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精选8篇)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 篇1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珠三角港口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发展现状:

广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珠江三角洲为腹地,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汕头港为枢纽港,专业港与综合港相配合,大、中、小港口配套,海陆空交通相连接的珠三角港口群体格局,为珠三角发展航运产业构成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发展迅速。2012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1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220.7万标箱,同比增长6.5%和5.8%。2013年1-5月,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89亿吨,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92.38万标箱。2012年,虎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02万标箱。截至2013年一季度,虎门港已开通了22条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和1条台湾航线,一季度,虎门港集团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80万Teu(标箱),同比增长74.49%。

目前,珠三角港口码头对于内贸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外贸重镇东莞虎门港定下的目标却是打造华南内贸枢纽港。在珠三角地区,瞄准内贸市场的港口也不止虎门港一个。2011年12月,珠海至大连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通,这是珠三角西部地区第一条通往东北地区的海上运输通道,标志着珠海港南北内贸集装箱航线网络全面贯通。另外,作为珠三角地区最大港口的深圳盐田港也加入到这场内贸航线市场的争夺中。近年来陆续开通了东莞常平、韶关的海铁联运等航线。

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前景趋势分析:

当前珠三角港口建设方兴未艾,广东将加快制定珠三角港口发展规划,还将明确各个港口的定位、功能、投资主体和经营模式等,推动珠三角港口一体化发展。珠三角港口将迎来再次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珠三角港口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港口的定义、功能、分类、管理机构及行业规划等,接着分析了中国港口业和珠三角地区港口业的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珠三角港口集装箱运输、珠三角港口物流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珠三角地区港口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和投资分析。最后对珠三角港口业的发展前景与未来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 篇2

一、酒店式公寓的概念

酒店式公寓, 英文为“Service apartment”, 指提供酒店式管理服务的公寓, 意为“酒店式的服务, 公寓式的管理”, 既吸收了星级酒店的服务功能和管理模式, 又吸收了信息时代写字楼的特点, 拥有良好的通讯条件, 可针对性的提供秘书、信息、翻译等商务服务, 集住宅、酒店、会所等多功能于一体, 是综合性很强的物业。它包含酒店式管理、兼具居住和投资功能、产权分配等特点。

二、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的发展现状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中山、佛山、珠海、东莞、肇庆、惠州和江门九个市。深圳是我国酒店式公寓发展最早的一个城市, 带动珠三角整个区域酒店式公寓的蓬勃发展。截止到目前, 本区域共有酒店式公寓170家 (如表2-1所示) , 出现了她他会酒店式公寓、深港酒店式公寓、E居、私享家等众多知名酒店式公寓品牌, 呈现出连锁经营与单体品牌共生的繁荣局面。

纵观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的发展, 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的起步阶段, 深圳及广州都逐渐推出了一些酒店式公寓, 但整体市场份额不大;2000年至2006年, 属于发展阶段, 广州、深圳等地较快取得经营成效, 并扩大了市场份额, 在酒店业上占有重要位置, 酒店式公寓发展已经逐步成熟, 出现了众多自行连锁经营品牌, 或者其他知名品牌经营管理的公寓;2007年至今, 相当于酒店式公寓的发展小高峰, 为了迎接各种重大盛事, 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都相应推出了酒店式公寓, 如东莞的曼克顿酒店公寓和佛山的奥尼斯酒店公寓, 既缓解了珠三角中心城市的客流量, 也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三、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发展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1. 产品专业优势

酒店式公寓一般都会选择在地段较为优越的中心区域, 并且采取连锁经营或者聘请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管理, 有一定的知名度, 可以带动相关的客户源;同时还可以保证服务质量, 降低了经营风险。酒店式公寓兼具商务和居住两种功能。相对于其他住宅物业, 酒店式公寓还有相对完善的硬件设施, 如会所、超市等。让人们既能享受家的私密性和生活氛围, 又有高档酒店的良好环境及专业服务, 最重要的是还能提供一个商务气氛浓重的环境。

2. 成本优势

酒店式公寓精美的装修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给予购买者及租住者视觉中的享受, 而且酒店式公寓的价格相对于同等服务的星级酒店要低廉, 相对于普通住宅又具有相对完善的配套设施。随着人们生活品位和质量的提高, 人们不再限于单纯居住的需求, 而把目光投向于一种生活理念。

(二) 劣势

1. 市场混乱, 缺乏统一规范

在市场上, 酒店式公寓一直缺乏行业监管, 而且酒店式公寓的标准化程度非常低, 所以很多唯利是图的商人在看到酒店式公寓高额利润回报的发展空间后纷纷上马酒店式公寓项目, 只要提供一个房子, 稍微提供一些基本设备就被冠以“酒店式公寓”对外出售, 形成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 对整个酒店式公寓行业的影响非常大。

2. 缺乏整体规划

分布不均是首要问题。珠三角地区的酒店式公寓主要集聚在城市的中心商业地带, 密度较大, 边缘地带的分布则相对稀疏;而客流过密, 在某些特殊繁忙时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堵塞现象, 这都给城市腹地的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较大压力。珠三角地区中, 不仅仅是广州、深圳等地, 而东莞的曼克顿公寓酒店、佛山的奥尼斯酒店公寓等都选择了市中心或城镇中心来建造, 开发商们都首先意识到优越的地理位置对酒店式公寓经营的好处, 而往往忽略了整个地区酒店式公寓的统筹规划。

(三) 机会

1. 经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社会的发展、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这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潮流的脚步往前进, 目前的生活和消费方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 转而对酒店式公寓有重新的认识和定位, 增加一定的需求量。

2. 旅游业的高度发展

广州地区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源远流长, 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旅游;深圳、珠海、东莞等地的旅游发展也日渐成熟;旅游业是带动珠三角地区的其他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3. 国际大型交易会、体育盛事的落实

随着2008年在北京成功举办后, 2010年在广州举办亚运会, 规模宏大;接着2011年又在深圳举办大学生运动会等;在广州还承办着每年两度全国规模最大的商品交易会。这些盛事都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影响。随着沟通交流意识的增强, 互动平台需求增多, 会展经济发展, 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酒店式公寓市场蓬勃发展。

