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幼儿园活动主题

2025-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庆节幼儿园活动主题(精选8篇)

国庆节幼儿园活动主题 篇1

一、主题说明: 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了让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中国的国歌雄壮有力,天安门是中国首都的象征,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长江、黄河是中国的象征,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火箭卫星上月球,我们是聪明的中国人,这些都在孩子们的头脑中留下了痕迹。假日里,亲朋好友和和美美地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国庆佳节中,全家人亲亲热热地团聚在一起赏月赏花&&小小的心灵在一次次节日里、相聚中,亲身体悟着华夏的传统与文化。孩子了解了在中国这个好大好大的大家庭里有着许多的民族。通过让幼儿了解多个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激发了幼儿喜欢各民族的情感。在与同伴共同欣赏各地游览的照片录像,领略了祖国山河的秀丽;收集展览的各地特产宝藏,让幼儿们知道祖国地大物博,我们旨在通过设计的这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激起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二、主题目标:

1、知道我是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和重要的人、事、物,萌发幼儿爱祖国的的情感。

2、知道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并让幼儿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喜爱各民族的情感。

3、激发幼儿参与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体验庆祝国庆的快乐。

三、环境创设:

1、欢腾的国庆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应结合幼儿收集的图片,实物资料,师幼共同讨论环境布置的形式、位置、所需材料等,可以分别布置出各族儿童是一家、北京天安门、旅行去、了不起的中国人等教育环境,环境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丰富变化,孩子们的创造力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也在一天天地增长。

2、动室内挂一副中国地图,让幼儿了解有关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之最等有关情况,扩展幼儿的认识和视野。

3、幼儿收集的各地土特产、服饰、特产的包装盒、袋等,举办祖国特产展、民族服饰展,师幼一同讨论展览的位置、物品的分类等。

4、幼儿将收集的北京名胜古迹的图片、自己游览北京及其他名胜的照片、各自画好的作品合理地组合布置。

四、家园共育:

1、识地通过看电视、上网等形式,让孩子欣赏、了解祖国各民族的服饰特征、习俗、文化,向孩子介绍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节日。

2、带领孩子共同制作和品尝1——2种不同民族的小吃,如羊肉串、馄饨、牛肉、奶茶等,体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

3、收集不同民族人们日常生活的图片、祖国自然风光图片和书籍,首都天安门的照片、图片和录像片,与孩子一起欣赏,并回答孩子的问题。

4、利用书报、网络、参观展览和博物馆等方式,扩展孩子对中国过去和现在的了解,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国庆节幼儿园活动主题 篇2

白水洋的“黄沙狮子”有着悠久的历史 (北宋年间至今) 、独特的舞狮方式 (上桌狮子) 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2006年5月“黄沙狮子”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黄沙狮子”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临海江南长城节、台州市的元宵踩街、开业剪彩、婚庆等喜庆日子都有舞狮表演, 每逢节假日后幼儿谈论中常有看舞狮表演的话题。那么, 如何把这些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的本土文化资源与我们的教育教学加以整合与运用呢?下面我们以“黄沙狮子”主题活动为例, 全面地阐述如何充分运用本土资源进行农村幼儿园主题活动与本土文化的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一、科学设置本土文化教育目标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要以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原有经验的了解为基础, 培养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 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开展“黄沙狮子”主题活动, 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点的幼教方案, 充分开发周围环境中可利用的资源。我们从幼儿园实际出发, 结合本土文化教育和社会资源的特色, 以培养幼儿热爱家乡情感为切入口。

活动开展前, 我们把目标预设为: (1) 了解“黄沙狮子”的来历, 知道舞狮是传统的习俗, 乐于参与舞狮的活动; (2) 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地域文化的情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 我们发现纯粹的热爱家乡情感的培养, 活动内容难以选择, 方案设计空洞教师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活动难以开展我们对目标重新进行讨论, 认为目标缺乏可操作性, 不利于教师把握, 关注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表现程度不够。如在开展“话说黄沙狮子”活动过程中, 幼儿没有直接参与“黄沙狮子”的相关活动, 认识程度不深, 无法表达“黄沙狮子”的文化内涵。

我们对“黄沙狮子”主题中所蕴涵的本土文化教育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以及教育活动的内容和特点, 重新设计教育活动目标, 从促进儿童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及个性和社会等各方面和谐发展, 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有主体性品质的幼儿为出发点, 把目标修改为: (1) 初步了解“黄沙狮子”的活动特点, 萌发热爱家乡本土文化的情感; (2) 能用绘画、手工、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并乐意与同伴分享经验与快乐。

这样, 主题活动的开展从幼儿动手操作、合作分享入手, 尝试将“本土文化教育”策略转化为各种互动的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参与程度出发, 侧重于幼儿传统文化情感的培养, 并在此过程中扩大幼儿了解家乡传统文化的知识面, 建立社会环境和幼儿园教育和谐相处的学习方式。营造积极参与传承家乡本土文化的氛围, 形成热爱家乡本土文化的情感。

二、有效选择本土文化课程内容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我们开始关注应该让幼儿学什么的问题, 这是一个涉及课程的问题。首先我们的课程内容就应该是本土化的, 是遵循儿童发展规律和幼儿生活经验的。幼儿是在活动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 并获得自身发展的, 引导幼儿以积极的态度和能力去认识和传承本土文化是园本课程内容的根源。可是在生成主题活动内容时我们碰到了很多的困难。

1. 如何既传承本土文化又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在“黄沙狮子”主题活动生成过程中, 教师正是担忧这些“具有一定武术功底和深奥文化底蕴”的活动幼儿想学吗?幼儿愿意学吗?

