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心情的作文(精选6篇)
下午,确切地说是临近傍晚的时间,屋外还很亮,太阳的余热还未散尽。我对着一扇窗,有意无意地坐在旋转椅上听琼瑶写的歌,我知道这是“典型的小女生的喜好”,忆总这么说。忆与凝在聊天,我无心参与进去。
忽然,凝提议我们自己做饭吃,立刻得到了我和忆的拥护。“烛光晚餐”竟在我们仁的脑子里同时酿成,怪不得是知心朋友,一拍即合。
买菜、洗莱的准备工作就绪后,凝“大显身手”,三碗稠极了的鸡蛋西红柿汤呈现眼前。忆忙不迭地在木地板上铺了几张报纸,我负责端饭菜。凝找来烛台,一切没有事先的安排,一切却又并然有序。我竟有点儿激动!盼望着……
天色有些暗了。我们关上灯,拉上双层的窗帘,点燃两只红烛。三人围坐在地板上,享受着亲手创造的浪漫情调。虽然这一长确与烛光不符,但我们的热情丝毫不减。
一方青铜色的烛台静静地站在一张流动的餐桌上。烛光轻跃,那么的不安稳。光很徽弱。一滴蜡油落在餐桌上,很快地冷却。我意外地想起琥珀――小学的语文书里有这么一篇吧?记不清了!总之,一滴,也是一滴,松脂落在树干上,粘住了两只小虫子,这徽妙的一瞬竟被大自然捕捉下来,连同小虫子挣扎的样子,它的`每一根触角和汗毛都完整地保存下来。千百万年,岁月无情流失。沧海桑田,不变的却是这两只小虫子的躯体,虽然已经成了玻拍!
想着想着,我有些伤感,情绪又落人低谷。我本是知道的,眼前的一切不容许我想这些。
三个人无语,有着各自的心事……
对于小学生来说, 作业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 是小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作业设计也应有相应的新理念、新方法。让孩子能“作”中有乐, “作”中有得。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 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 它是一种凭借, 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取知识,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
课堂教学中, 教师已经注意到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 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的作业练习, 教师却往往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 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 也很少想起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 最终导致作业只是师生之间浅薄的文本符号的往来。学生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 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 难以由此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 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 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 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 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 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
一、变枯燥为灵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 在作业形式设计上, 应该富有创意, 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内容, 将听、说、读、写融于游戏、绘画、调查、制作、表演之中, 做到内容联系实际, 并有一定的趣味性, 让作业具有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语言包装出“趣味作业”。
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 可以发挥语言的魅力, 把一些枯燥的作业题目, 变成充满人文关怀的话语。如:看拼音写词语——字宝宝回家;填空题——对号入座;判断题——我当检察官;选择题——择优录取;扩句——添枝加叶等。这些新颖别致的语言贴近学生生活, 富有生活化色彩。这样的题目, 学生感到新鲜, 产生兴趣, 而这种兴趣又会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做到了在关注学生智商培养的同时, 更注重情商的培养。虽然还是做同样的作业, 但由于巧妙地包装了一下, 学生在作业过程中, 不会感到厌倦, 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可谓事半功倍。
二、提高作业有效性
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个体差异, 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 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时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有效性呢?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师设计作业题应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 尊重差异, 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 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 这样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可设计多梯级的作业, 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 提高作业的整体效果。
我还发现, 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 往往会有学生知难而进, 更会有一部分学生会主动地选择稍有难度的作业, 尝试着跳一跳摘桃子, 在挑战中体验到了不同层次的成功感。因此,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 并找出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难易有别的作业。
三、变单一为丰富
语文学习活动需要广阔、自由的活动空间, 让孩子们能像蜜蜂一样博采众花。这给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 对我们尝试设计语文实践性作业有了极佳的启迪。可以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结合综合性学习, 考查学生学会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撰写相应的结合“学习报告”或“主题研究”。比如, 学习了《三顾茅庐》后, 可布置以“《三国》知识知多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报告的作业, 内容可涉及三国人物, 三国故事名称, 三国中的成语, 三国中的歇后语, 三国中的著名战役、计谋, 出自三国中的对联, 与三国人物有关的古诗词文等。还有教材中的像学习《孙中山破陋习》后, 可以围绕“妇女解放”话题布置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包括文字图片等并进行汇报。
