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2024-08-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精选12篇)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篇1

(一)、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洁污分开的要求;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区域间标志明确。

(二)、手术室内应设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应设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置一张手术台。

(三)、手术室内要保持整洁,进行手术室时必须穿戴手术室的鞋、帽、隔离衣、口罩;病人要穿医院的患者服进入手术室。

(四)、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各种消毒液要定时更换,定期监测浓度,以保持有效浓度。

(五)、麻醉用器具、物品应定期清洁和消毒,解除病人的用品应一用一 消毒; 严格遵守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

(六)、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

(七)、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必须湿式清洁,每周固定卫生日; 每月做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一次。

(八)、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注意个人卫生。

(九)、凡手术用后的器械及敷料应浸泡消毒,清洗时个人必须带手套,先将血迹彻底洗净,冲洗后包装。

(十)、隔离病人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情况,严格隔离管理,术后器械及物品双消毒,标本按隔离要求处理。

(十一)、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轮应每次清洁,车上物品保持清洁;接送隔离病人后应严格消毒。

(十二)、手术废弃物品需置黄色有标识的双袋内,密闭运送至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处。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4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9例,对照组18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按照手术室的常规消毒方法进行手术室消毒处理,观察组均进行手术室消毒隔离,具体的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确保手术室的地面清洁、物品表面清洁。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需要每日进行手术室操作台、桌椅以及门把手等处的消毒工作,采用500 mg/L的消佳净进行上述场所的擦拭,尽可能的做到地面和物品表面无尘,并且定期进行手术室地面和物品的消毒效果检查,对手术室的清洁消毒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例如,针对手术室地面没有明显的污染时,可以通过湿式清扫和清水擦拭的方式进行清洁;针对手术室地面出现显著污染时,首先采用1000 mg/L的消佳净进行地面污染的擦拭(30 min),之后在进行后续清洁处理。(2)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严格遵照《手术室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手术室消毒,根据有关资料,手术室空气消毒方式一般为采用紫外线照射方式进行空气消毒,这就需要针对手术室的灯管布局进行消毒效果的考量。例如,当手术室的灯管数量为12只/室、灯管高度为4 m时,传统的术前紫外线照射消毒无法起到有效的空气消毒效果,此时需要于手术进行前对手术室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并且于手术结束后再次进行时长为1 h的空气消毒。(3)进行手术室有效的手术器械消毒。手术器械消毒需要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而定,当患者出现严重的感染时,其使用过的手术器械需要采用2000 mg/L的消佳净进行时长为30 min的浸泡处理;针对未出现感染现象的患者,其使用过的手术器械进行处理时,需要打开器械的各个轴节,采用酶清洁剂进行浸泡和擦拭,之后进行擦干处理,并且采用高压方式进行灭菌。此外,手术室的金属器械在进行术后消毒时,需要进行防锈剂处理之后再进行清洗,并且采用洗涤剂溶液进行浸泡和擦拭,确保去除手术器械上的污血和其他污染物,针对手术时器械存在缝隙和关节以及齿槽的情况,需要尽量的将其进行拆卸清洗或者张开以确保彻底清洗,之后采用清水进行冲洗和擦干以及高压灭菌处理。(4)针对特殊感染手术治疗的手术隔离技术。针对出现特殊感染类疾病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首先需要在患者的手术通知单上备注感染的诊断结果以及隔离种类,院方需要为患者准备设备简单实用的专用隔离手术室,并且在手术室标志以隔离标记,手术室内,医护人员需要明确各自的分工,有序的进行手术治疗和配合工作,避免出现混乱现象,以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器具全部采用一次性器具,在整个手术治疗的过程当中,严厉禁止医护人员中途外出,当需要物品等时,需要通过室外工作人员的传递方式来进行;当手术完成之后,医护人员需要严格进行手消毒,并且将手术使用到的一次性器具进行塑料加封和焚烧处理,采用过氧乙酸对手术台和手术器械进行熏蒸消毒,以降低手术室感染现象的发生率[3,4,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分析两组手术治疗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围手术期发生感染5例,围手术期总体感染率为2.8%(5/179),对照组围手术期感染13例,总体感染率为7.0%(13/18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各类手术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骨科手术感染1例(切口感染),普外科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妇科手术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泌尿科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其他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对照组耳鼻喉科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胸外科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骨科手术感染3例(肺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普外科手术感染2例(均为切口感染),妇产科手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肺感染1例),泌尿系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其他手术感染2例(肺感染和泌尿系感染),不同手术方式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次研究将手术室消毒隔离的措施总结如下。