(四) 威胁

1. 现有竞争者威胁—高星级酒店和单身公寓

高星级酒店在珠三角地区也广受大众顾客的欢迎, 它以其知名度的品牌效应、完善的设备设施、人性化周到细致的服务等等, 一直都拥有着稳定的顾客群, 并借着良好的口碑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客人。单身公寓从装修标准到物业配置都比较简单, 而且一般户型较小, 在50平方米以下, 总价较低, 适合年轻人的购买需求, 因酒店式公寓的配套服务和水平与单身公寓具有相似性,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对酒店式公寓的市场热度和销售都有影响。

2. 潜在竞争者威胁

在这个推陈出新的时代, 我们不能保证酒店式公寓就能一直受广大的消费者需求, 相反的是人们会有越来越多的想法和要求, 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 未来一定会孕育出更加符合人们居住和商务或满足其他功能的物业, 因而导致对现有酒店式公寓造成威胁。

四、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的发展对策

(一) 推广连锁经营管理, 聚集品牌效应

现阶段珠三角地区市场上的酒店式公寓良莠不齐, 很多酒店式公寓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差距很大, 所以在珠三角地区可以利用自身的地域特色, 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打造具有珠三角地区独特风格的品牌, 实现品牌化管理、创建品牌形象, 逐渐发展壮大后, 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强强联手和连锁经营来扩大市场份额, 实现酒店式公寓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她他会在广州、深圳、中山、珠海等地建立分店, 形成了她他会精品高端的酒店服务形象。

(二) 加强政府管制, 规范市场环境

行业管理最基本、最普遍的手段就是运用政策法规调控企业行为。虽然现在有相关的政策对酒店式公寓的投资和发展有一定的抑制, 但是相关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规范酒店式公寓市场环境。酒店式公寓的立法、执法的重点是相关管理部门利用政策法规保障服务质量, 培育诚信、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最终达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 充分利用外部优势, 合理定位目标市场

酒店式公寓的客源市场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外商务客源、白领阶层以及具有新兴消费观念的客人, 所以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的领导者需充分利用本区域广阔的会展会议、旅游资源等外部资源, 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不同的市场服务, 比如对商务客人需重点配套优质的住宿环境和商务环境;对热爱生活和旅游的年轻人市场注重配套家庭式的服务功能。而这些成功的条件都取决于自身酒店式公寓的市场对象。

(四) 提高产品服务质量, 推广个性化和差异化竞争

酒店式公寓服务质量的提高与酒店服务个性化和差异化竞争息息相关。根据客人的学历、客源结构、客源需求的不同在在房间布局、占地面积、装修和房间内部的各种配套设备设施及提供的服务上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 满足不同客人商务或办公的需要。如以热爱生活的年轻人提供的居家式酒店式公寓, 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厨房进行DIY制作, 提供必要的电视、网络等娱乐设施供他们游玩, 极大地满足了此种客户的需求, 避免了经营者利用价格进行恶性竞争, 还建立起开发商和公寓管理者的特色品牌, 使得公寓项目在更多方面都占据优势, 让酒店式公寓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摘要:酒店式公寓以独特精美的装修、周到个性的服务和方便快捷的交通在珠三角地区迅速发展, 且形成了品牌连锁经营和单体品牌共同发展的局面,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 本文在探讨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发展的现状基础上, 进行SWOT分析, 提出珠三角地区酒店式公寓的发展需继续推广连锁品牌经营, 加大个性化服务和差异化竞争, 加强行业监管, 且合理定位目标市场。

关键词:酒店式公寓,珠三角地区,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任欣颖, 黄丽英.广州酒店式公寓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现代商业, 2008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因乡村旅游迎合了21世纪全球人居与旅游回归自然的消费时尚和生活质量追求,故它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发展乡村旅游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载体,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嘉善县属典型的江南水乡。自20世纪80年代起,已开始注意发展乡村旅游业,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截至2008年底,全县的乡村旅游业已初具规模。2009年全县接待国内游客52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5.01亿元。2010年2月3日已被批准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在取得初步发展成效的同时,嘉善乡村旅游业和其他东部发达地区一样,也遇到了诸如管理、设施等软硬方面的许多新问题。为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发展现状作一分析与研究,以便能在此基础上促使嘉善乡村旅游业更好的发展。

一、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业的现实概况

(一)农业生态旅游景点类

将生态环境与农业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这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种典型做法。在嘉善,初具规模的农业生态旅游景点主要有:以原汁原味的十里水乡情为主线,展现绿色、温泉和自然环境的大云温泉生態旅游区;四面环水,村中遍布桃园,俗称“桃花岛”,是集农俗游赏、农耕文化展示、文化遗址游览于一体的姚庄浙北桃花岛生态旅游区;以“游丁栅水村、采沉香柑橘、品团鱼大宴”为主的丁栅水村旅游区;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公里,水域总面积达9700亩的陶庄汾湖旅游度假区,主要观光休闲项目有“汾湖柳堤”、水上运动中心、云台寺等,同时还有美味可口的汾湖河鲜。

(二)农村民俗、节庆活动等人文景点类

将传统的人文活动与农村结合起来,开发出农村人文活动景观,这应该是当前长三角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在嘉善,此类旅游景观主要展示嘉善的文化艺术,如:学唱嘉善田歌,嘉善田歌作为嘉善本土优秀文化遗产,在音乐价值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参与踏白船水上体育竞赛活动;观赏莲厢舞,该舞蹈流传到该县已有二百多年了,表演者手执一根莲厢棒(用小青竹做成,共有八节,用红绿漆成一节红、一节绿),以棒敲打身体等部位或地上,形式复杂节奏变化,配以各种舞姿而形成多彩多姿的莲厢舞,表演者边打边唱。另外还有各类节庆活动,如中国大云·花乡艺术节、中国嘉善·渔文化节、姚庄桃花节(黄桃节)等。

(三)农民式休闲娱乐类景点类

将农村中农民生活(劳作)方式与旅游活动进行深层次的对接,是当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创新。就目前的嘉善县乡村旅游业而言,此类景观主要有:

1、采摘类旅游。嘉善的蔬菜、食用菌、瓜果、花卉等特色产业在全省有较高的知名度。为适应游客尝鲜、观赏、采摘体验农活的需要,在全县规划十二个优质无公害农产品采摘园,包括黄桃、草莓、甜瓜、密梨、柑橘、葡萄、番茄、桑葚和鲜切花,在采摘园内设置观赏、采摘、认购果树、购物等项目。

2、“农家乐”旅游。以特色农业为依托,利用庭院、渔塘、果园、花圃、农场等资源优势,为游客提供农家饭菜,体验农村生活,是集观光、娱乐、住宿、餐饮、购物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西塘镇荷池村依托紧靠古镇西塘的优势,发展农家乐,延伸古镇旅游内涵。

二、长三角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现实基础

(一)便利的交通优势

便利的交通是发展旅游业的前提条件。嘉善县地处浙江东北部,是全省唯一同时接壤上海和江苏的县,境内水陆交通便捷。目前陆路交通有320国道、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乍嘉苏高速、沪杭铁路等贯穿全境,正在紧张建设的沪杭高速铁路,开通后上海与嘉善之间运行仅需16分钟。同时嘉善已经在全国县级范围率先制定了《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预计规划全部实施完成后,将形成“五纵六横九连”的公路交通网络和“二纵二横八支”的水路航道网,形成21个连接周边省市的出口,形成各镇之间可相互直达的20分钟的交通圈和各村之间以农村公路相连的40分钟交通圈,全县区域交通、城乡交通、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籍此独特交通优势,可为嘉善县乡村旅游发展突破浙江省域的限制,开拓大上海、江苏市场,成为浙江省乡村旅游发展重地提供了必备条件。

(二)雄厚的经济优势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以大量的资金为支撑。无论是旅游设施的完善、旅游环境的优化及旅游项目的宣传推介,均以一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嘉善自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以来,经济社会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一。全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速发展,已经获得了10个国家和省级专业特色镇称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12751元,同比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80元,同比增长10.8%。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地城乡居民的旅游消费支出稳步增长,成为拉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优势

乡村旅游追求的是一种田园诗般的安宁与恬静。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的是一种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嘉善历史上因“民风纯朴、地嘉人善”而得名,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在不仅保留着浓厚的民俗风情,浓厚的人文素养,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取得巨大的实效:全县6镇3街道全部建成文明镇。嘉善县公安局先后六次荣获“全国优秀公安局”光荣称号,为促进嘉善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成为嘉善县发展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三、长三角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潜在优势

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应该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产业。因此,发展乡村旅游业必须考虑当地发展旅游的各种潜在优势。就长三角地区而言,其潜在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一)良好的机制正逐渐形成

在长三角地区,其日渐完善的大市场运行机制在该地区经济领跑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的举办,意味着一个相对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已在长三角地区初步成形,极大地推动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2008年9月召开了“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宁波峰会上,就同城时代的旅游营销与发展取得一致共识。从此,嘉善与长三角地区各城市之间的旅游协作进一步加强,这为嘉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制潜力。嘉善县旅游业融入长三角地区共同营销与发展后,通过联手开发跨区域精品线路、联手推进无障碍旅游客运、联手促销、互进客源等,将会拥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二)有利的政治环境正发挥作用

完善而高度发达的旅游业市场,离不开国家的有效宏观调控,特别是在发展初期,更需要国家在经济、政治等政策方面的倾斜。处于长三角核心区的嘉善一直以来受到上级领导关心和重视,2008年被确定为中央领导、省委主要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点和浙江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县。目前已经被列为“科学发展县域示范点”。这一切给嘉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变革,使得嘉善从此走上符合自身科学发展的道路。这就意味着嘉善乡村旅游业借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而形成了得以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

(三)巨大的市场潜力正日渐显现

市场可以铸就一个产业,同样也可以毁灭一个产业。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需要的是一个日益扩大的需求市场。而这一切对嘉善的乡村旅游业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以上海客源为例,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1800多万人,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到周末起码有100万-200万的上海市民意愿出发去看水、看山。嘉善的小桥、流水以及乡村人家生活方式等旅游资源,对于上海市民1天-2天休闲旅游有很大的吸引力。上海世博盛会也为嘉善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消费市场。不少研究机构认为世博的游客将达到1亿人次,假如其中30%游客将在长三角作延伸旅游,嘉善将是浙江接轨上海的第一站,巨大客流对于嘉善旅游业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动力与商机。

四、长三角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业遇到的挑战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相对新兴的产业,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之处,因而在实际运行中遇到各种问题与挑战。就嘉善乡村旅游业而言,目前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下述方面。

(一)现有乡村旅游规划滞后的挑战

嘉善县现有的旅游发展规划是在2001年制定的,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现实发展的需求,这是嘉善县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现有的乡村旅游景点往往是经营到有一定规模与市场之后,才来规划、规范,基本处于经营者拍脑袋作决策的状态。因此乡村旅游风貌变更频繁,总体品味不高,市场生存能力弱,存在着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二)现有乡村旅游多头管理的挑战

目前,乡村旅游是不同的部门抓不同的点:县农经部门抓“休闲观光农业”、县委农办抓“农家乐”、旅游部门抓“乡村旅游”,管理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单个业务部门难以牵头组织实施综合有效管理。多头管理,造成了实际上的管理部门缺位,政策、制度、行业管理等无法统一,导致乡村旅游仍处于自发和无序发展状态。

(三)农村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的挑战

嘉善县乡村旅游在自身经营的区域中,基本能做到环境达标,但总体环境不容乐观。江南水乡的乡村旅游最大的亮点是亲水性,但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家禽饲养污染物大都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致使河道污染严重,水质标准低,本县的地表水经过处理后的水质基本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地下水水源地的水质是三类到四类,在乡村旅游经营场所很难找到可以亲水、戏水的场所。农家杂物无序堆放,家庭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周边,造成景观整体杂乱,不能凸现乡村优美整洁的自然村貌。

(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挑战

乡村旅游特别是农家乐经营户大多数是赤脚下田、穿鞋服务的模式,对于旅游接待服务理念薄弱,技能低下,与市场真实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之间矛盾突出。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现象比较普遍。因而难以形成忠实的客户群体,大多游客本着尝新与体验的观点,潇洒走一回,这对我们乡村旅游做大做强的难度很大。