事实上, 我们看到: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本土化背景下的主题活动不仅指向于本土文化教育本身的价值, 更关注的是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多元价值凸现的是家乡本土文化的人文价值诸如幼儿对待家乡本土文化的态度 (喜欢民俗文化, 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相互之间的交流) 、积极向上的文化情感 (对家乡本土文化的理解和迁移的深度和广度) 、交往能力的培养 (自信、合作、分享等) 体现出更宽泛的教育价值。

2. 如何在原始材料中提炼出适合幼儿园开展的活动

目前, 在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本土化的实施中, 教师在活动中感到最困惑的问题是如何在众多的书面、影像、口口相传的原始材料中提炼出活动主题, 就生成主题活动的特点而言, 它强调的是主动的探究、情感的宣泄、知识的内化。在认真提炼“黄沙狮子”的主题活动中, 我们发现传统的本土文化教育和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并不对立, 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看待本土文化教学的“渗透”性。这里所谓的“渗透”性, 并不是遵循以往语言教育中的文化渗透, 而是从幼儿的兴趣出发, 寻找一个又一个适切的“最近发展区”, 通过观看、话说、制作、表演等诸方面的内容相互穿插, 自然融入主题活动中。如活动“上桌狮子”。“上桌狮子”是舞狮人在层层相叠的八仙桌上表演的, 最高时有九层, 这是“黄沙狮子”所特有的舞狮方式, 考虑到安全问题, 这个活动不适合在幼儿园开展, 但通过对原始材料的深入探讨, 我们觉得可以把立体的桌子平面化, 以平面图的形式设计成健康活动“上桌狮子”。从而在活动层面上实现从“大社会教育到幼儿园教育”的转变。

我们精心开发和利用本土教育资源, 用综合的方式将五大领域的内容有机地整合到主题中。形成了主题活动的框架:

第一阶段:话说“黄沙狮子” (相关活动:“观看舞狮表演”、“说舞狮”) 。

第二阶段:初步感受“黄沙狮子”的活动特点 (相关活动:“欣赏黄沙狮子”、“狮子学本领”、“音乐欣赏:舞狮”、“打击乐:鼓的节奏”) 。

第三阶段:探究舞狮表演 (相关活动:“制作狮子”、“学习舞狮表演”、“制作绣球”、“舞绣球”) 。

第四阶段:参与舞狮表演 (相关活动:“狮子舞绣球”、“上桌狮子”、“舞狮表演”) 。

第五阶段:社会实践 (成立“舞狮表演队) 。

每一个主题活动的创设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我们在研讨过程中发现黄沙狮子主题活动内容编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课程的不平衡。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 无法从原始素材中提取有关显性的教学活动的信息, 致使相关内容流失。

(2) 分布不均。“黄沙狮子”主题活动中, 艺术和健康领域偏多, 我们在研讨过程中还须完成对其他内容的补充和调整, 既要关注到那些显性的活动素材, 也要关注到那些隐性素材的挖掘。

三、运用有效途径, 促进幼儿发展

1. 挖掘、梳理有价值的教育资源

活动中要保证本土文化教育的“渗透”性, 而要做到这一点, 在每个活动实施前我们挖掘活动所蕴涵的本土文化, 并按照幼儿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进行前后梳理, 既适应主题发展的线索, 又兼顾幼儿的年龄特点。在主题活动“黄沙狮子”中, 我们围绕焦点问题展开了探讨:该主题中涉及的本土文化较浓重, 如“黄沙狮子”具有舞武一体、刚柔相济的特征, 表演艺术精湛, 而幼儿园是启蒙教育, 教师该如何开展活动内容?

活动开展前, 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武术体操表演, 感受中华武术的无穷魅力, 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武术体操表演的兴趣, 为开展“黄沙狮子”相关活动作铺垫;活动过程中, 请黄沙狮子表演艺术团来幼儿园表演舞狮, 积累感性经验, 激发幼儿为家乡拥有这一民间艺术活动感到自豪;活动后, 成立白水洋镇中心幼儿园黄沙狮子表演队, 对外宣传和表演。

2. 重组、改造教学方案, 给予教师课程设计自主权

教师在尊重原有活动方案的基础上, 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活动素材, 理清来龙去脉, 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在我们的重新梳理中, 有的只在原有基础上对活动的重点领域进行适当调整, 有的对原方案进行了重组、改造, 有的是依据现阶段幼儿的知识系统, 重新设计、原创了一些活动方案。

如艺术活动“想象中的黄沙狮子”, 由于涉及的本土文化因素很多,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这个方案可行吗?如何调整设计才适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针对这些困惑, 我们拿出了两套教学计划:A计划按照原来的活动方案进行;B计划采用优化后的方案即把想象中的黄沙狮子改为欣赏黄沙狮子”。“想象中的黄沙狮子”活动中没有给幼儿支架, 让幼儿凭空想象的成分较多, 切入口较宽泛, 本土文化教育价值不能充分体现;“欣赏黄沙狮子”的活动从美的元素 (色块、动态、装饰及意义等) 角度去欣赏“黄沙狮子”, 既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又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 提升了幼儿艺术欣赏的能力。

实践证明, 经过优化后的方案更能把本土文化渗透在活动中, 且兼顾了幼儿的能力差异, 能力强的幼儿能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黄沙狮子”的理解, 能力弱的幼儿则可通过色彩、线条等简单地装饰“黄沙狮子”。

3. 非正式教学活动与正式教学活动的互补

以主题发展为主线来安排和选择活动内容, 肯定会发现一些活动内容不适合集体教学的情况。这时我们该如何取舍呢?我们更多的借助非正式的教学活动形式来填补这一空缺。非正式的教学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种:

(1) 环境创设。我们展览有关“黄沙狮子”的图片, 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师幼共同收集并张贴舞狮场面的图片, 收集有关狮子歌谣的图片, 鼓励幼儿间相互学习交流;张贴幼儿画的“黄沙狮子”、幼儿对“黄沙狮子”认识的记录表等进行环境布置,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给幼儿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2) 区域游戏中的活动。区域活动为幼儿的主题内容的学习提供了更灵活、更自主的空间。在主题区域中, 我们看到了许多巧妙蕴涵教师教育意图的材料。

