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大院车辆管理制度

2024-10-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关大院车辆管理制度(精选10篇)

机关大院车辆管理制度 篇1

甲 方:

车 主:

1、凡本私人车辆进出局机关院内,均须到局办公室办理登记手续,出具相关齐全资料(领导批示、驾驶证、行驶证、身份证复印件),并领取车辆通行证,通行证一年一换。

2、车辆必须服从管理,配合保安指挥工作,到甲方指定的区域、车位停放整齐。

3、车辆进出需减速安全行驶,车速不得高于每小时5公里。如在院内发生行车安全事故,驾驶员承担全部责任,必须即刻负责处理,确保生命安全。

4、车主应保管好自己的车内物品(贵重物品请勿放在车内)。停放在院内车辆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请车主自行处理。

5、私人车辆经友好协商停放在局机关院,甲方未收取任何费用,因此不具备看管义务,如发生被盗、被划伤等意外事故,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6、车辆要配合机关工作,保持联络畅通,如遇特殊原因,应在保安的指挥下按要求将车辆驶出,不得影响甲方工作。

7、本协议由甲方保留解释权。

甲方代表签字:车主签字:

工作单位:

家庭住址:

手机:

机关大院车辆管理制度 篇2

随着我国近年来公车费用的大幅度增长, 机关车辆在管理中的问题日益显现。事业单位的车辆运行成本大幅度增高, 在加油、维修发票等方面, 出现大量虚假信息, 造成国家资金的流失。而且事业单位机关相关部门在用车管理不到位, 现阶段的管理模式粗放。事业单位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模式, 机关单位对用车费用没有进行有效地经济估算, 使得机关车辆的配备、报废等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致使国家和事业单位都有一定的损失。机关单位对车辆维修方面随意性很大, 驾驶员缺乏维修的主观意识, 使得修理厂在审批和检验存在漏洞, 机关车辆维修成本高。车辆管理又很难在成本进行有效地估测和控制。事业单位对车辆的质量和状况很难把握。车辆在日常工作时, 对于派车证、出门证、行驶证的要求并不严谨, 机关车辆司机的能力要求素质有待提高, 司机不仅要动开车, 还要懂得如何在工作时排除并修理故障。这一点, 很多事业单位的司机都达不到这种高要求, 使得管理制度规章落实不完善。

2 加强机关车辆管理的策略

2.1 提高机关车辆管理的认识

机关车辆管理是为机关中心工作服务, 保障的重要方面;机关车辆管理水平也是机关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为事业机关单位的日常工作提供快捷、安全的用车服务;机关单位的车辆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机关单位管理水平和对事业机关单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机关车辆管理代表机关形象。车辆管理的科学性影响着机关单位的日常工作和形象问题, 公车管理制度在油费、洗车费、维修费都要做好相应的记录, 然后机关车辆管理中心在财务部门进行好成本预算, 根据实际情况登记好每辆车的加油量、维修费用及洗车费。车辆管理中心也定期核对车辆的使用情况, 对每辆车的核对无误后, 再向有关部门反馈。要建立起车辆保养维修等有关部门专门管理制度, 提高有关事业机关部门的重视。建立起车辆管理相关责任分配制度。此外, 制度的健全固然重要, 有关部门也要严格按照制度具体实施执行。提高机关车辆管理的意识, 为机关单位赢得社会利益和提供高效率的服务。提高对机关车辆管理及工作的认识, 保证机关部门对车辆管理有效管理的进行。

2.2 建立规章制度

机关车辆要高效科学的使用, 就要建立相关的车辆管理制度。机关车辆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的规定, 部门用车和个人用车要区别开来, 机关车辆用车要遵循先领导、后科室、先急后援的原则。正常工作期间, 车辆的调配都由办公室安排, 事业机关部门用车统一实行派车制度, 要提前一天想办公室提出申请。由配车局签字后, 再由办公室统一调度安排车辆。要严格按照“定人定线”的车辆使用制度。这不仅是加强机关部门对车辆的使用管理制度的要求, 还是深入贯彻落实道路安全行驶的要求, 做好没有特殊情况, 各个部门除高层领导固定用车外, 统一由办公室调培车辆。没有制度的管理是不科学的管理, 根据机关部门改革的变化和职能的转化, 机关部门对车辆管理出现的新问题, 做出健全车辆管理制度改革, 吸取先急后援的管理经验, 做出了有效地车辆管理来协调机关部门的整体管理。健全车辆管理制度后, 加强公车编制审批的管理强度, 对机关车辆的编制、调配做出严格的规定, 严格按照人员安排及领导级别来配车, 服从办公室的调配。对机关部门车辆的购置、保险、维修、加油等方面大力引进管理机制。从各机关单位对车辆管理需求, 就要求机关单位的车辆管理的制度具有政治的强制性, 在相关规定上也必须遵照规章制度。在日常实际操作上, 严格按照机关车辆管理的制度规范使用车辆, 来保证机关规章制度的有效实行。

2.3 科学安排、合理调度车辆

机关单位对车辆的需求量是很大的, 要科学的安排车辆的行程是极其重要的。合理调度车辆, 就要在细节中好好把握。机关事业单位的有关部门对每天的日常车辆安排, 必须具有远见性、细节性。对提前一天提出出车要求的, 要及时了解出车的任务、目的地, 合理有效、统一安排车辆。在出车的地点、方向一致的情况下, 可以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乘坐一辆车。在安排车辆时, 也要注意出车的任务和时间, 对于紧要事情, 要优先发车。对于车的性能, 出车任务, 出车时间要求的不同要合理调度不同的车辆。为了及时完成出车任务, 提高车的灵活性, 科学安排、合理调度车辆。针对一些突发紧急事件, 相关部门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根据需要紧急用车的实际情况, 及时处理, 合理调度车辆。防止对紧急事件处理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 制定合理的用车制度, 提高用车的灵活性。时刻保持良好的用车状态, 做到紧急时间随叫随到。保证每天值班的车辆外, 在现有车辆通讯的情况下, 随时掌握车辆空闲的信息, 利用车辆使用的实际需求, 掌握车辆使用的特点和规定, 选择备用车辆保持良好的车况, 能够做到及时、快速、安全为一体的出车要求, 应对急需。

