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2024-08-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精选8篇)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1

执教:范杰英

《声音的变化》一课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单元的第三课时内容。面对全新的教材,全新的教学内容,该怎么上一直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肯定:

1、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

新课程科学教材内容的不断修改,不断改动,不断完善。我想,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和我们一线老师一样,也在不断反思,发现了有些内容编排的不合理。一样新东西的出现,是在不断更新中,不断变化中,才完美的。因此,我们一线老师可以根据我们自己的教学需要,大胆的处理教材。《声音的变化》中有两个主要活动一是探究声音强弱的活动,二是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而接下来一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一整课都是探究声音高低的活动。振幅和频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概念,但又是这课知识掌握的前提,这两个概念没有搞清楚,就不能掌握声音的强弱和振幅的关系,声音的高低和频率的关系。在第一个班的教学中,我按照教学设计在第一个实验中介绍了振幅的概念,在第三个实验中介绍了频率的概念。下课后觉得学生对于这两个概念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在这次教学中,把这两个概念作为重点首先提出来进行的讲解,在学生掌握后再进行实验。感觉障碍扫清了,学生在实验总结时流畅了许多。

2、实验指导到位,实验步骤相当清晰。

比如在指导拨动钢尺时追问为什么要紧压住钢尺,在学生知道怎么做的同时还了解了为什么这么做。不过如此做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瑕疵,学生只会按照实验步骤去一步一步的做实验,但是为什么做这个实验,学生不会主动去思考。

3、精心设计并改进实验表格。

我们在学生课堂中观察、试验记录是遇到的另一个大问题是学生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记录,关键是写的字太多或者画图时过分追求美观。比如,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有学生记录轻轻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是这样的“声音听上去很小”,这样,学生总共要写七个字。其实,在我们的题目中就有我要描述的只要“弱”一个字就可以了,看得人也能清楚地明白记录的内容。这就比前一种记法少写了六个字,大约较前一种写法节约五分之一的时间。所以第二个班上课时我精心设计并改进了实验的表格,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填写表格,不但效果好,而且节约了时间。

4、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整堂课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达成。有效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2

一、合唱教学的目标及内容

1. 目标

(1) 加强合唱欣赏, 培养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2) 建立统一和谐的歌唱声音。要求学生了解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 使学生认识到合唱艺术的特点, 它所追求的是“合”而不是“个”。

(3)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合唱不只侧重于技, 更应该注重情感的流入, 充分发挥合唱的作用, 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感觉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2. 内容

(1) 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 打好合唱基础。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 是合唱艺术生命力所在。为此必须进行严格、系统的训练。

(2) 注重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气息控制的训练, 又可分为基础练习、视听练习、声部练习。

二、合唱教学的声音处理

(1) 要统一声音的位置。每个人的天然音色具有很大的差别, 要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必须统一声音的位置。高位置的发声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训练时我们应用轻声的演唱方式, 用母音“u”和哼鸣进行音阶的下行训练。轻声演唱可以更容易地得到假声, 假声再找头声, 逐渐扩大共鸣, 去解决自然的局限。

(2) 要善于模仿, 统一音色。让学生用接龙的方法来训练演唱同一个旋律, 在演唱时尽量模仿前面人的音色。这样操作, 可以达到统一音色的效果, 又能培养学生的听觉意识。模仿几次后, 同学们之间的音色开始互相靠拢了, 有共性了, 效果马上就呈现出来了。

(3) 要善于控制、运用气息。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 要善于控制、运用气息。比如在做深呼吸的过程中, 突然停住吸气, 这时横膈膜仍保持吸气时的状态, 几秒钟后, 气要平衡均匀地从牙缝里呼出“s”音。“s”声始终是“p”的力度, 这样既可训练保住气息的能力, 又可练习有支持、有控制地呼气。

三、合唱教学中的力度变化

在合唱艺术中, 力度是作品情感表现的重要因素。力度的强弱变化直接影响着作品的情感表现力。不同时期合唱力度的特点, 我们不仅要了解, 还要掌握, 才能更好地把作品的内涵显现出来。

在合唱过程中, 要使每个声部准确清晰, 声之间又浑然一体, 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作为演唱者必须随时注意倾听各声的旋律, 保持声部间和谐与均衡。在演唱过程中, 要注重同声部间的音量的平衡, 善于倾听左右同声部同学的演唱。在训练时, 要强调声部间的倾听。这样反复训练, 同学们控制音量的意识及声部意识都会得到提高。