(3) 家园共育。通过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要求家长帮助幼儿收集有关“黄沙狮子”的书籍、图片、碟片、报刊等, 告诉幼儿有关“黄沙狮子”的事情, 并帮助幼儿做好“黄沙狮子”调查表等, 形成良好的家园合作氛围。

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本土化背景下的主题教育活动所给予我们的探索空间是无限的, 随着我们对“黄沙狮子”的深入研究, 哪些知识该纳入我们主题活动教育范畴?幼儿最乐于探索本土文化的学习方式是什么?这将是我们今后研究的方向。

开发本土教材, 能让教师认识到过去被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涵着丰富下转页 (上接19页) 而深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 收到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丰富的教育活动内容, 为幼儿提供了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培养了幼儿亲近社会、尊重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情感;民间传统的、优秀的、适宜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材料得以传承到下一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2]黄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虞永平, 张辉娟等.幼儿园课程评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有效开展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 篇3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3-0175-2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个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我在平时的工作和不断的学习探索,在课程中以主题形式呈现,主题是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的中心内容。我们围绕选择主题活动的内容、主题环境创设、主题教学与家园互动来讨论和实践。

一、 选择主题选择内容

如何选择合适的幼儿主题内容是我们在创造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我们通读新教材,理解新教材,通过教师深入到幼儿中间,边观察,边对照,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幼儿的兴趣需要、经验水平来选择好的主题内容,又通过自学的形式引导教师自己去搜集、寻找有关主题活动内容选择方面的理论资料、经验文章来学习,这样既选到了合适的教学内容,又使教师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1、主题形成生成主题。

主题的形成不是来源于老师,而是通过教师提供机会,尊重幼儿自主游戏的活动权。教师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游戏活动机会,给幼儿进行探索的机会,产生问题的机会,引发幼儿自己确立主题。如:我开展的主题活动“有趣的房子”,产生主题的原因是:当时组织大班幼儿认识“我家住哪里”,当我提供给幼儿自由交流的时候,我就听见他们在热烈的讨论着:“你家的房子怎么只有一层楼的呀?上面盖的一片一片的是什么呀?”“我外婆住在河水上面,房子是竹子搭建,才有趣呢。”他们兴致勃勃的讨论,也生成了很有价值的主题内容——有趣的房子。

2、拓展主题积累经验。

(1)预设教育目标

当主题确立以后,幼儿通过自主探究与主动发现,产生了新的领悟,从而得出他们认为的结论之后,观察他们对这一主题产生的反应,提供让幼儿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进一步思考,预设教育目标。

(2)预设教学目标

如:“房子”这一主题的教学,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分组、讨论、选择不同的材料,创造出不同的房子,创造的问题就在于“有趣”上面,他们产生了好多的疑问:“为什么有的房子上面是尖尖的?”“为什么有的房子是玻璃砌的墙?”我们鼓励幼儿创造出各种有趣的房子,萌发不同的问题,从而拓展主题的新内容:房子的构造、房子的材料、房子的种类等,活动后,我将幼儿的作品陈列出来,成为新主题展示板。拓展过程我尽量的鼓励幼儿探究的欲望,我发现他们做感兴趣的事情时,才会产生疑问,而这些疑问都是很宝贵的。

在四周的春天真美丽的主题活动中,大家感受到了“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当小雨来临的时候,小草发芽了,花儿开放了,柳树爆出了嫩芽。春天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更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的话题。幼儿园组织了春天是温暖的,因为它给我们温暖的阳光;春天是温柔的,因为它带来和煦的风;春天是快乐的,因为我们小朋友可以做很多开心的活动――放风筝、春游……,春天是生长的季节,大地万物都在复苏,植物在生长发芽,小朋友没准在春天也长得更快呢!谈到“春天”这个主题,我们就在想,春天究竟是什么?在孩子的眼中,春天又意味着什么?我们怎样让幼儿通过他们自己亲身的体验,来感受春天这个季节所带给他们的变化呢。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讲述、演唱、参观、游览等活动让幼儿体会春天。

“春天”这一主题的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不是关于春天的种种知识,而是引导他们学习关注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特有的美丽景象,在此基础上,对春天产生一种积极的、美好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在本主题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幼儿的这种情绪、情感体验的诱导与启发。当老师问大家春风为什么能吹绿了柳树?春风为什么能吹红桃花?吹醒了青蛙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们从自己观察到的春天的有关知识来回答老师,柳树春天发芽了,桃花开了红色的花,小青蛙醒来在春天出来捉虫子了。在幼儿园春游的时候老师引导孩子们观察了蒲公英,知道蒲公英是春天开的一种鲜花,有很漂亮的花朵和有趣的茎和种子。在春游的时候让孩子们摘一朵蒲公英的种子,吹吹玩玩,看见蒲公英的种子像一把小伞一样飞呀飞的。

二 、有效主题环境创设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当前,幼儿园普遍使用综合主题教育课程。该类课程强调教师的作用是为幼儿创设环境和条件,激发他们的兴趣,提升他们行为动机等,同时也指出:环境是课程综合的一个途径。因此,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是综合主题课程非常关键的一环。

首先要创设能帮助幼儿积累多方面经验的丰富的操作环境。我们为幼儿提供的不仅要是高结构的、现成的游戏材料,更多的是利用废旧材料做成的游戏材料。这些利用废旧材料做成的游戏材料,不仅能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操作摆弄中积累相关的经验,更能刺激幼儿发展新的操作行为。

接着我们充分挖掘墙饰的教育功能,使每一处的墙壁“都会说话”。环境创设伴随主题开展的每一个阶段,教师通过展示幼儿收集的资料,活动记录,美工作品等,使幼儿能较直观地感受主题的进展。正如我们常说的:走进一个教室,会有一种新的氛围,能感受到一个班教学的内容与进度。紧密围绕教育教学目标与内容,实现环境创设的同步。例如:中班主题《可爱的动物》,有个孩子去了上海野生动物园,带来了许多自己拍到的动物的照片。这些照片上墙之后,孩子们一有时间就会去指指点点,议论一番。