2.4 以人为本, 提高驾驶员素养

车辆管理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一批具有责任意识, 素质高的驾驶员队伍, 驾驶员在机关车辆管理中的作用非凡。驾驶工作外表看似简单, 但是在事业机关单位中, 因为紧急突发事件, 要在外地长时间处理事务时。会遇到天气恶劣, 道路崎岖, 这就要求驾驶员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对驾驶员本身的车技来说无容置疑。为了完成任务, 驾驶员起早贪黑, 在其他工作人员可以在乘车的时候稍作休息, 但是驾驶员在一路上就必须克服困难, 集中精力。这不仅是对驾驶员自身身体素质的考验, 也会是对驾驶员的事业心的考验。驾驶员的职责就是急办案人之所急, 想办案人之所想。在车辆行驶安全的前提下, 就要节约时间, 赶速度, 协助机关相关部门人员完成任务, 做出自己的贡献。驾驶员在具有车辆安全行驶的技术前提下, 理应还具备一定的技术素质和政治觉悟。在遇到经济突发事件时, 有能力去协助工作人员。提高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在驾驶员优质服务意识中, 培养勤俭节约的思想, 要提倡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2.5 对机关车辆进行保养

机关车辆的使用不仅多, 而且情况复杂。对机关车辆要实时维修保养, 以此来面对不同突发事件。对机关车辆的预防和保养制度, 是车辆正常运行的前提。对车辆定期状况的检查, 对车辆进行检测、维修, 来准确掌握车辆的基本情况。对车辆情况准确无误掌握, 才能确保车辆的指挥配调。对于车辆的一般基础情况, 如车型、使用性能、定期保养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使得驾驶员可以有效地对车辆实行全局把握和办公室对车辆的及时调度。要确保车辆调度准确无误, 保证车辆运行的流畅性, 就要全面消除车辆的不利面。对于车辆的实时线路及车辆出行的天气变化等, 都要与机关单位的相应部门进行有效地联系。要切实掌握用车情况, 及时解决车辆的使用问题和程序性问题, 对突发状况实行及时补救, 保证用车任务的顺利进行。认真贯彻车辆的保养制度与全面维护, 加强车辆运行的质量和安全。对机关单位的车辆零部件及车身进行全面维护保养, 及时有效了解车辆的实际情况, 减少车辆突发事故的发生。为了对车辆管理做到有序的调配和安排, 不断改善车辆管理制度, 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不同状况的车辆调配, 合理科学的研究出方案。驾驶员对自己驾驶的车辆要做到定期检查, 进行维护保养, 车容、车况的及时保养, 安排驾驶员掌握一些基础的汽车维修知识, 掌握临时排除故障的技能。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突发故障, 提高机关有关部门车辆出行效率。确保任务的完成。提高信息的准确性, 推动机关有关部门用车的科学性, 完成制度建设的完整性。

3 结论

机关部门车辆管理是做好机关各项工作、保证各项任务完成的重要保障, 要通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进一步规范车辆管理;要通过科学安排, 合理调度最大限度地发挥车辆运行效率, 最大限度降低车辆运行成本;要通过提高驾驶人员的素质, 保障行车安全, 提升机关整体形象;要本着勤俭节约的思想, 为降低“三公”费用作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军.机关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探究[J].江苏科技信息, 2012 (9) .

[2]何俊松.浅谈机关事业单位公务车辆科学管理[J].湖南政报, 2011 (9) .

[3]罗东群.试析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公务车安全生产管理及措施[J].经营管理者, 2013 (11) .

[4]王有德.谈如何做好施工企业机关车辆管理及调度工作[J].山西建筑, 2012 (9) .

[5]莘文印, 白凤云.公务用车社会化是机关车辆管理改革的方向[J].内蒙古财会, 1999 (3) .

机关车辆管理制度 篇3

一、用车管理

(一)局机关和市企业调查队的车辆由局办公室统一管理,办公室根据需要及要车时间先后和轻重缓急派车,机关车辆管理制度。

(二)实行派车登记制度,由办公室主任派车,主任不在,由分管办公室的领导派车,分管领导不在,由在家的其他局领导派车。每次出车,须对派车人、派车事由、出车时间、乘车人、出车地点、行车里程等进行登记。

(三)现有车辆主要保证局领导工作用车。各科室(队、中心)下县联系工作和到外地或省上开会,原则上不派车接送;如科室(队、中心)遇特殊工作需用车,在保证局领导和县级干部工作用车的前提下,可予以安排。

(四)局机关职工因病住院、出院、急诊,可以向单位申请派车,经批准后使用;其他特殊情况经申请批准用车的,油料费(每公里0.50元)和过桥过路费由用车人自负。

(五)局领导工作用车,科室(队、中心)因特殊情况工作用车,一般情况下均需在前一天向局办公室派车人要车,局领导无特殊情况不得直接找驾驶员出车。

(六)未经办公室派车,驾驶员出车,视为私自出车,其费用由驾驶员负担(一律按3元/公里收取费用);如发生事故,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驾驶员负担,严重的对驾驶员要给予行政处分。

(七)接待用车、全局性重大活动、专项活动用车优先于一般公务用车。

(八)除本单位人员外,其他人员搭便车需经领导同意,否则出现意外由驾驶员负责。

二、安全管理

(一)办公室负责全体驾驶员的安全管理。定期对驾驶员进行遵章守纪、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进行安全情况检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二)驾驶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交通秩序,谦虚谨慎,礼让三先(先慢、先让、先停),不得随意冲站、抢道、占道或违章停放车辆等,做到车在人在,人离车进库或交人看守。