四、结论

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在合唱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 增强其演唱的自信心;能够较深入地理解作品的题材及风格, 自信地、有表现力地歌唱。同时, 注意歌唱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应融于歌唱实践活动中。歌唱曲目的选择要与学生的歌唱水平相适应, 使学生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 并与他人沟通, 融洽感情。

参考文献

[1]陈治海主编.初中教师之友 (音乐卷)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2]马鑫明.合唱教学中应研究的几个问题[J].跨世纪, 2008 (1) .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3

下面浅谈笔者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的教学决策的思考与反思。

一、教学决策

1. 巧妙地应用追问艺术,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

在分组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教师应提供各种器材并使之发声,学生先猜想后交流“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的猜想有很多:敲打、碰撞、摩擦、弹拨、振动等,但没有想到根本原因,甚至有的学生说声音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后产生的,教师追问:“例证呢?”,生1:弹簧变形后恢复原状也能发声;生2:敲打锣面会发声;生3:弹拨吉他能发声;生4:弹拨钢尺也能发声……师:“能否想办法让它不发声?”待学生亲自体验后,教师演示敲锣,请一个学生按住锣,学生按在边上,锣声变轻,还有余音;教师点拨:“按中间试试”,锣声戛然而止。师:“刚才没有敲击,锣声还在响,紧紧按住后,就没声音了,这是不是敲打引起的呢?”学生结合自身体验,自然得出“锣声是由于敲打引起振动,锣面振动发声”的结论。通过巧妙的追问,很好地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地逐步探究。

2. 巧妙运用对比实验,加强辩证思维培养

第一,通过敲击锣发声与按住锣面不发声进行对比。

第二,空气传声和真空不能传声实验对比。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很难抽成真空,在引导学生观察声音强弱的变化后,展开推理,再将空气重复通入容器,观察声音的变化。声音由强变弱再变强,有效的对比实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声音的传播要依赖媒介。

第三, 土电话游戏:棉线传声时“听到”与“没听到”的对比。

对比,让教学更加丰满,更加有效,与无声处加强了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相信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会主动应用对比实验,使实验更严谨。

3.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主体性

在学生实验中,由于每组都有不同的器材,可让相邻的组间学生自主交换器具,交流心得,教学器材取自学生常见或常用的乐器或材料,这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固然重要,但我们更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体现。例如,在土电话游戏中,要让每个人都亲身体验是不可能的,可安排三个学生参与,一个送话,一个用听筒听,另一个站在棉线附近通过空气听,送话者面对大屏幕,听音者背对屏幕,全体学生看得见整个游戏过程,非常专注,刚开始送话者声音稍大,通过空气大家都听到了,随着声音放低,拿着听筒的同学报出了正确答案,其他同学均听不到,从学生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到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自然能理解棉线也能传声。在游戏过程中,全权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

4.媒体使用多样化,多媒体使用与教学内容结合恰当

故事、成语、游戏、活动和视频,媒体多样而有效。除上述土电话游戏中用过多媒体,还在真空不能传声时用多媒体播放“嫦娥一号”撞月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时发现撞月时并没有听到巨大的声响,使时空进行了转化。敲击锣发声和按住锣面不发声对比实验可先让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在推理之后,再通过多媒体再现真实场景,结合热点问题,充分体现STS思想,这也符合教育心理学规律,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皮亚杰、维果茨基都强调:“只有当先前的概念与新信息不一致,个体经历不平衡的过程中,认知变化才能发生”。

5. 提问小结,继续挖掘好奇心,为下一课时生成资源

小结时应充分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和学习科学的兴趣。“你还想知道关于声音的哪些知识?”,一石激起千层浪,“声音的速度有多大?”、“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哪个快?”、“无线的手机为什么也可以传播声音?”、“耳朵是怎样听声音的?”、“为什么有些声音在远的地方就听不到?”、“声音有能量吗?”这些经过思考的提问,也证明了这节课的有效性。

6.最简单的演示,彰显最精心的设计

在演示音叉振动时,我有点像变魔术的动作吸引着学生的眼球:面对全体学生出示白纸——滴加红墨水的有色水盛满烧杯放在白纸上——用橡皮槌敲击音叉后,听音——再击,迅速放入水中——移去烧杯,面对全体学生再出示白纸。整个过程言语不多,只邀一生见证整个过程,由于音叉振动溅出的水在白纸上形成如梅花般鲜艳醒目的水迹,即使最后一排学生也能清晰可见。最简单的演示,彰显教师最精心的设计,透析出一个有意识的教师的思维过程。