三、主题教学家园互动

挖掘家长资源,体现互动化。幼儿的主体参与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家长是幼儿园合作的伙伴,家長也是新课程顺利实施的支持者与配合者。

在丰富主题环境内容中,让家长带一些废旧材料是最普遍的做法,我们提倡日常积累或提前一周告知家长需要收集的材料,给家长一个充裕的时间。在主题教育中时时鼓励家长带孩子走出小区,走进农村和公园,为孩子积累经验,由于小中班孩子年龄小,因此我们提议家长用相机或绘画的形式记录下孩子的活动情况,或将活动时所采集到的实物带入园,将这些栩栩如生的照片、实物展现在教室的墙壁上,幼儿便会在课后、饭后留足、交流……家园互动中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因此,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服装》主题活动时,我首先向家长介绍主题活动开展的一些情况,并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请家长与幼儿一起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去查找有关资料,调动幼儿用多种感观去吸纳信息。家长和幼儿收集的资料种类繁多,有图书、图片、卡片、各种服装、实物、电脑上下载的文字资料等。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既丰富了孩子们对服装的知识,又提高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热情,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和精神的保证。

班级开展了快乐元宵节主题活动:做元宵。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米粉,因为再过两天就是元宵节啦,大家一起做元宵,开开心心做元宵,团团圆圆过元宵节。老师和小朋友准备过一个快乐的元宵节。小朋友从家中带了糯米粉。老师先让幼儿观看花灯,感知元宵节。幼儿自由观看花灯,相互欣赏。引发幼儿讨论:为什么元宵节要玩花灯?元宵节这天,大家都要看花等、玩花灯、做元宵、吃元宵。接着引导幼儿搓元宵。教师介绍做元宵的材料:湿糯米粉。讨论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将湿糯米粉搓成长条,再分成一段一段,最后将每一段搓圆。幼儿操作。教师将湿糯米粉分给幼儿,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提醒幼儿不能把元宵掉到地上以免弄脏。然后大家玩花灯。幼儿玩自带的花灯或互相交换玩花灯。最后大家一起品尝元宵。在活动中,孩子们如此专注地搓着元宵,这个元宵节肯定是孩子们难忘的一个元宵节。过节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周围的环境因为这个节日的到来发生了变化,带给了成人很多快乐的期待,也同样带给孩子快乐的因素。这次活动,对孩子来说意义深刻!他们在幼儿园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元宵节。

四、主题展示阶段体现

在主题开展即将结束时,主题的展示部分是对整个主题活动的一个小结,一个成果的体现,是一个丰收的阶段,我们不能忽略这个阶段而草草的就结束主题。主题的展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将主题学习中,最能体现劳动成果的一些单元的学习内容归纳起来,大家一起再次的探讨,从而巩固幼儿对主题知识的掌握。邀请家长们一起参与主题的展示,以主题网络为小结的线索,幼儿、家长及老师一起动手,制作合作画或手工。如:“房子”这一主题活动,我们收集了香烟盒、饼干盒、鞋盒等费旧盒,做成各种各样的房子造型,也邀请了家长们一起来园进行亲子手工制作,我们大家一起将制作的房子、树、椅子等布置成住宅小区,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幼儿和家长们迫不及待的拍相留念,他们多么的满足,大家一起学习,一起体验团体合作的乐趣,也充分的体现了幼儿园的家长的合作教育意识,一个班集体的团队精神,幼儿也提升了探索的乐趣及学习的快乐、快乐的学习。

主题“知识竞赛”,此活动不仅是幼儿参加,也可以邀请幼儿园的其他老师参加、平行班的其他幼儿参加、也可以请家长做评委。我开展过“房子”“鱼的世界”“服装”等主题教学的知识竞赛,幼儿进行知识竞赛紧张、刺激,大班的幼儿竞争意识强,他们在竞赛中,不仅牢固的掌握主题的知识,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也培养了他们的上进心。此活动受到家长及专家的好评。

想要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就要学会进行教学的反思,通过反思我们能取长补短,能归纳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进步与不足。通过反思,我们才能更好的领悟《纲要》的精神,才能更好的体会教师在教学中,该怎样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反思自己在教学中,怎样更好的成为幼儿探索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支持者。

参考文献

[1] 钟小锋《幼儿园多元整合主题课程》,未来出版社出版发行

[2]王晓云:《新世纪幼儿园教育》,山西教育出版社,

幼儿园国庆节主题活动方案 篇4

托小班幼儿能力有限,自制玩具比较困难,为让幼儿感受国庆氛围,特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参与制作。制作内容结合各年龄班幼儿的特点而定,考虑到孩子年龄小,固制作物均为软性玩具。

托班制作内容:圆圆的月饼(结合中秋节)

小班制作内容:红红的太阳(寓意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

活动目的:

1、结合国庆,让幼儿体验与家长共同制作玩具的喜悦心情。

2、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让家长更了解幼儿园的生活。

活动准备: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种碎布,棉花,毛线团。(针、线家长自备,注意安全)

活动内容:

一、教师简单介绍家长的来意。

二、引出制作内容。

三、交代制作过程。

四、各班家长与幼儿共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平行班交换制作成果,结对玩耍。

六、教师简单小结,欢送家长。

国庆节幼儿园活动主题 篇5

每年的国庆节前后,到处都张灯结彩,洋溢在一片欢乐之中,电视、报纸、广播等等各种媒体会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报道、介绍,给我们的爱国教育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因此,我设立了“我爱祖国”这一主题,抓住国庆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

幼儿感受国庆节热烈的气氛,萌发爱国情感,我们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开展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动:

一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认识我国的国旗、国徽,知道十月一日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国庆节。

二是组织幼儿为祖国妈妈制作生日蛋糕,提供给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体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节日快乐的氛围。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想像创造力。同时,也开展了歌舞《大中国》,以及舞蹈《摆乌龙》和《明天会更好》,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欣欣向荣。

