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精选13篇)

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 篇1

北仑区岷山学校

虞赛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9例10。【教材分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及用“四舍五入法”的基础上展开的。本节课的“解决问题”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例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知道生活中除了用“四舍五入法”的方法求近似值,有时还需要用别的方法求近似值,应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应用。本节课根据两个具体的情境,将求商的近似值的各种情况作了梳理与比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联系生活,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评价,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梳理,让学生深刻体验到解决问题时要根据生活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为学生营造轻松自主的学习氛围。

本节课我将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秋游情境将两个例题和对比练习题贯串起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集体交流等形式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最后,能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深刻体验到求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使学生学会用一双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去思索。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知识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观察、思考、同学之间的互相补充、评价质疑中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商”。最后通过多层次练习强化,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类化,拓展思维,提升能力。【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 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进一”法和“去尾”法的应用价值。

3. 在解决问题中感受数学解题策略的巧妙运用,体验数学乐趣。

4.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能力和认真审题、细心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 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是理解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教师谈话,创设秋游情境,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首先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下星期学校要组织去秋游了!一提秋游,很多同学的脸上马上露出兴奋的表情!501班的小强也特别开心,和妈妈一起走进超市购物,为秋游做准备。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课件呈现问题:小强和妈妈还买了一袋棒棒糖有12支共19.4元,你能算一算每支需要多少钱吗?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后集体交流。

预设:生1:19.4÷12=1.616…(元)每支1.616„元

生2:19.4÷12≈1.62(元)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元为单位一般保留两位小数,表示1元6角2分

生3:19.4÷12≈1.6(元)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分币,所以保留一位小数,每支1元6角。

生4:19.4÷12≈2(元)保留整数算出每支大约2元。

教师小结引出课题:同学们结合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运用除法,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自然引出并复习学生对求商的近似值一般方法的理解,为本节课学习的“进一法”、“去尾法”与“四舍五入法”区别做好铺垫。】

二、延续情境,探究新知。

1.情景创设:妈妈还准备为小强自制一些食品让小强秋游时带去跟同学一起分享,让我们一起走进妈妈的厨房

(1)课件呈现问题(1)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子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子?

(2)阅读与理解: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学生解读题意。

分析与解答:小强的妈妈到底需要准备多少个瓶子呢?请你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教师巡视,若发现不同的方法,不同的答案,发给学生磁性小黑板让他们书写并展示在黑板上,然后结合学生不同的方法进行交流。

预设:生1::2.5千克香油,每个瓶子最多盛0.4千克,需要几个瓶子用除法计算? 2.5÷0.4=6.25(个)答:需要准备6.25个瓶子。

生2:学生提出问题:① 瓶子应该是一个一个的,能用小数表示吗?

② 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③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保留整数? 生3: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2.5÷0.4≈6(个)

生4: 学生批判提问:不对,用6个瓶子能将2.5千克的香油全部装入瓶子吗?6个瓶子能装下这些油吗?

生5:学生反思检验:(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还有0.1千克香油,需要多一个瓶子装,所以要准备7个瓶子才能装完。)生6::需要保留整数2.5÷0.4≈7(个)生7:2.5÷0.4=6(个)„„0.1(千克)

6+1=7(个)再一次证明需要7个瓶子。

教师结合学生的各种方法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交流、反思。

(2)反馈练习:妈妈还准备为小强做一些蛋糕。请看这一个问题,小强解决得对吗? 课件出示题目:判断:(2)小强的妈妈买了2.5千克面粉自制蛋糕,每个需要0.4千克面粉,她最多可以做几个蛋糕?2.5÷0.4=6.25(个)。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分析做出判断。预设:生1:不对,蛋糕的个数也不能用小数表示,应该用整数表示。

教师故意设问:有道理吗?也要保留整数,答案从刚刚解决得问题中信手拈 来2.5÷0.4=6.25(个)保留整数也是7个。

生2:还是不对,如果是7个的话,7×0.4=2.8(千克)面粉不够了。生3:那只能做6个了。

师:谁还有办法来证明只能做6个。

生4:2.5÷0.4=6(个)„„0.1(千克)余下的0.1千克不够做一个蛋糕。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答句。

