务的“跨境支付”提供了有利环境。更多的亚洲学生可以在国内通过姐妹学校双边安排获得外国学位;电子学习机会可以藉由网上实践;通过国际公约可以互相承认学位和证书等。
全球化加剧了国际竞争,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教育和培训提出了新的人才素质要求,提出了加速培养高新技术人才及通晓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法律、财会等方面高级经管人才的需求。国际市场的竞争需要新生代学生具有创造性、批判性思考能力,具有企业精神、适应变化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 我国即将出台方案, 实现两类人才、两种高考模式。据鲁昕介绍, 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 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 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进行。“在高中阶段, 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 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鲁昕说。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因此, 实行分类考试是对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落实, 以解决用一张试卷考所有学生的问题。但鲁昕的一番发言, 还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分类考试, 究竟怎么操作, 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舆论意见不一, 赞弹皆有。
在笔者看来, 按照教育部关于分类高考的设想, 分类高考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 技能型高考恐只针对高职院校招生, 而非普通本科院校也认可两类高考成绩。
将高考分为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 是对目前已经实施的高考高职、本科分类考试进行概念界定, 还是有所创新, 仍需要看教育部公布的具体高考方案, 但极有可能是将针对高职院校的高考, 定位为技能型高考, 其他院校招生采用学术型高考。
我国各地目前已经对高职和本科院校招生实行分类考试, 一是高职单招, 包括“三校生”和普通高中生都可参加, 参加招生的学校有高职院校和部分本科院校, 由各省组织考试, 考试科目包括语数外和专业基础知识, 其中语数外的难度比普通高考低, 还有部分院校实行自主招生;二是在普通高考高职录取时科目组合不同, 如本科要求“3 (语数外) +综合”, 高职要求“3 (语数外) +技术”或者只要求“3 (语数外) ”, 从概念上讲, 已经实行技能型人才高考和学术型人才高考的区分。
现在明确提出技能型人才高考和学术型人才高考, 如果只是对以上分类概念的界定, 笔者认为意义不大, 这反而会造成纠结。其一, 把本科全部归为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院校并不妥当。这些院校有的还培养应用型人才, 包括北京大学, 还招收专业硕士。一个学生参加学术型高考进入学术型本科, 毕业后考专业硕士, 这是学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其二, 并不利于高职地位的提升。众所周知, 目前考研分为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 专业硕士就比学术硕士低人一等?
而如果教育部门将对学术型人才高考和技能型人才高考进一步创新, 就面临以下问题:这两个高考同时进行, 要求学生二选一, 还是两个高考都可以参加?如果二选一, 将限制学生的选择权;如果都要参加, 则可能增加学生的负担。
第二, 分类考试难实现人才分流, 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无法通过分类考试实现。
应当肯定, 推进分类考试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首先, 中职学生进高职, 尤其是本科高职的概率会提高。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职的吸引力, 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 可在中考时选择中职。其次, 有利于职业院校按自身培养标准招收学生, 不再对学生提出过高的文化课要求, 而要重点考查学生的技能。目前, 实行的高职单招, 只是考查语数外和专业技能, 其中语数外科目的难度要低于普通高考。另外, 在普通高考中, 高职院校的招生也有所不同, 有的省市规定报考高职可少考1~2门。
但是要说这样的分类高考改革, 就能解决提前为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以及减轻学生负担, 让职业院校办出特色的问题, 未免过于乐观。
首先, 由于职业教育地位低, 学生选择职业教育, 不是出于主动, 而是“被动”——中考时, 因考分低, 不得不选择进中职院校 (教育部门规定中职招生规模和普高为1∶1) 。在中职毕业时, 要升学, 只得参加高职单招;高考时, 由于考分达不到一本线、二本线, 只有选择高职。
其次, 分类考试给职业教育提供了学历提升空间, 但提升学历不是职业教育的出路。我国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其实就是追逐学历的产物。地方政府要升本率, 学生和家长也要本科学历满足面子。很多学校只能回报给学生一纸文凭, 而没有货真价实的教育, 这就让教育与就业脱节出现恶性循环———人才培养质量低, 无法推进传统产业、行业发展, 就业岗位集中在低端。不改变“学历导向”, 职业教育的出路必然很窄。
鲁昕副部长提到, 高考将分为技能型人才高考和学术型人才高考两类, 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职业教育, 以解决这些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和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根据这一设想, 将有一批新增的本科院校, 纳入高职招生范畴, 高职单招的数量会进一步扩大。但如果职业教育的地位不提高, 这种转型的效果恐难理想。有多少学生愿意选择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能培养高质量有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吗?结果会不会是用一批贴着大学生标签的职教生去填补现在的“用工荒”甚至“民工荒”呢?
