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反思

2024-08-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反思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反思 篇1

课前先让学生查找资料和图片,在形象感知上先对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和了解。结合查找的文字资料,为很好地理解碑文内容作了充分的准备。课堂证明,预习之后在教学时确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图表的合理使用。

为了帮助学生能直观形象地了解说明顺序的使用,除了在书本上让学生划出标志性的词句,我还特地制作了一张表格,画了一幅纪念碑方位的简图,然后让学生结合书上标志性的词句,填图,学生根据提示,很快填好图表,然后我按方位顺序依次参观给学生看,并请一个同学在旁边扮演导游,做一个简要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我一起亲身感受了参观的过程,也对什么是空间顺序有了形象的了解,并且更好地掌握了纪念碑的浮雕内容。

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运用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反思 篇2

请看课文中的几个句子 (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

句1:“我越过广场, 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 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 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

加点的“越过”, 意思是“经过中间的界限、障碍物等由一边到另一边:~高山—~一片草地。”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越过广场”按文意, 就应该是“由广场的北边到南边”。这就出现问题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广场的南边?可本段前一句明明写道:“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这还是“未进入广场”时远望所见。又通过网络搜集资料, 得知尽管在纪念碑落成后广场作过两次大的扩建, 今天纪念碑基本处于广场中心, 但其从未立于广场南边。“南部”非“南边”!可见, 这里“越过”用得有问题。

后查原文 (见《新华社记者笔下的新中国》, 下同) , 吃惊地发现, 原文中没有本段!显然, 这是选录课文时, “为了适合教学需要”, “力求其更加完美”, 由编者或作者根据编者的修改建议, 对作品进行的“必要的修改”。但考虑到改动的幅度这么大, 估计应该是作者本人所为。可是, 即使是作者本人的亲自修改, 一旦离开了原先创作时的情境, 也不免会留下败笔, 这里的“越过”即为一大遗憾。

如何修改才更为规范呢?笔者建议, 将其改为“进入”。

句2:“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 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

“至少”, 意思是“表示最小的限度:今天到会的~有三千人—从这儿走到学校, ~要半个小时”。 (出处同“越过”) “最小的限度”, 就只能有一个最低底线数, 它应该是一个确定的数值, 而不为一个区间, 一个范围。《词典》所举的两个例子也足以证明这一观点。如, 如果说“今天到会的至少有3000-4000人”, 到会的到底至少是3000人, 还是4000人?这一表示区间的数量, 就使人迷惑了。

又查到王生兵老师的一篇文章《“至少”与数量表达》 (《中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4期) , 他认为这句话是“A.这些浮雕能耐800年到1000年之久”、“B.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年之久”杂糅在一起了。笔者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既然是句式杂糅, 根据一般修改原则, 本句可以有A、B两种改法。此外, 叶永烈先生在《国宝———大熊猫》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一文中也有一句:“大熊猫食量很大, 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公斤~20公斤竹子, 排出大量消化不了的纤维素。”周、叶同为文字功底极深的人, 为什么会出现同样的毛病?这恐怕跟人们的表达习惯有关, 一些错误熟视无睹了, 就不觉其有问题了。

再看原文:“据地质学家化验证明, 这些浮雕至少能耐久800年到1000年。”比较课文中的语句, 就会发现, 在入选教科书时, 已“根据需要”作了“必要的修改”, 将原句中的“久”移至句尾变为“之久”。是什么“需要”?从朗读角度看, 语音更加和谐, 读起来顺畅;从表达角度看, 突出雕刻浮雕的用材汉白玉耐蚀时间之长, 凸显了“先烈们的光辉业绩”。这一修改显然是很恰当的, 但却忽略了另一处语言的规范化问题了。

句3:“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 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 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

对这句话的修改就更有意思了。据笔者所知, 入选教科书后, 这句话至少修改过两次。原文是这样说的:“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 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 他们的面貌、性格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第一次改为“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 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 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都不相同。”去掉“形象”, 增添了“思想”“感情”。“形象”与前面的“面貌”“姿态”语意有所重复, 必须删掉;但增加“思想”“感情”两个词, 就没由头了。所以, 又作了一次修改:“每幅浮雕里有20个左右英雄人物, 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 他们的面貌、表情和姿态都不相同。”把“性格、思想、感情”改为“表情”。为什么要这样改?编者认为“‘性格、思想、感情’不是能从浮雕外表形象看得出的, 改为‘表情’, 词语的搭配要恰当得多” (见江苏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参考书》215页) 。这处修改极其高明!两次修改可以看出编者或作者对文字推敲之用心, 语言规范意识之强烈。

然, 本句仍有一个问题———“真人”。“真人”, 真实的人?这就要看浮雕设计者设计时是不是真的“请出”历史人物本人了。我们单从十幅中最大的一块浮雕——“胜利渡长江, 解放全中国”的设计就能看出端倪。据设计者彦涵先生介绍, 这块浮雕他共设计了三稿, 最终采用的是第二稿。第一稿画的是战士头戴美式钢盔的场景 (这是当时渡江战斗的真实场景) , 第二稿却改为头戴布军帽。由此可见, 设计的画稿是以史实为据, 运用想象虚构的。此处“真人”, 应为“常人”。