(五)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竞争挑战

在嘉善周边地区,兴起了很多乡村旅游景点,如嘉兴南湖枫桥桃花节、秀洲王江泾长虹文化艺术节、湘家荡旅游度假区,海盐南北湖柑橘采摘游,桐乡华庄生态农业园,平湖奥多奇农庄等。与这些地方比较,景点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特色不明,经营方法、主打产品包括环境营造等等基本雷同,无特征优势。因此对游客难以形成特殊的吸引力。

五、对发展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一)科学规划和规范管理同步推进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既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又符合本地资源实际的切实可行的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同时还须加强科学的管理,建立健全乡村旅游管理体系。

就嘉善乡村旅游业而言,其规划应突出做到下述几个方面:其一,必须立足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全局进行科学规划;其二,必须与本县农业发展规划、集镇发展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衔接;其三,各镇(街道)继续抓紧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规划。

嘉善乡村旅游管理体系的突破口应集中在下面几点:首先,政府职能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农民经营行为的管理和服务,明确行业管理的归属部门,界定管理职责,健全管理规定,并在具体管理中加强服务指导,提供培训、信息、宣传、促销、咨询等公共服务,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其次,要制定實施乡村旅游科学发展标准化管理,包括要严格实施乡村旅游经营户准入制度,对具备条件的经营户颁发“旅游接待许可证”,对符合接待条件的服务人员颁发“乡村旅游从业资格证”,并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要开展评优争先活动,对在乡村旅游中表现较好、游客满意度高的乡村旅游接待户、乡村旅游企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表彰,在全行业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确定接待和服务等级,以“服务质量星”进行分类,推行“星级”服务。做到乡村旅游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市场分层、客源分流,促进公平竞争和整个乡村旅游市场的规范化。再次,要组织指导经营者建立行业协会组织,发挥其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行业自律的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二)整治环境和提高素质同时抓

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保持乡村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必然要求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美化洁化乡村人居环境,推广城乡饮用水一体化工程,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实现垃圾分类收集等。但与此同时必须及时抓好提升农民素质的工作,使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高素质的旅游服务人员。这就需要加强对这部分人员进行多层次的培训,包括旅游基础知识和旅游法规政策的宣传、职业道德的提升、本地乡土知识的普及、经营户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等等内容。只有真正改善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三)农耕文明传承和创新相结合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文化具有地域性,越是有地方特色,就越是有生命力。对于外地游客而言,嘉善乡村的特色就是旅游看点。嘉善湖荡星罗棋布、农耕历史悠久,扎根于农村的特色文化是本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最佳特色资源。如特色古桥、古遗址、窑墩众多,传统工艺技能、民间舞蹈、民间美术、民俗活动等数不胜数。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农民的生活方式的变迁,这种环境古朴、民风淳朴的乡村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所以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研究如何保护资源、传承特色的农耕文明,并且要将之与现代先进文化结合进行创新发展,多形式、多题材、多渠道发挥作用,创作一批反映新农村建设成果、新农民新变化的、广大农民喜欢的农村文化精品,能够使游客更多地体会到“昨天”与“今天”的交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Z].2009(12).

2、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Z].2006.

3、嘉善发展和改革局.2010-2013年嘉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Z].2009.

4、嘉善旅游局.嘉善县旅游经济强县创建总结汇报[Z].2009(3).

5、嘉善交通局.综合交通发展规划[Z].2009.

6、蔡晓杰.嘉善乡村旅游接轨上海的调研报告[Z].2008.

7、徐良忠.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J].中国旅游报,2007(1).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 篇4

高职教育由于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尤其密切。本文以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为例,探讨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市,是我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一、珠三角地区产业特点及现状

(一)珠三角地区产业特点

1.中小型企业占绝对比重

《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具体标准根据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以零售业为例,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2]中小企业一直是推动珠三角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广东省中小企业户数达到81.34万个,居全国第二。[3]从企业规模来看,以200万美元到500万美元的中小型企业居多。[4]

2.形成鲜明的产业族群

产业族群指的是一种空间聚集现象。目前,珠三角有404个建制镇,其中1/4有产业集群特征,包括以纺织和服装产业聚集的佛山、中山、东莞,以陶瓷和建材产业聚集的佛山、潮州、云浮,以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深圳、东莞、惠州、广州,以及以汽车产业集群的珠三角汽车消费市场等。珠三角地区的彩电产量占全国1/2强,家用冰箱产量占1/3,纺织业居全国第二。

3.制造业、服务业比例高于内地水平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的制造业曾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一度带动了整个区域经济的腾飞。随着国家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珠三角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产业结构,即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低于全国水平,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同程度地高于全国水平。其中第二产业的高密度发展使其不仅远高于全国水平,也是世界最高水准。

(二)珠三角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1.优化产业结构成为必然

早期的珠三角企业发展十分迅速得益于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和较低的生产技术成本。第二产业虽然发达,但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打击沉重,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出现了大量加工贸易型企业破产和非正常撤资现象。因此,20成为了珠三角企业转型升级的分水岭,传统代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牺牲环境的污染企业逐渐遭到淘汰。发展科技型、服务型等中小企业成为时代的必然。

2.人才竞争愈加激烈

珠三角企业提高生产力水平,产业的转型升级必然导致更高的劳动报酬,以及日益加剧的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企业更加注重自身长远规划和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对珠三角中小企业而言,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使得企业人才竞争愈来愈激烈。通过对珠三角465家中小企业未来1-5年对管理人才需求的调查发现,未来供应链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是珠三角中小企业管理人才需求的重大缺口。

二、珠三角经济发展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及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1.人才培养应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一般而言,与中高层管理人员相比,基层管理人员要具备更强的技术技能来完成对工作任务的管理,相对而言,对人的管理技能的要求弱一点。目前,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只能在课堂上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即知识的储备,知识无法转化为技术技能,造成毕业生很少具有特定的行业和岗位技能,从而导致其就业困难。因此,高职工商管理专业通过专业技能和实践培养具有行业背景或特定技术的管理类毕业生,将能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