2.情境创设:礼品包装。小强的妈妈王阿姨还要为秋游活动准备一些礼物。课件出示问题(1)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 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阅读与理解:读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同桌互相解读题意并尝试解决。然后反馈交流。

预设:生1(实物投影):25÷1.5=16.666…(个)≈17(个)

箱子是一个一个的,不能用小数表示,所以算出以后我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了整 数,后来想想不对:17×1.5=25.5(米)25.5米>25米红丝带不够了。所以我 保留整数等于16个。

生2:我是这样算的25÷1.5=16(个)„„1(米)剩下的1米不够包装,所以 只能包装16个。

教师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引导、完善。最后小结并板书算式和答语。(2)反馈练习:小强也解决了一个关于礼品盒的问题,请你判断他解决正确吗? 课件出示问题:判断:(2)妈妈要把25千克糖果装进礼品盒,每个礼品盒最多装 1.5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礼品盒?

25÷1.5=16.666…(个)≈16(个)学生齐读并审题思考一会。

预设:生1:16个不够,刚才我算了一下16×1.5=24(千克)还剩下1千克还需要一个瓶子装。

教师引导:根据答案算一下结果盒子不够装。所以你认为需要准备„„17个礼盒。3.观察比较,小结归纳。课件展示刚才解决的四个问题,同学们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想法与经验要要与大家 分享吗?

预设:生1:每两题都是用同一个算式解决的,但是最后保留整数是结果却不一样。(课件点击闪烁每组两题)

师:是呀,算式一模一样,最后解决问题的答案却不一样。师:那不一样在什么地方?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2:像这样装香油、装糖果的问题,求需要几个瓶子,几个盒子,无论十分位的 数是多少,都往整数部分加1了。教师引导归纳进一法并板书。

生3:像求可以做几个蛋糕、包装几个礼盒的问题时,当剩下的面粉、丝带不够了,我们保留整数把小数部分去掉。教师引导归纳去尾法并板书。

总结:在刚才解决秋游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时,我们明白取商的近似值不一定都用“四 舍五入法”。根据实际需要有时用进一法,有时用去尾法。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秋游情境把两个例题和两个对比习题贯串起来,目的是为学生创设一个乐于探究、乐于解决得学习情境,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期待演绎一个学生不断思考、不断辨析、不断反思,教师有效引导、点拨、完善、提升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其中适时渗入两个数据相同,问题情境不同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不适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而应采用“去尾”或“进一”的方法求近似值,使学生对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以及如何求商的近似值有更为全面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基本练习。想一想下面的问题如果要取商的近似值是“进一法”还是“去 尾法”?跟你的同桌轻声交流一下。课件出示问题:

(1)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他可以买回几本?(2)果农们要将680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 预设:生1:第一题应该用去尾法。因为买词典时剩下的钱肯定不够再买一本了,所以我们要去尾。

生2:第二题应该用进一法。因为装葡萄时如果有剩下的肯定需要再加一个箱子才能全部装完。

同桌分工合作各算一题,并把对方计算出来的结果检验一下。然后展示交流: 生1:100÷18.5=5.405„„(本)≈5(本)

同桌生2:我检验了一下5×18.5=92.5(元)100-92.5=7.5(元)不够买了。生3:计算时,我们只要算到整数部分就行了,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这道题目用去尾法,直接可以保留整数部分。

归纳:先判断是去尾法还是进一法,计算到整数部分我们就可以直接根据实际需要取答案了。

生4:680÷15计算到整数部分是45,需要几个箱子要用进一法,所以最后答案是46.生5:我是这样检验的:假设少一个45×15=675(千克)680-675=5(千克),还需要一个箱子才能全部装完,所以要46个。

【设计意图:这一强化训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去尾法、进一法求商的近似值的实用价值;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根据题意很快地作出判断,迅速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2.综合练习:连一连。

(1)做一套儿童服装需用布2.4米,现服装厂运来50.1米布,那这批布最多可以做几套儿童服装?

(2)煤场有一堆50.1吨重的煤,王伯伯每次最多能运2.4吨,至少要运几次才能运完?

