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送别情诗

2024-10-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爱情送别情诗(精选3篇)

爱情送别情诗 篇1

诗歌是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虽然作为新月派的诗人他认为写诗应该“理智节制情感“然而他也认为诗歌创作的基础是真实的思想感情及诗人的真实个性。基于此, 徐志摩的爱情诗创作必然折射其爱情婚恋经历和感受。综观徐志摩的全部诗作、书信、日记及一些回忆文章, 本文认为, 徐志摩的爱情诗创作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每一阶段都呈现着一种基本的格调, 表达着一个强烈的主题, 与其曲折的爱情婚恋历程紧密相连。

一、浪漫的理想主义并未换来现实的爱情生活

徐志摩本来与诗一无家族渊源, 二无个人癖好, 可是, 在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 却一反往常, 不写则已, 一写不止, 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

1918年, 21岁的徐志摩远涉重洋, 踏上了美利坚那块陌生的国土。徐志摩在这里待了两年, 他崇拜上了当时著名的英国哲学家罗素。为了追随这位崇拜者, 他放弃了继续在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的机会, 转赴英国。在英国, 徐志摩有缘结识了著名英国作家狄更斯, 他被这种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及自由的精神文化所吸引, 并且加深了对文学的兴趣。

此时, 与林徽因的相识最终促成了徐志摩走上文学的道路。当时, 正值豆蔻年华的林徽因正随其父林长民赴西欧访学并于同年9月考入伦敦学院学习。身在异国他乡的林徽因时常感到苦闷和忧郁。在给沈从文的信中, 她曾写道:“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是希望着生活中有点浪漫的事发生……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来爱我。”正如她心里所渴望的, 浪漫才子徐志摩向她走来了, 而且被她文雅的气质和特有的才情所吸引。于是, 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 徐志摩开始了诗歌创作。康桥的美景和狄更斯的影响促使徐志摩拿起诗笔, 林徽因的出现却让徐志摩真正的沉醉于诗情。

目前所能读到的最能反映徐志摩这段热烈感情的诗篇应是《情死》及《她在那里》两首诗。在1922年6月完成的《情死》一诗中, 徐志摩写道:

“玫瑰, 压倒群芳的红玫瑰, 昨夜的雷雨, 原来

是你发出的信号——真娇贵的丽质。

你的颜色, 是我视觉的醇;我想走近你, 但我又不敢。……

玫瑰, 我爱你!

在这首诗中, 徐志摩把“玫瑰”当作爱的化身, 采用艺术化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爱情的痴迷及勇于为爱献身的疯狂。

徐志摩对林徽因的追求是如此的强烈, 然而他的满腔热情却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结果, 他们因种种原因并未走在一起。也许就如她后来所分析的:“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 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

二、诗歌折射出旷世恋情中的复杂心态

1922年秋徐志摩回国后, 他的诗情没有中断, 继续诗歌创作并公开在各种杂志上发表。《志摩的诗》是徐志摩自己编选的第一个诗集, 这个诗集的出版使他名声大振。在这本诗集中可以约略见出徐志摩在回国初期的生活思想状况, 以及他“泛滥的感情”。就诗作的情感而言, 真情欲滴。这是因为当时的徐志摩陷入了一场惊世骇俗的旷世婚恋中。他和陆小曼经历了重重阻挠后, 最终结合。在1925年8月22日所写的书信体日记中, 徐志摩写道:

“眉, 我的诗魂的滋养全得靠你, 你得抱着我的诗魂像抱着亲孩子似的, 他冷了你得给他穿, 他饿了你得喂他食——有你的爱他就不愁饿不愁冻, 有你的爱他就有命。”

他们的爱情从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第一次见面便给两人以惊喜, 两人都在自己的作品中以无比欣喜的语言描画了这次相遇。陆小曼写道:“如同在黑暗里见到一线光明, 遂死的人又兑了一口气, 生命从此转了一个方面”。徐志摩在他的诗作《春的投生》里这样写道他的感受:“桃花早已开上你的脸, 我更敏锐的消受你的媚, 吞咽你的连珠的笑;你不觉得我的手臂更迫切的要求你的腰身, 我的呼吸投射到你的身上, 如同万千的飞萤投向光焰?这些, 还有别的许多说不尽的, 和着鸟雀们的热情的回荡, 都在手携着手的赞美着春的投生。”他写了自己为这样一个被称为第一美人动情的一霎, 他终于走出了林徽因的影子, 与陆小曼相爱了。

虽然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当时的中国社会在男女婚恋问题的观念上也已经比较开通, 但陆小曼与徐志摩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恋情还是激起四面楚歌。

在重压之下, 徐志摩也产生过逃避的念头, 他选择前往欧洲游学, 他想藉此平息心头炽热的爱。然而, 距离与时间的分隔, 一点都没有减少他对陆小曼的思念之情。于是, 当他在巴黎得知陆小曼病重, 便毅然踏上了归程。其间, 他悲愤地写下这首《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容不得恋爱, 容不得恋爱!/披散你的满头发, /赤露你的一双脚;/跟着我来, 我的恋爱, /抛弃这个世界/殉我们的恋爱!

诗人终于在经历了种种之后下定了决心, 发出了坚贞不渝的爱的誓言!