首先,手术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确保手术室的物体表现和地面的清洁无尘,并且需要定期开展手术室相关物品的消毒效果检查工作,针对手术室地面的清洁消毒需要视地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其次,积极的探索手术室消毒方法,不断改进手术室的消毒方法,从而确保手术室的有效消毒,如前文所述,手术室的消毒过程一般为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进行空气消毒,但是考虑到手术室的灯管数量以及布局情况,传统的紫外线照射消毒方式往往无法起到有效的消毒效果,因此,需要引进先进的手术室消毒方法,或者积极的改善消毒模式,从而确保手术是的有效消毒;另外,在进行手术室的器械消毒时,需要严格的遵照手术室有关消毒规范来进行,所有器械首先确保去除污血等污染物,进行消毒浸泡之后,均需进行擦干和高压灭菌处理,值得一提的是,针对金属器械,需要加用防锈剂之后再进行清洗,针对存在缝隙、齿槽、关节的器械,需要尽可能的进行拆卸和分开清洗,以确保清洗的彻底性;最后,部分特殊感染类型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需要明确标注患者的诊断结果和隔离类型,之后于院方提供的专用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分工明确,有序配合来避免出现混乱现象,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在手术治疗结束后均需采用塑料袋进行加封处理,并且于后续进行焚烧,手术台和有关器械采用过氧乙酸进行消毒[6]。

根据研究结果,观察组整体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手术室消毒隔离在降低围手术期感染方面效果显著。但不同手术方式之间比较,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与每组患者的例数较少、统计学效能较低有关。由此笔者认为,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能够显著的降低各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能够显著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保障治疗效果,提高院方手术室感染的控制水平,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对提高医院的声誉和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在降低医院感染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64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9例,对照组18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消毒管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率有无差别。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发生感染5例,围手术期感染率为2.8%,对照组围手术期感染13例,感染率为7.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科手术感染1例(切口感染),普外科手术感染1了(肺感染),妇科手术感染1例(泌尿系感染),泌尿科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其他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对照组耳鼻喉科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胸外科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骨科手术感染3例(肺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普外科手术感染2例(均为切口感染),妇产科手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肺感染1例),泌尿系手术感染1例(肺感染),其他手术感染2例(肺感染和泌尿系感染)。结论:强化手术室消毒隔离能够显著的降低各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感染风险。

关键词:手术室,强化消毒隔离,院内感染,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Tomás-Callejas A,López-Velasco G,Valadez A M,et al.Evaluation of current operating standards for chlorine dioxide in disinfection of dump tank and flume for fresh tomatoes[J].J Food Prot,2012,75(2):304-313.

[2]Bessesen M T,Adams J C,Radonovich L,et al.Disinfection of reusable elastomeric respirators by health care workers:a feasibility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J].Am J Infect Control,2015,43(6):629-634.

[3]麦俏丽.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管理中融入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2(20):2879-2880.

[4]全德君.手术室腔镜器械两种清洗消毒灭菌的实施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23):187-189.

[5]周淑娟.关于消毒隔离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22(29):285.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篇3

【关键词】 消毒隔离管理;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6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6-0122-01

在医院中手术室为高危科室之一,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室逐渐成为抢救、诊断、为科学提供治疗及科学成就的主要基底。因此,医院手术室感染为影响患者治疗及预后的主要因素,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1]。基于该疾病病理特点,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消毒隔离管理在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特选取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需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需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194例患者,其中,男99例,女95例;患者年龄为23~78岁,平均年龄为(50.52±1.03)岁。

1.2 方法

1.2.1 确保地面、物体表面清洁 相关工作人员每日用500mg/L消佳净对操作台、桌、椅及门把手进行一次擦拭,尽可能无尘,并定期定时对消毒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当地面没有显著污染时对其进行湿式清扫,并用清水对地面进行一次拖擦;对于地面出现严重污染时,应用1000mg/L消佳净对污染地面进行30min的拖擦。

1.2.2 有效改进空气消毒方法 本院手术室建于90年代初,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对手术室中的空气进行消毒,但是灯管布局同《消毒技术规范》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当灯管高度为4米/时,灯管数量为12只/时,其不能有效达到消毒效果。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应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实施手术治疗后对空气进行为期60分钟的消毒。

1.2.3 手术器械消毒 对于没有出现感染现象的患者,其使用手术器械后,应将各轴节打开,通过酶清洁剂对其进行浸泡擦洗,擦干后通过高压进行灭菌;对于出现严重感染患者,其使用手术器械后,应用2000mg/L消佳净对其进行为期30min的浸泡,对金属器械加防锈剂后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应先用洗涤剂溶液对其进行浸泡擦拭,有效将手术器械上的血垢杂物去除,对于具有缝隙、关节及齿槽等器械,应尽可能将其拆卸或是张开进行彻底清洗,之后用流水冲净,擦干,并通过高压灭菌。

