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思路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税收思路(共8篇)

税收思路 篇1

税务筹划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降低纳税人税负的经济行为。企业税务筹划作为一项“双向选择”,不仅要求企业依法缴纳税款以及履行税收义务,而且要求税务机关严格“依法治税”。企业税收筹划在减轻税收负担、获取资金时间价值、实现涉税零风险、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方法开展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

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选择投资地区与行业

开展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投资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以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目前,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社会进步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区域税收优惠只保留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其它区域优惠政策已取消。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等方面。因此,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税率及减计收入优惠政策。低税率及减计收入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收入总额减计10%。税法对小型微利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等方面进行了界定。

2.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农林牧渔业给予免税;对国家重点扶持基础设施投资享受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对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

3.就业安置的优惠政策。就业安置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100%扣除,安置特定人员(如下岗、待业、专业人员等)就业支付的工资也给予一定的加计扣除。企业只要录用下岗员工、残疾人士等都可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分析哪些岗位适合安置国家鼓励就业的人员,筹划录用上述人员与录用一般人员在工薪成本、培训成本、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影响企业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录用可以享受优惠的特定人员。

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筹划。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遵循国际惯例将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作为界定纳税人的标准,原内资企业所得税独立核算的标准不再适用,同时规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汇总到总机构统一纳税。不同的组织形式分别使用独立纳税和汇总纳税,会对总机构的税收负担产生影响。企业可以利用新的规定,通过选择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

企业从组织形式上有子公司和分公司两种选择。其中,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与义务的实体;而分公司是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需要由总公司承担法律责任与义务的实体。企业采取何种组织形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分支机构盈亏、分支机构是否享受优惠税率等。

第一种情况:预计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盈利,选择子公司形式,单独纳税。第二种情况:预计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盈利,选择分公司形式,汇总到总公司纳税,以弥补总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亏损;即使下属公司均盈利,此时汇总纳税虽无节税效应,但可降低企业的办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第三种情况:预计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亏损,选择分公司形式,汇总纳税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总公司利润弥补亏损。第四种情况:预计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亏损,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分支机构扭亏的能力,若短期内可以扭亏宜采用子公司形式,否则宜采用分公司形式,这与企业经营策划有紧密关联。不过总体来说,如果下属公司所在地税率较低,则宜设立子公司,享受当地的低税率。

如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所在国被视为居民纳税人,通常要承担与该国其他居民公司一样的全面纳税义务。但子公司在所在国比分公司享受更多的税务优惠,一般可以享有东道国给予其居民公司同等的税务优惠待遇。如果东道国适用税率低于居住国时,子公司的积累利润还可以得到递延纳税的好处。而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所在国被视为非居民纳税人,所发生的利润与总公司合并纳税。但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不允许境内外机构的盈亏相互弥补,因此,在经营期间若发生分公司经营亏损,分公司的亏损也无法冲减总公司利润。

二、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务筹划

折旧是为了弥补固定资产的损耗而转移到成本或期间费用中计提的那一部分价值,折旧的计提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折旧具有抵税作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所需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也不相同。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收筹划。

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把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在税率稳定的前提下,所得税的递延缴纳相当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另外,当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时,延长折旧期限把后期利润尽量安排在优惠期内,也可进行税收筹划,减轻企业税负。最常用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来的折旧额在量上不一致,分摊各期的成本也存在差异,影响各期营业成本和利润。这一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三、利用存货计价方法开展税务筹划

存货是确定构成主营业务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的影响。企业所得税法允许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但不允许采用后进先出法。

选择不同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会导致不同的销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产生不同的企业利润,进而影响各期所得税额。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纳税期以及盈亏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使得成本费用的抵税效应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如,先进先出法适用于市场价格普遍处于下降趋势,可使期末存货价值较低,增加当期销货成本,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延缓纳税时间。在企业普遍感到流动资金紧张时,延缓纳税无疑是从国家获取一笔无息贷款,有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先进先出法会虚增利润,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不宜采用。

四、利用收入确认时间的选择开展税务筹划

企业在销售方式上的选择不同对企业资金的流入和企业收益的实现有着不同的影响,不同的销售方式在税法上确认收入的时间也是不同的。通过销售方式的选择,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合理归属所得,可在经营活动中获得延缓纳税的税收效益。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销售方式及收入实现时间的确认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直接收款销售方式,以收到货款或者取得索款凭证,并将提货单交给买方的当天为收入的确认时间。二是托收承付或者委托银行收款方式,以发出货物并办好托收手续的当天为确认收入时间。三是赊销或者分期收款销售方式,以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为企业收入的确认日期。四是预付货款销售或者分期预收货款销售方式,以是否交付货物为确认收入的时间。五是长期劳务或工程合同,按照纳税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可以看出,销售收入确认在于“是否交货”这个时点上,交货取得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证的,销售成立确认收入;否则收入未实现。因此,销售收入的筹划关键是对交货时点的把握和调整,每种销售结算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标准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即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

五、利用费用扣除标准的选择开展税务筹划

费用列支是应纳税所得额的递减因素。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地列支当期费用,减少应缴纳的所得税,合法递延纳税时间来获得税收利益。