三是通过集体观看短片“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与“开国大典”,使幼儿对国庆节有更多的认识。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认识国旗、国徽、唱国歌,通过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认识更加深入了。随着孩子们对我们国家认识和了解的深入,孩子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通过一系列的手工给国旗涂色、制作国旗,使孩子们加深了对国庆节的认识。

幼儿园喜迎国庆节主题活动总结2021年【二】

金秋送爽,国旗飘扬,为了让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自己是中国人,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园特别设计了以“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分别为:一:认识国庆;二:欢度国庆;三:可爱的祖国;四:红色记忆——《红色故事》和学唱红歌等。国庆节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我们抓住节日教育的契机,发动家长收集了许多国庆方面的资料,对幼儿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讲解,并制作了国庆刊板,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学习相关内容。现将此次活动的整个流程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一、准备工作:

1、活动方案和活动计划方面:由于好长时间没组织国庆节的活动,很多方面都摸不清头脑,不知道该从何做起,所以在活动前,我主动与上一年的负责教师进行交流了解,和平行班级王艺萌老师相互商讨活动的安排,初步对“国庆节”主题的展开工作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我们利用午休时间,在办公室进行了具体的商讨,精心制作了国庆节主题刊板,并将活动展开的顺序和时间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并结合节日主题对美术课程和部分无关的课程进行了调整,美术为《绘画——我爱x天安门》和歌曲《国旗国旗红红的哩》,故事《月亮船》等。从课程的安排到材料的准备,再到区域的布置都进行了全面的考虑。最后将活动计划与方案制定完成后于活动前汇报于领导进行审核。

2、家园合作方面:计划方案审核通过后,我们借助于爱牙日的开放活动向家长宣传我们的国庆活动,希望能得到他们的配合,我们详细商讨了《国庆亲子单》的内容设计。亲子单上,我们诚恳的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活动,利用节假日与孩子一同收集相关材料图片。与此同时我们逐步将通知张贴于班级栏目中,以此向家长宣传即将进行的主题活动,增进家长对活动的了解,并取得家长的全面支持。

3、环境布置方面:为了增加国庆的喜庆气氛,我们在前一周就安排了亲子制作《国旗》,并悬挂在教室上空,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同时也是孩子学会了如何尊重国旗。随着主题的陆续开展,我们及时在主题墙上张贴了故事、儿歌、歌曲,使家长能及时了解我们主题学习的内容,更好的帮助它们进行亲子互动。

二、活动组织过程

1、布置教育专栏增添节日气氛。首先通过专栏的展出为活动增添节日气氛,将相关的节日材料及时展示并张贴在信息栏中,同时,对于活动中的内容材料等,我们都做到及时地展出,给予家长及时地指导,具有时效性、教育性。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照片墙,收录了孩子和家长们在节假日里游览名山大川、家乡x景区的精彩掠影,并配上了简单的文字介绍,以供大家欣赏。

2、通过国庆主题墙丰富节日内涵。墙面的设计遵循了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原则,从环境的创设到材料的收集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墙面以“爱祖国爱家乡”和‘欢乐中国行国庆在进行’为内容设计完成的。整个墙面的布置美观而实效,充分体现了祖国的美丽与富强!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去欣赏,与同伴一同指指说说,放学后也与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同去说说讲讲,主题墙起到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

3、通过多样的区域活动进行延伸。在本主题活动中,我们结合区域活动将教学目标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的区域共有这样几大块:祖国山河风采展摆放幼儿与家长收集到的名山名河等图片,都是孩子们在假期中与家长一同收集的。孩子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祖国的地大物博,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昌盛,提升了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

4、爱国歌曲大家唱,给祖国妈妈献礼。为了进一步表达我们对祖国妈妈的爱,我们开展了家长进课堂活动,活动前,我们将具体的活动方案贴在了显眼的地方,便于家长及时了解活动情况,我们邀请了4位奶奶来园教孩子唱红歌和讲故事,还特邀小航妈妈指挥两个班的小朋友唱红歌《闪闪的红星》,此次活动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

三、活动效果

1、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红歌大赛中的收获

区域活动是幼儿获得认知经验的主要来源。从中我们惊喜的发现:孩子不仅能将课堂上的活动补充完整,还进行了拓展,而且家长反映,孩子最近在家里表现可棒啦,经常将课堂上学的内容带回家表演。

2、家长的收获

通过亲子单,家长积极的进行着网上查询资料,知道了祖国更多美丽的名胜古迹等,还知道了各风景区的特点,不少家长将查询到的资料与我们共享。

3、老师的收获

和孩子们一起进行教育活动,我们收获的是知识、经验、愉快的氛围,还有一份感动,孩子们在品尝特产时,还主动的将手中的特产和老师分享;在区域活动中观察,我们收获的是惊喜,很多知识孩子们都能熟练掌握,而且孩子们的习惯也在一步步建立,学会了物归原处,学会将乱的物品主动摆放整齐;和家长的交谈,我们收获的是理解、支持和满足,特别是红歌大赛,家长们给予我们高度的评价……

随着本次活动的圆满结束,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顺利完成了国旗的制作等活动,体验了成功的快乐,为第XX个国庆节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让孩子们了解有关国庆的知识,培养了孩子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园喜迎国庆节主题活动总结2021年【三】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国旗飘扬。在这个硕果累累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祖国的xx岁华诞。为了让幼儿体会节日的欢乐氛围,了解祖国的伟大,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感,我们师范附小幼儿园全体师生开展了“庆国庆”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根据幼儿园幼儿年龄特点,各班开展了不同的庆祝活动。我们中班的活动是《庆国庆幼儿作品展》、《庆国庆颂祖国-红歌演唱》。

为了让幼儿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知道五星红旗是中国的国旗,自己是中国人,从小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中国人,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我班特别设计了以“祖国妈妈的生日”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分别为:

一、庆国庆幼儿作品展

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用红豆和黄豆拼粘“国旗、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2、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剪贴纸花手工“送给祖国妈妈鲜花”。

3、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橡皮泥手工“送给祖国妈妈的蛋糕”。

不仅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幼儿的兴趣,还培养了幼儿的爱国精神!