(3)王阿姨买了2.4千克黄豆共50.1元钱,她大约买了多少千克黄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4)李叔叔骑自行车,2.4小时骑行了

50.1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0.1÷2.4=20.875

50.1÷2.4≈21

50.1÷2.4≈20

50.1÷2.4≈20.88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桌轻声地讨论交流。把这些问题找到相应的算式连起来。学生自由回答。选择喜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算式和答案。说说理由。课件随机出现相应的单位名称。

小结:看来解决问题时,我们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实际需要来取合理的答案,有时需要算出精确得数,有时要用四舍五入,有时是进一,有时又要去尾。【设计意图:这一综合训练,把学生的新旧知识进行了贯通,能帮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多样多变的,使学生明白审清题意,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取近似值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练习:小强家又遇到了新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1)★★小强家的厨房地面长2.1米,宽1.3米。现在要在地面铺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最少需要准备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2)★★有一张长2.1米,宽1.3米长方形铁皮。现在要在上面剪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最多可以剪多少块这样的正方形小铁皮?

学生阅读并理解题意。教师提出要求:自己试着想想算算,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找同桌商量商量,还可以画画图帮助我们理清数量关系。教师巡视答疑解难,并搜寻学生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展示交流:

预设:生1:先算出地面面积:2.1×1.3=2.73平方米=273平方分米。

再算出地砖的面积:2×2=4平方分米

273÷4=6.258,因为要准备多少块瓷砖,我要用进一法保留整数69。

生2:第二题因为剪正方形,剩余的肯定不够剪一个了,所以我直接用了去尾法。

生2:通过画图,发现第二题68个不对。剪正方形的时候沿着长剪,最后剩下1分米不能再剪了。沿着宽去剪也会余下1分米。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明白第二题的数量关系,并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多样多变,只有认真审题,理清题意,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又是一组数据相同,问题情境不同的对比练习,把学生又置于新的学习冲突中,表面看来完全合乎逻辑的解释:准备瓷砖的问题要用进一法,剪正方形时用去尾法。但是“一目了然的示意图”才使孩子们顿时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奥妙,解题策略的巧妙,同时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下来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没有问题?

总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取商的近似值时除了以前学到的四舍五入法,现在明白了有些问题要用进一法,有些要用去尾法。这样的问题大家可以回到生活中再去找一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拓展畅谈新认识收获,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对所学新知“进一法”和“去尾法”有更深刻的认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取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习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问题看似简单,如何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的激情,演绎全体参与,生生互动的生本课堂的精彩?如何通过对比贯通,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刻体验灵活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进一法和去尾法在实际解题中的实用价值?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反复研读课标、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充分预测学生的潜能,主要想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1.从学生已有的小数除法的知识经验出发,巧妙地创设“秋游”情境把复习和例题贯串起来,设计自主探究、展示交流、评价质疑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自主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互相借鉴,共同提高,深刻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灵活选择“进一法”和“去尾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进一法和去尾法求学生的近似值,就知识上来讲对学生没有任何难度,但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有时不适合用四舍五入法?为什么有时要用进一法?有时要用去尾法呢?教学中我为学生设置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并巧妙地在每一个例题后设计了一个对比习题,创设学习冲突,学生自然真切地感受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认真审题的必要性,策略选择的灵活性,检验反思的重要性,有思辨,有交流,不断借鉴,共同提升。正同罗杰斯所认为:有意义的学习远不只是知识的简单增加,而是一个人所存在的每一部分都会与这种学习经验相互贯通。

