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度基层大调解工作总结

2024-11-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乡镇年度基层大调解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基层大调解工作总结 篇1

2015年,我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政法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我乡实际,始终坚持“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着力发挥“大调解”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力精心构筑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努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在“大调解”活动中,排查矛盾纠纷45起(其中村25起、乡20起),调处45起,调处率为100%,调处成功率100/%。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的整体稳定,有效地保障了我乡经济的健康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网络,明确职责

今年,我乡着力巩固和整顿了10个人民调解委员会,每个调委会都选聘了1名专职调解员,在村(居)民小组建立维护稳定群众自治协会组织,发挥“五老”余热作用,深入排查基层群众中的各种不稳定信息,及时化解各类矛盾,从而形成“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党员)群众代表-调解员”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网络。同时,明确了各级组织的工作职责和任务,严格实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管辖责任制,坚持分工负责和联合调处相结合,属地管理和集中调处相结合,做到了信息联通、纠纷联排、力量联动、矛盾联调。对本地区、本单位的重大矛盾纠纷,明确责任主体,实行定领导责任、定单位(部门)责任、定调处时限的工作制度,努力做到纠纷矛盾调处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反馈,重大案件有报告,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大调解”机制的正常运行。

二、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制

一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每个村建立健全了预警机制,形成信息员、村(居)民小组、村(居)、乡乡四级预警网络。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指导村调处中心、村调委会每月进行一次纠纷排查,重大节日和敏感期必须及时排查,并将排查结果报乡调处中心。预警信息员、调解员发现重大纠纷和集访苗头,随时上报,并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处,并及时通过信息渠道向上级报告,切实防止民转刑案件和集访、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二是健全检查考评机制。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明确了主要考评考核标准,把大调解的各项指标进行细化分解,进行量化考评考核。三是落实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各单位对属于本辖部门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切实负起责任,及时化解,不得把矛盾纠纷推向上级、推向社会,达到小纠纷不出组、一般纠纷、大纠纷不出村、疑难纠纷不出乡。四是实行首问责任制。对群众上门要求调处的矛盾纠纷,实行首问责任制,不管找到那个部门都应热情接待、主动受理,然后转交责任部门调处,切实防止矛盾激化。五是建立领导接待、包案制度。乡、村两级都确定了领导接待日。乡定期安排领导接待群众来访,村每月排出处理纠纷值班表,党政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对重要信访来访、重大纠纷和上访案件,特别是久拖未决的问题,实行包案处理,负责包案的领导要一包到底,亲自处理,直至息诉停访。

三、统一标准,确保质量 一是统一制度建设标准。乡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及人民调解委会统一建立了重大纠纷快报、重大纠纷(社情)汇总分析;重大纠纷协调调解、纠纷排查专项治理、重大纠纷管辖督办等制度;各调委会统一建立健全工作责任、例会、学习、考评、业务登记、培训、统计、档案管理等八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和规范了大调解工作业务台帐。二是统一业务建设标准。在“大调解”工作整个过程中,从纠纷调处申请、受理、告知、调查、调解、制作协议书,到协议履行及回访等方面都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并严格运作程序,克服工作中随意性,坚决做到既重视实体上的合法规范,又重视程序上的合法规范。三是统一队伍建设标准。各调委会组成人员实行选举与聘用相结合,并报司法所审查、备案;司法所负责培训调委会主任,年初举办了全乡基层调解员培训班,参训人员10名;同时对基层调解员进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严格按标准落实奖惩。四是统一协调中心和调解室建设标准。协调中心具备了有办公室、调解室、档案室。调解室且要在20平方米以上,并有明显标志;全乡统一了上墙公示栏。从而使乡、村两级协调中心规范化建设得到了加强,使调处中心成为整合力量、联动各方的调处机构和工作平台。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个别村对大调解机制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差距比较明显;二是村调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资金的投入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大调解工作向更高层次拓展;三是部分社区调解室没有达标,基层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尚需进一步规范,四是我乡矛盾纠纷面宽量大,“大调解”协调中心配备人员太少,无法全面负担起我乡全面协调工作。

五、明年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健全大调解体系。调处服务中心机构健全,制度完善,人员到位,切实保障大调解各级组织网络管理规范,运行有效。加强组织协调,继续加大对大调解工作的指导、督促和考核。根据制定的大调解量化考核标准,对大调解工作开展情况实施检查考核,确保大调解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建立完善大调解信息预警机制。按照县局关于加强信息预警机制建设意见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大调解信息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加强纠纷排查工作,提高矛盾纠纷预警能力。三是严格落实矛盾纠纷调处责任制。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矛盾纠纷调处的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单位,实行分级负责,归口调处。在当地发生命案时,司法所要及时了解情况,对属于因民事纠纷引发的命案,要实行责任倒查。四是进一步加强街道居委会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基础建设。规范公示内容,健全基础台帐,完善工作制度,严格考核奖惩。五是大力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按照为人公正、办事公道、有群众威望、懂政策法律的要求,选好配强调解队伍。加强调解员教育培训和管理,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威信高的高素质调处队伍。积极推行首席调解员制度,坚持调解员持证上岗,努力提高调解质量。

2010年度总结和 要点大调解 篇2

2010年,区联社按照区“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结合供销系统的实际,大力开展“大调解”工作,确保了供销社的稳定,现将今年“大调解”工作开展情况作出总结,并将2011年工作要点作如下安排。

一、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为切实开展好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区联社建立了新都区供销社“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矛盾纠纷调解室,构建了第一责任人、分管责任人、主管责任人“三级”“大调解”责任体系,制定了“大调解”责任制度和工作程序,使“大调解”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二、主要做法

(一)根据区联社“大调解”工作目标任务,采取企业自查、联社排查的方式排查矛盾纠纷。对下属各单位的稳定工作以各种形式要求他们上报,发现不稳定因素及时排除,节假日期间要求各单位领导值班并上报值班表,实行“零”报告制度,切实做到信息畅通、综合及时、研判科学、措施有力。今年企业自查矛盾纠纷5起,联社排查出矛盾纠纷3起。

(二)通过信访渠道排查矛盾纠纷。信访工作是“大调解”工作的重要部分,联社领导十分重视,区联社专门设立了信访接待室,设有专人负责接待。对来信来访者,做到了及时登记和调查回复,做到有访必接,有信必回,今年回信率达100%,做到件件回复,事事有着落。全年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矛盾纠纷8起。

(三)系统企业多,下岗人员多,军转干部多,不稳定因素相对较多,针对以上特点,区联社领导班子有针对性的做好困难职工、困难军转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经常深入基层组织法律法规政策宣讲会、座谈会,发现上访苗头和不稳定因素,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劝阻,并拿出一定的资金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节庆日对其进行了慰问。全年无一人到京、省、市和区上访,确保了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大调解”工作主要成效