2.中小型企业青睐通用型基层管理人才

从笔者所在学院历届毕业生的调查数据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90%以上都在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就业。这些企业一般规模小、人数少,基层管理人员经常充当多而手,其职责划分并不十分清晰。因此,企业要求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通用管理能力,即不仅要全而了解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会计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团队合作、沟通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3.涉外型管理人才将备受青睐

珠三角从号称“世界工厂”之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趋势就一直在加速发展。近几年,利用外资优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调查结果显示:珠三角具有优势的内资企业不断加速国际化进程,外资企业纷纷实行人才本地化策略,这些变化趋势对外语水平较好,初具国际经营理念,能与中外工作人员协同工作的新型基层管理人才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就业契机,这样的毕业生将更具就业优势。

(二)珠三角经济发展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设置必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需要发挥企业和行业人士的专业指导作用,如发挥好由大学教授、企业经理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指导作用等。具体而言,应以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为导向,以珠三角经济发展趋势为指引,同时兼顾学生未来的职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具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提升学生通用能力为主的课程,如大学语文、高等数学、哲学、思想政治、艺术史、产品制造;二是以形成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如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中小企业管理、商业环境、财务管理与决策、经济法、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管理沟通和战略管理。

(三)珠三角经济发展对知识和能力关系的影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学生就业单位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50到200人规模的企业占了70%。将近55%的用人单位认为其比较适合基层管理者和行政助理的工作,有20%左右的.企业认为可以在市场营销和文员的岗位发展。最受重视的岗位工作基本能力包括:行政管理能力,商品销售能力和客服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能力,产品质量管理能力,基层生产或服务管理能力及仓库管理能力等。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排名前五位的是管理学、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基础、英语、经济学。毕业生必备的专业知识排前三位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行政管理和市场营销管理。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既重视管理素质,也重视思想道德品质,还看中心理承受和调适能力以及洞察和分析能力。此外,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吃苦耐劳、奉献精神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也是企业非常看重的。

由此可见,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需要完成的是从知识转化为能力,再从能力中提炼出知识的理论学习和能力学习的过程,既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知识学习,又必须通过各种实习实训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然后通过报告、考试让学生从工作实践中抽离出具体的理论,重新形成其对理论的认知。

三、珠三角经济发展对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教学组织的影响

(一)对专任教师的选拔与培训

优化师资结构,提高队伍素质,使之能够胜任专业教学任务,从而更好地服务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目前,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生态现状看,“双师”教师比例较小,有企业工作背景和创业经验的更少,难以适应高职教学的需要。通过分批对教师进行行业岗位技能培训,使专业课教师都能够既上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实践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每位教师都能够承担1至2门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珠三角相关企业对应专业岗位进行锻炼,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具体可以通过脱产实习、寒暑假实习、影子实习等方式实现。

此外,通过提高企业专业人士兼职的比例,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部分课程的教学,尤其是实训部分的教学,是保障实践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对实习实训教学环节的管理

1.虚拟实训软件

构建以“工商管理实训软件”为基础的校内实训项目,用于学生的校内实训模拟,把主干课做为模拟实训的主要课程,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掌握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2.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它不仅是高职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手段。校内利用场地打造学生创业基地,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带薪实习都是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途径。必须重视实践教学,使学生敢动手,能动手,会动手,真正掌握操作技能。

(1)实验、实训、实习开出率必须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比例。

(2)利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一到两个产学研结合项目,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广泛参与,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专业课要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时完成课内实训任务,切实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启发式与互动式的教法转变。

(4)努力提高学生课外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广泛参与社会调查、企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

3.课程建设

(1)精品课程。加快精品课程建设速度,形成工商管理专业精品课程核心体系。根据市场需要和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将职业证书教学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对理论课时偏多的专业课程进行压缩,增开新的有助于就业、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课程,按照能力模块调整教学计划。

(2)教材。尽量选用近两三年出版的省部级优秀高职高专教材作为教学使用教材。

(3)现代化教学手段。近年来,多媒体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效果。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促进了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取得了极为突出的教学效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整合各任课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做到资源共享,实现教师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三)对教学质量的控制

1.内审制度。组建工商管理专业内审小组,建设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按照统一要求完成授课和对学生的考核,保证毕业生的质量。

2.外审制度。由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委派外审专家对各学校进行审查,包括抽查、审核学生学习成果的情况以及教师评价的情况,提出整改建议等。

3.企业反馈制度。珠三角中小企业定期向毕业生所在学校反馈毕业生使用情况,学校及时对相关教学环节和过程进行调整。理的工商管理人才,并为进一步攻读工商管理类本科及研究生(MBA)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首先要满足珠三角经济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其次要满足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培养宽口径、多出路的毕业生,最后还要兼顾课程配置的前瞻性和创新精神以及对企业家精神的培养等。

四、结语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 篇5

摘 要:珠三角洲产业升级兼具可能性和紧迫性,产业发展轨迹已至升级拐点。珠三角产业升级要厘清两个认识误区,区内九市要结合市情进行非均衡产业升级,不能齐步并进;珠三角要统筹兼顾三大产业的升级,不能顾此失彼。珠三角产业升级应在《纲要》的指导下,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科学规划,做好产业迁移工作;加强与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合作,做好产业引进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升级的内生能力。

关键词:珠三角,产业升级,经济危机,路径

背景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珠三角跻身为国内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世界瞩目的经济热点区域,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样板区域。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2008-2020)》(以下简称纲要),并将珠三角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同时也是珠三角面临的一个重大发展机遇。产业升级既是珠三角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贯彻落实《纲要》的必要措施。当前,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危机和《纲要》对珠三角产业升级做出了几点思考。

1.经济危机下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根据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调整,珠三角的劳动力、原材料、土地和能源价格大幅度上涨,珠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取得了30余年的超高速发展,这种超常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港澳台和其它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有效承接。目前,珠三角的产业已经发展到了工业化的后期,但原来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基于以下分析,珠三角的产业发展轨迹已经到了升级拐点。1.1珠三角产业的紧迫性

珠三角产业发展受到经济环境和资源匮乏的双重硬约束,原来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珠三角产业升级具有紧迫性。