二、庆国庆颂祖国-红歌演唱

幼儿学习了《娃哈哈》《快乐的节日》等红色歌曲。

幼儿以级部为单位进行了红歌汇演,一首首充满激情的诗歌,表达了宝宝们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最后,活动在师幼共同送给祖国妈妈的《生日快乐》歌中圆满的落下了帷幕!

欢快的音乐,热烈的气氛,精彩的节目使小朋友们感受到了xx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和谐与美好,感受到我们祖国的繁荣与强大!祝福我们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幼儿园喜迎国庆节主题活动总结2021年【四】

今年是国庆71周年,为了让幼儿感受并参与国庆节热烈的气氛,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国庆要到了,为营造国庆热烈的氛围,我们在班上进行的主题墙的布置。有的幼儿一看到主题墙上的国旗就会好奇的问这是什么。每年的国庆节正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我们也会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祖国妈妈要生日,我们把幼儿园打扮地漂漂亮亮,就是要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祖国妈妈要生日了,怎么引导孩子表达对妈妈生日的祝贺呢?儿歌“最亮最亮五颗星”教师们将幼儿熟悉的国旗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在国旗的印证和关注下,幼儿形象地了解了儿歌中的句子,为制作国旗,唱国歌等一些活动奠定了基础。

??除了让幼儿切身感受国庆节,我们还利用这一教育契机让幼儿深刻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孩子们通过集体观看短片“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与教师的讲解,认识国旗、国徽,使他们对国庆节有更多的认识。另外我们还组织幼儿制作“献给祖国妈妈的礼物”,提供给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活动开展以小组进行,充分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体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作画、歌唱表演、??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节日快乐的氛围。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想像创造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认识国旗、国徽、唱国歌,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认识更加深入了。随着孩子们对我们国家认识和了解的深入,孩子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

幼儿园喜迎国庆节主题活动总结2021年【五】

为了给家长和幼儿提供展示才艺、互相学习的平台,以及丰富孩子们的幼儿园生活,增进家长、幼儿、老师之间的互动,提升幼儿对手工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在 “国庆节”假期间,春晖幼儿园大班段开展了庆国庆亲子手工制作比赛活动。

此次活动以“绿色环保,变废为宝”为主题,家长和孩子在国庆放假期间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相关的手工作品,本次手工亲子制作活动,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默契,也增进了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各班的家长都积极的报名参与,上交的作品也是丰富多样,有立体手工、还有平面的绘画手工,由此可见家长的想象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在这些参赛的作品中,运用了月饼盒、废旧塑料瓶、纸盒、易拉罐等废旧材料,充分体现了本次活动的主题《变废为宝》。评分小组根据亲子作品,评出了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并将作品进行了展览,给教师、家长、幼儿们提供一个欣赏、学习、交流的平台。

通过此次亲子手工大赛,很好的拉近了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子感情,丰富了孩子的童年,让幼儿有了绿色环保的意识。老师和家长一起用爱和美成就了幼儿的梦想;童心很大,可以装满整个世界,童心很美,可以让这个地球更美丽。这次亲子手工大赛活动不仅让幼儿收获了成功的喜悦,也留下了孩子们在成长中快乐的画面!

幼儿园喜迎国庆节主题活动总结2021年【六】

今年是国庆xx周年,为了让幼儿感受并参与国庆节热烈的气氛,我们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国庆要到了,为营造国庆热烈的氛围,我们在班上进行的主题墙的布置。有的幼儿一看到主题墙上的国旗就会好奇的问这是什么。每年的国庆节正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我们也会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祖国妈妈要生日,我们把幼儿园打扮地漂漂亮亮,就是要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祖国妈妈要生日了,怎么引导孩子表达对妈妈生日的祝贺呢?儿歌“生日快乐”教师们将幼儿的生日与祖国妈妈的生日连接在一起,将幼儿熟悉的国旗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在国旗的印证和关注下,幼儿形象地了解了祖国妈妈的生日来之不易,为孩子们认真听唱国歌奠定基础。

除了让幼儿切身感受国庆节,我们还利用这一教育契机让幼儿深刻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孩子们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了祖国妈妈是在毛主席爷爷的领导下解放的,同时1949年10月1日由毛主席爷爷在天安门上庄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使他们对国庆节有更多的认识。另外我们还组织幼儿走方队,共同为祖国妈妈放飞气球。活动展开以小组进行,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体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选择走方队、放飞气球等形式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节日快乐的氛围。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认识国旗、了解祖国妈妈生日的来历、唱国歌,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认识更加深入了。随着孩子们对我们国家认识和了解的深入,孩子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

幼儿园喜迎国庆节主题活动总结2021年【七】

为了营造国庆热烈的气氛,我们还进行活动室环境布置:海星班用爱心贴出了一幅中国地图,海贝班帖上了烟花、生日蛋糕,海豚班在活动室里悬挂上了灯笼,帖上了天安门、和平鸽、气球,孩子们看到装扮一新的教室,个个都兴奋不已。

我们还结合幼儿年龄特点,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了国庆主题活动。海星班的《国旗国旗我爱你》让孩子们认识国旗,并自己动手制作国旗;海贝班的孩子们为祖国妈妈献上了生日歌,并送上了自己制作的生日礼物;海豚班的主题活动《祖国妈妈,我爱你》邀请了家长朋友一起来庆祝祖妈妈的生日,孩子和家长们还一起制作了中国地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与老师一起认识国旗、唱国歌,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孩子们对我们祖国妈妈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另外我们还组织幼儿制作“献给祖国妈妈的礼物”,提供给幼儿表达表现的机会,活动开展以小组进行,充分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体现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幼儿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作画、歌唱表演、手工制作等形式表达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节日快乐的氛围。