二、教学反思

1. 引入不只是吸引眼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通过“乒乓球跳迪斯科”引入,任课教师以为会引来学生一片惊叹,可是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学生只是观看。可能教师设计时没有深层的要求,抑或怕影响下面的教学,急着进入“声音是怎么产生的”环节,期间距离太大,教学的流畅性不够。如果多放几次,要求学生观察什么时候乒乓球跳“迪斯科”,什么时候乒乓球不跳“迪斯科”?学生自然有目的地观察,激起好奇心,与下一环节的活动衔接更加自然流畅。科宁认为有效教学应保持教学的流畅性,没有过渡就直接从一个活动跳到另一个活动,会引起“活动流程的突然中止”。因此,课题的引入不能仅仅是为了吸引眼球,更重要的是要为后续内容的过渡搭桥铺路,从而保持教学的自流流畅。

2.观察要充分调动人体的各个器官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观察中运用的器官越多,活动的有效性越好。观察是科学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用手去触摸和感知,更要用脑子思考。

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活动中大多数学生只观察到敲打、碰撞、摩擦、弹拨等发声,没找到真正发声的原因。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活动前教师要求过于笼统,“用你手头的器材制造声音,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由于目的不够明确,学生自然不会主动想到去探究其他的。那么,怎样做才能做到有效引导呢?笔者认为活动之前,应让学生明确活动目标,鼓励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去触摸”,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从而更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振动,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会比由教师“谆谆善诱”观察得出更牢固。

3.应关注生成资源,深化教学目标

对于本课生成资源,教师还可以挖得更深些。如“真空不能传声”抽气实验,教师为了避免教材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没有采用钟罩实验,而是将发声器放入试管中,试管再放入加塞的玻璃瓶中。发声器放入装置中,抽气前声音变轻,抽气后声音更轻,教师只是简单地为教而得出结论。如果活动前引导学生观察整个过程的声音强弱变化,学生可能会认识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能量损耗是不同的。同样,土电话游戏中,有几次两个学生没拉紧棉线,导致听不到声音,教师只是指导“要拉紧棉线”,却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这一现象并进行探究。虽然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也许无法给学生一个答案,但至少可以使探究更深更广些。

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更感受教学艺术之魅力,更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最重要原理:教师不能只是给学生以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来建构知识。教师可以提供梯子使学生通向更高层次的理解。当然,学生必须自己爬梯子。而要达到这一层次,我们必须做一个“有意识的教师”,加强教学研究,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和方法,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篇4

在第1课“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变化。本节课学生将用不同的力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探索声音强弱的变化;通过敲击装有多少不同的水的玻璃杯,以及拨动不同松紧的皮筋、粗细不同的琴弦、敲击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探索声音高低的不同。学生们通过对听到的不同声音的描述,将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高(调)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音调就越低。

2、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过程与方法:

1、利用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找出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2、利用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进行试验,找出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声音音量的大小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2、设计实验探究尺子长度和音调的关系。

教学难点:

声音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在一定时间里振动的次数。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尺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1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长短不同的3个铁钉、粗细不同的3根钢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3根铁管、1把六弦琴。

动画:尺子振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

1、谁会敲鼓?听一听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2、提问:这些鼓发出的声音有哪些不同?

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4、、出示一把钢尺(或塑料尺),提问:怎样使它发出声音?(提醒学生拨动尺子时要避免尺子和桌面撞击。)

5、怎样让尺子发出音量不同的声音?

二、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出示钢尺(塑料尺)进行实验的要求:

用你们的方法进行研究,观察钢尺上下振动的幅度有多大,发出的声音有多强,并用振动幅度大或小、声音强或弱作记录。

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和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记录下来。

重复做上面的实验3~4次,体会物体振动时,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之间是什么关系,并能准确地进行描述。

2、学生分组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开始实验活动,仔细倾听和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现象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并记录下来。

3、学生分组交流观察结果。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

三、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一)、观察比较四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1、出示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每组发一张实验记录单。

学生对敲击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进行预测,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他们的预测。

2、实验方法:

按照从1号杯到4号杯的顺序,或从4号杯到1号杯的顺序反复敲击杯口,比较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再与小组的预测进行比较。

每个小组领取一组(4个)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按要求开始实验。

3、与全班同学交流本小组的预测和实验结果。并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二)观察橡皮筋音高的变化

1、出示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着一根橡皮筋的装置。

提问:还记得怎样让橡皮筋发出声音吗?