1.2.4 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技术 在患者手术通知单上表明隔离种类及感染诊断结果,为患者准备专用、设备简单实用的隔离手术室,并在手术室做“隔离”标记。对患者实施手术的医护人员应具有明确分工,避免出现混乱现象,且对患者进行手术的器具采用一次性的,手术过程中,禁止医护人员外出,需要物品时,由室外工作人员传递。手术完成后,医护人员应对手部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所有使用过的一次性器具全部集中放置在塑料袋中加封,并对其实施焚烧处理;手术台及器械应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有效避免或是降低手术室感染现象发生率。

2 结果

本次研究选取的194例需实施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经消毒隔离管理后1例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占0.5%。

3 讨论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消毒隔离管理,该种隔离措施可有效控制手术室感染现象,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感染现象,提高患者治疗效果[2]。相关工作人员应对手术室环境布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将手术室中的不合理布局进行重新布置,有效避免因污染物品处理不当导致手术室严重污染,进而使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应提高医护人员隔离管理意识及手术室消毒意识,在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对手术室进行有效的消毒,尽可能做到无菌操作,有效降低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3-4]。

综上所述,医院手术室采用消毒隔离管理可有效避免或是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可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避免或是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如本次研究中,采用消毒隔离管理后仅1例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占0.5%。因此,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章程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感染控制水平,降低患者出现手术室感染现象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徐文艳. 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中月刊),2013(03):581-582.

[2]杨美兰.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2012(02):372-373.

[3]王竹华,周祝霞,蔡晓干.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23):3225-3226.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篇4

一、人员管理

1、配奶室为清洁区,非配奶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配奶 人员在工作之余及工作结束后,不得在配奶室逗留。

2、配奶人员进入配奶间前应做手卫生,并更换专用衣、裤、鞋、戴口罩、帽子。

3、配奶间工作人员必须严守工作制度,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配奶时应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及时清洗双手。

4、医务人员如患有腹泻、呼吸道综合征及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时应离岗或调岗。

二、环境管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与流通,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每天采用动态消毒机或紫外线照射进行空气消毒 1-2 次。

2、保持室内温度 24-26℃,相对湿度 55%-60%。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篇5

1、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严格遵守三通道流程,各区间有明显标志,相对隔离,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手术间按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分室,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制一张手术台。连台手术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第一台手术结束后,整理手术间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净化空气后再接受新的手术病人。

2、使用洗手液,洗手刷、小方巾应一用一灭菌。严格按照洗手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洗手,每月对手术医生、洗手护士手指细菌培养一次,有据可查。

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备用刀片、剪刀等器械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

4、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穿上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5、巡回护士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门不要随便打开。

6、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应进行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

7、病人准备室、麻醉复苏室紫外线要求:功率≥1.5W/m3,灯距地面2.5m,配有紫外线反光罩,辐射强度>70uw/cm2,有使用时间记录,每半年测紫外线强度一次。

8、凡需手术病人,术前一律抽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艾滋病毒抗体、梅毒抗体。阳性者按传染病隔离技术要求实施。

9、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车轮每次消毒。接送隔离病人,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10、吸引瓶、污物桶每次用后洗刷干净,并用1:100施康

Ⅰ号浸泡消毒后方可使用。

11、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

12、一般感染手术

(1)器械、引流瓶等浸泡消毒后按常规处理。敷料、针筒、手套等焚烧处理。

(2)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及地面。

13、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手术

(1)设专用隔离手术室,门外挂隔离标志(黄牌黑字),专人负责巡回。工作人员在手术间应穿隔离衣及鞋套,无特殊紧急情况,不可离开手术间。如须添加物品,可请室外人员帮忙。

(2)术前备齐手术用品,尽量采用一次性敷料、针筒。

(3)术毕医务人员将手套、衣服、鞋或鞋套及帽留在手术间,术中污染的纱布、敷料及其他能燃烧的物品全部焚烧。

(4)工作人员离开手术室应用消毒液泡手。

(5)未使用过的物品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贴上经色标志,送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再按常规处理。

(6)污染的金属类器械用1:4施康Ⅱ号浸泡10分钟后清洗,吸引瓶等非金属类器械用1:100施康Ⅰ号浸泡10分钟后清洗,再打包贴上红色标志,送高压蒸汽灭菌处理。

(7)保证新风机组正常运作,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及地面。

四、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保持室内干燥、清洁无尘,无杂物,无蚊蝇。

2、无菌物品固定基数,定点定位,由专职人员每日检查,按顺序排列,标签醒目,无过期物品。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有效期7天,霉季5天。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无纺布包装有效期7天,纸塑包装有效期6个月。细菌检测每月一次,有据可查。