再次,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招收适合职业教育的学生只是一方面, 还需要学校有办学自主权, 自主设置专业、课程, 采取合适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但在现实中, 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等教育学校一样, 缺乏办学自主权, 存在千校一面, 人才培养没有个性和特色的问题。
要解决以上问题, 必须在分类考试的同时, 推进深层次的教育改革。
第一, 打破高考集中录取制度, 建立“分类考试+自主招生”模式。
说到底, 分类高考改革, 并不能解决提前为学生进行人生规划, 以及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 因为目前选择职业教育或者普通教育, 学生主要看自己的中考和高考分数。大多因分数低, 不得已才选择职业教育。面对这种现实, 高考改革的重点在于打破集中录取制度,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给学校自主办学空间, 扩大学生的选择面。集中录取不打破, 无论是技能型人才高考还是学术型人才高考, 都存在根据学生的考分从高到低录取的问题, 基础教育还会是应试教育。技术技能型高考并不能凸显学生的技能。
如果打破集中录取制度, 各高校 (包括职业教育学校) 可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要求, 自主提出要求, 报考者参加哪一类社会考试, 在申请时要提交哪些成绩, 这根本不需要行政部门来为学生分类,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自主选择中学学习课程 (包括技职课程) , 自由选择考试、自由申请学校。如此, 分类考试才能起到作用。以笔者之见, 对于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 结合目前的招生现实, 根本无需要求学生再参加什么高考, 而可实行申请入学、注册入学, 学校教育实行宽进严出。
第二, 要取消一系列针对职业教育的歧视性政策, 按“类型”而非“层次”来发展职业教育。
过去十多年,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职业教育规模迅速增长, 中职规模已与普通高中规模相当, 高等职业教育也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总体而言, 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还不高, 中考时进中职学校对不少考生来说是不得已的选择, 而高考时未达本科线, 则被认为是高考失败。造成这种情况, 一方面是因为职业教育学校没有办出特色, 教育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就业制度造成了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教育观和人才观。
长期以来, 我国各地的中高考录取, 都把职业学校放在最后一个批次。这给学生和家长的整体感觉是, 职业教育是差生才选择的。虽然教育部门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把部分中职示范校放在中考提前批招生, 在高考中也实行部分高职单招, 但未对大局产生多大影响。
高等教育实行等级管理, 让学历情结更浓, 除招生分批次外, 高校还分为“985”、“211”、公办本科、民办本科、高职高专。这样的等级管理, 造成在就业中学历歧视现象严重, 引人注目的是学历“查三代”现象。一个“985”高校的博士生, 如果被查出原来是专升本读的本科, 用人单位不会佩服他勤奋学习的努力, 不会觉得这样的人才更难得, 而会把其第一学历作为“污点”排除在笔试、面试名单之外, 第一关也过不了。
在这种环境中, 职业教育的上升通道价值将大打折扣, 再怎么上升, 还是不被尊重。
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 必须调整对职业教育的定位, 不能将其作为一个层次, 而应该作为一种类型, 这才是现代职业观———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近期国务院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分互认, 其意图是实现平等发展。可这也难免让人担心, 会不会只是一种单向认可———职业教育认可普通教育的学分, 而普通教育并不认可或只象征性地认可职业教育的学分?
有人认为, 我国社会存在“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认识, 很难改掉。传统观念确实是重要原因, 可现实对人的“教育”也是很有力量的。目前, 职业教育不愁就业, 表面上比普通教育更具前景, 但前景恰是这些学生最担心的问题。他们的晋升、发展会处处受身份限制。而在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 劳动没有三六九等, 行业、岗位的福利保障没多大差距。
这就提醒我们, 发展职业教育要通过制度改革来改变传统观念, 必须努力打破升学教育模式, 不以升学作为教育的目的, 而应推进生活教育、平民教育、职业教育, 将技术、职业教育作为受教育者的选择, 并消除阻碍受教育者选择的障碍。
第三, 要落实办学自主权, 推进职业教育学校建立现代治理结构。
我国过去一段时间的职业教育发展, 是行政计划推进的, 规定压缩普高规模, 扩大中职规模。这不是政策引导、学校自主办学、受教育者自主选择的结果, 由于一些学生不愿意读中职而无奈读中职, 有的中职学校办学追求的是如何利用国家优惠政策牟利, 导致部分中职教育空心化, 还有的中职学校打着职教旗号办普通高中教育。
“我们在采用教育上网本进行一对一学习实践当中,的确提前走了一点点。”北京小学走读部校长桑海燕在近日举办的“戴尔教育本新技术座谈会”上说:“到现在,我们已经实践了三个学期,应用状况比较好,效果也比较鲜明。”
2007年11月份,北京小学走读部一年级的一个班的孩子们每人都拿到了一个小巧可爱的学习用上网本(也称教育本)。教育本的使用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变化,比如,这个班拥有了自己的班级博客,老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在上面做直接的交流;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成为电子日记;另外由于学生在网上获取的内容面扩大,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读写能力。
在上海嘉定区实验小学校长花洁看来,利用教育本进行一对一交互式教学实践,最大的作用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现在我们不管用哪种方式上课,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非常少。课堂上的讨论时间往往只有一两分钟,其实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但是上网本可以支持每个孩子独立思考一些问题,想出解决方案。”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可以有针对性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同时,他有看法和想法的时候,可以及时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创作自己的作品。而且,在创作过程当中,还能够跟别人进行交流,及时给予评价。”广州市体育东路小学校长曾丽红对于教育本带给学生的改变也体会深刻,“这是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够实现的。”
上海市洛川学校校长刘爱武认为,教育本提供了 “一对一交互式教学”的条件,让老师能够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差异。比如说,课堂上老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就是根据教学需要可以随意把学生进行分组。“这样的确起到了交互促进和交互交流的作用。” 刘爱武说。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蒋鸣和总结说:“IT技术对于学习带来的改变,大概是三个关键词:一个是交互,我们的交互白板,许多的软件和设备都是为了增强交互,交互是课堂的本质;第二是社区学习。像班级博客就是这样的性质,加强互动、互助和沟通;第三个是移动学习。就是实现24小时,7天随时随地的学习。”
乡下的孩子可以连通世界
在城里,电脑变成了孩子的认知工具,就像他们日常使用的纸和笔一样。但是,我们看到,在中国的贫困地区,尚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有足够的作业本和铅笔,电脑似乎更是奢望。那些远在贵州山区、西北高原、东北密林里的孩子们,学电脑会有障碍吗?上网本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学习机会吗?