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想像创造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幼儿认识国旗、国徽、唱国歌,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认识更加深入了。随着孩子们对我们国家认识和了解的深入,孩子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

幼儿园喜迎国庆节主题活动总结2021年【八】

?今年是国庆71周年,为了让幼儿感受并参与国庆节热烈的气氛,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

??国庆要到了,为营造国庆热烈的氛围,我们在班上进行的主题墙的布置。有的幼儿一看到主题墙上的国旗就会好奇的问这是什么。每年的国庆节正是我们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我们也会不失时机地告诉孩子,祖国妈妈要生日,我们把幼儿园打扮地漂漂亮亮,就是要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祖国妈妈要生日了,怎么引导孩子表达对妈妈生日的祝贺呢?儿歌“最亮最亮五颗星”教师们将幼儿熟悉的国旗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在国旗的印证和关注下,幼儿形象地了解了儿歌中的句子,为制作国旗,唱国歌等一些活动奠定了基础。

??除了让幼儿切身感受国庆节,我们还利用这一教育契机让幼儿深刻了解我们的祖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园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 篇6

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为帮助幼儿了解中秋节、国庆节的来历及习俗,激发幼儿对祖国的情感,增强名族自豪感,近日,五七幼儿园开展了“喜迎中秋庆国庆”主题活动。

各班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特点,精心设计认真组织。小班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欢快地唱着《生日歌》,那一句句悦耳动听的歌声是对祖国妈妈最好的祝福;中班组举行了“月饼品尝会”等活动,在动手操作、月饼分享品尝中感受了中秋佳节的欢乐气氛;大班组结合“我是中国娃”这一主题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还通过学唱国歌、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亲手制作国旗、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学看中国地图等活动,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

通过这些活动,使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有了进一步了解,感受到了节日带来的欢乐,在活动中增长了才艺,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试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 篇7

关键词:主题活动,家长资源,创设环境

指南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把握时机, 积极引导。”而主题活动正是追随着这样一种理念, 让孩子在自主自由地探索空间中快乐成长。主题式课程的确为孩子和老师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学习内容和教育内容, 但也同时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那就是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什么样的主题才能引发幼儿的兴趣, 什么样的主题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发展呢?谈一下我在实施主题活动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见解。

一、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幼儿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 而是在家长、幼儿园、社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 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建构知识、情感和人格。其中家长资源是一块宝地, 如何使用好这块宝地, 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是我们教师应该挖掘和探索的。

刚开始一些家长对于主题活动的一些资料收集和活动的安排有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态度:有的家长是想帮, 却无所适从, 有的则觉得比较烦, 想这些事情不是你们老师应该做的吗?还有的家长认为这些事情是小儿科……面对家长的这些态度, 作为老师首先就要使家长明确其中的意义, 知道其有价值的一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开设了“电话热线”,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晚上与家长聊天, 向他们介绍主题的内容与要求、孩子必须掌握的一些相关的知识经验、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一些相关内容等。这种不是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使很多家长消除了心理顾虑, 并且在教学观念上也发生了重要转变。

二、主题活动, 追随孩子的兴趣

我们在确定主题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从孩子的生活入手, 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选择适宜的主题活动进行展开。我们开展的主题活动《动物王国》就是来自于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两只龙虾, 孩子们就围在了一起, 有的用手碰一碰, 有的干脆把它捉起来。在与龙虾的直接接触中, 孩子们产生了许多话题“龙虾的大脚最厉害了!”“看哪, 它的眼睛在这里!”“它的嘴巴在哪里呢?”幼儿就这样自发生成了研究龙虾的愿望。龙虾是动物王国中的一员, 慢慢的孩子们的话题转到了“你喜欢什么动物?”上, 他们与动物之间似乎建立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默契, 他们谈自己喜爱看的“人与自然”, 他们讨论“恐龙家族”, 他们还描述着自己饲养的小动物, 他们互相讲述着“森林里的故事”, 这些活动的主角都离不开老虎、狮子、狐狸、兔子……为了保持孩子这一兴趣点, 我们开展了“动物王国”这一幼儿感兴趣的主题。为孩子提供了探索动物奥秘的机会, 幼儿的兴趣加上良好的动机刺激, 成为了本次主题发生的前提。但这个主题幼儿在小、中班都已经接触过了, 然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动物的认识出发点都是不同的, 大班的孩子除了对动物本身的认识感兴趣之外, 还会建立起一些以某一特征或主题为联系的认知。如保护珍稀动物、动物之最等。

三、了解幼儿心理需要, 创设机会与条件, 促进幼儿发展

1. 教师要做有心地观察者, 全面了解幼儿地学习动态, 善于抓住教育契机, 使幼儿得到有效地发展。

在主题教育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更深切的体会到, 师生的关系是平等的, 他们在学习上是相互促进的合作伙伴, 从纯粹意义上的教学计划执行者转向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2. 教师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主题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 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 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并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与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把握时机, 积极引导。”在主题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程的最大价值在于师生之间共同有深度地探讨一个主题, 通过自主探究等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形式, 丰富了幼儿自身学习生活的经验, 培养了幼儿自主探究的意识、习惯与能力。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 促进了幼儿的主动探索与学习, 引导幼儿在愉快的体验中获得成功与发展。

四、创设互动环境, 激发探究愿望, 扩展主题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 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参与设计、环境创设, 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使主题不断扩展。充分发挥幼儿自主学习、动手操作, 才能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人, 更好的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他们成为环境的主体。

1. 创设与主题活动相适应得教育环境。

幼儿在幼儿园接触到的所有精神氛围、物质材料、常规作息、人的活动构成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其中, 物质环境包括目标化的或主题化的墙饰、活动区、材料。活动区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 结合教育目标而生成。同时, 教师要引导幼儿参与各种环境的创设及活动。