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 篇2

一、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实现紧密呼应

教学策略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上,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制定的教学实施的总体方案。其内容包括合理选择和组织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材料、确定教师行为程序以及采用教学活动程序等”。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所授对象的年龄特点,要依据学生年龄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设计合理适度的教学活动。因为不同年龄、不同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们对于音乐感知的精确度也有所差异。如果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不够合理,势必会对于学生的学习造成障碍,设定过高学生会畏惧,而要求过低学生又会呈现厌烦心理。纵观四节课堂教学,《云》和《法国号》都属低年段,两位执教教师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采用舞蹈、律动、游戏、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施教。如李睿老师在执教《法国号》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进行动作模仿以及口读大号与小号来体验节拍的游戏活动。苑立岩老师执教的《云》,采用孩子们喜欢的道具纱巾跳起纱巾舞,利用“格子谱”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感受节奏的变化。《甜甜的秘密》和《赶圩归来阿哩哩》都属于中高年级,两位教师依据这一阶段孩子们音乐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的特点。教学中设计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同样收到较好课堂效果。王媛老师用数字反应结合声势活动的游戏激发学生注意力,李红老师紧抓歌曲旋律和节奏相同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强化学生记忆歌曲。这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选择,契合所授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确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课堂乐器与唱歌教学有机有效融合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2012年秋季,沈阳市教育局在全市小学开展小乐器进课堂工作,至今已有整整4年之久。4年来,我们的音乐课堂较之以前的确反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学生参与音乐的热情更为积极主动,学生音乐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更为明显。纵观获奖的四节音乐课,我们不难看到,授课教师都将小乐器有机有效地融入音乐教学活动中,效果显著。如铁西区启工二校李睿老师执教的一年级《法国号》一课,铝板琴在课堂教学中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运用铝板琴有效解决该课重难点。对一年级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得知,孩子们演奏铝板琴对于音的把控能力有一定困难,孩子的识谱能力也有一定局限,而李睿老师根据歌曲特点,化难为易巧妙设计,引导学生采用语言游戏的方式,准确敲奏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在听、模、唱、奏中区分理解音高的微差变化,可谓是极大优化课堂教学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李睿老师充分利用课堂乐器资源组织教学效果明显,只见她利用小琴槌模仿打击乐器,体验三拍子的节拍特点,简单易行的教学方式所传递出的清脆声配合美妙的音乐,构成了音响的和谐之美,每一名学生的全员参与更诠释了课改理念下的音乐教育真谛。南京一校王媛老师执教的《甜甜的秘密》一课中,教师采用柯尔文手势辅助学生识谱,又采用无声摸孔的方式有效组织器乐教学,采用师生接龙合作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教师主旋律与学生二声部之间的完美呈现。这种严谨有序的教学组织活动,使学生难于用歌声完成的多声部,利用竖笛便迎刃而解。可以说,竖笛教学的确在合唱课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拓展与歌唱情感表达相统一

“音乐作为人类感情表达最直接、真切、生动的一种艺术形式,对于了解各民族、各地域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感情性格气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一首乐曲往往成为当地民族感情的生动体现,一首歌曲往往真切地表达出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因此,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风格的音乐,逐渐学会理解产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音乐作品,进而学会了解和尊重来自于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中的人。大东区辽三小学李红老师执教的《赶圩归来阿哩哩》一课便是充满浓郁民族韵味的歌曲,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将彝族舞蹈、彝族节日、彝族风情、彝族语言等巧妙有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种非板块式的设计让我们看到了课堂教学的自然无痕。音乐的拓展应强调有效,而音乐风格的体验与鉴赏是诠释有效的标准之一,李老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聆听童声、民族以及摇滚风格的《赶圩归来阿哩哩》,在对比中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别,积累其音乐素养。我们说,音乐是一种文化,在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感知和体验,势必会激发学生对于歌曲情感的表达和把握。二经二校苑立岩老师执教的《云》一课,这首歌曲是一首创造性的儿歌,教师在音乐拓展及情感升华大胆巧妙设计“观云”环节,伴着轻柔舒缓的音乐,教师声情并茂的轻声朗诵,学生感受视觉的美感和愉悦,他们被形态各异、千变万化的云朵磁石般吸引,视听觉综合作用于每一个孩子童真幼小的心灵,美的因子悄然浸入他们内心深处,带着这种体验进行歌曲演唱,情感的表达油然而生。

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 篇3

如果能够得到很好的推进和贯彻落实,我觉得“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这次的资源建设和以往的许多资源建设不同,它们是由一线教师给一线教师设计开发的资源,是以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为目标的。