(三)驾驶员要认真钻研业务,提高驾驶技能。要戒骄戒躁,不开“霸王车”、“赌气车”;要坚持中速行驶,准确判断和处理行车途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把保护乘车人和行人生命安全作为压倒一切的前提,做到有十分的把握开七分的车,确保行车安全。

(四)驾驶员未经派车人同意,不得将车交其他驾驶员驾驶;严禁将车交非驾驶员驾驶。否则,一切责任概由本车驾驶员承担,管理制度《机关车辆管理制度》。

(五)严格执行“十不准”,即:不准疲劳行车;不准酒后行车;不准带“病”行车;不准赌气行车;不准私事行车;不准“教练”行车;不准空腹行车;不准违章行车;不准超速行车;不准“让权”行车。

(六)对车辆要勤检查、勤保养,随时保持车况良好、车容整洁。做到出车前、行车中、出车后“三检查”,长途行车前一天须对车辆进行一次检查。车辆附件、工具除自然损耗外,造成丢失由本车驾驶员照价赔偿。

(七)增强服务意识,加强组织纪律观念,自觉服从单位管理调度。不允许驾车行驶中打电话;不允许送领导到目的地后私自把车开走去办其他事;不允许出差在外领导需用车时而本车驾驶员不在场,要做到随叫随到。无正当理由不出车或临出车时提出修理而影响正常工作的,办公室负责另安排车或租车完成任务,其车费按出租车费计算,由驾驶员承担,并对该驾驶员以旷工论处。

(八)不允许出事故后隐瞒不报,不允许发生事故后与人私了,不允许开空车搭人收钱,不允许向有关部门伸手要钱要物或加油等。

三、维修管理

(一)办公室建立车辆维修保养记录,对车辆行驶里程、维修、换件和事故责任等情况做好登记。

(二)车辆原则上实行定点维修、定点洗车,驾驶员负责保养、维护所驾驶的车辆。凡属一级保养的小修项目,能自己处理的,由驾驶员完成,并及时向办公室管车人报告。小修和零星换件购置,由驾驶员书面申请,办公室主任审定。二级、三级维修、保养和购买材料,由驾驶员写出书面申请,送办公室主任审查,分管局长审批;大修,除按程序申报审查批准外,办公室委派人监修。未经批准擅自决定修理,扩大修理范围和购买更换汽车材料,由驾驶员承担50%的修购费用(车辆发生故障无法正常行驶的除外),各种维修换件一律交回旧件。

(三)加强维修管理,确保维修质量。各种维修实行责任制,驾驶员、监修人员要对修车质量、费用支付负责,严禁敷衍了事、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要从严从重查处。

(四)车辆轮胎原则上行驶20000公里以上方可更换一套,专车专用,不能与其他车辆交换或转为其他车辆使用。

四、油料管理

(一)汽车所需油料由办公室统一或驾驶员自行购买,办公室负责审核、登记。每月按油耗标准,以有效行驶里程考核单车耗油(凭出车登记表核报,未经派车登记的不计发油耗)。超支油料费用由责任驾驶员自付,节约油料的车辆,按节约数量的50%计发奖金,奖金的计算以当年12月31日油价折合人民币年终一次性兑现。

(二)耗油标准:对现有车辆按13升/100公里计算(其中桑塔纳按14升/100公里计算)。如新购小车,其油耗标准参照现有同类车辆标准执行。行驶10万公里以上的,可视车况适当调整油耗标准。

(三)小车需更换、添加机油时,由驾驶员提出申请,经办公室审核,报请领导批准后,凭购油发票报销。

五、奖惩

(一)服务态度好,爱护车辆,服从调度,安全行车,无大小交通事故,无违章行为,年终按300元的标准给予安全奖励。

(二)不服从调度,服务态度差,不爱护车辆,出事故不吸取教训的,扣发安全奖金,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严重的要调离驾驶岗位。

(三)应自觉接受交通管理人员检查,如违章驾驶造成的罚款由驾驶员自负。

机关公务车辆管理制度 篇4

为加强机关公务车辆及驾驶员的管理,保证公务用车,确保安全行车和车辆安全,特制定本办法:

一、车辆调配

(一)全镇公务车辆统一由党政办调配管理。

(二)分管领导对分管部门车辆的日常使用、驾驶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执行规章制度情况负有管理责任。

(三)对全镇较大活动、突发性事件或其他工作,党政办有权临时调度各车辆,各车辆应服从调度安排。

(四)不得相互借用车辆,特殊情况须经党政办同意。

(五)车辆特殊用途必须经镇主要领导批准,否则后果自负。

二、安全管理

(一)党政办负责组织交通安全学习并实施安全管理监督。驾驶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根据党政办的安排参加交通安全学习,提高驾驶技术,保证车辆完好,杜绝事故发生。

(二)驾驶人员出现违停、闯红灯、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等违反交通法规的,由驾驶人员自己负责,对单位造成影响的,追加责任。

机关车辆管理办法 篇5

为进一步加强车辆的使用管理,搞好服务工作,逐步实现车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审计实际,制定本局车辆管理办法。

第一条 车辆由办公室统一管理和调派。并实行每周轮流值班制度。

第二条 派车本着急事优先的原则。首先保证领导办公和业务用车;到机场的派车,由分管领导和办公室掌握;本局干部职工及家属因病等特殊情况需用车的,由个人提出,办公室安排。

第三条 驾驶员应遵守交通法规和规章,严禁酒后开车、违章驾驶,不得将车辆转借他人,做到安全行驶。自觉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不断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技能,爱护车辆,搞好日常保养,保持车辆干净整洁,树立对外良好形象。

第四条 驾驶员没有出车任务时,驾驶员应遵守机关工作制度,遵守正常上下班制度和参加机关学习及有关会议,并协助办理机关的一些日常事务,有事离开单位,应与办公室说明或办理请假手续。

