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课例分析

2024-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苏课例分析(通用8篇)

江苏课例分析 篇1

——江苏课例分析

小学英语的阅读,因为受制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往往是在词句层面上来回倒腾。来自南京的桂婷婷老师,非常准确地将她的阅读课的首要任务定位为:Understand the text as a whole, 围绕amazing这一关键词,带领学生体会文章内容,归纳出文章观点,在文章中寻找论据,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最后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文本内容进行转换式的输出。可以说,这节课非常好地代表了小学高年级语篇阅读教学的导向。

一、逐步搭建语言支架,用论据支持论点 1.初读文章之前的铺垫

企鹅生活在南极,小学生可能没见过真正的企鹅,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主角应该没有太多的背景知识。老师在开场给学生放了一段关于企鹅的歌曲动画(图1),并且带领学生跟着歌曲跳简单的企鹅舞。歌曲节奏欢快简短、动画形象可爱,让学生先在情感上对企鹅这种动物有了一定的喜爱。

图1 之后老师没有急着叫学生去阅读文本,而是让学生先分享下各自对企鹅的已知了解(图2),然后才从普通的企鹅话题过渡到帝企鹅(Emperor Penguins)的话题(图3)。进入到文本学习的过程显得自然而然、十分流畅,也没有耗费太多时间。

图2

图3 2.带着清晰的任务去初读文本

在学生根据图片说了对帝企鹅的各种印象后,老师让学生带着一个清晰的任务去阅读文本:用一个词形容帝企鹅。(图4)

图4 学生的答案各种各样,有cute、good、fantastic,而老师的答案是amazing(神奇的)。最后一个学生给的fantastic已经很接近了,老师这时适可而止,没有再继续追问,直接给出了答案。然后老师让学生讨论理解这个词的含义,amazing这个单词其实就是文本的论点了。

3.寻找论据细读文本

接下来,老师追问学生帝企鹅为什么是amazing的,why are they amazing?学生当然一时还给不出充满自信的答案。这时老师让学生去细读文本,找出原因,并且用笔划出句子。学生找出了很多原因,比如:它们是鸟,可是它们能游泳;它们住在寒冷的南极;帝企鹅是很好的父母。然后老师就“Why they are good parents?”这一点深发,让学生再读文本,找出支撑这一观点的理由。

在检查学生所找的论据的过程中,老师又带领学生区分出mother penguins和father penguins各自的家庭任务,例如企鹅妈妈负责长时间出去觅食,企鹅爸爸则负责长时间孵化企鹅蛋,由此更加可见帝企鹅家族的神奇之处。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老师还准备了教具——企鹅蛋模型,然后让一个男学生上台体会帝企鹅爸爸保护企鹅蛋的艰辛过程(图5)。台上学生体验的同时,让台下同学化身“小记者”采访“帝企鹅爸爸”的感受,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更多的交流。

图5 4.思维导图成型

在学生初读、细读了文本之后,老师拿出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并将主线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让学生完成整个思维导图的框架内容(图6)。老师还提出思维导图的好处: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复述课文。这个时候就是在教学生阅读策略了,并且是在学生实操后总结出来的,学生乐于接受。最后,老师又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本,进一步运用了思维导图。

图6 5.课外延伸阅读

课堂结束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三项家庭作业,其中一项就是去老师的邮箱中下载观看一部讲述帝企鹅的电影短片(图7),并且可以自己尝试给电影配音。这样的作业一点也不枯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字文本的理解,相信学生一定不会拒绝。

图7

二、恰到好处的运用资源

点评专家夏春娥老师对本节课的资源使用进行了精当的点评,我这里稍微拓展一下: 桂婷婷老师为这堂课准备了很多的教学资源、教具,资源的运用得恰到好处,很有层次。例如课堂开头使用的关于企鹅的动画,只是关于企鹅的趣味性小动画;到最后要求学生复述文本时放的小动画,则是类似企鹅自述有思想内容的小动画。

老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背景音乐也是轻松没有歌词的音乐,不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时间也把控的较好,比较有时效。

而老师准备的教具,除了文字内容的黑板贴纸,还有企鹅蛋模型(用于学生体验孵蛋过程),大的纸板(用于学生自制思维导图),类似企鹅脚丫的贴纸(用于学生在情景中复述故事)等等。虽然平常的教学中准备如此之多资源有些难度,但老师设计这些资源的理念值得学习。

个人非常同意点评专家杨晓钰老师的观点,本节课需要在两个关键之处下功夫雕琢:一是阅读前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语言准备和情感准备。特别是读之前,一定要给一个学生阅读的理由(Motivation)。实际上,教材阅读前的问题是:Who is with the egg for two months?这个问题本身要比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penguins?要有趣得多。杨老师还具体指出了可以用T or F的办法来导入课文,我在人教社的网络教学讲座中,已经提到了这种方式,完全赞同,特别适合这种科普型的短文阅读。第二个是对amazing这个词的理解,我们认为什么事物amazing, 一般是我们认为它very surprising, 或者是makes us feel pleasure, or wonder, 毕竟其词干是maze(迷宫):帝企鹅本来是鸟却不会飞,但会游泳;一般的动物是妈妈养育,爸爸觅食,帝企鹅却反过来了…,如果有一个引导,读出字里行间的意思(就是我在浙江的课例中提到的read between the lines)的话,本节课就更加有深度了。强烈建议大家看看本节课的专家点评。

江苏课例分析 篇2

人教版新课标七 年级地理 下册课本 中介绍了 “中东”这样一个世界热点地区,它是《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 课的教学 我选取“重要 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为一课时展开教学。

七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和 技巧,但空间思维 能力还较 差,因此我的 设计思路 是以“图”为工具,以“热”为主线,围绕“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展开,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我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二,一是新课标“认识地区”中的标准一: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理位置的特点。二是标准五: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经济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和出口 等情况。依此 确定知识 和能力目 标为:会描述中东“两洋、三洲、五海”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指出重要的海洋、海峡及运河,找出中东主要的产油国,记住石油的分布和输出路线。

二、课例展示

情境导入:展示灾难深重的伊拉 克儿童图 片。(学生观看时,我在黑板上勾画出中东轮廓图。)此时学生带着沉重的心情不禁会问:中东为什么战火不断?人们到底在争什么?