1)珠三角产业的紧迫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1-2月,广东省省实现进出口贸易总值同比下降25.8%,其中出口下降20.7%,珠三角许多出口加工企业陷入经营困境,一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危机中纷纷倒闭。2008年,珠三角仅关闭的鞋企就超过1000家。相反,少数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却在经济危机中逆势增长,例如中兴通讯2008年的营业收入约442.93亿元,同比增长了27.37%,预期2009年将增长30%。经济危机让珠三角强烈地意识到产业升级的紧迫性。

2)成本上升加大了珠三角产业升级的内部压力。高消耗低成本的数量扩张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环境压力很大。早在2002年,珠三角的废水排放量占到广东省的46.9%。同时,由于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施行、环保安全生产要求的提三角原有的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产业发展的内部环境恶化。

3)珠三角面临国内外其它经济区域的竞争压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环北部湾地区、武汉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成都一重庆城市群等经济区在国内形成了多级竞争的局面。一些高端人才和大批农民工“用脚投票”,各种经济资源在各地区流动。此外,东南亚一些国家,如越南、印度等国家也在利用低成本优势与珠三角展开区域竞争。目前,珠三角各地的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附加值低,必须通过产业升级来增强珠三角的区域竞争力。

2.珠三角产业升级应厘清的两个误区

珠三角三十余年来的产业发展轨迹是一条上升曲线,且斜率大于国内其它经济区域,目前既具有产业升级的可能性,也具有产业升级的紧迫性。然而,在一些有关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文献中,明显存在两个认识误区,这必须在探讨产业升级路径之前予以厘清。2.1 齐步并进

从横向来看,珠三角的产业升级不能盲目地齐步并进,应结合各市的实际情况进行非均衡产业升级。

第一、珠三角内部发展不平衡。在珠三角内部,由于历史、地理、资源、开放时间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各地发展步伐不一,经济总量和人均GDP相差悬殊,产业层次高低不同。第二、珠三角必须进行非均衡产业升级。

2.2 忽视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

从纵向来看,珠三角的产业升级要统筹兼顾,在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不能忽视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

第一,珠三角处于工业化后期,应优先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珠三角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第二,不能忽视第二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必须统筹兼顾。从理论上说,产业升级内含着农业现代化、工业结构高度化和第三产业比例增大三层意思,三者不可偏废。经济危机下珠三角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纲要》提出,珠三角要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的主体产业群,形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 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对珠三角的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1 加快珠三角一体化进程

1)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做好珠三角产业的内部迁移工作。珠三角被分割为九个行政区,九大主体城市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产业发展缺乏统一规划,产业同构性严重。珠三角应尽快建立统一的产业管理机构,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做好产业的内部转移,使产业的地区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一方面,引导深圳和广州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迁移到肇庆、惠州、江门等成本相对较低的地方,引导其他地方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向深圳和广州集中。另一方面,通过引导产业在各市之间的合理迁移,增大集群规模,增强集群效益,实现错位发展。例如,灯饰产业向中山集聚,服装产业向东莞聚集,陶瓷产业向佛山聚集。

2)向内地和欠发达国家转移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产业,做好产业外迁工作。珠三角的资源和环境承受力已经不堪承受之重,产业的生产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逐渐丧失。产业生态里的“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迫使珠三角进行产业“新陈代谢”。一方面,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可以向广东珠三角以外的地方或内陆省份转移;另一方面,可以向尼日利亚、越南、老挝等成本相对较低的落后国家转移。在产业外迁的过程中,政府应为珠三角的产业转移牵线搭桥,提供优质服务,尤其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办好“产业转移园”。

3.2 加强与发达经济地区的产业合作

1)加强与港澳台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合作。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得益于承接港澳台和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迅速进入了后工业时期。发展至今,珠三角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一轮产业转移。当前,香港的服务业正在向外转移,而珠三角占尽“地利”优势,应提升与香港的合作水平,加强深港创新圈的建设。同时,珠三角还面临美、德、日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向外转移金融、保险、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和汽车制造、钢铁、通讯器材等先进制造业的机遇。珠三角要进一步增强开放度,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为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引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2)重点引进企业总部、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首先,深圳和广州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前来设立区域总部、职能总部、研发机构、采购中心和销售中心,发展总部经济。其次,要重点引进金融业、会展业、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和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等高科技产业。

3.3 增强产业升级的内生能力

1)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增强珠三角产业升级内生能力的源泉。长期以来,珠三角产业升级主要靠承接产业转移,因而产业发展总是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后面亦步亦趋,很难与之 在同一水平上进行产业竞争。珠三角以往大多产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处于价值链低端,消耗的资源多,而创造的附加值低。

大珠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策略 篇6

关键词:大珠三角 城市群 空间布局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世界的竞争将以城市群为单位展开。中国经济的发展需要“世界级”城市带的支撑。改革开放之后逐步形成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呈现出较强的整体实力和发展势头。珠三角的快速发展与港澳的辐射和拉动密不可分,只有把珠三角与港澳综合考虑形成大珠三角城市群,深入研究其整合和协调发展问题,通过有珠三角与港澳携手进行优化整合,全面提升大珠三角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才能更好地发挥广东省在“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与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交流合作中赢得先机。

城市群的内涵及特征

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 Gottmann)在研究了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发展动态后,以美国1950年的人口统计为数据基础,于1961年在其著作中使用了“Megalopolis”一词,指从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连绵带。“Megalopolis”一词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特大的城市,原意中并无城市群的意思。国内学者最早将其译成城市连绵带,指的是紧密的带状城市组合体,由于这种城市的组合体并不象人们所期望的那样,并非都是带状的,也有圈状的,现一般都翻译成城市群。

不同城市群的特征和功能有很大差异,因此,学术界对城市群这一概念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但不管城市群的表现形式如何,都应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内在有机性。城市群并不是自然地理意义上的城市密集分布,而是城市群间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综合运输网络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二是多城市化。在城市群内部,由众多城市共同组成,并形成一个或几个中心城市;三是城市化程度高。城市的外延不断扩大,借助城乡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郊区和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增长,城市化已达到很高的程度。四是城市群核心城市的极化和溢出效应明显。这种双重效应在加强区域核心结构的同时,使整个城市群能级不断提高。