(一)通过与社保、就业等部门协调,多方联动成功调解了新都土产公司改制分流前欠缴56名职工社保、医保费引起的长达9年的纠纷。

(二)解决了新繁农资公司、桂湖供销社、泰兴供销社、马家供销社等60多起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与在岗职工缴纳医保费捆绑报销引起的纠纷。

(三)通过法制宣传、说服教育、沟通思想成功调解了新都物资回收公司、供销社贸易公司单位房地产证抵押给农行贷款,而未能给86户职工办理房产证引起的长达9年的纠纷,有效阻止了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四、2011年工作要点

(一)深入基层,加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联社矛盾纠纷调解室每季度排查1次,所属单位每月排查1次,并将排查情况上报联社。

(二)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基层、进社区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切实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活动。全年实施帮扶困难职工50人,军转干人员15人,8023部队退伍军人10人,困难职工子女入学3人的帮扶目标任务。

(三)认真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及进了解他们所思、所盼、所求,畅通来信来访诉求渠道,努力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赢得职工的信任和支持,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新都区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乡镇年度重点基层工作总结 篇3

一、强化招商引资和园区重点项目建设,着力实施工业强乡战略

*年财政税收预计完成3088万元,其中国税1288万元,地税18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4.9亿元。做好园区项目占地赔付工作: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项目占地涉及19个项目,6个村,共1539亩,目前,已经做好前期核对准备工作,资金到位后会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园区项目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我乡新开工项目4个,竣工项目4个。新开工项目4个:①总投资2亿元的河北朗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占地80亩,6000平米的办公楼、综合楼、食堂已封顶,锅炉操作间、发电间、料棚、烟筒正在建设中,相关手续正在跑办中。②总投资15183.2万元的石家庄先立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生产医药中间体2250吨项目,征地工作已完成,围墙已圈建,正在进行厂区设计,相关手续正在跑办中。③总投资7928.6万元石家庄俊森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4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征地已完成,围墙已圈建,正在进行厂区设计,近期召开环评专家论证会。④总投资5亿元的河北恩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0吨医药中间体项目,正在进行征地工作。4个竣工项目:一是总投资5.5亿元的中钢研废旧轮胎再利用项目,主车间和中控楼主体完工,设备已安装完毕。二是云海化工年产750吨胞嘧啶项目已具备试生产条件。三是冀泽科技净化水处理剂项目,土建工程完工,设备已安装完成,具备试生产条件。四是鼎宏生物酶项目上半年投入试生产。其它在建项目进展情况:总投资2.5亿元的华运三期,已完成围墙圈建,正在进行平面图设计;总投资2.166亿元的石家庄绿丰化工项目,7个车间已封顶,办公楼、仓库主体已封顶,部分设备已安装;总投资1.163亿元的石家庄东翔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8万吨医药聚氨脂项目,围墙已建好,场内正在浇筑路面;万翔制药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围墙已圈建,正在跑办环评等前期手续;博泽化工项目主车间正在施工;柏奇化工新头孢一期工程,库房已封顶,两个主车间框架已完工。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新农村建设基础

*年,我乡紧紧抓住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建设美丽乡村等活动,分别实施了万亩科技示范田、道路硬化、墙体美化、厕所改造、村庄绿化等项目,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乡容村貌变化巨大。今年春季,在县委王书记亲自指导下,种植各类景观树种1000多棵,高标准打造晋深路迎宾大道;圆满完成秋冬植树任务,兴泽路南侧种植火炬8000棵,晋深线、安新线、西九线、大西线补植补种速生杨15000棵;*年,西焦庄投资51万元建成了占地10余亩的文体广场和小游园,西小封村投资60万元建设成占地多平的高标准体育健身广场,去年两个村子分别被评为市级美丽乡村。3个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按照“十五件实事”要求扎实推进,东小封村多方筹集80余万元资金和物料,清理垃圾6000多立方,植树3200株,道路硬化3500平米,铺设便道砖6800平米,建700平米文体广场1个,厕所改造710户,墙体抹灰1万平米,绘制文化墙4000多平米;营里村清理垃圾2500多立方,植树2000余株,厕所改造700个,道路硬化2850平米,铺便道砖4500平方米;南赵庄清理垃圾700余方,植树760株,厕所改造60个,道路硬化4680平方米,铺便道砖3100平米,粉刷墙3800平米,新建公厕1座。

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积极开展土地托管:促进农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一是强化宣传引导托管,二是培育大户示范托管,通过农业、林业、农机、水利等部门技术服务、资金倾斜、项目支持等措施,支持种植大户大力发展。三是奖励扶持带动托管,保障农民权益,确保村民土地托管后所有权不更改,照样可以享受国家粮食直补、粮种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大民乐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该合作社投资5万元购买了植保无人机,投资6万元购置了4台打药机,实现土地托管5000余亩,吸收农户1000余户,通过统一配送优质种子、统一垫支生产成本、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粮食,实现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冷藏产业优势不断扩大:西小封通达公司连续三年承担省、市冬春蔬菜储备任务,*年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保鲜气调库6个,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保鲜库建成后,可增加收入.66万元,带动种植户2500个。

四、统筹社会事业建设,不断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完成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项目:在乡主要领导的奋力争取下,我乡获得1.8万亩免费小麦种子,为全乡农户节约135万种子款。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完成28户城镇低保、120户重残人员档案重新核查整理工作;完成105户五保档案核查整理,并及时发放了五保金;为457名新满80周岁老人办理尊老金登记;办理大病医疗20户,临时救助17户。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生殖健康普查服务,落实各项奖励扶持优惠政策。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同时,注重发挥协会理事、小组长、骨干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宣传教育方面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环保工作:1、严厉打击“十五小”、“新六小”违法企业,取缔非法企业3家。2、积极落实县委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配合乡党委书记,带领班子一行人,经过两个星期不分昼夜地入户走访,宣传政策,耐心细致地作工作,3家企业主在感动之余积极配合乡政府对砖窑进行了拆除。此次拆除砖窑共涉及西小丰两座,大一座。3、积极开展夏、秋季禁烧,通过成立夕阳红小分队,搭建窝棚,分地分片责任到人等措施,圆满完成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工作,受到市环保局、县委的一致好评。安全生产:严格按照县安委办要求,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级五覆盖工作,消除安全盲点和死角,全乡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出现重大以上安全事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作为全县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示范乡,我乡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出工作方案,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文体设施管理维护、村内道路维护作为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工作主要内容,科学合理确定维护项目。通过招榜公示,共雇佣清洁人员41名,负责各村的日常清洁工作,并相应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实行统一管理,有效解决了环境脏乱差、部分公共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五、开展基层党组织教育活动,促使基层党建焕发新活力