“一年以后,如果各位记者有兴趣,可以跟我们到农村最贫穷的地方去看一看,那里的变化太大了。” 蒋鸣和教授曾经在几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去做调研,当地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电脑和鼠标,蒋教授只教了他们3分钟,孩子们就学会了使用键盘和鼠标,而且他们还用电脑写了了一小段文字。——无论多么贫困,使用电脑并不是一个障碍。
真正的障碍是,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不能获得这样一个对城里的孩子来说唾手可得的学习工具,他们中的很多人连纸张、笔等基本的文具都很短缺。但是,已经有一些好的迹象出现,乡下的孩子拥有电脑不再是梦想。一方面是因为政府的投入,另一方面是电脑价格的降低(3000元以下)将使得更多的乡下孩子可能拥有电脑。
——李振村在“全国第六届新经典大讲坛”上的发言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道德的底线
我想,经典诗文,它第首先能给予我们一种道德的底线,让我们极速下滑的伦理道德的能够有一个止步的底线。
人是什么?化学家说,人是化合物。生物学家说,人是动物。社会学家,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吃进去的东西。我们吃进的是什么,我们就会变成什么。
我是60年代出生,我们60年代出生的人吃进去的是什么呢?我上小学的第一篇课文《毛主席万岁》,第二篇课文,《毛主席万万岁》,第三篇课文是《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第四篇课文,《阶级斗争要天天讲、年年讲、月月讲》„„在一到五年级非常宝贵的五年时光里,我读到的全部是这类斗争、阶级敌人、地主搞破坏之类的故事。人吃进去的是什么,他就变成什么。所以说我当时小小的年纪,瞪大了警惕的眼睛,到处搜索着阶级敌人。
有一天早上,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大概是小学三年级,忽然看见我们村的地主背着一个粪筐往野地里走。我非常警惕:他要到哪里去?他要干什么?他是不是要搞破坏?一连串的问号涌上我小小的脑门。我赶紧跟在他后面跟踪,一直跟踪到他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大雾里。我气喘吁吁跑到学校跟老师说,那个地主要搞破坏。老师瞪了我一眼说:“搞什么破坏!”其实,当时我只不过七八岁的年龄,斗争的意识就这么强,为什么,因为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经典,你接触的全部是暴力、怀疑、警惕、斗争的文字。
现在每一个人都在叹息中国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骗横行、贪腐遍地,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社会动荡,那么多的政治斗争,人心被一次次的政治运动弄坏了。可是,看看同属中国的台湾,台湾也经历过很多苦难,包括日本的殖民统治。但你到台湾走一走,你会感觉到民风那么淳朴,社会的诚信体系十分健全,普通百姓之间的人际关系十分友善。
为什么台湾能够如此?因为台湾中华传统文化的线索一直就没有断过,虽然经历了很多的风暴和磨难,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链条始终坚强地链接着。到现在,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四书五经是高中生必读书目,这件事如果放在大陆,不知会引起多大的**,但是在台湾就十分自然。而且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一点也没有影响台湾的现代化,没有影响台湾的民主,没有影响台湾的科技发展,相反,让台湾保持了一个淳朴诚信,让人非常舒服的文化氛围和环境。
所以,今天,我们给予孩子们明亮的眼睛以什么样的天空,给他们稚嫩的双脚以什么样的大地,给予他们纯洁的情感以什么样的精神滋养,就决定了他们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把我们这个民族带向何方,决定了将来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还像今天这个样子。
如果想改变我们的社会,改变我们的未来,改变我们的孩子,我坦诚地说,靠各级政府部门组织的各种政治化的教育活动基本是没有用的,还得回到我们民族精神的源头,从我们中华民族的经典中寻找力量、寻找支撑。当然我这样说绝对不是排斥普世的价值观,不是排斥发达的西方文明,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强调: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生活在拥有五千年文明国家的中国人,他在接受普世价值观的时候,在接受当代人类文化成果的时候,还应该有自己的特质和民族烙印,而这个属于中华民族的生命特质,就必须凭借中华经典诗文。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开阔的胸襟