1926年10月, 他们结婚之后不久离开北京, 开始了他们在一起时最甜蜜的一段日子。陆小曼说:“我们从此走入了天国, 踏进了乐园……度了几个月神仙般的生活。”

三、在绝望的现实中苦苦挣扎

1925年8月9日徐志摩在日记里写道:“眉, 老实说, 你的生活一天不改变, 我一天不得放心。但北京就是阻碍你新生命的一个大原因, 因此我不免发愁。”恋爱时, 徐志摩迷恋的热情大方、彬彬有礼, 笑容明艳、体态轻盈、声音柔美的陆小曼其实在结婚前就已经让徐志摩隐隐地开始担忧, 这是作为恋人的她的优点, 然而在真实的婚姻生活面前, 连徐志摩这样的明星诗人也不得不要担忧起来,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多次表达了对陆小曼沉迷于社交式的生活的不满。

这也许就注定了一些事情, 婚后的徐志摩并非如愿进入了天堂, 首先是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 令徐志摩非常头疼, 因为他失去了父母的一切援助, 生活陷入窘境。其次, 虽然徐志摩在婚后移居上海, 而陆小曼仍然保持着她原来的生活方式, 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 生活奢侈, 挥金如土。住豪宅, 有汽车, 有专门的厨师, 有很多佣人, 还有专门的按摩师。一些日用品, 如服装、化妆品, 手帕等全是法国进口的。还有, 结婚之后, 徐志摩发现陆小曼日常生活懒散, 特别好吃。他说陆小曼, “你一天就是吃, 从起身到上床, 到合眼, 就是吃。也许你想芒果或是想外国白果倒要比想老爷更亲热更急。” (《致陆小曼1931年月12日》) 特别是了陆小曼竟然学会了吸毒, 吸毒成瘾。最后, 竟然发展到和一个按摩师关系暧昧。

我们可以在诗人此时的作品中, 看到他流露出的理想爱情幻灭的痛苦和绝望:

你枉然用手锁着我的手, /女人, 用口擒住我的口, /枉然用鲜血注入我的心, /火烫的泪珠见证你的真://迟了, 你再不能叫死的复活, /从灰土里唤起原来的神奇:/纵然上帝怜念你的过错, /他也不能拿爱再交给你!

这一阶段, 徐志摩交将自己的创作形容为陷入了“穷、窘、枯、干”的境地。写于1928年的《生活》也许可以反映那时徐志摩的苦闷心境。

阴沉, 黑暗, 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 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 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作为欧美游学回来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 诗人徐志摩思想并不是很深刻, 也许有时还比较单纯。胡适说他的思想是“爱”“自由”“美”的“单纯的信仰”, 我们说, 这种单纯的信仰, 在本质上是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他基本上不属于“思想类型”的作家, 而是单纯的情感类型作家。他的思想基本上停留在对欧美政治、文化的情感性的渴望, 明显地带有浪漫诗人的特点, 情感多于理性。这种情感在他的生活中, 留下深深的痕迹, 对他的创作更是具有重要的影响。他一生信奉爱情至上, 是一个相信爱的人, 婚恋激发了他的灵感, 使他在文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同时也让后人感受到其在爱河中喜怒哀乐与颠簸沉浮的心路历程。

摘要:新月派诗人徐志摩以抒写温婉端丽, 柔美鲜亮的爱情诗在新诗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本文将其爱情诗创作分成三个阶段, 并以此来试图把握徐志摩爱情诗的独特意义, 分析徐志摩爱情诗的创作与其婚恋经历与感受有着必然的联系, 不可分割。

读一首情诗爱情诗歌 篇2

花败之时,我也要读一首情诗,因为我对你的爱没有凋逝。

雨来的时候,我站在雨幕里,让水珠为我打拍,读一首情诗,表达我对你的一片柔情;

雨停之时,我也要读一首情诗,因为我对你的爱不会停止。

叶落的时候,我站在枫树下,让红叶为我起舞,读一首情诗,表达我对你的一片深情;

树秃之时,我也要读一首情诗,因为我对你的爱不曾枯死。

雪飘之时,我站在雪地上,让寒风为我欢呼,读一首情诗,表达我对你的一片真情;

朗读情诗的花朵爱情诗歌 篇3

你记不记得曾经

我送给你的花朵

无法闪躲飞过来的命运铁锁

锁了我的一片痴心

你有没有细心想过

我的泪为谁而流

虽然是你给的这不值一提的角色

我还是演的如此卖力

如此投入

从不卑微

不知懦弱

你会不会看到我年轻时候的灵魂

我不曾幸福

也不懂难过

不要问我星空里流浪的`是不是我

不奢求你能理解我

但求一个虚假的梦

蓝色的星球里有你

我的梦里却只有我

记不记得——远方的娇艳可人的花朵

追求如我——你于梦想里舞过的脚印

在哪个寂寞夜里梦见了我

我的手里捧着艳丽的花朵

我在你梦里的门锁里等候

等候你一声情意未眠呼唤

哪怕只是简简单单的问候

你的甜言蜜语

我安静的听着

你的舞姿曼妙

我欣喜感觉着

直到你试着打开通往我梦里的那个锁

你才会发现我

你一定会发现

一个芳香家伙

花儿爱上了你

上一篇:武汉大学国际企业管理下一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禁毒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