乡镇年度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篇4

一、xx乡基本情况:

1个机关即乡机关、1个卫生院、8个村委会、8个村级卫生所、4家煤矿(即树坑煤矿、长埠煤矿、安里煤矿、世兰煤矿)、有6家砖厂、3所学校、1家加油站、1家烟花爆竹经营店、1个农贸市场、1家伞厂、6家鞋面厂。

二、应对压力,负重拼搏,全力抓好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抓好各项责任落实。

xx乡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刘志强任组长,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下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抽调16名得力干部为成员,并派往乡内高危企业煤矿驻矿实行实地监督。乡党委、政府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每次党政班子会议的重要议程,主要负责人每月确保到各企业进行安全工作调研一次,各班子成员分别挂驻一至二个高危企业、重点区域。党委分管安全生产和政府分管安全生产领导确保了每月到各企业进行二到三次以上安全生产检查。今年以来,进一步完善了安全生产工作各项制度,对各村、煤矿、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十三项制度建设。

二周密部署,全面排查,落实打非各项工作。

打击非法开采行为,坚持“六个一”不动摇。对“打非”工作,一是专题研究,精心部署,大力宣传,营造氛围。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二是由分管领导带队,进行“地毯式”清查,坚持标准不动摇,即做到“六个一律”,炸毁矿井,拆除生产设施,清散作业人员,清缴煤炭产品,追查火工用品及电力来源。三是组织巡逻,发现有死灰复燃现象,依法严厉打击。一方面由公安机关对非法矿主实行刑事拘留,另一方面没收非法所得,对合伙经营人予以经济重罚。每次召开安全生产紧急会议后,我乡均能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乡、村干部、职工会议,学习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召开全乡非法煤矿主工作会议,专门部署全乡“打非”工作。发放致全乡煤矿业主的一封信和书写“打非”永久性宣传标语,做到了专题研究、精心周密部署,大力宣传,让非法生产无处藏身。今年我乡的打非工作得到了市县的肯定。

三、注重抓好教育培训。

今年以来,xx乡党委、政府在抓安全生产时,注重抓好企业老板、技术员以及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乡政府将安全生产工作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拿出3万元的资金专门用于安全生产培训,每季度举办一次安全生产培训班,迄今为止,参培人员达108人次,聘请到专业人员授课,每期选择一批企业员工代表参与培训班,培训辐射面广,成效显著,通过培训,各企业员工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更为自觉,履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更加主动。

在乡内各所学校,开设了安全知识课,乡安管办、派出所、综治办、团委确保到各校的每个班级授课一堂,教育学生维护好公共安全,切实维护好校园内外的学生安全。在各煤矿中,要求各矿每月举行一次安全生产培训班、交流会,让煤矿老板、管理人员和管安全的干部从一线矿工身上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责任,也让一线矿工知安全、说安全和尽力维护自身安全,促使安全生产人人亦道,形成安全生产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四、努力抓好检查,做好整改。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着实加大了力度,对各煤矿、企业存在的隐患进行整改。在整改工作中,由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乡安管办牵头,加上派各驻矿、企业的干部,坚持每月一次排查,并明确了以挂驻企业的班子成员为督查整改责任人。根据各企业存在隐患的大小难度,拟定不同的整改期限,最长为一星期,最短为一天,在规定期限内未实施好整改的单位,责令其停产整顿。

乡安管办每月集中时间对整改情况进行回访,督促企业对隐患整改效果,切实抑制了各类安全隐患未察复发,同时要求各企业定时定期做好生产安全的自我评估,将安全事故防范于未然。针对煤矿检查,我们主要做了六查:一查厂矿领导安全生产意识牢固树立与全员职工安全宣传教育情况;二查依法办矿按规生产情况;三查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四查煤矿“一通三防”,杜绝“三违”现象和“五消灭”情况;五查防排水设备配置,式程质量,顶、底板支架情况;六查安全用电,民爆物品管理情况。每次检查将情况汇总发至各矿以便互相学习。

三、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精心谋划20xx年安全生产工作

20xx年以来,安全生产虽然局势较为稳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各煤矿、砖厂、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水平仍然不高,在安全生产方面因企业效益收成不高,对新型安全可靠性更高的设备投入的资金很少,针对高规格、严要求安全技术仍有距离;二是宣传教育方面仍然做得不够,主要原因是企业工人的素质相对偏低,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还相对薄弱;三是各村对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还做得不够,针对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场所的安全不能够及时地反馈信息;四是安全生产科学监管方面做得不够。

20xx年,我乡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力度,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不断深化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宣传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要在20xx年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的投入,深入企业、煤矿、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二是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扣紧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继续实行领导班子挂驻负责制,实施驻矿(厂)员责任制;三是巩固“打非”成果,确保乡内无一例“非法”煤矿死灰复燃;四是抓好日常工作,将排查隐患作为工作的重点,以“鸡蛋中挑石头”的精神,居安思危,善于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五是进一步强化整改措施,落实好每一例隐患的整改。争取20xx年安全生产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大调解工作经验 篇5

构筑稳定新格局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认真贯彻创先争优活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在上级政法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以创建平安社会,促进和谐发展为统领,以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协同作战的大调解工作机制为目标,全面创新和开展了大调解工作,有效地化解了一批矛盾纠纷,维护了全区的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住关键环节,建立大调解工作体系

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开展大调解工作是新时期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形式。作为一项管理创新课题,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始终对大调解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结合全区稳定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认识到了开展大调解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调解工作。结合实际,确立了以“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组织协调,司法行政牵头主办,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思路;确立了“坚持服务大局、积极创新、优势互补、密切合作、资源共享、效率优先”的工作原则;确立了“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促进和谐发展”的工作目标,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全面整合各种资源力量,推进整体联动,制定出台了《大调解工作实施意见》。

一是在组织领导上形成了“两级”领导,“四级”负责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两级领导:区成立大调解工作领导组及办公室。由政法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分管区长任副组长,区司法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领导组全面负责全区大调解工作的组织领导,宏观决策,总体部署和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协调处理。办公室具体负责矛盾纠纷调处的业务指导、信息收集、分流指派、协调调度和检查督办。区级行政部门成立行政调解小组,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合署办公,负责本部门、本系统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乡镇、街道成立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党工委书记任组长,领导辖区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调处中心及联动调处工作队,中心主任由分管政法综治的副职担任,工作队长由司法所长担任,具体负责辖区内矛盾纠纷调处的组织协调,上下联系和突发性矛盾纠纷的快速处置。四级负责:区、乡(镇、街道)、村(社区)、驻地企事业单位全部成立了调解组织。分别负责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在组织领导上,明确全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统一接受区大调解领导组的领导;明确驻地企事业调解组织统一接受乡镇、街道大调解领导小组的领导,接受司法所和基层法庭的业务指导的“两明确、两统一”领导机制。