2. 活动区的设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主要看活动区物化教育目标, 与主题及教育目标是否相结合, 活动区材料是否具有挑战性, 是否能够引起幼儿的认识冲突, 使幼儿在认知冲突中获得发展与提高;活动区材料是否有利于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幼儿在活动中实现主动发展。并且活动区材料的创意、收集、准备、制作、使用、收拾、整理等各个环节都要有幼儿参与。活动区的内容可随主题活动的内容及幼儿的兴趣、需要而随时调整, 同一内容可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 根据主题活动及游戏的需要来决定活动区在教室中的位置和所占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对主题活动及游戏的兴趣与愿望决定活动区在班级中保留多长时间。

五、亲子活动能促进幼儿主动、和谐、有效地发展

家长是幼儿成长的最亲密的伙伴, 幼儿教师要懂得利用亲子之间的天然情感开展活动, 使幼儿在活动中更加主动、和谐、有效地发展。

幼儿园自然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 篇8

一、在自然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与环境互动

在自然主题探究活动中,教师给幼儿自我表现的舞台,让自然主题活动成为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的途径,更是幼儿实现自我创造的天地。

1.为幼儿创造与自然环境互动的机会

在主题活动开展前,教师应该先丰富幼儿相关主题知识,然后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环境“框架”与“材料” 。

如小班主题活动“拔萝卜”。通过《拔萝卜》、《各种各样的萝卜》、《萝卜丰收了》等系列活动后,孩子们对萝卜有了浓厚兴趣。与此同时,老师引导幼儿在“美工房”制作了各种萝卜造型,有的做了一架飞机、有的是漂亮的蝴蝶、还有的是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览角,与同伴一起欣赏交流,很有成就感。

2.广泛收集与自然主题相关的材料

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材料,给幼儿提供多样丰富的空间与条件,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题的主动性。

如秋天到了,沉甸甸的稻穗在农田里压弯了腰,等着农民伯伯去收割;滚圆的番薯在地里等着人们去挖掘。通过“粮食”系列主题活动,让孩子们体验丰收带给我们的幸福与快乐,同时感知粮食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我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许多材料,如五谷、稻草、玉米壳等,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制作了稻草人、五谷贴画、玉米等等,为我们的教室环境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3.注重自然主题环境之间的衔接

自然主题活动之间有很多具有关联性,老师要注重主题之间的衔接,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经验的延续,并能体验巧妙创设环境的过程。

如:粮食以后的主题是“树 ”,于是我与孩子们一起把“粮食”的辅助材料有机运用到“树”的主题网络建构中来,把稻草编织圈圈,用玉米壳做花瓣,一朵朵美丽的花就呈现在墙面上,既为树的主题活动搭好支架,又使孩子们有了展示作品的空间。

二、自然主题活动中,让幼儿与教师互动

在自然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将主题相关内容渗透到一日活动,并全面关注每一位幼儿,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帮助教师更透彻地了解幼儿。

1.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自然主题活动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并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耐心、细致地倾听和观察幼儿,促进主题的有效开展。

如“树”主题区域活动中,添添来到科学区,她拿着一片树叶对我说:“徐老师,这叶子里面有好多的花纹呀。”我摸着她的头微笑着对她说:“这是叶脉哦!”添添惊讶地回答道:“有这么多的叶脉啊!”我鼓励她继续观察:“你可以把这些叶脉画下来。”添添想了想说:“好呀!”马上回到科学区开始寻找叶脉的秘密。很多小朋友也纷纷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去观察叶子中藏着的秘密了。最后,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布置在相应的墙面,供更多的同伴分享。

2.把握活動的最佳时机

自然主题活动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当然不是放任自流,那什么时候教师该介入幼儿中间,这就要借助教师的观察指导进行判断。

在“多彩的秋天”主题活动中,我们组织幼儿到公园秋游,孩子们对公园的环境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在建构游戏中孩子们跃跃欲试,想合作搭建公园。在孩子们尝试多次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因为大家对公园的环境构造意见不一。想放弃的时候,教师巧妙介入,建议孩子把公园的照片拿来做参考图。有了参考图,孩子们一步步搭建,丰富而美丽的公园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三、在自然主题活动中,引导家长参与活动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形成幼儿园、家庭的教育合力,必须充分调动家庭的教育作用。

1.要善于与家长不断沟通、了解与合作

想要家长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要让家长明白主题活动的意义,让家长与教师对开展的主题产生“共鸣”。

如主题活动“丰收的季节”。活动前我们先开展了一次亲子调查活动,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调查哪些农作物是食用地面上的部分,哪些农作物是食用地面下的部分,哪些是食用中间部分的。通过亲子调查,使幼儿知道了农作物的果实长在不同的部位,同时家长们也颇有收获。接下来的活动中,家长的配合更主动了,尤其在區域活动幼儿学做面点师的项目中,有的家长送来面粉,有的家长提供制作工具,有的家长提供各种馅料,有的家长在家里也与孩子一起动手操作。在操作、体验、交流的过程中,让孩子们习得和面、各色食品花样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品尝时,孩子们觉得自己制作的点心更美味。

2.让家长有机会参与主题开展的过程

通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来感染家长。让家长在关注幼儿的同时,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把握主题开展的时间,及时调整主题的目标和内容,从而有效开展主题活动。

如“秋天的蔬果”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对家长的厨房劳动有了浓厚的兴趣,经常观察各种秋季蔬果的特征,并对家长问这问那。家长被孩子们的兴趣所感染,与孩子共同研究蔬果,和孩子一起收集蔬果的种子。在与老师交流后,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孩子和爸爸妈妈相聚在一起,进行亲子制作《南瓜子变变变》,一起感受南瓜子的魅力。他们合作把一颗颗南瓜子打扮成五颜六色的,涂得均匀饱满,一张张精美的作品就是一幅幅艺术品,混合成秋天特有的清香。

自然主题活动是幼儿的主题活动,追随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幸福、快乐富有个性地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追求,更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在探索以幼儿发展为本的主题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

上一篇:毕业实习目的和基本要求下一篇:一件令人后悔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