第二,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上传资源、晒课、交流,教师可以在做中学,在做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三,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晒课、观摩其他教师的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基于教师实践社群的专业发展,向其他教师学习经验和教学的智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四,有助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教学资源可以征集起来。如果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将这些资源应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并且通过磨课、在线交流,就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应用、教学组织和实施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那么,这个项目将有助于深化广大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第五,有助于一线教师、教研员和技术人员协同作战,共同为教育信息化贡献力量。此次活动,涉及人员既包括一线教师,也包括各级各类教研员,还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如各级电教馆的积极参与。这样,有助于各方共同参与,协同作战。

当然,在这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

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官方网站上可以看到,这个项目所征集的资源类型还是比较丰富多样的。教师晒课的内容包括:一堂完整课堂教学的教学设计(文本)、所用课件(PPT?)及相关资源(或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可选,拟参加教育部组织的“优课”评选者必选)和评测练习(可选),等等。简单地说,就是包括教师的教案(Word)、课件(PPT)、网络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微课)、测评题(题库)五种。其中,后两个是可选的,所有参加晒课的一线教师必须提交课堂实录。

这些资源都是教师需要的。但是,有几个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课堂实录的规格和标准似乎并不十分清楚。如果征集的还是过去那种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而不是现在流行的微课,即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那么,即便是征集起来了,也很难得到真正应用。因为课堂实录篇幅太长,并不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注意力模式和认知方式。这是必须要特别注意的一个地方。

第二,网络资源链接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一线教师迫切需要的资源。如果可以学习美味书签(Delicious)或者是抓虾、鲜果之类的社会性网络书签,将资源、链接以及链接背后的用户组织起来,实现一种共建共享的网络文化氛围,相信这些网络资源链接一定会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毕竟,在互联网上并不缺少资源,就犹如在现实生活中不缺少美一样。现实生活中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互联网时代缺少的是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一线教师。因此,我们应当在积极推进和深化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同时,积极加强在线教育教学资源链接的收集、整理、分享、知识管理和内容策展。

第三,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在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的努力下,教师被发动起来了。特别是当广大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借助网络跨时空交流对话、分享资源和各自的隐性知识,那么,一个集合全国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师实践社群也就组织起来了,这是非常重要的。如何真正帮助一线教师适应在这个教师实践社群中的学习与生活,将会成为这个项目的一个重要课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会征集到许多资源,特别是以视频为形式的课堂实录。而对这些课堂实录的评审,将会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和浩瀚的工程。毕竟,这些课堂实录是线性的,要评审它们,评审者就必须从头到尾看完,这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

第五,项目会征集到诸多资源,未来应当怎样盘活这些资源,使之真正为广大一线教师和在校学生真正使用,这将会是另外一个大课题。如果只是征集,走“一旦拥有,别无所求”的老路,那么,这个项目的成果也就注定会大打折扣。为此,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既要花大力气推进“优课”资源的征集和评审,更要花大力气落实好收集到的这些资源的传播、流通、推广和应用,从而使之真正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六,与优课不同,总体上说,微课是自下而上的。虽然,在过去几年,也有不少由教育部一些司局机构组织的面向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微课比赛,也有不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进的微课资源建设计划,但更有许多协会、学会和联盟等民间组织积极推进的微课大赛。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微课建设是自下而上的大赛驱动。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是自上而下的,是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推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实施的一个自上而下的项目。如何避免这个项目变成一阵风和行政命令,教师参加晒课的动机仅仅是为了获奖,这是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大课题,迫切需要加强研究。

第七,在项目网站截至目前已经征集到数以百万计的资源的基础上,相关的在线教育企业应该加快设计开发一批优课教学应用平台,充分利用好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所征集的这些优课资源,大力推进混合学习,充分利用好在线资源,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教学的水平,相信在未来应该会很有市场。

一师一优课2017英语 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能够理解对话大意,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 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 what are these? Are they……?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询问物品,并做出回答;

3. 能够在情景中恰当运用句型Are they……?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4. 能够正确发出梅花音。

(二)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认真模仿的良好习惯和主动竞争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多吃绿色食品有益健康,远离垃圾食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和运用What are these? Are they……?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句型询问物品,并做出回答; 2. 能够在语境中理解新句型的意思。

教学难点:

1.如何创造真实的情景来呈现What are these? Are they……?的语用功能; 2.单词these 的正确发音。

教学准备:ppt课件,单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 1.Review 做quick reaction游戏。PPT中展示本单元学习过的单词图片,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快速说出单词的英文名称,同时拼写出来。注意听学生的发音,不准确和有错误时,及时纠正。2.Translation 复习完单词,让学生口头翻译短语。教师给出中文,学生翻译出英文。锻炼学生数字的运用能力,同时考察学生对名词单复数的使用情况。3.let’s count PPT中展示图片,让同学们用英文数一数其中相对应的动物有多少只,反复数,考察学生的仔细程度以及数字的使用能力。

(设计意图:图片直观展示,学生快速反应,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反应力,以及对数字的使用。)

(二)presentation 1.at the farm 展示农场的图片,创设一个参观农场的情境,引出新句型What are these? Are they……?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教师教读,学生自由练习。对于比较难的单词,教师反复教读正确的发音。2.分组对话

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组,组与组之间反复练习PPT中的对话,直到大部分同学能够流利地读出句子。

(设计意图:用同学们觉得新鲜的场景引出新句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更加活跃,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句型的意思。)

(三)Practice 1.Game time 展示新句型,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面对着全班同学,全班同学发问:What are these? 讲台上的同学问:Are they……?全班同学根据猜的结果回答:Yes, they are.或No, they aren’t.反复猜,直到正确为止。

提问的人由全班同学变为大组,再变为小组,训练到每一位同学的口语。2.新句型操练

八个小组随机发放图片,让同学们以接龙的形式,用新句型进行口语操练,教师从旁指导。

(设计意图:用玩游戏的方式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操练新句型,同时也能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到课堂中,提高课堂的互动效率,增强课堂的活跃度。)

(四)Summary 总结本课的新句型

一师一优课活动体会 篇5

勇于挑战

─参加全市小学信息技术课比武活动有感

一直以来,对于一个陌生的课程大家都不敢尝试,那就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程。小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整合课程,它涉及到了小学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科学、思品等多门学科内容的领域。并且作为一门实践课程,要求对计算机操作知识非常熟练。

4月17日,全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课大比武活动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本次教学比武是严格按照孝感市教育局“课内比教学”的文件精神,是从学校到县、市、区一级一级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通过本次比武,将最优秀的选手送到省里去参加最后阶段的比武活动。

对于一个从未教过小学信息技术课的老师来说,面对众多“老练的选手”,我的心理压力可谓是非常大。接到比武通知后,我把三至六年级所有信息技术课的教材通通看了一遍,同时也准备了一些教案,随时准备参加比武。然而到了比武当天,备选的8个课题出来了,却令所有人感到意外,8个课题是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内容,而我们用的却是长江版的教材。我当时有点心慌:第一,没有教材不知道教材内容不知从何准备。第二,讲课课件和说课课件能不能在当天晚上制出来,还有8篇教案和8篇说课稿能不能一个晚上全都写出来。真令人担心啊!到了晚上10点钟,负责信息技术课的市教研室教研员马秀红老师才把

休息5分钟后,主评委立即宣布比武结果:在讲课和说课2项成绩综合后,我以91分的高分名列第4名。与第二名相差0.4分,与第三名相差0.3分。这个结果虽然不是想要的,但已经很不容易了。我已经付出了努力,而且在这门陌生的学科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一师一优课个人总结 篇6

一、召开动员培训会,为活动开展提供思想动力。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英语教研组专门召开了一次动员培训会。在动员培训会上,我们积极学习活动精神,深入了解活动的意义所在,大家深刻认识到此次活动对“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意义重大;对推进我校“三三三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的重要性。教师们纷纷表示要在活动中做好教学研究,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努力单位 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发展自己,确保学校在此次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动员培训会上,我校精通信息技术的曲老师就如何注册、实名认证及晒课的具体操作流程进行了演示培训,使教师们掌握正确的网上晒课操作方法,为本次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以磨课活动为抓手,推进活动开展。