课件展示“热”字闪烁图,形象生动。我把“热”字底下四点水的四个点设计成不同的颜色,第一个点设计成土黄色,代表热点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三洲五海之地】

1.提出问题:有人说中东的地理 位置很重 要,那它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殊性?

2.读图:学生读图说出“三洲五海之地”的含 义,然后请几位学生按照课件上指示的位置说出三洲五海的名称(特别指出“里海”与其他四海的不同)。

3.设疑:除里海外,其他四个海都是相通的,那么沟通这些海域的水道有哪些?(课件展示: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及其重要性。)

4.指图:其实中东除了有五海,还有非常 重要的一片海湾,就是波斯湾。请问,波斯湾如何与外面 的海域相通呢?(学生读图找到霍尔木兹海峡。)

改进前课例:在描述中东的重要地 理位置时,我们可以用两句话来详细地概括:“一湾两洋两海峡,三洲五海一运河。”教师在图中标出。

改进后课例:为了突出重点,这里设计 成绘图填 图活动。学生自主到黑板上填注大洲、海洋、运河海峡(分别用三种不同颜色写),其他学生在已画好的中东轮廓图上填出。以此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中东空间位置的概念,促进心理地图的形成。最后进行“绘图展示”,找几幅图进行投影展示,对于画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有问题的则指出,如遗漏了哪些知识点,有没有错别字等,从而使知识点更精准。

【丰富的石油资源】

展示“热”字闪烁图,四点水的 第二个点 显示成黑色,代表石油。看漫画,提出问题:“为什么争石油?”

读图说出中东石油的分布和数量特点,明确中东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在中东石油分布图上找出主要产油国,归纳出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

改进前课例:读石油输出路线图,完成课本P47的表格。

改进后课例:角色扮演———“我 要当船长”。要 求:1各小组申请一条航线;2每组选出“船长”,在地图上指出本组的油轮所经过的海洋、海峡、运河和到达地区,其他同学做评委,并填写课本P47的表格。在这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对地图的运用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 乐趣,没有了之 前的枯燥 乏味。最后“坐着油轮去观光”,以“接龙”形式报站名,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入体会咽喉要道的作用。这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做课堂的主人,教师做活动的参与者、协调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的探究学习方式。学生谈收获,教师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团“火”的示意图,寓意中东战火不断,下面用四根“柴”架起,其中的两根“柴”就代表位置和石油,与“热”字中的两点相呼应,其他两个点下节课再探究,在此埋下伏笔。

三、教学反思

韩军《背影》课例分析 篇3

韩军老师在《背影》一课中的创意解读来源于对这一名篇经典的反复阅读与思考,还原了朱自清当年写作本文的用意,选取了独特新颖的教学角度。正如他在《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背影〉新解码》一文中所说:这是一个“汉语的一个神奇文本”;“刹那主义:被忽视87载的人生观念”;“生命之坚韧:命命勾联 生生不息——被忽略87载的‘祖、孙”;“生命之脆弱:唇亡齿寒 风烛残年——被忽略87载的‘死亡”;“生之‘背,死之‘影——被忽略87载的‘背与‘影”。

这个新颖独特的解读依据上文来判断,是符合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意的,是依据文本本身按照知人论世传统解读方式完成的。韩军老师分析如下:

接到父亲的信:“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泪流满面,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处。灵魂受到震撼,“死亡”的讯号推动其提笔写《背影》。此为第一处。

朱父写这封信时,只有56岁,之后还活了20年。还原此前父子之间的矛盾,可以分析出朱父采用的是哀兵之计,主动示好,希望儿子原谅自己当年的过错。此为第二处。

联系到朱自清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人生短暂,稍纵即逝,人世间一切都是如此。文中朱自清的四次洒泪流露出他“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此为第三处。

很显然,韩军老师通过在鉴赏过程中采用知人论世的传统手段带领学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为便于整体感知韩军老师的创意风格,现将韩军老师《生之背,死之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篇长文的内容概述如下:

一、《背影》是中国的一个神奇文本

主要论述《背影》影响力巨大。

二、生命之坚韧:命命勾联,生生不息——忽略86载的“祖、孙”

《背影》不仅写了“我”和“父亲”,还写了“祖母”、“朱子”,祖母、朱父亲、朱自清、朱子四个人物串起一根完整的链条,叫“生命”。这条“生命”既坚韧,又脆弱。

这是个“无限传承的生命故事”,《背影》只选取了这个无限传承链条上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环儿”而已。但读者完全可以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以一环儿想象全链”。奶奶的背影是已逝的,父亲的背影是将逝的,作者的人生是壮年的,儿子的生命是未来。

三、生命的脆弱:唇亡齿寒、风烛残年——被忽略了86载的“死亡”

《背影》一文三次写到“死亡“,四次洒泪均关乎“死亡”或由“死亡”引发。

父亲形象的风烛残年:这位年迈的父亲,风烛残年,老态龙钟,步履蹒跚,执意地攀爬月台,以衰命给儿子买橘子。

文中四次洒泪体现了朱自清对生命脆弱的感受。

第一次流泪——祖母死了

第二次流泪——父亲老了

第三次流泪——父亲别了

第四次流泪——父亲大去

四、生之“背”,死之“影”——被忽略了86载的“背”和“影”