2、在接下来的让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实验中,老师有新的要求:先拨动橡皮筋,让它发出声音;把橡皮筋拉得紧一些,再拨弹。看一看、听一听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拨弹。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又有什么变化?

3、分小组实验。

4、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皮筋绷紧时,振动得快,发出的声音高;皮筋松时,振动得慢,发出的声音低。

(三)探究声音的高低与尺子振动的频率之间的关系

1、尺子怎样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尺子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2、是这样吗?我们先来预测一下,把预测结果天道记录表中。

3、交流预测情况,并说出预测的理由是什么。

4、实验要求:要按照尺子振动部分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能够清楚地听到声音的变化和观察到尺子振动频率的变化,还要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学生实验并记录数据

6.整理数据

请各个小组根据实验得出的数据,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音高达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颜色,制成柱状图。

7、通过实验和整理出的数据你们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和它发出声音的音高变化有什么规律?

四、总结

《声音的产生》教学反思 篇5

甘蔗横屿小学

陈少芳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这节课的研究主题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通过制造声音并观察、比较发声的物体,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

本节课用魔术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孩子们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中。接着让他们用塑料袋制造声音,使同学们多一点对声音产生的感性认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层次的实验材料。第一组是可以明显观察出声音的产生时物体振动了,橡皮筋,钢尺,音叉。第二组是物体发声但是振动不明显需要借助其它物体看到振动,小鼓、绿豆、集气瓶、泡沫球。接着,再通过揭秘魔术,反证振动停止声音也随着消失。最后进行了一个拓展活动,进行了升华。总体来说,这节课具有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能有序的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课堂气氛活跃等优点。

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改进:

1.这节课是声学的起始课,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理解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有一定的困难。之前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制造声音,观察出现象,直接总结出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但是课后问学生,有的学生依然觉得是摩擦、敲击等原因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和声音产生的方法混淆。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明白“用什么方法制造声音”和“产生声音的原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2.在实验之前,除了要讲清实验的操作方法,还要强调他们在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做实验时要边观察边记录,每个实验观察什么等,这样能使他们在实验时更加有目的性,而不是随便玩一玩。

下雪的声音教学反思 篇6

如何用心感受下雪的声音,体会作者笔下所描绘的情境,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是本堂课展开教学的重点。首先,我借助录音机播放了一些常听到的声音,提出“你们听到过下雪的声音吗”引出课题,学生说“下雪没有声音呀,我没有听到过下雪的声音”。“是呀,都说落雪无声,有一个叫金波的,他写了一篇散文叫《下雪的声音》,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描绘的情境,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出了什么?”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大声读起课文来,边读边划出有关的词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字里行间去体会雪声、雪景、雪情当中。学生在《秋日私语》的轻音乐中读得更入境了。当我问道“你从下雪的声音里听到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我听到了雪花小声唱歌的声音。”

“我听到了雪花在我的耳边说着悄悄话。”……这是不是学生有心感受到的。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朗读自然也就入情入境了。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7

一、科学概念

1.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2.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二、过程与方法

1.根据已有的想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2.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对探索宇宙的奥秘产生浓厚的兴趣。

2.在合作学习和自主实际观察中养成合作意识和求真精神。

3. 意 识 到 技 术 对 于 科 学 学 习 的 积 极作用。

【教学过程】

一、认识月相,提出问题

1.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月亮吗?圆圆的月亮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你还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

2.小结:月亮有圆有缺,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今天这堂课我们来研究月相的变化。(板书:月相变化)

3.提问:关于月相变化,你想研究什么?(板书:1.月相怎样变化?2.月相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月相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想研究的问题”的特点,同时也为下一个环节月相变化的猜想作铺垫。

二、猜想月相变化的规律

1.谈话:研究月相我们首先要了解农历。农历是中国长期采用的一种汉族传统历法,农历是按月相周期制定的历法,今天我们观察月相就是使用农历。初一到十五,我们叫做上半月,十五往后称为下半月。(板书:上半月下半月)

2.提问:研究问题,一般从猜想开始。我们先来猜一猜,上半月的月相可能会怎么变化?下半月呢?(板书:缺—圆圆—缺)你为什么这么猜想?

3.(出示相反的月牙图)都是月牙形的月亮,一样吗?有什么不同?上半月月亮由圆到缺,亮面是在左还是右呢?下半月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继续研究。

设计意图:科学猜测并非异想天开,它是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假设。猜想后让学生说说猜想的依据,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然后通过观察月相,发现月相亮面有左右之分,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继续研究。

三、模拟验证,了解变化规律,探究原因

1.提问:月相到底怎么变化,我们可以怎样来研究?需要观察多久呢?