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我校展开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磨课活动,我们英语组在磨课活动中聚焦课堂,群策群力,互相帮助,力求共同进步。我们确定了基本的磨课步骤:初备课―教研组给出建议―――复备课―课堂观察―教研组给出建议―三备课―课堂观察―教研组给出建议。教师备课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情、备教学设计;教研组给的建议主要是指出缺点和不足,同时尽量给出改进建议供讲课人参考;讲课人上课,其余英语教师进行细致的课堂观察,既观其优点学其经验,又观其不足提供教研素材,以备讨论改进。就是在这样反复的备课、建议、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们思维碰撞,绽放智慧,不断进步。

三、加强理论学习,促进专业提高。

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磨课活动过程中,我们全体英语教师精诚合作,碰到问题不回避,遇到困难不退缩,积极研讨,努力学习,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1、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为优课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构建“三三三高效课堂”与 “任务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形式,逐步达到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施教,使学生能在任务型教学方式下感受成功,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调整学习策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其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3、努力使英语学习情境化。从交际的情境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受到情境的感染,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努力把课堂教学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 篇7

截至2015年1月8日,活动的注册人数已达到了1,456,396人,实名审核通过人数已达到了1,022,899人,审核通过的晒课数量也已达63,136节。

随着本次活动在全国各地又一热潮的涌起,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晒课”频道中,可以看到各地教师精心准备的一节节“优课”,可以看到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

“一师一优课”观摩心得体会 篇8

中山路小学

周恩永

在学校开展的“一师一优课“视频观摩中,忠县的老师们向我们介绍了他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识字教学的经验,并展示了他们的课例。不但开阔了眼界,也由衷地感叹数字化运用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更多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语文教学这项传统的教育教学工作,因为数字资源的介入也焕发了新的光彩。帮助教师生动的导入新课,为课本内容创设生动、逼真的意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内容,提高课堂效率,扩大课堂内容含量等,数字资源显示出了它卓越的功能。

第一

数字资源能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长时间的学习,使师生都产生了疲倦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数字资源的使用,使师生耳目一新。数字资源上有许多优质的资源。学生在课堂上可以畅游古今,可以游览山川美景,可以欣赏美妙乐曲。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了,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了,原本单一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了。学生从语文课堂上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他们盼望下一节语文课有更精彩的内容。他们对语文课由无奈变成了期待,由被动变成了主动。第二

数字资源能激发思维,释疑解难

在没有数字资源的时候,教师只有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导入新课。但是,老师讲的再精彩,再生动,也很难再现当时的情景,无法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老师讲解的内容。尤其是那些年代久远的课文,学生如果不了解背景,就很难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是有限的,但是,数字资源的使用,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注意力更集中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其次,因为课件的使用,老师课堂上大大减少了书写的内容,老师无形中可以讲解更多的内容,还可以做更多的练习。最后,学生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不但学到了知识,更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总结 篇9

会议由区教育局初幼教科科长朱聪颖主持。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潘文久总结了年度全区中小学教师晒课情况。全区1666名教师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有1089名教师参与晒课活动,晒课教师的教学课例经层层选拔,最终有228名教师获得区级优课,120名教师获得市级优课,88名教师获得省级优课,34名教师获得部级优课,从获得部级优课数量看,南关区在全省县区行列中位居第一名。其中,树勋小学在全省小学行列中位居第一名,103中,西五小学位居全省最前位,南关区被长春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县区组织奖。

会上,区教育局中成职教科科长张成玉宣读了表彰决定。长春市第一0三中学、树勋小学等9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文庙小学等13所学校获得“组织奖”。授予长春市第一0三中学陈明等228名教师为南关区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名师;树勋小学刘明等35名教学校长、教研员优秀指导奖;桃源学校邹继刚等22名教师为优秀网络管理员;西五小学魏琳琳等17名教师为“优秀制作人员”。据悉,南关区“区域统筹、部门联动、优中推优、以评促赛”的做法已得到中央、省市电教馆肯定,中央电教馆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报道了南关经验。

最后,区教育局副局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谭智代表教育局做重要讲话,她从全区教育事业发展高度阐述开展晒课活动的意义;从晒课到微课资源征集深度阐述了开展晒课、微课活动社会价值;从做好今年晒课工作表明了南关区教育局的工作态度。

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阶段总结 篇10

一、工作目标早确立

20xx年底,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接到通知,我校在上学期召开了专项会议,认真学习了福州市教育局关于此次活动的相关文件。大家一致认识到: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既能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又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最有效的途径,还是我们广大老师参与学习、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