3、无菌包一经打开或无菌盐水开瓶后超过12小时不能

使用。无菌台准备后不得超过4小时,否则重新灭菌。无菌物品过期或可疑污染的应重新灭菌。

4、无菌包体积不应超过30cm×30cm×50cm,包布大小适宜,清洁无破损,一用一清洗。无菌包内外均有化学消毒指示剂,以鉴定灭菌效果。

5、器械浸泡消毒应打开关节,完全浸没,盒盖上标明可用时间,浸泡用容器每周更换灭菌二次,消毒液按规定更换,使用中消毒液每月一次细菌培养。

6、使用干缸持物钳,每4小时更换一次;碘酒、酒精瓶每周更换灭菌二次。开启的无菌溶液在4小时内用完,开瓶时注明启用时间。置于容器中的无菌物品(棉球、纱布、灯柄、螺丝刀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12小时。

7、使用抗菌洗手液,指刷、消毒小毛巾等用物每24小时消毒一次。

8、高压蒸汽灭菌物品及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每月做细菌培养至少各一次,并粘贴化验单备案。

9、低温等离子灭菌必须采用专用无纺布及专用纸塑包装袋,灭菌时每锅做工艺监测,每包做化学监测,灭菌物品每月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做细菌培养一次,并将结果登记在册。

供应室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上班时应衣、帽整洁,不得穿工作衣进食堂或离院外出。

2、工作人员操作前后认真洗手。

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类物品的消毒、洗刷、清洁和灭菌的方法程序和质量要求,以及各类物品的性能、保养方法和

使用范围。

4、供应室工作须培训后方可上岗,消毒员应持有上岗证。

二、环境管理

1、供应室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

2、室内环境保持清洁、整齐。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各个工作室内物体表面一次,地面用消毒液拖地,每周一大扫。

3、严格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路线采用强行通过的方式,不准逆行。严格区分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和污染物品,流水操作不逆行。消毒与未消毒物品须严格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

三、消毒隔离制度

1、无菌物品收发、污染物品的接收,均应有单独窗口和专职人员。

2、送回供应室的医疗器械,用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洗净擦干上油,经高压蒸气灭菌后备用。

3、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4、压力蒸汽灭菌操作程序按《医院消毒技术规范》执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灭菌前进行B—D空锅试验,排气系统正常方可使用。

四、无菌室管理

1、无菌室干燥通风,排气扇向外排风,室内、柜内清洁,无积灰。拖把、抹布专用。用消毒液擦拭每日1—2次,物体表面细菌培养每月一次。

2、进入无菌室前要洗手、戴口罩、更衣换鞋。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每月无菌室人员手细菌培养一次。

3、无菌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60分钟,每月一次空气细菌培养。

五、无菌物品管理制度

1、无菌物品接收时,应检查无菌包标记是否完整、包布是否清洁干燥,方盒的孔有无关闭,3M胶带是否达到灭菌效果。

2、每日检查无菌物品,不得有过期物品,一般有效期10天,霉季5天。过期或有污染可疑者重新消毒灭菌。无菌包每月细菌培养一次。

3、无菌物品应摆放在无菌柜内,距地面>20cm,距天花板>50cm,距墙壁>5cm,无菌物品应分类放置,按灭菌先后顺序排列。

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室。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篇6

1.血液净化室应当环境整洁而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间、治疗室,相对清洁区包括水处理室、工作人员和病人更衣区、接诊区、办公区等;污染区包括医疗废物存放处等。

2.清洁区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卫生学监测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3.消毒、灭菌物品应标明消毒、灭菌有效期限,过期物品重新消毒。

4.按照厂家要求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消毒和冲洗方法及频率参考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每次消毒、冲洗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保证透析机供水安全。血液净化室应当为水处理设备建立消毒和冲洗记录。

5.透析机应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处理,具体消毒方法参见透析机的相关说明书。

6.药物包括肝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应当现配现用。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章程制度。

7.血液净化室使用的浓缩液必须获得卫生行政部门的临床使用许可证。应当定期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医务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9.病人在进入血液净化室前需要完善相关指标包括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的检查,并定期复查,对明确有传染性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应当隔离透析或到专科医院透析治疗,HIV病人应转专科医院透析。

特殊感染患者消毒隔离制度 篇7

1、特殊感染指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

2、确诊或疑似特殊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悬挂隔离标识,接触 隔离(蓝色标识)、空气隔离(黄色标识)、飞沫隔离(粉色标识)。

3、患者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 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4、隔离病房应每日空气消毒,物表地面采用10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溶液擦拭,至少作用15min,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使用消毒剂应每次更换。拖布、抹布要专用,每天消毒。

5、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进行双层 密闭封装。可重复使用的被污染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