现在车多了,在马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两辆车哪怕是发生轻微的刮擦,车主都会吵闹不休,造成交通严重拥堵。多简单的一件事情,非要争吵甚至打闹。中国人变得日益急躁且狭隘,人人都在埋怨,个个愤愤不平。豁达的心胸,开阔的视野,悠闲的生活方式似乎越来越远离了我们。
怎么办?阅读经典,大山,大河,大漠,大川,孤烟,落日,明月,星河„„经典诗文中的大自然,充满了力量,充满了生命,充满了情感,浩瀚丰厚,大气磅礴。让我我们随便读一些句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夜夜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当然,最让人荡气回肠的就是李白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这些诗文,写得惊天动地,写得酣畅淋漓!生命与宇宙,人心与自然,人的情感起伏与大自然的呼吸脉动,在这些诗里霍然贯通,浑然一体。我每每阅读这样的诗句,都感觉荡气回肠,激情难抑,心胸为之豁然开朗,顿感天地开阔,天人合一。可以说,经常诵读这样的诗文,对于养成大气的人格、豁达的胸襟大有裨益。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中国人最向往的两种品德。第一句说的是做人要坚强,第二句说的是做人要胸怀宽广,怎么才能做到?经常阅读上面的文字,是达到这样境界的路径之一。
大家可以想一想,一个孩子,如果天天阅读的是我刚开始出示的《一日记》这样的诗文,他能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么?他能够养成优雅的气质、高尚的情趣吗?他只能够记录自己大便和放屁的次数(众大笑)。
当然,也不仅仅是这些大气磅礴的诗。有些看起来很安静的诗,你细细品味,也有一种贯通宇宙的大美。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一个诗人,晚上失眠了,大地静谧,夜寒料峭,可是他却怎么也睡不着了。怎么回事啊?后来忽然悟到,原来是因为身子底下非常暖和,身上暖意融融的;这时,纱窗外传来了小虫的叫声„„啊,原来是春天到了。在这样一个大地静谧、星空浩瀚的夜晚,诗人躺在床上,用他的身体、用他的心灵,跟宇宙,跟大自然,跟大自然的气节息息相通,连贯在一起。你看,就是这样一首很安静的诗,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大气之美。
还有杜甫的名句“四更山吐月,残月水明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在一个没有月亮的黑夜,诗人同样是忧思满怀,夜不成寐——诗人一般都是容易失眠的。杜甫睡不着觉,披衣而起,向窗外一看,只见黑油油的山嘴里,一下子吐出了一轮晶莹的明月,楼外的水池,月色之中波光粼粼,异常的明亮。诗人的心境也由忧苦而惊喜,刹那间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感动。你看,这样安静的诗,同样洋溢着一种大气之美,洋溢着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呼应。
经典诗文,给予生命温暖和支撑 华东师范大学著名教授胡晓明15岁外出打工,春节他没有钱回家,住在一个工棚里,外面大雪弥漫,寒气袭人。这个时候,思家的情感,用他的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沛然莫之能御”,就是汹涌而来呀,简直是不能抵挡,想家想得那么苦,他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就在这时,他忽然记起了这样四句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胡晓明一下子就感觉到,那个风雪中的夜归人,不就是自己的背影吗。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感到无比温暖。
一个生活在当代的,15岁的少年,在这样一个风雪弥漫的日子里,他的心跟1500年前的诗人的心一下子打通了,一下子对接了。为什么,因为好诗都是表达人性的。虽然科技的进化日新月异,而人性的进化是十分缓慢的,思乡的情感、思念亲人的情感,自古至今都是一样的,这种亘古的感情并没有因为科技的发达而有所改变。
你看,就是这样一首小诗,给了15岁的胡晓明以巨大的温暖,给了他情感的慰藉,让他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感觉自己并不孤独。
商友敬先生,上海著名的人文学者,文革期间,因为几句愤青的话,26岁被抓到监狱,在安徽服刑,一待就是16年,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人到中年。他怎么度过这16年无数个漫漫长夜的?商友敬先生说,在监狱里,在那狭小的牢笼里,面对着小小的窗口,看着铁窗外灰色的天空,我无数次地想死,我无数次地追问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不知道文化大革命会结束,他不知道他的命运会改观,那么他为什么能活下来?