句4:“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它提出政治、经济、民族、男女四大平等的口号, 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

“严重”, 何意?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意思是“程度深;影响大 (多指消极的) :问题~—~的后果”。查第3版, 意思解释为“程度深;影响大;情势危急:病情~—问题~—~的后果”。两相比较, 可以发现第5版明确指出了该词使用的语境:多用于后果消极的方面。动摇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是太平天国运动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岂能用“严重”?文中为何使用该词?这与该词语意发展有关:以前词典未作限定, 其使用范围模糊, 随词语意义发展, 其使用范围明晰起来了。

笔者愚见:此句的“严重”, 可以改为“有力”。

句5:“远远望去, 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 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 去和敌人战斗。”

先看一下原文是怎么说的:“远远望去, 在一座雄伟峻峭的半山腰里, 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 去和敌人战斗。”可以发现, 课文中的句子已作了修改, 在“半山腰”前加上了短语“山的”。为什么要加?为了语言的规范。推测编者或作者的想法, 应该是:“半山腰”不会是“雄伟峻峭”的, 不能用“雄伟峻峭”来修饰;“一座”也不能修饰“山腰”。增添“山的”, “一座”和“雄伟峻峭”就修饰“山”了, 搭配恰当了, 语法问题没有了。可是读起来怎么读都感觉拗口!读起来不顺畅, 语言可能就有问题, 至少不简练。再说, “茂密的青纱帐”———大面积的庄稼怎么可能种在峻峭的山的半山腰里?这里的描写恐怕不够真实。笔者建议, 加点短语直接改为“一个半山腰”, 简洁干脆, 也丝毫不影响文意的表达。

教科书是学生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入选课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 文质兼美, ……适合学生学习。”但因种种原因, 入选的文章并非都能尽善尽美, 毫无瑕疵。出现语言不规范问题的原因很多, 从上述5例可以看出, 有的是语言发展了, 原先可能是规范的, 现在有问题了;有的是习惯成自然, 错误的表达熟视无睹了;有的是表达疏忽不注意推敲造成的。原因很多, 但无论何种情况, 都不能容忍教材语言不规范的现象继续存在。类似“这些浮雕至少能耐800—1000年之久”的错误流布给语感较弱的学生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既称读本, 文字形式上应该相当的完整, 所选文章如有疏漏之处, 我们都加上修润的工夫。”这“修润的工夫”是对祖国语言热爱和尊重的体现, 是对学生负责和关爱的体现。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一、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从十幅浮雕中了解我国近百年的人民革命斗争史,进而理解“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真正含义,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教学重点:

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

激励学生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奋斗。课时安排:两课时。前置作业:

1、归纳字词。

2、了解说明文知识,包括概念、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找出表明顺序的关键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给我们面前?(即作者的活动顺序)

4、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

5、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屏幕上的这幅图时,首先看到了什么?这彩照给了你什么感觉? 学生发言后归纳:首先看到了彩照──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矗立于天安门广场南端的纪念碑是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近百年来为我国的独立、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而兴建的。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动工,经过五年修建,到1958年4月22日建成。

作者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后,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纪念碑,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最早刊登在1958年4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后收入散文、特写集《北京在前进》一书。该文向全国人民及时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革命先烈之情的雄伟建筑。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展示。

1.正音正字。(出示投影,要求学生注音)

瞻仰(zhāngyǎng)矗(chù)立 五卅(sà)奠(diàn)基 砌(qì)墙 上溯(sù)伟绩(jì)镏(liú)金 挑衅(tiǎoxìn)逾越(yúyuè)天堑(qiàn)重幔(chóngmàn)不朽(xiǔ)横幅(fǘ)发髻(jì)销毁 践踏 徒手 镶嵌(xiāngqiàn)熊熊火焰 峻峭 老巢 搀扶(chānfú)2.补充解释下列词语。矗立:高大而笔直地挺立。

永垂不朽:垂,流传后世。朽,磨灭。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慷慨激昂:充满正气,精神振奋,情绪激动、高昂。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走。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遥遥相对:遥遥,形容距离远。远远地相互对着。

风起云涌:涌,升起,冒出。比喻新生事物不断出现,势不可当。怒形于色:形,显示、显露。

三、学习了解说明文知识。

1、说明文文体:

说明文体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说明事物的性质、状态、功能等,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2、说明文的分类:

从说明内容上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如《中国石拱桥》;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3、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征。

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故宫博物院》和《雄伟的人民大会堂》都是介绍建筑的,但是两事物的特征不同。故宫是古代君王的活动中心,它的设计就处处反映出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的特点,而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劳动人民共商国家大事的地方,雄伟是人民大会堂的特点。阅读说明文要注意抓好说明对象的特征。

4、说明顺序:

要安排好写作顺序,说明顺序一般用以下几种:

①时间顺序:时间先后

②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四周到中央

③逻辑顺序:

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和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例如:《向沙漠进军》一文,讲了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方法,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法,从现象到本质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苏州园林》运用了整体到部分的说明顺序。