新课标告诉我们, 故教师在设计作业内容时应联系生活实际, 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 既要注意语文学科内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 也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交叉渗透,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组织学生成立“错别字纠察队”, 争当“啄木鸟医生”, 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春节期间, 让学生摘抄春联并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寻找春天, 画春天……这些作业为学生创设了用脑想、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做的条件, 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感觉器官, 培养了观察能力, 而且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如, 利用“三八妇女节”来到时, 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洗一次脚, 写写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受到关心他人, 感恩母恩的教育。这样, 利用作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样, 作业就不仅仅是一个载体, 而是一个极好的凭借, 它给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 由此激发学生调动多方面的感官体验, 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 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 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挖掘和展示他们的潜能, 与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 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 不仅获得了许多的知识信息, 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 还得到了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总之, 作业的设计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教师应敢于创新, 把作业的趣味性、多样性、有效性、综合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精心设计作业, 让孩子能作中有乐, 作中有得。
摘要:我们在作业的改革中多考虑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我们不能仅仅关注课堂教学, 也要更多地关注作业这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合理设计作业, 发挥作业的多种作用,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让孩子能作中有乐, 作中有得。
雪白的墙壁旁,若隐若现的线条是我的影子,时而重叠,时而分开,意犹未尽地纠结着。我一脸茫然地望着桌上零乱的作业,随手翻开一本,顺手写上一个“解”字,懒洋洋地瞟了几眼又放下了,转过头望着窗外,一种清冷的感觉渐渐在我脸上弥漫开,顺着血液,向心中扩散。阴沉的天空下,没有一个行人,几只鸟儿孤零零地在那呼唤,呼唤它们走失的同伴。空气中混合着浓浓的花香,清幽的香气在残败的花瓣周围久久萦绕,久久不愿离去,冰凉的雨水,冷漠的泥泞,压在花瓣上,只听到一声轻轻的呻吟。
我机械地在纸上划出痕迹,在文字中苦苦寻找答案,那笑容凝固在脸上,隐藏在一个偏僻的角落。脑子里只有知识、题目,只想着如何寻找答案,只希望在看到试题的那一刻条件反射出答案。眺望远方,只有一片迷茫。眼睛似乎有些累了,看到的事太多太多,它确实需要休息了。心底有一种声音响起,低沉而富有震撼力,在全身各处引起共鸣。我使出全身的力气,从座位上站起来,敲打麻木的腿,扶着墙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相信自己吧,去亲自感觉,试着换一种心情,再去看一看吧,发现真实的自己,希望确实渺茫,但它仍在前方。一个大大的问号在眼前浮现,苦笑着,无奈地走出那个狭隘的空间。
心情似乎变得好一点了,脚步声变得有些悦耳,一滴水不知从什么地方落下来,啪的一声打在我脸上,绽放出灿烂的水花,真实的感觉似乎让我变得清醒,脸不自觉地舒展开,竟化作一个傻傻的笑,久违的笑,笑容经过的地方,温暖如春。花瓣依旧躺在泥土中,可它脸上洋溢着微笑,它说,为了它的希望。它永远快乐地在那,它始终坚信,无论感觉如何,心情好才是最重要的。顺着它的目光,在远方,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青涩的、快乐的东西,那也许就是希望吧。怀着快乐的敬仰的心情,望着远方的希望,久久不愿离去。
是的,换一种心情,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才会最真切地感受到,识得那庐山真面目。
【评点】
这是一篇化虚为实,情感真挚的佳作。文章借景抒情,妙用对比与烘托,传神地展现出换一种心情的起因与经过,细致地写活了个人的内心体验,生动地描写出自我的切身感受,将细节与感悟巧妙合一,使文章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深刻性。本文以文题为线,纵向推进,层层深入,生动地展现转换的过程,曲折地表现出个人新的感悟,使得文章构思精巧,立意高远。
命运是公平的:给了玫瑰艳丽的外表,也给了它尖锐的刺;送给昙花美丽的姿态与浓郁香气,也让它的生命转眼即逝;给伟人们辉煌的成就,也给他们设下艰难坎坷的人生之路……与别人的不幸相比,你也是如此幸福。
被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有着可以与牛顿相比的荣誉,可命运使他的身体残缺不全。面对别人的悲悯,他没有感到自己可怜,没把自己与健全人相比,而是列出了自己的优势。霍金对自己的不幸一字不提,反而感谢命运给他留下了能动的手指,可以思维的大脑,终身追求的理想,给了他亲人朋友与一颗感恩的心。上天给了他不幸,也给了他笑对人生的态度。他比出了自己的优势还会痛苦吗?这番话让人心灵无比震颤。是的,不说霍金的成就,就说他面对着那么大的痛苦,也能笑对人生,比霍金幸福那么多的我们有什么痛苦呢?你需要的不只是把自己和别人的长处比,而是把自己与那么多更不幸的人比,就能“比”出自己的幸福,“比”出生活的多彩。
当你在“比”的面前时,不要直视别人的优点与自己的缺点,而是以“乐天派”的角度,用一种视自己是幸福的态度来相比,就会明白自己那因“比”带来的痛苦是多余的,自己有那么多优点。这时你还会痛苦吗?