他说,这个时候,唯一支撑我的力量,不是毛泽东选集,不是那些政治学习,而是在他幼年时候,他的爷爷教给他背诵的那些经典的诗文。他把李清照全集和陶渊明集,一字字抄录,抄了好几遍。在那无数个漫漫长夜里,他无数次地朗诵这些诗文,从中寻找心灵的支撑和共鸣,寻找心灵的滋养和力量,是这些诗文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我们可以设想,假如没有“风雪夜归人”这样一首小诗,15岁的胡晓明该是多么地孤苦;假如没有那些经典的诗文,26岁的商友敬,肯定没有办法支撑到今天。
商友敬先生从监狱出来以后,他的后半生活得异常精彩,有声有色,全国各地讲学,著书立说,为中国的教育大声疾呼,粉丝无数。为什么能够这样?因为他从幼年(他没有读过大学,高中都没有毕业,)就打下了那么丰厚的文化功底,就是因为他的家学渊源。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
读读李清照的词吧,读读李煜的词吧,读读李商隐的诗吧,读读柳永的词吧,不用说,还有李白杜甫苏轼等等等等„„能够把微妙敏感复杂无比的心灵世界表达得如此细腻真切、如此楚楚动人、如此可触可感的,这个世界上我认为,只有中国的古典诗歌了。
你看,下雨了,成熟的果子掉到地上,一个人在灯下看书,听到小虫的叫声,这种大自然最寻常的景观,到了我们诗人的笔下,形成了无与伦比、意味无穷的一种意象: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这两句诗什么意思?成熟的山果,伴随着大自然的节律,扑扑地落下。一个诗人,或者一个学者,或者一个塾师,总之一定是文化人而不是政客,一定是在荒山草庐之内而不是在繁华的都市,当然也一定是在十分安静的秋夜,一定是独自一人,静坐灯下,冥思遐想,窗外本是秋雨淅沥,这时雨忽然停了,他忽然听到扑扑落地的果子声,还有秋虫的鸣叫声。此情此境,他的心里会生发什么感慨呢?诗人没有给出答案,诗人给了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给了我们一个无限神秘的大世界,给了我们一个值得反复咀嚼的意境。就是这样两句诗,被无数的文人解读过,当然,解读最好的,我感觉就是国学大师钱穆。钱穆认为,“诵中国诗此十字,亦如读西方一部哲学书”。
你看,就是这样一种自然现象,到了诗人笔下,给我们重建了一个具有无限情味的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可以多一些诗意,多一些滋味,多一些情趣,哪怕现实的世界到处是地沟油,到处一地鸡毛,都没有关系,你只要有了这样一个精神世界,就可以活出自己的意境,活出自己的趣味。
我的朋友丁慈矿,江苏徐州人,16岁时,孤身一人到上海求学,最后留在上海成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上海居,大不易,教师收入低,生活清贫,直到前几年,过了而立之年的小丁才买了两间小房子。但是,丁慈矿活得有滋有味。因为丁慈矿是70后少有的我称之为大师级的人物。读书万卷,研究楹联,研究民国语文,研究笔帖、研究书法,研究中国的古典诗文„„他只要进入自己那狭小的书房,进入到自己的世界,他就忘掉了尘世的烦恼。在酒桌上,在娱乐场上,他通常是笑嘻嘻的沉默寡言。但是,一旦说到他的文化世界,他立刻神采飞扬,满脸的惊喜和激动,滔滔不绝,告诉你一个又一个典故,一个又一个历史人物。这样一种幸福生活,就是经典诗文给他带来的。
经典诗文,给予我们独特的文化眼光
一片草地,在牛羊的眼里,它只是饲料。而在诗人的眼里,它才是风景。给大家说一个例子。
钱钟书和他的夫人杨降在无锡结婚以后,和国学大师钱穆三个人结伴而行,一起北上往北京走。坐在火车上,火车离开江南,离开山清水秀的长三角,进入安徽蚌埠一带。当时的安徽蚌埠黄尘漫漫,了无生机,只有一个又一个的大土堆。这个时候,杨降叹了口气,“这里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甚至没有房屋,这段路实在太乏味了。”
钱穆立即说,“不!”钱穆说这话的时候,我相信,他一定是两眼放光的,钱穆说:“你往车窗外看,那一片开阔的地域,曾经是古战场。而那一个个土堆,曾经是古代军队驻扎的地方,就在里,曾经两军厮杀,血流遍地„„”
杨绛后来回忆说,经钱穆这样一说,地理立即染上了人文的色彩,杨降再向外看去,“我发现,果然就大有不同。”这片黄土地,虽然硝烟已经散去,虽然鲜血已经干掉,甚至连那些死去将士的尸骨都已经不知所踪。但是,她依然仿佛看到了硝烟,仿佛看到了战火,看到了那些厮杀的将士。就是这样一片黄土地,因为有了一种文化的眼光,它有了历史,有了情感,有了厚重的感觉,它让人激动,让人遐想。假如没有这种文化的眼光,那你就什么也看不到了。
所以我们今天说诵读经典,它可以让我们每个人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文化眼光。
经典诗文,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我们的中华经典诗文,给予我们道德的底线,给予我们豁达的胸襟,给予我们丰富的情感世界,给予我们温暖和支撑,给予我们独特的文化眼光。可以说,经典诗文,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中国人的世界里是没有真正的宗教信仰的。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靠什么来凝聚在一起,靠的就是那些流传千古的优美的经典诗文。可以这样说,中华经典诗文,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几乎都是伴随着诗歌长大,呀呀学语时,我们就开始背诵“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开始上学了,老师就教给我们“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春萌动了,谈情说爱了,我们就开始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长大成人,我们有的可能做了环卫工人,有的可能做了大学教授,但无一例外,每一个中国的孩子,他都是伴着诗成长起来的。因此说诗歌是我们的宗教一点都不过分。而且这个观点也不是我讲的,是著名的文化大师林语堂说的。
林语堂是这样说的: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产生体贴的怜悯,那么以我所见,诗歌在中国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方式,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使他们对大自然给予一种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中国人通过诗歌医治心灵的创痛,获得感情的升华,净化人们的心灵。诗歌教会中国人聆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缕缕升起,并依恋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人们对山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花要亲切,要温柔。它使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作中国人的宗教。
你看,林语堂在几十年前就提出,诗歌是我们中国人的宗教。
关于经典诵读的作用,今天就简单跟大家汇报到这里,我所主持的“全国新经典诵读”课题,就是希望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给孩子的精神生命打上民族烙印、丰富孩子的母语素养方面做些深入的实践和探讨,欢迎各个学校加盟!