5、说明方法

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等。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是由说明目的和说明内容决定的。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列数字]:一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例如《太阳》中:“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分类别]:把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然后进行分门别类的说明。[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例如《太阳》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作假设]:例如《太阳》中:“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到处是寒冷,没有风霜雨露,没有草木野兽,自然也不会有人。”这就强调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作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说明方法中下定义与作诠释,作比较与分类别这两类要准确辨析。

下定义与作诠释。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而作诠释是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在语言要求上,下定义的语句要求是个明确的判断,语言形式一般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语言要求准确、概括、简洁,不允许出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作诠释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做到说明准确、严密即可。

作比较与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较,而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6、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语言的准确和简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要如实的反映客观事物,对知识表达要科学和严密,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准确无误。

②要注意运用好表示修饰限制等作用的词语。如“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等词语。

③语言要简明、浅显、易懂、要言简意赅、明白晓畅,不要拖沓、含糊。

四、整体感知课文

1、速读,划分课文段落。

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

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也可以具体一点)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

2、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章的标题表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副标题标明文章所要介绍的建筑物。

3、齐读开头和结尾两节文字,说说作者瞻仰前的心情和瞻仰后的感受。

提示:瞻仰前的心情──万分崇敬;瞻仰后的感受──再一次默默致敬。开头一段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总体特点:巍峨、雄伟、庄严;结尾一段概括 了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意义:再现了新中国的“艰苦道路”,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五、合作探究。

(一)指名读第二层(4-6节)

1、理清介绍纪念碑的顺序(空间顺序)。

讨论明确:介绍纪念碑的空间顺序:台阶──平台(碑身四周)──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大碑座。(按由下而上再下的顺序介绍)

2、提问:作者在这里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归纳:碑的四周栏杆、碑的正面题词和背面碑文、碑身的装饰以及大碑座四周的浮雕。作者再次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突出了主题,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高度概括了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表现了 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是对“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的阐述。

3、集体朗读毛主席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

提问:第6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浮雕的?有何作用?

归纳:交代了浮雕的位置、高度、长度、质量、画面,为下文详细描绘作了准备。

(二)探究第二段的第三层(7-11节)。

1、大碑座四周的10幅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文章把它单独列出来,是为了突出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中国人民为争取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浏览这一层、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10幅浮雕的。

2、重点讲析一、二两幅浮雕。

教师示范分析第一幅浮雕:“销毁鸦片烟”。作者用了四句话,分三层次来介绍:第一句是第一层,写明了事件(销毁鸦片烟)、背景(鸦片战争前夕)、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虎门)、人物(群众)──这是记叙部分。第二、三句是第二层,描述了画面,先详写销烟场面,作者抓住人物“愤怒”的神情,显现了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用“运”、“倾倒”等词表达销烟态度的坚决;用“一箱箱”、“倾倒”与“一股股”、“升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中国人民挺身而出,还击帝国主义的威风。第三句略写了炮台和群众的战船,烘托了两军对峙的紧张局势和中国人民严阵以待、毫不动摇的销烟决心。最后一句是第三层,以简明的语言点明了这幅浮雕的主题。

3、指导学生分析第三幅浮雕。

归纳:第二幅浮雕的写法与第一幅相比稍有变化,三句话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先交代事件──1851年的金田起义;接着阐述历史意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封建统治的基础”;然后形象地再现画面:“大刀、梭镖、锄头、火把”是农民起义的武器”,“一群”人民的儿女“冲下来”,旌旗“迎风飘扬”显示了起义队伍人数众多势不可当。借鉴上述方法自读课文,完成四、五、六幅浮雕的分析。提示:作者介绍浮雕时一般是交代事件(包括时间),再现画面,揭示画面表现的意义。填好表格后学生交流。(答案见投影或由学生画出来)

教师抽查完成情况,然后指名口头分析第四幅浮雕“五四爱国运动”的画面。教师适当点拨、启发。

教师小结:作者介绍10幅浮雕的方法不同。有的直接从画面开始(如“销毁鸦片烟”、“武昌起义”、“抗日敌后游击战”);有的从革命斗争的历史意义谈起(如“金田起义”、五四爱国运动”)有的从历史历史事件的经过介绍谈起(如“五卅运动”、“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变化多姿,避免了行文的呆板。在介绍时作者正确选用了“碑身东面”、“碑身后面”、“碑身西面”、“碑身正面”等方位词,交代清观察部位,在介绍的顺序上巧妙地把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结合起来。

(三).探究课文第三段(11节)。

集体朗读最后一段。

提问:本段共几句话,分别与上文什么地方照应?

归纳,共有三句话。在第一句中,第三次出现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字样,呼应前文2、4小节,篇末点题,“又一次瞻仰”的“又”字,不是机械重复,而是感情的深化,第二句与第三句呼应第三节所说的建碑意义:“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是分别对“象征”和“标志”的说明和注释。以上是说内容和感情上的照应,这里还有行踪的照应:开头越过广场──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这里是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整个活动记叙完整,从而使全篇文章线索分明,重点突出,浑然一体,充分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一主题。

六、质疑反馈。

既然按照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的杂乱?