企业所得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费用划分为三类:一是允许据实全额扣除的项目,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等。二是有比例限制部分扣除的项目,包括公益性捐赠支出、业务招待费、广告业务宣传费、工会经费等三项基金等,企业要控制这些支出的规模和比例,使其保持在可扣除范围之内,否则,将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三是允许加计扣除的项目,包括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和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等。企业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该类支出的金额,以充分发挥其抵税的作用,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税收思路 篇2

近年来, 区局确立“以文化促文明, 以文化促收入”的指导思想, 倡导奋发进取的主流文化方向, 积极培养和营造文化发展环境, 支持文化创新, 充分发挥其引导、鼓励、教育的特殊作用, 着力提升地税文明化程度, 形成了地税工作与文化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区局税费收入连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为税收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文化建设也是亮点纷呈, 颇具特色, 为税收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明确思路, “三个支点”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决定于客观物质条件。实践中, 区局首先明确了文化建设思路:即以政治文化统领人, 以制度文化规范人, 以精神文化引导人, 以行为文化带动人, 以物态文化鼓舞人, 深层次提高区局干部职工的思想品位, 从而实现带好队、收好税、服好务的工作目标。并逐步形成了支持文化发展的“三个支点”, 牢固搭建起区局文化建设的广阔平台, 使得区局文化建设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和丰厚的土壤。

1. 在思想意识上形成一个牢固的“支点”。

区局班子不仅关注与重视文化建设, 而且将文化做为推动地税事业加快发展的战略规划抓紧抓好, 积极策划具体活动项目, 主动参与文化活动, 激发区局干部职工的文化建设动力和热情, 在全局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2. 在规章制度上形成一个固定的“支点”。

将文化建设与目标管理考核联系起来。建立“一把手”负总责, 主管领导具体抓, 各部门各负其责的文化建设体系。要求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准确把握文化建设的内涵, 率先垂范, 积极倡导, 认真组织开展文化建设, 同时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干部职工对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

3. 在投入上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为促进文化建设, 区局逐步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 建立了以“三室、二刊、一廊、一网”为主体的文化工作阵地。“三室”包括:电化教室, 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大屏幕液晶电视等设备;图书阅览室, 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历史、地理、科技、文学等方面的图书2000多册, 音像资料30多套;体育活动室, 设有乒乓球台、台球桌、跑步机、综合健身器、模拟自行车等多种器材。“二刊”是指区局自己编辑整理的《快报》、《论坛》两个载体, 分别刊载区局工作动态、科室工作亮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干部职工文学作品, 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深受干部职工欢迎。“一廊”即廉政文化走廊, 悬挂、粘贴区局干部自己创作的廉政书法、摄影绘画、警句格言等作品。“一网”即区局文化政工网, 在办公内网开设“理论学习、党建知识、文明建设、地税文化、网上讲堂”等栏目, 及时占领了思想工作的网络阵地。

二、把握方向, “三个增强”为文化建设定下向上基调理念

区局班子始终认为, “给人以教育、鼓励, 促人奋发进取, 有利于税收事业发展的要求”是应当牢牢把握的文化建设的方向。结合当前税收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区局将“三个增强”, 即增强拼搏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增强个人修养定为区局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调。

1. 强化奋发进取的文化理念, 增强拼搏意识。

把区局的文化建设成奋发进取的文化。通过文化的熏陶促使拼搏意识的养成。我们先后开展争当“十大标兵”和争创“先进科室”活动, 鼓励、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形成团结拼抢, 思危奋进的强烈氛围。我们以建一流办税大厅, 建一流队伍, 创一流服务, 树一流地税形象为目标, 树立唯旗必夺, 争先创优意识。几年来, 我们先后在文明创建、道德建设、税收宣传等、体育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区局先后获得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先进基层单位等多项荣誉。

2. 弘扬奉献精神, 增强服务意识。

大力宣扬乐于奉献的先进事迹。通过典型事迹报告会、评选“十大标兵”、“十大服务明星”等活动充分展示一个个奋战在税收第一线的税务干部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廉洁奉公的模范形象, 为广大干部职工树起榜样和旗帜。全局学榜样学先进蔚然成风, 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升, 多个科室被授予省、市级“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3. 强化教育培训, 增强个人修为。

提高文化品位和素质, 关键在于汲取文化精髓。教育干部职工学会自勉、自励、自警。自勉自励的文化素养, 有利于干部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 振奋精神, 坚定信念, 克难奋进。在自勉自励的基础上保持自警, 有利于干部在诱惑面前自我警觉, 自我提醒, 自我鉴别, 舍利取义。特别是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 既要靠制度制约, 更有赖于干部的自身修为即拒腐防变能力。

三、拓展形式, “四个结合”为文化建设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区局对于文化建设, 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就文化而文化, 而是始终将文化建设置于税收事业发展的大环境中, 通过与各项工作相结合, 使文化建设工作得以协调发展。

1. 将文化建设与组织收入相结合。

从2005年至2009年, 区局累计完成各项税费收入129.48亿元, 年收入从2005年的17.25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33.47亿元, 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应当说, 这个成绩的取得, 与全体干部职工众志成城、勇挑重担、克难奋进、拼搏争先的精神是紧密联系的。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区局文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文化建设释放出来的精神力量一经与税收实践相结合, 就将转化为真金白银、转化为巨大的税收效益。同样, 文化建设也在日益复杂的税收实践中得到积累和升华, 得到丰富和发展。