扪心自问,什么给我带来了快乐呢?看到虎头虎脑的小小挺着吃得鼓鼓的小肚子在面前神气地晃来晃去总是让我乐不可支;拉琴间隙在他哼着的小曲声里认真地帮小家伙做眼保健操感觉真的很幸福快乐;看他吃肉大快朵颐的吃相、听他惟妙惟肖地模仿他偶像们的段子、得到老师们夸他进步的信息都带给我无穷无尽的快乐呢!每次和MM、和亲朋好友一起谈起小小都会发自内心感觉高兴——小小显然成了给我带来快乐的源泉!
除了小小呢,带给我快乐的是什么?相濡以沫的MM,他的关怀体贴和善解人意,在一起走过的二十多个年头里始终不变。不善言辞的他总是默默地用行动告诉我在他心中之重,他诙谐幽默的性格总能让家里欢声笑语不断,他的睿智又总能让他站在高处,简洁有效地帮我化解各种有名莫名的烦恼……真是幸运,有一个其乐融融的温暖的家!
当下农村问题很多,单单说农村土地问题就是一大难题,如今,房地产行业不可避免的要与农村土地问题打交道,究竟什么是确权,确权的意义何在,可能很多人都还不是很清楚,小编现在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确权完成后,农民将具体获得哪些实惠?
土地稳定下来了,财产权利稳定下来了,对农民而言其风险也就降低了。土地作为农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其之前的权属是不完整的、不确定的。通过登记发证的方式把权利确定下来,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种保护。经营权的不确定会直接导致经营行为的不确定,农民就不愿意在他的土地上进行生产周期比较长的大的投入。
而确权就是让农民吃了定心丸,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农业投入。第二个就是收益增加。直接体现在土地流转的难度降低,费用增加,交易费用会降低。也有利于土地流转由以前的“熟人社会流转”向“契约社会流转”过渡,有利于市场化,让土地流转进入更大的交易平台。让一部分农民更安心地投入农业生产,同时把另一部分农民从农村解放出来。确权还能彻底解决农户间因为地界问题产生的大量扯皮、纠纷。
土地的确权颁证会促进土地的流转,土地逐步流入、聚集到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的手中就会培育出一批家庭农场,这是以农户为主体的,同时也会催生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经营。权属关系的稳定,财产权利保护的完善,土地流转中契约交易行为的规范,降低了流转各方的风险,减少了流转过程中的模糊环节,增强了流转的稳定性,流转的周期也会更长一些,规模会更大一些,参与流转的覆盖面也会更广一些。实际上我们土地流转的步伐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家庭农场等受到了规模的制约,土地不能够顺畅获得,经营行为也会受到很大限制,风险也会提升。确权工作等于是为这些产业主体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和起点。
这其实也是在解决土地的细碎化问题,家户经济、细碎化都决定了我们以往的农业是一种“兼业化”农业,农民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土地确权工作的完成有助于农业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让农业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的路子。
十八大之后,加快推进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再次成为媒体的热门话题。此时,一个和农村城镇化息息相关的名词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农村土地确权。那么,到底农村土地确权是什么意思呢?农村土地确权有什么用呢?在此,搜房网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农村土地确权的全面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
农村土地确权的确权机关是指依法有权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的行政机关。依照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的规定,确权的权利主体为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也就是说只有乡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才具有确认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权力。主管是指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具体承办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做为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具体承办确权工作,对确权的意见和建议,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农民获得产权证
农村土地确权必须确定一些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应体现土地确权的精神实质,为正确界定土地权属指明方向,并在整个土地确权中始终起指导作用。尊重历史,面对现实的原则;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政策和法律并用原则;分阶段、区别不同情况处理原则;权利设定一般法定原则。
据悉,北京市国土资源局计划在2012年底前把全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到村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由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定的产权主体代表行使。与此同时,开展农村地区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除外)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到2013年底完成。
而针对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状况,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副省长徐鸣建议,要从土地确权着手,实现“耕者有其田”,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这有助于守住
全球化是当代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它是指15世纪以来人类冲破隔绝状态而进入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状态的过程, 是把全球五大洲所有国家和地区的人群越来越紧密地联结成一体的进程, 是一种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之自然历史过程。世界三次科技革命促进和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给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其核心信息化把现代化和全球化提升到了一个更高阶段, 在当代具有普遍与加速的特点,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的全球性流动和优化配置。包括了生产经营的全球化, 跨国公司为其主体。二是科技与信息的全球化。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 特别是新的信息技术, 大大地缩小了自然的分割的国家时空限制, 互联网与电子信息为地球每个角落的人民提供了更快、更多的交往机会。三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化与市场全球化。世界上一切非社会主义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运用市场经济体制, 苏东解体后也由计划经济变为此种体制, 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地逐步实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体制改革。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这些特点:由市场调配生产要素、运用国际资本、鼓励国际贸易。概而言之, 全球化是一个以科技全球化为龙头、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多层次、多领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多元概念。“全球化”可概括为科技、经济、政治、法治、管理、组织、文化、思想观念、人际交往、国际关系十个方面的全球化。在正确理解全球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的同时, 我们还必须认识和解释“全球化”本质的两重性这一重要特点, 即:资本主义发达国际是迄今为止的“全球化”的主导者, 其推行“全球化”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的制度。
二、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 一方面为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有利于资本主义和国际资本在全球进行新一轮扩张, 另一方面, 资本所到之处, 必然是其内在矛盾和各种痼疾随之加剧, 并引发新的矛盾冲突。
1. 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和有利的外部环境。