七、拓展延伸。

如果要在纪念碑上补充建国以来的人民英雄,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 我来做导游“向您介绍我们丹阳市第六中学”

板书设计:

1.活动顺序:(按由远而近,直到离开的行踪写)越过(广场)──踏着(石道)──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

2.空间顺序:(由下而上介绍纪念碑)台阶──平台──(大小碑座)──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碑顶

3.方位顺序和时间顺序。(巧妙结合介绍10幅浮雕)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 篇4

一、理清思路;了解说明顺序及说明对象的特征;体会准确而富于变化的语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三、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重难点

重点:理清思路;了解说明顺序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难点:了解说明顺序及说明对象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1、导入新课

2、出示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2)能找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并能指出作者的观察点;

(3)了解课文的主要说明顺序及说明方法,能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4) 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2、积累字词 。?

3、了解课文思路

4、划出体现作者行踪的词语。??

5、认识纪念碑的结构。

6、阅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这部分说明了什么内容,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做好批注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

1、正题:标明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全文中心意思。副题:表明了本文说明的对象。表现出作者对革命先烈万分崇敬的心情。

2、见课件

3、第一段(1节):瞻仰纪念碑的心情和印象。?

第二段(2-10节):具体写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雄姿并介绍10幅浮雕。

第三段(11节):瞻仰后的感受。

4、者的活动顺序:进入广场----越过广场----踏上石道----走到碑前----踏上台阶----到了平台----走下台阶、离开纪念碑。按行走路线由远而近把纪念碑的位置、兴建经过及整体形象介绍给读者。

5、6见课件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学反思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时光飞逝,转眼间我们已经开学了一个月,并度过了我们的第一个三天小长假,清明节。在我们以往的印象当中清明节,无非就是扫墓,踏青,吃寒食,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三天假期。但是各位对清明节真正又了解多少呢。

在两千多年前,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一位臣子――介子推为了救几日未曾进食的重耳,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作了国君,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椎,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但由于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清明节就取代了寒食节。

而在清明节,自然也少不了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如踏青,放风筝等,还有最重要的环节――扫墓,在原来,扫墓时要挑些新土来上坟,而且凡新坟一定要在清明祭扫,同时用荤、素菜肴和酒、饭等祭奠自己的先祖。而时至今日,在祭炎黄二祖、悼念自己的先祖的同时,在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也是清明节里很重要的内容,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使今天的清明活动具有了更重要的教育意义。

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在前不久的3月28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机场对发掘确认的2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进行了交接。

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士兵从韩方士兵手中接回收殓志愿军烈士遗骸的棺木。中国驻韩国大使邱国洪为每具棺木盖上五星红旗,并轻轻将国旗铺好、展平。

“烈士们,我们来接你们回家了!”一片肃穆之中,中国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深情呼唤。中韩双方代表团人员面向烈士遗骸鞠躬致敬。

一个简单但又庄严地动作,一句简单而又的温情话,饱含着多少对烈士的尊敬,又让在场的多少人泪湿眼眶。

还记得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上空传来的那句对话么?

3月31日,北京时间上午10时许,韩国仁川机场。

一架载着36位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的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腾空而起。

10时28分,伊尔-76飞机进入中国空域,空军两架歼-11战机随即全程伴飞护航。

“我们是东方航空056航班,运送志愿军烈士遗骸前往沈阳。”

“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我部飞机两架,奉命为你全程护航!”

空军用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先烈的致敬。

而这样的画面,不是第一次让我感动。

伴着战机的`轰鸣,这段对话让多少人泪湿眼眶。

1954年9月,在战争结束后的一次军事人员遗体交接中,“联合国军”方面向中国送还约1万具抗美援朝志愿军的遗体。

1981年至1989年间,韩国通过朝鲜向中国归还过42具志愿军遗骸。

6月,韩国领导人在访华期间,向中国领导人提出移交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如果发现新的中国军人遗骸,每年定期归还中方。

从到现在,已有五批共589具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但是每一名烈士的回家路都是那么的不易。

那些消失在炮火中,连躯体都无从寻觅的烈士们。

那些奔赴境外作战,仍沉睡于异国他乡的英灵们。

那些立下赫赫战功,在和平中无声凋零的老兵们。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永远的思念。

虽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但“一身戎装去,披裹国旗还”又何尝不是你们在沙场上浴血奋战,在炮火中勇往直前时最渴求的荣耀;

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我们今天却问“英雄归处”,你们的名字虽然不闻于世,但你们的功绩会被世人铭记!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现在的学习环境,都是这些革命烈士,一次次用自己的鲜血,一次次用自己的生命为我们换来的,在我们欢快的过着清明假期的同时,不要忘了,是谁用命为我们换来现在的安定与享受。

当我们与家人团聚的时候,要知道有多少革命烈士已经无法与再次家人相见,当我们快乐的玩耍时,要记得,是多少先烈为我们开辟出来的这美好的道路。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才带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美满,正是有了他们的壮举,我们现在才能和世界强国并驾齐驱。

即使今天并非清明,即使清明节已经过去,但是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感谢与怀念永远都不应该过去,无论是否是清明,我们都应该去敬重他们!要永远记得,没有他们的存在,就没有现在的安逸。

在这清明之际,让我们于此缅怀,我们永垂不朽的革命先烈吧!