“背”与“影”两个字值得玩味,隐含着丰富的信息。

五、刹那主义:颓废的唯美——“背影”遮蔽了86载的人生观念

朱自清为祖母去世洒泪,是感叹生命的脆弱;看到父亲老去的“背影”洒泪,是想到父亲匆匆老去,必将“大去”,是在感喟生命无常无恒,遽然飘零,虚幻与短暂!有叹,有哀,有痛,有惜!流露的正是朱自清刹那主义的人生观念。

小结:《背影》的主旨是感叹生命的脆弱、短暂,感叹一切生命终将化成远去的“背影”。

上述庞大的文字信息量足以说明,韩军老师力求依据文本原貌,还原作者生活背景,挖掘文本本身蕴含的生命意识和作者对待生死的态度,用凝练的语句创造性地表达出来,一下子站在了文本解读的新高地。特别是其中关于“背”和“影”的拆字解读更具有创意,将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现象栩栩如生地移植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利用汉字的会意特点解说了生之“背”、死之“影”的沉重负荷。鉴赏如下:

“背”,谓实在之景,“影”,乃虚幻之景。

说起“背”,首先想到什么?男人。

1.男人的“背”是力量的象征。

2.男人的“背”又是雄性的象征,是女人依恋的对象。

3.儿女对母亲,印象最深的是乳房(前胸),儿女对父亲,印象最深的是肩背(后背)。

4.艺术家,刻画雄性、阳刚的特征,往往突出男人的轮廓分明、有棱有角、肌肉厚实的“背”之影像,对人均造成强烈冲击力。

5.汉语中,形容一个强壮、雄武的男人,莫过于“虎背熊腰”这个成语。

6.“背”的同义词是“负”。

7.“背”让我们想起“别”。

8.“背”又让人想起“背井离乡”这个成语,想起奔波、劳碌。

9.“背”“悲”音近,在本文中似乎义也近。

10.“背”也是“走背字”“背时”之意。

11.“背”有“死去”意,如“慈父见背”,扣住“大去”。

12.“背”也不能不让人想起“背弃”“背信弃义”。

“影”,是美妙而虚幻之景。

……(历数朱自清作品中的“影”略)

1.历览朱自清笔下的“影”,美丽如画,摇曳多姿,妙不可言,动人心魂。

2.“影”,虽美,但消失太快,一闪而过,稍纵即逝。

3.“影”,看得见,却抓不住,如肥皂泡一般。

4.“影”,也是一种意境,对人没有实体威胁,无噪无扰,正是独立自由知识分子的个体心灵安托、安适、伸展之地。

5.所有实在、厚重的“背”,最终都将会变成虚幻、轻飘的“影”。

6.“背的影”是生命的虚幻,“由背到影”,是生命的过程!所有的“背”,厚实也罢,孱弱也罢,最终都必成“影”。

这哪里是玩拆字游戏,分明就是对中国文字这一文化现象的重度解读,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一场对中国汉字全方位认知的盛宴。此时此刻,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场文化大餐,“背”的12点解读、“影”的6点解读,融汇了文字学、哲学、伦理学、文学、佛学、艺术等诸多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感悟到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值得珍惜的哲理,完成了一次生命教育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愉悦、享受。

然而,韩军老师并没有完全停留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视角和分析指向上,始终牢记这是一节语文课,而非滑入美学课、哲学课、生命教育课的模糊边际。《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语知、语用的学习与训练则贯穿于本节课堂教学的始终。

1.授课开始,生字词的朗读、辨形完全交给了学生,这本就是学生自主完成的预习内容。课堂上重现则是为了强调。

2.关于“朱家人”

在韩老师的循循诱导下,初中生们理清了文中究竟写了朱家几口人,并明确了“朱红”“茶房”不是朱家人。为下文阐述“生命的链条”埋下了伏笔。

3.关于“四世同文”

韩老师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了朱家四口人的伦理关系图,辨析了“四世同堂”“四世同文”的区别,强调了“四条鲜活的生命”。“鲜活”一词富有深意,为下面探讨珍惜生命奠定基础。这里属于深悟人物角色和关系训练。“两个祖辈、两个父亲、三个儿子、两个孙子、四条生命”,是通过训练来深化理解。

4.关于“感悟生死”

进入了本节课揭示主旨、步入高潮阶段,也是韩老师创意解读本课之处。韩老师引导学生反复比对“已逝的”、“将逝的”、“壮年的”、“未来的”几个词的区别,目的在于通过比对激发学生的生命意识,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思考生命的价值,完成生命教育的熏陶。

5.关于“泪水”细节和“买橘子”细节

这里写了四次流泪的细节和买橘子的细节。韩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定位,咬文嚼字,推敲文字,进行理解人物训练。咀嚼“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努力”,悟出小心翼翼、腿短、体胖、年老体衰、老态龙钟、风烛残年之情状。反复咀嚼,反复咂味,体会为人父者之不易。

以上只是韩军老师《背影》一课教学中语知、语用的训练的部分例证。整堂课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在创意解读课文的前提下,将语知、语用的训练巧妙地安排进课堂学习之中,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金色花》课例分析 篇4

——《金色花》案例

华富中学 张小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整体感知作品内容,潜心体会母子深情。

2、以读代讲,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他们能读出诗的味道,读出诗的情感。

3、向课外读本及生活延伸,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和情感体验,并训练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设想的理由与过程的记录:

一、歌曲《妈妈的吻》导入,让歌中深挚的倾诉拨动学生的心弦。

导入语:这是 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歌曲,历经淘洗,唱在今天,仍是分外动人,恐怕就是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挚的倾诉。这种情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这种情感也不会有地域的界限,这是人类共同歌咏的永恒主题。

有一个人曾用饱蘸童心之笔,尽情描绘了这种情感,抒写了一首首纯真诗篇,这个人便是泰戈尔。

二、学生利用预习准备的资料介绍泰戈尔,并让其他学生补充自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简单途径。通过老师的评价,能使学生明白怎样甄别手头上的资料有用还是无用,怎样概括一个人的生平。最后老师再出示一份泰戈尔的简介。

三、解读课文。多读少问,以读代讲。

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也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在朗读设计过程中,我安排了三次读全文:

第一次先由一名同学朗读,其他同学点评,希望扫除生字词,初步把握感情基调。点评的过程其实就是整体感知的过程: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对母亲的爱,可是刚才的朗读太平淡,没有突出母子之间的幸福和甜蜜。”

学生这样评价朗读,可见,在听的过程中他们已经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和情感。

第二次是自由朗读,希望他们能把刚才评价过程所理解的情感尽量表达出来。自由朗读看起来有点乱,其实比全班齐读有更意想不到的效果。之后引入并重点指导文中母子对话的朗读: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通过一系列朗读指导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1、“妈妈一天没有见到孩子,非常担心着急,此刻一见孩子,什么心情?”

2、“妈妈的话中哪个词应强调?”

3、“坏孩子是什么含义?该怎么读?”

4、“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告诉了会怎么样?”

5、“孩子在妈妈面前,不回答妈妈的话,这算撒谎吗?还应该带一点什么语气?”

这两句对话的反复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一个母亲的着急、欣喜、嗔怪交织的情感,一个孩子顽皮、撒娇、自以为得意的姿态,让学生充分感受母与子之间互相交流着的和谐的爱的旋律,并用朗读表现这种爱。

最后全班配乐朗诵,再次回视、咀嚼这种爱,唤起他们心中对美好情感的享受与追求,希望能激发他们对于自己的母亲的爱意。

四、转入泰戈尔的另一首诗《审判官》。

如果说课文《金色花》是侧重于表现孩子对母亲的倾诉,那么《审判官》就从另一方面展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挚爱,母与子的情感本来就是交流的、互动的,《审判官》刚巧可以补充《金色花》中母爱的隐蔽。更妙的是,这首诗直白明了,让学生听一遍朗诵,不必老师指点,他们就能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对文中孩子的情感的由来的理解,效果自然会更好。此刻安排老师配乐朗读,掀动学生的心潮。

转入语:大爱无声,孩子为什么默默地爱着妈妈?看看这首诗,也许能更充分理解这一点。

五、借学生对母爱感恩戴德之机,借学生对母亲满怀爱意之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过渡语:这就是天底下所有的母亲的心声,这就是天底下所有的母亲的写照,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的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我要变作妈妈的影子,她到哪里我到哪里,永不分离。”

“我要变作妈妈的手,代替她做烦琐的家务劳动。”

“我要变作…………“

至此,学生的想像的热情已被完全激发出来,想像的空间也越来越广。

六、对《金色花》手法的探究:

过渡语:现在我们可以归结一下,《金色花》究竟是怎样打动了读者?它用怎样的手法抒写爱的情怀呢?

“奇妙的想象”、“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

七、扩展视野,了解泰戈尔的其他“母爱“诗篇。

过渡语:就是这些,足以使泰戈尔的诗赢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让我们打开自读课本中泰戈尔的其他诗篇,再感受大诗人为我们创设的爱与美的境界吧。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配乐朗读其中一首诗,并简单说说理由。

八、总结收尾

让这些闪着童真、闪着挚爱的诗篇离我们近些,再近些;让我们透过这些诗篇学会更高境界的爱吧,无私地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爱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爱这个世界上所有善良而正直的人们!

课例自我评价:

一、本课例打破了常规,不仅仅是“文本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文件),而更是“体验课程”(被老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生活气息的课程)。让学生通过一篇课文进行了一次“感激母爱”的体验,让学生从一篇课文出发,体验了大文豪泰戈尔的纯真情怀。当前在新的课程理念背景下,教学中的情意因素和过程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要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堂课是成功可取的,因为它强调了人文价值。

二、 从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来看,这堂课超越了考试的局限,通过正规、非正式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经历,加大了课堂的容量。这就让学生知道:语文有多大的外延,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味(诗味)怎样获得,比较阅读在理解作家作品上的作用……从而使他们掌握学习语文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

三、纵观整个教学过程,能很好地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读与思结合,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锻炼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的训练,是语文能力训练的一部分,在这堂课上,使用得自然巧妙,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与情感培养相结合,有一箭双雕之妙。

课例分析《 老人与海鸥》 篇5

水泊寺联校

孙建琴

碧绿的翠湖边,一位老人与一群海鸥结下了一段儿女情缘,十年来,每逢冬天来临,老人风雨无阻,像赶赴约会似的,像照顾儿女一样,与海鸥相依相随。每当此时,老人有节奏的投放着食物,海鸥有节奏的翻飞着翅膀,那情景,多像一幅灵动的图画。然而,突然有一天,老人与世长辞,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这是何等悲壮的场面,更是一份令人震撼的情。语文课上,我带领学生充分地感受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这份真挚的情感,我们都深深的被他们彼此之间那浓浓的爱、深深的情感动了,课堂上我感慨很多,心潮久久不能平静,也有不少学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为何这堂课能收到这么好的教学效果呢?我反思了一下,主要我紧紧抓住了“情”字,充分挖掘了文本的情感,让情满溢课堂。下面我就对自己这节课,做一个课例分析:

一、蓄情,渲染情感氛围

这组课文的主题是“人和动物和谐相处”,《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与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情厚意,上课前谈话导入,我先让学生欣赏了昆明翠湖海鸥翱翔的图片,介绍相关资料,进而引申出美丽的翠湖边从此便多了这样一位老人,这位普通的老人却与海鸥之间有着极不普通的故事。深情的语言,一下子就奠定了学生进入文本的情感基调。

二、入情,想象和谐画面

文章是以“言”表“情”的。课文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课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话海鸥三个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教学时,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历程,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他们真正受到熏陶感染,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教学这部分,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情感。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老人与海鸥的和谐动人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来想象画面,并畅谈自己的感受。情感不是一种涂抹在作品表层上的附丽品,而是深深地渗透在构成作品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标点和每一个句子之中。于是我抓住了老人喂海鸥的重点段落,通过师生对读,学生有 声有色对读,齐读等方式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老人与海鸥之间可能会有的对话,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人与海鸥的那份和谐快乐,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无私的爱。

三、激情,升华人物形象

我在备课时,认真钻研了教材,查阅了有关海鸥老人的大量的报道和资料,我被老人那份痴迷的爱深深地打动了。于是我把搜集的资料整理好在学生找出有关介绍老人句子后配音乐出示,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震荡。学生与作者就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情感空间,升华了人物的形象。

四、动情,体会震撼情感

情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领学生正确体悟文本情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文的后部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我充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略、品味海鸥对老人那份震撼的情感,和文本最大限度地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五、泻情,思念祝福老人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较准确地领会文章中的情感,被人物精神所感染随着情感蓄积加深情势加剧,会产生急于喷发的动机,即出现了“情满而溢发”的现象。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急于泻情的需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佳机,培养学生丰富的移情能力。所以分析完课文第二部分后,当学生们深深地进入文本的情感世界时,我设计了一个在海鸥形状的纸上写话的环节:假如你就是公主、是老沙、是独角、是灰头,是鸥群中的一员,面对遗像中的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这时学生的情感找到了宣泄点,完全迸发出来了。“父亲,我亲爱的父亲,你为什么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是累了吗?累了你就歇歇吧,我们等着你。”“爸爸,你别走,我再也不调皮了,我一定好好吃,吃得饱饱的,飞得高高的,下次飞行比赛我一定得第一,你回来呀,我的爸爸。”学生的情感在书写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站起来诉说的时候哭得泣不成声,让听着为之动容。在课结束时,学生已经被老人对海鸥的爱以及海鸥对老人的情深深感动了,我出示了海鸥老人的塑像,动情地说: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 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学生们“哗”的一下全体起立,深情的注视着慈祥的老人,端端正正地敬了一个队礼,紧绷的小手那么有力度,腮边的泪水不住地滚落,这庄严的队礼中,包含了对老人无限的感动,对老人深深的敬意,更表达了同学们秉承老人精神的志向。那情那景,使学生情感积蓄的一种爆发,这环节,使学生宣泄情感的支点。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智力发展情况进行的教学设计,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心理和情感的需求。

六、悟情,朗读内化情感

语文教学要“读占熬头”,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是老师串讲,那这样的阅读教学是残缺的。要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在理解喂海鸥的环节时,我利用音乐、语言等各种手段创设情景进行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阅读。如学第二段“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这句话时,我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了老人节衣缩食喂养海鸥的资料,同学们一下子就被深深地打动了,再读时,异常深情,别样感动流露在阅读中。

三年级上册语文《花钟》课例分析 篇6

我在2008年10月23日给三年级12班学生上了这节语文课。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学会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找出事物规律的习惯。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节课我先进行了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各种花开时间的不同,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品读词句,让学生了解各种花开放时的形态特点。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文第一段的表达方式,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出现的问题是,在讲第一自然段时时间过长,讲的内容过细,很多内容可以学生自学会,如“这一段描写了几种花,它们分别在什么时间开放”?这样的问题书上本来就有,学生不用动脑就能回答,再提出来耽误了很多时间。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我感到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有偏差,还应注意先整体把握,再细节指导。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节课有两个教学重点,分别是了解不同植物的花会在不同时间开放及其原因和学习运用多样的表达句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先提出三个“自学指导”,然后让学生围绕自学指导的要求进行学习。由于对第一个自学指导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对第二、第三个“自学指导”学习的时间稍微仓促了些。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周期。

第一周期:出示自学指导

(一);理解不同植物的花在不同时间开放;学习运用多种句式表达;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第二周期:出示自学指导

(二);了解植物学家如何修建的花钟;对词语“陆续”、“刚刚”、“大致”的理解运用;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第三周期:出示自学指导

(三);了解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点拨;练习巩固。

三、教学效果的反思

“同题异构”的课例分析及其反思 篇7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 大家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新课改的重心在课堂, 关键在教师。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教研室以“聚焦课堂研究, 提升教育质量”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各小学也进行了专题研讨, 片区活动、校与校联谊等活动形式, 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提供平台。最近的三校联谊活动, 全区十几所小学的教师参与了此项活动。此项活动由两名不同学校的教师进行展示, 听课教师参与点评。通过听课、评课活动, 上课教师和评课教师都对“同题异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

二、“同题异构”的概念界定

“同题异构”指的是不同教师将对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郏灵萍2010) 。设计的不同决定了在同一主题下有了不同的解读。两位教师在“同题”中“异构”, 在异构中获得认同。尽管教师所面对的学生、班级均不相同, 但“同题异构”都是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目标。“同题异构”不仅仅是教学理念的对比, 还是交流互补。既能让上课教师互相学习, 更能让听课教师感受不同课堂的魅力。在听评课过程中“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 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目前, 许多学校在尝试开展以“同题异构”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打开教师的思路, 真正做到共同发展。