6、医务人员进入病区应使用相应防护用品,离开被患者污染的区 域时立即脱卸防护用品并执行手的清洁与消毒。

7、患者产生的废物应用双层医疗废物袋集中收集处理,并有“特 殊感染”的标识。

手术室消毒隔离制度 篇8

一. 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按规定路线进入手术室。进更衣室前先换拖鞋,然后更衣、戴口罩、帽子,手术室内不应穿袜子或个人内衣,避免细菌扩散。

二、严格划分三个区:非限制区(污染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限制区(无菌区)。

三、手术间物品摆放整齐,清洁无灰尘,无血迹,私人物品及书报一律不准带入手术间,严禁在手术间内做敷料打包。

四、灭菌包应储存在无菌物品柜内,有效期为1周,过期应重新消毒,布类敷料包皮无残缺破损及缝补,不潮湿。

五、医务人员使用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及灭菌日期。无菌包打开后虽未使用,视为污染,必须重新灭菌。

六、手术过程中,工作人员严格无菌操作,静脉输液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带。麻醉物品应当一用一消毒,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七、病人手术使用过的器械处理: 手术后立即清洗器械,去除器械上的血垢等污染,有关节、缝隙、齿槽的器械,应尽量张开或拆开,进行彻底洗刷,然后用流水冲净,擦干或晾干,器械消毒过程中可以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添加专用水溶性器械润滑剂。并尽快打包,以免再污染。

八.一般感染病人使用后的器械选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 泡30分钟(金属器械须加防锈剂);经血传播的疾病如艾滋病、各型肝炎等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气性坏疽、破伤风感染等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进行常规清洗消毒。

九.感染手术后处理原则

感染手术后必须消毒处理,其目的以防止因空气的传播或感染器械的再使用以致交叉感染,污染手术处理,根据感染程度,细菌种类不同而分四类方法处理。1.一般感染手术(如脓肿切除)

(1)术中所用一次性器械及敷料,以医用污染垃圾作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2)更换手术台及推车上的床单、被套等另行消毒处理。(3)手术间按常规清扫并消毒。

2.感染范围广泛手术(如急性脓疡、大面积烧伤等)

(1)护士在术前根据手术的需要尽可能将的品准备齐全,以免外出而以引起交叉感染。

(2)术中所用一次性器械及敷料,以医用污染垃圾作焚烧处理,非一次性物品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3)消毒液擦拭物品表面,消毒液拖地,空气净化处置。3.烈性感染手术(如气性坏疽、破伤风)

此类手术尽量在就地病区作,若送手术室,则须放在简易而小的手术间内进行,以利隔离。(1)术前准备用物,力求简单并选较差的器械为宜,尽量少用布类(用以一次性为佳),含有脓血的物品则尽量控制在手术台上,勿随意放置。

(2)术前尽量将不需用的物品放到室外,配备2名护士,室内、外各一个。

(3)术中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全部焚烧,非一次性物品必须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4)凡手术中未用过的物品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注明标鉴后,行高压灭菌后再按常规处理,推车用消毒液擦拭。4.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术后处理

(1)手术通知单上注明阳性,即做好术前准备。

(2)术中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全部焚烧,非一次性物品必须另行消毒灭菌处理。

(3)凡术中未用过的物品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注明标准后,行高压灭菌后再按常规处理。(4)手术间按常规消毒处理。

十、手术室手术间严格卫生、消毒制度。每日手术前和手术后进行湿式擦拭清洁消毒,墙体表面擦拭高度为2—

2、5m,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每周1次彻底卫生清扫,使用的扫帚、拖把严格按区分开。

十一、传染病患者的手术通知单上应注明感染诊断,其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手术。术后器械、物品及环境仪器等进行终末消毒。

十二、接送病人的平车每周消毒或专人专用套;室内车、室外车分别使用;隔离病人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十三、术后污敷料定点放置,按规定处理。手术废弃物置于黄色塑料袋,封闭运送指定地点。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

十四、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室工作。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篇9

为严格控制传染病的扩散,进一步落实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病例的隔离工作,预防相关疾病的医院感染,经医院研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隔离的管理

1.各科室应严格执行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规定,落实相关疾病的隔离工作。

2.在新建、改建或扩建时,医院感染委员会应对建筑布局进行审查,使其符合医院卫生学要求,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3.科室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

4.各科室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

5.各科室建立并保持科室个人防护用品的基数,随时补充,随时可取。6.科室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二、患者的隔离

1.针对所有的患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2.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应分开安置。条件受限时,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

4.隔离病室应悬挂相应的隔离标识,并限制人员出入。5.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隔离预防措施(见附表)。

三、医务人员个人防护

1.医务人员在接诊所有患者时,应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依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风险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2.已知患者所患感染性疾病时,应根据该感染性疾病传播的途径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用品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参照《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附件各种传播途径的隔离预防措施 附件