升旗手吴祖正,班级体委,他工作认真、为人热心,总是尽心尽力的帮助老师将班级管理的并井有条。

升旗手杨佳桐,班级学委,他的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在他的带领下班级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

护旗手刘采羽南,她学习刻苦认真,成绩优异、乐于助人。

英雄不朽作文 篇6

“呜~呜~”,一辆火车驶来,“别上来!”“这是我们的火车!”,“什么?你们的车上有你们的名字?”这是怎么了?原来是赵营长在和晋跃抢夺火车,正在吵得喋喋不休。这时,陈锡联团长来了,调和了这场争吵,“小心,日本人开飞机来,大家小心”,我不禁喊出。说时迟那时快,陈团长话音一落,敌人用机枪在空中往地下扫。战士们一个个倒下了,有点甚至中了十几颗子弹,那气的我又砸桌子又砸凳子,恨不得去用火箭炮去把飞机打下来。

最吸引我的是赵营长赵大力,他真的太厉害了,好几次濒临死亡边缘。比如他有一次得到任务,要去摸进鬼子机场,要度过一条滤沱河。这是有几个鬼子路过,发现水里有东西,立刻朝水里开枪,我一见水里没了动静,焦急不安,上看看,下看看,左瞅瞅,右瞧瞧,以为赵大力牺牲了。我心情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而沉默。陈团长得知消息后也苦头苦脑,茶不思饭不香,突然,背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团长!”“哇!是赵大力回来了。”我禁脱口而出。“团长你看,我还缴回三把大杠儿回来。”赵大力喜气洋洋的说。陈团长可被气坏了,教训了赵大力一顿。

第二天,团长陈锡联要攻打小鬼子机场,并组织了敢死队,兄弟们一个个用坚定的眼神看着陈团长,眼神中好像在说:“团长我们不怕死!”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攻击了小鬼子的机场。

向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来之不易,以前多么艰苦,陈团长舍身打机场多么英勇,虽然我们不用那样打机场,但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珍惜这美好的生活。

战斗后,陈团长身上重伤共计十多处,我国患有许许多多的抗日英雄。

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征文 篇7

走进展厅,最显眼的3根立柱上陈列着毛泽东同志对长征意义的概括,立柱背后是红军过草地的大型组雕,立柱前面是介绍长征概况的视频投影和巨幅地图--平方米的展览就是从这里层层展开。

“什么是长征?”“长征期间发生了什么?”“长征有何重要意义”“长征精神为什么伟大”……为了让观众们通过回望80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深切感受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这次展览作了精心安排。

展览内容编排以时间为顺序,以重要战役战斗、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为主体,分为“战略转移踏征程”“伟大转折定航向”“浴血奋战勇向前”“革命理想高于天”“胜利会师开新局”“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6部分,涵盖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及红25军的长征历程。

“相比以往,这次长征主题展的内容更加全面,既宣传红军主力的历史作用,又安排专题和单元反映陕甘边根据地政府和南方八省游击队的重要贡献,不仅充分展示领袖人物的丰功伟绩,还生动展现普通官兵的革命精神和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军事博物馆副馆长黄亦兵说。

红军长征带到陕北的唯一一门山炮、泸定桥的铁索等一批珍贵文物,“七根火柴”“金色鱼钩”等30个经典长征故事,讲述红军战士至死不忘对党忠诚的雕塑《最后一次党费》……275幅图片、252件文物、45件艺术品以及5件新创作油画雕塑,呈现出丰富的历史细节,让广大观众仿佛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岁月。

展览还精心设计了“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5处大型主题景观,真实再现历史场景,强化“带入感”。“过雪山草地”主题景观,不仅实景设置了雪山、水草地,还运用声、光等手段营造了寒风呼啸、雪花漫天的天气效果,让人如临其境,使许多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

盛况斐然

长征,这一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壮丽史诗,穿越80年历史时空愈发光辉闪耀,吸引着社会各界的人们前来“朝圣”。

按原计划,展览日均最大接待量为8000人,可实际情况远超这一数值,达到日均1.1万人。为此,军事博物馆每天额外增加了1个小时的开放时间,还将闭展时间推迟了1周。

数千名驻京部队官兵来了。他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整齐步伐,重温革命先辈的光荣与梦想。一件件红军爬雪山时使用的物品,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官兵们对理想信念有了更深领悟。陆军某部政治部主任刘炜说,走在改革强军新的伟大征程上,更要坚决听党指挥跟党走。

数百位军地离退休老干部来了。96岁的黄甘英老人和95岁的吕璜老人,这两位长征时期的老同志动情地说:“一定要弘扬长征精神,不忘初心,把国家建设好!”89岁的解放军总医院老干部陈新参观完展览情不自禁,赋诗一首:“长征胜利到延安,艰苦卓绝意志坚;避实就虚多妙算,围追堵截叹徒然……”

300多名北京四十四中高一、初一的学生来了。带队老师张京媺说,这是孩子们入学后参加的第一次集体活动,希望他们在学习长征历史中感悟传承长征精神。

仅国庆假期期间,就有近6万人参观了展览。而他们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特地从外地赶来的观众。