二是在工作体制上形成了信访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四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围绕稳定工作大局面,坚持纵接“四条链”,横穿“三条线”,构建大调解工作新格局。

纵接“四条链”,就是自上而下层层建立调解组织。第一是区级调解链。区级行政职能部门全部建立了行政调解小组。其中劳动、交通、教育、卫生等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还分别建立了专业性、行业性调委会。区法、检“两院”也充实完善了调解机构。区公安分局以下属的派出所都确定了专门的调解人员。第二是乡街调解链。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调解委员会,与调处中心合署办公。第三是村(社区)调解链。全部行政村、社区健全和完善了人民调解委员会。第四是驻地企事业单位调解链。百人以上的企事业单位大部分都建立了调解组织,并与大调解工作并轨。全区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300个,调解人员达到了2100多人,为大调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横穿“三条线”:就是积极探索和创新实中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和相互联动。第一是人民调解和治安调解相联接,将派出所和司法所在工作上对接。我们针对现实生活中,群众发生矛盾纠纷找公安多,找调解组织少,在工作机制上我们大胆创新,公安牵头在源头对接,在派出所设立“社会矛盾联调服务工作室”,对接“110”等警务警情平台,把社会矛盾纠纷在源头上积极“揽”起来。第二是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相衔接,推动民调解组织与人民法院在调解工作中联动。在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中,区人民法院专门成立了调解工作领导组。在不断拓宽司法调解范围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有效衔接。明确法院分管民事的副院长和司法局分管调解工作的副局长为主要负责人,选聘民庭和三个派出法庭的庭长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员,分区域负责联系全区乡镇、街道司法所,负责大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同时由乡镇、街道推荐,区法院和区司法局共同选聘优秀调解员为区级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和区级行政部门的有关调解工作。这种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坚持深入一线,指导基层调解组织开展调解工作,特别是对一些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做到了提前介入,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渠道解决问题,有效减少了许多可能引发的非正常上访。同时,积极邀请特邀调解员参与司法调解,坚持诉前和庭审前的调解,促进执行案件的和解。对于些适用简易程序的民事纠纷案件,尝试由特邀调解先行调解。推动了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在解决矛盾纠纷机制上的互补和协调发展。

第三是调解与信访工作相对接,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构建大调解工作机制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减少非正常上访作为工作重点。明确提出了大调解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归口管理、依法处理、限期力理”和“一般矛盾纠纷不出村(居)、复杂矛盾纠纷不出乡(街)、疑难矛盾纠纷不出区”的工作要求,有效整合资源,强公整体力量,增强工作效果。区大调解办公室吸引综治办、区大调解办、区信访局的工作人员实行联合办公。各乡镇、街道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实行一体化运行。全区上下坚持分级负责与联合调处相结合,坚持调处矛盾纠纷与解决信访问题相结合,推行访调协办制和重点案件督办制,加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力度,有效解决了一批上访老案。

二、突出基础建设,搭建大调解工作平台

在开展大调解工作,我们注重加强了三大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在大调解工作中,根据工作需要,区大调解办细化完善了六项制度。一是矛盾纠纷排查制度。全区各级调解组织在排查中,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问题排查结合起来,实行定期排查并逐级上报。切实做到每月必查,敏感时期必查,普遍性问题必查。二是受理登记、分流移交、办结报告制度。各级调解组织都建立了台帐,完善纠纷登记、移交、办结等程序,在受理、移交、调处等各个环节中搞好衔接,形成了排查、发现、调处、归档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三是检查、督办制度。区委、区政府授予区大调解领导组办公室检查督办权和责任追究建议权。定期检查大调解工作运行情况,及时掌握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情况,对故意拖延、借口推辞不及时调解矛盾纠纷的进行督办,对因延误时机、事态扩大的报区委、区政府进行追究责任。四是纠纷信息互通制度。各级各类调解组织及时互通有关纠纷信息,对本单位所受理的涉及其他部门调解内容的相互通报,对调解组织受理的有可能上升为信访问题的纠纷及时向信访部门通报,对受理的突发性、易激化矛盾纠纷,在控制局面的同时,及时向党委、政府报告。五是联席会议制度。区、乡两级大调解工作领导组,区每月,乡、街每半月召集有关单位和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分析辖区稳定工作形势,研究疑难矛盾纠纷的解决办法,提出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烽工作目标。六是考核奖惩制度。对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调处化解工作不力,致使社会矛盾纠纷高发的部门和单位予以责任追究,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则。

加强队伍建设。主要是抓了三支队伍。指导员队伍,全区从机关共选调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公安派出所民警共180人担任大调解工作指导员进驻农村(社区),具体负责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法律服务等工作。调解员队伍。在加强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的同时,全区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都成立了3人以上的行政调解小组,全区大调解工作人员总数达到了1130人。特邀调解员队伍。通过层层推荐和选拔,由区人民法院和区司法局共同审定,选聘52名优秀人员调解员为区大调解工作特邀调解员,参与法院和各行政机关的调解工作。

加强业务建设。主要是规范大调解运行机制,做到了“三个统一”:统一培训。公安、法院、信访、司法行政“四家”联手,区大调解办公室统一组织对全区大调解工作指导员、调解员和特邀调解员全部进行了集中培训。统一工作流程。区大调解领导组办公室统一制定了工作流程,从接待、受理、调查、调解、制作文书到协议履行及跟踪回访等方面,都做出了严格要求,并严格运作程序,克服工作中的随意性,做到既重视实体上合法规范,又重视程序上的合法规范。统一印制调解文书。对调解文书统一标准,确保了大调解工作的规范运行和有效开展。

三、突出机制创新,推动大调解工作健康发展。创新矛盾排查机制。按照“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要求,立足尽早发现和及时化解,认真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和排查工作,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坚持做到了三排查:经常排查。对一般性、多发性矛盾纠纷,按照区每月、乡街每半月、村(社区)每周开展一次“拉网式”定期排查,真正做到区不漏乡街、乡街不漏村(社区)、村(社区)不漏纠纷,同时建立排查台帐,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分析梳理,落实责任,限期调处。集中排查。针对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和“两会”等敏感时期矛盾易发的特点,集中力量开展排查,主要查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物品,努力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防范于未然。联合排查。对城中村改造、重点工程、征地补偿等一些涉及面广、影响大的矛盾纠纷,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排查,了解掌握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避免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