消毒灭菌制度

为保障我院医疗器械及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质量,预防因消毒不规范导致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总体要求

1.采用集中管理的方式,对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后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均由消毒供应室回收,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可以根据国家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2.可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或灭菌。3.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4.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5.不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物品(输液网兜、换药盘等)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洗,如遇污染及时消毒。

6.诊疗环境表面保持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

7.感染或疑似感染朊病毒患者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用双层医疗垃圾袋盛装,并贴上标签,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处理。

8.手部皮肤的清洁和消毒应按照《攀枝花市妇幼保健手卫生制度》执行。9.科室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从事消毒灭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二、日常管理细则

1.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1.1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1.2中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1.3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做清洁处理;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2.常见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2.1可重复使用的低度危险性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先及时清洁,然后采用中、低效消毒剂进行消毒。

2.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2.3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2.4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

2.5病人出院、转科、死亡后进行床单元终末消毒。

2.6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羊水穿刺室、检验科等科室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5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 min;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1000 mg/L-2000 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

3.使用中消毒剂和消毒用品的管理

3.1各科室使用的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擅自使用未经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审核的消毒产品。

3.2临床科室常用消毒制剂的使用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科室自配消毒剂,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的含氯消毒制剂,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应=24小时。

3.3保洁使用的擦拭巾使用后应由保洁公司进行统一清洗和消毒;各科室自己使用的擦拭巾,使用后应清洗干净,在25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 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3.4拖布使用后立即清洗干净,在500 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 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

三、监测

医院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应遵循《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各项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B-D测试由相关科室按要求定期完成,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进行督导。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按相关规范的要求,开展针对空气、物体表面、手、暖箱(湿化瓶)用水等的卫生学监测。

四、术语与定义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植入物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4.灭菌: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5.高水平消毒: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达到高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6.中水平消毒: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达到中水平消毒常用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7.低水平消毒: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环境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制度

一、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1.普通科室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每日两次;每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消毒1次,作用30分钟;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毛巾或纸巾等)去除可见的污染物,清洁后再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使用后的吸湿材料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2.普通科室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病房用品如桌子、椅子、卫生间等物体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每日一次;每周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1次,作用30分钟;当物体表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处理方法同地面消毒。擦拭不同患者单元的物品之间应更换布巾并做手卫生,若戴手套应更换手套并做手卫生;各种擦拭布巾应分区使用,用后统一清洗消毒,干燥备用。

3.感染高风险的科室和部门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包括住院部的各护理单元、手术室、产房、计划生育手术室、羊水穿刺室、口腔科、检验科、急诊室、供应室等部门的地面和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清洁,频次和方法同普通科室;每日消毒一次;地面和物体消毒均采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方法同普通科室。

二、患者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1.科室应保持床单元的清洁。

2.床单元中涉及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同上。

3.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

4.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床垫应保持清洁,患者出院后用“床单元消毒机”进行终末消毒,小面积污染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大面积污染、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患者等使用后的上述物品按医疗废物处置。5.病床隔帘应保持清洁,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普通科室每季度清洗一次,高风险科室(同上)每月清洗一次。

三、常见医疗器械的清洁与消毒

1.治疗车、护理车、治疗室的操作台等诊疗用品每次用后清洁、每周消毒一次,如污染时先去污染再清洁、消毒,清洁和消毒方法同物体表面。

2.患者床旁使用的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微泵、监护仪器等平时保持清洁,患者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用含消毒液(75%酒精)的布巾或棉签擦拭。

四、多重耐药菌株感染/定植患者的环境消毒按照我院多重耐药菌防控制度执行。

五、电梯的清洁消毒

电梯内应保持清洁,每日常规湿式清洁1次,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电梯内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采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擦拭消毒。

六、清洁用品的使用规定及清洁消毒

擦拭布巾和拖布头分区使用;擦拭布巾应每床一巾,拖布头应每间病房一个;用后的清洁用品包括擦拭布巾及拖布交由保洁公司集中清洗和消毒。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购进、使用及用后处理各环节的管理,避免对病人和社会造成危害,特制定本规定。

一、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后勤保障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和使用。

二、医院所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从具有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及备案凭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等持有效证件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及原卫生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

三、每次购置回的一次性医疗用品,采购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帐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四、医院保管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账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生产厂家、供货单位、产品名称、数量、规格、单价、产品批号、消毒或灭菌日期、失效期、出厂日期、卫生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姓名等。

五、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六、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大包装后方可进入治疗室,科室使用前应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等。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八、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向医务科进行不良事件报告,同时报告护理部、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科和后勤保障部等部门。

九、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十、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后,按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处置。医院感染管理科对一次性医疗无菌用品购进、使用、用后处理进行监管,定期和不定期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处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三证进行审核。若因违规操作而引发差错、事故或纠纷,其后果科室自负。