约莫一年前,我在去乡下的路上,看见了一棵凋零的银杏树。我走上前,摸了摸它那枯黄的银杏叶:“唉,真是可惜了,这么好的一棵树,原来应该很美吧!”
这时,他走了出来。他叫小林,是个乡下人,能经常看见这种枯萎的树。他走上前来,看了看那棵树,对我说了句:“你不懂树!”
我顿时炸了毛,对着他就说:“你懂什么,树到秋、冬季,是会死的。来年就算再生,也不是原来的那一棵树了。人要且行且珍惜,你才不懂呢!”小林听后,只是讥笑一声便走了。我不服,连忙上前跟着他,一直在他耳边喋喋不休。
不知是他忍不了了,还是到家了,他终于停了下来。
或许是真被我叨烦了吧,他把我带到了一棵即将死亡的大树前,轻轻抚摸着它,对我说:“树的每一次死亡,都意味着浴火重生。或许,你这次在此处见到一棵快要死的树,下一次它不仅在另一个地方重生了,而且会跟原来一模一样。”语罢,他转身走进了那个满是树的乡下小院,独留我一人。
我望着那棵大树沉思了很久。是这个理,看来,这真的如爷爷曾经告诉我的那句话一样:“物之奇也,人无所想。”
后来,我每遇见一棵快要死亡的树,都会拍下照片留作纪念。居然有好几次都证实了小林说的话。
我带着激动与欣喜回乡下找他。他只是看着我笑了笑,一语不发,仿佛在对我说:“看吧,我说的没错。”
自此之后,对于任何事,我再也没有妄下断语了,而是试着深究,试着换位,试着用我未曾用过的另一种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事物。
我们刚进游泳馆就看见一群知识渊博的年轻人,我们悄悄的跟在他们后面。他们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在游泳池旁呆呆的看着别人自由自在的游泳。我很郁闷,他们为什么不直接自己游呢?再说,你看他们一个个文质彬彬的样儿,一看就不会游泳!在一个角落里,一个人转来转去的像是在找东西,不对好像在等一个人!一会儿,一个身穿泳装的青年来到他们跟前对他们说了一席话,他们就个个如鱼得水似的跳进池里游了起来。他是教练吧!他跟她们说了什么,这麽神奇......可是还有一个人呆呆的站在那里,我再也按耐不住我的好奇心了。我冲了过去说:“你好,我是一个学生,我能请教你一些问题吗?”他点了点头,我吞吞吐吐地说着,他好像明白了我的疑惑。“我本来是一个研究生,我们是来应聘的,可是有人提议让我们游泳,你说,我们谁会。无奈之举只好让他请教练,可是那个教练不教怎么游泳,只教怎么救人!”我很无语的走开了。
感叹教练的神奇,不由得想到,倘若换一种思考方式,那个教练说的话不就一个意思了嘛!倘若换一种思考方式,被荆棘多扎几下不就里月季更近了吗?倘若换一个思考方式,不就再没有什么情感的剑戟能刺穿出血洞,就再没有什么理智的矛斧能劈裂出沟壑。享有一颗风雨无摧刀枪不入的心,岂不万般惬意。
花圃中月季正香艳,这是最渴望修剪的花卉。此花盛开之后若不从瓣下第三分杈处剔除,就会花渐小香渐远魅力大失。只是那月季的锐刺尽忠尽职,如同美女的贴身保镖虎视眈眈。
我手笨,每次都扎的遍体鳞伤,我的每次实践都失败了,但是这次我进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所向披靡的.抓起了月季的花茎。顿时,双手像被蜂群包围,数不清的小刺同时扎进了肌肤,我急忙查看,七八处鲜血淋漓,但是这次我忍住了,我成功了,实为我最惨痛的一次。
原来,人是不能无时无刻都藏在温室里的,那样我们将丧失对人间百态的灵敏感触和对风花雪月赏心悦目的叹息。
你想保有你对世界的好奇和快乐吗?那么你必须出去新的伪装,敞开心扉,勇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