第五条

油料发放标准及结算办法。每周值班车辆核报油料50公升;机场核报80公升;长途用车按道路起止里程28公升/百公里核报,途中临时用车的应从严控制,由随车领导签署报销意见。油料结算采取每周结算制度,愈期后果自负。

第六条

车辆维修。实行不定点修理,应选择价格合理,质量高,技术好的厂家。驾驶员应事先请示,做好费用预算报办公室及分管领导,由办公室与驾驶员共同做好具体事项的落实;并坚持候车监修制度,特别对车辆隐蔽部位维修,驾驶员必须监修。修复后由驾驶员检查试车,在修理单上核对所修项目、费用并签字。修理费用2000元以下由分管局长批准,2000--3000元由主管局长批准,3000元以上由局务会议研究决定,出差在外的修车由随车领导批准,并签署意见履行报销手续。

第七条

养路费、运管费及年审等手续由驾驶员本人按照要求及时办理,并凭票据报销费用。

第八条

驾驶员全年安全行车未发生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的,由单位发给安全奖;发生交通事故除扣发全年安全奖、奖和取消当年先进评选资格外,凭据监理部门的裁决书,并按下列情况分别给予处理:

(一)属私自开车外出、酒后开车、擅自将所驾车辆交给非驾驶员驾驶造成交通事故或车辆丢失的,由驾驶员承担其全部责任和经济损失。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并调离驾驶岗位待岗。

(二)发生事故并造成经济损失负全部责任的,由驾驶员承担全部经济损失的10%,负主要责任的由驾驶员承担全部经济损失的5%。

机关大院车辆管理制度 篇6

关键词:车辆管理所,行政主体,授权组织

车辆管理所究竟属于“规章授权组织”还是“受委托执法组织”?这个问题的提出与回答与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密切相关。现实中规章条文对“授权”和“委托”词语的滥用, 造成授权组织和受托组织的区分艰难, 从而使“规章授权的组织”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考量纳入理论和实务界的视界。

一、冲突:行政主体理论和司法实践的碰撞

在我国, 行政主体是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 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诉讼, 并能独立承受法律责任的组织[1]。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单行行政法律, 我国的行政主体的范围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不包括规章授权的组织。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内设机构[2]。车辆管理所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规定, 行使各项车辆管理职权, 办理各项车辆管理业务。在司法实践中, 如王启浔不服九江市公安车辆管理所汽车过户手续案等[3], 各级车辆管理所却得以成为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在这些案件中, 法院认定:车辆管理所是《机动车登记规定》、《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 (下文简称《两规定》) 两规章授权行使车辆行政管理职权的专门机关。据此, 车辆管理所被法院方认定为规章授权的组织, 成为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 并能对外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主体, 从而突破了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透过该现象, 可以发现司法权实质性的突破行政主体理论的内在原因, 即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博弈。

二、博弈:行政权与司法权的角力

(一) 行政机关和法院对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所的不同定性我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将行政执法主体划分、公布为三

类:一是法定机关, 比如公安机关;二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比如交通警察管理部门等;三是受委托的执法组织, 而各级车辆管理所无一例外被归属到第三类执法主体, 即将车辆管理所定位为“受委托执法组织”[4]。而在司法实践中, 车辆管理所却被各级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认定为“规章授权的组织”。

(二) 行政机关和法院对车辆管理所的不同定性内隐着行政权与司法权 (审判权) 的博弈

行政机关作为执法机关, 执行法律关于行政管理目标的规定, 其执法依据为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司法解释是对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 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的解释。根据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法渊源的理论, 作为行政法重要渊源的法律解释可成为行政机关执法的依据。理论上将法律解释分为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 现行《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仅指立法解释, 具有与法律相同的法律效力。那么, 司法解释能否作为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依据?现行《立法法》对于司法解释的效力层次及适用范围未明确规定, 致使争论不断。有人认为司法解释不应成为行政机关的执法依据, 据此理解, 《两规定》作为公安部制定的部门规章, 是车辆管理所的直接执法依据, 公安等行政机关不是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将车辆管理所认定为“规章授权的组织”是有理由支持的。既然规章不能对一个组织包括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进行授权, 那么有关行政机关将车辆管理所归类为“受委托的执法组织”也有合理之处。

若行政机关不将司法解释作为执法依据, 那么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在司法监督阶段, 人民法院依据司法解释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问题时, 会置“有异见”的行政机关于法律上的不利地位。比如:行政机关将车管所定性为“受委托组织”, 而在审判阶段却被法院认定为“规章授权的组织”。车辆管理所的定性之争, 实为法院和行政机关的博弈之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之规定已在最终意义上为车管所定性为“规章授权的组织”提供了终局性的支持。

三、症结:行政主体理论的不足

车辆管理所到底属于“规章授权的组织”还是属于“受委托组织”?此种疑惑以及法院依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单方面将车辆管理所定性为“规章授权的组织”的做法实际上体现着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博弈, 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国对行政机关和法院的执法 (司法) 依据缺乏同一性的规定, 归根结底, 这些问题的出现及其产生的不适是由我国目前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引起的。因为判断“授权组织”和“受托组织”的目的在于认定其是否具有行政主体地位, 并进而确立行政诉讼的被告。就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所而言, 行政机关将其公示为“受委托的执法组织”, 而法院将其定性为“规章授权的组织”, 这一迥异定性的出现可归咎于行政主体理论自身的不足性。