2. 将文化建设与文明创建相结合。

文化传承文明, 文化展示文明。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了与纳税人之间的沟通, 更加拉近了与纳税人之间的距离。例如区局将职责范围、办税程序、服务时限、服务承诺等向纳税人公开, 就是力图把文化载体与创建载体有机结合和统一。近几年来, 区局还将文化建设延伸到办税服务窗口上、延伸到办税服务制度上, 把文化建设工作的受众扩大到纳税人、扩大到人民群众, 直接面向纳税人。积极推行首问责任制、限时服务制和值班科长制度, 在服务环节上大做文章、做好文章, 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3. 将文化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

第一, 注重通过文化体育活动陶冶情操, 锻炼意志。积极参加各种体育运动, 团结拼搏, 区局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省、市局组织的运动会、排球赛、篮球赛、羽毛球赛等体育活动, 多次取得优异成绩, 不仅在运动场上赛出了成绩, 更是赛出了风格赛出了体育精神。第二, 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提高干部素质。在加强文化学习, 提高干部学历层次的同时, 注重干部的能力培养, 专门建设了“多媒体电化教室”, 帮助干部提高业务操作技能, 尽快掌握科技管理手段。目前区局干部研究生学历达到34.2%, 大本以上学历已达到80%, 大专以上学历达到94.6%。全局干部全部获得省人事厅颁发的公务员微机应用高级证书。第三, 通过文化建设促道德教育, 分阶段有步骤地通开展道德教育, 在文化和思想战线与落后和颓废思想作斗争, 使得教育活动富有实效, 入脑、入眼、入耳、入心。

4. 将文化建设与税收宣传相结合。

通过举办大型税收宣传文艺演出、举办税收摄影展览、举办税收征文比赛、举办税收知识竞赛、制作税收公益广告、制作富有浓郁文化色彩的税收宣传橱窗等形式开展税收宣传, 增强公民依法纳税意识, 进一步优化税收环境, 引导人民群众自觉与涉税违法犯罪作斗争。

浅谈我国绿色低碳税收改革思路 篇3

摘 要 在当前中国加快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税制改革被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研究开征环境税方案等几大热门税制改革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新一轮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为导向的绿色税制改革正在提速。本文以资源税、环境税为主体对税制改革绿色、节能、环保的新思路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绿色低碳 节能环保 环境税 资源税

一、背景

(一)税收改革的总体构想

自2003年举行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税收改革原则,开始新一轮高速增长的中国将税收调控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面对金融危机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我国迎接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内容。当前税制改革要公平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新形势下的税改要求体现了当前我国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视。

(二)低碳时代税改新思路的提出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粗放型经济模式的高投入、低产出更加重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使得经济效益的提高缺乏后劲。同时我国现行环境管理中经济手段主要是收取排污费,带有一定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色彩。结合费改税的趋势以及税收在环保经济手段中的优势地位,引入绿色低碳税收的思路,构建生态环保的税制体系适合我国现有的国情。

二、绿色低碳税改内容

绿色低碳税收改革的思路主要面向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本文以环境税和资源税为例:

(一)环境税

我国现行的税制中没有独立的环境税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税收内容分散到了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中,而这些税种的设置初衷并非出于环保考虑,因此,这些税种远不能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我国目前设有污水、废气、固体废物以及危险废物、噪音等方面的排污费,在设立之初确实起到了限制企业污染的行为,但多年不变的排污费缴纳标准已很难继续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收费范围狭窄、征收的排污费未做到专款专用等。费改税,可以以标准量化规范各地的收费行为。

1.大气污染税,对排放对生活环境和臭氧层有害的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行为征税。该税可以用混合征收方式,对能够进行监测数据的大污染排放源,按照实际监测的排放量及浓度数计征税额;对于那些监测困难的小污染源,采用对造成污染排放的来源物征税的方式,根据核定其所耗燃料含量計征税额。

2.水污染税,应考虑排放污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根据实际情况将水排污费改为水污染税。如对企业排放的废水,可采用从量定额征收,以实际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实际排放量难以确定的,根据相关企业同一时期的排放量作为计税依据。

3.固体废弃物税,按其不同排放行为征收,如对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分类,并采用两种税率: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排放的工业废弃物,根据工业废弃物的种类、处理方式的不同,以及含有有毒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不同分别设置税目、制定差异税率和累进税率来定额征收;城镇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以家庭为单位定额征收。

(二)资源税

目前我国资源税的征收范围仅包括矿产资源和盐共7种资源产品,征收范围狭窄,对大部分的非矿藏资源没有征税,这难以遏制对其他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其次,资源税课税依据不合理,目前资源税的课税对象为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销售和自用部分,而对企业已经开采而未销售或未使用的资源不征税。但实际上,自然资源被开发后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企业从追求利润最大化出发,往往是“滥采富矿”或“采富弃贫”,不注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我国现行资源税的种种缺陷为税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