综上可知城市群是在城市化过程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上,在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的组织和协调下,由若干个不同等级规模、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镇,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络和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通过空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群体亲和力和整体关联性的城镇网络群体。

大珠三角城市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珠江三角洲(简称“大珠三角”)是由珠江流域三角洲及其外围平原组成,不仅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江门、肇庆等9市(俗称珠三角),还包括香港、澳门,面积42824平方公里。大珠三角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群发展存在着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通过对其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厘清思路,找到一条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之路。

在大珠三角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向纵深发展的同时,珠三角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却存在着种种影响整体实力提升和协调发展的问题,需加以重视解决。

定位不明,自立为王

各城市不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局来正确定位,在珠江口内外相距不远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就曾先后以建设中心城市为目标,造成大型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成效不显等弊端。

竞争较多,合作较少

珠三角的合作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形成的以经济垂直分工为主导的港澳与珠三角“前店后厂”式合作。在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的无序竞争,导致内部城市间过度和恶性竞争。另外,受制度限制,香港的服务业未能同制造业一样跟进到珠三角,而香港的制造业在经济中仅占5%,服务业却占到了86%,港澳进入珠三角,“只能说伸入了一条腿,并没有在珠江三角洲立住脚跟”,导致香港对珠三角的经济落差无法转化为对区域整合的贡献。

产业同构,协调度低

珠三角城市群各市的工业结构基本雷同,电子通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化工、塑料、医药、纺织服装、食品工业占了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在产业发展上盲目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有限的资源无法集中,产业技术水平不高,各市间产业结构互补性不强,降低了区域经济竞争力。

结构失衡,核心不明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 篇7

一、长三角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 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 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 经历了由“政治挂帅”转为“经济增长”的过程, 经济指标的高下成了政府、官员优劣评价的直接依据, 由此导致不少地方政府只顾辖区利益, 对经济运行加以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其主要表现大致如下: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 阻滞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 并限制本地企业的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外移, 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经济纠纷时往往偏袒本地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 突出表现为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 “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 不少地区在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之外, 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 大打“政策倾销”战。

2. 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但是, 在长三角都市圈内, 不少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行政区域, 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相当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 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 港口之间竞争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布置不平衡, 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不明确, 大多自成体系, 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 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 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 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 然而, 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 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 “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 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许多地方政府在规划产业发展时不顾自身客观条件, 争相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同构是长三角一直走不出的误区, 无论是过去的16城市中12个城市上电信、11个城市造汽车、8个城市搞石化, 还是现在各个城市都在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创意产业园、物流园区、中央商务区, 在食品饮料、纺织、印刷、塑料、办公机械设备等产业方面, “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同构率竟高达80%以上。据测算, 上海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是0.82, 上海与浙江的相似系数为0.76, 而江苏与浙江的相似系数则高达0.97。

4. 区域公共问题凸显。

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 土地资源紧张, 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长三角拼土地、拼资金、拼环境的投资拉动型外延增长模式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 高能耗、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偏高, 造成资源供应紧张, 环境污染严重, 影响到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主要水体、土壤污染严重、酸雨发生频繁、“三废”排放激增和食品安全危机等, 致使长三角成为中国酸雨多发区和水环境严重污染区域。

5. 持续发展能力问题。

长三角地少人多, 资源贫乏, 尤其是事关工业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大都依赖国内外市场供应。因此, 这里不仅人口密集 (包括外来务工人员) , 而且工业项目星罗棋布 (从遍布乡村的乡镇企业到今天日益增多的外资项目) 。在高投入、高速度、高消耗、低附加值的粗放增长方式作用下, 长三角地区工业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保压力已经十分严重, 能否持续发展将迎来日益尖锐的挑战。长三角许多以高度专业化和价格竞争为利器的产业集群已进入低谷或调整期, 有的产业集群甚至难以为继。

二、长三角经济问题的解决之策

解决长三角的种种问题, 关键在于创新机制,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同步推进区域市场、产业与制度的一体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至今, 地方政府仍然拥有大量的经济资源, 并且掌握着强大的行政力量与管制手段, 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也是政府授让资源于市场、还权于企业的过程, 其中, 政府起着主导作用, 市场则是经济一体化的根本动力, 制度是一体化的保障。创新一体化机制, 必须要从政府、市场与制度三方面着手。

1. 政府取向。

坚持政府的改革方向, 还资源于市场, 还权于企业, 最终转型为服务型政府。切实改变政府对市场直接干预过多, 而公共产品和服务又严重不足的状况, 把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转到创造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政策和法律环境上来, 转移到完善市场秩序, 促进公平竞争上来, 真正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借鉴国外都市圈治理经验, 可建立权威性组织, 赋予其相应的资金支配权和审批权, 以协调区域内重大问题。作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长三角经济近年在土地、环境、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方面受到的制约, 也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而外向型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地区之所以能迅速扭转金融危机下的被动局面, 迎来新一轮的春暖花开, 更离不开其以创新为内核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 市场取向。

区域市场的整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形成统一的市场竞争规则的基础上, 大力倡导长三角区域内企业的联合、整营。在一些战略性产业领域, 提倡企业之间的重组与兼并活动。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当市场交易成本过高时, 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能使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 使交易成本降低, 从而有效地提升经济活动的效率。通过企业之间多种形式的广泛合作, 改善企业间过度、无序竞争的关系, 能够有效地整合区域内各城市间的产业关系, 增强分工与协作, 最终形成区域内合理的产业结构。

3. 制度取向。

第一, GDP指标只衡量行政辖区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 已不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将经济增长的统计框架由单一的GDP体制变为GDP与GNP双轨制, 将属地原则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为更加灵活的属地和异地并存的税制。第二, 中央政府应制定更为科学的政绩考核制度。除了考核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能力之外, 还应注重对其在社会管理、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环境治理等工作中成绩的考核, 以引导其注重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研究

“十二五”时期是长三角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时期,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部署和长三角自身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 长三角在“十二五”时期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任务亟待推进。