三、“同题异构”的课例分析

以江苏版小学牛津英语3B Unit 9 Shopping Part A Learn to say部分的教学内容为例。两位教师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 学生会听、说、读、写单词a cap, a vest;复习其他服装类单词, 并运用于所学句型当中;能听懂、会说购物用语:“Can I help you? What color? How much is it? ...yuan, please.”, 并能较熟练地运用到日常交际用语的问答当中。两位教师在教学实施中体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特点:

(一) 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新知导入方法活泼而有效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中教学活动设计的灵魂, 只有目标定位准确, 教学过程才有其重要意义, 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目标明确以后, 两位教师都能围绕本堂课的主题开展教学, 使教学各环节衔接紧密。同时两位教师均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有了充分的了解, 设计出了符合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部分的服装类词汇, 句型当中“Can I help you? What color? ”都已学过, 两位教师都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设计了两种方法相近 (游戏活动) 却形式各异的有效教学活动, 即在游戏中复习旧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1. 教师A设计为:

活动一:Talk about the information:

I’m Miss Zhou.What’s your name?

I like brown.What colour do you like?

I like my dress.Do you like it?

I like singing. Do you like singing? (齐唱一首节奏欢快的歌曲)

I like 19.What number do you like?

It’s Children’s Day.

活动二:Children’s Day is coming, what would you like? (旧知的巩固, 情景的创设)

学生在挑选四种不同颜色的礼物的过程中复习旧知“I’d like...”,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类似于童话故事的有趣游戏 (芝麻开门) :The ... box, the ...box, please open。打开的四个盒子包含了对食物、水果、玩具和服装的复习, 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并引出课题“Shopping和shopping用语:Can I help you?”。

2. 教师B设计为:

活动一:Choose one house—Pet Shop, Fruit Shop, Clothes Shop (通过这一活动复习已学旧知) 复习What would you like? I’d like...

活动二:They’re shops, 引出课题:shop+ping=shopping, Unit 9 Shopping, 并介绍shopping用语“Can I help you?”。

反思:教师在平时备课和上课时, 不能忽略学生已有的经验。一、二年级学生已完成了四册教材的学习, 虽然现在使用的三年级教材在其他地区是起始教材, 教师也不能从零起点进行课堂预设。但这两堂课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旧知的学习设计为游戏活动, 在游戏中进行巩固, 唤醒学生记忆,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课异构”是由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和原有水平决定的, 他们为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提供了保障。

(二) 教学策略途径多元, 词汇教学方法多变而有效

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 单词是由字母组合而成的, 组成单词的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是有规律可循的, 进入中年级, 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展开拼读规则的教学。首先, 要关注元音字母的发音, 抓好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则。其次, 读单词时, 归纳它们的发音规律, 让学生在大脑中建立元音字母与发音的联系图。学生如果掌握了单词的拼读方法、发音技巧, 则可以轻松记忆。但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单纯的语音教学, 简单、机械的拼读、正音、记忆, 必然会使他们觉得枯燥、乏味, 会“磨灭”学生的兴趣。教师将英语语音教学变得生动、形象非常重要。因此, 两位教师都用了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方法来指导学生读准单词、记忆单词, 把单词放入句子情景中, 使之具有了实在意义, 符合词不离句、句不离境的教学理念。

1. 在学习单词hat时, 教师A设计了如下chant活动:

A hat and a cap/ 覸/ / 覸/ hat, / 覸/ / 覸/ cap, This is a hat and that is a cap. The hat is for the rat (大老鼠) , and the cap is for the cat.

教师不仅让学生学习了hat这个目标语单词, 还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了cap与hat的区别。学生在琅琅上口的chant活动中很好地掌握了两个新授词汇并记住了发音规律, 同时也能将两个单词读准并牢记在心。

2. 在学习vest这一单词时, 教师B把单词放入设计情景当中, 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境的理念:

首先, 通过图片中v字领先让学生体会到该单词的构词规律。

其次, 通过对此场景的描述来比较单词的发音规律, 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The yellow vest is on the desk。

反思:既然英语单词的发音具有一定规律, 教师就应该帮助学生认识这些规律。因此, 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音形义结合的方法能迅速学会和记住单词的发音, 并形成拼写该单词的初步印象, 教师可以利用Chant, Rhyme, Song等有节奏、有一定韵律且朗朗上口的朗读活动、游戏活动达到对学生眼、耳、口等器官的冲击, 使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唱、游、演中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以提高学生课后回忆、巩固、存储该单词的成功率。

(三) 教学资源源于生活, 语言运用场景真实而有效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只有创设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 并能使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情境, 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动力, 进而使学生在一种亲切、自然的情境中体验、学习语言。

1.教师A设计了为自己的一对儿女买帽子的生活场景:

I’d like a ___ for my daughter and a ___ for my son.

通过贴价格标签带领学生认识价格的表达方法, 使学生易于理解, 一目了然。最后的Father’s Day的德育则是非常好的教学提升。

2. 教师B创设了一个到Cap Shop买帽子的场景, 联系学生前几个单元学过的非常有特征的职业, 引出各种帽子, 并形成一段对话与学生操练, 在操练中进一步巩固所学:

A :Can I help you? B:A cap, please. A :What______? B:Green / White /... A:Here you are. B:Thanks.