1.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实现自然资源的全面保护。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税收征管水平,可先将国家目前已经立法管理的一些资源纳入其中,并将目前毁坏、浪费严重的可再生资源包括在内,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税,循序渐进地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

2.改革资源税课税依据,实现自然资源的节约。开采企业不应只限于对已销售资源纳税,而应以资源的产量为课税依据,这符合“谁使用,谁付费;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使用消耗得多,承担的税负就大,符合税收公平原则。

3.调整资源税税率,增强资源税的调控功能。资源税税率的调整,既要考虑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又应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就单种资源而言,也可采用差别累进税率。充分根据资源的禀赋条件,按不同等级确定差别税率,体现对资源开采企业级差收益的调节。同时将开采数量划分不同档次,逐级提高税率,体现对资源过度开采的限制。

三、结语

开征和完善税种必须有周密的考量,充分考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情况。对环境税和资源税而言,一是需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税负不能过重,注意其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二是税种的开征应尽量保持“税收中性”,根据相应的边际减排成本来确定税率,使纳税人获得与其所支付环境税等值的利益,并调整关联税种,以保证不增加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体水平,使税改能顺利推进。另外还应注意分情况给予税收优惠,以鼓励企业和个人自动减少外部不经济的行为。如对采用先进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主动减少污染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等。

绿色低碳税收思想是我国在倡导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新思路。逐步建立和完善绿色税收体系,推进环境税和资源税的改革,将使未来的税收在促进资源节约、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献荣.基于环境保护的税制改革探索.财会通讯.2010(03).

[2]王飞.资源税改革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09(33).

十二五推进税收法治建设的思路 篇4

“十一五”时期国税工作成绩显著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国税事业迅速发展的五年。国税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各项税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国税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以我局为例2006至2009四年共入库国税11.69亿元,(2006年20771万元,2007年27895万元,2008年33795万元,2009年34472万元,国年均增收3420万元,)年均增幅达14.2%,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2009年达7.8%。

二是依法治税工作全面推进。通过大力普及和宣传税法,提高了整个社会对税法的遵从度,通过全面贯彻税收税收管理员制度,认真开展纳税评估工作,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和税收专项稽查等,有效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强化了税收执法监督。

三是税收征管质效不断提高。通过全面推进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与规范化管理,加之信息化工程的全面推进,形成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了税收征管水平。

四是纳税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服务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规范服务厅建设和纳税流程优化,使纳税人办税更加方便快捷。同时税收优惠得到落实,税人直接受益涉税优惠更多,税收调控职能作用进一步显现。

五是系统各项管理日渐规范。内部行政管理逐步规范,机关政务事务财务管理不断加强。班子和队伍以及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税风税纪行风大有好转,树立了国税部门的良好社会形象。我局已连续两届届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

二、国税工作积累的基本经验:

一是要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

二是要坚持“科技兴税”,“人才兴税”的战略不变。

三是要坚持依法治税,恪守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方针。

三、对十二五期间国税工作一点建议

结合本人分管工作,就十二五期间,国税系统如何围绕规范税收执法,推进税收法治建设工作谈些建议与体会:

(一)加强税收法制教育

对内,是要进一步树立法制意识,因为我们执法就必须先懂法,先守法,要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学习与培训,引导广大国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撑握税法及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提高队伍的执法业务水平和综合法律素质,切实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执法规范并学会合理规避税收执法风险。对外,加强税收法制宣传教育,树立诚信纳税光荣意识,提高全社会对税法的遵从度。要通过搞好“五五”普法工作,组织开展好“税收宣传月”与日常税法宣传活动,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同时要发挥网络和媒体的宣传功能,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宣扬诚信纳税的先进典型,曝光涉税违法犯罪的案例。要结合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倡导守法经营、诚信纳税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优化税收法制环境。

(二)严格执行税收政策

要始终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严格执行税收实体法和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行好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做到征收按政策、管理按程序、减免按权限,切实维护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正确处理好严格规范执法与组织收入的关系,特别要依法做好落实减免缓与税收优惠等方面的管理审批,在以后,在严格控制税收减免的基础上,还要抓紧清理到期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取消和下放审批项目与权限的后续管理。

(三)强化税收执法监督

要进一步依托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和税收管理员信息平台,推行好税收执法责任制,全面规范岗责体系,量化岗位目标,细化工作标准,明确管理责任,对税收执法进行事前预警。推进税收执法检查的经常化,关口前移,加强过程控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完善追究范围和内容,确保追究结果公平、公正。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律法规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切实保障纳税人各项权益,同时要配合检察机关做好预防税务人员职务犯罪工作,依法规避税收执法风险。

(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税收思路 篇5

努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在税收征管工作中,积极探索信息管税新思路,通过强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利用,逐步建立识别纳税风险的管理体系,夯实户籍管理和发票管理的基础,努力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一、强化数据应用,开展普通发票检查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的重要手段,实施“以票控税”是税务机关进行税收管理的主要抓手之一。随着金税工程的推行和完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日趋严密,而普通发票的管理由于重视程度、信息化手段等多种原因,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以往的工作中,泛泛地开展普通发票检查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成效。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在普通发票管理中,针对发票发售和使用存在的问题,以数据分析利用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信息管税,充分利用省局综合数据平台、综合征管软件等应用系统的有关数据,以发票核定、发售、开具、代开等环节存在的疑点为突破口,将企业的票种核定、发票发售、发票验旧、发票使用等发票信息同税种登记信息、减免信息、申报信息、缴税信息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确 1