创新调处化解机制。一是实行联线、联片、联合“三联并举”调处,对多发易发的矛盾纠纷,由乡镇、街道、村、社区、驻地企事业单位三级调解组织根据纠纷大小和不同性质分层联线调处;对局部区域内发生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由各乡镇、街道调处中心组织有关单位联片调处;对跨区域性、跨行业性的矛盾纠纷,由区大调解办公室协调涉案单位的调解组织联合调处。二是落实责任、挂牌、包案“三个明确”。明确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将调处责任细化分解,落实到岗、到人;明确挂牌督办,对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采取会议督办,组织督导组下基层指导督办,下发督办单限期督办以及领导批示的重大事项实行挂帐督办等办法,确定专人负责,限期调处;明确领导包案,对一些情况复杂、沉淀时间长、调处难度大的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制,做到包力量组织、包情况调查、包措施落实、包结果反馈。三是建立和完善预警、控制、处置突发事件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所在乡镇、街道调处中心的人员要迅速赶到事发现场,控制局势,及时化解。涉及到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就地召开联调会议,依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处置。

创新配套服务机制。一是与法律服务配套。区大调解工作指导员在指导和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普遍开展法律咨询活动。区司法局坚持送法下乡,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区大调解领导组办公室与法律援助中心联动,设立了专门的法律咨询室,安排律师免费接待群众咨询,并积极邀请发生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到法律援助中心进行调解,对要求诉讼解决并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当地给予法律援助。二是与社会评价配套。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听证制度。通过听证给予矛盾双方面对面陈述和充分申辩理由的机会,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集中会审和现场监督。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区大调解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利用调解化解矛盾的意识不断增强。一是各级领导干部对大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强化,调解工作在乡镇、街道由过去的被动应付变成现在的主动要求,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矛盾纠纷的当事人由过去的找领导“闹访”也开始向主动找调处中心通过调解来解决问题转变。三是人民调解也通过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好评,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

(二)、构建了了解社情民意的平台。调解工作与信访工作相结合,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反映诉求的平台。各级调解组织建立的纠纷档案、矛盾排查档案,成为了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量民间纠纷和社会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为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全区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四)、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部门联动的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机制的有效运转,提升了农村矛盾纠纷的有效化解,调解成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并实现了无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无民间纠纷引起非正常死亡、无民间纠纷引起聚众械斗事件、无民间纠纷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四无”目标。逐步形成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管理民主、安定有序、邻里和睦、诚信友爱、充满活动、村容整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和谐友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加强调解工作,各类社会矛盾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群众情绪进一步理顺,社会秩序安定有序,全区上下形成了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氛围,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调解工作计划 篇6

2、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分析制度。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职责,落实措施,着眼于早发现、早报告、早解决,把预防工作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重点落实好三排查:即落实区和村(居)每半月的定期排查分析制度;落实特殊时期以及重大节假日其间的重点排查;落实对矛盾纠纷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行业的重点排查。在做好正常排查调处工作的同时,特别要组织好重大事件的集中专项排查活动,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3、坚持报告制度。村(居)人民调解委员会定期上报每月调解报表和双周排查情况,重、特大矛盾和紧急事件要做到特事特办,不得因工作失误造成无法换回的影响和损失。

4、坚持每月一次的人民调解工作例会制度,通过会议及时传达新的调解工作精神和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学习和交流新的工作经验。

5、指导村(居)人民调解工作。认真履行指导村(居)人民调解工作的义务,在档案、资料等方面建立一整套的规范管理模式。遵照调解组织建设标准和要求,狠抓“硬件和软件”,同时,继续开展规范化调委会检查、整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依法调解。以防激化为重点,做到业务规范化,努力实现“四无”;不断提高村(居)调解组织调解场所、调解程序、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和依法调解的水平。进一步优化调解队伍结构,从群众威信、法律政策水平、工作能力等方面选任调解员。加强对人民调解员的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各调解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排查问题的能力、化解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6、完善对接机制。进一步完善公调、劳调、诉调、信调等机制的对接工作,加强对征地拆迁、劳动争议和民工讨薪、土地承包流转等涉及民生问题的新型矛盾纠纷的调处,按照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三全”(全领域、全方位、全封闭)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区大调解组织网络。整合资源、整体联动,不断加大与区有关单位、基层组织的协作配合力度。通力调处、通力合作,加大对重大纠纷、重点问题、重点人员的调处化解工作,增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力量。

同时,不断加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的防范能力、调解能力和处置能力,努力创出人民调解的特色和品牌。

7、认真完成省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综合考评和年终考评工作。

1、加强领导,切实提高县、镇调处中心实体运作水平,工作计划《大调解工作计划》。进一步规范大调解领导组织和工作机构,规范县、镇调处中心工作流程,促进大调解人员、经费和办公设施等保障措施落实,形成全县统一的机构设置和工作体系。认真履行县调解办的职责,加强组织、指导、检查和考核。通过县、镇(开发区)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形式,定期召开矛盾纠纷排查分析会和专门性问题调处协调会。3月份召开全县基层调处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4月份举办全县社会矛盾纠纷调解骨干业务培训班。把县、镇调处中心建成基层维稳工作实体运作的一线实战机构。

2、认真组织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统计考核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科学发展评价考核体系的意见》的要求,认真组织落实全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统计考核工作,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增强调解能力,提高调解水平。

3、积极推进诉调、检调、公调对接机制。指导和督促各镇(开发区)积极落实全市大调解工作推进会的各项要求,在全县普遍开展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和公调对接工作,促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二季度,会同有关部门对各镇落实“三调”衔接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加强行政调解工作,健全县调处中心设立专业调解小组制度,促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相互配合。形成多种形式、多方联动、高效运行的调解模式。

4、突出重点纠纷专业调解,打造调解工作特色品牌。加强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重点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深入探索和完善建立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创新发展人民调解工作。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热点难点纠纷中的重要作用。认真落实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积极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对接工作,抓好试点,加强研究,规范工作程序,扎实推进工作开展。

5、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分析汇报,提升调解工作组织水平。针对国庆60周年、金融危机、春节和两会等形势任务和季节特征,积极组织开展社会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县、镇每月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重点,责任到人,切实解决受人力所限、纠纷排不出来或调解不了的情形,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维稳工作部署和全县政法工作要求,立足实际,认真研究制定社会矛盾纠纷工作计划,加强社会矛盾纠纷预测预防。坚持每月、每季度矛盾纠纷分析研判工作,既有全面的基础性情况,又突出当前重点,对重点问题和一些疑难复杂问题注重研究,明确法律法规和政策界限,为县、镇党委政府掌握纠纷全局情况,采取化解措施提供准确性意见和建议。