学生通过生活经验可以很快地联想到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所戴的帽子的颜色, 与服务员的对话真实且有效, 而交警的黄色背心制服又是学生每天在马路上见到的最寻常的生活场景, 学习vest这个单词自然水到渠成。最后的任务设计为购物, 并要求A penny saved is a penny earned。既有德育的效果, 又提供给学生动脑筋去购物的机会, 为节省每一分钱设计出最合理的购买方法, 打开了学生的思维, 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反思:任何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体现者, 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 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 并能够在精神生活的某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风格迥异的教师在追求大同的过程中, 只有保持真我, 才能展现异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我用残损的手掌》课例及分析 篇8

根据“手掌的动作”——“手掌的冷暖”——“有形手掌与无形手掌”为教学引导的主线,引领学生品析、感悟、朗读,达到品析语言,体悟感情,探究写法的目的。

二、教学实录

(一)教师有层次地板书课题并发问,激趣导入。

师:(板书:手掌)这个词同学们都认识也都明白他的意思吧?

生全体:是的。

师:(添加板书:残损的手掌)同学们看到这个短语有哪些疑问?

生1:这是谁的手掌?

生2:这手掌是怎么残损的?

师:(添加板书:我用残损的手掌)你又有怎样的疑问?

生3:他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

师:这是诗人戴望舒的手掌,至于他的手掌为什么会残损,以及他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请大家走近他的诗中去探寻答案。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这首诗,待后给大家分享你初读所得。

(二)初读诗歌:学生全体自读诗歌。(学生一读)

生4:诗人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大地,在有些地方他感受到是血和泪的凄凉,而那辽远的一角却是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的。

生5:我也有同感。在这里请大家关注几个词语的读音。“锦嶂”的“锦”应读前鼻音jǐn;“荇藻”的“荇”应读后鼻音xìng。“蝼蚁”应读“lóu yǐ”。

师:这说明大家已经走进这首诗了,能大概把握这首诗朗读的感情基调吗?有没有变化?

生6:前半部分要读出愤恨之情,后半部分要读出赞美和向往之情。

生7:前半部分还要读出痛惜之情,后半部分还要读出喜悦之情。

师:那就请同学们这一次带点儿感情试着朗读这首诗,让老师欣赏一下。(学生二读)

(三)探究“手掌的动作”。

师:诗人戴望舒到底用手掌干什么呢?要想知道这个答案,请同学们在诗中找出表明“手掌”动作的词语。(学生三读)

生8:“摸索”、“触到”、“蘸着”、“掠过”、“沾了”、“轻抚”、“贴”。

师:诗人的这只残损的手掌是充满动感的,这只手掌是贯穿全诗的线索。请深入这首诗品析手掌的动作:“掠过、沾了、轻抚、贴”。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9:“掠过”表明诗人的手掌快速走过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所看到的是荒凉和凄惨的景象,诗人不忍心看下去,所以快速掠过,其痛惜之情可见。

生10:“沾了”一词写出了手掌所到之处,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说明祖国河山正饱受蹂躏和摧残,人民生活痛苦不幸。这里有诗人的痛和恨。所以我就想问:这究竟是什么时候的祖国现状呢?

师:这两位同学结合语境品析了这两个词所蕴含的内涵,还感悟出诗人的情感,真实用心深入了。尤其是XX同学还有了新的思考,真是很有价值啊。是啊,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中国呢?

请同学们看课题下小方框里的引语,从中发现。

生11:从“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蹂躏的国土”中看出是日本侵略祖国,祖国大半壁江山沦陷时。

师:因此作为国民的一份子,面对小日本对祖国的蹂躏,作者对沦陷区的土地和人民的现状感到深深的痛惜,对日本鬼子充满着恨。而且诗人当时由于积极支持抗日,在香港被抓关进监牢,但是身陷囹圄斗志不灭,于1942年写下了这首诗。请同学们朗读这一部分,替诗人抒发痛惜和愤恨之情。

生全体:朗读诗歌前半部分。(学生四读)

师:请同学继续品析“轻抚、贴”。

生12:“轻抚”和“贴”是写诗人手掌轻抚“那辽远的一角”,感受到了温暖和美好,于是用手轻抚并把手掌贴了上去,那种深爱之情、依恋之情和向往之情,都在其中,真实深情外露啊。而且那辽远的一角就是指拯救祖国未来的解放区。

师:这位同学不仅深入语境思考,而且悟性也很灵活哦。这位同学对“那辽远一角”的解读,你们同意吗?

生13:同意。结合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来看,能在当时给人们带来希望曙光,并让人有尊严的活着的就是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

师:这位同学的理由还是很充分的,老师也赞成这个发现。那么请同学们,带着深爱、依恋、向往之情朗读这部分。(学生五读)

(四)探究“手掌的冷暖”。

师: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大地,当诗人摸索到沦陷区看到的景象和摸索到解放区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内心的感触也不一样。这只手掌不断摸索的区域不同,动作情态不同,手掌的感觉也呈现出冷暖不同的感觉,请你寻读这首诗,把能体现手掌冷暖感觉的词找出来品一品。(出示多媒体三:手掌的冷暖)(学生六读)

生14:诗人摸索沦陷区时写手掌感觉的词有“微凉、冷到彻骨”;摸索解放区时是“温暖、明朗”的。

生15:这些词语,表面上写手的感觉,实际上是诗人痛惜之情和爱恋之情的体现。

师:是啊,文中类似这样带着明显感情色彩的词还有吗?请看一看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二”,试着探寻答案。

生16:文中带有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还有“坚固、蓬勃生春、柔发、希望、太阳、苏生等”。

生17:消极的冷色调的词语还有“蓬蒿、寂寞、憔悴、苦水、阴暗、灰等”

师:谁来品析“坚固”和“柔发”两个词所蕴含的情感?