定5大类14项疑点指标,作为发票管理中的重点,主要包括有票种登记无税种登记、票种核定版别与销售收入不匹配、发票使用量与纳税额度不匹配、申报税额(销售额)与验旧税额(金额)不匹配、发票领购异常、领购发票长期没有验旧、减免税企业开具情况异常、丢失发票、代开发票异常等等。通过筛选,共有8万余户风险纳税人列入到普通发票管理的风险区域之中。省局通过对各地数据的清分,首批将2万户风险纳税人发布给各市。同时,对5大类14项指标逐条进行风险描述,并提供了详细的检查方法,供检查人员在工作中参考使用,要求各地对省局发布的风险企业要逐户说明风险存在的成因和处理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有效分析,建立风险点,开展普通发票检查的方式,改变了过去普通发票检查针对性不强,检查人员无从下手等弊端,增强了发票管理的针对性和检查的实效性,体现了总局提出的信息管税和风险管理的理念,为建立发票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据统计,滞补罚累计入库4,097.51万元,其中补缴税款3,899.08万元,课征滞纳金为80.79万元,罚款117.64万元。

二、充分利用信息共享,开展漏征漏管户清理

户籍管理是税源管理的源头。加强户籍管理、堵塞征管漏洞是税务机关致力于长期的一项工作。近年来,随着市场多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纳税人经营形势日趋复杂,加之部

门间的信息不能得到有效共享,造成游离于税收征管之外的各类漏征漏管户大量存在。

辽宁省国家税务局立足信息管税理念,通过积极与省工商局进行沟通与协作,实现了部门间的数据有效共享,并通过进一步数据的加工和整理,提高漏征漏管户清理的针对性。首先,立足综合征管软件现有数据资源,从省工商局采集了全省各类经济性质的工商登记信息,有针对性地选取企业名称、工商登记证号码、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登记注册类型、行业、地址、电话、发证机关等9个项目内容,作为数据清分比对的依据,按照企业名称、工商登记证号码两个项目与综合征管软件中的全部税务登记信息进行比对,做第一次数据清分,将比对相符的信息过滤掉;其次,对清分出来的数据进行二次比对,将法定代表人姓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号码作为主要项目,同时考虑企业名称的匹配度作二次数据清分,将比对相符的信息过滤掉;最后,利用国地税共享系统中地税系统的税务登记信息,与二次清分的数据进行比对,将主营行业为营业税课税对象,并且在地税机关登记了所得税税种的企业过滤掉,形成最终的企业类差异户数据18063条,按市清分后下发各市,各市根据省局下发的差异数据,全面开展漏征漏管户核查工作。通过此次漏征漏管户清理,共清查出漏征漏管户5925户,其中有824户纳税人拒不办理税务登记,已按照规定提

请工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其余5101户纳税人目前已经补办和正在补办税务登记,截止目前已补征入库税款178,150.00元,罚款18,800.00元,其余税款仍在催缴中。通过践行信息管税的理念,实现部门间的数据有效共享,改变了过去户籍管理中盲目清理的方式、变人海战为信息战,变盲目清理为有的放矢,进而有效地清理了漏征漏管户,把住税源管理的源头。辽宁省国税局与省工商局将在此基础上,下发联席文件,进一步建立综合治税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协同工作机制,以实现数据共享、协调配合的常态化,从而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三、开展注销登记分析,识别管理风险

以注销税务登记为突破口,通过对注销登记的分析,将税负明显偏低或长期零申报、应纳税额与发票用量不匹配、所得税连续三年以上亏损且亏损额较大、存在滞留票等疑点问题的纳税人列入注销登记的风险范围,并据此通筛选疑点进行注销登记检查,包括注销税务登记档案资料、各个系统的录入、工作程序、各种证件是否清理和缴销、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入库、发票审核清理、一般纳税人及防伪税控系统资格取消和存在的疑点问题等8个方面,对提出的注销登记疑点问题进行质询,发现了注销登记管理中不按工作程序办理、资料不全、疑点解释不清等问题,为进一步建立注销登记管理制度,强化注销登记管理,逐步开展风险管理,防止少数纳税人利用注销登记逃避纳税义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税收思路 篇6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税收发展观的要义。发展税收事业,不仅要使税收收入持续增长,而且要使税收事业的发展更加全面协调,税收与经济的发展更加协调,更具有可持续性。在地税工作实践中,坚持科学的税收发展观,必须树立四大发展观念,做到“四个统筹”.一、树立“经济兴税”观,统筹地方

税收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

税收既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好范文版权所有于经济的辩证关系决定了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观念。在区域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地税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展开,全面贯彻执行各项税收政策,依法组织税收收入,把税收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发展、企业增效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围绕巩固加强农业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开辟农村税源。地税部门要积极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对涉农税收政策进行认真清理,保证涉农税收政策落实到位。要促进高效农业、新型农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农村土地、山场、水面等经营权转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中以及农副产品的贩运等多种经营形式的调查研究,切实掌握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规律,进一步拓宽农村地方税收入视野,开辟农村税源。