与20世纪相比, 21世纪初期的时代特点、国际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浪潮总体上是比较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军事、政治上的冷战对峙已经不适合时代潮流, 和平和发展日趋成为当今的时代主题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可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争取宝贵的时间和有利的环境。另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客观上便于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普遍交往, 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充实科技、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平台, 学习西方市场经济运行的某些机制和手段,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 可以充分发挥后发效应, 在高起点的基础上, 减少探索的弯路, 以较短的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 全球化进程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全球的整体相关性日益紧密, 各个国家、地区、民族的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认识到,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 当今任何一国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发展, 对抗带来的是两败俱伤, 对话、交流与合作才会互利互惠和“共赢”。世界的发展和全球性各种问题的协调和解决, 需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与合作, 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利益”在增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全球性问题的日益突出, 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愈来愈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影响在不断扩大。
3. 全球化带来社会主义观念的更新。
全球化进程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和文化交流, 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人民观念的更新, 尤其表现在人们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水平上。可以说, 经济全球化打破了禁锢人们的思维模式, 由封闭僵化逐步走向开放灵活, 人们开始冷静地思考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梳理和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理念,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定位, 并逐步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思想。这种冷静的思考和科学的定位对社会主义发展大有裨益, 显示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必将促进社会主义价值在世界的传播和彰显。
三、全球化给当代社会主义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
1. 全球化给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特别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带来威胁和挑战。
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安全概念发生重大变化, 内容已大大地拓展延伸, 除了国防、军事、政治安全等传统安全之外, 还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和生态安全等新的内容。尤其是经济安全, 已经成为更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 因为全球化时代的竞争说到底是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首先, 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科技优势和经济实力构成对社会主义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力量、结构和潜力, 远远领先于社会主义国家,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形成尤其如此。其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资本的“优势”, 借助市场力量维护了本国的经济安全, 而社会主义国家由于技术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致使其经济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很低, 在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贸易中处于弱势地位, 其经济主权收到侵蚀。
2. 全球化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带来冲击和压力。
随着苏东剧变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 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斗争并未终结, 在某种程度上会更加激烈。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使社会主义面临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 这一问题尤其突出, 西方发达国家依靠自身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 利用因特网、媒体、影视节目和书籍等工具宣传自身的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和民主制度, 企图利用这些来改变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人类历史的发展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而儒家文明、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等这些文明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的进步与发展。但是, 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差异, 这些文明影响世界进程的力量是不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利用各种手段极力推行自己的文化方式和价值观念, 企图利用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模式作为“普遍标准”来“遏制”甚至“规范”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取向。
3.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社会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挑战。
目前全球化进程中所运行的“秩序”和“规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 因而主要体现和反映了发达国家的利益。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主义面临的这一挑战会更严重, 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改变旧的国际发展环境, 仍需要进行不懈的长期努力。另外, 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使传统主权的对外独立性和对内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蚀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构成威胁, 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命运
21世纪, 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全球化, 社会主义国家善于运用会自强, 不善于运用则自伤。压力和挑战是客观的, 是现实在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 要通过主观努力, 真正抓住机遇并利用。
1.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
对全球化进程的客观分析, 可以看到:全球化不仅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和潮流, 而且已经成了无可争辩的客观存在的现实, 几乎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全球化”进程, 具有双重性和客观必然性, 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对社会主义国家而言, 有两种倾向应该避免:为经济全球化的当代色彩所迷惑, 看不到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前景是错误的;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压力无动于衷, 坐失良机更是有害的。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中, 这两方面的教训都曾经有过。现有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要掌握主动权,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价值判断, 不懈抵御资本主义腐朽思想观念和政治模式的渗透, 捍卫社会主义, 变挑战为机遇。
2. 看到多元化的全球化形态将长期存在。
当今全球化中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是铁的事实。全球化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主权, 便利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危机;全球化扩大了南北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这至少说明全球化不是单一化, 也并非资本主义一体化。在相当长的历史进程中, 将存在多元化的全球化形态, 至少存在资本主义形态与社会主义形态这两种基本形态。
3. 要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念。
虽然在全球化过程中, 资本主义获得了相对于社会主义的优势, 但其本身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矛盾和困境。就经济方面而言, 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运动规律, 其各种痼疾依然存在并不断积累和加深。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文明和进步, 也把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带到了世界各地, 既不断造就了实现世界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 也扩大了资本主义挖墓人的队伍, 资本主义私有制终将转变为劳动者所有制, 社会主义也将从国家范畴的社会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范畴的社会主义, 最终实现真正的大同世界。这也就是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的必然联系。