来自山西阳泉的郭自幸一家8口人,到北京的第一站就是参观长征主题展,第二站则是去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没有革命前辈的牺牲,哪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呢?”郭自幸说。

85岁老军工何海岩一家来自陕西渭南,到北京后原本打算去长城游览,得知展览的消息后,随即改变了行程。何海岩说,自己年纪大了,没法再走一遍长征路,只好认真看一遍长征展览,把长征历史牢牢记在心里……

前来参观展览的,还有数百名外国人士,其中包括30多个国家的驻华大使。马里驻华大使兰西纳·科内参观后说,红军战士无所畏惧的信念和精神,对全人类战胜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永不落幕

11月6日,“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长征主题展览临时闭馆。

45天时间里,观众们写下近8000条饱含深情厚意的真挚感言,“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是大家共同的心声。而这心声,源于展览在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心中播撒下的红色种子。

一位叫董振玉的市民10天内2次前往军博参观展览。“我深深地被长征精神所感动,我要把长征精神带给没来参观的朋友们,用照片宣传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董振玉在留言中说。

“我们无法深切感受当时的艰难困苦,唯一能做的就是将长征精神传承下去,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一名叫王思彤的学生参观完展览,在留言簿上写下这些文字。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550多名初一学生参观时,每人手中都拿着一张“试卷”,上面印有“我绘漫漫长征路”考题。随队的历史老师齐永茂说,孩子们目前还没有系统学习有关长征的历史课程,带着“考题”参观,是为了让他们更细致地了解长征历史,更深刻地感悟长征精神……

5岁的小男孩杨海洋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稚嫩的笔迹写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英雄史诗,丰碑永存。杨海洋的外公退休前在一家国企工作,他说:“他现在还小,理解不了什么是长征,但还是要带他来,让他有个印象。长征精神要一代代传下去。”

初中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征文 篇8

我读了《光辉的旗帜》这本书,认识到虽然有些目标很难达到,但是还要自信。我还学会了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我要向像雷锋叔叔一样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雷锋做过的好事。让我明白了,在生活中,我也要像他一样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这一美德!同学们,让我们唱起学习雷锋之歌,追寻雷锋足迹,感悟雷锋的道德,体验雷锋的心灵,在雷锋精神的感触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再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

告诉大家,书中有许多感人的小故事。每个小故事里都有雏鹰行动队。他们就在我们的身边,他们是一群优秀的小学生代表。本书中雏鹰们将要带领我们深入了解共产党的历史,寻访优秀党员,宣传我们周围的优秀事迹,以实际行动,让党的光辉照在每一个人心中。其中有一篇小故事我非常喜欢。你们想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吗?想知道什么内容?那你就往下看吧!

今天,雏鹰行动队跟着老师来到浙江省嘉兴市南湖边,开始了暑假红色旅游。。。。。。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党旗和党徽是什么,象征着什么,上面都是哪些图案。我来告诉你吧!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党的各级组织和每一个党员,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党旗党徽。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红色象征革命,黄色的锤头镰刀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劳动工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征文「优秀篇」 篇9

繁华纷飞,落叶淋漓,美好生活起始;秀丽山河,富饶风水,人命生活富裕,有吃有穿,过得好不自在。

回想过去,展望现在,毫不相同。半世纪前,血雨腥风的革命时期,战火连天,硝烟弥漫,凄寂生活,可谓民不聊生。回望现世,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迈向小康,生活富裕,和平处世,谐新氛围充斥,当真好不快乐。富足生活是谁带来的?是革命英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的繁荣离不开他们。

在那个寂静萧瑟的时代里,血染长虹。它用平凡的故事表现它的美好动人;用一幕幕英雄事迹诉说它的辉煌;用无穷鲜血证明它的征程惨烈。环顾这个时代,处处充斥着凄凉豪迈之情,不尽是血的展现,更有英雄人物相继出世。他们处于纷乱的革命时期,不为自己,却为人民着想,令我们肃然起敬,他们是时代英雄,纵然身死,那用热血铸成,生命写就的不朽丰碑将永存世间。

长征,是人民的传奇,涌现了无数传奇人物,用平凡的故事,演绎一部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它用热血铸就了生命的不朽丰碑,用生命为其颂扬。

消逝的过去,无可言说。红军长征,是一段不平凡的佳话,是人们家喻户晓的平凡征程。穿越历史,穿越未来,它永远是人类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寄托。它给予人民英魂永存,颂扬英雄事迹,谱写可歌可泣的历史佳话。

长征,它为人民吟奏一曲凯歌,翻开那尘封已久的尘土,展现出波浪汹涌的画卷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迹,却被无数画卷尘封,记载着这一切…那是因为他们写下了足以屹立巅峰的可歌可泣与正气浩然的不朽史诗。

一曲曲征程之歌,讲述其中的动人故事,演绎历史的精彩纷程,展现出历史的残酷,交织出众多蕴有精神之美的感人故事。

在那雪花落散的夜,子弹疯狂扫射,临刑前那振臂高呼,直欲刺破云霄!那满含罪恶的枪口夺去了24名视死如归的中国共产党员宝贵而无价的生命。正是那“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