6、加强大调解工作制度建设。以把大调解机制建设成基层基础扎实、实战能力突出、工作特点和经验鲜明、机制完善、效能显著为总体目标,不断加强排查调处、分析汇报、通报、受理登记分流、检查督办、教育培训、组织网络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考核与责任追究等制度建设。强化信息报告、接待受理、分流指派、分析汇报、领导小组办公会议制度建设和调处化解窗口服务工作。为规范矛盾调处化解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7、积极探索和建立“专职调解员与兼职调解员、调解志愿者相结合”、“ 专业调解小组和人民调解工作室相结合”的调处工作格局。在县有关单位、部门征聘一些懂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影响力的调解专门人才,建立指导、参与调处疑难矛盾纠纷的专门调解员人才库,积极协助、参与某些领域、某些类型、某些地方的热点难点纠纷的化解。在调解人员配备上,重点实现二个结合:“兼职型”调解员和“专职型”调解员相结合,“专业型”调解员和“综合型”调解

员相结合,县、镇调处中心专职调解员确保不少于2名,有效解决调解人员挂名、业务能力不强、协调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等问题,确保中间环节不脱节。

8、抓基础工作规范流程,夯实人民调解工作基础。落实标准化调委会建设要求,完善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制度,健全新型城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加强调解员培训工作,落实三级培训任务,提高调解员基本素质和工作水平。实行调解员证书制度和调解奖励制度,增强基层调解工作活力。积极落实人民调解指导经费、人民调解委员会补助经费、调解员补贴经费和专业性调委会运行经费、专职调解员聘用经费,提升人民调解工作保障水平。

乡镇年度基层大调解工作总结 篇7

XXXX乡现辖18个行政村,乡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31个党支部,截止2011年底有党员1356名。2011年,乡党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了适合XXXX乡经济发展需要、群众满意的党建新格局,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现将2011年我乡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提升党建工作位置

乡党委坚持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制度,对党建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就党员发展、党员培训与管理、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工作形成了一系列的决议与制度。年初,乡党委明确了党政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将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党员管理、党内民主生活会、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纳入领导干部工作考核,要求领导干部切实加强党建联系点的党建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真正把一批党建联系点办成样板点和示范点。

二、夯实基础,注重基层组织建设

选准配强党支部。乡党委全面推行“群众直推、党员直选”的选举办法,着力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建设过硬的村干部队伍。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中,18个村党支部都成功换届,选配了一批综合素质较好的支部书记,加强了村班子建设。

建好配齐活动阵地。近年来,乡党委将“创先争优”活动

1与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投入年”活动和“整乡镇推进”示范工程结合,为11个村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维修了4个村部。按照上级要求,所有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都达到了“八有”,即有村级组织门牌、有办公及会议桌椅、有远程教育设施及电视机、有公开栏、有资料柜、有制度牌、有党旗、有科普宣传栏。阵地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软件资料全面统一规范。近三年来,乡党委共投入资金40万元,先后为14个村新建了高标准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对4个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修缮改造,部分村还建起了图书室和多媒体活动室,特别是党员远程教育站点的陆续开通,在党员教育、科普宣传、农技知识培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

抓党员教育与管理。在党员教育上,利用每月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活动,抓党员致富能力的培养;利用每季度一次的民主生活会,抓党员作风的转变;利用每年一次的党员评议,抓落后党员的转化和先进典型的学习。

抓党员发展和党费收缴。乡党委严格按照入党积极分子储备制、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和责任追究制的原则发展新党员。坚持积极培养发展能手、经济大户、青年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2011年度发展党员41人,预备党员转正34人,为党组织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在党费收缴方面,各党支部都能及时足额缴纳党费,收缴手续规范健全,能做到专人负责。

抓活动开展。一年来,乡党委坚持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依托开展“五大载体”活动,落实农村党员干部联系

和服务群众工作,在党群、干群中架起“连心”桥梁,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各项工作开展,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了党组织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三、求真务实,抓好班子自身建设

乡党委班子健全,人员配备合理,各项运行机制制度健全。多年来都能坚持每月一次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2011年10月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同时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全乡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教育、监督、防范措施,做好纪检监察工作,在全乡各级各部门构筑了廉洁从政的工作格局。2011年全乡共立案查处违纪案件2件,结案率100%,反腐败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党内生活在民主化、制度化、规范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四、彰显党建工作成效,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农业是XXXX乡的优势产业,乡党委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以农业求生存,围绕农业求发展,做富做强“农”字文章,是乡党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我乡的粮食生产工作在全县位居前列,种植业、养殖业工作等都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

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挤出部分资金,并积极向上争取大量资金,有效地改善了乡内基础设施,陆续新建了村卫生室、乡计划生育服务所综合楼、XXXX乡敬老院、XXXX卫生院、XXXX乡文化广

播站综合楼等。配合整村推进工作的开展,大力修建扶贫道路、村村通道路,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难问题。2011年,全乡充分利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兴修大小各类涵闸70处(座),修建砂石路20公里。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乡党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工作,强化各级干部责任,实施干部包保责任制,突出抓好村级财务管理和宗教工作,积极营造乡村工作环境,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干部群众生活安定,心情舒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宣传政策、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以征收社会抚养费促“四术”完成为手段,依法计生,整体水平出现了新起色。武装、文化、卫生、教育、共青团、安全生产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新的发展。

回顾2011年来我乡的党建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工作目标,把党建作为事关我乡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的大事来抓,全面推进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了全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2010年大调解半年工作总结 篇8

解民事纠纷为重点,“大调解”工作发挥出了合力,一大批重大、复杂、社会影响面广的矛盾纠纷得以及时成功化解,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现将这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以来的工作成绩

今年上半年,我镇继续加大在对各级调解组织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由综治委指导大调解工作协调领导机构及工作机制。到目前为止,全镇已建立各类调委会17个,其中建立镇调委会1个,村(社区)调委会12个,企事业单位调委会4个。通过横纵网络的完善,全区化解处置重大矛盾纠纷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从2010年1月初至5月末,全镇上下共排查纠纷**起,调解**起,调解率**%,调解成功**起,有**起正在办理中。信访接待中心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件,办理率**%。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协调机制,促进矛盾纠纷问题依法化解