(一) 行政主体理论范围不明确

我国的行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但现有行政主体理论并未对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明确的内涵界定, 致使其与相近术语难以澄清区别, 比如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和规章授权的组织、受委托执法的组织的区别尚待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规章数量众多, 规章授权的组织大量存在, 这种组织到底属于行政主体的范畴, 还是超出行政主体范围之外属于“受委托的执法组织”, 现行的行政主体理论应当给出答案和解释。按照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 规章授权的组织不属于行政主体, 但由于“我国行政主体概念一经提出就与行政诉讼的被告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要判断某一组织能否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首先须确定该组织是否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凡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就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5]这就为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被告的确立造成较大困难, 影响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和行政诉讼起诉人的利益实现。经分析可以发现, 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已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 成为兹待再造或修补的阻滞司法实践的障碍, 也为最高法司法解释突破行政主体理论埋下现实需求理由。

(二) 行政主体理论的操作性不强

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为被告, 实际上承认了三类规范性文件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 但何为“授权”, 判定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目前学界给出的答案并不一致。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对具体条文的规定很难让人精准地识别出一个组织到底是授权组织还是受托组织。立法中常见的表述用语有:“负责”、“授权”、“组织实施”、“交由”等, 同样是“负责”的表述用语,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被归类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第一款:“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而车辆管理所却被归类为“受委托的执法组织”, 如《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二条第二款:“直辖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设区的市或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负责办理本行政区内机动车登记业务。”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用词不慎、用语较滥, 致使法律用语混淆不清, 为有目的地进行区分平添几分困难, 进而影响人们对一“组织”身份的识别。

四、结论

行政主体理论从形成之时是为便宜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而出现, 但随着实践的发展, 行政主体理论反而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确立的羁绊。最高法通过司法解释确立了规章授权组织的行政主体资格, 推动了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 但最高法院此举因被认为越权而饱受诟病。现有的行政法律印证的行政主体理论排斥“规章授权的组织”究竟是基于对行政权桀骜不驯的恐惧 (行政机关可以制定行政规章以扩张权力) , 还是对我国缺失有效的司法审查制度的忧虑?如果将为制约行政权而禁止规章授权看作传统行政主体理论正当性的一种思路, 那么, 最高法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规章授权组织”的被告资格, 强化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似乎是发展行政主体理论的另外一种思路。我们能否容忍司法权的大胆超越以修补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 从而借助“实践决定认识”的认识规律来推动转型期的行政主体理论的变革?车辆管理所到底是属于行政主体范围内的“规章授权的组织”还是属于行政主体范围之外的“受委托的组织”?有无必要将一个组织人为地区分为“授权组织”或“受托组织”?尽管从一定角度理解, 上述问题属于不证自明的问题, 但该争论的实质还是能够引起人们反思行政主体理论的问题。转型期的行政主体理论变革的路径如何, 是循序渐进的修补还是大胆革新, 都是值得关注和付出努力的。公安机关车辆管理所定性之争及其伴随的若干理论问题为人们学习行政法理论和参与行政法治实践增添一些迷雾, 澄清迷雾, 实待行政主体理论及相关理论与时俱进, 响应实践的呼唤。基于此, 笔者暂且支持规章授权的组织属于行政主体的定位, 但随着相关理论的新陈代谢, “规章授权组织”、“受委托组织”的表述及区分需要还会存在吗?

参考文献

[1]章剑生.反思与超越:中国行政主体理论批判[J].北方法学, 2008, (6) :68.

[2]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湖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湖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 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湘政办发[2001]3号) [EB/OL], (2001-01-11) [2012-10-09]http://www.110.com/fagui/law_203546.html.

[3]北大法意:王启浔不服九江市公安车辆管理所汽车过户手续案[EB/OL], 2012.10.27.http://www.lawyee.net/Case/Case_Display.asp?RID=20994;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张凤琴诉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所交通行政登记案[EB/OL], 2012.10.09, http://www.110.com/panli/panli_75601.html.

[4]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行政执法主体和依法接受委托从事行政执法活动单位的通告[EB/OL], 2012.10.09, http://www.zhengzhou.gov.cn/sitegroup/root/html/fdae9f5d2880d70e012880f0621c0083/20110402161644315.html.

局机关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篇7

为进一步加强车辆管理,保障各项畜牧业工作正常运行,同时,遵循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车辆的调配和使用由办公室统一负责安排,用车者要先申请,经主管领导同意后加油派车,并核定加油量。因工作需要,各站所车辆可由办公室统一调遣,其加油费由局机关支付。

二、驾驶员要服从

办公室的工作安排,做好出车记录,按时上下班。车辆回归后,随时待命,保持车辆清洁卫生,车况良好。

三、车辆加油核定标准:平坦公路原则上每百公里加油10公斤,山区(牧道)原则上每百公里加油15公斤,外地出车视路程核定加油量,回单位后凭加油发票核销。

四、车辆要定点维修,检修或更换部件,需征得领导同意,并由办公室负责监督,私自在非定点修理,不报销修理费用。

五、严格执行派车制度,规范和履行派车手续,由办公室负责人根据里程填写派车单,经主管领导审核并签字同意,再由财务人员、驾驶员签字后予以调用和车辆加油。逢节假日因工作需要临时用车,须经主要领导先同意,再现金加油(仅限于领导干部),后凭票报销,并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六、原则上本局车辆仅限内部办公使用,特殊情况如上级领导部门临时调用的,由上级领导部门负责加油。在婚丧嫁娶问题上,如无直系亲属关系,一律不允许派车。

七、未经办公室同意,私自出车情节较轻者给予批评教育,若发生交通事故,依法承担一切后果。

八、驾驶员应经常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律知识,杜绝违章驾驶,保持车辆安全驾驶。如在车辆管理过程中,如因个人因素违反交通法规而造成责任事故,后果由当事人自行承担,本局概不负责。

九、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切实做到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问的绝对不问,不该看的绝对不看,不该做的绝对不做。

公安机关车辆管理规定 篇8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省公安机关涉案车辆管理工作,促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我省公安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涉案车辆,是指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过程中,依法扣留、扣押、追缴的与案件有关的机动车辆。