2.谈话:对于这些问题科学上我们可以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

3.自主阅读:阅读课本模拟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模拟方法。

追问:(1)为什么要逆时针转圈?(2)月球为何涂成一半黑一半白?(3)亮面为何一定要对着太阳?

4.小组示范模拟实验,并纠正错误。

5.小组实验:实验开始前,老师还有个提醒,模拟地球的人要注意观察月相是怎么变

的?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的亮面是在左还是右?

6.汇报:你能说说上半月月相会怎么变吗?下半月呢?

7.提问:通过刚刚的模拟实验,想一想月相的变化可能和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继续研究,以学生为主体,还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然想到观察,但是观察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引导学生用模拟实验来解释自然现象。通过自主阅读,了解模拟实验的方法,再通过追问三个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模拟实验的缘由。实验前再次提醒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这样的探究才是有目标、有针对性的。

四、用“Stellarium”软件观察每天的月相

1.提问: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那每天实际看到的月相和我们刚刚模拟实验观察到的月相一样吗?我们需要怎么办?(观察)

2.谈话:观察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有很多困难,比如:什么时间观察?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月亮吗?月亮什么时候升起?天气不好怎么办?这是一系列的问题。

3.认识“Stellarium”软件:今天我们将借助一个虚拟天文馆来帮我们观察,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可以看到任意一天的月相和月亮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

4.演示操作。

5.小组活动,画月相。

6.小组展示:说一说一个月的月相变化情况,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设计意图:观察月相对于孩子而言是有困难的,他们对于月亮运动规律了解很少,甚至完全不懂,此环节借用“Stellarium”软件来模拟一个月的月亮运动,学生观察过程兴趣很浓,同时激发了学生课后观察月相验证的兴趣。

五、小结延伸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的问题解决了吗?你还知道些什么?刚刚我们画出了下一个月的月相,接下去你觉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生活观察验证)

设计意图:观察月相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有了在课堂中画的月相和记录的时间,学生会带着浓厚的兴趣课后继续观察验证,让科学探究活动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也让课堂真正得到了延伸。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我将“画月相”和“给月相排序”两个环节进行了调整。因为,让学生先画月相,再给月相排序,这样势必会花掉大量的时间。于是,我大胆地进行了尝试,直接抛出问题“月相怎么变化”,分别让学生对上半月和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进行猜想。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不难想出上半月的月相是由缺变圆,下半月的月相由圆变缺。然后再对猜想进行适当的分析。最后再通过“Stellarium”软件帮助学生观察一个月的月相,画出每天的月相,记录看到月相的时间,从而对月相变化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用软件观察月相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再次验证了月相的变化规律,而且还发现了月亮和太阳每天的运动方式是有规律的。对于观察时画下的月相和记录的时间,学生们很想课后继续观察验证,课堂得到了延伸。

可贵的反思,可喜的变化 篇8

如何真正发挥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在学校开展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生动有效的德育,成为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挑战。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这个标准调整了部分教学内容,删除了某些“繁、难、偏、旧”的内容,充实了具有时代感的相关内容,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环节等素质教育的理念,增强了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2011年,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这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儿童道德教育积极而大胆的尝试。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

几点显著变化

1.课程的基本特征增加了“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三条轴线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的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社会参与和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了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所以,它的基本特征在原来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综合性”。

2.课程基本理念的表述顺序和内容做出了调整。比如,理念的第一条调整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这是对课程价值的理解。原课程标准中“学会做人”对低年级儿童来说比较抽象,修改为“学会关心、学会探究”则更为具体。

3.课程增加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将“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改为“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增加了对动手能力的要求。因为低年级儿童动手能力的发展是其创造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加之多数儿童在这方面一直比较欠缺,增加这个要求也更有针对性。这样既强调动脑也强调动手,有利于培养儿童手脑并用,进一步突出了课程活动性、实践性的特质。

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

几个变化

1.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新课标将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定义为:“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同时,增加了關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2.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内容做出了区分度的说明。

3.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课程目标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

4.对实施建议做了详细的、可操作性的补充与完善。教学建议部分对指导教师教学的指向和课程的具体实施要求更明确、清晰、详实,提供的教学方法也更丰富、更明确,可选择性更强。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不是某种静止的、不变的状态,而是具有强烈时代感和现实性的动态。它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责任编辑/苗 培

上一篇:猴年春节的祝福语短信下一篇: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思路