二、过程实效果显

(一)老师认真对待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主题是:进一步增强老师对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使每位老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至少上好一堂课;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通过“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可以更新老师教学观念和规范教学行为。

(二)讲课精彩纷呈

我们学校各位老师都十分重视,在活动中表现了自己最靓丽的一面,赛课时都焕发了青春与热情,演绎了课堂的精彩。

1、课件精美,类型丰富

课件是讲课的外衣,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课件中有美丽的图案、逼真的动画、简短的视频和快乐的游戏,全面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体现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学生学习既轻松又快乐。

2、导入新颖,设置悬念

课堂教学创设情境,要讲究导入艺术。在教学时不断设疑设置悬念,“留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次活动中大部分老师做到了这一点。

3、面向全体,气氛活跃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贯要求,是我校生态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每个老师应尽的职责。在赛课过程中大部分老师的课堂都展现了学校近些年生态教育的研究成果,学生互帮互学,气氛活跃。

三、长效机制促发展

一师一优课数学组评价表 篇11

李静老师自评: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1.以故事导入并且在多媒体中播放音频,即新颖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在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时采用角张开夹住樱桃、橙子、苹果的动漫新奇独特,学生在玩角的过程中能加深对两者关系的理解。

本节课以线兄弟手拉手的故事贯穿始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出示多媒体并播放录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探索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时老师采用动漫的形式,让角通过张开大些夹住樱桃、橙子、苹果。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让每位同学玩角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有效突破教学的难点。

数学组组长董颖颖老师发言:

今天,听了李静老师的这节《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觉得整节课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观察、发现、交流、思考为主线,让学生在看、说、想中解决问题。另外,李老师还在这节课中创设学生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纵观全课,我觉得还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的特点:

一、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当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才学得兴趣盎然,对数学充满亲切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在课堂上只有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与充满活力的氛围,学生才能变得鲜活起来,才能学的轻松愉快。李教师这堂课上始终注意了这一点:从课题的导入由生活中来到课的结尾游戏到生活中去。

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操作中思考,发展儿童的数学语言。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数角、画角、拼角等活动,使学生边想、边做、边说,学生的脑、手、口共同参与活动,可以达到统一和谐。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加深了对角的认识,更加完善了对角的知识的认知结构。

幼儿园一师一优课活动总结 篇12

为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6月22日,牛庄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一师一优课”活动。活动为期一周,分年级进行,全园共有30名教师参加此次活动。

在活动中,各位教师积极探索、精心设计,展示了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不同形式的多个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如王同同老师的《美丽的小伞》、耿磊老师的《笑脸饼干》、高群老师的《米罗的太阳》、尚真真老师的《整理小书包》,她们凭借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巧妙的设计,让孩子们真正在游戏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展现了牛庄镇中心幼儿园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实际运用。

本次“一师一优课”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提高自我、互相学习的平台,有效地促进全园教师专业化成长。

一师一优课获奖名单 篇13

2015年1月23日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培训简报

2015年3月12日,我校2015“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培训会在学校多功能教室举行,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学习。

在会上,我校教导处唐世龙主任按照铜梁区教委的精神,从“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重要性、活动原则、目的、方式、内容、时间等六个方面对老师进行了动员,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唐主任要求全校教师人人参与,拿出自己最满意的一堂课完整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资源链接、课堂实录和测评练习并按要求上传到网上“晒课”,通过“晒课”由学校评审推荐到区,在区里竞争评审后推荐到市,再经市竞争评审推荐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经过层层选拔,大浪淘沙,最后沉淀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里的精品。随后唐主任详细讲了如何晒课?他结合自己的课例作了讲解。

最后,熊华校长强调:学校高度重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立即行动,安排部署,制定方案,分工合作,“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已在全校迅速展开。全校全员注册账号、晒课报名工作已圆满完成,下周将进行教师参加的晒课录制工作。

学校旨在通过此项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个个会利用信息技术、利用优质信息资源,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合理利用和优化组合,加强老师们对信

上一篇:文艺唯美爱情的句子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影子》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