站立在大渡河畔,汹涌河水似万马奔腾,其上的铁索不停的摇晃…令人心惊胆颤,何况还要穿过枪林弹雨!一个一个英勇顽强的战士倒下了,却又冲上一批怒吼的战士,他们心怀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以奔雷之势一举歼灭对岸的敌军。敌人那一双双惊恐的眼眸转瞬逝去,直到死才感悟到这支势不可挡的革命军拥有多么震慑心魂的威力。

十五岁本身我们宝贵的豆蔻年华,本应在那鲜花遍野的山岭之上憧憬而展望未来,却要面对悲惨,壮烈的命运,更可贵的是在那无数威逼诱惑下毫不动摇,毅然选择死亡的一身浩然正气。她表现出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的真实意味。至今刘胡兰在临死的.呼喊还在我心里悠悠回荡,久久不息。那一句“怕死就不当共产党!”在她倒下的血泊里传荡久远。给予人们迷茫的心灵一次血色而庄严的洗礼。

诸如此类,不计其数。为了中华和平,国民幸福,面对残酷的杀戮,顽强的革命志士们横眉冷对,大义凛然。因为他们不想让即将诞生的儿女们再承受本不属于他们那应在蜜罐里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年纪所应担负的责任。

遥想长征,那是一段生命的征程,关乎生与死的考验,伟大的红军战士拼搏敌人,坚毅信念,用生命续写当时忽闪忽灭的中国革命。是的,他们成功了,虽损伤惨重,但依旧取得成功,为世间再度增添一个奇迹,红军两万五千里的圆满长征。

长征,就是伟大的征程。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历史转折,谱写了中国革命新篇章,凸现出了令后人和世人所敬仰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树起人类坚定无畏的丰碑,有着跨越时空,超越国度的丰富内涵。

热血的长征,它书写苦难的先河,富强的起始,国盛的未来,生命的永恒,无字的丰碑,基奠新的起始。长征,已永载人类史册,虽然岁月沧桑将会渐渐消去它的足迹,但精神的传承将永留我们的心间!传承永远,永远……

回顾着“红色之旅”,还可依稀听到当年革命先辈英魂的呼喊,纵使身死,他们也无惧心。即便到现在,那滔滔的鲜红的热血,引领后代子孙沿着那过去的共产党的奋斗足迹而不断前行。

那些埋葬在长征中的先辈用鲜血告诉我们他们虽不是完人,但他们精神更高。他们用另类的方式告诉我们:他们也在注视着自己祖国的未来。

星夜,当你仰望星空,那天河闪耀的星辉,正是长征英雄遗留于世的最后痕迹,他们将会以最平凡的方式见证祖国的盛极。用微弱的星光照亮祖国的未来,用尽他们最后的能力,造福祖国。

同学们,革命先烈纵然牺牲,但他们的生命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即使短暂的星辉也要利用,塑造古时囊萤映雪的奇迹。不要让时代束缚我们的脚步,不要让空虚困惑我们的心灵,不要让生活决定我们的身体。一往无前,要做人上人;满怀抱负,为国为民;创造生活,改变生活,决定我们的命运。

长征用血染的风彩,告诫我们:人应该有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更要有不怕死、不怕苦的牺牲精神。利人利己,做到我助人人,做事不求回报,但求无愧于心。

长征过程,尽管损失惨重,但那些存活的和牺牲的红军,他们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无愧于祖国。同学们,他们在那等苛刻的环境下都能做到无愧于心,然而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却无法大声说出“无愧于心”这四个字。我们出生便受到祖国的给予,长大后受到祖国无私的教育,这都与祖国有关,我们应该满怀激情,报效祖国,偿还这等恩情,时刻将自己当做国人。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学习,把握现在,掌握未来。

长征,它本是无言的颂语,是血的征程,它是一个布满英雄气息,关于生存和超越的真实传奇。是漫漫历史长河中足以传千不变,永垂青史的闪亮星辉。它给予他们后代子孙以最大的动力,它应该受到我们的赞颂,受到后人的夸奖。

不朽之励志青春英雄之三五九旅) 篇10

不朽之励志青春英雄之三五九旅

医院:马照林

二○一四年四月二十四日

不朽之励志青春英雄之三五九旅

百年奥运,举世瞩目,九州同庆;汶川地震,山河移位,满目疮痍。有这样一群人,在四海友朋共襄盛举时,奉献汗水,释放激情,用微笑和服务展示中国人民的风貌;在生离死别生命接力中,没有号角,集结出发,用无私与赤诚谱写人间大爱。他们的名字叫志愿者,用无私奉献的绵薄之力汇聚成大爱无疆的江河之流,“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就是无数志愿者组织中的一支队伍。

“到西部区,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伴随着荡气回肠的旋律,多少热血青年踏上新疆这片热土,多少无悔青春在这广阔舞台上绽放。而我带着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的崇敬,于2011年8月份到达服务地一师八团,在这里有幸了解到另外一种奉献,“三五九旅”精神的传承,被屯垦戍边把荒漠变家园的气壮山河所震撼。