消毒药械管理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使用的消毒、灭菌药械的监督管理。

2、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医院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存储和使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

3、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消毒、灭菌药械使用效果进行抽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分管院领导汇报,重大问题向主要负责人汇报,同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进行通报,并提出改进措施。

4、药剂科、后勤保障部应根据临床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审核意见进行采购,按国家规定查验所需证件,监督进货质量,并按有关要求做好记录。

5、药剂科、后勤保障部应建立消毒、灭菌药械的采购、出入库登记制度并由专人负责。

6、药剂科、后勤保障部应将拟购进消毒液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计划,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进行资质审核,资料由药剂科、设备科保存。

7、使用部门应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使用;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消毒对象、更换时间、影响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相关部门。

8、禁止使用过期、淘汰、无合格证的消毒、灭菌药械。

手卫生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减少医疗活动中病原体在医务人员和病人之间的传播,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手卫生的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手卫生的管理制度》。

一、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全院各科室应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教育,定期开展手卫生知识的宣传活动,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并严格遵照执行, 加强所有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及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二、全院各科室应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1.设置方便医务人员使用的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按要求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各诊疗区域均配备手卫生的五要素即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或抗菌皂液、干手纸巾、手卫生宣传图以及垃圾桶;治疗车上配置速干手消毒剂;每床均须配置速干手消毒液。

2.外科手消毒设施:按要求配置洗手池、清洁剂、清洁指甲用品、干手物品;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手消毒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三、医务人员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应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我院手卫生标准操作流程(见附件2),严格按照洗手卫生指征和手卫生方法执行手卫生。

四、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医院感染管理科加强手卫生巡查,按计划抽查各部门手卫生设备设施情况和执行状况,将抽查情况列入科室考核指标。各科室应每月对本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并将自查情况予以科内通报,记录于《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活动记录本》上,并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五、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篇10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11

一、人员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提高所需器械物品的供应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二、科室周围环境无污染,内部布局合理,三区划分清楚有实际屏障,人、物流由污到洁,强制通过,不得逆行。

三、在器械物品处理工作流程中,要有必要的设备与设施,如:回收间应有流动水洗手设施。

四、非本科人员未经允许不得入内,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工作区要做好各项防护后再进行操作,离开本区域时要更衣、鞋等,并进行洗手或手部消毒,工作鞋应每日刷洗,晾干备用。

五、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动脉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前须进行B-D实验并详细记录。

六、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分区存放,下收下送车辆应“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物品,拆除大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物品应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货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不得将包装袋破损、失效、霉变的物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八、有明确的质量管理和监测措施,对购进的原材料、消毒剂、洗涤剂、设备、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等进行质量检测、监督登记,并对自身工作环境的洁净和洗涤、包装、灭菌等环节的工作质量及对无菌物品的包装、外观及内在质量有检测措施。

九、临床科室使用后的所有诊疗器械经初步冲洗后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对一般传染病病人用过的器械(1)手工处理时直接加酶浸泡,如果污物已干,应煮沸消毒(2)机械处理时应用洗涤机煮沸处理。

十、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标准预防,安全处理锐利器具,使用后的锐器应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3/4满封口,由专人回收后焚烧处理,禁止利器盒重复使用及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及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十一、每月对空气、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及灭菌器械应进行检测并符合标准。

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篇12

1、认真贯彻执行《消毒管理办法》,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防交叉感染,保护病人、工作人员。

2、技术操作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一人一管一针一用一消毒制度。医务人员工作时要着装整齐、清洁,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和口罩,诊疗工作前后要洗手。

3、治疗室空气、地面要定期消毒,必要时随时消毒并做好记录。每一天上班前、下班后都要搞好所有工作场所的清洁工作。

4、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压舌板用后,应及时用消毒液浸泡。

5、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应做隔离观察处置,尽快作出诊断和转送上级医院治疗。

6、传染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及时消毒和处理。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2021年5篇【二】

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8、供应室必须将无菌与清洁、污染物品分开存放。严格按照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并定期开展消毒与灭菌效果检测工作。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2021年5篇【三】

一、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本科室工作特点,制定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并落实相关消毒隔离措施。

二、医务人员进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并按规定洗手或手消毒、戴口罩和工作帽等。

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物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四、各科室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物品应严格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并按要求进行相关的监测并记录。

五、各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卫生设施,医务人员和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根据不同情况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按要求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六、任何物品在消毒、灭菌前均应充分清洗干净。消毒、灭菌方法首选物理方法,如耐湿、热的物品首选压力蒸气灭菌;选择化学方法消毒灭菌时,应进行化学消毒剂浓度监测,消毒灭菌后的物品使用前用无菌水彻底冲洗干净。

七、科室应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1、各科室应定时通风,必要时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其他的空气净化措施。