第三条涉案车辆管理工作实行办案与保管相分离、来源去向明晰、妥善保管、案结物清、依法及时处理的原则。

第四条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的督察、纪检、法制、装备财务等部门,依照有关规定对涉案车辆的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第五条公安机关办案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涉案车辆的接收、保管、移交等工作,不得由办案人员自行保管涉案车辆。市、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设立或者指定统一保管场所,并指定专人对涉案车辆实行集中保管。

第六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完善涉案车辆登记、移交、调取和处置制度,严格规范管理。严禁单位和个人侵占、私存、借用、挪用、调换、拆卸、损毁或者擅自处理涉案车辆。

第七条办案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需要对涉案车辆采取扣留、扣押、追缴等措施的,应当严格依照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履行相应法律手续,并认真查验车辆特征,清点车内物品,拍照或录像固定,注明车辆外观、受损、来源、发动机号、车架号、行驶里程及车内物品等情况。

第八条办案人员依法扣留、扣押、追缴涉案车辆(或从外地扣留、扣押、追缴涉案车辆返回办案单位所在地)后,应当在___小时内将车辆移交保管人员,并办理移交手续,由保管人员对涉案车辆粘贴封条予以封存。

保管人员对办案人员移交的涉案车辆,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文书当场查验核对、登记入册,并与办案人员共同签名或者盖章。对于缺少法律文书或者法律文书中对必要事项记载不全的,应当要求办案人员补齐。

第九条办案人员因鉴定需要,经办案部门负责人书面批准,可以向保管人员调取涉案车辆。但应当严格履行手续,登记调取事由及归还时间,并由办案人员和保管人员签名或者盖章。涉案车辆归还时,保管人员应当进行检查,对于有毁损、拆卸、调换车辆零部件等情况的,应当如实记录,并报告办案部门负责人。

办案人员不得以办案需要使用交通工具为由调取使用涉案车辆。

第十条涉案车辆的移送、返还、收缴、上缴国库等由办案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和规定进行。对应当依法返还的涉案车辆,办案部门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及时返还,不得无故拖延。

依法返还涉案车辆时,应当由办案部门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制作发还物品清单一式两份,由公安机关经手人、领取人分别签字或者盖章,一份交领取人,一份附卷。同时,应当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法律文书和当事人的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第十一条对在刑事案件中扣押作为证据使用的涉案车辆,除依法返还合法持有人的外,办案单位应当随案移送。对不宜移送的,应当随案移送扣押车辆清单、照片或其他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由办案单位根据人民法院__通知作出处理。

第十二条地市级公安机关每年至少要对涉案车辆进行一次集中清理整顿,对无人主张权利半年以上的依法进行集中处理,避免出现遗留问题。

第十三条办案部门对涉案车辆采取扣留、扣押、追缴等措施的,应在___小时内将采取措施的事实、法律依据、实施时间、涉案车辆基本情况、保管地点及办案民警等情况报本级公安机关督察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办案部门将涉案车辆依法移送、返还、收缴、上缴国库的,应当报本级法制部门审核,在实施后___小时内将涉案车辆处理情况通报本级公安机关督察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警务督察部门应当通过开展现场督察等多种方式加强监督检查,发现办案单位、办案人员对涉案车辆采取的扣留、扣押、追缴及保管措施违法、不当的,应当及时制止、纠正。

第十六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将涉案车辆管理工作纳入执法监督和执法质量考评范围。法制部门在审核、监督案件过程中发现办案部门、办案人员对涉案车辆采取措施违反法律和规定的,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第十七条对涉案车辆违规采取扣留、扣押、追缴等措施,或者无正当理由未及时移交保管的,或者依法应当发还车辆而拒不发还,情节轻微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改正。造成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单位或个人违规私存、借用、挪用、调换、损毁或以其他方法侵占、擅自处理涉案车辆,或者因未按照规定履行保管职责,造成车辆损毁、丢失的,对部门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的,除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外,应当依照规定追究公安机关领导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依法赔偿当事人损失的,赔偿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执法过错的人民警察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第十九条各地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上级公安机关备案。

第二十条本规定由省厅警务督察总队、法制总队负责解释。

机关车辆使用管理暂行规定1 篇9

为节约开支、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经委务会研究决定,对委机关车辆使用暂作如下规定:

一、派车原则

1、委机关车辆原则上仅供本委领导和工作人员出区(市区内)和在区内下乡工作所用,为外单位办事,原则上使用外单位车辆。

2、用车顺序:科室服从领导,一般事务服从紧急事务,同等条件下服从先后次序。

3、外单位借车,考虑协调关系,可适当借用,但必须经委主要领导批准。

4、机关内职工私事用车实行严格控制,如确有特殊情况需用车,经委主要领导批准后使用。

二、派车方法

1、建立健全用车派单制度,出城区须经委主要领导同意,出城区以内(包括甘棠镇城区村、耿城镇、仙源镇)用车须经分管领导同意,未经同意,驾驶员不得私自出车,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指派驾驶员出车或改道用车。

2、分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并通知驾驶员出车时间和目的地。

3、下列情况下,不得派车。

(1)车辆发生故障或存在隐患,影响正常行驶和安全,驾驶员已经提前提出维修申请;

(2)驾驶员因身体健康因素出车可能影响安全的、连续出车过度疲劳或饮酒后;

(3)私事用车未经委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批准的。

4、凡未经批准,擅自出车者,一经查实,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如造成事故,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情节严重者,可给予经济处罚和党政纪处分。

5、驾驶员遇到下列情况可拒绝或推迟出车:车辆有故障,影响行驶安全,急需临时维修时;驾驶员生病需要医治时;因天气、路况影响,不能正常行驶;超员;用车人自行改道、绕道。

三、车辆管理

1、安全管理

(1)驾驶员要坚持参加区交警大队的安全学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2)对车辆要做到勤检查、勤保养,保持车况良好。如发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须及时向办公室负责人或分管领导汇报。

(3)驾驶员行车中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开病车、开英雄车和酒后开车。违反交通法规,自行负责;造成事故的,除扣除当年安全奖等,并酌情处理。