1、加强组织协调,落实领导保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入综治领导责任制和“平安建设”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镇综治委每季度定期召开社会稳定分析会,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程,专题研究部署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各村调委会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分析例会,认真研究分析辖区矛盾纠纷动态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把握矛盾调处工作的主动性,促进基层社会的安定稳定;镇调处中心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深入基层了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实行面对面的指导,加强检查和督促,确保纠纷问题得到落实。

2、规范运作机制,推进工作开展。一是落实督导机制。专门成立了以分管政法的镇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综治、司法、信访、公安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督导组,每季度下基层督促检查工作进展,对发现的情况较复杂、牵涉面较广的疑难纠纷问题进行研究,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落实未结纠纷调处责任制。镇调处中心加强未结案件的回访跟踪,及时掌握调处进度情况,对在调处工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在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项活动及开展群体性事件隐患排查调处活动期间,镇调处中心专门下文对未结纠纷进行任务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五定”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和分工,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对全镇各级调解人员进行重新摸底登记,对不胜任或长期缺位的调解员进行调整充实,建立镇定期派人参与重点区域内村居月例会制度,畅通信息渠道,发挥村(社区)信息员的作用,随时掌握社会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动向,组织法律工作者深入村(社区)参与疑难复杂矛盾纠纷的调处。

3、落实工作制度,促进调解规范。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标准,结合我镇实际,规范了调委会各项工作制度的内容,上墙公示牌的规格、标准,落实了调委会的“五有、六统一”。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纠纷排查、纠纷登记、纠纷回访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制度,规范了调解程序和调解文书。镇调处中心及时指导各村普遍建立了办公室工作职责、协调领导小组联络员制度、例会制度、矛盾纠纷月专报等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预防机制,严格落实例会制度、调处责任制、信息报送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二)务实创新形式,推进纠纷化解工作新发展

1、开展法制宣传预防工作。今年上半年,我镇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针,把开展专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与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广大群众法律意识,促进矛盾纠纷预防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建立一支以人民调解员为骨干,扎根基层的普法宣传队伍,在做好大调解工作的同时,又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把化解纠纷问题放在预防矛盾纠纷发生上,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二是通过调解个案,运用生动的调解案例在基层和群众中开展生动直观的法制宣传,把调处矛盾纠纷的过程,转变成法制教育过程。充分运用广播、墙报等各种宣传形式矛盾排查调处工作的重要作用,编印有关法律常识分发到社区,加强了对群众的宣传教育,起到调解一案、教育一群、影响一片的效果;三是在党委、政府重大政策出台前后,有针对性开展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增强广大群众对政府中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充分运用调处信息简报等宣传活动载体,及时反馈基层的工作动态,介绍成功做法,交流典型经验。

开展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总结 篇9

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二、制定了目标任务

坚决防范发生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有效调解校园内各类社会矛盾,防止各类校园矛盾纠纷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或刑事犯罪案件,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三、制定了工作要求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坚持把“ 事要解决”作为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的重中之重坚持力量下沉,有效疏通民意渠道,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强化不稳定因素排查,有效化解矛盾事件。坚持法要管用,有效解决缠访事件。坚持活动结束后机构不散、人员不散、工作不停,有效确保有关人员满意。坚持信息畅通和及时报送,努力创造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

四、确定了工作主题

“尽职尽责,热情服务”,变上访为下访,主动热情服务群众、家长,力争把各类涉教矛盾纠纷化解在校内,确保“小事不出校、大事不出镇、疑难事不出县”

五、确定了工作原则

坚持责任明确、统筹兼顾原则;坚持求同存异、妥善解决原则;坚持事要解决、法要管用、矛盾化解、群众满意原则;坚持有话就说、有怨就诉有难就解、有事就办的原则。

六、工作措施

一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重建成果巩固提升相结合。积极宣传教育灾害重建成果,引导全校师生对灾后教育成果的正确认识,将因灾后学校各类矛盾纠纷转化到管理好、使用好、巩固好教育灾后重建成果的行动上来。

二是将社会矛盾与环境卫生大整治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将在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出现主责任不清、推诿扯皮等矛盾纠纷理顺、分清,着力解决,不断完善。

三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感恩相结合,继续深化校园感恩教育系列活动,深化“小手牵大手”活动内涵,让师生、家长在活动中受到教育,逐渐将各种怨气、矛盾纠纷转化到知恩于心,感恩于行上来。

四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环境净化相结合。全面摸排校园内可能仇视危害社会的重点人员、执意上访人员、“法、轮功”、“门徒会”等xx组织人员、“仇日情绪严重”人员,逐一落实管控措施,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五是将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与挂包帮活动相结合。对学校内疏离出的问题矛盾,实行校领导包教师、教师包学生机制,形成做到每个问题(矛盾)有人管、有人参与、有人解决、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七、工作成效及经验

本阶段,通过漩口小学“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努力工作,学校没有出现大的纠纷和矛盾,分析其中的工作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平时加强对广大师生的思想教育,包括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

2、强调理性爱国,正确对待“中日”关系。

3、加强对各类不和谐事件的防控工作,努力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

4、加强学校与社区、家长、派出所等的沟通协调,共同力保学校平安和谐。

八、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学校应将“小手牵大手”活动持久深入的开展下去,让学校积极、正确的教育影响周边地区,为创设“和谐漩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下阶段工作打算

1、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机构人员职责,加强对各类矛盾事件的预防,力争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2、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教育,正确理性对待“涉日”问题。

乡镇年度基层大调解工作总结 篇10

在社会转型期‚新老问题相互交错,多种矛盾纠纷叠加‛的形势下,问题能否解决在基层?矛盾能否化解在内部?隐患能否消除在萌芽状态?四川省把‚大调解‛工作体系作为解决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效果凸现:

2009年,四川省挂牌督办的46个多年难以解决、被称为‚骨头案‛的涉稳突出问题全部稳控化解;

2009年,四川省调解矛盾纠纷52.7万件,群体性事件下降23.5%,涉诉信访案件下降47.3%;2009年,四川省统计局调查显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3.9%……

四川的‚大调解‛是一个‚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政法综治机构综合协调,司法行政、法制部门和人民法院分别牵头,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其‚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的组织网络,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目前在维护藏区、地震灾区和全省稳定方面已起到了重要作用。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行走在四川48.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城市街道社区,到农村乡镇村社,随处都有各种调解组织的存在。‚大调解‛织就的网络遍布全省,其目标就是‚小纠纷不出村、大纠纷不出乡、疑难纠纷不出县‛。

为解决‚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四川省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为安排部署体系构建工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工作会议,并印发红头文件;省政府办公厅、省法院、省司法厅分别出台了加强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意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了3256份实施意见……形成了一套覆盖全省的‚大调解‛工作政策体系。