(二)围绕壮大提高重点企业,巩固骨干税源。要充分运用政策扶持、信息促销、管理增收、资金促产等行之有效的“双增”手段,根据我市实际,支持发展卷烟、实际化工、印刷、医药、防水等支柱产业,在培植大企业、大集团的同时,巩固骨干税源,力争使支柱产业提供的骨干税源占地税总收入的70左右。

(三)围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植新型税源。针对我市一批旅游点的开发,要积极参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加强对旅游事业的配套管理,壮大旅游经济规模。对信息和中介服务业,要积极引导,加强管理,规范动作,不断培植新税源增长点,拓宽地方税税基。

二、树立“管理兴税”观,统筹税收活动与社会活动和谐发展

统筹税收活动与社会活动和谐发展,就是要求税收活动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情况、特点和趋势来调整和完善税收管理,就是要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好税收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把税收活动融入社会活动之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管理,走“严格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之路,促进税收活动与社会活动和谐发展。

(一)把握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对税收活动实行规范管理经济生活的复杂性要求税收活动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收管理,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对各个岗位、各个环节的各项制度进行清理,总结、推广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根据社会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和完善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好制度、新制度、硬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用制度对税收活动实行规范管理。

(二)把握经济生活的多层次性,对税源实行分类管理。经济生活生活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使地税税源也呈现出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地税部门必须时刻把握社会活动变化趋势,探索税源变化规律,根据税源的对象、状态、形态、发展趋势、规模、级次进行分类管理。

(三)把握经济生活的动态性,对征管实行全程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既影响了社会稳定,也给地税征管增加了难度。地税征管必须根据社会活动的特征,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为目标,按照“向管理要税收、向质量要效益”的工作思路,对征管全过程实行全程监控。

三、树立“法治兴税”观,统筹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

统筹依法治税与优质服务共同发展,就是既要严格依法治税,强化执法力度,又要把执法为民作为税务机关一切工作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不断优化税收服务,营造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税收环境。

(一)加强税法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纳税的自觉性。好范文版权所有税法宣传要围绕依法治税的要求,改变宣传方法,提高宣传质量,讲求宣传效益。在宣传对象上,坚持纳税人、协税人、用税人和党政领导干部并重,增强普及性;在宣传形式上,坚持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并重,增强震慑性;在宣传内容上,坚持宣传税法与宣传纳税人权利并重,增强渗透性;在宣传手段上,坚持媒体宣传与优质服务宣传并重,增强实效性,促使全社会树立新型的税收法制观。

税收思路 篇7

近日, 省局党组成员、市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德昌, 以及市局相关领导, 四个郊县基层局主要领导在新民市局召开了座谈会, 内容主要是深化作风建设, 密切联系群众, 走基层、听民意、查实情, 认真征求基层意见和建议, 谋划全年工作思路。

座谈会上, 各基层局局长和干部代表围绕立足新起点, 把握新常态, 促进地税事业健康发展, 结合各自工作实践, 重点从加强税源管理, 强化以查促管, 大力组织税费收入;全面推行以“一窗式”为重点的纳税服务改革;推进税收征管改革;开展绩效管理, 努力打造干事创业的地税干部队伍几个方面, 谈体会、谈思路, 回顾了2014年取得的工作成绩, 积极为市局党组谋划2015年工作思路建言献策。

张德昌局长对四个郊县基层局过去一年团结实干、攻坚克难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对广大地税干部职工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表示诚挚的慰问。市局领导认真听取了与会代表的发言, 并与与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市局相关部门详细记录并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 针对与会代表提出的建议, 市局领导当场责成市局相关处室研究制定实施办法。针对基层局创造性的好经验、好做法, 以及对今年工作提出的好建议, 市局领导表示将认真进行梳理, 积极吸纳进今年的税务工作报告, 从组织收入、挖潜增收、依法行政、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入手, 结合贯彻落实省局、市局的工作部署, 科学谋划2015年全年工作思路。

税收思路 篇8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有关个税改革的消息都会激起一阵沸沸扬扬的热议,随后是权威部门的辟谣。

而这一次,“被辟谣”的消息似乎来得更无凭据。10月2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进一步发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 的作用,逐步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收负担,发挥收入调节功能,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对于文件中的“高收入者”,该《意见》并没有明确的数字界定。

不过,在多少有些“以讹传讹”的成分后,个税改革要对“年收入12万的高收入人群加税”这一说法开始发酵,不仅引发关注,还有对税改的焦虑。

焦虑的原因,一方面因为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个税改革进程一直被延宕,改革呼声很高,但总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另一方面,个税已经基本沦为“工薪税”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仅很难起到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还加剧了人们对于税收不公现象的诟病。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对于这一轮的个税改革社会期待很高,更不应该像以前一样匆忙出台,而是应该严格通过立法程序,“通过法律给大众合理的期待,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降低执法风险,缓解大众焦虑感。”

为什么个税变成了“工薪税”

中国新闻周刊:个税改革要对“年收入12万的高收入人群加税”这条消息引起了社会关注和争议,随后被相关部门辟谣。“年收入12万以上”的说法实际上来自于2005年“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增加的“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规定。当时12万元的标准是怎么来的?有没有界定的含义?