参考文献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对策
一、引言
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正在给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领域带来深刻的变化和影响,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经济全球化让我国经济更加全面的融入世界经济当中,国内国际贸易得到飞速发展,然而面临的各种新的挑战更加不容轻视。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有利机遇
(一)为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让各国经济发展得到密切的联系,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展示自身优势,促进各国优势在互相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完成互补。就我国而言,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劳动力成本和市场规模方面的优势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得到凸显,有助于我国进一步的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也将有助于对国内市场与资源约束的克服,更加有效地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市场中两种资源,从而更好地壮大我国经济实力,有关这一点最好的例证就是近五年来,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增长率分别保持在17%、22%、4%、19%、17%,外商直接投资分别增长19%、24%、3%、17%、14%,对国外资源的利用加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式发展。
(二)促进我国企业逐步增强自身参与世界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经济全球化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国际间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合作交流的质量,推动我国企业参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层次,一大批跨国公司陆续进入我国市场,并在我国各地成立建设自己的子公司,这就让我国企业有了直接面对和学习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与此同时,也在正面激发了我国企业在整体产业水平和规模方面的发展,从而我国成功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积极地发展机遇。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一)国内企业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受到削弱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外资在我国国内的投资不断增多,而我国的民族产业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受到巨大的威胁。首先,招商引资中对于外资的优惠政策无形之中削弱了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其次,相关主管部门对外资投资形式掌控不全面,致使对外资的管理出现失控,国内市场大面积落入外资手中,导致国内企业失去大面积的市场份额,再者,外资企业在人才竞争方面给国内企业造成重创,国内企业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进而给民族产业发展造成巨大威胁。
(二)金融产业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
随着金融保险业参与经济全球化大潮,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着遭受国际游资冲击的风险,金融调控难度显著增加,首先,我国的金融改革相对滞后,尚不健全成熟的金融体系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能力欠缺,在面对国际游资冲击的情况下很难有效面对。再者,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远远超过我国,我国的金融行业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竞争优势,比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1000家银行中,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就囊括了650家,在金融资产总量中占据了78%,显然国外金融行业占据着垄断地位。其次,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金融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将被对应的资本流动效应相抵消,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自然就增加了,风险也增加了。
四、应对经济全球化应当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要从思想和观念上积极面对和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总体上讲,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大国而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要大于弊,機遇要多于挑战。因此,我国首先要做的是要主动积极地认识并融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李,当前全球范围内暗藏着一股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倾向,部分人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形式,但是纵观韩国和日本等出口导向型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来,只有正面积极地对待经济全球化,才能有效促进一个国家真正走向强大,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和观念上积极面对和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经济全球化需要我们更好地利用好经济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提升我国综合竞争力,这就需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操作。首先我们应当重视市场的巨大作用,充分认清国内外市场中的各种经济成分的巨大作用,严格遵循市场规则和规律对企业经营机制进行有效地转变,构建与市场要求向符合的经营管理体系,再者,政府部门切实做好职能转变,通过政企分开、明确职责的落实,消除阻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公务因素,有效发挥市场的调节机能,让企业获得更大更有利的发展空间,当然,我们还必须一如既往的坚持和扩大改革开放,破除旧的体制约束,改善党的领导,抵御和防范腐败问题。
(三)构建有效的风险因素防范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和深入,我国面临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也与日俱增,这里我们应当密切注视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构建有效地风险防范机制,首先要构建一套稳健健全的财政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金融运行机制,从而有效防御外在冲击。通过完善健全现有社会信用和金融法律制度体系,提升金融单位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再者,要进一步强化职能监督部门的市场监督力度,完善现有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最周,大力做好商业银行机构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工作,加强对信贷比例的控制,有效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问题。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事业发展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在充分认可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前提基础上,清醒认识到其中存在的挑战和分先,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才能更好的踧踖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杰,世界经济前沿问题[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全球化给教育带来什么】推荐阅读: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仲裁全球化趋势01-07
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治理11-27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12-20
经济全球化之我见01-11
经济全球化试题及答案01-18
《面对经济全球化》教学案例05-31
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07-12
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09-15
一带一路对全球化的影响12-08
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战略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