2、油料管理

(1)车辆用油一律通过政府采购方式购买。

(2)驾驶员领取含一定金额的IC卡加油,驾驶员要注意油卡的保管,严禁借与他人,如遗失由驾驶员赔偿卡内金额。根据车型核定车辆油耗,更换油卡时需填写油料消耗清单,记录车辆行驶里程。

(3)驾驶员如因出远途途中需加油的,购油发票必须经乘车人员证明,方可报销。

3、维修管理

(1)驾驶员要精心钻研业务,对自己有条件、有能力排除的一些小故障,要坚持自己动手。

(2)对确需进厂修理的,必须由驾驶员提出修理计划,维修费在1000元以下的,由分管领导批准;维修费在1000元~5000元的,由委主要领导批准;维修费在5000元以上的,须报委务会研究同意后方可进厂修理,价格由分管领导、办公室共同与修理厂确定。

4、其他管理

节假日驾驶员将车辆交分管领导统一保管管理。驾驶员出城区,要在办公室登记出车时间、地点和事由,并告诉分管领导。

四、其它规定

1、驾驶人员必须服从管理,听从指挥,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出车,做到文明开车,礼貌服务。

2、无特殊情况,非工作时间不安排驾驶员出车,保证驾驶员休息。

3、驾驶员出车差旅费按有关规定报销,由办公室负责人核实并签字,经分管领导审批报销。

机关大院车辆管理制度 篇10

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车队是我县一支重要的后勤保障队伍,其保障和服务直接影响县政府的形象和效率,必须按照保障有力,服务到位,万无一失的要求,加强车队管理。为确保县领导和各单位公务用车和行车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车辆调度

1、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车辆在确保县领导、各单位公务用车和行车安全下,由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车队统一调度、统一管理。驾驶员应服从调派,随叫随到,并按调派的时间、地点待命。

2、全体驾驶员要树立服务意识,遵守作息制度,上班期间应在办公室待命,临时外出,应及时向中心领导请假,要认真履行职责,确保领导准时、安全用车。

3、实行车辆动态管理,使用车辆和出差返回后驾驶员应及时向机关后勤服务中心车队报告,便于车队临时用车调度。

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1、车辆由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统一管理、调配。现有车辆均属公务车辆,车辆分两队:一队车辆用于为县领导服务用车;二队车辆用于各单位领导公务用车及重大活动。在确保县领导、各单位公务公车的情况下,可租赁用车,租赁费用于车队车辆的维修。

2、车辆在本县内必须停放在指定的车库内,确因工作需要无法停放在规定停车地点的,可由驾驶员选定安全停车场所,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凡未按要求乱停乱放,导致车辆损坏或遗失的由驾驶员负全部责任。

3、驾驶员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出车,凡擅自出车造成车辆损坏、交通事故或其它事件的,由驾驶员承担一切后果(包括车辆修理费、赔偿费、误工费、医药费及其他费用等)。

4、驾驶员要爱护车辆,做到“勤查、勤洗”,确保车辆安全行驶,杜绝“病车”、“脏车”上路。

5、车队所有车辆一律不得外借,因外借造成车辆损坏和发生交通事故或者车辆被盗除保险公司赔付外,剩余部分由驾驶员承担并调离岗位。

6、从2010年1月1日起,车队所有车辆的保险由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统一参保。

7、车辆的审验工作由后勤中心审验,驾驶员应积极配合,如果遇到该车因违章罚款由该车驾驶员承担全部罚款责任。

8、建立车辆管理档案,用车实行派车单制度。

9、车辆实行单车核算制度。

车辆燃油管理制度

1、车队要根据各车辆的实际车况、使用年限和使用情况确定油耗限额。驾驶员在出差回来后,立即向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上报车辆行驶里程和用油量,否则不予报销。

2、每月初,由办公室、财务室专人统计每辆公车月初里程,建立当月行驶帐目。用油量按百公里计算。每月公布一次,对安全行驶节油节材的车辆驾驶员年终给予表彰和奖励,超过限额的,给予相应处罚。

3、车辆加油实行派车单登记制度,出车前、后应在派车单内注明实际公里数,并有乘车领导确认签字后核算油料。归队后,单据经中心领导签字后应及时交财务室报销。

4、车辆原则实行凭票加油,因长途出车在外地加油的,归队后第二天须报财务室按车的实际公里核算后,经领导签字方可报销,同时登记车辆加油情况,建立耗油台帐。

车辆维修管理制度

1、机关所属车辆必须在指定维修点进行维修,包括修理、装饰、更换轮胎和日常维护保养更换机油等,维修和保养由驾驶员提出申请,经领导同意后方可进行。如在路途遇到故障需外地维修的,乘车领导同意后,方可维修,维修票据要有乘车领导签字,归队后经技术签定组人员检查确认并签字后,方可报中心领导签字报销。未经领导批准,自行维修及购置车内用品的不予报销。

2、严禁超标准装修以及增添与车辆行驶性能无关的设备。

3、维修过程中更换下来的零配件驾驶员必须带回并交车队技术组验收,由修理工登记保管,不得私自处理。未交旧换新者,费用自理。

4、驾驶员必须增强责任心,保证维修或装修的车辆质量过关。维修发票、定点维修、装饰结算明细单等,应及时报后勤服务中心审核、登记后方可办理费用支出手续。对弄虚作假的定点维修单位和驾驶员将严肃查处。

5、如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必须及时向主管领导、交警、保险公司报告,不得漏报、瞒报。维修时必须按保险公司指定的维修厂维修车辆。

车辆派车管理制度

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将公车的集中统一管理,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为目标,切实杜绝公车私用等现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节约财政经费开支,降低公务交通成本,保证公务活动正常开展,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1、用车实行派车单制度。