1. 促进产业价值链分工, 推动大中小城市共同发展。

产业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环节。“十二五”期间, 区域内的产业应按照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产业价值链高低进行分工。大城市具有较好的商务、资金、人才、科技优势, 应聚焦发展产业链上的高端环节, 走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道路, 实现产业体系的高端化、服务化和知识化。中小城市具有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 更有利于从事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 如加工、制造等部分。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要积极推动产业转移, 并为周边城市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中小城市则要以产业配套协作为重点,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努力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2. 推进区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建立共建共治的体制机制。

“十二五”时期, 社会民生、环境等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一是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强, 统一民生保障体系的建立已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必需。随着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 将使大城市与中小城市间人员的双向流动加剧, 医保、社保、公共治安等方面的对接将为产业升级提供人员保障。二是随着产业合作的日趋紧密, 一个共防共治的环保体制亟待建立。长三角各城市间的水域、空气、土壤相连, 必须在环境治理上加强合作, 以保障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 发挥好政府作用, 积极推进制度环境建设。

机制建设对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来看, 长三角的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 法治化进程还有待推进。这就要求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从一些传统的经济领域退出, 同时更多地体现监督、协调、服务和引导职能。一是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和垄断, 使区域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能够平等进入市场并获取各类资源要素。二是建立起跨地区的各类市场规则体系, 消除行政壁垒, 促进区域内政策的统一和开放, 促进区域内法规、政策的一体化, 实现各种要素在区域内的无差别流动。

4. 一是深化区域港口合作, 构建优化整合的集疏运体系。

鼓励各港相互投资、参股、合资建设码头和物流服务体系, 以资本为纽带加强长三角地区港口群在经济、岸线、布局、功能、航线、集疏运、航道、市场等方面更为紧密的内在联系, 推动建立统一的管理方式、技术标准、发展政策、市场规范、信息平台、人才就业等机制。二是以航运金融为突破口, 加快现代国际航运服务体系建设。推动长三角地区的资本运营与产权合作, 加快资本流动重组。

5. 协调产业布局与规划, 做好产业集群的整合提升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上海作为区域核心城市的功能以及已有的行业优势, 建立和完善具有国际水平的研发与设计平台以及多层次的资金保障机制。二是进一步加快区域内企业的兼并、重组、联合步伐, 共同组建区域内企业的“联合舰队”, 突出互补关系, 共同做强做大。三是搭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平台, 如公共服务平台、技术信息一体化平台, 争取国家支持建设长三角宽带网。

随着长三角地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深入推进, 对于加强地区内部整合, 形成紧密合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为长三角成为中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也是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多年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造成了长三角区域内生态环境被破坏, 土地资源紧张, 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问题凸显。相信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积极推进制度建设, 加强区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确立共建共治的体制机制,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将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参考文献

[1]葛佳慧.放眼长三角: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各异[J].公共企业, 2011, (10) .

[2]陈辉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测度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 (4) .

[3]韩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竞争力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11, (20) .

珠三角经济发展的现状 篇8

监测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报业零售市场格局整体上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广州日报》在5城市中销量均排名第一,尤其在广州、佛山、中山等城市销量优势更为突显,市场拥有空间均超过50%。在江门和东莞市场份额也接近50%,分别达到43.85%和47.28%。

销量现状:《广州日报》在5城市销量均排名第一,其中广州的市场地位非常稳固,单摊销量保持在80份,摊以上。同时《广州日报》不断进行着零售策略的调整,多数城市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在广州、佛山、中山、江门销量上处于全面抗衡阶段。《南方都市报》在东莞销量优势领先于《羊城晚报》。

媒体竞争力体现:竞争力强势的媒体拥有更高的覆盖率和实销率。实销率与覆盖率是衡量一份报纸在市场上表现强弱的重要指标。从竞争指标来看,《广州日报》的平均实销率和覆盖率水平也远高于《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在5城市两项指标的平均值都在95%以上,尤其在佛山、江门、东莞等城市实现区域全覆盖,覆盖率为100%。

城市角度:《广州日报》在珠三角体现全面优势。2008年下半年广州都市报两级竞争格局没有改变,《广州日报》的销量优势依然领先,与同类报纸继续保持着较高的销量距离,从2006年以来,销量走势稳定,在广州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之间一直处于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销量上相互接近。

连续监测数据显示:《佛山都市报》总体上保持稳定,升降幅度很小。《广州日报》在佛山销量表现稳定且继续增长,单摊销量接近70份/摊。《南方都市报》与《羊城晚报》之间的竞争依然比较激烈。《新快报》与《信息时报》销量比较接近,《佛山日报》2007下半年以来销量略有下降。2008年下半年数据显示:《广州日报》的平均销量领先优势非常明显,平均销量为68.50份/摊,比其他都市报的销量之和还要多。《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的平均销量都在20份/摊以上,其他报纸平均销量相对低下。

中山市场《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在经过2007年以来的销量波动之后,呈现出新的零售态势。变化主要产生在《羊城晚报》和《南方都市报》之间。《羊城晚报》在2008年上半年被《南方都市报》超过以后,目前销量又开始接近《南方都市报》。在2006年上半年《南方都市报》也曾经一度超过羊城晚,紧追《广州日报》位居第二位,但2006年之后一直处于下滑阶段,再次让位《羊城晚报》,直到2008年,可见两者之间你追我赶的拉锯战在2009年还将续演。

2008年江门市零售市场格局总体上没有出现很大变化,《广州日报》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上升态势。《羊城晚报》在江門的销量一直略高于《南方都市报》,其中《南方都市报》的单摊销量始终在10份/摊左右,销量上不及其他城市。江门其他都市报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可见其零售市场格局短期内不会有所改变。

在东莞,《广州日报》总体上平均销量呈现上升,并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都市报的销量距离,平均销量为39.91份/摊,其销量是《南方都市报》的2倍还多。《南方都市报》2007年下半年以来缓慢上升,当前平均销量为16.04份/摊,排名第二。《东莞时报》排名第三,平均销量8.96份/摊。《羊城晚报》《东莞日报》和《信息时报》等销量平平,其中《羊城晚报》在2008年销量下滑至《新快报》之后,屈居第五位。

上一篇: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下一篇:母亲节给妈妈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