四川省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萍说,建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关键在于从认识定位、安排部署、组织领导、网络构建、工作保障等方面凸显党政优势和主导地位,并广泛组织动员各部门、各行业的力量,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形成党政主导、统筹各方的工作格局。

四川从省到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都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

组,在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在村(社区)和相关部门、单位及社会团体、协会建立了调解室,形成了纵向延伸省、市、县、乡镇、村五级,横向覆盖各区域、各行业以及社会管理各方面的‚大调解‛组织网络。

目前,四川已建立各类调解组织14.6万个,配备专兼职调解员56.3万人,基本做到了‚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调解组织;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工作。‛

为保障‚大调解‛工作顺利开展,四川省各级‚大调解协调中心‛都落实了专门办公场所,配备专职副主任3590人、工作人员3.5万多人,各级财政去年安排‚大调解‛专项资金1亿多元,做到了‚有场地做事、有专人干事、有经费办事‛。

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把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纳入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纳入党政目标管理,作为综治、维稳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记入领导干部政绩档案。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大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远之计,所以我们都在以创新的理念和务实的举措全力推动。‛

三大调解的创新发展,都有一个共同的‚为民‛理念四川省在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体系中,坚持‚调解优先、自愿合法‛原则,注重法、理、情、德、利有机结合,把调解贯穿于解决民间纠纷、处理行政争议和司法诉讼的全过程,不断推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创新发展。

在‚大调解‛工作落实快、工作扎实的眉山市,由于党政主导、组织网络健全、措施有力,大量社会矛盾纠纷被化解。眉山市委书记蒋仁富介绍说,该市已连续两年实现‚零进京‛,到省上访量由3年前的全省排名第二,下降为连续两年居全省末位。

从体制机制、工作体系、调解范围上大胆突破行政调解瓶颈,是四川‚大调解‛工作的一大亮点。其中,眉山市制定的《行政调解工作暂行规定》,被国务院法制办肯定为‚填补了行政调解无规范的空白‛。

四川打破了以往行政调解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了由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部门牵头、相关行政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新体制。全省20多个省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了指导本系统行政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各级政府和所属部门设立了行政调解指导中心(室),全省建立行政调解组织2.1万多个,配备行政调解员2.6万多人,主动化解矛盾纠纷。

四川省政府法制办主任张渝田表示,做好行政调解也是加强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需要。目前,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行政争议,以及与行政管理有关联的纠纷,都被纳入了行政调解的范围,去年全省调解行政争议及纠纷4.3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0%。针对近些年‚案结事不了‛导致的涉诉信访居高不下、社会不理解、群众不满意的状况,四川还全面提升了司法调解。按照‚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四川各级法院建立了立案调解中心和调解室5480个,配备司法调解员6100多人,向内推行全员、全程、全域调解,把调解贯穿于整个诉讼环节;向前推进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起诉前;向后延伸到涉诉信访、民事抗诉案件的调解,实现了司法调解的纵深发展。

成都市武侯区法院院长于嘉川说:‚我们在‘大调解’工作中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坚定‘三道防线’原则,把有效分流至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作为第一道防线,把做足做好司法调解作为第二道防

线,把做精做实裁判作为第三道防线,努力实现矛盾纠纷有效分流、最大限度案结事了。‛

在深化人民调解方面,四川强化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新建了一批医患纠纷、征地拆迁、交通事故、食品安全等专门调解组织,扩展人民调解的覆盖面;一批由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特邀调解员、乡镇司法助理员组成的专职调解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组成的调解志愿者,充实到了人民调解组织,显著地改善了人民调解员队伍结构。

四川省司法厅厅长刘作明称,目前四川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近12万个,配备专兼职人民调解员53万人。人民调解‚广安模式‛、‚三三调解制‛和‚以奖代补‛激励机制等典型经验在全省的推广,进一步强化了人民调解的基础性、前端性功能。

三大调解衔接联动,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执政根基

长期以来,衔接联动一直是调解工作的难点。四川构建的三大调解既充分发挥作用、又衔接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新机制,从

单打独斗转变为整体联动,形成了调解工作的强大合力。去年,全省成功联动调解的各种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超过2.5万件,调解

成功率高达90.2%。

为实现调解机制的‚无缝‛对接,四川建立了衔接联动的工作流程、基本内容、对接程序、效力确认等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广泛运用。四川各级‚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和‚大调解协调中心‛为发挥统筹协调作用,还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起‚大调解‛牵头单位、承办部门和工作联络员三级对接平台。为互通共享调解资源,在‚大调解协调中心‛设立有调解组织和调解员的信息网络库,通过交流机制保证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员共用。

衔接联动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的作用已经显现。一是各级‚大调解协调中心‛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滚动排查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群体的矛盾纠纷,这种联

合排查保证了提前介入、超前化解、及时稳控。二是按照‚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级办理、限期结案‛的原则,分别采取邀请调解、委托调解、指定调解、联合调解等形式,稳妥化解了大量重大疑难矛盾纠纷。

三是经过调解达成的协议,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及时审查,依法确认调解效力。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邓修明说:‚坚持依法调解、守住法律底线,是我们开展调解工作的首要原则。对于不宜调解、调解无望、判决效果更好的案件,要及时下判,彰显法治精神,维护司法权威,增强司法公信力。对三大调解要清晰定位,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不搞‘一锅煮’,法院坚持‘指导不参与、支持不替代’。我们坚持司法指导思路、工作原则、工作特点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实现司法职业化与司法人民性之间的统一,共同解决社会矛盾纠纷。‛

绵阳市委书记吴靖平、德阳市委书记方小方均表示:在我们地震极重灾区,因灾引发的矛盾纠纷较多,‚大调解‛工作及时化

解了涉灾矛盾纠纷,维护了地震灾区社会稳定。

四川省开展‚大调解‛工作的实践表明,‚大调解‛工作‚调解的是矛盾,调顺的是民心,调稳的是执政根基‛。‚大调解‛是‚减压阀‛——体现了‚和为贵‛的文化理念,做到了定纷止争、案结事了,实现了矛盾纠纷常态化化解;

‚大调解‛是‚安全闸‛——有效化解了藏区、地震灾区和全省矛盾纠纷,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大调解‛是‚助推机‛——为经济止滑回升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良好环境,保障了全省‚八大民生工程‛和藏区‚三大民生工程‛的实施;

‚大调解‛是‚加固器‛——形成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大平台,实现了政法基层组织全覆盖,夯实了执政根基;‚大调解‛是‚连心桥‛——建立了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成为体察民情、维护民利、促进民和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推普周活动幼儿园下一篇:态度决定一切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