2、地面无明显污染时湿式清扫,当受到病原体污染时,应进行消毒处理;拖洗工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3、墙面一般不需常规消毒,受到病原体污染时,采用适宜浓度的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处理。

4、病房各类用品表面应保持清洁,一床一桌一椅一抹布,使用后及时清洗,必要时消毒处理。

5、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必须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八、洗衣房回收污染被服不应在各科室走廊内请点,以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

九、各科室布局、流程应合理,洁、污区域划分明确,防止人流、物流交叉。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指证和方法。根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隔离防护措施,并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十、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在病区末端设一间或多间隔离病室;对已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收治于感染性疾病科;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十一、医务人员不得穿工作服进、出医院餐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

十二、医疗废物处置应符合我院医疗废物管理有关规定。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2021年5篇【四】

一、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隔离制度,进入人体组织或人的医用品必 须高压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用过的医疗 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 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 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二、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 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器等 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种 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灭菌 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灭菌或 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 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三、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 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要求 进行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 处理。

四、消毒隔离措施

1、医务人员在做无菌*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作规程。洗手,戴好帽子、口罩。治疗车上的无菌器械、敷料罐、缸,使用后应及时 盖严,定时更换和灭菌,并注明灭菌日期和开启日期及时间。

2、治疗室每日定时通风换气,用消毒液擦地,每周大扫除 1 次,治 疗室用的擦布及拖布等应有标记且专物专用。

3、病室各房间每日定时通风两次,每日晨间护理时用湿部套扫床,一床一套;每日擦小桌,一桌一布,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

4、每周更换被服一次,并根据情况随时更换。

5、注*器使用后放入指定容器内,利器放入利器盒内。

6、治疗室、产房、手术室、换*室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并每月做空 气培养。

7、体温表一人一支,每次使用后浸泡于 250mg/l 含*消毒液内消毒-冲洗-晾干-备用。

8、门诊采取血标本,实行一人、一针、一巾、一止血带。

9、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 隔离措施。

(1)隔离患者有条件时住单间或单隔内,病室内或病室门口要备隔 离衣,悬挂方法正确。

(2)患者专用体温表、便器,应用一次性注*器、输液器、餐具,使用后回收集中处理。

(3)隔离患者用过的医疗器械应用 500mg/l 含*消毒剂浸泡消毒,血压表、听诊器等用 500mg/l 含*消毒剂消毒液擦拭,血压计袖带若 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先使用含有效*的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再清洗 干净,晾干备用。

10、凡患者有气性坏疽、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伤口,应严格隔离。所 用的器械、被服菌要进行[双消"处理,所用敷料放入专用塑料袋烧 毁。

11、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螺旋管、呼吸气囊、气管套管、管路、牙垫、舌钳、开口器等要一人 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瓶内为 蒸馏水,每日更换和消毒。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 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

12、换*、注*、处置工作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手。

13、转科、出院、死亡患者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14、一次性医疗护理物品使用及用后的处理一定严格废物按医疗废物 处理要求执行。

(1)注*器、输液(血)器:用后直接放入治疗室规定的容器内,每天由院总务科统一纠集处理。

(2)病房内的废弃医用垃圾:如敷料、绷带、棉球、纱条、压舌板、一次性引流袋、尿袋、胸腔引流袋、引流管、手套、肛袋、窥具等塑 料类废弃物;用后放入医疗垃圾容器内,每天由医院医疗垃圾专职回收人员回收并处理。

(3)特殊感染性物品:如: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者、破伤风、艾滋病等病人用过的废弃物,就地消毒处理后放入双层黄*垃圾袋内,并标识病原体、处置时间和责任人,交医院医疗垃圾专职人员,在监 控下焚烧。

五、按照中华*共和国卫生部卫通(2009)10 号<医务人员手卫 生标准>执行,加强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落实手卫生标准。逐步 贯彻执行卫生部<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作规范><清洗消毒及灭菌 效果标准>等六个卫生行业标准。

六、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时以含*消毒剂消毒,消毒剂浓度按要求 配制。拖洗工具应有不同使用区域的标识,使用后应先消毒、洗净、再分开晾干。

关于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2021年5篇【五】

1、医务人员工作时间应衣帽整洁。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2、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3、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灭菌要求。凡接触皮肤、粘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达到消毒要求。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4、无菌器械容器、敷料缸、持物钳等,要定期消毒、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灭菌,消毒液定期更换。用过的物品与未用过的物品严格分开,并有明显标志。

5、传染病人应进行预检分诊,按常规隔离。疑似传染病人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过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

6、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每日空气消毒,物品定期消毒。传染病人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对病人的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7、传染病人要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应更换隔离衣、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上一篇: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下一篇:艺术特长生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