刘剑文:2005年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是载入中国史册的,因为在我国立法中从来没搞过立法听证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当时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三家联合举办,通过全国人大官网征集听证成员。当时从全国五六千人挑选出40个代表,代表不同阶层、地区,最后筛选出20人,我很荣幸成为其中代表之一,是参加听证会中唯一的法学教授。

修法中涉及对高收入者的监管力度问题,当时规定了自行申报制度,规定申报有四种人:年收入超过12万元、国内两处有收入、境外有收入、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等。12万元的标准是从这来的,当时是为了推行自行申报制度,提高纳税意识。可能以那个时候的观念,并基于管理需要,12万元在当时还是很高的收入,于是就把这个作为标准,但是法律没有将“超过12万元”界定为高收入。

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这个文件不是基于收入,而是基于行业和领域规定了哪些人属于高收入群体,比如进行股权、矿权、房地产交易的,影视明星、部分金融领域的,都不属于工薪阶层,出台这个文件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这些群体的监管力度。

当时不管法律条文还是在学界,都没有将12万元作为高收入群体的标准,但在社会心理中可能会把这个看成是高收入的标准。

从2005年到现在,中国GDP和财政收入翻了好几番,居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12万元在很多人看来,只是比工薪阶层稍高一点的标准,尤其是对经济发达地区。因此,如果把12万元作为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标准,很多人会认为又是针对工薪阶层,因此社会的反弹很大。

中国新闻周刊:在很多人心目中,个税已经变成了工薪税,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刘剑文:从个税本身来看不是工薪税,但从实际操作情况来看已经变成了工薪税,这在学界里是有某种意义上的共识。对真正的高收入群体在平台建设、税收征管方面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多,比如房地产交易时真正的交易额是多少我们不清楚,股权交易信息也没登记,影视明星的真实收入也是如此,税务机关无法真正掌握纳税人信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有,我国纳税和个人信用保障是割裂开的,而在国外是密切挂钩的,这也是原因之一。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中国对个税采用的是“分类征收”的模式,这种模式有哪些主要的缺陷?

刘剑文:个税征收主要有三种模式,分类、综合、分类和综合相结合。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分类征收的模式,改革的方向是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征收模式。

分类的好处在于简单清楚,计算方便,但体现不出公平。有的人收入多元,有的人收入单一,比如某个教授有工薪所得,有劳务所得,稿酬,还有其他所得,按照我们现行体制,他每一种所得都要扣除,但有的人收入单一的话,扣除就很少。

举个例子,有三个人,第一个人有两种收入,工薪和劳务所得共4300元,第二个人只有劳务所得1000元,第三个人只有工薪所得3600元。最终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第一个人可能不用缴个税(注:工薪所得起征点3500元、劳务所得起征点800元),而第二个人和第三个人都需要缴税,这是一种不公平。另外,都是勤劳所得,但第二个人扣除800元之外有200元需要缴税,第三人扣除3500元之外只有100元需要缴税,工薪所得起征点一直在提高,但劳务所得起征点一直没动,这二者之间也存在不公平。除了分类体现不出公平,有一些偶然所得只交20%,而工薪所得最高45%,税率之间也有不公平。

而综合模式,比如像企业所得税就是一种综合模式,综合模式看上去更公平,但体现不出所得之间的差异。改革的方向已经确定,要向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转变。混合模式能更好地集中两种模式的优点,平衡两种模式的缺点。

这一轮改革不会像大家想象的变动那么大

中国新闻周刊:这一轮个税改革会如何推进混合征收模式?最难的地方是什么?

刘剑文:既然搞混合模式,哪些项目继续保留分类,哪些项目纳入综合,这是最难的地方。以我个人理解,混合不可能一步到位,也许有四五项可以纳入综合,但现在第一步不可能纳那么多,可能只有两三项。

这个方面其实可以借鉴1987年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办法,当时就是采用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模式,包括个人所得税、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个人收入调节税。个人所得税主要针对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当时规定起征点是800元,而当时国内普通工薪阶层月收入很难达到800元,这就是综合征收模式。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采用累进税率。个人收入调节税主要对中国公民征收,采用分类征收模式,对工薪所得、劳务所得、财产转让和财产租赁四类所得分别征税。但1993年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对三类个人所得税进行了合并,统一为分类征收个税。

这一轮改革纳入综合所得的项目不会太多,估计有两三项,初步考虑是工薪所得和劳务所得,除此以外还会不会纳入,需要决策部门根据情况发展进行决策。

但这么做可能会带来一个潜在问题,两项综合以后,有的人以前不交税,但以后要交了。而且两项收入加起来基数高了,税率增加了,会给大众造成一种针对工薪阶层加税的感觉。我的建议是,财产转让、租赁和偶然所得,也可以考虑纳入综合征税的范围。

中国新闻周刊:分类和综合相结合的改革提了很多年,为什么进展比较慢?