这支“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的英雄部队,走过万里长征,开垦南泥湾,成功“中原突围”,翻越祁连山,“主席令”一声令下,全体就地转业屯垦戍边。披着战火烟尘,背负显赫战功,饮马天山南北的将士们,奔赴荒原,铸剑为犁,开始了中国西部史上恢宏的垦荒生产。

人迹罕至的荒原戈壁之地,沉积几千年的沙土,在盐碱的作用下,坚如磐石,狂风肆虐、沙尘弥漫笼罩。枕戈待旦,盘马弯弓的将士挥师向荒漠、风沙宣战,用锤子一点点地往下砸,用十

字镐一点一点往下挖,汗水湿透了衣服、沙尘遮盖了脸面,手上磨出了血泡,鲜血染红了锹把。披荆斩棘的三五九旅人肩挑背扛、挖渠引水、栽草种树、开垦良田、兴建团场,创造了人进沙退、人造绿洲的奇迹,亘古荒原从此披上了绿装。

来到团场,这里的天很蓝、云很白,远离了繁华,避开了喧嚣,一望无垠的田地,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天地广阔,让人也变得更加简单包容。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我的志愿者誓言是把最普通的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志愿者服务的二年时间里,我先后在临床科室、院办工作,我相信不管是医疗工作还是政工工作,只要踏实肯干,认真努力,就会有一个好的开始,只要积极主动,认真学习,就会有一个好的成绩。最初环境的陌生、风土人情的差异、异乡的孤独,也曾让我经历过很多迷茫,甚至不知所措,但领导很关心、同事很友善、室友很照顾,让我觉得这里就是家。

在这偏远边疆小镇,我认识了一群军垦儿女,他们就是我身边的医务工作者。多年前的团场,经历了荒漠变绿洲,却还没有钢筋水泥的高楼,道路颠簸、尘土飞扬,黑夜无声、蚊虫相伴。没有空调、暖气;没有小桥流水,鲜花绿草;没有灯火通明,广场舞、秧歌的热闹。他们身在戈壁滩,面对黄沙狂风,为了照顾病人,夏天打水热的汗流浃背,冬天扛煤块冻的瑟瑟发抖,头发上夹杂着汗水,白大衣黑白相映。为不辜负生命的重托,多少次午夜梦中被惊醒,星空相伴到医院抢救病人;多少次放下饭碗,奔赴手术台迎接新的生命;多少次答应陪伴家人却因为急诊而抱歉,留下没有完成的承诺。他们始终以一颗医者仁心,实现着“医者,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的承诺,用无私奉献诠释着救死扶伤的天职。

有一种感动叫平凡,有一种伟大叫坚守,无论是把救死扶伤当天职的医生,还是像水珠般平凡、却像星星般耀眼的护士,这些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凡的业绩的医务工作者,他们的青春在奉献在闪光。他们是无数军垦儿女的缩影,告诉我们什么是三五九旅,那就是天山雪松,那就是绿洲白杨,那就是戈壁红柳,那就是沙漠胡杨,什么是励志青春,那就是自力更生、那就是艰苦创业,那就是同心同德、那就是团结奋斗。

英雄不朽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11

说道“国”,首先想起的是《国歌》。《国歌》是大作曲家聂耳创作出来的。一位嘉宾,有着93岁高龄的秦怡老前辈给我们讲述了关于《国歌》背后的故事。

聂耳以前家里没有钢琴,便去金焰——秦怡前辈的丈夫家借用钢琴。老前辈说,1931年的时候,日本军队打到了长城。1933年3月11日,日军将长城打出了一个大缺口而八路军战士们从三个方向飞奔来守在那个缺口处与日军英勇奋战。

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英勇的八路军战士是在用自己的身体,自己的生命挡住来势汹汹的日本军队,保护长城上的这一缺口,不放一个日本人进入长城内。

这便是聂耳先生在《国歌》中写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一句歌词的由来。所以,秦怡老人说这首《国歌》是在战场上作成的。

同学们,你知道左权是谁么?

左权是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当他空闲的时候,喜欢给妻子女儿写信,共写了十一封信。在左权写完最后一封后的三天,在队伍撤退时牺牲了。而那时他的女儿左太北才仅仅一两岁。

主持人也请到了左太北奶奶。左奶奶说,当她四十多岁的时候,翻看父亲留下的十一封信,一边看,一边哭。然后屏幕上又出现了一张照片,那是左权在一个开满兰花的院子,因为他的妻子的名字中有一个“兰”字。最后,主持人送了一个特殊的礼物给左奶奶——一个仿照博物馆的左权的铜像!左奶奶十分感动,她激动地抱住了她父亲的铜像。

大家还记得南京大屠杀吗?那是我们中国的一个耻辱,那一次日本人残杀了三十多万的中国人,朱成山先生说,如果将这三十万人排成一排,可以排成180公里,如果将他们的名字都数一遍,三天三夜也数不完。

“平均每12秒就有一个中国人失去生命。”朱成山先生说。

这是我们中国人永远应该铭记的历史!

上一篇:那件事让我好后悔作文素材下一篇:2018三会一课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