生18:“坚固”一词写出了那辽远一角,也就是说解放区的军民是保护那块儿土地的坚强力量,也是对解放区的军民守护国土充满着自信。“柔发”写出了诗人对辽远一角的依恋之感,充满着美好的期待,有一种温馨的亲切的感觉。

师:看来我们细细品味词语的言外之意慢慢读懂了诗人的内心,那谁来在品析“寂寞地憔悴”?

生19:“寂寞地憔悴”既写出了荔枝花盛开而没人欣赏,冷清地凋零,又暗示了诗人内心此时是忧伤的、心痛的,惋惜的。

师:词真情深的诗,字里行间总是情浓意浓,“一切景语皆情语”,表面写景实际含情。诗人用这些冷色调的词和暖色调的词,爱憎分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实在是写作的精妙之举啊。

(五)探究“有形的手掌”和“无形的手掌”。

师:老师有个疑问:深处监牢的诗人能用手掌摸索祖国大地吗?

你怎样理解“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讨论一下。

生20:这里“残损的手掌”是诗人真实的手掌,而“摸索”则是想像出祖国的版图,并想像手掌在摸索。

师:那到底是什么在摸索祖国大地?

生全体:思绪。

师:诗人由眼前真实的残损的手掌,生发出了一种思绪,让这只手掌去充当这种思绪跳跃的载体,回忆了祖国沦陷地区的惨状,继而畅想了解放区的光明和生机勃勃的现象,从而条理分明地抒发了对祖国的爱以及对祖国未来美好前景的期盼。这就是实虚结合的写作技巧啊。

师:(出示多媒体4)

残损的手掌与

无形的手掌

师:诗人戴望舒这种爱憎分明的情感,这种景语皆情语的的流露,这种真实与虚幻结合的思绪,在他的诗《狱中题壁》也有所体现,请阅读该诗,谈谈自己的感受。

《狱中题壁》 (戴望舒)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的生存,

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的地牢里,

你们应该永远的记忆。

当你们回来,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举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生21:这首诗和课文的主题有相似之处,都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之情。而且也都运用了真实和虚拟结合的写法,如:“在日本的土牢里”、“他伤损的肢体”是真实的,而“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举起。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是想像的情景。

生22:这首诗还能看出诗人的身残志坚,对信念的坚守。

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危难,每个受践踏的中国人内心都刮着激怒的风,澎湃着抗争的潮。诗人,用手中的笔作斗争的武器,留给我们的除了诗歌的浪漫,还有民族的使命感。最后让我们带着感情吟诵出诗人心之战歌吧!(学生七读)

四、课例分析

自从了解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观后,一直在教学中琢磨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尤其是学生的探究学习,需要教师在兴趣、方法和过程等方面的引导,至少让学生能享受探究的情趣所在,学生才喜欢去探究,学生才能在探究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在语文教学中,不是每一篇文章都能激起学生的阅读、理解、探究、感悟的兴趣的,尤其是引领学生进入文本,通过语言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并进行师生对话,是需要教师对文本解读和驾驭的智慧的,是需要一种情趣去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的。

1.边引边悟。笔者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对诗歌教学进入文本切入点的探索。《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就是笔者在历经一个周的时间去解读教材,解读诗歌的教学目标,才拟定了“探究手掌的动作”——“探究手掌的冷暖感觉”——“探究有形手掌和无形手掌”的教学思路,达到品读语言,感悟作者情怀,学习写作技巧之目的。通过课堂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整个教学主线的设计还是做到了以语言为抓手,在读中找,在找中品,在品中悟,在悟中感受诗人情怀的教学目的。

2.边品边读。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探究话题的框架引导,很投入地寻读,引导学生七次阅读,真情实感地品析词语蕴含的深意,在零碎的语言品析中慢慢走进作者,想像那些苦难的岁月中人们爱国情愫之痛苦的失望与执着的向往之间的纠结。老师想要讲的,学生自己都说出来了,这样探究学习才有了效果,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

3.边问边思。堂上学生探究气氛浓烈,还是因为这一教学主线也达到了激趣的目的,点燃了学生探究的热情。笔者在开始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即“他的手掌是怎么残损的?”、“他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这样引领学生生发疑问,就是为了点燃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为后面的寻读和品读制造了悬念,调动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4.边找边探。在“探究手掌的动作”的活动中,通过找动词,品深意,简单的一“找”,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疑惑——为何要找?就用这样的悬念推动学生进行品,品出意蕴后再去朗读,使学生有感而发,避免无感而念念有词。紧接着的“探究手掌的冷暖感觉”,巧妙地将作者运用冷暖色调的词来抒发感情的写作妙计,渗透在学生感受手掌的冷暖的体验中,教师在学生已经形成感受的基础上,轻轻一点拨,学生就豁然开朗,让学生明白了作者的妙笔,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这样一来,在“探究有形手掌和无形手掌”,感悟虚实相结合的写法上,教师就不费多少口舌,还是轻轻一点拨,学生就明白。可见,富有情趣的切入文本,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自然表现出来,学生的内在的品悟能力就自然爆发出来,课堂上学生的精彩就热辣辣地呈现出来了。

由此明白,教学的预设,要体现教师的无痕引导,实在是对教师驾驭教材、整合教材的智慧的挑战。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深入地思考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才能找到探究文本的情趣点,才能巧妙地为学生营造品读与感悟、表达与争鸣的氛围。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教师能做的就是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的情感,擦亮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火花。这就需要巧妙地教学预设和课堂上自然地铺垫和真实地扶助。预设的精巧,才有课堂生成的精彩。

上一篇:2022学年度勤工俭学工作计划下一篇:汽车队队长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