刘剑文:个税改革不是孤立的,和整个税制甚至整个财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个人收入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个人所得税还很难像发达国家一样,在整个国家税收中发挥很大作用。人们的法制意识、制度设计也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阶段,因此过去一直在提但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大家已经看准了那个方向,但如何找到桥、找到路,需要逐步实现。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老百姓普遍认为提高费用扣除标准(即社会所说的个税起征点)能少交税,但财政部表示这并非改革方向,可能会造成新的不公平。为什么会造成公众和主管部门之间的认识分歧?

刘剑文:费用扣除标准的问题非常敏感,需要社会理性看待,但往往因为涉及自身利益很难理性。过去的税制改革可以单一推进,但现在不一样,需要总体部署整体推进,需要媒体理性合理引导。这里面涉及预算制度和个人所得税的配合,涉及个人所得税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的配合,需要一个完整的框架来理解。如果个税改革和预算制度、财政支出改革联系在一起整体推进,比单独提个税改革会好很多,大家的抵触情绪也会少很多。这轮改革关于扣除标准的问题还不太明朗,取决于整个改革方向,但改动的可能性不太大。

中国新闻周刊:此前“房贷利息抵个税”引起了很多讨论,类似的“专项扣除”会不会是这轮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刘剑文:我们现在基本没有专项扣除,而国外的普遍模式是基本扣除加专项扣除,专项扣除主要考虑一些特殊群体、行业、人群、地区。如果我们要采用基本扣除加专项扣除的方式,那么基本扣除(即免征额)提高的积极性就更没那么高了。

我们一直主张基本扣除加专项扣除,这也是改革的方向。哪些因素纳入专项扣除,是改革需要考虑的问题,但也不会是一步到位的。

目前社会很期待的很多,比如在教育、房贷、医疗等方面进行扣除,但我认为不可能一次纳入那么多,会先选择一两项逐步推进,优先选择争议小的、共识性强的,比如家庭困难的、赡养老人或者抚养子女等。

“房贷利息抵个税”也是很多人的期待,但也有人担心,这样一来会对另一部分人没有买房的人群不公平。我个人认为“房贷利息抵个税”这次纳入专项扣除的可能性不大,但在决策层最后决策的时候是否会纳入,这个很难判断。

但从整体上说,这次改革也不会像大家想象的变动那么大。

政府要学会用法律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和风险

中国新闻周刊:这一轮个税改革在根本思路上和过去相比有哪些突破?

刘剑文:还是有很多根本性的不同。第一个突破是,改革的侧重点和焦点不一样,过去的改革主要围绕免征额在调整,而现在回到整个征税模式上。从分类征收模式向混合征收模式转变,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都提到过,包括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都提到过。但过去都没有落实,这次会落实,力度可能不会太大,但至少应该会列入两项,这是跟过去相比很大的突破。

第二个突破在于“基本扣除和专项扣除相结合”,过去基本没有考虑过专项扣除的问题。核心问题还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要更多考虑“不同的人纳税不一样,相同的人纳税应该一样。所得多的人多纳税,所得少的人少纳税,没有所得的人不纳税”,在这个理念上比过去要迈进了很大的一步。

最大的一个区别是,这轮个人所得税法的修改跟过去不一样,在于2013年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和2015年《立法法》对税收法定原则修改以后,第一次修改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法定原则强调尽量减少政策性措施,强调的是法定。这种法定给整个社会、给所有人一个合理的期待,给所有人有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意味着,不会今天出现一个“收入超过12万元要加税”的消息,明天就出台实施了。税收法定以后绝不能这么做,因为要走严格的立法程序。

我们社会现在有一种税收的焦虑感,因为随着财富的增加,大家一听说征税都很紧张。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税收焦虑感在不断提高全民的民主意识,推动国家朝着民主政治和民主法治方面发展。

税收法定意味着不能像过去一样,由相关部门靠一种“政策自信”的方式来制定。在今天已经不行了,要回到税收法定的轨道上来处理问题,要更强调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

政府要学会用法律避免重大决策的失误和风险,减少社会动荡,降低执法风险,缓解大众焦虑感。这和全国人大的思路也一样,要增加法律的可操作性,能写入法律的尽量写入法律,能够不要实施条例的尽量不要实施条例,能够减少行政解释的尽量减少。而不是像过去一样,大量的行政解释代替了实施条例,实施条例代替了法律,那么法制就无法往前推进。

落实税收法性原则关键在于落实二字,税收法定的本意是人民同意。但我们现在要反思的是,税收法定原则是不是停留在了形式上和口头上?通过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才能最终建立现代税收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政府机关和纳税人的和谐共赢。

中国新闻周刊:对高收入群体的征税,这一轮改革中如何能落实和加强?

刘剑文:需要完善当前的征税模式,也要加强执法。但有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很重要,涉及纳税人的纳税信息搜集和共享。在发达国家,纳税人信息都可以和其他平台互相联网,但我们现在纳税人信息共享的基本平台还没建立起来,特别对于真正的高收入者,缺乏基本信息就很难进行征税和监管,就会出现“有心无力”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涉及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修改,这是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这一轮税收征管法的修改,可能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在自然人的税收征管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征管制度如何适应、如何跟上的问题。比如建立纳税人识别号,今后就是一个号码,自然人的所有信息通过这个号码都能查询出来,和信用挂钩,和借款、生活保障也有关系。

上一篇:企业宣传活动总结下一篇:中南大学学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