2、各单位因公务需要用车时,由单位主要领导填《外出用车申请单》,报县委、政府领导审核同意后,由机关后勤服务中心根据出差地点的实际路况、距离调配相应车辆。

3、出差车辆在途中根据领导指示,需临时改变路线行程的,车辆驾驶员需及时向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领导汇报。

4、越野车的使用需根据领导工作目的地(如上山、牧区、戈壁滩、特殊路段等)进行安排。一般情况下,领导前往县城区域(下乡)、库尔勒、乌鲁木齐等地办公事的派卧车。

5、如前往同一目的地开会学习、培训、工作的两位以上领导可乘坐一辆车。两人以上外出开会学习培训的方可派车。

6、各单位科级领导用车,也根据领导工作目的地(如上山、牧区、戈壁滩、特殊路段等)报分管县领导同意后方可派越野车。前往县城区域(下乡)、库尔勒、乌鲁木齐等地办公事、开会学习、培训的两人以上派卧车。

7、各级领导用车如有特殊工作情况需要一人用一车,需经县领导同意后方可派车。

8、大型节假日如需回家探亲的县领导两人以上派一辆车。双休日、探亲假一律不派车。

9、如领导外出学习培训超过一星期的,待领导报到完后,车辆即可返回。

车辆费用支付制度

1、各用车单位实行车辆费用支付制度。

2、公务用车相关经费及驾驶员差费由县财政按照年初预算保留在县财政。用于各单位用车费用。

3、驾驶员出差归队后,由后勤服务中心财务人员核算出车辆外出产生费用(油料费、差旅费、停车费、过桥过路费等相关费用),油料按不同车辆耗油办法计算,卧车每百公里按8公斤计算(长途)、越野车每百公里按15公斤计算(长途);(短途)卧车每百公里按10公斤计算、(短途)越野车每百公里按17公斤计算;差旅费按县财政的通知计算,停车、过路费按实际产生的计算。费用单据报后勤服务中心领导及用车单位领导审核后,分别在《公务用车费用核算单》上签字,由后勤服务中心财务人员到财政支付中心办理相关转账手续。

驾驶员管理制度

1、驾驶员要按照“安全、文明、守法、守时、爱车、节俭”的原则驾驶车辆。树立安全、服务、保密的意识,当个名副其实的“三员”:即领导的驾驶员、领导的服务员、领导的保密员。做到车辆“三净一亮一好”:即车内净、车外净、底盘净、车身亮、车况好。

2、上班时间原则上在办公室待命,有出车任务时必须提前到达指定地点,做好出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出车,必须事先办理请销假手续。服从车队调度,做到:安全、准时、优质、保密、高效。

3、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车队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行车”宗旨。切实增强优质服务观念,自觉履行交通安全法的各项条款,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

4、驾驶员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注重仪表、文明礼貌行车。按时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注重学习效果。

5、驾驶员实行统一管理,实行考勤制度。

6、工作积极主动,服从指挥,做到令行禁止,与同事之间搞好团结互助,与用车部门搞好协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7、驾驶员必须保持通讯畅通,随时听从车队领导安排的出车任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安排出车任务。驾驶员必须凭派车单出车、无派车单视为私用车,驾驶出车前和到达目的地后必须向车队领导报告。

8、驾驶员必须按时上、下班。无出车任务的,驾驶员不得随便外出或窜岗,需要外出的必须得到领导同意或给办公室请假,否则按缺勤处理,无故缺勤按旷工处理。可扣发误餐费、并和年终考评挂钩。

9、驾驶员必须凭派车单出车,按指定的地点、时间、到达目的地,如因驾驶员误领导的用车时间回队后将严肃处理并转岗。

10、驾驶员出车必须提前10分钟--15分钟到指定地点,到达工作现场后,不得随意将车开离现场或人员离开车辆。如离开须经乘车领导同意。

11、工作完毕后车辆必须开回本单位,在指定地点、车位停放。在外出差应将车辆停放安全地点。

12、驾驶员不得擅自将公务车开回家或作为私用,严禁“私拉乱跑”,如造成事故由驾驶员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和所有经济损失。归队后根据事故将严肃处理,并调离岗位。

13、驾驶员不得开超速车、带病车、赌气车、盲目车、冒险车。严禁违章行车,因违章而受到的处罚和罚款以及造成交通事故的全部经济损失由其个人承担。

14、服从调度,随叫随到,准时出车,遵守交通原则,集中精力,谨慎驾驶,严禁酒后驾车。

15、做好保密工作,不乱传领导讲话,维护领导威信和团结,做好服务工作。如发现在外讲传领导的讲话给予转岗。

16、驾驶员不得将车辆给其他人驾驶,凡因此事而造成事故的由驾驶员和肇事者共同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和所有经济损失,并追究驾驶员的责任。

17、驾驶员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一切后果由驾驶员自负。

18、对在外维修、购买材料及去外加油时弄虚作假多开发票的,经核实后给予加倍罚款并调离岗位。

19、对在外自行调整里程表的驾驶员将严肃处理。

20、驾驶员要经常保持车容整洁,要认真爱护、保养、管理好车辆,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特别是带有影响行车安全的故障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排除。同时要认真做好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三检”及保养工作,保持车辆处于完好的状况,延长车辆的使用寿命确保行车安全。

21、严格遵守车队的各项规章制度,驾驶员必须服从管理与调度,不听从领导安排的可就地转岗。

22、驾驶员上班时因私请假需要填写请假单,经队领导批准后报办公室备案。因病需要休息的,一律凭医疗单位的病假证明,并经领导同意后方可休息。如遇急诊和特殊病情的,一时无法取得医疗证明的,事后应及时补办手续并说明情况。

23、驾驶员符合条件休探亲假、婚假、产假、丧假等假期的,一律到县人事局按单项假期规定批准休假,但均应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提前给领导报告,以便合理安排工作。

上一篇:寓言故事《狮子与野牛》下一篇:青春名人名言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